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所院感管理制度

2024-10-01

诊所院感管理制度(精选13篇)

诊所院感管理制度 篇1

诊所院感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二、一律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品,用后统一回收。

三、非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品)应采用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弯盘、体温计等用后立即消毒处理。

五、加强各类急救设备,卫生材料等清洁与消毒管理。

六、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七、治疗室、处置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把,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八、治疗室、处置室均应有紫外线灯管,每天至少照射一次。

九、各科室桌、椅、床、地面、窗台用清水擦拭每日一次,有污染时用500mg/l含氯制剂擦拭。

诊所院感管理制度 篇2

1 ICU病房概述

1.1 ICU病房的产生及设计

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危重病医学的发源地, 主要利用高科技医疗设备和技术, 针对急性危重患者或某些大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集中治疗、监护与护理的场所。通常ICU与手术室相隔较近, 并有通道相连, 既为方便患者转出、转入节约时间又减少了污染。ICU病床及配备互相独立并有活动窗帘, 以使医务人员及患者不会互相干扰, 又可保护患者隐私。护士站即医护人员工作区域设在病房中央, 便于护士观察病情, 护士站配有可显示全科患者心电情况的心电监护仪。每张病床旁都配有治疗柜, 以放置急救物品及药物, 治疗用物及生活护理用品等。

1.2 ICU的人员配备及要求

按照国家ICU医护人员与床位比例规定ICU病房需配备一支训练有素的医护人员队伍。ICU床位与医生比为1.0: (0.8~1.0) , 床位与护士比为1.0: (2.5~3.0) 。医护人员应该掌握危重病医学理论, 具备扎实的业务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并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基本医疗技术是作为ICU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 包括快速心肺脑复苏术、通气急救技能、快速静脉通道建立、各种监测/急救设备应用及对各门学科疾病进行紧急处理的能力。同样重要的还有对院感知识掌握及如何预防和控制院感也是必须具备的。

1.3 ICU的特点

ICU患者集中了来自医院不同病区的危重患者, 使ICU污染细菌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增高。ICU患者与普通病房的患者相比治疗、护理更加密集, 接受侵袭性诊疗监护措施多。ICU患者病情危重且自身免疫功能下降, 加之许多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 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较大。同时, ICU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转入医院的其他科室, 有可能将ICU的耐药菌株被携带到医院各处, 引起流行机会加大。所以ICU病室的感染预防控制在医院的院感控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 ICU病房发生感染的高危因素

2.1 ICU患者的复杂性

ICU病房集中了不同病种、不同手术、不同部位与感染程度不同的危重患者, 成为发生感染的基础因素。ICU患者常是多器官、多部位感染, 来源于院外或院内各个科室, 可能带有不同的杂菌及耐药菌株。同时, 由于危重患者免疫功能下降, 且ICU患者的平均年龄偏大, 各种器官功能老化, 抵抗力降低, 具有易感性, 这些因素都增加了ICU感染控制的难度。ICU患者的抗生素应用种类多、剂量大、时间长, 增加了二重感染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也是导致ICU感染控制难度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

2.2 各种入侵性监测治疗技术的使用

ICU患者应用入侵性有创诊疗技术较多, 这些伤口增加了其易发生院内感染的概率, 并可能成为直接原因。另外, 若监测诊疗护理技术的应用操作不够娴熟、反复穿刺、无菌操作不严格等, 导致感染率上升。入侵性监测治疗技术为救治提供可靠依据的同时也造成了各种并发症。加之某些监测和治疗的仪器设备, 未能做到专人专用, 或用后消毒不当等都增加了院内感染的风险。

2.3 医护人员因素

按照我国ICU病房的医生护士配备规定, 很多医院都配备不足, 达不到这个比例。护士工作量的不合理增加, 1名护士同时护理多例患者, 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等原因, 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机会。医务人员消毒隔离制度不重视及洗手不达标是院内感染的人为因素。医务人员的手常是造成院内感染的直接途径, 手消毒是否合格将严重影响患者获得院内感染的概率。

2.4 环境因素

ICU病房设置的硬件设施差, 病房布局及工作流程不合理, 未分病种安置病房及床位安置过密, 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原因。ICU病房为相对封闭的环境, 若通风换气不良或空气净化装置未按要求定期更换清洗, 会导致空气中含菌数增加。病房内洗手设备不足, 护理人员对床单位的终末处理不符合要求也是增加感染的原因。另外, ICU人员流动量大, 也可使环境中的致病微生物增多, 使室内空气很难达标。

3 ICU感染的病房控制对策

3.1 布局合理, 加强设施管理

ICU应设在医院中环境清洁、相对独立的区域, 尽量邻近手术室。建筑材料及设计要便于清扫、消毒, 不留死角。收治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分区安排床位, 分为一般患者区域、术后区域以及特殊感染区域。对特殊感染患者应在其病床和病历夹上粘帖明显警示标识。适当增加单间病室的数量, 用于收治严重创伤、感染严重、免疫力低下等患者, 以便隔离, 最好有正压病室和负压病室各1个。进入ICU前要先经过缓冲间, 并备有更衣鞋柜、浴室。为了保证手的清洗和消毒, 洗手设施必须数量充足, 位置合理, 便于使用。水龙头开关应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等非手接触式, 并配备擦手纸和手套, 每个单间也应配备。ICU门口最好有风淋设施, 以去除进入人员衣物上的部分附着污染物。ICU每张病床使用面积不得少于9.5m2, 床间距应在1m以上[2]。

3.2 环境控制

保持空气流通, 保持适宜温度在20~22℃, 湿度40%~60%, 每天通风换气2~3次[3]。应用空气净化及消毒设备每天消毒病房4次, 终末消毒随时进行。空调滤网要定期清洁消毒, 每月定期对房间的所有物表进行彻底清洁处理, 特殊仪器设备按照说明进行清洁和消毒, 都采用湿式清扫、擦试, 以降低空气中的菌尘飘浮, 一桌一巾一消毒。被褥、床单及枕套有污染随时更换, 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分类分开放置。限制人员出入ICU, 原则上不允许患者家属探视, 尽量减少探视人数, 出入者严格按规范着装、洗手, 以降低空气污染。

3.3 医护人员配备充足

按照国家规定比例配齐医护人员, 并且根据年龄及职称搭配合理。每例危重患者应有专人管理, 加强患者基础护理。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医护人员, 实行弹性排班。注重医务人员慎独精神的培养和专业技术操作训练, 并有计划有制度地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和考核, 增强预防感染意识, 减少人为交叉感染机会。医护人员在做治疗或护理时, 强调手卫生规范。

3.4 科学合理使用抗生素

为预防医院感染和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ICU医生应严格按照卫生管理部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对于应用抗生素时间长的患者, 应交替或周期性的使用不同的抗菌药物, 并且每天检查有无霉菌感染并加以预防。术前预防性抗生素应遵循副作用少, 抗菌效果好和效价比合理等原则。同时, 护理人员在给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准确执行医嘱, 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掌握配伍禁忌和配制要求, 配合医生做好各种标本的留取和送检工作。

3.5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

对ICU医务人员要重视无菌操作观念, 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都必须遵守无菌技术, 避免直接导致感染, 同时操作前后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正确洗手。严格掌握侵入性诊疗手段的运用指征, 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诊疗, 并及时拔除不必要的导管。各种仪器设备尽量专人专用, 避免交叉使用, 使用过的仪器、设备及管道应根据材质进行严格消毒、灭菌。消毒液每日要监测浓度, 以确保消毒效果。病房环境卫生按消毒规范进行管理, 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消毒床单位及配备的设施物品等, 并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3.6 加强相关人员的医院感染培训与管理

依照医院感染控制科下发的各种感染管理文件, 定期对ICU全科人员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 以增强医院感染预防意识, 并充分认识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4]。在救治患者的同时, 将预防危重患者医院感染与治疗并重, 尽量减少或避免在救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感染因素。病区洗手池张贴洗手示意图, 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另外, 保洁人员普遍消毒隔离意识差, 容易传播病原菌, 也是院内感染的传播媒介, 应加强保洁人员及外来人员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及监督, 使其进入ICU后能自觉遵守相关院感控制制度, 尽量减少污染。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病房管理,院感控制

参考文献

[1]张桂屏, 黎维芳, 杨慧.ICU感染常见原因及控制措施[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6, 6 (5) :71-71.

[2]张丽, 唐雯琦, 章左艳.ICU感染病原菌的现状及护士对院内感染防控的认知调查与分析[J].护理研究, 2013, 27 (4) :1079-1081.

[3]王霞, 冉霞成.多方位全程干预措施在重症监护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2, 11 (4) :305-306.

眼科门诊手术室院感监测与管理 篇3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 管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578-01

门诊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疗效果。为此,我院眼科门诊手术室在医院高速发展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创建洁净手术室环境、加强手术室的院感监测与管理,有效的降低手术感染率,保障病人的手术安全及感染的预防。现介绍如下:

1.手术室感染监测

1.1空气监测

我院眼科门诊于2005年改建利用一间层流洁净手术室,眼科门诊手术室是采用层流通风系统,采用垂直送风,外界空气通过高效过滤网和静压箱的均流、均压作用从顶棚把洁净空气送到手术间,污染空气平推由四周回风口出去.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进行采样,每季度一次。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80~150cm,布点方法:在手术间中心工作区域放置1-3个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培养皿,周边工作区域放置4-6个,打开培养皿在采样点暴露30min后关闭并及时送检培养。检验单上要注明培养基布放位置,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培养的标准为≤10cfu/m3。

1.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2.1使用中的消毒剂应每季度进行一次生物检测。消毒剂其细菌含量必须<100cfu/ml,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1.2.2压力蒸汽灭菌必须进行工艺检测。化学检测和生物检测。工艺检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手术包需进行中心部位的化学检测。生物检测每周进行,合格才能使用。

1.3医护人员手细菌监测

手术人员手的细菌检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部进行细菌培养,并进行监测。应在接触病人,从事手术前进行,被检人,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个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标准为≤5cfu/cm2。

1.4物体表面细菌监测

选择消毒处理后4h内进行,被采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用5*5cm2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的方法来完成,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标准为≤5cfu/cm2,每季度进行一次。

2.手术室管理

2.1医务人员的管理

2.1.1手术室内人员认真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消毒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执行。

2.1.2训练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2.1.3医务人员的衣物上或多或少带有致病微生物,进入手术室的人越多室内的空气污染就越严重。且进入手术室的各类人员须严格更衣、更鞋,带口罩帽子,严格洗手制度及无菌操作,如患感染性疾病则暂不进入手术间。

2.1.4严格控制参观手术人数,参观人员进入手术间后,站到指定位置。开展特殊手术及教学观摩手术参观人数多时,可设录像转播,组織参观人员在指定地点。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走动及开门,以减少空气流动污染,明确参观注意事项,接受手术间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

2.2病人的管理 住院病人由病区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如手术部位的清洁消毒,术前准备,术前用药等,并换上干净的病号服,门诊病人应更换手术室的专用服并带上手术帽。如病人患非手术部位感染性疾患时,应先治疗痊愈后再手术。

2.3层流手术间的使用和管理

2.3.1层流手术室的空气净化原理是由压缩机将过滤无菌的空气由天花板送入并将污染的空气由四周的回风口推出,因此手术间的压力必须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否则有可能导致污染空气的进入,为此,需保持手术室相对密闭状态。另层流手术室一般采用局部净化的方式,故手术床应放置在层流天花网对应处,避免在回风口开启无菌包。严禁在手术间折叠各种布敷料,手术前半小时开启层流装置。手术进行时严禁打开通往污物走廊的通道.

2.3.2感染手术尽量避免在层流手术间进行,特殊情况时应在无菌手术结束后进行。

2.3.3每周定期清洗回风口的过滤网一次,防止其受到污染。每季度进行空气培养一次,高效过滤网的更换根据空气培养的结果,每半年更换一次。

2.4.手术器械的处理

2.4.1手术完毕后,一般手术器械和显微手术器械分别放入专用手术器械回收袋内,由医院消毒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并消毒。

2.4.2不能耐受高压消毒的仪器及各种导线低温消毒,其余物品按性能高压灭菌消毒。

2.5.一次性灭菌物品的管理

加强一次性灭菌物品使用检查,使用前查看一次性灭菌物品,核对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制造厂名、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一次性灭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m3,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3.小结: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环节的有效检测和管理,手术室的医疗设备、物资的除尘管理及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转运流程,感染手术的管理及终末消毒,控制了手术室院内感染的传播途径,有效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医疗安全。

参考文献

[1]石兰萍、张红、丁小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年第3期。

[2]张国富、王向阳:《介入手术室的感染预防控制及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年第4期。

[3]金福顺、赵翠兰等:《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探讨》,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第16卷第4期。

[4]董薪、宋烽等:《加强医院门诊手术室感染的预防与管理》载《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年第8期。

[5]张丽娟,胡淑娟,管桂兰:《手术室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载《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1期。

院感控制制度 篇4

1、门诊发现传染病员时,必须按规定上报疫情。

2、在门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应立即就地隔离,进行消毒,然后将病员送入传染病房。

3、传染病人离开后,门诊检查室内用品一律更换,并进行严格消毒或销毁(方法视病种而定)。

4、传染病流行期间,门诊医护人员保持高度警惕,对可疑者进行隔离并上报。

5、观察室、检验科、B超室以及其他辅查科室,应将门诊普通患者和传染病人在检查处理上加以区分,并作必要的消毒处理。

6、医院卫生间应定期严格消毒。

7、专门备有独立的传染病病房,以便收容需要留院观察的患者。

8、传染病患者所住的病房,应按时严格消毒,用过的家具、器皿、被服、碗筷等用具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再使用。一次性用具必须销毁,严禁回收再用。

9、传染病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必须经过消毒或净化后再排入下水道。

院感-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篇5

一、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手饰,不留长指甲。

2、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时配戴防护眼镜、面罩。

3、每治疗一个病人前后,必须洗手或更换手套。

二、环境管理

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定期通风。紫外线每天消毒60分钟,定期进行空气细菌培养。

2、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每周大扫除一次。

三、消毒隔离制度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穿破口腔软组织或骨组织的器械(手机、车针、扩大针、牙钳、解剖刀、挺子、骨凿、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根管器械、银汞充填器等)、敷料等必须达到灭菌。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混汞机、印模托盘等,使用前必须达到高水平消毒。

4、拍牙科全景片时,夹片器应一人一用。

5、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h,抽出的药液不得超过2h;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6、牙科专用药液要注意保护,防止污染,用后盖好瓶盖。麻醉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7、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规范,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先清洗、酶洗、注油、干燥,然后再灭菌。

8、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院感管理整改报告2014 篇6

2013年8月19日,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会上通报):

1、建筑布局不合理:手术室的洗手池设在限制区外;

2、流程欠规范:治疗室与处置室有门相通;

3、医院无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未进行处理;

4、无医用管路消毒机:麻醉机、呼吸机的内管路未进行消毒;

5、消毒方法不正确:器械仍在使用戊二醛浸泡消毒。现场检查中:

1、手术室:医疗废弃物桶术后应移出手术间;

2、多耐的知识、发生多耐后的处理措施掌握得不够。

3、应尽快在医院HIS系统中加入医院感染的监测系统。

4、尽快建设供应室,以满足临床需要。整改措施:

1、规范手术室、供应室的建设;

2、改变通路:将治疗室与处置室的门关闭,形成一个实物屏障;

3、上报院办公会:尽快购置医用管路消毒机;安装污水设施;在医院HIS系统中加入医院感染的监测系统;

4、规范全院的重复使用器械消毒:科室不设浸泡盘,重复使用器械均使用高压灭菌消毒(不耐高温、高压除外);

5、手术室:医疗废弃物桶术后应移出手术间,待术前准备时再将消毒后的医疗废弃物桶放入手术间;

6、加强多重耐药菌的相关知识培训。

院感科

诊所院感管理制度 篇7

1方法

1.1组建二级质量控制小组:组建科室、院级二级院感质量控制小组;科室院感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及资质较高的医师、护士各1名组成, 科主任、护士长任组长;院级院感质量控制小组由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科室护士长6名组成, 分管院长任组长, 院感办主任为副组长。

1.2质控小组明确职责:科室院感质控小组负责本科室院感预防控制工作;院级质控小组由6名护士长分为3个系列组, 分别为外科系列组、内科系列组、医技药剂系列组, 负责对全院院感预防控制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

1.3检查督导:科室质控小组每月不定期对本科室院感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并记录;院级质控小组以分工系列组为单位, 每月不定期对所属科室进行院感管理工作督导和检查;督查内容主要为制度建设、培训学习、手卫生规范、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医疗废物管理、科室各项院感监测项目及上次存在问题改进情况等;院级、科级质控小组组长每月必须参与检查督导1次。

1.4考核考评:科室质控小组针对每月检查结果对本科室院感工作进行改进和总结;院级质控小组督导中对存在的问题当场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书面汇总所属科室督导检查结果并上交院感办, 院感办针对督查结果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书面反馈到具体科室, 并跟踪督查改正结果;同时院感办汇总每季度各科室督查结果, 参与医院综合医疗质量考评, 并与科室季度绩效考核挂钩。

2结果

2.1建立了严密的院感管理体系:科室均设立院感质量控制小组, 设置率100%, 同时树立了质控员的责任意识, 科室院感工作通过每月的自查进行了具体管理;院级质控员的每月督导和检查对科室管理中的漏洞进行了及时有效管理;院感办通过每月的检查反馈和每季度的质量奖挂钩进行全面的管理, 形成了严密的管理体系。

2.2弥补了院感工作无队伍、院感专职人员人手少的缺憾:县级医院均能单独设置医院感染控制办公室, 但人员编制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通过二级院感质控小组组建, 形成以院级、科级质控员为主体的院感质控队伍, 大大增强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执行力。

2.3科室院感制度及培训情况:院级质控小组年初制度培训计划, 科室质控小组负责科室培训安排, 每月组织科内人员学习, 院感知识知晓率、院感培训率大大提高。

2.4工作人员手卫生知晓率情况:院内工作人员包括临床医、技、护、药、工勤人员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执行率大为提高, 各科室洗手设备配备完善。

2.5医院感染工作规范统一:在院级质控小组的反复督导, 不断地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的完善的整改意见, 通过汇总总结, 使全院院感工作更加规范统一, 特别是促进各重点科室布局、硬件设施及管理等方面改进和升级。

3讨论

3.1质控小组对院感办职能的增强作用:县级医院院感办普遍存在编制不够、人员不足, 通过成立二级质控小组大大缓解了院感办人手不足的局面, 同时, 通过每个月的科室自查、全院的督查, 每季度的《院感简讯》通报, 大大强化了院感办职能作用。

3.2质控小组对科室院感管理组织的促进作用:医院感染管理涉及面广、环节繁复、内容众多, 科室院感质控小组的建立很好的把握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基础工作, 院级质控小组的每月督导和反馈能强化全院各科室的院感管理意识, 规范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从而使得医院感染管理从规范到执行真正落到实处, 极大推进了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3.3质控小组对院感队伍建设的促进作用:院感队伍建设是加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的保障, 质控小组以通过每月的质控督导和检查查, 一方面使医院领导层和科室负责人提高对院感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对质控员个人能力的肯定, 另一方面形成了以院感质控员为主体的院感队伍, 同时通过对质控员在绩效工资上的补助和优先外出培训的机会等, 加大对院感质控人员的培养, 为人才梯队的形成酿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4质控小组对手卫生相关知识知晓率的促进作用:医护人员按要求做好手部卫生, 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医院感染措施[1]。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高低, 也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概率, 因此促进手卫生设备的配置及手卫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是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通过质控小组的督导, 一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开展了手卫生的全员宣传和培训, 二是加大了各科室手卫生设施的新建、改造力度, 三是督促了各科室配备速干手消毒剂、干手设施、手卫生示意图等配备, 不断强化医院工作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 促进了手卫生依从性的提高[2]。

3.5质控小组对重点科室设施改造的促进作用:新生儿室、血透室、ICU、手术室、供应室等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历来是院感防控的重中之重。自质控小组成立以来, 对重点科室的建筑布局、工作流程、设备设施、人员管理、工作制度、操作技术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和督导, 群策群力, 对于不符合规范的布局流程及管理等提出整改意见, 并在新、改、扩建中及时给予技术指导, 规范了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摘要:目的 探讨二级院感质量控制小组在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方法和作用。方法 通过二级院感质量控制小组成立运行以来, 对比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制度建设、培训学习、消毒隔离制度执行及各种院感监测、手卫生规范管理、院感控制可持续改进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二级院感质量控制小组督导下, 全面提高了全院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得到了很大的促进和提高。结论二级院感质量控制小组在县级医院医院感染管理是一种有效管理模式, 对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工作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在质控小组成员配备上要兼顾岗位职能需要, 以增强质控小组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关键词:科室质量控制小组,院级质量控制小组,县级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朱士俊, 郭燕红, 李六亿, 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现状与展望[J].中国医院, 2007, 11 (1) :6-9.

系统门诊所 篇8

问:我的电脑中安装的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最近发现“任务管理器”被禁用了。请问如何才能恢复这个功能?

答:这是由于“任务管理器”被管理员或恶意代码禁用造成的。你可通过“组策略”进行恢复,具体步骤如下:

(1)在系统桌面上用鼠标依次选择“开始→运行”。

(2)在弹出窗口中的“打开”栏中键入gpedit.msc并按回车键运行命令。

(3)随后会出现“组策略”编辑器。在“本地策略”中依次展开“用户配置→管理模板→系统→Ctrl+Alt+Del选项”分支。

(4)在右侧窗口中双击“删除任务管理器”策略,在弹出的策略设置对话框中选择“未配置”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后按“Ctrl+Alt+Del”组合键就可以调出“任务栏管理器”了。

(5)使用杀毒软件查杀系统中的病毒。

安装Windows XP时总在扫描硬件时停止

问:我在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时,安装程序总是在扫描硬件过程中停止操作,此时硬盘灯不亮。请问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答:导致该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1)内存出现故障,建议更换内存条试试。

(2)声卡或网卡连接不牢固,建议重新插装声卡或网卡。

(3)主板上的USB2.0接口与操作系统存在兼容性问题,因为Windows XP的早期版本对USB2.0支持不好,因此你在安装早期版本的Windows XP时,使用USB2.0接口的鼠标或键盘就会发生问题。你可以在安装系统之前用PS/2的鼠标换下USB的鼠标,或者在BIOS中设置不加载USB设备,等安装结束以后在系统中安装SP补丁包并换回设备即可。

改变临时文件夹位置

问:我使用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想把系统临时文件(Temp文件)存放区由C分区移到D分区。请问该如何操作?

答: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系统桌面上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图标,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

(2)然后进入“高级”选项,选择“环境变量”。

(3)在“系统变量”下拉菜单中找到“TEMP”、“TMP”这两项,分别编辑,将变量值设为你需要改变的路径,如D:temp,注意两项改为相同路径。

(4)随后在D分区上建立一个temp文件夹并重新启动电脑即可。

安装的字体总是丢失

问:我的电脑中安装的是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在字库中安装字体后可以用,但是重启电脑后就找不到新安装的字体了,于是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重新装字体。请问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答:有些自动进行安装的字体容易出现这个问题,你可以通过系统中设置的字体安装程序进行安装。具体方法如下:

(1)在系统桌面上用鼠标依次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

(2)在打开的窗口中用鼠标双击“字体”,选择“文件”项安装新字体。

(3)找到你要安装的字体在磁盘中的位置,选择并安装即可。

光盘与Windows XP不兼容

问:我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中双击光盘里面的“AutoRun.exe”文件时,显示“‘0x77f745cc’指令引用的‘0x00000078’内存。该内存不能为‘written’,要终止程序,请单击‘确定’按钮”,而将光盘放到其他电脑上却能正常使用。请问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答: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很可能是光盘与系统存在兼容性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是:

(1)用鼠标右键单击光盘中的“AutoRun.exe”文件,然后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

(2)选择“兼容性”项并选中“用兼容模式运行这个程序”。

口腔科院感管理 篇9

2.安排患者就诊次序,有分科的单位将病历按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及口腔矫形科分开,各依次进行诊疗。口腔急性出血、急性疼痛、口腔颌面外伤及年老体弱患者可提前就诊。发现传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腮腺炎、肝炎等应送隔离室或请传染病科会诊。

3.凡用于口腔内或接触患部的器械(包括牙钻、机头、托盘、印模胶等),均须严格消毒。

4.治疗台上的各种常备药物,应定期检查,及时补充与更换。

5.围布须经常保持清洁,受唾液、血液等沾污者应及时更换。

6.进行各项口腔治疗或手术前,应先用肥皂流水洗手,或用0.1%过氧乙酸等消毒液浸泡1-2min,必要时加戴无菌手套或指套(手术时必须戴无菌手套)。

7.进行各项口腔治疗或手术时,护士应主动密切配合,如准备器械、药品、敷料,及时调配充填材料等。

8.口腔矫形科护士还应做好配合取模、倒模、临时磨光及整理记录模型等工作。

9.治疗完毕,护士清理用过的器械、漱口杯等物,并经常保持痰盂清洁。

10.应常备必要的急救药品,如芳香氨醑、尼可刹米、苯甲酸钠咖啡因(安钠咖)、肾上腺素、硝酸甘油等。

11.门诊所用设备器械,须经常检查、加油、保养,并定期清点,防止损坏或遗失。

12.下班前值班护士与技术员应检视各诊室与技工室,并切断总电源,熄灭炉火,关好冲缸水开关,以防意外。

分享转发:

诊所管理制度 篇10

2.病人由预检分诊护士提供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后,引领至诊室。发热门诊实行一室一患者接诊制,严禁候诊人员多人同时进入诊室。

3.发热门诊医生接诊时,应按防护级别要求戴帽子、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穿工作鞋、工作服、隔离衣等,在接触每个病人前、后或接触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必须彻底洗手,或手消毒。当出现疫情时,根据需要穿隔离衣、戴手套、护目镜、鞋套等。

4.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小时或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做好记录。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灯管1~2次,每月清洗动态空气消毒机滤网或按说明书要求执行。

5.拖布、抹布应分区域、分室使用,标记明确,用后先清洗后置于5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消毒,清水冲净,悬挂晾干。

6.体温计用后先清洗再以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流动水冲净擦干备用。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用后以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清水擦拭干燥备用。

7.保持诊疗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地面清洁干燥。对患者及家属经常接触的门把手、床栏杆、楼梯把手、餐桌等物体表面,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轼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

8.保持诊查床清洁、干燥,若被患者分泌物、体液污染时,及时清除并采用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生活垃圾及医疗垃圾均按照传染病医疗废物处理要求,使用带有警示标志的双层医疗废物包装物进行包装;锐利器物弃置于利器盒内,达到3/4满时,由专人负责收集,扎紧袋口或密封盒盖,专车密闭运送,集中处理。

9.接诊患者的急救车应保持通风,车内须备有快速手消毒剂、医疗废物容器、包装袋。医护人员防护用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保持急救车内清洁、干燥、无污染。被患者分泌物、体液污染时,及时清除并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清水擦拭揩干。接诊后的急救车内物体表面、地面须做好终末消毒,采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剂擦拭消毒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

10.发热门诊污染物的处理:医务人员用过的布类隔离衣、护目镜等放入含有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液内浸泡30分钟,由专人进行分类处理;护目镜冲洗擦干备用,隔离衣送洗衣房洗净干燥后,灭菌备用。

11.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下班时,把用后的物品分类,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浸泡后,再洗手(沐浴)、更衣。

12.医务人员若出现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体征者,应急时隔离,进行医学观察。

附:

(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摘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①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一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②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③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2)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浴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清洁区。

③离开清洁区:淋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人员

1、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技术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上海市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并定期做好质量考核监控工作。

2、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手饰,不留长指甲。牙科世界报告之医疗服

3、医务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时必须穿工作衣、戴帽子、口罩、手套,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应当戴防护镜。

4、每次操作前、后应该严格按“六步法”认真洗手,戴手套操作时,做到治疗一个病人更换一副手套,防止交叉感染。

5、不能把私人物品放于诊疗场所。

6、诊所专职负责人应定期监控质量及制度的落实,定期召开工作人员会议,反馈督查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并做好记录。

物品

1、物品清洁、消毒、灭菌、保管有一定制度,要为病人负责,定期消毒,定期检查,严格区分清洁区、消毒区和无菌区,包装的灭菌物品保持清洁、完好,应按日期顺序分类存放于固定清洁专柜内,要有明显标签,写明灭菌日期及有效期,各种治疗包、检查包、敷料包应备用齐全、质量合格,以确保医疗安全。

2、凡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各类口腔诊疗器械,包括牙科手机、车针、根管治疗器械、拔牙器械、手术治疗器械、牙周治疗器械、敷料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

4、凡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印模、托盘、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或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7、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8、无菌用品、灭菌药液启用应注明日期、时间,启封抽吸的各种溶液、棉球、纱布贮槽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提倡小包装。

9、裸露灭菌后存放于无菌容器中备用的器械一经启用有效期为4小时,过后重新灭菌。如有污染随时更换,开启者签名并注明开启时间。

10、凡不耐热的器械应浸泡于2%戊二醛中10小时以上,使用前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

11、口腔专用药液应置于避光瓶内,防止污染,用后盖好瓶盖,用完后加药液前应消毒容器。

12、技工蜡块、在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用紫外线消毒。

13、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医疗废弃物按《上海医疗废物卫生管理规范》要求处置。

14、门诊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员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过行隔离、消毒,上报疫情。(对传染病、疑似传染病患者或病原携带者使用过的医疗器械应及时严格处理)。

15、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16、认真、正确做好每天常规清洁消毒工作,以及每周各环节总消毒工作,并记录。

17、定期做好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灭菌的监测与保养工作并做好记录。

环境

1、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设有口腔候诊、诊室、技工室、X光室、清洁区、消毒区、无菌区等,各区域整洁,物品分类放置有序。

2、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定时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2次并做好记录(紫外线灯每周用75%酒精清洁一次)。

3、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工作面、治疗椅、操作台、门把,用消毒液拖地。

4、保持流水痰盂清洁,每治疗一个患者后均应冲洗干净。

5、在诊疗结束后对治疗椅水路、管路彻底清洁、消毒。

6、手卫生设备齐全。不用手拧开关、不共用擦手毛巾、不用固体肥皂。

系统门诊所 篇11

问:我在Windows XP中安装SP2补丁后,有时在IE中打开HTML文件时,会出现一条ActiveX错误的信息,并且图片无法正常显示。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个问题可能是由SP2中的增强型安全功能引起的。在默认状态下,SP2补丁启用了帮助用户电脑防范恶意攻击的安全策略。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1)在系统桌面上用鼠标依次选择“开始→运行”。

(2)在弹出的窗口中的“打开”栏中键入regedit并按回车键打开注册表编辑器。依次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MainFeatureControlFEATURE_LOCALMAC

HINE_LOCKDOWN]分支。

(3)将窗口右侧的“iexplore.exe”和“explorer.exe”两个键的值改为“0”后重新启动Windows XP即可。注意:FEATURE_LOCALMACHINE_LOCKDOWN子项的值设置为1时,Windows XP SP2会同时对Internet Explorer和Windows资源管理器实施“禁用ActiveX”、“禁用Java”、“提示脚本在运行”等限制。

如何执行Chkdsk命令

问:我使用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最近开机在任务栏上总是出现提示说“Winlogon.exe损坏文件,文件或目录WinodwsDebugUserMode userenv.log已损坏且无法读取。请运行Chkdsk工具。”请问我如何按这个提示运行Chkdsk工具呢?

答:Chkdsk是系统检查磁盘当前状态的一个命令,启动它可以显示磁盘状态、内存状态和指定路径下指定文件的不连续数目。在系统桌面上用鼠标依次选择“开始→运行”,在弹出的窗口中的“打开”栏中键入Chkdsk并单击“确定”按钮执行命令,它会自动校验文件并将丢失的链接转换成文件。

“网上邻居”中只有自己的工作组

问:我的电脑中安装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在使用“网上邻居”时发现只能看到本工作组“MSHOME”,却看不到“WORKGROUP”。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答:出现这个问题很可能是因为没有添加“IPX/SPX”兼容协议,添加的步骤如下:

(1)用鼠标右键单击“网上邻居”,然后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

(2)按住Alt键后用鼠标双击本地连接。

(3)在弹出的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中,单击“常规”标签中的“安装→协议→添加→NWLink IPX/SPX/NetBIOS……Protocol”。然后按提示安装即可。

更新硬件驱动后系统无法启动

问:我在为某个硬件更新驱动后,发现Windows XP无法启动,请问此时是否要重装操作系统呢?

答:无需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你可以用下面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1)当首次出现故障后,在操作系统引导前按下功能键F8,然后在出现的启动菜单上选择“最后一次正确的配置”菜单项即可。

(2)在前一种方法无效的情况下,可在操作系统引导前按下功能键F8,然后在出现的启动菜单上选择“安全模式”选项进入到安全模式。在桌面上“我的电脑”图标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右键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 在“系统属性”对话框中单击“硬件”标签,再单击“设备管理器”按钮,然后用鼠标右键单击产生问题的硬件设备,选择右键菜单上的“属性”命令,在开启的对话框上单击“驱动程序”标签,最后单击“返回驱动程序” 按钮即可。

系统登录时总是自行注销

问:我电脑中安装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XP,最近发现在启动登录界面并单击用户名进行登录时,出现“正在加载个人设置”后却自行注销的现象。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答:很有可能是因为注册表中[HKEY_LOCAL_MAC

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下的Userinit键值被修改而导致,正常的键值应为C:Windowssystem32userinit.exe(注:C盘为操作系统所在盘符)。

你可以使用“记事本”程序编辑一个REG注册表文件并运行来解决问题,文件内容如下: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HKEY_LOCAL

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 NTCurrentVersionWinlogon]

"Userinit"="C:Windowssystem32userinit.exe,"

妇保院院感事件教训值得重视 篇12

暖箱里发现头发丝

此次卫生部派出的调查天津市蓟县院感事件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 蓟县妇幼保健院的病房楼是2008年9月才启用的新楼, 楼道、房间完全可以用窗明几净来形容, 病房面积、床间距也都没有问题, “硬件条件好到让人羡慕”。但是, 专家在看了5间大病房后发现, 房间里没有洗手池, 即使是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也没有洗手设施, 更没有速干手消毒剂。在此次感染事件的“肇事点”——暖箱里, 用肉眼就可以看到由于擦拭不彻底而遗留在边边角角的灰尘和头发丝。

据这位专家介绍, 在蓟县妇幼保健院, 暖箱消毒只在每个孩子治疗结束时进行一次;对于用来擦拭物品表面的毛巾, 医院也没有进行正确的消毒和灭菌。

在北京儿童医院, 该院新生儿内科病房护士长马爱萍告诉记者, 医院对控制感染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 除了日常消毒, 每个星期还要将暖箱拆洗一回。清洗的时候, 把能拆开的零件全部拆开, 擦拭时使用的是由医院统一消毒的毛巾。在每个患儿结束治疗时, 还要进行终末消毒, 患儿穿过的衣物和所有使用过的设备、床垫、用品都要进行消毒处理。

据专家介绍, 即使是母婴同室的病房, 床单也要每天更换, 再由洗衣房统一清洗、消毒。而在蓟县妇幼保健院的母婴同室病房, 专家们看到, 妈妈们就穿着自己的毛衣、毛裤躺在床垫上, 没有床单, 孩子们用的也都是自家的包被。专家们询问了医院的医护人员, 她们说工作服一周才换一次。

在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记者看到, 每个病房里都有两个水池, 一个是医务人员的洗手池, 另一个是宝宝们每天早晨洗澡的专用池子。每个病床的床头都配有一瓶速干手消毒剂, 每个床边还都挂着一个听诊器, 以避免交叉感染。记者还看到, 在每个暖箱上面都贴有护士制作的无菌操作温馨提示牌, 用小宝宝的口吻提示医务人员接触他们前后必须洗手。

无菌病房可随意进出

在北京协和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 记者提出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要求都遭到了婉拒。北京协和医院的工作人员说, 除医院新生儿室的医务人员和特殊检查人员外, 一般人不能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据了解, 为保证环境洁净, 北京协和医院要求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所穿的工作服必须每天更换一次;进入病房之前, 医务人员要戴口罩、换鞋、更衣, 并要严格洗手消毒, “就跟进手术室一样”。就是普通新生儿病房, 也有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而在蓟县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病房里, 家长可以留宿。为了节省床位费, 甚至在3张床上挤坐了6位家长。另外, 新生儿病房还有成人康复的房间, 和新生儿收治在一起的是成人脑瘫患者。

事件发生后, 6名受到感染的患儿被转到北京儿童医院治疗。其中一名孩子的奶奶曾表示:“在蓟县, 我们随时都可以到暖箱跟前看孩子。这里 (北京儿童医院) 只能从探视室的电视上看孩子, 不让进去看。”

按照卫生部对新生儿室建筑布局的要求, 新生儿室里应设置隔离室来放置明确感染的患儿, 然而蓟县妇幼保健院却没有明确设置隔离病室。在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隔离室, 蓟县院感事件中唯一的幸存儿, 由于受到了严格管理制度下的温馨护理, 孩子的生命体征很快转为平稳, 能吃奶, 呼吸、血液循环稳定, 血象等指标也很快恢复正常。

奶瓶成细菌孳生地

根据环境卫生学和卫生部对于感染控制的要求, 新生儿要有专用的洗澡和配奶区域, 洗澡过程要由护士操作以保证洁净, 奶瓶、奶嘴也都要经过高温灭菌。据北京儿童医院配奶室的工作人员介绍, 该院所有用奶都是按照医嘱和病房要求在配奶室统一配置, 奶瓶和奶嘴也都在配奶室集中清洗消毒。配奶时, 首先要将奶瓶灭菌, 再对鲜奶进行高温蒸煮, 装完奶之后再进行第三遍消毒, 每次给患儿喂奶之前半小时由专人专车送到病房。

据调查组专家介绍, 蓟县妇幼保健院没有设置单独的洗澡区和配奶室, 新生儿的奶瓶和奶嘴就放在病房的抽屉里, 护士用开水烫过后直接给孩子配奶, 喂完奶后再烫一下就收起来。专家在现场几个暖箱的旁边都看到了装着孩子没喝完的水或奶的瓶子。“奶瓶里剩下的奶或水形成了一个湿润的环境, 容易造成细菌孳生。”调查组专家说。

院感防控形同虚设

据卫生部相关业务部门的人员介绍, 近年来, 妇幼系统医院感染问题成了令管理者头疼的“软肋”。

根据对全国1990年至1993年发生的37起医院感染流行事件的统计, 新生儿感染流行占60.7%, 有死亡病例的9起全部为新生儿感染。去年, 上海市一项针对3517名新生儿的调查显示, 这些孩子的总发病率达171‰, 其中由感染导致的占9 0%。

据专家介绍, 导致此次蓟县院感事件暴发的因素中, 除了新生儿免疫功能差, 对病原体普遍易感等客观因素外, 一个重要的主观原因就是医院对于感染防控的漠视。调查组人员说, 蓟县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室和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一共有31张床位, 但只有9名护士, 而且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和大病房用的是同一套人马, 人手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为孩子换尿布、喂奶、量体温等工作有时要依赖家长完成, 手卫生难以保障, 大大增加了交叉感染发生的几率。

另外, 根据要求, 新生儿室消毒隔离规章制度应由各医院参照卫生部标准并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制定, 而蓟县妇保院仅把卫生部的文件直接变为医院的规章制度, 没有细化措施。同时, 该院负责医院感染的只有一名兼职人员, 督导工作有名无实。

妇保机构职能应尽快回归

事件发生后, 记者在蓟县妇幼保健院的网站上看到, 在这家二级专科医疗机构的业务范围中, 竟然包括了甲状腺、胃癌等外科手术及脑病康复、医疗美容等多项综合医院才开展的医疗项目。

蓟县的情况并非个例。目前的确有不少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过扩展医疗项目来扩大业务范围。据有关专家介绍, 目前我国虽然没有对妇幼保健机构开展综合诊疗项目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 但妇幼保健院作为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 80%的业务职能应是孕产妇围生期保健和新生儿保健。然而, 由于一些医疗项目能带来更快更多的经济利益, 许多妇幼保健机构争相盲目开展, 导致儿科短板逐步显现。因此, 令妇幼保健机构尽快回归业务职能已迫在眉睫。

2011年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篇13

院内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确保医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完善感染管理组织建设,使制度职责贯穿执行,院科两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现制定2011年院感工作计划。

一、完善《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二、制定重点环节院感制度。

三、规范各科室的院感制度和职责。

四、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五、对本院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须进行审核并存根。

六、加强全体医护人员预防HIV标准防护的培训力度。

七、努力端正工作作风,加强院感管理的培训和督导、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我院的院感制度。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完善《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要求医务人员要警惕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院内感染病例的漏报,也是造成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发现有感染暴发倾向时,要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院感办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者医院负责人报告。此制度在我院实施以来至

今,管理上仍存在诸多的欠缺。首先我们的培训力度不够,其次在监督管理上还做得不够到位。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增加培训考核的次数,加强督导和监督考核,争取将我院医院感染的隐患降到最

低水平。同时,卫生部规定:100张病床以下的医院感染率应低于

8%,漏报率不得大于20%,抗生素的使用率不得大于65%。院感办

有权参加各科室的晨间交班及查房,积极了解病区院内感染的相关

情况。

二、制定重点环节院感制度

研究并确定本院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制定相关制

度及流程。院感办负责审核相应部门职责制度,召开专题会议,确

保制度的可行性。要求重点部门、环节工作人员切实认真履行相关

制度职责,避免院内感染事件的发生。

三、规范各科室的院感制度和职责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保健院感染管理建设,强化保健院感染管理的院、部、科三级监督检查考核力度,使院内

感染管理各项工作得以贯穿和落实,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对

医疗机构的要求,制定相关科室的院感制度和职责,并进行培训,让各科室质控员能认识到自己的职责并落实工作,提高院感工作的执行力度,解决以往工作中出现推脱责任、逃避惩罚、对院感不重

视的状况,院感办将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加大质控力度在一定程度上

改变上述状况的发生。

四、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院感办协助药事管理委员会共同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调

查,对住院病历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定期反馈。

医务科负责重点监督、指导医师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

原则》。临床医师应合理选用药物,正确掌握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

感染药物的适应症和疗程。以期达到我院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

者用药安全,减缓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因此,各

科负责本职的质控员要认真学习《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指导原则》,结合院感要求一并提高本科室的医疗质量,做到三过,即“考核过、实施过、管理过”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抓起来。

五、对本院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

须进行审核并存根。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

理办公室,对本院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

明须进行审核并存根。设备科购进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用品之前

负责向院感办提供经销厂家的批件、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对

发现没有“三证”的产品,院感办将责令禁止购进和投入临床使用,从而保证本院消毒药械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安全使用。

六、加强全体医护人员预防HIV标准防护的培训力度

根据《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的要求,院内感染办公室对本院各科室的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必

要的指导和学习,监督各科配齐防护用品,掌握自我防护知识,增强职工对HIV患者的保密原则,尤其在紧急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须

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工作。正确进行各项技术操作,预防锐器刺伤。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按正规的程序进行。应当立即实施局部处理措施,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由院内职业暴露专家小组判断暴露级别,对暴露人员进行预防性用药的商讨。对违反正规操作,紧急情况下未采取标准预防造成职业暴露者,后果自负。

七、努力端正工作作风,加强院感管理的培训和督导、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我院的院感制度。

院内感染工作始终为医疗质量的提高保驾护航,只有不断提高院感相关专业素质,才能更好的为临床服务。包括专职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水平,由于院感工作的特殊性必须一方面提高专职人员的理论水平,要不断学习。首先要做到充实自己,才能提高指控人员的工作质量。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监督质控人员完成各项工作,将院感质控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工作方法不当会直接影响到院感工作的质量。院感制度均以考核细则及标准对各科室进行检查,对违反操作的人员一律以罚款的形式进行处理。因此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要注意与同事的沟通技巧。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态度和言谈举止,要认真听取职工对违规操作的违规理由,是不是有本质上的困难,再结合本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考核细则》对其进行耐心合理的解释,在取得职工的信任之后在对其进行处罚。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向上级领导和科主任申报。在此方面,我院感办做的还不够,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将此项工作划为重点工作,与其他工作并进努力。

上一篇:坐地铁300字作文下一篇:sit的用法和短语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