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分析

2024-11-29

读《古诗》分析(通用12篇)

读《古诗》分析 篇1

关于读《古诗两首》分析

古诗两首,一首《山行》是唐代文学家杜牧所作,另一首《枫桥夜泊》是唐代另一位诗人张继的作品。《山行》通过诗人的所行、所见、所感,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赞美了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诗由石径、人家、白云、枫林组成,有景有人,有情有景,有主有宾,烘托有力,构图和谐,抒情自然。前两句是铺垫之笔,诗人言在前而意在后,“停车坐爱枫林晚》是诗意陡转直下,恰如翻越了一座山,进入了另一番境界。

《枫桥夜泊》写 是一个旅途中的游子,夜泊枫桥时所领略到的一种凄清、寂寥的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愁绪。诗的写作特色是前疏而后密,前两句十四个字写了六种景象,后两句只写了一件事:卧闻山寺夜半钟声。密处意象迭出,可以不入画,疏处点石成金,意趣盎然。让学生看到了一幅《秋江夜泊图》

教学的时候该如果让孩子来领悟这两首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和诗人的感受呢?

我想从课题入手。让学生通过质疑后探究来完成教学任务。

板书《山行》。引导学生探究一些他们提出的问题。1、谁能说说山行的意思?(就是在山上行走),是谁在山上行走?(这样也就认识了杜牧,然后学生交流课前预习中对诗人的了解)在什么季节在山上行走?(寒山,看出是深秋)这又是一座怎么样的山?(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石径斜写出了山路的蜿蜒曲折)这些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很快理解了文章所写的时间、地点。

学生在理解了第一句话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沿着诗人走过的足迹,在崎岖的山路上想想会看到些什么呢?于是,学生通过朗读,很快就会找出了石径、人家、白云是作者看到的远景,而枫林是作者在近处看到的。通过看图。朗读,让学生体会当诗人看到这些景色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呢?你能从诗歌中找个字来说说吗?学生很快就会得出“爱”这个字,什么使得作者喜欢这里的景色呢?结果不言而语那就是“坐(因为)枫林。你能从诗人那句诗歌的描述中体会到呢?(霜叶红于二月花)。二月的花是怎么样的?(春日,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盎然的春意是多么的让人神往),而此时的被霜打过的枫叶又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此时的美景真是不是春光胜似春光,这又怎能不让诗人欣喜,流连呢?)通过图文结合。通过朗读体会,学生脑中也就浮现出了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如果说《山行》是诗人徜徉在秋意艳红的枫林里是多么的惬意舒畅。而《枫桥夜泊》则体现的是另一种意境,另一种思绪。

《枫桥夜泊》体现的是诗人的愁绪。如何来展开教学,让学生明白这“愁”呢?

在课前应该让学生来谈谈这方面的体会,比如: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即使是白天,当你一个人你会想些什么呢?通过讨论,学生大致体会到了“寂寞、孤寂”。

在学生谈体验的基础上。引入课文。先让学生明白“枫桥”指的是什么?“夜泊”由作何解?在明题意之后,让学生先读读诗文,想想你能读懂什么?我想学生不难理解所见的“江枫”、“渔火”、“姑苏城外寒山寺”、“月落”客船等词句的意思,也不难理解所闻的“乌啼”、“钟声”等词句的意思。在这样的夜晚,让学生看图想像诗人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学生也就理解了诗人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愁,而转转反侧,这不就是“对愁眠”最好的诠释吗?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入手,通过朗读、交流、感悟,我想文字的内容学生不仅能熟记于心,更重要的是诗意的理解也就顺理成章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是美好的季节,同时也是萧瑟的季节。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同一环境下不同的感受。让学生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这也是我们老师需要和学生会共同探讨的。

读《古诗》分析 篇2

其实, 按人的智能发展规律来说, 中国的这种传统教育方法才是合乎人的自然成长阶段的。比如我早年背诵 《论语》并不理解, 但在我以后的人生路程中, 遭逢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时候, 会忽然理解了《论语》中的某些话, 越发体悟小时候背书真是很有道理的。直到今日, 《论语》也仍是我背诵得最熟的一本经书, 这使我终生受益。我确实因为读诵了 《论语》 而在性情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 我逐渐体悟到了儒家思想中的柔顺而坚韧的美德, 因而改变了我以前的倔犟急躁的脾气。这种体悟对我一生的处世为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再比如, 像李商隐的“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我也觉得不错, 念起来也很好听, 嫦娥、银河、烛影、屏风这些词汇也都是我熟悉的, 我就背下来, 并没有什么深的理解, 后来一直也没理会。直到1953 年, 我到台北二女中教书时, 课本里选了一篇《资治通鉴》里的文章《淝水之战》, 里面写到前秦与东晋交战, 东晋胜利了, 获得了一辆苻坚的云母车, 想必是车上有云母的装饰。下课后我搭乘公共汽车回家, 在等车时, 想到刚刚讲的云母车, 忽然间李商隐的嫦娥诗从脑子里跑出来了。这时距离小时念这首诗已经好几十年, 当年纪小时我只是从表面知道嫦娥的故事和屏风、烛影这些具体的物象, 可这时我对这首诗就忽然有了另一种体会。因为我已经过了患难, 才真正懂得了李商隐这种孤独、寂寞、悲哀的感觉。诗里这些丰富的内涵, 孩子是无法理解的, 就是要把小孩记忆力强的时期利用上, 让他背诵下来, 只要他记住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 随时都会有所体会, 随时都会有所升华。

我小时读诗也是喜欢那些声律好听的、意象优美的诗句, 至于那些有哲理的诗也不大懂。哲理诗写得最好的是陶渊明, 我小时没有读过, 也不知道如果读了会不会喜欢。陶渊明的诗是我上大学时跟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念书时才开始读的, 顾随先生非常喜欢陶渊明的诗, 我也是从一开始就喜欢上了陶渊明, 并为之倾倒。

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也是一首很好的诗, 说这半亩大的一方池塘像镜子一样, 天光、云影碧波摇荡, 问一问这水为什么这样清澈, 因为这水不是死水而是有源头的活水。人也是要有源头的活水, 就是你的生命要不断地充实, 不断地成长。这些道理当然是很好, 但只是在说一个道理。

而陶渊明不是这样, 陶渊明是结合了自己的人生体会, 有一分诗意的感情, 他的哲理诗, 写得非常好。我们来看他的《饮酒诗》中的一首:

栖栖失群鸟, 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 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 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 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 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 千载不相违。

这首诗有他人生的体验, 有一份感觉和感情在里面, 不只是由理性安排出来的形象的象征和寓托。有的咏物词是出于理性的安排, 是由思想把形象跟意思配起来的, 而陶渊明不是, 陶渊明真是有他的生活体验, 渊明确实在那时黑暗多歧的仕途中, 有过一段彷徨的日子, 但是他没有在黑暗中迷失自己。在陶渊明的诗中, 我们可以体悟到, 他以知命的委顺, 泯没了悲苦;他以知止的固执, 超越了迷途;他以闪烁着智慧的灯火, 照亮了他的四周, 终于找到了他所要走的路。而且在心灵与生活上, 都找到了他自己的栖息之所。于是陶渊明欣然地从他周围的事物中, 看到了种种可赏爱的人生妙趣, 在“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之际, 悠然吟出了“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的诗句。

古诗可以这样读 篇3

【关键词】读诗;大胆质疑;创造力

中国是诗之国,诗是中国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髓。特别是古诗词,千百年来,中国人在它宽广的胸怀里陶冶情操、感悟世界、了解民族历史。因此,诗歌在教材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当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了解古诗、解读古诗,热爱中国文化。

在传统诗歌教学中,我们通常都是读古诗、翻译诗句、体会感情、背诵古诗,几个回合下来,学生读诗的兴趣全无。要知道,只是记些注释,背诵诗句,并不是读诗的根本目的,我们教给学生的不该只是“标准答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阅读古诗,从而品出诗中的韵味、读出诗中的生活、感悟诗中的生命,不拘泥于课本及参考书,甚至对传统结论大胆提出质疑。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被称为我国古代民歌杰出代表作品,也被纳入了九年义务教材。大部分参考书注释如下: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我没到过草原,但在电视和电影中看到过牛羊在草原吃草的场景,对于这样的解释总有个不明白的地方,草原的草怎能长得比牛羊高?怎能掩没牛羊呢?读了张港的《经典古诗词另类“悦读”》后才知道:草原的草本身不能掩没牛羊,能掩没牛羊的应该是些芦苇、蒿草之类植物。如果真是那些草,又长那么高,马就不能跑起来,牛羊恐怕也要常丢失。那为何诗中作者说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我们再说说“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个人若着目视前方,能看到的只能是视角前方一百多度,如何能看到像个巨大帐篷的天空笼盖着原野呢?所以我们可以推测,诗人写诗的时候,应该是躺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根,仰望着天空,若有所思,此时正看到了半球状的天空,才有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也正是因为他躺在地上,位置低,才有了“风吹草低见牛羊”——牲畜在草地上时隐时现的一幕。总算弄清了原委,诗人正是设了一个迷让后人去猜。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仅仅20个字的不朽之作千古流传,作为激励诗,它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奋发向上的有志之士。宋人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许多人认为,作者写诗时在第二层,也有人认为诗人应该是在第三层,到底在哪一层?我们可以透过字眼探个究竟。“欲穷千里目”“欲”是想要,并非现实,而“欲”字也告诉我们作者登楼的目的是想看得更远,若是作者明知楼有三层却只登到二楼便写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太合逻辑,想要看得更远,直接上三楼不得了,还用得着在楼下猜想。所以,我认为作者应该是已经登到了顶楼,但还不满足,觉得看得还是不够高远,心想着要是还能再上一层楼甚至更高就好了,这才合乎逻辑。而这里的“一层楼”并非实指“一层”,而应是无数个“一层”,或是超越新的高度。这也才符合作者当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心志。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作者如此的聪明睿智,同样用20个字就道出了一个大自然蕴藏的奥秘。查看了不少参考书都将诗中“处处闻啼鸟”的“处处”注释为“到处”,若是这样,此句便译为“到处都能听到鸟儿明快的叫声”。真是这样的吗?我们可先从字里行间来捕捉一些关于作者的信息。“闻”是作者听到的,“花落知多少”则是作者的推测,这些说明作者已经醒了,但并没有马上起床出门,因此外面的世界并不是通过视觉看到的。李白的“不知明镜里,何处是秋霜”,“何处”指“何时”,译为“不知从什么时候有了白发”;柳永的《雨霖铃》“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方留恋处”指难舍难分的时候,“处”指时候;韩愈《早春》“最是一年春好处”显然说的也是时间。可见在古诗中“处”可指“地方”也可指“时间”。而“处处闻啼鸟”中,作者未出门,解释为“时时都能听到鸟儿的啼叫声”应该更符合作者的处境。

可见,读诗不需要多大的智慧,但不能没有自己的见解,在读诗的过程当中应当学会借鉴别人的观点,揉和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因为读诗同样需要想象的翅膀。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很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诗,以创新的视角读诗,教师还应当有效地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质疑,不可人云亦云。

诗的灵魂在于它的生活性,诗的魅力在于它的创造力。诗人同样是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我们只有用生活的眼光去读诗,用创造的想象力去读诗,才能读出诗的韵味,才能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才能达到读诗的最终目地。

参考文献:

读古诗初二作文 篇4

事情是这样:在前段时间,班主任给每人发了两张古诗资料,听说快要古诗考试了,同学们个个都勤奋学习。这不,都在认真复习古诗,连标点符号也不敢放过。

话虽如此,可还是有一些调皮捣蛋的同学,擅自更改诗词,给大家带来了欢笑。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飞流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那位同学话音刚落,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大笑,顿时气氛变得欢乐起来。

“嘿,老兄,李白后来咋了?”有人嬉皮笑脸地问。

那位同学耸了耸肩,表情严肃起来:“那位老板娘说,这位顾客,你不买就算了,还用口水把我的围裙弄湿,快走!快走!”说着,那位同学指了指下面,又做了个连推带拉的动作。

同学们笑得更欢了。

“怎么啦?乱哄哄的,成什么样子?”老师突然走进来,板着脸说。

同学们安静下来,都望了老师一眼,坐得端端正正。老师叹了口气,说:“快点复习古诗吧!别愣着!”

同学们低下头,从书包里翻找古诗资料。

“啪!刺啦!噢,资料被撒破了!”那位同学瞄了被“五马分尸”,“诗”魂出窍的试卷,脸上没有一丝波动,而是朝班长喊了一声:“朱梓轩!帮我复印一下!”又低下了头。不光只有他,许多同学的资料都是破破烂烂的。用老师的话说,就是被狗啃过了。

下课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跑到班长的座位上,目的只有一个;帮他们复印试卷,真是“读书破万卷”啊!

读古诗文方法 篇5

(一)古诗文诵读,要多读。多读是学习古诗文的传统经验。一要遍数多。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诚如宋代理学家所说“只要多诵读,遍数多,自然会琅琅上口,久久不忘。读的熟则不必解说,自晓其义也。”通过多读学生才能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的能力。二要数量品种多。“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理。《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规定背诵古诗文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背诵推荐篇目80首)。不仅应读古代的,还应读近现代的。凡是对学生有益的,都应涉猎。

(二)古诗文诵读,要会读。会读就是要掌握诵读的原则和方法。原则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先不要提出读的要求,不求理解许多,读了再说,有什么体会可以写一写,说一说,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可多可少写了就行,不想写也可说说。对于方法,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自由选择,细吟慢读也可,高声诵读也可。只要能让学生读的层次分明,读的酣畅淋漓,读出丰富多彩的味道来,就是成功的。

诵读,要读出韵味来。古诗文的语言一般高度凝炼概括,讲究声韵和谐,讲究朗朗上口。只要多读就能读出韵味来。古诗文大部分都有节奏,有语气,同时也有自己的意蕴。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朗读方式,领读、范读、自读、齐读、分组读等方式,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停顿、延长,掌握其中的节奏:叙述的句子平缓,对醉翁亭的自然环境描写,读时就要平缓;描写的句子注意意境,在整体感受的基础上进行诵读;抒情的句子要读出情感来。如抒情句子“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根据节奏、语气,就能把作者政治上受排斥,仕途失意,苦闷抑郁,寄情山水内心复杂的感情读出来了。

诵读,要读出情味来。古诗文不外乎情、事、景,三者以情为本。情是作者跳动的心,情是文章勾人的魂,它渗透于字里行间。学生若能多读,调动自己的主观情感参与,与作者产生共鸣,就能读出古诗文的儿女情长、山水景韵、田园乐趣、童趣真稚、亡国哀思、别离之痛等。也就读出了古诗文的“情”,读出了令人振奋的闪光点。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把握借物抒情、以景抒情、以物喻己是诗文的特色,把握好了,就能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擦出耀眼的火花。

诵读,要读出意味来。古诗文往往借助于意象渲染一种氛围,借助于跳动的诗文来表达一种意境。其意蕴有的欢快,有的含蓄,有的委婉,有的直抒。只有多读反复咏唱,才能将眼前的文字,活画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展开想象,将一个饮酒填词的晚归少妇,因忙于回家而误入深处,惊起一滩鸥鹭那自由自在的、欢快的生活画面展现在自己的脑海里,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将这幅画自己描绘出来。

诵读,要读出品味来。诵读古诗文,掌握字、词、句、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文章主旨等是不可或缺的。但还应该学会赏析。可以从诗文的字词品味、情感体味、风格认识、意境探求等方面来赏析。欣赏是个人的活动,他人的活动不能代替自己的感受。体验是个性化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体验。所以古诗文诵读,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体验。

诵读,要读出余味来。古诗文要多读,还得要不断地创新。不能停留在浅层次的认识理解上,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思想教育上。诵读古诗文,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同类阅读等。如诵读送别诗时,可将《送孟浩然之广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芙蓉楼送辛渐》等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找出相同点、不同点,细细分析,加以区别,从而掌握这一类诗的特点。再如诵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不仅要学习他崇高的民族气节,悲壮血性的精神,更应该联系历史,找出和他一样的英雄人物,对他们的事迹加以研究讨论。使学生从中也得到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从而也就向更深层次发展了。诵读古诗文后,还可以让学生对古诗文

进行一些有益的活动,写读后感写体会,用对联概括或名言警句来提炼主题等。

三、感知悟情,挖掘诵读潜能

在古诗文诵读中,小学生的潜能非常易于被激发。诵读后,他们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谈出各自不同的体验和感受,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了诵读效率。

(一)以情找线索,加强记忆的条理性。在学生理解古诗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诗文的线索,加强记忆的条理性。

如陆游的《示儿》,这是南宋宁宗嘉定二年(1210)除夕前夜,作者临终前留下来的最后一首绝笔诗。从他两岁时北宋灭亡,到他85岁即将去世,北方大好河山始终没能收复。他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万事皆空,个人生死早以置之度外,唯一悲愤的就是山河破碎,念念不忘的仍是国家统一。80多年来,驱除敌虏、统一河山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动摇过。所以在他临终前,仍然叮嘱孩子们,将来这一天到来时,一定不要忘记祭祀他的亡灵,把这胜利的喜讯告诉他。教师通过质朴自然地分析,沉痛真挚地诵读,展示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人生壮怀,加强了学生记忆的条理性。再如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选取了这些过新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面,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诵读时,教师可以“春节的由来”为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使学生理清了诗歌线索及材料的内在逻辑联系,诵读起来轻松、愉快,印象深刻。

(二)以情找“支撑点”,提高诵读效果。儿童在诵读的过程中,最初的记忆形态表现为原始的直接的“自然记忆”,以后随着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发展才转变为利用某些“媒介”的“文化性记忆”。这里说的“媒介”即是记忆的“支撑点”——重点词,它可以提高诵的效果。

如朱熹的《春日》就是抓住“新”字作为“支撑点”:首句点明出游的时令、地点,下三句写“寻芳”,由“寻”而“识”,步步深化,而统率全诗的则是一个“新”字。这是一首有哲理的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教化,“春”暗喻孔子倡导的“仁”。这些意思如果用哲学讲义式的语言写出来,就枯燥乏味。本诗却把哲理融化在生动的形象中,不露说理的痕迹。学生便听懂、读透了。再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1068年,作者从江宁家中出发,乘船由长江水路进京任职。船过京口时,与好友宝觉和尚会面,留宿了一夜。然后横渡长江,停船在瓜洲。隔江相望,朋友就在对岸,禁不住生出一股依依惜别之情。而位于江宁的家,因为隔着几重山也看不见了,这更涌起了对家乡的无限眷恋。这时候正是初春时节,春风吹拂,放眼江南到处是一片绿色。作者多么希望能早日摆脱政事,重新回到宁静闲适的家园。全诗抓住“绿”字展开分析,“绿”字不但充满了色彩感,而且这种色彩感又包含了动感,使这首诗的生动性增加了不少。分析中又顺便向学生讲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是作者先后选换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决定用的,它成为精心修改诗作的一段佳话。这样找准“支撑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背诵的效果。

(三)以情激情促读,体验诵读的愉悦。诵读必须通过出声的朗读,再加上手抄,那么视觉、听觉、运动觉多种感觉通道在大脑皮层上留下较多的同一意义痕迹,从而加深记忆的效果。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中写到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月已经落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凄清的秋夜羁旅图。教师可以重点和学生一起探究——诗人在枫桥夜泊的时候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尤其后两句,请学生想象动静结合的意境: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夜的宁静,更在重重地撞击着诗人那颗孤寂的心灵,让人感到时空的永恒和寂寞,产生出有关人生和历史的无边遐想。从这种动静结合的意境创造让学生欣赏到了中国诗歌艺术的韵味,学生在诵读中始终以饱满的热情高声朗读,加深记忆。

(四)以情尝试回忆,调节诵读的兴趣。课前把诗文输入电脑或准备好教学光盘,在学生诵

读的时候可以在反复识记的过程中插入重现的方法进行。遇到背不下去了,打开电脑就像翻开书一样看看,易错的地方用红字出现,非常显眼,一目了然,只要插入重现,既调节诵读的兴趣又对难背或容易背错的地方作重点突破,记忆深刻。

读《古诗》分析 篇6

然而,学生在做高考诗歌鉴赏题时,有三个难点———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而“读不懂”居于首位。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基本的诗意都无法明了,那么也就谈不上对作品进行深入地鉴赏,围绕设问进行合理地答题,得分自然也就不高。且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想一想,如何做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 笔者经过数十年高中语文教学,总结出以下五个方面,以供学生参考,提升对古诗词的理解,作好高考古诗词阅读第一步。

一、看标题

在考场上进行古诗鉴赏,不要急于作答,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1. 标题表达作者写作缘由、写作目的。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从标题便知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歌极力描写了一番暮雨时分的场景,为送别营造了气氛; 再如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 张水部: 即诗人张藉,曾任水部员外郎) ,从标题便可知这是一首请张籍指教的诗,意即临近考试了,“我”的作品会符合考官的心意吗? 相传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并有诗回赠,朱因而得名。

2. 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标题便告知读者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标题明白如话;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直接告诉我们写作对象是庐山瀑布,从而也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写景诗。

3. 标题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标题中一个“喜”透露出作者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此诗更成为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二、看作者

我们知道,每一个诗人的生活经历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中,这些都会影响他们,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诗文。如王维———清新自然、凝炼朴素,白居易———雅俗共赏,陶渊明———平淡自然、质朴纯真,李白———豪放飘逸、愤世嫉俗,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李贺———奇诡变幻,杜牧———清丽俊逸,李商隐———含蓄绰约。而这样的风格特点便会在他们的作品中得以表现,如果我们平时多体会各类诗人的风格特点,考场上,根据作者,也能够对其诗歌内容体会几分。

三、看意象

“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感,“象”是生活中的客观事物。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涵义也具有了稳定性。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把握好。

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有几个重要意象———杨花、子规、明月。令人伤怀的暮春时节,杨花落尽,杜鹃悲啼,衬出李白对挚友的遭贬表达无尽的伤感,愁心寄予明月,借她来传达自己的同情与抚慰之情。可以说,正是运用了这些具有约定俗成含义的意象,此诗便更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悲情。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读懂诗歌情感的时候,必须关注诗歌的意象语言,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的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四、看关键字

中国古典诗歌的篇幅大都很短小,其语言凝练而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著名作家钱钟书用“闪电战”来形容古诗鉴赏。因此,读诗时千万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这样是绝对读不懂、读不透的,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边读边想,特别重要地是抓住关键诗句,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如杜甫的一首《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这种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五、看注解

在高考诗歌阅读中,如果有注解,它一般有两个作用: ( 1) 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诗歌的写作背景; ( 2) 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

如2013年重庆卷《鹧鸪天·酬孝峙》的“注”———“1孝峙: 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2罾: 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3熏风:东南风。”――就包括介绍了疑难词语“罾”“熏风”; 同时在作者的简介“明末文学家”中又暗示了本诗的思想情感,试想,明末清初的特殊时代背景下,这样的诗人大多会有借口和托辞,从而表现词人坚决不与清朝统治者合作的气节。这样的注解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了诗歌的思想内容。

正是有这了“五看”,考生如果能从前到后、从头到尾,按照如此顺序,沉下心来,深入进行思考,反复咀嚼,学会方法,运用方法,我想,便可走进诗歌、走近诗歌,让古诗词鉴赏不再成为难题。正如青年歌手满文军在《懂你》中所唱“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

古诗教学乐在“读”中 篇7

关键词:以读促解;层次分明;形式多样

读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读,能促进对古诗内容和意境的理解;读,能悟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读,能品出古诗的韵味。可见,读是学习古诗的有效途径,读是吸收古诗精髓的关键所在。那么,怎样让读在古诗教学中发挥作用呢?

一、创设诗意课堂,让生想读

古诗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与现代人有隔膜,在閱读理解上存在难度,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畏难心理。读就是打破隔膜的利器。怎样让生攻破自身难关,愿意读?这需要老师去营造氛围,创设诗意课堂。具体方法很多,一是介绍作者背景,介绍作者生活的那个特定时代、特定环境,把握作者作诗时的特殊心情去读诗、去想象。二是联系生活,把现实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入古诗,拉近距离,搭起入境桥梁。三是运用直观法,通过图片、录音、幻灯等手段,使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四是丰富想象,教学时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情节、场面,帮助理解诗文内容。

二、层次分明,形式多样,让生多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体会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而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的排列其实已经指明了朗读训练的先后层次和三个目标,其一般流程是:(1)通读;(2)精读;(3)品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听录音跟读,师范读,齐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读,接龙读,比赛读,表演读。一堂课,充分的读是学生理解诗、感悟诗的前提,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心无旁骛,专心投入,学生才能体会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三、发展个性,多维评价,让学生敢读

我认为朗读要以个别读、自由读为主,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个性化的朗读,在齐读前要先让生自由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反应是多元化的,每个学生都是各自不同的个别体,他们的学习极具个性,在自主学习中,对内容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对诗句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教师应当承认并尊重学生对诗的独特体验。不同的诗要因“材”而读,朗读评价要因人而评,有些学生能读连贯就要好好表扬他,有一些则要提高要求,评价的内容、方式也不一样,特别要抓住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敢于放声展示。

总之,在一首诗的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朗读是相互依存的,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读又可以促进对诗的感悟、品味,它们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最美唯有读书声,只有让生读出乐趣,读出味道,才能让心灵自由飞翔在诗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杨小稀.浅析小学语文中古诗教学方法[J].快乐阅读,2013(1).

(作者单位 江西省德兴市李宅中心小学)

读古诗词有感 篇8

——读《一生最爱古诗词》有感

由童辉主编,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一生最爱古诗词》分为三个部分:诗卷——千年情怀谁人知;词卷——豪放缱绻两相宜;元曲——断肠元曲在天涯。其中,诗卷包括:质朴天籁闻余韵——古逸;天然画卷最风流——诗经;瑰丽奇绝明珠来——楚辞;风骨散落汉家尘——汉魏南北朝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唐诗;哲思义理诗中藏——宋元明清诗。词卷包括唐五代词,宋词,金元明清词;曲卷主要是元曲部分。

一生最钟爱的古诗词缱绻,如明珠煜煜,如月华皎皎,如星辉灿灿。

当我读着质朴的上古歌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时,羡慕古人的随意自然。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感慨诗经的天然风流的魅力以及百姓对生活的浪漫和灿烂。在瑰丽奇绝的楚辞里,读“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长叹屈原的浪漫和忧君忧国的伟大情怀。读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被诗人恬淡,物我两忘,超然高远的人生境界所愉悦。读李白的“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我不能不惊叹作者那纵横驰骋、自由挥洒的千钧笔力;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感受到了作者蔑视富贵、鄙弃世俗的傲岸精神。读“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感受到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坚信。读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到了作者凌云壮志和蓬勃的进取精神。读“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我深深地体会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苦痛。读岳飞的“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我的心深深地被岳飞洗雪国耻,重整河山的壮志豪情所感染;读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我被全篇缠绵哀怨,委婉曲折的情谊所感动;读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被全篇的豪迈气势所感染;读李清照的“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被全篇的“愁”思所笼罩,变得多愁善感了;读“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既被全篇强烈的感情色彩所感染,更为词章的声调美和音乐美而陶醉;读蒋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我感受到了春光的流逝,容颜的易老;读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我陶醉于全篇明白如话、比喻形象的语言中;读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我沉吟在清淡而又深婉的词意里,感受着那层淡淡的哀愁„„读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我感受到了作者极致的断肠之感、秋思之愁。

每天读一点点这样的诗词,站在诗人的心境里感悟他们的生活,仿佛和他们一起走过,那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真是好。唐诗的博大,宋词的细腻,在当代诗歌中是看不出来了。诗词,还是要慢慢地品味。人说,读书其实是心灵的感悟,读古人的书,就是今人与古人灵魂的对话。

读古诗词有感 篇9

这本书告诉我做人要有礼仪、守诚信,要自强不息,乐于向别人学习……有时想想,我平时有很多不礼貌的地方,大人总是教育我,可我总是不听他们的话,动不动就和他们顶嘴吵架,有时太任性了。我知道他们都是为我好,我却不听话,不自觉学习,让他们操不完心,真得太不应该了。现在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爸爸妈妈之所以嗦,那不都是关心疼爱我吗?现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听他们的话,我也要理解他们。

特别是读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时,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学习要勤学多思,不能不懂装懂,不会装会。在学习生活中,有时遇到难题就绕着走,怕动脑,怕麻烦,不想问老师和同学。看了这本书我现在明白了,如果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对学习成绩是有多么大的影响,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记住这句话。

多读古诗词 怡情又养生 篇10

我国现存最早的《诗经》中,提到可以入药的草木鸟兽鱼虫的名称有260多种。

明代《本草纲目》把大量古人诗词文赋和名言佳句信手拈来,巧妙地镶嵌在著作之中,以文载道,相得益彰。如在介绍栗子的吃法时,引用了苏辙的“老去自添腰脚病,山翁服栗旧传方,客来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在解释当归“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时,则引出了“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胡不归”的诗句来。在形容枇杷时,又用了杨诚斋的“大叶耸长耳,一枝堪满盘”这两句诗。像这样的例子,书中随处可见。这种以诗明物的手法,起到了诗配画的艺术作用,读来兴趣无穷。

《本草纲目》还收有大量风格质朴,语言清新的医性诗歌。如:“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泛梗青青飘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选甚瘫风与大风,些小微风都不算。豆淋酒化服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这首诗把中药浮萍能治疗各种风瘫杂症的功用、服用方法概括得淋漓尽致。妇科要药郁金香,李时珍用一首小诗概括了它的来历和药物价值。“伊有奇草,名曰郁金,越自殊域,厥珍来寻,芳香酷烈,悦目怡心。明德唯馨,淑人是钦。”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我国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都和医药有着不解之缘,许多行之有效的保健养生好方法、好经验散见在他们的著作中。其中,有不少是以诗词的形式保存着。例如,明代学者邝露在他的著作《赤雅》中收载一首五言诗:“避色如避难,冷暖随时换,少饮卯时酒,莫吃申时饭。”意在告诉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应当节制房事,随气候变化及时更换衣裳,清晨不饮或少饮酒,日未落不要忙着吃晚饭。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的著名医学家陈念祖撰写的《医学三字经》、《医学实在易》、《时方歌曲》等医学普及读物,文字畅美,通俗易懂。如《医学三字经》中《咳嗽》一篇,用三言诗的形式将咳嗽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描绘得清清楚楚:“肺如钟,撞则鸣;风寒入,外撞鸣;痨损积,内撞鸣。谁治外,六安行,谁治内,虚痨程。挟水气,小龙平;兼郁火,小柴清。姜细味,一齐烹,长沙法,细而精。”将肺比作钟,撞之则鸣,通俗而生动,留给人的印象极深。

在赏析优秀的中华诗词作品时,我们时常会发现其中养生保健的记叙,细细读来,怡情又养生。

读《古诗》分析 篇11

一、“对读式”古诗教学的缘起

古诗词美在用词, 美在意境, 美在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一直以来, 教学古诗一般采用的模式是“解释题目, 了解诗人;理解难字, 翻译全篇;感悟情感, 背诵全诗”。教学中如果把工夫都放在逐字逐句机械的解释上, 既费时又破坏了意境, 而且忽视了古诗词的文化营养和民族情怀以及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如何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引领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 在诗境中触类旁通, 学得灵活又趣味盎然呢?

基于以上的思考和多年的教学实践, 笔者试图改变传统古诗学完一首接着一首教学的做法, 进行“对读式”古诗教学的尝试, 初步形成“对读式”古诗词教学的操作模式。所谓“对读式”, 即以课文中的古诗为主, 链接一首与之有内在联系的诗,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主带次穿插学习。

二、“对读式”古诗教学的操作模式

1.想象画面, 进入诗境。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借助想象在诗与画之间建立一个通道, 是进入诗境的最佳途径。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 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钱正权老师也认为引领学生进入诗词意境的基本路子, 不是一味地去寻求诗词的信息意义, 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词中的画面。

教学时, 我们应把握住古诗词“精练、跳跃、浓缩”的特点, 从诗词中的字、词、句生发开去, 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把诗词读“胖”, 在头脑中再现逼真的情景, 进入诗的意境, 享受古诗词的艺术之美。在何处展开想象呢?笔者认为要在诗句的精妙之处, 所谓“一字风流, 境界全出”。

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在教学《如梦令》这首词的时候, 就让学生根据“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些词语联想画面, 在词语引领下, 学生脑海中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那画面有声有色、有人有景、有静有动, 充满了无穷的生机与魅力。每个学生言说的是他自己心中的风景, 那风景, 已不纯粹是客观的、物化的, 而是主观与客观融合的结果。这一板块设计, 唤醒了学生所有的器官:用耳听、用眼看、用嘴诵、用脑想象、用心灵感受, 打开身体所有通道接收词的信息, 进入词境。

笔者教学《牧童》时, 在学生初步读通古诗之后, 抛出一个核心问题:“边读边想象画面, 看哪些字词激起了你的想象?”然后就围绕核心问题, 抓住“铺”“弄”“卧”对原野、弄笛和卧姿让学生展开想象,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 让他们的情绪与诗人产生共鸣, 感悟牧童的悠闲自得。学生通过想象, 用心灵感受诗的意趣, 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 慢慢将古诗读丰厚了, 获得了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

2.聚焦诗眼, 对读诗 (词) 文。

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 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聚焦诗眼, 对读诗文, 引导学生推敲体会, 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

叶圣陶先生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早已指出:“不用旁的文章来比勘、印证, 就难免化不开, 难免知其一不知其二。”对读的重要意义由此也可见一斑。

两首诗的对读, 不是学完一首诗再拓展学习另一首诗, 而是将两首古诗交融在一起, 在过程中展开。

例如笔者执教的古诗《牧童》, 教学过程中共进行了三次对读:

第一次:学习了吕岩《牧童》诗的前两句“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之后, 第一次引入栖蟾《牧童》中的前四句:“牛得自由骑, 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 一笛一蓑衣。”同样感受牧童所在环境的美好和那份自在。

第二次:学习了“不脱蓑衣卧月明”以后, 引入栖蟾《牧童》中的中间两句:“日出唱歌去, 月明抚掌归。”通过诗句对读进行补充, 使学生豁然开朗:原来牧童傍晚这样“卧月明”是因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辛苦了一天啊。

这两次对读是诗间互补的读。

第三次:悟诗情, 思考兵荒马乱中的吕岩为什么会写《牧童》诗的时候, 学习栖蟾的最后两句直接抒发的感叹:“何人得似尔, 无是亦无非。”

这种“对读”不是平行式的, 也不是简单的叠加式, 而是通过以主带次、以点带面的形式实现诗句、诗意、诗境等方面的对读比照, 从而达到了古诗间的互识、互补与互证的目的。

3.统整全诗, 比读感悟。

《三国演义》第一回有一句很有名的话:“话说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古诗词教学, 也应该顺应这个道理, 在整体观照下, 走一个“合—分—合”的过程。在聚焦诗眼、对读诗文后, 统整全诗, 就像画圆收口一样, 让课堂结构呈圆融之势。这也是对整节课学习的两首诗最后进行整体上的把握, 如果说前几个环节是为了“跳进去”, 去品读、感受古诗描绘的画面, 那么“统整全诗, 比读感悟”这个环节就是“跳出来”, 在两首诗的比较中发现异同。

例如, 笔者在古诗《牧童》最后的教学环节中把之前教学中陆陆续续出现的栖蟾的《牧童》诗句连起来完整地读, 然后与吕岩的《牧童》进行比读, 学生首先发现了相同处:这两首诗都提到了小牧童、笛子、老牛, 写的都是牧童悠闲的生活;还发现了许多不同之处:格式不同, 情感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学生感受到了发现的快乐, 也进一步感悟了诗人的情感:不管是间接表达, 还是直接抒发, 生活在兵荒马乱的诗人们都渴望过上牧童那种悠闲安然的生活。

二、“对读式”古诗教学模式的特点

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融会贯通。由此及彼, 触类旁通, 这也是古人早就提出的一种阅读方法。“对读式”的古诗教学模式, 追求的是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化为己有。它主要体现了诗与诗的交融, 诗与文的挂钩, 内与外的链接。

1.诗与诗的交融。

诗与诗的交融主要体现在整节课的古诗两首对读、比读上, 教学吕岩的《牧童》时对读、比读同时代诗人栖蟾的《牧童》, 教学张籍的《秋思》对读、比读孟郊的《归信吟》, 教学翁卷的《乡村四月》对读、比读同一课文中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除此之外, 诗与诗的交融还体现在某个点上的对学生古诗积累的唤醒。比如《乡村四月》中以“绿遍山原”这个词组的词境创设为依托, 盘活学生头脑中积累的一组描写“绿”的诗句。以及在学完后, 畅想丰收美景时引入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一句。

教学《牧童》时, 引导学生想象:“牧童这一整天在原野上会怎么玩?”学生在想象中读出诗句:“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又在诗句的提示下想象牧童还有哪些玩法。这一环节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古诗积累, 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 同时课堂弥漫着诗香、诗味。

2.诗与文的挂钩。

“诗”是“文”的浓缩, “文”是“诗”的诠释, 诗、文各有自己的语言个性。诗、文挂钩, 可以使各自的优势得到互补。盛老师在执教《春日》和《游园不值》时, 起课就是用朱自清的《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引入, 既联系新知, 是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 又含蓄地揭示了诗文。在学习《游园不值》体会满园春色时, 让学生欣赏多媒体播放的满园春色, 用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诗文描绘, 调动了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 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又如笔者在教学古诗《乡村四月》时, “雨如烟”这个语言点的学习, 在学生想象这是一场怎样的雨后, 引入朱自清的《春》中描写雨的一段文字。诗与文的挂钩,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语言信息量, 同时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 积累语言。

3.内与外的链接。

内与外的链接, 就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侧重学习一首, 以主带次地带读与之相关的一首, 拓展一组同题诗, 通过阅读感悟, 将课内外学习的内容整合, 从而摆脱小学语文教材的束缚, 走语文教学课内外结合的道路, 使古诗学习走向更开放、更主动的自主学习的广阔天地。

如何读懂古诗教案 篇12

执教者:卢 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由具体到一般进行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审美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预学案从具体例题中自主探讨读懂古诗的方法。教师小结后进行当堂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激发学生鉴赏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内在美。教学重点:

掌握读懂古诗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

怎样灵活运用探寻出的方法,明白诗歌表层意思,领会诗歌深层意思。教学准备:

课件制作

预学案设计

教学过程:

第一个环节: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探寻如何明白诗歌表层意思的方法。具体步骤:

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长汇报预学成果。师生互动,明确答案。活动一:明白诗歌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探寻明白诗歌表层意思的方法。翻译出下列诗句的大意,明白表层意思。

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竹林中不时传来一阵阵喧笑,那是洗衣的女子结伴而归。溪中的莲叶摇曳,3.“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八首》)

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4.“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远处群山像女子头上的玉簪和螺髻。②遥岑:远山。③玉簪螺髻(jì):玉簪,碧玉簪。螺髻螺 清晨对镜晓妆,唯恐如云双鬓改色;夜阑对月自吟,该会觉得太过凄惨。

是渔船沿水下行。

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旋盘结的发髻。皆形容远山秀美。5.“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

小结:你在翻译诗歌大意、明白诗歌表层意思时有哪些心得体会。请结合上面的诗句加以说明。

二、教师小结探寻明白诗歌表层意思的方法。填充内容、调整语序、整合句意

(注意倒装、省略、词类活用、互文见义、双关、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三、当堂练习,两位学生上黑板。

四、师生互动点评,呈现答案。翻译这首诗的大意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过路人问路却摇手不答,害怕吓走鱼儿而不回答

大意:

傍晚时分,一阵微风吹来,把我从冥坐中惊醒。我走近窗户,思绪飘渺起来。(风)吹开门,又吹动竹子。(我听到动静)以为是故人来(看望我)。(风)吹落竹枝上的露珠,露珠滴在石阶下的青苔上。(这风)应该掀开门帘进屋来,为我拂去绿琴上的尘埃。

第二个环节:领会诗歌深层意思。

一、探寻快速地初步推断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具体步骤:

(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长汇报预学成果。师生互动,明确答案。活动二:领会诗歌深层意思,探寻快速领会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

在明白诗歌表层意思的基础上,请你说说下列诗歌中的深层意思,即诗中的思想感情。

例1:韦应物的《寒食寄京师诸弟》:“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既透露了诗人的归思,也表达了对诸弟、对故园的怀念。例2:戴复古《江阴浮远堂》:“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淮南,指今江苏、安徽省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之地。南宋与金议和,划淮为界。故由长江南岸的江阴北望中原,要从淮南看过去。极目:穷尽眼力。神州:原指例3:杜甫《旅夜书怀》中的诗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联系信息 题目 诗中反映人物心情的词语

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

全国。充分表达了国耻不雪,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之情。联系信息 注释

自己到处漂泊像什么呢?就像天地间的一只孤零零的沙鸥。例4:崔颢《黄鹤楼》中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揣摩语言:意象语言 尾句 诗人生平

乡关:故乡。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的大江令人发愁!

小结:你在快速地推断上面诗歌的深层意思时有什么窍门吗? 请结合上面的诗句加以说明。

(二)教师小结,探寻快速地初步推断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 意象语言、情感语言、首尾句

二、继续探寻领会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具体步骤:

(一)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长汇报预学成果。师生互动,明确答案。活动三:领会诗歌深层意思,继续探寻领会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

在明白诗歌表层意思的基础上,请你说说下列诗歌中的深层意思,即诗中的思想感情。

例一 采桑子(其一)

欧阳修 吊古怀乡 揣摩语言:情感语言 尾句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波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西湖风光好,驾轻舟划短桨多么逍遥。碧绿的湖水绵延不断,长堤上花草散出芳香。隐隐传来的音乐歌唱,像是随着船儿在湖上飘荡。

无风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样,不觉得船儿在前进,只见微微的细浪在船边荡漾。看!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清丽活泼、空灵淡远

例二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清新明净 空旷开阔 清幽秀丽

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 小结:你是怎样领会上面诗歌的深层意思的?请结合上面的诗句加以说明。

(二)教师小结,探寻领会诗歌深层意思的方法。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

3.筛选词语,确定内容

联系意境、情感、思想态度等相关主题词,确认诗歌的深层意思。

三、当堂练习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这是一首怀远思人之作。“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这两句诗渲染了清冷、幽静的氛围。西湖:指颍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县东南,是颍水和其他河流汇合处。

写出了作者游湖过程中平静悠闲愉悦的心情。

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本诗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感情。风,是古人常用来表示怀念、思恋的比兴之物,诗人说:风啊,什么时候能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结句含蓄隽永,语意双关。言外之意是: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

布置作业:

按照读懂的两个层次,给下面两首诗写一段解读性的文字。

(一)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在秋天清冷之时,我更觉愁思郁结,到溪亭观览景色,到黄昏还徘徊着不想离去。

翘首遐观,我只见初月挂在高高的树上;微风吹过,好似觉得酣酒已经醒了一半。

林中落叶飘零,野地空旷寂寥,独行无绪,唯有闲坐,细数着那空中的点点萤光。

忽闻渔歌唱晚,不知起于何处,放眼遥望,远汀之外孤灯隐现,想必是渔歌放处。

《溪亭》是宋末爱国诗人林景熙的作品。写作者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孤独、徘徊的情绪,传神地描绘出作者苦闷无聊的心境。

冷清幽寂

蕴含着国破家亡、飘泊无依之感

(二)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魏万,李颀的晚辈朋友

关城:潼关。

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

砧声:捣制寒衣的声音。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树色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

上一篇:医学会神经外科学术年会院长致辞下一篇:2016国土资源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