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产品化

2024-09-11

旅游产品化(精选12篇)

旅游产品化 篇1

加快推进旅游项目产品化进程意义重大,旅游项目产品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旅游项目产品化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旅游项目产品化是满足旅游市场需求的具体体现。只有将旅游项目转化为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有效利用,形成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关注旅游建设,并以满足旅游者需求为目标,追求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从而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苏州全域旅游发展的目标。

一、苏州市旅游项目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制约等问题已逐渐得到领导和公众的关注和重视,而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旅游产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可,各级政府正逐步将发展方向投向旅游产业,先后出台相关政策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助推旅游项目建设。旅游项目实际总投资逐年大幅增长,推出了一批品质高、质量好、影响力强的旅游新项目,同时许多重量级的文化类旅游产品和休闲度假类旅游产品也相继投入市场,更进一步凸现了苏州文化旅游的特色,优化了旅游产品结构,增强了苏州旅游吸引力。在旅游配套服务方面,国际知名品牌管理的饭店和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饭店发展势头良好,有效地延长了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提升了苏州旅游的综合效益。

二、苏州市旅游项目转化为旅游产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较明显。

苏州虽然在沿江、沿湖、沿环城河、古城旅游以及乡村旅游等方面都有了大跨步的发展,但由于跨区域的旅游发展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有些地区在实际项目的开发建设中低水平重复性项目还时有发生,旅游的区域特色还未充分显现,跨区域旅游产品更难以做大做强。

(二)项目招商质量有待提高。

旅游项目往往投资回报期较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同时对项目的策划等的要求又比较高,因此与工业招商有明显差异。有些地区还习惯于沿用工业招商的老经验,缺乏对招商对象的选择和对招商项目的认真研究,招商的针对性不够。

(三)市场定位的准确性不够。

部分旅游项目在前期可行性分析及市场调研不够,特别是在目标市场的确定、市场的细分、产品运营模式、赢利模式等方面没能做好充分调研,以致很难顺利地转化为旅游产品。

(四)精品意识不强。

唯一性独创性旅游项目少,缺少有独特卖点的产品,无法有效扩大产品的吸引半径。同时项目与项目之间、经营项目与公共服务项目之间配套不够。比如有的区域在努力进行旅游景观项目建设的同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投入不够,区域内客流散不开,同时本区域内的旅游要素项目也不配套。

(五)市场营销意识欠缺。

市场营销的理念没有贯穿于项目开发全过程,往往是等项目建成对外开放后再研究客源市场,市场营销的手段和策略的创新不够,导致了有些旅游项目产品化进程缓慢,同时也制约和影响着苏州旅游的又好又快发展。

三、加快旅游项目产品化进程的路径

(一)强化各级政府在旅游项目产品化中的主导作用。

一是加强对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宏观管理,在项目立项前就项目是否符合各级旅游规划和区域旅游发展方向出具意见。二是明确相关配套政策,对旅游项目建设政策支持的内容、编制旅游用地规划、对重点区域旅游发展有财政预算资金扶持等。三是通盘考虑旅游发展所必需的公共服务设施,为旅游项目转化为旅游产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强化旅游主管部门在旅游项目产品化中的服务功能。

1. 着重进行规划细化工作。

各(市)区旅游部门要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和产业发展趋势,在总规基础上制定详规,提高规划落地率,进而提高旅游项目产品化的成功率。

2. 积极提供有效的旅游项目投资资讯。

定期发布与旅游相关的统计数据、旅游发展趋势以及市场供需信息等,为项目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使产品更加符合市场需求。

3. 切实做好本区域旅游招商工作。

建立有效的招商渠道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的商务网站等低价高效的媒体;精心准备资料详实的招商资料;突出招商重点,引进具有旅游投资背景和规范运作的实力公司。

4. 引入标准主动帮助项目单位提高产品功能和质量。

从有利于项目向产品转化的目的出发,在项目策划阶段就将系统化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相关标准引入到(下转第84页)(上接第82页)建设中去,使项目建设少走弯路,既经济又便捷地达到公认的产品质量标准,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5. 及时推广新产品,丰富旅游营销内容。

各级旅游部门通过定期调整旅游营销计划,不断优化本地区的旅游产品组合,寻找合适的切入点推广新建旅游项目,帮助新产品迅速赢得市场。

(三)强化投资主体旅游项目产品化开发的能力。

1. 找准拟开发项目的产品市场定位。

经营性旅游项目的开发,资源导向只是基础,而市场导向是关键。项目投资商要充分利用市场公开信息特别是旅游部门发布的有关市场数据,认真细致地做好市场前期调研,科学预测潜在市场需求,力争从项目的策划阶段就做好准确的市场定位。在此基础上再确定产品类型、规模档次、运营模式等。保证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具有高度吸引力的产品。

2. 确立拟开发项目在旅游市场中的强势产品地位。

部分旅游项目在创新性、精品化方面乏善可陈,导致产品在推向市场后没有轰动性的反响和绝对强势的市场地位。项目投资商必须在充分竞争性的市场中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开发出具有独创性的产品或是在同类产品中的精品甚至极品,才能取得成功。

3. 扩大拟开发项目的市场影响力。

营销是项目成功转化为产品的重要途径。一是项目单位要善于利用政府和旅游部门的营销渠道,借势而上,如借力城市旅游专业网站、积极参加境内外旅游交易会、主动参与城市重大旅游节庆活动、有效利用媒体资源等;二是加强对不同客源市场的细致分析,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和宣传口号,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营销,努力扩大市场面;三是从立项之初就应当树立全过程营销理念,提前启动营销方案,成功的旅游项目往往是建设与营销同步,使得项目在建成对外开放之前,就形成了潜在的客源市场。

4. 提升和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随着经济条件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特别是国家法定节假日制度的调整,市场对休闲度假类产品的需求必将持续增加。同时政府也在通过政策鼓励和引导资金的投向等传递着明确的信息。项目投资商应该重点关注古城、太湖、金鸡湖、石湖、阳澄湖区域的休闲度假旅游的投资机会,摒弃单纯的门票经济理念,以追求项目的综合经济效益为目标,策划旅游项目和产品。

实施旅游项目产品化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和支持,才能取得旅游产业发展和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双赢。

旅游产品化 篇2

张建荣

旅游业从产品经济时代、服务经济时代向体验经济时代迈进,在体验经济时代,获取旅游体验是游客的根本追求,旅游投资者提供的旅游产品,是为满足游客体验服务的。在体验经济时代,虽然传统的大众旅游仍占据旅游业的主要市场,但是旅游者的细分市场已经发生了改变。国内外一些专家通过调查指出:许多旅游者,特别是高收入、高文化素质的旅游者更倾向于选择体验式旅游。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体验感受必然成为旅游目的地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根据体验感受的层次,又可将体验旅游划分为不同的级别,深度体验式旅游便具有更高级别和更高层次的体验特征。

从游客旅游活动的变化来看,深度体验,是体验基础上的一种提升,在强调游客参与的同时还需充分发挥和调动游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旅游不仅仅从“到此一游”变得更加注重“游览过程”,而且还能自己主动组织与安排开展参与旅游活动。

根据旅游者参与的主动性与投入程度来划分的话,游客的体验程度可划分为三级四个种类:

第一级第一种是:旅游者被动参与,不用投入很多的精力。第二级第二种是:旅游者被动参与其中,但投入较多精力。第二级第三种是:旅游者主动参与,但只投入较少的精力。第三级第四种是:旅游者主动参与,而且投入很多的精力。

深度体验式便是属于旅游者主动参与还愿意投入很多精力的这一类,它是一种享受型体验,旅游者主动沉浸在他的旅游活动中,并非常投入,将旅游活动上升为人生的享受,哪怕是经历一些艰难和坎坷也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旅游观享受这种难得的体验,甚至达到精神陶醉的最高心理境界。

从人的感官功能来讲,游客发挥的感官功能越多,体验程度也越深。最初的体验,主要靠视觉,所谓的走马观花,随着体验程度的加深,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功能尽致发挥,旅游者整个身心浸溶在旅游目的地中,与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融合在一起,达到一种旅游与生命完美结合的过程,在某一时间段内,旅游者已然成为当地文化中的一部分,充当着当地社会生产生活的一分子,深刻地领悟到当地的景色和文化,甚至创造出新的文化。

从旅游者的角色变化来看,旅游者为了获得深度体验,需要参与到更多的活动环节中来,角色也具有更广泛的多样性,旅游者不再仅仅是“看风景的人”,还是“被看的风景”或“制造风景的人”。在当地居民眼中,旅游者无论体验什么内容,首先还是一个地道的旅游者,然后才是其他角色;在其他旅游者看来,尤其是不了解情况的旅游者看来,消费深度体验式旅游产品的旅游者可能是当地旅游服务人员的一部分,甚至会把旅游者当作是当地居民。这个时候,旅游者既是旅游者,也是旅游功能实现的重要承载之一,他们既体验着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还透漏着自身具有的文化气息,某种程度上更代表着当地的形象和某些特征。在旅游目的地生产生活方面,旅游者还可能成为了重要成员,或者一位稀缺的老师,或者某方面稀缺的医疗专家、技术员,总而言之,深度体验式旅游者还构成了生产“风景”的支撑者。

不难看出,深度体验式旅游一方面与游客本身的需求感受有关,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是否提供足够的可体验深度也影响着这一旅游方式的实现。深度体验要求根据不同的个性和心里,事先精心设计和策划富有个性化而非标准化的产品,最终主要表现为“旅游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旅游,旅游就是工作,工作就是旅游”的一种境界。就好像上演一幕演出,旅游目的地是舞台,旅游者是演员,演员在不停地更换,舞台也在一批批演员的推动下,塑造了自己的知名度。所以,旅游目的地可深度体验的产品必须具有较大的弹性和适应性,目的地还需具有较大包容性,才能使旅游者和旅游者的深度体验活动融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一部分。

但是,什么程度才是深度旅游,这个界限是比较模糊的,很难用时间或者数字来说明,更多的是人的一种感觉和精神境界。一方面,旅游目的地可以通过研究不同细分市场的旅游者心里,精心导演体验活动,拉动旅游者进行深度体验消费;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在深入挖掘自己主题定位的同时,在活动中整合游客的多种感官刺激,通过主题色彩、音乐、气味、味道、形态等多种感官需求内容的全面塑造,能够更深层次地凸显主题内涵,丰富游客体验的内容,也提升游客体验的深度。所涉及的感官越多,就愈容易令人难忘,令人难忘的最终结果就是旅游目的更好更快地发展。

针对深度体验式旅游项目的建设,可以先建基地或者先找示范。比如,监狱生活体验基地,每人都可以有一个模拟的犯人身份,模拟监狱组织和生活,通过旅游途径警醒提升社会人的道德和法律意识;还比如教师职业深度体验,不同行业的旅游者可以扮演一次教师的角色,通过时间长短不一的安排,可以是义工性质的,还可以是补偿性质的,既能加强交流传播知识,又能激发人人参与奉献教育事业。

旅游产品化 篇3

【关键词】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相互促进

纵观成熟的旅游产品,绝大多数都是依托一定的旅游资源而存在的,就象古典园林之于苏州,罗浮宫之于巴黎,阳光、沙滩、大海之于夏威夷等等。因此在开发旅游旅游产品时必须对所在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有的放矢打造旅游产品的独特内涵和特色魅力。

1.旅游资源价值的客观评价至关重要

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方法有许多种。但基于旅游产品开发的角度分析更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即资源的独特性、资源的受众面、资源的市场认知度。

1.1独特性。独特性越强,资源价值越高,就象苏州的古典园林,北京的故宫和长城等;

1.2资源受众面的大小,受众面越大则资源价值越高。以苏州刺绣为例,它同样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同样具备很强的独特性,但与古典园林相比,它的受众面显然要小很多;

1.3资源的市场认知度,认知度越高,资源价值也越高。著名的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西、贵州和云南,但桂林山水的市场认知度却使桂林尽享自然山水的资源价值之尊。

因此各种因素决定着一定时期旅游资源的价值,或者说是资源的吸引半径。这一价值或吸引力决定了依托它而开发的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

2.精心打造品质高效益好的旅游产品

2.1产品市场定位精准。

所谓的产品市场定位,就是要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所开发的产品的类型、规模、档次和目标市场等。以成都的“五朵金花”为例,它是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产品,推出两年时间,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旅游和农业相结合的成功范例。“五朵金花”所依托的资源是整个三圣乡的花卉、植物、农产品等农业资源,因此决定了其规模的宏大。但此类资源的独特性不强,其吸引半径只能延伸至周边城市,所以其目标市场就确定为成都及附近的城市居民,特别是家庭亲友这一群体,且档次也非常适合大众化的消费市场。因此“五朵金花”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其准确的市场定位。苏州有着非常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与“五朵金花”相比如何定位苏州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苏州乡村旅游资源同样独特性不强,但却依托着苏州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使苏州有条件组合成多种类型的产品,产品层次应该更丰富;同时苏州处于长三角的中心,便利的交通条件使苏州旅游市场的半径更大,至少可以将沪宁杭作为苏州旅游的核心目标市场;还有,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苏州旅游目标市场的消费能力更强,因此苏州有条件开发乡村旅游中的高档产品和特色产品,形成产品合理的等级梯次。

2.2产品创新价值最佳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是产品策划中的经典原则,表达的就是产品开发中的勇于创新和追求卓越的意识。创新是产品的灵魂。当普遍认为旅游产品必须依托现有旅游资源时,迪士尼为旅游市场带来了主题公园的惊喜,在童话主题的引导下,凭空创造出了世上最成功的旅游产品,这就是创新的力量和价值。国内也有成功的例子,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主题公园潮中,无数的产品先后“死”去,而深圳华侨城所属的多个主题公园却成功地发展壮大。这其中,独创的晚间演出可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当其他景区也开始借鉴其经验时,华侨城则将提高演出质量作为突破口,牢牢控制着主题公园领域的制高点。同时,在其最新的产品——深圳东部华侨城中又有创新,将瑞士的著名小镇茵特拉肯“安家”在景区,体现了完整的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文化、风俗和生活。这是“创新最佳”在旅游产品开发中的成功演绎。苏州高新区在整体开发树山村旅游项目中,将其中一个山坞的采石宕口策划成一个山地越野车训练场,这也是一种局部的创新,这将大大增加树山这个产品的吸引力和品牌识别力。

2.3产品内在品质过硬

品质不是高档的代名词。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在于创新,但要得到市场的持续认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依靠过硬的品质,而与档次无关。旅游产品的品质一般由产品的安全性、卫生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构成。从苏州目前旅游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来看,安全性一般都能满足,但对于安全的预防措施方面还要加强;卫生性就产品本身而言也没有问题,但大的环境卫生有待提高,特别对于景区和乡村旅游等产品来说,周边环境也是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高新区的白马涧景区,从交通主干道到景区长达几公里的道路两侧区域内的环境整治效果明显,为景区这个主产品增色不少;便利性则要特别突出产品功能设置的合理性,例如,景区点建设不能只考虑观赏功能,而忽略了游客的消费功能、活动功能,而且要特别注重服务功能布局的合理性;舒适性是旅游产品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最主要方面,也是旅游者的主流性需求,以乡村旅游为例,在强调体现原汁原味的同时,还必须保证一定的舒适性,否则产品无法持续。

2.4产品配套系统完善

任何产品都不能孤立存在,旅游产品更有极强的综合性。因此在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时,更应该综合考虑与其他产品的配套能力。

首先是要考虑旅游类型的配套。目前苏州正在大力推进休闲和度假旅游的发展,但客观分析目前苏州还不具备纯粹的休闲特别是度假旅游发展的充分条件。从扩大市场覆盖面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是在特定区域内观光休闲度假旅游的结合。

其次是旅游六要素的配套。以苏州周庄为例,为了延长客人的停留时间,周庄精心打造了晚间演出《四季周庄》,却引来了新的问题,住宿条件不配套,仍无法达到开发该产品的初衷。只有在要素配套的条件下,单项旅游产品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再次是产品与公共服务的配套。如果是主要针对散客市场的旅游产品,则应该特别注意区域内的旅游咨询中心、道路标识系统等设施。

旅游产品化 篇4

一、引言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地域环境及其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性与乡村意象为核心,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的一种旅游方式与经济开发活动。根据旅游活动所处的地理位置,乡村旅游可分为城郊型、边远型和景区边缘型三个主要类型。城郊型乡村旅游是旅游目的地位于城市周边,依托大中城市客源市场发展起来的,车程2小时以内的乡村旅游活动。城市郊区是城郊型乡村旅游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城市环境与功能向农村转换、过渡的地带。地理学界也称其为环城休憩带、城市边缘带等。本文探讨的对象是城郊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

二、城郊型乡村旅游产品特点

(一)产品缺乏系统规划,低水平重复建设多

城郊型乡村旅游产品在开发初期由于缺乏科学调查和系统规划,很多项目跟风上马,乡村景点开发密度大、规模小、管理水平低。加之资金投人较少,形式单一,直接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各个乡村之间的替代性竞争非常激烈。

(二)旅游产品单一,可参与性不强

旅游产品是一个复合概念,是指旅游者出游一次所获得的整个经历。包括旅游设施与服务等多种元素,同时要求旅游产品表现出一种组合产品的特征。城郊型乡村旅游的产品设置比较单一,多为被动的观光或脱离乡村环境的娱乐活动,而在强调游客参与度,提升旅游体验的今天,产品的重新设置、组合,增强其参与性和互动势在必行。

(三)产品功能定位不准,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城郊型乡村旅游产品结构主要以观光为主,缺乏文化特色和文化含量,对能反映乡村内涵以及提供差异化产品的民俗文化和传统农业资源挖掘的深度不够,缺乏文化底蕴和氛围。这样的情况下导致产品千篇一律,可替代性强。

(四)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旅游人才缺乏

基础设施不完善仍是制约乡村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城郊乡村作为短途游憩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在配套设施和服务等方面与成熟景区仍有较大差距。乡村道路、环境、住宿、供电、供水等硬件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农家客房、餐厅、茶楼等主要住宿餐饮接待设施条件差,安全条件不好,卫生状况和设施条件有待改善。同时由于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本地居民,缺乏专业的旅游服务教育和相关培训,服务质量不高。

三、什邡市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

什邡市又名雍城,古为方国,蜀中名城,位于德阳市西南部,距德阳市20公里,南距成都市50余公里,以其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素有“川西明珠”的美誉。但什邡由于长期受限于什邡优先发展工业实体经济思路的影响,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2008年汶川大地震,什邡受灾严重,虽然各方面遭受重创,但正如“破窗理论”,危机也带来了生机。震后北京对口援建什邡,旅游业得到了合理的重视,依托“穿心店地震工业遗址纪念展示园”的带动,什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目前什邡乡村旅游的布局由沿山片区和平坝两部分构成,主要的特色乡村有:峡马口、钟鼎寺、渔江村、红豆村、马祖村和箭台村。虽然各个特色乡村旅游产品独树一帜,核心吸引力不尽相同,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周边县市同类型景区的旅游产品开发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

(一)旅游产品粗糙,同质化现象严重,核心吸引力缺乏竞争性

成都周边乡村是全国率先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之一,产品规模、质量已先声夺人。什邡乡村旅游起步晚,产品设置与其他同类型景区相较辨识度低,缺乏竞争力。

(二)旅游产品单一

目前仅依靠以吃农家菜,提供棋牌娱乐为主的低层次服务,没有充分挖掘景区核心吸引力,形成与风景区互动的产品,旅游经济收益不高。

(三)产品开发缺乏创意,游客参与度不高

乡村旅游是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和乡村田园风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带观光、度假、休闲、体验性质的旅游活动。什邡目前乡村旅游产品的设置缺乏新意,多以被动参观式地感受田园风光为主,几乎没有游客的主动参与,也不能有效增加游客的体验感受。

四、对策分析

(一)承袭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内涵,营造度假型旅游目的地氛围

什邡的乡村旅游产品应努力营造度假型景区的氛围。灾后重建的新农村建设使得马祖、红豆、渔江、箭台等村落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家庭式旅游接待初具规模。通溪河林场和钟鼎寺景点的康乐度假接待本有较好的基础,目前正在营建峡马口片区度假屋,以及山林康乐健身步行道完善了度假景区的基础设施。

(二)丰富活动菜单,提高游客参与度

为使景区、景点形成特色,以某种原赋的旅游资源为依托,根据市场需求,对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以丰富产品结构和密度。一定地域空间上旅游资源密度越大,旅游者在单位时间内能浏览的景点就越多,对旅客的吸引力就越大,开发的价值就越高。因此,整合相关资源,丰富景点、景区资源密度,以增加观赏的时量度和吸引力。资源整合应把握适度原则,策划的旅游产品必须与旅游资源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有生命力。

什邡乡村旅游产品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产品的层次,充分调动游客的参与热情。乡村旅游的产品恰当设置能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天性。目前渔江村的采摘葡萄、向日葵等活动确定了游客的互动,在此思路上,设置的项目不仅可以采摘还可以加工,或者认领,定期参与劳动等。这样看不仅是旅游项目的要求,其实更是对相关产业的建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更能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引发乘数效应,扩大就业和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乡村综合环境质量,促进乡村社区多元化发展和人口素质提高,对重构经济社会系统具有特殊意义。乡村旅游的发展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切入点。

(三)整合产品形象,打造强势品牌

根据简·玛尔斯的理论,应将旅游产品的开发纳入到整体营销策略中。什邡发展旅游一方面是要加强景区的定位,另一方面是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良好的公关以及介入可以有效的传播信息,联络与受众的感情,进而改变旅游者的态度,最后引起行动。

什邡乡村旅游的“原生形象”几乎为空白,通过旅游地的促销、广告、公关活动等有助于旅游者形成该地的“诱导形象”。目前什邡各个特色乡村的核心吸引力不尽相同,例如红豆村的千年红豆树,马祖村的马祖文化,箭台村的观光农业等。但由于缺乏营销平台,影响非常有限。我们需要理顺产品形象,由政府牵线,找准什邡乡村旅游的定位,共同打造什邡乡村旅游的品牌,有效区别于周边县市的乡村旅游,避免旅游产品同质化。

此外,什邡的节事活动,“文化搭台旅游唱”的戏马祖庙会也是重要的宣传窗口,可以很好的为什邡旅游业的发展“造势”。节事活动使得旅游地变得生机勃勃,营造与平常迥异而浓厚的旅游氛围,同时又能作为很好的催化剂促进旅游地将各种要素组织和发展,甚至旅游节事本身就是旅游地形象的塑造者,举办大型的旅游活动和盛事就是形象塑造的过程。渔江村的“葵花节”也是很好的尝试。

(四)提高服务意识,做好危机管理

村民是乡村旅游的主体,但搞好乡村旅游并不单靠农耕细作,经营者因文化高低而导致的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旅游业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方式和方法,旅游人力资源严重匮乏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现在绝大部分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没有规范的行业标准,靠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村居民自主的松散管理来主导现代旅游管理。因此为进一步实现旅游产品的规范化,提高游客的游历感受,应当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同时由于什邡遭受“5·12”地震重创,目前仍处于地质灾害多发期,在产品开发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因素,做好应急预案,保证游客安全。

(五)挖掘文化内涵,做好文化保护

旅游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对乡村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改变了乡村的景观和文化特性,其结果最终导致乡村经济利益的丧失。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在充分挖掘乡村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的同时,必须保护乡村文化传统,否则乡村文化会被异化和削弱而影响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旅游产品推介词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旅游界、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

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经说过一句话:“大凡大江大河交汇的板块都是自然运动和人类活动相对集中的地区”。湖北省恩施州正处在苗岭分支武陵山、大娄山北延的齐岳山、大巴山的南缘巫山和中国第一河长江以及长江第二大支流清江的交汇处。神奇的自然运动、悠久的人类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使这里自然风光奇特、民族文化厚重、养生要素齐备,形成了诸多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品质的旅游资源。目前已建成了以恩施州城为中心、方圆80公里内“1个5A级+8个4A级”的高等级景区集群,是全国单位区域内高等级景区最密集区域。今天,我向各位来宾介绍恩施州最新、最具魅力的六条特色旅游线路,以期能给您带来惊喜、带来愉悦、带来收获!

一、地质奇观游

恩施州是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地,西为四川盆地,东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的“两江”深切三大山脉,自然运动

质奇观,会让您对自然的奇迹顶礼膜拜。

二、清江诗画游

清江是长江在湖北境内的第二大支流、土家人的母亲河,素有“中国最清的江、土家最美的河”之誉。清江深切齐岳山、武陵山脉,穿山走谷八百里,两岸峡谷俊雄、石屏垂立、壁画神雕、瀑布飘逸,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流域内有雄伟高耸的世界第一面板堆石高坝水布垭大坝,有距今195万年至215万年之前挑战人类起源学说的“建始直立人”遗址,有古朴神秘的巴人发祥地武落钟离山——巴东三里城。清江峡谷深切的野三河、绝壁峰丛相连的黄鹤桥、独具魅力的红花淌石林,使恩施清江风景区春百花齐放,夏千瀑飞泻,秋七彩染林,冬万里雪飞,无不让人流连忘返,感叹人间仙境。

三、峡江山水游

世界第二大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穿越恩施州巴东县,形成了秀丽的巫峡风光,峡江山城巴东也成为长江黄金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神农溪就在巫峡出口处,全长60公里,溪水清澈明净,两岸山峰奇峻,有险滩、长滩、湾滩、浅滩30余处,“一里三湾,湾湾见滩”。乘着充满古味加土味、形似“豌豆角”的扁舟在神农溪上漂流,野趣横生、兴味盎然。神农溪是目前唯一保存有纤夫拉纤的旅游景区,因此被誉为“世界纤夫活化石”。千百年来纤夫拉

人文化区、小西湖生态氧吧区构成,奇观林立,生态优良,文化厚重,设施完备。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星斗山孓遗植物群落、中国最大的万亩中国鸽子花(珙桐)林七姊妹山、鹤峰万亩原始森林区木林子等生态优良景区。同时,恩施是“世界硒都”,拥有世界已探明唯一的独立硒矿床,出露面积85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富硒山泉水、富硒动植物资源聚集形成了天然富硒生物圈,在这里生长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的硒含量明显高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同类物种,因而恩施也有“养生美食之都”的美誉。这些都是您纳凉避暑、修身养性、康体休闲的极好选择。

五、漂流激情游

恩施州山川纵横,河流密布,河长在5000米以上的河流有382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有9条。这些河流曲折迂回,时而激情澎湃,时而碧波荡漾,为漂流旅游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清江闯滩位于清江中游州府恩施市城区至谭家坝段,惊险刺激的闯滩漂流,如梦如幻的清江画廊,古朴独特的土家民俗,歌飞莺绕的人景融和,被称为有惊无险的“激情豪放”第一漂。国家4A级景区——利川佛宝山峡谷漂流以迷人的峡谷风光、淳朴的土苗风情、独特的地质景观、清幽碧绿的河水为依托,是集漂流激情运动、峡谷探险穿越、森林康体娱乐、民风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被称为“原始峡谷风情”第一漂。

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的绿色繁荣发展之路。

如今,魅力无限的恩施州交通十分便利、旅游要素齐备,您可以从世界最美丽的风景大道沪渝高速公路、渝湘高速重庆至黔江段、渝万铁路、雄奇的三峡黄金水道长江航运进入恩施,明年还将开通渝利铁路,进入条件会更加便捷。我们热诚欢迎您来湖北恩施博览地质奇观、享受养生乐趣、体验民族风情。

最后,我用我们土家族的话语表达我们的热情:“比兹卡,哦喝,哦喝!”

专列、包机产品助燃暑期旅游市场 篇6

途牛旅游网相关负责人表示,途牛已在多个出发城市推出了暑期专列出游产品,有洋溢着草原风情的阿尔山、赤峰专列,也有享受清凉山水的云台山、邯郸专列,还有追寻历史的西北“丝路”之旅。如北京出发的“呼伦贝尔草原-满洲里-阿尔山双卧6日游,专列软卧直达”线路就是专列中的“明星产品”之一,该产品往年推出后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今年也不例外,刚一上线,咨询量和预订量就十分喜人。

“专列旅游是时下最绿色、最低碳的出行方式。因为其便捷、安全、标准化操作等优势,弥补了火车票实名制给火车一族带来的困扰。同时它具有一线多游、一票到底的特点,一路上可观景、可休息、可游览、可娱乐,省去了其他方式的旅途疲劳和舟车劳顿。专列一般都有专人全程陪同,服务品质上也较一般的火车团高,因此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暑期的专列产品有一些是行程时间较长的,这也是特别为暑期而开设的去往热门目的地的出游方式,适合有较多闲暇时间的游客。”途牛旅游网北京分公司负责人表示。

与国内旅游丰富的专列线路相对应,出境线路的包机旅游也在逐年增多。包机旅游具有出行便利、节省时间、价格实惠等诸多优势,让游客能更好地享受旅游的过程。

进入暑期旺季以来,多条包机直飞航班的线路陆续在途牛旅游网上线。这些线路以出境短线游为主,涵盖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多个方向。如北京直飞柬埔寨的包机线路,价格上,包机产品也更有优势,如北京直飞的“柬埔寨3晚5日游”,报价为3700元左右,比经香港转机的同类型产品便宜10%左右,同时在行程上,缩减了大约2小时的交通时间。包机产品在旅游目的地“挤”出更多“游”的时间,可以让游客玩到更多的景点或在同样的行程中有更多的停留时间,可以更仔细地品味异国风情。

在国内旅游机构大力发展包机旅游的同时,境外旅游目的地相关机构,也通过包机、直飞等形式吸引中国游客。近日,塞班岛官方旅游机构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宣布,为了更好地满足中国市场的出行需求,塞班航空将于今年7月开始,陆续开通“北京—塞班”和“沈阳—塞班”两条直飞航线。从最初的临时包机到如今的常态航班,游客在家门口搭乘飞机直飞异国已不再是梦想。

安凯推出新款旅游客车产品 篇7

HFF6120K06D观光级旅游客车是安凯根据市场需求刚刚开发的一款新产品,整车长度为11.6米,采用11米车型总成配置同时达到12米车型的座位数,实现运载功能最大化。

旅行是为了更好地放松身心,车内空间大小决定了乘坐的舒适性与否,乘客进入捷利观光级旅游客车会发现,它比一般的旅游车空间大很多。该款车整车高度达到3680mm,但车厢内部空间高度就有2050mm,整车宽度有2550mm,有效增加了座椅间距和过道宽度。

为适应景区限高的要求,捷利观光级旅游客车同时提供了高度在3.5米以内的产品。

安凯采用全承载结构设计理念打造旅游客车,可以大大提高整车的被动安全性。

赣州旅游产品优化升级 篇8

一、引言

赣州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脐橙之乡”等诸多美誉,但赣州在全国范围内属典型的温点城市,旅游产业缺乏竞争力和爆发力,与发达城市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对赣州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旅游商品等单项类型旅游产品研究,欠缺宏观层次上对赣州区域旅游产品结构上的研究。在旅游市场散客化、自助化、个性化、体验化的趋势下,促使旅游产品转型升级,笔者主要从旅游产品系列上对赣州旅游产品进行优化升级研究。

二、赣州旅游产品现状

赣州人文荟萃、旅游资源丰富,以瑞金为代表的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都具有很高知名度,是赣州具有相对垄断性和独特性的旅游资源,赣州是红色旅游目的地,也是国内国际公认的客家摇篮。赣州市总面积近4万km2,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4左右,虽然旅游资源众多,但是分布比较疏散。丘陵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60%左右,加大了进出难度以及交通时间成本,也增加了资源整合的难度。

目前赣南旅游产品已经形成“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中华绿谷、江南宋城”品牌,形成四大核心吸引物,努力打造“美丽老家·幸福赣州”的品牌形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与旅游资源价值不匹配

按照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资源分类表,在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中,赣州具有8个主类的全部和31个亚类中的大部。赣州旅游资源较多、等级较高、呈多元化状态,然而目前赣州市优质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形成优势旅游产品,旅游产品的单一化与旅游资源的多样化相矛盾,旅游产品的低端化与旅游资源的高级别、高价值相矛盾。

(二)旅游产品与客源市场需求不匹配

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产品的丰富和多样极大地挖掘和引导了旅游者的需求。互联网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子信息的发达跨越了地表障碍,迅速地培育了全国各个区域旅游市场,旅游市场的成熟,旅游目的由观光向体验升级,旅游方式越来越便捷化,少旅多游多感受,产品的核心本质得到升华。迅速成长的80后,90成为舞台的主角,面向大众化、产品低端化的产品不能满足现代游客的需求。

四、旅游产品优化升级

(一)旅游产品优先秩序升级

根据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旅游产品从生命周期的开始到结束呈现出从低级产品向成熟产品演化,经历投放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败期。当产品进入衰退期,需原有旅游产品升级优化,或者提前培育新一代的旅游产品并及时推向市场,赣州客家、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但是产品等级不高,在世界国内都没有明显的辨识度,应升级优化做成赣州旅游产品系统中的拳头精品,成为赣州旅游名片的突破口。任何有规模有强悍生命力的旅游产品都有一个很好的旅游资源成长环境背景,即这两文化还有很多优秀文化在铺垫着强势文化的生长,如赣州的民俗文化、堪舆文化、饮食文化。赣州推出拳头人文产品的同时,要培育自然产品及其它人文产品,形成拳头产品、名品、精品、大众品结构系列,并且阶段性分批推出,冷热温结构性搭配推出。据赣州旅游资源分散的特点和地理空间的不可分割性,赣州旅游产品区域组团升级如下表。

(二)旅游产品类型升级

根据旅游者体验层次,旅游产品可分为:基础层次、提高层次、发展层次、完善层次。根据不同层次消费者需求特点,赣州旅游产品类型升级如下表。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旅游者的成长,游客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时间增加,游客选择旅游更加自信,基础层次的产品比重逐渐减小,低端化产品会逐渐衰退,提高、发展、完善层次旅游产品比重在不断增加。在提高和发展层次,专项旅游旅游产品应运而生,如康乐游、商务会展游、民俗文化游、科考探险游、修学游、宗教游及其方面专项游。从旅游产品形态又有团散游、组织与半组织游、家庭游。从交通方面又包驾游、自驾游。

赣州旅游产品类型优化与升级,应继续巩固观光游、增加休闲度假游,尤其是乡村体验游,开拓高科技主题游,搭配专项游。由于赣州辖区面积巨大,是江西省最大行政区,赣州市总面积近4万km2,丘陵面积占60%,并且资源散状分布,景点可进入性有待改善,随着人们汽车使用的普及,以及消费者的自主选择,赣州游客以本市为主,本地自驾游已成气候,同时形成了特色的家庭游。因此,在旅游方式上,可鼓励赣州发展自驾游。

五、总结

旅游产品化 篇9

“伊春春夏秋冬景色各异, 多姿多彩。春季杜鹃盛开, 如霞似锦;夏季悠山美树, 紫雾青溪;秋季层林尽染, 霜叶如花;冬季银装素裹、雪玉冰清。”目前伊春旅游业以夏季最为火爆, 常常出现一床难求的局面, 而到了其它季节, 旅游者人数非常少, 旅游团队更是寥寥无几, 分析原因主要有:政府资源开发力度不足、旅游产品宣传范围不广、旅行社开发线路不多、不细等问题, 这里仅从旅游社角度进行分析:

春天, 当万物还在沉睡之时, 大平台上的杜鹃花就开了, 漫山遍野, 煞是好看, 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近可俯视花海, 远可瞻其苍穹, 身心都会沉醉于此, 对于省内游客, 旅行社可以安排一日游或二日游, 以观赏初春杜鹃花为主要旅游目的, 可以选择性的增加特色风味餐, 让游客在欣赏美景后可以享受美食的诱惑, 将美景、美食、美感融入整个旅游活动之中:对于省外游客及国外游客, 旅行社要设计时间较长的旅行计划, 将伊春的山, 水, 石、花、相结合, 让游客更深入体验伊春初春的美景, 同时可以在线路中安排一些旅游活动鼓励游客参予, 例如征集最美杜鹃花摄影照片, 以吸引普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并利用网络, 媒体等形式将摄影照片与全国人民分享, 即可以提高伊春春季旅游的知名度又可以增加旅游者人数, 从而扩大伊春旅游市场。

夏天, 伊春旅游人数最多的季节, 但旅游线路多以常规观光游为主, 特色不突出, 个性不突出, 重复旅游率低, 这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旅行社可以根据旅游者的不同年龄, 不同职业, 不同消费层次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旅游线路, 例如, 学生团, 以观赏山水, 学习森林树种与组织集体活动为主, 让学生在学、乐、赏中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减压团, 伊春素有林都氧吧之称, 在伊春每立方厘米的空气当中负氧离子含量就达到2.7万个, 夏季更是高达3.6万个, 负氧离子含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对于长期工作在都市里的白领们, 生活节奏快, 生活压力大, 经常到森林中多吸收负氧离子能加强和调整大脑皮层的功能, 起到镇静、催眠及降血压作用;负氧离子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 解除其痉挛, 缓解压力, 有利于人体的身心健康, 因此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减压团突出的特点是放松, 在旅游团线路中可以设计一些森林瑜伽体验, 森林沐浴SPA、大自然派对等奇特的比较适合都市白领的旅游项目, 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忘掉烦恼, 解除压力, 达到全方位的放松, 充分享受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秋天, 当南方的群山还是一片郁郁葱葱之时, 伊春境内的森林已变得五颜六色, 风情万种, 色彩斑斓。辽阔高远的天空澄蓝澄蓝, 蓝得像染了色似的, 明净得出奇, 连太阳光都显得几分白炽。在这里你会感觉心灵被净化。空气中散发出带着松香的清新气味, 耳边不时传来一阵阵大片树叶的沙沙响声, 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描绘出一张五彩缤纷的立体画。旅行社可以抓住这一系列旅游资源, 开发新型旅游项目, 例如, “车在画中游”主题, 吸引省内有车族游客, 开展自驾游活动, 发团时间以周末为主, 因为秋天伊春的五花山并不是单纯的一个景区景点就能展现出来的, 而是随处可见的景色一气呵成的, 可能是一个角度, 一个转弯, 美景就在不经意间跳入视线, 所以传统的定点式旅游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行社可以针对推出自驾游形式将安排的房, 餐, 旅游活动项目拆分为零点服务并根据客人的要求进行个性化组合, 让游客驾着自已的爱车享受具有异域风情的奇妙之旅。“徒步穿越五花山”主题, 以吸引当地及对徒步探险感兴趣的游客为主, 可以选择一条平时人们经过较少的路线, 以原生态探险为主体, 在美景中发现探索的乐趣, 找寻人类最初的对自然的渴望。

冬天, 伊春的旅游资源和东北的其它旅游城市相类似都以冰雪为主, 此时的旅游活动对周边的旅游者吸引力相对较少, 因此对于这类旅游者, 旅行社设计的旅游产品要以特色为主, 例如:基于库尔滨水库的雾淞为特色的旅游资源, 看柳树结银花, 松树开银菊, 当游客来到这里仿佛进入大自然的艺术殿堂, 感受如诗, 如梦幻般的美景。因为水库雾淞是火山岩地质奇观, 所以即使是周边地区也很难欣赏到如此美景, 旅游吸引力较大。对于较远旅游客源地的游客, 在日常生活中与雪的接触较少, 因此在设计旅游产品时以赏冰玩雪为主, 让游客参与到旅游活动当中, 可以在旅游线路中让游客穿上具有东北特色的大袄, 带上厚实的狗皮帽子在冰冻的大河上玩狗拉爬犁、抽冰嘎, 即能保暖又能让游客最真切的体验雪的乐趣。

伊春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作为旅游社要从各个角度发掘旅游资源从而设计出具有针对性, 特色性, 综合性的旅游线路, 当然如果想增加伊春客源人数, 拓宽伊春旅游市场, 发展伊春旅游经济, 仅仅依靠几条旅行线路, 几家旅行社的力量是不够的, 需要当地政府、相关旅游部门及社会各界人事的共同配合, 旅游业的发展将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求人们不断探索和讨论。

摘要:针对伊春地区旅游社应如何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拓宽旅游市场进行了论述。

旅游产品化 篇10

1、体验经济的内涵与特征。1998年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二世(B.Joseph PineⅡ)与詹姆斯·吉尔摩(James H.Gilmore)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的“欢迎体验经济”一文中首次指出体验经济(Experience Economy)时代已经来临。所谓“体验”就是通过消费者与外界事物、活动、他人的互动,激活其内在心理空间,引起胸臆间的强烈反响,使其在意识中产生美好的感觉,并经久难忘。总结对体验的认识,可知所谓体验经济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无形的依托),以商品为道具(有形的载体),以体验(难忘的感受)为经济提供物进行买卖的新经济类型。

2、旅游产品的体验化是体验经济的必然要求。旅游的本质是体验,游客“体验”的实现需要旅游业提供相应的载体,作为旅游核心的旅游产品无疑是充分展示体验经济魅力的最佳场所之一。在体验经济下,旅游产品必须围绕审美和愉悦等体验核心,综合多重体验价值,为旅游者设计开发出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旅游产品体验化是指将作为经济产出类型的体验设计成为旅游产品的一部分或者设计成为一种体验式旅游产品,以吸引旅游者参与和消费来获取体验的高经济附加值。旅游产品的体验化能让旅游者在差异化体验和活动参与中获得精神享受和满足,创造出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同时使经营者通过追加多重体验价值,获得长期的发展机会和持续的经济效益,最终使旅游地在社会文化经济的互动作用中获得综合效益的最优化。

3、历史文化旅游产品更需注重体验化开发。文化旅游是以人类社会历史变迁而留下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为依托,旅游者通过历史回顾和艺术审美,得到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历史文化旅游产品通常是地下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古迹,大多属于资源依托型旅游产品。如在徐州多表现为两汉陵墓及其附属陪葬的兵马俑、画像石和当时的用具器物等,这些资源开发成旅游产品后绝大部分是由静态的历史建筑和遗存构成,虽具有文化和环境的差异性,但由于缺少鲜活的、富有动感的音乐、艺术、民俗、社会生活的陪衬,加之旅游者往往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难以从深层次去观赏吸引物的内在美,无法从中得到心灵陶冶,因此旅游活动很难产生快乐的体验。为此必须通过后天的主观努力,将文化与生活、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开发设计出富有创意性的体验产品以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使旅游者“发思古之幽情”,感受到异质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独特观念,满足追求快乐体验的终极目标。

二、徐州两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1、产品开发肤浅,参与性不强

从旅游产品开发的程度而言,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可分为认识型(静态的产品陈列)、认同型(动态的文化展示)和参与型(吸引游客亲身参与)三个层次(李江敏,2000)。徐州两汉文化旅游的开发主要停留在认识层次上,旅游产品以静态展示为主,缺少深度设计,游客仅能从表面上予以认识,一看了之,减弱了游客求知和猎奇的兴致。认同层次上旅游产品仅处于起步阶段,在已开发的15处两汉文化景点中,仅有两处设计出认同层次的旅游产品,一是在徐州汉城内每天定时表演《汉宫盛典》、《汉王点兵》等10多种文艺节目;二是在汉文化景区设计了汉宫古乐展演厅和多媒体厅。至于发展层面上的参与互动式旅游还没有出现。在传统的游览观光式旅游向参与互动式旅游转化已成共识的前提下,徐州亟需设计参与互动性强的两汉文化旅游项目。

2、产品内容雷同,体验类型单一

被誉为“汉代三绝”之一的汉墓,在徐州一带共发现了300多座,规模较大的有20多座,其中共发掘8座楚王陵,它们虽各具特色,但在开发过程中,没有突出各自独特的内涵,对资源的利用处于简单的粗放型阶段,缺少明确的主题,景区产品内容趋同,旅游者在参观完一两个墓葬或许会惊叹赞赏,但看多了就会造成雷同厌烦,很难满足游客获取不寻常体验的需求。

一般来说,体验类型越丰富,游客体验效果越好。体验的类型有五种,即娱乐消遣(entertainment)、审美猎奇(estheticism)、知识教育(education)、逃逸放松(escape)和置身移情(empathy)。人们感觉最丰富的体验必须同时涵盖这五个方面,即处于五个领域交汇处的“甜蜜地带”(sweet spot)。在这个甜蜜地带中,旅游者完全脱离了自己的现实世界,融入到环境和服务当中,既得到美的享受,又增长了见识。但由于两汉文化景区的产品设计大多停留在资源表层,文化内涵难以外显,因此可以提供的体验类型较为单一:游客与资源本身以及当地居民的接触很少,游客到博物馆、汉墓、汉画像石馆多是“走马观花”式的巡游参观,停留在观看、拍摄景区建筑、遗迹等表层旅游体验内容上,只能调动视觉感官,因此体验类型只是以审美体验为主,教育、娱乐体验肤浅,缺少需要游客参与其中才能完成的项目,导致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减弱,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三、徐州两汉文化旅游产品的体验化开发思路

1、开发目标

在体验式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快乐,以达到最优的体验标准,达到“畅(flow)”的最高境界,即“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而能让一个人深深沉浸其中,以至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

这一理论将成为指导旅游产品设计和创新的重要思想,可以说满足游客的快乐体验是旅游产品体验化设计的最终目标。因此,旅游产品设计要以游客体验为导向,具体方向就是要突出强调“感受”在产品中的位置,重视旅游者的个性化和情感需求,体会其要求与感受,以促使旅游者在差异化的体验和活动参与中获得最优的旅游体验,获得令人感动和难以忘怀的经历和回忆。

2、开发原则

(1)史娱兼顾原则。大量的汉代遗迹和遗存,构成了古城徐州璀璨多姿的汉文化旅游资源,但好资源并不一定是好产品,需要对众多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精心策划和包装,对于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尤其要注意把历史的真实和轻松的娱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只重历史,而忽视娱乐,则容易蜕变为单纯的历史教育基地,对以寻求快乐体验为目的的游客缺乏吸引力;当然也要注意过分强调娱乐而虚化历史,否则就会失去文化旅游的价值,起不到寓教于乐、文化休闲的作用。因此在遵循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让两汉文化“活”起来,围绕“活”字做文章,“白化”产品内容,尽可能增强其易感知性和可理解性,让游人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两汉文化”。

(2)参与互动原则。互动是游客感知旅游吸引物和加深游客体验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在旅游活动中,游客只有与旅游产品、当地居民及其他游客之间产生互动行为,融入其中,才能完成自己独特的旅游体验,创造属于自己的体验经历。参与程度与体验效果直接相关,参与程度越高,体验效果越好。参与可使游客消除与景区景物之间的隔阂,将旅游者与旅游地的自然风光、风俗民情较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增强亲切感和满足感,在实现自我价值中获得成就感和快乐感。

3、开发措施

(1)提炼个性化的体验主题。体验是有主题的,主题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徐州两汉文化旅游的载体很多,旅游者不可能每景必看,因此对两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在原来基础上体现各自的特色,提炼出各具特色的“体验主题”,围绕这些个性化主题深度挖掘汉文化内涵。如被誉为“千古奇观,中华一绝”的龟山汉墓蕴藏了许多千古之谜,可以借此突出汉代文化的神秘色彩;狮子山楚王陵的主人是第三代楚王刘戊,曾以参与“吴楚七国之乱”而著名,他本人也在两军对峙中兵败自杀,作为其陪葬坑的汉兵马俑兵种齐备,集中反映了汉初楚王国军队的整体建制。对这样一处汉文化景区,应以尚武精神为主题,介绍汉代军事,抓住军事文化主题进行全方位挖掘。沛县汉城和徐州汉城属仿古建筑,作为资源脱离型旅游产品,出现了严重的雷同倾向,应强调两处汉城的分工,沛县汉城可以集中体现汉室皇朝的气派、奢华与威严、神圣,展示汉代政治、文化;徐州汉城可以建设成汉代生活的综合情景区,集中展示汉代社会生活,在食、住、穿、用、生活习俗等方面完整体现汉代社会的风格特征。

(2)设计体验式旅游活动项目。两汉文化景区的主题形象确定之后,就要根据主题设计出各种灵活、生动的体验项目,利用景观建筑、民俗风情、风物特产、历史传说、生产生活形态、文化形态等因素来“白化”产品内容,改变汉文化旅游进墓、赏画、看碑、观展的静态旅游方式,通过品汉宴、观汉舞、习汉俗、戴汉饰、购汉物等动态体验活动,将汉风汉韵渗透到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的各方面,使其成为可进入、可停留、可观赏、可联动、可享受、可回味的目的地,吸引更多的不同层次的旅游者,并争取更高的重游率。如徐州的汉画像石内容丰富,质量品位较高,但目前的开发有点“曲高和寡”,大众参与性不强,其利用方向是在目前的新展区采用墓葬复原和祠堂复原的形式,逼真地展出汉画像石以及其原生环境;进一步考虑雅俗共赏,按画像内容主题重新进行分类排列,演绎白化其内容,通过电影、歌曲、电子游戏等形式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与人物故事;也可以模仿石刻中的内容,让游客表现汉人生产、生活状况的场面,体味汉代民俗风情。

(3)营造体验场景与氛围。两汉文化旅游产品要真正吸引游客参与体验,还必须注重体验场景的设计及氛围的营造,利用现有的体验资源搭建体验的场景或“舞台”,以为旅游者提供一个体验的真实环境。在两汉文化旅游区内,不论是自然景观、历史遗址还是人造建筑,都应该表现其确定的文化主格调,突出该旅游区的整体文化风格,园林及建筑设计要遵循“貌合、神合、势合”的原则,体现两汉文化基调,切忌现代化改造倾向,以形成动静结合、地上地下、城内城外完整统一的两汉文化旅游亚区,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完整体现汉代社会的特征。在城市建设中要打造“两汉文化看徐州”的真实形象感知,塑造具有两汉文化特色的现代城市新景观,通过建筑、雕塑等方式在适当的地点、地段(即必要的时空)将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建设较为逼真的“两汉文化场”,建筑应力求体现汉代风格。此外,在机场、车站出口也要注意营造与两汉文化相容的气氛,借以暗示游客,让其一踏上徐州的土地就立刻感受到两汉文化的昔日辉煌。比如可以通过声音、文字解说和图像展示、画面放映等形式,再现两汉文化精华,选取最能代表两汉文化精粹并能给现代人以启迪的言说列于主要街道,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徐州的旅游形象标识语。

(4)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从旅游目的地几乎唯一可购买、带走的一种有形的东西,可以加深旅游者对旅游地的印象,提升产品的综合体验效果,也是目的地形象体现、延伸和传播的有效载体。目前,有关徐州两汉文化的旅游纪念品主要是一些汉画像石拓片、铂金画以及景泰蓝工艺的礼品(主要是车马出行图)等,产品形式单一,价格昂贵,不能为广大游客所接受。具体改进的方式有:运用徐州精湛的民间工艺制作汉代人物面塑、各式木雕、柳编等;将汉墓中出土的精美的玉器做成仿真制品或小型真品出售,制作汉代不同时期的钱币制品出售,利用悠久的雕刻艺术,把汉画像石中具有代表性的车马出行图设计生产成各种质地(如玉质、木质、竹质等)的、小巧精致的纪念品;可以将汉画像石图案印作丝巾、手帕、提包,或拓印作水印卷轴画出售;根据楚王陵的兵马俑仿制小型兵马俑作为旅游纪念品吸引游客的目光,使景点文化的外延扩大。

(5)打造体验式旅游服务。旅游体验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游客感受,游客的整个旅游过程中受到的服务都会给游客最难忘的体验。因此,必须提高景区的员工素质,使其融入景区的氛围,形成与游客互动的演职人员,共同创造令游客难忘的深刻体验。另外,宾馆、饭店、商场等旅游企业可以通过个性化、细微化、人本化和延伸化的服务变化,力图使游客感受到的每一个服务细节都能创造欢愉、激动和惊叹,以全面提升旅游产品的体验价值。

参考文献

[1]B.Joseph PineⅡ,James H.Gilmore.Welcome to the Ex- perience Economy,Harvard Business[J].1998,(July-August): 97-105.

[2]PINE II,B.H.GILMORE.The Experience Economy[M].Har- 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9.

[3]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57-60.

[4]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66- 70.

[5]邹统钎.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11):41-44.

[6]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2.

[7]A.J.BEEH O,R.C.PRENTICE.Conceptualizing the Experi- ences of Heritage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1997,18 (2):75~87.

旅游产品包装设计探讨 篇11

关键词: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特点;技巧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旅游行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成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虽然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旅游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旅游产品包装设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旅游产品不仅要满足商品的基本属性,还要有对情感、文化等复杂元素的承载。总体来说,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水平对产品的文化内涵具有决定性影响,并与消费者购买力有着直接的关系。但目前我国很多旅游产品包装缺少特色,品位较低,不能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所以急需对其包装设计进行研究、优化、升级,更好地满足旅游人员的情感需求,进一步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1 旅游产品包装所应具有的特点

1.1 要表现出文化差异性

旅游产品最主要的卖点就是具有地方特色,所以在产品包装设计上一定要表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上要注重使用当地的原材料,在制作过程中要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在视觉效果上要表现出文化差异性,即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旅游区域的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情。文化差异性是旅游产品最为基本的特征,也是最为重要的特征。

1.2 要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

旅游产品的根本属性还是商品,商品就要具有相应的实用性。另外,旅游产品文化的差异性也是通过生活中的常用产品表现出来的,如食物、生活用品等,所以旅游产品要具有实用性的特点。同时,旅游产品的纪念和赠送功能决定了其要具有美观性。为了满足旅游产品的此种需要,在产品的包装设计方面要表现出使用容易、功能性强、形式美观等特点。

1.3 要具有便携性

旅游产品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一定要便于携带,并且方便运输,游客不可能带着较大的产品到处观光旅游。另外,某些产品的包装要便于对其拆分和重组,如某些土特产品可以采用零散包装的方式,这样不但使商品更加轻巧便携,而且更加经济适用。所以在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上要使其更加小巧便携。

2 旅游产品包装设计的技巧

2.1 材料方面

旅游产品的包装材料是通过触觉的感知来激发游客的购买意愿的,若是采用相对特殊的材料,就会带给游客惊喜的感觉。在旅游产品的包装上,主要是通过材料所具有的质感以及肌理来反映元素的特色。由于旅游产品主要是和旅游区域所在地的生活有关,大多数都是依靠较为特殊的韵味和情趣来吸引顾客,引起游客兴趣。因此,旅游产品的包装材料要尽可能采用当地特有的天然材料。在产品包装上要充分利用天然材料所具有的特殊肌理以及质感,加上设计师的设计创意来表现产品包装的设计。

较为传统、具有地方特色的天然材料主要有竹子、纸张、木材、陶瓷、动物外壳以及植物的叶茎等等。例如,云南旅游区采用稻草串给鸡蛋进行包装。主要是将田间地头的植物编织成草棒,然后将鸡蛋间隔的放入到草棒之中,之后将草棒穿成串,这样的包装设计充分利用当地的材料,具有地方特色的同时也非常方便和安全,很能表现出当地的旅游特色,深受游客的欢迎。

2.2 图形方面

旅游产品包装上的图形能给人非常直观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表现出产品的内涵,具有较强的识别度,也是游客购买产品的动力所在。在产品包装上的图形主要以文字、符号、图像等形式为主,所以为了满足游客追逐差异化的心理,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要加强个性化的设计。例如,可以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字、采用地方传统的符号,并且可以加入设计师的创意来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字时要注意文字所传递的信息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例如,在云南丽江,旅游区域将东巴文字设计到旅游产品包装上去,这就非常具有地方特色。东巴文字属于古老的象形文字,具有时尚美观、容易理解等特点,它通过简短的文字就能表现出农耕的画面。这种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字可以准确地表现出所要传达的含义,并且形象生动,同时也和其他文字间具有非常大的差距,具有较高的识别度。

2.3 色彩方面

游客在购买旅游产品时,首先会被产品包装的色彩所吸引,因为视觉因素是最有冲击力的因素之一,能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若是在旅游产品包装的色彩上采用非常直观的、具有旅游区域特点的色彩,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旅游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的话,必定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游客的购买欲望。

根据旅游产品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以及赠送属性,在产品的包装设计过程中采用大量具有民族特色以及吉祥祝愿的色彩,能给游客留下美好的旅游回忆以及对产品的文化内涵的联想,这是在旅游产品包装上的色彩选用原则。比如在日本,其旅游产品的包装具有非常明显的民族特色,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作为日本的传统名吃,“果子”在日本比较常见,其形状与我国的糯米团相类似,经过相应的包装设计之后,名不见经传的小吃却成为了日本文化旅游的代表产品。具体来说,“果子”的包装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用粉白色或者粉红色作为最内层的包装,从而使得产品的自身色彩得以体现;第二,中间层可以依据自身需要采取不同的包装;第三,最外层则使用极具民族特色的青色和白色“和纸”,其中,青色在日本文化中代表着真诚,白色代表纯洁。因此,如果在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过程中使用能够代表当地文化的色彩,就能体现产品的文化与地域差异性,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满足人们对差异化产品的需要。

2.4 造型方面

较为独特的产品包装造型也是吸引游客购买产品的重要元素。包装造型立体地表现出产品的特征,具有非常真实的形态感,会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若是在旅游产品的包装上采用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造型、环境造型或者地貌造型,不但可以起到美化产品的作用,还能够帮助游客留下对旅游区域的回忆,并且符合赠送的意图。例如,巴黎香氛膏的包装设计采用的是巴黎的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作为造型,此种造型应用到香氛膏上是非常惊艳的,同时香氛膏也是巴黎最为时尚的特产之一。将两者充分结合形成了吸引游客的重要产品。

旅游产品包装要以旅游区域文化特色作为造型的基础,同时加上设计师自身的创意,就会形成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这能给游客带来美好回忆和不虚此行的心理满足感,必定会受到热捧。

3 结束语

在现今旅游产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要想提升服务品质,真正给游客留下美好的回忆,提升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这就要求设计师充分分析游客的心理,了解旅游区域的历史、人文、气候环境,将不同的设计因素充分结合,设计出真正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包装,进一步提升旅游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旅游产品包装的绿色生态设计[J].包装工程,2014(04):15-17.

[2]彭雅莉.基于地域文化的湛江旅游产品包装设计[J].包装世界,2012(04):18-19.

旅游产品化 篇12

一、旅游产品概念

对于旅游产品这一概念, 有的学者认为, 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所生产的, 准备销售给旅游者消费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总和;有的学者认为, 旅游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的需要而在一定地域上被生产或开发出来以备销售的物象与劳务的总和;有的学者认为,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者以货币形式向旅游经营者购买的, 一次旅游活动所消费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经过国内外从事旅游学研究的学者们共同探索, 对于旅游产品的本质概念, 大家已基本达成共识, 那就是旅游产品当中包括有形的实物与无形的服务。也就是说, 旅游产品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要, 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旅游产品在整体上是一种综合性的组合型产品, 它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等多种要素构成 (笔者认为, 在现代新型的旅游产品中, 必然要有旅游购物品的加入才更趋于完整) 。其中, 既有物质的要素, 又有非物质的要素;既有有形的要素, 又有无形的要素, 但它们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叠加, 而是一系列物象与服务有机组合而成的综合性产品。

二、旅游商品概念

唯物辩证法认为,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但并未定义为实物产品) 。传统上有些学者认为, 旅游商品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实物。这一观点显然已不符合现代经济形态下商品的本质。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 已由从前的产品经济发展到服务经济;如今, 在产品经济与服务经济相结合的基础上, 又将衍生出另一种经济形态——体验经济 (在某些发达国家, 这一经济形态已经到来) 。在新型经济形态下, 我们应该以一个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再次审视商品这一概念。笔者认为, 现代商品的范畴不仅仅包括以前简单的有形物质产品, 也囊括了无形的服务产品, 即服务也是一种商品, 在不久的未来, 体验也将成为一种商品。因此, 旅游商品也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购买的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实物”。20世纪90年代初, 金兴祖 (1990) 、黄英 (1990) 、田里 (1994) 等学者相继提出, 旅游商品是旅游者购买的旅游活动中所需产品和服务的总和, 而旅游购物品或者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购买的实物商品。由此看来, 众多学者都普遍认可旅游商品在本质上也包括有形的实物与无形的服务。也就是说, 旅游商品应该是指旅游者所购买的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一切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

三、旅游购物品概念

旅游购物品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 为满足其需要而购买的有形的物质产品。一方面, 若为满足旅游者审美和愉悦需要, 则是旅游购物品的核心部分, 尤指旅游纪念品;另一方面, 若为满足旅游者其它各种需要, 则是旅游购物品的外延部分, 尤指旅游日用品和旅游饮食品和旅游活动专用品等。从其概念上,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 旅游购物品是有形的实物产品, 应该不包括服务产品。

四、用辩证联系发展的观点综合分析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购物品三者的关系

有的学者认为, 旅游产品与旅游商品是同一概念, 而把旅游购物品称为旅游商品, 又另造出旅游产品一词, 是旅游学界的一种错误。笔者不赞同这种观点, 因为在旅游学特定框架下, 这些概念既有相通性, 又有各自特点。也可以说, 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

(一) 旅游商品与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都是为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开发或生产出来的有形物质产品和无形的服务性产品的总和, 都是具有某种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劳动成果。有的学者认为, 二者的区别在于所处的阶段不同。旅游产品处于生产和开发阶段, 旅游商品已经投入市场处于销售流通阶段, 然而在现代商业社会, 不用于流通交换的旅游产品是不存在的, 除非是私家园林。所以, 有的学者把旅游产品称为广义的旅游商品, 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笔者认为, 旅游商品概念的范畴更广。在范围上, 指一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产品, 包括满足其审美愉悦的产品和日常生活上的必需品;在所有权上, 包括所有权发生转移的产品和所有权不发生转移的产品;在时间上, 包括旅游准备阶段、旅游过程, 还包括旅游结束之后;在空间上, 包括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购买的产品。但是, 到目前为止, 都未把启程前和旅游结束后在旅游客源地购买的商品包括在其中, 这应该是以后需要研究的新领域。

(二) 旅游商品与旅游购物品。

旅游购物品是旅游商品中有形的实物部分, 即旅游购物品属于旅游商品的一部分。但在一些文章著作中, 作者把旅游购物品直接称之为旅游商品, 笔者认为不妥, 二者决不能等同, 我们必须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综合分析。广义的旅游商品应该是指旅游经营者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需要而提供的一切与旅游活动有关的有形物品与无形服务的总称。故有的学者将旅游产品称为广义的旅游商品。狭义的旅游商品仅指旅游地商店对游客出售的有形商品。大多数研究者是从狭义旅游商品的角度来研究的, 故有的学者将旅游购物品称为狭义的旅游商品, 这是可以接受的。但在实际的交流与统计中, 必须选择其中一个层面, 否则将概念混淆, 失去可比性。

(三) 旅游产品与旅游购物品。

对于旅游产品来说, 也是具有不同层次之分的, 即核心层次与追加层次。其核心部分为旅游地——空间单元, 它是最典型最核心的旅游产品形式, 我们称之为核心旅游产品;而六大要素中除“游”之外的其它部分——吃、住、行、娱、购, 则是对核心旅游产品进行多重价值追加的产品层次, 我们称之为组合旅游产品。由此可见, “购”是属于旅游产品这一大概念中的沧海一粟。换句话说, 如果我们把旅游产品当作一种整体产品看待时, 购物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虽然有的学者认为, 旅游过程中可以没有购物这一环节, 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与成熟, 从长远和发展的眼光来看, “购”必将成为现代的完整意义上的旅游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旅游购物又包括旅游购物品、购物设施和人员及其服务三大要素。其中, 旅游购物品 (这里尤指旅游纪念品) 处于怎样的地位呢?笔者认为, 旅游购物品不仅仅是旅游购物必不可少的对象, 同时, 也是目的地吸引力的组成部分, 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和现代旅游产品的一部分。进一步说, 旅游购物品是购物旅游资源的核心, 也是吸引旅游者购物的根源。那些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旅游购物品不仅是旅游者争相购买的对象, 也是观看、欣赏的对象, 旅游者旅途中所接触的各种商品 (这里指狭义的旅游商品) , 都将成为一种难忘的记忆。这种旅游购物品中所蕴涵的独特的体验价值越来越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将成为未来旅游经营者竞争的一个焦点, 也必将成为旅游经营者深度开发的旅游产品。

以上是从旅游购物角度进行分析, 那么我们进一步从购物旅游这一更深层次进行分析, 从而论证旅游购物品中的一部分——尤指旅游纪念品, 也从属于旅游产品。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细分的逐步深化, 一些独具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也接踵而来, 如生态旅游、节庆旅游、会议旅游和购物旅游等。旅游者在购物旅游中体验到了无比的快乐。在他们所向往的目的地 (如美国夏威夷的Ala Moana, 加拿大的West Edmonton, 中国的香港等这样的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或独特民族、地方特色的购物区) 的旅游过程中, 旅游者体验到的不仅仅是舒适的购物环境及与旅游相关的参观、游览、娱乐、休闲等活动, 还有周到的人性化的旅游服务, 但更具吸引力的是那里独具特色的旅游购物品。同时, 旅游购物品、购物场所、购物同伴与店主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成为旅游者的旅游经历。旅游纪念品的自然风格和经济价值能帮助游客记住那段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经历, 旅游者从中获得不同的心理感受、物质与精神双重享受, 更能增加旅游体验, 强化旅游经历。因此, 睿智的旅游经营者也更加关注对旅游购物品的开发。所以, 笔者认为, 旅游购物品 (尤指旅游纪念品) 应该成为现代完整意义上旅游产品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

总之, 在进行旅游理论研究的过程中, 我们始终要以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进行综合分析, 才能将基本理论概念达成共识, 确立它们既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 以利于今后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摘要:目前, 国内学术界对旅游学理论研究的一些基本概念还未达成共识, 尤其表现在对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及旅游购物品等一些相近概念上的混淆, 这严重妨碍了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理论的学术交流及现实中的各项归类汇总。笔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 利用辩证、联系、发展的观点进行综合分析, 试图通过对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及旅游购物品三者概念上的界定来确立三者的框架关系。

关键词:旅游产品,旅游商品,旅游购物品,概念界定,框架关系

参考文献

[1].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4, 第2版

[2].石美玉.旅游购物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3].王大悟, 魏小安.旅游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肖星.旅游策划教程[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5

[5].钟志平.旅游购物理论与开发实务[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宣传效应下一篇: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