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信息不对称

2024-10-10

银企信息不对称(共8篇)

银企信息不对称 篇1

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末我国中小企业将要突破2300万家,企业数量占全国注册企业数的99%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分别占全国企业的60%和40%左右、提供的就业机会占全社会的75%,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越重要。近几年中小企业虽然迅猛发展,但困扰它们进一步发展的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以我国银行业的龙头中国工商银行为例,2006年4月末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虽达到了1000亿元,但还不到其贷款总量的3%。究其原因,大部分理论界人士认为,银行在与中小企业合作过程中,企业处于信息优势地位形成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因素,它使得银行产生惜贷和慎贷心态。2005年7月28日银监会发布《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贷款意见》),虽然就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提出一些要求,但具体如何开展仍要银行自身去做,银行应主动考虑该做什么,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坐等帮忙,方能取得良好效果。笔者根据以往工作经验,认为银行通过自身努力同时借助社会和政府的力量,合力解决以下三个问题,可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状况。

一、建立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解决“人”的问题。客户经理制是现代商业银行在开拓业务经营中建立的以客户为中心,集推销金融产品、传递市场信息、拓展管理客户于一体,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一种金融服务方式。《贷款意见》第五条明确要求“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实行客户经理制,在具体管理中,实行‘四只眼睛’原则,每两位客户经理共管一批客户。” 在私营企业发展发展的浙江台州,中小企业已成为该市的经济主体。台州市商业银行循着“额小、面广、期短、高效”的信贷方针为台州市中小企业服务,致力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在全国中小企业普遍 “贷款难”情况下,该行的中小企业贷款满足率达到了80%以上,100万以下的贷款户占其全部客户的94%左右。2005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已由建行初的13.1%降到1.7%,当年实现净利润1.8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48.2%,具备了连续不断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能力。之所以如此,主要是解决了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据该行董事长陈小军介绍,客户经理制是该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主要渠道。具体做法是,到客户中去,让客户了解银行,让银行以客户关系为导向而非以数据处理为导向的灵活管理来获取软信息,以此印证客户财务指标,实现客户信息的充分披露。台州市商业银行运用客户经理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方面取得了成功,笔者认为其主要在于:(一)科学地认识客户经理。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客户经理主要是从原来的信贷员演变而来,因此,有许多人认为客户经理就是原信贷员的翻版,只是称谓的变化。实际上,客户经理制与信贷员制有着本质区别:信贷员制是以银行为中心,体现的是银行对客户的支持;而客户经理制是以客户为中心,体现的是银行为客户服务的理念。

(二)科学地管理客户经理。以打造一支善打硬帐、能打胜仗的队伍目的出发,银行必须在任职资格、选拔聘用、专业培训、业绩考核等方面对客户经理进行科学的管理,发挥客户经理最大效能。[!--empirenews.page--]

(三)科学的工作方法 客户经理在工作中做到“诚、勤、细、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诚”,就是要讲诚信。在与客户打交道时真诚相待,言行一致,急客户所急,想客户所想,赢得客户信赖,换取客户诚心。所谓“勤”,就是勤谈,勤跑。与客户经常沟通与交流,了解客户的动向,知晓客户的所思所欲,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在激烈的商战中抢占先机。所谓“细”,就是细致入微。在营销前充分了解客户,知道客户看重什么,需要什么,发掘合作空间,同时细心观察,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捕捉蕴藏在事物背后的商机。所谓“新”,就是创新服务方式,改变传统的习惯思维和做法,将新的营销理念和服务方式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

(四)科学的管理制度 客户经理在工作中要坚决执行访客报告、客户经理例会、项目上报立项、信息上报和反馈、市场开发协调等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保证工作的开展。众多银行成功的经验也表明,一支技术过硬、服务过硬的客户经理队伍,必然能成为中小企业的家里人和贴心人,也必然能更好了解企业的实际状况,也就能很好地扭转银行在银企信息不对称中的劣势地位。

二、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解决“信”的问题。客户经理通过努力虽然能够了解企业的一般情况,但对企业主要经营者及企业的资信程度等深层次情况,不可能完全了解,银行也很难掌握,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资源掌握企业的信用情况。

(一)利用征信系统,了解信用记录。征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其主要是通过提供信用信息产品,使金融交易中的授信方或金融产品购买方能够了解信用申请人或产品出售方的资信状况,从而防范信用风险,保持金融稳定;同时,通过准确识别企业、个人身份,保存其信用记录,有助于形成促使企业、个人重视保持良好信用记录的约束力。2006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发布:全国统一的个人征信系统正式运行,今后凡办理信用卡、开立个人结算账户(包括储蓄存款、代交代扣费业务等)或向银行贷款者,信息都将进入系统,信用记录好坏,一目了然,个人征信系统已能做到:“如果借了钱赖账的话,不管在哪里赖账的,全国都知道。” 2005年12月15日,全国统一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主要商业银行实现联网试运行,同时上海、天津、浙江、福建四省市能提供实时查询服务,该数据库作为企业征信系统的主体,能提供关联企业的查询功能。2006年6月30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可实现全国范围内所有商业银行联网, 企业征信系统已经成为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工具,商业银行发放企业贷款也离不开该系统。

(二)收集公共信息,了解企业状况。银行在工作中要注意收集涵盖工商、税务、海关、法院、统计局、供电、自来水公司、通讯、房产、银行、保险机构、担保公司、各类媒体、各类公告、企业自身的各类信息,了解并分析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如,农行江苏省分行营业部近期对从未打过交道的7家中小企业一举授信2.09亿元,就其原因,正如该行一位人士道出的其中秘密,“中小企业是不大可能多纳税的,它们真实的生产经营状况往往要好于或等于纳税体现出来的生产经营状况。因此,通过‘银税通’能测算出‘企业至少有多好’,从而为信贷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而这些企业,正是通过“银税通”系统筛选出来的佼佼者。[!--empirenews.page--]

(三)同业互通信息,畅通信息渠道。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最近提出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贷款 “六条机制”,其中就有一条“中小企业失信披露机制,即把中小企业贷款违约信息,纳入银行业监管部门的违约登记系统中,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信息交流平台”。银行同业之间除了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外,相互之间还应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做到客户信用等级等信息资源共享,预防和减少有严重道德风险倾向的不良客户利用银行间的业务竞争而重复借贷或多头骗取银行资金现象的发生。同时,对不良客户实施“黑名单”制度,统一制裁。

三、建立行业内担保机制,解决“量”的问题。国内中小企业融资时,银行普遍要求企业提供抵押或通过信用担保机构提供担保,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的问题。目前中小担保机构大多由各级政府支持建立,如果政府行为得不到制约,可能会以出资人身份不适当干预担保业务活动,出现各种形式的指令性担保,担保机构无法控制对企业的担保量,银行在遇到风险时也很难执行到位。笔者认为如果借助政府的力量,发展一些有前途的行业,形成企业集群,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行业自律,建立行业内的担保基金或通过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的担保,可有效解决银行的贷款量问题。

(一)建立行业担保基金。银行通过信用担保机构担保的作用,不是简单地转移风险,因为那样只会使金融机构将所面临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陷阱问题转嫁给自己,或者把风险转移给担保机构,贷款的整体风险水平并未降低,最终是由更多的机构来承担。建立行业担保基金,可有效的防范这部分风险。担保基金可按不同的行业单独设置,可由行业内企业按资产规模大小自愿出资并由出资企业成立的管理委员会管理,是否提供担保、担保额度的大小由管理委员会专家组研究决定,政府不得进行干涉,担保风险由出资人共同承担。建立行业担保基金可通过行业内专业化的经营信息资源、专门人才的利用以及专门技术来进行信息搜集与处理,行业内人士对行业发展和企业实际状况的了解有着特定优势,是银行和中介结构远远不可相比的。当行业内中小企业向银行借款时,由担保基金对该企业初步评估并确定对该企业的担保量,银行在对企业贷款额度审查方面可采取拿来主义。同时,由于行业内的中小企业为担保基金提供了资金,企业也就有义务和银行共同监督贷款企业,进而有效地降低银行应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风险。

(二)企业集群内上下游企业间的担保。企业集群通过产品的价值链、供应链和销售链把多个企业捆扎在一起,企业之间相互关联。企业集群不仅鼓励企业双方信息共享和加强各方对价值和信念的了解,而且提供的建议和帮助能作为增进商誉和加强友好关系的信号,形成一个良好的信用网络,集群内上下游企业可通过这一网络互相提供有效的担保。当企业需要资金时,可由该企业的上下游企业共同为该企业提供担保,银行通过审查该企业和上下游企业间的购销合同,来确定企业担保量是否符合银行的要求,银行在确定贷款的同时还要与和贷款企业相关单位共同签订多方合作协议,将该企业和上下游单位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一起统一到银行的监控下封闭运作,达到“多方共赢”目的,减少银企间的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并不断提高银行对集群内中小企业信息流的认同感。[!--empirenews.page--]“勿以客小而不为”小客户有朝一日也会成功,而成为大客户。银行今后是得中小企业者得天下,银行业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面对困难要主动出击解决问题,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来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定能获取能给银行未来带来丰厚收益的客户群。

银企信息不对称 篇2

1 不完全契约与金融交易

契约, 亦称合同、合约或协议。在经济学中, 所有市场交易都被看作是一种契约关系, 并将此作为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从根本上说, 人们的经济活动都是借助契约进行协调和激发的, 每一次交易都是一个特定的契约安排在实际生活中, 交易各方制定和执行的契约往往共有不完全性, 总包含缺陷和遗漏, 总有模棱两可或含有歧义的规定。

契约的不完全性主要表现为契约的不平等性、不完善性和风险性等三个方面, 而其存在的原因, 在于个人的有限理性, 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性, 以及由此导致的交易费用, 使得契约当事人或契约仲裁者无法观察或证实一切。与此同时, 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缺陷而导致契约双方的行为难以得到约束, 在某一方违约时而不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也造成了契约的不完全。这种契约的不完全在我国银行与企业的金融交易中十分突出。在我国的经济转型时期:政府为了支持国有经济的发展, 通过行政或政策手段要求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或优惠贷款, 而这些负债对国有企业只是软约束, 可以长期占用不还, 并且银行通过法院获得国有企业偿债率很低, 所以在这样的信川制度安排下国有企业利用这种特殊的、不完全的契约而形成了“赖帐机制”。

2 不对称信息与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就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对未来收益权利的平等自愿转让。在金融市场上, 货币资金需求方与货币资金供给方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往往是不同的, 前者要远大于后者。企业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产品市场份额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都有充分的认识, 而银行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 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种资金供求双方对信息占有的不对称性质导致了两种后果:一是交易发生前的逆向选择;二是交易发生后的道德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市场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市场, 二者之间重复博弈的结果导致银行出现“惜贷”或“惧贷”。这也是信贷交易发生前的商业银行的“逆向选择”行为。

3 我国银企关系的现状

(1) 巨额不良资产是背在银企身上沉重的历史包袱。当前,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难点是改善银行和企业的债务关系, 改变银行面临的“硬负债, 软资产”的困境。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 一方面是银行的不良债权, 另一方面又是企业的不良债务, 这已成为背在银行和企业身上沉重的难以化解的历史包袱。

(2) 企业信用低下以及信息严重失真导致的最终后果是银企关系扭曲, 银行陷入两难困境。一方面由于企业信用低下, 信息成本增加, 信贷风险上升, 银行不得不通过提高利率水平表现为向上浮动来增加预期收益;另一方面贷款利率高, 又会带来两种风险。一是不计成本的企业将会把低风险偏好的企业逐出市场;二是利率提高的事后效应极可能诱使企业选择高风险的投资项目, 或在制度监控不力的情况下改变贷款用途。最终由于信息失真, 信息披露不完全, 加上制度惩罚不力, 违约成本低, 银行不愿贷款, 企业不愿还款, 市场行为扭曲。

(3) 政府行为不规范、不合理、不合法。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依法开展业务, 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干涉”, 同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令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或提供担保”。但是政府的行政干预并未因《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而发生根本性改观, 甚至某些政府官员还没有意识到违反银行法也是违法。

(4) 解决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对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渐进式的改革模式, 由于产权制度改革的相对滞后, 企业预算软约束、法律法规不健全和不良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的银企之间金融交易的信用结构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 银企之间普遍缺乏信任, 诚信贬值。在W TO的背景下, 积极探索改善我国银企之间信用关系, 营造相互信任、共同合作的经营氛围, 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是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的。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考虑以下几条途径:

①以银监会为中心搭建网上企业客户信息咨询平台, 充分发挥银监会的特殊地位和监管方面的信息优势, 为各商业银行获取企业信息提供便捷的渠道。这个信息平台可以以银监会已有的信贷信息登记系统为基础, 会同工商、税务、海关、司法及有关社会中介机构, 建立和完善对企业的资信、银行授信及守信情况等信息管理的功能, 并且实现联网运行。

②整合商业银行系统内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及其资源, 建立“客户经理服务网络”, 增强商业银行对企业授信风险的应变能力。首先, 商业银行系统内部应建立一套适应企业业务特点的, 涉及银行各层次的, 市场营销、信贷管理、业绩考核、利益分配等体系和机制, 为实现各层次机构之间在企业客户营销与风险控制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提供动力。其次, 商业银行内部应将目前各自分散的网络整合起来, 建立以总行为信息中心、各分行为子系统的客户信息咨询服务系统, 为实现客户信息资源的共享, 加强对企业授信风险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将各级分支机构及其各个客户经理连接起来, 组成“客户经理服务网络”, 增强客户经理整体力量, 使得企业的重要信息能被最大限度的捕获, 增强商业银行对授信风险的应变能力。

③创建新型银企关系, 努力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障碍。银企之间要建立良好而持久的合作关系。银行和企业作为信用链的重要节点, 只有相互依存, 互惠互利, 才能巩固各自的长期利益, 这一点必须成为双方的共识。银行可以向重要企业的董事会中派驻代表, 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现金来往及管理层对未来经营的判断等, 搜集企业全方位信息, 为银行决策提供依据。同时, 通过提供理财服务, 协助客户进行债务的重组、融资的规划, 解决客户实际困难, 改善与企业的关系, 提高企业还款的主动性。

④贷款承诺。银行通过向企业客户提供贷款承诺来创造长期联系和收集信息。所谓贷款承诺, 就是银行同意在未来某一时期中以某种与市场利率相关联的利率向企业提供某一限额之内的贷款的承诺。这样做对企业的好处就是当它需要贷款时便能得到。对银行的好处则在于贷款承诺开创了一种长期联系便利了它的信息收集工作。此外, 提供贷款承诺, 要求企业连续不断地提供其收入、资产和负债状况、经营活动等等的信息。因此, 贷款承诺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减少银行筛选和收集信息成本的有力手段。

摘要:我国经济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扭曲, 是银企金融交易中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不完全契约、不对称信息和信用的次优博弈等市场缺陷的存在, 银企金融交易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的存在不可避免。研究了银企金融交易的内在机理, 针对上述问题, 提出一些见解。

关键词:银企交易,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范长缨, 田梦云, 柴美群.信息对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2007, (1) .

[2]范长缨, 李希文.企业引入管理信息系统的若干思考[J].财会月刊, 2006, (3) .

留住“信息不对称” 篇3

这个创新产品很快得到网民认可,开卖之后四天之内吸引22.38万网友参与,7300万元的目标募资额很快就实现了。

“娱乐宝”的官网上,赫然写着“我们都是出品人”。小伙伴们见面,终于可以谈点高大上的内容了,比如“你投了范冰冰吗?”或者答:“我投了小四(郭敬明)的《小时代》。”虽然,目前小伙伴们还不能为电影选择男女演员,但联想起美国热剧《纸牌屋》已经通过大数据来选择演员和剧情,今后由中国观众来决定演员,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电影是传统行业,但凡传统行业,常常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信息不对称。因为互联网跨越时空的特性,特别是可以产生和利用大数据的特点,互联网正在改变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不可否认,很多行业的生存就靠信息不对称,对他们来说,这无疑是一种痛苦的颠覆。

在长达上百年时间里,管理咨询行业以局外人的身份,向企业提供解决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但在购买咨询服务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十分严重。比如,挑选咨询公司时,企业无法精准判断,这家咨询公司能否带来真正有效的贡献;同样,项目完成后,企业还是很难评估咨询的效果。对咨询这件事,客户只能根据咨询公司的品牌、咨询顾问的职业背景以及言谈举止进行判断,之后,客户不得不壮着胆子支付一笔天价咨询费,然后默默祈祷能获得物有所值的建议。

这种感觉,有些类似在传统媒体做广告。媒体强调的是“我们拥有30万份的发行量”,“我们收视率非常高”,“我们拥有一批高端读者”,至于企业投放广告后,能吸引多少眼光停留,能拉动多少销售,始终是个未知数。或许,唯一能安慰客户的是,总有人能看到广告,它们总能为我的品牌加分。

无怪乎,美国百货商店之父约翰·沃纳梅克说出了那句经典名言:“我知道我的广告费有一半是浪费的,但我不知道浪费的是哪一半。”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互联网广告诞生之后,可以精准统计点击量和阅读率,越来越讨人喜欢。无独有偶,利用数据分析和大数据技术的小型咨询公司正在崛起,他们可以用实实在在的数据,打消企业的疑虑,并赢得了企业的认可。知名咨询公司的根基正在动摇。

互联网这种特性,正在被有意开发和利用。平安集团董事长兼CEO马明哲在不久前出席平安2013年业绩发布会时表示:做互联网,一定要在信息最不对称的地方做,这样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这话一点没错,马云的淘宝网,就颠覆了信息不透明、通过层层批发销售运转的传统商业。拜他们所赐,消费者可以低价购买到商品,但全国大中小城市众多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只能喝西北风。

互联网行业作为信息行业,或许其天然使命就是打破信息不对称。但有意思的是,信息不对称原本就是万业安身立命之本,也是社会分工的重要因素。正因为信息不完全对称,每个行业才能从中获取回报。甚至在一个行业内部,信息不对称也是企业积极维护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被称为“Know-how”,也就是诀窍、技术秘密,直译过来,就是“我知道怎么做”。换言之,如果这些信息彼此都知道,领军企业还能从中获取高额溢价吗?

从生活角度看,打破信息不对称,的确可以让生活更便捷。不过,请不要忽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快乐和惊喜。如果每个巧克力的口味都一目了然,就不会有那句阿甘名言:“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得到什么。” 同样,如果每个人都想知道下一曲播放什么,乔布斯就不会对“随机播放”这个功能情有独钟。

税收征管中信息不对称的危害 篇4

中国最初的税收出现在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最早出现的财政征收方式是“贡”,即臣属将物品进献给君王。当时,虽然臣属必须履行这一义务,但由于贡的数量、时间尚不确定,所以,“贡”只是税的雏形。而后出现的“赋”与“贡”不同。“赋”远指军赋,即君主向臣属征集的军役和军用品。但事实上,国家征集的收入不仅限于军赋,还包括用于国家其他方面支出的产品。此外,国家对关口、集市、山地、水面等征集的收入也称“赋”。所以,“赋”已不仅指国家征集的军用品,而且具有了“税”的涵义了。有历史典籍可查的对土地产物的直接征税,始于公元前594年(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实行了“初税亩”,按平均产量对土地征税。后来,“赋”和“税”就往往并用了,统称赋税。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控经济社会政策的重要工具。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国家征税构成了对纳税人经济利益的侵犯,因此偷逃税款是纳税人本质的、天然的心理动机。据资料显示,2004我国税收流失的绝对额在4000亿元左右,2005年我国总体流失在3200亿元至4300亿元之间,约占应纳税款的30%以上。信息不对称对我国税收征管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从这个意义上看,任何完美的税制都无法绝对避免税收流失的发生,一些对治理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各项举措的研究和探索也仅仅是立足于把税收流失的规模控制在某一合理的范围之内,尽管合理的税收流失规模范围究竟应为多少,目前在理论界尚无定论,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税收流失规模无疑已经远远地超出了这一合理范围。

一、对资源配置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是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现象对经济体系中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各种资源流动和组合的危害。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于纳税人而言,更确切地说是国家向偷逃税的纳税人所支付的“财政补贴”。这种“财政补贴”的存在,使同类企业或同类产品的税收成本不同,从而引起市场失真,错误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同时,还会破坏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迫使那些守法纳税的经营看要么转而改行,要么被挤出市场,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市场效应。从税收与商品的价格关系看,由于税收是商品价格的组成部分,因此,如果某些商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税收流失,就会使这些商品在市场竞争中与依法纳税的同类商品相比具有价格优势,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或者在同样价格条件下赚取更多利润,从而使得对该商品的需求扩大,或者吸引更多的资源投人到该商品的生产经营中来。

另外,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对资源配置的危害还表现在它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虚耗。纳税人为了利用各种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漏洞,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研究各种偷逃避税方案,有的还花费大量钱财聘请专业顾问,或对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式进行无谓的调整。而作为征税人的税务部门,为了防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发生,减少偷逃税,不得不额外增加各种软硬件设施,增加更多的税收征管人员和稽核人员,导致税收征管成本增加。最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还会造成各种财务、会计信息的扭曲,从而危害人们的经济决策和投资决策,而决策的失误往往是资源配置中最大的失误。

二、对国家宏观调控功能的危害

首先,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可能会危害到政府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由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使得能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中获得更多利润的地下经济活动“繁荣”起来。一方面,由于地下经济能通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活动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断积聚更多的财力物力再投入到地下经济活动之中,通过本身的繁殖增长起来,另一方面,地下经济活动的高收益、高回报会吸引公开经济中一些资源的流入。而地下经济逃避了政府的管理和监控,其增长率、就业人数等指标都没有纳入到政府的经济统计数据之中,这样容易使宏观调控部门对现实经济的真实情况产生误解,对包含公开经济与地下经济两部分的真实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把握不定,容易只注意可观察到的公开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规模,而忽视了地下经济的危害。除了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外,地下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会对其他各项经济统计指标造成扭曲。

其次,作为宏观经济调控决策的重要依据的有关货币供求的各项指标,也可能会由于地下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存在而受到危害,产生扭曲。例如,由于地下经济活动往往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严重、利润比较丰厚的经济活动,要维持这些活动相应地需要吸纳相当一部分货币,如果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供应量时只考虑到公开经济的货币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地下经济的货币需求就会使得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中货币供应不足,导致中央银行增加货币发行。从表面上看,中央银行是多发了货币,但如果考虑到地下经济的货币需求,则这种过大的货币供应量实际上是与整个经济活动的需要相适应的。再如,现金被誉为地下经济的天使,为了偷逃税和逃避其他监管,地下经济活动大多以现金交易方式进行。这样,随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日益严重、地下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社会,对流通中现金的需要也会增加。以上这些都会危害到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现金需求量、货币流通速度等指标的统计和分析。

三、对收入分配的危害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一方面导致纳税人之间税收负担的不公平分配,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还产生了极坏的示范效应,导致了守法纳税者的心理失衡和追随效仿,从而造成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的恶性循环。首先,部分纳税人通过偷税或避税等手法使实税负水平大大低于同行业的其它纳税人,本来纳税人作为税收的负担者,其实际税收负担应该是与其生产、经营、收入情况用一致的。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者逃避了纳税的义务和负担,而国家总的税收计划和任务却并未因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而有所减少,因此,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者所逃避掉的税收任务就势必转嫁到那些依法纳税的纳税人身上,从而加重了守法纳税者的税收负担。其次,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对税收流失,使实际税收收入低于预期的税收收入,为了获得既定的税收数额,政府不得不提高法定税率水平.或扩大征税范围,开征新税等,以保证财政支出的需要。从而使依法纳税者反而要承受更加沉重的税收负担,使社会财富的分配更加不公,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银企信息不对称 篇5

研究

杨晓秋/过仕明

2012-12-25 11:19:51 来源:《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04期

【英文标题】On the Strategy of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 Based o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作者简介】杨晚秋,女,1973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哈尔滨150080

过仕明,男,1959年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哈尔滨150080

【内容提要】 文章针对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探讨各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信息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信息不对称问题。

Based on analysis of library paper documents loan services, inter-library loan and document delivery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consulting services,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phenomenon of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and uses data mining technology to resolve information asymmetries problem.【关 键 词】信息不对称/图书馆/信息服务/数据挖掘asymmetric information/library/information services/data mining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的概念源自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 Akerlof)1970年提出的信息非对称论。1970年8月,乔治·阿克洛夫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柠檬”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一文中,通过对美国一个二手车市场交易的观察和分析,发现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处于信息劣势的交易者利益受损并最终导致二手车市场交易的萎靡。斯坦福大学教授迈可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也对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三位经济学家运用信息理论,经过30多年对市场交易行为的分析研究,共同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并因此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1]。信息不对称理论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经济学上,“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交易中参与交易的双方在掌握信息上处于不对称状态,从而引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交易双方所处地位的不同及条件的差异,使双方掌握的信息量总有一些差距,这就使“信息不对称”成为一种长期的、普遍的经济现象。信息不对称理论提出之后,许多经济学家对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并将这一理论的研究和应用扩大到诸如传统农产品市场、现代金融市场等领域,并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成果。

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范围非常广泛,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也不例外。读者服务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但会降低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质量,浪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欲望和情绪,招来读者的怨气和偏见,从而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利用率。久而久之,这种情况就会阻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信息不对称理论对于正确认识图书馆的工作本质与特点具有重大的启发作用。图书馆是现代社会信息流动整体系统中一个重要的节点,信息在其间储存、交换、流动。图书馆是信息进出的物质性媒介,信息分布、交流的不对称性特点在它的身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图书馆处于高位信息与低位信息对峙的界面上,它既是一个信息流动的闸口,这个闸口放入、放出相关的信息,还屏蔽了某些信息,同时它又是一个信息的过滤器,其主动性、能动性的地位与作用在信息整合的工作中则显得非常突出。因此,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图书馆界并加以研究分析,在剖析图书馆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基础上探索其防范措施,在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综观图书馆活动,作为收集、整理、储存、传播信息的场所,存在着非常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图书馆总是比读者掌握更多的馆藏信息,读者总是比图书馆掌握更多的需求信息。馆员对馆藏信息和用户信息的占有量形成了一个信息集合。同样,用户对馆藏信息和馆员信息的占有量也形成了一个信息集合,理想的状态是在服务过程中这两个集合能够完全重叠,从而达到完美的服务结果。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信息集合有交叉,不会完全重叠,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当然这种信息不对称现象不同于经济领域里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它的危害不是在金钱利益驱动下形成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是形成一定的信息鸿沟,造成信息过载与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使读者的信息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对图书馆失去信心和兴趣,最终阻碍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持续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图书馆信息服务主要包括馆藏纸本文献的借阅服务、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等。本文将针对这三大核心服务内容,探讨各项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应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相关问题的新思路。

2.1 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属于图书馆的传统信息服务,即使在网络技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仍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图书馆借阅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包括:(1)由于读者不熟悉OPAC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不能根据对文献的需求构造合理的检索表达式,从而导致不能在图书馆所收藏的各类纸质文献的机读目录中,准确、全面地检索出所需文献;(2)读者不了解图书馆各类文献的分类知识和排架规则,导致在检索机或OPAC上检索到文献,但却不能在图书馆书库中快速获得;(3)由于读者不熟悉图书馆借阅规则导致借阅行动失效;(4)在借阅服务过程中,由于馆员不了解读者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如利用文献信息资源情况、吸收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读者检索习惯等,导致馆员不能够针对每一位读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按需服务。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图书馆拥有馆藏及服务方面的完全信息,处于“卖方”的地位,读者处于“买方”的地位,两者处于一种信息不对称状态。从某种程度上说,读者借阅需求能否得到充分满足,取决于读者与馆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程度。在多数情况下,馆员占有主导和导向作用,馆员的服务行为常常影响读者的借阅行为,这里就存在着道德意识问题。在信息服务过程中馆员的主要不良表现为:服务态度冷漠、服务水平低下、解答读者检索提问敷衍了事、当一种检索途径无效时,拒绝提供更多检索途径等。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中的逆向选择行为,严重制约了读者的借阅需求,同时也影响图书馆发挥其应有的信息服务功能。发生在借阅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读者的借阅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对图书馆失去阅读信心和阅读兴趣,馆员的服务行为得不到认可,图书馆的功能与作用逐步削弱,从而使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受到置疑。因此,如何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对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的阻碍作用,应引起图书馆界的高度重视。

2.2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在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包括:(1)读者由于检索知识的缺乏,不能有效利用文献传递服务网络中的联合目录以及其他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到自己所需文献的基本信息,从而影响其利用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方式获取所需的文献资源;(2)由于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与其他传统图书馆信息服务相比,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特性,读者由于受到学科差异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限制,使得读者很难对该项服务具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和利用,因此,在收取服务费用时,很容易使读者产生误解和不信任的想法,错误地认为此项服务是图书馆为了变项收费而故弄玄虚,从而影响读者对该项服务的有效利用;(3)对于参加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图书馆来说,在服务现状、服务发展动态和服务费用等方面与中心馆及其他用户馆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从而影响其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质量;(4)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普遍处于被动服务状态,没有对读者群各个层面进行科学、系统、长期的调查与分析,缺乏对读者阅读心理、需求方向、专业特长、检索利用文献信息的水平和阅读习惯等信息了解,从而加剧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之成为制约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持续发展的瓶颈。

2.3 信息咨询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咨询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1)多数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还处在传统认识上,总是认为图书馆只是借书还书的地方,对于图书馆在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知识导航为主体的新型服务模式,如网络信息咨询等服务方式不甚了解,因而更谈不上能够有效利用;(2)由于读者不能高度重视各种检索知识与检索技能的学习和提高,针对图书馆开展的相关培训讲座,多数读者持有一种敷衍了事的学习态度,从而使得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信息咨询等深层次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不能更好地被读者认知和利用,从而造成在信息咨询服务方面,读者与图书馆的信息不对称,影响服务的开展效果;(3)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的读者类别和层次多种多样,而形形色色的读者群又分别存在不同的文献需求特点,因此,对于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人员来说,对读者需求差异性的了解也存在着不对称的现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这种不对称现象,以提高服务的质量;(4)在信息咨询服务过程中,咨询员不仅要解决读者咨询的相对简单的问题,而且遇到专家学者时,还要具备引导资深专业人员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因此,对信息咨询员来说,由于其专业知识有限,在面对各种可能的复杂咨询问题时,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是很难完全避免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信息不对称现象

图书馆信息不对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它将长期伴随图书馆。信息不对称一方面使图书馆所拥有的馆藏文献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使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严重影响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抑制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从目前文献研究现状看,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解决图书馆信息服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是提高馆员业务能力,建立合理的人才队伍;二是建立和完善馆员激励与约束机制[2];三是加强读者群信息素质教育,建立与读者沟通、互动的有效机制[3];四是建立信息公开机制,抑制信息不对称[4]。由此可见,目前,规避图书馆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还只是停留在职业道德建设、制度建设和信息素质培养等层次的相关研究中,未能引入有效的技术手段,主动研究读者行为需求,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以达到最大限度地缩小图书馆与读者之间在信息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1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馆藏纸本文献借阅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众所周知,在图书馆巨大的馆藏中,每位读者感兴趣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因此,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动化集成系统,针对读者纸本文献的借阅信息等各类数据资源进行统计与分析,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找出读者与借阅图书的关联,分析不同类型的读者喜欢哪类书籍以及读者的阅读习惯,进而建立提供图书推荐服务的模型。然后根据读者需求,主动推送其所需的各类纸本文献信息,从而在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为读者节省宝贵的时间,并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的好感与依赖,从根本上转变读者对图书馆的看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水平,发挥现代图书馆应有的功能和职责。例如,图书馆通过对读者借阅记录进行数据挖掘,可以分析出不同类型读者所借书目的集合。当读者再次入馆借阅文献的时候,系统就可以自动为读者提供所需的各类文献信息,从而指导读者借阅服务,有效地抵制信息不对称现象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3.2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只依靠读者被动地提出对外馆文献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图书馆应根据读者对馆外文献的各种需求,进行随时跟踪和统计分析,以掌握读者文献需求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为读者免费推送外馆文献需求目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索取馆外文献,规避读者在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由于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影响读者对文献的全面、及时和准确的获取。

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根据读者以前文献传递请求资料,以及经常访问的网页进行分析、挖掘,从而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方向,确定个性化服务的内容,主动为读者搜寻符合其需求的文献传递目录,并将相关资料目录主动推送到读者手中。例如:图书馆文献传递员能够应用关联挖掘技术,定期统计与分析文献传递用户数据库中的读者数据,全面挖掘本馆读者对外馆文献的需求规律与特点,并以此为依据,为本馆从事不同学科和不同研究课题的读者,定期检索文献传递服务网络或外馆网站,以获取读者所需相关目录信息,为读者通过文献传递方式获取外馆文献提供引导。由此可见,采取数据挖掘技术将使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有效地克服图书馆在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因读者与图书馆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3.3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规避信息咨询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提高信息咨询服务水平,促使信息咨询服务技术、手段及服务对象上的改变,具体表现在:(1)利用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对用户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可有效处理用户提出的各种复杂咨询问题,可实现在多媒体、电子文件等多种形式的、大量无序信息资源中检索、分析、优化出用户满意的决策支持结果;(2)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其分析查询的高效率和交互式图形接口能够高质量、迅速地满足用户特定的信息需求。

由此可见,数据挖掘为分析和挖掘信息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据环境,利用数据挖掘工具,一方面可使信息咨询员从海量数据中分析出事物之间的关联,挖掘出隐藏在其中的规律信息,形成满足用户需求的深层次信息产品;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历史咨询记录,分析出用户的研究方向和兴趣所在,实现主动的个性化信息咨询服务,从而有效地抑制信息咨询服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参考文献】

银企信息不对称 篇6

一、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我国保险中介制度

(一)保险中介与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是指提供保险商品的保险人与需求商品的被保险人各自对对方的保险服务与保险标的相关信息了解的差异。从理论上讲引入保险中介后的保险市场,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等应有积极作用。但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加、成份的复杂、各自不同的利益目标使机会主义倾向增强,监管不严使市场信息不对称性更加复杂和严重。如一些保险代理人为了自身利益对被保险人一方错误解释保险条款,隐瞒保险条款的责任免除事项等;而对保险人则隐瞒保险标的真实情况,虚构保险标的信息,并与双方中的一方串通欺骗另一方。

(二)信息不对称与保险中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首先,信息不对称将会加剧保险中介的机会主义行为。机会主义行为是指人们借助于不正当手段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使中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这一特点会助长这一行为的发生。其次,阿克罗夫(Akerlof)的“逆向选择”理论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能使伪劣商品将好商品挤出市场。而保险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同样将使中介人为了自身利益进行“逆向选择”,从而增加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的风险,进而对市场造成损害。再次,道德风险是保险中介市场最为普遍的现象。它是指由于信息不对称、监督不力,代理人得到的收益远大于他所付出的努力的“搭便车”偷懒、机会主义行为等问题。我国保险市场中介人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隐瞒和欺诈,它对保险市场的损害后果是极为严重的。

(三)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保险中介交易费用与寻租成本。首先信息不对称将增加交易费用。交易费用是指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交易过程产生的费用,包括谈判、签约、监管执行和维护等费用。保险中介市场的交易成本包括代理,经纪或公估过程中的各项信息费用。保险市场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性使内部化的外部收益趋小,必然导致交易费用不合理增大,并呈上升趋势。因此,在建立和完善中介制度时,应认真比较考虑交易费用的客观性,尽量减少交易费用,提高制度效率。其次,克鲁格(Krueger)的寻租理论认为寻租活动是一种维护既得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它也是有成本的。保险中介市场的寻租活动主要是指一些人通过权利之便从事保险中介活动,造成保险中介市场利益分配机制失调,降低其资源配置效率,而保险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将使某些领域的寻租成本过小,会导致寻租活动猖獗。而保险中介制度在建立和完善中应通过加大寻租成本来减少寻租活动。

二、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现状与缺陷分析

(一)保险中介制度的相关法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自1995年颁布《保险法》之后,我国保险监管部门制订实施了《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试行)》,1911月又进行了修订并从1912月起,依据该规定对保险代理人实行资格考试,持证上岗的管理制度。2月又颁布了《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试行)》并于5月15日举行了第一次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同年11月18日成立了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1月保监会颁发了《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试行)》,今年4月又重新修订和颁布了正式的《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和《保险经纪人管理规定》,以及《保险公估人管理规定》,除监管部门制定的一些法规外,各家保险公司和同业协会也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以约束中介人行为,如个人风险抵押制度、担保制度、个人代理人行为规范等,总之,保险中介制度相关的法规制度体系已在我国初步建成并逐步发展和健全。

(二)保险市场中介的机构体系初步建立。一个成熟的保险中介市场应由代理人、经纪人和公估人组成。我们需要保险代理人为保险公司销售产品,也需要保险经纪人为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提供高水平的风险管理服务;同时,更需要保险公估人健全和完善保险的赔偿职能。长期以来,我国仅有一个中介形式即保险代理人获得了大规模的发展,而保险经纪人和公估人的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形成了代理人一枝独秀的保险中介市场主体。进入21世纪后,随着监管部门的强力干预及相关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首批三家保险经纪公司即北京的“江泰”、上海的“东大”和广州的“长城”自206月17日相继成立,又相继成立了两家保险公估公司。至此,我国目前共有10家保险代理公司,3家保险经纪人公司,2家保险公估人公司,加上已批准筹建的,中国的保险中介机构将增加到50多家。

(三)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缺陷分析

1.保险中介制度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完善。(1)现行的资格考试制度太容易以及无差别的手续费制度造成社会公众对保险代理人信任度下降以及加剧中介市场混乱等问题不利于保险中介人的发展。(2)现代制度中对保险中介人的行为控制存在较大漏洞,监控力度较差。并且对中介人行为损害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利益时的损害赔偿没有具体规定;(3)保险中介模式选择――以个人为主体的保险代理模式不仅使保险中介监管难以落实,又与社会文化传统相抵触,从而影响制度效率;(4)保险中介制度由于我国体制变革的复杂性及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奕而变迁频繁,缺乏正确的目标引导和适度的超前性。

2.保险中介制度的实施机制有待完善。(1)监管当局对保险中介市场的监管效力不高,保险中介制度规则无法贯彻执行。具体表现为:保险代理合同执行不规范;对中介机构的管理规定实施不力;中介人的行为不规范以及农村保险中介的管理真空状态等。(2)行为对协会保险中介的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突出表现就是中介人的自律性管理几乎是空白。(3)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的管理有待加强。一方面,保险公司自身对代理人管理的机构不健全,只重业务量而忽视人员管理;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对保险代理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管执行不力,造成代理业务管理混乱。

三、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保险中介在世界上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而在我国却仍然是一个幼稚产业。从国外的情况来看,保险中介对于保险业的规范和发展作用巨大。在英国,保险公司虽然只有800多家,但保险中介机构却有3200多家,超过60%的业务量是通过中介实现的。因此,面对入世后已经或将要到来的外资保险中介,迫切任务是发展和壮大我国保险中介市场,进一步完善保险中介制度。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完善,应建立在对保险中介的制度性分析基础之上,根据我国的制度环境,充分吸收国外保险中介制度的精华,科学确定制度完善的目标与原则,选择正确的制度变迁模式,并有效的进行制度完善。

(一)吸收国外保险中介制度的精华。随着入世后我国保险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我国保险中介制度所处的环境正日趋良性,因此,根据制度可移植理论,移植国外保险中介制度的部分精华为我所用:一是根据不同的制度环境和业务性质选择不同的保险中介模式;二是建立科学的资格等级、差别佣金和职业培训制度,以提高保险中介人的道德水准和业务素质;三是健全保险中介人严格的行为规范,包括担保制度、反不正当营业行为制度、客户投诉制度等。四是建立高效的制度实施机制,包括规范的政府监管,完善的行业自律机制以及以媒体为主的外部监督机制。

(二)我国保

险中介制度完善的目标与原则。从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确立与变迁历程发现,我国保险中介制度曲折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目标确立不明,从而导致频繁地强制性制度变迁,大大强化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根据我国保险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我国保险中介制度完善的终极目标应是促进保险业在我国充分有效的发展;而中间目标则可定为保护保险人、被保险人以及中介人三方利益以及促进我国保险市场体系的完善。在保险中介制度完善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有利于保护保险各方当事人;(2)有利于保险资源的开发;(3)有利于保险成本的节约;(4)有利于提高保险中介管理的效率;(5)有利于保险中介制度功能的最大化。

(三)保险中介制度变迁模式的选择。由于我国正处于转折时期,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仍需较长的时间,而长期以来制度的供给和变迁均由政府掌控,人们对此具有接受的偏好,考虑到保险中介制度变迁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在未来一个较长时间内,我国仍应采取以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的保险中介制度变迁模式。

(三)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中介制度的措施。第一,在保险中介模式选择上,寿险业务应选择以保险代理人为主体,辅之以保险经纪人的中介模式,这种模式符合我国寿险市场的现状与发展需求,而产险则应采取以代理人为主体,经纪人与公估人并重的中介模式,以符合我国产险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第二,在保险中介企业组织形式上采取以小型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模式,在完成入世过渡期后逐渐通过兼并重组过渡到较大型的股份有限公司这一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第三,完善保险中介市场准入、退出制度,对保险中介机构准入应实行许可证制度,对其退出制定合理的强制性退出与自动退出条件,而对保险中介从业人员的准入应由《公司法》、《保险法》以及相关中介管理条例从严控制并坚决贯彻执行,其退出制度则可由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依法规做出并制定出终身禁入条件,加大其违规成本。第四,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保险中介人行为规则。应由监管部门和中介协会及保险公司共同来进一步完善包括中介人的业务范围、执业规则和行为准则在内的各种行为规范并严格执行。第五,建立和完善保险中介人报酬支付规则及惩罚规则,应尽快实行差别佣金制,界定佣金管理权限及支付方式。惩罚方式应包括罚款、停止执业、永久取消中介人资格、民事赔偿,直到追究刑事责任。第六,健全保险中介制度实施机制。应该说近年来我国保险中介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现实中仍出现的许多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制度实施不力。应进一步增加保险监管机构设置与人力,加强保险中介协会的自律管理;建立保险中介人网络信息档案,接受客户投诉和社会公众的查询。第七,建立保险中介机构资信评级制度,对保险中介机构的资信评级,可由社会上权威的资信评估机构业进行。评估的重点应围绕企业信誉,包括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履约情况,业务量,市场占有率,道德品质,被处罚情况等来进行,以别于一般企业。

论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 篇7

随着近几年科技的不断发展, 一个新兴的虚拟商品交易场所——Internet网络市场即电子商务市场在迅速的发展。在虚拟商品交易场所中, 信息的有效传播、获取和交流都有着传统市场媒介所不可比拟的优势, 因此, 该新兴市场必将为商业活动带来极高效率。可是, 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也使电子商务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暴露了出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手段, 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弊端, 才能够真正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作用。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信息的不对称性可以根据不对称发生的时间分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即非对称信息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订协议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订协议之后, 事前发生的情况称为逆向选择, 事后发生的情况称为道德风险。

电子商务的核心是交易双方用信息在虚拟商品交易场所上的交流和沟通, 可以说电子商务是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商务相结合的产物。电子商务是高级形态的商务, 体现了商务本身发展的要求, 是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严重阻碍了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将会导致以下问题的产生:

逆向选择, 是指在信息资源不对称的情况下, 接受合约的当事人一般拥有私人信息并且利用另一方信息缺乏的特点而给对方不利, 从而使市场交易的过程当中偏离信息缺乏者的愿望。

道德风险, 是指交易合同达成以后, 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在最大限度增进自身效用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道德风险由于不对称信息和不完全的合同使负有责任的经济行为不能承担行动的全部后果引起市场交易各方效用冲突, 导致市场低效。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影响

电子商务是利用信息技术在虚拟商品交易场所中进行的商务交易, 在电子商务中经常会由于身份、产品和信息技术而产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势必会给电子商务的正常交易带来一定的影响:

对市场的影响:与传统市场相比较, 电子商务市场所存在的由于产品的质量保障不确定而引发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存在, 而且更加严重。因为大多数字产品多为经验产品, 它们的质量只有在拿到货物使用之后才能被发现和了解, 而许多信息商品只会被买家购买一次, 这一特点就使得生产厂家没有一个更好的方式来使得消费者完全信任他们产品的质量。同时, 因为经验产品只有通过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来了解该产品的质量情况, 所以即使做大量的广告和产品信息也并不足以使消费者相信其质量, 消费者也不会购买。如果顾客对质量有一定的了解质量, 顾客可能会冒险一试, 但若顾客对某种产品需求只会使用一次, 这种冒险的可能性将非常小。另一方面, 在电子化市场上销售商的身份信息也很难辨认, 由于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 顾客不敢冒险尝试购买, 市场运作的效率将十分低下, 甚至根本就无法运作。

对消费者的影响: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 现阶段电子商务市场还不发达, 仅仅是传统市场的有益补充, 如果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市场上有了失败购买经历, 那么他将很有可能不再进入。另外, 电子商务市场的可选择性非常强, 如果消费者一次购买不满意, 他就很有可能转向另一个可替代的商品市场。电子商务市场的上述特性以及电子商务市场中的商品特性使得客户购买的忠诚度降低, 将客户保留在一个市场上的难度加大。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以广阔的消费群为基础的, 如果一个电子商务市场上的消费者甚少, 那么这个市场也失去存在的必要性。因此, 电子商务市场中消费者的减少将会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致命的打击。

对商家的影响:从商家的角度来说, 在电子商务市场上, 拥有优质产品的卖者不能象传统企业那样简单通过扩大规模来提高竞争力, 同时电子商务市场上的商家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比传统市场上短得多, 商家建立品牌信誉的可能性降低, 品牌信誉无法发挥效力, 商家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因此, 市场要正常发展, 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解决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对策。从1998年我国的第一笔网络交易开始, 电子商务经过10年的发展, 已成为商业领域的一支生力军。但不容忽视的是, 在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背后, 还有很多影响网上购物的问题。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给那些投机取巧的人提供有利的条件, 信息优势方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不惜对信息劣势方撒谎行骗。我国信用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 使得人们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环境下交易的时候, 最担心的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在解决电子商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时, 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先进的解决方法, 同时要根据国情做一些相应的措施, 下面就是针对我国电子商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出的几点建议:

技术的完善。对内, 要建立强大的信息管理系统。商家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一方面有利于公司的信息管理, 另一方面把有关公司的、外界必须知道的信息准确地、及时地公布于大众。

对外, 要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网站。网络商家必须建立网上的电子商务网站, 随着更新网页内容, 并且保证信息的质量。作为消费者, 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个人主页, 以便让商家方便知道个人信息, 从而减少信息的不对称。这一点上, 阿里巴巴就做得很好!

交易双方信息交流。在“逆向选择”情况下, 高质量的供应商处于不利地位, 它如何在电子商务市场上向消费者推出自己的产品呢?很明显, 供应商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把有关产品质量和服务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信息优势方要做好信息传递工作。同时, 为了克服自己在交易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信息劣势方可以进行主动的信息搜索工作。

政府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政府不一定非要采取干预的手段, 但应当充分有效地引导和发挥自己的职能, 如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等, 最为重要的是制定一系列法规, 规范交易的基本规则, 包括制定质量标准、实行质量监督、要求信息拥有一方提供有利于用户选择和厂商竞争的重要信息, 缓解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程度, 保证交易双方成本、风险和收益的均衡, 使交易双方的信息地位大致平衡, 避免任何一方拥有并利用垄断信息获取暴利。一方面, 政府应当规范供给方的信息披露制度;另一方面, 还要想方设法降低信息的传递、交换、使用成本, 使企业和个人都能够较为容易地获取充分的信息, 并且以较低的成本使用公共信息, 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目前, 网络中介最典型得是各种各样的搜索引擎, 利用搜索引擎可以快捷、方便的找到相关信息。其次还有网上拍卖行、在线咨询服务网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消费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用的信息, 并且使得到的商品和服务质量与预期相近。

信息的不对称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是全面的、深刻的。如果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 电子商务必将会在其领域有效发挥其积极性, 实实在在蓬勃发展, 使其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摘要: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 尤其是科技的迅猛发展, 使得我国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 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且也降低了劳动强度, 美化了工作环境。计算机在科学技术领域和人们家庭生活中的的广泛应用, 已经让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网络的迅速发展, 使得电子商务以其交易的便捷性与开放性, 在经济中逐渐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 电子商务领域中的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也使电子商务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暴露了出来。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交易手段, 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弊端, 才能够真正在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有效地促进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刘悦欣, 孙洪墨.电子商务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破解信息不对称的买方策略 篇8

难道说买主命中注定要做“冤大头”?其实未必,且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微软低价买域名

日前,中国最大的“域名虫”北京国网公司的一笔大买卖落空了,国网公司只赚了区区数万美元。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2005年11月1日,微软宣布全面进军在线服务市场,推出网络版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进入live软件时代。而微软要进入live软件时代,就需要一个live门户,于是,从live.com到live的各国国内域名都成了微软的收购对象。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live的两个中国国内域名live.com.cn和live.cn竟然悄无声息地被微软收归囊中,与其live全球网站同步运行。

微软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原来微软自己并不出面,而是早在2005年5月就委托澳大利亚一家名为墨尔本IT的域名注册公司出面收购。于是,只花了数万美元,微软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Live的两个中国国内域名原先的持有人国网公司是一家域名投资商。国网公司手中持有的不少域名因为涉及抢注国际知名品牌的商标遭遇过诉讼,例如宜家、UPS等。据统计,2000年国网公司一度持有中国互联网顶级域名的10%。

显然,如果国网公司知道买主是微软的话,它肯定会狮子大张口漫天要价的。因为2005年上半年,Google就花费了上百万美元从国网公司收购了google.com.cn和google.cn。所以说,如果微软直接向国网公司收购的话,价钱只会比Google高而绝对不会比Google低。

微软秘密收购live中国国内域名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呢?

首先,大公司收购域名要善用匿名代理收购方式。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当域名卖家摸清楚买家的底细后,肯定会根据对方的实力确定价格。微软找域名注册代理机构出面,让国网公司摸不清楚真正买家的底细,更搞不清楚对方购买这一域名做什么用;同时,域名注册机构出面购买会让域名的价值无法真实的体现出来,因为收购域名再出售是很正常的行为。对待这样一个买家,国网公司是不可能报出大价钱的。这样一来,微软做到了“卖的没有买的精”。

其次,战略意图要精心筹划。微软是在没有任何迹象的情况下推出网络版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办公软件,宣布进入live软件时代的,在此之前,所有的工作都在秘密进行,其中包括悄无声息地将live全球域名及众多的国家域名拿下。不难想象,如果微软贸然地放出风来,手中持有这些域名的人肯定会漫天要价。可以估算,微软在收购域名上省下来的费用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案例二:“货到地头烂”,同仁堂的采购“狠招”

河北省安国县的庙会是全国有名的药材集散市场。每年冬春季节,全国各地的药农、药商云集于此,购销药材。

北京同仁堂的采购员也是这里的常客。但他们在采购中使用了许多技巧,购买的药材要比其他的店家便宜许多。那么,他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上一篇:电子信息 文档下一篇:海南三亚那个摄影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