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联结(精选7篇)
学校联结 篇1
1. 前言
学校联结 ( School Bonding) 是青少年成长中行为、心理健康和学习问题的紧密相关的概念, 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变量之一。已有研究指出: 青少年感觉与学校联结程度越高, 越有可能对其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 包括更少的行为问题、更好的情感体验和更高的考试成绩。西方对学校联结的研究起源于上个世纪70年代, 但国内的学校联结研究才刚起步。本文在研究综述的基础上, 梳理了学校联结的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和相关研究, 并尝试展望国内学校联结研究的发展趋势。
2. 概念界定
最早提出学校联结这一概念的是Hirschi的社会控制理论, 他区分出个体不同的社会联结类型, 包括家庭联结、同伴联结和学校联结, 其中学校联结程度低是造成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其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依恋、承诺、投入和信念, 奠定了学校联结结构的理论基础。Cernkovich和Giordano在对学习联结量表进行因素分析时进一步发现两个不同的依恋维度: 对学校的依恋和对教师的依恋。随后Murray和Greenberg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果。而社会发展理论则指出投入是影响个体联结的关键因素, 而不应作为一个独立维度。故在社会发展模型中, 学校联结则包括依恋、承诺和信念。
由此可见, 尽管西方的学校联结研究已有四十余年, 不同的理论有着不同概念, 仍未达成统一, 但也包括共同的部分, 如依恋、教师支持、归属感和学业投入等。当前最为概括性的概念是 “温斯布雷德宣言”中提出的: “学校联结, 是指学生们感知到的学校工作人员对他们的尊重和关心。”即学校联结可以看做为学生与学校、老师及同伴之间建立的一种依恋关系, 并因此产生相应的行为习惯、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它主要包括: 学校依恋、学校成员依恋和学校承诺。学校依恋是指学生对学校产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最终形成对学校的依恋。学校成员依恋包括对教师的依恋和对在学校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的依恋, 主要表现为对学校人员的尊敬和喜爱。学校承诺主要表现的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对学习的投入、对学校规章制度的遵守, 特别是拥有较高的学业抱负并能付诸行动, 积极投入到学校学习中。
3. 测量工具
Hirschi ( 1969) 最早把学校联结定义为多维化结构。然而, 大多数研究都只是采用一到两个维度来代替整个结构。这也就导致了当前学校联结测量工具的缺陷。目前, 学校联结的测量方式有自我报告 ( Murray & Greenberg, 2000) 、教师报告 ( Pianta & Steinberg, 1992) 和结构式访谈 ( Danziger, 1995 ) 。其中, 自我报告是应用最多的, 常见的自我报告量表有: Effective School Battery ( ESB) 量表、the What About You scales ( WAY) 量表和Psychological Senc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 ( PSSM) 量表。
( 1) Effective School Battery ( ESB) 量表
Gottfredson编制了第一个学校联结量表ESB。ESB共有118个题目, 通过对学生心理氛围和人口学特征来测量学校气氛及其所产生的影响。较完整地测量了学校联结的三个维度。其中: 学校依恋维度包括学校依恋、社会联结; 学校承诺维度包括教育期待和对学校制度的认可; 学校投入维度则集中测量学生的学业努力。量表有学生和教师两个版本。一年后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在0. 33 - 0. 48之间, 并且有着性别差异。在此基础上, Gottfredson编制了WAY量表用来预测学生不良行为, 只有一个学生报告版本。
( 2 ) Psychological Sence of School Membership Scale ( PSSM ) 量表
PSSM最初是用来测量学校归属感, Goodenow将其修订为18个题目来测量两所郊区高中学生的学校归属感。量表主要包括学生感知的接受程度、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虽然PSSM的信度达到0. 77- 0. 88, 但由于量表缺乏到对学校承诺、学校投入维度的测量, 故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学者潘发达、王琴、宋丽丽、丁锦宏和戴家隽将量表的单维结构变成三维 ( 归属感、认同感和学校依恋) , 修订为PSSM - CR。其各维度和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介于0.673———0. 873之间, 总体信度较高。
当前, 使用最多的是美国 “全国青少年健康纵向调查研究”中使用的学生自我报告量表, 根据学生对5个问题的赋值来确定其学校联结情况。包括社会归属感和教师支持两个维度。即使有研究证实此量表其信度为0. 79。由于题量少和自主赋值的方式缺陷, 此量表的效度需要进一步验证。
4. 影响因素
(1) 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包括: 学校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是指学校的物理环境, 包括学校的规模、学生的数量、工作人员数、教室个数和校园结构。Mc Neely证明中等规模的学校和学生的高水平学校投入有关, 在小规模校园中, 学生能感知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参与活动积极性也更大。此外, 软件环境也能影响学校联结程度。如: 教师的教学方式, 特别是积极的教学管理和交互式教学、合作学校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平等参加课堂活动、宽松的校园纪律等也会促进学生和学校之间的联结 ( Osterman, 2000) 。相反, 不安全的校园环境、不舒适的课堂环境和拙劣的课堂管理则会加强学生逃避学校的倾向 ( Blum, 2005) 。
( 2) 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亲子关系、家庭结构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家庭背景因素也是影响学校联结水平的重要变量。良好的家庭氛围、健康的家庭文化能够促进个体对父母的依恋感和对家庭的归属感, 同时研究发现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也是影响青少年学校联结水平的因素之一。父母越强调学校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更有可能感受到与学校的高联结。不仅如此, Mc Neely等发现, 父母的教育水平高的学生学校联结程度也更高, Mc Gee研究则发现学校依恋只对中等收入水平家庭的学生的药物滥用情况有影响, 学校承诺只对低收入家庭学生有影响。此外家庭结构健全的学生, 其学校联结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
( 3) 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泛指个体人格特质、人口学变量以及个体风险等。首先, 包括性别、种族、年级、社会境地地位等都会对个体的学校联结产生重要影响。Gernkovich和Giordano发现非裔美国籍女生学校依恋和学校承诺水平最高, 而非裔美国男生学校投入水平最高, 其次是白种男生, 最后是非裔美国女生。但是性别和学校联结的关系有着跨文化的不一致性, 故二者的关系仍需进一步探讨。其次, 个体不同的自尊水平和自我效能感也会影响学校联结程度。研究表明, 高自尊和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易倾向于形成高学校联结, 二者间有着正向相关 ( Furlong, 2003) 。最后, 个体的风险因素则与学校联结间有着负向相关, 社会控制理论指出, 有着行为障碍的个体更易受到不良同伴的影响, 从而降低学校联结水平。Eccles发现社交能力高、同伴关系良好的学生相对于那些被孤立的、同伴更少的学生来说学校联结更高, Eisenberg和Perry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
5. 相关研究
当前学校联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对学生的行为结果和心理情绪影响方面。其中, 对于学生的行为影响又包括学习成绩和不良行为两方面。Eisenberg研究指出学校联结程度的个体有着更高的学习成绩, 更好的学习习惯和更积极地参与活动, 并且有着更高的升学率和较低的辍学率。美国对全国青少年健康的调查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此外, 调查还指出学校联结与青少年的校园欺凌、药品滥用、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呈负相关。另一方面, Shochet等最先提出学校联结可以预测个体的抑郁情绪, 是减少青少年抑郁发生的预测性保护变量之一。Abigail等人也发现学校联结程度高的学生与程度低的学生相比出现情绪困扰的概率更低。
6. 总结和展望
总的来说, 学校联结在西方的研究来源已久, 但是仍然存在些问题, 需要进一步探讨。
第一, 学校联结的概念和结构至今尚未有着统一的定论, 量表的标准化程度较低, 不利于研究数据间的横向比较。而且量表编制多集中情感维度, 缺乏认知和行为维度的支持。因此需要进一步明确概念, 编制信效度更高的标准化测量工具, 保证实证研究的科学性。
第二,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扩展。当前研究基本都是通过问卷调查和自评量表来确定学校联结各因素间的关系, 以此来研究青少年的发展性问题。较少采用实验方法, 鲜有人涉及干预研究, 研究方法较单一。此外, 在研究内容上, 未来研究可以更多集中在学校联结的积极结果, 引导学校改变不良的工作方式, 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第三, 由于学校联结是西方提出的概念, 在我国的本土化研究尚未成熟。未来研究需要验证各个影响因素在本土文化中的适用性,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维度以此来深入探讨学校联结的跨文化差异, 拓宽学校联结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易惠, 许远理. (2012) .学校联结的概念和测量及相关研究.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30 (3) , 31–33.
[3]殷颢文, &贾林祥. (2014) .学校联结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心理科学, 5, 026.
[4]Hirschi, T. (1969) .Causes of delinquency.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5]Cernkovich, S.A., &Giordano, P.C. (1992) .School bonding, race, and delinquency.Criminology, 30, 261–291.
[6]Maddox, S.J., &Prinz, R.J. (2003) .School bonding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Conceptualization, assessment, and associated variables.Clinical child and 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6 (1) , 31-49.
[7]Wingspread Declaration on School Connections, 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2004, 74 (7) :233-234.
[8]Eisenberg, M.E., Neumark–Sztainer, D., &Perry, C.L. (2003) .Peer harassment, school connectednes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3, 311–316.
[9]Libbey, H.P. (2004) .Measuring student relationships to school:Attachment, bonding, connectedness, and engagement,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74 (7) , 274–278.
学校联结 篇2
一、“联结”主题与“婚姻”载体
把两部小说联系起来的无疑是贯穿于福斯特整个文学创作的“联结”主题。
福斯特1879年出生于伦敦, 当时英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都陷入了一场全面危机。在资本主义工业化日新月异的同时, 其副产品如物质至上主义的泛滥、传统闲适生活秩序的支离破碎、人与人的疏离等, 毒品般侵蚀着日渐虚弱的社会机体。正当福斯特冥思苦想该如何走出由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追求所造成的人类困境时, 他结交了一群20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 走进了他们所组成的“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该文化圈信奉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最为重要的人生大事”[5]的理念对福斯特的影响至深, 发展为其后来在小说创作中不断阐述的“联结”主题, 即通过建立真诚友好的人际关系, 协调沟通存在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尖锐对立中的一系列矛盾, 实现彼此相互间的理解、接纳和融合, 并最终促成整个社会的和谐。
在反映英国内部文化冲突的小说《霍华德别业》中, 福斯特尝试使用“联结”手段为身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时期, 纠结于传统文化所代表的精神生活和现代文明所赋予的物质生活的矛盾里的人们, 提供一条走出困境的可行之路。在写作《印度之行》时, 作家“联结”的视野无疑已经超越了英国乃至整个西方世界, 期望在打破国家、种族与文化界限的同时, 消除殖民者与殖民地人民、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隔阂,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沟通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 从而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
在这两部共同以“联结”为主题的小说中, “婚姻”显然是用以阐述“联结”主题的载体。文学评论家莱昂内尔·特里林认为福斯特笔下的某些婚姻是“完美人际关系”[6]的象征, 评论家安妮·赖特曾指出, 福斯特在某些小说中所描写的婚姻已经不再停留在表层意义上, 而是成为一种富有象征意味的度量衡, “借以衡量小说中的‘联结’成功与否”[7]。福斯特在两部小说中对婚恋情节的描写对主题思想的展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期待的“婚姻”与勉强的“联结”
《霍华德别业》以玛格丽特和亨利的婚姻描写为主线, 以玛格丽特的妹妹海伦的两次情感经历为副线。
福斯特首先为读者营造了以玛格丽特姐妹为代表和以亨利父子为代表的两大对立阵营。知识分子玛格丽特姐妹住在伦敦一个上等人“隔离区”, 靠祖辈的投资收益为生, 平日里读书、听音乐会、谈文学艺术, 注重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 终日徜徉于精神世界之中, 过着与现实基本隔绝的闲适生活。实业家亨利父子住在女主人祖传的乡下老宅霍华德别业, 看重金钱与物质享受, 疯狂追逐那些可以炫耀财富的奢侈品, 在他们眼里, 传统与文化毫无意义, 他们信奉“人们必须四处走动”[8]的信条, “电报, 汽车和火车”这样的现代工业产物被看做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思想信仰和价值观念, 分别代表英国资产阶级文化阶层和工商业阶层的两个家族, 如何才能实现福斯特所期待的“联结”呢?福斯特巧妙地以人物情感、婚姻和家庭生活为载体, 完成了他对两个不同群体的彼此接纳。
玛格丽特姐妹对与威尔科克斯家的联姻充满了期待。以海伦应邀到霍华德别业做客并与威尔科克斯家小儿子保罗闪电般的恋爱为起点, 福斯特拉开了两个家族彼此间相互了解沟通的序幕。威尔科克斯家人身上体现出的诸如果敢、精力旺盛等品质深深地吸引了海伦, 她在短时间内“爱上了, 不是一个人, 而是这一家人”[9], 以雀跃的心情期待成为威尔科克斯家的一员。海伦与保罗恋爱失败后, 福斯特紧接着促成了玛格丽特与亨利的婚姻。在与亨利的交往中, 尽管她看到威尔科克斯家人许多不为她所欣赏的品质, 但能清醒地认识到“假如英国千百年来没有威尔科克斯之类人劳作生息, 你我就不能太太平平地坐在这里, 也不会有火车、轮船供我们文化人乘坐, 甚至不会有田园, 只有野蛮蒙昧”[10], 更能用批判性的眼光发现自己的生活原来只是“依赖祖辈收入的生活”, 是“缺乏重要的成分, 即劳动”[11]的生活。当玛格丽特一方面意识到工商文明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生活产生的威胁, 另一方面也体会到经济力量的重要作用和知识分子在脱离经济力量后的虚弱时, 她和亨利的婚姻也水到渠成了。很显然, 此时此刻, 玛格丽特和亨利的婚姻就是作为矛盾体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沟通, 是两种价值追求和两个文化的和解与联结。
玛格丽特与亨利的联姻意义深远, 它是福斯特对现代文明两难境地的探索, 是作者试图以“联结”手段弥补工商文明对人际关系所造成的疏离所做的努力。福斯特并没有止步于此, 在他看来, 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联结也是必然的, 为此他不厌其烦地通过塑造巴斯特这一人物形象来说服读者接受其观点。作为自耕农的第三代子孙, 在工业化浪潮的席卷下, 巴斯特从乡村来到城市, 与妻子住在伦敦一间破旧的地下室里。尽管苦苦挣扎在贫困线边缘, 巴斯特却极度羡慕玛格丽特姐妹身上所代表的属于上流社会的教养和气度。他阅读罗斯金的著作, 渴望写出如艺术评论大师般风格的作品;他去听音乐会, 努力接受高雅文化的熏陶。不幸的是, 在巴斯特只能写出“我的房间又暗又乱”[12]这样并不优美的句子, 在他为要不要在音乐会后走路回家以少花两个便士而烦恼时, 物质状况与精神追求的巨大差距带给他的不过是窘迫和尴尬而已。缺少金钱打造的钥匙, 巴斯特不得不苦恼地踯躅于那扇通往他无限神往的精神世界的大门前, 他该何去何从?面对巴斯特的困境, 福斯特再次充当了一回月下老人, 他将一头牵着海伦的红线交到巴斯特的手中。他一手打造的巴斯特和海伦的恋情, 如同主旋律下的一曲协奏曲, 从侧面再次重申他有关物质与精神“只有联结起来”的主张。
在福斯特小说中“联结”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海伦可以很快地爱上保罗, 也可以在发现威尔科克斯家人都自私冷漠、虚伪自负时, 决然地终止自己的恋爱。从全盘接受威家人的言论“一个理智的生意人要比一打你这样的社会改革者对世界的贡献更大”[13], 到愤然批评“整个威尔科克斯家族是一个骗局”[14], 海伦的情感已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用海伦如泡沫般轻易就破碎了的恋爱, 福斯特在向读者传达了他所理解的“联结”———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简单的照单全收, 而应该是在客观认识、相互理解、宽容接纳的基础上的沟通与融合的同时, 也让读者隐约地感觉到“联结”并非易事。
福斯特对玛格丽特和亨利的婚后生活的描写, 更是向读者传递了他对“联结”是艰难的看法。玛格丽特和亨利的婚后关系中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的音符。当玛格丽特在无意中发现亨利的婚外情, 而亨利不但没有为自己的不道德行为感到丝毫羞愧, 反而怀疑是妻子存心揭他的短时;当亨利因为海伦未婚先孕而拒绝让她在霍华德别业留宿, 并一本正经地对妻子说“我得为我的孩子们着想, 还得顾及我对亡妻的怀念”[15]时, 亨利使用两套道德标准的做法和自以为是的态度, 将其性格中的虚伪冷漠、自私自利暴露无遗, 并终于使玛格丽特幡然醒悟, 单方面消极的宽容迁就其实并不能如愿地换来和谐的婚姻生活。至此, 婚姻中的种种不和谐已经演绎为不可调和的矛盾, 且愈演愈烈, 直至达到高潮———小说行近结尾时 (第40章, 全文共44章) , 玛格丽特决定离开霍华德别业, 与妹妹海伦远走他乡。小说读到这里, 读者已经发现, 福斯特费尽心机建立的“联结”事实上已经面临分崩瓦解的局面。
为了挽救这一联结, 作家费尽心机地在全文的最后4章, 通过设计巴斯特被杀、弟弟查理入狱、亨利因遭此打击转而向玛格丽特寻求精神庇护、玛格丽特不计前嫌接纳了亨利等情节, 将小说的结局定格于亨利在遗嘱中将霍华德别业留给玛格丽特, 而玛格丽特又将别业传给海伦的儿子。福斯特似乎终于完成了自己在写作之初设定的目标, 在经过一个个波折后, 代表了三个阶层的四个人 (亨利、玛格丽特姐妹、海伦与巴斯特之子) 共同生活在霍华德别业, 大团圆的结局象征着作家通过“物质与精神的联结”最终实现了对各种矛盾的化解。尽管这一峰回路转却颇为牵强的大团圆结局, 让人疑心这种生硬且脆弱的联结到底能够走多远, 但是多少能让读者领会作家对“联结”的光明前景的乐观向往。
三、犹豫的“婚姻”与无望的“联结”
《印度之行》的标题和主题均取自美国诗人惠特曼发表于1871年的同名诗歌。诗人在诗歌中写道:“地球要有一个纵横交错的细网联结, 各个种族和邻居要彼此通婚并在婚媾中繁衍……不同的国家要焊接在一起。”[16]惠特曼以婚姻为载体实现异族文化沟通的想法与福斯特不谋而合, 因而福斯特直接借用该诗歌的诗名为其小说命名的寓意就不言而喻了。
福斯特为女主人公阿德拉和穆尔夫人安排了一趟印度之行。英国姑娘阿德拉的未婚夫朗尼在印度昌德拉普尔城任执法官。出于两个目的, 阿德拉邀请朗尼的母亲穆尔夫人与她一起去印度旅行, 一方面她希望进一步了解朗尼, 看看这个身在印度担任殖民官的未婚夫是否还是那个她在英国一见钟情后爱上的人, 再决定嫁给他。另一方面她期待通过这次旅行认识印度这个在西方人眼中的神秘国度, 考察能否接受印度为婚后的长期居住地。小说的主题正是沿着这两条主线展开的。
在《霍华德别业》中, 福斯特通过安排多个人物不同结局的三段婚恋情感表现他的联结思想。十四年后福斯特犹如进入武学最高境界的武林高手, 在招式上已化繁为简, 作家仅仅安排了阿德拉和朗尼这一对恋人的婚事。不同于玛格丽特姐妹当初以期待的心情面对与威尔科克斯家的联姻, 阿德拉在小说伊始就流露出对婚姻的犹豫。虽然和朗尼已经订婚, 但是因为不能确定对未婚夫的感情是否会因为其生活环境和工作的变化而改变, 所以她要通过一次印度之行来验证。到了印度后, 她与朗尼的婚约经历了解除———再缔结———再解除的反复。
初到印度, 当朗尼因为不满阿德拉和母亲穆尔夫人与当地人的接触, 喋喋不休地指责她们如此“放肆的举动”[17]时;当朗尼在联谊会上因为阿德拉反感他对印度人不客气的态度, 而严厉地斥责“女人真是太计较小事了“[18]的时候, 阿德拉惊讶地发现朗尼呈现出她完全陌生的一面。阿德拉对朗尼相当失望, 认为他的“性格有了很大变化”———“他骄傲自大、好吹毛求疵、缺乏敏锐的洞察力”[19], 提出解除与他的婚约。随后两人遭遇的一场车祸让婚事峰回路转。他们彼此为这次经历而感动, 认为做出取消婚姻的决定是不明智的, 决定重新和好, 理性而冷静地处理面对的各种问题。在阿德拉准备婚事的期间, 朗尼同意她和穆尔夫人与当地人阿齐兹去马拉巴山洞游玩。进入山洞后, 阿德拉突然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感到惶恐, 她对阿齐兹说:“有人告诉我, 说我们待上一年后都会变得粗暴起来。”[20]恐惧、困惑和挫败感让阿德拉经历了一场精神危机, 在思想混乱、产生幻觉的情况下, 误会阿齐兹企图侮辱她。随着阿齐兹的被捕, 阿德拉从朗尼那儿得到比从前更多的温情。然而, 在阿德拉的理性战胜幻觉并最终在法庭上证明阿齐兹的无辜时, 朗尼断然表示绝不会娶这样一个“不合适的、丢脸的”[21]姑娘。
伴随着阿德拉一波三折、失败告终的婚事, 小说的另一条线索———英印双方为消除彼此隔阂、建立“联结”而进行的各种努力与尝试, 也同时徐徐展开。毋庸置疑, 以婚姻为目的的阿德拉和穆尔夫人必然是带着美好的“联结”愿望来到印度的。阿德拉和穆尔夫人欣然参加了英国人特顿夫妇举办的邀请英国人和印度人共同参加的联谊会。联谊会上, 穆尔夫人对她的儿子说:“印度是地球的一部分, 上帝叫我们到地球上来, 就是为了让我们彼此愉快。上帝……就是……爱。”[22]细想之下, 穆尔夫人的话与《霍华德别业》中玛格丽特“唯有联结”的座右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阿德拉在刚刚接触年轻的印度医生阿齐兹时, 也表示“很喜欢阿齐兹”。[23]同时, 阿德拉和穆尔夫人渴望与印度人交朋友的愿望也引起了以阿齐兹为代表的印度人的共鸣。当阿齐兹与穆尔夫人在清真寺相遇时, 穆尔夫人对印度的人和宗教的尊重让阿齐兹深为感动。“他 (阿齐兹) 现在快活极了……那神态就好像自己与所有的人都平齐平座, 也是这片土地的主人”[24]。尽管有些犹豫和迟疑, 阿齐兹还是向阿德拉和穆尔夫人发出了友谊之声:“我邀请诸位一起去马拉巴山洞。”[25]可以看出, 无论是阿德拉和穆尔夫人, 还是阿齐兹, 双方都是抱着相互理解和彼此欣赏的态度, 共同努力试图打破横亘在两个种族与文化间的长久隔阂, 构建和谐友谊, 表现出了强烈的“联结”愿望。
然而, “联结”之路遍布荆棘。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不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友谊是无法长久的。小说通过许多细节描写了这种不平等, 例如恰似《霍华德别业》中对伦敦和霍华德别业这两个代表不同世界的反差的描写一样, 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将印度的昌德拉普尔城描述为一座“破败”、“杂乱无章”的城市, 而英国人居住区则“完全像另外一个地方, 简直就是一座花园之城”[26]。英国俱乐部只是偶尔对印度人开放。即便是在偶一为之的联谊会上, 英国人也一直是站在俱乐部草坪的一侧聚成一个高傲的小圈子, 印度人虽早早来到俱乐部, 却只是“集结在草地网球场的那一头, 无所事事地”[24]站着。人为设置的隔阂使两个民族间横亘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想在彼此间“开创一个和谐的局面可能是徒劳的”[27]。即便是阿德拉本人, 在最初的新奇感逝去后, 曾经是异域情调化身的印度, 如今看来也是一个“混乱、浑浊、愚昧、落后、肮脏、神秘、不可理解、没法说的”[29]国家。尽管双方试图去了解彼此, 但是一切作为都“像不毛之地散落的花瓣一样零零落落”[28]。当“英国人和印度人期望成为亲密朋友的时候, 除了灾难外, 从未有过任何结果。相互交往, 可以, 礼尚往来, 也行。要说亲密无间———绝对不行, 绝对不行。”[30]所以, 阿德拉才会如此轻易地相信阿齐兹对她施暴;穆尔夫人才会拒绝在法庭上证明阿齐兹的清白;阿齐兹才会在遭遇拘捕和审讯后变成了一个充满怀疑、极端反英的民族独立主义者。
小说的两条主线交汇于马拉巴山洞事件并将小说推向高潮。对阿齐兹的怀疑和审判摧毁了即将建立起来的和谐人际关系, 挑起了两个民族间的敌对情绪。阿德拉和穆尔夫人的意识危机, 阿德拉对婚姻的犹豫, 阿德拉的和朗尼“个人联结”关系的解除, 穆尔夫人的死亡, 阿德拉的回国, 这些都预示了“跨种族、跨文化联结”不可逃避的失败结局。
四、结语
如果说在《霍华德别业》中福斯特表现出他对“联结”主张的清醒认识、矛盾心情和理想主义的话, 在创作《印度之行》时, 他更多地流露出“联结”是艰难且无望的态度。“联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 福斯特本人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却依然无法回避自己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从《霍华德别业》的扉页题词“唯有联结”开始, 福斯特在痛苦和矛盾中郁郁独行, 幻想着沟通与和谐, 却不可抑制地流露出浓厚的悲观。在《印度之行》出版十余年后, 福斯特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这部小说时说道:“20世纪初, 个人之间的关系被提到了政治的高度。人们认为, 只要个人之间关系的问题得到解决, 文明进程所遇到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我现在认识到, 我当时的结论是多么的肤浅。”[31]
从热切的期待到无奈的放弃, 福斯特企图通过“婚姻”构建和谐“联结”的愿望最终破灭。应该说,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的“联结”之路已经走到了头, 正如评论家格兰兹所认为的, “它 (《印度之行》) 表现了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幻灭, 表明他所提出的‘唯有联结’这一建议在现实中往往是行不通的”[32]”
摘要:英国作家E·M·福斯特的两部小说《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 在主题创作上体现出共同性和延续性。这两部小说分别以英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为背景, 阐述了作家所推崇的“只有联结起来”的小说创作主题, 而“婚姻”则毫无例外地成为作家努力达成“联结”的纽带。但是, 无论是在《霍华德别业》, 抑或是在《印度之行》中, “婚姻”并没有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小说主人公最终都不同程度地走向分离。作者通过比较两部小说中以“婚姻”为纽带的“联结”主题, 分析“联结”的艰难过程和失败原因, 指出福斯特“联结”思想的转变。
关键词:福斯特,《霍华德别业》,《印度之行》,婚姻,联结
参考文献
[1][2][3][4][5][32]S.M.Gilbert著, 李新博译.E.M.Fos-ter’s A Passage to India and Howards End[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6.
[6]Lionel Trilling.E.M.Forster[M].London: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1.
[7]安妮.赖特.危机的文学1910-1922[M].伦敦:麦克米伦出版社, 1984.
[8][9][10][11][12][13][14][15]E.M.Foster.HowardsEnd[M].New York:Bantam Books, 1985.
[16]惠特曼.草叶集[M].楚图南, 李野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17][18][19][20][21][22][23][24][25][26][27][28]
[29][30]福斯特.印度之行[M].杨自俭, 邵翠英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4.
“连接”与“联结”辨析 篇3
商务印书馆第5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连接”和“联结”这2个词的解释如下。连接:① (事物) 互相衔接;②使连接。例如:绳子断了, 把它连接起来。联结:结合 (在一起) 。例如:把他们母子联结起来的是亲情。
从以上释义可以看出, 这2个词都是动词, 且都是及物动词, 使用中既可以带宾语, 也可以不带宾语。它们还都能做名词性偏正词组的中心语, 接受体词性成分的直接修饰。从意义上看, 2个词都有“相互衔接、相联、结合在一起”的意思, 但是这2个词也有区别。“连接”具有事物前后相接、纵向衔接的特点;“联结”就是将事物结合在一起,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具有横向联合的特点, “联结”之后, 被联结的事物内部各要素互相融合在一起。“联结”强调整体性的意义是“连接”所没有的。就所连接的事物来看, “连接”的对象往往是诸如道路、桥梁、线路、管道、区域、机器的零部件等具体的事物;而“联结”的对象往往是诸如产权、资产、利益、思想、目标、任务、感情、遭遇、理想、志趣等比较抽象的事物, “联结”的方式也十分笼统而不具有可感性。因此, 在选用“连接”和“联结”时, 主要看强调的对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 且“连接”不应写成“联接”, “联结”不应写成“连结”。
等电位联结分析 篇4
总等电位是将建筑物电气装置外露导电部分与装置外导电部分电位基本相等的联结, 通过进线配电箱旁的总等电位联结端子板将下列导电部分互相连通:进线配电箱的PE母排、金属管道如排水、热力、煤气等干管;建筑物金属结构、建筑物接地装置。总等电位联结虽然能大大降低接触电压, 但如果建筑物离电源较远建筑物内保护线路过长, 保护电器的动作时间和接触电压都可能超过规定的限值。所以有了局部等电位联结, 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将各导电部分连通称为局部等电位联结。如果接触电压还是超过规定限值, 可以采用辅助等电位联结, 将导电部分间用导体直接接通, 使其电位相等或接近, 称为辅助等电位联结。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三者之间的区别。
如图1所示, 在一个住宅单元楼内以单相220V, TN-C-S系统供电, 单元楼内PE干线的阻抗值32mΩ, PE线的分支阻抗值为37 mΩ, 重复接地电阻R为10Ω, 及故障电流为900A, 楼内设有如图所示的点划线表示的总等电位联结 (MEB) , 若用电设备C发生图示的碰外壳接地故障时, 计算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的预期接触电压Uf
如图2所示, 在该楼层内做虚线所示的局部等电位联结LEB, 这种情况下用电设备C发生图示的碰外壳接地故障, 用电设备金属外壳上的预期接地电压值Uf为
如图3所示, 在建筑物的浴室内有一台用电设备的电源经一接线盒从浴室外的末端配电箱引来, 电路各PE线段的阻抗值如图所示。在设计安装中将局部等电位联结LEB联络至浴室外末端配电箱PE母排, 如图所示中的d-c段, 而断开b-d连线。当用电设备发生碰外壳接地故障时, 故障电流Id为600A, 设备的预期接触电压Uf
当局部等电位联结LEB不向浴室外的终端配电箱而改接在浴室内接线盒b处时, 发生同样接地故障设备的预期接触电压Uf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 通过等电位联结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击, 减少保护电器动作不可靠带来的危险, 同时有利于避免外界电磁场引起的干扰、改善装置中的电磁兼容性。
摘要:等电位联结对于从事建筑电气行业的人并不陌生, 但对于其他电气行业特别是工控行业的技术人员不仅不熟悉, 刚刚接触时不能很快理解, 特别是对三种等电位联结方式的应用容易混淆, 通过本文能使大家对三种等电位联结方式的应用有更感性的认识。
关键词:电击,等电位联结,总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辅助等电位
参考文献
[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GB16895.21-2004[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巧妙联结图形发展数学思维 篇5
一、借助主题图, 因势利导, 清晰算理
例题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 教材的主题图更是占据数学教学的突出地位。它在教学中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引出算式, 而要精心使用, 让它发挥充分的作用, 使教学得以顺利展开。
如, 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时, 出示了一幅情境图。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失败经历, 学生列出算式后, 只能想出“12×1=12, 再在12末尾添加一个0”的方法, 而且对于这种方法的算理也一知半解。尽管不少老师不断地启发:“还有别的方法吗?”可始终没有回应, 最后老师只得自己自说自话, 显得十分被动。
反过来审视这幅主题图, 如果仅仅是引出12×10这样一个算式, 那完全只需要出示上面的文字即可, 下面的图到底有何用处呢?细细看来, 书中的几种方法介绍无疑都可以从图上来产生。于是, 成功的案例产生了。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主题图 (用手指向李叔叔手中的一箱和堆着的9箱) , 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李叔叔培育出一批新品种菜椒, 送给敬老院10盒, 每盒12个。送给敬老院多少个?
生1:我想到了, 可以先算12×9=108, 再算108+12=120。
师: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1:你看呀, 我先算的是已经堆在那里的9盒, 再加上李叔叔手里的一盒, 正好就是10盒了。
师:这位同学能借助图来思考, 把10盒看成了9盒加1盒, 真不错!
生2:我还有办法。先算12×5=60, 再算60×2=120。也就是先算右边的5盒, 左边和右边一样, 就再乘2。
学生听了, 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生3:还有, 还有, 我先把每盒看成10个, 那么就是10个10是100, 再想每盒还多出2个, 就用2×10=20, 然后把100+20=120。
……
小学生的思维还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尤其是第一学段的学生。上述案例如果仅仅让学生回想学过的计算来转化新问题, 难度很大。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直观图的资源———用图形、符号来体现题中的信息、关系, 把主要成分全面而直观地展示出来, 就能让学生顺利地由“图”想“式”, 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 发展形象思维。
二、借助原始图, 由形及数, 自主建构
数学概念是知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的抽象性、枯燥性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借助直观的图形可以将概念教学具体化、形象化,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
案例A:以笔者听的“倍数与因数”一课为例。
1. 教师先让学生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填入下表:
2. 教师示范说12是4的倍数, 12也是3的倍数, 3和4都是12的因数。
……
当出现“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这个问题时, 学生往往显得无所适从。班内能按照一定方法写的学生寥寥无几, 任凭教师等待与点拨, 也只有班内几名优秀学生举手发言, 还未答到点子上。
为什么课堂在此时就变得沉闷, 很不通畅?究其原因, 学生对倍数和因数概念一直停留于乘法算式上, 对倍数和因数的获取缺乏必要的依托。教师把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仅仅作为了倍数、因数的引子。其实教师可以依托于摆长方形的过程来进行教学。
1.先引导观察12的因数有1, 12, 2, 6, 3, 4。问:想一想12的因数还有其他的吗?
师:通过摆小正方形的过程就可以找到12的因数, 那么36的因数可以怎么想?
2.引导学生也想象摆小正方形的过程。
摆成1排得到因数1, 36;
摆2排得到因数2, 18;
摆3排得到因数3, 12;
摆4排得到因数4, 9;
摆5排不行, 追问:为什么摆5排不行呢?生1:因为5× () ≠36。生2:因为36÷5有余数。
摆6排得因数6, 6, 因为两个因数一样, 只取一个6。
因为在追问的过程中渗透了求36的因数的方法, 当我问:求36的因数只要怎么想?学生就会说:只要想 () × () =36或36÷ () = () 。
以上环节中, 通过用36个小正方形摆1、2、3、4、6排的过程, 以图形来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数学模型, 从而加深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因数的理解。借助形的直观具体, 使比较抽象的概念转化为清晰、生动的事物, 学生接受自然, 方法习得水到渠成。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 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 找到了概念的本质特征, 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了求新、求异意识, 发展了有序思维。
三、借助线段图, 推陈出新, 拓宽思路
线段图是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表示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它可以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关系明朗化, 为正确解题创造条件。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 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通过对图形的处理, 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 揭示“数”与“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是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表象之间的转化, 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如, 解决复杂实际问题:张老师要买一台打印机, 王老师要买一件毛衣。打印机:800元/台。毛衣:200元/件。商场促销活动, 如果购买500元以上的商品就把超出500元的部分打八折。问:两位老师合买比分买可以省多少钱?
方法一:多数同学的解题方法:
分开购买所花的钱数: (800-500) ×80%+500+200=940 (元) ;
合着购买所花的钱数: (800+200-500) ×80%+500=900 (元) ;
合买比分买所省钱数:940-900=40 (元) 。
方法二:一名学生的解题方法:
当时很多同学不理解第二种算法, 于是教师请这名学生进一步解释。
生:合买与分开买别的地方都没有变, 区别只是少花了一个200元的 (1-80%) , 所以可以直接用200× (1-80%) =40 (元) 来进行计算。
这名学生解释完后, 大多数学生仍然很茫然, 没有理解方法二的道理。
于是引入线段图对比呈现两种方法所蕴含的数量关系。
通过线段图, 将复杂的数量关系变得简单明了, 将抽象的数学问题直观化, 变“看不见”为“看得见”, 学生清晰直观地看到合买与分买的区别, 从图中直观地看出真正省的其实就是200元的20%是40元。
美国著名数学家斯蒂恩说过:“如果一个特定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一个图形, 那么, 思想就整体把握了问题, 并且能创造性地思索问题的解法。”上述案例, 借助画图, 动态地展示了如何将问题“转化”成图像的过程, 通过想象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形象化、具体化, 理解了数量关系;线段图的介入, 使得数形结合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思维, 产生出奇特的思路, 发展创新思维。
四、借助平面图, 究其错因, 辨析算理
在小学数学内容中, 有相当部分的内容是计算问题, 但在教学中很多老师忽视了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尤其在课改之后, 老师们注重了算法多样化, 忽视了算理的理解。在教学时, 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正所谓“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的策略也是不同的, 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清晰算理的一种良好方式。
如, 计算25.3×4.2, 出现这样的算法:
一般教师都会强调:A.有些同学可能误以为是加法了, 乘法与加法是不一样。
B.可以用竖式验算:
这样的教学只能让学生知道不能这样做, 而不知道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如何合理地利用错误, 转化成资源呢?不妨联系长方形面积计算来想:
师:想一想:25.3×4.2算的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 而上面同学的拆分算的又是哪几部分的面积, 错在哪里?应该怎么纠正?
生1:我们要算的是整个大长方形的面积, 而上面同学算的只是两块阴影部分长方形面积, 少算了两个白长方形的面积。
生2:如果要改, 还要再加上0.3×4和0.2×25才行。
上述案例, 借助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平面图, 让学生清晰地发现初始计算有错, 直观地感受到算理的错因, 减少了教师反复强调计算方法的时间, 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数形结合, 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联系起来, 使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 通过对图形的处理, 发挥直观对抽象的支柱作用, 揭示“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现抽象概念和具体形象、表象之间的转化, 发展学生的思维。
情感联结:正面管教幼儿的纽带 篇6
一、过度关注型
所有的幼儿都渴求关注。如果幼儿不能用正面的方式得到老师的关注, 他就会想办法用负面的方式达到这个目的。
【案例】菡菡给老师的印象是一个依赖性特别强的孩子, 总是希望老师“帮帮她”。比如:吃牛奶点心时, 她总是对老师说:“老师, 我不会插牛奶, 帮帮我吧。”或是穿衣服时对老师说:“老师, 我不会穿衣服, 帮帮我吧。”亦或是做作业不会做, 要求老师帮帮她。一开始, 老师很乐意帮这个可爱孩子的忙;时间长了, 老师发现她的请求太多了, 给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于是老师找她的妈妈进行沟通。她妈妈惊讶地说:“我女儿会自己穿衣服啊, 在家里也自己喝牛奶, 这些她都会!”
【分析与对策】菡菡是典型的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 需要我们老师对其进行正面管教。这种正面管教上需要注意以下2点:
1. 参与中体会获得。
如果盯着菡菡这样的孩子出现的不断要求关注的不良行为, 老师可能会产生厌烦甚至恼怒的情绪, 但是, 如果让这个孩子转向以有用的方式得到关注, 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双赢效果。
2. 关注中找到价值。
当你在街上遇到一个熟人, 他冷漠地走过, 或者热情地与你打招呼, 你的感受一定是大不相同的。幼儿也是如此, 老师对他们的态度, 决定着孩子的心态。尤其是像菡菡这样的孩子, 老师要给予特别的专注。譬如, 早晨来园时热情地与孩子打招呼, 摸摸他的头, 点赞他:“你今天看起来真精神”;户外活动时, 与他分享幼儿园里看到的美丽景色;离园时抱抱他, 轻声说“明天见”。这样将有效剂量的“甜蜜时光”注入到班内, 让孩子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二、寻求权利型
幼儿教育要以人为本, 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 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但是在正面管教中, 我们往往把幼儿视为被教育者, 忽视幼儿的情感需求, 忽视幼儿的正当权利的保护, 尤其是幼儿特殊心理需求的保护。
【案例】牛牛, 个性特别倔。有一次, 积木时间结束, 老师要求小朋友们将积木收起来, 其他小朋友都马上就开始收拾, 只有牛牛一个人还在玩。老师对他说:“牛牛, 快收起来吧。”他头也不回地说:“不!我还要玩一会。”命令数次无果后, 老师强行将他的积木收走, 他愤怒地跳了起来, 小脸通红, 冲过来企图从老师手里抢走积木。老师生气地命令他坐好, 他倔强地扭过头去, 嘴里嘀咕着:“就不就不!”本以为这件事告一段落, 没想到过了一会儿, 有小朋友跑过来向老师告状说:“牛牛将积木扔到马桶里了……”
【分析与对策】希望得到尊重, 希望自己的意愿得以实现, 这些都是幼儿的权利诉求。上面的案例中, 表面上是牛牛与老师的冲突, 其实牛牛的行为举止是其“寻求权利”的具体表现。面对这类“寻求权利”的孩子, 老师硬碰硬打压是不明智的, 最好的方式是:给他权利。
1. 变压制为协商。
幼儿也有自我做主的意识, 不喜欢成为被动压制者, 因此, 老师要确立“人本”的意识, 充分尊重幼儿。上面的案例中, 当师幼双方僵持不下时, 教师要改变压制的态度, 可以反过来通过寻求孩子的帮助来打破僵局。比如老师可以改成这样的口吻说:“牛牛, 我发现第一组的积木没有整理好, 你能帮助他们整理一下吗?”这时, 他既分散了注意力, 又找到了一个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
2. 变“唯一”的要求为“有限制”的选择。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的待遇是公正、平等的, 不能仅提供以体现老师意志的“唯一”的要求, 最好的方式是提供“有限制”的选择, 并且这些选择一定是都可接受的。
三、缺乏自信型
自信心是进取心的支柱, 是有无独立工作能力的心理基础。自信心对人的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幼儿期的自信心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 正面管教中引导幼儿建立自信心, 会对其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案例】阳阳小朋友最怕画画, 每次早晨来园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画画, 他都哭着要回家, 不肯进教室。今天, 老师教孩子们画春游, 示范一遍后, 大部分孩子都学会开始画了, 只有阳阳坐在那儿一动不动。老师走过去问他:“阳阳, 看清楚老师怎么画了吗?”他摇摇头说:“太难了, 我不会。”老师说:“不难, 老师再教你一遍吧。”他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说:“我学不会的、我学不会的。”老师把笔和纸拿到他面前, 他干脆趴在桌子上, 把头埋起来了。
【分析与对策】像阳阳这样的孩子, 通常性格都比较内向, 对自己缺乏信心, 认为自己任何事情都做得不够好。我们老师的责任是鼓励他们, 给他们信心。如果要完成的任务有难度, 老师不妨降低难度, 让他先树立一丝信心, 然后再鼓励他。譬如老师可以说:“阳阳, 老师知道画画有点难, 但是老师最喜欢的是阳阳敢于去尝试画画的胆量。”老师承认画画对于阳阳来说是难的, 能在阳阳心中形成强大的共鸣, 使他更愿意听老师的话。然后, 老师可以根据阳阳的实际, 降低难度, 可以对阳阳说:今天这幅画阳阳画不完, 没关系, 我们今天先画一个太阳, 明天学画一片草地……
联结主义范式的论证及其反思 篇7
关键词:联结主义,心灵,认知
20世纪80年代,在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领域出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联结主义(Connectionism)。豪杰兰德(Haugeland)认为,联结主义一直“占据着兴奋点,所有闪光都在这里。”如今,联结主义已经被教条式地广泛应用于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同时,它也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研究的新曙光。但是,正如著名心灵哲学家威廉·贝希特尔(W Bechtel)所认为的那样,“联结主义的诞生构成了认知科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我希望人们都明白:它也提出了许多适合于哲学考察的问题。”[1]1131联结主义理论也并非完备的研究范式,它具有自身的论证缺陷,甚至可以说联结主义已经“诱导”了它的崇拜者。联结主义范式不应成为我们心灵与认知研究的“新经典”,恰恰应该重构一些理论来避免这些困难。
一论证
以西蒙(Simon)和纽威尔(Newell)等人为代表的符号主义研究取向和以鲁梅哈特(Rumelhart)和麦克兰德(McClelland)等人为代表的联结主义研究范式或神经网络范式是现代认知科学及认知心理学的两种主要研究范式。符号主义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简单类比,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系列物理符号的运算过程。而新兴的联结主义研究范式则不同。鲁梅哈特和麦克兰德等人对符号处理器深感失望,便着手研判能处理单词的“相互作用激励器”模型,进而提出了平行分布式处理的观念。正是在这一观念的基础上,后来便形成了联结主义的构想。在豪杰兰德看来,联结主义心智模型的关键之一是没有冯·诺伊曼架构中的中心处理器。“典型的联结主义模型利用多个层次来处理复杂行为。”[2]联结主义的网络模型是由输入层、隐藏处理层和输出层构成的网络,每一个单元的联结并不是一一对应,而是相互交叉。
联结主义模型具有一些特殊而重要的特点。首先,联结主义所描述的联结网络是一个并行处理的网络系统;第二,联结的网络是一个可以自主学习的网络,“与冯·诺伊曼(John Von Neumann)构造体系不同,学习是联结论的中心。”[3]第三,在联结网络中是通过“某种分配机制”而对输入进行表征,处理层对输入层的输入信息分配成不同的处理单元进行表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联结网络的处理又是局部的。第四,联结网络的处理层对输入信息具有很好的容错能力,就像蝙蝠能对听到“强”与“弱”的不同声音进行的区分,这种区分实际就是对声音频率范围的一种区分,而不是某个具体频率的区分。第五,某个确定的网络也会因为某些单元的不断损坏而使整个网络遭到最终破坏。
在此基础上,联结主义的支持者建立了自己的心智模型。他们认为,心智是一个正如联结主义的支持者所述的那样一个网络或者是该网络的复杂组合。据此,联结主义者所做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依据自己对智能认知的新的理解构造人工神经网络。其目的是,一方面检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并揭示人类智能的奥秘;另一方面,为提高机器智能作贡献。联结主义者通常通过两个方面来证明联结主义的理论真理性。一是证明联结网络与心智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属性或基本能力,据此认为这些共同的特性为联结主义提供了科学实证基础,进而认为,联结主义是揭示心灵与认知的最优模型。二是通过说明人的大脑就是一个并行处理的网络结构,以此研究来说明前一个观点之所以存在的本体论基础。
首先,联结主义的支持者把单台计算机的智能缺陷归罪于冯·诺伊曼架构。“为什么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集中于符号处理,其极大理由是出现了在符号处理上非常有效的机器。这就是数字计算机所擅长的东西,但他们不擅长感觉处理、运动控制,或人非常容易做的一些其他事情。”[4]219-220而“神经网络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冯·诺伊曼方法的一种计算手段。它完全超脱了传统处理方法的框架,也不能用原来的方式来进行理解。”[5]联结主义者经常强调,单独的计算机仅仅只擅长数据计算和数字符号处理,而在计算大量数据处理的时候往往无能为力,在像人一样识别朋友的脸时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但是,人类却能在识别朋友的脸时信手拈来。联结主义者认为,并行处理的网络能弥补单台计算机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缺憾,它能通过同时分解外在对象的特征,在处理层能够出色地完成对脸谱的识别。由于联结网络是通过训练学习来达到认知,而不是某种“样品”(传统心理学中的“图式”)的存储。因此,联结网络并不擅长“存储”或者“清除”大量的数据,而是一种创造式的记忆。据此,联结主义者认为,我们人类心智与联结网络具有共同的认知特长和认知缺陷。
第二,为什么联结网络具有与人类心智相同的某些认知属性?联结主义的支持者坚信结构的相同必然会有功能属性的相同。哈肯(Hermann Haken)认为,“这是因为脑的工作是按照不同的原理,它能并行处理,所以就出现了如何找到构造并行计算机的基本思路的问题。”[6]联结主义所描述的联结网络正是一个庞大的并行处理网络。联结主义者认为,作为人类进行思维之物质基础的大脑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并行处理网络系统。这个网络有巨大数量的神经元和神经元联结,在联结的网络中每一个神经元本身及其神经元之间的内部连接就负载着足够数量的信息,而这些神经元群各自承担着相应的响应作用,这种结构使得人类大脑能够迅速地完成对外在对象的基本认知任务。脑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大脑的这一现象并已经获得了相关数据。试验表明,同一类型的神经元对同一个基本认知任务的响应时间是100个基本的神经元动作,并且需要大约100个同一类型的神经元才能作出某种响应。这就是神经生物学中众所周知的“100步规则”。[1]1048这种发现被应用到早期的人工智能认知仿真中也得到了证实,在一个高度并行的计算机网络中,完成一个基本的工作任务时,一般也不会超过100个基本步骤。在说明心智的能力方面,联结主义认为,心灵的基本认知能力源自于大脑并行处理的网络结构。联结主义者坚信“内在并行性”这一特征较好地反映了人脑的本质特性。“我们看到,脑并不是以一群微型脑的集合进行活动的,而是多个脑区以某种方式行使不同的功能(并行性处理)。”[7]可以说,从物质及其物质的属性两个方面,联结主义在重要的经验事实领域似乎无懈可击地证明了联结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但是,这不能掩饰联结主义所应该受到的诘难。
二反思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证明。我们注意到,绝大多数人通常都能完成一定程度的心算,这是一个正常人已经存在的一种基本能力。另外,一般人完成某个计算所使用的基本方法是从学校教育学习得来的,心算却不是每个普通学校教育的重点,因为心算需要较强的记忆力“天赋”。当然,专攻于心算的人也能找到特殊的方法使它具备较强的记忆力,或者在记忆力上作出适当的弥补。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些事实,就不难发现,心算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并不能对“擅长”作出明确的定义。因此,联结主义所描述的“擅长”与“不擅长”只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而这种不确定定义的概念却参入了一个理论的建构,这并不是一个重建基础理论的好办法。同样的,我们来考察一下联结网络与正常人关于大量数据的记忆与回忆现象。在通常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即使人们为了记忆和回忆大量数据作出了艰苦探索,学习了惊人的记忆和回忆方法,迄今为止,也还没有哪个正常人像今天的计算机网络那样能够记忆那么多的数据。据此,联结主义似乎并不能证明人类思维与联结网络具有同样属性。
让人更值得忧虑的是,联结网络与人在学习方面的相似性。人工智能的联结网络通常可以用“知识库”或“后台程序”这一技术术语来说明联结网络的学习与训练,而在我们的大脑中,现有科学实证材料根本无法清楚地说明究竟这种“知识库”是如何工作的,只能笼统地冠以“天赋”。丘奇兰德(Paul Churchland)在仔细地进行实证研究之后认为,小脑纤维也许包含着“后台程序”的错误信号。[8]另外,联结网络必须通过成千上万次的反馈、比对才能完成一个学习处理过程,联结网络完成这个过程需要其网络有足够多的处理单元,这些处理单元又需要足够多的联结,如此一来,联结网络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求足够的大,这必将导致最终要花费足够长的时间来使联结网络完成学习任务。从根本上讲,联结主义仍不能避免符号主义所面临的“指数激增”的困境。而一个正常人在完成这一过程往往非常迅速。根据斯蒂文宾克(Steven Pinker)的研究证明,小孩平均每学习一个单词仅仅需要两个小时。[9]联结的网络所显现的与人类思维的相似只是相似结构所表现出的基本功能相似,而并非“遗传”的相似。
其二,联结的网络就一定能够像正常人那样很容易地识别“朋友的脸”吗?神经网络模拟的人工智能,有可能在使计算机完成语音识别那样的智能行为方面取得部分成功,但是我们不应该把它当做对认知科学的贡献。显然,它不是人认知“朋友的脸”的方式。联结主义得出肯定回答的实例可以用“勇气号识别火星物质的事实”来说明,甚至在人像识别、环境识别等领域,有许多的分布式并行处理计算机网络系统虽然起到了独特的作用。但是,别忘了这些“勇气号”拍下的图片仍是由人来处理和分析的,支撑勇气号识别物质的庞大计算机网络并不能像人一样来识别对象。联结网络是否真正能如人一般具有相同的识别对象的原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模式识别在认知科学中的应用最终却是一个错误,应用于人的行为上的“识别”意义已经在这里作了重要的改变。
另外,1943年麦卡洛克(Warren S.McCulloch)和皮兹(Walter H.Pitts)发表的《神经活动中内在观念的逻辑运算》一文,被认为是神经网络这方面最早的尝试之一。但是,这一理论与冯·诺伊曼用形式逻辑原理来构造计算机理论并无实质差别。克里克(Francis Crick)对该文评论道:“这个成就非常令人鼓舞,以致它使许多人受到误导,相信脑就是这样工作的。或许它对现代计算机的设计有所帮助,但它的最引人注目的结论就脑而言则是极端错误的。”[10]在经验科学中,我们能够看到人类大脑与联结网络确实好像都是高度并行处理的网络,然而,这两者之间却有着重要的不同。大脑神经元之间的“交流”是通过“神经传导物质”的分子进行的,在大脑神经系统已经能够发现的大约40种神经活性物质中有11种是神经传导物质,联结网络究竟是不是也可以有这些共同的物质基础的解释,目前还没有科学上的证明。
其三,值得联结主义担忧的还有这样一个问题,即推理、语言、与思维的系统性是如何可能的?为了架起这三者之间的桥梁,有的学者则继承了传统的表征结构理论。他们认为,在心理状态与心理内容之间有一种镜像式的因果联系。典型的联结主义把这一问题上升为这样一个问题,即联结主义能够说明这些因果关系吗?联结主义找到了“训练与学习”来解答这种联系,联结的网络能够通过学习而得到这种因果联系。问题是人可以在学习与训练后发生一种创新行为,这一行为结果即为推理,而目前还没有一个网络的现实存在出现这种情况。哥德尔定理则表明:任何基于机器的推理最终无法与人相同。因此,即使我们看到一个巨型的计算机网络能够根据复杂的语法规则写出一篇小说,我们也无法确定这个网络已经能够具有与我们一样的思维。
联结主义仅仅只能说明也许我们的思维是有结构的,但却不能说明这些结构间究竟是如何构成思维的系统的。福多(Fodor.J)和皮利辛(Pylyshyn)在1988年的论文中就批评联结网络像大理石花纹一样没有一种标准的结构。[11]这说明联结主义这种基于结构的说明是包含着太多的作为基础理论所不允许的不确定性,它不可能真正揭示心灵与认知之谜。当然,联结主义也认为推理、语言是具有一定的结构,这些结构可以表征心理内容,使用语言的人只有能够表征结构才能思维。最终,推理、语言和思维都归为一个起点,联结主义认为人类心灵必须有一种部署结构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从何而来呢?联结主义并没有想清楚如何回答这一问题。正是这样,“我认为,这不能认真对待。联结主义因联想主义失败的所有理由而失败了。即它不能说明产生性、系统性和思想的合理性。我们不得不认为联想主义不是对心智的严肃探讨的所有理由,就是我们认为联结主义不是对心智的严肃探讨的理由。”[4]92
三结语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联结主义作为理解心智与认知的一个新的重要范式,它不仅涉及哲学界,而且也波及认知研究的所有经验学科。但是,这不是说,联结主义在它实际上能取得的成就方面有惊人的成功,而只是因为它在目前仍然似乎是最有希望的方案。就像国内的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联结主义是认知科学的第二代心智观。因此,必须指出,这只是事实的判断,而不是真理性的判断。而现在,我们完全有必要对联结主义的真理性进行新的批判。塞尔(John Searle)认为,“在认知科学的硬核中,最大的变化是关于人类认知的联结主义、PDP和神经网络模型。我对这些比对传统人工智能更富同情,因为它们试图回答关于像人脑一样运作的系统怎样可能产生意向的和智能的行为。”[4]205但是,这种“同情”也只是适合于某些认知行为的解释。“如果我们把它们设想为弱人工智能———企图构造模型或模拟但不是实际复制人的认知的某些特征,它们是相当有用的。”[4]205贝希特尔也指出,在人类认知系统的模拟中,不同的任务执行起来或难或易,这主要取决于我们采用哪一类系统。既然联结主义只适用于解释某些类型的认知任务,那么联结主义的崇拜者将联结主义视为通往揭示认知奥秘的皇家大道就未免失之偏颇了。因此,即使是人工智能研究中埃德尔曼式的神经网络模型取向也难免失败。期望以联结主义的联结网络为模型来最终解决人类的认知原理是不现实的。
第一,联结主义并没有揭示心灵与认知的本质细节。联结主义对心理学与认知科学的贡献仍是一个有待争论的问题,而不应被当做心灵与认知理论的经典。联结主义是一个十分成功的黑箱,并不为心理学理解增添任何新东西。心理学关注心智在意向描述层次上的因果结构。联结主义只是证明了在神经学层次上,心智非常可能是一种服从联结主义的系统。但这对于心理学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联结主义并没有准确地回答意向因果性是怎样的关系,也没有回答意向所表征的心理语义究竟有何所指。表征并不是事物本身,联结主义所描述的网络显然不可能是心智本身。表征只是对于信息的一个指示物,这种指示缘何产生且仅产生于人类的活动中?联结主义并没有作出回答。甚至,联结主义根本就无法回答。因为,从符号范式更新而来的联结主义并没有完全抛弃符号范式的理论传统,它们的共同缺陷在于没有注意到人类心智的意向性特征,他们的心智认知模型仍没有深入到认知的“内容”本身。事实上,心智也并非联结主义所解释的那种网络实体或网络实体的抽象。联结主义对心灵的理解仍然是一种单向隐喻,并没有从根本上揭示心灵是怎样一种存在,更没有揭示心理过程的真实图景,基于计算的联结主义网络模型并不能具有或者再现人的“感受性”经验。
第二,联结主义存在着方法论上的缺陷,这种缺陷阻碍了相关具体科学的研究。联结主义主张联结网络与大脑结构的原理一样,并具有相似的属性。然而,联结网络与大脑结构也具有一些重要的不相似之处,而这些不相似也许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方面。马克思指出:“对于生产一般使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抽象出来,也正是为了不致因为有了统一而忘记本质的差别。”[12]3这种差异分析方法在联结主义的论证中被莫名地忽视了。人是计算机的“上帝”。无论人工智能的网络模型研究如何的进步与发展,都无法摆脱这个致命的桎梏。“人体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12]23人与人工智能网络的相互“认知”具有特殊的单向性,人可以认知人工智能网络,而人工智能网络却只能部分地发展了人的认知。作为人类产物的人工智能网络最终受制于人的“理解”,人所具有的“内在意向性”是自然智能的根本特征,“它只是动物的纯粹事实”[13],而现有的任何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解释模型却不具有这种性质。只有揭示人与计算机不同方面的意向性问题并循此路径,心灵与认知奥秘的揭示才会出现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