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效应

2024-09-11

宣传效应(共3篇)

宣传效应 篇1

在现代传媒条件下, 运用典型正面报道是现代传媒理念和报道手段的重要内容。但是, 有的正面典型还有了“阴影”, 导致了现代传媒宣传典型中出现了一些“负效应”。因此, 消除宣传典型中“负效应”亟待解决。

一、遵循现代传媒规律, 着力于在宣传工作中全面透彻地认识典型

全面透彻的认识典型是现代传媒条件下宣传工作成功报道正面典型的前提和基础。首先, 要积极认识典型的正面效应。“典型”具有强烈的客观存在着的正面效应, 是实实在在的个体或群体。真实的东西往往能在报道之后感动人, 正面宣传的典型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公信度。尤其现代媒体的多种方式或其它描绘方式活生生地呈现给观众, 作用于感官, 使人们透过现代媒体报道和宣传对活生生的典型由感性认识经过分析、研究、讨论、辩论上升为理性认识。其次, 要全面认识典型的现实层面。典型存在于现实社会的各个层面, 现代媒体宣传中的正面报道不但要认识工、农、商、学、兵各个领域的典型, 而且要根据实际认识不同时期各条战线上的典型, 本身也存在着许多层面, 认识典型切忌片面化、绝对化、极端化, 否则正面宣传出来的典型就成了完美无缺、一好百好的典型, 就成了不食人间烟火, 没有任何物质要求, 只有付出, 没有回报, 有病不看, 有家不回的“怪人”。走入这种正面宣传典型的“怪圈”, 势必会与当今社会新的时代精神以及人们新的价值观、审美观格格不入的。最后, 要深刻认识典型的形成因素。任何一个典型的形成, 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要正确认识典型, 全面理解典型, 深入剖析典型, 达到大众传媒正面报道典型的最终目的和真实效果。一是认识造就典型的时代氛围。历史造就英雄, 时代造就典型。每一个典型, 尽管各不相同, 但是其先进事迹中都蕴含了一种鲜明的时代精神。二是认识造就典型的社会氛围。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任何典型都与其他社会成员以及整个社会本身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任何一个典型的成功也往往与周围领导的支持, 同事同行的关心理解和帮助有很大的关系。三是认识造就典型的家庭氛围。不少典型往往能够顾全大局, 为“大家”而弃“小家”, 这与其良好的家庭氛围密切相关。因此, 在媒体报道中应该注意和把握时代、社会、家庭氛围是典型形成的三个重要因素。

二、结合现代传媒实践, 着力于在党的宣传工作中科学灵活地应用典型

在现代传媒条件下的宣传工作, 要使典型真正走入舆论进入群众的内心世界、化入人们的实际行动, 就必须在报道中运用科学灵活的方式方法, 真正把典型的人或事运用好。

一方面, 要吃透时代精神, 科学“选好”典型。“选好”典型就是要找准时代精神与典型效应的最佳结合点。时代的主题不同, 每代人的特点不同, 社会对典型的呼声就有所不同, 这就使得现代媒体报道正面宣传典型的实际不同。因此, 报道中对典型的选择都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围绕正面的舆论导向不偏离。现代媒体对典型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时代要求, 不能脱离社会发展阶段的现实需要;二是贴近现实的生活实际不“务虚”。只有选择贴近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 包括发生在民众身边的小而真的典型进行宣传, 才能调动起人们阅读或收听、收看的积极性;三是着眼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不放弃。现代媒体报道中真正具有社会效应的正面宣传, 往往是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坚定其政治立场, 校正其价值取向的。

另一方面, 要依据报道内容, 灵活“用好”典型。现代传媒条件下, 党的宣传报道的内容是“台词”, 宣传的典型是“演员”, 大众传媒就是个“大舞台”, 舆论影响中的人们就成了“观众”。因此, 在现代媒体报道中“用好”典型, 就是让“演员”在“舞台”上“演好戏”, 从而使“台词”被“观众”理解和接受。在现代媒体宣传中“用好”典型应该坚持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真实性和民主性, 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确保正面报道出来的典型的真实性、客观性, 使得媒体和大众能够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共同参与到针对典型或其某些观点进行讨论、辩论、研究的一系列活动。

三、紧跟现代传媒步伐, 着力于在党的宣传工作中与时俱进地发展典型

现代传媒条件下, 对典型的正面宣传和报道要保持长效性和继承性, 就必须紧跟传媒和时代的发展步伐, 在对典型的研究上不断推进和创新。比如, 每年阳春三月, 媒体竞相宣传报道的雷锋这个典型。无疑,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充分体现, 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反映。但是,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时代的发展使得雷锋式的典型人和事都发生着变化。在现代传媒条件下, 党的宣传工作中正面宣传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时, 就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考虑到物质利益问题;宣传雷锋的助人为乐精神时, 就要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需要, 增强学雷锋的科技含量, 向科技扶贫、帮助致富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 对于雷锋精神的正面宣传和报道, 应该不断进行创新, 赋予其新的内涵。要看到当代党的宣传工作所需要的“雷锋”, 更要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的。因此, 只有让典型真正“活”起来, 让典型真正科学发展起来, 才能使得现代传媒条件下党的宣传工作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宣传效应 篇2

加大创城宣传力度,增强创业带动就业效应

为加快推进卧龙园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创业促就业活动,激发全民创业热情,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按照劳动保障部的统一部署要求,卧龙园区劳动保障部3月20日在黄务村组织开展了以“@#@¥%&”为主题的创业带动就业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向大家发放了宣传单并讲解了创业的有关政策和小额资金贷款的相关政策。在劳动保障部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劳动保障部全体工作人员将紧密围绕就业目标任务,积极开拓、努力探索,不断加大就业援助力度,做好创业培训跟踪服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好就业援助工作。

宣传效应 篇3

关键词:农产品,品牌,广告,信号传递

一、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探索实践的不断深入, 已经有一批农业企业取得了巨大成功, 创出了知名品牌。但总体上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仍然落后,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对品牌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加入WTO以后, 国外农产品加工企业也纷纷进驻中国, 抢占农产品加工市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我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创建自己的品牌, 并扩大自身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才能在市场上取得长足的发展。企业在进行品牌建设时往往面临着如何确定潜在消费者和如何推介商品或服务的问题, 广告凭借其广阔的覆盖范围, 较强的针对性、计划性和连续性等, 成为给潜在的买主提供卖主相关信息的有效手段之一。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广告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为降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就产品和服务的信息不对称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降低了信息的不对称性, 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铺设了一条信息通道;二是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 提高其净收益;三是广告还为企业竞争提供了一种典型的非价格竞争形式, 而且它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价格竞争而成为当代社会经济竞争的主要方式。

基于广告宣传形成的产品品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向消费者传递产品服务或形象的一种信号作用。本文基于信息经济学的信号传递模型, 以加工农产品为研究对象, 考虑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普通消费者这一对博弈主体, 研究分析企业以广告宣传投入进行品牌建设时的农产品品牌信号传递效应。

二、加工农产品品牌信号传递模型

1. 基本假设。

设博弈双方的参与主体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决策者和普通消费者。

假设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生产决策者选择广告宣传的投入水平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 普通消费者对购买该产品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

假设二:生产决策者收益的分布函数是根据一阶随机占优 (即产品质量状况越好, 高收益的概率越高) 。

假设三:生产决策者的效用是加工农产品销售收益的增函数, 如果加工农产品发生销售危机, 生产决策者要受到惩罚 (包括失去管理决策者地位、声誉丧失等) 。

假设四: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广告宣传投入水平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没有帮助。

2. 基于广告宣传的品牌信号传递建模。

考虑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普通消费者, 设企业加工农产品的质量有两个可能的取值, θ=1代表低质量, θ=2代表高质量。企业生产决策者知道本企业产品的真实质量θ, 普通消费者只知道产品质量θ=1和θ=2的概率均为1/2。加工企业在销售产品之前首先选择广告宣传投入水平D∈{0, 1}, 其中D=0表示不进行广告宣传, D=1表示进行广告宣传;加工农产品的广告宣传成本为c (D, θ) =L· (D/θ) , 其中L表示产品销售危机的成本, D/θ是加工企业发生产品销售危机的概率。函数c (D, θ) 意味着加工农产品质量越高, 广告宣传成本越低。该假定被称为斯宾塞—莫里斯分离条件 (Spence-Mirrlees condition) , 正是因为不同产品质量的加工企业进行广告宣传的成本不同, 广告宣传投入水平才可能传递有关产品质量的信号。消费者在观察到加工企业的广告宣传投入水平后愿意采购该加工农产品的支付价格为ω (D) (假设是买方市场, 支付意愿由市场行情表达) ;加工企业生产决策者选择销售或不销售。如果达成交易, 普通消费者的期望效用y=θ (假定广告宣传投入水平本身不影响消费者效用) , 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决策者的效用为U (D, θ) =ω-L· (D/θ) , 消费者的预期福利为π (D, θ) =-ω (D) ;如果没有达成交易, 有U=π=0。

3. 信息对称情形。

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均衡情况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单位产品价格等于 (预期的) 劳动生产率, 消费者的预期福利为零。因为广告宣传本身不产生价值却花费成本, 在对称信息情况下, 不论加工质量高低, 加工企业生产决策者将选择D=0 (不进行广告宣传) , 低质量加工企业的单位产品价格ω (θ=1) =1, 高质量加工企业的单位产品价格ω (θ=2) =2, 这是帕累托最优均衡状态。但这种帕累托最优均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一般无法实现。

4. 信息不对称情形。

设农产品加工企业自身知晓本单位加工产品的质量信息, 而消费者不拥有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普通消费者只能观察到加工企业的广告宣传投入水平D而不能观察到产品的质量, 因而消费者愿意采购的支付价格ω只能以D而定。令μ (θ=1|D) 表示观察到加工企业选择广告宣传投入水平D时, 普通消费者认为该企业的加工农产品是低质量的后验概率。

精炼贝叶斯均衡意味着: (1) 加工企业生产决策者选择广告宣传投入水平D (θ) 。 (2) 消费者根据观察到的D得出后验概率μ (θ=1|D) 和产品支付价格ω (D) ;使得: (1) 给定预期的产品交易价格ω (D) , D (θ) 是质量为的产品的最优选择; (2) 给定D (θ) , μ (θ=1|D) 是与贝叶斯法则一致的, ω (D) 是普通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均衡可能是混同均衡或分离均衡。混同均衡意味着表示不同质量的加工企业选择相同的广告宣传投入水平, 从而具有相同的产品销售价格;分离均衡表示不同质量的加工企业选择不同的广告宣传投入水平, 从而有着不同的产品销售价格。混同均衡不是一个合理的均衡, 可以证明, 在多阶段重复购买情形下, 混同均衡并不成立, 分离均衡是唯一合理的均衡。本模型中存在如下分离均衡:

即低质量的加工企业选择不进行广告宣传, 高质量加工企业则选择进行广告宣传。普通消费者认为不进行广告宣传的加工企业的农产品质量低, 因而愿意支付的产品价格为ω (0) =1;认为进行广告宣传的一定是高质量的加工企业, 因而愿意支付产品价格ω (1) =2。

该均衡是精炼贝叶斯均衡:给定普通消费者的后验概率和产品价格支付意愿, 高质量加工企业生产决策者的最优选择是进行广告宣传, 因为:

低质量加工企业生产决策者的最优选择是不进行广告宣传, 因为:

三、结论

虽然农产品加工企业关于广告宣传的投入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 但它仍然具有传递信号的作用。普通消费者把较高的广告宣传投入水平看作是该加工农产品品牌信号高质量的表现。高质量加工企业有望反复销售其产品, 而低质量加工企业不得不从事“一锤子”买卖, 因此, 低质量加工企业不敢模仿高质量加工企业进行高投入的广告宣传。最后结果一般是质量越好的加工企业, 其广告宣传投入也越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培养消费者较高品牌忠诚度, 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广告宣传是必然要考虑的一种手段,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广告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应。这一方面需要广告宣传投入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加以优化, 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加工企业和广告商的行为给予制度约束, 这样才能使得广告的品牌信号传递效应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张维迎著.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6

[2].陈钊编著.信息与激励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上一篇:高职文理科学生下一篇:旅游产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