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课外的生活作文(精选14篇)
我课外的生活作文 篇1
我丰富的课外生活精品作文
很幸运,常听起别的同学抱怨功课太紧,爸爸妈妈为自己增设的业余兴趣班太多而没有了丰富的课外生活。而我却不曾有这样的遗憾,因为我的爸爸妈妈有这样一个理念,让我在繁忙的学习的同时,不忘记用各种有趣的课外生活来丰富我。“学习好,玩好”是我最大的感触。
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用昂贵的付出让我开始学习钢琴。和一般同学家长不同的是,他们没有把这当做我以后的专长来培养,所以我起来比较轻松。一个星期去老师那里的上课任务都能基本完成,我现在感到学习钢琴对我的学习没有丝毫的影响,相反,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之后弹上一段自己喜欢的曲目来放松自己。也能把在钢琴上一坐就是一二个小时的.工夫用来做思考题上面来。今年的八月份,我的钢琴就能通过十级了,我相信用良好的心态一定能通过这次的级考。
因为个子比一般女同学高,妈妈总担心我因为怕羞而影响形体发育,再加上我受电视和媒体的影响,总希望自己能有优美的舞姿和良好的体态,就央求妈妈带我去学舞蹈。妈妈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有一个良好的形体就够了。你看看!她这么简单的要求我会做不到吗?所以啊,我爱舞蹈!它让我轻松!
逢周末有空的雨季,爸爸妈妈就会开车带我到离城不远的的八岭山森林区。那里是爸爸的老家。爸爸特爱带我,妈妈和洋洋钻林子。哦,对了!忘记告诉大家,洋洋是我家的一只小狗,它可爱极了。每次一进森林区,妈妈就会说我们在做“森林日光浴”。而爸爸则用他从小到大的经验来告诉我哪些地方会长出味美的蘑菇。偶尔在运气好的时候,我们还能摘回真正的鲜美蘑菇,回家后美美的做上一碗可口的汤!甚至与有一次我们还拾到过一窝野鸡蛋呢。爸爸高兴了偶尔还吼上一嗓子,而我就唱起了在学校里老师教过的歌,还要妈妈来个二声部,这时,洋洋就在那里欢快的跑来跑去,在草堆里直打滚儿。还忘了告诉大家,在森林唱歌的感觉好极了,仿佛站在宽阔的舞台上,周围还有阵阵松涛在低吟浅唱,感觉能不美吗?
有的时候我们还特爱去江边,那里人少,开阔我们在沙滩上留连往返。在沙滩上画画,写字,妈妈在那里别人的豌豆田里学着农妇的样子摘豌豆,引得别人以为我们在做小偷,想偷他们的豌豆呢!嘿嘿,真是过瘾啊!不过也有不高兴的时刻,爸爸指着江面上的一些漂浮物问我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没有,“我的天啊,那全是一些废弃的一次性用品。”我说到。于是,我和爸爸找来一些数值来捞那些浮物。可是我们的力量毕竟有限,在这长长的母亲河里,仅靠我们如此微薄的力量有怎能还她一个清洁的身躯呢?在爸爸的建议下,我写了一份倡议书,倡议我们大家从自身做起,爱护环境,爱护我们仅有的地球。
我的课外生活真的很丰富,一下子也说不完,所以我感到幸运。这都得益与我的父母,他们知道一个学习,身体,品格都完美的孩子没有丰富的有益的课外生活是不行的。你都好羡慕我吧?
我课外的生活作文 篇2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课外拓展
生活化教学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高中生物课程往往来源于生活的研究,又对生活起着良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突破应试教育的限制,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开展好高中生物课程教学,并积极的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强化生物知识的应用性,进而为课程的课外拓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1.生物教学与生活联系,用生物知识丰富日常生活
高中生物课程作为理科的代表学科,越来越受到高中课程教育的重视,因此,其教材的内容也更加的丰富化、生活化。在实际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人教版教材中的生物知识,有序的查找生活中的相关实例,一方面推进课堂教学内容的立体化,让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了解更加的深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强化整个课程教学的应用,让生物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得便利性,进而提升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用性。
在人教版《生物技术实践》这本教材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教材的内容,以植物内含的元素以及酒精的作用,来与实际生活中柿子变甜的妙招相结合。由于柿子中含有有单宁酸、柿胶酚等物质,因此,未熟透的柿子会有很强的涩味,而通过生物课程的研究,酒精可以很好的中和这种物质,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原理,指导学生在柿子成长的季节用柿子沾酒进行保存,等待四至五天的反应期后进行品尝。这种生物原理与生活小妙招的结合可以为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便利性,进而强化生物知识的实用性。也可以利用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来激发学生生物课程知识学习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率,再次强化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生物教学与健康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正确的生活方式
随着素质教育开展以及高中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生物知识的应用性不断的得到加强,因此,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与居民的生活健康也联系的越来越紧密。在生活化教学方法下,教师可以以教材的实际内容来将生物课堂的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生物与人体健康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经常提到的话题,也是生物有效应用性的体现。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就可以利用生物中《生物科学与社会》的知识来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既为学生提供专业选择的基础,也强化生物课程知识与人体健康的联系,进而为生物课外拓展的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生物教学与健康的联系,往往是具有极大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在借助人教版教材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可以利用《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这一章节的知识,将生活中学生遇到生病乱用抗生素的现象进行结合,进而在课堂中指出抗生素乱用的危害性,一方面强化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生物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健康的生活选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生物课程知识的有用性被完全的体现出来,同时,学生也能利用生物学中基本的常识来指导自己与家人的健康生活,拓展生物课外应用的效果。
3.生物教学与常识联系,用生物知识指导学生基本常识的提升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的传播日益的便利化,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不少渠道往往会被一些过度逐利的人利用,同时,部分的信息也会因为人们的错误认知而得到疯传。因此,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信息社会的成员应当凭借自己的良好学识,来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可以提升高中阶段学生基本的生活常识,进而提升学生信息甄别的能力,以使得学生能够以合理的认知丰富自己的常识,在信息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毒品的危害是全社会所共知的,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人对于心理神经调节药物的合理使用与毒品的危害不能做明确的判定。不少的社会人员由于缺乏基本常识的认知,听信网络上的传言,进而乱用药物导致对于药物中某一成分的依赖性,最终造成毒瘾的形成。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结合实际的生活案例以及网络上错误的言论,来逐步的丰富学生的基本常识,进而以生物知识来破解谣言,逐步的强化学生生物知识应用的能力。
4.结束语
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篇3
1课外作业的现状
据多份调查资料显示: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普遍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学生的课外作业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课后练习,作业模式往往与考试卷中出现的形式吻合,作业内容也往往拘泥于课堂知识与教科书,纯数学的练习重复较多,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尚未被教师与学生所重视.作业内容无新鲜感可言,谈不上趣味性.学生整日埋头于繁琐重复的书面练习,对身边的数学问题视而不见,更谈不上数学地思考.他们对数学的学习不是出于内心的爱好,而是追求高分数以期于能考上一所好高中或名牌大学.天长日久,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日渐降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削弱,学习热情逐步泯灭.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
2“数学地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即为数学地思考.
日本著名的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在其名著《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一书中说,学生学习了数学,工作后很多知识和公式都忘了,但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和推理方法等,却随时随地发生作用,使他们受益终生.”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说得更简捷明快:“数学是一个原则,无数内容,一种方法,到处可用.”因此,能否数学地思考对他们而言非常重要;而学生中的大多数在就业以后几乎根本不再需要做纯粹的数学题目,对他们而言,“数学地思考”便成了是一种生活的需要,即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于是,“数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成为了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灵魂主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成为了新课改的课程目标.其中“数学地思考”被列为数学课程总目标之一.
理所当然,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责无旁贷地成为新世纪教师的重任之一.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能够自觉去“数学地思考”问题呢?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尝试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从创设的情景中去发现问题、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方法,比如观察和实验、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鼓励他们敢于大胆进行数学猜测和验证.然而课堂教学外,更多的时间是学生自由支配,更多的数学知识需要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与应用.课外作业当仁不让地成为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的重要途径.
3课外作业的改革——生活化的作业观
值得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已经开始意识到数学教育的这一缺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显得十分必要.
在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中,专家们对“数学地思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① 能对具体情景中较大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刻画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② 在探索图形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平面图形与空间几何体的相互转换等活动中,能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③ 能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并能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
④ 能用实例对一些数学猜想进行检验.
⑤ 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形象思维、统计观念、合情推理、演绎推理五大能力.
因此,改革课外作业内容与形式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课外作业的内容应具有灵魂,体现个性化与生活化;作业的形式应提倡多姿多彩,尽量让学生主动去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地思考生活问题.
著名雕塑家罗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我们缺少的往往不是数学知识或是解决问题的技能方法,一个人的意识与思维习惯在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往往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与其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策略方法的获取,还不如首先给予学生一双数学的眼睛,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观察世界,逐渐形成数学的思维习惯,这更应成为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目标!
学生作业是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地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这样的作业已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人生的需要与学习的需要.数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设计生活化作业,可使学生从课堂“退”回生活,在生活中获取数学学习的现实素材,积累直接经验,再通过生活“进”到课堂,把生活常识、活动经验提炼上升为数学知识.这一退一进之间使学生能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特点和价值.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使生活化作业的飞跃.
4生活化作业的构成途径
4.1联系实际,布置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学
生“数学地思考”的润滑剂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如何给学生一双慧眼去观察、读懂身边的数学尤为重要.紧扣教材,针对教材与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问题为素材,提出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假设和猜想,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同时也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及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所给题目可从生产、生活实际中挖掘问题情景,锻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建设性地提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及策略.
如结合暑假外出旅游的经历,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旅行社的报价来挑选线路较为合算;结合商场打折、促销、返券等活动,引导学生合理选择购物方案等.例:有两家体育用品商店出售同样的乒乓球拍和乒乓球,球拍每副20元,乒乓球每盒5元.现两家商店搞促销活动,甲店每买一副球拍赠一盒乒乓球,乙店按价格9折优惠.某班需购球拍4副,乒乓球x盒(不少于4盒),若设在甲店购买的付款数y1元,在乙店购买的付款数y2元.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从生活中找到问题的原型,然后将教材中的问题融入这个原型,对教材问题进行生活化的“包装”,用生活在数学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学生顺着这座桥去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意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使本来抽象枯燥的作业内容变得有趣味性和现实性,让数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4.2社会调查,分析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学
生“数学地思考”的保鲜剂学生常常把作业视为沉重的负担,这与作业缺少情趣,脱离学生实际生活,忽视活学活用有关.数学课作业设计若能切合学生的见闻、理解、情感、思维,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学生就会以更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作业中.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我们的教育必须尽可能地注入生活的新鲜血液、新鲜内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应用.通过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例如:学习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后,笔者布置了如下作业:对你最想了解的问题,设计一套可行性较强的方案,并请按照所设计的方案进行一次调查,然后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一定的结论.可独立完成,也可组合完成.同时,鉴于学生们年龄尚小,提炼问题的能力不足,笔者也提供了一些难易不一、较为有趣的问题供学生们选择:比如了解“同学们上网都做些什么”、个子比较矮小的同学好奇“个子较高同学都吃些什么”、“暑假你希望到哪儿旅游”、“你最喜欢的季节是哪一个”等等.这样的作业,除了可以培养学生能根据需要收集、处理一些有用的信息,并根据对信息的处理结果作出合理的猜测与推断、以及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外,还可以培养他们用数学知识去了解生活的能力.学生在调查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中学不到的课外知识.
4.3敢于质疑,研究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学
生“数学地思考”的清新剂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事实上,人们在认知过程中,遇到感觉困惑或难以解决的问题,都会产生探索的心理欲望,这种欲望驱使个体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可是,据研究显示,我国中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薄弱,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很低.其实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可为什么他们不能、或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呢?我认为,要唤醒学生的这种“问题意识”,教师首先自己要有“问题意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结合日常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对平常认为理所应当的一些结论敢于提出质疑,并且能够灵活合理地去解决这些疑问.
例如,学习了《圆》的有关知识后,抛出同学们耳熟能详的古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提出疑问:若我们果真“更上一层楼”时,且没有任何障碍物遮挡视线,是否真的能“穷千里目”呢?引导学生:假如把地球的剖面看作圆形,半径是R,人站在地球表面上空的P处,切点T即为人的视线在地球表面的终点(假定没有任何障碍物遮挡视线)……通过运用《圆》中的知识,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在地球表面上,“欲穷千里目”靠“更上一层楼”来实现是根本办不到的.“穷千里目”只不过是诗人的美好愿望而已.
4.4收集故事,领悟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学
生“数学地思考”的调味剂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诚信观念的主要渠道之一.英国律师至今要在大学里学习许多数学知识,美国的语言学硕士导师更愿意招录理工科的学生,那是因为经过严格数学训练的人,能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而又客观公正的办事风格以及严谨的学术品格.数学的精确、严格,使学生们将来在工作中减少随意性;数学的抽象分析,使他们善于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数学中精辟的论证、精练的表述,是他们的表达简明扼要;数学中的故事能教人诚实、正直与机警.
“棋盘上的麦粒”、“四色问题”、“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彩票中的数学问题”、“抽屉原理与电脑算命”等都成了学生们熟悉的数学故事.由于做人的道理、做学问的道理被寓于生动的数学故事情节之中,减少了枯燥的说教,学生们在拓广知识面的同时,思维得到了启迪,品质得到了矫正,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4.5关注时事,形成生活化的数学作业——学
生“数学地思考”的兴奋剂数学知识的更高用处是用于指导生活.结合我国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完成科研任务,笔者布置了课外作业:编写一道与宇宙航行有关的数学题.学生们对此兴趣盎然,纷纷借助于网络查阅相关的资料.家中没有电脑的同学主动与电脑老师协商,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寻.短短的一天时间,38位学生竟然编出了20道能解出答案的、与宇宙航行有关的数学题.编写较好的部分题目被用于课堂学习,而且在半期考试中,笔者还选用了其中一题作为考试内容.可想而知,学生们的学习劲头自然更足了.
“绚丽多彩的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绚丽多彩的生活是数学花朵的温室,而人类又不断地把数学用于实践,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更应关注学生数学地思考的能力,多渠道、全方位地培养学生数学地思考各种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现实问题,使生活和数学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断进步,使教师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数学素质而教、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而教.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映姜,杨斌,梁英.初中数学教学理念与教学示例
我的课外生活作文 篇4
而我为什么要选择电脑课这个课呢?原因是我原本就对研究电脑非常有兴趣,也喜欢玩电脑,但我来参加电脑课可不是来玩电脑的。我刚来电脑课是在四年级的时候,而我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就像在吃高纯度的巧克力一样,巧克力的香甜是我期待的心情,而巧克力的苦涩是我紧张的心情,非常的微妙。
而我四年级的.那一年老师在教一个五年级才会教的软体,是用来修改相片或者是用来编辑或制作图片的软体,而五年级的这一年,老师教我们利用动画软体来把精美的图片加工制作成更为精致的小动画,还有,我们上电脑课的时候老师在教威力导演,也许我可以把一个个小动画变成一个好看的影片把电脑课与电脑课的课程结合,而我感到我的功力愈来愈深厚,像个功夫小子一样,说不定我还可以架设一个网站呢!
我的课外生活作文 篇5
我们骑着“赤兔马”自行车,来到我们要“冒险”的地方——竹林。
我们下了“马”,带着我们随身自带的砍柴刀走进了这一片美丽的竹林。刚刚走进竹林,就看见一株株又高又大的竹子,就像一栋栋高楼大厦一样。我一看开心的不得了,马上冲了进去,找了一株最大的竹子用力砍了一刀,可是等我把刀放下的时候才发现这一刀砍下去,竹子竟然安然无恙。我看了一眼就纳闷了,又重重地砍了一刀,不过这竹子也不过只有两毫米的口子,其它的都没有什么变化。这时,一阵风吹过来,我抬头看看这株竹子,竹子的尾部随风摆动,好像在说“嘿嘿嘿!小朋友放弃吧!我是无敌的,你是不可能打倒我的!哇哈哈!哇哈哈!”,我这下恼羞成怒,一脚踢向这株翠竹。爸爸看看我这么生气,不由自主地“哈哈……”大笑起来,接着他边笑边朝我走过来,然后把我给轻轻推开,边说边示范给我看。爸爸先把柴刀放在竹子的根部,之后对着根部狠狠一刀砍了下去,然后再顺着这刀口,一刀又一刀飞快的砍了一圈。这时竹子摇摇坠坠,大约20秒后,这株竹子就慢慢的倒在地上。
接着爸爸递给我砍柴刀,于是,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砍了起来。这时一只蚊子飞了过来,我松了双手,用力“啪”的一下,蚊子死了,砍柴刀也随着丢在地上,就差一点点,我的`脚也就差一点点被砍到了,幸好我反应迅速。我拿起地上的砍柴刀,继续砍了起来。这时,小鸟飞过来,站在枝头上为我唱歌,青蛙跳过来给我打着节拍,知了爬过来,为我吹着口哨……,整个竹林里就像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表演着最动人的节目,我浸在这美丽的歌声中,边听着歌声,边快乐的砍着。整个上午,我和爸爸都畅游在快乐的海洋里。
可是时间在歌声中飞快的溜走,一转眼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于是顶着太阳,我扛着“战利品”,坐着“赤兔马”的后座,爸爸边哼着歌曲边骑着“赤兔马”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
课外生活趣事的作文800字 篇6
我回到我的故乡——大进的时侯,做了一件有趣的坏事。
在那里有我青梅竹马的三个好兄弟:长得一模一样的双胞胎,尹生,尹术和为人幽默耿直的何坤。
我们还来过“桃源四结义”和山盟海誓呢!从那时起我们就成了出生入死,有福同享,有难同担的好兄弟。
那天中午,我吃完了饭正想去找尹术。尹生和何坤他们玩。
没想到他们到自己找上门来了,“你们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说吧,有什么事求我?”我神气地说。
何坤高傲地说:“小子,别不识抬举!我们有事找你是看得起你!知道吗?”
我说:“言归正传,我们去哪儿‘找死’啊!”
“我们去捉别人家里的鸡来烤着吃吧。”尹术说
“好,这个主意好!”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到。
于是,我们贼头贼脑地走到敬老院旁边。那里有一户人家,他(她)们在家里打麻将,旁边竹林里有他(她)们放养的鸡。
我们跑到竹林里挑选了一只又大又肥的大母鸡。
我说:“尹生你去外面放风,捉鸡是我们三个的拿手好戏。
我们围着鸡团团转,鸡一会儿跑这,一会儿跑那儿。搞得我们天旋地转。
尹术好不容易把鸡抱住,就在我们以为自己得手时。鸡用它那锋利的爪子,向尹术的手抓去。尹术立马扔了它,就这样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抓的鸡又被他放走了。
他还不知道羞耻地说:“嘻嘻,上天有好生之德。”
我说:“还是算了吧,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没想到的事一桩接一桩。
那只鸡居然向我跑来了,我对着尹术和何坤说:“我刚才说的话收回。”接着脸转向那只自取灭亡的鸡,阴森地说:“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闯进来!”
说着就把它抓住了,我说:“尹生快跑。”
我们跑上了山,拿出刀,那只鸡咕咕的.叫着,好像在求饶。
我们看着它那肥肥的鸡腿早就想吃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刀下去,那只鸡就一命呜呼了。
我把它的毛拔去,再把它的肚子破开,把内脏拿出来全部扔掉。
架起火,就把那只肥大的鸡烤着吃了。
月上柳梢,我们各自回家了。我一回去看见三姨,就知道大事不妙。
三姨问我:“你去哪玩的?”
我把实话全部说了出来。三姨教育我,说:“以后不要去干那种事了。知道吗?”
我低着头说:“哦,知道了。”
立足课堂教学走向课外生活 篇7
一、联系时代特点, 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 实际上就是教学的指导思想, 它对如何开展教学工作起着主宰的作用。不更新教学观念, 就不可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应试教育的干扰, 再加上传统而死板的教材、教法, 大大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十一世纪将是一个国际化、信息化, 开放化的时代, 将是更加注重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世纪。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日益加强。无论从语文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 大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 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已势在必行。在大海里学游泳, 在战争中学打仗, 立足课堂教学, 走向课外生活, 课内外有机结合将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的目的, 是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 要面向全体学生, 热爱每一位学生, 为每一位学生的将来发展服好务。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方法上下工夫。作为教师面对的是有人格、情感、思想和不同志趣爱好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教学过程不能运用一个模式、一种方法, 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宗旨服务的。我们的施教方法, 必须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要变注入式为启发式。那些重教轻学、重讲轻练、重备教材而忽视学生实际的做法, 都在必改之中。
优化课堂教学, 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课堂教学目前仍是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那么究竟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呢?针对目前语文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 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 以学生为本。
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是语文教师的现代化, 语文教师的现代化前提是语文教学思想的现代化, 教师思想的现代化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布袋”, 要想尽千方百计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读、写、听、说能力的同时, 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审美、情感等方面的教育, 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
(二) 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 注重个性发展。
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氛围, 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丰厚土壤, 让更多的学生在自由、安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 敢于独辟蹊径、标新立异, 真正做到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三) 课堂上以启发教学为主, 精讲、精练。
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 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 这就是说, 语文教师不能不讲也不能多讲, 要讲的是时候、是地方, 要精讲、讲精。就是讲那些重点、难点、模糊点、易混点。当然, 要做到精讲是很不容易的, 它要求教师必须德才兼备、多才多艺, 集朋友、导师、楷模于一身, 作为朋友, 他应平等待人, 真诚热情;作为导师, 他应知识渊博、教艺精湛;作为楷模, 他应“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令学生爱戴与景仰。
教师的精讲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并为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能力和知识又有不同, 学生的能力不是教师讲出来的, 而是学生练出来的。因此, 教师的精讲不能代替学生的练。但是, 学生的练, 必须是有效的精练, 要在控制训练数量的基础上, 精编练习、科学地训练。在解题和练习时, 应引导学生分析:本题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这样做行不行、还有没有别的方法, 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解一类题的方法和规律, 授之以渔。
(四) 把生活引入课堂, 进行美的教学。
生活是动态的, 那么源于并服务于生活的课文也必然是生动活泼的。一篇篇课文, 不是一堆堆无生命的文学, 而是鲜活的生命、动人的图画、令人深思的哲理。因此, 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地整天咬文嚼字、照本宣科, 要把生活引进课堂, 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阅读中来,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体会词语的运用, 咀嚼母语的精华。透过一个个的字, 一句句的话, 感悟生活的真谛和意义, 让课文发挥最大的教育作用。
三、立足学生实际, 搞好第二课堂
语文教学把眼光仅仅局限于课内, 还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自身的问题, 还必须在课堂以外寻找新的天地。语文教学要走进教材, 更要走出教材。只有走进教材, 才能学到别人的经验;只有走出教材, 才能让学生内化别人的经验, 形成自己的东西。为此, 我们必须立足于学生实际, 搞好第二课堂和课外活动。一要多读, 开设阅读课, 增大阅读量, 拓宽视野, 增加容量, 多读、多背、多写。二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和录像。这样既得到了听的训练, 也可开展讨论, 进行说的训练。三是多举办一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 成立校园文学社和广播站, 出黑板报、办手抄报或校报, 把课上所学的写作技巧有意识地在实践中运用练习。在课外的天地里,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四要严格要求, 加强指导, 避免随意性。多总结、多思考、多发现,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丽, 陶冶自己的情操, 完善自我。
我课外的生活作文 篇8
这节课,学生与生活相遇,与美相遇,在积极愉悦的阅读中,获得语文素养和能力的提高,成就了一次难得的阅读的“审美之旅”。
一、关注和挖掘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
帕克·帕默尔在《教学勇气》一书中指出:“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语文恰恰是学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栖息地。这种相遇和相约发生在师生之间,也发生在人与文本之间。作为高年级的课外阅读课,寇阳老师将视角转向文学,定格在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的作品《有些人》,应该说是别有深意的。
《有些人》是张晓风颇具特色的散文佳作,被录入华东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整篇文章写了四件小事:第一件是作者小时候的经历,女老师的“不耻下问”及适时鼓励,使得作者这个小女孩儿的自信心被激发起来。第二件事是和米店老板的一次交易,从而提出了人们对诚信行为的信仰。第三件事是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作者漠视了一个痛苦的、需要帮助的、衣衫褴褛的人,从而引起作者无限的自责。最后一件是在一次重要的考试之前,在考场外面,代数老师耐心地给作者讲解行列式的故事。这些不经意的小事,在娓娓道来中让人感动,在不温不火的叙事中让人体味人生的况味,在琐碎的小事中让人明白为人处世的大道理,让读者在她的散文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莫名地感动、甚至流泪。
语文教育的本质意义在于阅读,丰富而广泛的阅读既是母语学习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言语能力的重要抓手,还是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基本途径。语文教学应确立“超文本”理念与“大阅读”策略,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生学习的生活习惯,成为学生人生旅途所必经的精神跋涉。当然,课外阅读的选择,只有基于课程标准,教学才能学有所导,教有所依,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品质与精神品质的同步提升。“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语文课标总目标,“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是小学高年级学段的具体要求。阅读教学应该致力于挖掘人的潜能,在课堂中聆听生命成长的声音,处处洋溢生命的活力。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需要文学阅读意义的“深阅读”的指导。对于目前孩子海量猎捕式、消遣为主的流行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首先是十分重要的。
《有些人》的叙事结构、生活场景、思想感情,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与生活接通,与“美好”相遇的经历。寇阳老师的阅读教学领着学生走进这个文质兼美的文本,经历了一次与生命相遇的美丽瞬间,也经历了一次“深阅读”的愉悦体验。寇老师以文化的视野和底蕴、良好的文学修养,为学生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整节课的教学,学生都在感受着人性的美好,体会生活中点滴的美丽,获得一次美妙的精神跋涉。
二、领略和欣赏语言深处的美好意蕴
“阅读是精神的游历,只有在慢慢欣赏中才能在心灵深处留下足迹。”《有些人》的字里行间潜藏着一种忧伤着的美丽、平静,能让读者感受生命里自然单纯的富有和充实,触摸到世间的一切生命的美丽。但是,这些文学作品语言深处的美丽,如何让学生领略到?寇老师深知对话对于课堂的意义。课堂一开始,就自然而然地以一个共读者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打开学生阅读的情感和思绪。紧接着,生生之间通过敞开、接纳、沟通、交流、回应、碰撞、合作、共享、互动等,实现视界的融合、情感的交流、经验的互通等一系列阅读的精神相遇。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交流出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思想,在彼此真诚的倾听与表达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个体生命的更新和生命本质的升华。
整节课,结构清晰,扶放自如,点拨及时到位。女教师的故事,是教师进行阅读引路,进行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学例举。简单的故事本身,带给学生丰富的感受,但还需要将感受的源头从故事的整体深入具体的语言之中——“读文章时让你感受强烈的,往往就是那一个字、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寇老师一句话,就将学生的阅读指向具体语言,关注和感受字里行间传递的思想感情,体味作家清丽温婉的语言上来,避免阅读流于故事情节的清浅意义或语言表层的浮光掠影。读书卡的填写交流,也紧紧围绕语言的品鉴来展开,这种聚焦语言的阅读导向,使学生能够沉入语言的深处,感受文学语言的美好意蕴,实现“深阅读”。比如,教师敏锐地抓住“虽然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但是没有人伫足望他一眼”一句中的两个“美丽”,引导学生揣摩。简单的词语,简单的重复,表达的意思却耐人寻味,“入妙文章本平淡,等闲言语变瑰奇”——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三、在对照和模仿中习得言语表达的韵律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表明,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收获,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并且产生自己新的感悟,激发倾诉的欲望,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课外阅读指导课,重在方法的引导,因此,课外阅读指导课是“点”,目的是将阅读引向更加广阔的“面”。“点”上功夫做足,“面”上才能收获较大的效益。本节课,以《有些人》文本阅读为重点,带出另一篇《美丽的心》,以两篇文章内容和结构的关联,形成文本教学内容的结构、梯度,引导学生在对照中发现,在发现中顿悟。《美丽的心》中点明中心的句子恰恰是《有些人》阅读的思想情感的提升;而《有些人》中的表达留白恰好是《美丽的心》的表达迁移实践的落脚点。两篇文章互为补充,使学生在阅读、咀嚼中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锻炼。课的结尾,寇老师引导学生:“将每个小组同学的故事组合、串联起来,形成我们班的集体创作文章,题目就叫‘有些人……’。希望你的语言也能有张晓风的温情、柔婉,或者张丽钧的朴素、真挚,在娓娓道来中给人温暖的感动。”这样,在具体的语言表达实践中,学生逐渐把握两篇文章的表达形式,领略语言的形式和韵味,并不自觉地模仿和迁移,语言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培养。
“教学勇气”是什么?教学需要怎样的勇气?帕克·帕默尔给了我们这样的理解:超越职业中的恐惧、困惑,重拾对教育的敬畏,点燃教学的激情。寇阳老师工作十年了,正是专业成长的瓶颈期。难能可贵的是,她以这样超越的勇气,以对教育的敬畏和教学的激情,让我们感受到她对于教育教学的理解和实践,向着更高的教学境界探寻。当然,还有她本人教学专业水平实实在在的成长。
课外生活作文 篇9
别看我是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但我爷爷家在农村里。也正是这个原因,我小时候去了一次农村之后,就爱上了玩泥巴。爷爷家有山,有水,有树木,也有花果,美丽得一塌糊涂。别人认为一栋高楼都没有的地方,却是我堆过长城和天安门的地方。
爷爷家院子里就有数不尽的泥巴,爸爸妈妈带我爷爷家玩的时候,他们并不介意我玩那些泥巴,甚至有时候陪着我一起玩。爸爸和爷爷在旁边耕地,妈妈带着我用泥巴砌长城。末了,爸爸和爷爷耕完了地之后,还会加入我和妈妈玩泥巴的队伍,一起再砌一座气派的天安门!每次都是玩得一身的泥和一院子的欢笑声,我们最后才会在奶奶喊吃饭了的时候去洗净那些泥巴。
在暑假寒假去爷爷家玩泥巴都玩得不过瘾之后,爸爸在我家的屋顶上弄了一大片泥巴地,以供我学习完了之后,可以自己去玩一玩泥巴。我也问过我的爸爸妈妈,为什么他们会愿意我玩那些会弄得一身脏兮兮的泥巴,甚至于他们还愿意陪我一起玩。他们笑了笑,没有告诉我缘由,只是告诉我,他们在玩泥巴的时候,也跟我一样开心,一样像个孩子。
课外生活作文 篇10
在一个阳光明媚、春风拂面的下午,同学们纷纷来到室外活动。你看,这边,小明和小月正在栽花呢!只见小明使劲地挖着土,额头上已经冒出了细细的汗珠,尽管他很累了,但是一点儿也没松劲儿。小月说:“你挖土,我栽花,栽完后再浇水。”小明说:“好的。”
在不远处,小刚和小花正在做观测记录。小刚认真地看观测仪器上的数据,并把数据读给小花听:“气温17--25度,天气晴。”小花认真地记录到本子上。
同学们的课外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
让课外阅读走进农村学生生活 篇11
一、目前农村小学生的阅读状况
我校学生每天课外阅读半小时以上的仅占25%,29.3%的学生是偶尔随便翻翻,基本没有课外阅读,有45.7%的学生从来不进行课外阅读,40%以上的学生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课外阅读,根本不知道该读什么,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读卡通书。另外,据家长反映,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差,很少有学生细细地有耐心地去读完一本书,不少学生在读书中表现出来的是看热闹,而在读物的选择上带有一定盲目性和随意性,多数男孩子热衷于情节离奇、刺激、富于幻想的卡通书,甚至读一些牵强、荒谬的脑筋急转弯、笑话等。以上调查结果所暴露出的问题令我们深感忧虑,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
二、对目前农村小学生阅读状况的反思
农村学生缺少课外阅读,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责任在谁呢?应该认真反省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虽然我们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一直以来“唯分数论”的观念影响,我们注重的仍是学生考试成绩和各种竞赛的获奖率,而学生是否自觉主动看课外书,喜欢看什么书?有没有读书的欲望?则很少有人关注。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呢?下面就我教学实践中探索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1、鼓励学生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阅读成为学生的兴趣,就不能让之成为另一种方式的“上课”,应使它变成娱乐。1992年全国城市儿童调查说明孩子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娱乐的需要。因而,老师把书籍作为一种娱乐的工具推荐给他,把阅读的权利交给孩子,让他们满足娱乐的过程中,无意中学到一些东西,即寓教于乐。
2、与书为友,培养阅读兴趣
(1)读书好处多
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广泛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2)读书可以提高认知水平
今天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各类知识、各类信息层出不穷。“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本领”恐慌,经常会出现在每个人的身上,让人一时无所适从,甚至会在精神上产生某种依赖,即所谓的“迷信”,我一直认为迷信的产生与个人的文化知识,文化素养有关,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会替我们解释生活中许多的困惑,为了不被时代的大潮淘汰,不当“落伍者”,读书无疑是最便捷的长才方法。
(3)如何在繁重的课业中挤出时间读书
有的同学说:“老师常说多读课外书好,可功课那么多,哪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你一心想要读书,渴望与书交朋友,肯挤出时间来,就不愁没有时间读书。大文豪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就像挤海绵的水一样,我们可以利用上网、打游戏、放学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一小时、半小时、甚至20分钟,只要你一直坚持下去,阅读的书不就越来越多吗?
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内在动力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就要靠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去打动和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品味到祖国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思想美。因此语文老师应该教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方法:
(1)读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应注重教给学生思考方法,读思结合,把读的过程变成思维加工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时,主动投入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会,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兴趣。小和尚念经式的读书是没有效果的,在阅读中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抓住要点,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对阅读水平的提高才是有帮助的。
(2)读写结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可以让学生采用仿写的形式进行练习,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小学生学习语言,发展思维的范例。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仿写练习,以读促写,提高学生写的水平,让学生在写中感受到读的快乐。
(3)抓重点精读
抓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用心去读;抓住精彩语段琅琅读;抓意境描写发挥想象去读。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到从哪些方面描写了人物的外貌,突出了人物的特点?从人物的语言感受天游峰扫路人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4、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去图书馆,每次进入图书馆学生都异常兴奋,我先不动声色地陪他们阅读,结束后会和他们交流心得,鼓励学生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讲出来,大家兴致勃勃地分析、讨论读后的感受,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浓,阅读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我还注意开展小小故事会、个人阅读成果展示、手抄报等许多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才华的平台,这些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语感,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领悟到阅读的真谛。
另外,家庭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让家长在客厅的沙发上,书桌上,孩子的床头随意地摆放一些儿童读物;吃饭时和孩子谈一谈报纸上的新鲜事,孩子有兴趣了,就会搜罗相关的信息,慢慢地,孩子读书的热情也会高涨。
总之,教师要多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读好书,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引入一个多姿多彩的图书世界,使他们的生活乐趣无穷。
我课外的生活作文 篇12
1. 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先生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阅读更多的书, 老师可以在班中设立“读书大王”“阅读小能手”“阅读之星”的评比, 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老师可以多在课堂上设置阅读悬念, 并把课本中的疑问留在课后, 激发学生课后去阅读相关书籍。另外, 老师要推荐某部书籍时, 可以先开设“走进作者”“走进某章节”“走进故事某人物”阅读引导课, 逐渐让学生了解作者, 了解作品, 产生进一步的阅读欲望, 从“要我读”变成真正的“我要读”。
2. 创造阅读氛围。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可以把刘向的“书犹药也, 善读之可以医愚。”等意味深长的读书名言贴在教室的角落, 让每个学生耳濡目染。老师还可以把校园广播、班级宣传栏等做为“好书推荐”的平台, 并让学生在宣传栏里贴上自己的读后感, 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另外, 为了让学生可以读到更多的书, 老师可以在班里开展一个“书籍漂流”活动, 组织每个同学带一两本他们喜爱的书到学校, 互相传递着阅读, 共享读书的乐趣。
3. 保证阅读时间。
教师必须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晨读十分钟要重视, 老师需要精选一些文章, 让学生在动情的朗读声中尽情投入, 开启一天的阅读之门。午读半小时要有效, 这时候的读以学生的自由读为主, 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外读物, 尽情徜徉在书的海洋中, 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课余零散时间要巧利用, 如课间十分钟可以捧着自己喜爱的书看一看, 饭前饭后读一读, 睡前半小时品一品。这样, 每天学生的阅读时间都得到了保证。
4. 渗透阅读方法。
老师应该站在比学生更高的高度去指导学生阅读, 并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如何让学生在读中学会想象、在读中学会分析、在读中学会质疑、在读中学会表达, 老师应该在学生阅读中渗透方法。或像演员一样, 让自己融入文本, 悲欢与共;或像侦探家一样, 边读边问, 质疑解惑;或像记者一样, 边读边记, 汲取精华;或像观众一样, 带着欣赏的目光, 陶冶性情;或像作家一样, 关注文本表达形式, 积累语言。相信, 在老师指导下的阅读, 学生的阅读效率及效果将大大提高, 不再是走马观花, 蜻蜓点水了。
二、学生做阅读的实践者
1. 还给学生第一片天空:
自由选择书籍的权利。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一样, 存在个性差异, 因此老师在选择书籍上也要“因材施教”。老师可以将好书的标准告诉学生, 让学生参照这个标准, 再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自由选择。有的学生爱看推理方面的书籍, 有的学生爱看动植物方面的书籍……因此, 在书籍选择上不能一味地求同, 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把选择书籍的权利还给学生, 让学生自由自在地遨游书海中, 享受书籍带来的快乐。
2. 还给学生第二片天空:
自主推荐书籍的权利。同龄人的影响有时候比老师的影响还要大, 老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自己喜爱的书籍, 还要鼓励他们向同龄人推荐自己所喜爱的书籍。学生推荐的书籍会更贴近孩子们的心灵, 更接近他们的兴趣。通过一本书, 辐射到周围的几个人, 三五个知己、朋友一起阅读完一本书, 然后津津乐道地讨论, 共同分享阅读感受, 在这种思维火花的碰撞中, 读书的氛围会更加浓厚, 读书的兴趣会更加高涨。
三、家长做阅读的助推器
1. 大手拉小手共阅读。
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在家里首先要以身作则, 养成阅读的习惯, 如果家长每天晚上都会在灯下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这种亲身垂范会让朝夕相处的孩子们起而效之, 孩子也会有模学样捧书出来读一读。因此, 我们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要让家长带动学生一起阅读, 通过这种大手拉小手的方法, 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养成阅读习惯。
2. 亲子阅读沙龙。
学校每个学期可以召开亲子阅读沙龙, 让一些在亲子阅读方面有心得的家长们与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成功做法, 大家还可以在阅读沙龙中共同讨论亲子阅读中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共商对策, 解决困难, 让资源达到共享, 互相启发。
3. 书香家庭评比。
为了获得更多的家长支持配合, 学校可以组办“书香家庭”的评比, 对那些在亲子阅读上有模范作用的家庭进行隆重的表彰, 激励更多的家庭能够融入书香气息, 给孩子一个美好的阅读氛围。
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积累, 可以给学生带来智慧的源泉, 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正是因为阅读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所以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要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 并加入到行列中来, 为孩子的阅读实践而努力。书声琅琅, 墨香芬芳, 让书香伴随每个孩子成长, 让阅读浸润每个孩子人生。
摘要: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 能拓宽学生的眼界,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还能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 老师要引导学生阅读, 让学生爱上阅读。课堂短短四十分钟的所得是有限的, 即使老师再怎么掘地三尺, 而没引导孩子涉猎丰富的课外世界, 也只能算是茶壶里煮水饺。要知道语文学习, 得法课内, 得益课外。语文老师要做的是, 让学生把课内掌握的阅读方法, 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
课外生活作文 篇13
古筝是一种古典的民族乐器,它与其他的乐器不同,古筝有21根弦,分别代表低音;中音;高音;倍低音;倍高音。
每周的星期天我都随同爸爸去华盛大厦学习古筝,每次45分钟的学习,虽然有点辛苦,但是我很开心。老师也非常的和蔼,每次总会说一些表扬的话语来激励我,让我更加的喜欢上了古筝。
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古筝的考级。考试的那天,我坐在教室里专心致志地听其他考生的弹奏,手心里不停的冒汗,眼看快要到我了,我又紧张又兴奋,“下一个,缪丹楠同学。”终于轮到我了。我认真地弹凑着考级的曲目,还没弹完,监考的老师就示意我优秀过关,我的心里美极了。
作文我的课外书作文 篇14
这本书里的故事主要讲述了小女孩多萝西被一阵旋风带到了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路上与稻草人铁皮人,狮子结为了好朋友,他们一起经历了种种奇遇,一起克服困难。东方魔女和西方魔女,她们诡计多端,无恶不作。最后被多萝西和她的朋友消灭。
我们很感谢这本书的作者莱曼-------费兰克------鲍姆,她用这本书,把我引进奥芝国,陪伴多萝西一起经历了种种奇遇和她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友情是珍贵的,朋友是真心的。
【我课外的生活作文】推荐阅读:
生活化的课外作业10-18
初中生课外生活情况调查问卷08-17
我想要的生活作文07-01
我生活的感受作文07-28
我梦想的生活作文10-26
我向往这样的生活作文05-18
小学作文:我向往的生活06-11
我盼望的初二生活作文10-18
寒假生活三年级我的寒假生活作文200字08-08
别了我的童年生活作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