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效应(共4篇)
联结效应 篇1
科技创新历来被视为区域发展的源动力之一。最早提出“创新”理论的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个综合范畴,它不仅指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更是指把已发明的科学技术引入到企业之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一般认为,区域创新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中介组织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其中高校是区域创新的核心主体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及全球化的趋势发展,高校已经逐步走出封闭状态,以领先科技不断融入到社会经济活动领域。近年来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等文件也强调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作为科技创新重要主体的高校在引领科技创新、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1 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的联结
1.1 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的关系
创新系统是指能够基于市场体制和国家战略引导,有效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网络化互动的组织系统,涉及到创新的主体、创新结构、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创新的环境等多个层面。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1]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较早的研究,认为当一个区域形成了企业、大学、研究所、教育部门、金融部门等机构的频繁互动时,就可以认为存在了一个区域创新体系。布拉茨克、库克和登里希[2]等在《区域创新系统》一书中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由此可见,高校、政府和企业良好合作关系的构建是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的关键,三者间的合作是一种实现多赢和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高校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获得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科研与教育的良性循环;企业,尤其是区域内的企业,获得了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政府则通过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配置而增强了区域竞争力。以往的实践经验表明,官产学研这种方式所产生的协同创新效应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高校知识创新能力与区域创新体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高校从基础的创新源头出发,直接参与了区域经济发展各阶段的创新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在区域创新体系朝着高端、动态、开放的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中,高校群体,特别是具有更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更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和更高教学科研水准的综合型研究型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区域创新体系对高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区域创新体系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资源和制度,提升了高校的人才集聚功能和社会声誉,促进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3]。
1.2 国外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的联结效应
高校作为知识创造的中心,是技术创新活动的源动力。在美国,高校承担了全国五分之三以上的基础研究工作,其中的一百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是美国基础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者。以硅谷为例,经过50多年的发展,硅谷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电子技术工业和高技术产业中心及技术创新的前沿,其所在地拥有包括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8所世界著名大学、9所专科学校和33所技工学校,围绕着这些研究型大学及专业技术院校,分布着3 000多家高科技企业和许多研究开发机构。高校与产业部门相互依托、相互促进,使得教学、科研、产业三者相得益彰,协调发展,使硅谷的科技和经济迅速发展,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的摇篮”,成为世界各个国家效仿的对象[4,5]。
高校的研究应当得到加强,并且与经济建立更好联系,这是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术界和科技界形成的广泛共识。20世纪70年代,日本在完成了战后的技术追赶后,认为要想获得竞争力,就必须为新的工业创造新的科技,必须增强大学在经济中的角色。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政府深刻地意识到仅仅依靠掌握技术诀窍难以使日本在新经济增长中领先,拥有建立在基础创新基础之上的高新技术产业才是复苏日本经济和保持日本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02年,日本政府推出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此时,高校与产业的相互作用在创新能力的跃进和经济效率的提高等方面所作的贡献已被充分认可,产学合作进入了一个由消极被动向积极主动推进的阶段,高校科技创新活动与区域创新活动的联系更加深化[6]。
重视基础研究,鼓励技术创新与技术成果转化。英国历来重视高校基础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推出“LINK”计划,为高校、研究机构和工业界提供合作建议。90年代,英国政府发表了题为《发掘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战略》白皮书,提出了“技术预测计划”,希望高校在技术预测中发挥重要作用,鼓励通过解决企业急需的短期技术问题来获得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同时鼓励企业将长期研究计划转移到大学中进行。这一计划使得高校与产业界之间的联系日渐密切,其中在1997年产业界提供的R&D经费中有3.05%投入高校,占高校R&D经费总额的7%左右[7]。
国外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经验表明,区域创新体系是全社会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联动的整体创新,其模式无论有多么不同,但在创新要素、平台建设、制度安排等方面仍有许多共同的内在接点,尤其是都充分重视了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的有效联结。
2 广东地区大学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联结效应及存在问题
在我国,高校是科学研究的一支生力军,己成为我国开展尖端科学研究、推进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当前,社会服务已与教学、科研并列成为研究型大学的三大功能。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不仅进行着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而且它们的通用技术创新成果对企业产生了广泛的辐射作用,积极地推动了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社会进步。
2.1 广东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的联结效应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地区便开始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实践。2006年以后,政府把产学研结合确定为广东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点任务。目前在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的联结上,广东地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联结范围不断扩张。
作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与技术前沿研究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据广东省教育厅统计,截至2009年12月31日,广东各高校已建成包括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各类科技服务平台591个,其中省部级以上工程中心90个,省部共建产学研基地80个,平台建设投入经费达21.61亿元;与企业合作申报立项的科技类纵向项目以及来自企业横向技术项目共计5 043项,经费达13.38亿元。目前,省内80%以上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近年来,高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广东省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有95%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方式完成的。
(2)高校科技创新推动了区域创新集群的发展。
广东是首家由科技部、教育部和省级人民政府一起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试验的省份,并于200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现已有3 451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带领10 000多名助理进驻2 400家广东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一大批工程技术中心、创新中心及其他中介机构的建立,为广东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撑,解决了一些产业集群中的共性技术难题。据初步统计,2007—2009年间,广东省级财政投入2.5亿元,带动各方投入近20亿元;联盟内企业3年来出口创汇150多亿美元,新增税累计400多亿元;联盟成员单位共申请专利11万件,其中获授权1.5万件;攻克产业关键技术557项;建立了公共服务平台107个,建立联盟运作实体26个。产学研创新联盟获得了多元化、多层面的拓展空间和模式。
2.2 广东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联结存在的主要问题
(1)广东高校科技创新对区域创新的贡献仍有上升空间
根据2009年广东省教育厅统计,广东高校发明专利申请量2 585件,占全国高校申请量的4.78%,排名第7位;授权数1 414件,占全国高校授权量的5.69%,排名第5位;技术转让合同333项,当年实际收入达1.1亿元。这说明广东高校的科技成果产出及转化的力度在不断加大,无论发明专利或是成果转化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科技推动区域发展上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对于地处改革前沿的经济大省而言,广东高校的科技创新对区域创新的贡献能力仍可进一步发掘,大学—产业—区域的联结仍需进一步深化。
(2)广东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联结上层次低、规模小
目前,广东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产业开展合作项目主要是采取技术转让、委托开发的形式,基本上是学校和科研院所出人才和技术,企业出课题和资金,而如共建研究开发机构、共建实验室、共建研发基地、建立战略联盟、相互交流培养人才等全方位、高层次的合作还较少。大中型企业寻求合作伙伴与合作项目时,大多数着眼于研究周期短、投入市场见效快、回收周期短的短平快项目,缺乏从长远观点考虑共建高层次的合作实体。结合还主要局限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在项目上的“点对点”合作,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高校之间、研究机构之间、高校与研究机构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科研合作的规模还比较小,作为产学研合作后援机构的工商团体、融资机构、有关部门的服务意识、介入意识还比较差,网络化产学研合作体系还远远未能形成。
3 广东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联结深化的对策
3.1 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1)深化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培育机制建设
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科技强省”和“人才强省”。通过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广纳海内外高尖端人才,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依托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课题,整合高层次人才资源,在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和国家重点科研基地建设中造就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大师,培养、支持一批学术基础扎实、具有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成为学科带头人队伍的后备力量,推进大学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创新团队建设为主要内容,凝聚和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及有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
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培养是一项具有全面性、全程性和全员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支持,更需要高校提供人才和团队茁壮成长的“土壤”与环境。在实施过程中必须遵照系统工程原理,从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入手,按照其内在联系和上下制约关系有序地进行。在条件保障方面,要全面配套,既要注意内部各要素间的配套,又要注意外部影响因素的联动。在培养方法方面,既要吸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又要联系学校的实际,突出特色,既要大胆创新,又要求真务实。只有如此,新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科学地确立和有效地实施。
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目标,树立弘扬创新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培育创新文化氛围和创新生态环境,特别是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与成长的制度环境。高校内部管理从行政化管理和功利化管理转向人本化管理和学术化管理,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体制;打破“铁饭碗”和“大锅饭”的人事分配制度,建立以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学术评价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
(2)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科技创新研究
广东高校的科技经费投入与其经济大省的地位很不适应,这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产出能力的发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政府加大科技投入;二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要参与到企业的科研活动中,借市场来解决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对科技创新的制约问题。通过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和政策,最大限度调动社会资源配置的积极性,扩大全省科技经费投入的总量,建立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共担风险的投资机制。
以激励机制促进科学研究,促进科技创新,增强科研实力和水平。以科研配套或奖励等措施鼓励教学科研人员开展高层次的科研项目研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并提供经费、时间以及场地上的资助和便利。修订、完善科研奖励制度,对发表在重要学术刊物上的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或由重要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重大科研成果,以及在国内外重大竞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作品、表演、竞技等,都给予重奖。设立青年科技人才和团队培育基金,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和引进的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以及学术团队提供研究经费,鼓励其成长。
(3)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融合的创新平台
高校应立足学科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能力,加强制度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整合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资源,主动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在大学科技创新、区域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互动,使大学真正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成为高素质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以及区域原始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是为了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如何建设好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有序运行、健康发展,充分发挥这种新组织形态的积极作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科技创新首先需要观念创新。创新团队与一般意义上的学术团队并没有等价关系,创新团队突出创新,需要围绕着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创新,摒弃为学术而学术的陋习,因此团队的目标建设、资源调配、利益划分需围绕着创新而展开。科技创新平台尤其是实体创新平台的建设必须处理好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不同的项目需要整合不同学科和不同方向上的力量;同时,创新平台的建设又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工作,只有在建设上下功夫,才能使平台健康地发展运行起来。
3.2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与区域创新联结的宏观环境
(1)构建“高校—产业—区域”一体的创新机制
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重要环节,这要求高校应该肩负起自主创新的重任,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应抓住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难得机遇,围绕科技前沿和国家需求,根据自身长处与企业、研究院所及其他创新平台形成优势互补,成为战略伙伴,以争取重大项目,追求创造性而不是对抗性,在市场中求共存。在创新过程中应该更多地注重原创性、前瞻性的创新活动,要强化平台的“自我造血”功能,提高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推进平台的跨越式发展。
建立和完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府引导和社会服务为支撑,以实现科技创新项目为目标,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高校、科研院所为创新源头,互惠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和服务功能,通过制定科技计划和政策法规,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指导、协调、推动产学研各方的集成创新。珠三角地区依托广州、深圳、东莞等主要城市,通过政府主导和服务,产学研联动发展,形成科技创新的集聚区域和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2)加强政府政策引导,推动区域性创新集群建设
政府要加强对研究型大学的组织、协调和政策引导,将研究型大学聚集的优势变为区域知识创新的区位优势;加大对研究型大学战略高技术集成创新平台的引导和支持,形成高技术产业集成创新高地;有效发挥研究型大学创新文化辐射源头和国际合作与交流窗口的作用,为区域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人才高地的引领作用,为区域创新体系集聚高层次杰出人才和世界顶尖级科技大师。
政府通过政策扶持,从项目资助、设立基金等方面着手对产学研合作进行引导,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扶持作用,充分扶持各类创业投资、高校科技成果孵化,并且积极引导投资于地方政府的重点发展领域,发挥政府在其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推进整个区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
(3)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构建具备前瞻性、战略性的创新体系
加强对区域创新体系及与研究型大学互动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创新体系中,主体间的互动作用对创新有重要意义。系统地对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特点、路径选择、模式创新等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要加强对体系发展的不同阶段所需的条件、基本特征、建设模式和促进措施的研究,挖掘区域创新体系未来的发展潜力,凝练战略重点和具体目标,保持创新体系建设的前瞻性和战略性。
“十二五”时期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现的阶段性特征、国际国内形势呈现的新变化,使我们更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条件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十二五”也是广东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的关键时期,要突出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性提升,加快建设创新型广东,提高自主创新对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发展,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参考文献
[1]COOKE 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clusters and the know ledgeeconomy[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2001,10(4):945-974
[2]BRACZYK H J,COOKE P,HE IDENRE ICH R.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s[M].London:London Un iversity Press,1996
[3]何建坤,李应博.研究型大学与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协同演进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8):5-11
[4]朱毅,杨玲,王素清.发挥高校优势迎接知识经济到来[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9(2):11-14
[5]林晓言,陈静.美国大学区域创新能力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78-83
[6]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大学衍生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日本为例[J].经济地理,2009(8):1336-1341
[7]张鹏,林晓涌.大学—产业合作的创新经济学分析及广东对策[Z].广州: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报告,2009
联结效应 篇2
一、“联结”主题与“婚姻”载体
把两部小说联系起来的无疑是贯穿于福斯特整个文学创作的“联结”主题。
福斯特1879年出生于伦敦, 当时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都陷入了一场全面危机。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同时, 其副产品如物质至上主义的泛滥、传统闲适生活秩序的支离破碎、人与人的疏离等, 毒品般侵蚀着日渐虚弱的社会机体。正当福斯特冥思苦想该如何走出由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追求所造成的人类困境时, 他结交了一群20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 走进了他们所组成的“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该文化圈信奉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最为重要的人生大事”[5]的理念对福斯特的影响至深, 发展为其后来在小说创作中不断阐述的“联结”主题, 即通过建立真诚友好的人际关系, 协调沟通存在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尖锐对立中的一系列矛盾, 实现彼此相互间的理解、接纳和融合, 并最终促成整个社会的和谐。
在反映英国内部文化冲突的小说《霍华德别业》中, 福斯特尝试使用“联结”手段为身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 纠结于传统文化所代表的精神生活和现代文明所赋予的物质生活的矛盾里的人们, 提供一条走出困境的可行之路。在写作《印度之行》时, 作家“联结”的视野无疑已经超越了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 期望在打破国家、种族与文化界限的同时, 消除殖民者与殖民地人民、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隔阂,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而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
在这两部共同以“联结”为主题的小说中, “婚姻”显然是用以阐述“联结”主题的载体。文学评论家莱昂内尔·特里林认为福斯特笔下的某些婚姻是“完美人际关系”[6]的象征, 评论家安妮·赖特曾指出, 福斯特在某些小说中所描写的婚姻已经不再停留在表层意义上, 而是成为一种富有象征意味的度量衡, “借以衡量小说中的‘联结’成功与否”[7]。福斯特在两部小说中对婚恋情节的描写对主题思想的展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期待的“婚姻”与勉强的“联结”
《霍华德别业》以玛格丽特和亨利的婚姻描写为主线, 以玛格丽特的妹妹海伦的两次情感经历为副线。
福斯特首先为读者营造了以玛格丽特姐妹为代表和以亨利父子为代表的两大对立阵营。知识分子玛格丽特姐妹住在伦敦一个上等人“隔离区”, 靠祖辈的投资收益为生, 平日里读书、听音乐会、谈文学艺术, 注重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 终日徜徉于精神世界之中, 过着与现实基本隔绝的闲适生活。实业家亨利父子住在女主人祖传的乡下老宅霍华德别业, 看重金钱与物质享受, 疯狂追逐那些可以炫耀财富的奢侈品, 在他们眼里, 传统与文化毫无意义, 他们信奉“人们必须四处走动”[8]的信条, “电报, 汽车和火车”这样的现代工业产物被看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 分别代表英国资产阶级文化阶层和工商业阶层的两个家族, 如何才能实现福斯特所期待的“联结”呢?福斯特巧妙地以人物情感、婚姻和家庭生活为载体, 完成了他对两个不同群体的彼此接纳。
玛格丽特姐妹对与威尔科克斯家的联姻充满了期待。以海伦应邀到霍华德别业做客并与威尔科克斯家小儿子保罗闪电般的恋爱为起点, 福斯特拉开了两个家族彼此间相互了解沟通的序幕。威尔科克斯家人身上体现出的诸如果敢、精力旺盛等品质深深地吸引了海伦, 她在短时间内“爱上了, 不是一个人, 而是这一家人”[9], 以雀跃的心情期待成为威尔科克斯家的一员。海伦与保罗恋爱失败后, 福斯特紧接着促成了玛格丽特与亨利的婚姻。在与亨利的交往中, 尽管她看到威尔科克斯家人许多不为她所欣赏的品质, 但能清醒地认识到“假如英国千百年来没有威尔科克斯之类人劳作生息, 你我就不能太太平平地坐在这里, 也不会有火车、轮船供我们文化人乘坐, 甚至不会有田园, 只有野蛮蒙昧”[10], 更能用批判性的眼光发现自己的生活原来只是“依赖祖辈收入的生活”, 是“缺乏重要的成分, 即劳动”[11]的生活。当玛格丽特一方面意识到工商文明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生活产生的威胁, 另一方面也体会到经济力量的重要作用和知识分子在脱离经济力量后的虚弱时, 她和亨利的婚姻也水到渠成了。很显然, 此时此刻, 玛格丽特和亨利的婚姻就是作为矛盾体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沟通, 是两种价值追求和两个文化的和解与联结。
玛格丽特与亨利的联姻意义深远, 它是福斯特对现代文明两难境地的探索, 是作者试图以“联结”手段弥补工商文明对人际关系所造成的疏离所做的努力。福斯特并没有止步于此, 在他看来,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联结也是必然的, 为此他不厌其烦地通过塑造巴斯特这一人物形象来说服读者接受其观点。作为自耕农的第三代子孙, 在工业化浪潮的席卷下, 巴斯特从乡村来到城市, 与妻子住在伦敦一间破旧的地下室里。尽管苦苦挣扎在贫困线边缘, 巴斯特却极度羡慕玛格丽特姐妹身上所代表的属于上流社会的教养和气度。他阅读罗斯金的著作, 渴望写出如艺术评论大师般风格的作品;他去听音乐会, 努力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不幸的是, 在巴斯特只能写出“我的房间又暗又乱”[12]这样并不优美的句子, 在他为要不要在音乐会后走路回家以少花两个便士而烦恼时, 物质状况与精神追求的巨大差距带给他的不过是窘迫和尴尬而已。缺少金钱打造的钥匙, 巴斯特不得不苦恼地踯躅于那扇通往他无限神往的精神世界的大门前, 他该何去何从?面对巴斯特的困境, 福斯特再次充当了一回月下老人, 他将一头牵着海伦的红线交到巴斯特的手中。他一手打造的巴斯特和海伦的恋情, 如同主旋律下的一曲协奏曲, 从侧面再次重申他有关物质与精神“只有联结起来”的主张。
在福斯特小说中“联结”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海伦可以很快地爱上保罗, 也可以在发现威尔科克斯家人都自私冷漠、虚伪自负时, 决然地终止自己的恋爱。从全盘接受威家人的言论“一个理智的生意人要比一打你这样的社会改革者对世界的贡献更大”[13], 到愤然批评“整个威尔科克斯家族是一个骗局”[14], 海伦的情感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用海伦如泡沫般轻易就破碎了的恋爱, 福斯特在向读者传达了他所理解的“联结”———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简单的照单全收, 而应该是在客观认识、相互理解、宽容接纳的基础上的沟通与融合的同时, 也让读者隐约地感觉到“联结”并非易事。
福斯特对玛格丽特和亨利的婚后生活的描写, 更是向读者传递了他对“联结”是艰难的看法。玛格丽特和亨利的婚后关系中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的音符。当玛格丽特在无意中发现亨利的婚外情, 而亨利不但没有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感到丝毫羞愧, 反而怀疑是妻子存心揭他的短时;当亨利因为海伦未婚先孕而拒绝让她在霍华德别业留宿, 并一本正经地对妻子说“我得为我的孩子们着想, 还得顾及我对亡妻的怀念”[15]时, 亨利使用两套道德标准的做法和自以为是的态度, 将其性格中的虚伪冷漠、自私自利暴露无遗, 并终于使玛格丽特幡然醒悟, 单方面消极的宽容迁就其实并不能如愿地换来和谐的婚姻生活。至此, 婚姻中的种种不和谐已经演绎为不可调和的矛盾, 且愈演愈烈, 直至达到高潮———小说行近结尾时 (第40章, 全文共44章) , 玛格丽特决定离开霍华德别业, 与妹妹海伦远走他乡。小说读到这里, 读者已经发现, 福斯特费尽心机建立的“联结”事实上已经面临分崩瓦解的局面。
为了挽救这一联结, 作家费尽心机地在全文的最后4章, 通过设计巴斯特被杀、弟弟查理入狱、亨利因遭此打击转而向玛格丽特寻求精神庇护、玛格丽特不计前嫌接纳了亨利等情节, 将小说的结局定格于亨利在遗嘱中将霍华德别业留给玛格丽特, 而玛格丽特又将别业传给海伦的儿子。福斯特似乎终于完成了自己在写作之初设定的目标, 在经过一个个波折后, 代表了三个阶层的四个人 (亨利、玛格丽特姐妹、海伦与巴斯特之子) 共同生活在霍华德别业, 大团圆的结局象征着作家通过“物质与精神的联结”最终实现了对各种矛盾的化解。尽管这一峰回路转却颇为牵强的大团圆结局, 让人疑心这种生硬且脆弱的联结到底能够走多远, 但是多少能让读者领会作家对“联结”的光明前景的乐观向往。
三、犹豫的“婚姻”与无望的“联结”
《印度之行》的标题和主题均取自美国诗人惠特曼发表于1871年的同名诗歌。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地球要有一个纵横交错的细网联结, 各个种族和邻居要彼此通婚并在婚媾中繁衍……不同的国家要焊接在一起。”[16]惠特曼以婚姻为载体实现异族文化沟通的想法与福斯特不谋而合, 因而福斯特直接借用该诗歌的诗名为其小说命名的寓意就不言而喻了。
福斯特为女主人公阿德拉和穆尔夫人安排了一趟印度之行。英国姑娘阿德拉的未婚夫朗尼在印度昌德拉普尔城任执法官。出于两个目的, 阿德拉邀请朗尼的母亲穆尔夫人与她一起去印度旅行, 一方面她希望进一步了解朗尼, 看看这个身在印度担任殖民官的未婚夫是否还是那个她在英国一见钟情后爱上的人, 再决定嫁给他。另一方面她期待通过这次旅行认识印度这个在西方人眼中的神秘国度, 考察能否接受印度为婚后的长期居住地。小说的主题正是沿着这两条主线展开的。
在《霍华德别业》中, 福斯特通过安排多个人物不同结局的三段婚恋情感表现他的联结思想。十四年后福斯特犹如进入武学最高境界的武林高手, 在招式上已化繁为简, 作家仅仅安排了阿德拉和朗尼这一对恋人的婚事。不同于玛格丽特姐妹当初以期待的心情面对与威尔科克斯家的联姻, 阿德拉在小说伊始就流露出对婚姻的犹豫。虽然和朗尼已经订婚, 但是因为不能确定对未婚夫的感情是否会因为其生活环境和工作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她要通过一次印度之行来验证。到了印度后, 她与朗尼的婚约经历了解除———再缔结———再解除的反复。
初到印度, 当朗尼因为不满阿德拉和母亲穆尔夫人与当地人的接触, 喋喋不休地指责她们如此“放肆的举动”[17]时;当朗尼在联谊会上因为阿德拉反感他对印度人不客气的态度, 而严厉地斥责“女人真是太计较小事了“[18]的时候, 阿德拉惊讶地发现朗尼呈现出她完全陌生的一面。阿德拉对朗尼相当失望, 认为他的“性格有了很大变化”———“他骄傲自大、好吹毛求疵、缺乏敏锐的洞察力”[19], 提出解除与他的婚约。随后两人遭遇的一场车祸让婚事峰回路转。他们彼此为这次经历而感动, 认为做出取消婚姻的决定是不明智的, 决定重新和好, 理性而冷静地处理面对的各种问题。在阿德拉准备婚事的期间, 朗尼同意她和穆尔夫人与当地人阿齐兹去马拉巴山洞游玩。进入山洞后, 阿德拉突然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感到惶恐, 她对阿齐兹说:“有人告诉我, 说我们待上一年后都会变得粗暴起来。”[20]恐惧、困惑和挫败感让阿德拉经历了一场精神危机, 在思想混乱、产生幻觉的情况下, 误会阿齐兹企图侮辱她。随着阿齐兹的被捕, 阿德拉从朗尼那儿得到比从前更多的温情。然而, 在阿德拉的理性战胜幻觉并最终在法庭上证明阿齐兹的无辜时, 朗尼断然表示绝不会娶这样一个“不合适的、丢脸的”[21]姑娘。
伴随着阿德拉一波三折、失败告终的婚事,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英印双方为消除彼此隔阂、建立“联结”而进行的各种努力与尝试, 也同时徐徐展开。毋庸置疑, 以婚姻为目的的阿德拉和穆尔夫人必然是带着美好的“联结”愿望来到印度的。阿德拉和穆尔夫人欣然参加了英国人特顿夫妇举办的邀请英国人和印度人共同参加的联谊会。联谊会上, 穆尔夫人对她的儿子说:“印度是地球的一部分, 上帝叫我们到地球上来, 就是为了让我们彼此愉快。上帝……就是……爱。”[22]细想之下, 穆尔夫人的话与《霍华德别业》中玛格丽特“唯有联结”的座右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阿德拉在刚刚接触年轻的印度医生阿齐兹时, 也表示“很喜欢阿齐兹”。[23]同时, 阿德拉和穆尔夫人渴望与印度人交朋友的愿望也引起了以阿齐兹为代表的印度人的共鸣。当阿齐兹与穆尔夫人在清真寺相遇时, 穆尔夫人对印度的人和宗教的尊重让阿齐兹深为感动。“他 (阿齐兹) 现在快活极了……那神态就好像自己与所有的人都平齐平座, 也是这片土地的主人”[24]。尽管有些犹豫和迟疑, 阿齐兹还是向阿德拉和穆尔夫人发出了友谊之声:“我邀请诸位一起去马拉巴山洞。”[25]可以看出, 无论是阿德拉和穆尔夫人, 还是阿齐兹, 双方都是抱着相互理解和彼此欣赏的态度, 共同努力试图打破横亘在两个种族与文化间的长久隔阂, 构建和谐友谊, 表现出了强烈的“联结”愿望。
然而, “联结”之路遍布荆棘。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友谊是无法长久的。小说通过许多细节描写了这种不平等, 例如恰似《霍华德别业》中对伦敦和霍华德别业这两个代表不同世界的反差的描写一样, 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将印度的昌德拉普尔城描述为一座“破败”、“杂乱无章”的城市, 而英国人居住区则“完全像另外一个地方, 简直就是一座花园之城”[26]。英国俱乐部只是偶尔对印度人开放。即便是在偶一为之的联谊会上, 英国人也一直是站在俱乐部草坪的一侧聚成一个高傲的小圈子, 印度人虽早早来到俱乐部, 却只是“集结在草地网球场的那一头, 无所事事地”[24]站着。人为设置的隔阂使两个民族间横亘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想在彼此间“开创一个和谐的局面可能是徒劳的”[27]。即便是阿德拉本人, 在最初的新奇感逝去后, 曾经是异域情调化身的印度, 如今看来也是一个“混乱、浑浊、愚昧、落后、肮脏、神秘、不可理解、没法说的”[29]国家。尽管双方试图去了解彼此, 但是一切作为都“像不毛之地散落的花瓣一样零零落落”[28]。当“英国人和印度人期望成为亲密朋友的时候, 除了灾难外, 从未有过任何结果。相互交往, 可以, 礼尚往来, 也行。要说亲密无间———绝对不行, 绝对不行。”[30]所以, 阿德拉才会如此轻易地相信阿齐兹对她施暴;穆尔夫人才会拒绝在法庭上证明阿齐兹的清白;阿齐兹才会在遭遇拘捕和审讯后变成了一个充满怀疑、极端反英的民族独立主义者。
小说的两条主线交汇于马拉巴山洞事件并将小说推向高潮。对阿齐兹的怀疑和审判摧毁了即将建立起来的和谐人际关系, 挑起了两个民族间的敌对情绪。阿德拉和穆尔夫人的意识危机, 阿德拉对婚姻的犹豫, 阿德拉的和朗尼“个人联结”关系的解除, 穆尔夫人的死亡, 阿德拉的回国, 这些都预示了“跨种族、跨文化联结”不可逃避的失败结局。
四、结语
如果说在《霍华德别业》中福斯特表现出他对“联结”主张的清醒认识、矛盾心情和理想主义的话, 在创作《印度之行》时, 他更多地流露出“联结”是艰难且无望的态度。“联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福斯特本人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却依然无法回避自己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从《霍华德别业》的扉页题词“唯有联结”开始, 福斯特在痛苦和矛盾中郁郁独行, 幻想着沟通与和谐, 却不可抑制地流露出浓厚的悲观。在《印度之行》出版十余年后, 福斯特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部小说时说道:“20世纪初, 个人之间的关系被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人们认为, 只要个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得到解决, 文明进程所遇到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我现在认识到, 我当时的结论是多么的肤浅。”[31]
从热切的期待到无奈的放弃, 福斯特企图通过“婚姻”构建和谐“联结”的愿望最终破灭。应该说,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的“联结”之路已经走到了头, 正如评论家格兰兹所认为的, “它 (《印度之行》) 表现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幻灭, 表明他所提出的‘唯有联结’这一建议在现实中往往是行不通的”[32]”
摘要: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两部小说《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 在主题创作上体现出共同性和延续性。这两部小说分别以英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为背景, 阐述了作家所推崇的“只有联结起来”的小说创作主题, 而“婚姻”则毫无例外地成为作家努力达成“联结”的纽带。但是, 无论是在《霍华德别业》, 抑或是在《印度之行》中, “婚姻”并没有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小说主人公最终都不同程度地走向分离。作者通过比较两部小说中以“婚姻”为纽带的“联结”主题, 分析“联结”的艰难过程和失败原因, 指出福斯特“联结”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福斯特,《霍华德别业》,《印度之行》,婚姻,联结
参考文献
[1][2][3][4][5][32]S.M.Gilbert著, 李新博译.E.M.Fos-ter’s A Passage to India and Howards End[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6]Lionel Trilling.E.M.Forster[M].London: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1.
[7]安妮.赖特.危机的文学1910-1922[M].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 1984.
[8][9][10][11][12][13][14][15]E.M.Foster.HowardsEnd[M].New York:Bantam Books, 1985.
[16]惠特曼.草叶集[M].楚图南, 李野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9][30]福斯特.印度之行[M].杨自俭, 邵翠英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连接”与“联结”辨析 篇3
商务印书馆第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连接”和“联结”这2个词的解释如下。连接:① (事物) 互相衔接;②使连接。例如:绳子断了, 把它连接起来。联结:结合 (在一起) 。例如:把他们母子联结起来的是亲情。
从以上释义可以看出, 这2个词都是动词, 且都是及物动词, 使用中既可以带宾语, 也可以不带宾语。它们还都能做名词性偏正词组的中心语, 接受体词性成分的直接修饰。从意义上看, 2个词都有“相互衔接、相联、结合在一起”的意思, 但是这2个词也有区别。“连接”具有事物前后相接、纵向衔接的特点;“联结”就是将事物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横向联合的特点, “联结”之后, 被联结的事物内部各要素互相融合在一起。“联结”强调整体性的意义是“连接”所没有的。就所连接的事物来看, “连接”的对象往往是诸如道路、桥梁、线路、管道、区域、机器的零部件等具体的事物;而“联结”的对象往往是诸如产权、资产、利益、思想、目标、任务、感情、遭遇、理想、志趣等比较抽象的事物, “联结”的方式也十分笼统而不具有可感性。因此, 在选用“连接”和“联结”时, 主要看强调的对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 且“连接”不应写成“联接”, “联结”不应写成“连结”。
等电位联结分析 篇4
总等电位是将建筑物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与装置外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联结, 通过进线配电箱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通:进线配电箱的PE母排、金属管道如排水、热力、煤气等干管;建筑物金属结构、建筑物接地装置。总等电位联结虽然能大大降低接触电压, 但如果建筑物离电源较远建筑物内保护线路过长, 保护电器的动作时间和接触电压都可能超过规定的限值。所以有了局部等电位联结, 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将各导电部分连通称为局部等电位联结。如果接触电压还是超过规定限值, 可以采用辅助等电位联结, 将导电部分间用导体直接接通, 使其电位相等或接近, 称为辅助等电位联结。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三者之间的区别。
如图1所示, 在一个住宅单元楼内以单相220V, TN-C-S系统供电, 单元楼内PE干线的阻抗值32mΩ, PE线的分支阻抗值为37 mΩ, 重复接地电阻R为10Ω, 及故障电流为900A, 楼内设有如图所示的点划线表示的总等电位联结 (MEB) , 若用电设备C发生图示的碰外壳接地故障时, 计算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的预期接触电压Uf
如图2所示, 在该楼层内做虚线所示的局部等电位联结LEB, 这种情况下用电设备C发生图示的碰外壳接地故障, 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上的预期接地电压值Uf为
如图3所示, 在建筑物的浴室内有一台用电设备的电源经一接线盒从浴室外的末端配电箱引来, 电路各PE线段的阻抗值如图所示。在设计安装中将局部等电位联结LEB联络至浴室外末端配电箱PE母排, 如图所示中的d-c段, 而断开b-d连线。当用电设备发生碰外壳接地故障时, 故障电流Id为600A, 设备的预期接触电压Uf
当局部等电位联结LEB不向浴室外的终端配电箱而改接在浴室内接线盒b处时, 发生同样接地故障设备的预期接触电压Uf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通过等电位联结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击, 减少保护电器动作不可靠带来的危险, 同时有利于避免外界电磁场引起的干扰、改善装置中的电磁兼容性。
摘要:等电位联结对于从事建筑电气行业的人并不陌生, 但对于其他电气行业特别是工控行业的技术人员不仅不熟悉, 刚刚接触时不能很快理解, 特别是对三种等电位联结方式的应用容易混淆, 通过本文能使大家对三种等电位联结方式的应用有更感性的认识。
关键词:电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辅助等电位
参考文献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GB16895.21-200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