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2024-10-15

古诗词教学三部曲(共10篇)

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篇1

古典诗词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也对古典诗词教学作出了明确的要求:“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 着重理解其思想内涵, 领略其艺术特色。”但我们必须看到, 在高考指挥棒下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大都以高考考点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指导, 内容讲授几乎是对诗词进行断章取义的字面分析, 如重点介绍作者, 忽略写作背景;注重字词理解, 忽视意境赏析;深挖思想情感, 浅谈主旨评价;侧重死记硬背, 忘却吟咏品味。这种教学只注重应试, 不注重领悟, 可以说是对诗词的“肢解”, 给人一种“只见其一, 不见整体”的感觉。中国古典诗词历来都强调意境, 而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所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 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同文学典型一样, 也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意境由意象和思想感情构成, 需要的是直观感受和情感体验, 所以古典诗词教学应强调其整体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 真正培养学生诵读古典诗词的能力, 深入品味古典诗词,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掌握古典诗词的语言、意境、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在古典诗词教学中, 我主要采用“朗读———感悟———运用———拓展”四部曲来进行教学。

一、感情朗读, 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 是指在朗读的过程中根据诗词内容把握好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做到抑扬顿挫, 语速有对比, 音调有起伏, 情感有变化。学生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感受其或流畅, 或舒缓, 或高昂, 或低沉的特点, 才能为进一步学习诗词打下良好的基础。“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有感情地朗读是学习古典诗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它不是单纯的背诵, 也不是无目的的任意读, 它能使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味和体会诗歌的意境, 对提高其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相关引导。我的方法是:学生反复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诵读, 逐渐读出诗歌的感情, 逐步读出诗歌深层次的内涵。

读诗的过程就是学生与诗人进行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和心灵沟通的过程, 就是学生对文本有了自己的感受、领悟和发现, 就是学生与诗人有了心灵的交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语气, 其次引导学生读画面, 最后激发学生读感情。以王维的《山居秋暝》为例, 首联“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交代时间、地点, 渲染出天高云淡, 万物空灵之美, 让学生以叙述的口吻读出深远、幽静、清新之感。颔联“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描绘了动人又自然的美景, 明月、松林、清泉、山石几种意象组成色调明洁的图画, 具体渲染了山景的清幽。颈联“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由写景转为写人, 诗人将山村的自然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结合起来, 描绘了人物活动的两幅优美的画面。两联寄托了诗人闲适的心情, 要读出轻快之感。尾联“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是诗人面对景物发出的感慨:春芳虽然自然而然地消歇了, 但秋光一样美丽迷人, “王孙”自可不必离去了。貌似劝人, 实则自勉。“山中”比朝中好, 洁净纯朴, 可以远离官场污浊而洁身自好;“山中”比尘世好, 纯洁空灵, 可以远离世俗庸碌而修养性情。诗人对山中生活的迷恋之情, 跃然纸上。这时要以肯定的语气缓缓读出诗人对山中秋色的喜爱和安于隐居生活的心情。

金克木先生说:“不会读, 书如干草。会读, 书如甘草。”一千个读者可以读出一千种情味。语言的妙处有时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诠释, 学生在朗读中自会触摸文字的生命, 文字、声音和想象营造的温馨是一种心的滋养。

二、感悟意境, 品味诗韵

古典诗词语言委婉含蓄、言约旨远、高度凝练, 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学生学习古典诗词都有一种“易背难学”的感觉, 因为字面义容易理解, 但其丰富的内涵就不甚明白。年代久远是原因之一, 但更重要的是学生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有限, 不能对诗歌所营造的意境进行准确的理解。因此, 在教学中我注意由浅入深, 侧重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感悟意境, 进而细细品味诗歌的深邃意蕴。

例如, 在教学《近体诗六首》、《词七首》 (人教版高中第三册) 或《李杜诗五首》 (人教版高中第五册) 时, 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诗词, 并深刻掌握鉴赏的方法, 我都首先导入一首非常著名的小令———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这篇小令只有短短的28个字, 可是意蕴深远, 表达了“断肠人”的羁旅愁思, 而这种羁旅愁思正是通过景物描写来展现的。虽然学生知道全文是由11个意象组成, 但不太了解羁旅愁思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如何让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这一首小令并进而能够对《近体诗六首》进行赏析呢?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我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诗中有画”的诗词特点让自己“脑中有画”, 并用自己的语言 (最好是散文化的语言) 生动具体地把这幅画面描述出来, 接着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 把诗歌语言形象化、抒情化和具体化。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诗歌中的关键字眼, 要求学生在描述画面时注意文中所有意象的形态和所营造的意境。最后, 教师在综合归纳学生所描述的画面内容的基础上, 扩写成以下文字:“又是一个秋末的黄昏, 瑟瑟的秋风无情地向我袭来。我, 一个天涯沦落人, 骑着那匹朝夕相处、骨瘦如柴的老马, 孤独地行走在千年古道上。路边零零散散地矗立着几棵枯树, 这些老树已失去了光辉, 变得黯淡无光, 缠绕在它身上的藤, 也已经枯萎了。几只黄昏回家的乌鸦在树梢上栖息, 不时地啼出凄惨的鸣声。不远处的小溪仍然有活力地流淌着, 水面上架着一条异常简陋的小木桥, 溪边有几户人家, 昏黄的天空中飘着几缕冒出的袅袅轻烟, 透出几许温馨。给孤苦伶仃、孤身只影的断肠人带来了一丝淡淡的释然。我的归宿在哪儿?断肠人抬头远望, 一轮残阳映入眼帘, 一条古道望不到尽头, 前路仍是一片迷惘。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 什么时候才能见到我的亲人?没有人回答, 只听到老马嘶哑的叫声, 西风吹来的风声……”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自己联想与想象的过程中, 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还融入了诗词的意境之中, 感受到文中浓厚的羁旅之思:寂寥凄凉的环境, 孤独落寞的人儿, 惆怅悲伤的心情和渴望回归的盼望。因而, 学生也就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有了兴趣, 这对接下来学习其他古典诗词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巧用方法, 学会运用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很重要, 教师要注意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和赏析。高中阶段古典诗词的类型繁多:闲适隐逸诗 (陆游《游山西村》) , 谈禅说理诗 (王维《终南别业》) , 山水田园诗 (孟浩然《过故人庄》) , 即景抒怀诗 (崔护《题都城南庄》) , 边塞征战诗 (王翰《凉州词》) , 咏史怀古诗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 托物言志诗 (郑思肖《画菊》) , 思妇闺情诗 (李璟《摊破浣溪沙》) , 借景抒情诗 (范仲淹《苏幕遮》) , 悼亡游仙诗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 赠友送别诗 (高适《别董大》) , 等等。在教学中, 教师就要把鉴赏的方法教给学生, 让学生学会积累并运用到实际当中,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鉴赏能力。

具体方法: (1) 反复朗读, 把握意境; (2) 了解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所处的时代背景, 把握感情基调; (3) 抓住典型的意象, 发挥联想和想象, 把握诗词的内涵; (4) 抓准诗词的诗眼和理解末句, 把握思想主旨; (5) 熟记表达技巧, 把握表达效果。掌握好了这些方法, 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旨。如我在教学《山居秋暝》时注意强调突出“空山”一词, “空山”是王维诗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意象, “空”非万念俱灰, 也非空无一物, 从诗人皈依佛教来看, “空”乃指环境的寂静空旷, 诗人淡出红尘的归隐情怀。“空山”是王维诗中一个很重要、很典型的意象, 可通过联系王维其他的经典诗句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表现的是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鹿柴》中“空山不见人”表现山的空寂清冷;本诗“空山新雨后”表现雨后秋山的空明洁净。“空山”犹如世外桃源, 是诗人遥指的精神家园。

另外, “诗中有画”是王维诗的总体特色, 更是本诗的突出品质, 让学生体会这一特点应是教学的重心。我在教学中着重对“诗中有画”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然后让学生扣词析句进行品赏, 通过联想和想象把语言转化为脑中诗意的画面, 从美术的角度玩味画的效果, 一幅极幽美的画面就显现出来了:上有月之清辉, 下有泉之淙淙, 俯仰之间, 月色弥漫;听有浣女笑声, 视有莲叶纷披, 视听之间, 人勤气和。还有什么比这样的景更幽美, 还有什么比这样的人更生动?

又如陆游的《书愤》和杜甫的《旅夜书怀》这两首诗, 它们的格调沉郁苍凉, 色彩浓重, 但意境惊人地相近。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先以学过的陆游的《书愤》为楔子, 引导学生自学杜甫的《旅夜书怀》, 就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诗歌, 还能达到知识前后联系紧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等效果。

古典诗词教学, 教师要多传授既有的知识, 学生应把握所巩固的知识, 两者完美结合, 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获得最佳效果。

四、拓展延伸, 触类旁通

中国是诗的国度, 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 古代经典诗词浩如烟海, 博大精深, 它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 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与社会意义,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教学中, 学生不能满足于单一的课堂讲授, 还要把视角引向更为广阔的诗词领域, 不断地汲取课外的丰富养料, 做到触类旁通, 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功底, 逐渐提升自己对诗词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 学完既定的古诗词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如学完王维的《山居秋暝》, 可拓展延伸学习其他有关闲适、归隐的山水诗词, 了解山水田园诗派的其他诗人, 品析同一题材的诗词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 王维的其他作品还有哪些, 与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还有谁, 等等。依此类推, 学生掌握的课外知识越来越多, 日积月累, 理解、品味和鉴赏诗词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主动学习的欲望就会更强烈, 教学效果也会更显著。

古典诗词教学任重道远, 教师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努力摆脱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 积极改进创新教法, 让传统文化课堂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古诗词教学三部曲 篇2

宋代:周邦彦

浮玉飞琼,向邃馆静轩,倍增清绝。夜窗垂练,何用交光明月。近闻道、官阁多梅,趁暗香未远,冻蕊初发。倩谁摘取,寄赠情人桃叶。

回文近传锦字,道为君瘦损,是人都说。祅知染红著手,胶梳黏发。转思量、镇长堕睫。都只为、情深意切。欲报消息,无一句、堪愈愁结。

注释

浮玉:传说仙人居住的地方。

邃(suì)馆:犹邃宇。

官阁:供人游憩的楼阁。

堕睫:落泪。

鉴赏

三部曲,奏出古诗教学美韵 篇3

一部曲:“读”占鳌头,读出诗味,读懂诗意

《文心雕龙》言道:“夫缀文者情动而词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而达到“批文以入情”的境界,必须突出“读”这一手段。但是,如果只是让学生为“读”而读,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懈怠,很难达到这一目的,无法引导学生去真正体悟诗歌的内涵。为了激发学生这一兴趣,教师可以找一找学生的主观意愿,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挖掘学生的兴趣点,发挥学生读书的主观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愿意读书、喜欢读书、爱上读书,并能在读诗中读懂古诗的内容,读出古诗的感情。

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选择恰当的背景音乐,既可以渲染诗文情境,又可以调动学生朗读的情趣。如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曲慷慨激昂的古琴曲,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和感悟力;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美丽的意境,如配上舒缓明丽的曲调,吟诵起来,更具有强烈的表现力;《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背景音乐应选择低沉哀婉的曲调,使人感觉如歌如泣……这样,为学生朗读文本有效地酝酿感情基调,初步调动学生读的兴趣。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继续挖掘学生善读的能力。不仅要求学生将诗文读流畅,更要求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在读中初步品味出诗人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内心深处的情感。这样,就对教师的指导和调动息息相关了,从朗读时候节奏和停顿的把握,从高低声调的斟酌到语速的快慢,无不体现出教师个人对文本的领悟。有句老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文中的句子经过反复的、高质量的诵读,有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但是要领悟诗人在文中的思想内涵和寄托的情感,学生一时难以做到,那么就需要经历一番细细的品读了。

二部曲:“品”在心头,品出诗情,品出画面

古诗以意境深远,内涵丰富著称,在教学中难免觉得诗词的文化与小学生认知水平相脱节,对学生的“品”会产生无形的障碍。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诗词的表象逐步向深层次内延,通过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脑海中产生联想,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分析其内涵,在脑海中生成相关的画面,这样将文字语言的描述转化成诗文内容的一幅幅画面。诗中有画,画中品诗,诗画悟情。品文成画,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如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时,可以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浮现:日薄西山之时,诗人荡舟入荷塘深处,鸥鹭惊飞之境。想到这里,优美的画面,诗人的心情,不难体现和品味了。

三部曲:“延”外之音,延出深度,延发新意

诗词海洋的博大浩瀚,恰可以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活水源泉。教学中,教师的旁征博引和引经据典,可以焕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因为“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要给学生乐学、求思的境界,可以适当地给予和诗文情境有关的内容资料,可以是古代故事、历史背景或作者的一些生平资料。将这些“活水”引入到解读诗文的过程中,丰富了诗文的语言和画面,有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提升,便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诗句。当然,事先收集资料必不可少,并学会从中汲取最具价值的资料,扩充学生的知识领域。在教学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引入三国时期周瑜和诸葛亮在赤壁与曹操鏖战的情景,并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片段,展现周瑜的风流潇洒,“樯橹灰飞烟灭”的场面。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了解,更好地体会词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在探究古诗文教学之路上,我始终是个学习者,怅惘于古典和现实的脱节,穿梭于“障目”和“知秋”的疑虑,只能留下这点滴的顿笔,以襄同行们一道向更深处探究。

古诗教法“三部曲” 篇4

一、解诗题, 讲诗人

诗题乃诗眼, 是全诗内容的浓缩、概括, 点出其意, 必将有助于学生对全诗内容的初步理解。这就如同看一个人, 先观其面貌, 便能对其性格及阅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诗题就是整首诗的脸, 诗人将诗的意蕴涵于其中, 将情愫寄托其上, 所以学习诗歌的第一步, 便是揭开诗题这层面纱, 对诗的内容作一整体把握。诗题的构成大致分为以下几种: (1) 地点型。如曹操的《观沧海》,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杜牧的《泊秦淮》, 王维的《竹里馆》,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等, 均是交代了写作的地点, 而大部分又是将地点作为写作对象, 教师要讲明这一点, 使学生在心中勾勒出诗歌的轮廓, 便于做更细致的分析。 (2) 叙事型。此类诗题更是凝练地将所述之事先行告知于读者。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将前因后果均交代清晰, 《春夜洛城闻笛》, 更是时间、地点、事件一应俱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把写作的状态展现得一览无余。岑参的《逢入京使》、《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均叙事明了。赵师秀的《约客》, 更是直白。另外, 还有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对这些叙事类诗题加以讲解, 将会对学生的诗歌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抒情型。诗歌是诗人情之抒发, 意之表达。有些诗题, 往往“迫不及待”地将诗人的情绪暗示给读者。如李白的《行路难》, 一个“难”字, 蕴涵了万般艰辛、无奈。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个“破”字, 更是道出了无尽的孤独与辛酸。古诗历来以含蓄著称, 若不是情之漫溢, 断不会如此直白地将内心之情流露于“脸”上, 使人一眼看到自己的愁苦。 (4) 评议型。此类多是议论性诗歌, 作者将自己的目的赋予诗题, 使人一目了然。如朱熹的《观书有感》, 赵翼的《论诗》等, 直白干脆。

解完诗题, 便要对诗歌的作者作一下讲解了。了解作者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知道他是谁, 而是要通过他所处的时代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 这有助于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教学《观沧海》, 只有先对曹操当时东征乌桓之历史背景了解清楚, 才能充分领略“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的大气磅礴。再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只有了解到刘禹锡的被贬之状, 才能更深刻地领悟“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之无奈与落魄, 进而对诗人的乐观由衷钦佩。再如《过零丁洋》, 若不了解文天祥及当时的社会境况, 如何体味“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的苦楚呢?

二、抓字眼, 明诗意

了解了诗题与诗人, 接下来就是对诗句的学习了, 这是诗歌学习的第二层。当然, 把握诗句的意思并不能单单依靠直白的翻译, 这样反而会破坏诗的含蓄之美。细心观察你会发现, 每句诗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而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灵魂, 那就是字眼。引导学生找出字眼, 挖掘其内涵, 便能对诗句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以卢纶的《塞下曲》为例:“林暗草惊风”, 一个“惊”字, 既写出了风之突然、凶猛, 同时也巧妙地交代了“将军夜引弓”的原因, 将李广的勇敢、警觉充分展现了出来。而“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的“平明”, 本意早晨, 不仅与上句中的“夜”形成反差, 也显示出了将军对箭法的自信, 一个“没”字, 更是把李广的无比神力描绘到了极致。至此, 一个勇敢机智、武艺高强的边塞将军的威武形象跃然纸上。

三、想意境, 悟诗情

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等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 只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进一步领略我国灿烂辉煌的悠久文化的神韵。这一层也是诗歌学习的最高层, 是最终目的之所在, 前两层都在为其做铺垫。

书法教学三部曲 篇5

第一步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没有学习兴趣,是无法学好书法的。就刚入学的初中生而言,有几种情况:

(1)根本没有弄清楚书法与写字的关系,往往认为书法与写字是一回事。其实是完全不同的,写字只是初级阶段,书法是写字的高级阶段。写字的目的是掌握基础知识,只需把字写工整清楚,能认识,而书法则是追求更高层次的一门艺术。因此写字是第一步,书法是第二步。

(2)在学习中性情急躁。自我约束能力差,开始有一点兴趣,写不好就与乱画,患有一种时冷时热病。对这种学生要重点辅导,对症下药,多找优点加以表扬,反复多次唤起他们练习书法的激情。

(3)还有一类同学常常处于困惑状态,就是有一定的书写基础,而自以为然,这种学生往往阻碍自己的进步。老师则应该多评出其优点,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也常让他们参加些书法比赛活动,这样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4)再一类就是他们认识清楚,目标明确。随时都有一种把书法练好的欲望,学习也较自觉认真。对这种学生教师应该随时提出更高的要求。总之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首先兴趣培养是很重要的。可采取以下一些方法:a.经常讲一些书法的故事。(如:“二王”练字,“永字”八法来历,颜真卿写祭侄稿内幕)。b.写好字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c.可以经常举办一些书法比赛活动。d.展示一些名家作品。e.有条件的请一些外地的书法老师来上课。

(5)组织一部分较好的学生多参观、参加一些较高层次的展览等等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曲:培养书法技能。也分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1.正确地执笔、运笔方法。以示范法讲明笔画的提按、转折、轻重、缓急等用笔运笔方法及过程。

2.以图示说明“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的书写过程。

3.再对偏旁部首的写法分别执教。这样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练习。

4.是对整个字结构把握的练习。即帮助学生选好自己喜欢的一种字帖,进行较长时间的临摹学习。在临摹过程中要加强科学性指导,要求学生坚持做到“三定”“三到”“三多”。“三定”指定帖、定时、定量。定帖:选定一种适合自己的字贴(不能东写西写,好高鹜远)。定时:每天规定一定时间练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定量:每天必须写够一定数量,最好不能太多或太少。“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眼到:临帖时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写到哪里视线则看到哪里。手到:执笔运笔,提、按、转、折、轻、重、缓、急,都认真临写,不可马虎潦草。心到:书写时要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成竹在胸。“三多”即多看帖,多思考,多比较。多看帖就是临帖之前多看字帖,弄清字的结构,每笔每画的起始转折;多思考则是每个字都认真分析思考。如何用笔运笔才能写出原帖的风貌来;多比较:则是将自己临写的字与原帖进行反复比较,推敲,找出差距,再求进步。

第三步曲:自我摸索和自我体现。通过一二个阶段的训练,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书写技能,教师指导应该由单个字的教学转向为整篇字和作品书写的教学。在此阶段应上好书法欣赏课,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如何才是一篇好字。另外,还可以让学生临写一些名篇(如“兰亭序”、“圣教序”等)同时让较好的学生尝试由临摹过程到创作过程。这样便可以让学生体现自己学书成绩,感受到一种成功的喜悦。经常把创作作品较好地在全班或全校进行展示。这样可以带动一批仍处在第一二阶段的同学,更加刻苦努力地学习书法。这种“以点带面”的方法在班上形成一种传、帮、带的好风气。形成一股书法热,传遍全校是完全可能的。

诗歌教学“三部曲” 篇6

我认为诗歌教学可大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诵读

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 诗歌的节奏往往是作者情感波动的表现, 并随情感变化而变化。因此, 在教学中, 把握好诗歌的节奏, 加强诵读, 会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 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为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表现为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表现为悲哀的情调。诗歌节奏的变化常常是诗人被生活触发的感情变化。

诗歌教学必须重视诵读, 也就是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一环。诵读的目的是领悟, 在学每一课之前, 要让学生多诵读 (或集体读 , 或单独读 , 或男女分读或分组读 ) , 有时可教师范读, 读之前要给学生做具体的诵读指导, 使学生大致把握诗歌的脉搏, 并初步领悟诗歌的意象, 在诵读的基础上, 适当让学生练习背诵, 明确诵读不是为了记诵, 要把它作为一种鉴赏手段运用。古人认为“熟读成诵”是因为“读得熟, 则不解说, 自晓其义”。多读多练是诗歌教学的特点之一, 学生在初步理解诗意之后, 通过反复吟诵能读出韵味、读出情景、读出情感。我们应根据诗歌的内容和阅读对象确定读的形式, 或预习性读, 或思考性读, 或欣赏性读,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字词, 在读中感悟情景, 在读中体会情感, 领略诗歌独特的韵味。如此诵读有时可以替代讲解, 还可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读近体诗八首时, 诵读就起到关键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 要让学生读出感情, 读出韵味, 读出主旨。比如《春望》教学中, 通过反复读, 学生体会出诗人壮志未酬的痛苦心情。而《书愤》通过诵读 , 学生可悟出诗人悲愤但不绝望 , 表现出自己矢志北伐、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这些诗句在教读时, 教师无须多讲, 只要稍加点拨即可, 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悟出诗的主旨、韵味。如此诵读, 还可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随着作者的悲哀而痛哭流涕, 随着作者的喜悦而兴高采烈以致达到忘我的境界 (培养学诗的兴趣, 如果诵读这一步能完成, 那么我们学习诗歌的第一步就基本完成了。往下我们再进行第二步:通过意象, 领悟诗的主旨) 。如此引导学生学习诗歌, 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它, 完全抛弃那种学生背诵全诗都是依靠课后练习的做法。

作者的情感可以通过朗读感知、理解和体味, 通过加强朗读, 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与诗人同悲同喜, 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中。换言之, 阅读的情感自觉地替代诗人的情感, 这种自觉替代的情感, 反过来会进一步作用于诗歌朗读, 强化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二、通过意象, 领悟诗的主旨

何为意象, 艾略特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 便是找出‘意象’, 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 , 这些都会是表达该特别情意的方式。如此一来, 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事象出现时, 该特别情意便给唤引出来。”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藤”“树”“鸦 ”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 , 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 但是它们在作品中被剪辑在一起时, 就表现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情绪。分析意象就是分析文学物象中所蕴含的意义。因此, 我们在诗歌教学时要着重让学生找出其意象, 通过意象把握其蕴含的主旨。比如臧克家的《老马》, 通过老马这一意象, 描绘出旧社会多苦多难的农民形象;艾青的《鱼化石》通过鱼化石这一意象, 阐述了生命的真谛在于运动, 运动就是斗争, 斗争就是为了发展前进。一切活着的人, 为了让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 一定要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干净, 《华南虎》通过华南虎这一意象赞美了一种不屈的斗争精神。所以, 意象是主体心灵的创造性想象的产物, 它已经不是它本身“象”的特征具有浓缩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因此在学习诗歌时, 要着重分析意象, 通过意象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从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感悟到作者心灵中的东西。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同诗人的心灵相碰撞, 产生共鸣, 理解主旨。

三、欣赏诗的艺术美

诗以高度凝练含蓄著称, 因而我们在把握诗的主旨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品味鉴赏诗的艺术魅力。首先, 我们要从语言方面分析、欣赏。诗贵含蓄、凝练, 可谓一字值千金, 一字传万神。比如《老马》, 一个“扣”, 一个“飘”, 就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表现出老马受压迫的深重, 平易中见神奇。《沁园春·雪中一个“竞”字, 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一个“怅”字 , 写出了面对重大的历史抉择 , 诗人思绪万千 , 百感交集。这些字用得是何等得高, 何等得妙, 我们只有经过如此丰富的感受, 才能培养灵敏的语感, 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其次, 从诗歌的结构方面分析。这一环节与诵读联系起来, 通过朗朗上口的韵味体会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再次, 欣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人的创作风格、诗人生活的行为等。总之, 不同作品的艺术手法不同, 我们要具体作品具体对待, 让学生举一反三, 知其一而知全类, 坚决摒弃以往的教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做法。

作文教学三部曲 篇7

其实,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同其它语文教学活动一样,也应该着眼于学生,立足于课堂, 从培养兴趣、养成习惯、教给方法入手提高学生的能力。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筑渠引水,让学生有话可说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写作素材来源于生活。 学生每天都在学校、家庭、社会中体验着丰富多彩的生活,释放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有意无意间积累经验不断长大, 但为什么在写作时却总是找不到可写的东西,无话可说呢?这说明生活经历不等同于写作素材。如果说生活经历是一池水,那么写作就是把池中的水取出来。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池水,而是没有把池水引出来的渠道。因此,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筑渠引水,把平常不注意的生活经历选取出来,使之成为写作的素材。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选材立意,找到情感的触发点。比如面对“幸福”这一话题,可以引导学生多方面回忆联想。从空间角度说,可以想想家庭中,爸爸妈妈为你买新衣服,爷爷奶奶送你生日礼物;学校里,老师对你的鼓励,同学对你的帮助;社会上, 公园里年轻的父母教孩子蹒跚学步,图书馆中如饥似渴地阅读等等。从时间角度说:可以想想早晨妈妈为你冲牛奶,春节一家人吃年夜饭,假期里到外地旅游,以及小时候那些幸福的事儿。 从不同视角说,可以写个人或群体的幸福,别人的幸福或不幸对自己的触动,甚至古代人与现代人不同的幸福观等等。这种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为引写作之水而筑的渠。 在多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找到写作素材后,学生会不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去立意选材,写作也就渠成水到、自然而然了。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的习惯,特别是要留心生活中的细节,勤思考、勤动笔。还以“幸福”这一话题为例,有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只有“妈妈送自己上学”“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这样的材料。这除了有不会发散思维,不会立意选材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对生活不关注,没有把生活体验变为写作的素材。要想让文章立意新颖,情真意切,就要关注生活,经常思考,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只有关注到新疆暴恐事件,才会有“在安定的社会中生活是幸福”这样深刻的立意;只有注意到不懂音乐的妈妈每天默默地陪自己练琴这个细节,才会写出“静静的母爱是幸福”这样情感真挚的文章。朱熹曾说过“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确实,写作一面要筑渠引水选取素材,一面要有源头活水补充素材。写日记正是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方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每天写日记,但不要做过高要求,不要让日记成为负担,千字不嫌多,百字不嫌少。当写日记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乐趣时,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就再不会愁眉不展、苦思冥想、无从下笔了。

二、日积月累,让学生有词可用

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另一个问题———“词穷”。明明想好要写一件事,表达一种思想,却找不到合适的词,写出来的东西干巴巴的,与美不沾一点边,只能慨叹“词到用时方恨少”了。那么,这些美词佳句从哪儿来呢?从书本中来,特别是从课本中来。我们的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都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堪称语言学习的典范。因此,我们要重视课本,充分利用课本。 不仅从中学习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还要积累精彩语言,学习潜词用句。古人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要明确一点,粗略看过成过眼云烟不是积累,只有记在头脑中能拿来灵活使用才是真正的积累。既然积累是日积月累,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要坚持经常,逐渐形成习惯。 为了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我们提倡利用课上三五分钟时间记忆,只记课文中的经典语句, 不求多,一段几句均可。老师要作具体要求,有布置有检查。这样日日记,课课记,如果从小学一直记到初中毕业,九年中可以记多少东西啊! 有时候这课上三五分钟的记忆可能比老师天花乱坠的讲解更有用处。此外,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推荐他们多看些课外名家名作, 不仅要了解大体内容,还要对描写优美、用词生动、含义丰富的语句反复品读,领悟其精妙,最好能记下来。这样“闲时记来用时取”,就不会再为词不能达意而苦恼了。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有章可循

做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方法,写作文也不例外。审题立意有法,谋篇布局有法,修改润色亦有法。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

2011版语文课标实施以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每个单元后的写作不再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安排,而是有了自己的训练重点,形成了一定的序列。不仅重视写什么的问题,更关注怎么写的问题。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在教材的指引下,有侧重地教给学生写作方法,上好作文指导课,避免目标不明、不见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结合实际开发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活动。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完全可以结合刚刚结束的新生入学军训生活进行,让学生忆军训、说军训、写军训,让他们感受到写作来源于生活, 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来就是作文。

另外,对于写法的指导方式也是灵活多样的。可以通过作文指导课讲练结合,也可以在作文讲评课上以师生作品为例进行,还可以与阅读教学结合起来由读学写。例如,在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时,就可以结合《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进行。文中的“小”是指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爬下悬崖这件事。“大”是指作者所感悟到的人生哲理: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 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最大的困难。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写一个片断,通过一件小事悟出一个道理,表现一个大的主题。再如学习“作文修改”时,则可以利用作文讲评课, 选出学生习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从选材立意、 文章结构、语言修饰、语法错误等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步骤与方法。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的养分,让生活触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与热情,使其想写;要引导学生形成阅读与积累的习惯,有丰富的语言文字储备,动笔能写;还要让学生知道写作的一般程序,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让形式更好地为内容服务,达到会写并写好的程度。需要注意的是,此“三部” 非彼“三步”,它们不是写作教学的三个阶段,而是作文教学中不可分割又有所侧重的三个方面,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同步进行。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语文教师付出长期的辛勤劳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摘要: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中,作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教师不愿上作文、学生不想写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无词可用、无章可循。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加以解决: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散思维,找到情感的触发点,让学生“想写”;二是日积月累,充分利用课本,提高词语储备量,让学生“能写”;三是教给方法,加强写法技巧指导,使学生写作时有章可循,达到“会写”。

比较阅读教学三部曲 篇8

林黛玉教人学习作诗的方法,实在是经验之谈。先精读典范作品打底子,再把不同风格作家作品拿来比较阅读。所谓“聪明伶俐”无非是肯动脑子去进行比较、分析、鉴赏、吸取。学诗如此,学文当然也是这样。

比较是读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字材料或就内容,或就形式,或就写作意图、背景、效果,进行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比较。通过比较鉴别它们的异同或高下,从中找出事物间的联系,掌握规律,做到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分析、概括、推理、想象能力。

比较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对不同作品的谋篇立意,情节结构,表现手法,风格流派等作对比、分析;对同一作品的遣词造句、语法修辞、人物形象等,进行对照,比较。这样做有益于学生开拓思路,准确理解课文和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思维能力,发展智力。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在运用此种教学方法时,大多停留在让学生“懂得区别”的水平上,而不是很好地利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或重点难点进行深入探索,这样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辨析能力。更好的做法是:运用比较阅读教学法引发学生新的见解、新的感触。要想运用这一做法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至少应注意三方面。

一.根据比较目的,确定比较点

比较是一般文章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从小学到高中许多课文本身就用了比较的手法。比如小学课本《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五次擦火柴所产生的幻想;初中课本《有的人》甚至整首诗处处是比较,一比到底,它歌颂了应该歌颂的,抨击了应该抨击的;高中课本《师说》也多处运用了比较的手法。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如能抓住文章本身可比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有助于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学习《黄生借书说》,要明白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书非借不能读”,这个比较清楚。但作者怎样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这就是比较的目的。为了很好地理解本文的论证方式,就要确定比较点:可以从只藏不读与借书读的比较;个人不同情况的比较;余与黄生的比较。

比如余与黄生比较。经济状况:黄生家贫,余幼亦贫。书的来源:黄生借书,余亦借书。遭遇:张氏吝书,予公书。结论:余不幸,黄生幸。

二.根据比较内容,确立比较阅读方式

运用比较阅读教学法教学的比较方式主要有:发掘性比较阅读、假设性比较阅读、归类性比较阅读、联想比较阅读等。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文本内容选择合适的比较阅读方式。

(一) 发掘性比较阅读

利用教材本身运用比较手法的因素,诸如人物间正与反,或一对象在同一发展阶段上的状况及矛盾的各方面,或对象在不同阶段和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状况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分析。

鲁迅小说《故乡》刻画了两个人物形象:闰土和杨二嫂,而且是通过对比的手法来刻画的。如果我们对于这两个人物前后变化进行比较,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比较点:闰土少年———中年的比较。可以从人物的外貌、语言、神情等方面进行比较,从比较的文字中得出少年闰土健康、活泼、朴素、机敏、小英雄,中年闰土呆滞、衰老、自卑、麻木、木偶人。变化原因:饥荒、苛税、匪、官、绅。

通过以上由现象到本质的比较阅读,我们不仅可以看出这篇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而且发掘出了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二) 归类性比较阅读

对同类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归纳分类,可通过纵横比较、印证,帮助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加深记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如同体裁、题材的课文相比较;同一表现手法的、同反映某一中心的等等,也可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加深理解。

把同体裁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培养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的横向思维能力。高中课本《祝福》《荷花淀》都是塑造妇女形象的小说,但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不尽相同——《祝福》着重于肖像描写和环境描写, 《荷花淀》则通过对话、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由于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作家笔下人物的性格也各具特点,在教学中把这几个人物形象进行对照,学生对人物的个性可以把握得准,对小说创作的不同表现手法就可以有进一步的了解。

再以游记这类文体的谋篇立意作比较。古人所写游记有的单纯描绘所见,如《三峡》;有的以记游为主,用极少的笔墨画龙点睛也抒发自己的感慨,如《石钟山记》;还有的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而内容中心就在议论,如《游褒禅山记》。作家的体验不同,写出的文章也就各具一格。

同是散文,抒情手法各有不同。巴金的《灯》寓物于情,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寓情于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寓情于景。这样比较鉴赏,就可以更好地抓住散文之“神”,更好地感受作者思想的脉搏,进而欣赏文章的内容、境界、情致和理趣。

不同作品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对主题相同的不同文章都可进行比较阅读。

(三) 假设性比较阅读

教材中有些词语,看似平淡,但经作者苦心经营,放在恰当的语境中,却变得极富表现力。教师可以巧设比较,让学生领略其中之妙。如“小扣柴扉 久不开” 的“扣” 换成“敲”,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意境。

有一位老师教学《再别康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将开头的“轻轻的”与结尾的“悄悄的”对换一下,可以吗?由此引发学生讨论。

生1: “悄悄的”不仅包括四周环境的静,还包括作者心境上的静,也许作者写到这儿心情很平静吧,自然不能换到前面去。这是作者不愿扰乱康河原有的恬静和美丽。

生2: “悄悄”包含了“轻轻”,是前面所有东西的升华。

生3: 这两个词有相同之处,但又有区别 , “轻轻” 更侧重修 饰“我”,而“悄悄”则涉及了诗人离开康桥时的环境,且让人感到诗人是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况下离开的,我想诗人离开时的心情并不平静。这两个词不能换。

师: 这首诗的首尾两段语意相似,节奏相同,这样写的效果到底好不好?

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误:这种写法更能深化恬静柔美的氛围,增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这样的比较阅读对深化文本的理解作用很大。

(四) 联想比较阅读

有些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感受相去较远,可引导学生借助熟悉的事物,启发联想,加深体验。

江苏名师魏星老师教学《清 平乐·村居》有两个很好的教学片段,下面是其中一个片段。

师: 看到“村居”,你们会想到什么?

生1: 在一个小村子里,夕阳西下时,打鱼的船回家了,人们在做饭。

生2: 我脑子里想到的是,在太湖边上有几户人家,夕阳西下时,他们打鱼归来,开始做饭,烟囱里冒出白烟。

生3: 我想到有几间小茅屋,还有一块田块,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

生4: 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一位老人躺在家门前的躺椅上,一手抱着小孙子,一手摇着蒲扇,欣赏着美丽的晚霞,心里甜滋滋的。

师: 掌声送给他。我们的想象让题目有了意义。一起读标题。

采用这种比较联想阅读的方式,能激起学生阅读期待与参与欲望的思考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根基,是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三.着眼于发展,提出比较性的问题

可以这样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新发现新发明便成了空中楼阁。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式,不应只停留在“懂得区别”的水平,而应当着眼于发展。如果要着眼于发展———在比较中引出新的发现,获得新的认知,最重要的一点是能提出比较性的问题。

先以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确定比较点后,运用发掘性比较方式,提出比较性问题:

五次擦火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

五次擦火柴所产生的幻觉有什么不同?其原因和结果又怎样?

提出这类比较性的问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入境识斯真”。

教学《哦,香雪》,有老师设计如下问题:

有人说,香雪不喜欢她父亲亲手做的“小木盒”,而用她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表现,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

有人说,换铅笔盒的“历险”,正是小说的重点和高潮,表现的是香雪的自尊与自强,意味着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是乡村走向开放的起点。

你更赞同哪种观点?凭你对城乡生活的了解,你觉得“香雪”的未来更可能是怎样的?如果要你来规划,你希望未来的“台儿沟”是什么样子?

这一问题设计得相当好。围 绕“换铅笔盒”这个比较点,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联想等方式去挖掘分析其中渗透着的丰富的情感。这一问题的设计体现了通过认知与情感相互统一的解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也认识到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复杂关系。既有肯定的,又有某种失落的东西,也更符合这篇小说的原味。

数学概念教学三部曲 篇9

一、引入概念, 体验概念的形成

新课程提出: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形成与应用过程, 由于受教材篇幅和结构体系的制约, 有些数学教学内容往往省略形成的过程, 使学生对概念有神秘的感觉, 得到的也只是死结论。因此教师在概念教学时, 应尽量弄清概念产生的背景以及“历史使命”, 从而创设数学家引入概念的教学情境, 充分让学生经历概念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接受概念, 学习过程处于亢奋状态, 真正实现生命教育的意义。

数学家引入概念目的往往是由于需要, 生产实践的需要, 生产实践中的有些问题, 在解决的过程中与原有知识冲突, 需引进一个新概念方能解决。如引进负数概念时, 教师可让学生尝试着用算术数表示两个相反意义的量, 当学生无法表示时引进负数的概念, 或从数学内在需要的角度分析, 算术数的减法运算规定减数小于被减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必须引进一种新数——负数。这样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实际内容, 还经历了概念的发现过程, 搞清楚每个概念是从什么问题提出来的, 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 使学生认识到“需要是数学发展的源泉”。有的概念是具体事物的抽象, 如数轴的教学, 让学生从体温计抽象出代数学图形, 分析图形的特征得出其概念。这样使学生懂得数学概念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数学家头脑里固有的, 它是从实践中来的。有的概念是旧概念的发展, 如在分式方程教学时, 先让学生列一个分式方程, 让学生确信生活存在这样的方程需要解决, 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已学过的方程 (整式方程) 的差异, 自然地引出分式方程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新概念的理解, 又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 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发展与延伸”, 也有利于分式方程的解决———消除差异, 转化为整式方程。这样设计,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数学要以已有的生活为背景。

二、分析概念, 注重概念的实质

概念引入后, 学生初步理解了概念, 并不等于形成了概念, 还要通过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 由特殊到一般, 由数到形或由形到数地从具体形象中抽象出概念本质属性, 归纳出非本质性, 使学生对概念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基于此认识, 这一教学过程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抓住要点, 逐字推敲。

有的概念用式子表示, 比较抽象, 不易理解, 有的概念叙述简练, 概括性强, 含义深刻。为此, 引出概念后, 教师还必须抓住概念的关键字、词、句进行细致的分析, 深刻揭示每个字、词、句的真正含义及结构。如无理数定义中, 必须抓住“无限”“不循环”“小数”的真实含义, 以及三者缺一不可, 防止仅从形式上理解。

2. 揭示本质, 逐层剖析。

如函数概念, 第一层说明变量的存在性, 第二层说明两个变量的依存关系, 第三层说明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第四层说明有唯一的对应规律。从剖析过程中能逐步熟悉和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是对应。

3. 分析联系, 融会贯通。

“每一个概念都处在和其他概念的一定联系之中。”为此, 教师要注意把新给出的个别概念放在概念的联系之中教学, 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概念本质。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 着重抓住“元”“次”“方程”, 学生就能抓住“一元一次方程”的实质, 并为以后学习“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等概念打下基础。

4. 比较鉴别, 区别异同。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些概念从表面上看好像差不多, 容易混淆, 要把这类概念对比着讲。如弦切角、圆周角、圆心角可从三方面进行比较着填写。

三、运用概念, 注意练习的层次性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 如果到了理性位置, 那还说到问题的一半, 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 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一半” (实践论) 。学习数学概念也是这样, 由于引进分析后的数学概念, 在学生大脑中还很不牢固, 还应回到实践中去, 让学生在实践运用概念, 在运用中更加巩固深化概念。巩固新知识的练习, 一般以基础知识为主,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解题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但简单重复同一水平的题目求解, 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转移注意力, 所以布置练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题目要有层次性。

鉴于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认识事物往往不能一次完成, 需要一个逐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需要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密台阶”的原则, 逐步加深练习难度, 循序渐进。

2. 练习的形式不拘一格。

如口答、板演、比赛、书面练习、讨论、学生改题、编题。题型也要灵活多样:如变式练习、开放练习、判断练习等, 充分发挥不同形式练习的作用, 既做到全面训练, 又抓住关键, 突出重点, 防止出现“题海战”“重复练”等不良做法。

3. 练习的讲评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针对学生在练习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觅错纠错, 引以为戒,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题前做估计, 解题后总结规律和进行联想的良好习惯。

小学作文教学三部曲 篇10

一、兴趣导航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 饶有兴趣地学习, 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 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 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作文诵读会。如教师诵读学生的优秀习作, 或学生诵读自己的得意之作。此外, 教师还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挨个儿选读自己的优秀习作, 其他小组伙伴听评其作文的精妙之处和还需改进之处。这样, 在教师或自己的朗读中, 在同学热烈的掌声、中肯的评价和热情的帮助下的, 学生渐渐增强了写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其次, 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学生作文中的精妙之处“喝彩”, 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精准、一个句子写得具体生动或习作构思有新意, 都要为其叫好。让学生觉得“我也会写”, 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进, 这样循序渐进, 最后达到人人都觉得“我能行”。

(二) 发挥好班级文化墙的宣传作用

把学生习作的优秀篇段张贴在班级文化墙, 供全班同学学习、品赏;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将优秀习作向报刊社投稿等。每当有优秀学生习作在报刊发表, 这既是对学生的鼓励, 也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肯定。

(三) 制作班级的作文集

让学生每学期选自己得意的一两篇优秀习作打印, 然后选择富有爱心且乐于担当的学生将全班学生优秀习作装订成册。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变成了铅字, 再配上精美的插图时, 心里自然欢喜得不得了。这样,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大为增强。

二、素材铺路

(一) 留心观察, 发现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源头盛而文不竭。”因此,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大自然, 走向社会, 了解生活, 关心国家大事。自然界中的花鸟虫鱼, 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美景等, 都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对此, 教师应巧借学校开展的各种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 带领学生参观、游览、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让学生走向社会, 感受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让学生用心体验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如在学校开展的参观气象站活动、经典诗文诵读、趣味运动会、“庆六一”文娱表演等活动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体验并关注他人在活动中的表现, 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随时记录下来,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就是习作的源泉, 从而写出一篇篇充满生活味, 文词俊美、朴实感人的习作来。

(二) 学好语文, 积累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学中, 教师要给足学生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阅读中享受“美文”的魅力, 体会作者布局谋篇, 用词造句的写作特点, 从而达到学习借鉴的目的。如教《翠鸟》一文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从静态到动态、从颜色到形体等描写翠鸟的外形, 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是怎样抓住翠鸟羽毛鲜艳及形体玲珑这两个特点的。只有细致观察, 才能写得具体形象, 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 学生就能体验借鉴, 用这种方法写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三) 课外阅读, 扩充素材

广泛阅读是写好作文的基础。由于小学生阅历浅, 语言积累缺乏, 写起文章来, 就难免抓耳挠腮, 搜肠刮肚。因此,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注重阅读和积累。但是, 仅从课本中学习知识, 积累习作素材, 是明显不够的。教师除了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外, 还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从课内走向课外, 拓展知识面, 充实写作材料。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出发, 适时向学生推荐优秀童话、经典故事、著名科幻小说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名作等。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还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及时应用摘录本, 随时摘抄妙词佳句、精彩句段, 并及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天长日久, 学生的语言就丰富了, 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涌向笔端了。

三、想象助力

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 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途径也是多样的, 主要可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 图画式

在看图学文、看图习作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先观察图意, 再发挥想象, 不但要说出或写出画面中真实的事物, 还要科学合理去想象画面背后所蕴含的内容, 把图中静止的事物想象成活动的状态, 奏出“弦外之音”。如教学《一个这样的老师》《一夜的工作》后, 教师可以根据图意, 让学生分别以《我喜欢的老师》《怀念敬爱的周总理》为题, 写看图想象作文。

(二) 假想式

假想, 是想象力的升华。小学生最喜欢幻想了, 有趣的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常会令他们浮想联翩。教师应抓住这一点, 经常组织学生写想象作文。如学习了《凡卡》后, 教师可指导学生以《凡卡的信寄出去后》为题, 进行合理想象作文练习。

(三) 续写式

方法一:词语短语续写法。即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一个词语, 一个短语或者一段话为习作开头续写下文。例如, 教师说出一句“美丽的春天来了”, 学生展开想象后, 有的可能会描述春天里万物复苏, 生机勃勃的公园景色;有的可能描述天地里辛勤耕种的农民伯伯;也有的可能是描述花香四溢的果园美景……

方法二:结合教材, 引导学生续写课文。学习了《穷人》一文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续写结尾“桑拿拉开了帐子……”。

(四) 写意式

小学课本中录入的古诗都是古诗长河中的经典之作。如在教学杜牧的《江南春》时, 教师可先让学生理解诗意, 再合理想象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最后让学生把这一美景描绘出来。这样融理解、想象、表达、创意于一体的教学方法, 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而且增加了学生对江南美景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实践证明, 遵从的“兴趣导航—素材铺路—想象助力”作文教学三部曲是很有效果的。这样, 学生对写作文不再畏惧, 就能够舒展心灵抒写自己的所看、所做、所思、所想。

摘要:写作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但学生视作文为烦恼的事。而“兴趣导航—素材铺路—想象助力”作文教学三部曲可有效破解这一问题, 为小学作文教学找到捷径。

上一篇:冬季林果害虫防治技术下一篇:智能综合诊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