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决策

2024-07-05

信息不对称决策(共8篇)

信息不对称决策 篇1

如何理解和避免「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信息渠道。2.信息处理能力。“21 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这是葛大爷在《天下无贼》里说的一句十分经典的台词。今年是 2014 年,《天下无贼》2004 年上映到现在,正好十年。

这十年里,从国际风云波谲云诡,到日常生活丰富多彩,变化鲜明。而在知识教育普世化,人才因迅速膨胀而贬值等诸多因素下,抱着那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心态,依旧以一个“过去”的人才定义为标准,去试图改变命运的人,很不幸,我看到了好多失败者。十年前这句话还被奉为圭臬,可如今,早已黯然失色。

同样,对于信息不对称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老案例,旧教科书上的话,那么,你在知识层面下的信息不对称中,已然成为逆势者。

为什么那个村里中学还没毕业就出去闯荡的狗蛋,十几年后衣锦还乡,开着李华看一辈子报纸喝一辈子茶水,拿一辈子灰色收入(甚至能锒铛入狱)都买不起的某订制级豪车,乡亲们一瞬间忘记了那个从小到大奖状贴了一墙的尖子生李华,之前对李华考上公务员的种种夸耀,恨不能全部收回来,贴在狗蛋身上,而李华只能望着绝尘而去的狗蛋,怀疑这一生?

对不起,让我告诉你。村民们不晓得李华口中,吏部尚书所对应的那个人可以释放的能量。所发出的惊叹或艳羡,只是基于李华对其“释放的能量”所做出的具化描述,李华知道在村民眼里,可以吃海参鲍鱼的,便是富人,李华就可以说,吏部尚书天天吃海参鲍鱼,哦,原来这么厉害。那大家就都懂了。

而这些,都只是李华在村民对于外面世界,或者说信息接受的极限上,做出的解释。村民甚至分不清楚公务员的概念,想当然地以为,当官=公务员=有钱。而在这种理解程度上,不管李华当的是村支书,还是一个比较新潮的公务员,比如可以是市妇联主任的助手,或者是海关安检看 X 光扫描的小兵,在村民对于这种没有对公务员的判定范围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下,那他们听了后,会摆出“O”的嘴型与我懂得的表情,然后笑嘻嘻地说:“当官好啊。”

在狗蛋没回来之前,李华拥有对公务员信息解释的垄断权。显而易见,李华信息量要大于村民。这就是一种信息不对称。

在这个信息为王的时代,信息可以是对于哪里有优质人脉的把握,也可以是资源的优先调配权。人才只是作为一个环节,被划归信息的宏观范围里。但因对信息的未知,在上述例子中,便是体现的信息的局限性,自身会主动或被动地导入误区,很多时候,这种被导入误区的过程中,我们防备心很低,甚至引不起一丝怀疑。对于信息不对称,我们会产生很多误解,有时候的误解,甚至是误解中的误解。

所以对于题目,我的看法是,从书本中将“信息不对称”这个名词抽离出来,结合实际。我所认为的信息不对称,本质上是一种“不均等”。不均等是一种双方的状态。在不均等状态中,掌握信息量大的,占据主导信息资源优势的,为顺势方,而信息量小,在信息上处于被动的,为逆势方。顺势方可以凭借截断信息流,控制话语权,引导逆势方价值观等方式,对逆势方施加自身影响。

大家对于吏部尚书这种高高在上,玄而又玄的职位,很少有人能够说,我见过,我告诉你们吏部尚书的日常是怎样,所以大家绝大多数都保持在一个“信息接收不充分,甚至是未知”的状态,但是,即便李华说得眉飞色舞,但没狗蛋脖子上拇指粗的金链子,亮晶晶的大手表,一个半人高,引擎声震天的大汽车迎面而来的冲击力来得更实在些。所以任你李华说得再天花乱坠,有用吗?狗蛋不需要说一句话,他用他世俗社会所取得的认可,以默默无言的方式,告诉李华,在财富的定义上,我赢了。我对这种以纯物质成果造成的碾压持保留态度,因为我要着重讲的是,在这一再臭大街不过的乡村传说里,你或许已经与我看出了它的真正本质:狗蛋从最直观的角度,满足了村民心底原始级欲望(此处为金钱),以一个胜利者(信息不对称破坏者)的姿态,打破了李华对于成功定义的垄断。在狗蛋没回来之前,大家都认为,从这小山沟沟里走出去,并能混出个样样,取得成功唯一的途径便是像李华那样用功读书,将来成为一个官(公务员)。而走出这个山沟,现代社会呢?现代社会下的,人文、科技、宗教等诸多领域,对于成功的理解一样吗?肯定不同。但最起码有一点,这些成功的定义,绝对不会是如此狭隘。对于成功的定义,体现了村民,狗蛋,李华之间,信息渠道的差异性。而这,正是一种信息不对称。

李华认为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极力维持这种信息不对称,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是,不幸的是,狗蛋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信息不对称,村民们发现,哦,原来狗蛋竟然比吏部尚书过的都滋,吏部尚书一天可以吃一个鲍鱼,狗蛋却能吃十个。这小子真行啊。

回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这句话上。这种心态,不能说错,错的,是对这句话的理解。“苦中苦”二字是此句中的“因”,以“苦”叠加为二字,强调吃苦的必要,从而推导出,成为“人上人”的果。给人造成一种吃苦越多越能接近成功的错觉。可是,要成为“人上人”,就一定要吃苦吃得停不下来?为什么一些人不需要吃苦,却已然成为“人上人”,有的甚至一生下来,就呼吸着我们呼吸不到的、那种顶峰独有的、稀薄的空气?

出身,教育程度,三观评定标准,以及一系列的被叫做“眼界”“格局”之类的东西,构成了我们自身的理解力。我更认为,用思辨能力来形容它,更为妥当些。有人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理解,认为吃苦越多便能博得成功资本,有人更愿意借吃苦的方式,将人踩于脚下,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上人”,有人对这句话不赞成,觉得它是狗屁,而有人则保持一种辩证的态度。在这些迥异的看法中,正是“思辨能力”在施加影响。它,才是信息不对称这个怪物身后的庞然大物思辨能力,决定了信息处理的威力。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史玉柱可以从保健品跨行到网游,这便是信息渠道所不能代替的,信息处理能力的作用,有了自己对于信息不对称下,所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才能逆转在信息不对称下,自己信息渠道上的劣势。

“人生而平等。”法律,道义上,这句话我很赞成,但在“信息不对称”这个命题里,却不适用。若是平等,哪会来信息的不对称?若是平等,为什么有些人生于尘土之中,有些人居于祥云之上?若是平等,为什么有人随随便便的努力便能换来巨大的成功,有人穷其一生为理想努力,却一事无成?这句话定义了我们作为人的尊严,但却不能定义我们的全部。

正如信息不对称理论所带给我们直观的感受一样,我们思维也许对其理解会局限在信息经济学上的教授课堂案例,而往往忽视了这个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而我对其理解,是基于现实生活,这对我们“如何有效解决问题”的思维,会是一种极大的锻炼。

如果你在信息不对称中,总是被欺负,我虽然给不了你金钱,地位上的帮助,但是我给你提供的这种思辨能力,这种思维能被锻炼,甚至能被充分调动起来,为自己适用,那么,你迟早会得到自己想要的。

在我高中时,应试教育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以分数衡量一切。我还记得我们高中课堂上,每次老师只念那几个学习排名前几的作文,而且灌输着,他们的写作格式,甚至从开头,内容,到结尾的考试公式,就是作文规则,甚至要求我们传看并背诵他们的作文。每次作文课,老师读起那几个熟悉的名字,同学们理所当然地发出赞美,被读作文者理所当然地享用着这些赞美,老师理所当然地引导着这些赞美。

等等,有些不对。为什么,每次都是他们几个?为什么,学习排名前几的,作文就一定好?为什么,当普通同学借鉴他们的成功方式,写出的优秀作文,拿不了高分,而他们,依旧拿高分呢?是什么衡量标准,在其中发挥作用?遗憾的是,那时候我的思辨能力还未达到今天这个能力,甚至以我现在的能力,在我们这行的大佬面前,还只是入门级。能力低,我不怕。因为我已经具备了思辨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对事物基本的判断及怀疑能力。

可我那时做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我将三个“为什么”,写进了作文,却忘记了最后一步。这个看似细微的错误,导致了我吃尽了苦果。我被语文老师大批一通,我至今还记得她说的一些话,“自己几斤几两,都掂量不清楚,作文能写够 800 字吗?”

我被打击到了,彻底地,打击到了。我还以为,我可以去思考怀疑一个我认为具有漏洞的运作机制,但我发现,我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在这种限制下,我高中一度犯了一种名为“恐笔症”的病,一看到小方格,一看到 800 字,一看到以 XXX 为话题这类的关键字,就发抖,大脑空白。

我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我也没必要知道。因为规则,已经牢牢禁锢着我,我只有屈服。很不幸,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那些大师们精彩纷呈的个人表演,那些文学大家,一度不入当年语文老师法眼的大家们,写出了值得点 32 个赞的文字,字字珠玑,看得我热泪盈眶。在知乎上,更大的世界,由点及线及面,把我眼中的世界,钩织得更加完整。

而我现在,一直在想,如果我带着如今的所学,甚至只是把自己专业的起步级技巧带上,回到高中时代,是不是可以展现一种更加独到新颖的思维,去将写作方式的那些极佳的信息,公之于众,哪怕只是我们高中,哪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哪怕只能感动同学。

可是现在想想,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仅凭我一己之力,很难。没有一种被认可,可以具有说服性的身份,更直白地说,是没有话语权。即便去逆转大世界,小社会,微型范围内的那处小小的”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既定事实,都会受到重重阻力。个人力量看似微不足道,但是,却是打破信息不对称的重要组成。近些年来,舆论的力量也越来越大,我们也可以发声,这是一种进步。

在人类社会中,生活水平低的追求较高的生活水平,生活水平较高的,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而现实是,在经过所谓的个人奋斗后,有人依旧是民工,有人依旧只会扫大街,有人依旧是老妈子。你能说他们不努力吗?他们也努力了,并且十分敬业。我真见过大中午 41 度高温下依旧有清洁工把街边垃圾一一拾起,也见过朋友支教回来给我们看的那些让人潸然泪下的小朋友们,一双双如饥似渴的大眼睛,只有最朴实的愿望,那就是念书。朋友说,他们去支教,不是长达几年以上的长期,根本屁用没有。带给小朋友的那些先进的社会主流的价值观,要么是他们听不懂,要么是小朋友们固执地认为,只要念书,念好了书,出了大山,什么也就有了。每次朋友感动之余,都会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你真的,在这些大社会背景下的信息不对称面前,感到有心无力。但是有的小朋友真能听懂,但是,绝大部分贫穷的家境,多病的父母,已经将他们拴在了大山里。

我们市里中心的天桥下,有一个乞丐。他平时主要工作是坐在天桥的台阶上乞讨,人流多的时候,他会跟着人群上上下下走上几十回。我观察了他几个月,经过我的推导计算,他每天上上下下做的功,换算成搬砖量,足足有将近一百块砖。以我们市的薪资标准,这些搬砖量可以够他每天三顿吃馒头加二素一荤,完全没必要这么没尊严地活着。后来我实在忍不住,问他,“您今年多大了?”“39 啦。”“那为什么不找点工作啊。”“因为„„我是乞丐啊。”他最后一句回答的倒有些不好意思。可是,乞丐就不能找活干了吗?我又问他,“中石油您知道吗?”“知道啊。”“那让您去中石油您去吗?”“啊,去啊。”“那不给您安排关系进去,您自己去,去吗?”“他妈的当然不去啊。”

我承认,我当时问他的语气有点调侃的意思。但是,我也终于弄懂了“信息不对称”下的一个关键问题:既然发觉到信息不对称,并有可以逆转这种不对称,甚至有可以打破不对称规则的机会,为什么人们就是不做?答案很简单:自我否定与对短期收益的认可,大过了长期收益的认可。

因为功利心在作祟,使我们丧失了对于一件事物基本的思辨能力,以至于,哪怕这件事只要坚持下来,并长期去做,就会获得巨大收益,但仅仅因为其需求一定量的时间付出,便放弃了这件事。而我们往往会看重那些短期收益很大的事情,哪怕将来会损失更大,丧失了思辨能力,便丧失了对于“信息不对称”是否打破的选择权。而自我否定又是使我们对信息不对称放任不管熟视无睹的另一原因。明明看到北大保安仅凭自己努力,中学文凭都可以自学英语,做翻译官,但我们却会对自己这种正能量效仿的想法给予重重一击,“哎呀,我怎么能做到像他那样呢?”“人家多努力,我多懒啊,就懒下去好了。”别等着七大姑八大姨,街里街坊给你打击,自己就把自己废了。在看下面的方法论之前,请你不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机场成功学被指责成鸡汤文的?而又是什么时候,你对成功学里面主角的光环感到习以为常,并觉得那些只是神话,并离自己很远?

老实说,我之所以想到“信息不对称”这个理论,不是书本上的二手车案例。而是发生在身边的一件很现实的事。在我们家乡,我妈他们这一代人,稳中求胜,认为投资也要是硬通货,不动产,稍微有一点风险的投资,哪怕在我的解释下,后续收益再大,她都不敢做。几次事实都是证明了我是正确的。可是她依旧不听。到不是我妈她这个人固执己见,而是在她稍微想要展开手脚的时候,从身边的同事到老板,到家人,除了我之外的,绝大多数人都会不同意她这么做。我妈也承认,舆论的力量,有时候演变到最后,会彻底接管对于“信息不对称”事件的处置。这种信息不对称,就应该被毁灭。

这是我最后一个思路,也是我几经思索,对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方法论:用制裁“信息不对称”的破冰思维(这里的破冰思维可以是一个行业中引入的新技术,新指导思想,也可以是一个改进产品的 idea),去引导那些还未破碎的思维(保守性思维方式),先是打出针对这块冰层布下的思维点,然后再由点及面,实现对信息不对称中错误舆论导向的终结。对自己要做什么,有一个清晰明了的方向感,知道自己获得与付出的比率,并做到付出成本的下降。用经营自身资本的方式(思辨能力尤为重要,尤其是自己对于自身行业的理解,是否能吃透,在此基础上,以实践来收割自己思维领悟出的理论,增值自身资本),让自己的话语权,更加强大。我认为,旧的、落后的、以不为人知的目的故意安插的思维,势必要被新的、先进的、引人向上,以个人发展为基点带动整个社会发展这个终点式思维,彻底代替。

写这篇答案的目的,一是为了提供一个自己的思路——对于“信息不对称”的另一方面的理解。就比如大家对于“信息不对称”的了解,差不多是基于《信息经济学论》的名词解释。而思路本身,我认为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的话题,我就很高兴了。我也在这里希望有什么其他看法的同学,能与我进行我所追求的,那种思想的碰撞。还有就是为了向知乎各个专业,无论是美食,科技,政治,历史,IT,职场,还是文学领域的大牛们致敬,因为正是你们无私的奉献自己的知识,见解,帮助了许多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自身格局眼界局限,或因某一行业信息掌握不到位,而未能大步向前的人。我由衷希望,我们也可以出一份力。

我们都可以,是的,我们。

信息不对称决策 篇2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决策分析

信息不对称理论主要研究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最优交易合约的设计问题, 即当事人之间如何制订合同及对当事人行为的规范问题。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 面临着诸多风险:在选择和招聘教职工时由于对方隐藏信息, 容易发生逆向选择;聘用的教职工在工作中隐蔽行为, 面临着道德风险。

1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风险分析

1.1 甄选和录用决策中的风险

高校对教职工的选聘中,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 招聘者和应聘者都不可能完全了解对自身有利的信息, 拥有信息优势方就可以欺骗信息劣势方。如果信息劣势方预期到了对方的欺骗, 就可能不相信对方的信息, 最终可能导致谈判破裂;如果信息劣势方未能发现对方的欺骗行为而与之缔约, 那么信息劣势方实际上就会面临对方的逆向选择问题。因此, 在现实的甄选和录用实践中, 由于认知的偏差和决策能力的限制, 以及教职工行为的不可测性, 甄选和录用决策的风险就不可避免。

高校在招聘时总想网罗到优秀的人才, 而相对业绩平平的人想进入高校, 会极力美化和伪装自己。由于目前国内资信体系不完善, 应聘者提供的资历往往缺乏有效的证明, 尤其是对职业素养、行为操守方面等更是缺乏有效的鉴证手段, 使得这种人才录用方式既缺乏客观性, 又缺乏可信性, 给高校带来极大困扰。因为信息不对称, 造成求贤若渴的高校可能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归结起来, 高校在教职工的甄选和录用决策中, 会产生四种结果:

第 (1) 种情况:求职者高校需要, 录用了他 (她) ;

第 (2) 种情况:求职者高校需要, 却错误地拒绝了他 (她) ;

第 (3) 种情况:求职者不是高校所需要的, 却错误地录用了他 (她) ;

第 (4) 种情况:求职者不是高校所需要的, 也正确地拒绝了他 (她) 。

很明显, 第 (1) 、 (4) 种情况是好的结果, 第 (2) 、 (3) 种情况是坏的结果。坏的结果会给高校增加显著的费用。如, 错误拒绝的费用增加包括高校不得不甄选更多的候选人, 从而增加甄选费用;错误录用的费用增加包括今后为该教职工支付更多的培训成本;该教职工由于能力差造成管理费用上升;解聘该教职工的费用等等。

1.2 劳动契约执行过程中的败德行为风险

通常情况下, 劳动契约签订后, 如果高校掌握了教职工的一切信息, 包括工作努力程度和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能力, 那么就可以完全按照教师的努力程度和成果来支付薪酬。但是往往会事与愿违, 教职工在劳动契约的执行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败德行为:对教学、科研工作抱应付心态, 敷衍了事;管理人员工作中出工不出力, 服务工作和服务质量不够好, 工作效率低下, 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不到位。败德行为风险给高校带来利益的损失, 甚至造成致命的打击。

1.3 绩效考评决策中的风险

衡量绩效考评决策质量的重要尺度是通过绩效考评进一步对组织成员形成激励, 实现组织的预期目标。在目前高校的绩效考评实践中, 由于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的不完善, 考评内容单一, 考评周期和考评标准不尽合理等, 无法为考评决策提供客观、科学、合理的依据和指导, 因此难免出现失误。使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结果事与愿违。

1.4 晋升决策中的风险

在教职工的晋升 (职称、职务) 决策中, 首先要评估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个人品质, 其次, 要评估情境因素, 再次, 要评估候选人的能力, 最后, 管理者要基于评估判断确定人选。由于不可能完全掌握教职工的信息, 当事者为了获得晋升, 可能会采取许多手段隐藏虚假信息, 例如伪造虚假业绩和成果 (如学术论文的剽窃抄袭) , 掩盖缺点和弱点等。可能产生选人用人的失误, 造成不该提拔的提拔, 也可能会造成有的人没有充分表现个人能力、水平和业绩的平台, 导致该提拔的没提拔, 严重挫伤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甚至埋没了人才的脱颖而出。

上述风险的存在, 总体上讲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为什么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呢?首先, 信息不对称是人们进行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要求和结果;第二, 人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从而造成认知的有限性;第三, 信息的获得是有成本的;第四, 信息优势方对于信息的垄断。

2 信息不对称对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导致的后果

2.1 教职工招聘过程中的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的本意是指在旧车市场上, 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次品将优品逐出市场的现象。在招聘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 高校和应聘者两个主体在相互交易过程中可能导致三方面后果:一方面, 站在高校的角度, 应聘者完全处于信息优势方。此时, 校方只能根据应聘者职称、学历、科研成果等特征进行等级划分, 制定聘用待遇, 即开出一个平均价。由于评判标准的差异, 在平均价面前, 往往那些综合素质和能力一般的人前来应聘, 而高综合素质和能力者因为认为平均价不能体现自己价值而不会来应聘, 结果造成高校承担了较高招聘成本而没有获得高素质人才, 使高校利益受损。另一方面, 从应聘者的角度看, 高校更清楚自身的区位优势、人文环境、学科专业建设情况、科研平台情况等信息, 处于信息优势方, 而应聘者处于信息劣势方。此时, 为招揽人才, 往往综合实力一般的高校开出的优惠政策比综合实力强的高校更具诱惑力, 导致高层次人才被显性信息所左右而签约, 最终就是实力一般的高校驱逐了实力强的高校, 进而影响了优势人力资源向优势高校集中地合理配置。第三方面, 由于信息披露的程序、信息传递的方式、技术手段等一系列客观条件的限制, 校方和应聘者要充分了解信息所需花费的成本太大, 从而无法掌握完全的信息, 导致双方风险和收益在分担与分配上不对称, 从而影响人才的合理流动与配置。

2.2 教职工使用过程中的道德风险

高校教职工是创造性的工作, 对主观努力程度难以监控。在工作中, 校方与教职工签订合同后, 高校的功能发挥依赖于教师的专业能力发挥来实现。由于高校教职工兼具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任务, 每一项任务对于教职工本身和学校的效用差别较大, 由于教职工的行动是私人信息, 校方难以有效监督和控制其具体行为。高校和教职工在教学科研管理中属于典型的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委托代理关系。高校虽是委托方, 但也不能直接控制教职工即代理方的行为, 甚至对其监管都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所以有些教职工就会利用信息不对称“搭便车”, 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 产生机会主义倾向, 在付出最小的情况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出现应付、偷懒、出工不出力等隐藏行动, 从而发生有损于学校的整体利益的败德行为。

3 信息不对称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选择

由于信息不对称, 在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 人才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与高校实现最优目标现实存在偏离与不一致, 造成双方的损失, 必须采取策略降低信息不对称, 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以规避和治理。

3.1 建立完善人才信息甄别的显示制度, 健全人才识别机制

针对信息不对称,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提出了著名的“信息甄别”模型, 即要建立有效的分离均衡。建立合理的分离均衡模型有助于信息弱势方筛选信息优势方。在高校招聘过程中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健全的人才信息甄别的显示制度, 健全人才识别机制。一方面高校要加强自身信息化建设, 树立良好声誉和形象。另一方面, 应聘者应在招聘过程中尽量展示自身的学术成果和工作业绩, 利于高校识别与筛选, 规避“劣品逐优品”的市场现象。因此, 根据分离均衡理论, 高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包括应聘人才的自然情况、受教育程度、以往职位和工作业绩、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诚信度、人际关系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认知体系。根据职位及岗位要求分别设定较为合理的招聘体系, 强调“学历、职称”与“学科、岗位”并重, 将学历、职称、年龄、学科、岗位等诸元素进行合理组合, 有效地缓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避免逆向选择。

3.2 建立人才信息资料库

要消除逆向选择, 关键是要把人才的私人信息通过信息传递转变为共同信息。目前, 我国基本没有建立完全统一的人才资料库, 人才市场实际上也只是起到牵线搭桥或交易场所的作用。如果从政府管理的角度出发, 建立全面的人才资料库, 准确记录人才的学历、业务水平、创新能力、成绩、信用、身体状况等情况, 并实现相关信息上网。这样就可以使私人信息转变为共同信息。高校在招聘人才和应聘者进行选择时, 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也能有效地防止人才在应聘过程的逆向选择, 实现“双赢”。

3.3 加大对不诚信行为的惩罚力度

当前我国社会信用缺失比较严重, 对人才不诚信的惩罚力度太小。在人才招聘过程中的假文凭、假身份、假信息、假承诺等现象层出不穷。为此, 国家应该建立人才的信用机制, 及时记录人才的不诚信问题, 对于人才出现的不诚信问题, 除政府和高校对其进行处罚外, 个人信息、信用资料库要及时记录, 列入“黑名单”, 使出现不诚信问题的人才人力资本贬值, 使其在以后的应聘中处于不利地位。

3.4 建立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

薪酬激励机制的实质就是要设计有效的薪酬激励契约, 协调高校与教职工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实现双方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为了最大限度地使高校与教职工双方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必须充分发挥高校的分配自主权, 实现薪酬的分级管理制度。自主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 对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岗位、不同特点的人力资本采取差异化、灵活多样的分配激励形式;建立岗薪结合的宽带绩效薪酬体系, 体现人力资本价值回报。摒弃资历决定薪酬的分配模式, 鼓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考虑差异性人力资本的有效需求, 采取分类激励方式;兼顾不同人群的激励需求,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激励;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相结合。除用显性激励机制实现教职工的道德风险的内置化外, 可以实行“隐性激励机制”, 如提高教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参与度, 建立良好声誉效应, 及时地、公平地表扬和奖励, 树立榜样和典型;加大感情激励, 让教职工对学校产生深厚的感情, 加强高校和教职工之间的信息共享、知识交流以及职业道德约束等。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

[2]郑绍濂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3]夏茂林, 冯文全.关于高校实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经济, 2010, (3) .

[4]杨长青.不对称信息与高校教师评价体系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6, (5) .

[5]莫靖林, 陈玺伊.信息不对称下高校人才聘用策略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社版) , 2008, (6) .

[6]吴晓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企业激励机制设计[J].经营与管理, 2009, (7) .

[7]程浩, 黄文昌.高校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5, (6) .

[8]吕强, 芦慧, 谢同云.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关于核心人才流失问题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 2005, (8) .

[9]马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中的风险分析[J].经济论坛, 2005, (7) .

信息不对称决策 篇3

毕业生就业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每个毕业生的自身发展。信息的不对称传递会使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出现大大小小的风险,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决策而导致就业形势严峻。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决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改善劳动力市场的环境,推动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

毕业生就业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毕业生信息不对称的表现不仅仅出现在就业过程中,在就业前与学校的信息交流也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毕业生就业前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首先,信息不对称表现在报考大学时。高考过后,家长和学生对于要报考的学校的信息掌握不完全或者有偏差,就会产生对未来不准确的预期,就存在报考风险。不仅仅是学校,不同的专业也存在不同的就业风险。各个专业有冷门热门短线长线之分,短线专业和热门专业较为不稳定,它们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设定,与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相连,同时,受社会发展变动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有一定风险。

其次,表现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高校学习期间,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力量都并非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兴趣设定的,而环境限制也不允许学校对众多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能力指导尤其是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自己本专业也可能出现不感兴趣的情况,这就导致学生能力无法充分发展和提高。最终学生对于自己专业的就业信息掌握和判断不足,在求职过程中就会处于比较被动的位置。

毕业生就业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

就业过程中的就业风险就存在于多个方面,存在于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或就业中介组织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之间,风险的大小主要体现在各个主体之间交流信息的对称性和质量高低。

1、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间的信息不对称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几率最大。由于双方是整个劳动交易过程中的最直接当事人,因此任何一方的信息隐瞒或欺骗都会对另一方造成一定损失。双方意识到这种结果后,则会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一方面,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对毕业生的分布情况和专业水平等没有较充分的认识,再加上招聘环境局限,导致用人单位不能清楚认识到求职者的真实工作能力。与此同时,一些用人单位经常会为了吸引毕业生,将单位部分重要信息进行包装。而另一方面,一些毕业生则会把自己的简历进行过分的包装使自己看起来很优秀。由此可见,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是造成双方的损失的根源。

2、用人单位与学校或就业中介组织的信息不对称

为了解决逐渐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地的各大高校都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希望可以为毕业生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不仅能提高就业率,也能提高就业质量。但是,由于环境限制,目前大学生大部分只能从学校相关就业网站或人才招聘网络上了解就业信息。这种方式也造成了就业信息受众的局限性和信息质量的有限性。同时,学校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用人单位的情况、对人才得需求等信息都无法及时的了解和做出相应改变;相对应的,用人单位对于学校培养人才的方法模式、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素质都无法从学校获得。目前,我国也没有比较权威和受到公众认可的就业中介机构,大部分毕业生通过网络获取相关就业信息,然而网络虽然获取信息较为便利,但信息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和虚拟性,也会出现信息偏差。

信息不对称对毕业生就业决策的影响

逆向选择

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关系的建立是劳资双方自愿交易、双向选择的过程。大学毕业生的能力良莠不齐,求职者为了迎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刻意突出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信息,以增加应聘的筹码。用人单位虽然会采用各种手段去了解应聘人员的信息,这无疑增加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 “冰山模型”说明用人单位采取笔试、面试等选拔措施的测评效果有限,对应聘人员的了解仅是冰山一角,而大量与工作相关的重要信息用人单位不得而知。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切地辨认、确定出求职者能力的高低。用人单位只愿意结合自身的支付能力,根据劳动力市场上同类劳动者的平均工资水平确定薪酬,而能力高于平均水平的毕业生就会退出市场,市场上仅留下能力较低的毕业生。对能力较弱的毕业生的录用而很多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却被排除在外,这就会造成人才招聘中的“以次充好”、“次货市场”现象,即“能力弱”的毕业生把“能力强”的毕业生排挤出市场的“劣胜优汰”现象。多次循环的结果是,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的平均能力不断降低,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工资报酬相应减少,导致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满意度下降,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受挫。

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委托方与代理方利益不一致,代理人为追求自身利益利用其信息优势,损害委托方利益的一种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劳动力市场上,由于缺乏对求职者和招聘者双方有效的监督机制,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下为了达到各自目的,供需双方通过多次博弈,做出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决策,从而诱发道德风险。

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往往处于强势地位,劳动者则处于从属地位,用人单位的道德风险在于其有可能利用其优势来损害劳动者的利益。如有些单位打着“校企合作”或“顶岗实习”的幌子与职业院校签订协议,而毕业生去该单位后待遇极差或者工作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劳动时间,极大地挫伤了毕业生的积极性,对以后的就业产生负面影响。

部分毕业生在求职简历中弄虚作假,结果使用人单位对其产生过高期望,而实际工作能力却很差,极大地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当真实能力与高端期望形成强烈反差时,用人单位会进一步抬高招聘门槛,从而又给其他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不利。道德风险的存在使得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上加难。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的转变过程,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有更多自主权,同时,大学生也将在就业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信息是就业的基础,毕业生从对信息的获取就开始了相互之间的就业竞争。掌握相对充分的信息的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就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和更多选择的余地。以下几项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毕业生获得相对丰富的信息:

提高毕业生自身信息搜寻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当代,毕业生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筛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就要求毕业生:

1、增强对就业信息搜寻的主动性。就业制度已经转变,学校不会对学生的工作进行分配,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工作的选择,都要由毕业生自己完成。通过什么途径,需要花费多久的时间,都由毕业生自己决定。就业搜寻过程就是对毕业生的自主能力的挑战。

2、培养自己的信息灵敏度。每个毕业生的用来择业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内搜集到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那么就需要毕业生有一定的信息灵敏度。毕业生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判断信息本身是否能对自己产生一定的帮助,并要准确的认识到自己需求的方向。

3、使投入搜寻信息的相关成本利用率最大化。获取任何信息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毕业生需要学会的是如何最有效地配置这些成本。增加就业信息搜寻的途径,充分利用个人的人际网络关系等都是更好的利用搜寻成本的方法。

加强大学毕业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目前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毕业生的就业选择的范围受到社会环境、个人能力等的限制,其实是有限的。也就是说毕业生只有利用在这个范围内的就业信息才是有效的。否则,不仅浪费的精力,而且错过了及时就业的时机。所以在信息搜寻过程中毕业生的相关主体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1、定位意识。定位意识即指毕业生在对自己做出了充分客观的评价定位和对社会环境及就业环境的了解的基础上,可以对自己就业方向做出准确的定位。

2、效率意识。在毕业季,社会和学校都会举办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盲目地穿梭于各类人才招聘会,最终一无所获。因此,毕业生应该具有一定的效率意识,避免盲目从众,尽快找到自己的定位。从历次参加的宣讲、招聘会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的成功应聘打下基础。

3、自我推介意识。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除了利用已有的资源外,还应该学会自己创造机会,一些毕业生由于缺乏展现自己的勇气而丧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自身具有的能力,不应仅仅等着别人来发掘,学会自我推销,就是给自己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信息不对称与市场解决之道 篇4

●薛兆丰

经济学家阿克罗夫(George A. Akerlof)在1970年发表一篇关于美国旧车市场的文章,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可以令市场萎缩甚至消亡。此后,“信息不对称”就不胫而走,成了经济学的热门概念,而阿克罗夫本人后来也因此获得诺奖。几周前我在课上讨论该文,引起同学热议,在此谈谈要点。

所谓“信息不对称”,指的是这么一种情景:卖方可以控制产品的质量,要么提供高质产品以求高价,要么低质产品以求低价;买方无法确知卖方究竟提交哪种产品,所以只愿出一个中间价;卖方见只能赚取中间价,便拒绝提交高质产品,而只提交低质产品;买方于是进一步将出价压低??买卖双方经过多次博弈,以无法成交、双输离场告终。

这篇文章的投稿过程并不顺利。最初那家杂志拒绝刊登,理由是“这个模型若真成立,那么真实世界里就不存在市场交易了”。我认为这个退稿理由虽然失之偏颇,但有启发性。阿克罗夫提出的困境,在人类社会中确实存在。信息不对称不是新闻,只要有两个人在,他们之间就必定有不为对方所知的信息。与此同时,世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大量的交易。一个引发大量研究成果的核心问题是:既然存在大量的市场交易,那么人们是通过哪些方式来克服阿克罗夫困境的呢?

显然,通过一次交易来建立互信,并不容易。茅于轼先生多年前就谈过,拿着钞票能到商店里买食物,对一个原始人而言是不可思议的:店主相信这钞票吗?他收了钞票然后说没收怎么办?顾客吃完以后拒绝付账又怎么办??但是,在具有人文背景的社会中,在交易重复进行的市场上,人们逐步建立了种种精妙的机制,克服了阿克罗夫困境,使大量交易成为可能。

第一类是办第一文库网法是他人担保。美国最大的二手车商叫“CarMax”,中文音译跟那位共产主义运动大师相同。它创建于1993年,现在已是全美最大的二手车商。去年迁居北京前,我就是在那里买车的。业务经理请你坐下喝杯咖啡,工作人员在车间验车和定价,再让我到柜台签字结账,整个过程不过45分钟;而经过它转售出去的旧车,一概有质量保障,承接的买家根本不用担心。

第二类办法,是签订“同舟共济”合约。例子很多:两个人组成合伙制公司、两家公司缔结战略合作关系、作者与出版社签订按销量来核算的版税合同、推销员与厂商之间按销量来核算的佣金合同等等。所有这些办法,都是鼓励人们披露信息、鼓励利人利己行为、惩罚损人利己行为的。

第三类办法是企业的垂直整合。当上游厂商与下游厂商进行生产交接时,会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各种敲竹杠行为。解决之道,可以是它们合二为一,共同进退。例如,如果牛奶加工厂不相信奶农交送的牛奶质量,前者就可以通过自己养牛来保证牛奶质量;如果牧场不相信奶牛吃的饲料的质量,那么牧场可以自己种草来保障饲料质量。

第四类办法,是卖主替自己担保。卖主把大笔抵押先放在台面。这些预支的抵押,只有在卖主始终保持诚信时,才可能通过长期经营来收回成本。这种抵押的潜台词是:“如果你们发现我骗人,那我就血本无归”。从这个角度看,办公楼的专用装修、广告、品牌,乃至商人之间在饭桌上喝酒买醉,或朋友之间互通隐私,都能在不同程度上起作用。

加州大学的经济学家克莱因(B. Klein)和莱佛勒(K. Leffler)曾经写过一篇名文,解释企业为什么要斥巨资请明星做广告。他们论证,企业这么做是为了预支抵押,以起自我担保的作用,而不是一些政府官员以为的,要让明星来鉴定产品的质量。因此,政府不必立法,要求这类广告中的明星真的使用其代言的.产品,或要求他们替产品做品质鉴定。这是说,假如某天皇巨星为生发水作代言,他自己既无须是秃子,也无须懂得医学。

第五类办法,是请保险公司替商人担保。一方面,社会不能容忍商人生产过份便宜而质

量过低的产品,因为那样对消费者而言是得不偿失;但另一方面,消费者也不能承受商人生产过份昂贵而质量太好的产品。例如,一个能在飞机爆炸时还完好无损的咖啡壶,是没有任何实用意义的,尽管美国军方由于对公款毫不在乎,就曾经购置过这种厨具。

这是说,在市场竞争下,商人只能提供恰如其分的安全产品。这么做的结果,是仍然留有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这部分隐患,属于不可抗力,可以而且应该通过保险机制来承担。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机制之内,保险公司与投保的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存的关系。投保企业为了享受较低的保费,会主动遵守适当的安全生产准则,从而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这与司机主动佩戴安全带,以换取性价比更高的保险服务,是同样的道理。

上述种种制度设计,都是市场衍生而成,是用以对付阿克罗夫困境、或曰“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关于“信息不对称”的大量研究,其综合的结论,恰恰不是市场如何失败,而是市场如何成功地解决了无处不在的“信息不对称”的局限的。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农民工就业重点 篇5

[摘要] 由于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一度出现“民工荒”和农民工难就业现象同时并存,农民工资源得不到合理整合和有效配置,这是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弱等原因所致,因此,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完善市场中介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农民工信息获取能力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农民工 就业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其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它由美国的三位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乔治·阿克尔洛夫、迈克尔·斯彭斯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由此三位经济学家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information asymmetry)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当一方无法得知另一方的行为或无法获知另一方行动的完全信息,也或知晓对方信息成本高昂时,交易双方在信息掌握上的不平衡状态,即参与市场交易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处于信息优势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表现为两种结果: 一是信息占有优势方经常会做出“败德行为”;二是信息占有劣势方要承担风险, 从而使自己面临交易中的“逆向选择”。由于“败德行为”和“逆向选择”的存在, 使信息不对称市场缺乏效率。三位经济学家的主要贡献是探讨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如何运转和失灵的。本文把这一理论的内涵得以延伸,应用领域得以扩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可以理解为在某一点上,用工单位和农民工一方拥有较多信息,另一方拥有较少信息从而导致利益单方倾斜。在这一理论基点上对农民工就业进行解析,农民工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信息不对称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卖方拥有更多信息,另一种是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后果是:当买方拥有更多信息,其表现是农民工不知道哪些企业用工,以及用工要求如何;遇到用工企业时,对企业的真实情况、承诺的可信度、工资发放情况、工作环境如何以及劳动权益能否得到保障等信息不能全面掌握,从而导致农民工流向的盲目性和转移的群体性,农民工就业难。当卖方拥有更多信息时,企业不知道所需工人在哪里,即使有可选择的农民工,但在招聘农民工时,对农民工的身体健康状况、劳动能力、文化素质不能全面了解,企业招工难,出现“民工荒”现象。两种情况的最终结果是农民工资源不能得到有序的整合和合理的配置,农民工就业难。

二、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原因分析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不对称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信息对称则是相对的、暂时的,信息不对称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农民工就业中的信息不对称有政府、市场中介、农民工个人等方面的原因。具体如下:

1.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不到位

农民工就业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劳资双方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而就业信息的通畅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农民外出务工首先是一个对国家城乡政策调整与劳动就业环境(机会)、对城镇劳动需求信息、对城乡劳动收入差异信息的认识与发现的过程。而这样一个信息过程主要不是依靠现代信息市场,而是乡土熟人关系网络。”农民工就业主要依靠传统的血缘、地缘人际关系,以“投亲靠友”为主要特征,通过“资深”农民工介绍,一轮带一轮地以滚雪球方式进城。这种就业渠道,提供就业信息量小,内容单调,可靠性差, 而且缺乏连续性、稳定性。这样的信息源表明,政府信息宏观管理作用发挥得不充分。由于政府行为不到位,加之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就业中介体系,使农民工择业缺少确定性。近两年,各地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开展农民工就业服务活动。但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的管理没有形成明确的领导机构, 缺乏统筹就业的政策规定, 农民工输出地与输入地不能相互协调,导致就业信息不能及时、有效的传递,未能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出现企业不知道农民工在哪里?农民工不知道哪里缺工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因此,各级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应共同努力,尽快建立体系完备、功能齐全的信息服务系统,为农民工提供及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减少农民工外出的盲目性,扩大农民工就业。

2.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三项是同乡、亲戚、朋友,是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占了76.1%;后三项是所谓“次级社会关系”,占了14.1%。这组数据能充分说明市场中介信息服务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市场中介服务体系尚处于低层次、不合理状态。”市场劳务中介不规范,职业介绍信息不可靠,没有实现农民工和用工单位有效沟通,没有形成统一的人才市场,市场中介缺乏统筹协调的全方位服务等,这些因素是影响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原因,也是农民工就业难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上存在一些非法中介机构和一些未经批准擅自扩大经营范围、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公司,利用农民工求职心切和缺乏辨别能力的弱点,以虚假信息、过期信息骗取农民工介绍费,致使农民工对市场中介机构存在抵触心理,缺乏对市场中介的信任。因此不断完善市场中介服务,加强劳务中介信息的效度和信度,加强劳务中介机构在农民工就业中的社会服务功能、信息沟通功能、协调和管理功能的作用十分重要。

3.农民工获取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在劳动力市场上, 农民工获取就业信息是弱势的。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和农民工职业培训力度不够是导致其信息获取处在弱势的重要原因。“2004年, 在农民工流动就业人群中,文盲占2%, 小学文化程度占16%, 初中文化程度占65%, 高中文化程度占12%, 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5%,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所占比例高达83%。”另外;“据2006年《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4农民工文化水平低, 造成了他们对就业信息的筛选能力非常弱,直接影响了农民工的信息素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直接限制了农民工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例如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寻求工作;第二,信息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产品,需要较高的分析、理解和利用能力,而较低的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了农民工对各种就业信息的认识能力;第三:导致农民工的信息意识呈现出封闭性,信息反应迟钝,对网络信息持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缺乏应用信息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信息的宣传,培养农民工的信息意识,提高识别真假信息的能力,使农民工能够占有较多就业信息资源,准确把握各种就业机遇,增加就业的机会非常重要。

三、扩大农民工就业,加强信息服务的对策

1.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作用

信息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对农民工就业非常重要。为社会提供充分有效的就业信息,是政府有效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面对信息不对称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障碍, 政府应转变职能, 建立可靠、有效、优质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

信息不对称决策 篇6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我国保险中介制度

(一)保险中介与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提供保险商品的保险人与需求商品的被保险人各自对对方的保险服务与保险标的相关信息了解的差异。从理论上讲引入保险中介后的保险市场,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等应有积极作用。但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加、成份的复杂、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使机会主义倾向增强,监管不严使市场信息不对称性更加复杂和严重。如一些保险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对被保险人一方错误解释保险条款,隐瞒保险条款的责任免除事项等;而对保险人则隐瞒保险标的真实情况,虚构保险标的信息,并与双方中的一方串通欺骗另一方。

(二)信息不对称与保险中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首先,信息不对称将会加剧保险中介的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们借助于不正当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使中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一特点会助长这一行为的发生。其次,阿克罗夫(Akerlof)的“逆向选择”理论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能使伪劣商品将好商品挤出市场。而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同样将使中介人为了自身利益进行“逆向选择”,从而增加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风险,进而对市场造成损害。再次,道德风险是保险中介市场最为普遍的现象。它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力,代理人得到的收益远大于他所付出的努力的“搭便车”偷懒、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我国保险市场中介人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隐瞒和欺诈,它对保险市场的损害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保险中介交易费用与寻租成本。首先信息不对称将增加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交易过程产生的费用,包括谈判、签约、监管执行和维护等费用。保险中介市场的交易成本包括代理,经纪或公估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费用。保险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性使内部化的外部收益趋小,必然导致交易费用不合理增大,并呈上升趋势。因此,在建立和完善中介制度时,应认真比较考虑交易费用的客观性,尽量减少交易费用,提高制度效率。其次,克鲁格(Krueger)的寻租理论认为寻租活动是一种维护既得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它也是有成本的。保险中介市场的寻租活动主要是指一些人通过权利之便从事保险中介活动,造成保险中介市场利益分配机制失调,降低其资源配置效率,而保险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将使某些领域的寻租成本过小,会导致寻租活动猖獗。而保险中介制度在建立和完善中应通过加大寻租成本来减少寻租活动。

二、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分析

(一)保险中介制度的相关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自1995年颁布《保险法》之后,我国保险监管部门制订实施了《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试行)》,1911月又进行了修订并从1912月起,依据该规定对保险代理人实行资格考试,持证上岗的管理制度。2月又颁布了《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试行)》并于5月15日举行了第一次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同年11月18日成立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月保监会颁发了《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试行)》,今年4月又重新修订和颁布了正式的《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和《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以及《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除监管部门制定的一些法规外,各家保险公司和同业协会也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以约束中介人行为,如个人风险抵押制度、担保制度、个人代理人行为规范等,总之,保险中介制度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已在我国初步建成并逐步发展和健全。

(二)保险市场中介的机构体系初步建立。一个成熟的保险中介市场应由代理人、经纪人和公估人组成。我们需要保险代理人为保险公司销售产品,也需要保险经纪人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提供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服务;同时,更需要保险公估人健全和完善保险的赔偿职能。长期以来,我国仅有一个中介形式即保险代理人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而保险经纪人和公估人的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形成了代理人一枝独秀的保险中介市场主体。进入21世纪后,随着监管部门的强力干预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首批三家保险经纪公司即北京的“江泰”、上海的“东大”和广州的“长城”自206月17日相继成立,又相继成立了两家保险公估公司。至此,我国目前共有10家保险代理公司,3家保险经纪人公司,2家保险公估人公司,加上已批准筹建的,中国的保险中介机构将增加到50多家。

(三)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缺陷分析

1.保险中介制度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1)现行的资格考试制度太容易以及无差别的手续费制度造成社会公众对保险代理人信任度下降以及加剧中介市场混乱等问题不利于保险中介人的发展。(2)现代制度中对保险中介人的行为控制存在较大漏洞,监控力度较差。并且对中介人行为损害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利益时的损害赔偿没有具体规定;(3)保险中介模式选择――以个人为主体的保险代理模式不仅使保险中介监管难以落实,又与社会文化传统相抵触,从而影响制度效率;(4)保险中介制度由于我国体制变革的复杂性及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奕而变迁频繁,缺乏正确的目标引导和适度的超前性。

2.保险中介制度的实施机制有待完善。(1)监管当局对保险中介市场的监管效力不高,保险中介制度规则无法贯彻执行。具体表现为:保险代理合同执行不规范;对中介机构的管理规定实施不力;中介人的行为不规范以及农村保险中介的管理真空状态等。(2)行为对协会保险中介的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突出表现就是中介人的自律性管理几乎是空白。(3)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的管理有待加强。一方面,保险公司自身对代理人管理的机构不健全,只重业务量而忽视人员管理;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执行不力,造成代理业务管理混乱。

三、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保险中介在世界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却仍然是一个幼稚产业。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保险中介对于保险业的规范和发展作用巨大。在英国,保险公司虽然只有800多家,但保险中介机构却有3200多家,超过60%的业务量是通过中介实现的。因此,面对入世后已经或将要到来的外资保险中介,迫切任务是发展和壮大我国保险中介市场,进一步完善保险中介制度。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完善,应建立在对保险中介的制度性分析基础之上,根据我国的制度环境,充分吸收国外保险中介制度的精华,科学确定制度完善的目标与原则,选择正确的制度变迁模式,并有效的进行制度完善。

(一)吸收国外保险中介制度的精华。随着入世后我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我国保险中介制度所处的环境正日趋良性,因此,根据制度可移植理论,移植国外保险中介制度的部分精华为我所用:一是根据不同的制度环境和业务性质选择不同的保险中介模式;二是建立科学的资格等级、差别佣金和职业培训制度,以提高保险中介人的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三是健全保险中介人严格的行为规范,包括担保制度、反不正当营业行为制度、客户投诉制度等。四是建立高效的制度实施机制,包括规范的政府监管,完善的行业自律机制以及以媒体为主的外部监督机制。

(二)我国保

险中介制度完善的目标与原则。从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确立与变迁历程发现,我国保险中介制度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目标确立不明,从而导致频繁地强制性制度变迁,大大强化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根据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我国保险中介制度完善的终极目标应是促进保险业在我国充分有效的发展;而中间目标则可定为保护保险人、被保险人以及中介人三方利益以及促进我国保险市场体系的完善。在保险中介制度完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有利于保护保险各方当事人;(2)有利于保险资源的开发;(3)有利于保险成本的节约;(4)有利于提高保险中介管理的效率;(5)有利于保险中介制度功能的最大化。

(三)保险中介制度变迁模式的选择。由于我国正处于转折时期,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仍需较长的时间,而长期以来制度的供给和变迁均由政府掌控,人们对此具有接受的偏好,考虑到保险中介制度变迁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未来一个较长时间内,我国仍应采取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的保险中介制度变迁模式。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措施。第一,在保险中介模式选择上,寿险业务应选择以保险代理人为主体,辅之以保险经纪人的中介模式,这种模式符合我国寿险市场的现状与发展需求,而产险则应采取以代理人为主体,经纪人与公估人并重的中介模式,以符合我国产险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第二,在保险中介企业组织形式上采取以小型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模式,在完成入世过渡期后逐渐通过兼并重组过渡到较大型的股份有限公司这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第三,完善保险中介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对保险中介机构准入应实行许可证制度,对其退出制定合理的强制性退出与自动退出条件,而对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准入应由《公司法》、《保险法》以及相关中介管理条例从严控制并坚决贯彻执行,其退出制度则可由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依法规做出并制定出终身禁入条件,加大其违规成本。第四,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险中介人行为规则。应由监管部门和中介协会及保险公司共同来进一步完善包括中介人的业务范围、执业规则和行为准则在内的各种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第五,建立和完善保险中介人报酬支付规则及惩罚规则,应尽快实行差别佣金制,界定佣金管理权限及支付方式。惩罚方式应包括罚款、停止执业、永久取消中介人资格、民事赔偿,直到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健全保险中介制度实施机制。应该说近年来我国保险中介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现实中仍出现的许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制度实施不力。应进一步增加保险监管机构设置与人力,加强保险中介协会的自律管理;建立保险中介人网络信息档案,接受客户投诉和社会公众的查询。第七,建立保险中介机构资信评级制度,对保险中介机构的资信评级,可由社会上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业进行。评估的重点应围绕企业信誉,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履约情况,业务量,市场占有率,道德品质,被处罚情况等来进行,以别于一般企业。

科技金融重在破解信息不对称 篇7

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创新极为重要的机制和制度安排。影响全球的思科、脸书、推特、苹果、微软、雅虎等科技创新型企业, 都曾受过美国硅谷银行及风险投资机构的大力资助。然而, 由于科技创新型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天生特性, 其融资渠道不畅已成为世界性难题。

长期以来, 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 对实体经济融资起决定性作用的仍是银行信贷。统计显示, 我国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存差逐年扩大, 如果以该巨额存差为基数, 按10%的比例, 2013年理论上应有3万亿元的潜在信贷资金可投向科技型企业, 但实际投放额远低于理论估算数。这说明, 我国银行体系与科技型企业间的融资渠道存在明显梗阻。

目前, 一些中小型银行已在积极“先行先试”, 一定程度上扩大了金融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但从整个银行体系看, 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化、系统化、可复制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之所以形成这一局面, 重要原因就是科技型企业缺乏有形资产、未来不确定性大、更多依靠技术和智力等无形资产创造利润, 在没有取得商业成功之前, 银行难以评估科技成果的货币价值和企业经营风险。一言以蔽之, 科技型企业从初创到取得商业成功前, 与银行间产生了明显的信息不对称。

从银行看, 它不知道市场上有哪些新发明、新产品, 不明白新发明、新产品的技术特性, 不确定新发明、新产品推出后是否有市场及发展前景。银行的这些困惑, 主要是海量的数据、信息使得银行不容易发现;技术的高精尖使得银行不容易明白;内部模型的不完善使得银行不容易确定未来的市场前景。现有的市场环境下, 银行要想客观、科学地评估科技成果的货币价值和企业经营风险, 还需花费大量的“信息交易费用”, 而这些费用, 往往成为银行裹足不前的重要因素。

从企业看, 主要表现在不知向哪家银行申请什么产品来满足自身融资需求, 也不知要多长时间、是否能够获得银行贷款。企业的困境, 主要源于科技型企业大多是初创型企业, 内部管理水平较低, 财务报表不太规范, 企业精力主要集中在市场开拓上。此外, 企业还担心向银行提供数据、报表、材料后, 会导致自身情况公开。

银企信息不对称不仅使银行资金不能有效地支持科技创新, 还会给银行本身带来危害。一方面, 导致银行“惜贷”严重。企业在内部财务信息、还款计划和能力等方面拥有绝对的信息优势, 银行不易掌握相关数据, 加上社会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整体诚信的缺失, 导致银行不敢对科技型企业轻易放贷。另一方面, 导致银行风险贷款增加。企业为了获得银行贷款, 可能存在不完整提供信息、善意包装, 或者刻意隐瞒甚至恶意伪造自身资信的情况, 银行据此发放贷款的后果就是风险贷款增加, 反过来又会导致银行更加“惜贷”, 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信息不对称决策 篇8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读者服务;信息公开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09)04-0007-03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Openness on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DissymmetryChen Jing

(Library,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ingbo 315211,China)

〔Abstract〕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pproaches,the openness of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becomes an issue to be dealt with by libraries which provide direct service to readers.The paper,making use of the dissymmetry theory in the field of Market Economy,analyzed the importance of furthering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openness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resent reader service,and hereby,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measures for promoting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openness by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service.

〔Key words〕information dissymmetry;reader service;information openness

非对称信息理论是关于市场经济领域新的研究课题,是近年来经济学领域最活跃、最有吸引力的课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而洛夫(George Akerlof)、迈克尔•斯彭斯(A.Michael Spence)和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等人创建的不对称信息理论引起了世界经济学界的广泛关注,3人因此而获得了200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3位经济学大师所揭示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在我国图书馆管理中是否存在这种现象,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和弊端有哪些,应用该理论阐述通过数字服务手段推动读者服务信息公开以及作用和影响,本文拟就此展开探讨。

1 信息不对称理论及对读者服务管理的影响

1.1 信息不对称理论基本内容及风险

阿克尔洛夫主要阐述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发生的变化;斯蒂格利茨主要是阐述信息少的一方怎样去行使权利;斯彭斯主要阐述的是信息少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信息的甄别。3个人论述的是不同的问题,但说明的都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行为是怎样的,对于不同质量的产品来说,消费者只能依据平均质量支付价格。结果是,高质量产品的卖方会退出市场,市场上留下来的只是低质量产品的卖方。假如市场上某种产品的质量是呈阶梯型的,即产品质量从高到低有许多卖者,那么最高质量的产品首先会被次高质量的产品逐出市场,依次类推,最后市场上只剩下最低质量的产品,直至市场消失为止,这种现象类似于劣币驱逐良币的格莱欣法则。

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二点:(1)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即一方比另一方占有较多的相关信息;(2)交易双方对于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相对地位都是清楚的;这种对相关信息占有的不对称状况导致在交易完成前后分别发生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和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两种风险,严重降低市场运行效率,在极端情况下甚至会造成市场交易的停顿。所谓逆向选择是指人们的选择结果与初衷相背离。所谓道德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委托人客观上难以对受托人的一切行为进行观察或证实,于是部分道德水准不高的人就可能会以欺骗的手法从事不利于委托人的行为,这种可能性就称为道德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很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产生与信息不对称密切相关。

1.2 形成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信息不对称作为一种结果,是由复杂的原因决定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无论我们以宏观视角去透视,还是从微观上去分析,都可以看出其存在的客观性。

(1)信息不对称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产物。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社会分工使信息差别的程度加深,产生不同的信息优势和信息劣势,使管理与被管理两方面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信息不对称是专业化发展的结果。专业化发展致使专业信息与非专业信息失衡,专业化使得个人在其自身的专业领域比其他专业领域的个人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从而导致了专业与非专业性信息优势与劣势。

(3)信息不对称来自于信息本身的不确定性。信息总是处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了解了今天的信息,不等于了解了明天的信息。

1.3 信息不对称现象在读者服务中的表现及危害

信息不对称现象在管理中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图书馆与图书馆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图书馆内部职能机构之间信息不对称;读者服务现场部门与内部职能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图书馆主管部门与相关协作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微观上较为突出地表现在读者服务过程中,馆员与读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宏观上较为突出地表现为一方面图书馆不仅是信息的最大拥有者,而且是信息的发布者;另一方面,图书馆与读者缺少资源的共享渠道,多数信息不能通过有效的途径进行发布,缺乏必要的合法依据,信息垄断、信息浪费和闲置情况严重。

信息不对称在微观和宏观上的表现,一方面容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另一方面对教学科研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资源信息公开

2.1 资源信息公开的重要性

减少甚至消除资源信息管理中的不对称现象,首先必须实行资源信息公开。概括地说,资源信息公开既是管理制度建设的需要,也是教学科研的基础性要求,更是现代文化基本理念、迎接知识社会到来的迫切需要。

从目前背景看来,资源信息公开的外在要求是:(1)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2)信息一体化的客观要求;(3)公平、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资源信息公开作为一项原则和制度,应当体现在信息采集、整合、使用等活动的各个方面环节。

(1)体现了程序正义精神。

(2)是对垄断思想的挑战。

(3)透明度原则折射出对读者权利的充分关注。

2.2 资源信息公开的内容框架

2.2.1 资源信息公开应该明确的范畴

(1)主体;(2)内容;(3)行为方式;(4)对象;(5)规范。围绕上述几方面,资源信息公开在一定范围内向读者公开服务的对象、服务依据、服务职责(机构)、服务程序、服务的时限、服务纪律、服务的监督、服务结果以及相应的监督机制。

2.2.2 资源信息公开应该建立的双向反馈机制

图书馆就其拥有的信息向读者公开和读者就信息公开内容将自己的态度、疑问、批评、建议、要求反馈给信息管理主体,避免产生伊斯顿模型所描绘的操作的缺陷而使信息公开具有赋予时代特征的开放性。

2.2.3 资源信息公开要遵循法律、法规、文件

信息管理机构在过程透明化的基础上,有利于读者广泛而深入地了解信息管理机构的运作和客观地评定其绩效,有效避免一部分人将获取信息成为一种特权,以及不法人员可以把公共信息化为私有,用以作为寻租的工具,产生信息不对称下的道德风险。

3 加快信息管理数字服务建设,促进资源信息公开

3.1 资源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目前,资源信息公开限于缺乏现实法律的支撑、必要的程序指导和资源共享实际情况,主要还存在公开内容不够全面;公开有效性不强;公开内容缺乏统一性;公开内容随意性强等问题。

同时,在资源信息公开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值得高度重视:

(1)从应用领域看,校园网正从信息传播为主向服务领域延伸,开始逐步深入到教学科研的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这对于优化校园网应用结构、促进教学科研发展转变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对网络诚信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从服务模式看,校园网正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读者不仅是信息的使用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创造者。这大大丰富了网上的信息内容,同时也对读者的守法自律提出了更高要求。

(3)从传播手段看,传统网络正在向移动互联网络延伸。随着宽带的发展和无线接入的普及,网上信息的获取、发布、利用更加便捷。这大大拓展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也对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提出了更高要求。

3.2 信息开放系统的建设

必须致力于资源信息公开制度的载体——信息开放系统的建设。开放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对于资源信息公开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学者T•B•史密斯所提出的较有影响的执行过程模型来简化、改造成资源信息开放系统模型。史密斯模型的全部内容可以概括为20个字:理想政策、执行机构、目标团体、政策环境、相互关系。而在这个模型中,理想化的信息管理是建立在3个电子圈:预警、管理、服务基础上,并通过信息开放系统实行信息公开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信息管理机构是行为的主体;目标群体是受信息管理机构服务行为直接影响的,必须对行为采取适当反应的群体或个体;环境因素则是影响信息管理机构服务行为及受影响的其它要素。

此模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信息管理机构简单服务,而不注重与目标群众的沟通,更少考虑到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弊端,而建立起一个开放的充分交流的信息系统,使信息公开成为一项切实可行的制度,使理想化的信息管理不仅由信息管理机构而且也由目标群体及其它环境因素共同决定。

3.3 加快数字服务建设,促进资源信息公开

建立开放的读者服务信息化平台是实现信息公开的有效途径。而建设数字服务又是实现资源信息公开的有效途径。数字服务所带来的资源信息公开,将增加服务运行的透明度,打破资源拥有的神秘性和隐蔽性,有利于保持清正廉洁、有利于加强馆员的服务意识、有利于提高读者服务的效率、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作风的转变。

实践中,我馆在网上信息集约和网上信息服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3.3.1 保持数字资源运行良好

目前,图书馆拥有的清华同方系列数据库、EBSCO、WorldScinet、Springer等10多个数字资源数据库运行稳定,未出现明显故障,点击率较2007年大幅上升,已成为师生教学及科研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料与

参考文献来源。

3.3.2 数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

2007年度以来,图书馆在原有基础上投入15余万元增购了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并发数、万方中国数字化期刊群、银符等级考试平台等多个数据库资源及北京书生公司的5万余种电子图书,使我院拥有各类数据库达到12个,电子图书增加到26万种。结合各类数字资源,我校师生目前可利用中文电子期刊数15 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数16 380多种,以及各类中文重要会议论文、重要报纸文章等,极大地扩展了我校教学科研的文献资源来源,较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等各种文献需求。

3.3.3 信息咨询服务持续加强

为指导全校师生用好数据库,图书馆全年开设文献检索课程8门,举办文献检索讲座4次,接待用户咨询200余人次,全年配套编发《参考咨询》42期。

通过加强数字馆藏建设、加大资源信息整合力度、开展特色咨询及信息增值服务,大大减少了读者的来回奔波,提高信息检索的速度和效率,反映信息管理机构系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并使读者更加方便地查询信息,享受高效、快捷的服务,体现了图书馆彻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被动的服务模式,形成创新的、多元的、主动的读者服务模式;另外图书馆利用服务信息网这一平台,将信息管理制度、业务流程、业务数据和服务承诺等服务指南内容在信息服务网上进行公告,极大地便利了读者及学校的监督,产生了图书馆、读者、学校三方互动共管有序的信息流通环境,初步达到了建立理想型信息管理机构信息开放系统模型的目标,印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合理性。

3.4 资源信息建设的技术保障

由于资源信息建设投资大、历时长、涉及面广,建设工作中会涉及到众多的硬件、系统集成、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等,而资源信息的建设又要求全面的开放性、普遍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上这些方方面面的要求,都需要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加以规范。如今,跨部门、跨地区对数据互联共享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资源信息建设的重心已不再是网络、服务器、防火墙和软件等具体产品,而是产品之外的标准和规范。

3.5 落实对资源信息公开结果的评议制度

资源信息不是以公开为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和管理方式。重要的是通过公开让更多的读者参与进来,对公开的效果进行评议,形成事后评议和事中监督相结合的制约机制,保证公开的彻底性。要让公开的信息为读者所利用和掌握,这就涉及到对资源信息公开结果的评议。对成效的评议,首先应把握住一个客观的标准, 对资源信息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程序、时间和责任等方面要做更为细致、科学的规定,公开内容既要有定性要求,更要有量化标准,自上而下,责任明确,使每个馆员都能做到服务有标准。其次,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应做到“四个结合”即:读者评议和馆内考核相结合;定期考评和不定期考评相结合;经常性考评和专项性考评相结合;专门机构考评和相关机构考评相结合。第三,对评价结果要有适当的使用。对评价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尤其是评价结果,要作为部门和单位工作完成情况和任职、奖惩的重要依据;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整改措施并将结果向读者公开;要对评价中较差、不合格的单位、部门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从20世纪70年代阿克洛尔夫提出信息不对称概念至今,形成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广泛运用在社会各领域,得到了时间的验证,其应用价值,对信息机构管理和资源信息服务公开的开展也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与指导意义。

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在新的形势下只有从管理相对人最为关心的读者服务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行资源信息服务公开,才能有效地抑制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雷润琴.传播法——解决信息不对称及相关问题的法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游五洋,陶青.信息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N].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05-08.

[4]刘飞宇,王丛虎.多维视角下的行政信息公开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韩毅,等.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发现与组织[J].情报资料工作,2006,(5):65-67.

上一篇:浅谈幼儿交往礼仪教育下一篇:劳 动 合 同 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