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信息不对称度(共7篇)
旅游产品信息不对称度 篇1
引言
信息不对称度的研究在国内外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目前的研究也不够深入, 关于信息不对称度的变化的探讨还处于一般性的定性论述。本章主要研究营销信息不对称的变化的基本趋势。首先, 详细分析了“S”型产品销售生命周期中质量信息不对称度曲线的性质, 作出了变化曲线图。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S”型产品的销售生命周期中信息不对称度的变化趋势, 找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信息不对称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S”型产品生命周期中质量信息、价格信息不对称度, 作者认为选择SD作为信息不对称度控制的模拟方法, 对如何控制信息不对称度进行了探讨。
1“S”型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度动态变化
“S”型是市场营销理论中一种典型的产品周期类型, 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引入期, 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在其不同的周期中, 信息不对称的变化有其基本规律。
1.1 引入期产品信息不对称
在引入期, 产品销量较低, 平均成本高, 多采用成本加成定价营销。发行广告的目的主要针对早期的采用者以建立知名度, 大力加强促销吸引试用者。在该时期, 从价格属性来看, 由于企业生产成本高, 如果采用加成定价法或快速撇脂法定价, 产品有比较大的降价空间。所以, 价格信息不对称度是很高的。从质量信息来看, 客户的信息一般只来自于商业来源, 因为他们本身是第一批的产品使用者, 其他的信息来源可能还没有可获取渠道。这样, 他们一般很少甚至无法通过个人、公共来源来确定产品的质量信息。然而, 商业来源信息可能会存在逆向选择, 企业可能会对客户隐瞒某些不利于销售的质量信息, 甚至存在购买后的道德风险, 例如企业的某些承诺可能不能兑现。此外, 可能产品的部分功能还需要完善, 产品可能存在企业也没有发现的质量问题, 而客户不可能知道这些质量信息。因而, 在引入期, 产品的价格和质量信息的不对称度一般是很高的。
1.2 成长期产品信息不对称表现
在成长期, 销售量快速上升, 平均成本降低很快, 产品竞争逐渐增加, 企业一般采取市场渗透价格, 在更大范围类建立自身产品的知名度扩大销量。此时, 从价格属性信息看来, 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 价格信息不对称度随着价格降速比较快。随着客户数量的增加, 潜在客户能搜索质量信息的信息来源大幅扩大, 有商业来源、个人来源和公共来源, 但是, 此时的信息源较大, 则客户就能搜索到相对客观的质量信息, 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 质量信息不对称度降低也较大。因此, 在成长期, 信息不对称度降速很快。
1.3 成熟期产品信息不对称表现
在成熟期这一阶段, 销量达到最高峰, 产品平均成本很低, 竞争者数量比较稳定, 企业一般采取竞争定价法, 适当保持一定的广告以保持或扩大市场份额。从价格属性来看, 由于竞争激烈, 价格会稳定降低, 向成本趋近, 可见, 价格信息不对称度逐渐变的很小。从质量属性来看, 由于客户群体很大, 客户主要的信息来源包括个人、商业、公共和经验来源。更多的信息来源使客户能够搜索到比较客观、准确质量信息, 有效的防止企业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 质量信息不对称度很小。说以, 在成熟期这一阶段, 信息不对称度稳定降低。
1.4 衰退期产品信息不对称表现
在产品处于衰退期时, 销量逐渐降低, 产品平均成本低, 客户为落后者, 竞争者数量衰减, 企业一般采用降价策略, 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以降低库存, 广告减少到保持客户忠诚的需求的水平, 促销减少到最低水平。从价格属性来看, 企业围绕成本定价, 甚至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抛售, 因此, 价格信息不对称度接近零, 甚至可能为负值。从质量属性来看, 客户主要的信息来源也是四个, 客户能够比较客观、准确搜索到质量信息, 质量信息不对称度非常小。因此, 在衰退期, 信息不对称度降低到很低的水平, 甚至接近零水平。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发现产品在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信息不对称度变化的基本规律:信息不对称度在引入期处于很高的水平, 在成长期很快降低, 进而在成熟期中稳定降低, 在衰退期降到很低的、甚至接近零的水平。
2 营销信息不对称度的控制
信息控制一般是为了保持控制方对外界的信息优势, 而这种优势实际上就是保持了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或者称为控制方和被控制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控制是从更加宽广的视角来看待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一个企业为了更好的实现营销的目标, 可能会有意或无意的控制一些信息, 而发布另外一些信息, 以刺激市场和引起客户的购买兴趣。这种对某些信息采取主动的调节和控制以使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处于比较合适的程度的方法, 对于制定和实施企业的营销战略或战术, 具有重要意义。
2.1 质量信息不对称度的控制
在SD概念模型中, 由几个变量来表示质量信息不对称度, 有如下关系:
质量信息不对称度= (购买有质量问题的总客户数-知道质量问题的客户数) *IT对质量的影响因子/购买有质量问题的总客户数。通过模型检验, 决定质量信息不对称度有三个变量, 即购买有质量问题的总客户数、知道质量问题的客户数和IT对质量的影响因子都为半可控的。因此, 可以通过控制或半控制其它几个变量, 如次品率、IT对质量的影响因子等, 来控制质量信息不对称度。具体如何控制这些变量的大小到什么程度, 以及在控制的时候会对客户行为生产怎样的影响, 对销售率产生怎样影响, 需要通过实证研究的进行探讨。
2.2 价格信息不对称度的控制
在SD概念模型中, 由几个变量来表示价格信息不对称度, 有如下关系:
价格信息不对称度=[ (市场平均价格-底价) /市场平均价格]*IT对价格的影响因子。
很明显, 就是产品的利润 (市场平均价格-底价) , 也就是说, 价格信息不对称度等于利润与市场平均价的比率和IT因子的乘积。
市场的平均价格是企业可以直接控制的, 底价和IT因子是可以进行一定程度控制的。我们称前者为可控, 后者为半可控。平均价格实际上是企业在不同的区域或者营销地区的定价的平均值。这个值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企业的价格政策。例如, 有的企业想在产品的引入期和成长期就回收成本, 可能制定撇脂策略, 价格定的比较高, 相应的价格信息不对称度比较大。因此, 平均价格是可控的。
2.3 产品信息不对称度控制机
在SD概念模型中, 由几个变量来表示产品信息不对称度, 有如下关系:
产品信息不对称度=价格信息不对称度*Wp+质量信息不对称度*Wq (Wp+Wq=1, 并且
其中, Wp和Wq分别为价格信息不对称度和质量信息不对称度的权重系数。
显然, 对于信息不对称度的控制除了要控制价格信息不对称度和质量信息不对称度外, 还需要分析他们的权重是否可以控制的, 以及如何进行控制。
Wp和Wq可以看作是客户对于价格和质量的重要性的确认。例如, 有的客户对价格比较敏感, 则其Wp比较大;而有更加看重质量, 则其Wq比较大。所以, Wp和Wq实际上取决于客户对于价格和质量的偏好, 因此, 作为企业要对Wp和Wq进行控制是不可能的, 最多是对客户进行间接的引导。因此, Wp和Wq是不可控的。
3 总结
本文首先以“S”型产品为例研究了产品市场中的信息对营销的不同时期的影响。在研究价格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 通过采用系统动力学 (SD) 作为研究方法, 利用SD概念模型对如何进行信息不对称控制作比较详细的探讨, 得到基于的信息不对称度的控制方法.
摘要:信息技术 (IT) 的快速发展, 使得企业与客户获取信息、发布信息的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种变化使信息的获取和发布成本都极大降低, 也使得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发生很大变化。本文以“S”型产品为例分析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产品营销的各阶段, 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关键词:营销,信息不对称度,控制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 1996
[2]付红桥, 蔡淑琴.信息不对称度及其变化规律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4)
[3]熊元斌, 曾凡涛.论信息不对称对市场秩序的影响及其控制路径[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4]苏懋康.系统动力学原理及应用, [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8
旅游产品信息不对称度 篇2
近年来,信息经济学已步入主流经济学并越来越受到重视。美国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劳夫(George Akerlof)、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都是因为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他们完成的信息不对称及相关理论构成了当代信息经济学的核心。
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是完全竞争市场。这个市场有四大假设:第一,有众多的买主和卖主,没有任何市场参与者能决定市场的价格和产量;第二,买卖双方自由进出市场;第三,产品是同质的;第四,买卖双方的信息是完全对称的。西方经济学家证明,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资源能够得到最优配置,并能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然而现实中,完全满足上述假设的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于是经济学家们为了使理论解释更符合实际,不断突破上述假设,进行新的研究。如研究不符合前三条假设的垄断市场、寡头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这大大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但第四条假设的突破是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70年代才完成的。他们关于信息不对称的研究突破信息完全的假设,从而极大推进了经济学体系的完善和解释现实的能力。
一、逆向选择模型
乔治・阿克劳夫(George Akerlof)在1970年发表了名为《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的论文,被公认为是信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开创性文献。在美国俚语中,“柠檬”俗称“次品”,这篇研究次品市场的论文因为浅显先后被三、四杂志退稿。然而,乔治・阿克劳夫(George Akerlof)在这篇论文中提出的逆向选择理论揭示了看似简单实际上又非常深刻的经济学道理。
逆向选择问题来自买者和卖者有关车的质量信息不对称。在旧车市场,卖者知道车的真实质量,而买者不知道。这样卖者就会以次充好,买者也不傻,尽管他们不能了解旧车的.真实质量,只知道车的平均质量,愿平均质量出中等价格,这样一来,那些高于中等价的上等旧车就可能会退出市场。接下来的演绎是,由于上等车退出市场,买者会继续降低估价,次上等车会退出市场;演绎的最后结果是:市场上成了破烂车的展览馆,极端的情况一辆车都不成交。现实的情况是,社会成交量小于实际均衡量。这个过程称为逆向选择。
为更加清楚地说明逆向选择模型。我们可以考虑最简单的情况,假定卖者出售的旧车有两种可能类型:θ=6000(高质量)和θ=(低质量),每一种车的概率分别是1/2;买卖双方有相同的偏好且对车的评价等于车的质量。显然,如果买者知道车的质量,均衡价格P=6000(高质量)或P=2000(低质量)。买者不能知道车的真实质量,如果两类车都进入市场,车的平均质量E[θ]=4000,由于买者不敢保证出高价就能买到高质量θ=6000的车,所以愿意出的最高价格P=4000,希望能够买到θ=6000的车。但在此价格下,高质量车的卖者将退出市场,只有低量车θ=2000的卖者愿意出售。买者知道高质量的车推出以后,市场上剩下的一定是低质量的卖者。唯一的均衡价格是P=2000,只有低质量的车成交,高质量的车退出市场。如果市场上是θ=6000到θ=2000的连续分布,尽管推理稍微复杂一些,但同样证明这一理论。
这个例子尽管简单,但给出了逆向选择的基本含义:第一,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的运行可能是无效率的,因为在上述模型中,有买主愿出高价购买好车,市场――“看不见的手”并没有实现将好车从卖主手里转移到需要的买主手中。市场调节下供给和需求是总能在一定价位上满足买卖双方的意愿的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失灵了。第二,这种“市场失灵”具有“逆向选择”的特征,即市场上只剩下次品,也就是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传统市场的竞争机制导出的结论是――“良币驱逐劣币”或“优剩劣汰”;可是,信息不对称导出的是相反的结论――“劣币驱逐良币”或“劣剩优汰”。逆向选择理论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可以说给人们提供了逆向思维的路径,会加深市场复杂性的认识,由此能改变很多被认为“常识”的结论,使市场有效
[1] [2] [3] [4]
旅游产品信息不对称度 篇3
关键词: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信息不对称
作为信息资源,档案特有的原始记录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性使其具备转化为档案文化产品的可能。而和一般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不同,由于档案本身特性及档案工作的特殊性,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工作中存在更为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营销工作顺利开展。
1 信息不对称与档案文化产品概念界定
1.1 信息不对称含义。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由乔治·阿克尔洛夫提出,后被逐渐完善成为信息经济学经典理论。信息不对称指市场中相互对应的各经济个体在掌握信息上不平衡的现象,表现在市场中有三种基本形式,即买卖双方、卖方之间及买方之间的三类信息不对称[1]。
1.2 档案文化产品及其开发与营销含义。档案文化产品指与档案有关、利用档案形成的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2],是依托档案原件、加入无差别人类劳动后形成的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可交换商品,分实体型和服务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工作包括开发主体选定、开发对象确定、开发方式选择、市场营销及市场反馈等。
2 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
2.1 开发过程的信息不对称。开发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发生于交易前期,主要由于档案文化产品开发过程中不同参与人员对档案信息的理解差异所致,表现在档案归档工作、馆藏价值评估及产品需求分析三类工作中。
一是档案归档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依照我国《档案法》第五条规定“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档案工作基本原则[3],我国的档案工作体系主要分为国家、地方、机关单位等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并实现(改为“行”)自下而上依次进行移交工作,每一级管理方式和归档理念的不同导致移交过程中部分真实、有价值档案不能顺利归档。二是档案工作人员对馆藏价值评估中的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地方档案馆中,由于政策、经济、技术、人员素质等因素限制,伴随档案移交归档,上级档案馆工作人员对归档档案的了解程度明显不及机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时无法全面评估档案价值,错失部分开发契机。三是产品开发人员对公众档案文化需求分析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如我国馆藏于国家一史馆明清档案曾因2002年清史纂修工程掀起 “利用热”,而清史研究成果在表现形式上与普通大众信息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最终导致史学家们编研的汇编类档案文化产品专业性高、受众面窄且文化感染力弱。开发过程的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可开发馆藏减少,优质档案——“原材料”缺失直接导致档案文化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2.2 营销过程的信息不对称。营销过程信息不对称发生在交易后,属事后信息不对称范畴,主要存在于档案文化产品的生产营销者与消费者之间、不同消费者之间。
一是营销者与消费者间。从目前实践情况看,由于档案本身性质和档案工作大众脱轨性,我国公民对档案文化产品的认识与销售人员对档案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其对档案产品无法产生购买意愿或是文化产品的档案识别度偏弱,用户对产品很感兴趣但并不知产品取材于档案。二是不同消费者间。由于不同消费者知识水平、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年龄职业及支付能力等因素的差异,消费者A与B对同一产品评价不同,分别以其为中心会形成两种不同口碑影响产品销售效果。营销阶段的信息不对称将直接导致好的档案文化产品无法走到消费者身边、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如何从消费者需求、节约成本角度出发做好营销工作是当务之急。
3 消除或减少档案文化产品开发、营销中信息不对称的主要举措
经济学中解决信息不对称最直接有效方法是利用不同方法向市场发布准确信息并及时回收市场的反馈信息,这种方法在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中同样适用。
3.1 规范制度、优化流程,保障“全程信息流”。纵观目前我国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现状,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开发主体单一、开发对象局限、营销环节缺失问题众多。档案文化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作为传统档案工作的延伸,一方面需要由档案行政部门牵头,指挥统筹各级公共档案保管部门的开发工作,制定相应工作规范,如鼓励可产品化馆藏及时入库、支持社会类开发主体的参与等创新性规范;另一方面以各级公共档案馆为主的各类开发主体需要积极借助市场营销与产品开发策略,进一步优化其原有间歇式工作流程。图1为笔者结合传统档案工作及档案文化产品的特点设计的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新流程,通过收集、需求、策划、开发、营销、反馈六大阶段形成连续的闭环结构,有效实现各个工作环节的信息对接。
图1 档案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流程图
3.2 深度挖掘馆藏档案和公众档案文化需求之间的关系,打通“需求信息流”。冯惠玲曾提到:我们为社会精心保存的作为“社会记忆”的档案,却很少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4]。档案文化产品是面向普通公众实现档案价值的方式之一,应该摒弃原有单一“馆藏决定式”开发方式,以公众生活、文化审美、休闲爱好等公众文化需求为出发点,结合馆藏和现代化技术,从内容和表现形式两方面打造档案文化创意产品:一是确定内容,即根据最新科学的市场调研反馈报告从现有的档案馆藏中挖掘出与公众流行文化更贴近的内容,注重产品及时、新颖性;二是确定表现形式,配合内容打造符合各用户使用习惯需求的产品服务模式。随着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与传播手段多样化发展,档案文化产品内容表现形式趋于系统化、专业化和实用化。中央美术学院和故宫博物院合作开发的胤禛美人图APP[5]以档案《十二幅美人屏风画像》为基础将画中物件与故宫博物院藏实物360度对比观赏,其专业性和系统性深受用户喜爱。英国的Hidden Newcastle APP[6]将馆藏内容开发成城市各处的档案图文信息,结合GPS定位功能实现行走中感知历史的体验,表现形式实用、新颖。
3.3 加强产品信息宣传,与用户间建立良好“产品信息流”。消除消费者与营销人员间的信息不对称,需要从产品宣传入手以加快档案文化产品信息准确快速流向用户,宣传可从内容和手段进行。一是宣传内容,档案文化产品可以与现有相关文化产品进行联合宣传。由于各文化产品、产业之间文化相通性,档案文化产品可以和相关文化产业进行联合宣传,宣传中重点突出档案元素或以特定标识引导用户通过产品增加对档案的关注度。如2013年起台北故宫借“清宫热”推出系列 “朕知道了”胶带、宫廷玉枕橡皮等以宫廷实物档案为原型的创意产品较好的和故宫旅游业结合,一度成为游台旅客必购物。二是宣传手段,档案文化产品既要合理沿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也要紧跟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交叉、有效运用数字、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来创新宣传方式。如2015年于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国家档案局出版发行《中央档案馆藏日本战犯笔供选》,同时在其官网连
续31天每天公布《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专题档案[7]。
3.4 细分档案文化产品市场,区分不同“用户信息流”。不同用户对同一档案文化产品认知和需求存在差异,忽视这种差异性将导致产品缺失个性化内容与服务。国家一史馆网站访问量低的主要原因是布局死板、功能单一且缺少广大公众需要的图文并茂、相关索引等便利服务。档案文化产品开发部门首先要明确产品的用户定位,根据不同定位和不同类用户使用习惯与服务需求,细分市场,了解不同细分市场内消费者购买需求和能力,以合适投资回报率为前提开发出适合各类用户群的文化产品,实现对特定用户的定向宣传和差异定价。
参考文献:
[1]郭莹莹.信息非对称环境下档案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0.
[2]于寒星.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15.
[3]冯惠玲.档案学概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冯惠玲.论档案馆的“亲民”战略[J].档案学研究2005(1):10~13.
[5]故宫出品 胤禛美人图.爱应用[EB/OL].2013-05-24)[2016-07-01].http://www.iapps.im/single/14719.
[6]Hidden Newcastle.Hidden Newcastle APP官方网站[EB/OL].[2016-07-01].http://www.hiddennewcastle.org.
[7]中国档案网.日本清华战犯笔供选[EB/OL].(2015-09-10)[2016-03-15].http://www.saac.gov.cn/zt/zfbg/img/31zc/31zc.htm.
关于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研究 篇4
一、信息不对称在旅游市场中的表现
信息不对称是指在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领域, 交易双方信息量不均衡的状态, 即总有一方的信息多于另一方。交易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无所不在, 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不同产品的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也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在旅游市场, 旅游者、销售者和旅游公司或导游三方主体各自掌握着不同的信息, 并以信息的多寡实行不同的博弈。逆向选择及败德行为就是销售者和中介机构依靠丰厚的信息资源, 创造优越的博弈条件, 进而取得胜利的集中体现。
一般指的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已经购买或想要购买的商品。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交通条件的大幅度改善, 跨区域旅游已经不再是难事, 所以现代旅游就成为一种跨地区、跨国界的广泛的人际交往活动, 具有明显的外向性。旅游的这种外向性注定了旅游者与生产者之间存在着更大的地域、社会、经济、文化、语言等各个方面生活背景的差异, 旅游者很难对产品进行真伪优劣的识别, 买卖双方沟通了解的难度较大, 从而导致旅游商品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比一般消费品交易要高。
生产者虽然对产品的成本状况一清二楚, 但往往对旅游者却不甚了解, 这就导致生产者出售商品的盲目性, 这是他们的劣势。为了谋求高利润, 他们不得不生产多样化的产品, 以弥补耗费的多余成本;旅游公司等中介机构通过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广泛的接触, 既了解一定的产品信息, 也了解旅游者的有关信息, 但缺点在于这种了解的信息都不是非常精确的, 所以他们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三方主体中, 旅游者仅仅拥有属于自己的信息量, 对其他的情况知之甚少, 但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购买产品的欲望又极其强烈, 因此, 很容易因信息障碍遭受欺骗。具体表现为如下情形。
二、信息不对称为旅游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
对于旅游者来说当然希望可以用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满足, 即希望购买到的产品物美价廉;对于生产者和中介来说, 他们则希望用最低的成本从旅游者身上获取最大的利益。但博弈各方都十分了解, 能够促使其在讨价还价中获取胜利的便是手中掌握的信息资源, 因此博弈各方根本不可能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生产者不会告诉其他两方自己所出售产品的真实成本, 旅游者更不会把自己偏好某种物品的程度全面表达, 而旅游公司等中介机构更希望鹬蚌相争, 自己渔翁得利。由此, 多方产生不可弥合的矛盾, 直接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指市场交易中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的重要的外生特征时所发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情形。在这里我们认为旅游市场极其容易出现过多的假冒伪劣产品。符合旅游区特色的产品能够极大地吸引消费者的眼光, 但生产这种产品的成本是高昂的, 所以许多生产者为了获取较高利润, 只好采取走捷径 (仿造别人产品) 来降低生产成本。随着仿造的规模扩大, 负面效应就会越加明显。但旅游者并不了解市场的基本状况, 他们只会更多地关注合自己意的商品。当市场上同时存在优质品与劣质品时, 他们很容易拿较少的钱来应对这种风险, 因为这样既花了较少的钱又可以满足纪念的心理, 只有较少的人愿意购买高昂的真实产品。当仿制品超过一定的数量时, 即使有真实的产品, 无法鉴别产品真实性的旅游者也不敢购买, 这样市场上的优质品就逐渐被劣质品取代, 这也就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现实旅游中我们也会发现, 各旅游点都充斥着各种各样低廉但并不物美的商品。
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上导致的另一种现象是道德风险, 也称为败德行为。
道德风险是指市场交易的一方无法观察到另一方所控制和采取的行动时所发生的知情方故意不采取谨慎行为的情形。如:保险公司无法察知投保方是否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风险的发生, 所以防火灾的投保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放松对防火安全的关注, 进而减少必要的防火设备。在旅游市场中的道德风险更多的是强调生产者的欺诈行为。在旅游产品交易过程中, 由于旅游者对于旅游商品的信息了解有限, 尤其对土特名产和传统工艺的价值难以估计, 动机不良者就利用了这一点对某些商品漫天开价, 而且交易价格往往高于真实价格几倍或几十倍。在西安的市场上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着玻璃制作的工艺品充当翡翠制品来欺骗顾客, 进价500元的手镯可以买到5000元。这种道德败坏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旅游市场的正常交易, 直接导致旅游者信任度降低, 购买量减少。随着市场交易量的减少, 市场失灵和经济效益的下降也随之而来, 由此形成的损失是难以估计的。
旅游公司作为中介在交易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以导游为例:一是导游掌握着旅游者的消费基本信息, 并且可以通过沟通了解旅游者意欲购买的产品。二是导游经过长时间实践已然对旅游市场产品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因此, 为从中牟利, 导游更愿意与出售仿制品的生产者共谋, 由导游说服旅游者去生产者销售的地方购物, 利用旅游者对导游的信任以及对产品信息认知的不完整性欺骗旅游者, 生产者获利的同时, 导游从中拿取回扣。这就使得讲信誉, 定价合理的生产者反而没有客源, 以至于难以经营。
综上所述:正是由于消费者、生产者、旅游公司均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而博弈的关键信息又主要集中在销售者手中, 同质商品之间的竞争加剧才给动机不良者以可趁之机, 利用自己对商品本身信息了解程度高的优势, 以假冒伪劣商品、欺诈手段来坑害旅游者。这样不仅仅影响了旅游者的心情, 旅游地也会因此失去潜在的旅游者, 最后造成整个旅游市场的混乱及经济发展的缓慢。
三、针对旅游市场中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的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 解决旅游市场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的关键就是如何解决博奕三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萨缪尔森曾说过:“对现代化经济没有两手 (市场和政府) 使之运转, 就像孤掌难鸣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同时借助政府和市场的力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旅游业发展还不完善的时候, 更多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微观规制的作用。
首先, 要建立旅游信息系统。由于旅游信息的公益性质, 对旅游信息的提供, 主要应由政府投资进行。政府加强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信息的采集、发布和传播, 建立健全信息网络, 通过网络来发布旅游地相关产品与服务的真实信息, 提高市场透明度, 有助于克服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弊端。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的全面普及, 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其次, 加强政府监督的功能, 有利于保护信息不对称经济中旅游者的权利。如:制定一系列技术和服务的标准, 由质检部门对旅游地出售的产品进行检验, 并根据检验的不同产片制定不同的最高限价。这样, 既打击了违规商贩的嚣张气焰, 又确保了产品的真实性。在这个过程中, 执法部门执法的准确、有力、及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再次, 建立行业协会, 制定相应的准入制度。将优质产品的从业者联合起来, 组成行业协会, 在政府的协助下制定准入机制, 如对货品标准的最低要求等。同时, 在市场执法缺失的情况下, 行业协会可以以其在行业中的地位规范混乱的市场, 保障同盟者的利益。
最后, 在政府努力的同时旅游者也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在旅游之前通过自身的学习尽可能丰富自己, 通过书籍, 网络等多种渠道多方面地了解旅游地的相关知识, 以免上当受骗。
参考文献
[1]、高培勇《.公共部门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7
[2]、陈明东《.旅游经济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维普咨询http://www.cqvip.com经济咨询, 2005年第2期
[3]、卢现祥.《西方新经济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4]、胡海鸥“.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定义考.www.ol.com.cn/finance, 2003.10.29
[5]、[美]平狄克 (Pindyck, R.S.) 鲁宾费尔德 (Rubinfeld, D.L.) .张军等译《, 微观经济学》 (第三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7章“信息不对称市场”
旅游产品信息不对称度 篇5
1 在当前的旅游市场中, 存在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究其原因, 一方面, 旅游企业没有充分地进行企业及其产品的广告宣传, 或旅游企业有隐瞒真实旅游服务信息的故意, 更有甚者可能在广告宣传中夸大其词, 散布虚假产品服务信息等;另一方面, 游客掌握旅游市场信息少, 有可能是个体没有在消费之前的重视信息的收集等原因。但无论哪种原因的市场信息不对称, 都使游客处于消费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从不同角度看, 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表现在诸多的方面:
1.1 从不对称的内容来看
表现为游客了解、掌握的信息与供应商实际提供的产品不符。一般来说, 旅游产品由以下内容组合而成:景区的概貌, 景区中的景点特色、旅游线路、旅游项目的数量、旅游项目的功能、旅游日常安排、旅游所用交通工具、住宿条件、餐饮条件、导游服务、旅游产品价格等。由于旅游企业对上述旅游产品中的组合内容宣传不充分, 或存在超出事实的宣传, 而使消费者不知晓, 形成游客与旅游企业之间在信息内容上的不对称。
1.2 从知晓信息的路径来看
有时表现为直接的不对称, 有时表现为间接的不对称。游客与旅游景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属于直接的不对称, 而旅行社与旅游景区之间、导游员与旅行社、旅游景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游客与旅游景区的间接信息不对称。
1.3 从信息不对称的主体上来看
游客与旅游景区之间、游客与旅行社之间、游客与导游员之间、导游员与旅行社或旅游景区之间, 存在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具体表现为:
1.3.1 游客与旅游景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很多情况下, 游客不经过旅行社直接前往旅游景区旅游。游客在到景区之前, 一般慕名而来, 游客对旅游景区有关旅游信息来源于景区的广告媒体宣传, 或来源于人际传播, 或第三方媒体评价等, 但无论通过哪个途径获得的旅游景区的信息, 都是不全面的。同时, 旅游景区内的旅游项目改造、服务人员水准变化、管理方式变化、市场供求价格的变化等, 游客不可能做到随时对之动态掌握, 这些往往造成消费者的预期消费价值与真实的消费功能不同。尤其在某些情况下, 旅游景区在广告媒体宣传中, 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 出现故意对某些信息不公布, 或进行美化景区的信息宣传的现象, 这些都容易引起游客的利益损失。
1.3.2 游客与旅行社的信息不对称
引起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由于旅游社与游客处于不同的信息获取地位上。旅行社是处于旅游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中间商, 它作为旅游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纽带, 能够接触到大量生产者信息, 其收集范围、收集数量上较消费者来说, 具有绝对的优势, 而消费者一般为信息的被动接触者, 他们与旅游社相比, 显然处于信息收集的劣势地位, 因而存在与之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二是, 由于旅行社担当旅游产品组合的角色, 他们可以将各种景区的不同旅游项目组合起来, 设计、组合出不同类型、价格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掌握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而对于消费者个体来说, 其个人能力有限, 因此游客与旅游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从经营利益出发的旅行社, 在很多情况下, 是将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旅游信息传输给消费者, 而对其不利的旅游信息矢口不谈, 也形成信息的不对称;三是, 由于旅游产品本事不是实体消费者, 消费者在消费之前看不到、摸不着, 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是通过旅游服务人员来实现的, 离开了服务人员旅游产品将不复存在。同一旅游产品在由不同服务水准的旅行社, 有不同的服务人员提供服务时, 消费者得到的服务体验是不同的。由于旅游这种特殊产品存在的虚拟性、差异性特征, 使得消费者在消费之前仅能以较少的线索获知、评价其服务质量, 获取少量的旅游消费信息, 这种情况将直接导致信息的不对称。
1.3.3 游客与导游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游客和导游员的关系中, 游客是委托人, 委托导游员办理自己所要消费的旅游事宜, 而导游员是代理人, 代理游客办理游客消费相关事宜。作为代理人, 导游员通过导游合同、导游计划应当对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对自己亲自经办的交通、住宿、门票等游客开支内容、旅游项目应当有较为详尽的了解, 但作为游客由于处于被告知的位置, 在很多情况下则对相关的门票、乘车、消费旅游项目的收费、服务等信息内容不尽清楚。同时导游因自己的不正当的折扣利益, 很多情况下故意向游客隐瞒相关服务信息。因此, 游客与导游员之间也存在着旅游信息的不对称。
1.3.4 导游员与旅行社或旅游景区的信息不对称
导游员一般为旅游景区或旅行社聘用的人员。从旅行社和景区的自身利益出发, 旅行社和景区不可能将所有的经营信息告知导游员, 这使得导游员与其单位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 导游员对旅行社或旅游景区的信息的掌握是不全面的, 这将直接导致游客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的不对称;另外导游是一项独立性较强的工作, 导游员为了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 常常因为游客对情况的不熟悉、不知晓, 擅自变更旅行计划、旅行线路, 或用其他欺骗手段安排游客游览计划外线路, 对游客进行额外消费。由于导游员远离旅行社独立工作, 旅行社难以做到对导游员的有效工作监督, 这种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形成的信息不对称, 使得游客的利益经常被侵犯。
2 由于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常常使游客的权益蒙受损失
由于旅游中的市场信息不对称, 尤其是游客对有关旅游消费的信息知晓少, 或得到的信息不真实等问题, 常常使得游客在消费利益上蒙受很多利益损失。其地消费者的利益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游客经济上遭受损失
很多旅游社利用游客不知道旅游景区或旅行项目价格、行程消费价格等情况, 故意抬高旅游组合产品价格, 使消费者在不自觉中消费了高价格的旅游项目, 使旅游经营企业赚取了游客高额利润;有的旅游景区则故意设置收费陷阱, 在不告知消费者的前提下, 在景区内实行层层收费, 使消费者处于被动、“挨宰”的状态;有的导游员为了谋取非法收入, 利用游客对景区环境不熟悉情况, 擅自改变旅游线路, 减少旅游项目服务, 或增加收费项目, 使游客增加了费用支出。
2.2 游客消费内容上的受损
主要表现为旅游景区、旅游社和导游员的承诺以及所进行的广告宣传内容与提供的服务承诺不符, 使很多消费者在经过消费后才知道上当, 或直至消费终结还被蒙在鼓里。
因此说, 由于当前旅游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在旅游市场中处于占有市场信息的绝对位置, 使得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较突出, 这导致了游客利益受到损失的问题十分严重, 旅游市场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解决, 游客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得到保障。
3 规范旅游市场监督管理, 促进市场信息对称下的游客合法权益保护
在市场经济中, 买卖双方应当在权益上是平等的主体。在旅游市场中, 应当按照平等的原则, 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出发,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1 经营企业应从打造企业品牌出发, 加强自身经营信息的透明度
作为旅游企业来说, 无论是旅游景区还是旅行社, 应当从旅游行业的职业操入手, 保持自身长远利益, 打造信誉品牌出发, 加强景区和旅行社自身经营行为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经营行为的制度建设, 实现企业经营行为的标准化、统一化, 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规范的产品服务。
3.2 经营企业应强化自律意识, 自觉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旅游企业不但要取得经济效益, 也要履行社会责任, 取得社会效益。因此旅游企业作为为消费者提供旅游休闲服务的机构, 应坚持自律意识, 从尊重消费者权益, 维护消费者利益出发, 加强自我行为的自律建设。应做好企业内部的管理, 加强自我监督, 强化自律行为的规范, 同时在发布旅游信息, 在广告媒体宣传中, 要坚持真实性、公开性, 将自己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价格向社会公布, 保障做到服务公开、收费公开等。
3.3 旅行社、导游员应发挥游客的代理作用, 维护消费者权益
旅行社应从科学组合旅游产品, 维护消费者权益出发, 加强与旅游景区的沟通, 将质优、价廉的产品推荐给消费者。旅游社要向消费者公开产品价格、产品服务等信息, 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选择。作为导游员无论隶属于旅行社还是景区, 都要严格履行旅游合同、旅行计划, 不擅自调整旅游线路, 不随意变更旅行安排, 自觉为游客利益着想, 积极与旅游景区、旅行社进行有效沟通, 争取和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3.4 要加强旅游行业的自律建设, 加强行业内企业经营行为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
要在国家旅游执法部门的指导下, 完善旅游行业协会的建设, 强化旅游经营行为的行业监督职能, 健全旅游行业的行业规范, 加强旅游的行风建设, 促进旅游企业的规范经营, 合法经营。
3.5 国家应加大对旅游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规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
国家应完善出台旅游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法规, 规范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要加大旅游行业经营监督、检查的执法力度, 加强对旅游企业日常的经营市场管理, 打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不法经营行为, 对于严重违规, 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件, 要依法处置, 坚决打击, 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的稳定, 保持旅游经营秩序的稳定。
在加强旅游行业监督与建设的同时, 作为消费者的游客也要在消费中, 积极进行有关旅游消费项目的信息搜集, 多获取较多的旅游产品信息。在旅游消费者中, 应尽量选择信誉好、知名度高的旅游企业。
参考文献
[1]谭波.试论低价旅游团与游客利益之间的关系——读新《旅行社条例》有感[J].消费导刊, 2009, (12) .
[2]梁江川, 陈南江.广东省高档温泉度假区游客利益细分研究[J].旅游学刊, 2006, (5) .
[3]本报记者杨洪梅, 刘波;通讯员金永红, 妮娜, 孙效哲.怎样维护我们的旅游权益[N].内蒙古日报 (汉) , 2010-04-16 (012) .
旅游产品信息不对称度 篇6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按信息主体的不同, 可将其划分为政府因素和市场因素, 这两个方面的因素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关系。
㈠政府因素 政府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之一。我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部门众多, 但部门之间分工的不明确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强, 导致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提供出现滞后性。具体表现为:经过国家安全认证的农产品信息没有及时传播给消费者, 导致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过程中只能从产品的外观来区分农产品质量的好坏, 大量质优但貌不扬的农产品惨遭市场淘汰, 而充盈市场的都是质量低劣但外观好看的农产品, 殊不知外观好看的农产品只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添加了激素的关系;政府对认证通过的农产品后续监管工作不严, 导致农产品生产商受利益的驱使, 不惜以降低农产品的质量换取农产品产量的提高;监管体制不健全, 政府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大多是在食品安全问题爆发后,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上提供农产品的企业众多, 政府无暇顾及, 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办事效率不高;政府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法规不健全, 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
㈡市场因素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因素按交易流程可以划分为生产市场因素、物流市场因素和消费市场因素。农产品生产市场主体有两类, 一类是文化素质不高, 掌握市场行情能力有限的农户, 另一类是农产品加工企业[1,2]。前者按照自然规律生产的绿色有机农产品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产量较少, 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农户为提高产量, 追求利益的扩大化, 在生产农产品的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高毒农药, 具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极大[3]。后者在加工产品的过程中, 为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或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往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和色素等各种添加剂。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两类主体逐渐联合, 形成了“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和“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 由于农户对消费市场的认知有限, 企业便为农户提供种子、农药和技术指导, 缺乏科学技术的农户只能根据“专家”的指导、培育企业提供的种子、添加公司规定的肥料[4]。殊不知, 企业为了培育出的农产品能更好地适应消费市场的需要, 发放给农户的是转基因种子或添加过激素的种子、肥料。而这些信息只有企业内部人员知晓, 生产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生产市场因素是造成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因素。物流市场因素的主体是农产品的批发商与经销商, 这两类主体在选购农产品时, 主要依据农产品的外观, 对外观状态良好的农产品高价选购, 其貌不扬的农产品低价选购, 完全忽略了农产品的质量, 给农产品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隐患, 而消费者多认为高价的产品安全有保障, 纷纷选购存在安全隐患的农产品。
二、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对策
㈠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传播 近年来,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频繁发生, 不仅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 更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扰乱了社会的安定和团结, 因此, 加强农产品安全知识的传播尤为必要。这就要求有关部门采取各种方式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 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如利用报纸、杂志和网络等媒介传递农产品的营养成分信息和安全认证信息, 以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㈡提高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 现阶段, 二、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用于生产农产品的土地资源极为有限, 农产品的生产呈现出分散性大、效率低、质量安全无保证的特点。要利用有) 限的土地资源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必须实行农产品的规模化经营。农产品规模化经营后, 进行统一的机械化生产和统一的质量安全检测, 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政府的办事效率,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此外, 农产品规模化经营的程度提高后, 政府需要监测的农产品类型和数量大大减少, 政府工作人员便有时间和精力对已经经过认证的农产品进行实时监督, 有利于杜绝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违法犯罪行为。
㈢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 完善农产品市场的准入机制不仅要从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入手, 还要对农产品的仓储、物流和交易环节进行追踪, 建立一套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对农产品进行身份认证, 是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机制较有实效性的途径。通过对农产品的产地、生产者、加工企业和仓储物流公司的名称和地址以及农产品营养成分的标注, 让消费者买得放心, 吃得安心[5]。
㈣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惩罚力度 当“三聚氰胺”奶粉、“红心”鸡蛋和“瘦肉精”猪肉事件被人们淡忘的时候, “双汇冷鲜肉”问题又勾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双汇”事件缓解之后, 为快餐店提供肉制品的福喜集团又卷进了食品安全的风波中。农产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不得不归咎于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 才会让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因此, 为杜绝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我国政府应充分利用宏观调控的手段, 加大对此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如政府鼓励个人或企业对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行为进行检举、加大违法犯罪行在经济上和刑罚上的处罚等。
三、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导致农产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农产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 因此政府应和市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和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为消费者提供最新、最可靠的农产品安全信息。
参考文献
[1]尹志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与对策研究[D].2008.
[2]吴修立, 李树超, 郑国生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 2008, (4) .
[3]陈汇才.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探析[J].生态经济, 2011, (11) .
[4]谈海霞, 张敏.基于信息不对称角度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1, (2) .
旅游产品信息不对称度 篇7
关键词:农产品,信息不对称,价值链,利益主体,食品安全
现代农业产业的运行需要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上各主体的分工与协作。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协作是生产社会化、一体化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突出表现。农产品价值链的管理是按照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在其最终价值实现的各环节、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分工与协作,以提高整个价值链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体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然而,这种分工与协作的效率是建立在一个相对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基础上,各市场主体之间需要相对充分的市场信息。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善,信息不对称造成农业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主要农产品生产波动性大,农产品食品安全难以保证,农产品价值链上各主体的利益分配不公平,特别是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消费者利益难以维护,最终导致中国农产品价值链上各主体难以形成利益共生体而使整个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因而,研究中国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完善,对于推进中国农业市场化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理论界对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或集中在产业链上某个环节,而很少对农产品整个价值链进行研究。冉文江等(2004)提出了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来解决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张永林等(2004)提出了信息对于农民来说是稀缺资源,研究了信息不对称给农民造成的损害过程和对农业经济造成的后果,提出保护农民利益的观点。本文从整个农产品价值链上来研究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推进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拓展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价值。
一、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
中国农产品市场不是一种完全竞争性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只能达到一种和帕雷托最优相比的次优状态,即表现为市场失灵。对于每个市场主体来说,如果决策所依据的市场信息是不完全或是错误的,则其决策不可能达到最优甚至是错误的,这就会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低效率。纵观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历程,由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制度性安排差异和市场体系建设的滞后,导致各市场主体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不一,出现了农产品市场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农产品生产者根据消费者需求供给产品,消费者根据自身消费偏好选择产品。然而,由于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主要供给者农民大多数力量薄弱,及时掌握和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不足,难以准确评估和鉴别消费者需求。结果导致农产品市场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矛盾发生,一般品质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而优质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优质农产品与劣质农产品相混合,容易产生农产品供给者的逆向选择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生产农产品优质化的难度,也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2.农产品生产者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长期以来,主要农产品如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政府对农业调控的目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生产是由政府安排的,政府要农民种什么,农民就种什么。然而,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的农产品安全信息目标与广大农民的经济效益目标往往不一致。政府在宏观上知道主要食品安全信息,而农民不知道。农民的选择是在保证自身食品消费安全的情况下,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生产决策依据,这是导致中国农产品生产波动性比较大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造成了中国食品供给安全问题。
3.农产品生产者与其价值链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现阶段农业产业的农产品价值链上,广大农产品生产者首先是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者,大多数分散的农民由于自身的素质和所处农村地域,不可能充分掌握农产品生产投资所需要的各种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在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科技市场相对垄断的条件下,农民作为生产资料和农业科技的消费者其利益将受到损害。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出现的大量损农、坑农现象,正是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次,在现阶段农业产业的农产品价值链上,农产品生产者与加工和经销者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产生现代农业产业价值链上各主体利益的不公平分配问题,削弱了现阶段农业产业的农产品价值链的整体竞争力。
4.国内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农产品安全传统观念的敏感性,长期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市场信息处于一种相对保密状态,如国家粮食储备量。中国国内粮食市场运行与国际粮食市场相对隔离,导致国内外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难以根据市场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决策行为,从而导致中国难以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来平抑中国粮食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进出口大国。其中大米的进出口占有相当比例的份额。但是,由于中国粮食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没有定价权和主导权,这就难以维护中国在国际粮食市场的权益。
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主要原因
信息不对称是经济生活中一种普遍现象。而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地位的特殊性和农产品生产主体的小规模农户经营有密切关系。导致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政府主要农产品储备信息的传统安全敏感性和农户储备信息的封闭性。在农产品市场中,一国农产品储备是调节农产品市场均衡的一个重要信息。而长期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储备量)从国家安全敏感性角度考虑都是不公开的。在国家主要农产品(粮食储备)信息方面,只有政府单方面掌握信息,而另一方面,由于广大农村消费者主要农产品(粮食)储备的分散性和封闭性,政府和其它市场主体也很难掌握其农产品(粮食)库存信息。这就导致中国农产品市场中储备信息的严重失真和不对称,从而难以高效地发挥国家农产品(粮食)储备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职能,而导致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性加大,甚至影响到国家食品(粮食)安全。从市场经济角度来分析,农产品库存量数字信息是应公开,这样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者(粮农)和农产品消费者判断市场供求关系,也同时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研究判断未来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以供农产品市场主体决策。
但是对大多数农民来说,缺乏信息、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失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突出难题,由此导致各地农业结构调整一哄而上、结构雷同,失去自己特色的盲目调整现象。中国农户大多从事小规模生产经营,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进入和退出市场均比较困难,从而使生产和经营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造成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另外,农产品的鲜活性特点,使得农业结构调整相对其它产业部门而言,具有更高的风险性。
2.中国农产品市场结构的哑铃型组织体系。中国农产品市场结构的哑铃型组织体系是指农产品市场体系中两头大中间小,即在农产品供给链上,前端具有众多的、缺乏组织化的小规模农产品生产者,未端则是众多和分散的消费者,中间农产品经销商较少且具有一定垄断性。在这种农产品市场结构中,农产品经销商市场信息来源广泛,经济意识强,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农产品经销商往往利用信息优势,对农产品市场信息进行垄断,从自身成本最小化或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发布虚假信息或隐藏信息而行使机会主义行为,利用不平等的交易条件对农民利益进行挤压。
而分散经营的农产品生产者在市场上处于弱势的地位,甚至就卖方而言他们也属于最末端,被一级又一级的农产品经销商贩牵制和盘剥,在农产品价格问题上基本上受市场左右,而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时,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只受过初中以下文化教育,这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获取能力;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广大农产品生产者没有稳固的代表自己利益的经济组织,这就直接导致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捕获能力和鉴别能力不足,这使得农民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3.中国农产品市场体制改革的滞后。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主要农产品供给的敏感性和特殊性,导致中国大宗农产品市场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其它一般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大宗农产品如粮食生产和流通体制的传统计划性难以消除。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致命之处就是难于做到信息对称,它是体制障碍决定了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有人称作“信息阻断”)。其具体表现是,一方面,农产品生产的微观组织难于得到全面的真实的信息,只能被动地接受指令信息;另一方面,计划体制的指挥中心,往往也很难及时地得到正确的相对全面的信息,难于及时地作出正确决策。后果至少有两个:一个是他得到信息太晚了或根本就得不到信息;一个是他得到信息不晚但信息不准确,不足以使他适时地作出正确决策。得不到的信息、迟到的信息和不准确的信息,都会使农产品市场各主体无法正确地决策。
4.农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由于农产品是季节性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农产品生产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在一年的时间里价格起伏很大,农产品收获时的价格与下一个生产季节前的价格可能有较大差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民很难作出准确预期。在农产品生产季节,由于农民资金紧张,要购买新的农用物资,他们迫不及待地出卖农产品;而农产品集中供给高峰后,价格回升,广大农民早已无货(粮食)可卖了。而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回升又会给农民一个“供不应求”的信号,将刺激农民在下一年里增加农产品种植。但是下年的农产品市场行情具有不确定性,也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导致出现“价格低——收入少——减少种植——价格上涨——增加种植——价格下跌”,最终农民还是没有增加收入,农业生产经营陷入一个周而复始的低效益怪圈。
5.获取信息的成本负担。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市场要素,各种市场要素的获取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科斯指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归根到底是一种信息成本。发现价格和交易信息,发现交易对手到谈判签约,到合约的履,都有成本问题。而问题是在中国农产品市场,广大农民无力负担这种信息成本,而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上提供的廉价和免费信息非常有限。再加上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共享性问题,存在免费搭车现象也难以避免,这就必然造成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供给不足,从而加剧了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克服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建议
农产品市场不是一种完全的竞争性市场,信息不对称在特定环境下将导致农产品市场上严重的同步性问题。任何市场都有同步性问题,但在中国农产品市场上,同步性问题表现得太过严重,超出了市场平稳运行的容许范围,破坏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同时也威胁着中国农产品供给安全。解决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从促使农产品市场信息对称和消除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障碍因素出发,发挥农产品价值链上“政府、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农民、经销商、加工商和消费者”等不同市场主体的作用,尽可能克服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
1.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完善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生产具有长周期特征,农产品价格的滞后性调节必然导致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波动。根据西方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经验,通过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两大职能,就可减少农产品价格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同时也减少了农产品生产者的信息盲点。鉴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信息的现状,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要求进一步稳定发展期货市场,通过发挥期货市场预期价格的指导作用,促进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和组织生产,解决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同时,进一步集中发展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农产品集贸市场,形成由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三个层次市场有机组成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2.加大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中介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市场地位和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中国农产品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农户、消费者、企业及个体私营商。例如:目前,中国农户大约有2.44亿户,其中,种粮农户估计约1.7亿户(按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估算),国有粮食企业总计43 259户,其中,购销企业24 519户,购销企业的主体部分是直接面对粮农的乡镇粮站和粮库,这些企业掌握的商品粮因地区和时期不同而不同,在粮食主产区估计在70%-90%左右。其余商品粮源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和个体私营粮商所掌握,其数目尚难准确统计。商品粮的消费者则是5亿左右的城镇人口和一部分不种粮的农户。如何使农产品价值链上农户、消费者、企业及个体私营商等利益主体之间能有效的连接起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中介组织,提高农民市场地位和获取市场信息能力是最有效手段之一。发展多种多样的农民中介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把分散的小农经济与统一社会化农产品流通大市场连接起来,组织和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进入流通领域,特别是进入批发市场,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流通问题,提高农民获取市场信息能力,能有效克服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一系列矛盾。
3.加强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市场机制失灵的主要表现,难以通过市场本身加以克服。同时,农产品市场稳定对于中国具有特殊意义。因此,加强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扩大政府提供免费和廉价信息范围和水平,促使农产品市场信息对称。可采取的措施:第一,强化地方农业信息中心和基层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完善农产品信息网服务体系。第二,引入竞争机制缓解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信息垄断是信息不对称的又一因素,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供给方面适当引入竞争性企业进入,有利于打破信息优势方的信息垄断,阻止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第三,强化政府在农产品市场(特别是粮食市场)信息体系建设的主导地位。弥补市场失灵导致的信息不对称要靠政府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提供廉价和免费信息来解决,政府要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由政府发布有关的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市场动态和预测预警等信息,引导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的升级,使农业生产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
4.加大政府市场监管力度,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中国,农业经济是弱势经济,农民是弱势群体,农产品生产者不仅要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又要面临市场风险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和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大障碍,要摆脱这种困境,仅仅依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必须通过政府加大市场监督检查,提高对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质量检测的技术水平,改进检测手段,严格市场执法,坚决打击各种坑农、损农的市场欺诈行为,以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来维护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同时,政府应建立和完善进入农产品市场的准入制度,只有那些具备规定条件的经营者才允许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这是政府干预市场的一种有效监管制度,是保障农产品价值链上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维护农产品市场秩序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永林,王世春.信息不对称经济中的农民权利保护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4(5):59-62.
[2]李明慧.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结果与治理[J].技术经济,2004(1):62-63.
[3]冉文江,冯俊文.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与市场化进程的完善[J].科技进步理论与管理,2004(2):85-86.
[4]谈东华.江西省粮食生产周期性波动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7(10):141-144.
[5]严俊.关于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几点思考[J].南方经济,2002(3):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