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诊所法学教学(精选11篇)
法律诊所法学教学 篇1
诊所法律教育模式是21世纪中国法学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 是国外先进教学模式与中国法律教育实际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 其借鉴了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 倡导在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和职业技能。诊所法律教育模式近几年在很多普通高校的法学院得到了广泛的推广, 但是在电大成人法学专业教育领域却没有涉及, 将“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引入电大具体的课程教学环节, 符合开放教育的基本教育目的, 符合在职成人学习的实际, 对于提高电大法学专业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电大刑法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一) 从刑法学学科性质上来看
刑法学课程是电大法学专业专科阶段的一门注重实践性、应用性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在整个法学专业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教学的最终目标, 不仅是学生对刑法基本理论知识的获取掌握,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刑法理论并根据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中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诊所式教育模式能弥补传统法学教育带来的不足,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 从教学对象来分析
电大法学教育的对象都为成人学生,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其中很多人是法律实践工作者, 他们具有全日制法学院学生所没有的法律身份, 可以直接参与到刑事司法业务。这种情况下, 诊所教育模式就不会缺乏真实的案例来源和实践基础。
(三) 从电大成人的学习方式上来分析
电大的法学教学不同于全日制高校的教学。电大学生的学习主要依靠自学。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 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地进行学习, 完成学习任务。诊所式教育模式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真实的案例或模拟场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符合电大学生学习的特点。
(四) 从电大现有教学条件来分析
电大有着完善的网络教学环境, 无论是专题讨论、观点交流、法庭辩论还是模拟演示, 都有着较为便利的条件。并且电大有一大批外聘教师就是来源于法律实践工作一线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 他们不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也为诊所式教育模式开展的社会实践基地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诊所式法律教育在电大刑法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
刑法学作为法学专科的基础课程, 它主要涉及刑法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讲授与学习研究, 培养学生运用刑法理论并根据刑法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刑事案件中各种基本问题的能力。既有基础知识的传授, 更要注重实践运用的能力。对于远程开放学习者来说, 除了有限的面授时间与辅导老师接触外, 更多的是自主学习, 根据电大教学的特点, 笔者尝试将诊所式法律教育融入在实际的刑法学教学中去。
(一) 教学手段设计
根据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的一些理念并结合MOOC教学的手段, 本教学设计主要分为线上和线下教学两个空间:线上充分利用开放教育网上学习平台、BBS、QQ群、网上模拟法庭、案例收集电子邮箱、微信群, 通过这些现代通讯设备, 时时开展教学;线下充分利用面授课时机, 与学生探讨线上存在的问题与疑问, 梳理知识脉络, 提示重点难点, 并组织学员参与社区法律援助、案件审理观摩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二) 教学评价设计
依据开放教育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除了笔试部分, 学生平时成绩占20%, 其中10%为书面形成性作业, 10%为平时学习过程评价, 具体分值如下:
三、诊所式法律教育在电大刑法学教学中应用的存在的问题
(一) 传统的培养计划重理论轻实践, 相关的课程设置陈旧。
刑法学的学习, 不仅仅是刑法基本理论的学习, 更应该注重法律思维、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 这就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全新的法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和与之配套的课程体系的设定。可是在实践中, 无论是目标还是课程体系都明显的重理论轻实践, 很多配套课程设置陈旧。
(二) 缺乏稳定优秀的辅导教师
在基层电大, 各专业课教师分为专职和外聘两类。专职教师虽然理论知识丰富, 可是缺乏相应的司法实践经验, 并且很多基层电大采用多校合并的形式, 专职教师除了应付性的完成教学任务以外, 还要完成很多学校的其他工作任务, 精力及实践能力的缺乏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外聘教师大都来自司法一线, 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是由于是外聘, 缺乏有效的考核管理机制和稳定性, 因此对于教学的有效性也很难进行监督与评价。
(三) 学生学习自觉性不够, 配合度不高
电大入学的低门槛导致了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特别是专科阶段的学生, 大都来自职业类学校, 学习习惯和文化素养相对都比较弱,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只是为了“混”个文凭而来读书, 学习缺乏自觉主动性。另外, 由于电大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工学矛盾, 有很多诊所式法律实践活动, 比如去社区参与法律纠纷调解等, 虽然已经提前通知了, 但是能积极参加的学生并不多, 整体的配合度不高。
四、提高诊所式法律教育在刑法学教学中应用效果的途径
(一) 转变传统的法律教育理念
法律本来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要提高刑法学教学的教学效果, 将诊所式法律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真正运用到实践之中, 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和学生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 树立注重实践、注重法律运用的新理念。
(二) 改革传统的培养计划与课程设置
根据电大教学方式和学生的特点, 改革原有的法学专业培养计划。适当的压缩基础课程和综合通识课程, 增加实践性法律课程, 如法律诊所、律师实务等。就刑法学课程而言, 可以尝试与刑事诉讼法课程合并, 更能体现刑事法律运用的实务性。此外, 改革形式主义的毕业生实习制度, 克服毕业实习的随意性、盲目性, 可以尝试将学生的具体参与法律诊所实践活动的内容作为实习考核的内容。
(三)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提高诊所法律教育在刑法学课程应用中的效果, 合理的配置专、兼职教师非常重要。一门课程也可以尝试由专职、兼职两名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本校的专职教师, 应鼓励其参与社会上各类法律实践工作。对于校外兼职教师, 要从法官、检察官、警官和专职律师等法律实践工作者中去认真选任, 并严格考核制度, 对于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加大奖励力度。
(四) 设置学习小组,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电大的学生社会经验比较丰富,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法律实践工作背景且学习认真的学生作为学习组长, 领导学习组经常开展学习活动, 学校依据活动的效果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或奖励。并将此类奖励与原有的年度优秀学员考核挂钩。
总之, 法律诊所教育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法学教育模式, 笔者将诊所教育模式引入具体的刑法学课程教学中, 希望通过这些初步的尝试与探索, 能提高电大法律教育的质量, 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面向业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立民.诊所法律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1.
[2]甄贞.方兴未艾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法律诊所法学教学 篇2
一、基本简介
兰州大学法律诊所课程由定期课程和法学社常设法律诊所机构有机组成,依托兰州大学法学院与曾宪义法律文化发展基金会,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与社会平台支持,兰州大学创新性的将法律诊所教育从定期的固定的课程模式中解放出来,在法学社增加长期的对外的,更加具有灵活性与学术性的法律诊所机构,形成了课程与实务并重,教学与社团实践并举,学生独立实践探讨为主,教师学术指导为支撑的法律诊所教育新模式。
兰州大学法律诊所实现了刘光华教授,胡珀副教授,李志强老师的学术指导与社团自治之间的有机融合,作为教学课程更加贴合社会实际与法律工作者职业素养培养,作为社团机构上侧重于田野考察,实地服务,理论指导实践,学术照耀公益,现已解决“金崖工伤案”“福建宁德医疗纠纷案”“兰州遗产继承纠纷案”等一系列典型案件,法学社法律诊所坚持回访制度,时刻关注案件进展,赢得社会广泛赞誉。
新时期,兰州大学法律诊所实务践行“中国梦”思想,深入社会实践,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深入家庭进行普法宣传与法律援助,先后举办了“榆中县3.15消费者权益普法”“兰州市12.4宣传普法”“榆中县‘三下乡’法律服务”等活动,使法律诊所教育逐渐由被动性,学术性向学术性与公益性并存,积极服务基层转变。
兰州大学法律诊所课程设置由“走进诊所、课程温习、职业道德与纪律、当事人关系、复议诉讼技巧、法院观摩旁听、讨论旁听体会、课堂案例分析、法律文书制作、模拟审判”等组成,理论与实务相互补充,极大提高了学员的法律知识水平与学术素养。
二、指导教师简介
兰州大学法律诊所的教师队伍由法学院导师与实务部门专家组成法学院导师
1、刘志坚院长
吉林大学法律系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任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法学院院长,宪法与行政法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行政法、环境资源法及法律史学教学研究工作。先后出版《行政法原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环境行政法论》等著作12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项,国际协作项目2项,地方立法委托项目等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52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兼任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法学会副会长、省行政法制研究会执行会长、省医学伦理学会副会长,系甘肃省委省政府顾问、省人大立法顾问、省人事仲裁委员会委员,兰州市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兰州市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兰州市第十三届、第十四届、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委员。
2、刘光华副院长
现任兰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经济法硕士生导师,获得兰州大学法律系经济法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法博学位,曾赴美国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Hastings College of the Law、法国Aix-Marseilles Paul Cezanne University、美国Georgetown University泰国Mahidol 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College交流学习;任意大利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Turin访问副教授。主要专业研究方向是转型中国经济法、社会法、商法。曾在包括《中国法学》、《法学家》、《中国乡村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经济法论丛》、《经济法评论》、《经济法研究》、《经济法论坛》和《欧洲法律与经济评论》(Renue Juridque et Ecomonique Europe-Chine)等在内的中外文权威、核心专业刊物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和兰州大学出版社等权威、核心出版社出版发表学术论著近100篇(部),并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济法》(总论部分)。
目前,担任包括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中国商业法治研究会在内的多家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的理事以及包括西南政法大学在内的多家高校兼职教授。
3、李志强老师
兰州大学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师,长期负责兰州大学法律诊所的相关工作,主编《资源环境法原理》、《政法理论前沿》等学术著作,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4,邓小兵副教授
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从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先后获得武汉大学新闻学学士学位,兰州大学法学硕士学位与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于2008—2009年赴香港浸会大学任访问学者。2011—2013,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博士后。5,周桂党副教授
兰州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甘肃省法官进修学院兼职副教授,兰州市人大和兰州市法制办立法顾问。先后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政治系学士学位,兰州大学管理系硕士学位,曾于2007年赴荷兰莱顿大学学习欧盟法律。主持或参与“中国土地法律制度项目”;“欧盟社会发展模式与就业政策项目”;“行政法与行政程序法”等项目。发表论文十余篇。
实务专家
1、张翔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庭庭长
2、赵荣春 甘肃省律师协会会长,甘肃正天合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3、杨胜林 北京齐致律师事务所兰州分所律师
4、曾施霖 甘肃省法制办副主任
5、韩冰原兰州市城关区法院行政庭庭长,现任城关区法院副院长
三、本单位可公开联系方式
法律诊所负责指导教师李志强***(固定联络人)法学社法律诊所负责人李明瑜***(固定联络人)法律诊所诊所热线电话0931-5292725
诊所邮箱lzufalv@163.com
诊所人人网主页兰州大学法学院法律诊所
法律诊所法学教学 篇3
关键词:法学教育;环境法;法律诊所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00-02
一、环境法教育教学现状述评
环境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这种“新”一方面体现为它在国内只有几十年历史,另一方面体现为环境法所包含的新思想、新体系和新制度。学科的新特点无疑对环境法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环境法学教育培养现状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教学体例过多偏向理论
环境法是一门新兴的法律,环境法学则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法律分支学科。目前,我国环境法学研究空前繁荣,成就纷呈,环境法学教育与学科建设已基本完善,为环境法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广泛的基础。但纵观各类环境法学教材,环境法学体系结构框架大致都被划分为总论和分论两大部分。总论以环境基本法为基础,着重论述环境法的基础原理、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分论则采纳污染防治法和生态保护法的二元结构主张。总论理论性较强,内容较丰富,一般讲授重点主要围绕总论。而分论内容繁杂理论性较弱,且法律条文较为枯燥,技术性术语和数据较多,较难把握讲授的尺度和方法,往往被忽视或一带而过。分论主要由大量的环境单行法构成。环境单行法是针对某种环境要素(大气、水、海洋等)、污染物(固体废物、农药、噪声等)、资源(森林、草原、土地等)或特定的环境行政管理制度进行的立法,在其调整的特定问题方面比基本法更详细具体、实践性更强,是行政机关进行环境管理、公民借以维护环境权益的最主要依据,在环境法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分论内容虽是枯燥,但却是环境纠纷处理的直接依据,其作用和地位不容忽视。讲授重点过多围绕总论,忽视从实践角度对具体问题作深入探索,是目前环境法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
(二)教学模式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践
环境法教学很大程度上还是沿袭传统模式,教学手段单一、陈旧,主要方法还局限于理论的阐释,以理论知识传授为目标,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不利于学生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学生知识首先来源于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材是构筑学生知识大厦的基石,没有理由不重视它,但仅仅重视它又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是静止的,而知识更新是与时俱进的”。法律是一门实践的科学,法律教育的核心不应仅是理论,不应只是对具体法律制度或措施的阐释。从环境法学沿革和发展来看,它是人类在运用传统方法和手段仍不能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从而大量进行环境立法的背景下,从传统部门法学中分离、发展起来的一门法学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不鲜明地体现出实践推动的特色。环境法教学亦应充分重视这一实践导向特征。环境教育在传授一系列有关环境法律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科学分析环境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技能。学生在学会科学分析环境法律问题的技能后,便会自然产生如何解决问题的思考,将头脑中零散的知识或设想转变为连贯而实际的方案或行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主动性不强
环境法学是以法学为依托,以环境科学为背景的交叉学科,具有浓厚的科学技术性,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生态学、工程学和科学技术知识,在环境法的规定中有诸多的环境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设备要求等内容。这些内容在环境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易使普通公众产生陌生感。加之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限制,公众的环境意识难以形成,环境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和普通公众距离较远。环境法学的这种边缘性交叉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很难从封闭单向的课堂讲授中培养学习兴趣。
二、诊所式法学教育的特点及在法学教育中的适用价值
诊所式法学教育源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法律实践性课程模式,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通过在法学院设立法律诊所,在诊所教师的指导监督下,使学生参与并处理案件和诉讼,诊断其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深化学生对法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从事法律工作必备的法律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技能,缩小法学知识教育与职业技能的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法学教育主要是一种传承性教育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教育内容侧重于教师的系统讲授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并不重视引导学生们批判地思索法律问题以及对法律的起源、目标、用途等方面问题进行理论探讨,忽略了培养学生应用法律的能力”,学生的实践经验和法律逻辑思维能力未能得到足够关注。这种以理论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处于学习客体而非主体地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发挥,难以达到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富有创业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之目的。法学教育不仅专注于高深抽象的法学理论,同时应更多地关注法律规则在实践中的作用及应用。诊所式法学教育以培养学生法律技巧及法律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通过学生角色扮演和实际案件代理,锻炼学生独立从事司法实务,切身体会社会现实及法律实践,这样,法学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即人文素质、法律专业知识、法律实务技能才能达到有效的统一。
三、诊所式法学教育在环境法教学中推行的可行性及实施
(一)诊所式法学教育引入环境法教学之可行性分析
环境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有着自己的特点,它的公益性和综合性决定了环境法诊所式教育的可行性。
1.环境法的公益性
环境问题是全社会乃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它与每一个公民的健康、生活和工作都密切相关,环境法采取了一种为全社会和全人类谋福利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法学一般认为,法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因此阶级性是法的基本特性。但环境法有所不同,它不是在人类社会阶级矛盾激化情况下产生的,而是在人与环境的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产生,它要解决的是使全社会和全人类共同遭到困扰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受害者具有普遍性,不是个别人或个别阶层,在环境问题产生的区域内,任何人都是受害者。因此,环境法被认为是公益性的法,代表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环境法实施诊所式法律教学回应了环境法的公益性。环境侵权纠纷中受害者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和经济实力雄厚的企业或企业集团抗衡,而环境法律诊所可以通过提供法律援助,环境法律咨询等各种法律服务,帮助公民的环境权益不受侵犯。
2.环境法的综合性
环境法体系中除包括专门的环境法律规范外,还包括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中关于环境的规定。这些规定中采取的法律措施有经济、技术、行政、教育等多种类型。环境法律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明显,学科相互渗透,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环境法,还要精通其他部门法,要有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背景做支撑。这种学科交叉的特点使环境问题体现出更多的应用性、技术性特点,单一的学科背景及封闭的课堂讲授方式难以应对环境法教学要求。而诊所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开放的模式,诊所课程的教学材料除了书本之外更多的是来自学生们正在承办的真实案件。学生在处理案件的实际操作中,必然要接触相关的知识背景,博览群书,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展学习思维及知识容量。
(二)环境法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1.教学方式要注重变化和创新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突出和学生的互动,即教和学的双向沟通、交流、探讨,使师生双方在彼此平等、倾听、接纳、坦诚的基础上,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使教与学转变为共享知识,共享经验的过程。丰富教学手段,将诊所教育融入课堂教授之中。如增设课堂讨论课,收集有关某一主题的有代表性的案例。课前由学生根据教师布置认真准备,熟悉案例,掌握案件事实和判例根据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做好发言摘要。上课时由教师作简单启发性发言后即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以探讨、分析、评价有关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将互动式、模拟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手段相融合。注重环境法学的交叉性、边缘性,除教材外适度增加其他学科相关资料,如环境科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等方面内容,邀请相关学科教师配合共同进行某一专题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规范和解决诊所课程运作中的具体问题。诊所教育是一种“在行动中学习”的方法,应结合教学管理实际,制定规范的诊所教学大纲,将案件办理及操作运用的全过程纳入教学计划中。加强感性认识和实践课程,如定期组织学生到法院观摩审判,使学生切身感受庭审氛围,了解案件审理相关程序。开展多种公益性法律服务工作如法律咨询、社区法律知识讲座、普法宣传、代写法律文书等,使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寻求与企业、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律师事务所、国内外环保组织等的合作,解决法律诊所案源不足和资金短缺问题。定期邀请资深的法官、检察官以及热心环保公益事业的律师、环保行政部门人员参与教学活动以补充师资缺口。
2.考评体系要灵活、多元
考评体系具有激励、监管、选拔和推广等多种功能不仅是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法律课程体系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传统单一以学习成绩作为标准的考评方法难以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我国的法律诊所教育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尤为重要。高等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全面素质及综合能力的培养,须以科学、灵活为原则,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既包括教师评价及服务对象的评价,也应当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办案小组内的互评。评价只是一种手段,促进法学专业学生的科学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诊所式法学教育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和科学的培养方式,更加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但作为传统法学教育模式的一种修正和补充,它不应当也不可能完全替代法学理论教学,二者都是我国法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二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形成创新型的科学化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周珂.环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金瑞林,汪劲.20世纪环境法学研究评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法律诊所法学教学 篇4
关键词:医事法学,实践教学,诊所式教育
一、医事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医事法学专业是中国法学专业教育的新门类, 自1996年东南大学创建医事法学专业伊始, 迄今中国已经有4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医事法学专业。相较传统法学教育, 医事法学专业教育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品格。这与医事法学的教育目标相关。该专业主要以培养适应中国医疗卫生法制化进程需要的, 能够解决实践中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各类法律问题的医、法兼修的复合型专门法律人才为目标。然而, 与此定位存有一定差距的是, 医事法学的实践教学状况仍需改善。中国医事法学实践教学现状中存有如下问题:
1.教育计划存有偏差。医事法学专业教学计划中, 一般以医法并重作为学科特色。这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但在实践教学的安排上便自然存在医学和法学如何分配比例的问题。在目前医法并重的教学模式下, 大多数医事法学专业只能设置于有医学教育背景的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长于实践性教学的医学教育的习惯性优势较大, 一般有专门的实践性课程或环节, 相对而言, 法学教育的实践性色彩并没有在教学计划中得以充分体现。大部分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医事法学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 仅以实习的方式予以简单覆盖。但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 从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和校园建设等方面, 医事法学专业都应当强调以法为主的特点[1], 而“法律的生命是经验” (霍姆斯语) , 因此, 增加法学教育的实践性环节是非常必要的。
2.实践教学资源短缺。作为医事法学专业设置主要教学机构的医学类院校在法学实践教学资源上较为短缺。从物质资源层面, 一般缺乏一般政法类院校或法学院所必备的模拟法庭、法学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资源。在后期的教学资源投入上, 囿于教学资源的重点分布, 院校也一般不会轻易在医事法学实践教学设施上投入过多的成本。从人力资源层面, 医事法学专业教师水平参差不齐, 除法学院校毕业的法学专业教师外, 不乏从其他教学岗位转来从事医事法学专业教育的非法律专业教师, 也有从事医疗法律实践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和能力的实务型人才, 这些状况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效果。
3.实践教学手段流于形式。在目前的医事法学教学中其实并不是没有实践性环节, 如实习、案例教学、观摩审判、模拟法庭等, 但效果未尽如人意。作为主要实践教学环节的实习本来是学生掌握实践工作技能、提高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较好手段, 但基于就业压力, 大多数学生选择敷衍实习, 积极准备考研或就业单位的一些考试, 甚至奔波于求职之途;在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一般注重法律逻辑的推演和法条内容的阐释, 缺乏现实鲜活性, 尤其是匮乏对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非法条解释的实践问题的解释;基于教学资源问题, 观摩审判、模拟法庭等实践教学方式缺乏延续性。因此, 上述实践教学手段往往流于形式。
二、法律诊所教育模式在医事法学实践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诊所式法律教育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 主要是对当时的美国法学教育制度中缺陷的一种反思。它借鉴了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 倡导在实践和经验中学习法律和律师的执业经验及基本技能。最为理想的就是通过在真实案件中代理真实的客户进行学习。“这种法学教学模式之所以被称作‘诊所’, 是因为它汲取了医学教育模式的经验, 即医学院的学生通过有经验的医生的指导而获得有关治疗病人的医学知识。”[2]
诊所式教育模式最大限度地开发了法学教育的实践功能。法律诊所式教育模式在医事法学实践教育中的可行性在于:
1.定位恰当———医事法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教育目标契合。正如前文所述, 应用型人才是医事法学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而法律应用的实践教育与提前进入职业化思维、职业化状态紧密联系。从诊所式教育的基本要求来看, 对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具有极强功能。通过诊所式教育课程的开设, 学生可以在各类型法律诊所中切实操作案件, 这样既可以克服案例教学易被理论化的课堂教学缺陷, 也比模拟法庭等虚拟实践更生动具体, 还可克服实习走马观花、形式化等弊端。
2.经验成熟———法学教育累积的诊所式教育的经验已经较为成熟。在中国的法学实践教育环节中, 诊所式教育环节被大量综合性大学的法学院和专门政法院校所采用。“中国各院校一般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设置为专业选修课:3~6个学分, 在大学三年级开设。课程分为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两部分。课堂教学内容包括如何会见当事人, 如何进行调查、调解和谈判, 咨询、诉讼的技巧等, 教学的方式有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课外教学部分则是由学生在法律诊所亲自接受当事人的咨询, 会见当事人, 代写法律文书和代理当事人参加诉讼。而学生这些活动都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3]这些比较成熟且在实践中卓有成效的经验和举措完全可以直接为医事法学的实践教育所吸纳。
3.特色鲜明———与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实践教育的方式易形成共鸣和呼应。医事法学是具备鲜明特色的新兴法学专业教育, 大多设置于更易获取卫生资源以便学习的医学类院校。学校对实践教育的政策支撑和理解是开展医事法学实践教育的基本前提。一个现实性问题是医学院校对法学实践教育的支持力度有所欠缺, 而诊所式教育其实借鉴了医学实践教育的模式, 更易为医学院校的教育政策所理解, 形成共鸣和呼应。这也形成医事法学教育独特的实践模式, 从而发挥其优势特色。
三、以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为核心提高医事法学实践教学质量
(一) 医事法学实践教学采用法律诊所教育可能面临的问题
1. 成本核算过高。
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所需的成本分为物质性成本和非物质性成本。非物质性成本包括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内容的安排、课程管理等教学工作, 物质性成本则包括资金、场地、办公设施等物质性资源。目前最为困难的是物质性成本的满足。医事法学教育尚未在法学院校内形成集约式的规模教育形态。在设立医事法学专业的综合性大学或医科类大学, 投入社科类专业的资源有限, 这成为制约诊所式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
2. 师资支撑不力。
医事法学专业法律诊所式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包括: (1) 有法学实践知识水平, 最好有从事律师等法律职业工作的经历; (2) 能够胜任指导工作, 有时间、精力对学生进行较为详细的指导; (3) 一定的理论水平, 能够在指导中结合实践对理论问题加以阐释, 答疑解惑。这样的师资要求是比较高的。很多医事法学专业的师资力量达不到上述要求。
3. 实践环节障碍。
这些障碍包括: (1) 诊所式教育的实施与参与人的兴趣、能力、职业取向密切相关, 故不能采取必修课教学, 只能以选修课出现, 惠及面有限。 (2) 诊所案件来源尤其是医疗纠纷的案件来源可能匮乏。 (3) 办案过程中学生身份的被认同存在实践性障碍, 尤其是在办案过程中可能面临被当事人责难、有关机关质疑和不愿配合等问题。 (4) 法律诊所由于是非独立法人, 责任归属于其所在单位, 为获取单位支持, 在管理制度和风险规避等环节应当格外小心。
(二) 对策与思路
基于医事法学实践教育的意义与法律诊所的重要价值, 作为前瞻性的教育改革, 诊所式教育的引入应当是必然趋势, 因此, 目前的问题转化为如何使诊所式教育能够成为现实性存在并发挥其作用。如下对策和思路可以参考:
1. 联合举办或寻求支撑。
基于法律诊所需高成本投入与医事法学教育小规模化的现实, 谋求单独的高校举办确实存有难度。可以寻求有类似专业且地域相近的高校联合举办, 扩大教学规模和合作力度, 降低成本。有条件的话, 还可以寻求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组织及各类基金会的支撑。
2. 精英化教育的适当扩展。
一般认为诊所式教育属于精英化教育, 但对于目前较小规模的医事法学专业可以适当放开。可以将诊所式教育与实习环节、模拟审判等相结合, 但以实际办理案件的实践为主。将诊所教育课程设置为实践性的限定选修课, 学生轮流参与实践性环节, 尽可能扩大参与人数与实践效果。
3. 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
教师应当结合医事法学诊所式教育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科学管理规范, 如学生遴选办法、法律诊所办案流程以及标准化要求、法律文书档案管理、公共行政人员行为规范、诊所法律服务操作流程、奖惩措施、工作纪律以及案件质量的控制和评估等。这样有利于控制教学质量, 降低学生代理案件的风险, 提升其认同度。
4. 不囿于但以医事争议为主的案源开拓方法。
在案源可能短缺的情形下, 采取与律师事务所合作、需求所在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支持、谋求与法律援助中心和各类公益组织合作等方式开拓案源。因为医事法学专业毕业生毕竟归属于法学共同体, 因此案源开拓不必囿于医事争议, 但要刻意努力去寻求与专业直接相关的案件。能够获得附属医院的支持是其中较为重要有效的案源开拓途径。
5. 以外聘等方式扩充师资力量。
在师资可能存在力量不足的情形下, 可以通过聘请外聘教师、兼职教师的方式予以补充。但长远来看, 通过引进人才、内部学习提高等方式扩充师资应当成为主要思路。
参考文献
[1]洪亦卿.以医为主, 以法为主, 抑或医法并重———反思医学院校医事法学和卫生法学专业的定位[J].医学与哲学, 2010, (9) :77-78.
[2]郭天武.关于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的思考[J].高教探索, 2008, (1) :87.
试论中国的诊所式法学教育 篇5
论文关键词 诊所式法学教育 送法下基层 选修课程
一、诊所式法学教育的概述
诊所式法学教育属于舶来品,最早出现于英国,准律师们为执业律师做书记员并阅读各种法律文件,从真实案例中学习法律知识,这算是诊所式法学教育的雏形。诊所式法律教育正式产生于20世纪代末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法学院,其时的首创人是约翰·布莱维。真正在美国兴起并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则到了20世纪60年代。法律诊所教育借鉴了医学院的诊所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名曰“法律诊所”的地方,在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为其提供法律服务。
诊所式法学教育之所以能够受到世界各国法学界的普遍认同,就在于它有着传统法学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转变了传统教学的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我们可以设想两种场景: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台上高谈阔论,台下的大片学生昏昏欲睡。诊所式教学中,学生们主动咨询案情、查阅资料并进行集体会诊。哪种教学方式质量更高,可想而知。清华大学王晨光教授恰如其分的举例所言:当一个人作为乘客坐车时,他不一定会记住行车的路线。但是,当他坐在司机的位置上时,他就必需认路、记路和分析路线。其次增强了法学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培养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法学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源于社会而又服务于社会。一旦与社会脱节,则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学生们在象牙塔里学习,目的就是成材之后服务于社会,利用其所学为社会创造价值,如果仅仅是在学校埋头苦读不与社会有任何的接触,那么毕业后就将成为一个空有满腹法学理论而不懂学以致用的书呆子。第三从社会效益上来讲,利用法学诊所这个平台可以给需要法律援助的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因为一个看似渺小的学生后面可能站着一群具有高深法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授。这样会比当前社会司法系统的法律援助更有效,一方面更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习了知识,增加了实践经验,达到双赢。当代高校的三大职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这些在诊所式法学教育中均能得到体现。
二、世界其他国家的诊所式法学教育及中国的诊所式法学教育现状
目前世界上诊所式法学教育最典型的国家就是美国。美国近130个法学院中的绝大部分都设立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众多非政府组织从财力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如福特基金就于1968年一次性出资1200万美元,支持各大法学院建立法律诊所。美国律师协会于1989年设立了“法学院与法律职业工作组”,对必要的法律执业技巧进行深入的研究。一时间,法律诊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迅速成为集知识教育与技能培训于一身的载体,风靡全美。以哈佛法学院的30余个诊所为例,从家庭暴力到儿童权利,从性别歧视到卫生保健,从商事调解到租房纠纷,从刑事公诉到死刑辩护,从个案代理到政策游说,从本土反恐到国际人权,几乎无所不包。然而,在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孕育着生存危机。法律诊所做大做强之后,涉案范围自然也就扩大,由普通案件到公益诉讼案件,乃至以推进制度、立法改革为目标,这样就触动了政府和大财团等当局者的利益,于是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限制其的发展。法律诊所再接案的时候往往会主动回避一些敏感的涉及当局者利益的案件。这就限制了法律诊所的“营业”范围,对学生们的学习造成影响,违背了设立法律诊所的初衷。
诊所式法学教育进入中国的法学教育领域始于9月,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7所高校开设了“法律诊所教育”课程。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CCCLE)将其定义为:法学院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的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受援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处方”,为他们提供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并亲自为他们提供无偿的法律援助服务。从法律诊所进入中国至今已有,由于其在法学教育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11年来诊所式法学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截止到6月18日,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CCCLE)共有134个会员院校,其中已经有82个会员院校开设了诊所课程,共计开设不同主题诊所课程130个,诊所的内容涉及: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谈判和调解、公益诉讼、消费者保护、弱者权益保护、农民工法律服务、农村法律服务等领域。但是,我们在看到诊所式法学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到存在的问题,如一些法学院虽然开设了法律诊所,但因为经费或师资的原因很少或是根本没有运行,还有一些法律诊所因为案源不足而勉强运作。真正运行良好的是那些知名高校的有着雄厚资金和人才支持的法律诊所,这些诊所为即将毕业的法律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学习法律实务的平台。但美中不足的是每一届学生中能进入诊所学习的也是少之又少。
三、关于中国的诊所式法学教育的思考
前文曾提到,法学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社会,而诊所式法学教育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真正的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法律、熟练的运用法律。因此,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法学学习模式。但由于国情不同,照搬照抄国外的诊所式法学教育显然不合中国实际,笔者认为中国的诊所式法学教育应当走出中国特有之路。
(一)和学生毕业实习相结合,送法下基层
毕业实习是检验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对所学知识起到巩固作用。我国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实习去向不外乎公检法部门、律师事务所和一些公司的法务部,去了之后大都是以熟悉司法实务和司法程序为主,能够真正能运用起自己的法学知识倒不多。尽管熟悉司法实务也是实习的目的之一,本无可厚非,但不应当成为实习的唯一目的。
目前的中国社会里最需要法律帮助的是处于农村或是城市基层的老百姓。在百姓的市井生活中免不了有邻里之间的磕磕碰碰和亲戚朋友之间的纠纷和摩擦,由于他们本身的文化程度就不高,在出现问题时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更不用说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了。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缺乏就成为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也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一方面是大量的法学专业学生不能够有效的实习锻炼,另一方面是广大基层的人民群众的矛盾得不到法律指导。如何调和二者间的矛盾?送法下乡,把诊所开到基层去,这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首先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通过大量真实案例来检验、巩固所学知识;其次还可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调解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还降低了实习成本,减轻了学生们的经济压力。
(二)将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一门选修课程开设
将诊所式法律教育作为一门任选课程,赋予一定的学分,由高年级学生自由选修,使那些富有热情的学生有机会进入诊所进行学习。这样的开设方式不仅有利于因材施教,能够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尽早的接触法律实务,同时对学校法律诊所的发展壮大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努力拓宽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师资渠道
法律诊所法学教学 篇6
[关键词]诊所法律教育 民法教学 主动性
[作者简介]宋莉(1979- ),女,陕西汉中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民商法学。(陕西 西安 710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教育学院科研基金项目“不动产异议登记相关法律问题研究——以房屋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1KJ067)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09-02
苏力曾说过:“中国法学院所提供的知识有许多并非法官所需要的,而法官所需要的又非法学院所能提供”,由这句话可以看出中国的法律教育和现实的脱节。随着中国法制的日趋完善,对法律学科相应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从事法律职业的人要具有专门的法律职业素养,法律知识、法律语言、法律思维、职业信仰、职业技术和职业道德等构成了法律职业素养的组成部分,这些都要求法律职业人员要具有全方位的素质和技能。因此,教学方式需要与时俱进。
一、诊所法律教育与中国传统法律教育的关系
诊所法律教育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法学院师生对标准案例教学法提出了质疑,认为它已经落后于美国社会对法律学生的要求,诊所法律教育的出现恰好符合当时美国的社会需求。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借鉴了医学院学生诊所式临床实践的方式,法学院学生则在“法律诊所”里,在法律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为当事人提供全面的法律咨询和解决案件法律问题的各种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技术、法律职业思维等培训,诊所法律教育对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是一种必要的法律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社会上很快地进入“法律人”的角色。
中国传统法律教育与诊所法律教育都是法律教育的方式,它们都能够让学生学到新的法律知识,二者在法律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两者也有着明显的区别:
1.教育的内容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传统的法律教育是以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法学理论知识为核心,包括概念、原则、制度等,尽管在法律教学课堂,教师也会用引入案例的方式来授课,但最终仍然会用理论知识本身来解答案例,即传统的法律教育要求学生先掌握法学的基本理论,然后通过案例把他们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个过程是先有理论再有实践,从一般到具体的过程。传统教学始终认为不先掌握理论知识,就无从联系实际,很少考虑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的需求。诊所法律教育则认为实践是诊所法律教育的核心,学生通过具体办案,寻找法律问题,学习法律理论,并分析它,然后运用到案件当中,最终理解该法律理论。具体案例对学生有着全面的要求,除了要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技巧和方法等。
2.教育的环境差别很大。中国传统的法律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接受老师的讲授,或引入模拟法庭教学的方式,或到法庭旁听案件进行现场法律教育。诊所法律教育的教育环境是非常广泛的,它是实践性教育,可能在课堂上讨论、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整理材料、思考问题、会见当事人等;也可能直接参与庭审活动,当代理人或任辩护人;还可能在校外取证,获得案件所需要的物证、证人证言等。相比较而言,诊所法律教育的环境广泛,传统法律教育的环境单一。
3.教育主体的主动性不同。中国传统的法律教育以在课堂上传授法律知识为主,学生是传统法律教育的接受者,而法律教师则是教育的主动者。诊所法律教育中,学生是教育的主动者,他们要解决所接案件中所有的问题,接案、了解案件、取证、准备代理词、辩护词等各种法律文书、出庭、辩护、结案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主动迎接各种挑战,法律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指导作用,不具有主动性。由此可以看出,两种教育方式主动性主体不同,但主动地学习知识,带着问题去学习,其效果要比被动去学习的效果好很多。
二、民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民法学教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法律的课堂上总是有一种一成不变的规范体系约束着民法学的发展,这种规范体系试图想解决每天都在变化的生活中所有的人身、财产问题,教师在课堂上也用这种理论体系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但是学生到了社会上会发现,以前所学的典型案例很难运用到具体的案例中,使学生在理论和现实中无所适从。
现在的民法学教学仍然以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并不以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的需求为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第一,民法学的开设主要是以部门法划分的学科和民法基本法为标准,并不以训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要标准来开设民法学;第二,民法学教师在课堂上主要是以传授该课程的体系以及围绕该体系的法律理论和相关法律条文、司法解释为内容;第三,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对民法学也有了新的挑战,特别是涉及财产类的法律制度,例如物权、债权,也要开设一些比较法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创新能力,但是现在的民法学教学却忽略了这些;第四,民法学教学也吸取了很多新的教学方式,例如案例教学、模拟法庭教学等,但是这些教学的方式往往也都是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去讨论,缺乏在真实环境中整体的教学环节,并不以培养学生成为法律职业者为目的。
三、诊所法律教育与民法教学的有机结合
民法教学不仅仅要教给学生系统的民法理论知识,而且要使学生能够自主地、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同时掌握民事法律职业者应该掌握的技能和素质,这些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才能获得,诊所法律教育模式能够弥补传统法学教育的不足。
1.诊所法律教育在民法教学中应用的目标是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民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中国社会经济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同时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民法条文的增长速度令人震惊,学生在学校不可能学完所有的民事法律制度,老师也不可能将所有的民法知识灌输给学生。因此,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和使用法律才是法律教育最为重要的。诊所法律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在处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寻找相关民事法律,并分析、解释、使用它,这些都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的能力。
2.诊所法律教育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是通过互动式教学达到的。诊所法律教育要求民法课的学生从办案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民法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法律的理论知识和具体应用,同时注重对法律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以及要学生学会像律师一样去思考问题,处理各方面的人际关系,注重学生对法律执业能力的培养,学生要学会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始终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民法教师只在这种教育方式中起到辅助的作用。
3.诊所法律教育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民法教师从法律援助中心选取既真实又适合学生的案例。将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老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办案的始终,但过程要由学生自己去经历,无论是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还是对与人相处的艺术,学生都在此过程中亲身感受,既达到了诊所法律教育的教育目的,又援助了那些需要被社会援助的人。
自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的课程,其中以北大、清华等7所高校的法学院最具代表性,它们开创了诊所法律教育的先河。实践证明,诊所法律教育给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状态,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诊所式的民法教育模式,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上升为抽象的法律理论知识,它会促使学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去理解法律的精髓,更好地应用法律,并且处理好与法官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所以,诊所法律教育在民法教学中的应用是民法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苏力.法官素质与法学院的教育[J].法商研究,2004(3).
法律诊所法学教学 篇7
与中国其他高等教育模式相同, 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学教育, 长期以来也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老师站在三尺讲台上口若悬河地“传道”于学生;而学生, 基本上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灌输。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下, 教学双方缺乏互动性, 知识本身的传递过程显得没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最致命的缺点是, 它并没有突出法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 对于法律人才的培养无疑是一个误区。
这种传统教育方式的形成主要有如下的原因:一是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哲学非常强调师道尊严, 强调教师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教导学生, 强调师生之间的“指导—服从”关系。因此, 这种教育哲学孕育下的师生关系突出了师生间的等级性和教师的权威性, 最终形成的是单向的、决定型指导关系, 缺少平等对话、相互交融和心理沟通的前提和氛围。在教学上一切以教师为主, 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着教师预先拟定的思维方向和教学模式进行, 学生的任务就是理解和记忆老师讲授的内容, 并不强调学生自我的表现, 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泯灭着学生作为个体的独立意志。二是受大陆法系及前苏联模式的影响。
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教学方法,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诊所式, 即学徒制, 是一种让未来的律师在执业律师的办公室“阅读法律”的学习方法。它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被引入中国高校的法学教育, 目前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中国的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的课程。
“诊所法律教育”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法学教学方法, 随即世界各国的法律院校也相继成功地应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我国于2000年开始在北大、清华、人大、武大等十所重点大学法学院进行尝试, 现已取得显著效果。2000年9月,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7所高校的法学院引进开设了最初的诊所式法律课程。2002年7月28日, 由11个所院系发起成立了隶属于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的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截至今年6月18日, 中国诊所法律教育委员会成员单位已达134个, 其中82个院系设了法律诊所课程, 共计开设不同主题诊所课程130个, 内容涉及民事诉讼、行政诉讼、谈判和调解、公益诉讼、消费者保护、弱者权益保护、农民工法律服务、农村法律服务、妇女权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青少年违法行为矫正、地方立法、社区法律服务、婚姻家庭、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刑事诉讼、艾滋病患者权益保护等领域。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 该校法律诊所课程面向本科3年级以上学生开设, 为实践性必修课。每年选修的学生总数已达500多人, 至今累计参加法律诊所学习的学生超过2000人。学生共接待法律咨询4000多人次, 受理案件900多件。
诊所法律教育形式借鉴了医学院诊所教育的模式。在医学院就读的学生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从事临床实习, 从实践中学会诊断和治疗。当法学教育引入这种教学方法时, 法学院引用了“诊所”的称号, 产生了“法律诊所”。学生在“法律诊所”中, 在教师指导下为处于困境中的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 “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 开出“处方”, 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 并为他们的供法律服务。这一做法类似于医学院的临床实习, 从实践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法律执业技能。法律诊所把个体当事人和弱势群体的利益为工作的中心, 将法学教育转换为一种走出法学院围墙之外的服务于社区的法学实践教学形式。
二、诊所法律教育与传统法律教育方法的区别
1. 它与案例教学不同:
案例教学一般是要求教师把某一部门法的内容用案例形式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而诊所法律教育的内容相当广泛, 它不仅涉及实体法, 还涉及程序法, 甚至涉及整个法律学科, 它没有固定模式, 教学主要在课堂之外来完成。因此, 案例教学只是可以作为诊所法律教育的手段之一。
2. 它与模拟教学不同:
模拟教学 (含模拟法庭) 是指为了说明某个案例, 采取把案例中的当事人分角色由学生扮演, 模拟开庭或谈判等办法, 模拟人具有表演性, 内容事先都排练好。这种方法也只能是作为诊所法律教育的重要方法之一。诊所教育中的学生接触的案例是活生生的正在进行中的案例, 学生本人就是诉讼参与人, 学生面对的是更复杂的、不断变化中的法律事务。
三、诊所法律教育的意义
诊所教育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与我们以前接受的法学教育有很大不同。传统的法学教育方法, 往往采用老师在讲台上讲, 学生坐在下面听的讲座方式, 老师和同学很少展开讨论或者任何形式的交流, 而且随着学生扩招人数的增加, 老师上课往往是面对几十甚至上百名学生, 这就导致了一方面学生在诺大的教室内很难集中精力, 另一方面老师也不能顾及到每一位同学, 及时开展课堂互动, 取得的效果也不是很好。通过植入诊所法律教育模式能为我国培养健全的法律职业者。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是建立在法律诊所基础上的一种实践性法学教育模式。它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要地位,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诊所式教育模式变被动性的接受为主动性的实践、变学习他人经验为亲力亲为的参与式学习、变分门别类的知识传授为综合素质培养。更为重要的是, 它把法学院的培养目标直接定位于“培养健全的法律职业者”。
作为中国法学教育的一项创新举措, 诊所法律教育为我国高校法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不仅促进了高校法学教育的改革, 而且通过代理真实案例, 为无力支付律师费用的委托人提供法律服务, 实现诊所法律教育另一个目标, 即为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任课老师仅仅讲授一门特别划定的部门法, 练习、案例分析和考试也都预设好了范围。学生难以在近乎实战的情况下学习法律的综合运用。诊所式法律课程把学生置于真实或近乎真实的环境中, 学生必须像真正的律师那样分析解决从未碰到过的问题, 把学生当成主角成为法律运行的核心、实际动手操作、解决实际案件, 也使学生学到了在实际案件中如何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和如何把握职业道德标准的经验, 从而得到学习和提高。
诊所式法律课程力图使学生学到各种法律条文以外的实际知识、能力和技巧。它涉及到如何与法律运行中的各种人物和机构打交道, 如何收集、分析、判断和确认事实, 如何运用心理、语言、行为分析以及经济、文化、社会、道德等分析方法分析法律的实际运行和操作。例如, 通过实际客户使学生获得实践经验, 培训职业技巧, 学会如何与实际的各种社会或诉讼角色打交道, 也可以在科学性和学院性方面发挥作用, 例如锻炼法律思维和职业道德观念, 把其他社会学科的知识和法律以外的因素加以贯通使用, 学会如何把抽象的法律适用于具体的案件或事例之中。
四、诊所式法律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法律诊所学生的准律师身份的问题
诊所式课程在学生能力、技术和道德方面的培养上起着突出的作用, 反过来也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地学习原来被认为是枯燥、抽象的法律知识。从参加诊所课程的同学的普遍反映看, 学生不仅学到了有关的知识, 而且也学到了传统课堂以外的技巧、能力、职业道德, 学会了如何把抽象的法律条文运用到具体的实际案件之中, 学会了如何像律师那样思考, 提高了综合素质。但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发展也面临许多亟需深入探讨和认真解决的问题。作为“准律师”的诊所学生, 要想象律师一样开展法律实践, 无论在法律规定上, 还是在司法实践中, 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对法律诊所开展的法律职业化教育形成巨大的障碍。这些问题既有外部问题, 如院系领导、其他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与其他法律课程的关系;也有内部问题, 如诊所课程自身的提高、教材的规范化、教学方法的完善等。这里既有客观条件方面的问题, 也有主观条件的问题。中国诊所式法律教育尚未成为法学教育正式认可的主流课程, 而是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点缀;从事诊所式法律教学的老师也往往被认为是主流师资以外的分支。
同时, 学生接受当事人代理的法律地位、身份和权限仍然具有较大的争议。我国民事法律诊所中, 学生出庭是以公民代理身份。但是, 在刑事法律教育诊所学生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过程中, 学生的身份难以确定。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之外, 只有律师、人民团体、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他们的亲友可以成为辩护人。因此, 学生很难以非律师的身份真正参与到刑事法律援助的案件中。就此, 有的专家呼吁对诊所学生赋予“学生律师”资格, 在办理法律案件过程中, 除了正式的法律文书需要诊所教师签署外, 在其他方面享有与律师同等的权利。
2. 法律诊所案源问题
诊所式法律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办理真实案件与法律事务, 在实践中学习。尚未毕业的学生没有执业经验, 虽提供的是无偿法律服务, 但能否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是个问题。当事人若不愿意将案件交给学生代理, 意味着法律诊所将没有真实的案件, 学生在真实案件中学习法律知识和执业技巧的目的就不能实现, 虽然模拟训练可以替代真实案件, 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但学生参加的热情和积极性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 作为诊所式法律教育重要目标之一的法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无法在模拟案件中培养, 职业责任心只有在解决具体案件中的两难问题时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讨论。比如如何处理茅盾冲突和严守保密准则, 如何处理律师与当事人的关系, 等等, 只有在办理真实的案件中才能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如何保证法律诊所有足够的、适合学生办理的案件, 是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院校必须考虑的。而且我国许多大学设在城市郊区, 离市区较远, 法律诊所若设在大学校园内, 当事人不愿寻找, 客观上影响案源。
3. 来自学生方面的障碍
由于长期以来把法律仅作为知识来研究和传授, 教师运用的研究方法又日益学院化, 轻视职业化教育, 导致我国法学教育始终没有强化法科学生的职业倾向性, 法科学生没有自己的职业定位, 对职业技能训练也养成了惰性。在法律诊所中, 学生是中心, 所有的代理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完成, 指导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得出自己的结论。而实际的代理活动毕竟是细致而艰苦的, 当然没有在校园内课堂学习的轻松, 取证的艰难、奔波的劳累、政府部门的官僚作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捉襟见肘的经费等, 都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特别是在代理一些比较复杂、困难的案件中容易使学生畏难而退。如果中途放弃不但会给当事人造成利益损失, 而且也影响法律诊所的前途, 所以, 一旦代理就不能半途而废。如何让学生始终保持参与法律诊所的主动和热情而不是袖手旁观, 强化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克服怕苦、畏难情绪是法律诊所举办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左卫民, 兰荣杰.诊所法律教育若干基本问题研究[J].环球法律评论, 2005, (03) .
[2]陈建民.从法学教育的目标审视诊所法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J].环球法律评论, 2005, (03) .
法律诊所法学教学 篇8
对于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 也引起了各大高校的重视。结合目前财经高校来看, 根据2014年, 中国财经高校排名, 重庆工商大学排名第11, 前十分别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其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成立“文澜学院”作为本科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的特区和组织载体, 借助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构建“文澜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卓越法律人才。上海财经大学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措施, 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复合型、应用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央财经大学启动“法律之星人才培养工程”, 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考核机制和教材建设等各方面, 全面改革教育培养机制, 探索财经法律人才培养规律。西南财经大学“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功入选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1+4”的国际化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江西财经大学法学设立法务会计专业, 培养“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服务型人才。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创立执业技能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该实验区为教育部2009年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 也是浙江省第一个法律类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
这些财经院校的种种举措, 为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专业提供了借鉴与经验。而法学专业的发展与壮大, 也进一步推动了财经院校的多维度发展。为财经院校向多科性、高层次、综合性、高水平大学的迈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1”法学创新人才培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3+1”法学创新人才是指法学创新人才应具有“能说、能写、能干”的能力和心灵美的职业道德要求。法学人才能力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职业能力方面, 体现在能说能写能干, 这是法学人才是否胜任法学岗位的需要, 是就业竞争力的核心, 二是基础素质方面, 主要包括公共基础素质以及人文基础素质。公共基础素质如基本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道德, 人文基础素质即法律人所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如信仰法律、追求正义、崇尚秩序等, 法学基本素质即心灵美方面是根本, 是就业竞争力的基础。
能说体现在与人沟通能力、外语水平、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等方面, 对于法学人才来说, 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条件。有效的沟通关系到与客户恰谈、协商、提供咨询是否顺利展开。由于法学的服务对象多国化, 法学事务涉及的范围国际化, 所以在对客户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中, 外语水平等相关能力也非常重要。
能写体现在写作能力上。法律文书由于涉及的多方主体, 而多方主体之间必然产生互动的联系, 这一特性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 体现自身的专业性。做好“事前介入, 事中参与, 事后复核”工作, 对措施进行法律建议, 必须具备谨慎的思维、全局意识, 对风险的敏感度, 以及熟练掌握行业规则, 这些都构成了能写的必然要求。
能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它包含了在法律专业上的法律职业思维能力、与人沟通交流时的法律语言表达能力、在处理法律事务中的对法律知识运用的能力以及对法律文书撰写的写作能力、对于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等。能干也体现在法律实践工作中的独立思考、对于法律问题的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与当事人、客户接触中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等。与此同时在处理企业外部内部交往过程中所展示的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责任感等。
法学是一门专业性强的服务行业, 这一服务于人的特性就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应该具有相关对于法律服务的营销策划能力, 以及处理法律问题时所涉及的管理技巧和艺术。与此同时, 法学活动又具有多元性, 这一特性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机敏性, 在工作中能够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在处理突发事件发生时, 能够确保自己沉着冷静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法学是综合性学科, 法学专业所对口的工作要求法学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这种能力不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个人都尤为重要。
法学专业所涉及的工作多半从属于文科类工作范畴, 其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均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良好的基础素质决定着法学人才日后发展的后劲。法学专业基础素质即心灵美体现在公共基础素质和法律人基本人文素质两个方面。其中公共基础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职业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法律人基本人文素质包括信仰法律、追求正义、崇尚秩序等。
二、法律诊所对于法学专业创新教育的价值意义
法律诊所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方法。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 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代理真实案件, 亲自参与诉讼活动的方式来认识和学习法律, 同时为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 “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 开出“处方”, 为他们提供法律服务。[1]我国是在2000年9月引入这种教育模式, 随后北大清华等多所著名高校的法学院系开设了诊所法律教育课程。法律诊所这一平台对于法学创新教育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有利于学生职业技能技巧的提升。法律诊所教育所注重的是让学生在法律实践中学会对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运用, 绝非简单的对条文的背诵。通过法律诊所实践平台, 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案件, 让学生学会像真正律师那样去分析解决法律问题, 从而提升学生职业技能技巧。在现行法学教育中, 缺乏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通过法律诊所这一平台, 促使学生完成一件案件必须要通力合作, 在此过程中, 着重锻炼学生合作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使其在实践中体会到了团队作战的无穷魅力。在法律服务中, 必须要进行团队合作, 它是代理案件成功的保障, 也是学生在真正步入社会走向法律实际工作岗位后所必需的一种能力。
第二, 有利于我国的法学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过去, 传统法学人才培养的定位目标是毕业生进入司法系统, 但是随着法学专业的扩招, 毕业生人数的增多, 毕业生进入非司法系统的人数也与日俱增。市场更多需要的是融合型人才, 如经济和法律的融合, 技术和法律的融合, 管理和法律的融合, 外语和法律的融合等。法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对于法律人才的需求, 而传统法学中的同质化人才培养已经不足以满足市场对于融合型法学人才的需求。如何使得法学专业的就业更加乐观, 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创新法学人才培养就显得特别急迫。通过法律诊所这一平台, 运用实践教育方法, 使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娴熟的掌握诉讼技巧、灵活地解决实际中的法律问题, 从而提高我国法学教育对于创新法学人才的培养教育质量。
第三, 有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为职业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 开启了中国法治建设的新时代, 要求在法治专门队伍方面、法律服务队伍方面、创新法治人才这三个方面进行建设。我国现在正处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过程中, 这对我国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 要培养出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的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创办法律诊所, 可以使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诊所运行中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能力, 提高合作意识和诚信意识。
三、法律诊所如何实现“3+1”法学创新人才的培养
2011年11月, 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意见》强调, 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方面, 要积极发展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通过政府购买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民办非企业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2013年9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十二五”时期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在各地逐步推开, 到2020年, 在全国基本建立比较完善的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3]2014年, 财政部、民政部出台《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 《通知》指出, 按照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原则, 逐步扩大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范围和规模。在社会治理领域, 重点购买社区服务、社会工作、法律援助、特殊群体服务、矛盾调解等服务项目。[4]
所谓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 是指“政府将原来直接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 通过直接拨款或公开招标方式, 交给有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来完成, 最后根据择定者或者中标者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来支付服务费用”。[5]对于政府购买的社会服务, 它涉及到需要运用法学专业知识的领域有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精神卫生、教育辅导、就业援助、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领域, 并且也涉及到辅助性和技术性事务如课题研究、政策 (立法) 调研、、监督评估、材料整理、会务服务等。政府购买社会法律服务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 推动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的建设, 与此同时, 也可以促进社会组织的良好发展。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是社会管理的一大创新。
这一契机对于法学专业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发展、壮大都是充满着历史机遇的。据统计, 当今全国开设法学类专业的高等院校有600多所, 现有106个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35个法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 19个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80个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6]据统计, 全国每年法学专业的毕业生人数达数十万之多, 但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进入司法系统的比例相当低。法学院的法学专业面临着能否生存得好以及是否具有竞争力的问题。由于我国高校法学专业的师资水平、生源质量以及办学条件等差异很大, 每个高校的法学专业应当结合高校自身的条件和优势, 侧重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法学人才。高校法学院应探索一条适合市场经济发展、法治国家建设的路径。“3+1”法学创新人才, 具有能说能写能干的能力要求和心灵美的素质。这种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 创新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将对法学教育理论提出创新, 也将对法律实践注入新活力。结合世界各国的趋势来看, 这种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法学教育的必然选择。
运用法律诊所这一平台, 借助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这一历史契机, 大力培养“3+1”法学创新人才。在实践中,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先行。比如在广东省财政厅公布的《2013年省级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中, 我们可以看到广东省司法厅向民间社会组织购买了如法律援助类、人民调解类、社区矫正类、安置帮教类、行业资格认定和准入审核类、政策 (立法) 调研等法律服务。而针对以上几类法律服务, 我国高校法学院的法律诊所是完全具备承接这些服务的条件。比如在2010年首都师范大学注册成立了少年司法社会工作研究与服务中心, 该中心是我国首家专门服务于少年司法需求的社工专业机构。该中心成立之后, 通过与检察院、法院等司法部门开展合作, 对于青少年涉嫌刑事犯罪提供帮教、疏导等法律服务。这项服务对于挽救涉嫌犯罪青少年自身有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家庭的希望, 帮助青少年, 也可以促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降低社会犯罪率。该中心也为司法部门提交的350份社会调査报告, 成为了司法部门适用法律的重要参考依据。
从以上各地的实践情况, 我们不难看出, 要想培养具有创新的法学人才, 需要大力借助于法律诊所这一平台。通过法律诊所注册为民间非营利性公益组织的这一过程, 培养法学专业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法律诊所的运行与维护, 可以使法学专业学生具备创业能力、生存能力、合作意识、诚信意识和承担风险的勇气。通过利用法律诊所承接政府购买的法律服务项目, 可以使法学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市场知识、管理知识;通过加入法律诊所这一组织, 可以使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学课外实践中培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最终, 通过法律诊所这一平台对法学专业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培养出“3+1”法学创新人才, 提高法学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郑晓静.法律诊所的定位和发展[J].法治论坛, 2011 (4) .
[2]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Z].北京:中央组织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 2011.
[3]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Z].北京:国务院办公厅, 2013.
[4]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Z].北京:财政部、民政部, 2014.
[5]王浦劬, [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J].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法律诊所法学教学 篇9
(一) 法律诊所教育的内涵
法律诊所教育 (Clinical Legal Education)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美国, 被证明是一种法学学生获得法律经验、培养实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把医学院学生临床实习中的诊所式教育模式引入法学教育, 让学生在一个真实或虚拟的“法律诊所”中, “诊断”案件中的法律问题, 开出“处方”, 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1)
法律诊所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将真实的案件引入课堂,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代理真实案件进行法律思维和实务技能的训练, 以及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法律诊所在中国起步较晚,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的法学院于2000年率先引入法律诊所教育, 并分别根据各自的师资力量和社会资源, 开设了不同主题的“法律诊所教育”课程, 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目前, 在全国范围内开设“法律诊所”的高校已达167所 (2) , 各高校的法律诊所定位和发展路径不尽相同, 北京大学法律诊所、清华大学法律诊所、西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等均各具自身特色。
(二)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的引入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的引入始于2006年, 时任西南政法大学学生会实践部部长的本科2005级学生刘建清, 在多次组织3·15消费者权益维护和12·4法治宣传时发现, 流水式的法律咨询存在诸多问题:第一, 参与法律咨询的学生时常变动, 无法定期对参与学生进行培训, 法律咨询质量无从保证;第二, 法律咨询结束后, 无法进一步为咨询的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咨询流于形式, 真正能给群众带来的实惠较少;第三, 法律咨询点多是临时联系, 没有固定的服务地, 法律咨询工作不具有长效性。他希望学校能建立一个专门从事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工作的学生组织。于是, 三名本科学生刘建清、吴天福、谢云飞自费前往西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考察、交流、学习, 并决定将这个学生组织命名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 由已从西南政法大学首届LPC (3) 顺利结业的学生谢云飞任首届所长。2006年3月, 三名本科学生向校团委正式提交了创办法律诊所的申请。2006年7月, 西南政法大学校团委同意了三名学生的申请, 将其作为校党委领导, 校团委指导的学生社团开展工作, 这就是法律诊所最初的雏形。2007年5月, 在校第九届科技学术活动节上,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正式挂牌成立, 这标志着法律诊所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时至今日,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经过八年的岁月沉淀, 成绩斐然。2008年10月, 法律诊所已正式成为全国法律诊所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2010年6月, 法律诊所被授予重庆市渝北区十大杰出青年群体;2010年12月, 法律诊所获评第四届感动西政学子年度人物;2013年8月, 法律诊所荣膺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 成为当年重庆市获此殊荣的唯一高校志愿者组织。
(三)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模式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法律诊所教育开展的媒介是法律诊所课程, 学校根据自身的师资力量和可利用的社会资源, 开设不同的诊所课程, 供学生选择。每门诊所课程由不同的专任教师担任指导老师, 对选课的学生进行法律思维和实务技能的训练,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实务操作技巧。如北大开设了民事行政诉讼诊所、立法诊所、社区普法诊所等课程, 而清华大学则开设了消费者权益保护诊所、劳动者权益保护诊所、弱者权益保护中心诊所课程、公民权利保护中心诊所等课程。这种发展模式被概括为“诊所课程”模式。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依附的媒介为学生社团组织。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 自发申请成立并由校团委直接管理的学生社团, 其产生源于学生自发, 发展和壮大源于学生自治, 这种发展模式被概括为“学生社团”模式。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选择了一条和其他高校法律诊所发展完全不同的路径, 前者将法律诊所作为一门课程, 由学校安排固定的专任教师从事教学、接案的筛选和真实案件的办理, 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 发展的源动力来自学校官方的推动;后者没有固定的专任教师, 现任的指导教师均由法律诊所学生自主邀请, 指导教师只提供专业知识的培训, 并不参与接案的筛选、实务指导等工作, 承办案件中的困难均由学生自主解决, 采取的是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 发展的源动力源自于学生对法律实务的渴求。应当说,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在“诊所课程”模式的路径之外, 开辟了法律诊所教育本土化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的特色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最显著的特色在于学生自治, 学校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 学生自主依照诊所章程进行日常管理、诊所培训、法律援助和对外合作。
(一) 学生自主进行日常管理
法律诊所下设法律诊所委员会, 负责日常管理及法律援助工作。法律诊所委员会设所长一名, 由大四学生担任, 设副所长五名, 由大三学生担任, 分管组织、培训、业务、财务、宣传等事务。
(二) 学生自主进行诊所培训
法律诊所通过不断摸索, 逐渐形成的现有的“全方位、全领域”培训模式, 不但将全员培训与专业培训有机结合, 同时设计极具特色的户外培训, 各类培训对培养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功不可没。通过表1数据, 2013年全年法律诊所开展全员培训9次, 户外培训5次, 专业培训126次, 全部由学生自主联系指导老师或学生担任主讲人。
(三) 学生自主从事法律援助
通过表2数据, 自成立以来, 法律诊所已设立社区法律志愿服务工作站11个, 学生定期前往社区举办普法活动, 解答居民法律疑问, 已累计提供咨询时长1454小时。通过表3数据, 自成立以来, 法律诊所接收案件累计达2090件, 代理案件139件, 有效回复率达95.60%。学生自主从事法律援助, 社会反响好。
(四) 学生自主对外合作
法律诊所自成立以来, 先后与重庆市司法局、渝北区司法局、渝北区人民法院、静昇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设立了“青少年维权岗”、“农民维权岗”, 定期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2011年, 在渝北区妇联、江北区妇联, 正式挂牌成立法律实践基地, 提供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律援助。
三、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历经八年的发展, 日常管理已步入正轨, 诊所培训渐入佳境, 法律援助卓有成效, 对外影响日益增加, 但仍然存在某些制约因素,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一) 缺乏固定指导教师, 学校应配给专门指导老师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的指导教师主要由法律诊所学生自行联系的任课教师担任, 学校在课时冲抵、职称评审、经费保障等方面并未向诊所指导教师倾斜, 法律诊所教师均是义务为学生提供服务, 长期缺乏政策倾斜不利于调动教师参与法律诊所事务的积极性。
(二) 社区法律志愿服务工作站过于集中, 应积极拓展社区法律服务点
现有的社区法律志愿服务工作站数量有限, 较为集中地分布在重庆市渝北区和江北区, 辐射面过窄。其中, 8处社区法律咨询服务点设立于2008年之前, 2008年之后新拓展的社区法律咨询服务点仅3处。社区法律咨询服务点的发展和维护受到经费问题、交通条件、时间限制等因素的制约。
(三) 缺乏对外交流, 应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学生应该具有前往其他高校法律诊所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向其他高校学习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借鉴其他高校的有益经验, 不断完善自身, 力求探索出一条法学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四、结语
法律诊所教育最首要的功能是教育, 承担着法学专门人才培养任务, 是法科学生成长为法律人的重要路径。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作为高校学生社团, 既为在校法科生将提供了法学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机会, 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通过为社会弱势群体无偿提供法律服务, 维护了弱者的权益, 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同时,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的发展模式为法学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有力地促进了法学教育的革新, 应当进一步加强探索。
摘要:法律诊所教育被证明是学生获得培养法律实务能力的有效途径。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摒弃传统的“诊所课程”模式, 采用“学生社团”模式, 尊重学生自治, 开辟了法律诊所教育本土化的新思路。历经八年的发展, 现存的制约因素, 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相信通过及时配备指导老师、拓展法律服务点及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等措施,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教育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关键词:法律诊所教育,学生自治,法学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郑晓静.法律诊所的定位与发展—以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为例[J].法治论坛, 2012 (3) :94-103.
[2]潘尤迪.美国法律诊所的沿革、发展及现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 (1) :42.
[3]吴宏耀, 徐安.美国法律诊所教育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2 (3) :123.
[4]李长城.浅谈法律诊所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 2011 (8) :153.
[5]清华大学法律诊所[EB/OL].http://oa.law.tsinghua.edu.cn/LegalClinical Edu/, 2014-10-19.
法学诊所式教学模式建构与创新 篇10
关键词:法学,诊所,模式,创新
原标题:法学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建构和创新
法学本科教育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基本工程。大学法学本科教学应该顺应法治建设的需要,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颁布之后, 在社会科学领域法学专业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为围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任务, 针对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将目标定位在:以提升法律人才的培养质量为核心, 以提高法律人才的实践能力为重点, 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力度, 培养、造就一批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卓越法律职业人才。
中国深度介入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需要相当数量的精通法学理论,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法学实践问题的法律人才。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和教学实践环节, 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 最大限度实现既有目标, 无疑需要在教学模式上推陈出新。根据既有的教学模式, 结合我校本科法学教学特点, 笔者认为应该将诊所式教学模式类推适用于国际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
一、我国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 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兴起。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法学院兴起的一种新的法学教育方法。其创始人是美国著名法律教育家Jerome·N·Frank, Frank教授的思想被耶鲁法学院所采纳, 发展演变成为当今美国法学院最具活力的诊所法律教育模式。特点在于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 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从2000年秋季开始, 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 中国首批高等院校开始尝试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大学本科教育环节开设“法律诊所”选修课程。这一课程的开设, 打破了我国学历教育的传统模式, 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
(二) 我国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优势分析。
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是培养法学人才、构建法学人才库, “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因子。传统的理论分析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教学模式等只能单纯“书本式”理论分析或者简单机械化分析实践案例, 当新形势下的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势运用这种模式培养的法学学生都不能适时灵活分析处置。这样有悖于培养真正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通过诊所课程学习、诊所教师指导带领学生实际运用法律事件, 成为新形势下活力教学模式。
1、法学教学目标明确化。
法律专业知识技能和法律职业道德是法律职业的两大基本要素。
(1) 培养学生法律实践技能素养。传统法学本科教学是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环节传递信息, 这种信息由于课时、教师职业技能等各种因素不可避免带有狭窄、主观性等不利影响。再加之学生认知水平局限性、不一性, 那么这种被动学习模式吸收信息量学习理论知识就毫无疑问的显现出学生无目标的盲目学习的劣势。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以培养实践性律师为首要目的。强调知识的实践性和社会的实践性, 注重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发现问题、评判问题、解决问题的实战能力。学生在清晰自己学习目标、方向的前提条件下, 有的放矢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
(2)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规则意识。法律人才一定要有法律学问, 才可以认识并且改善法律;一定要有社会的常识, 才可以合时宜地运用法律;一定要有法律的道德, 才有资格来执行法律。只有了法律知识, 断不能算作法律人才;一定要于法律学问之外, 再备有高尚的法律道德。
传统法学本科教育注重书本理论教育, 学生应试教学严重脱离实践环节。这种情势使法学四年本科的法学毕业学生只知道应试期末考试、司法考试, 对毕业后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法律工作者而言, 专业技术面临的应用法律知识解决实践问题以外可能会面临的情势束手无策。事实上, 法律专业知识技能是教会学生怎么做, 而法律职业道德教会学生为什么这样做?
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培养职业道德教育规则意识:途径一:通过诊所课程的教授, 具体内容包括诊所法律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接待来访、法律文书写作、事实认定和证据调查、诉讼和非诉讼案例代理、庭审技巧、团队合作、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等, 在课堂上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途径二:老师带领学生在实际办案的过程中, 通过与双方当事人、律师、办案检察官、法官的“面对面”接洽, 参与案件进展的各个阶段, 在实践中将诊所课程灵活运作。
通过上述两种途径,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规则意识, 为日后成为真正德行兼备的法律工作者夯实基础。
2、法学教学方式多样化。
诊所式法学教学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培养实习医生的形式, 通过诊所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法律实际运用。因此, 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内容, 贯彻教学意图, 使教学能产生一种立体的、透视的、深入的效果。
主要的教学方法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类:第一类:课堂内教学:主要通过诉讼角色模拟训练, 即让学生分试当事人、辩护律师、检察官、法官等角色, 在模拟法庭中体验法律的实践运用。除此之外, 还包括互动式个案指导、分组式诉讼场景训练等其他新型教学模式等。由学生互动评价、由带队老师客观评价, 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体;第二类:课堂外学生在带队老师指导下亲身参与真实案例, 有的放矢的理论联系实际, 并且案件各方主体对学生的实际表现真实、客观地作出评价, 让学生在这种竞争环境下积极主动学习。
学生只有在客观真实的情势下, 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 并且接受除教师外的同学、案件参与者评价, 最终实现学生能够思考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建构和创新必要性分析
我国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是美国舶来品。从本世纪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传入中国, 在为数较少的一本高校以开设“法律诊所”选修课程为模式, 施行“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随后的近15年时间, 各省市法学百余所高校在任课老师的主导下纷纷试行法学公选、专业基础课程诊所式改革, 但更多的是课程教授中多设置些实际案例分析;组织学生每学年多开1~2次庭审模拟;组织学生任职实习、毕业实习过程中严格要求学生;在“诊所课程”开设中由本校老师或者特聘教师讲授课程内容。其中, 庭审模拟已经成为目前最常见的一种诊所教学方式。但是, 事实上, 我们如何将美国“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更好地“本土化”, 将其精髓被我国法学教学模式吸收并创新, 这就是我国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建构和创新必要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一) 我国高校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制度瓶颈。
美国法学教学奉行“精英”教育, 采信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层次相对较高, 而我国法学教学面向“普法”教育, 面向日益增长的法学本科学生, 采信诊所式教学模式的学生层次相对较低;美国法学“精英”教育配备的指导教师不仅师生百分比高, 而且通常是“双师”身份, 而我国法学“普法”教育配备的指导教师不仅师生百分比低, 而且通常是纯理论的“学到教”理论型人才;美国法学实行的“职业化”教育, 而我国诊所式法学教学现阶段是形式掩盖下的理论教育为主;美国是典型的判例法系国家的代表, 案源丰富、案情多样复杂, 审判程序是律师主导下“抗辩式”的庭审过程, 中国是法典本本主义, 审判是由审判员、检察官主导下的“纠问式”庭审过程。
(二) 我国高校开展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实践瓶颈。
我国高校在对诊所式法学教育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 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以我校在实践操作中的一些经历为基础, 认为可将这些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 资金来源。“精细教育与成本控制”是教学改革不可避免的重要问题。教学模式建构和创新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些经费使用需要在师资培训、人员聘请、资源平台搭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办案必要经费等, 而这些单纯依靠学校财政拨款是无法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的;第二, 案源获取。在校大学生通常没有司法职业证书, 所以根本无法从实践中获取案源, 只能由带队老师将自有案源和学生共享。但这势必会涉及到教师、当事人等隐私、商业机密等各方面问题;第三, 带队教师配备。从配备教师要求上看, 大部分教师都是学术型人才, “双肩挑”具有辩护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人数并不多, 法官、检察官工作实践经验高校教师不具备;第四, 学生自愿投入。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需要大量自愿者学生投入相当精力到实践中去, 这对于接受传统教学听课、评教模式的广大学生而言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观点, 自愿接受这种相对较新颖的教学模式, 在实践中掌握自我学习和领悟的方法, 理解法的深刻内涵, 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
三、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建构与创新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案例式教学法不断改革和完善的结果, 诊所式教育是还原实践中的真实案例, 将学生从案件的旁观者转变为当局者。那么, 如何将这种具有实践性、自主性、亲验性和启发性特点的舶来品变成符合中国国情法学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对这种发展至今近十五年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 建构和创新。
(一) 探索教育部门与公益机构、司法机构结合方式, 解决资金难问题。
国家财政预算每年都会有大量资金投入教育, 中央财政设立“质量工程”专项资金用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但是, “质量工程”面对的是全国高校本科教改工程, 对于法学本科教学改革投入远远无法满足诊所式教学模式所需的各项财政支出。
我国诊所式教学模式原本就是在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下启动的。美国福特基金会的宗旨是:接受和管理资金以用于科学、教育与慈善目的, “一切为了公众福利, 此外无其他目的”。我们也可以和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等, 愿意投资教育改革、促进法学教学课程改革的企事业单位、民间团体机构进行合作。多探寻资金来源渠道, 彻底解决资金难问题。
我国司法机构是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构。而法学诊所式教学改革必然需要得到司法机构在师资、学生实践、案例庭审等各个环节指导和协助。司法机构在职责范围内应该全力以赴、无资协助。
(二) 送法下乡, 把诊所开到基层。
带队老师将自有代理诉讼案源提供给学生进行实战分析、司法机构将受理案件提供给学生进行学理分析。这种案源渠道会受到案源数量问题限制, 更会受到当事人保密质疑。那么, 由学校出面联系, 由带队老师带领学生在基层开设诊所, 由当地村委会、居委会协助, 面向基层定期、不定期举行法律讲座;面对面和村民、居民就有关法律问题交谈;接受一线村民、居民咨询、问疑, 用所学的法学理论、诊所课程知识解惑。这样真正落实理论联系实践, 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当事人接洽、学习面对各种实践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解决。最关键的一点, 这会是最为有效解决案源数量问题的途径。
(三) 带队教师数量、质量全面提升。
从配备教师数量上看, 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带队老师和学生师生比例平均最佳比例为1∶7, 但很多高校带队老师和学生师生比例平均比例大多都有1∶20。这样容易造成教师由于精力问题无法全面掌控学生实践学习情势。从从业教师结构上看, 高校大部分法学教师都是纯理论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 这对培养实践型、临床型诊所式教育的教师要求本身就背道而驰。如何彻底解决这个困境?
1、教师“走出去”:
投入资金, 资助教师兼职代理各类诉讼案件、委派到司法机构 (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 实习, 加强带队教师自身实践作战、临床诊断的能力。
2、司法人员“请进来”:
邀请律师、公安人员、检察官、法官到学校担任客座教师, 定期举行讲座, 并由他们担任校外指导教师, 亲自带队下基层参与诊所实习工作。
(四) 加强学生学法方式观念的转变, 重新制订评价体系。
大一大二学生应该加强理论学习的任务, 并在教授中指导学生“法学是实践性学科”。动员学生应该灵活掌握所学理论知识, 适当带领学生直接进入“基层诊所”, 让他们亲临感受诊所式教学模式。在大三、大四学生中, 转变开卷、闭卷这种笔头评价学生学习的方式, 实践中由村民、居民的评价;带队教师的评价;同队队友的评价占学科成绩的大部分, 而纯理论的笔头考核方式仅仅占很小一部分。
这样转变观念、多样化评价方式将法学本科学生逐步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接受诊所式教学模式, 客观上逐步提升学生临床经验, 让其成为“卓越法律工作者”。
四、总结
诊所式法学教育的定位等基本的、理念性的问题, 仍然是主要的、较具争议的话题。在中国启蒙、发展至今的“本土化”十余年中, 面临了许多问题。务实的结合各地、各校、各专业特色进行诊所式教学模式探讨并逐步提升效果, 将我们国内法学本科学生培养成为真正意义的法律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左卫民.诊所法律教育在中国本土化与多元化探索[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8.
[2]杜承铭.法学教育改革与法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M].福建: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3]吴春香.高校法学教学引入法律诊所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3.5.
法律诊所法学教学 篇11
一、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运用
诊所法律教育方法可以在课堂内教学和课堂外教学中采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比例是1∶5, 一堂课的完成需要由两个或更多的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完成。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限于课堂上, 在课堂下师生也可以随时随地联系、交流。师生之间通过电话、网络或者面对面地联络都可以。因为教师的配备比例大, 所以对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 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有利于因材施教, 从而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诊所法律教育方法在课堂内和课堂外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本文主要介绍二种典型的教学方式:一是课堂内采用的“模拟角色训练与评价”, 二是课堂外采用的“真实案件的代理”。
1.模拟角色训练与评价
模拟角色训练, 学生和教师都像演员一样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其中, 有的学生在虚拟场景中扮演律师, 有的学生扮演当事人, 还有的扮演证人、对方辩护律师、政府官员或法官等, 相互就某一事先设计好的纠纷由当事人之间进行谈判、辩论, 法官进行调解和审理。在模拟角色训练中, 指导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安排内容, 并完全控制模拟场景。
因为是模拟训练, 不是真实的办案, 所以允许学生犯错误, 通过教师对其错误进行纠正, 学生能从中吸取教训。模拟角色训练中, 学生可以轮换角色, 体验不同身份的感受, 便于在单一场景中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模拟训练的整个过程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例如, 当学生的角色体验是初次会见案件的直接当事人,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分三步进行:第一步, 学生为会见当事人作准备并与指导教师讨论面谈方案, 当然首先让学生先谈自己的想法, 之后教师再弥补不足之处;第二步, 学生进入角色完成当事人会见事宜;第三步, 师生共同讨论会见的结果, 一起分析学生在会见中的表现, 以及从这次经历中取得的收获和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在角色体验三步中, 最后一步分析和总结十分重要。一是通过帮助学生评价和修正在做模拟训练时已尝试过的技巧, 以便在今后的实践中能运用得更好;二是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习惯, 使学生间能够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从而共同进步。美国法学院的诊所法律教育实施的较早而且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他们在模拟训练中的做法是通过录像, 或用单面镜子观察学生训练中扮演角色的表现, 事后让这些学生和其他同学通过回顾来评价当时的表现。目前我们国内的法学院也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2.代理真实案件
直接代理生活中委托人的案件, 面对不断变化的场景, 甚至有的委托人对自己的律师也不讲真话。学生们在真实案件的代理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人或意料之外的事, 现实要求他们直面一个一切不受自己控制的世界, 并且现在就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做委托律师的机会:试验在这样的环境里, 自己如何去做。学生在代理真实案件的过程中, 学到的不仅是法律知识, 而且是整个律师工作的全过程和工作技能。这种方式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判断力、学习法律的思维方式、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学会理清事实真相的方法的最佳途径。诊所法律教学中要运用定期的课堂案件讨论会, 使学生将自己代理的真实案例相互交流, 切磋办案技巧, 讨论解决案件代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总结办案心得, 提高办案质量。
传统的法学本科教育中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在全部的教学内容中向学生灌输公平正义的基本理念。这样使学生的思维定式是, 面对现实生活和考虑具体问题时总是不由自主地去探究公平与否、正义与否, 而忽视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各方面利益的权衡, 结果往往陷于价值取向的判断, 难以寻求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诊所法律教育的方法改变了这种思维的培养, 要求学生对事物的是非曲直判断不是从法官的视角来进行, 而是要求学生要站在律师的角度去解决实际问题, 那就是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 想方设法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为当事人服务。学生们在代理案件过程中, 不能简单地对事情做出是非判断, 而应结合具体的事实和证据进行分析, 要考虑法律与事实背后的联系, 甚至于要去推测和判断法官和对手的想法。这种代理真实的案件中,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律师思维方式, 为将来进入律师队伍能得心应手地独立办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传统的法学本科教学中, 评价学生的标准往往是单一地看学生的卷面成绩, 也就是针对教学内容出一张标准试题, 然后根据标准答案来评价学生的能力。这种考核办法无法考察学生的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诊所法律教育考试是根据教学目标创造出一套全新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这种考试没有统一的标准试题。在诊所法律教育的课堂上, 学生不单单关心自己承办案件的成败, 更加关心当事人对案件结果的感受和自己承办案件的感受, 因此这种考核实际上就是看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教师要让学生理解, 代理案件的成败固然是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在承办案件的过程中真正地有所收获, 是否得到了他们所想要得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知识和技能。如果得到了, 即使案件没有成功, 他们也会得到较高的评价, 这就是诊所法律教育考试的先进性, 也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一种考核办法。
三、实施诊所法律教育方法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好开课时间, 因材施教
我国的法学本科采取四年学制, 对于刚入学的大一学生刚刚开设法律基础理论课, 学生们法律知识储备太少, 大二开设大量的法律专业课, 学生到了大四主要是毕业实习和联系就业, 所以最理想的时间应当是在大三阶段开设诊所法律教育选修课。另外对选修该课的同学也不应采用一套模式进行训练, 教师应对学生的专业素质先进行深入了解, 然后因人而异地作出安排。对专业基础好的、实践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尽量多安排代理真实案件, 稍差的同学可以让他们多参加一些模拟训练。
2.开展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
在诊所法律教育中, 每个学生接触的实际案例和接受的训练各不相同, 因此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也不一样。因此学生之间的交流十分必要。相互交流, 相互学习, 相互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能忽略, 指导诊所教育的教师能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不断总结经验, 完善自己的实践教学方法。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内容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教训。
3.正确认识诊所法律教育方法的地位
诊所法律教育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 更有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运用这种教学方法的成本是很大的, 因为在“法律诊所”中, 一名教师每学期只能指导5~10名学生, 所以教师的需求量大, 另外学生的各项训练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所以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理论水平, 更要重视教师的实践能力水平, 因此指导学生的教师既要有教师资格, 还需要具备律师资格, 而且需从事律师代理业务。所以目前在大多数法学院中, 有机会进入“法律诊所”学习的学生数量有限, 学院开设这门课也大都是选修课的形式。也就是说, 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中, 诊所教学方法不是唯一, 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同时, 还应推行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晨光.为法学教育打破樊篱提供动力[N].法制日报, 2007-08-19.
[2]华东政法学院理论研究组.法律教育与人才培养[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法律诊所法学教学】推荐阅读:
关于法律诊所教学模式09-05
模拟法律诊所10-03
诊所法律教育模式06-24
法律诊所案件代理心得08-08
社区法律小诊所矛盾化解大平台11-14
我国诊所式法律教育研究论文12-21
“街道法律诊所教育”的本土化模式10-06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法律诊所实习报告06-27
诊所教学08-06
诊所式教学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