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2024-10-18

生活化的课外作业(精选6篇)

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篇1

英语, 是人们生活中进行表达交流的一种语言工具, 它来自于生活, 最终为生活所用。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 我们一般只重视课堂上的教学质量, 忽视了英语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因此, 我们教师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氛围, 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 除了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以外, 还要实现课内外生活化的链接。为了让中职学生快乐自觉地完成作业, 我们就必须使作业设计生活化。

一、现存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 广大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创新, 而不重视学生课后知识的掌握。作业的布置仍跟不上教材生活化的步伐, 传统作业形式占主要地位。大部分英语老师布置的作业无外乎抄单词、背课文、课后题和配套的练习册。中职英语作业的随意性和单一性压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 遏制着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职高生语言知识的发展, 离不开生活, 不能脱离他们实际的生活经验。而课后作业正是课堂知识的练兵场, 对巩固知识系统化, 掌握所学透明化, 知识运用灵活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们常抱怨学生上课一问三不知, 其实就是学生课后知识的掌握不充分, 学过的内容遗忘得快。而学生学习存在着敷衍了事、胡乱应付的行为。中职学生大部分基础不好, 没有好的引导, 他们就会自暴自弃。我们的职责就是纠正他们的不良习惯, 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建立良好的作业循环体系, 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理论依据

生活不等同于教育, 教育若是离开了生活, 那就成了无源之水。语言来源于生活又实践于生活, 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学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 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要求学校课程应以现存的社会生活情境为主要内容, 而不是由科学知识组成的文理科目。教育就是学生生活本身, 学生的课堂生活就是学生的成长。学生具有的交际、探究、制作、艺术的兴趣和本能的自然展现, 就是学生生活, 就是学生的教育生活或课堂生活。

二、作业设计形式

通过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外作业, 让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激发和保护, 从而培养其对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使英语走进他们的生活。下面谈谈我积累的一些简单易行的作业形式。

长期以来, 教师布置作业时实行一刀切, 坚持统一目标, 统一考核, 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样会造成学生向统一模式发展的片面现象。这不但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我们要全面了解学生, 真正把差异教学应用到作业中去。这样就真的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 设计分层作业, 使每个层次的个体都享受到作业的乐趣和成果。

比如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套餐”型,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A套餐题型灵活多样, 偏重于理解运用, B套餐则要简单一点, 而C套餐则是一般的知识巩固型作业。这样,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树立自信心。

中职英语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联系到各个专业, 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环境, 使学生在生活化的英语材料中, 大量地亲身接触英语知识, 激发兴趣。

作业设计案例1

我们学了基础英语Book1Unit9之后, 让学生完成日常饮食调查表。

词汇:食品、蔬菜、饮料和水果的单词

句型:What would you/your parents like to have for three me a ls?

Wha t’s your/his/he r fa vourite food/d rink/fruit/…?

3.作业设计多样化

生活作业来源于现实生活, 学生完成作业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是口头作业、调查报告, 也可以是商标的收集, 或通过网络搜索。学生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话题来完成作业。比如听英语广播、模拟录音、看英语VCD、欣赏英语歌曲、阅读英语卡通故事书等。

作业设计案例2

让学生搜索生活中琳琅满目的英语商标和广告。如:Coca Cola, CCTV, BBC, CPU, CD, EQ, IQ, UN, ID, ATM, kg, c m, a.m.WWW.WTO等等。

4.作业设计趣味化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 是最佳催化剂。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学起来就轻松愉快, 思维也活跃有效, 学习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设计英语作业时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课外作业。

作业设计案例3

我们学了基础英语Book2Unit4后, 可以让学生收集有关运动项目的词汇, 结合以下句型来回答。

句型:What sport do you like?When do you do sports?

How ofte n d o you d o s p orts?Why d o you like it?

5.作业设计开放化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点, 主动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其形式是开放的。

作业设计案例4

如在完成基础英语Book4Unit 5 School life后, 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布置学生画一画他们的校园生活, 或演一些校园剧, 或读一些校园诗歌等, 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改为多元的生活化作业。

三、英语作业生活化的意义

这样的尝试对教师而言, 是一次自身继续学习的过程;对学生而言, 增加了他们完成作业的信心, 培养了他们自主实践的能力。当然我们提倡这种新的“作业观”并不是对传统作业观的否定, 而是对它的一种超越和发展。事实上, 传统作业在今天仍有它存在的价值, 只是我们要使传统的作业样式加以改进, 更好地为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服务。这点对中职学生尤为重要。我们要将这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作业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成为一种综合性、实践性的活动。在生活中完成“作业”, 让作业成为生活的向导, 让英语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张志远.英语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3]王雪梅.外语教育求索—戴炜栋文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生活化的课外作业 篇2

丰南实验学校 董继来

当今教育中师生负担重已经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我“不留课外作业、轻负高效”这一特色已深受每届学生喜欢,同时得到了学校、教育局及社会的充分认可。其实,作业理应成为学好每一学科必不可少的保障,那么我不留课外作业的法宝靠什么呢?

一、激发兴趣-- 快乐至上

周弘教授在赏识教育中提到“乐学是西瓜、分数是芝麻”。教学中我逐渐体会到了乐学的心态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年我开始把“快乐至上”四个字作为对自己课堂教学的第一要求,悉心关注学生情感,尤其是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设法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跟上老师,跟上大部队的步伐。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通常用以下方法:

1.激情感染法:首先是用自己唯有上课才有的激情与幽默去感染

他们。

2.情境吸引法:创设学生们喜欢的情境吸引学生是我常用的方法。同学们都说“上我的课既轻松快乐,收获又大,很多东西想忘都忘不了,只是因为老师的情境创设的太逗了。”

3. 内容添加法:教学中我除了完成教材规定内容外,每节课、每周都要适时添加一些教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一方面补充课本信息量的不足。添加选取、课型设置上,我都会围绕学生们的兴趣点入手。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课或听说实践课或活动课,都是每届学生们更喜欢上的,因为我在材料选择上首先注意的是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二、找到捷径--读的训练。

李阳老师说:“说是学英语的最好方法。”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读”才是最简单易行的学英语的捷径,读可以解决一切。

在教学中无论教哪个年级如果说某节课,我没有给学生时间读上一、两篇文章,我就会觉得自己白白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一批学生教上几个月后,他们课上也往往能学会读、享受到读的乐趣从而坚持读下去而受益终生。

一)课内阅读学习

课内阅读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一个范例,相当于理科的一道例题,教师要做的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吸收学习里边的语言知识,更主要的是教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

我在处理课内阅读的时候通常分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穿插进行引导、点播、帮扶;

第二课时属于背诵、应用吸收阶段,第二课时以背诵与检测练习为主。

每一篇课内阅读除了经过这样处理外,每隔几天、几周我都会刻意地安排课上时间让学生再读,我的要求是哪怕是已经背熟了的文章,也要学生带着发现的眼睛再去读。我提倡熟读成诵,反复背诵,这样才会使学生形成语感,提高对语言的理解与吸收。

二)课外阅读训练

每周一次的英语阅读课在激发孩子们学英语的兴趣的同时,让学生广泛涉猎,扩大知识面积累词汇量。通常课外阅读课分为以下几个版块:课前热身、异域采风、轻松一刻、快乐阅读、任务型阅读。随着学生阅读兴趣及水平的提高,课外阅读课也可以分为学生自由阅读欣赏部分和教师提供阅读材料进行集中阅读部分。

我塑造一批尖子生、挽救一批后进生的基本保障,几年来我得出一个结论,“读可以使优秀生出类拔萃,使后进生起死回生。”

三、双管齐下--大步进;大步退

一)大阔步进,居高临下

这一教学思想我是98年受石家庄一中英语教学的影响而开始摸索实践形成的教学特色。即在教学中根据教材中话题、语法的内在联系,结合学生实际及生活实际等多方面因素的要求,自我添加、整合教学内容,逐步使所授知识与所训练的能力跨出教学要求一大步,尤其是阅读水平:

七年级结束基本达到八年级第一学期水平,八年级结束基本达到九年级水平,初中毕业基本达到高一水平。

这种训练最终使学生居高临下,充满自信,越学越轻松,基本不需要搞中考复习,不光中考轻松应试无风险,而且持久发展潜力大。

这种做法受益明显的是中等生和中下等生,因为尖子生永远是尖子生,受老师影响不明显。

二)大踏步退,循环反复。

反复是成功之母,科学有效的反复是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要求保证。

自从我从教以来便一直听不同学科的一些老师讲同一种现象:“一个知识点讲过一遍,考试时几乎没有人会;讲过两遍,可能有3-5人会;讲过三遍,可能有10来个人会;尤其是每年中考之后很多老师困惑于题几乎都讲过,但结果却不尽人意。”

教学中我体会到这基本属实,这一事实也正说明了一点,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去好好研究如何科学、有效的进行反复,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经过学习实践,我在英语教学中是这么做的。

1、词汇反复

(1)新授课通过背含有生词的句子,让学生刻意记生词。

(2)每单元的复习课结合词汇表以组词、造句、分析、归纳、演练用法的方式复习,应用本单元生词。

(3)每学新句式时刻意用尽多的旧词反复操练新句型,一举两得。

(4)相近、相反、易混间反复总结归纳,进行联系式再现。

(5)每隔2-3单元提供课上循环背单词的时间。

第二学期至少提供两次反复背诵第一学期单词的时间

第二学年提供一周时间反复背诵第一学年单词的时间

(6)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刻意留意单词,强化单词拼写的记忆。

这样在循环反复中单词才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多,克服边学边忘、基本不扎实的问题。

※短期内一次性下功夫记下的单词只能一次性应付临时的单词测验,往往是过关后不久,单词便忘掉大半。

2、固定搭配与句式的反复

英语中的固定搭配与句式在当堂学练之后,学生很难一次性熟练掌握,这样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词的时候恰当地用学过的固定搭配与句式进行反复操练。

每个句式与搭配都至少要求10个同学来说,这样新词记得牢,用得活,老句式和搭配又得到了复习,光这样操练我觉得远不解渴,我会立即在黑板上编题来有针对性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记在心里,学其他词时再反复,这样学生也可感觉到“熟必生巧”这一真理。

3、语法反复

英语中的语法乍看起来又杂又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但正是因为我教学设计的循环反复性强,学生们才总会在不知不觉中把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语法现象突破拿下,看似我从没有讲过语法,实则我是把语法融入到词汇句式以及阅读和练习之中。

4、错题反复

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中学生不懂什么才叫解决了问题,什么才叫真弄会了,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引领学生在跌倒之处多下功夫、多想办法。

事实上错题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是“宝”,盯准错题彻底攻破,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做系列化的努力。

对于典型错题我通常的处理方法是:学生自我改正、相互交流、教师当场拟题检测、学生自主变式拟题。

我的原则是一道错题如果到最后他不能达到自主变式拟题的程度,那么他还是处于假掌握的阶段。他掌握的是一个题,而不是知识点或方法,也就是他对这道错题的努力还未到火候。

由于对学生错题的高度重视,多年来我养成一个习惯,谁曾经在哪块儿出过错,我都会刻意地记下来,除了当时努力帮他们突破外,间隔一段时间后我会专门再拿出来(或是原题或是变式)来专门考查这位同学,这一点每届学生都能意识到,也正是这样,他们对待错题的态度也从不放松懈怠,这又是我课上效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四、形成模式--学、讲、练、测

经过十来年的学习实践,20以后我的常规课模式基本形成--发现问题、交流问题、突破问题、反馈问题。这四步分别是“学、讲、练、测”的过程,即:

第一步---自学:学生带着教师提供的问题去自学,发现自己的难点、疑点。

第二步---交流:教师、学生相互交流讲解获得新知。

第三步---练习:当堂有针对性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第四步---检测:通过设计有梯度的试题检测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效果。

几年来,我深刻体会到在以上四步中“练”这一环节的重要性。这里我单独说一下“练”字,我称其为“魔练”,是因为我们师生的练习有如下特点:

1.针对性强:针对哪个知识点、针对哪个层次的学生。

2.反复性大:同一知识点不同的题型、不同的训练时间。

3.灵活性强:变式训练、巧设陷阱,训练学生的灵活度

4.梯度明显: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出难易度不同的练习。

5.系统性强: 同一词汇、语法等的用法系统归纳、前后联系。

6.练习量大:我指的是同一知识点的练习量大,先做到“举三反一”“举十反三”再求“举一反三”。

五.突破目标 --轻负高效

十几年来我不断向其他教师(包括不同学科的)学习、借鉴,研究分析专家的理念、方法,不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思想,改良了教学手段,最终使我的学生们从以下方面发生了改变:

1.逐渐产生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确了近期与远期的学习目标;

快乐地学习是学生持久发展的动力源

2.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学到了正确的方法;

拥有了自我拟题、自我纠错、自我总结等的自学习惯及相互拟题、相互讲解、相互纠错的合作互学习惯;进行了纠错跟踪式魔法训练。

3.学生集中心思、心定气和的答题心态;

这些最终使我实现了“轻负高效”的教学首要目标,使我们师生每天免于在题海中挣扎,做到了不留课外作业而轻松快乐学好英语,并且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从兴趣、方法、信息量等诸方面为以后孩子们的学习、发展都打下了坚实基础。

芬兰孩子的课外作业 篇3

母亲艾丽莎取出车钥匙,想到今天气温较低,打算送艾莉娜去学校。要在平时,艾莉娜就会一个人坐车去学校。

艾丽莎关切地问,“怎么不想去上学呢?”艾莉娜嗫嚅道:“老师说今天的‘课外作业’是家政体验,让我们上街给陌生人擦皮鞋,这真是一件丢脸的事。”

艾莉娜性格有些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要她在大庭广众下抛头露面,的確有些为难。艾丽莎安慰说:“你是最棒的,我相信你的作业会让同学刮目相看的。”在艾丽莎的劝说下,艾莉娜才闷闷不乐地到了学校。

到学校后,老师给全班同学准备了擦鞋的工具:一双皮鞋刷子,一盒鞋油。他们的任务是在街上给陌生人擦皮鞋,而且要擦一定数量的皮鞋才能完成作业。

艾莉娜背着擦鞋的工具,沮丧地走在大街上。快到中午了,她还没有擦到一双皮鞋,她有些焦急,如果这次作业没有完成,她不仅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作为惩罚,下次擦皮鞋的数量还会加倍。

艾莉娜来到人流密集的公交站台,她找了一个显眼的地方,放好擦鞋工具。可是,来往的行人步履匆匆,看也不看她一眼,仿佛她不存在似的。

一位老人径直走到艾莉娜面前,叫她擦鞋。艾莉娜一怔,很快反应过来,急忙拿着鞋刷了起来。老人问她怎么出来擦鞋呢?“这是我们班上布置的作业,我怕完不成,时间不早了。”艾莉娜看了看天,有些担忧地说。

老人语重心长,循循善诱地劝她,“孩子,鼻子下面有张嘴,打开你的心扉,与陌生人说话吧!如果你不跟他们交流,也许一下午都不会有人找你擦鞋。”

从老人那里,艾莉娜得到了启发。她试着与陌生人交谈,他们并没有笑话她,而是赞赏她的勇气。

第二个擦鞋的是位中年人,他爽快地接受了艾莉娜给他擦鞋的请求。艾莉娜给他说了自己的困惑。他说,我小时候也不喜欢与人交流,父亲叫我跟陌生人说话。我第一次叫陌生人的时候才发现,他们并没有笑话我,反而给一块糖鼓励。

第三个擦鞋的是一个大姐姐,她的笑容很美,说话的声音很好听。她说,以前我也和你一样,不喜欢说话。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才跟陌生人说话。曾经遇到的一个陌生人成了我的‘贵人’,在他的帮助下,我顺利进入了一家大公司。

通过与陌生人的交谈,艾莉娜找到了自信,也顺利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艾莉娜兴高采烈地回到学校,交了作业。令老师没有想到的是,平时不善言语的她竟然把这次作业完成得最好。

知道艾莉娜完成了作业,母亲艾丽莎很欣慰,她终于能够从封闭的世界中走出来,与陌生人交往,多亏学校的“课外作业”的帮助。

反观国内,我们再也不能用分数评价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了,因为社会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而这些能力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到。让孩子放下面子去擦皮鞋,参与社会实践,芬兰学生的“课外作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课外作业对学习质量的影响分析 篇4

题目还需斟酌、最好有新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学习质量;教学方法

[摘要]小学语文的知识点繁杂,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和理解不足以保证学习质量,课外作用布置得不合理,更不能发挥其提高学习质量的效用。因此,科学改进课外作业,提高学生的语文解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语文课外作业的布置入手,深入分析了布置语文课外作业的目的和作用,指出当前语文教学中课外作业组织上?的不足,并提出了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是打基础的课程,向学生传授的知识较多,每篇课文的知识点都非常分散,既要识字,又要学文,还要教会学生运用语法,(说法超纲),练习写作,使小学语文课堂形成了小学教学中特有的特点,(不简练),效能高耗(不通顺)。适量和得当的课外作业不仅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与之相反的是教学效果却又极其低效,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由于没有固定的模式,而语文知识又有触类旁通的特点,致使语文教学质量始终提高缓慢。

一、课外作业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和影响

作为完整的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学生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1]。其作用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促进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由于教学进度的要求和教学时数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把教材的主要内容,即重点、难点和关键之处讲解清楚,并辅以适当的课堂练习,因而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只能是初步理解,其深度和广度都受到限制,通过课外作业,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以至融会贯通,并在运用知识和复习知识的过程中,使知识在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

2.能促进学生学习技能和技巧的形成。学习过程,不仅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不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就不能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而通过做作业进行反复练习,则是形成技能技巧的基本条件。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阅读、书写、计算、作文、绘图、操作等技能技巧,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作业的磨练。

3.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作业是学生必须认真完成的学习任务,要出色完成课外作业,必须克服许多困难,排除各种干扰,集中精力,耐心细致地做,要认真动脑,书写工整,细心检查,坚持不懈。通过做课外作业,可以培养学习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锻炼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发展独立性和创造性,逐步形成踏实、严谨、自觉、主动和富有自制力等性格特征。

二、直面当前小学语文作业现状

1.量大而不精

语文教学是一项综合性的知识学习过程,课本内的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但教师不善于将学习引入于生活,于是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多从量上突破,课堂一套《课堂作业》,课外一套《同步练习》,认为多做多练多读多写就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致使学生压力过大,任务过重,只是在体力上完成任务,既耗时,又低效。同时,在题型上又缺少专指性,针对性,许多题目甚至是不断地重复,这样缺乏引导盲目的练习,只会使学生感到对学习的厌烦,从而不喜欢学习,生成对学习的抵触情绪。

2.机械而不活

语文是一门灵活运用的学科,学生对词语掌握得越多,字识得越广,其语文学习质量则越高,但在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外作业布置上,很多教师却不注重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反而教导学生对语文知识死记硬背,进行机械化的教育。比如抄写汉字,很多教师把机械抄写当成是巩固学习效果的不二法门,少则三遍,多则十遍百遍,学生极易生出厌烦感,并通过快速书写的方式来应付作业,结果不仅未对学习质量有帮助,反而影响了汉字书写水平。再如,很多教师会要求学生对重点课文、重点段落进行机械性的记忆,对其中的重点词语强记释义,不但使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一知半解,缺乏整体性,还使学生背上繁重机械的记忆包袱,制约了其语文运用的自主灵活性,渐渐地消磨其思考的意识,淡化了创新思维,只会默守陈规,按部就班地学习。语文知识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科,很多知识并没有标准答案,但教师非得用标准答案来制约学生的语文思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自由发展。

3.枯燥而无趣

语文课程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学习的乐趣生成于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逐步提高上,但目前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往往都只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对课本知识的练习上。语文课外作业的基本形式普遍性的有抄写生字,背诵课文或释义,完成各类教辅资料练习题等,这些作业虽然与课堂学习相关,与书本的知识相符,但语文学科本是一门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学科,它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门学科,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学习的乐趣,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成语时,教师会让学生对成语的释义死记硬背,对成语进行抄写,在书本上练习成语的运用造句。这样的练习会让学生对成语短暂性的形成学习印象,但并不会在生活中得到实际的运用。而教师如果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成语与人沟通交流,让学生自发思考和设计如何能够合理适宜的对某一成语进行运用,则会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上练习语文知识,这样的效果会明显高于抄写和强记练习,更不会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乏味。

4.平面而无梯度

现今小学语文很多作业设计缺乏层次性,这里我们所界定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的学力水平具有层次性,导致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二是对于同一学力水平的学生而言,作业也应体现出层次性。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拓展型作业,而是专攻基础性作业,造成这部分学生每天只是机械的抄抄写写背背,即使他们再努力、再认真,也只是反复的机械操练为主,丝毫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因此,对于这部分学生,很有必要设计一些 “较高层次”的拓展作业,让他们在作业中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升他们的素养。

三、点击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改进策略

1.课外作业要精中取精,依据课堂教学深化和提高的要求去布置。

课外作业是强化学生课堂学习内容,巩固学习成果的一项内容。因此,课外作业要当成是对课堂教学深化和提高的一项内容去对待和布置。在布置作业时

既要围绕课堂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课堂授课内容进行练习,并针对学生学习的质量和进度调整课外作业的内容和方式,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点去思考,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培养学生语文情感和素养。为此,设计的每一道课外作业题都要与学习的重点难点相关,学懂学通一个重点,比多学多练没有重点的效果要好。比如在《教学春天来了》一课时,课文中对春天来了的变化进行了描写,但学生只对课文的学习和练习并不能形成其语文思考能力,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一下春天来了的时候为什么冰雪会融化?在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春天是否向冰雪说了什么话?„„通过发散性的引导,来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想像力。

2.课外作业的形式要灵活多变,突破小学生的学习瓶颈

小学生接受能力强,但存在较强的好动性,特别是语文知识,即与生活的内容十分相关和贴近,同时又具备较强的功底性,因此,在教学语文课程时,不仅练习的是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的发散性,文学的运用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达到对其他学科的同进性促进。所以,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彻底改变机械死板的课外作业形式,读,写,说,前,记,口,眼,脑,手,耳等要全面均衡的练习,在布置题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丰富多样的作业来牵引学生自主的进入不同的学习环节,既能对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和练习,又能适应小学生爱动,爱思考的天性,全面均衡的发展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思考能力。

3.课外作业要增强趣味,与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发展相符合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尚未完全形成,学习语言的天赋也不是与生俱来,因此,必须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要注重培养小学生对语文课程的浓厚兴趣。实践证明,增强课外作业趣味性,是培养学生学语文情感的有效方式。所以,在小学生语文课程的课外作业布置上,必须强调趣味性和生活化,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要不断的变换作业形式,要尽可能的让学生与家长或学生与学生进行互动练习,即让学生在课外时间内能够增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又能增强学生课外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

4.课外作业的布置要认真缜密,要有准备地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

这主要是针对教师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语文课本进行认真的研究,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进行紧凑与严密的教学,提前制定教学提纲,并要努力的把学习靠前的学生和学习稍差的学生进行优劣互补,让先进带后进,让后进赶先进,共同的把语文学习成绩提高上去。并要养成学生认真完成好课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四、增加这样做有什么成效

小学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状况始终是影响学习质量的一个难题,教师必须动态调整教学进程,科学改进课外作业,才能全方位的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段要对你的观点作总结,不是对写法做总结。)

[参考文献]

布置课外作业应坚持的原则 篇5

关键词:课外作业;布置;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24-01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完成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主要任务,而不能完成全部任务。在课堂上,学生虽然也尽力理解和记忆知识,但要做到牢固掌握,就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复习,而技能与技巧的养成,也不是单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实现的。

因此,组织学生课外做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组织好学生课外作业,对于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与习惯,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与创造才能都有着重要意义。因为学生在完成各种作业时,需要独立思考,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种运用知识的过程,对于提高学习成绩是有很大作用的。

课外作业的布置是大有学问的。教师设计和布置课外作业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时间原则

1、老师布置英语课外作业的时间原则

目前,很多老师在下课铃响时或之前2-3分钟匆匆忙忙交代一下作业,很多同学不清楚如何将作业与上课内容相联系,以至于失去布置作业的原有的意义。孙孔懿(1995)已明确指出:“在下课前3-5分钟以内配置英语课外作业,大多只能完成作业的下达,即通常所指的课外作业量的安排。教师很少有时间告诉学生完成英语课外作业要运用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为什么要配置这种课外作业。”为了激发中学生对课外作业的兴趣,要对学生进行课外作业的意义和目的的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指导学生进行作业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孙孔懿(1995)认为用5-10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布置课外作业比较适宜。学生对所布置的作业有明确的认识,以保证作业的有效性。

2、学生完成英语课外作业所需的时间原则

教师应精心设计英语课外作业,使学生用25-35分钟左右的时间可以完成。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时间限制,这样可以训练解题速度,也符合中学生注意保持的心理特点。例如,在高三复习期间,我们可以一次性布置一篇完形填空和15个单项选择,请学生在规定的时间(25-35)内限时完成。当然,若个别学生无法完成时,可放宽时间要求并提供必要的解题帮助。

二、多样性原则

1、英语课外作业内容的多样性

英语课外作业,就其类型而言,可以分为四类:练习型课外作业(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技能)、准备型课外作业(使学生从以后的课程中得到最大的益处)、扩展型课外作业(考查学生能否把熟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情境)、创造型课外作业(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整合一些知识和技能)。英语课外作业就其形式而言,有以下几种:复习、预习、阅读课外书籍、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活动作业。就其内容来说,有单项、完形、阅读、写作、听力等。

不少教师特别重视书面作业,尤其是练习型作业,对于其它形式的课外作业不够重视,甚至大加排斥。这样布置英语课外作业,学生有可能在应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但是对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却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应设法避免配置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的练习,要考虑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精心研究和设计,注意不同形式的作业搭配,要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有利于学生兴趣的保持和提高。

2、英语课外作业层次的多样性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自然也不一样。所以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按A、B、C三个学生层次来设计布置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用适合自己难度的练习来巩固和发展原有知识,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信心,各尽所能,各有所得,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三、监督原则

让课外作业焕发生命的色彩 篇6

【关键词】 语文作业; 注重主体; 激发兴趣 ; 联系生活

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作业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这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和语文素养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题型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比如在上完《特殊的葬礼》一课后,我设计了以下三类作业,让学生自选一题完成。A、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你通过调查,查阅资料,写一篇建议;B、在葬礼上,菲格雷特总统会说些什么呢?请你根据课文内容为塞特凯达斯瀑布写一篇悼词;C、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词句。

自主性的作业还可以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他人的合作下完成。如和爸爸妈妈一起办一张环保小报,一起分角色朗读一篇课文;和同学一起完成小制作,小实验等。甚至放手请学生自己设计作业,自己选择作业,自主定量,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布置实践型作业。

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因此,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单调的书写工作也常常是一些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做或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之一。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我曾尝试过下列语文实践性作业,学生兴趣盎然,乐做喜学。

1.续写。在学完课文以后,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顺着作者的思路把课文再写下去。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内心体验,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表达能力。如学完《航天飞机》一文后,我让学生续写小飞机的未来。通过续写,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文中蕴含的普通飞机和航天飞机各有各的长处及用处,不应妄自菲薄的道理。

2.做资料卡。在学一篇课文之前,我留预习作业让学生搜集课文相关资料做成资料卡,卡的大小要求是一样的,卡须有一定厚度,以便学生整理保存。不要小看学生做成的这张小小资料卡,它里边可渗透着孩子们不少的汗水。如在搜集之前,学生得先会质疑,“我要搜集什么?”搜集什么的问题解决后,第二个问题马上来了,“到哪里去搜集?”这时学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3.观察体验。学课文之前或学完课文之后,布置学生亲自观察,切身体验,然后写成观察日记。如学完《燕子》一课后,为了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小燕子的可爱,我给学生布置了“观察我们身边的春天”这项作业,学生兴趣特别浓,通过观察,学生不仅享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在观察日记中有些同学对春天景色的描写特别美,还写到了春天的其他一些可爱的动植物。

4.画图想象。为了更好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魅力,通过画图想象,学生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习。例如,在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诗的意境,我布置了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的家庭作业。

5.排演课本剧。对于一些思想教育性很强,故事生动的文章,可以布置学生自愿组成小剧组编排课本剧的作业。学生编课本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锻炼的很好的机会。如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自制一些简单道具,为了表现人物品质学生就得认真揣摩人物的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为了排好课本剧,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等等。例如学了独幕剧《公仪休拒收礼物》后,学生就试着把这个剧本演一演。

6.办小报。办小报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也是学生才艺展示的一个大舞台。如学习了《黄山奇松》一文后,我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黄山各种风景名胜的图片、文章、诗歌,举办一次“黄山知识知多少”的小报展览。既延伸了课堂训练目标,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7.课外阅读。其一,指导学生阅读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学习《三顾茅庐》等名著中的选文时,可鼓励学生阅读其原著《三国演义》,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其二,指导学生阅读其他各类书刊,包括中外名著、散文、诗歌等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三、联系学生生活,体现作业开放性。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作业,也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例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通过走访、查阅有关资料,对所熟悉的周围环境,人物等进行调查活动,了解生活的变迁,环境的变化,时代前进的步伐,社会的进步,学习身边的榜样。这对丰富学生的阅历,学会与人相处很有帮助。还可以要求学生每天看新闻、说新闻;到大街小巷去收集广告语、警示语进行交流……这样把作业设计与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巩固、应用、深化所学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在丰富的社会生活中得到提高。

上一篇:随机控制下一篇:锚网索支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