泰罗的科学管理在

2024-07-04

泰罗的科学管理在(通用7篇)

泰罗的科学管理在 篇1

2009-03-25 来源:新浪网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美国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其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体系,被人称为“泰罗制”。

泰罗18岁进费城的一家工厂学习制作模具。1881年,泰罗25岁那年开始进行工人劳动时间和工作方法的研究。1898至19受雇于宾夕法尼亚某钢铁厂进行咨询工作,完成了著名的搬运生铁实验和铁铲实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1901年泰罗退休,开始从事无偿的咨询和演讲活动,宣传他的科学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是他的代表作,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从此,“管理”开始成为人类生产力核心要素。

十几年,真功夫从来没做过加盟店,

却靠直营方式成为如今中式快餐连锁第一品牌。

而其功夫所在,就是解决了中餐标准化、规模化扩张的难题。

苦练标准化的“真功夫”

做不大的“朝阳产业”?

要说有什么行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那恐怕非餐饮业莫属。即使中国经济出现大幅波动的,餐饮业仍然连续实现两位数的高速增长,产值达1.5万亿元人民币。

但这又是个让中国人既自豪又无奈的行业。

虽然中国美食享誉全球,但在自己家门口,几十年来,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国外餐饮巨头大块切割着中国市场的蛋糕,而中国本土餐饮企业却普遍缺乏规模,经营零散。

曾经给中国做过详尽产业规划的孙中山先生有一个说法:中国的东西,西方什么都能很快学了去,惟独餐饮学不走。――为什么?因为中餐非常依赖厨师的手艺,很难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不过这样一个更接近艺术的行业生产方式,也给中国餐饮业上规模、做品牌出了个大难题!以至于荣华鸡之类的一些有心挑战洋快餐的企业,终因经营乏术销声匿迹。

而近十几年来,却有一个“保守”的餐饮公司,从没做过加盟店――甚至厨具都由自己生产,物流也是自己来包――完全靠自己的直营店一步步从“根据地”东莞走出来,先在广州扩张,随后南北并进,成为中式快餐连锁第一品牌。

这个公司就是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真功夫)。而其“保守”,就是为了解决中餐外国人学不去,但中国人也推不“广”的标准化难题。

目前真功夫在全国已建立308家直营店,在经济不景气的氛围下,仍计划新增100至150家店。

“直营店好管控,能够更好地围绕消费者体验的目标,把产品、服务各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另外,自己做成功率会高得多,市场回报也更好。”真功夫总裁蔡达标对《中外管理》说。

可以说,在中国企业“复兴”泰罗制,实现规范化管理的过程中,真功夫这样的中式快餐是推进难度最大的。但蔡达标心中有数。

标准化,让厨师走开

以米饭对抗汉堡的真功夫,外在表现给消费者的一面,就是浓缩在品牌宣传中的那句“营养还是蒸的好”,以蒸饭、蒸汤、甜品等为主打快餐服务顾客,同时以“功夫龙”的统一品牌形象示人。

而内在的,则是一系列中餐标准化的努力。

真功夫餐饮店里有一大特色,就是没有厨师!没有厨师的中餐馆怎么运作?这与蔡达标的一个经验之谈有关:“中餐要实现标准化,关键不在流程,而在设备。”

蔡达标对《中外管理》表示:设备对中式快餐企业非常重要。如果只是把某个烹调的工艺制作步骤详细归纳出来,培养更多的厨师,这只是中餐标准化的最基础做法(这已是当年泰罗解析熟练工人操作流程的范本了)。

说基础,是因为这仍然解决不了中式快餐对个人依赖度高的情况:如果厨师离开了,餐厅仍然一时难以补充上人手,而且员工可以把这些流程工艺带到别的地方去。因而“设备”,便至为关键:第一,它不易被模仿;第二,可以提高效率。蔡达标说:“真功夫有了这个设备(电脑程控蒸汽柜),任何员工经过培训很快就可以操作。另外,做快餐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其实做快餐,更关键的是效率的提高。”

设备的标准化,是真功夫对中式快餐扩张“瓶颈”做的关键性突破。

真功夫的迅速崛起,让“洋快餐们”颇感意外,很快被列入“黑名单”――麦当劳、肯德基与物业公司签订合约时,往往会在合约里同时要求后者不得将其周边物业签给真功夫。中式快餐标准化带给这些洋快餐巨头的冲击,可见一斑。

但是再好的设备也是人来操作,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真功夫标准化管理的“内功”,不只在中餐设备的研发上,还包括后勤生产的标准化,以及员工操作标准化方面。快餐管理的每一领域,真功夫都做了大量的标准化积累。

这样,对厨师手艺严重依赖的“前店后厨”式传统中餐,被蔡达标通过设备、后勤、员工管理三个方面的标准化,改造成了类似工业化大生产的新生产方式!

第三家店的刺激

不知是不是自己名字里蕴含的使命,对标准化管理非同一般的重视,使蔡达标明显散发出一种有别于同行的气质,

到底什么样的经历,让蔡达标形成了对标准化管理的痴迷?

蔡达标对《中外管理》说:“我们是发展遇到一定瓶颈后,才意识到这个标准化管理是根本回避不了的。当我们1995年开第三家餐厅时,发现管控力弱了很多,甚至有时我自己还要亲自去顶岗位。所以,不通过标准化的管理来增强对分店的掌控力,根本无法实现进一步的扩张。”

对于中餐馆而言,开到第三家店掌控力就大大减弱,这确实是个要命问题,尤其是当蔡达标心里对未来已有广阔憧憬时――早在1990年,当麦当劳中国第一家店在深圳开业时,年轻的蔡达标第一时间赶去品尝,就被当时人山人海的情景所震撼。激动不已的蔡达标,有了做中式快餐连锁的理想――但刚刚扩展到第三家,就出现管理瓶颈,显然对蔡达标是个大大的刺激。

随后,从1995年到,蔡达标没再开新店。期间主要解决的,就是中式快餐标准化管理问题。

首先就是独创了蒸汽设备。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参观朋友的制衣厂时,蔡达标发现了他们用来给熨斗提供蒸汽的一个蒸汽发生器,他当时非常兴奋,一直困扰他的设备问题出现转机。

而蔡达标在重新开始扩张时,已经将餐厅操作制定成了七本厚厚的标准手册,包括标准化餐厅的每个运营细节及操作过程!

从此,蔡达标的餐厅里不再需要厨师。服务员只要按统一要求,将一盅盅饭菜半成品放进蒸汽柜,就能拿出香喷喷的饭菜,真正实现“千份快餐同一口味”。而且通过员工标准化的操作,最终实现“60秒餐到你手”的目标――这些卖点背后,都是一步步优化、细化员工操作的结果。

随后的扩张里,蔡还在进一步完善新的标准化管理细节,例如:后勤生产的标准化,以采购、加工、配送三大中心组建成真功夫的后勤中心,保证从选料、加工、配送等各道工序的标准化。

另外,对员工操作的标准化,一直是真功夫着力加强的重点。蔡达标对《中外管理》说:真功夫《运营手册》每年都会有调整,例如:20就增加了顾客点完餐后,员工要请顾客稍微让一下,以便身后顾客点餐的流程,这样前面顾客等待上餐的时候,身后顾客也就完成点餐了。“以前我们说60秒餐到你手,现在40秒实际上也可以做到了!”

此外,蔡达标说:“我们更新了员工的招聘标准,以前招聘的管理是比较宽松的,现在从性格特征、出来工作的原因等等,都要通过一个数字模型对应聘者进行‘测量’,真正挑选出适合做快餐业、适合真功夫的员工。”

训练室里的秘密

在真功夫餐厅里,除了用餐区、厨房等“常规”空间,还有一个特殊的员工“训练室”。蔡达标告诉《中外管理》:即使面积小的餐厅,也要按要求留出相应的训练空间。

与大规模扩张和标准化管理对应的,就是大规模的培训――企业“造人”永远是“造物”的基础。

为了落实标准化管理,真功夫这个企业本身就成为了一所学校。

蔡达标特别强调:“虽然以前就和一些大学在合作,但是2009年我们会以企业大学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每个餐厅的培训计划都纳入企业大学。”

而真功夫企业大学的师资力量,包括:中山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教授,也包括真功夫内部管理人员。大学教授讲营销、财务之类的公共课程,内部管理人员去讲具体的业务课程。

发力标准化的“两端”

当问及蔡达标十几年来推进标准化管理中对什么感触最深时,蔡回答:“推行标准化管理,总会影响一些老同事的利益。比如:早期员工蒸制食品有自己一套把握火候的做法,而我要标准化,于是现在第一个店的四个员工,就有三位已经离开了。”

可以说,真功夫的标准化管理,“前”要不断解决新问题的挑战,“后”则面临对老员工的安抚和处理。这就是标准化管理的“两端”。事实上,《中外管理》注意到其内部,如同当年丰田推动精益生产一样,真功夫员工在网络上对于标准化带来的变化依然抱怨很多。

蔡达标表示:为了不断复制分店,“泰罗制”的管理理念在主导着公司。但在此基础上,真功夫也正进入提高员工满意度的阶段,在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加强对员工的关注与关怀。

为此,蔡达标还想了一个方法――“问题管理网”――把公司的各部门、各级和各岗位人员调动起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并总结出标准和政策、方针来,这被蔡认为是推动真功夫标准化进程的动力。

对于2009年的管理状况,蔡达标说:“今年管理系统的调整比往年更大,我们会根据真功夫运营的特点,开发一整套全公司应用的IT管理系统,通过电脑和网络系统,对各分店业务流程做管控。分店的运营、成本、人员培训状况,总部全部可以掌控起来。各种信息通过IT系统很快整合在一起,各项事业的准确度和效率都会增加。”

但同时,总部直管的方式是否会对原有的管理体系造成冲击?蔡达标表示:如果原来一些创业的元老、功臣一时不适应的话,只能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有些灵活的处理,但是“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管理,是不能改变的”。

泰罗的科学管理在 篇2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概述

泰罗的主要观点是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加企业的盈余, 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来增加工人的工资, 主张把蛋糕做大, 以增加雇主和雇员双方的收益。他的管理原理, 强调应用科学的方法, 创造集体的协调和合作, 以达到最大的产出量以及培养工人的能力。根据这些观点, 泰罗发展出一整套管理方法, 具体有工时和动作研究、差别计件工资制、寻代和培训头等工人、任务管理、设立职能工长和提出管理层的例外原则等等。哈罗德·孔茨 (Koontz, H) 对泰罗的管理思想简述为:用科学系统的知识代替经验的方法;尽最大可能培养人, 从而使他们自己和公司都取得最大的成就;最大的产出量而不是限制产出量;实现人们彼此合作以代替混乱的个人主义;在集体活动中取得协调一致等。

2、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精要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 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 构成了科学管理, 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 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 不是不和别人合作, 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 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 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 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 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广义地讲, 对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在这种管理体制下, 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 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这种管理模式将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 或称任务管理, 对之要作出比较。

3、泰罗的科学管理的指导思想

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

(1) 泰罗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 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是用科学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管理。

二、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存在的弊端

1、政府权力过于集中, 且管理主体单一

公共事业在相当程度上是人们群众和基层单位的事务, 因而地方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管理责任。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管理体制来看, 政府部门管的太多, 控制的太紧。实际上, 大部分社会公共事务不宜政府直接办理, 因为不同地区适应不同的政策并且各地也有不同的情况。而政府只能在宏观上去把握, 不可能去管束微观方面, 应为这样不仅浪费了太多资源, 也有可能造成决策错误。

2、效率低下

在公共事业领域同样存在着效率低下的问题。公共物品作为一种稀缺品, 特别是某些自然资源, 其早面是含有很高的成本的。而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对公共物品供给的价格过低, 供给管理者随着需求的变化调整供给量, 而不是调整价格, 结果造成了稀缺资源的大量浪费。其实不只是自然资源方面的浪费, 还有人力资源的浪费。一些制度造成分工不明确, 几个人甚至更多的人在重复相同的工作。

3、管理范围不明确

政府在哪些方面该管哪些地方不该管不是十分明确。我国既有的对社会公共的管理体制是在新中国建立后的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其基本特征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应的, 是“大政府、小社会”的管理模式。导致这种现象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政府对于管理范围不明确。

4、组织方面的管理体制不完善

虽然当代我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民间公共事业组织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管理体制导致有的民间公共事业组织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从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民间公共事业组织自下而上兴起发展过快, 致使管理跟不上需要。

5、僵化的政府组织结构难以面对市场变化

目前我国政府的组织结构还没有完全从传统的科层结构转变为扁平的组织, 这样造成政府组织日益刻板僵化和动作迟缓, 难以灵活应对竞争活跃的市场经济和利益多元的公众期望。另外政府机构林立、部门膨胀, 财政不堪重负, 政府陷入了“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行政效率低下。

三、新公共管理与泰罗科学管理的交叉

1、新公共管理的内涵

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 (self-interest) 为假设, 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 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 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地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2、泰罗科学管理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共通点

(1) 提高效率是共同的价值取向

提高生产效率是泰罗科学管理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培训和发掘企业中每个工人的才干, 使每个工人尽他天赋之所能, 干出最高档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高的效率, 使得泰罗的科学管理具备了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中应用的广阔前景。波利特认为, 新公共管理中的管理哲学, 和泰罗科学管理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

(2) 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

新公共管理继承了泰罗管理思想中关于明确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的观念。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主张对员工的工作成效进行测量, 并且根据其工作绩效支付报酬, 新公共管理完全继承了上述做法。根据其效率取向, 新公共管理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 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 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管制, 而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 即确定组织、个人的具体目标, 并根据绩效指标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由此而产生了所谓的三E, 即经济 (economy) 、效率 (efficiency) 和效果 (effect) 等三大变量。在新公共管理模式下, 各种公共机构被要求制订出业绩指标, 以此作为衡量目标取得情况的标准, 职员个人的业绩也较之以前被更系统全面地加以衡量。

四、泰罗科学管理对公共管理实践的启示

1、结合实际设定任务, 提高效率

行政效率低下一直是我国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政府内部习惯于采用经验管理而不是科学管理, 造成行政人员在处理行政事务相互推诿, 导致行政效率低下。泰罗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工人们用他们现在的设备和原料所能应能完成的任务。用科学的调查方法, 我国公共管理事业可以借鉴泰罗的科学管理, 根据实际而不是传统来决定所能完成的任务。我国政府是一个对政务管理强调计划管理的政府, 如每五年要制定一个五年计划, 每年有年初计划。这些计划为我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行政工作进行细分, 并将能以条款方式固定下来的工作进行科学的定义。可以提高行政效率。

2、完善激励机制, 树立头等行政人

泰罗在米德韦尔工厂时发现该工厂的奖励机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二方面:

(1) 不能促进个人的抱负, 因为不管人们作出的贡献大小, 所有人都分享利润;

(2) 获得奖赏的日子太遥远, 在此基础上, 泰罗提出采用差别计件工资的奖励方法。

结合政府内部行政管理的实际来看, 在行政体制内部不可能实行计件工资制度, 也不可能单纯的采用物质奖励的方法。健全的激励机制。强调公务员是公共人的同时, 应看到他们也是社会人、经济人。因此, 应该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健全激励机制, 这是调动广大公务人员的积极性, 打破大锅饭, 提高政府效率的重要手段。要注重奖励的时效性、针对性, 防止奖励效应的弱化现象出现。

新公共管理中的人员任用和激励制度, 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科学管理中的观念。泰罗的科学管理, 主张因事设人, 重视物质激励, 新公共管理对此作了相当大的继承。正如泰罗所认为的: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差别不在智能, 而是在意志, 在达到目的的动力上的差异。政府中对于工作人员的需求也这样, 并不是需要一种超人, 而是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的人。可以把头等工人的概念带入政府, 树立头等行政人,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 可以调动行政人员积极性, 减少因为人为的干扰而失败的可能。

3、提出责任分担的原则

在泰罗科学管理以前, 几乎要每个工人承担总体计划的所有责任和每一项工作细节, 在许多场合下甚至要负责自己的工作。泰罗体制中, 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均分工作和责任。管理人员承担比工人更较能胜任的新型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中, 更强调职责明确, 每个人都必须清楚自己所负责任。只有这样, 才能做到事事有人负责。没有分工的共同负责, 实际上是职责不清, 无人负责, 其结果必然会导致管理上的混乱和效率降低。在新公共管理中, 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必须清楚自己做什么、如何做和向谁尽责, 让公共管理人员成为管理者, 而不是传统的仅仅听命于别人的行政官员。新公共管理强调部门管理权力的下放, 这也意味着部门领导要肩负更大的责任, 他们要参与更多的公共决策事务, 对政治事务不再保持绝对的超然和中立, 并且更经常地对相关事务负起个人责任。

4、决策与执行分离

从计划室到职能工长制泰罗的计划室, 是他推行科学管理的堡垒。他以切削金属工艺为例进行了探讨, 并针对管理职能提出了计划与执行分离原理。

政府职能转变是决策与执行分开的实质。政府机构内部管理职能的划分与转变, 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决策与执行的分开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视角, 要有效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必须推进决策与执行分离改革, 一种合理的政府职能需要一种合理的政府结构作为基础与保障。决策执行分开, 是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所要求的组织架构。

五、总结

泰罗管理思想在新公共管理中的应用正是基于管理具有共通性这样一种认识, 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广泛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管理, 提高行政效率, 重视对员工的物质奖励等等。从我国政府公共管理上存在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权力过度集中等弊端和不足来看, 泰罗科学管理思想仍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戴维·奥斯本, 等.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公营部门[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2]泰罗 (F.W.Taylor) .科学管理原理[M].韩放, 译.团结出版社, 1999.

[3]泰罗 (F.W.Taylor) .科学管理原理[M].胡隆昶, 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4]夏书章.行政管理学[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0.

泰罗的科学管理在 篇3

关键词:泰罗;科学管理思想;企业管理;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当中。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立足于不败之地,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机制。而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经诞生的泰罗科学管理思想正好符合这一需求,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发展之路。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中合理融入科学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一、我国企业科学管理制度的现状

(一)科学管理制度落后

站在科学管理思想制度的角度上,当下企业实行的管理制度不符合现在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影响企业正常的管理工作秩序,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企业当下的管理方法仍然凭借传统的管理经验,完全限制了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的发挥。并且伴随着这种管理制度的不断运用,逐渐显示出诸多的弊端,严重违背了企业发展的初衷,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企业管理者的整体素质欠缺

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因此,科学高效的管理工作,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然而,在企业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严重缺乏审时度势的眼光,仍然保留陈旧保守的思想,缺乏创新精神,导致企业不能及时抓住发展的机遇,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管理者不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平时的工作中,放松对自身的要求,不仅没有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将自身一些不良作风蔓延到工作中,对其他员工造成严重不良的影响。长期以往,导致企业管理水平显著下降,不利于企业长远地发展。

(三)盲目注重利益化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味注重自身利益的发展,将利益摆在第一位,严重忽视了对员工素质的提高。受经济效益的影响,企业将大量资金都投放到机器设备上和生产原料上。而由于员工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偏低,虽然有先进的物质基础,但是缺乏精湛的操作技能,严重降低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产生出来的产品往往不太满意。企业盲目注重利益化,忽略了加强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严重出现重硬件设施建设,轻软件设施建设的不良现象。

二、泰罗科学管理思想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必然会经历多次改革与创新。因此,在这个阶段,企业要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不断促进自身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然而,在众多企业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导致企业的管理理念十分落后,阻碍了企业长远稳定地发展。因此,我国企业当前的燃眉之急积极运用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结合自身实际发展需求,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从而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同时显著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处于不败之地,实现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改变企业管理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

要想真正实现企业的科学化管理,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企业的管理观念,不断引导企业树立科学发展观。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的需求,理顺产权关系,在此基础上,实现政企分开,掌握法人财产权利,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以及自我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主体。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打破传统的陈旧观念,与时俱进,树立与新时代同步的新观念,本着以人为本、以质取胜的经营理念,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同时,企业还要保持长远的眼光,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开拓创新的观念,实现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重的原则,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断开创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科学管理理念。

(二)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前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符合当下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了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各大企业应该制定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出科学的管理方式,推动企业不断地发展与进步。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立足于市场,开始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运用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大范围的企业改革和创新,不断壮大自身的力量。另外,采纳其他企业的管理优势,弥补自身管理制度存在不足的方面,不断完善企业当下的管理制度,从而才能切实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的管理工作质量,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除此之外,企业应该积极考虑实行公司制。因为公司制是一种高效的组织机构,能够有效推动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同时又确保了科学管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贯彻落实到位。

(三)确定企业发展目标、加强市场战略管理

企业为了长期稳定地发展,应该坚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可以事先制定一个未来发展的目标,然后按照这一目标,确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给企业制定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加强对市场战略的管理,不断实现企业长远而定发展目标。而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核心人物,其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发展的成与败。管理者应该保持长远的眼光,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市场客观发展的规律。同时,深入了解企业目前的发展实力和经济状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趋势的未来发展目标。然后,再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不断实现既定的目标,显著提高了企业发展的动力。另外,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加强对市场的战略管理。高效的市场战略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并调整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可见,加强市场战略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抛弃传统的观念,实行全员营销的方式。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参与到营销活动中,协同合作,不断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进行物质建设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忽略了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彰显了企业独特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是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营造企业优秀的文化底蕴,引导员工清楚意识到企业的价值,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实现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而不断奋斗着。随着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不断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在企业内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去面对工作。然而,我国企业中的在职员工基本受教育程度偏低,导致这部分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一味注重自身的经济收入,并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认为公司未来发展与自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一旦出现更好的就业机会,员工会毫不犹豫跳槽。追根究底,这种现状的出现都是由于企业文化建设不足所导致的。企业没有给予员工充分的人文关怀,导致员工感受不到企业的温暖。因此,企业在科学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注重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加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另外,注重发挥员工的积极作用,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促使员工进一步成长与发展,为企业发展添加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前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下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企业应该积极吸取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促使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仍然处于不败之地,实现我国企业长远稳定地进步与发展。由此可见,泰罗的科学管理思想对我国企业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应该积极应用到我国企业管理中。

参考文献:

[1]张军.科学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23).

[2]孙国志.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J].法制与社会,2007(03).

泰罗的科学管理在 篇4

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就一件伟大的作品,细节的疏忽也可打败一个宏伟的规划。

其实细节中透现出来的就是你的敬业与负责任的程度,就是你工作的态度,对细节的重视程度就是企业基础管理技术高低最务实的反映。

对于中国几乎所有的企业来说,企业最需花功夫、最艰巨的工作还是锤炼管理工序,苦练细节功,从不切实际地超越企业发展规律的“高空”状态中沉稳着陆。

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

那不经意的一句话,肩上的一下轻拍,报摊上不经意掉下的一分钱,想到这些小事所带来的巨大影响,我忍不住思索,其实世上没有什么是小事。——爱默生(美国作家)

“魔鬼在细节”(Devilsareinthedetails)是我感受最为深刻、最具震撼力的一句英文成语。在探讨美国一些非常有影响(包括成功或失败)的事件或是美国人讨论立法和政策问题时,这句成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中国有很多成语可以与之相对应,如“涓涓细流,汇成大海”、“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这些成语首先强调的是看似“细”和“小”的东西足以“成大事”也可“乱大谋”。为什么细节那么重要?中国的传统产业如中餐、中药、百货,这些产业的历史、经验不比美国、日本逊色吧?但我们为什么产生不了麦当劳、肯德基、沃尔玛那样的500强,或者是百年老店呢?这些产业谈不上技术创新,而且将这其中的管理、技术逐一分解的话绝对谈不上什么深奥、费解,也是比较容易领会且能很快学会,但为什么就是学不到?肯德基在北京曾与中国的中式快餐“荣华鸡”对阵过,但“荣华鸡”很快就败下阵来。中餐那么多以鸡肉为主料的辣子鸡、文昌鸡、白切鸡、手撕鸡、炖土鸡等等哪一个口味不比肯德基的麻辣鸡块好吃?但我们怎么做就是形成不了标准化、规范化,每去一家餐馆总会发现诸多不称心和重复出错之事。其实经营餐馆的所有环节包括配送系统的效率与质量、每种佐料

搭配的精确(而不是大概)份量、切青菜与肉菜的先后顺序与刀刃粗细(而不是随心所欲)、烹煮时间的分秒限定(而不是任意更改)、清洁卫生的具体打扫流程与质量评价量化乃至于点菜、换菜、结账、送客、遇到不同问题的文明规范用语、每日各环节差错检讨与评估等等上百道工序是否都能细究并进行严格约定,也就是能否不讲情面地、彻底地、无一漏网地确保几百道工序中的一丝一毫或者说简单、枯燥、琐碎的环节都在有序与标准化中运转,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其实细节中透现出来的就是你的敬业与负责任的程度,就是你工作的态度,对细节的重视程度就是企业基础管理技术高低最务实的反映。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从来不缺“诸子百家”,不缺大学说、大理论,往往一谈大家都能头头是道,高屋建瓴,不愧是“东方哲人”。宏伟的理想最能激发中国人的激情和想像力,但我们的文化内涵里面却相当缺乏实现理想的踏实求精的基本功,对细节欠缺强而有力的执行力度。要么对诸多细节视而不见,麻木不仁,从不细究,要么想到了却欠缺执行力度,敷衍了事,没有苛刻的制度、纪律和严厉乃至没有人情味的评价监督机制确保细节是不打任何折扣地执行,没有把对细节的重视和执行当成一种生活与工作习惯。我们探讨中国企业成长史时,一些数据颇能让人震撼。据调查统计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在7年左右,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五年的不到9%,中国很多企业稍微上规模就摇摇欲坠,筹资越多犯错越多,最根本原因就是企业以“精细”为核心的基础管理能力薄弱,企业团队未能通过千锤百炼把细节管理训练成一种习惯,企业的组织结构、风险控制、薪酬体系、业务流程、项目管理、财务监督等等基础管理具体要素支撑不了高速成长所要求的应变,也与资本市场所赋予的资源、机会以及发展空间不相匹配。

从每一个工人抓起,从每一件工具、每一道工序抓起,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最佳的工位设置、最合理的劳动定额、最适合的劳动工具以及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标准化、泰罗制和科学管理是支撑现代企业的核心构件,是企业大厦的承重墙。中国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补课。

泰罗的科学管理在 篇5

今年经常忙得无遐读书看报,更没了睡前读读闲书、得闲翻翻典籍、周末逛逛书市、偶而写点趣味杂谈的闲情雅志。近日,因“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活动,才聆听“圣人教诲”,读泰罗科学管理深受启发,受益颇多。随后得此“八戒”。

看芸芸众生,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皆为利往,谁不渴望成功,谁不想出人头地,谁不想名利双收?然而,面对目前粥少僧多的就业环境,面对尔虞我诈的职场竞争,如何才能出人头地?如何才能成功呢?这个问题,我始终觉得,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敬业”.因为,无论什么组织、什么单位的领导,都希望组织的发展,都需要肯干事、会干事的人。尤其没有裙带关系和社会背景的人,要想成功,更是唯有敬业,别无它途。但是,如何敬业呢?窃以为,应该:

一戒推诿塞责,要敢担责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岗位意味着什么?岗位意味着责任。当工作出现困难时,如果每个人不是主动承担责任、先寻找自身原因,而是指责相关部门或相关人没有配合好自己的工作,责任能推则推,事情能躲则躲,就会影响组织团结和谐,更会给组织造成损失。单位是每个人的,责任不分你我,在责任面前,每个人都应该多一些担当,少一些推诿。对**局而言,尤其处室负责人,更要以身作责,勇于承担责任,避免错位、缺位,主动跑位、补位。只有这样,处室才有绩效,单位才能永续发展。

二戒盲目工作,要善于准备。提起准备,每个人都懂得“有备无患”、“砍柴不误磨刀功”、“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道理。但是现实生活中,“效率低下、差错不断”的现象却很普遍,“工作忙”的感叹此起彼伏。不少同志忙的真正原因,不是因为领导赏识而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而是在任务面前缺乏准备,分不清轻重缓急,不懂得统筹安排,才忙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没有准备的勤奋只能是效率低下的勤奋,没有准备的敬业也将是不断贬值的敬业。尤其像**局这样的小局,业务繁重与人员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检验一线人员要承担繁重的检验任务,行政后勤人员要身兼数职,如果没有“砍柴不误磨刀功”的意识,不会科学统筹,多一些准备,少一些盲目,忙只能瞎忙,事倍只能功半,更不可能“高速率”运转。

三戒找借口,要善找办法。敬业的核心素质是:当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能够主动去找方法解决,而不是找借口逃避责任、找理由为失败辩解。也就是说,敬业的人要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为完成任务,条件不具备就设法创造条件,希望再渺茫也要想方法解决。成功只能属于那些善于找方法的人,而不属关于找借口的人。有些人之所以不成功,就在于对困难的屈服,无端地将困难放大,把自己看轻。其实,不管什么困难,只要我们努力去找,总会找到办法的。况且,领导把我们放在某个岗位上,就是要我们解决问题的。面对困难时,与其浪费时间寻找借口,不如集中精神想办法解决问题。因为不论失败了,还是做错了,再巧妙的借口对于事情本身没有丝毫用处。今后都会遇到很多困难。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多一些办法,少一些借口。困难面前,逃避和退却都是没用的。要牢记“困难解决一个少一个,办法想一个多一个”的古训,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四戒糊弄工作,要认真尽职。认真工作是提高自己能力的最佳途径。因为工作除了使我们获得金钱报酬以外,其实最大的收获是积累了经验,受到良好的培训,以及个人职业品质的提高和品德修养的完善。这些东西,如果我们能在工作中获得,将会是自己受益一生的财富。如果做事积极主动、勤奋认真,你不仅能获得更多的宝贵经验和成就,还能从中体现到工作的乐趣。相反,如果糊弄工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只能终生浑浑噩噩,甚至最终连和尚都做不成。既然来单位上班了,同样是八小时,与其自作聪明的偷懒、不负责的塞责而虚度光阴、一事无成,为什么不认真负责,一丝不茍地工作而争取有所作为、业有所成呢?

五戒牢骚抱怨,要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是一种随时准备奉献的精神状态,更是一种力量。当我们以知恩感恩的心情工作时,工作会变得更愉快,也会更有效率。我们应该记住,是组织给予我们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一个展现自我的绚丽舞台,除了工作,我们一无所有,是工作给了我们稳定的收入,令人羡慕的职业,带薪休假等等。对于组织所做的一切,我们应该心存感激,并力图回报。每个人都难免做错事、都会遇到挫折。当做错事被领导批评时,我们应该感激领导,使自己在今后工作中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当经历失败、遭遇挫折时,应该感谢事业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并为将来取得更大成绩做好准备。当得到同事帮助时,要学会感恩,学会说声“谢谢”。感恩不是虚假的奉承,而是

发自内心的真诚感激。虚假的奉承只会让人生厌,而真诚的感激却能使别人和自己带来快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光发牢骚,抱怨命运不公,埋怨他人不力是没有用的。-

六戒自私自利,要宽容谦让。宽容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单位是个大家庭,工作虽有分工,但更强调相互的配合协作。在工作生活中发生意见分岐、矛盾冲突时,我们要学会交流,善于沟通,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处理问题。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宽容谦让,经常站在对面的立场考虑问题,多替人别人想想,而不能自私自利,斤斤计较。要学会欣赏别人,多看别人的长处。尤其面对荣誉、成绩、进步等时候,更要学会谦让。只有人人宽容谦让,组织才能和谐,事业才能发展,个人才能进步。

七戒空想主义,要脚踏实地。我们面前的工作来之不易,切不可“这山望着那山高”,更不能“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其实,职务不仅仅是权力,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岗位不同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况且哪个岗位没有辛酸。既然我们不舍得目前拥有的工作,就应多一些责任,少一些空想,以局为家,踏踏实实工作,诚诚恳恳做人,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搞小动作,上不瞒组织,下不骗群众,与同事坦诚相待。没有付出,没来回报,与其整天空想,不如立即行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回到泰罗到超越泰罗 篇6

时代使命的重合

从时代背景上看,泰罗的著作,是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管理转型而诞生的。从1880年到1910年,美国经过30年的发展,大型公司成为经济主宰,经济总量走向世界第一,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然而,粗放式经营和经验式管理,成为制约美国发展的瓶颈。伴随着经济发展的是森林在迅速减少,煤铁资源的浪费严重,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在企业经营上,员工行为上的低效、管理指挥上的错误、称职经理人的缺乏、劳资冲突的加剧,成为美国人越来越需要迫切面对的问题。为此,西奥多 · 罗斯福向全国发出号召,呼吁保护国家资源,提高“全国性效果”。泰罗响应老罗斯福总统的号召,从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倡导科学、鼓吹理性出发,创立了科学管理,推动了美国的管理转型,至此,被企业史学者钱德勒称为“经理资本主义”的管理革命在美国得以实现。

一百年后的今天,中国同美国当年的情境十分相似。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正在展开,伴随着经济崛起,管理转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科学发展观”需要从管理研究角度给出学术阐释。中国所面临的问题,几乎可以把当年西奥多·罗斯福对美国人的呼吁全盘照搬过来。如何使“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怎样才能节能减排?被“发展”吞噬的环境和资源能否回复健康生态?企业如何提高效率和效益?怎样提升职业经理人的经营水平?从组织结构、工作团队、技术变革,到战略、领导、激励各个方面如何实现中国的“管理革命”?这些问题困扰着今天的中国。大到国家的发展战略,小到城市交通的堵车治理,无不对我们形成挑战。近年管理学界跃跃欲试,多次发起了“管理学在中国”的讨论,对管理学在中国如何做出自己的时代贡献进行思考和研究。学界一致呼吁,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要面对现实,着力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张新国的《新科学管理—新型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思想及方法研究》问世。我们有理由期望这本书在中国的管理转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从回到泰罗到超越泰罗

中国的近代化,是从晚清洋务运动开始的,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使命,建立了现代经济结构。但在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一直缺乏泰罗式的科学管理洗礼。尽管在民国时期,中国科学管理的先行者穆藕初很早就已经翻译了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有一批留美归来的学者为科学管理在中国的推广奔走呼喊(如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曹云祥、科学社的发起人杨杏佛、创办立信会计事务所的潘序伦等人,他们都接受过正规的美国MBA教育,并在中国竭尽全力推行科学管理)。然而,在中国经济没有实现整体工业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先行者的空谷足音成为历史的绝响。曹云祥的主要成就在清华大学的管理,杨杏佛的主要成就在中央研究院,潘序伦的主要成就在立信会计学校。中国早期最杰出的科学管理专家,其成就都不在工业方面而在文化事业方面,或许可以看出其中的端倪。时代把“回到泰罗”的使命留到当下,我们需要在现实的经济崛起中补课。实践中的许多管理者都认为,泰罗式的精细化研究、理性化思考和科学化方法,在中国现有的企业管理中大有可为。所以,在中国,回到泰罗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实事求是。

然而,泰罗制本身比较单纯,它主要解决工厂生产中效率问题,随着历史的发展,管理学的研究已经对泰罗制进行了修正。例如,泰罗制本身的线性思维方式、完全理性倾向和最优化追求,具有时代的局限性。这些,在霍桑实验后,美国学界有着程度不同的修正和改进。中国的情况要更复杂,前泰罗时代的遗留问题和后泰罗时代的发展难题同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回到泰罗就不是简单地推广泰罗时期的科学管理,更不是直接采用泰罗时期的技术方法。我们需要的是对泰罗的扬弃。一方面,需要继承泰罗那种执著、较真、理性至上、科学领先的态度和精神;另一方面,又要吸取泰罗之后的一切管理学研究成果,提炼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科学管理思想与方法。

在继承发扬泰罗的精神上,张新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在他的著作里,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立意和追求同当年泰罗的努力是一脉相承的。本文认为,《新科学管理》是一种标志,标志着我们需要告别意识形态式管理、群众运动式管理和长官意志式管理,回归泰罗,不是回到泰罗时代,而是在管理研究中回归科学化方向。

如果没有超越,回归就没有当代意义。熊彼特早就指出,发展不是增长。发展不仅是量的变化,更是质的变化。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已经越来越需要经济品质的变革。从经济学角度看,表现为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从管理学角度看,表现为钱德勒所说的“管理革命”。这种管理革命,需要我们在继承泰罗精神的同时,超越泰罗的时代局限。

然而,超越泰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极大。在这方面,中国的管理学界存在着不足。要超越,就需要站在时代前沿,吸取前人一切有价值的成果。不仅需要掌握泰罗本人的研究,而且要对泰罗以后直到今天的大量研究进行梳理、分析、综合,从而使自己站在学术制高点上。那种视当代科学进展而不见,试图用简单的复古方式或者用激进的革命方式来超越西方的想法,有可能把中国的管理学研究引向歧途。在这方面,张新国的努力更值得称道。在他的著作中,抛开大量散见的学术引用,仅仅就整体性的思想借鉴而言,起码就包括了哈默和钱皮等人提出的流程再造思想、戴明和朱兰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波兰尼到德鲁克的知识社会和知识员工管理学说、波特和明茨伯格等人不同的战略研究路径、阿吉里斯和圣吉等人的组织学习理论、卡斯特和罗森茨威格等人的系统管理思想,还有精益管理、六西格玛等管理方法,从斯隆到韦尔奇等人在经营实践中提炼出的管理变革思想,等等。正是有这样坚实的基础,超越泰罗才成为可能。

超越总会伴随着一定的突破。据说,按照中医的奇经八脉理论,如果能够打通任脉和督脉,人的巨大潜能就会被召唤出来。张新国的研究,也在进行着类似的努力。他的眼界别树一帜,他不仅尝试打破管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分野,而且尝试打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野,试图用数学与自然科学中的新理论,打通管理学研究中的任督二脉。“新科学管理”之新,不仅新在管理,而且新在科学。他试图用弦理论、波粒二象性、协同学等领域的思维和研究方法,打通管理学中职能分工与流程管理、物理与人文、战略与执行、乃至无序与有序的关系。这种探索的正确性尚待验证,严密性尚待发展,观点或可商榷,论据或可质疑,但仅仅就提出这种探索思路本身来看,也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意义。如果以物理学的发展为喻,把泰罗比做管理学界的牛顿,那么,张新国的努力,就是在呼唤管理学界的爱因斯坦。

《新科学管理》的学术贡献

张新国的著作全名是《新科学管理:新型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思想及方法研究》,其英文名称的副标题更值得深思(Philosophy and Methodology of Management in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s Era)。这里的管理思想,不是普通的随意思考,而是哲学式的逻辑努力;这里的管理方法,不是具体的操作技术,而是学院式的学术构建;甚至这里说的时代,也不是时间轴的位移,而是时间质的新代。所以,对这本书的贡献,需要从学术角度考量。本文认为,《新科学管理》的学术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

1.综合了不同学派的思想。二战以后,如同孔茨所言,管理学理论进入了丛林时代,西方学界也有不少人,一直在进行统一管理学的努力。这种努力尽管未能实现管理学的统一愿望,但从不同角度推动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张新国的著作,在综合不同学派上有自己的贡献。

《新科学管理》不是老科学管理的翻版。在思想上,它接受了科学管理的基本精神,但在内容上,它大量吸取了科学管理诞生以后的管理学的新理论,包括超出了科学管理的其他学科和学派。即便是对待与泰罗同时期的理论,新科学管理也没有采取泰罗偏重于生产领域的研究体系,而是以经验归纳形成的法约尔体系为骨架,采纳了管理过程学派的学术建构路线,并对管理过程学派的思想进行了创造性发挥,把职能化管理转变为流程化管理,并把泰罗的科学化追求与法约尔的经验化归纳结合起来。因此,本书的结构,是以法约尔和孔茨(一直到哈默)等人的职能和流程理论为底线的;本书的思路,是以泰罗式的理性精密研究为底线的;本书的方法,则是以系统论和数理工具为底线的。这样一个体系,能够对现有的各派管理学说做到较好包容,使流程再造、价值链分析、六西格玛等等新型管理方法都统一到一个体系之中,整个研究就能产生出居高临下鸟瞰式的整体效果。全书以流程为纽带,整合了各种管理学说,从而较好地克服了哈默等人流程再造思想的大而化之倾向,把流程管理的研究推进到新的高度。

2.凝结了不同时代的诉求。从科学管理开始,西方管理学的百年历史,面对着不同的时代诉求。在泰罗时期,主要诉求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在二战前后,主要诉求是组织变革和人性觉醒;在1960年代以后,主要诉求是战略定位和顾客导向;在1980年代以来,主要诉求是组织学习和员工自治。当然,这种概括可能不够准确而且多有遗漏,仅仅是针对管理学发展的大方向而言的粗线条。由此,管理学的发展在西方有着明显的阶段性,尽管在阶段之间有重合交叉,但脉络是比较清晰的。中国的情况不同,百年来的近代化过程一直被政治变化所主导,迫使经济现代化的任务被压缩在一个短暂的时段,经济领域的不同管理诉求同时迸发于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时段。所以,中国的企业高低不平,原始的小作坊式企业与高新科技企业共生,前泰罗式的“拿摩温管理”和后现代式的阿米巴管理并存,简单劳动的体力员工和高新技能的知识员工同在,粗放式经营和精益化管理交错。所以,管理学在中国的“众口难调”特别明显。我们不企望一种管理理论能够应对所有问题,也不企望一本书能适用于所有企业。但是,我们需要打破西方发展的顺序,同时面对跨时代共存的不同管理难题。如果说,非洲有些国家以胖为美,欧美国家时兴减肥,那么,在中国,补充营养与瘦身节食的要求同时存在,甚至在同一个企业中也交错存在。对此,管理学的应对更为困难。张新国的书,在某种意义上,是立足于企业的体质锻炼,把效率、人本、流程、文化尽可能融合起来。这种体质锻炼对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有积极作用。

3.架起了不同领域的桥梁。中国乃至世界的管理学,都存在着学术和实践两个领域的对接问题。在学术界,比较多地偏向于理论建构,而在实践界,比较多地偏向于见招拆招。即便是在国外,倾向于现实研究的德鲁克也曾经遭到学院派的冷遇。而从实践中摸索出的理论,又往往会陷入两难困境:过于理性化的内容,企业经理难以接受(如泰罗与当时企业经理们的不和);过于经验化的归纳,又会受到学院派的诟病(如西蒙对法约尔体系的批评)。这种对接障碍,导致管理学家厄威克曾经感叹说,学院的象牙塔与现实的水晶球没有形成相交。在中国,这种对接问题更大,学界的研究与现实的需要往往脱节。学术和实践的关系,始终是中国的一大问题。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向来困扰着双方。

张新国具有一个很大的优势,是一身二任。在实践界,他具有理论修养和学术底蕴,可以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在理论界,他具有实践基础和管理经验,可以弥补学术研究缺乏经验感知的不足。所以,他的《新科学管理》能够很好地对接实践和理论,对两个方面都进行有益的思考,推动学者和经理的合作。

泰罗的科学管理在 篇7

有人曾说文艺复兴时期见证了个人的重新发现。而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作品确实可堪称欧洲第一批个人肖像画。此次展览的展品主要是人物肖像作品。欧洲直到15世纪人物肖像绘画还是专属王室、贵族以及历史传说人物的特权,后来经文艺复兴一改传统,肖像从那个时代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功能,或记录家庭成员的面容以供子孙瞻仰,或为了记录骑士们的英姿,或是在歌颂女性的美貌或是作为朋友之间互赠的礼物。此次展览由柏林国立美术馆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共展出了包括多纳泰罗,波提切利,韦罗基奥,基尔兰达约,曼坦尼亚,乔瓦尼贝利尼,迪吉奥瓦尼·迪安东尼奥在内的160多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的作品,包括油画、素描、雕塑等等。

该展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时间纵览,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以及肖像画早期历史阶段的深刻理解。该展览分为三个部分,时间跨度达八十年。从佛罗伦萨开始首次出现独立的肖像,随后肖像画的重心转移到费拉拉、曼图亚、博洛尼亚、米兰、乌尔比诺、那不勒斯、罗马,最后在威尼斯绽放出绚丽。

意大利雕塑家多纳泰罗是吉贝尔蒂的学生,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第一代美术家,也是15世纪最杰出的雕塑家,其对古典美术的推崇和借鉴无处不在。多纳泰罗在其长寿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生气盎然、庄重从容的雕塑作品。其镀金青铜半身雕像的作品《圣人罗索雷》,是本场展览最珍贵的展品之一,也是多纳泰罗唯一创作过的一尊半身雕像。

上一篇:i开头k结尾的单词下一篇:村屯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