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教案

2024-10-12

成长教案(通用8篇)

成长教案 篇1

小学六年级上册健康成长教案 第六课

男女生快乐成长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快乐的方法,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发现、体验生活中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教学重点

了解找到快乐的方法,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教学难点

如培养乐观的心理品质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热身活动唱反调

师:现在大家听我的口令,我说举起右手,你就举起左手;我说男生站起来,男生不动,女生站起来让学生做与教师口令相反的动作。游戏开始。(活动略)

2.对学生进行测试。

师:如果前面三道题回答倾向于是,后面四道题倾向于否,那么你就是个快乐的少年,请你们继续保持下去!

二、活动展开

1.分享乐事,发现快乐

(1)我首先分享自己的乐事。(课件出示)在今年的秋天,我们全家到长白山旅游,我们欣赏着长白山美丽的自然景色,心情格外地兴奋。

(2)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快乐的事情。

目的:使学生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快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快乐生活。

师:每个人的生活中总有许多快乐的令你难忘的事情,谁愿意和大家分享?大家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学生交流)

2.分享经验,学会快乐

过渡:每个人都向往快乐,可是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你是采取什么方法调节情绪的呢?

(1)说出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不开心的事,以及调节情绪的方法。(学生交流)

(2)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并真诚地鼓励,使他们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师生共同提炼解除烦恼的小秘诀。(板书)合理宣泄(大喊、倾诉、哭);自我安慰;换个角度思考;注意力转移法(听音乐、看书、看电视、运动、吃零食),等等。

3.关注他人,共享快乐

目的:通过角色扮演、讨论、交流与分享,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选择恰当的方法帮助他人调节情绪,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1)(课件出示)一个老婆婆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小儿子晒盐。两个儿子的生意都很好,可是,这位老婆婆却每天都愁眉苦脸。邻居问她为什么发愁,……

(2)(课件出示)这里有3名同学遇到了烦恼,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帮助他出出主意,解决烦恼。

●每天写不完的作业,休息比上学还要忙,三四个课外补习班在等着我!哎!

三、总结

板书:

第一课

向快乐出发

什么是快乐? 你快乐吗? 不快乐的原因是什么? 快乐的方法有哪些?

教学反思:依据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课主要以情景法、体验法、讨论等方法组织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通过交流、分享感悟等活动,力求做到自悟自得和助人自助,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个教学环节始终结合学生的切身体验去进行,注重联系学生的实际,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第二课时间是个魔术师 学习目标

一、认知:

1. 记住一些有关惜时的格言、谚语。

2. 懂得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时间也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有24 小时。

3. 知道现实生活中,时间意味着胜利,时间意味着财富。

4. 知道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浪费时间的人将一事无成,最终后悔莫及。

二、情感:

1.感受到时间的宝贵。

2.为浪费时间而惋惜。

三、行为:

1.抓紧时间学习,不随便浪费时间。

2.珍惜时间,学习、做事不拖沓、不磨蹭。教学重点:

1.时间是宝贵的,它是留不住的,一去不复返,是用金钱买不到的。

2.时间是公平的,它对于每个人都完全一样。

3.现代社会,时间意味着胜利和财富。

4.要珍惜时间,抓紧时间不浪费,学习、做事不拖拉。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时间概念差,对时间的存在缺乏感觉,对于时间的长短、多少不能直观认识,因此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教育过程:

一、猜一猜。(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猜谜语,下面老师就说一个,你们来猜,好吗?

“没有脚,快步走,无人能够把它留,没有手,本领大,能让青丝变白发。” 同学猜谜语

板书: 时间

二、说一说。(了解学生对时间的原有理解程度。)

1.让同学说说表示时间的词都有哪些?(年、月、日、时、分、秒。)

2.请同学试着用“时间”一词说一句话。

三、看一看、听一听、做一做。(使学生初步感受时间的重要性)

1. 看一看

出示日历

提问:今天是几月几日?

请同学用红笔圈出今天的日期。

出示闹钟

观察闹钟

提问:现在是几点?

请同学在日期旁边记下此时此刻的时间

2. 听一听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时钟的脚步声。

同学听

3.做一做

师:让我们用一分钟的时间来做一些事情。

分组让学生分别写字、做算术题、画画、读课文等。

提问:说一说,在一分钟里,你都做了哪些事情?

小结:

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珍惜时间呢?对待时间的态度不同,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呢?

四、分析课文,讲明道理。(使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

1.看动画片

(这则小布叮木偶剧,才不会硬性地告诉宝宝,珍惜时间、珍惜生命等等大道理,而是以好玩的小布叮梦游故事,带着宝宝跟着小布叮的步子,一起经历奇妙的旅行,引导宝宝也和小布叮一样,认识到:要好好的珍惜时间,这样时间爷爷、时间宝宝都会很高兴的呢!在看木偶剧的同时,帮助宝宝和小布叮一样,养成爱惜时间的好习惯哦!)

时间是非常公平的:它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完全一样的,一天24小时;对它的态度不同,它就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结果。它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悔恨。时间又像流水一样,流过去就再也不会头,再也不复返了。让学生说出时间的重要性。板书:意味着生命、财富、胜利

2.有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谁来说一说,你现在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的?

3.小结:

时间真是太宝贵了,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胜利和财富;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最宝贵的生命。时间真是无价之宝呀!

五、联系实际,提高认识,指导行为。

1.分析

出示闹钟

提问:现在几点了?

从开始上课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分钟了,刚才画在日历上的时间还能回来

吗?为什么?

2.出示格言:

“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

请同学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受?

3.小组交流:

(1)在平时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你有过浪费时间的现象吗?

(2)今后你打算怎样珍惜时间?

4.小结: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学习做事不拖拉、不磨蹭,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板书:不拖拉 不磨蹭

今日事今日毕

六、全课总结 激发情感

时间是无价之宝,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七、探究活动:

1. 回家后,请爸爸妈妈讲讲他们小时候是怎么对待时间的,现在又是怎么对待时间的,有什么感受。

2. 课间,采访高年级同学,先请他们用时间一词说一句话,然后请他们谈对时间的感受,再和他们交流对时间的看法。

板书:

第二课

时间是个魔术师 时间的作用

你的时间怎样安排的 怎样节省时间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时间的重要性,合理安排时间是一件多么容易儿有有意义的事情。学生通过学习都有所收获,并且对自己的时间有所规划,联系实际让学生有所理解。第三课《学海无涯乐作舟》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排解烦恼的方法,使学生知道应该笑对生活中的不如意,做一个快乐的人。

2、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使自己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情绪。

二、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别人的快乐与烦恼,找到快乐的真谛。

三、活动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寻找快乐的策略来更好地调整自己。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体验烦恼:

1、揭题,播放音乐,教师激情导入:

人人都想和快乐在一起,天天快乐,时时快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总会遇上这样那样不顺心的事。这不,昨天早上,老师骑着自行车来上班,突然,在拐弯口横冲出来一辆摩托车,躲避不及,老师摔倒了,腿摔破了皮。谁知骑摩托车的人丝毫没有歉意,连车都没停,扬长而去。这使老师非常生气,这人既不遵守交通规则,又缺乏应有的社会公德,太不应该了。老师扶起摔倒的自行车,揉着摔疼的腿,心里很不愉快。是啊,生活中,让人生气、让人烦恼、让人痛苦的事情太多了,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令你不快的事情吗?

2、趁机引导,回忆烦恼:

谁都难免会遇到不愉快的事,请大家拿出小纸片,写出最近遇到的令你烦恼的事。

二、学生互动,倾诉烦恼:

1、教师导语:生活中人人有烦恼,有了烦恼怎么办?请大家来听一个录音故事:《国王长了一只兔耳朵》。

2、播放录音故事。

3、教师引导,打开话题:有了烦恼,让我们像故事中的理发师一样来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烦恼!

4、我口说我心: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

三、交流方法,心理疏导:

1、观看心理小品,评析是非:

小品一:(内容概要:表弟在踢足球,不小心摔了一跤,丹丹正想去扶他,妈妈走了过来,说是丹丹把弟弟弄倒了,就批评丹丹没照顾好弟弟。丹丹气愤地跑进房间,大哭起来,妈妈来叫吃饭也不去吃。)

小品二:(内容概要:班级每个月要评比一次课代表。10月份,玲玲没评上语文科代表,12月份评上了周记科代表。玲玲跟老师说她想做语文课代表,老师不肯。玲玲很生气,在学校把气压在心里,放学了,在回家的路上,她边走边摘树叶出气。)

2、教师导语:我们看了同学生气时的各种表现,请大家讨论,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看我们能不能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教师导语:大家遇到的问题中,有许多烦恼其实是可以排解的,可以感受快乐的。

4、观看多媒体动画剧:《猪八戒新传》。

思考:为什么同样面对下岗,沙和尚满脸笑容,而猪八戒却闷闷不乐?

教师小结:不同的想法,对人的影响多大啊!

5、情境游戏:《猜一猜》

情节设计:丁丁上前,做闷闷不乐状,委曲地自言自语:作文课,我认真地写,满怀信心地给老师看,老师说不行;而同桌这么死板的作文,老师却说好多了。

教师引导(1):你能猜出此时丁丁在想些什么吗?(老师处理事情不公正;同桌会拍马屁;老师看不起我)

情节设计:老师又凑到丁丁的耳旁低语几句,丁丁眉头舒展开来。

教师引导(2):猜一猜老师刚才对丁丁说了什么?(请换一个角度想问题)

情节设计:丁丁跳着,笑着回到了座位上。

教师引导(3):请同学们猜一猜,丁丁为什么这么高兴?她是怎么想的?(老师觉得我的作文水平比同桌高,应该写得更好;老师对我严格是为我好。)

6、心理体验,多媒体出示:小红买了一件新衣服,自己挺满意。可是,邻居李芳说:“太难看了!”

小红这样想:她觉得特别伤心。

小红这样想:她觉得还可以。

小红这样想:她觉得很快乐了。

7、师小结:要知道,一个人遇到不顺心或不公正的对待时,他并不是世界上最倒霉、最不幸的人,世界上很多事,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有时候换个角度想问题,能让我们摆脱烦恼,增强自信,找到快乐。

四、分享经验,体验快乐:

1、过渡:我们知道,生活中有快乐就有烦恼,有幸福就会有痛苦,请你说说你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是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的?

2、在小组交流会后全班交流:做自己喜欢的事;听听音乐,唱唱歌;看看漫画……

3、教师点拨: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人?大家的办法真多!这些让我们快乐的办法就像是我们的心灵营养餐,让我们摆脱烦恼,忘记不快,高兴起来。现在,让我们来准备一份“心理快餐”,把你寻找快乐的方法写在或画在卡片上,放在快餐盘里。“做”好的同学,请放在“自助餐桌”上。(配乐,学生制作心理快餐)

4、享用“心理快餐”:

教师导语:现在,大家行动起来,一起来享用美味的心理佳肴吧!

①看史努比动画片段;

②播放节奏感很强的音乐,跟着音乐做运动;

③齐唱《幸福拍手歌》,边唱边抛开烦恼,跟着歌词大意拍手、拍肩、跺脚

④看照片回忆快乐的往事;

5、介绍另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能创造快乐, 发泄不良情绪的办法:

教师过渡:这些能使自己经常开心的小窍门真好,生活中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办法可多了!

多媒体动画演示文稿:读有趣的书;至少培养自己有一种兴趣爱好;经常与家人、同学、朋友在一起,谈心、玩耍;照镜子,与镜中的人说说话;到没有人的地方大声喊叫;在劳动创造中体会快乐……

6、教师赠言:面对复杂的生活,我们应该用积极的办法去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永远快乐。板第三课

学海无涯乐作舟

听故事

你是怎样体验学习乐趣的

教学反思: 本课主要通过故事和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学习带给大家乐趣,并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来举例说明,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趣味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书:

成长教案 篇2

教案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为广大教师熟悉, 但由于传统的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化、模式化, 加之教案逐渐成为常规管理的手段和评价教师日常工作的一种参照, 教案与教师的教学生活正逐渐脱离, 许多教师一提起教案便有很多意见和抱怨。面对此种状况, 重新审视教案与教师的关系, 理解教案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案:伴教师步入教学之路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很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研究, 并提出各自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其中福勒和布朗 (Fuller&Brown) 关于教师关注阶段的研究颇具代表性。他们根据教师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把教师的成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个阶段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 他们时刻关心着这样的问题: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怎样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 等等。一般来说, 师范生和新教师比老教师更关心这类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生存时, 他们将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成绩。在这一阶段, 教师所关注的内容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 他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一般来说, 在职教师比师范生更关心这一类问题。第三个阶段是关注学生阶段。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 将进入第三阶段——关注学生的阶段, 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求, 教学材料可能适合学生学习, 也可能不适合学生学习。由此可见, 教师在成长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需要, 这些需要将会影响他们的课堂行为和教学行为。

从以上福勒和布朗关于教师关注阶段的研究可以看出, 教师职前教育只是为其以后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打下了一个专业知识以及教育理论知识的基础, 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具备了“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而在教学实践中首先学会“教”——这一教师必需的能力之一, 则是在学校的实践教学中通过就业经验逐步获得的。国内外学者关于专家型与新手教师的研究发现:①新手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和管理中常常是盲目而不科学的。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分不清主次, 抓不住重点、难点和关键;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他们不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 不重视向学生传授策略性知识, 只注重向学生传授描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而专家型教师则能依据自己丰富而高度组织化了的实践知识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能巧妙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有效地组织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认知活动过程之中, 同时能利用与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教学法知识, 向学生阐明概念并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可以看到, 刚入职的教师在教学初期并不能将自己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具体的教学情景结合起来, 很少能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 他们更注重自己的某个具体教学行为是否成功, 却忽视了对学生反应的思考。一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教师这样说道:“现在的教学中较高一点的要求就是为了把知识向学生交代清楚, 其他东西很少去体会。”在这种情况下, 教案能帮助新手教师把自己的教学蓝图用“文本”形式表现出来, 对新手教师而言写出较为详细的教案有利于理清思路、沉着应对, 减少教学时的不确定感, 找到一种方向感、自信心和安全感。这样做符合他们在教学初期的实际需要, 教案能帮助新教师在工作初期克服因适应工作环境而带来的盲目和慌乱, 给他们以胜任教学工作的自信, 从而能顺利地步入自己的教学之路。

二、教案:教师专业成长的“档案袋”

教师工作是一种专业工作, 所谓专业工作即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条件, 教师有自己的理想追求, 有自身的理论武装, 有自觉的职业规范和高度成熟的技能技巧和专业自主权。那么, 教案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首先, 教师研制教案时对课堂教学进行预先设计促进了教学工作的科学性。教学活动是一种科学的活动过程, 课堂教学总是要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展开。在上课之前, 教师必须要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学生知识能力的初始状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作一全面的考察。这种全面的考察必将反映在教师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因此, 教案的研制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组织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 从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到对实施过程的检验再到最后对教案的评价修改, 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科学化过程。应当指出的是, 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发展提高的过程, 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不断完善自己的教案, 要把教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自己体会到的一些新的想法充实到教案中来, 修正不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策略, 逐步使自己的教学成为一个较科学的活动过程。这样, 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工作能力,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次, 教师可以利用教案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师不仅是别人研究成果的消费者, 教师更应该成为研究者”是伴随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入的最响亮的口号之一。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背景下, 作为教学工作主体的教师只有不断研究自己的教学工作, 才有可能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促进自身的发展。教案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预设, 是课堂教学进行的一种理想化的设计文本。但是, 实际的教学情景中存在着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 这些不可预知的因素有时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解决的, 有时在课堂上解决不了, 需要在课后进行研究、分析、总结。教案能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以自己的教案为“载体”, 分析问题, 尝试解决问题, 最后在课堂上对行动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通过教案研究自己的日常教学, 不仅有利于单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更适合同一类问题的系统分析和解决。

第三, 教案还可以促进教师形成自觉的反思意识和良好的反思能力。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其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也是现代教师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 (G..J.Posner) 曾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那么, 即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 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 除非教师善于从经验中吸取教益, 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

“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那些心照不宣和不言而喻的个人信念、预先设定, 往往潜藏在历史深处, 日常教学中处处依托之, 往往习以为常, 不再追问, 成为思维的盲点”。②教师对反思自己教学的一个重要层面是反思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益, 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探索新的突破口。“反思不是一种没有着落的口号”, 而需要依托一定的反思材料, 反思的结果也需要凝成一定的“物化形式”。写教学后记是教师的一种课后反思活动, 把教案作为一种反思文本符合教学后记及时性、验证性的特点要求。因此, 大多数教案都在后面附有“教后感”或“教后反思”部分。而这一栏该写什么、怎样写, 又有什么作用?笔者曾对101名甘肃省省级骨干教师进行了关于教案问题的问卷调查, 在接受调查的101名老师中, 有42位老师觉得写“教学后记”只是“应付一下检查而已, 没什么可写的”, 占到接受调查教师总数的将近41%。其实, “教后记”是教师积累、总结经验, 发现问题的凭据, 对于改进教法, 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就认为:“我们的教学工作, 犹如永不休止地登陟高山群峰, 写'教后'则好似一位古代诗人描写其登山感受所言:一登一陟一回顾。一登一陟, 站得高, 眼前境界就开阔起来:一回顾, 看到自己艰辛走过来的路就分外亲切, 信心倍增, 抖擞精神攀登更高的山峰”。③“教后记”的写法不拘一格, 通过广大教师的总结和作者自己的体悟, 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写“教后记”的内容和方法:

1.记载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实际教学效果与备课设想的差距, 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原有计划的变更情况、知识传授的效果如何等内容。

2.记载教法情况。记录这堂课中教法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教学步骤所作调整的原因, 以便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以后的教学。

3.记载学法指导情况。教师着重对学生预习、自学、阅读、总结、思维训练的指导方法进行记载, 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记载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

5.记载自己通过施教所获的体悟。记录自己在教学中最满意的地方在何处, 还有什么不足, 从实践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课堂管理 (课堂秩序的制定与执行、问题行为管理等) 与辅助教学行为 (动机的激发、师生交流、强化、教师期望的表达等) 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在教学中对某个问题又有什么新的体会, 这些切身体验能不能与更广泛的教学理论联系起来等。

总之, 写“教后记”的方法多种多样, 各不相同。可以是某一方面的, 也可以是其他几方面的。但在记载上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既要重视教学的成功之处, 又要找到教学中的失误, 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和业务素质, 优化课堂教学, 并能给教案一个精彩的结尾。

最后, 教案是教师教学风格的文字载体。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艺术总是带有鲜明的个性。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 是教学艺术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④现代教学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 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一般而言, 具有个性的教学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层次的领悟。对教材的理解, 一般有四个阶段, 即“懂、通、透、化”。教师只有对教材的理解达到“化”境, 才会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把握, 做到教师就是教材, 教师就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其次是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的个性化, 必将落实在富有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上, 而这种个性化的课堂教学设计势必体现在教师的教案之中。教案是“教师综合考虑、备课备人结果的文字概括, 集中地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设计思路、方法技巧和艺术风格”。⑤教案要形成并体现出教师的教学个性, 要求教师从个人对教学内容独特的理解出发, 根据教学的科学原理, 推断出学生学习教学内容最佳的学习方式, 并以此为基点, 设计出相应的教学过程。如有的教学内容适合于学生自主式学习, 教师就应该设计出“自主式”教学过程;有的教学内容适合于学生合作学习, 教师就应该设计出“合作式”教学过程。

所以, 教师研制教案一方面是为了加强课堂教学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另一方面也应该是积累资料, 总结经验, 不断改进教学的过程。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教案并不单纯是教师写在教案本上的那个书面计划, 教案的研制是教师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知识水平、个性差异来重组和改造、增减课程内容, “活化”教材的过程。这其中包含了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对学生特点的把握, 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探索, 辛勤劳作的过程。

对教师尤其对骨干教师而言, 教案对其专业成长起一种助推的作用。有了教案, 教师可以较为自信地走进课堂, 同时设计教案也可使他们了解、熟悉教学活动的过程和基本要素, 直至最后能依据自己丰富而高度组织化了的实践知识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注释

1肖川.论中小学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与培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1, (3) , 55~58.

2柳夕浪.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制度的反思和重建[J].教育研究, 2002, (1) , 80~83.

3于漪.语文教苑耕耘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84, 157.

成长教案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教案编写 专业成长

学校既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地方,同样也是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场所。教师的自我更新是专业成长的内在机制,教师的成长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教案编写在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虽说编写教案对教师来说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对于为什么要编写教案,有很多教师并不很清楚,有的甚至是很模糊的,在这种情况下要写出有效指导教学的教案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与发展。笔者现就如何优化教案编写、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一问题谈点肤浅的思考,以抛砖引玉,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实践与教学管理工作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优化教案编写,是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如何优化教案编写呢?

一、写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灵魂,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们往往只关注知识目标,而新课程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考虑,并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将其有机整合在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写教学过程设计

传统教案中的教学过程这一环节,大多是书本知识要点的再现,没有加工、没有思考。新课程下的教学过程设计,要能突出教师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对教材的分析、加工和处理,不是不经思考地照抄照搬,要能体现备课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的实质。同时,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意味着“师生平等对话”。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笔者以为应从形式流程和内容流程两方面考虑。

形式流程设计应该是精心的粗线条设计。所谓“精心”,是指教师要花最深的功夫去钻研、去思考教学;而“粗线条”则是针对课堂教学的不确定因素提出来的。学生作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疑问、灵感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无论多完善的教学设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变化、调整,都会在师生互动中生成新问题。因此,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形式流程时,可考虑学生的反应,但不要预先设计课堂上学生的行为,应重在策划、设计教学活动,下功夫思考怎样创设教学情境、设置问题、确定活动主题,以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式、方法等,而不要在一些不可预知的细节上(如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过多纠缠。

内容流程设计应注意两点:第一,内容流程中应科学设问、巧妙设问。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不再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而要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因此,设计问题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问无针对性,则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提问太简单,学生很容易答,又失去了提问的价值。由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层次地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创设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另外,设计问题时还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经验相联系,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第二,内容流程应有知识线索。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是零散的或孤立的,有一条线将它们串在一起,这条线就是教材的知识结构(或框架、线索)。我们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是为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学习知识,而不是抛开知识无目的地活动。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设计时,形式流程和内容流程不应是互相割裂、独立存在的,而应是互相融合的统一体。

三、写教学反思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归纳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

的确,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功课。不能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二十年教龄的教师可能和一年教龄的教师没多少差别;而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审视和改进自己的教学,一年的教龄可能就比得上平庸教师二十年的教龄,这样的教师可能会成为教坛的参天大树。

反思什么呢?一般说来,教学反思有三种类型: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教学后反思。课前反思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学生认知水平自觉地进行审视,进行教学预测和分析,再次查漏补缺。课中反思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中的某些教学现象、环节以及突出事件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和机智地应变。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能力,及时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善于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课后反思是指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体的回顾、分析、反思,写下自己执教的体会或失误,记下学生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闪光点和困惑。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自我反馈的重要途径,具有即时性和批判性。在三种教学反思类型中,笔者更侧重教学后反思。具体讲,每一节课后,我们要反思教学目标是否恰当,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是否准确,对教材内容是否有新的理解,教学设计是否需要修正,有没有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设计;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宜该层次学生,教育结果是否如愿;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的问题,我们要反思其思维的障碍在哪,如何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听课、教研之后,我们通过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学习比较,反思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

如何反思呢?笔者以为真正意义的教学反思是教学经验积淀的主要途径,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重在坚持,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思则写,不要为反思而反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长期以往,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大有益处。

总之,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正是因为如此不断循环,带着好奇,带着疑问,带着想要探寻问题、彰显真实的冲动和解决问题的喜悦,教师就会慢慢成长为一位行动研究者,享受专业发展的乐趣。

成长教育教案(定稿) 篇4

成长教育教学背景:

人格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涵,是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纪的世界大竞争中取胜与否的重要因素。研究人格养成教育已成为国际教改潮流,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众多教育专家就提出“基础教育对应着人格形成和发展最重要的童年和青少年阶段,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应围绕于此,并成为一种基础性的非功利的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再次强调“成人”教育的重要性,樊城区也把学生“成人成才”教育作为樊城教育工的中心工作,刘光胜局长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成人成才”教育是樊城区教育理念的创新,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竹条实验中学小学历来重视学生人格教育,在养成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有着坚实的基础。学校培养的学生,在行为养成等方面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而,我们认为,真正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成人成才教育”的新观念,把“成人成才教育”融入学校日常管理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每个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达到先“成人”最终“成才”的目的。

教学目标:

樊城区长远目标任务:

1、力争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于成人成才教育发展的教育体系结构和制度环境;

2、基本形成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3、基本形成适应成人成才教育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4、基本形成富有生机活力和鲜明特色的学校教育格局;

5、基本形成因地制宜的成人成才教育的区域发展格局;

6、基本形成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有机结合的学习化社会框架。

樊城区近期目标任务:

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得到初步遏制,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得到减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人才培养方式、考试评价模式进一步改革,全面推行“三究四学”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教师的教育能力明显提高。

我校教学目标任务:

1、牢固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就是成人成才教育”的新观念。使其成为全体教师共同的教育思想和共同的行为准则。

2、加强学校德育建设。确定德育专题,通过专题德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3、通过教育活动,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处世智慧,顽强的意志,健康的情趣和健全的性格,为学生能在未来幸福地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4、借我区全面开展的课堂改革契机,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知识传授的方式和方法,以实现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培养具有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5、探究科学评价学生的体系,引导学生品质、情感、意志,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6、完善留守学生的相关档案,探讨留守学生的教育方式,关注每个孩子的成人成才。

教学原则:

1、以德为先原则

2、全体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主动性原则

5、知行统一原则

6、因材施教原则

7、多元评价原则

教学过程:

一、整体设想

本课从2012年2月开始到2012年12月止,共分3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2年2月8日-2012年3月8日)

(1)认真组织学习《樊城区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推进成长教育实施方案》、《樊城区中小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

(2)确定教学内容。广泛征求教师及学生家长意见,确定我校的成长教育教学内容。

(3)拟定成长教育教案。

2、实施阶段(2012年3月9日-2012年11月18日)

(1)开始教学目标开展工作,营造教科研的氛围,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进行深入的研究。

(2)定期组织总结交流以及学习研讨。

(3)重视信息的反馈与收集,及时听取多方面的意见,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方案,逐步建立全人格教育机制。

3、总结阶段(2012年11月18日-2012年12月30日)

在己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形成经验,接受区教育督导室评估。

二、教学策略:

学生养成教育方面:

1、持之以恒地开展“日查、周结、月评”的常规教育活动。日查:每天由值勤教师根据文明礼貌、爱校守纪、仪表卫生、纪律、快乐大课间活动内容,全天进行细致检查,进行量化评比。各楼层设立文明礼仪监督岗,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周结:总结一周工作,表扬进步大的班级、学生。通过公布每周量化评比成绩,督促各班进行反思,找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月评:每月将各班周得分相加,评出文明班级,进行表彰。

2、学校充分发挥团组织作用,通过开展“以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文明学生”、“优秀团员”、“校园十佳”、“ 校园之星”等评比,号召学生学习身边榜样,营造比学习、比进步、比提高的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之目的,增强活动效果。

3、家校联手,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要求教师要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正确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树立教师良好形象。例如:教师带头讲诚信,说到做到,对学生一视同仁。教育家长,家庭教育要从落实家庭教育常规入手,从家长自身做起。如:对长辈有礼貌,养成按时学习的习惯以及生活、劳动习惯。通过家长学校,创建学习型家庭,创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学生做到在校在家一个样,促进行为习惯的内化,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教育实效性。

4、每学期组织一次“法制教育讲座”或“交通安全讲座”,对师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识。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成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又具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2、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到全员育心。

3、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健康成长。

5、开展高年级学生青春期教育和毕业年级学生考前心理辅导。

传统文化教育方面:

1、静态文化重熏陶。

遵循整体和谐美的准则,在校园文化墙张贴《弟子规》全文。规范班级文化建设,营造和谐发展的班级文化。每个课室除了有各时期不同主题的墙报外,每个课室开辟班训班规,作品展台,今日之星等专栏。另外,在教学楼都我们还充分利用梯间墙壁布置学生美术作品,在楼梯转向台、厕所、垃圾池等显眼处悬挂文明导行的标语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向上人格的文化的熏陶。

2、动态文化促发展。

通过开展“学圣贤智慧,扬中华美德”活动,组织学生学《弟子规》《戒子书》《三字经》等,将文化落地为文明,将文化内化为人格。学校组织大型的艺术

节活动,有故事大王、唱歌、舞蹈、绘画、书法、版报等比赛,让学生人人参与,从中获得美的教育。学校组织大型的体育节活动,学生在跑步、跳远、投掷、跳绳、拔河等比赛中,身心均得到健康的发展。

公民意识培养方面:

1、开展社会道德“五小”行动:在家做孝敬父母、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校做团结友爱、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伙伴”;在社会做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文明诚信的“小标兵”;在社区做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守秩序的“小卫士”;独处时做勤奋自立、身心健康、勇于创新的“小主人”。

2、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学校、班级、学生会齐抓共管,由爱班级、爱社区、爱襄阳、爱祖国等一个个主题教育相互衔接。

3、树立“八个文明形象”:通过近一个的努力,让尊敬师长,主动问好;轻声慢步,右行谦让;乘车购物,不挤不攘;观看演出,文明喝彩;举止文雅、不说脏话;遵守交通,文明行路;爱护卫生,保护环境;坚强自信、健康阳光等八个文明习惯伴随青少年成人成才。

三、教学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成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成人”教育讲师团。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年级负责人为成员,明岗位职责,加强对成人教育工作的督查、指导。讲师团成员由法制副校长、交警、消防支队警官、退休老红军和学生家长代表组成,负责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学校成立相应督查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年级进行督查,对各班开展成人教育的情况进行检查、记载、考核。

2、加强各种形式和各个层面上的培训力度。积极做好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及全体学生的指导培训,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和抓好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3、加强宣传。利用电视台、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学校网站等多种平台,宣传人格教育的意义和做法,得到师生的共同支持。

教学总结与反思:

成长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教者:陈玉英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这样更有利于他的成长”中的“这样”是怎样的方式,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

2.通过语言等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心,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更利于成长的道理。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成长》这篇课文,谁愿意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它的成长”?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小约翰,走进约翰妈妈的内心,共同去探讨“这样”对于他成长的作用。

二、细读文本,抓住重点段体会

(一)初识小约翰: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默读课文1—6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描写小约翰的句子。(外貌、语言、动作)

(2)、看到小男孩当时的表现,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男孩?你会想些什么?

2、集体交流,抓住重点句体会。

1、其中有一个叫约翰(hàn)的男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一双蓝色的大眼睛老是忽闪忽闪的,十分可爱。

2、约翰每次来面包房,总是亲昵地拖长声音,冲着我说:“您好——”。

①、从这句话中你觉得约翰是个怎样的孩子?(很有礼貌)②、亲昵是什么意思?(十分亲密)能换个词吗?(亲密、亲热)③、再读这句话,读出亲昵的感觉

3、他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盯着香肠,用手取了一根,自言自语地说:“不够买两根的。”这句话他几乎天天重复着,好像他的口袋里只允许装两元钱。①、这是什么描写?

②、透过“忽闪忽闪”、“盯”,你猜小约翰在想什么? ③、由这句话,你想到什么? 指导朗读.作者是怎样做的?

4、这两根香肠你拿去吃了吧。①、如何理解你拿去吃好了? ②、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句

5、他那双大眼睛闪了又闪,用手推让说:“不要,两块钱买一根,还可以喝一听可乐。

①、他的大眼睛闪了又闪,此时小男孩又在想什么呢? ②、从小男孩的态度,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把你的感受用朗读表现出来。

3、齐读第六自然段,我们和作者一样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呢?

语言训练:听了他的话,我琢磨: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情况不太好,也许,还也许。

二、重新认识小约翰:

(1)、自由读7—13自然段,“我”看到了什么情景,使我恍然大悟?(大雪纷飞中一个妇女带着一个小男孩送报纸)(2)、这时你知道了:

妇女是 出现在雪天的原因

雪天仍然送报体现 家境

(3)、找出描写小约翰的句子。此时你又明白了什么?

约翰冒着大雪坚持送报纸,约翰不是个穷孩子,但这样的花钱方式说明 约翰不是个穷孩子,但妈妈让他送报纸赚零花钱是为了 约翰的妈妈在大雪天陪他送报,是在(4)、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你想对小约翰或他的妈妈说些什么?

三、齐读第十四自然段,思考:

为什么说“因为这样更利于他的成长”?你觉得是这样吗?你有没有相类似的经历,结合生活实际和大家谈一谈你的看法。

(三)总结全文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约翰站在你的面前,你会怎样夸他呢?

(四)作业

1把《成长》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请他们也谈谈听后的感受,与家长进行交流。

成长教案中彩那天 篇6

宁乡县百灵鸟小学:邹黎黎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拮、寐”等6个生字,结合具体语境准确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把握主要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1.自读课文2~3遍。

2.试着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3.想一想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四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一起读课题——(齐读)。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本课导入开门见山,简单明了的交待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走进阅读,便于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使学生产生初步的阅读感受。】

(二)整体把握,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字词。

(预设难读的:拮据 梦寐以求 馈赠)

2.把握主要内容。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个别练说,指导方法。引导学生明白叙事性的课文可以抓住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的阅读训练重点,学习本课的学生刚刚进入四年级,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词句的能力,但是把握主要内容还存在难度,所以在此设计了一个问题梯度,教师根据学生已知的内容随机点拨,指导方法,使“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项训练落到实处。】

(三)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

1.探究: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

2.自读自悟,圈画有关词句。

【设计意图:此环节安排学生默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体现了以学定教的理念。默读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课中保证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默读,独立思考,阅读圈画,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交流汇报。

(1)抓相关词句,探寻“难”的原因

◆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父亲不知道是留下车,还是将车还给库伯。)

◆是留还是还?我们先来探寻留车的理由有哪些?

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重点品读“拮据”)

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重点品读“梦寐以求”)

【设计意图:学习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方法,并通过品读词语,体会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也为体会下文父亲艰难抉择的表现作铺垫。】

◆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重点句段,侧重指导语气、语调、节奏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师:父亲不可能回避如此多的把车留下来的理由,父亲也不可能回避这辆对自己家来说如此重要的奔驰牌汽车。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用下列的句式说说父亲还车的理由。出示句式:就算……我也不能……

谁能用这句话来推翻黑板上的这些理由。生答 老师增加难度,出示:

就算……我也不能…… 就算……我也不能……

接下去,三个组合。

出示:

就算……我也不能…… 就算……我也不能…… 就算……我也不能…… 那是因为……

请生答(生大声地读自己写的理由)(2)扣重点词句,品析“难”的表现。

句子一:“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重点扣住描写神态的词:“神情严肃”)

句子二: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重点扣住描写动作的词: “赶”)

句子三: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重点扣住“擦”字,进一步体会父亲的抉择之难。)

【设计意图:通过品析父亲神态和动作描写的语句,体会父亲抉择之难的心理,并领悟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表达方法。】

(四)学习表达,深化理解(视时间机动)。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从这一个“擦”字,我们感受到了父亲左右为难的矛盾心理,现在咱们反过来想一想,在擦去K字的时候,父亲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呢?心里想些什么呢?咱们想一想。

父亲终于拿起了橡皮,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思考后汇报。

(五)总结存疑

成长教案 篇7

我没有多少经验,摸索着尝试。初一的时候,我结合班级创“和谐”特色班级的活动,为每位同学每周都建立了一个小档案,内容包括作业情况、课堂纪律、迟到早退、好人好事等10个方面的内容,分别交给10个班干部负责打分,每周五由班长总分并将每个学生每项得分情况通过短信汇报给家长。每一个学月为一个阶段,每学月末将每位同学四周的得分汇总,评选出“和谐”文明学员,并请同学们每个学月为自己一月的行为写总结,我则在每篇总结后面加上鼓励的话语。这样的小档案实际上就是对学生实行的量化考核!在学生进校初期,对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班干部参与班级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同学们参与性很高,积极地多加分,少扣分,班干部管理能力大大增强,每个学月的“和谐文明”学员人数呈上升趋势,到后来,每学月的“和谐文明”学员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人数在30人至40人之间。通过量化考核对学生进行文明和谐学员的评比,让班上更多的同学成为“和谐文明”学员,使得“和谐”概念深入学生心中,从而达到对班级的和谐管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又深感到建立这样的档案太过于理性,也许感性的档案材料才是有血有肉,值得回味的东西。于是在后来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收藏某个同学一篇作文的心灵表白或是某个同学一次进步非常大的作业(随付上一句评语:你今天的进步让我感动和惊讶,你真乖!);我细心拍下学生们在军营军训时、在五云山寨素质锻炼时、在学校艺术节表演时的一张张照片并让同学们为这些照片取名后存进我的电脑里;我摄下孩子们在运动场上的矫健身影,录下孩子们在250周年校庆对歌比赛中的高昂歌声;我保留着他们参加摄影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的作品照片;我还保留着他们初三百日誓师大会时的誓师词和誓师签名;我甚至还保留着他们写的违纪检查……这些文字、照片、声像资料我都分门别类地以时间先后顺序保存着,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性档案材料是量化考核表的有益补充,它们生动地记录了无数个感动的瞬间,是一部师生三年的成长史,是一部班级的成长史!

我认为,建立这样的学生成长档案是班主任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的一种教育手段,它可以促进学生剖析自我、激励自我、反省自我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我班张伟(化名)的母亲生下张伟的姐姐和张伟后,又与现在的继父生了一个弟弟,由于这样比较复杂的家庭背景,张伟性格表现非常多面性:时而很听话,渴望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时而很调皮,故意违反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初一时学习成绩比较差,并经常在老师面前用恶意的语言攻击母亲。我经常与张伟的母亲交流,叫她多与孩子沟通,特别不能忘了孩子的生日和“六一”节,在处理张伟和弟弟的日常纠纷时,尽量公平些,不要过度呵护小的,训斥大的,甚至偶尔满足一下他不合理的一些小要求……我在中间当润滑剂,经过我和他母亲一年多的努力,我得到了一张来之不易的照片:在学校运动会的趣味比赛中,他们母子腿绑着腿,手挽着手,彼此搀扶着参加趣味接力赛!由于他过度的虚荣心,在初二时不思学业,一心想充当年级一霸,为此惹了不少事情,也写了不少检查,妈妈甚至想到为他转学。我联合科任老师的力量关注他的上课状态,从他喜欢物理学科找到切入点,让物理老师和他建立起信任的师生关系,让他从物理学科的成就感中感受到学习的喜悦,继而利用他性格中耿直,讲义气这些优点让他多帮助老师(特别是物理老师)做事情,让他多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同时叫他的妈妈配合学校注意上学和放学时间的管理以及加强周末时间管理,避免与社会上的混混交往,在初二下期,他两次赢得“和谐”文明学员的称号,并在期末,他为自己赢得了一张“成绩进步大”奖状,我为这张奖状照了相,并在下面注明:巨大的成功,新的开始!五月初,进入初三的他随着中考的临近,变得心浮气躁,爱发脾气,头发留很长也不理,并在课堂上发生了数次与老师顶嘴,不服从教育的事情。我将他叫到办公室,待他冷静下来后请他坐下来,给他看他以前写的检查,和妈妈运动会上的趣味接力赛照片,五云山寨上和同学们一起推豆花摄影以及那张“进步大”奖状,还有一张小纸条,是有一次我声音嘶哑地上完一节课后,他塞在我办公室里抽屉里的一瓶西瓜霜润喉露,并附上这张小纸条:“老师,注意您的嗓子,我听着难受。”西瓜霜我吃完了,纸条我一直保留着。我们共同看完后我说道:“从初一到现在,你一直在走一条正确的道路,虽然走得有些坎坷,但毕竟坚持到了今天,老师相信你会坚持到初三的最后关头,偶尔发发脾气,老师可以宽容,但你三番五次这样使性子在班上造成不好的影响,而且也解决不了问题,只会使你心情更糟!你是知道心疼人的,也不愿意故意气老师,所以要学会调节自己,从改变精神面貌开始!以前照片上的你头发短短的,多稚楞、多精神的小伙子啊!”他低下了头,然后迅速转过头去抹去眼中的泪水……第二天,他剪短了头发,安安静静地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

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关注学生成长细节是我这三年来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尝试和摸索,我认为建立这些档案后,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们逐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从而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成长档案 见证成长 篇8

近年来,我在建立幼儿成长档案的过程中,注重发挥评价的多元化功能,充分利用幼儿成长档案体现幼儿的自我成长。

一、多角度建立幼儿个体发展档案,记录幼儿成长点滴

孩子的“档案”就是孩子的成长记录,全面反映并记录了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它既记录了孩子生长发育的过程,又搜集了幼儿的典型作品,还包括教师对幼儿的观察记录。我将成长档案分成了以下几部分:

1.我的写真。收集幼儿生长发育的材料,主要反映幼儿身体各方面的生长发育情况,如身长、体重、视力、牙齿、动作、血色素等方面的指数。

2.点点滴滴。通过一些个性化资料,反映幼儿的喜好、认知发展、智力发展。如幼儿对数、物体形状、时间和空间关系的认知,幼儿户外的自然探究活动等。体现幼儿值日、同伴之间合作,互助与协商的活动等可以代表幼儿的社会性和社会认知发展的资料。

3.幼儿观察记录。记录孩子取得的进步以及孩子在日常活动和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典型事例。

4.我的作品。收集孩子日常活动中的各种作品,有照片,有实物。如把幼儿在建构活动中用积木、积塑等操作材料来拼插的作品进行拍照,使幼儿、家长及老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阶段的表现进行比较。

这些内容有的由家长提供,有的来源于老师在幼儿园对孩子的观察,全面记录孩子在园与在家的生活,记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的描述,也有照片的体现。既有老师的记录,也有家长的反馈,更有孩子发自内心的稚嫩表达,体现了记录形式的多样性。在成长档案中,教师、家长、幼儿三者的共同参与,提高了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使教师和家长投向孩子的目光更多了,并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反映了教育的真正含义。记录幼儿的发展情况我们多以鼓励的语言,共同关注、凸显每个孩子的个性特征,从中挖掘出每一个幼儿的学习途径和能力发展的异同。

二、多平台聚焦幼儿个体发展档案,发挥评价多元功能

幼儿的自我认知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在不断地与人交往和共同活动中获得发展,而幼儿自我认知发展的重要标志又体现在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中,同时,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也是自我反思能力发展的表现。在成长档案的建立过程中,多元化的评价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认识自我,并尝试进行自我评价。

从“单一”到“多元”,评价的主体进行了革新,使评价更为多角度,更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个体的成长轨迹,评价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在实施幼儿成长档案中,我尝试用以下几种方法展开评价。

1.展示性评价。我们展示孩子们平时的活动、各种难忘的瞬间,在档案中为幼儿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鼓励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就。如:照片的收集、作品的展示、自己在活动中的记录、调查的结果等均是幼儿自己在活动中的资料。

2.激励性评价。在展示的同时,教师剔除消极的观念,正确看待孩子的问题和缺点,将评价的目光聚焦于幼儿发展过程中的特长与成就。通过让幼儿自己进行纵向的比较,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使幼儿得到无形的激励,发展其积极的自我意识。如: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点滴进步,记录幼儿自己比较过去的作品和现在的作品时的态度等。

3.调节性评价。在评价中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幼儿参与评价活动,在自然的、真实的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如:在成长档案中收集的资料都是幼儿自己参与并提供的材料,幼儿可以通过以前与现在的材料比较发现自己过去与现在的差异,从而认识并思考自己的行为。

4.导向性评价。评价不再是从个别典型的活动中获得,而是依据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通过长期的观察、记录和积累,全面地评价幼儿的发展,使成长档案更好地促进了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的发展。

在幼儿成长档案中,我们整合多方资源,记录幼儿成长的点滴,老师评价为主,幼儿自评为辅,鼓励家长参与评价,从幼儿自我发展的角度进行综合的评价,通过照片、作品、家长老师孩子对其的描述,发挥着评价多元性的功能,引导幼儿更客观地了解自己,正确地评价自己,相信自己,提高对自己的自我认识。如:在“我的作品”一栏中,呈现着幼儿自己在各项活动中的作品、调查表、记录表、照片,通过翻阅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变化,回顾活动过程,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长的快乐;在“点点滴滴”中家长、老师可以向其描述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使其悟出失败、享受成功;在“幼儿观察记录”中通过直观的图片让幼儿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评价自己在各项活动及在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从而提高幼儿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培养幼儿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

爱因斯坦曾说过:“任何一种伟大高尚的事物,无论是艺术还是科学成就,都来源于独立的个性。”幼儿成长档案记载着孩子的足迹,见证着孩子的成长,幼儿成长档案的建立与实施是幼儿之间既相对独立又能够互相交流与合作的活动。幼儿成长档案让幼儿凸显了自己独立的个性,让每个幼儿都享有相当的自主权。在档案中,教师、家长的建议、帮助与支持,同伴之间的合作与评价可能会随时出现,以此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人际认知和自我认知。我们将继续努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幸福档案”。

(陈月芳,扬中市实验幼儿园,212200)

上一篇:白衣天使作文250字下一篇:银行综合柜员先进个人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