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化集团实习报告

2024-06-08

川化集团实习报告(通用6篇)

川化集团实习报告 篇1

川化集团实习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成都青白江区川化集团 实习时间:2015.7.6——2015.7.10 单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0 目录

1.公司简介 2.实习目的 3.实习内容

(一)安全培训(二)合成氨工艺(三)尿素合成工艺(四)双氧水合成工艺(五)二氧化碳生产工艺 4.实习心得 川化集团介绍

川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四川化工厂),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个以生产化肥和化工原料为主的综合性特大型化工企业,是全国18个大型化工基地之一。

公司地处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拥有川化股份有限公司、川化永达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川化润嘉置业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望江化工厂、深圳荣生化工有限公司等5家全资、控股子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川化味之素有限公司、川化青上有限公司。公司现有在册职工735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20余人),资产总额25亿元,占地220公顷,生产57种100多个型号的产品,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合成氨、氮肥生产企业之一及最大的三聚氰胺和赖氨酸生产企业。公司以其规模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和地域优势,在全国化工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主要产品有:硫酸;硫酸(98%);浓硝酸;烧碱;亚硫酸铵(固体);硝酸铵(多孔粒状);过氧化氢;二氧化碳(食用);二氧化碳(液体);氧气;氩气;氯气(液);液氨(工业用);电石;三聚氰胺;氮肥;合成氨;氨水;液氨;尿素;尿素(工业用);硝酸铵;结晶硝酸铵;聚氯乙烯树脂;催化剂;天然气一段转化催化剂Z102;天然气二段转化催化剂Z204;中温变换催化剂B109;中温变换催化剂B110-2型;甲烷化催化剂;低温变换催化剂;低温变换催化剂B204;烃类蒸汽转化催化剂;氧化锌脱硫剂CT305;氨合成催化剂A110;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S101;硫酸生产用低温钒催化剂。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baike.baidu.com 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了解化工生产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物料、设备的规律、实现生产过程的特点、过程本身的特点)

2、深入了解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特点、生产方案、工艺流程、单元操作、主要设备以及操作控制。

3、了解实习车间的生产管理以及技术进步措施。

生产实习是本专业学生的一门主要实践性课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增强学生的群众性观点、劳动观点、工程观点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过程。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学习和了解化工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以及生产组织管理等知识,培养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以及生产现场中将科学的理论知识加以验证、深化、巩固和充实。并培养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生产实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学到从书本学不到的专业知识,并获得本专业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的最新信息,激发学生向实践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为今后 3 / 12的学习和将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产实习是与课堂教学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计划中,生产实习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生产实习区别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学生领会,而生产实习则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向生产向实际学习。通过现场的讲授、参观、座谈、讨论、分析、作业、考核等多种形式,一方面来巩固在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获得在书本上不易了解和不易学到的生产现场的实际知识,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提高和锻炼。实习内容

实习时间安排:

7月6日下午:参加川化技校入厂安全培训 7月7日上午:参观第二氨合成生产线 下午:参观第一尿素生产线

7月8日上午:参观双氧水及二氧化碳生产线 下午:参观第一氨合成生产线

7月9日上午:参观第二尿素生产线 下午:川化技校生产实习检测试题

(一)安全培训

这门课程主要向学生们介绍了入厂实习的注意事项、化工厂对内部的安全管理方式以及遇到突发安全事故时应该采取的应急措施。

首先是入厂实习的五大要求:(1)文明实习,禁止吸烟,着装规范;(2)操作按钮不能乱动;

(3)注意气体符号、指令、告示、运行指示以及安全井;(4)了解安全防护措施、设施;

(5)危险化学物质(氨、尿素熔体等),接触时应穿戴防护用具。

然后强调了安全生产六大法则:(1)总是执行停工命令;(2)经批准后,才能进行;

(3)获得受限空间进入许可,才能进入;(4)不参与冲突或威胁他人;(5)遵守能量隔离和挂牌上锁程序;(6)绝不让自己从事的工作超负荷。

再介绍了一些工艺物料,如氨、二氧化碳、熔融尿素、熔盐、道生油的危险性与防护方法。最后讲解了化工生产过程中,尾气、废水、废渣、粉尘等的治理方法。

(二)合成氨工艺

氨是最基本的化学原料之一,合成氨工业在国名经济中占用重要地位,氨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川化集团现有两套合成氨生产线,即一氨和二氨,生产原理相同。二氨采用的工艺是改进的日本方案;一氨采用的是国外凯洛格公司方案,使用了很多国产技术。此外,一氨采用的是卧式合成塔。

合成:氨的合成是高温高压下,在触媒(催化剂)存在条件下3H2+N2——2NH3+Q 二氨的生产工序大致分为:一段炉(制气)、二段炉(主反应)、再生塔(脱碳)。一氨的生产工序大致分为:原料天然气的压缩和脱硫、粗合成气的制备(转化和变换)、合成气的净化(脱碳和甲烷化)、精合成气的压缩和氨的合成。

一氨工艺流程框图

液氨贮存塔——氨球

(三)尿素合成工艺

尿素 [ CO(NH2)2 ] 是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化学氮肥,尿素合成一般处于合成氨工业的下游。工业生产的原理为: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

川化集团现有两套尿素生产装置,其中一尿装置采用传统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主要包括合成、两段分解、三段吸收、两段蒸发和自然通风造粒等工序,生产能力为160kt/a;二尿装置原采用日本东洋工程公司水溶液全循环改良C法工艺,2003年采用该公司的ACES21工艺进行增产、节能技术改造,改造后设计生产能力为720kt/a。尿素生产过程主要有:

(1)原料氨和二氧化碳的压缩

(2)合成与气提

(3)中低压分解和回收工序

(4)尿液的蒸发和造粒流程说明:

1)合成塔:液氨50t/h,CO266.7t/h,空气100方/通入合成塔。二氧化碳经脱氢塔脱去氢气,使其降至10ppm,防止形成爆炸性气体,空气作为钝化保护气(氨气,二氧化碳在水性环境下对腐蚀设备较大),塔顶温度控制在183℃。

2)气提塔:二氧化碳气提,使未转化的大部分的甲胺分解,并蒸出二氧化碳和氨,氮气。气提塔出来的尿液为44%。

3)高压分解塔:压力为1.6MP,温度为150℃。

4)低压分解塔:压力为0.26MP,温度为150℃。经两段分解后可得60%的稀尿液。

5)结晶器:压力控制为18kp,此处尿液浓度为71%-72%。6)一段浓缩:压力26.7kp,此处尿液浓度为95%。

7)二段浓缩:压力23kp,此处尿液浓度为99%。

8)造粒塔:经两段真空浓缩塔浓缩至99.8%后送到造粒塔。尿液冷却到50-60℃后从造粒塔的顶部喷淋而下,在空气风机作用下,尿素在一定高度差下冷却形成球粒(如要形成较好的球状物,可加入少量的甲醛,含量大概2%左右)。尿素颗粒从造粒塔底部排出,经过过滤机,大颗粒状尿素粉碎后去往计量器,小颗粒尿素直接去往计量器。

合成尿素工艺流程框图

(四)双氧水合成工艺

双氧水,即过氧化氢的水溶液,是一种强氧化剂,在化工、医疗等方面用量巨大。参观实习的本套双氧水合成工艺主要生产工业用低浓度双氧水。

本套双氧水合成工艺采用蒽醌还原的方法生产双氧水,其机理为:蒽醌在加压条件下与H2结合生成氢蒽醌,将压缩空气(O2)通入氢蒽醌的芳烃、磷酸三氢酯的溶液中使得H与O结合生成H2O2。

主要生产工序分四步:

(1)变压吸附制氢:将合成氨尾气中的H2在分子筛的作用下吸附、脱附制得较纯H2;(2)蒽醌还原:蒽醌溶于7:3的芳烃、磷酸三氢酯的混合溶液中在钯触媒催化下与氢气结合;(3)氧化:将压缩空气通入反应液中,氢与氧结合生成过氧化氢;

(4)萃取:根据过氧化氢不溶于有机介质的原理,在萃取塔中分离得到双氧水粗品,后处理。由于本工序中氢气来自合成氨反应的尾气,因此其主要损耗来自于蒽醌和白土床(活性氧化铝),因此要避免两者的损失。

(五)二氧化碳生产工艺

二氧化碳一般来源于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可用于食品、碳酸染料、气肥等方面,此次参观实习的二氧化碳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的是食品级二氧化碳。

生产流程大致为:

合成氨的CO2 → 水吸收CO2 → 气水分离器 → CO2压缩机 → 后冷却器 → 缓冲罐 → 冷却 → 预处理器(活性炭)→ 干燥器(硅胶)→ 精细过滤器(不锈钢丝网)→ 制冷工序(液氨)→ 提纯工序(精馏)→ 贮槽

说明:

(1)气水分离器中的水能再次用来吸收二氧化碳;(2)活性炭能吸收硫化氢、甲醛等杂质气体;

(3)不锈钢丝网的作用在于去掉活性炭、硅胶等粉尘。实习心得

在实习前,我是非常憧憬着能到化工厂去实地看一下的。因为一直以来,我们学习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说的管道、萃取塔、热交换器、合成塔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功能,合成氨工业的基本原理、流程是怎样的等等,固然是简单详实。但是,没有亲眼见过的东西还总是觉得离我们很遥远,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选择绵阳九院、成都农科所、疾控中心的原因。很多东西书本上市学不到的,对这些身处生产前线的师傅们来说,我们才是门外汉。

通过这次实习,不仅对本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认识到实验室和工业生产其实很远的。实验室更加看重的是产品,很多时候,如全合成,是不计成本地去把物质合成出来。而工业生产不一样,它要考虑的方面特别多、特别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效益。原料的来源几乎决定了整个生产工艺。比如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有天然气、煤,天然气的效果要好于煤,但当价格波动及政策调整时,天然气的优势也就不复存在。为了达到最好的效益,要节能,所以这些工艺流程中有很多换热装置,能够内部供能就无需外部供电。为了达到最好的效益,要节约物料,所以化工生产中很多都用到了循环装置,即使一个反应本身转化率不高,但通过循环操作,也能使物料的利用达到最大化。为了达到最好的效益,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副产物,将一些上下游产品联系起来,所以合成氨工业下游可以用产品氨生产尿素,生产尿素过程中的谁能循环使用,生产氨的副产物二氧化碳可以纯化用于食品二氧化碳,氢气可以用于制取双氧水。当然,化工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的就是污染问题,大型化工厂如果污染没有把好关,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区域污染、河流污染、空气污染事故。泄露、污染事故不仅关系到化工厂员工的生命健康,更关系到化工厂附近的人员的生命健康。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提升,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废物、废气排放将会有更严格的标准,“偷偷排放”的行为也会让工厂负责人面临严苛的罚款、刑事处罚、舆论声讨。在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川化集团采用了很多国外技术,例如二氨整体引入了日本的生产线。与二氨形成对比的是采用众多国产技术的一氨,从二氨的讲解师傅的言语中了解到,国外生产线生产效率高、出问题少,比如日本生产的泵,有的自七十年代引入,至今没有过维修记录,国产的泵还得三台泵放在一起,两只做备用,并且还经常出问题。由于整套生产线是高度统一的,一旦一个地方出问题,整套系统都得停车,停车也就没有效益,没效益也就没有工资,员工们排斥国产设备也是能够理解。

但是国外的设备购置、维修又十分昂贵,比如二氨的一段炉中的核心部件——转化管,一根就得四十万,总共上百根。我深深感受到没有掌握核心科技对我国工业的限制,也能理解国家这几年一直提深化改革、转型升级的初衷。国内制造业现今面临困境,不仅是因为国际国内大环境,更是因为盲目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大部分仍然停留在产业链低端,利润微薄,严重受制于原材料价格,产品技术还跟不上市场发展。在如今这种环境下,这些企业不肯花资本去转型升级,就得面对倒闭的噩梦。

通过此次实习,我了解到很多化工方面的知识,也考虑过毕业后找这方面的工作,但也认识到要想在这一方面立足,需要更深更扎实的专业技术。这也更要求我在未来的路上更加坚持不懈,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再次感谢学校和川化集团能为我提供此次实习机会,感谢史忠华老师和刘科伟在实习期间对我们的指导、帮助。

2015年7月

川化集团实习报告 篇2

同时,凡着重于科技与经济宏观发展研究、科技统计与分析研究、科技投入与科技金融研究、科技体制与管理研究、科技预测与评价研究、农村科技与区域发展研究、产业技术政策研究和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我国科技与河南科技在经济辻会发展中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原创性研究报告等优秀文章,除在《创新科技》刊登外,优先刊发于《研究报告》中,以供决策层参考。文章一经刊用即付稿费。

我们已建立"研究拫告——河南软科学"QQ群,群号:362727536诚邀您的加入。

联系单位:河南科技期刊传媒集团《研究报告》编辑部

联系地址:河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2号楼11楼

邮编:450003

联系人:张瑞郭蕾

川化集团实习报告 篇3

善于赢得群众,善于争取群众,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太原物产集团离退职工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离退中心)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创先争优的重点,通过开展活动,教育和引导离退职工(以下简称职工)增强大局意识,用党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充分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开展活动,理顺职工情绪,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情绪宣泄渠道,让职工的意见和要求充分表达出来;通过开展活动,变上访为下访,拉近职工与各级党组织的距离,取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通过开展活动,坚定群众立场,真正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用真情感化民心,为太原物产集团(以下简称集团)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离退中心党总支成立以来,接待来信来访42人次,为职工家属办理外调函3人,下访接待职工群众35人次,接待电话来访15人次,无不稳定群体性事件发生。

1 教育引导,用党的纪律规范行为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离退中心教育和引导职工增强大局意识,用党的标准要求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为集团的转型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突出做好形势政策的宣传解读,引导职工正确看待热点、理性合理表达诉求。2011年11月离退中心主任、书记深入到所属7个公司分别召开创先争优转型发展再动员见面会,向职工宣讲集团转型发展构建“三个平台”形成过程,讲清全党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的和意义,讲清维护职工利益是创先争优转型发展的落脚点等。离退中心党总支及所属党支部组织职工认真学习了《信访条例》,学习了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中学习时强调的《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讲话精神,学习了集团《关于落实全市国企改革部署,推进集团改革主要工作的总结》等。从离退中心党总支到各工作站党支部,书记、站长用事实说话,讲清政策内容,阐述政策背景,把中央政策措施讲透讲明白,他们既是组织者、服务者,又是政策讲解员、政策落实员。

二是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教育和引导职工努力成为全社会优良传统的传播员、和谐稳定的引领员、公民道德的指导员、社会风气的监督员。2011年3月离退中心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到离退中心所属6个工作站调研。主题是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取得了哪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各党支部在党员中开展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对标”情况、党建基础工作情况等。3月10到20日,木材工作站、贸易(中心)工作站、建材工作站、机电工作站等党支部分别组织职工学习了杨善洲同志的先进事迹。职工们普遍认为,杨善洲同志是我们离退休职工老有所为的优秀代表,我们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

三是宣传典型,用身边人教育身边人,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我们把宣传典型与开展向典型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在各党支部之间开展“五个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竞赛活动。金属工作站退休干部宋效文说:“支部学习有计划有安排,党员参加活动后,有家的感觉,感到了党的温暖。”贸易(中心)工作站、建材工作站、机电工作站、化轻工作站等党支部通过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组织公开结果等程序,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党员之间开展“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群众、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竞赛活动。木材工作站离休干部、支部委员、原木材公司经理庞俊,首先是带头学习,不但自己认真研读文件、报纸,还带动周围其他同志积极参加学习,把自己的学习资料送给该党支部,以供大家共同学习。其次是带头讲文明、讲和谐。下雪或过节放炮撒落到大院的炮皮,他主动打扫。再次是建言献策。他每年要为集团提合理化建议意见若干条。贸易(中心)工作站离休干部、支部委员、原贸易(中心)经理赵志刚,在承诺书中写下了“循规蹈矩,守法遵纪,牢记誓词,不忘荣耻,发挥余热,好自为之”的诺言。化轻工作站党支部书记、退休干部、原化轻公司党委书记郭恩庆,离岗不离责,岗位可以退休,但他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和引导职工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没有终点。

2 理顺情绪,建立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情绪宣泄渠道

集团在转型发展中,各种欠款、历史遗留问题纷繁复杂,做好群众工作重点在基层、薄弱环节也在基层。离退中心成立了职工利益表达和情绪宣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各工作站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分会,还建立了群众信息员队伍,做到来信办理、来访接待、电话受理,形成了群众工作大家做、共同做、就近做、随时做的良好局面。

一是规范职工的信访行为。首先,各工作站站长、党支部书记代替职工到离退中心反映问题,对本工作站能解决的问题予以解决。如:2011年2月28日贸易(中心)工作站李坤一来信反映本人工龄计算有误一事,该工作站认真进行了核实并于3月2日给予了书面回答。其次,离退中心代替职工向集团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或者请求各公司给予鼎力支持,对本级能解决的问题给予解决。如:2010年11月29日化轻工作站退休职工陈金启反映本人公伤问题。离退中心党组织负责人,查看了他手中的原始资料,认为该同志反映的问题事实确凿、清楚,责成化轻工作站到太原市劳动局予以核实。经核实,陈金启为公伤,消除了他心中的疑虑。再次,集团马上能解决的尽量解决。如:2010年12月集团为建材公司到龄职工郝改英、郑建民二位同志补交养老保险(企业应交部分)4万元,保证了他们按时退休。

二是提供舒缓和转化情绪的“减压阀”。对每一位来访的职工,我们向他们宣传《信访条例》等政策法规,按政策给予解答。与他们对话交流讲真情、说真话。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能解决的尽量帮助他们解决;条件不允许、不成熟,一时不能解决的,尽量给他们解释情楚;对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尽量给他们讲清政策。他们一旦产生不满,我们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感受,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以此作为其宣泄不良情绪的“减压阀”,让职工在表达和交流中舒缓和转化情绪。

3 变上访为下访,拉近职工与集团各级党组织的距离

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是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我们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群众诉求都是合理的诉求,把握和衡量群众各种诉求的标准就是党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离退中心每周二定为下访日,以增加下访来减少上访。2010年11月30日,集团董事长贺寿明带队,集团副总经理武原梅,资产经营公司经理、木材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张仲庭,木材公司党委副书记张移山,集团离退中心党总支书记郝艳玉一行5人到木材公司调研。他们到木材公司办公楼了解该公司的办公环境,到供暖锅炉房了解锅炉运行情况,以保证职工宿舍供暖。之后,到离休干部庞俊和郝润富家中面对面的交谈。交谈中,贺寿明董事长简要介绍了集团当前转型发展、三个平台、打包缩水债务处置等情况;介绍了山西静脉产业园废旧家电拆解流程;介绍了以木材公司土地为依托与中国建材集团公司合作意向等,并认真倾听他们对集团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贺寿明董事长都一一作了政策讲解和情况说明,取得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2011年元月10日,集团党委书记宋雪锋到木材公司考核班子。结束后,宋雪锋书记与原木材公司党委副书记、顾问组组长杨广生促膝谈心,就企业发展稳定等问题,与他进行了交流,得到了他的支持。

4 坚定群众立场,真正站在职工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群众工作说到底就是尊重群众意愿,维护群众利益问题。集团真正站在职工群众立场上,保护职工群众的正当利益,满足职工群众的合理诉求,在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的过程中,解开职工群众的思想疙瘩。2010年11月调整了离退职工统筹外工资标准,94%的职工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收入,集团每年所需费用192万元,比调整前每年多增加费用32万元。2011年3月集团筹集资金解决了集团所属各公司2003至2005年拖欠职工工资、集资款、部分安置费、补偿金等。解决了建材工作站离退职工各种欠款764 773.58元。

摘要: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文章论述了太原物产集团离退中心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创先争优的重点,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集团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川化集团实习报告 篇4

一、集团公司一级内部控制的基本情况

集团公司内控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内控环境、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营运管理、 内部控制措施、分支机构内控建设等五个方面,在此范围内主要涉及和包括32个模块,具体建设实施中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增加或调整。

( 一) 内控环境体系,内容主要包括:(1) 公司章程;(2) 公司治理制度;(3) 组织机构管理;(4) 战略管理;(5) 人力资源管理;(6) 社会责任管理;(7) 企业文化管理。这7个方面的管理制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关于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的要求,并结合了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予以制定的。

( 二) 财务管理体系,内容主要包括: (1) 财务管理;(2) 资金管理;(3) 总部资产管理;(4) 担保管理;(5) 关联交易管理; (6) 全面预算管理;(7) 会计核算管理;(8) 财务决算报告管理;(9) 投资管理。这9个方面的管理制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关于资金活动、资产管理、担保业务、财务报告、全面预算的要求,并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及所属各分( 子) 公司。

( 三) 营运管理,内容主要包括:(1) 采购管理;(2) 运营管理;(3) 安全管理。 这3个方面的管理制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关于采购业务、工程项目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

( 四) 内部控制措施,内容主要包括: (1) 法律事务管理;(2) 合同管理;(3) 行政事务管理;(4) 信息管理制度;(5) 纪检监察管理;(6) 内部审计管理;(7) 制度管理:集团公司制度分为一级制度和二级制度两个层级。这7个管理制度的制定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中关于合同管理、 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以及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

( 五) 分支机构内控建设:为加强和规范集团公司的分( 子) 公司管理,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帮助分( 子) 公司科学合理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制度。

二、集团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及应遵循的原则

( 一) 集团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标

27个一级制度的制定是符合以下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

1. 建立和完善集团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 保证集团公司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2. 建立了科学的风险控制系统,确保集团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的合理、合法、合规运行,促进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3. 建立相对有效的集团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防微杜渐,保护集团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完善集团公司财务管理体系,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和完整,提高了财务报告、 会计信息质量。

5. 确保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

( 二) 集团公司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1. 合法性原则。这次内部控制的制定是依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及集团公司颁发的《内控制度手册》以及《公司章程》等,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

2. 全面性原则。27个一级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贯穿了集团公司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集团公司的各个内部职能机构的业务和事项。

3. 重要性原则。27个一级内部控制度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对集团公司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例如,集团公司对“三重一大”事项实行集体决策制度,就是重要性原则的表现。

4. 协调与制衡性原则。这些一级制度的制定考虑了集团公司内部各层级机构和部门以及岗位之间在业务、组织和流程等方面的协调与制衡;战略、组织与流程三位一体的协调与制衡;各业务模块及管理模块之间在流程、制度及审批方面的协调与制衡等,同时兼顾运营效率。

5. 适应性原则。这些制定的内部控制一级制度与集团公司目前的经营范围和规模、竞争风险水平等相适应,并需与之后制定的二级制度随着集团公司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

6. 可操作性原则。27个一级内部控制制度在流程和制度方面比较具体化,便于操作,控制流程便捷、实用,避免程序烦琐。

三、对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综合评价意见

川化集团实习报告 篇5

一、共性

共性一: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报纸主业

围绕报业做文章, 并不仅仅局限于口头。绝大多数被调研党报集团的发展战略中, 都对进一步发展报纸主业浓墨重彩地予以描述和规划, 广州日报和大众日报更把传统报纸发展放在集团经济收益来源的第一位。对于报纸发展的路径, 各集团在做强主报之余, 对都市报、区域报 (下级行政区域报纸) 、社区报、渠道报 (地铁报、汽车报等) 给予了极大关注。

大河报做强主业, 打造“百万读者, 千万河粉”读者群, 在其区域性内做到绝对垄断和强势影响。

启示:做强主报是各集团得以进一步展开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 是争取各方资源支持的通行证。

共性二: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全媒体是主流思维

在传统报纸发展渐入瓶颈期的当下, 被调研的多数党报集团都对新媒体及全媒体发展投入了极大关注。为此, 在新媒体发展方面尝到甜头的杭州日报决意再打造1到2个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媒体, 新华日报、文汇新民、解放日报、浙江日报、湖南日报都有建设统一新媒体技术平台的安排, 南方日报在建设户外平台方面颇有心得, 大众日报则跨界进入了有线电视网络。

特别是新闻晨报, 其着重培养全媒体记者, 一个记者必须定点联系自己居住的小区和对口小区, 其记者每周至少半天在对接的小区内, 运用微博、微信、报网互动等多种方式采集、上传、发布数字新闻, 记者们将覆盖3000个小区, 新闻晨报以较小的营销成本达到了至少700万人口的覆盖影响力。

启示:整合产业链, 深挖内容提供, 实现全媒体融合发展是开拓党报集团未来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共性三:报业集团进入资本运作时代

报业发展已经进入资本密集时期, 在“传媒控制资本、资本壮大传媒”的理念指引下, 被调研的各党报集团无一例外地把资本运作列入战略规划。文汇新民、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杭州日报、河南日报、湖南日报等集团有谋求上市的安排, 浙江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新民、新华日报、大众日报、湖北日报、杭州日报等集团有介入创投的考虑, 南方日报、文汇新民、大众日报、杭州日报、湖北日报、江西日报等集团在参与金融领域方面既有想法、又有实践。

启示:从依靠自有资金发展到融资发展, 再到构建融资平台, 报业集团三大步跨越打通了资本运作之路, 实践证明, 在这方面一旦落后, 将丧失发展机遇。

共性四:多产业、多元化发展已是成果斐然

目前, 传统报纸发展有遭遇天花板的趋势。为此, 被调研的各党报集团在传统的广告、印刷、发行业务之外, 都在多元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被调研的各党报集团都进入了房地产领域, 江西日报将此列为未来第一增长极, 湖北日报更是与知名开发商联合投资进行纯市场化开发。新华日报、南京日报、河南日报等集团积极介入出版业, 大众日报、江西日报、河南日报等集团斥资进入酒店和物流业, 广州日报、解放日报、杭州日报等集团在电子商务领域有所作为并取得了一定效益, 河南日报集团介入高等教育获得了巨大收益。在所有被调研集团都把着力点放在第三产业的大环境下, 湖北日报还对酒厂和激光产业等第二产业进行投资, 相关项目已成为实现其“双百亿”目标的重要推手。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斥巨资收购盛大网络旗下两家上市公司杭州边锋和上海浩方网游公司100%股权, 市盈率丰厚, 作为财务投资, 杭州日报并未得到直接好的回报, 但为何如此大手笔收购?我们认为有四:1、控制上市公司, 提升影响力;2、快速进入新媒体领域, 获取话语权;3、减少平面媒体读者老化倾向, 增强年轻化影响;4、读者、客户、广告、渠道等资源共享。多元化战略转型的投资效益持续看好。

启示:多元化经营已成党报集团调整产业结构、培养现金奶牛、减少对广告的过度依赖必不可少的抓手。但目前似乎存在产业涉及面过窄的问题。

共性五:体制机制改革已迫在眉睫

被调研的党报集团在制订发展战略及实施规划时, 都对改革现有体制机制进行了重点阐述。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 大多指向强化制度保障、实行“两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厘清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奖惩和工作责任机制、重构财务管理体系、明确薪酬激励方式等。

启示:以改革的思维对体制机制进行制度化顶层设计, 是发展党报事业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工作。

共性六:人才短缺已成发展障碍

被调研的党报集团中, 多数认为目前面临发展所需人才短缺的窘境, 特别是缺乏既熟悉媒体专业、文化产业又擅长市场运作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具体而言, 在新媒体发展方面缺乏经营管理、产品设计、项目运营和专业技术人才, 在金融领域缺乏懂行的融资经营、资产管理和风控人才, 在其他多元化领域也缺乏运营、管理人才。在河南日报集团, 内部培养了一个熟悉酒店运营管理方面的高层, 其酒店业务才得以顺利展开。在湖北日报集团, 其金融投资操作人才相对到位, 集团对相关领域的介入深度才领先于其他集团。

启示:党报集团多元化发展的战略, 对人才的要求前所未有地迫切。党报集团作为事业编制单位, 更应改革人事制度为人力资源制度, 方能适应新的发展态势。

共性七:新媒体暂未探明盈利模式

各被调研集团的新媒体布局, 目前多数还停留在依报建网的阶段, 多数是把报纸内容简单搬到网上, 缺乏针对网络传播规律而对内容的重新制作和整合, 更缺乏对新媒体本身的整体策划、系统打造、全域运营、数据挖掘等安排。除杭州日报、南方日报、湖南日报集团已在新媒体运营上取得较好收益外, 其他被调研党报集团布局的新媒体基本上都没能探索出成熟的盈利模式, 新媒体对集团的效益贡献还不能成为支撑党报集团发展的确定一极。

启示:探索新媒体建设规律和方式, 摸索出新媒体盈利模式, 是媒体发展下一阶段的核心任务之一, 还需创新探索。

二、特性

特性一:广州日报、大众日报集团对传统报纸的坚守深耕

对于报业未来走势的判断, 在被调研的党报集团中, 广州日报和大众日报集团并不赞同“报纸发展已现瓶颈”的主流观点, 并由此制订出把力量主要投向报纸并进一步强化主业的战略规划。当然, 这样的战略也并不妨碍他们在进军新媒体并实施多元化经营方面有积极的思考和实践。

在大众日报集团看来, 报业集团发展文化产业, 最根本的还是要发展报业。报社不搞报业, 就成了不务正业, 就是自废武功。他们一直认为, 报业仍然是个朝阳产业, 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报业是报业集团的优势业务, 要“坚定不移干报业, 风吹浪打不动摇”。相关数据显示, 2011年, 全国报纸实现营收818.9亿元, 利润总额98.6亿元;图书出版实现营收664.4亿元, 利润总额94.2亿元。报业的营业收入、利润额全部高于图书出版业。

在广州日报集团看来, 中国报业过去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从1996年到2001年期间, 是市场化改革阶段。2001年到2005年期间, 进入粗放式增长阶段。2006年到2010年期间, 报业开始尝试精细化管理。而未来从2011年到2015年, 是深化报业产业化阶段。他们判断:中国报业总的市场开发深度, 只相当于欧美市场的不足50%。因此, 坚持中国特色, 认认真真做主营业务, 通过按现代企业标准 (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 进行的微观机制改造, 通过对市场深度的开发和广度的拓展, 中国报业一定会像欧美报业一样, 在5到10年间迎来一个很不错的局面。所以, 该集团认为未来几年仍然可以采用以平面产品为核心的战略:继续加大对报纸的投入, 使主报更强大。同时加大子报刊在各自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思考:报纸还有没有一段可以发展的黄金时间?报纸经营是否真就到了天花板?我们过去对经营报纸的主观努力是否足够?现有的微观运作机制进行改造后是否可以支撑报纸继续发展?报业的细分市场是否到位?

特性二:湖南日报集团“向上争资”收获大

在发展冲动的驱使下, 被调研的党报集团无一不规划资本运作事宜。这实际上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党报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 事实上是面临资金瓶颈的。如何突破瓶颈?除了上市、发票据、接受银行授信、吸纳社会资本组建发展基金等途径外, 湖南日报集团在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按其集团内部非官方说法:“没有争取到手的资金, 我们集团就垮了。

今年, 该集团的目标是继续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具体申报什么项目、项目怎么申报、申报文件怎么制作、支持部门怎么对接等, 我们商待进一步了解。

思考:在这方面, 我们集团的工作还相当散乱。事实上, 申请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议集团组建专门班子专题谋划此事, 并给予机制体制的保障。

特性三:浙江日报集团谋划未来的实践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必然推动全媒体时代的开启。调研中我们有一个强烈的感觉:多家党报集团的全媒体发展策略, 都有面临网络冲击被动应战的味道。表现在现实中, 则是对新媒体投入不足, 网站内容简单粗糙, 对打造新媒体缺乏整体策划、系统打造、全域运营、数据挖掘等安排, 新媒体盈利模式并不明晰。而浙江日报集团是其中最为主动的。

2011年10月31日, 浙江日报集团对外发布“全媒体战略行动计划”, 将用5年时间投入20亿元推进以新媒体为核心的全媒体转型, 同时启动中国首个媒体孵化器———“传媒梦工场”。而后者, 正是浙报集团推进全媒体转型并布局未来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在传媒梦工场中, 创新创业团队负责研发能够占领不同人群的传媒产品乃至文化产品, 党报集团则成为天使投资机构, 搭建开放的新媒体投资、孵化、合作平台, 聚合IT界、投资界、创业界和传统媒体的各种资源, 提供优良的创业服务。传媒梦工场以投资孵化的模式切入行业制高点, 开创了党报集团进入新媒体领域的全新路径。建设传媒梦工场的目的就是将党报集团的传媒运作经验、内容生产组织与传播能力与互联网界的创业、孵化、投资机制相结合, 催生影响中国传媒未来的团队和经济增长模式, 让党报集团有机会在未来站到新媒体产业的最前沿。

全媒体战略核心是以受众为中心、以内容为主导、以技术为驱动, 通过多样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渠道, 用多元化、立体化的内容产品扩大受众覆盖面。我们知道, 目前大多数报业融入互联网的方式没有太大成效, 其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简单的报纸数字化解决不了由采编为中心向受众为中心转变的问题。报纸内容的物理位移, 只是形式上的全媒体化, 而没有从发展理念、体制机制到生产、传播、营运全系统进行变革。在这样的背景下, 浙报集团的探索就显得很有意义了。

思考:新媒体对于我们传统媒体人而言, 最大的刺激源于其新, 最大的问题也因为其新。赢利模式是急需解决的难题。

川化集团实习报告 篇6

一、国企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情况

早在上世纪90 年代, 众多国企就开始推行班组经济核算工作,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在钢铁企业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例如, 抚顺特钢在2001 年, 市场价格呈下跌趋势, 成本居高不下, 经济效益大幅下滑的情况下, 开始推行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公司在班组设立专人负责班组核算工作, 公司在财务处成本管理科设置了一名专职班组核算员, 在总会计师直接领导下负责全公司的班组核算工作。各分厂的工段、班组也相应设置了兼职班组核算员, 负责填制班组核算表格、登记班组核算牌, 班组间通过相互对比挖掘潜力、降低消耗。同时, 开展班组经济核算竞赛活动, 把班组经济核算工作落到了实处, 为公司降成本、增效益起到了重要的保证作用。涟钢把班组经济核算作为整个企业经济核算最基础的核算形式, 该公司把班组经济核算, 从最初单一的生产指标核算到建立起一整套生产、消耗、质量、效益指标体系和与经济责任制挂钩、严格考核的班组经济核算模式, 为公司带来了好的经济效益。重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重钢) 也在1995 年开始探索并实践“有岗必有职责, 有职责必有指标, 有指标必有考核, 有考核必有效益, 有效益才有分配”的班组核算管理机制, 把企业成本层层分解到班组、岗位。重钢的“五必有”机制, 其实质就是邯钢的成本倒推法, 其目的就是将成本指标落实到班组、岗位、职工个人之后, 将市场对企业职工的硬约束, 转换为职工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约束、自我创造的能力。重钢早期的班组经济核算虽然取得一些成效, 但最终却因其核算程序过程繁琐, 核算基础数据不清、不实等原因, 导致可操作性不强而未能持续。

二、现阶段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能控中心开展班组经济核算的具体做法

在2012 年,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能控中心 (以下简称能控中心) 党委为增强职工节约降本意识, 再次提出了在职工中推行班组经济核算的工作思路。

具体做法是:一是将公司下达的能源产量、损耗等各项经责指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作业区、班组。对指标的设计和分解主要按照对设计标、对先进标、对历史标的原则。设计标是出厂设计指标, 主要是针对新上设备、机组、工艺, 由于新工艺、新设备出厂设计标准已经进行科学优化, 指标值较为先进, 因此采取此标准较为合理和科学, 也能检测该设备和工艺是否科学出力达产达效。例如, 能控中心炼钢余热发电量这个指标就采用的是设计标, 该技术是钢铁行业的新兴产物, 该机组的设计标是较先进的, 能控中心就采用了15k Wh/t.钢这个设计标作为热力作业区的主考指标。先进标是参照中国冶金行业标准, 先进标主要应用于指标已经达到或超过行业先进标准。能控中心吨钢新水耗在全行业中都是较好水平, 因此使用了行业先进标3.2m3/t.钢。历史标是参照纵向历史水平而设计指标, 主要针对指标较为落后, 达不到设计标的, 或者是没有设计标和先进标, 不好参照的一些小指标。如能控中心吨钢转煤回收这个指标离设计标和先进标差距较大, 行业中先进标能达到120m3/t.钢, 而重钢自身现状只能达到75~80m3/t.钢, 因此结合实际情况就采用了历史标82m3/t.钢, 通过努力指标就能掌控。

二是建立经济核算台账, 组织职工对应产量、能耗、物耗指标每日记录, 并认真计算分析, 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控制消耗。在摸索实践阶段, 各作业区制作了符合该作业区实际的班组经济核算台账, 根据每日运行工况收集大量原始基础数据, 重钢环保搬迁后, 工艺、设备改良更新, 仪器仪表设计安装更加到位, 使计量更趋精准, 能够收集的大量原始基础数据为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通过数据累积, 职工既能从数据上判断当日的生产运行特点, 也能从现实的生产运行推断大概的经济数据, 数据与运行情况不符的, 能够快速发现, 并查找原因, 做出调整。例如能控中心供电作业区铁前110 电站, 从开始班组经济核算以来, 职工开始关心关注指标完成情况, 运行中发现工业水指标大大超标, 每月要消耗1000 吨, 这么庞大的量怎么来的, 该站职工把情况提出来, 与作业区和中心能源科的同志一道对全部所有管道进行巡查, 发现是因为管线上有大的漏点造成大量溢流, 作业区立即组织整改, 现在每月工业水消费量大约在90 吨左右。

三是数据汇总、分析并做出动态调整。每月由班组进行对标挖潜, 分析原因, 查找问题并及时解决, 使班组投入产出达到最佳。每月月初, 各班组对上月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并将汇总情况报各作业区。作业区要定期和不定期对班组经济核算工作进行指导、检查。每月召开经济分析会, 对各班组月分析进行评价, 把握整个作业区指标完成情况、对标挖潜情况, 给出下月努力的方向, 每季掌握作业区各项指标发展趋势, 提出降本措施。在班组分析过程中发现重大、紧急问题、难点问题, 作业区要及时召开专题会, 一事一会专题解决, 做到“事清事结”, 作业区层面不能处理的问题立即上报中心职能部门。

四是注重指导和检查, 确保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实效。为确保班组经济核算工作不走过场, 能控中心党委加强了对日常工作的指导和检查。两级党组织负责人坚持定期深入班组, 了解掌握经济核算工作的推进情况, 倾听职工的意见和建议, 不断改进和完善班组经济核算的方式方法。通过核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方法加强成本控制, 进一步增强职工的责任意识、节约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形成“人人讲成本、人人算成本、人人降成本”的良好氛围, 大幅提升经济技术指标水平, 为新区达产达效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例如热力作业区两个余热发电站指标分别是15k Wh/t.钢和8k Wh/t.矿, 而在投产之初, 吨钢余热发电量只能达到10k Wh, 吨烧结矿发电量只能达到7k Wh左右。如何才能达产达效?2012 年开始, 作业区在两个余热发电站开展经济核算, 每12 小时分析发电情况, 附之曲线图。通过曲线趋势分析影响发电量的原因, 进行系统优化和整改。从2012 年轮班经济核算工作开始以来, 指标渐渐提升, 1# 余热发电站月发电量最高实现700 万千瓦时, 吨矿发电量指标从落后的7 千瓦时, 现在较长时间稳定在9~10 千瓦时左右。2# 余热发电站月发电量最高实现765.18 万千瓦时发电量, 吨钢发电量从12 千瓦时不断提升向设计标15 千瓦时靠近。能控中心热力作业区在2012 年二季度成功创建重钢股份公司竞争型组织。

三、对现阶段开展的班组经济核算的问卷调查分析

能控中心的班组经济核算工作虽取得一定成效, 但党委在工作推进中仍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在职工意识上, 具体操作方式上都还需提高和改进。为了进一步扎实有效的开展好班组经济核算工作, 同时, 也对目前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效果进行评价, 能控中心从管理人员、班站长、操作人员三个层面对100 位职工进行了问卷调查。

在问及“您对公司和能控中心的2013 年面临的形势和目标任务是否了解”时:34%表示了解;62%表示了解一些;4%表示不了解。其中, 3 名管理人员中2 名表示了解, 1 名表示了解一些;7名班站长中, 3 人表示了解, 4 人表示了解一些。由此可以看出能控中心党委在对于2013 年形势和目标任务的宣传上做了切实的努力, 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尤其是要首先抓好管理人员和班站长层面的宣传和动员。

在问及“您对作业区下达给本班组的指标是否清楚”时:70%表示清楚;26%表示有所了解;4%表示不清楚。其中, 3 名管理人员中2 人表示清楚, 1 人表示有所了解;7 名班站长均表示清楚。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职工对本班组的经济核算指标是清楚、了解的, 这有助于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进一步推进。而其中管理者和班站长对指标的了解和清楚, 则更有利于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推进和落实。

在问及“您认为本班组的职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是否存在浪费现象”时:2%表示存在;42%表示存在一些;56%表示不存在。其中, 3 名管理人员2 人表示存在一些, 1 人表示不存在;7 名班站长5 人表示存在一些, 2 人表示不存在。由此得出两点不同的结论: (1) 能控中心绝大多数班组并不存在或存在少许浪费现象; (2) 职工关于浪费的界定标准不一致, 且节约意识较差。但根据能控中心党委了解, 各班组确实存在不少的浪费现象, 结合统计情况说明:职工节约意识淡薄, 对浪费标准界定太低。而且部分班站长的思维受到老区管理模式的影响, 节约意识淡薄, 这势必阻碍班组经济核算的开展, 因此必须花大力气首先树立管理人员和班站长的节约意识, 进而引导全体职工自觉参与节约降本。

在问及“您认为开展班组经济核算是否能在公司扭亏增盈生存保卫战中发挥作用”时:16%认为作用明显;57%认为有作用;20%认为作用不大;7%认为没有作用。其中, 3 名管理人员均认为有作用;7 名班站长中5 人认为有作用, 2 人认为作用不大。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职工对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是支持的, 但仍有27%的职工认为作用不大甚至没有作用, 这要求能控中心党委及各作业区要进一步细化各项指标, 让职工能看得见、算得出, 真正认识到班组经济核算的作用。

在问及“您所在的作业区是否对开展班组经济核算作了宣传发动”时:95%回答已宣传发动;5%回答未宣传发动。由此可以说明能控中心各作业区对于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作了有效的宣传和发动, 为开展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仍有5%的职工认为未宣传发动, 说明该项工作的覆盖面有待完善, 要做到全员覆盖。

在问及“您认为开展班组经济核算是否有利于降本意识和节约习惯的培养”时:20%表示效果显著;54%表示有效果;19%表示效果不明显;7%表示无效果。其中, 3 名管理人员和7 名班站长均表示有效果且效果显著。由此可以得出, 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对职工树立降本意识和培养节约习惯是有利的、积极的, 也得到了各班站长的认同, 应该大力推行。但也有26%的职工认为效果并不明显甚至没有效果, 说明一部分职工对于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实质并不了解, 也进一步说明了职工降本节约意识的淡薄。

在问及“您认为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是否会增加职工的工作负担, 并影响正常的工作秩序”时:13%表示会增加, 会影响;63%表示会增加, 不会影响;23%表示不会增加, 不会影响。其中, 3 名管理人员中2 人表示会增加, 但不会影响;7 名班站长中1 人表示会增加, 会影响;3 人表示会增加, 但不会影响;3 人表示不会增加也不会影响。由此可以看出, 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虽然会给职工增加一定工作量, 但其实并不会影响职工正常工作秩序。即使有影响, 也只是发生在少数岗位。

在问及“您认为作业区给班组下达的指标是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时:88%认为合理;11%认为不合理。其中, 3 名管理人员均认为合理;7 名班站长中6 人认为合理, 1 人认为不合理。由此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班站对指标的设定是认可的, 职工对于各自的指标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仍有少数职工认为指标下达不合理, 这说明作业区在下达指标方面仍然存在考虑不周, 不够细致, 没有充分结合职工岗位实际, 需要进一步改善。

在问及“您是否愿意参与到班组经济核算工作之中”时:82%表示愿意;17%表示不愿意。其中, 3 名管理人员和7 名班站长均表示愿意参与。由此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职工对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是支持的, 但也有少部分职工表示不愿意, 这同样说明职工对班组经济核算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够, 且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淡薄, 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漠不关心, 这就需要能控中心各级、各单位要进一步做好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宣传和动员, 要真正做到上下联动, 全员参与。

在问及“您认为班组经济核算是否需要开展相关培训或指导”时:67%表示需要;32%表示不需要。其中, 3 名管理者中2 人表示不需要培训, 1 人表示需要培训;7 名班站长中6 人表示需要, 1 人表示不需要。由此可以看出, 大部分职工包括班站长层面的基层管理者, 虽然认同班组经济核算工作, 但对于具体核算什么、怎么核算等实际操作问题存在疑问, 这说明各作业区在下达指标的同时, 不但要充分考虑指标的可操作性, 同时要做好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让职工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在问及“您是否能对本班组的主要指标独立完成统计和分析”时:45%表示能;47%表示有难度;7%表示不能。其中, 3 名管理者中2 人表示能独立完成, 1 人表示有难度;7 名班站长中, 6人表示能独立完成, 仅1 人表示有难度。由此可以看出班站长群体中基本可以独立完成统计和分析工作, 但仍有过半的职工认为独立完成主要指标的统计和分析是有困难的, 这进一步反映出指标在设定上存在瑕疵, 需要抓紧完善。同时也反映出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培训和指导工作是绝对有必要的, 必须让职工明白自己在干什么, 应该怎么干。

在问及“您认为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是否需要正激励机制提升职工的积极性”时:89%表示需要;10%表示不需要。其中, 3名管理者和7 名班站长均表示需要正激励。由此可以看出, 单纯依靠职工自觉性和主动性并不能达到经济核算的最好效果, 而适当的正激励对职工的积极性是可以起到促进的, 也是有必要的。

在问及“您认为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难点是什么”时:54%认为是计量不完善、不准确;15%认为计算方法复杂;29%认为是其他因素。由此可以看出, 完善的计量仪器、精确的计量数据以及简单的计算方法是实施班组经济核算的关键所在, 只有完善了基础设施和数据才能够准确、清晰地反映降本工作的成效, 才真正体现了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必要性。

四、对当前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班组经济核算是指成本要细化, 要核算到班组, 而非指完全由班组的职工自己来核算, 因此需要公司设立专门的核算人员牵头, 从生产工艺上对每一个环节的成本认真清理核算, 拿出最科学合理的指标值, 利于班组职工进行有效控制。核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 如果成本说不清、道不明就无法进行核算, 因此核算阶段涉及工艺、财务等许多专业知识, 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 建立起一整套生产、消耗、质量、效益指标体系绝非一日之功。目前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状况, 是无法提供支撑的。因此, 当前开展班组经济核算的落脚点还应放在培养职工节约降本意识, 养成职工节约习惯上, 逐步向建立起系统科学的核算指标迈进。

根据调研的情况, 笔者认为重点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人的工作, 抓好培训和宣传。引导职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增强使命感、责任感, 使职工明确自己肩上的指标, 承担起责任, 积极应对公司严峻的形势, 积极应对艰难的现实生产, 全力投入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中, 自主自愿投入降本扭亏工作。加强宣传和教育, 增强职工节约降本意识, 提高职工参与班组经济核算的工作热情。在开展的班组经济核算问卷调查中显示, 近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对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并不十分理解和支持, 说明我们的宣传教育工作还存在差距, 必须进一步在干部职工中统一思想, 统一认识。在宣传教育工作中重点要加强职工对核算工作与完成生产经营目标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取得班站长的支持, 班站长作为兵头将尾, 是开展班组经济核算的核心, 要牢牢抓住这一群体, 对不理解和不支持的班站长必须开展针对性的沟通交流, 最终在认识上达成一致。其次要在轮班学习中开展专题大讨论, 各作业区负责人或班站长作好正确的引导, 要把开展班组经济核算工作的意义讲透, 宣传够, 帮助职工认识到班组经济核算工作不是形式主义, 而是一项切切实实有利于推动生产经营的工作;同时开展查找身边的浪费现象的活动, 帮助职工认识到核算工作的必要性, 也认识到核算是有工作可做的。在宣传报道方面也要加大力度, 通过班组园地、简报和向重钢报、电视台投稿等方式, 宣传班组经济核算的成效和典型事迹, 造好势。

2.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核算体系和核算指标。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具体主要由指标设立、统计分析和整改提高三个环节来构成。其中核算指标的确立非常关键, 往往因为指标设立的不合理、不具操作性而使工作流于形式, 在指标设立上应把握的关键原则是, 指标必须是班组职工能够统计也能够改善和提高的指标, 而不是简单地把上级下达的指标分解下去, 要从站所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消耗中去挖掘出需改善的环节来定指标。在统计分析环节, 一是要解决站所的计量器具, 单位在硬件上必须要有适当的投入作为保证, 完善计量器具, 让班组能够清楚地了解和统计到指标的真实完成值, 分析不能建立在凭空估计的数据上, 必须是在真实数据基础上才有意义, 也才会准确。二是在具体分析环节上, 班站长要发动班组全员参与, 找问题, 找原因, 分析的周期要根据指标的情况, 可是日分析, 也可是月分析, 绝不能不分析。在整改提高环节, 重点是在改进措施的制定上, 按照分析查找的原因要全策全力, 集思广益, 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要保证这三个环节的有效开展, 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班组经济核算台账》, 利于检查督促, 从而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好班组经济核算工作, 正确的方法也非常重要, 可以开展一些针对性的班组长培训, 和班组间的交流学习活动, 各级负责人也应加强日常现场的指导。

3.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 推动班级经济核算工作的深入开展。为了把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引向深入, 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是必不可少的。可开展班组之间的评比竞赛活动, 尤其是在活动开展的初期, 通过对开展得好的班组进行表彰, 提高班组的积极性, 带动整体工作的提高。此外, 可组织在班组轮班之间围绕经济指标开展轮班竞赛, 在奖金中适当地拿出部分来浮动, 奖励指标完成较好的轮班, 通过分配形式的改变, 将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民心工程免费服务情况的总结汇报下一篇:林木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