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读懂古诗词

2024-06-17

快速读懂古诗词(共6篇)

快速读懂古诗词 篇1

要准确地完成诗歌鉴赏题, 就必须准确地理解诗歌的内容, 即读懂。所谓读懂, 是指对所读古典诗词的语句含义、内容意旨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认识。如果对一首诗歌的理解不准确, 鉴赏也就无从谈起。当然对考生来讲, 我们的读懂不同于研究层面的读懂, 能理解作者所写基本内容及诗歌用语的表达形式即可, 因为在设题上往往不会很难, 理解了这些内容就可以解决后面的问题。

教学实践中,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训练学生快速读懂诗歌的能力。

一、审视标题, 辨别类型

诗歌的标题是诗歌的眼睛, 是我们理解其思想内容的钥匙, 因此, 从标题入手, 可以理解诗歌的内容。诗歌的类型有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怀古咏史诗等等, 而每一类诗歌的大体内容我们都有所了解。从诗题入手, 我们往往能判定出诗歌的类型。如《卜算子·送孟浩然之浙东》、《山中送别》, 从题目看就是送别诗, 而送别诗往往表达一种离情别绪, 表达一种依依惜别之情。《早梅》、《孤雁》一看就是咏物诗, 而咏物诗的主题往往又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我们以2010年江西卷诗歌鉴赏试题为例进行分析。

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犹有归时一段愁。

要读懂这首诗, 首先要看标题中的“送”字, 此时的作者的故乡洛阳已陷兵乱, 作者避乱于湘广洞庭一带, 送别友人回归京师, 再联系第四句中“归时一段愁”, 就能看出作者送别友人却触发了自己的乡愁, 这样一来对诗歌主旨的把握就差不多了。

二、关注作者, 寻找提示

古人读书有一条重要经验——知人论世。就是说, 要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因为诗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 它既离不开诗人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 更离不开产生诗作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因此, 要深刻理解一首诗, 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状况和时代背景, 这对鉴赏诗歌十分重要。作者如果是我们熟悉的, 可以从风格特点上获得启示, 启发思路。例如2010年高考安徽卷的《岁暮》, 这是杜甫的作品, 联系杜甫的生平经历和他诗歌中忧国忧民的内容, 我们不难理解作品中“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的主题。

三、阅读注释, 捕捉信息

有时, 拟题者为降低理解的难度, 便于考生理解, 会提供一些相关资料——或作者简介, 或写作时代, 或语句、词语的注释等。凡是所加的注释, 一定会对诗歌的理解有帮助, 那么就要认真阅读, 好好利用。同样以《岁暮》为例:

岁暮

唐) 杜甫

岁暮远为客, 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 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 (1) 本诗作于唐代广德元年 (763) 末, 时杜甫客居阆州。 (2) 雪岭:又名雪山, 在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 杜甫做本诗时, 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题目问: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对杜甫我们已经很熟悉了, 要解答这道题, 还要特别注意注释中的内容。注释中交代了写作的时间和杜甫当时所在的地点, 特别是注释 (2) “杜甫作本诗时, 三州已被吐蕃攻占”这样的文字为我们解读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和准确解答此题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不难想到, 当时边境发生战事, 时局艰危, 而诗人漂泊异域, 政治上被冷落的孤独寂寞, 强烈的责任感、爱国情与艰难的处境形成的反差怎能不让他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四、研读文本, 抓意象和情感语言

1. 理解古诗词的内容, 最根本的还是要对诗句进行分析理解。

理解诗句要注意抓住诗歌中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和描绘, 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而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往往有一定的内涵, 如月亮代表人生的圆满或缺憾, 见到“月”这一意象往往会想到思乡、思亲这一主题。

如刚才说到的2010年江西卷《送人归京师》, 解题的突破口, 就是“门外子规啼未休”中“子规” (即杜鹃鸟) 这个常见意象的理解。我们知道“杜鹃啼血猿哀鸣”、“望帝春心托杜鹃”等, 都表达远离家乡, 思念家乡的痛苦心情或各种不堪回首的往事。子规啼叫, 暗示诗人伤感离乱之情, 渲染了浓浓的愁意。抓住了这一点, 对诗歌的主旨“思念故土, 有家难归”就容易把握了, 而理解“子规”意象的含义也就容易了。

2. 抓诗歌中情感语言。

诗言志, 诗歌所营造的意境, 往往是一种有我之境。因而诗歌中的意象往往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像诗歌中出现的“孤”、“独”、“寂寞”、“愁”等等词语, 都是作者情感的外露。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蕴含在这些关键词语里。因此, 我们要善于抓住这些词语, 去领会它们所蕴含的情思。例如2010年全国卷Ⅱ《梦中作》: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无奈客思家。

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 只要抓住末句“酒阑无奈客思家”, 一个“客思家”, 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乡之情是非常明显的。

五、审读题干, 获得启示

在诗歌鉴赏试题中有些提示性的信息不是出现在注解中, 而是出现在题干中, 它们对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或表现手法很有帮助, 我们要很好地阅读利用。如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早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题目:诗人早年曾热心于功名仕途, 颇有抱负, 然而科举失利, 时有怀才不遇之慨。尾联语义双关, “望春台”既指京城, 又似有望春的含义, 诗人这样写, 含蓄地表达了什么样的意愿?

此题的题干将作者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 恰恰又给了我们一个提示,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提示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另外, 题干有时还会给我们以暗示, 暗示我们思考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 在解题时应注意抓住这些答题切入点。

总之, 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 要读懂一首诗歌, 绝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但是对于考生来讲, 只要注意了以上所讲的几个方面, 对诗歌的解读就应该八九不离十了。至少, 应对考场诗歌命题绰绰有余。

快速读懂古诗词 篇2

古诗词为高考必考内容,但是得分相对较低,而考生答题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不能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找到读懂古诗词的方法和路径。本文主要结合一些典型例题,总结一些常见方法,以供参考。

一、看标题,抓题眼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首先是要想一想这首诗“写的是什么?”看看诗题,也许就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杜甫的《月夜》诗题告诉我们写作的背景;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作内容没有离开夜,而且这是一个雨夜,滂沱大雨也好,绵绵细雨也罢,这一夜诗人无法入眠要给远方的亲人或是友人寄去绵绵情思;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势必要描述洞庭风光,而题目还告诉我们这首诗要赠给张丞相,一个“赠”字,又向我们透露出孟浩然与张丞相忘年之交的好友关系,同时顺理成章表露引荐之意;元稹是白居易的好朋友,仕途不顺被贬到通州得了一场大病,险些要了他的命,这时《闻乐天授江州司马》,他的心灵会受到怎样的触动?题目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古诗词的特点是抒情性,诗人常常由偶然事件激发感情,借某一场景表现诗人的所见所感。从创作动机上讲,题目就是引发作者情思的端点,展开诗歌内容的引子。

例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问:从思想内容的角度看,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

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只有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寓意;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还有些是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那是在降低你阅读的难度。

例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

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被贬官到长沙。

③古曲有《梅花落》。

问: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之情。

三、看作者,知人论世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同样的景物,因诗人遭遇、心境的不同,会寓含截然不同的情感。霜叶红了,有人赞美“红于二月花”,有人却伤心地觉得“总是离人泪”。因此,读诗时,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联系这些背景,才能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关于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如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了解了这样的背景,就能知道,王安石正是借梅花而自喻,表明自己在政治改革上的态度。不管处境如何,寒冷且无花为伴,梅花依然会开放,并逸香于世。

例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问:这首诗的丰富感情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为“情感关键字”。阅读时准确抓住情感关键字,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例4.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问: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答: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思妇)盼望远方行人、久候而不归的孤寂、惆怅的感情。用“空”字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宿鸟归飞急”意在反衬行人滞留他乡,未免恋恋不返。“更”字加强了连续不断的以至无穷无尽的愁思印象。

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义

意象就是诗中描绘的艺术形象。诗歌借助意象来表情达意。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解读诗歌就要用心去把握蕴含于“山”“水”中的情意。在古典诗歌中,有一些意象在不同时代不同诗人的笔下反复出现,其含义也具有了稳定性。对这些常见意象应作为读诗常识掌握好。常见意象一般具有约定性的含义,但这些常见意象有时在诗人笔下还会有非约定性的含义,同时,诗中更多的是诗人即兴描绘的意象,其含义也不具有约定性,这些都需要从具体作品中去感受理解。

例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注:①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② 子规,一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 :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③ 三巴,东汉末年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问:“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子规鸟是作者家乡“蜀国”的景物,由于作者在宣城看到杜鹃花,自然就联想到家乡的子规鸟,因此,子规鸟所起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

六、看典故,取用原来意义

古诗很讲究用典,典故是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典故有正用和反用两种,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入诗文;反用则是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例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

[正宫]叨叨令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问: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2006年浙江卷)

答: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了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了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七、看尾句,卒章显志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又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结尾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例7.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赏析尾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如何快速读懂诗歌 篇3

检验读懂诗歌的标准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加以判断:一是诗歌“写了什么”;二是诗歌是“怎样写的”;三是诗歌“为什么这样写”。要想快速读懂诗歌,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阅读。

一、看题目,观注释

诗人作诗,最重诗题!“题者,额也;目者,眼也。”标题富含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如:2014年四川卷《秋暮吟望》从题目看点明了时间(秋暮)、内容(望);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吟)。有些标题并不一定蕴含着那么丰富、全面的信息,而是留下了空白点,这个空白点给我们留下了猜想揣摩诗的内容的空间,使我们很容易较快地深入到诗的内容中去。另外,古人还有一个写作习惯,通常在诗的开头一两句就破题、点题。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标题,了解诗词的内容。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读题]①时间是中夜(半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着西园的月亮。

[猜想]①作者为什么半夜的时候站在自己的房间里望着西园呢?②他是不是听到了什么呢?

[读诗]①我们在诗中看到了“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点题)②标题里有月,诗中第二联就有“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③作者“望”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于是尾句有交代“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作者的心情很寂寞。那么,作者为何会寂寞呢?再联系写作背景就可知晓了。带着对标题的疑问,我们就读懂了该诗。

高考所选诗歌的题材多种多样,大多附有注释,不同注解有不同的作用。如:介绍疑难词语、地名,有暗示本诗主旨的作用;介绍写作背景或相关诗句有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的作用;介绍作者有暗示本诗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的作用。总之在读诗歌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诗歌中的注解。

例如:江总的《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一诗中的注解: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二、抓词句,审语言

诗歌中往往出现直抒胸臆的语句和带有感情色彩的词直接出现。

比如:杜甫的《登岳阳楼》中“亲朋无一字”、“凭轩涕泗流”等直接抒发诗人晚年飘泊无定,国家多灾多难,又不免感慨万千,倚窗远望泪流满面。又如2014年浙江卷徐照的《三峡吟》诗中“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最后一句直接抒发诗人愁苦的心情。

分析诗歌语言的暗示,找出写景(人、事、物)的词语。捕捉其特点,体会其联想意义或附加意义(情感、哲理),即诗歌语言的暗示意义。

林庚在《说木叶》一文中说“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谢榛在《四溟诗话》:“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弄清了景和情,也就大致把握了诗歌的主题。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有形状的暗示,色彩的暗示,时令的暗示,环境的暗示,情感的暗示等。

如:杜甫的《孤雁》“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诗中的“孤雁”、“怜”、“一片”等词语的暗示全诗通过对雁孤苦伶仃的描写来象征诗人自己,表达了乱离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三、理关系,明手法

要梳理诗歌中的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各联(各句)间的关系,是托物言志、借物述怀、因事说理还是借景抒情等;句与句之间是表递进、条件、假设、目的、分总还是其它逻辑关系。

如:王珪的《金陵怀古》“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注】王珪guī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诗中主要运用映衬手法,体现景与情的和谐。首句破题,兼点时、地。“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与尾联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呼应。中间二联创造了一个寥落清冷的意境。尾联归结全诗,为金陵秋景图点睛。“故国凄凉”应“江城满目秋”,“谁与问”应“独上”。“人心无复更风流”

gre考试阅读文章如何快速读懂 篇4

gre阅读考试如何提分?

1.一句话只看一遍,充分利用自己的gre考试语法知识,时刻把握句子主干,修饰成分要毫无感觉得快速浏览(这里的“毫无感觉”不是略读,而是不希望过多的修饰成分或插入成分影响对句子主干的理解,这四个字需要自己体会)。

2.做标记除了大写字母、时间年代、最高级、转折标志词、因果标志词、列举、让步、强对比以外,还要标记出并列连接词(如and)、分号、冒号、表示作者态度的词(这个比较难,需要自己体会收集),原因我会在下面的取舍中谈到。我的做标记的小窍门:标记符号不要只用一种(如下划线),也不要过多,个人感觉最多三种(如括号、圆圈、下划线),分别标记原因、转折和其他,不过我自己只用下划线和括号。

3.一定要取舍。我以前的标准是:

a)让步分句(如:带although的分句、带it is true的分句、带do的分句等)一律跳过(但是用括号括起来),只看后半个分句;

b)such as后的内容一律跳过,也用括号括起来,不过我会数数列举的个数,如果是4个,则必出题,其他个数不用管,出题了再回头看;

c)for example举例只要提炼关键词的首字母就可以了,也要括起来,重点看后面或前面的结论。

d)原因——标志词常为BECause、since——一律跳过,括起来,只看结果。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是result in和result from,遇到这两个,我在下面划横线做标记。

e)老观点只把握gre阅读文章关键词、知道讲的是什么就行,其他一律跳过。

f)冒号后一律跳过,冒号下做标记。

g)分号后一律跳过,因为表示并列,内容和前面大体一致,分号做标记,出题的话再回来看。

现在的标准是:上面这些全看,因为速度上来了,但看这些内容时仍然是“毫无感觉”地看,可以不用担心它们会分散注意力了。

当这些内容都做标记后,文章结构就非常清楚了,哪儿是举例、哪儿是结论、哪儿是原因、哪儿是转折一目了然,定位非常容易。

4. (本来想把这条放在第一位的)我的提高阅读速度的不二法门:反复阅读已经读过的文章,5遍左右吧!慢慢地就会产生一种直觉,知道哪里略读哪里重读。

GRE阅读练习题:地球冷暖周期通过石头含铁量推定

Recent studies of sediment in the North Atlantic’s deepwaters reveal possible cyclical patterns in the history of Earth’s climate. Therock fragments in these sediments are too large to have been transported thereby ocean currents; they must have reached their present locations by travelingin large icebergs that floated long distances from their point of origin beforemelting.

Geol.ist Gerard Bond noticed that some of the sedimentgrains were stained with ironoxide, evidence that they originated in localeswhere glaciers had overrun outcrops of red sandstone. Bond’s detailed analysisof deep-water sediment cores showed changes in the mix of sediment sources overtime: the proportion of these red-stained grains fluctuated back and forth fromlows of 5 percent to highs of about 17 percent, and these fluctuations occurredin a nearly regular 1,500-year cycle.

Bond hypothesized that the alternating cycles might beevidence of changes in ocean-water circ

ulation and therefore in Earth’sclimate. He knew that the sources of the red-stained grains were generallycloser to the North Pole than were the places yielding a high proportion of“clean” grains. At certain times, apparently, more icebergs from the ArcticOcean in the far north were traveling south well into the North Atlantic beforemelting and shedding their sediment. Ocean waters are constantly moving, andwater temperature is both a cause and an effect of this movement. As watercools, it becomes denser and sinks to the ocean’s bottom. During some periods,the bottom layer of the world’s oceans comes from cold, dense water sinking inthe far North Atlantic. This causes the warm surface waters of the Gulf Streamto be pulled northward. Bond realized that during such periods, the influx ofthese warm surface waters into northern regions could cause a large proportionof the icebergs that bear red grains to melt before traveling very far into theNorth Atlantic. But sometimes the ocean’s dynamic changes, and waters from theGulf Stream do not travel northward in this way. During these periods, surfacewaters in the North Atlantic would generally be colder, permitting icebergsbearing red-stained grains to travel farther south in the North Atlantic beforemelting and depositing their sediment.

The onset of the so-called Little Ice Age (1300-1860),which followed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of the eighth through tenth centuries,may represent the most recent time that the ocean’sdynamic changed in this way. If ongoing climate-history studies support Bond’shypothesis of 1,500-year cycles, scientists may establish a major natural rhythmin Earth’s temperatures that could then be extrapolated into the future.Because the midpoint of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was about A.D. 850, anextension of Bond’s cycles would place the midpoint of the next warm intervalin the twenty-fourth century.

21.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true of the rock fragments contained in the sediments studied by Bond?

A. The majority of them are composed of red sandstone.

B. They must have reached their present location over 1,500 years ago.

C. They were carried byicebergs to their present location.

D. Most of them were carried to their present location during a warm period inEarth’s climatic history.

E. They are unlikely to have been carried to their present location during theLittle Ice Age.

21.2. In the final paragraph of the passage (lines 27-33),the author is concerned primarily with

A. answering a question about Earth’s climatic history

B. pointing out a potential flaw in Bond’s hypothesis

C. suggesting a new focus for the study of ocean sediments

D. tracing the general history of Earth’s climate

E. discussing possibleimplications of Bond’s hypothesis

21.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Bond hypothesized that whichof the following circumstances would allow red-stained sediment grains to reachmore southerly latitudes?

A. Warm waters being pulled northward from the GulfStream

B. Climatic conditions causing icebergs to melt relatively quickly

C. Icebergs containing a higher proportion of iron oxide than usual

D. The formation of more icebergs than usual in the far north

E. The presence of coldsurface waters in the North Atlantic

21.4.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in sedimentcores from the North Atlantic’s deep waters, the portions that correspond tothe Little Ice Age

A.. differ very little in composition from theportions that correspond to the Medieval Warm Period

B. fluctuate significantly in composition between the portions corresponding tothe 1300s and the portions corresponding to the 1700s

C. would be likely tocontain a proportion of red-stained grains closer to 17 percent than to 5percent

D. show a much higher proportion of red-stained grains in cores extracted fromthe far north of the North Atlantic than in cores extracted from further south

E. were formed in part as

答案:CEEC

GRE阅读结构解析

1.一句话只看一遍,充分利用自己的语法知识,时刻把握句子主干,修饰成分要毫无感觉得快速浏览(这里的“毫无感觉”不是略读,而是不希望过多的修饰成分或插入成分影响对句子主干的理解,这四个字需要自己体会)。

2.做标记除了大写字母、时间年代、最高级、转折标志词、因果标志词、列举、让步、强对比以外,还要标记出并列连接词(如and)、分号、冒号、表示作者态度的词(这个比较难,需要自己体会收集),原因我会在下面的取舍中谈到。我的做标记的小窍门:标记符号不要只用一种(如下划线),也不要过多,个人感觉最多三种(如括号、圆圈、下划线),分别标记原因、转折和其他,不过我自己只用下划线和括号。

3.一定要取舍。我以前的标准是:

a)让步分句(如:带although的分句、带itistrue的分句、带do的分句等)一律跳过(但是用括号括起来),只看后半个分句;

b)suchas后的内容一律跳过,也用括号括起来,不过我会数数列举的个数,如果是4个,则必出题,其他个数不用管,出题了再回头看;

c)forexample举例只要提炼关键词的首字母就可以了,也要括起来,重点看后面或前面的结论。

d)原因——标志词常为BECause、since——一律跳过,括起来,只看结果。比较容易被忽略的是resultin和resultfrom,遇到这两个,我在下面划横线做标记。

e)老观点只把握关键词、知道讲的是什么就行,其他一律跳过。

f)冒号后一律跳过,冒号下做标记。

g)分号后一律跳过,因为表示并列,内容和前面大体一致,分号做标记,出题的话再回来看。

快速读懂古诗词 篇5

新法出台后,各类型企业都做出不同程度的应对行动,比如提高雇佣门槛和企业监管职能;而员工对此却反应平淡,大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嫌。不知是否是因为媒体把焦点不约而同都对准了“企业”,而使个人找不到“应对门路”的原因。总之,本期《职场》将专从个人角度出发,倾力打造员工运用新法全攻略。

★ 实战篇:如何快速“读懂”你的企业用工合同?

★ 警惕篇:新劳动法“悬而未决”4 大疑题

★ 自强篇:新法新变化,维权10 章法

★ 星座篇:12 星座2008 年跳槽运

★ 态度篇:在“习惯性失业社会”找到“金饭碗”

★ 趋势篇:伟大的预测,新法实施后时代!

实战篇

如何快速“读懂”你的企业用工合同?

我深以为,“合同”一类的东西就好比是一台器械的安装说明书,都属于全世界最枯燥乏味的东西,然而却又不得不仔仔细细地看,生怕哪里读漏了一个词句,就导致结果的面目全非。所以很期待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我快速浏览便能抓住一份用工合同的实际信息和敏感词汇,让人可以像吃快餐一样把它迅速打发,而不用做足烹炸工夫还要担心自己消化不良。或许,你和我想的一样?

看合同,找准8 组关键词“劳动合同的条款现逐渐在趋同。”劳动法律专家、《劳动合同法》细则起草员韩智力说,“所以要快速读懂一份用工合同可以从8 组关键词入手。”这8 组关键词包括: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劳动报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保护和劳动卫生以及职业危害防护。

“如果说得不那么法言法语的话,就是要注意工作地点在哪儿,要去哪里履行这个合同,劳动报酬是多少,具体工作内容要干什么,社会保险有没有,劳动期限是算短期还是长期……这些都要跟之前谈好的情况做对照,说得越清楚,将来发生纠纷的可能就越小。”韩智力说。

增加敏感性,谨防模糊言辞

法律做出规定的目的是为了明确,但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往往会用一些“虚词”来代替明确的安排,从而在后期有可能产生的纠纷中逃脱责任。于是作为个人,尤其是要注意企业的这种“小技巧”,在阅读劳工合同时如果发现以下提及的敏感词汇一定要即时点明询问,增加补充条款。

用人单位—比如之前谈好的聘用归属是集团,现在可能变成了其旗下的某个分公司,这就要分外注意。就好像进入电视台的新员工,被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台、电视台的某一部门或是电视台的某一项目组聘用,其享受的职能和权益都是大不一样的。工作地点—韩智力说如果看到工作地点写成类似“中国”这样的字样时就要当心,“实际上工作地应该写得更具体,北京就是北京,山东就是山东。如果笼统地签成中国或者华东,那具体工作地的可能性就太宽泛,可能是北京,也可能是贵州。模糊的工作地域,容易把劳动者置于不利地位。”他说。

工资数目—如果在工资一栏看到的是诸如“不低于工资标准”一类信息需要特别留心,因为国家法规规定任何劳动报酬都不应该低于劳动工资最低标准,所以这是一句废话。真正有效的信息是写出具体的应得数字或是工资构成。

工作时间—韩智力说,“我们很多企业在合同里不写工作时间,然后让你加班。法律上的标准工作时间一天8 个小时,每周不超过40 小时,每周必须有一天休息。但是很多企业让员工加班也不给加班费,还说自己是弹性工作,其实这是错误的。如果真是弹性工作时长,那就在合同上标明,而且必须劳动部门审批通过才行。”

社会保险—“现在这块比较乱,国家社会保险体系还不是很健全,所以法律明确规定,交保险是企业和员工共同的义务,都要交,不能说员工本人放弃交,用人单位就可以默许、同时企业也放弃交纳保险。这是用工合同中的必备条款,应该很清晰地写在里面。同时,有些职业还涉及到职业危害防护,比如靠近辐射或者高危地带的工种,这些员工都要看是否在合同中对此环节做了约定条款。”

读懂诗词“五看” 篇6

【关键词】诗歌鉴赏;题目;注释;诗眼;意象

在诗歌鉴赏中,尤其是对诗词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不少考生无所适从,主要原因是他们读不懂诗词,试想,如果诗词都读不懂,又如何进行鉴赏呢?要想读懂诗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看题目。很多诗词,如送别、边塞、怀人类,题目中可以透露出不少诗词内容的信息,只要对题目稍加分析,我们便可推测出诗词的大概意思。如2005年全国卷Ⅱ(12)题是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从“夜思家”中,便可以得知本诗的内容;2007年安徽卷选的是陈维崧的《酢落魄·咏鹰》,从“咏鹰”二字,也可猜测出本诗表达的是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二、看注释。有些诗词鉴赏题,诗文后有注释,这些注释往往是打开诗词内容的钥匙。如2005年天津卷(16)题选的是南宋汪元亮的《潮州歌》,注释是:“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既是国家破灭,自己又成了俘虏,悲痛之情便可想而知,诗的内容自然不难理解。又如杜牧的《初冬夜歌》: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淮阳,指西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谏,屡次切谏,多次被流放。

从此注释中,我们可以看出,写刚直敢言、多次被流放的汲黯,其实是为了写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三、看题干。从题干的表述中,也可以偷窥出诗词的大致意思。如2004年辽宁卷(16)题,选的是宋词《蝶恋花》,只有词牌,没有题目,也无注释,但我们可以从词后的第二小题“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阙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中,可以看出本词不是伤春,而是旷达乐观。2007年四川卷(12)题是王安石的《葛溪驿》,诗的第二题是这样问的:“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从此题干的表达中,我们就可知道“心乱”是理解本诗内容的切入点。

四、看诗眼、词眼。中国古典诗人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有“诗眼”、“词眼”之说。“眼”就是诗句的关键处,找到了它们,就能看出诗词的“灵魂”。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中,“怨”是诗眼,它用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里,诗眼“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只有读懂了“自”、“空”两个诗眼,我们才能深切地体验到祠堂凄清冷落的气氛,假如我们不能注意这两个字,就体验不到诗人表现出来的感伤叹惋的情调。

五、看意象或议论句。诗词中,有些经常出现的意象的指向比较明确,象征意义明显。如“折柳”是古人送别的习俗,因而杨柳就有惜别留念意;其他的有:红豆——相思、爱情,松竹梅——坚强、气节、惆怅,月亮——思乡、怀人,羌笛——乡愁、幽怨等。积累这些常见的象征意义,将有助有于词内容的理解。

有些诗词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往往是体现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性文字,我们要尤为注意。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二句,便表达出了对周瑜的嘲讽。

上一篇:现场施工电力安全下一篇:电气仿真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