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引导资金(通用9篇)
服务业引导资金 篇1
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办法
第一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精神,为了充分发挥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以下简称国家引导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服务业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引导资金是指在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或国债中安排的专项用于支持服务业重点领域建设项目等的补助性资金,目的是调动地方和企业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引导多渠道资金对服务业的投入。
第三条国家引导资金主要用于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和新兴行业,促进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发展,重点支持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好的新兴服务业。
第四条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服务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国家引导资金的使用方向,按确定国家引导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
第五条国家引导资金的使用方式主要是对相关建设项目进行一次性投资补助,补助标准一般控制在项目总投资额的10%以内。
第六条各省(区、市)应设立地方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与国家引导资金配套使用。使用国家引导资金的地方,东部地区要按照1:2以上的比例,中西部地区要按照1:1以上的比例同时安排地方引导资金。
第七条国家引导资金的申请和审批程序是:
1.申请国家引导资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家引导资金使用方向和国家引导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结合本地区服务业发展的现状,编制服务业重点领域(行业)发展规划(含相关重点项目),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2.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报送的服务业重点领域(行业)发展规划进行审核、批复。
3.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服务业重点领域(行业)发展规划的批复,按基本建设程序和审批权限,负责审批相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然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申请国家引导资金的报告。
4.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提出的国家引导资金申请进行审批,下达国家引导资金投资计划。
第八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编制的服务业重点领域(行业)发展规划,主要包括:重点行业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市场前景及对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作用的分析,发展思路和主要措施,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等。同时,在服务业重点领域(行业)中遴选出若干重点建设项目,并附建设项目表,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建设性质、建设内容、项目总投资及筹措方案等。
第九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服务业重点领域(行业)发展规划,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国家引导资金申请,应提交下列文件、资料:
1.国家引导资金申请报告。主要包括:申请国家引导资金项目基本情况,总投资规模,地方配套资金及建设条件落实情况等。
2.建设项目表。主要包括: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起止年限、项目总投资、申请国家引导资金数额、地方配套引导资金数额、自有资金数额、银行贷款的数额等。
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
第十条申请国家引导资金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
2.项目具有较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3.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地方配套资金、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已经落实,一般能在当年启动,并在1—2年内建设完成;
4.项目完成后,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5.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省级发展改革部门批准。
第十一条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对国家引导资金的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
第十二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国家引导资金项目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协调处理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并负责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和组织竣工验收,将中期评估报告和竣工验收报告等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第十三条国家引导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严禁截留、挪用。对弄虚作假、截留、挪用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除按国家有关规定对项目承担单位和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外,还将进行以下处理:限期收回已拨付的国家引导资金;暂停所在省(区、市)下一申请国家引导资金资格。
第十四条省级发展改革部门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依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国家计委办公厅公布的《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废止。
服务业引导资金 篇2
关键词:社会资金,投资,农业
1 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现状及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 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在农业领域资金投入力度的增加, 农业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总起来看, 我国在农业资金投入力度方面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 尤其是私人部门对农业的投资微乎其微。从近二三十年数据来看, 发达国家私人部门对农业的投资是呈现增长趋势的, 增长速度快于公共部门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在亚洲发展中国家, 除了极个别国家私人部门投资呈现增长趋势外, 大多数国家的私人投资速度是有所下滑的。这说明这些国家的私人部门投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私人部门对农业领域还存在巨大的投资潜力。我国当前的经济现状是, 大量的闲置资金没有出路, 国际上很多热钱也大量涌入, 结果是要么推高房市, 要么推高股市, 带来房市或股市泡沫的增长。如果能够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业, 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整个中国农业的现代化, 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改革的步伐。另外, 现在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广受欢迎, 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前景也很广阔, 因此, 只要适当地运用政策,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 是一举三得的好事, 既能够稳定经济增长, 也能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推进我国城市化的建设。
2 制约我国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的不利因素
2.1 社会资金投资主体单一
长期以来, 我国对农业的投资主要还是以农户个体为主, 相对于其他行业或领域来讲, 我国政府在农业资金的投资绝对数额方面都是偏低的, 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方面也明显不够, 这也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长期缺乏资金的支持, 农业经济增长速度有限。
2.2 社会资金投资的积极性不高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 尽管近几年, 我国私人部门对农业的资金投资力度有所增加, 但私人部门在农业领域的投资远不及在其他领域的投资,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 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来讲比较低, 农业的投入产出比较低, 很多地区基本上还是一种靠天吃饭的模式, 这意味着将资金投入农业领域, 将面临着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境况, 对讲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来讲, 很明显是不合算的。第二, 资金实力雄厚的私人企业并不多。由于多种因素的存在, 我国实力雄厚的私人企业并不多, 在为数不多的这些私人企业里, 对农业感兴趣或与农业产业关联的企业则少之又少, 这也是导致我国社会资金投资农业偏少的主要因素。第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阻碍了农业资金的使用。尽管在历史上,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不可否认的是, 当前, 以家庭为单位的承包制度阻碍了农业经济的规模化发展, 农业经济达不到规模化经营也必然导致企业对农业的投资难以达到规模化收益。
2.3 社会资金投资农业缺乏政策支持和引导
目前, 我国私人部门投资农业缺少政府政策上的优惠, 由于农业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 完全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达到社会效用最大化。因此, 在缺少政府政策支持的情况下, 由于存在效用外溢的情况, 私人部门不可能获得全部的效用, 这必然使私人部门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农业领域。政府部门的投资由于没有私人部门参与竞争, 必然会降低其资金的投资使用效率, 从而不利于农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2.4 投资农业的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
缺乏资金投入是我国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资本会做出相对最优的配置, 之所以农业经营缺少资金投入, 主要在于投入农业的资金会面临一些风险,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自然风险。农业是弱质产业, 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比较明显, 生产周期也比较长, 我国农村的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条件也比较薄弱, 这些都会导致投资农业的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第二, 市场经营风险。农业的生产经营相对比较分散, 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价格波动往往也会引起最终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而这种风险是要由投资农业的企业来承担的。第三, 政策风险。当前, 我国还缺乏相配套的针对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的政策措施, 这导致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可能会面临一些阻碍, 比如, 农村土地流转使用时不得改变其农业用途等。
3 促进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的对策建议
资金是农业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 是农业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 应该扩大投资渠道, 增加资金供给能力。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 国家财力水平有限, 国家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不会超出其承受范围。因此, 完全依靠国家公共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是有限的, 当前阶段, 需要引导各行业资金投入到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来, 政府可以制定合理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团体、社会捐助、吸引外资等方式来扩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 以增加资金投资供给主体。这样, 在某一类投资主体本身投资意愿不强, 撤出资金投入时, 也不会对整体投资总量产生巨大影响, 也就不会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严重影响。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政府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的诱导者, 企业则是真正投资农业的主体, 如何引导企业主动将资金投入农业, 则是一国政府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总体来看, 主要是制定优越的投资政策, 创新一种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渠道, 这是增加企业投资农业的关键和根本。
3.1 政府角度:继续增加资金投资力度, 优化投资环境
首先, 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力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靠天吃饭, 农业生产率比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 农村居民收入有限, 依靠农民自己对农业投入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 其作用毕竟有限。政府对农业的资金投入是保证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尽管现在是工业化社会, 但农业发展是根本, 其基础地位不能动摇。只有农村经济发展了, 才能谈得上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政府投入农业的资金, 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用法律的形式规定我国每年投入农业的资金比例、投入方式以及投资渠道等, 并加强资金的使用监督管理机制,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 制定政策, 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尽管政府承担投资农业资金的主要任务, 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部门在投资农业领域方面毫无作用, 相反,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 非政府部门的投资在整个投资农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 我国政府在增加自身对农业资金投入的同时, 应该制定各种优惠政策, 鼓励引导非公共部门将社会资金投入农业, 比如, 可以以减免税收, 或者采取国民待遇吸引外资投入等优惠措施予以引导。
最后, 制定配套政策,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我国当前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不利于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这势必阻碍投入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 加速农村土地流转, 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只有这样, 才会更好吸引社会资金投资, 也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 企业角度:加强投资资金的风险管理
我国政府投资于农业的资金往往被认为是一项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政府看重的是其社会效益, 而常常忽略了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尽管我国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 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 但是还有很多领域市场体系建设还未到位, 这也导致了我国农村市场资金使用时缺乏相应的风险管理意识和措施。在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 控制资金使用风险, 提高投入农业资金的使用效率, 成为当务之急。对企业而言, 控制资金的使用风险, 一方面要靠宏观的政策措施, 另一方面则要靠提高其自身风险意识, 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法主要有:风险避免、风险自留、风险预防、风险抑制、风险转移等。风险避免主要适用于风险发生频率高, 发生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也高的“双高”情况。风险自留则主要是经过慎重考虑, 认为采取其他的风险处理方法不经济或者企业完全有能力自己来承担风险, 因此, 采取风险自担的措施。风险预防则主要是指在风险还没发生之前, 采取各种措施降低风险发生概率。风险抑制主要是指降低风险发生后损失程度。风险转移则主要是将企业面临的风险采取让其他行为主体承担的行为。对企业来讲, 在对农业进行资金投入之前, 要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管理。一般要经过风险管理目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方法的选择、完善风险管理方案等几个方面。比如先期要对投资的项目进行风险识别, 查看可能存在的风险种类, 对每一类风险的发生概率和损失程度进行评估分析, 看哪些风险属于重大风险, 哪些风险属于一般风险等, 选择相应的风险处理方法。针对具体情况, 尽可能地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来降低风险发生概率或风险发生损失程度等。
3.3 市场农户角度:优化资源配置, 注重特色农产品的生产
资源是有限的, 在社会资金投入农业领域之前, 强化市场作用机制, 引导社会资金优先投入到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有规模的特色品牌和绿色有机产品需求旺盛, 可以扩大该类产品的生产经营, 注重对全功能农产品的开发,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农业结构全面升级。
4 结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农产品品牌化、特色化, 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都为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农业是一个永不衰落的产业, 在其他竞争力比较激烈的行业, 企业处于微利状况, 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有进军农业的打算, 在企业运用现代化投资经营理念情况下, 农业可以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对农民来讲, 以前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难以为其带来较高的收入,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经营后, 其人均个人收入势必会成倍增长。于国家而言, 只要为社会资金投入农业提供优越的政策环境, 进行相应的引导, 则可以实现农业整体经营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新立.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现代化[J].农村工作通讯, 2012 (19) .
[2]蔡松锋.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技术路线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12) .
[3]谭爱花, 李万明, 谢芳.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目标的构建[J].生态经济, 2011 (9) .
有关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政策解读 篇3
引导资金主要用于以下方面:
(一)鼓励本市企业申请国家各类服务业引导资金,并提供配套资金。
(二)支持《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的金融服务、航运物流、现代商贸、文化创意、信息服务、旅游会展等支柱服务业,科技服务、设计产业、电子商务、数字出版、专业服务、节能环保等新兴服务业和教育与培训、医疗保健、体育产业、家庭服务等社会服务业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重点项目。
(三)支持服务贸易、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具体支持方式,由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和市财政局另行制定。
(四)支持与本市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主要任务密切相关的服务业项目。
(五)支持能提供信息、技术、人才、贸易、资金等服务支撑、完善服务业发展环境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六)支持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类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对其核心区域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等前期规划论证给予资助。
(七)支持新兴服务业发展,对经评选认定的创新型新兴服务业企业给予一定奖励。具体支持方式,由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会同相关单位另行制定。
(八)经市政府批准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
引导资金的支持,采用无偿资助或贷款贴息的方式安排使用,主要用于设备购置安装、软件开发、技术转让、人员培训、系统集成、设计咨询、研发测试、资质认证、建设期利息等。
采用无偿资助方式支持的,单个重点支持项目资金支持比例最高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或总费用的20%,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单个一般支持项目资金支持比例最高不超过项目总投资额或总费用的15%,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采用贷款贴息方式支持的,根据项目贷款额度及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期贷款法定基准利率确定,每个项目的贴息期限最高不超过2年,单个重点支持项目贴息额度不超过400万元;单个一般支持项目贴息额度不超过300万元。
《关于开展2013年度本市服务业重大示范项目申报的通知》(沪发改服务〔2013〕004号)支持领域: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沪府发〔2012〕59号)确定的服务业重点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的服务业重大示范项目。
申报项目除符合《管理办法》明确的有关要求外,还需符合:1、项目总投资原则上不低于5000万元。2、项目必须对所在行业领域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并具备技术先进、模式创新等特性。3、项目已完成备案或核准程序,且已落实土地、规划、环评、资金等建设条件。4、项目必须是在建或今年上半年开工。5、每个行业主管部门最多申报2-3个项目,每个项目单位最多申报1个项目。
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评审小组关于印发《2013年度上海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沪发改服务(2013)005号)
2013年度本市引导资金重点支持领域为:
1、体现创新发展——信息服务领域或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在服务业新兴领域中发挥引领作用的重点项目;
2、体现转型发展——制造业转型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重点项目;
3、体现集聚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各类服务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及为促进集聚区发展制定的发展战略、产业发展、功能定位等规划类项目;
4、体现改革突破——本市首批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县与试点主要任务密切相关的服务业项目。
项目单位需准备的资料:
1、项目申请表、项目基本信息表;
2、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税务登记证;
3、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备案)的批准文件(规划类项目可不提供);
4、项目建设实施地点的场地证明(自有房产证或租赁合同及出租方房产证);
5、如项目涉及土建、加层、外立面改造等,需提供规划部门和环保部门的批复意见;
6、如项目购置设备及试验加工过程中涉及环境影响(如噪音、辐射、三废排放等)需提供环保部门的批复意见;
7、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提供相关机构出具的节能评审意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见等;
8、项目单位上年度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规划类项目可不提供);
9、自筹资金出资证明(包括自有资金银行存款证明、贷款资金的银行贷款承诺书、贷款协议、贷款合同),需达到项目总投资额的60%以上;
10、申请贴息的项目须提供项目单位与金融机构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以及相关息单;
11、规划类项目需提供有关合同、协议和相关支付凭证;
12、涉及与其他机构合作或许可经营的须提供合作协议/批复或许可证;
13、成果或专利证书等其他相关文件。
《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沪府办发〔2012〕64号)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专项资金,在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安排。
发展资金主要用于服务贸易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服务贸易扩大规模,提升能级。具体用于以下方面:
(一)鼓励本市服务贸易企业(单位)申请国家各类服务贸易发展促进资金,并按国家规定提供配套资金。
(二)重点支持《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上海市服务贸易发展的合作协议》中明确优先发展的国际物流、信息技术、文化、专业服务等领域,根据商务部、国家中医药局等十四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商服贸发〔2012〕64号)的要求,支持中医药服务,并逐步扩大试点领域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给予绩效鼓励、认证补贴、中高级专业人才培训补贴、开拓国际市场网络营销平台(外文网站)建设支持、聘请外国专家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单位)给予翻译费补贴。
(三)支持服务贸易境内外展会等服务贸易促进活动。
(四)支持服务贸易统计工作。主要用于建立服务贸易统计平台系统等。
(五)其他需要支持的事项。
发展资金的支持方式采用无偿资助方式,单个申请企业(单位)当年度获得发展资金资助的总额不超过200万元。
《上海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沪府办发2012〕66号)上海市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市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中安排。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本市服务外包发展中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促进本市服务外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重点支持离岸、高端、总部型服务外包发展。具体用于以下方面:
(一)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
(二)引导服务外包企业(单位)取得国际资质认证。
(三)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单位)开拓国际市场。
(四)鼓励建立服务外包培训基地和实训基地。
(五)鼓励总部型服务外包企业(单位)在上海发展。
(六)鼓励服务外包企业(单位)在海外设点开拓新兴市场。
(七)推进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八)上述第(一)至第(四)项、第(六)项由市级服务外包专项资金给予支持;第(五)项由市级服务外包专项资金和区(县)财政各承担50%。
服务业引导资金 篇4
省发展改革委:
我市XX是全省XX产业主要基地,拥有XX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XX产业集群,现有XX制造及配件配套企业近XX家,XX年,全县XX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XX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XX%以上。
为进一步提升XX制造业水平,拟建设XX中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开发区。项目占地面积XX亩,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新建实验楼及检测厂房,配套建设变配电、给排水、消防、安全和绿化等设施,购置设备若干台套。总投资XX万元,资金来源为XX投资。项目建设工期为XX个月,自XX年X月至XX年X月。该中心按照一次性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一期目标是建成国内先进国家级XX中心。根据《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现特具请示,请求省发展改革委将该项目列入XX年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对象,并帮助解决扶持资金XX万元。
附件:XX中心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等材料
服务业引导资金 篇5
各城区、开发区发展改革局(服务业局、服务业办)、财政局,市直有关部门:
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关于申报2012年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项目(补助)的通知》(吉发改服务联[2012] 519号)的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市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重点投向
2012年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补助)重点投向:一是服务平台。包括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平台,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配套生产性服务中心,农业生产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及社会公共服务平台;二是新型服务业态。包括创意产业、工业设计、电子商务、城市综合体、服务外包、节能服务等;三是具有本地特色的服务领域。
二、项目申报程序
各城区、开发区发展改革局(服务业局、服务业办)、财政局对企业申报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后,将符合产业支持重点的项目以联合行文方式分别上报到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直服务业企业可直接上报市发改委、市财政局。符合条件的项目,经市发改委和市财政局初审后,分别上报省发改委、省财政厅。
三、申报引导资金项目应具备的条件
(一)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是长春市境内依法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
(二)符合产业发展政策,单位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三)申报项目要按规定履行项目审批(核准、备案)、规划、用地、环评等手续,具备开工条件。如未开工,必须保证投资计划下达后能立即组织实施,按期开工。
(四)项目有关资金已基本筹措到位;
(五)申报引导资金项目(补助)投资额应在1000万元以上。
四、项目申报材料
申报引导资金(补助)项目应提供如下资料: 1.各区、开发区发展改革局(服务业局、服务业办)、财政局,市直有关部门出具的资金申请文件和资金申请表;
2.有资质机构编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
4.城乡规划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5.国土部门出具的土地使用证或土地挂牌出让合同及出让金缴纳收据;
6.环保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 7.项目专项审计报告。报告应包含以下内容 : ⑴企业基本情况,包括成立时间、经营范围、国地税登记注册区域、现有注册资本等;
⑵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审批(备案、核准)情况、项目总投资及构成、建设周期、建设内容等;
⑶项目实施情况,包括投资实际执行情况、已投资明细等;
⑷审计结论,包括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及内部控制和执行情况的评价,项目资金到位情况,是否全部落实;
⑸项目建设资金落实证明:银行存款询证函及银行进账单、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函。
8.项目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
9.项目简介(具体内容要求见附件2)。
五、申报要求
各区(开发区)及市直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组织申报,对申请的项目,要认真审核、实地考察,并于2012年5月28日前,将申报项目相关材料(一式四份),分别报送市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和市财政局粮食贸易处各两份,同时将资金申请表、项目简介的电子版发送到电子信箱ccfgwfwy@163.com中。
联系电话:市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办公室 88777183 市财政局粮食贸易处 89865571
附件:助项目表;
、长春市2012年申请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补
2、项目简介主要内容要求。
服务业引导资金 篇6
法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做好2011年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申请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产业【2011】352号)精神和《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发改办产业【2004】914号)相关要求,2011年,我省将向国家申报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生产性服务领域项目,以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融合发展。为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申报项目范围 生产性服务领域,包括服务业集聚区服务平台、工业园区和产业集群配套生产性服务中心、农业生产服务平台、生产力促进中心,涉及物流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研发与推广、检验检测、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软件开发应用、金融服务、商务会展、电子交易平台、职业培训等领域。
二、支持方式
引导资金支持方式为投资补助,补助标准一般控制在项目总投资的10%以内。各市州、扩权县按照1:1的比例安排地方配套资金。
三、申报项目条件
1、项目承担单位必须是独立的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除外)。
2、项目应有固定资产投入,项目建设要形成工程实物量,例如建筑面积或购置设备。
3、申报项目外部条件和建设资金已基本落实,年内启动建设,1-2年内竣工投产。
4、申报项目要突出重点领域和龙头企业,优先支持技术含量高、产业示范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
四、申报项目提交材料清单
1、项目备案通知书或核准批复文件
2、项目用地手续,满足下面三种情况之一:(1)国土部门颁发的土地使用证或用地预审意见(2)土地租赁合同(出租方取得土地证)
(3)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场所租赁合同(已发生租赁合同或签约合同三年期以上)
3、项目业主营业执照
4、环评批复
5、项目资金来源证明,包括:
(1)企业自筹资金证明(银行存款证明、上年经审计的财务报表、董事会决议等)
(2)银行贷款承诺函
(3)地方配套资金承诺书(按照国家要求,西部地区在使用服务业引导资金时要按照1:1比例配套地方引导资金,各地在申报项目时,要提供资金配套承诺。)
6、招投标相关文件
7、项目建设单行材料,内容包括项目业主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地址、项目建设规模和内容、总投资和资金来源、建设工期、项目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8、企业对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承诺
五、项目申报流程
1、各市州、扩权县做好项目初审上报工作,其中各市州上报项目不超过2个、扩权县不超过1个,成都现代服务业试点区域可适当增报。上报需有正式文件、项目情况表、和相关附件材料。
2、通知项目业主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组织评审批复,明确上报项目名单。
3、正式上报国家申请专项资金,同时申报项目所在地发改部门使用“中央投资项目编报系统”软件编报2011年国家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电子文档。
4、转下达资金计划。
六、加强项目监督管理
服务业引导资金 篇7
一、扶持范围
2015年省级引导资金主要支持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建设。其中:示范城市补助资金分三年安排,补助标准:原则上省辖市不超过5000万元 / 个,县(市、区)不超过3000万元 / 个。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补助资金当年安排,补助标准按照项目总投资的一定比例、省级引导资金总额等因素综合确定,原则上示范基地补助不超过100万元 / 个,示范项目补助不超过250万元/个。每个市、县(区)申报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原则上不超过3个。
二、申报条件
1、示范城市
(1)创建工作目标清晰。根据《意见》要求,在省辖市或县级行政区(县级市、县、原县(市)改区)范围内积极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编制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规划,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机构,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建立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制定示范城市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三年的示范创建期内,新建建筑装配化率、装饰装修装配化率、新建成品住房比例、工程建设总体施工周期缩短程度、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对全社会降低施工扬尘贡献率等指标的目标值,目标值应在全省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2)开展政策措施创新。以市、县(市)人民政府名义发布贯彻落实《意见》的文件,在财政支持、税费优惠、金融支持、用地支持、行政许可、项目安排等方面,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具体操作细则。针对新建政府性项目(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制定强制性政策;针对市场项目,落实土地出让、财政支持、税费减免等激励性政策。
(3)探索管理机制创新。从项目立项、土地出让、规划审批、工程招标、设计审查、造价定额、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和监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推进工作成效显著。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和产品在本地区的普及应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环境逐渐成熟,体系逐步完善。通过三年的示范创建,省辖市至少建成3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5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县级行政区(县级市、县、原县(市)改区)至少建成1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3个省级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
2、示范基地
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分为集成应用、设计研发、部品生产三类,同一申报单位只允许申报一种类型的示范基地,申报单位为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单位。
集成应用类:
(1)申报单位为具有项目开发、策划、管理、设计、施工、部品构件生产等能力的产业集团、产业联合体、城市新建区域或开发区建设主管部门。
(2)申报单位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建筑产业现代化集成应用能力,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能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建立研发、生产、建造相结合的推广应用机制。
(3)有较强的技术支撑能力。拥有工程技术中心或相应研究机构,能够承担关键技术研究,三年内拥有一定数量的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成果,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企业技术标准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和服务体系完备,积极参与编制适合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产品和装配施工等相关标准规范。
(4)有良好的管理及经费保障能力。根据自身条件及优势,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基地建设内容、进度计划以及经费保障,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5)应用成果丰硕。在省内持续开展建筑产业现代化项目建设,推广应用成熟的结构体系、部品部件、成套技术,三年内装配式建筑占新开工面积比例不小于20%, 且累计达 到10万m2以上。
设计研发类:
(1)申报单位为行业领域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科研院所、设计单位、技术标准编制单位以及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
(2)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科研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建筑产业现代化相关标准规范的编制,承担各级标准化技术的攻关工作。承担过建筑产业现代化领域省部级科技项目、标准编制项目或设计项目,对行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有较强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具有明显的典型示范和引领意义。
(3)根据自身条件及优势,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技术措施、保障条件及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4)积极开展符合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向的建筑结构体系、成套技术等基础性、通用性、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三年内获得一定数量的专利或专有技术。
(5)具有技术水平高、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人员构成的人才队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0人以上,有1-2名以上领军人才。
(6)有一定数量的专业领域的研发设备。有相对独立集中的研发场所。
部品生产类:
(1)申报单位为具有一定产业化规模的部品(构件)生产企业,包括部品类(整体厨卫、标准化门窗等)、构件类(预制混凝土构件、钢或木结构构件等)企业。
(2)占地面积不小于100亩,基地的平均投资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居国内同行业前列。
(3) 具有每年 为20万m2装配式建筑(预制率达30% 以上)或10万m2成品住房提供相关预制部品(构件)的生产能力。
(4)企业部品生产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部品质量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标准要求,管理规范,有健全的组织管理制度和完善的基地建设管理制度。拥有成套生产设备,且技术先进,自动化水平高。
(5)生产部品(构件)技术先进,应用性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3、示范项目
(1)申报工程项目主要包括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三类,项目完成立项审批或核准手续,通过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实施周期不超过两年。
(2)项目按照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造,技术体系成熟可靠,单体建筑预制化率达到30%以上。
(3)项目积极采用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结构保温装修一体化等节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积极采用标准化门窗、整体厨卫等标准化部品。
(4)优先支持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设计施工的项目。
(5)住宅类项目中,优先支持具备一定规模、装饰装修装配化率达到50% 以上的成品住房,优先支持达到绿色建筑2星级以上 标准、达到 国家住宅性 能认定2A级以上标 准的住房。
三、申报材料
1、示范城市
(1)《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申报表》。
(2)申报城市概况,包括自然条件、历史文化、城镇基础设施、地域风貌特色、建筑产业现代化主要指标及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概况等(3000字以内)。
(3)以市、县(市)人民政府名义发布出台的贯彻落实《意见》的文件。
(4) 建筑产业 现代化“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5)创建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城市的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工作思路、重点工作举措,20152017年目标任务及保障措施等。
(6)近三年正在或拟建设的建筑产业现代化基地和项目名称、规模、投资计划、实施进度等。
(7)有关推进示范城市创建的证明材料。
2、示范基地
(1)《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基地申报表》及所在地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初审意见。
(2)基地所在地人民政府的配套支持政策。
(3)基地概况:包括机构设备及人员情况、生产经营状况、基地设施情况(厂房及生产设施、研发设施、培训设施等),基地的发展规划及近两年的项目建设计划。
(4)基地建设主要成果:研发基地的主要技术体系、技术创新简介、市场应用成果等;部品体系的生产品种、执行标准、生产规模、工艺流程、技术指标性能等。
(5)基地建设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法人营业执照、投资证明、项目的立项及审批文件等。
3、示范项目
(1)《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项目申报表》及所在地市、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的初审意见。
(2)申报单位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资质证书(复印件)。
(3)申报项目的立项、土地及规划、建设的审批文件(复印件)。
(4)申报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图纸。
(5)申报项目的建设方案:包括项目计划,采用的技术体系和特点,预制部品部件的种类和数量,质量控制方案,主要实行指标(装配化率、绿色建筑达标情况、成品住房等)。
(6)相关的技术资料及检测报告。
四、申报程序
1、初审推荐。申报材料由申报项目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联合初审,通过材料审查、现场考察等,对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把关,并将初审后的项目联合行文上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财政厅。
2、省级评审。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省财政厅通过材料审查、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上报项目进行竞争性评审,形成综合评审意见,择优审定拟扶持项目。
服务业引导资金 篇8
一、陕西财政促进农业农村贷款的现状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创新农村金融体制。陕西省财政部门高度重视金融支农工作,主要实行四类财政政策,探索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积极培育和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信贷投入呈逐年增加趋势。全省涉农贷款余额从2008年末的1140.2亿元增加到2011年末的2536.9亿元,3年平均增长30.55%,有效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一是中央财政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2009年起,财政部开始在全国实行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2011年,陕西省财政部门对于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及9个市120个基础金融服务薄弱乡(镇)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按照其当年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费用补贴,补贴资金共计2313万元,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由此带动农村金融机构为陕西37个县发放各类贷款11.6亿元。
二是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2009年起,财政部在全国进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工作。财政部门对县域金融机构当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奖励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把财政奖补政策与信贷政策有机结合,加强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的有效衔接,在调动金融机构支农积极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财政部正式将陕西省列入奖励政策试点地区,奖励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7∶3比例共同负担,其中地方负担的30%部分,由省、县财政按8∶2比例负担。2011年陕西省75个县的金融机构发放涉农贷款1952.2亿元,比上年增加390.7亿元,同比增长25%,共获得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2.23亿元。
三是财政涉农贷款贴息补助政策。涉农贷款贴息补助政策主要有扶贫贷款贴息(分为项目贴息和小额到户贷款贴息)和农发产业化项目贷款贴息政策。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贫困户发展产业的贷款予以一定的贴息补助,放大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充分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2011年陕西省涉农贷款贴息补助资金共1.20亿元,拉动贷款40亿元以上。
四是农民资金互助政策。2006年,财政部支持在陕西省贫困村建立和发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由财政扶贫资金和贫困村农户以入股方式投入自有资金组成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缓解贫困农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推进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可持续发展。目前,陕西省已在1750个贫困村建立互助资金组织。2011年财政扶贫资金安排4500万元支持建立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组织。
各县区为解决农户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分别采取各项措施,大力推广用于农业生产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例如汉中市勉县,在对农业农村小额扶贫贷款按政策进行财政贴息基础上,启动金融支持订单农业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强力推进名、优、新、特农产品研发,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对农户的信用状况、道德品质、致富能力、家庭资产等情况进行综合调查来确定农户的评级结果,给予2万至5万元的授信额度,农户持“信用证”到信用社办理贷款,无需任何抵押担保手续,随用随贷,方便快捷。
二、陕西省农业农村贷款难问题的剖析
国有商业银行纷纷撤离农村网点后,目前的农村金融市场主要依靠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支撑,造成农村资本的大量“城市化”,农村金融体系“失血”严重。总体来说,虽然涉农贷款数量逐年增长,但是仍远远不能满足农户日益增长的贷款需求。
一是农民贷款渠道少。大多数县区内只有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业银行三家金融机构,面向农户发放贷款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或农村合作银行)。同时,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互助资金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速度还不快,专门为农民贷款提供担保服务的机构尚处于发展初期,数量少、规模小,远不能满足农民的贷款担保需求,加大了农民贷款的难度。
二是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投放额度小。由于农业生产中主要是分散经营,现金交易普遍,经济行为的可核查性差,经营风险较高,而收益率相对较低,金融机构对农民农户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发放贷款资金额逐年呈现出下降趋势。再加上农民一般没有足够的可供抵押的有效资产,难以达到金融部门信贷支持的条件,也是造成贷款难的重要原因。目前,各金融机构发放农户信贷资金以短期小额信贷为主,单笔贷款额度小。
三是审批手续复杂。农户每申请一笔贷款需要提供担保,还需复杂的审批程序,耗费时间长,很容易错过农忙时节。
四是支持政策的“缺位”和“错位”。长期以来,我们对农村的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农村水、电、交通、农业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滞后,加大了农户生产经营的风险。另一方面,从全省面上来看,直接用于支持农户小额贷款发展农业产业的资金量很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各级政府近年来不断出台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但各类扶持政策零星,对金融机构的扶持方式单一,体系也不够健全,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还有一些地方政府直接介入金融机构具体业务过程,使地方农村金融机构承担了过多的行政性和政策性业务,干扰了金融机构遵循市场化运作。
三、支持破解农业农村贷款难题的财政政策
农村金融是高成本、高风险、低收益的行业,在现阶段如果完全由金融机构来承担风险不可能做到持续经营。解决好金融支持“三农”与分散风险这对矛盾,破解农业农村贷款难题,需要以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资金引导,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贴息以及建立完善激励机制、担保基金等方式,适当补偿涉农金融机构的风险,降低经营成本,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提供“三农”发展的资金需要。
1.支持健全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要通过适当的财政政策支持和引导,推动农村金融改革,逐步构建以农信社为主,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为辅,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农村商业信贷服务体系,让农村广大群体享受到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一是支持建立多元化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不断完善“正向激励”的农村金融政策体系,对农村金融机构,在准入门槛、存款准备金率和财税政策方面给予政策激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等社区性金融机构,为农村金融注入新鲜血液,拓展农村经济融资渠道,活跃农村金融市场。二是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支持政策,以一定的财政奖补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增设机构网点。例如,对新设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以及银行金融机构在基础服务薄弱地区(空白乡镇)的新设网点,省上给予20万至30万元开办费补助,调动各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的积极性,力争尽快消除全省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增加金融服务网点,切实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
2.支持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要针对不同区域生产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加紧研究和制定政策,有效解决农民贷款无抵押物问题。一是拓展“一卡通”抵押贷款范围。2010年,陕西省开始在渭南蒲城县和泾阳县开展“一卡通”抵押贷款试点。下一步,要继续完善“一卡通”抵押贷款机制,加大对“一卡通”抵押贷款支持力度,支持更多的县区开展这项工作。二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联保贷款。重点支持增加合作社开展社员资金互助的银行保证金、开展社员生产互助保险的风险基金,利用现有的小额贷款担保公司、金融机构,财政贴息,用于开展为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抵押机制,放宽贷款条件,稳步增加信贷规模,解决合作社贷款难问题。三是加快开展住房、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抵押质押贷款试点,逐步完善机制,待政策调整许可后,迅速推广。
3.完善金融业激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信贷投放力度。在加强新增贷款激励、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和定向费用补贴等力度的同时,通过制定科学规范的贷款考核奖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涉农贷款,实现以财政资金激励引导加大信贷投放。一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新增贷款考核指标的,根据增长幅度,给予50万至300万元奖励;二是完善财政专项资金存放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加大对商业银行支持“三农”的考核指标权重;三是设立金融发展贡献奖和金融创新奖,对支持省域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及金融创新取得显著成果的组织和个人,给予20万至50万元奖励。
4、完善农村金融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支持农村金融创新服务。一是加大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支持力度,建立农业风险转移机制。通过增加保费补贴资金规模,增加保费补贴品种,扩大政策覆盖面,探索建立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担机制,增强保险机构涉农保险能力,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二是建立和完善农业担保机制,不断完善农业担保资金补偿和风险分担机制。按照“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模式,以财政资金引导,吸引金融资本注入、民间资本投入,整合国有资产,不断增加农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推动农业担保公司持续发展。为防范、化解担保风险,建立以农业信贷担保机构提取风险准备金为主,以财政风险补助资金为补充的担保风险金补偿机制,逐步探索建立政策性再担保基金制度,构建农业担保风险分担的长效机制。三是通过设立网点补助,费用补贴、税费减免等支持措施,建立政府风险补偿机制,确保基础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基本金融服务。
综上所述,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创新财政支持手段和方式,加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协调配合,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引导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支持,解决“农村金融”失灵问题,是财政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方向和政策着力点。
课题组长:苏新泉
课题副组长:程涛 乔朴 苏诚
主要执笔人:陈智勇 董鹏
课题承担单位:陕西省财政厅农业处 陕西省农村财政研究会
服务业引导资金 篇9
各市、有关县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主管部门,各市、有关县财政局,有关单位: 为切实组织好2009度年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现将本项目指南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项目申报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办法
(一项目由市、县直接申报。各有关部门会同当地财政局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和申报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并出具推荐意见,将项目汇总表(书面及电子文档、申报纸质材料各一套分别报送省信息产业厅和省财政厅。
(二同一个企业本原则上只能申报一个“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支持项目(申报资质认证奖励类项目除外,凡在本申报本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不得再申请其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
(三以前本专项资金安排的项目未达到项目进度,或未按要求完成项目验收的,本不得申报项目。
二、申报材料
(一本批项目的上报截止时间为6月30日,邮寄材料受理时间以邮戳为准。(二项目申报纸质材料一律用A4纸打印,申报材料请按纸质封面及填表说明提出的材料顺序装订成册。
(三项目申报采取纸质和网络直报同时报送方式。在完成纸质材料上报的同时,请各市组织通过审核的申报单位于6月15日后进入省信息产业厅网站(网址:中“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申报”栏目
注册,获取用户名和密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要求填写相关内容,不上传营业执照、财务审计报告等其他附件。网络直报内容与纸质申报内容必须保持一致,否则不予受理。网络直报受理时间以系统时间为准。各地主管部门应合理安排各申报单位网络直报的时间,避开网络高峰,避免网络拥塞。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要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负责,精心组织,切实做好该项目的组织申报工作。
(二突出重点,打好基础。各有关部门在组织项目申报时,要加强调查研究,拓宽工作视野,力求把本地区具有特点、符合实际的重点项目组织申报上来。同时要立足长远,开拓创新,抓好项目源的建设,有重点地培育一批重大软件和集成电路产
业项目,建立地方项目申报储备库,做好相关项目申报的基础工作,为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持续使用做好项目准备。
(三规范操作,确保真实。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江苏省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苏财建[2008]251号和本通知等文件提出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坚持规范操作,按原则工作,按条件申报。对申报单位的申报资格和申报材料的完整性、真实性,进行严格审查,严禁弄虚作假。若存在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取消其本年评审或立项资格以及今后2年的申报资格;同时追究地方相关部门责任,削减当地以后项目申报数量,或取消其申报资格。
(四严格审查,保证质量。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项目的筛选,加强项目审查,确保申报项目质量。
四、其他事项
(一本通知及申报材料的文本格式可以在省信息产业厅网站“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申报”栏目中查询和下载。
(二受理单位及通讯方式
1.省信息产业办事服务大厅
地址:南京市中山北路285号,邮编:210003,联系人:陈芊君,电话:025-********。省信息产业厅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联系人:杨秋福,电话/传真:025-********。2.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
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63号天目大厦,邮编:210024。联系人:薛建菁,电话:025-********,传真:025-********。
附件1: 2009年省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 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保增长、促发展”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围绕国家和我省“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特色明显、产业化成熟度高、具备市场竞争能力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示范性、带动性的重大软件产业项目建设,提高我省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和带动全省电子信息产业的加快发展。
二、项目范围及申报条件(一重点软件产品项目(01
1、操作系统(实时控制类嵌入式操作系统、网络业务类嵌入式操作系统等;
2、数据库(实时数据库系统软件、分布式数据存储软件等;
3、中间件(移动通信中间件、网格中间件、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等;
4、普适计算基础软件、三维CAD软件、三维GIS软件;
5、环保监测、监查、污染控制管理与系统集成软件;
6、电力、通信、智能交通、电子政务等面向行业和社会领域的应用软件;
7、面向行业用户的SaaS软件;
8、数字内容处理及服务支撑软件;
9、基于中国优秀文化的网络游戏软件、绿色网络控制软件、多媒体教育/教学软件等;
10、行业、企业级数据信息集成与应用平台开发;大型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11、重点行业大型电子商务和特色电子商务系统;
12、现代生产服务业和其它信息技术融入到研发设计、生产、流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各环节的大型集成和协同系统。
申报条件:项目对软件产业发展有较大带动作用;项目成果具有创新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权属明确;具备实现产业化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项目实施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产业化目标任务明确,实施方案合理可行;项目实施单位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良好的产业化基础以及较好的管理能力和人才队伍;项目实施单位的资产及经营状况良好,产权清晰;项目申报单位为在本省注册且独立核算的软件企业,成立时间不得低于3年(以下企业在江苏注册成立的最低年限可放宽至1年:从我省成立3年以上的制造企业中剥离成立的软件企业;从其他省市引入的成立3年以上的软件企业;在其他省市成立3年以上的软件企业在我省设立的子公司。
(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项目(02
1、植入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关键芯片和核心芯片的工业产品的生产与产业化;
2、机械、电子电器、冶金、造船、纺织、风力发电等重点设备、重大装备或设备群等数控集成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3、能源(煤矿生产和清洁能源生产等企业管控一体化系统及其它信息技术应用系统;
4、流程工业企业采用信息技术的节能降耗管控系统(重点在冶金、化工、轻工、建材、环保等、生产过程管控系统。
申报条件:关于第1、2类项目,申报项目为工业企业自主研发产品,产品具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核心技术,产品产业化前景好,产品生产、销售对企业销售业绩有较大提升。申报单位为省内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
关于第3、4类项目,申报项目实施的内容明确、技术路线可行,在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方面创新点明显,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及系统,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008年至本项目申报截止日前,应用方和信息技术依托方已签订规范、正式的合作合同,项目合同总金额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项目申报截止日前,投资方付款已达到50%,项目实施已进入中后期。信息技术应用单位为我省境内的重点支柱行业中的大型骨干企业,项目实施对其产业提升具有显著效果,信息技术依托方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财务状况。项目申报单位为在本省注册且独立核算的软件企
业,成立时间不得低于3年(关于成立年限的其他规定,比照“重点软件产品项目”。
(三重点集成电路产品项目(03
1、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IP核;高端通用芯片的研发与应用;集成电路制造关键工艺、先进封装测试技术及关键配套材料、设备等;
2、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终端及配套产品;光通信关键设备;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关键设备;
3、基于国标的数字电视系统及关键设备、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媒体终端设备;
4、平板显示关键元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半导体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高性能电子信息材料;
5、医疗电子、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智能交通、绿色照明产品等。申报条件:比照“重点软件产品项目”。(四信息安全类项目(04
1、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中间件、容灾备份、安全办公等基础类软件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2、网络攻击防护、网络监控、恶意代码防治、网络内容安全管理等网络安全类软件产品,基于国产可信计算芯片、高性能专用安全芯片、自主密码技术的集成应用产品,适用新一代网络环境的高性能、多安全功能集成化软件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3、移动存储介质保密管理、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网络数字版权保护、电子证据取证、安全评估与保密检查、终端安全防护等专用安全软件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
4、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采用自主安全产品建设的安全监控、安全支付与信用保护、安全综合防范等软件管理系统,为软件园区和其他软件企业集聚区提供重要数据保护的软件管理系统。
申报条件:项目对信息安全有重要意义,其他比照“重点软件产品项目”申报条件。
(五资质认证奖励(05
1、CMMI认证奖励。
申报对象为通过CMMI认证(含升级,符合《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信息产业厅<关于对通过CMM/CMMI评估的软件企业实行奖励的办法>的通知》(苏财建[2005]126号有关规定的软件企业。
2、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认证。
申报对象为在我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通过信息安全管理认证的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
(六其他类(06
1、社会信息化推广项目。
申报对象为自主研发、销售为农村、社区信息化示范点服务的软件产品的软件企业。必须为省级以上信息化试点或示范项目。
2、实用软件人才培训补贴。
申报条件:经省信息产业厅认可的,有培训资质的机构,为江苏软件产业培养实用人才、项目经理等,并取得较好成效。所培养人才必须是面向社会招录的软件人才,不包括在校大学生。
3、国家“核高基”和“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配套项目。
三、资金支持方式(一补助
1、对重点软件产品、重点集成电路产品、信息安全类、社会信息化推广类项目,根据所报项目技术含量、研发成熟度、产业化前景、产品投资额以及企业近几年来销售及增长情况等因素给予一定的补助。
2、关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对工业企业自主研发的项目,根据项目技术含量、研发成熟度、项目投资额、产品生产销售促进工业企业销售业绩增长情况、产品产业化前景等因素给予工业企业一定的补助;对工业企业联合省内软件企业开发项目,除上述参考因素外,结合合作开发合同,对软件开发企业给予一定补助。
3、对我省相关企业和单位申报并已通过“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等国家重大专项审核的项目,其地方配套不足部分,给予适当补助。
(二奖励
对当年通过CMMI认证(含升级,按规定标准予以奖励。具体标准为: CMMI 2级30万元,3级40万元,4级60万元,5级70 万元。对于已按原标准获得奖励的企业,提高标准部分在升级时 按新标准补足,未升级的不予补足。对通过信息安全管理(ISO27001)认证的企业,按规定标准 予以奖励。
(三)以奖代补 软件专业人才培训项目,主要按照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数、对实训平台建设的投入或与境外机构合作培训的公共性费用等实行 “以奖代补”。
四、项目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单位应按填表说明认真填写《江苏省级现代 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申报书》和《江苏省 级现代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项目申报单位主要 经济指标表》(见附件2)。
(二)对本专项引导资金项目实行限额申报。申报数量 结合全省信息产业布局规划和各地信息产业发展的现状、特色、质量等统筹安排,原则上南京市本级不超过50个,苏州、无锡市 本级不超过40个,常州市、镇江市本级不超过20个,其他市市本 级不超过10个,有关县(指省信息产业厅明确的重点县原则上每县 不超过2个。对申请CMMI等资质奖励认证的,申报数量不作限制,但必须符合上文有关限制条件。
(三)项目申报材料
1、对重点软件产品、重点集成电路产品、信息安全类项目、— 11 —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社会信息化推广项目,申报单位需提 供下述材料: ①项目申报书; ②申报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③经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最近三年(2006、2007、2008 年的财务审计报告(如为复印件需加盖审计确认章)。④信息安全类项目需提供省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文 件。⑤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项目,需提供软件开发企业和制造企 业合作开发合同。
3、对
CMMI、ISO27001认证奖励,申报单位需提供下述材料: ①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②CMMI证书(或ISO27001证书; ③2008经具备资质的中介机构出具的财务审计报告(复 印件需加盖审计确认章)。
4、对软件专业人才培训,申报单位需提供下述材料: ①项目申报书; ②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 ③软件专业人才培训资质认定证书复印件; ④培训人才证书及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12 —
对于按有关规定,最低成立年限放宽至1年的企业,应对照规定 附相关财务审计报告及其他证明材料,如附件不全或附件不符合规 定,则作为企业成立年限不足、不符合申报资格处理。
【服务业引导资金】推荐阅读:
引导服务09-12
为民服务专项资金总结06-26
厦门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专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06-26
2023年鲁溪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考核及资金分配方案08-29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05-21
服务业06-12
服务业09-07
家政服务业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