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糖尿病)

2024-10-05

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糖尿病)(精选6篇)

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糖尿病) 篇1

2013重点扶植学科建设工作总结

糖尿病科

糖尿病科作为医院重点专科,院领导非常重视糖尿病科的进展。自2013年7月被正式列入XXX医学重点扶植学科建设项目以来,医院把该重点中医建设项目作为医院的中心工作之一和主要发展目标进行规划,在人资源配制和建设经费安排中予以倾斜,目的是为该重点中医专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一、巩固执行情况

人才培养情况

(1)进修学习、继续教育:2011年7月到2012年6月派遣1名医生到XX医院进行糖尿病专科进修,此后将继续合理安排专科医师赴上级医院进修。按年初重点中医专科建设规划,合理安排专科医师参加继续教育项目,圆满完成继续教育任务。

(2)根据医师培训大纲及重点中医专科建设规划,对住院医师进行糖尿病专科培训。

二、专科业务,医疗指标、质量管理及科研情况

在院领导、学科带头人领导下,通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及经济效益,门诊人次较去年增长15%以上。制定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诊疗规范,严格按章执行,重点抓好疾病诊断准确率,好转率,中医药参与率等。科内每月一次质控,及时作出整改方案并执行。全年甲级病历率95%。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关于实施医疗机构质量控制指标管理和临床医疗督查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二甲医院标准,制定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层层落实,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的职责权限并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发生,促进医疗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专科分组建设有待加强,逐步规范按病种分科分组收治病人。对高年资医师重点专科专病培养,做到“普”中有“专”、“专”中有“精”;

2、需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建设,增加与同级医院的竞争实力。如传统中医疗法,糖尿病中医特色治疗,中医治疗结合高压氧舱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等慢性并发症,通过肌电图等检查手段,客观的评价疗效;

3、需加强业务学习与规划,包括临床医护人员的基础知识培训;加大进修力度,培养专科医师和专科护士,加强专科宣教工作,逐步完成专科病房的建立;

4、需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管理制度,引进国内糖尿病先进管理经验;

5、需加强对外宣传力度及自我宣传,加强随访制度,争取更多的病源,创造更好的医疗效益和社会效益;

6、需进一步加强质控力度,严格质量关,杜绝或减少医疗差错、医疗责任事故的发生。

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糖尿病) 篇2

1 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的意义

临床重点专科聚集了医院人才、技术、科技和设备设施等优势资源,是医院生存发展的中坚力量。临床重点专科作为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知识储备、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对医院其他专科的建设具有积极的辐射和示范作用[1]。重点专科的数量和水平直接反映了一所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在行业内所处地位。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有利于医院内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有利于全面提升服务质量[2]。因此,加强重点专科的遴选、建设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以创建研究型学科为抓手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2.1 研究型学科与临床重点专科在本质特征上具有一致性

我院提出把创建研究型医院作为医院建设发展的重大战略,并把研究型学科建设作为实现这一战略的根本途径。研究型学科是以产生和传播新的医学知识与医疗技术为使命,坚持临床、教学、科研并举,注重在自主创新中不断培育高层次人才和催生高水平成果,并推动临床诊疗水平持续提高。研究型学科要体现一流的标准,即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平台、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成果、一流的学术地位、一流的教学质量、一流的保健水平和一流的科室服务。临床重点专科就其特征、任务和建设目标而言,与研究型学科一脉相承,具有高度一致性,是医院学科建设的重点和方向。临床重点专科首先应满足研究型学科的条件,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则是优中选优,其科研、临床、教学水平代表国家先进水平。

2.2 研究型学科的标准条件

医院从人才队伍、临床技术、科技创新、科室管理等方面对研究型学科的标准条件进行规定。

2.2.1 人才梯队方面。

要求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领衔作用突出,老、中、青专家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各年龄段人才无断档,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注重实效,各层次人才相互密切配合,尽职履责,传、帮、带效果明显[3]。

2.2.2 临床技术方面。

要求专科特色鲜明,临床分工明确,具有3个以上亚专科或具备亚专科条件的专业组,临床诊疗工作达到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主要工作指标居于国内本学科专业领域前列,能够积极开展技术引进与创新,医疗质量提升明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军事效益良好。2.2.3科技创新方面。要求自主创新意识强,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积极开展多学科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研究方向符合学科发展趋势,研究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科研支撑条件良好,科研经费充足,高等级成果、高水平论文、发明专利授权、新药证书、成果转化等各项科研效益指标显著。

2.2.4 科室管理方面。

要求学科领导班子团结,管理理念先进,保障措施具体,内部各项制度完善,内外关系融洽,学科建设形成合力。作风建设、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工作协调发展,学术交流广泛,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高声誉和学术地位,学科发展潜力较大,建设势头良好,有望取得新突破。

2.3 研究型学科评选

综合研究型学科的标准条件,医院制定《研究型学科建设实施细则(试行)》,组织研究型科室评选工作。评选每两年组织一次,按照学科自主申报、临床部推荐、机关形式审查、专家委员会集中评审、院党委审定的程序进行。自2008年以来,医院先后评选出33个研究型学科,基本包括了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全军专科医学中心、研究所、专病中心所在学科,较好地代表了医院重点学科的建设方向。

3 采取综合措施保障研究型学科为代表的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3.1 成立专门组织机构

医院成立专门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学科建设办公室,领导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把握学科尤其是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方向,解决学科建设中的困难和遇到的问题。各重点学科建立学科建设专家指导小组,由院士或知名专家任组长,负责研究制定学科发展方向,规划学科总体建设,并督促检查学科的发展,评估学科的建设水平,促进学科发展规划目标实现。

3.2 给予积极政策支持

医院赋予临床重点专科带头人相应的权利,包括学科建设规划权、一定的用人权和专项经费使用权等,积极优化学科发展的软硬件环境,并在学科梯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和课题申请、学科科研实验设施条件以及临床床位展开数量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在研究生导师增列、招生等工作给予优先,高级技术职务可适量超配,优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等。

3.3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医院增加临床重点专科经费预算,设立重点学科建设专项基金,用于加大学科建设支持。重点保证和支持重点专科申请国家、军队重大攻关课题,优先支持和启动重点专科中有可能形成特色或领先医学技术的创新项目,给予人、财、物方面支持,确保项目的高质量完成。

3.4 优先改善硬件配置

医院对临床重点专科优先安排购置仪器设备,有计划添置、更新科研教学设备,保持其学科所属实验室的科研教学设备处于先进水平。医院对临床重点专科科研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推广予以有力支持,从推广转化收入中提出一定比例经费,用于学科建设发展的硬件优化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再投入。

3.5 鼓励对外交流

医院鼓励临床重点专科与国内外一流学科建立学科间联系,互派访问学者或客座研究人员,支持重点学科召开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科际间交流、访问等学术活动。医院资助选拔重点学科骨干作为高级访问学者,有针对性地到国外一流大学进行研修交流,及时把握该领域学术前沿,拓展学科发展空间。

4 以学科评估为手段实施对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质量管理

实施学科评估,是对临床重点专科进行科学管理和监督的有效手段。通过学科评估,能够反映各重点专科建设的实际情况,发现其中带有规律性或倾向性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和针对建设,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4]。

医院建立、健全了学科评估工作的各级组织机构,先后成立了学科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学科评估工作办公室和学科评估专家评审委员会,制定了有关工作制度,明确了各级组织结构职能和相关人员职责。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简捷性、可测性并重的原则,依据《研究型学科建设实施细则(试行)》,制定包括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和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以及科室科学管理等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采取以科室自评为基础、专家委员会评审为主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检查,重点考核学科建设规划执行情况、学科发展现状、差距和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学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学科下一步建设指明方向,提出要求。

5 体会与思考

5.1 进一步深化对研究型学科建设的认识和实践

以研究型学科建设为抓手实施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在创建研究型医院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新命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要进一步研究临床重点专科与研究型学科的关系,深化对研究型学科内涵和本质的认识,不断完善研究型学科评价标准,把握和协调好学科建设中医疗、教学、科研之间的关系,提高理论的指导性。同时,要进一步健全研究型科室的评价机制、保障措施、管理体系,切实把以研究型学科为代表的临床重点专科评选好、建设好、管理好,发挥对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保障作用。

5.2 树立科学的学科建设理念

医院学科建设应该坚持整体筹划,坚持优化组合、重点突出、特色明显、分层管理的建设理念,以临床重点专科引领发展、同类学科聚合发展、相关学科融合发展为支撑,以重点病种、重大课题和重要任务为切入点,形成“抓大带小、抓强带好、抓点带面”的学科管理发展思路和学科建设管理机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突出抓好重点专科建设,努力打造品牌优势,扩大医院影响力。积极构建由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专科研究所、专科中心、专病中心共同构成的重点学科体系,形成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整体提高的学科发展格局。

5.3 正确处理重点专科和普通专科的关系

重点专科是龙头,普通专科是基础,普通专科建设孕育着重点专科。处理好重点专科与普通专科的关系对医院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医院各种资源特别是学科资源并不十分充裕的情况下,为提高竞争优势,要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倾斜投到重点专科,但同时也必须兼顾普通专科的发展,既要发挥重点专科的带头和辐射作用,也要挖掘普通专科的潜力,找准其突破方向,通过人、财、物等资源的整合优化,在主要标志性技术上形成特色优势,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发展。

5.4 要处理好重点专科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全面发展与重点突破互为条件,互为基础,是辩证的统一,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能实现相互促进,把握不好就会导致相互制约。只有专科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才有可能实现重点突破;只有不断实现重点突破,才能更有力地带动专科全面可持续发展。因此,重点专科的建设既要选好主攻方向,实现诊疗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一枝独秀,同时更要把这种突出优势形成对专科全面建设的拉动力,提升专科全面建设的层次水平,以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不断促进新的主攻方向的生成。

5.5 要以临床重点专科为龙头构建优势学科群

构建学科群是适应现代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双极发展的客观需要。构建优势学科群有利于医院资源的高效运用、实现学科低成本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和创新技术,从而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临床重点专科在医院发展中应发挥倍增器的作用,以临床重点专科为龙头,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作用,通过学科间的融合、渗透和整合,把潜在的竞争实力转化为竞争优势,为学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秦银河,文德功,郭旭恒.创建研究型医院—“301”医院管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刘同亭.综合医院重点学科建设发展的主要模式[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25-128.

[3]吴佳佳.研究型学科建设实践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1(5):8-9.

中医重点专科护理建设体会 篇3

关键词 重点专科 护理 建设

重点专科建设是医院一项长期的根本性任务。是医院创名院、建名科、育名医(“三名”)战略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专科护理建设是重点专科建设内容之一,能使护士在专科疾病认识、治疗、护理、康复指导上具备较高水平,使重点专科护理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我院儿童骨科自2008年-2011年,在创建重点专科的过程中,护理工作紧密围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有关内容,建立重点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强化重点专科护士中医理论与技术培训,提高中医护理科研能力,于2011年7月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专科验收工作,现将重点专科护理建设体会总结如下:

1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为保障重点专科的建设和发展,医院制定了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成立了重点专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科室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建设目标与要求》制定并落实重点专科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定了儿童骨科重点专科护理工作发展规划;儿童骨科专科护理建设工作计划;建立健全护理岗位职责、人员培训计划及落实考核措施等;每月均组织重点专科建设的专项检查,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2技术、学术能力建设

2.1结合诊疗规范完善护理常规我科在重点专科建设开展的同时,运用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理论,结合科室诊疗规范完善了重点病种护理常规,每年对护理常规进行优化。护理人员熟悉掌握重点病种的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主要从病人的辨证施膳、用药、情志、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护理工作。

2.2重点单病种突出中医特色护理并进行评价及制定改进措施科室突出中医护理特色,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广泛运用于骨伤科护理中。我们根据“四气五味”理论对饮食分类、指导患儿家长根据患儿骨折不同分期进行饮食调养,将中药穴位贴敷、中药封包、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洗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运用于临床。根据骨折患儿的身心特点,科室设计并应用了上肢游戏式引导功能锻炼操以提高骨折患儿的康复效果。

每月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对中医特色护理进行评价并制定改进措施。

2.3加强科研与学术交流能力

积极总结专科护理经验,参加国家级、省级护理学术会议,与省内外护理同行进行护理经验交流。对下级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在建设周期内与3家医院形成对口支援,举办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2次,2010年申报并举办《儿童骨科辨证施护新进展培训班》。建设周期内护理科研课题立项1个。

3人才培养及梯队建设

3.1注重护理人员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证能力的培训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是顺利开展中医护理工作的前提条件。重点专科要成为中医护理模式病房,必须注重护理人员中医知识、技能的系统培训。在全院护理人员课时达到100课时要求的基础上,科室通过讲座、跟随医生查房、中医护理查房、护理病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了解本科室病种的相关知识。科室每季度进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和理论考核。

3.2护理人员专科、专病理论知识的培训科室制定了各级护士护理理论、技能要求,每年对各级护士进行技能考核;科室制定并落实重点专科培训计划;专科、专病护理查房每季度1次;专科、专病理论讲课每季度1次;重点专病为主题的读书报告会每季度1次;专病应用护理技术考核每半年1次。

邀请科内医生专家授课,学习牵引、手法复位的配合,小夹板固定的方法、功能锻炼指导等专科护理技术,使护理人员学以致用,能熟练配合医生进行各种骨科技术操作。

4专科文化建设

重点专科精神文化建设应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时代气息,突出救死扶伤的行业特点,重视人文关怀,创建良好的中医专科文化氛围。

4.1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在病房走廊、门诊候诊区设立了中医药文化宣传栏和适宜儿童的卡通形象宣传栏,介绍本专科中医药治疗特色、中医药疗效等内容。将中医药文化融入科室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从诊疗行为、服务方式、人才培养、教学传承等方面,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

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患儿在娱乐中学习有关健康教育常识,我们自编了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画册、健康教育处方,供患儿及家属翻阅。画册色彩鲜艳,采用卡通图像,加上其父母在旁边的指点说明,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使患儿受到健康教育的熏陶。内容有:儿童骨折骨折后的家庭护理,骨折三期不同的饮食,如何进行功能锻炼,各项检查、治疗的意义和配合,儿童意外创伤的预防,出院指导等内容。

4.2将医疗护理服务拓展到院外,延伸到家庭和社会为了达到护理连贯性,我们把关怀服务延伸到家庭,设置医患连心卡,使病人出院后,同样能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帮助,出院后定期电话回访,了解病情需求,强调尊医服药,按时复查,以做好康复指导。

科室定期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对象不仅为住院患儿家长,还面向门诊患儿家长。特殊节日如“六.一”儿童节,科室举办免费义诊活动,护理人员给住院小朋友发放小礼物,做游戏,指导患儿行功能锻炼。

针灸科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篇4

针灸推拿科于2012三月开始申报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虽然针灸科重点专科建设起步比较晚,可是相关的配套设施和软硬件实力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此次重点专科的建设也为我科的学术进一步发展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针灸科是我院建院以来成立最早的科室之一。中医特色治疗疾病明确、简捷、疗效显著。近年来在缪滋光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科室迅速壮大,现有床位22张,门诊与住院治疗体系完整,完善、整合各种传统的治疗方案及操作规程,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提出并制定以科研创新为立科之本,专病专治为特色的科室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提出的加强中医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的中医药工作重点的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将传统的各种特色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的基础治疗相结合,治疗遵循统一指导原则,归纳各项诊疗信息,及时总结临床经验,并将其服务于基层社区,使传统中医药治疗惠泽与广大民众。现将本科室2012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2全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全年完成经济收入144.96万元,经济效益明显。门诊4328人次,比去年有所增加。收住住院病人580人次,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优势病种占到了76%左右。门诊病人中医治疗率达到了90%左右,住院病人中医应用率达到了100%。

二、针灸科的中医特色治疗

1、中医治未病特色治疗

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未病治疗原则,以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为施治基础,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开展了头部推拿,足浴,针刺,灸疗,学位贴敷,刮痧,拔罐,刺络,放血,埋线,穴位注射以及冬病夏治等传统治疗项目,有效缓解症状,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疼痛专病门诊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村基层群众防病、治病意识的提高,来我院本科诊疗颈肩腰腿痛的病人日益增多,一些病患者甚至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这一类的病患者临床上已在他处治疗或自行服用止痛类的西药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或不缓解,来我院本科给予针灸、推拿、拔罐、电磁等治疗后,患者颈肩腰腿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3、绿色减肥塑身专病门诊

肥胖是引起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因素之一,我科推出的绿色减肥瘦身综合疗法,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为主体,结合穴位点压、药物透入等多种治疗方法,使人体内外脂肪代谢趋向负平衡,同时配合心理指导、科学饮食、适量运动,达到科学减肥瘦身而不伤身的目的。

4、中医传统疗法:我科开展多种中医特色传统疗法,包括普通针刺、灸法、穴位贴敷、梅花针、拔罐、耳穴压籽、刺血疗法、足浴保健、刮痧、穴位注射、中风康复、脂肪肝整合疗法,以及冬病夏治贴敷疗法等,适用于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骨质疏松症、代谢综合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尿潴留、各种疼痛性病变、关节病变、颈椎病、腰椎病,以及各种亚健康状态等。中医传统疗法操作相对简捷、安全、无副作用,可有效缓解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机体失调状态,以达气血阴阳平衡。

三:科室管理方面

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抓医疗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科室主任以身作则,对每一位就诊患者视如亲人,真正将温情服务理念渗透到每一位患者。对患者认真负责,明确诊断,精心治疗合理用药。本未发生任何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严格按照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工作,发现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并且及时整改,对所发现的问题积极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分析,明确科室工作纪律及劳动纪律,奖罚公正分明,将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总结(糖尿病) 篇5

2016年骨伤科在院部的领导、支持下,经过骨伤科全体医护的共同努力,在内涵建设,中医特色优势的建设、发挥,骨伤科整体水平的提高,服务能力的提高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现总结如下。

1、骨伤科继“十二五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后,再次被确定为“十三五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单位”。

2、医院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科主任为常务副组长、科副主任、护士长为组员的重点专科建设领导小组,并与科室质控领导小组相一致,加强重点专科建设领导、规划、协调、实施、落实。

3、选派了王守培到上海三甲医院进修学习骨伤科,重点学习掌握腰腿痛等骨性关节炎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并在科室内作了学习后的总结和在科室内交流。

4、科内举办了“骨伤科的中医治疗方法”、“常用中医诊疗技术操作规范”、“推拿、按摩手法操作讲座”等三期中医药三基业务学习讲座,提高了骨伤科医护整体中医诊疗及操作技术水平,提升了骨伤科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建立专病特色优势疗法,提供基础、技术的支持。

5、每月科内举办了2~4次专病诊疗方法晨会学习、交流,积极请上级医院的专家来本科会诊手术,积极参加省内外举办的专科、专病继续教育培训,不断引进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医

疗技术水平精益求精、不断提高,一年一个新台阶。独立开展了、并积极推广应用全髋置换、腰椎滑脱、关节内骨折等较高难的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确定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膝痹病这两个重点专病,梳理相关知识、引进相关知识、技术,结合临床经验,及地方的人文观念、科室医院、地方的实际情况制定中医药诊疗方案、临床路径。以疗效为第一的观点,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不断总结、完善优化,突出特色优势。不足及改进:

1、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不够。改进: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培训,用3年的周期使每名医护掌握最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1~3项中医诊疗技术。

2、中医药诊疗方法使用较少。特色优势不明显。改进:通过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膝痹病二个重点专病的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等规范诊疗方法,设立统一的单病种诊疗方法,坚持能中不西、先中后西、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以疗效为第一的原则,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并在临床中结合临床经验不断总结、优化、完善。以重点专病的规范诊疗,突出特色优势,带动骨伤科的中医药特色的发挥。

3、中医药群众基础较薄弱。改进:发挥病区走廊的宣传作用,积极宣传中医药文化,根据本院、本科、本地的实际及人文观念等情况,以疗效为根本,以重点专科建设、专病特色优势、治未病等为平

台,积极下乡、下社区进行中医药服务、宣传推销中医药,努力培养、建立中医药服务人群。

4、中医药气氛不浓、环境氛围淡化。改进:通过学科(术)带头人、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的培养、临床医护人员中医药三基培训、参加省内外专病特色优势疗法学习班的培训、加大中医药新设备、新知识、新技术的引进和更新,加大重点专科的建设,打造名医、名科,提升中医药在综合医院中的服务能力,带动中医药在综合医院中的发展。

定远县中医院骨伤科

重点专科建设管理办法 篇6

为加强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及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管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专科建设质量,经医院研究,制定本办法:

1.各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以临床医疗为主体,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核心,以继承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条件建设,优化临床诊疗方案,提高医师队伍素质,推动学术技术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医院全面负责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与管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完成建设项目任务提供保障;重点专科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具体建设工作。

3.医院成立重点专科建设工作小组,加强专科建设中中医临床诊疗方案、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技术推广等方面的管理和协作,研究制定临床科室设置、病名、诊疗设备配备等标准规范,并加强与各中医药学术团队合作。

4.各重点专科负责人在科内组织成立专科建设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在项目建设负责人的带领下严格按照重点专科建设计划目标开展工作,进行专科建设,开展重点病种中医临床诊疗方案的总结、整理、优化、提高工作。

5.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应当按照中医医院质量监测中心的要求,及时、真实、准确地报送监测数据。

6.医院成立重点专科领导小组,负责监督专科建设项目的具体落实。每季度对专科项目建设进行检查。

上一篇:与奉献的名人故事:两弹元勋邓稼先下一篇:唯美古风四字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