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物流案例

2024-09-11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物流案例(通用2篇)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物流案例 篇1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物流案例

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是我国国内目前设备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总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年生产能力20000吨,其中肉制品15000吨,生鲜盆菜、调理半成品3000吨,西式熟食制品2000吨,产品结构分为15大类约1200种生鲜食品;在生产加工的同时配送中心还从事水果、冷冻品以及南北货的配送任务。连锁经营的利润源重点在物流,物流系统好坏的评判标准主要有两点:物流服务水平和物流成本。本案例(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就是其中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一个物流系统。本案例中的软件系统,是由上海同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完成的。

生鲜商品按其秤重包装属性可分为:定量商品、秤重商品和散装商品,按物流类型分:储存型、中转型、加工型和直送型;按储存运输属性分:常温品、低温品和冷冻品;按商品的用途可分为:原料、辅料、半成品、产成品和通常商品。生鲜商品大部分需要冷藏,所以其物流流转周期必须很短,节约成本;生鲜商品保值期很短,客户对其色泽等要求很高,所以在物流过程中需要快速流转。两个评判标准在生鲜配送中心通俗的归结起来就是“快”和“准确”,本文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说明一下联华生鲜配送中心是如何做的。

订单管理

门店的要货订单通过联华数据通讯平台,实时的传输到生鲜配送中心,在订单上制定各商品的数量和相应的到货日期。生鲜配送中心接受到门店的要货数据后,立即生成到系统中生成门店要货订单,按不同的商品物流类型进行不同的处理:

1、储存型的商品:系统计算当前的有效库存,比对门店的要货需求以及日均配货量和相应的供应商送货周期自动生成各储存型商品的建议补货订单,采购人员根据此订单再根据实际的情况作一些修改即可形成正式的供应商订单。

2、中转型商品:此种商品没有库存,直进直出,系统根据门店的需求汇总按到货日期直接生成供应商的`订单。

3、直送型商品:根据到货日期,分配各门店直送经营的供应商,直接生成供应商直送订单,并通过EDI系统直接发送到供应商。

4、加工型商品:系统按日期汇总门店要货,根据各产成品/半成品的BOM表计算物料耗用,比对当前有效的库存,系统生成加工原料的建议订单,生产计划员根据实际需求做调整,发送采购部生成供应商原料订单。

各种不同的订单在生成完成/或手工创建后,通过系统中的供应商服务系统自动发送给各供应商,时间间隔在10分钟内。

物流计划

在得到门店的订单并汇总后,物流计划部根据第二天的收货、配送和生产任务制订物流计划。

1、线路计划:根据各线路上门店的订货数量和品种,做线路的调整,保证运输效率。

2、批次计划:根据总量和车辆人员情况设定加工和配送的批次,实现循环使用资源,提高效率;在批次计划中,将各线路分别分配到各批次中。

3、生产计划:根据批次计划,制定生产计划,将量大的商品分批投料加工,设定各线路的加工顺序,保证和配送运输协调。

4、配货计划:根据批次计划,结合场地及物流设备的情况,做配货的安排。

储存型物流运作

商品进货时先要接受订单的品种和数量的预检,预检通过方可验货,验货时需进行不同要求的品质检验,终端系统检验商品条码和记录数量。在商品进货数量上,定量的商品的进货数量不允许大于订单的数量,不定量的商品提供一个超值范围。对于需要重量计量的进货,系统和电子

[1][2][3]

上海联华生鲜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物流案例 篇2

物流运作是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物流运作的优劣关系到整个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运营。判断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物流运作的优劣需要找出影响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物流运作的因素和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也就是需要进行物流绩效评价。因此, 正确地评价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物流运作绩效, 能够认识到整条生鲜链的优势和劣势, 以及确定影响整条生鲜链的关键因素。

2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物流绩效指标体系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由采购、仓储、配送、加工、财务、信息等部门组成。由于各个部门的运作绩效都会影响到整个配送中心的运作情况, 建立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物流绩效评价体系是一个项系统工程, 需要综合考虑到配送中心的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根据该体系建立的原则, 得到以下的评价体系。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物流绩效评价体系一共有7大一级指标, 每个一级指标下又有若干个二级指标, 下面对各项指标进行解释。

3 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法

3.1 建立评价指标集

定义一级子系统指标集为U= (U1, U2, ……, U7) 。二级子系统指标集为Uk (Uk1, Uk2, ……, Ukn) , k取1, 2, ……, 7;n根据影响物流绩效因素包含的子因素个数取值。

3.2 确定评语集

依照各个因素在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物流运作过程中的情况, 给出评价语集V= (V1, V2, ……, Vj) , j=9, 并按其运作优劣程度划分为V={极差, 差, 较差, 稍差, 一般, 稍好, 较好, 好, 极好}, 并赋予评价集各元素量值V={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3.3 确定各因素权重

各个因素的权重可以通过专家头脑风暴法来确定。一级子系统的权重集A= (a1, a2, ……, a7) 。物流绩效子因素对应的权重为Ak= (ak1, ak2, ……, akn}, k取1, 2, ……, 7;n根据影响物流绩效的各因素包含的子因素数取值。

3.4 确定评价矩阵

利用专家评分法 (Delphi法) 参照评价集V对各因素Ui中的子因素Uij进行评价, 得到模糊子集Rki= (rki1, rki2, ……, rki9) (i=1, ……, n) 得到评价矩阵为:

那么评价矩阵为:

3.5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根据灰色关联决策理论, 以各个所要评价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评价指标向量 (评价方案向量指标) 与相对最优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指标向量 (相对最优方案向量指标) 的关联度作为评价配送中心物流绩效优劣的准则。

设相对最优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指标向量u0= (u01, u02, ……, u0m) , 首按式3-3进行规范化处理。

处理后有u0= (1, 1, ……, 1) , 评价方案ui的评价指标Vj与相对最优方案u0的评价指标Vj之间的灰色关联度为:

式3-4中, ξ为分辨系数, 且ξ∈ (0, 1) , 一般ξ=0.5。i=1, 2, ……, m;j=1, 2, ……, n。

3.6 建立灰色决策模型

通过式3-5计算得到m×n个构成方案多目标决策的灰色关联度矩阵为:

n个评价指标相对于总目标的权值向量A= (a1, a2, ……, a7) , 则各配送中心物流绩效评价方案ui与相对最优评价方案u0的加权关联度组成了关联矢量r′。

ri越大, 说明配送中心物流绩效评价方案ui和最优方案u0越接近, 也就是ui是物流绩效最高的配送中心的评价指标。

4 小结

在对生鲜加工配送中心进行物流绩效评价时, 根据调研和数据勘查, 在经过专家对各个影响因素进行打分评价后, 得到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由多个参数组成的序列, 要对它做出等级评价也就是判断它与哪一级评价标准更接近, 关系更密切。因此可以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分析序列曲线的接近程度, 根据能综合反映曲线间差值大小的关联度对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物流绩效作出判断。如有多个生鲜加工配送中心时, 还能比较它们之间的优劣。灰色关联度分析比较简便, 更易于计算机处理, 实用性较强。另外, 除了灰色关联分析评价法来评价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物流绩效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欧式范数法、TOPSIS法、线性分配法等多种方法兼蓄并用, 以达到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方昕.生鲜经营要过三关[J].中国商贸, 2001 (24)

[2]杨少梅, 张杰.基于AHP和灰色关联度的管理人员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8 (3)

上一篇:德化工业原料林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下一篇:师德师风建设省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