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美读教学

2024-10-03

古诗词美读教学(共6篇)

古诗词美读教学 篇1

摘要: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发掘古诗词教材中蕴藏的美,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审美教育。以美感染学生的情绪, 打动学生的情感, 启发学生的心智。要引导学生读出古诗词的韵律之美, 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感受古诗词的情感之美, 更要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词中蕴含的人格之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道德情操, 培养审美情趣, 提高感受美, 鉴赏美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美的语言可以给学生以美感, 古诗词教学中的美育内容极其丰富, 需要老师结合教材进行点拨、讲解、引导学生品味揣摩, 激起其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但是古诗词的产生时代久远, 学生在语言方面存在着理解障碍, 再加上学生生活阅历与认知水平的局限, 要让学生深入领悟其内涵,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非常不易的。另外, 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 初中语文在古诗词教学方面不是特别重视, 更多的是背默名句。有时也会很具体地讲解了古诗词, 注重传授知识, 答题技能训练, 结果学生只能片面地理解大意, 很难从整体上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古诗词原本蕴含的浓浓诗味和古典韵味渐渐被淡化, 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日渐僵化。

初中阶段, 学生背诵了大量的古诗词, 有了一定的积累, 情感日渐丰富, 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 正是人生观初步形成的阶段, 在古诗词教学中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 有助于他们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 热爱生命,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 笔者认为, 初中阶段是引导学生品读古诗, 提高审美情趣的最好阶段。

古诗词最大的特点就是凝练蕴藉。因此, 古诗词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文学样式。笔者认为,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独到的美。一首古诗词, 可能是平仄押韵朗朗上口富有节奏的韵律吸引了你, 可能是意蕴深远富含哲理的意境打动了你, 也可能是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染了你, 还可能是诗人超越常人的胸怀抱负、人生境界激励了你, 等等。

那么, 在古诗词教学中, 我们应当如何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浅吟低唱, 读出古诗词的音律之美

古诗词通常是可以配乐吟唱的, 在音律、押韵及对仗方面均有讲究。音韵婉转和谐, 格律精工严整, 吟唱起来朗朗上口。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 朱光潜先生一直把诗歌的音乐性称为诗歌之灵魂。“吟咏诵读”是古诗词教学的灵魂, 是学生吸收古诗词营养“丰富语文素养”, 接受精神熏陶的有效途径!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 朗朗上口的古诗词,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音律变化之美。

在吟诵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引导。一是指导学生划分节奏。古诗词的节奏划分四言采用2-2式, 五言2-3式, 七言2-2-3式, 其中3可拆解为2-1式或1-2式。学生了解这种基本的诗歌断句形式后, 会自然的进行停顿, 无形中感受到古诗词的节奏之美。二是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中的押韵。每一首古诗词都会有一个或几个韵脚, 抓住这些韵脚读古诗, 才能感受到古诗朗朗上口的音乐之美。在吟诵的基础上配上适当的音乐, 学生随着音乐自然地吟唱, 不知不觉就走进了诗人营造的意境。

二、抓住意象, 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 意境是由意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古诗词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含蓄隽永”“言有尽而意无穷”, 常常用寥寥数语, 通过一些丰富、生动、鲜明的意象, 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字里行间寄托着作者浓浓的情思。在课堂教学中, 要积极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首先, 要教给学生古诗词中常见的几种意象所寄托的情思。如, “月亮”“大雁”往往传递的是思乡念亲之情, “杨柳”象征着惜别不舍之意, “酒”营造的是一种愁闷心绪, “松柏”象征着正直刚毅, “山”则寓意着艰难险阻。“燕子”多象征春天的到来, 传递了欢乐与生机;而“乌鸦”则渲染了凄凉的氛围, 暗示了衰败与荒凉等。

其次, 要引导学生通过意象想象画面。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有如下意象:朝雨、柳、酒、故人等。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是一幅融情于境的画面:诗人没有直接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而是通过杨柳青青, 杯中酒和怅然若失的故人, 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想象画面可以分两步来实现:一是直译, 读懂意思;二是借助意象, 丢开书本, 充分想象, 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所营造的画面。甚至在课后可以通过小作文的方式, 指导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扩写。当学生真正读懂意象感悟意境时, 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读出古诗词的韵味, 读出古诗词的典雅之美。

三、联系生活, 感受古诗词中的情感之美

诗词是情感的艺术, 《毛诗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秀的古诗词能打动人们并流传至今,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诗词中流露出的真性情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读着诗人们的故事也许就是在读着自己的故事;品着诗人们的或喜或悲的心情, 也许就是梳理着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 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古诗词的情感之美, 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

初中阶段所选的古诗词内容丰富、情感蕴藉。有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钱塘湖春行》中, 白居易把春天寄托在“湖水”“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上, 生动地表现了钱塘湖畔春来到时的盎然生机, 诗人快乐、喜悦心情流淌在字里行间。杜甫《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用夸张的方式再现了泰山秀美而壮观的景象, 让人体会到诗人心中的自豪之感和对泰山的崇敬之情。读这类的古诗词, 应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体会自然的美好与神奇, 从而更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有惜别友人的不舍:“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等诗句无不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有天涯游子的怀乡: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希望归去的大雁能替自己捎传家信;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借依依不舍自己的故乡水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眷念;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中“乡泪客中尽, 孤帆天际看”, 毫不掩饰的眼泪无声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故乡给人一种历史的延续感, 也给人一种亲切感和安全感。这类古诗词, 传递出人类对家的眷恋, 不管漂泊至何处, 举头仰望, 心底最深的呼唤仍然是对家的呼唤。还有闺中妇人的哀怨:不论是《武陵春》中“载不动许多愁”的李清照, 还是《望江南》中“肠断白频洲”中的妇人, 中国古代妇女的情感世界通过这些诗词悄悄地传递了出来。这类古诗词大多情感细腻、意境清冷, 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中别有一番凄美的味道。

四、升华境界, 感悟古诗词中的人格之美

正所谓“大美美于心”。清人叶燮曾说:“诗是心声, 不克违心而出。功名之士, 绝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 轻浮之子, 必不能为敦庞大雅之响。故陶潜多素心之语, 李白有遗世之句, 杜甫兴广厦万间之愿, 苏轼师四海弟昆之言。凡如此类, 皆应声而出。其心如日月, 其诗如日月之光, 随其光之所至, 即日月见焉。故每诗以人见, 人又以诗见。使其人其心不然, 勉强造作, 而为欺人欺世之语, 能欺一人一时, 绝不能欺天下后世。”古诗词中所表现出的诗人们的人格魅力, 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珍贵的精神养料。

有的诗人淡泊名利, 追求精神超脱, 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有的诗人心胸豁达积极乐观, 如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等等;有的诗人心系国家百姓, 忧国忧民, 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 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等等。还有的诗人一片冰心傲骨凛然于世,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便是最好的写照,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更是满怀豪情。

这些古诗词中所流露出的诗人们的精神追求, 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 熏陶了他们的内在气质, 培养了他们积极进取、向往美好、关心国家的素质, 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

在实际的教学中, 审美教学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 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当然, 审美情趣的提升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这就需要教师长期的坚持, 在潜移默化中慢慢加以引导,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审美情趣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岑金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简谈[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13 (8) .

[2]张国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探索[J].祖国 (教育建设) , 2013 (9) .

[3]孙俊三.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李晓碧.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微[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0, (12) .

美读教学之我见 篇2

一、注意通过美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美读是一种阅读的美好的享受。美读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发展思维以及生活经验,可是语感和我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在阅读时我们自然而然地会有这样的体会,当读到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关的语言文字时,你就会浮想联翩,涌起感情的波澜,在内心深处很容易对这部分语言文字产生真切的感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脉脉相关、息息相通的,每当生活经验被激活时,学生一下子就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进而更加真切地感悟到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魅力。作为一个好的语文教师,都是通过朗读文本来进行课堂阅读教学的,我以为这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出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就能让学生走进快乐的语文课堂,真正感受到文章百转千回,气象万千,风情万种。

二、注意通过美读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效应

美读不仅仅是那么简简单单地读读罢了,更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心灵的对话和交融。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是否厚重,程度又如何,这往往直接取决于学生和作品,以及作者的心灵的沟通、理解程度。文章的风格也各有不同,我们教师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来深入揣摩每一篇文章蕴含的味道:有的要读得热情奔放,有的委婉含蓄,有的欢快甜美,有的慷慨激昂等。还有对作品的理解不同程度上取决于能否读出文章的不同节奏来。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才能把文字作品的教学内容准确、形象、恰到好处地表达出来,还能通过声音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把爱憎充分表现出来。这样的美读能使学生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效果,给人难以忘怀的教学效应。

总之,美读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的语文教学环节,因为美读教学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审美情趣和语文学养。尤其是一些名篇名著,要求我们的学生能通过美读,来达到烂熟于心,铭记在心,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魅力,对学生的人生观的形成打好知识金字塔的底座。

古诗词美读教学 篇3

关键词:文章精髓,品读,初读感悟,精读思考,诵读积累

“旧书不厌百遍读, 熟读精思子自知。”宋代的大文人墨客苏轼在几百年前就提出了现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 那就是“读”。那是不是像小和尚念经一般反复读, 读了上百遍甚至上千遍烂熟于心了却不知道他读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不是。我觉得文章应该以读会友。读完之后, 你要与文章交上朋友。那就得抓住文本, 让孩子在读中感悟, 在读中交友。

一、抓住文章的个性内涵反复读

古今中外的作品, 其主题大致相同。反映的内容无非是人间真爱、英雄形象、自然奇观、动物世界、风土人情、哲学思考……

比如哲学思考:就拿我最近教学的一篇文章《自相矛盾》吧, 这是一篇成语故事, 以往成语故事总是要让学生们总结归纳学完这篇成语故事后你懂得了怎样的道理, 于是课文读完后学生开始冥思苦想,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点什么来, 白白占去了课堂的宝贵的时间。事后细想一下自相矛盾这篇成语故事着重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夸口”以及言语前后抵触的特点, 从而烘托出“自相矛盾”的主题思想, 我何不不要提那样的问题, 而是改成让学生反复读那个爱夸口的买卖人卖矛卖盾时的语言,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 比如说男女生配合读, 一二小组比赛读, 看谁最能把买卖人的夸口, 吹牛的样子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 这样学生就有兴趣多了, 读的更带劲了, 有的孩子甚至能做出动作来配合文字, 于是我顺势让他们表演了出来, 有的孩子加上了自己的动作、表情、台词, 一个故事变成了舞台剧。把买卖人的吹牛不打草稿体现的淋漓尽致, 学生自然而然的明白了买卖人说话前后不一致的可笑。学生正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细细的品味文章的个性内涵, 与文章交上了朋友, 体会到读书的其乐融融。

二、抓住文章精髓认真品读

品读又分为三个层次:初读感悟、精读思考、诵读积累。

1.初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如:我教学《金蝉脱壳》一课, 我提出初读课文要求:

(1) 借助拼音读文, 注意读准字音, 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 遇到长句也多读几遍, 直到读顺为止。

(2) 用序号标出本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并想想每段讲什么?

(3) 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

(4) 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这样, 不仅培养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 同时, 为了解自然段的内容打下基础, 还能突出学生主体性。让学生首次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亲近课文。

2.精读思考:叶圣陶先生说:“所谓美读, 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 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相通了。”要让学生能达到美读的效果, 就必须先精读课文。在我教学《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篇课文的第4、5自然段时, 我先让学生观赏“春天到了, 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的画面, 忙忙碌碌的蜜蜂, 在空中飞舞的小鸟围绕着随风摆动的花儿,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这时学生也能走进画面, 进行情感体验, 然后我再播放乐曲, 让学生伴随乐曲轻声读文, 并用笔划出文中所描写的情景, 最后指导朗读, 让学生根据乐曲节奏的快慢, 声音的高低, 读出感情变化, 品悟到花儿的美丽, 品悟到高尔基看到儿子种的花后的开心高兴之情, 从而体悟到高尔基和儿子之间互相的爱。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 又无声无息的明白了父子之间的这种真情, 读来又有一股子暖暖的感动, 自然而然的有了情感体验与这篇文章交上了朋友。

3.在同样的一篇表达感情的文章《爱如茉莉》中, 走进作者笔下父亲母亲的情感世界, 我们没有听见他们感人肺腑的爱情表白, 没有看见他们卿卿我我的浪漫举动, 但是从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我们却感觉到一种真情的存在、至爱的可贵。其中的细节描写是文章的血肉,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样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细细体会。首先 (1) 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的6-17小节, 找出使你感动的细节, 用“——”画出来。 (2) 接着, 选择一个最感动你的细节读给你的同桌听。 (3) 教师范读, 用心交流这些细节后, 选择最令你感动的细节, 想一想写批注。 (4) 全班交流后再读。这些细节描写使文章充满了融融的爱意, 温暖了作者的情怀, 也温暖了学生的情怀。学生在品读文章的过程中, 慢慢体会, 渐渐感动, 也能通过朗读表达出真情实感, 有了情感, 便能与作者心灵相通, 交上了好朋友。

古诗词美读教学 篇4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这是叶老特别推崇的一种读书的方法。这里的“美读”,既是“读”的训练方法,又是“读”的理想境界。纵观阅读教学现状,“读”作为语言训练的重要形式和方法已经引起了诸多教师的重视,时间安排、形式选取、功能发挥等诸多方面较之过去都有明显长进,但距“美读”要求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者对读的理解的狭隘性,对读的训练的简单化,注重形式上的要求,忽视实质性的指导。因而“美读”指导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为寻求阅读教学中的“美读”境地,教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情感、自我反复练读、做好美读示范准备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方法加强“美读”训练的指导。

一、精心导入,形成“美读”的情感基调

每篇课文都有其情感基调,或明快,或深沉;或欢畅,或悲哀;或活泼,或凝重……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其情感基调,这是“美读”的重要基础。而学生对课文情感基调的把握往往须借助于之协调的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创设又很大程度上由新课开始时教师的神情、导语所决定。为此,须根据课文的情感基调的和谐气氛,从而为课文的“美读”创设必要的情感氛围。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叙述了首都人民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告别总理的悲壮场面,反映了全国人民对总理的深切怀念。根据课文的感情基调可这样导人:教者手捧教本神情严肃、步子缓缓地进入教室,扫视四周,确保教室绝对安静,以形成不同寻常的严肃气氛,继而这样导人:同学们,有关敬爱周总理的故事你知道哪些?能说给大家听听吗?(引导简述)你认为总理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呢?以拓展背景,使学生整体了解总理的形象。继而语调深沉地进行描述:同学们,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的好总理啊,1976年1月8日,他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噩耗传来,高山哭泣,江河呜咽,全国人们处于无比的悲痛之中。这天,总理的遗体就要火化了,首都人们扶老携幼,伫立长安街两旁,与总理告别。《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就具体描述了那叫人撕心裂肺的送别场面。这样导人,就为课文的理解和课文的“美读”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想象还原,强化“美读”的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课文,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的,每篇课文都是客观生活(或客观事物)的描述,教学中须引导学生在目视、口诵、心惟的同时,借助想象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还原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这样,才能为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思想情感的感受提供形象基础,以强化学生对思想情感的体验。如阅读《草原》,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想边想象:读了这一段,在你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读了二至五段,在你眼前分别出现了什么画面?读后让学生借助投影口述“见闻”。这样通过想象,写景的语言文字就成了一幅色彩明快的草原风景图:天空的碧蓝,草原的碧绿,小丘的柔美,羊群的活泼,便活现在眼前;写事的语言文字则成了一幅具体形象的主客欢聚图:迎客的热情,会客的激情,款待的盛情,联欢的神情便漾于画面。这样语言变成了形象,就为引导感受画面,体会情感,实行“美读”提供了依据。

三、引入情境,深化“美读”的情感理解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学生与作者与文中人物心理的沟通,情感的联系,就是美读的重要基础,否则读书时当局外人,作壁上观,那就根本算不上什么“美读”。因此,在让学生借助想象,将语言内容还原成语言画面的基础上,可引导其扮演人物,进入文中,步入境里,以促使学生观其行、通其心、感其情,从而发挥情境的感染效应,以深化学生对语言情感的理解。如《十里长街送总理》阅读中可这样引导:如果这一天你来到十里长安街上,看到这么长的队伍,这么多的人前来为总理送行,你心情如何,会说些什么?——引发心底的呼唤;如果你看到那些满头银发的老奶奶、领着孩子的青年夫妇、泪流满面的学生,你会对总理说些什么?--激发心中的怀念;如果你是《温暖》中的清洁工,《周总理的睡衣》中的护士,《关怀》中的学生,《一个降落伞包》中的小扬眉,你会对总理说些什么?——诱发真诚的思念。这样引入情境能有效地缩小学生与事中人物的差距,使他们心理沟通、心灵沟通、情感沟通。这样,课文朗读就不仅是作者或文中人物情感的表露,而且是学生自我情感的流露,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提示引读,促成“美读”的情感共鸣

在一般情况下,在形象还原、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引导朗读,学生大都能把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但由于阅历和认识能力的限制,加至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存在差异,有时仅靠形象的还原、角色的扮演,学生往往还是身不由己、情不由衷。这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朗读提示、点拨引读。或描述画面、提示情境,或挖掘内含、提示情感,或渲染气氛、提示语气,以促使学生与作者和文中人物产生心灵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么一段:“‘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这是课文情感的聚焦,一字一句都是小女孩心的呼唤,情的表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在引导理解内容、体会感情的基础上,可这样引读:读了这一节,在你眼前的小女孩是什么样子啊?以引导想象小女孩衣服的破烂,身体是瘦小,满腔的泪水,下跪的双腿,上举的双手,颤抖的声音。既而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引发:同学们,你就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啊,这么寒冷,这么饥饿,这么痛苦,这么孤独,你看到了奶奶——世界上唯一疼你的奶奶,你会怎么喊啊!(稍停,酝酿感情)让我们一块向奶奶发出呼救吧!这样,引导领悟语言的内涵,语言的形象,语言的情感,就能有效地促进语言、情感、内含的有机统一,教师、学生、作者的心灵相通,从而使学生的朗读化作作者情感、文中人物情感的自然显露,以达到“美读”的要求。再如,“珊迪受伤了……”(《小珊迪》)在学生感受理解内容、感悟理解情感后,可这样描述:同学们,你看,小比利手拿四个便士来到作者面前,想到身受重伤的哥哥独自躺在家里随时都可能死去,想到自己今后再也无依无靠了,他是多么难受啊!他还没有开口,泪水就刷刷地流了出来。你听,他颤抖着声音哭诉着——(生读)这样以境诱情,强化感受,能有效地保证“美读”的效果。

古诗词美读教学 篇5

一、图像——实现审美愉悦

视觉是人感知美的最大途径, 美感强烈的图片直接刺激人的眼睛, 把美的信号传入大脑, 从而达到审美愉悦。

在制作微视频时, 笔者注意图片色彩的配置, 图文的和谐, 按钮的色调、大小、字体也与图片风格相吻合, 以保证画面的整体美。如教学《小池》这首古诗时, 首先展现在学生眼前的画面是 :悠扬轻快的乐曲声轻轻响起时, 一道细流缓缓从泉眼中流出, 没有一点声音 ;池畔的绿树在斜阳的照射下, 将树荫投入水中, 明暗斑驳, 清晰可见。还未到盛夏, 荷叶刚刚从水面露出相依相偎的情景, 构成一副生动的小池风景图, 使师生都沉浸在一个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 并得到欣赏后的满足感。

直观形象的画面介入, 渲染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美读的欲望。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 开始津津有味地诵读古诗。在美形、美读的基础上, 笔者运用微视频讲解,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轻柔。一个‘惜’字, 化无情为有情, 仿佛泉眼是因为爱惜涓滴, 才让它无声地缓缓流淌 ;一个‘爱’字, 给绿树以生命, 似乎它是喜欢这晴柔的风光, 才以水为镜, 展现自己的绰约风姿。”由此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展开联想, 进入意境, 领悟诗的情境美、形象美、内蕴美, 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愉悦,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思想力和想象力。

二、文字——感受无穷韵味

微视频直观、生动、形象的动态教学, 能变抽象为直观, 化难为易, 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使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大大增强。

1. 帮助记住字形。汉字结构复杂, 其中有很多形近字, 低年级学生极易混淆。以前, 为了让学生记住字形, 笔者真是煞费苦心, 用彩色粉笔标注, 编顺口溜, 反复书写, 组词对比等方式来强化记忆。虽然有效, 但费时多, 效率低, 师生负担重。微视频介入后情况就不同了。如教学“买”与“卖”时, 特意通过微视频向学生显示这两个字的区别, 将“卖”字上面的“十”用红色显示, 用动画形式将“十”飞入或飞出, 并配上相应动听的音乐, 飞入“十”便是“卖”, 飞出“十”便是“买”, 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两个字的区别, 而且在读字、辨形、悟方法中感受到识字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2. 引导正确书写。低年级学生在上课的前20分钟里, 注意力最为集中, 思维也最为活跃, 之后便会不同程度的出现“学习疲劳”状态。微视频的介入使之耳目一新、兴趣盎然, 有效地克服了书写时枯燥无味的缺陷。如 :教学“星”字时, 笔者制作了一组动画 :把“星”字分解开来, 拆来“日”和“生”两个部件。接着, 画面上显示出一个田字格, 告诉学生 :要学好“星”字, 一定要把“星”字的两个部件进行合理的组合, 摆好它们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这样写出来的“星”字才美观得体。然后, 屏幕上又显示出一组动画 :只见“日”随着清脆的律动音乐, 一蹦就蹦到田字格上半格去了 ;“生”紧接着蹦到了田字格的下半格。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印象深刻, “星”字该如何写也就不用教师多费口舌了。

微视频的介入将汉字由静变活, 由抽象变形象。通过文字动态的描绘、音乐的烘托, 使学生在美的感知、愉悦中激情引趣, 体会形象, 主动学习, 获得感悟, 自觉使自己的思维与情境达到和谐。学习过程中, 情境中的诸多因素刺激, 诱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有利于学生识字潜能的萌动与阐发。

三、声音——唤起情感共鸣

老舍先生说 :“文学创作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 还要注意文字的声音和音节, 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能叫文字老趴在纸上, 也必须让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 同样, 我们进行语文教学也应注意音韵美的赏析。优美的乐曲能创设情境, 烘托情感的诵读, 能使抽象的文字立体化, 具有音韵美和艺术穿透力, 变得鲜活起来。心理学家的实验结果证明, 美妙的乐曲能直接刺激大脑的兴奋, 使其迅速地步入情境之中, 能更好地调节情感, 促使学生读好课文。

如学《雨点儿》一文时, 笔者一边用微视频播放乐曲《小雨沙沙》, 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学生们个个神情专注, 陶醉其中。配乐朗读结束后, 让学生说说刚才听到的、想到的, 学生兴致很高。有的说小雨点、大雨点为大地带来了花花草草 ;有的说自己仿佛成了雨点儿了 ;还有的说听到了雨点儿与花草在说话……学生的发言一个比一个精彩。在乐曲的渲染下, 全班学生也美美地朗读了课文。课堂上, 师生都沉浸在童话故事所创设的意境中, 体验着雨点儿给世界万物带来的生机, 感悟到雨点儿的善良, 感受到一种被关心的温暖。

四、影像——营造和谐氛围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 通过有声语言和思维活动再现文本所表达的意境。由于个人因素或对语言驾驭能力等不同, 对课文的理解也就参差不齐。微视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感知材料, 充分发挥视觉和听觉的作用, 诱发学生学习的精神需要, 从欣赏画面到学习语言, 获得了画面与语言的一致性, 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教《绿色的卫兵》一课时, 笔者用微视频再现“狂风打着旋儿, 夹着黄沙”的场面, 学生看着漫天弥漫的黄沙, 耳边想起呼呼作响的狂风声, 风沙吹得人睁不开眼, 连仅有的几棵小树也要被连根拔起来了, 仿佛置身于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微视频为课堂教学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增强了教学内容的感染力, 使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 使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欣赏完微视频后,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 绿色的卫兵是怎么做到的?”学生们通过读句子, 找重点词, 进一步感受了绿色卫兵的勇敢、顽强。然后, 让他们有感而发地进行朗读、诵读、表演读。学生们戴上了头饰, 全身心地投入到各自的角色中去, 完全沉浸在美读、美悟、美形、美感中, 表演得惟妙惟肖, 课堂上呈现出一片生机。这种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形象感染, 使学生的再现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更丰富, 情感活动更积极, 整个心理活动达到一种高度和谐的状态, 建构起健康的生态学习环境。在这种状态下学习, 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图、文、声、像——点燃创造火花

小学语文教学, 不仅要知道读, 还要引导学生悟, 发表独特的见解。通过语言文字和微视频展示的图、文、声、像结合, 指导学生在想象中悟, 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 使学生在不断思考的碰撞中悟。

如《春雨的色彩》教学中, 笔者让学生们根据画面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来读读, 学生们读书的兴趣很浓。经过一番重点句子的指导朗读, 轻快活泼的乐曲响起, 学生们美滋滋地朗读着课文。“春雨究竟是什么颜色的呢?”课堂内, 学生进行了激烈地讨论。在精彩的讨论中, 他们的心中也勾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有个学生站起来说 :“老师, 我觉得春雨是亮晶晶的, 他可以把树叶洗的干干净净的。”说得多好呀,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其他学生们纷纷争论起来, 有的说春雨是蓝色的, 有的说是粉色的, 还有的说是白色的……笔者没有否定任何一个答案, 而是笑着说 :“小朋友们, 其实春雨就在我们的身边,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它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吧。”接着, 我们一起欣赏了一段春雨中的景色。

通过微视频图、文、声、像的交替使用, 学生们体会到春天的美景, 春雨的作用, 感悟出春雨的色彩, 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还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 点燃起创造的火花。

文言文教学中“美读”有效性初探 篇6

【关键词】美读 入境 悟情

文言难教,这是许多老师的共识。文言文中的表达习惯、字词意义、句法结构等很多方面都与今天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所反映的时代生活离现在太遥远,学生很难一下子真正获得贴近作品的情感体验,也往往难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从教学实践来看,一些老师常常感到文言难教,学生也觉得只学到一点文言常识,更不用说形成较强的阅读分析、鉴赏的能力。

如何走出文言教学的误区,切实提高文言教学的有效性呢?“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言之间架构起一座桥梁,让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

一、何谓美读

文言教学之所以出问题,就因为它忽视了“读”,不会“读”。今人欣赏古诗文离不开一个“读”字,而且这绝不是毫无趣味的、没有情感的读,而是投入生命激情的释放生命能量的读,即美读。文言文教学亦如此。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由上述课程目标不难看出,语文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也不例外。增强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理解沟通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这些目标的实现与“美读”是分不开的。

何谓美读?其实,我国自春秋时期开始,就注重涵泳、意会、体悟的吟诵方式。清人贺贻孙在《诗笺》中指出:“李、杜诗,韩、柳文,但诵一二首,似可学而至焉,试更诵数十首,才觉其妙。诵至全集,愈多愈妙。反复朗诵至数十百过,口颔涎流,滋味无穷,咀嚼不尽。乃至自少至老,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吟诵时与作者的心灵感通了、共鸣了。这种美读方式绵延数千年,培养出无数名垂青史的大学者、大作家。杨雄“读千赋”,杜甫“破万卷”,古人就用这种方式学习语文。20世纪初,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都对吟诵方式推崇备至。叶圣陶曾经提出:“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文章一读出声,势必带动其他知觉,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容易相通;有了朗读,文章言语所反映的生活情境,才能被学生个体所感知,借助这种被感知的生活情境,学生对言语才能有所品味、揣摩。朗读能让学生读到什么呢?他们在愉悦的熟读中,不但可以学到字词句篇的语法、逻辑、修辞,还能感受其中的思想观点、意境和情感。合乎规范的文本话语影响了读者不大合乎规范的话语,课文成了学生话语的参照。这样的“内化”,往往得益于教师字正腔圆且声情并茂的示范朗读和学生渐趋到位且绘声绘色的模仿朗读,得益于有声语言促使听者脑海里已有的经验和课文情境结合起来的独特作用。

二、如何指导学生美读

古人云:“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在精熟,量其资禀,能试三百字,而授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而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前人的理论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些启示。

读,要从不会读到会读,到读出韵味,读出精气神,需要多种形式的诵读相配合。诵读的形式很多:齐读、个别朗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领读、评读、教师范读等。课堂中,也可以使用诵读比赛的方式组织朗读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朗读欲望,实现竞争促进进步。所以在多种诵读形式中,评读是不可缺少的。评议时,教师应特别注意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切忌一言堂,要使每一个学生在评价过程中领略聆听、参与、提高、成功的喜悦。只要是学生读出真情实感的,能准确理解和表达朗读内容的,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不要只是强调某个字词的发音,以免造成形式化、表面化的指导。

品味语言,习得文言语感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美读”与“涵泳”来实现的。在语言感受的基础之上,在文章情感的触发之下,品味咀嚼语言的内蕴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难点。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切不可越俎代庖、喧宾夺主,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寻,大胆言说。我在《马说》的教学设计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

1.集体朗读,边读边划出能表现作者这些情感的句子。

2.小组交流,各选出两位代表发言。

(要求:一学生朗读,一学生解析。)

(幻灯片切入提示:文言虚词中的语气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还可以放在句首表示反问、推测的语气。这些用法看似很平常,但运用恰当,就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

3.学生发言,教师随机形成对话。

4.抒情重点语句解读:

①不以千里称也。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本以为大多数同学会读得不错,可是实际情况却是恰恰相反的。这又再一次说明学生的朗读水平与理解程度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因为朗读本身还存在着诸多技巧性的问题,一个受过技巧训练的同学即使面对一篇未曾理解的文章也能将其朗读得有模有样。“美读”与“朗读”是有一定区别的,在学生领悟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我们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未必要十分有表情的朗读出来,旨在领会文意。

三、美读必须重视有效性

1.课堂教学中有效美读的基本原则

课堂的时间十分有限,我们在重视美读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实效性。有效的文言语文教学要体现“教学价值”,不能搞新的形式主义,必须体现教师、学生、教学存在的真正价值,即“教学的价值”。故有效美读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从增强语感的实效性出发,每篇作品都必须让学生诵读,诵读要得其法。教师必须懂得根据不同的文言体裁,设计几种诵读的形式。一堂课中的诵读不能随性而为。

(2)从文言阅读能力培养的实效性出发,必须通过缘景明情,知人论世等方法,对文本进行“美的解读”。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际需要,对“解读”这种传统的但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继承和改革。只有经过美的解读,美读才可能真正得其法。

(3)在诵读和解读的分配安排上。诵读贯穿课堂,对作品的由浅入深的理解贯串每一次的诵读之中。

2.落实“美读”易出现的误区

(1)诵读过分强调形式多变,导致“读”变成了作秀,没有了真正的实效意义。尤其是喜好推陈出新的年轻教师,在追求出彩的效果的同时,忽略了语文课堂和朗诵课的界限。

(2)解读的过程中过分重视权威性分析,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美读体验,导致学生并不能在自己的美读中得到收获,美读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3)美读过程中过分强调“有高度”的能力的培养,缺少鉴赏基本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材的变化是最大的。新理念的不断推出和新的评价倾向,向语文教学发出了严峻挑战,而语文的实质是不会变的。在中国古代文言文的教学中落实有效美读,让美读带着学生领略文言文的灵魂之美,是我们今后教学研究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叶圣陶 著.《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版.

[3] 王尚文 著.《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版.

上一篇:节能灯控制器下一篇:成人英语口语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