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不对称思考

2024-07-11

企业信息不对称思考(共12篇)

企业信息不对称思考 篇1

摘要:近年来运用信息经济学分析税收征管中的问题是一个比较活跃的领域, 本文通过在税源监管方面引入信息不对称理论, 分析信息不对称对税源监管工作带来的不利的影响, 并结合税收征管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防止税款流失, 减少税收征管的风险。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税源监管,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如何选择有效的税源监控方式, 减少和避免税款流失, 成为优化税收征管方式的现实问题。本文就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加强税源监管进行探讨。

1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税源监管

信息不对称理论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英国剑桥大学教授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威廉·维克瑞系统地提出, 其主要观点是指, 在市场中参与者一方拥有而另一方并不拥有或拥有信息较少而导致的信息资源占有量的差别。用中国的一句老话说就是“买的不如卖的精”。把这一理论引申到税源监管上, 可以理解为征税人和税收政策在明处, 纳税人和避税对策在暗处, 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纳税人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 追求的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只要有可能, 就会采取各种手段隐藏税源来逃避纳税义务, 因此无论是在税收征管上还是在税制设计上, 偷税和反偷税的较量永远是步步紧逼的跟进。

2 信息不对称对税源监管的影响

2.1 降低税收效率, 增加纳税成本和征税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 税务部门不得不设置多个环节来掌握纳税人的情况, 这样不仅增加了纳税成本, 也增大了征税成本。要经过税务登记、一般纳税人认定、发票发售、纳税申报、计算机稽核、一般纳税人年审、接受税务检查等环节, 这么多的环节必然使纳税人的成本增加。另外, 这些环节中都要有一批税务干部的存在, 以核实税务信息的真实性, 有时还须配备现代的办公设备, 这样一来, 征税成本也不可能不高。

2.2 扭曲税制

由于税收信息不对称, 在实践中, 不得不选择简化税收征收方式, 如所得税对不适合建账的单位采取核率征收、核定征收等, 造成同行业间税负不平衡, 违背了原来的设想, 又不符合竞争的需要。

2.3 导致纳税人的“逆向选择”

税务机关由于受客观条件 (如技术、装备) 和主观条件 (个人素质、技能等) 的限制无法掌握纳税人真实完备的信息, 就会发生漏征或未能发现纳税人违法的现象, 此时纳税人违反税法的成本极少甚至为零, 而收益却较大, 这会进一步激励纳税人隐匿有关的纳税信息甚至向税收机关提供虚假信息, 以获取更大利益, 形成恶性循环。这对守法经营、依法纳税的纳税人来说, 显然是不公平的, 它们在市场竞争中会受到损害, 更严重的是它们自身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也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来谋取利益, 纳税人的“逆向选择”由此产生。

2.4 引发税务征管人员的“道德风险”

其“道德风险”主要表现为两类行为:一是税务征管人员所付出的 (正) 努力小于其获得的报酬;二是税务征管人员付出的努力是为了增加自己 (而不是国家) 的利益。换言之, 税务征管人员可以利用其信息优势来逃避监督, 从而使其行为发生扭曲, 追求自身 (而不是国家) 的利益是最大的目标。

3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加强税源监管的思考

信息不对称理论对税源监管的影响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启示: (1) 税务机关必须完善内部管理质量, 提高管理水平, 缩小与纳税人在税源掌控中的信息不对称。 (2) 税务机关必须加大依法征税的力度, 使纳税人选择依法纳税的概率高于偷逃税的概率。纳税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机, 决定了其必然存在降低税收负担的倾向性。征税机关在要求纳税人依法纳税的同时, 还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 打击偷逃税收的非法行为, 形成强大的震慑效应, 降低纳税人偷逃税的概率。 (3) 深化税收征管改革, 增强税法的透明度, 使纳税人更多地了解税法;同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实施源泉控制。

3.1 广泛搜集税源信息, 建立信息监控机制

要根据税源发展变化的规律, 以及税源的不同表现形式, 本着“合法、有效、易行”的原则, 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加强税务机关的直接监控, 并注意与征管过程中的其他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使税源监控过程与税务登记管理、发票管理、申报纳税、税款征收、税务稽查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贯穿于税收征管的全过程;另一方面又要加大对包括税源户籍信息、税源构成信息、经营财务信息、相关的间接纳税信息等经济税源信息的收集, 解决好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相关部门大力协作的基础上, 建立起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协税护税网络, 形成税源信息社会化监控机制。

3.2 完善税源调查和税收分析制度, 税源管理信息由利用单一的纳税申报信息向利用综合信息转变

税务机关要定期对纳税人的户籍信息、税源构成和相关纳税信息等开展调查。税源调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常地系统地收集整理税收财务资料, 并进行综合的统计分析, 掌握经济增长变化对税收的影响, 以及未来税收的增减变化趋势;二是适时地对税源户和特定行业开展普遍性或专题性调查。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前者是对过去积累的总结, 后者是对经济发展趋势的重新认识, 两者的统一, 形成了基本的税收分析, 为完善征管措施、开展纳税检查以及有针对性地实施监控提供客观依据。三是健全税源管理统计分析制度, 建立税源管理数据指标体系和税源分析的数学模型, 使税源管理信息由利用单一的纳税申报信息向利用综合信息转变。

3.3 积极开发、推广税源监控应用系统, 提高监控效率

要把税务登记的建立、纳税申报的处理、税款的收缴与核销、中止申报的催报、滞纳款项的催缴、检查对象的筛选、综合税收信息的统计分析、税收会计核算与监督, 以及纳税信息的查询等全面纳入计算机管理。各种应用软件的开发、推行都要成为规范、统一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便于联成网络, 逐步实现税源监控的“数据分类, 分层加工资料共享”, 实现税源监控的各种信息的口径统一、及时准确、存取完善和科学简便,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系统的作用。

3.4 加强税务检查, 及时发现和堵塞税源监控漏洞

税务检查既是税收征管的重要手段, 也是税源监控的强化和补充, 因此应当按照征管改革的总体要求, 健全和完善“四位一体”的税务体系, 建立健全稽查组织与税务检查相关的各项工作制度, 规范检查行为, 加大检查和打击偷税、抗税等税收违法行为的力度。同时也要注意改进和完善检查的方式、方法和手段, 结合计算机网络的推广运用, 不断提高检查的广度和深度, 以及检查的能力、水平和效率。

3.5 借鉴国外先进的税收管理经验, 加强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从而实现管理人才的现代化

在税收征管中人是决定因素, 第一, 应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税收监控工作;第二, 强化上岗培训和业务学习制度;第三, 引导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勤实践, 精通业务知识, 既掌握各项税收政策, 熟悉企业财务制度, 精通财务核算方法, 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这个税源监控武器。从管理者个体来说, 主要包括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优化, 以适应管理现代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乌家培, 谢康, 等.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65-66.

[2]林秀香.信息不对称下做好税收征管[J].税务研究, 2005 (3) :120-122.

企业信息不对称思考 篇2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王建军 时间:2010-06-28

内容摘要:信息不对称是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本文尝试把信息不对称理论运用到消费者行为和市场营销的研究中,分析了消费者的知觉风险、消费者降低风险时的行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市场营销的建议。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行为 知觉风险 替代指示 外部线索

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知觉风险

在商品市场上,卖买双方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企业提供的产品和价格最终是否被消费者接受是建立在消费者对相关信息判断的基础上。消费者所进行的购买活动大多是非专家型购买,消费者不完全了解市场上相关产品的质量、性能、用途和价格等方面信息,卖方会比买方对商品拥有更多的信息。“买者没有卖者精”其实是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产生的结果,即对交易对象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比信息处于劣势的一方能获得更多的益处。但信息不对称也给企业营销带来了困难,质优的产品如果不能被消费者所认识,企业只能“孤芳自赏”,而不能转化为利润。所谓消费者“不识货”,其实是企业信息传递出现了问题。

产生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们认识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是获取信息需要成本。在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所拥有的资源如自由支配时间、注意力和信任都是稀缺的。在消费品市场上,同一类产品有众多的品牌和规格,且在质量、性能、外观以及价格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消费者发现和搜集这些信息,进而加以评价和选择,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根本是不可能的;消费者注意力有选择性,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所说:“信息需要消耗什么是显而易见的,它会消耗信息接受者的注意力”。注意力这种资源只能被用在有限的、引人注目的信息上;在失信和机会主义行为较普遍的社会环境里,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选择与信任程度是紧密相关的。

消费者缺少相关信息意味着购买决策将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依据对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实际价值的猜测作出的购买决定不一定可靠,消费者感觉到购买风险的存在。这种风险是一种知觉风险,而不一定是真实风险。由于经历、收入状况、生活方式的不同,面对同一产品,不同消费者的知觉风险会存在明显差异。消费者知觉风险主要有以下类型:功能风险,是指产品不具备人们所期望的性能或产品性能比竞争产品低所带来的风险。安全风险,是指产品可能对自己或他人的健康与安全产生危害的风险,如食品的营养与卫生标准是否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热水器使用是否安全可靠等。经济风险,是指担心定价过高或产品有质量问题招致经济上的损失所产生的风险。社会风险,是指消费者所买的产品不为他人所欣赏或受到嘲弄所造成的社会损失。心理风险,是指消费者购买行为可能对自我情感造成伤害,如担心所购买产品是否适合自己,是否能体现自己的形象等。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消费者产生知觉风险可能是由以下具体原因造成的:消费者以前在同类产品的购买与使用过程中有过不满意的经历;购买的是新产品或对所要购买的产品以前没有体验,缺乏使用经验和相关知识;购买活动机会成本的存在,即选择或购买一个品牌是以放弃另外品牌的选择和购买为代价的;所购买的产品技术复杂程度较高,难以比较不同备选品牌之间的差异。此外,如果所购产品价值很高,或产品对购买者特别重要,选择后果具有不可更改性,消费者所知觉的购买风险会相应增加。

信息不对称与消费者行为

从信息论的角度,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主要是围绕信息的搜集、获取、储存、提取、评价、比较和选择等活动展开。消费者对购买对象的重视程度不同,购买决策的繁简、难易程度不同。

消费者为了克服信息劣势给自己带来的不利状况,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和知觉风险会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消费者减少知觉风险的办法多种多样,且不同的个体在减少同一风险时所采用的办法也不尽相同。但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

积极搜集与选择和购买问题有关的信息。当消费者对选择后果缺乏信心时,会主动搜集信息。因为更多的信息意味着不确定性的减少或确定性的增加,从而相应减少了购买风险。消费者搜集的信息大致有三种类型:关于备选品牌的信息;关于产品评价标准的信息;关于备选品牌具体特征或属性方面的信息。

消费者首先从过去长期积累的消费经验(记忆)中搜寻信息,如果经验不足以作出满意的决策,则会从事外部信息搜集活动。但外部信息搜集是需要成本的,信息成本主要包括消费者在市场上搜寻和选择商品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以及为获得信息支付的费用。在现代社会,时间是一种宝贵资源,在商品和品牌选择上,花费例外的时间就相当于货币的例外支出。理论上说,当消费者搜集活动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将停止信息搜集活动。

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来源或渠道多种多样,主要有个人来源(亲朋、同事等)、公共来源(大众媒体、政府机构、消费者组织等)、商业来源(广告、推销员等)和经验来源。一般来说,消费者经由商业来源获得的信息最多,其次是公共来源和个人来源,最后是经验来源。但从消费者对信息的信任程度看,经验来源和个人来源最高,其次是公共来源,最后是商业来源。研究表明,商业来源的信息在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时只起“告知”作用,而个人来源则起“评价”作用。购买知觉风险越高,消费者越有可能依赖于个人信息来源和从口头传播获取的信息。

使用替代指示。消费者在进行品牌的比较、选择时,如果对该类产品有购买经验和较充分的信息时,消费者会根据产品本身的内在质量或客观质量对产品进行评价和选择。通常,普通消费者并不具备判断、评价产品内在质量的技能和知识。当消费者缺乏消费经验和对产品的内在质量不了解时,会进行信息搜集。但信息搜集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如果信息成本过高,超过获得信息所得到的收益,或一些消费者不愿意为获得信息支付成本,或有些信息难以获得,消费者对购买又缺乏信心时,基于不完全信息,消费者会更多地借助产品的外在线索,对产品质量作出整体推断。这些外部线索是能被消费者察觉到且能指示或判断另一类不易观察属性的属性,是内在质量的替代指示指标。消费者常用来判断产品质量的替代指示指标有厂商的声望、品牌知名度、价格、产地、保证等,另外,包装、色彩、样式也会影响消费者对质量的知觉。以下是消费者依据替代指示来减少购买知觉风险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保持对使用过的满意品牌的忠诚。如果消费者对已使用过的品牌尚感满意,他可以通过重复选择该品牌,即形成品牌忠诚来避免由于选择新品牌而带来的可能风险。同时,形成品牌忠诚也能减化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程序。

依据品牌知名度与商店形象来选择产品。品牌知名度是消费者对企业产品或品牌的熟悉程度。名牌产品和著名商店本身具有良好声誉,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风险感觉。

购买高价产品。价格常被消费者作为产品质量的指示指标,当购买风险比较高、消费者对所购买产品的商标不太熟悉时,消费者倾向于用价格作为质量判断的线索。

寻求商家保证。研究表明,厂商的商品保证条款方面的信息,对消费者减少质量方面的认知风险具有重大影响。如果商家通过包修、包换、包退、包赔等方式对产品或服务提供保证,那么消费者的风险就部分或完全地转移了。

从众购买。大多数消费者有从众心理,知识和信息的缺乏会降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其从众倾向。在消费者看来,很多人做出类似的购买决定一定有其道理,根据多数人的选择做出自己的购买决定,是减少知觉风险的常用办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消费者在评价产品质量时,受到个人主观理解的影响,所采用的标准以及对各标准所赋予的权重与评价产品质量所采用的标准和权重可能并不一致,有时甚至出入很大,可能利用对决定内在质量只具有较小重要性的线索来评价产品质量。

通过“吃一堑,长一智”的办法不断“试错”来修正自己的购买行为,使之逐步接近相对最优化或合理的交易。这主要适合于低价易耗、不重要的日常用品。

对企业市场营销的启示

信息不对称给企业带来两大难题:一是怎样才能让消费者知道本企业产品质优的相关信息,即完全或部分消除信息的不对称;二是使消费者相信这些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对产品产生偏好,实现购买。企业知道自己的产品质量好或价格性能比高并不重要,关键是要通过各种传播手段让消费者知道并相信。“酒好不怕巷子深”是典型的产品观念,而不是市场营销观念。

为了让潜在的消费者发现并相信自己出售的产品是可靠的和值得依赖的,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即企业要以某种方式将自己的真实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为此,企业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注重品牌建设

随着对品牌的熟悉程度提高,特别是忠诚度的提高,消费者搜集其它品牌的活动将会减少。消费者一旦成为企业的忠诚型消费者,很难为竞争品所打动,甚至对竞争品采取漠视态度;忠诚型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对价格的敏感性也相对较低,这可以削弱竞争对手所采用的诸如奖券销售、折扣销售等方式的吸引;同时,忠诚的顾客极可能对该产品进行正面的宣传,从而进一步扩大品牌的影响。

向消费者提供质量保证

企业的保证和保证书能有效地发出产品质量的信号。保证书核心内容包括产品的退换、保修、保险等条款,除了具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外,也向消费者传递了商品质量可靠的信息。消费者对产品质量不满意就退换或保修、保险、补偿等保证能消除或减少消费者的购买认知风险和后顾之忧。购买者把一项内容广泛的保证书看作是高质量的信号,并为提供保证书的产品支付较多的价格。尤其是对大件耐用消费品,品牌众多,质量差异较大,质量保证对消费者判断产品是否可靠更为重要。

调查分析消费者评判产品质量的依据

企业应通过充分地市场调查,以了解消费者主要依据哪些线索做出质量推断、各个线索对消费者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不同消费者在评价这些线索上存在的差异,据此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这些线索具有信息指示作用,企业在制定广告等促销计划时应充分利用。企业要特别重视形成认知质量的外在线索,既然价格、商标知名度和包装等构成消费者判断质量的重要线索,那么,高品质的产品应有相应的价格、包装与之适应,分销渠道的选择应避免过于大众化,短期促销活动也应格外慎重。

鼓励消费者试用产品和参与到生产和营销过程中来

鼓励消费者试用和参与不仅能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乐趣,满足消费者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且能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使消费者感到真实可靠,从而获得对产品的认同感。

重视口头传播的作用 的许多企业过分依赖于广告,而忽视口头传播的作用。研究表明,广告在使消费者知晓方面作用较大,但在影响消费者购买决定方面,口头传播的作用更大。口传信息更具有活力,更容易进入消费者的记忆。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认为口传信息较企业所提供的广告更值得依赖,能降低购买认知风险,减少信息搜寻时间。因此,使顾客满意应成为企业长期坚持不懈的营销战略,因为满意的顾客是企业最好的广告和最好的推销员。

资料:

1.(美)罗伯特·平狄克、丹尼尔·鲁宾费尔德,张军等译,微观学(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企业信息不对称思考 篇3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金融紧缩政策的影响下,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日益显著。这不仅跟我国信贷政策调整有关,也与当下中小型科技企业掌握金融信贷信息不健全有着重要关系。本文在对造成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角度分别提出缓解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建议,以期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科技型;信息不对称;建议

0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中小型科技企业不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技术创新点,还在带动其他相关产业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保证就业、维护社会问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从当下社会竞争环境来看,人才、技术、资金等因素是决定中小型科技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当人才和技术能够帮助中小型企业实现研发目的的时候,资金到位与否则成为影响企业发展速度的重要内容。因此,对于内源融资匮乏、资产规模小、财务信息不透明的中小型科技企业而言,外源融资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

但由于我国的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与中小型科技企业存在着较大的信息不对称,大大影响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外源融资,降低甚至阻碍的了企业的发展。对于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原因,有以下分析。

1 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问题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市场参与者掌握着另一些市场参与者所不拥有的信息,而信息拥有者以另外一些信息拥有者所得不到的信息为优势,为自己谋求最大利益,并对此作出相应的商业活动和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分两种,一是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存在不对称,二是在信息内容上存在不对称。目前,我国中小科技型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有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对当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及原因有充分了解。

1.1中小科技企业创业者经营能力的信息不对称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能力是一个投资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企业经营者能力信息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信用等级。我国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成立的时间较短,企业规模小,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缺乏联系等问题,往往在金融机构中缺乏信用记录,在申请外援资金时难以提供出令人信服的信用信息,从而导致了各类金融机构及投资者对企业信用等级不掌握的情况。二是财务状况。由于我国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在财务制度方面存在不健全的问题,多数企业的财务报表难以通过金融机构的审计,有的甚至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导致信息透明度逐渐降低。这种现象大大降低了金融机构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信任度,损害了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信心。另外,中小型科技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创新技术能力,但是其管理团队及管理人员在缺乏信息获取方面的意识,比其他行业的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

1.2项目投资与实际成本收益不对称

由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投资项目大多数有着新颖的高科技背景,假如金融机构对相关产业不了解,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那么在进行投资项目时就会面临信息技术壁垒,导致信息不对称。同时,即使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也需要金融机构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做出理性判断,因为,有些中小型科技企业为了顺利获得投资,对项目计划书和说明书中对项目风险作出有意回避,甚至提供了虚假信息,阻碍了融资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项目预计收集上金融机构与中小型科技企业也有信息不对称现象。由于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技术性较高,导致其对项目的可预见性较差,对于未来的盈利水平难于作出有效判断,使银行等金融投资机构难以获得准确的成本收益信息。最后,不论是中小型科技企业本身还是其投资项目都存在市场前景难以掌控的问题,而金融机构不能对其进行一一调查,从而将中小型科技企业置于信息被动中。

1.3企业融资后的选择行为不对称

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对于项目的监管还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所以,对投资后的资金运用情况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在获得贷款后为了实现超额利润,自主改变了对资金的运用方向,向更高风险的项目进行投资,这样就加大了投资的危险系数。另外,在资金回收情况中,由于许多中小型科技企业存在较大不稳定性,使得金融机构的资本回收难以得到保障。这种选择行为的不对称导致许多金融机构实行谨慎贷款,甚至不贷款的现象,不仅不利于正当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步伐,还影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甚至造成资源浪费和投资不平衡。

2 缓解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的建议

2.1提升中小型科技企业的自身竞争力

想要解决企业自身的外援融资困难问题就需要从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角度出发,用实力证明一切。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财务机制,以透明、真实的财务报表获得金融机构的青睐和信心,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使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在金融机构那里建立起良好的信誉形象。其次,就要加强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信息沟通意识和能力,使金融机构逐渐建立起对科技型企业的技术认可和前景认可,减少此类信息上的不对称现象。同时,中小型科技企业之间还可以以建立联盟的形式红的成本交易优势和外部经济优势,不仅有利于企业之间的集约化发展,还能够在联盟之间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认可度。

2.2增加金融机构的信息积累,优化服务

金融机构应该从当地国民经济大局出发,认识到中小型科技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应该针对这类企业的特点建立起与企业之间的良好沟通渠道,从而能够提升金融机构获取企业信息的主动性和真实性,能够及时了解其财务信息,从而做出有效理性判断。同时,还应该在信用评定办法上进行创新设计,制定出鼓励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信贷评定办法,探索更加有效的担保机制,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资源在科技企业方面的运用效率。

3 健全政府机构的信用监督机制

地方政府应该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存在的融资困难予以重视,主动搭建起良好的政、银、企合作平台,形成适合本地发展的信用评级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区域范围内的资金信息有效利用。另外,工商、税务等部门应该加强对担保机制的完善,使担保机制更加透明公开。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才能够从制度上逐渐解决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使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慕丽杰.破解辽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企业信息不对称思考 篇4

一、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公众参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社会转型背景下, 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社会结构变迁、公民权利意识日益觉醒, 这些都从内而外亦或从外而内地推动公民公众参与的快速兴起和发展。客观、及时、准确的信息是公众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在获得充分信息的基础上, 公众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的颁布实施, 其目的就在于充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然而, 实际实施过程中亦面临一些现实问题。

1. 制度的不完善影响了参与进程。

知情是参与的前提, 参与是知情的最终目的。《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对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之一的政府信息应当主动公开: (1) 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 (2) 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或者参与的; (3) 反映本行政机关机构设置、职能、办事程序等情况的; (4) 其他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主动公开的”。同时规定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和追责机制。但实践中一些机关有意隐瞒相关信息, 拒绝信息披露的情况仍客观存在。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封建陈旧观念的影响,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 部分行政官员存在对公众参与行为的排斥心理。政府在处理事务中的过程中, 为拥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 以便维护和谋求自身利益, 往往会加强对信息的垄断和控制。另一方面, 由于《条例》地位仅是一部行政法规, 位阶较低, 效力层次不高, 不具有刚性的约束。如《条例》第35条规定:“情节严重的, 对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但对什么样的行为才构成“情节严重”, 以及给予什么样的“处分”, 却没有具体的规定, 致使公众知情权受到侵害时, 没有法律救济给予保障。

2. 参与程度低。

公众参与能力是和公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密切相关的, 其能力高低直接影响着参与的效果。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更易于了解和掌握信息的内容。随着公共决策的日益专业化和技术化, 普通公众囿于自身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 其参与能力离参与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参与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除此, 参与渠道不通畅及缺乏可操作性, 参与结果不能贯彻落实等诸多因素, 导致广大群众公共参与积极性不高, 参与水平和能力较低。加上大部分群众主观上对当地基层政府的不信任, 虽有参与但参与不能取得预期效果, 不能解决民众实际问题, 致使民众逐渐放弃合理合法的参与方式, 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 给参与者本人和家人乃至社会带来巨大创伤。

3. 参与成本过高及参与主体不均衡。

随着社会转型加快,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 可支配财富日益增多, 即便如此对广大公民群众而言, 间接参与式民主更待加强;直接民主尚无从论。由此, 囿于信息的不对称, 公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和政府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 导致参与的时间成本和物质、精力等公共维权代价过高, 公共利益难以通过参与方式得到全方位维护, 且参与结果尚不确定。就整个社会参与状况而言往往是知识分子参与积极性高, 非知识分子特别是大部分基层群众参与较少, 甚至漠不关心;面对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如子女教育、医疗保障、住房拮据等一系列经济生活压力, 其日常收支已出现严重赤字, 公共参与对他们而言亦不现实, 公共参与的践行缺乏基本物质保障。

二、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公众参与的实践向度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是高度的民主与法治, 两者不可分离;没有民主不可能有真正的法治, 没有法治, 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民主。

1. 关于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公众参与资源的整合。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应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尤其是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使广大群众公民意识在民主实践中得以锻炼和成熟, 民主和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参与水平和能力得以提高。“一旦在与个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落实了公众参与, 一个‘参与式社会’就可以逐渐生长, 公民要求参与到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过程之中, 就会像呼吸空气那样自然。”[1]13在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广大群众参与权的实现有赖本地公共参与的践行, 亦需要客观的参与主体和必要的辅助资源。 (1) 参与主体。社会转型背景下公众参与的践行主体固然是广大人民群众, 他们亦是历史的推动者和权利践行者。加强民主素质意识和公民权利认识的培养, 转变传统观念, 巩固和扩大群众公共参与范围是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条件。“民主政治强调政治参与, 参与的人越多越好。凡是公民都有政治参与权, 都是国家这个政治结合体的‘股东’。”[2]151 (2) 信息资源对称。信息对称是知情权存在的前提, 知情权是参与权的基础, 参与权亦是知情权目的。由于民主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淡薄, 加强基层政府政务公开, 使广大群众在充分享有知情权的基础上及时了解公共事务解决情况, 践行参与权, 以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公共利益和合法权益, 提高广大群众公共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3) 强化法律规范的实践力度。在我国, 现有的法律规范对公众参与权的实现业已作了基本的程序性规定和框架。如《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立法法》第5条:“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第58条:“行政法规在起草过程中, 应当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强化诸此法律规范的实践力度是实践广大群众公共参与的基本保障和强制力后盾。

2. 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完善公众参与实践的路径选择。

公民的公共利益维护问题是与中国的政治特性和民主化进程紧密相关的重要课题, 亦是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政治学研究和法治建设应当予以科学回答的重要问题。 (1)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首先, 政府官员要转变观念, 尊重民众的主人公地位, 鼓励和引导公众有序参与, 真正对民众负责。其次, 畅通信息公开渠道, 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保护的商业秘密外, 政府应尽量将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公开;最后, 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 借鉴国外立法经验, 以“公开为原则, 不公开为例外”, 制定《信息公开法》, 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2) 优化责任承担机制。权利的保障和义务的履行必须要有法律责任的强制性规定。公众参与是公民的法定权利, 尊重和保障公众参与权是行政主体的法定义务;行政主体若违背践行公众参与的法定义务, 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在决策过程中违反参与程序规定的行政主体, 公众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追究其法律责任。 (3) 完善权利救济机制。无救济就无权利。除了为公众参与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实体性和程序性权利外, 还要规定相应的救济机制, 即在参与程序中, 当公众的权利受到侵犯时, 确保公众能够从法律上得到有效的救济, 才能保护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 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公众公共参与强调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管理。通过完善公共参与制度设计, 实现多元化社会主体之间利益的优化组合和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和谐互动, 保证社会运行最大限度地合乎民意。

三、价值与功能: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完善公众参与的民主内涵

加强民主化管理是现代民主实践的根本和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 亦是现代民主与和谐社会赖以存在的制度基础。所谓民主化管理, 即依靠和动员群众, 对事关自己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共同参与、共同管理、民主决策, 实践参与式民主。公众参与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直接映射出我国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的建构状况。要推动和谐社会公共事业快速发展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创造和谐美好生活, 首先应培养和造就亿万新型参与主体, 充分调动其公共参与的积极性, 全面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使其在公共事务的处理中发挥主体性、主导性作用, 实现公民权利和国家权利和谐互动。新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抓紧转变政府职能, 朝着建设法治型、诚信型、责任型、服务型政府目标迈进, 这一进程中若缺乏基层群众参与, 广大群众没有知情权、监督权和话语权, 在民主社会建设中长期存在群众缺位状态, 党和政府在各自应然目标的推进过程中, 就难免会有懈怠情绪, 难免会发生各种忽视乃至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进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及民主化进程。

概言之,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阐释广大人民群众民主参与的价值底线和实践进程, 从创造法律资源转向公平、合理地配置法律资源, 为广大群众运用法律资源实践公共参与提供更多法治保障, 依此构筑民主与和谐社会的人文基础和民主精神底蕴。

摘要:在公共信息不对称现状下, 通过对参与资源的整合,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优化配置与公众参与相关的法治资源和责任承担机制, 完善权利救济机制, 实现多元化社会主体之间利益的优化组合和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和谐互动。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公众参与,制度

参考文献

[1]王锡锌.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J].政治与法律, 2008 (6) .

民间借贷一大问题:信息不对称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民间金融日益活跃,随之而来的便是民间借贷的纠纷逐渐增多。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全国法院受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同比增长25.09%。其中,由于借贷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借贷纠纷同比往年有所在数量上增长。

对于民间借贷市场现状,投融贷专家认为,目前借贷款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已屡见不鲜,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会为借贷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带来一系列的麻烦,造成风险集中出现。即便是征信系统也不能覆盖住全部风险,所以,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一项大工程,其中需要银行、工商、税务、海关 等相关部门的配合,获取相关信息,才能使体系健全。但民间借贷机构根本等不及享受这迟迟不来的“现成”果实,纠纷也就逐渐增多。针对目前民间贷失范等问题,投融贷专家建议,民间融资就现在而言,并没有其正当的法律地位;同时,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不透明,导致金融风险的管控也亟需加强。一旦有关部门设立标准,对民间融资有明确的相关法律出台后,就能够合理的规范管理民间融资业务,对于整个民间金融市场的进步来说,具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再加上行业自律组织建立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按规定与小额贷款公司发生的融资业务要按照一般商业信贷业务,严格限制典当行和融资租赁等非金融机构的民间借贷行为。

投融贷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第一位,以“责任、阳光、快乐”的价值观向客户提供服务。投融贷依托各院校、经济研究所组织一批综合素质精良、业务经验丰富的资本专家、理财专家、财务专家、法务专家,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严谨的风险控制体系,并结合科技的进步建立了投融贷网络信息平台,从而向客户提供包括投融资信息、投资理财管理、风险管理、评估、投融资方案制定、合同管理、资金流向管理、款项回收等全方面的、专业化的管理服务。

信息不对称行业的投资 篇6

在很多产业中,当事方都基于各自的利益最大化目标,互相博弈。在这种理论指导下,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一些信息不对称问题非常严重的特定行业,并对股票投资提出适当的思维指导。

在组合管理中,行业配置一般以基本面为导向,分析行业供求关系变化,并对行业的景气度进行判断,最后做出配置建议。但是对于这些产业政策影响很大的特殊行业,基本面分析本身就包括产业政策变化对行业利润率的影响判断,从更深层次理解这些行业的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很特殊的行业就是健康护理业。除了OTC市场以外,整个产业链不仅包括医药生产企业和医药流通商,还包括医院和患者。这个产业链就是一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行业,而且基于医药服务的特殊性,患者和政府都处于信息劣势方。如何做好医改并控制住财政预算就需要很高的智慧。患者处于弱势一方,政府则掌握着产业政策和投资权,理应有很多底牌,但是在推行医改过程中却遇到不少困难,各利益方博弈得非常厉害。因此,我们很容易理解政府在医改政策上不断摸索以求最佳方案的初衷。但是医改政策的基础和核心问题是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包括药品生产成本、流通成本、医生的选择偏好(患者不具备专业知识,选择权其实就是对医生建议权的无条件接受,而这很容易上升到医生的道德问题)等。医药本身就是一个技术进步很快的产品差异化行业,例如,增加新适用症就可以制造出新产品,更不要说换包装和换剂型。完全以财政成本为导向的一刀切政策很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此,我们可以肯定产业政策还会不断调整,并最后会充分考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低效率问题。在产业政策反复中,医药行业的行业配置和选股方向就有了很好的宏观指导。

信息不对称影响下的公司治理思考 篇7

1.1 对企业内部的影响

(1) 企业内部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上级管理者从宏观角度对企业进行管理, 掌握企业整体的、综合的和外部的信息较多, 而下级管理者处于基层, 因而对企业具体的、详细的情况掌握较多。因此, 上级管理者制订的计划、目标, 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 与下级管理者的期望以及实际能力不符。而下级管理者从本部门利益出发, 抵制上级管理者制订的计划, 导致高估成本, 虚增开支, 伪造业绩, 隐瞒问题等情况出现。

(2) 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企业内的各部门只对本部门内的情况掌握较多, 对其他部门的情况知之甚少。各部门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需要互相竞争提高本部门业绩, 以获得公司奖励;同时, 不同部门之间也存在合作关系, 例如, 财务部门做好预算, 其他各部门执行预算。如果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好, 预算制定不符合本企业实际情况, 执行部门不按预算实施, 这就会造成预算松弛, 预算指标有效性差。

1.2 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1) 企业管理者与政府、投资者、债权人之间信息不对称。

管理者对企业情况了解直接、详细、及时;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对企业情况了解比较间接、粗略、滞后。企业管理者可以利用会计信息方面的优势, 调高费用, 减少收入和利润等方法, 进行会计造假, 从而导致政府税收流失。管理者还可以通过虚增收入, 增加库存, 账面降低成本消耗等手段, 提高企业业绩, 从而吸引投资和获得借贷, 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利益。

(2) 导致市场流动性降低, 增加企业的资本成本。

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市场的公平与效率, 不利于投资者以及市场的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 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十分普遍, 有关这方面的案例, 我们经常不绝于耳。

2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分析

最近几年, 我国一些著名的企业频频出现会计丑闻。例如在2004年年末的伊利事件中, 董事长郑俊怀等五位高管因涉嫌挪用公款被刑事拘留。公司高管通过挪用公司的资金为个人谋利, 通过公司的关联交易来掏空上市公司, 或是滥用手中的权力越权操作, 表面上是为企业谋利, 却是在追求个人收入最大化。这深刻暴露出我国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董事会虚置、企业管理曾权力高度集中、企业内部监督力量不足等问题。

2.1 内部机制缺陷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由于我国企业董事会内部人控制严重, 监事会不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激励机制不健全等原因, 使董事会被管理层或大股东操控, 监事会形同虚设, 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不一致, 违背其意愿的情况经常出现。由此, 管理层、大股东没有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制约, 加剧了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2.2 外部机制缺陷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处于发展初期, 发展不够完善, 使资本市场只是作为一个融资的场所, 没有充分发掘其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不发达的经理人市场使经理人员的选拔、任命和考核缺乏客观依据, 不能对高级管理层产生持续而有效的替代威胁。同时, 企业外部的政府监管政策更新过慢, 跟不上经济客观条件的发展, 监管不严格, 存在很大法律和制度上的漏洞。以上三种情况也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3 改进公司治理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设想

3.1 改进内部治理机制

首先, 优化股权结构。在我国, 股权结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国有股偏高。优化股权结构要从根本上解决国有股偏高, 以及政府任命董事及经营者的情况。利用国有企业存在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原来的没有经过合理授权而实际已经获得的企业控制权, 通过经营者的合法购买股权, 使其变成合法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的管理者,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中的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股权结构改变, 内部人变成股东, 就没有内部人控制这样的说法了。

其次, 提高董事会独立性。独立董事很多是经济方面的专家和科研领域的专业人才, 可以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督, 使企业决策更加民主, 同时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但是目前我国董事会治理制度还不完善, 董事会特别是独立董事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以后要强化董事会的功能, 完善独立董事的聘用制度;同时还要建立董事的人事机制, 将董事的选拔、聘用、业绩向市场公布, 督促董事履行职责。

再次, 加强监事会的功能。国家经济立法部门要与时俱进, 及时制定规章制度, 要充分扩大监事会的权力, 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选拔任用与企业关联度低的人员组成监事会, 突出其独立地位;同时明确监事会的责任与义务, 保证其知情权, 公开监事们的业绩。

最后, 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必须以经理人专业市场的建立和完善为依托, 增加经理人员的所供职企业被收购的风险意识;同时企业要对管理层的工作业绩赏罚分明, 既要依据提高股东利益的业绩进行适当的奖励, 如管理人员参股;又要建立适当的约束机制, 董事会、监事会即企业员工要监督管理层的行为, 定期公布管理层业绩。

3.2 完善强化外部监督机制

大力发展第三方会计、审计市场和相关法律支持。通过强制性的企业信息披露和雇用第三方审计机构对公司进行客观的会计信息审核, 使股东掌握一定的公司内部经营信息, 减少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加强学习、在职深造等措施, 增强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 减少与企业进行虚假会计信息合谋的思想, 使第三方的职责保持纯净。

政府要适当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 为机构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机构投资者在获取信息、专业理财、分析市场前景和投资经验等各方面都有更高的水平和能力。同时, 机构投资者相对个人来说拥有较多股份, 在股东大会上有一定的发言权, 能够对控股股东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 可以保证个人投资者的基本利益。目前, 欧美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机构投资者的比重已经相当高, 各种投资基金、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投资银行等推出的理财服务层出不穷。但通过这次由虚拟经济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 退掉了以美国模式引以为傲的经济光环。对此, 投资者要擦亮双眼, 政府部门要严格把关, 努力保持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势头。

摘要:信息不对称给企业本身和外部利益相关者带来不利影响, 从而影响企业价值提高和阻碍市场发展。本文从公司内部与外部治理两方面进行分析, 提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设想。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林钟高.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9) .

[2]周三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1) .

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逆向选择

我国自有的资源禀赋结构决定了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 中小企业却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中小企业的经营规模决定了它无法进入股市或债市融资, 而我国的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也没有多少发展, 因此我国中小企业目前无论是运营资金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筹措基本上是依靠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来完成的。而在银行的信贷市场上, 信息不完备造成了经济主体之间巨大的交易费用。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 潜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也更大, 成了中小企业从正规渠道融资的一个重要障碍。

一、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分析

所谓不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这里讲的信息不对称是指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由于规模与信息披露条件的限制, 股票市场通常只面向大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模式实际上主要集中在银行信贷市场。

在银行信贷市场上, 银行和中小企业掌握的信息经常是不对称的, 企业往往比银行掌握更多的信息。因此, 他们就有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合同签订或事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 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

由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经济后果主要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不对称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的称为逆向选择, “逆向选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信息优势方的行为人可能会故意隐瞒信息, 以求在交易中获得最大收益, 而信息劣势方则可能受损。在融资市场上, 企业和银行是交易的双方。企业融资可以看成是由企业和作为投资者的银行之间博弈的结果。在一般情况下, 企业比银行具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企业对投资项目未来的收益和风险, 对投资回报与盈利以及借入资金的运动偿还概率都有较清楚的了解;而银行对于资金运用的有关信息并不能直接了解到, 只能通过企业提供的信息来间接了解资金的运用情况。

银行虽然不能确切了解到企业投资项目的风险, 但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形成一个对融资市场的期望风险值。在决定放款时, 银行就会根据自己的风险期望值调整放款利率。按照风险-收益对称的原则, 银行对风险较高的资金使用者收取较高利率以弥补风险损失, 对风险较低的资金使用者则收取较低利率。虽然银行在投资项目之前可以进行认真的审查, 但总有一些甚至是关键的信息可能被资金使用者隐瞒。为了保证盈利, 银行不得不将利率提高到能弥补平均违约风险的程度, 但这样会使那些风险较低的资金使用者退出资金信贷市场, 这一过程不断重复, 随着低风险资金使用者的不断退出, 融资市场上就只剩下高风险的资金使用者, 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而逆向选择使得银行可能招致信贷风险, 即使市场上有风险较低的投资机会, 银行也可能决定不提供任何资金。因此, 在交易之前,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

不对称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的称为道德风险, 就是交易双方在订立合同之后, 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任一交易方所做出的不道德行为的可能性。道德风险的产生可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关系来解释。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 银行是具有信息劣势的一方, 则是委托人;而中小企业是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 则是代理人。银行和企业的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比如说, 在信贷市场上, 银行的目标是要中小企业不仅按时还本而且按时支付利息, 而中小企业的目标是利用所借的款进行投资以获得最大的收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中小企业在得到资金后, 在不对称信息的掩护下, 可能改变原来的承诺, 从事偏离银行利益而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活动, 如改变资金的用途, 从事高风险投资活动或者故意拖欠借款, 甚至逃废债务。许多项目的资金到位之后并没有按原先设计的用途使用、资金挪用就是道德风险的表现之一。正是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 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使银行的投资行为表现得更加谨慎, 甚至可能放弃提供资金。

二、企业和金融机构如何消解信息不对称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融资问题上并没有本质差异, 只是由于它们与投资者间不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导致了解决其融资问题方式的差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大企业由于具有开放的运作方式与各种公开的信息渠道, 所以在赢得较高的社会公信度的同时, 还为其扫清了各种融资障碍。投资者和银行之间都可轻而易举地以较低成本来获悉大企业的信息资料, 进而做出合理的选择。相比之下, 较为封闭的运营方式及其弱势群体形象, 不仅使中小企业的信息透明度低, 而且社会公信度不佳。因为它们自身的会计制度不健全, 缺乏精通财务会计业务的专业人员, 加上管理混乱, 造成自身财务信息披露失当, 经营状况透明度比较差的恶性局面。因此, 尽管大企业贷款利率较低, 但往往风险小, 商业银行在以资金的安全和盈利为目标的情况下, 还是愿意贷款给有保证的大型企业, 而缩小或拒绝贷款给那些利率较高的中小企业。所以, 对中小企业来说, 其融资问题的核心就是找到有效的融资方式以降低中小企业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一) 中小企业应从以下方面入手控制信息不对称:

第一, 提高信息质量。加强企业内部治理,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规范企业的信息结构, 特别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保证信息的真实。我国目前已经制定并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担保、对外投资、存货;将要制定并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有成本费用、筹资、经理人股票期权等。认真完善和执行这些制度, 是中小企业提高信息质量,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重要保证。因此, 信息质量的评价可以从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善可行, 信息披露的公允、及时, 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等方面进行;第二, 制定和实施融资战略。把融资作为战略性管理的内容, 而不是临时性的管理活动。分析企业面临的融资环境, 明确贷款主体及其管理规范, 固定地与相关银行打交道, 主动邀请有关人员到企业来参观, 保证信息通畅,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因此, 制定和实施融资战略的评价可从融资战略的清晰度, 企业与银行的良好信息沟通和合作关系等方面进行。

(二) 从银行来说:

第一, 可以利用同业信息共享等方式尽可能地去收集相关企业的一些信息。目前, 我国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和系统研究工作严重不足, 可以设立专门的调研机构来从事有关中小企业的信息收集和政策研究, 从而减少国家中小企业政策的盲目性;第二, 完善企业资信评级制度。企业资信评级是资信评级机构对企业的资金实力、偿债能力、履约意愿等各方面状况做出评定和预测, 从而确定企业资信等级的过程。客观、公正的资信评级结果可以为商业银行贷款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减少信贷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第三, 金融机构需要建立自己的数据库, 采用信息识别技术, 完善信用记录以供同行查询, 这样可以使同行在选择贷款客户时更加果断, 更加充满信心;第四, 与企业客户保持长期联系。银行可以通过同企业客户建立长期联系来获取借款企业的信息。通过对借款企业账户的调查, 了解借款企业资金流动状况, 从而识别信用风险。可见, 与客户的长期联系, 减少了收集信息的成本, 并使识别信用风险更容易。

三、政府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消解信息不对称不仅仅是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两者要解决的问题, 从社会大背景来看还要做到:

第一, 建立高效的担保体系。目前我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建立, 《担保法》的有关细则还未出台, 从而形成有些中小企业找不到担保机构担保, 而有些有了担保由于没有具体的细则约束仍然出现逃废银行贷款的现象。因此, 应该建立专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担保机构, 既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方便, 也加强了对中小企业借款还款的管理。此外, 还可以推动企业间信用合作, 鼓励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合作, 同时也形成相互之间的约束。也就是将关联的中小企业纳入到大企业的信用中去, 中小企业的贷款由关联的大企业担保, 中小企业违约由大企业负责偿还, 这样大企业就必然会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督, 从而既可以让中小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 也可以让银行放心发放贷款。

第二, 大力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因为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最能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存量, 最容易低成本了解到地方上的中小企业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 具有信息优势和交易成本低的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 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 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 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 这就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不对称信息问题。即使中小金融机构不能真正了解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 因而不能对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 但出于共同的利益, 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会实施自我监督。一般来说, 这种监督要比金融机构的监督更加有效。

第三, 加快建立和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可以让金融机构和企业都能得到他们所要的信息, 有利于他们的双向选择, 中小企业将享受更好、更广泛的金融中介服务。各种金融服务机构更加有效地辅助中小企业进行资信评估、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企业制度、进行项目规划、提供金融信息。在此基础上, 银行可以开展对中小企业的票据承兑贴现、支付中介等业务。中小企业将得益于对风险更准确的评估、等待时间的减少, 通过更好的借贷方式多渠道获得资金。

第四, 信息不对称归根结底是由于没有解决一个市场化的问题。因为市场化机制不健全, 银行和企业缺少了一个自由选择的过程;由于市场化机制不健全, 政府有时不得不运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 从而导致经济运行缺乏灵活性;由于市场化机制不健全, 社会上出现了“寻租”等道德败坏现象, 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信用水平。因此, 必须建立真正的市场机制并不断完善, 信息不对称问题才能得到很好得解决,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其投资和再生产机会也就会增大, 最终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钟田丽, 弥跃旭, 王丽春.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失灵[J].会计研究, 2003.8.

[2]杜沔.我国证券市场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探讨[J].南开管理评论, 2000.3.

企业信息不对称思考 篇9

信息不对称被认为是中小企业融资约束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所谓不对称信息, 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信息的不对称从非对称发生的时间看, 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 (exante) ——逆向选择模型, 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 (expost) ——道德风险模型。本文将从逆向选择模型和道德风险模型两方面来解析中小企业融资难产生的原因。

(一) 逆向选择模型

逆向选择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 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劣质品驱逐优质品, 进而出现市场交易品平均质量下降。大多数中小企业, 尤其是刚刚创业的企业, 由于缺乏正规管理, 会计账簿、税收缴纳记录不规范, 因此信息披露程度相对较低。由于银行不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风险, 会选择制定比较折中的贷款利率, 于是风险低的企业选择退出融资市场, 融资市场上只剩下经营风险高于折中风险的企业, 因此银行贷款给这些企业的风险增加, 收回贷款的可能性降低, 导致了逆向选择的发生。

(二) 道德风险模型

道德风险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或者说当签约后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结果时所采取的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自私行为。在贷款合同签订之后, 中小企业利用自身的信息优势, 使银行面对道德风险, 另外有限责任制度的存在刺激了中小企业的投机行为。银行在无法弄清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之前, 要么选择提高交易成本, 要么选择保守惜贷, 从而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中道德风险的存在。

二、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现状

目前, 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中小企业融资中不对称信息的具体内容

主要表现在:

(1) 事前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中小企业融资中事前不对称信息的内容集中体现在其未来的收益情况, 包括企业风险类型、企业家的能力以及企业项目质量。

一是企业风险类型。企业风险类型取决于企业对待风险的偏好,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风险规避型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时力图追求稳定收益, 在选择投资项目时, 对预期收益大但风险也大的投资项目采取回避态度, 倾向于预期收益小但把握性较大的项目。收益期望值的效用U (E (W) ) 大于期望效用U (W) , 风险溢价R (W) =E (W) -C (W) >0 (见图1) ;风险偏好型企业在进行项目投资决策时具有较强的冒险精神, 喜好选择预期收益大且风险也大的投资项目, 收益期望值的效用U (E (W) ) 小于期望效用U (W) , 风险溢价R (W) =E (W) -C (W) <0 (见图3) ;风险中立型企业在进行资决策时风险态度介于两者中间, U (E (W) ) =U (W) 且R (W) =E (W) -C (W) =0 (见图2) 。企业越趋向于风险偏好型, 预期收益的期望值越高。

二是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相对简单, 企业财产权多集中于个人及其家族。企业家尤其是创业者的个人魅力往往成为维系企业管理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企业家不仅运用个人才能发挥着发现和创造市场的核心作用, 而且凭借个人的品质能力建立起人际关系结构。企业家的经营能力越高, 融资企业的未来收益前景才越好。企业项目质量越高, 融资企业的未来收益状况越好。企业过去的经营业绩和现在的经营状况反映一个企业的质量, 项目的质量可以用项目未来的发展前景来反映。中小企业经营业绩和项目质量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也应成为投资者参考的重要因素之一。

(2) 事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事后不对称信息的内容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违反融资协议, 私下改变资金用途, 为了个人私利用于投机性交易或者其他高风险投资, 降低了融资收益;二是隐瞒投资收益, 企业管理人员私吞投资成果, 利用信息缺陷谎称失利使投资者利益受损;三是融资企业取得资金后, 对融入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 对投资者不负责任。

(二) 中小企业融资中不对称信息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 信息搜寻的主体欠缺。信息具有非排他性, 在搜寻信息的过程中, 信息劣势的投资者往往借助“搭便车”缓解非对称信息的程度。信息搜寻者搜寻信息的社会边际收益 (SM R) 大于私人边际效益 (PM R) , 即SM R>PM R, 同时信息搜寻者依据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 (SM C=PM C) 的原则进行信息搜寻, 从而导致信息搜寻数量X低于社会最优水平X*。免费搭便车者的边际收益为 (SM R-PM R) , 边际成本M C=0, 其边际收益明显大于边际成本, 免费搭车的动机较强。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机构投资者, PM R与SM R的差距较大, 从而增大了信息搜寻的净收益, 因此机构投资者有更大的积极性搜寻信息。然而我国机构投资者数量极其有限, 以少数国有银行和大型国有企业为主, 而其受所有者和经营者产权关系上的超弱控制和政府干预上超强控制的影响, 对信息的搜寻动机极为不足, 难以满足缓解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广大投资者作出投机选择, 既造成了股市的过度投机, 也不利于中小投资者借助搭便车行为缓解信息不对称。

(2) 信息传递能力较差。信息的传递能力较差既反映在我国中小企业本身的信息传递能力较差, 也反映在我国融资市场的信息传递不畅。一方面, 我国中小企业的资产规模较小、抵押物不足、财务制度相对不规范, 且中小企业多具有较为典型的家族式特征, 封闭性较强, 相关背景资料透露较少, 致使中小企业本身信息传递能力较差。另一方面,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中, 未流通股本占主导地位, 其中又以国家股和法人股比重最大, 大量股本不能“用脚投票”, 导致信息交流机制残缺不全;股市的过度投机也使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低, 信息显示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三、信息不对称下中小企业融资博弈模型分析

由于银企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银行只能在经验基础上通过观察借款人行动推测企业行为, 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投融资过程可以看作是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 即信号博弈。下面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博弈模型做出具体分析:

(一) 博弈模型假设

参与人包括中小企业 (信号发出者) , 投资人 (信号接受者) , 二者均为理性人, 且均为风险中性者。借款人包括低风险企业L, 高风险企业H, 前者会在申请贷款时提供真实材料, 后者在申请贷款时为了获取贷款提供虚假材料, 粉饰公司业绩。借款给L时银行收益为, 借款给H时银行收益为。

(二) 博弈过程分析

信贷博弈是一个动态博弈过程, 因此银行必须通过观察中小企业行为修正关于不同风险类型的先验概率分别计算低风险、高风险企业的概率才能进行决策。

设借款人为a, 根据贝叶斯法则, 银行可以计算出低风险L和高风险H两类企业概率:

因为P (a/L) =P (a/H) =1且P (L) +P (H) =1

根据 (1) 可得, P (L/a) =P (L) , 根据 (2) 可得, P (H/a) =P (H)

即申请人中高低风险的概率等于信贷市场上高低风险企业分布的概率。

(三) 中小企业融资成功的均衡条件银行通过比较贷款的期望收益E (R) 与无风险收益R f的大小作出是否贷款的决策。

只有当E (R) ≥Rf时, 银行才会贷款, 有≥P (L) Rl+[1-P (L) ]

由此可得到一个混同均衡, 意味着在市场中大多数企业经营好的前提下, 银行才发放贷款。所以当经济不景气时, 整体社会信用恶化使得低风险企业的分布概率P (L) 降低, 以至于时, 银行处于风险考虑会产生惜贷现象, 此时低风险企业很难获得贷款。

四、克服中小企业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难题的对策

应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现象的核心在于如何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和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具体可采取如下对策:

(一) 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

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缓解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素质较低的现状。首先要努力推进中小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鼓励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其次利用集团企业间的相互牵制进行有效监督, 完善内部治理制度, 尽可能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再次中小企业还需切实遵循诚信原则, 切实履行借款合同, 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

(二)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

完善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服务体系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大力发展中小银行, 利用关系型信贷方式使得中小银行交易成本低、信息反馈灵活、与地方经济联系紧密的优势得到有效发挥;二是完善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建立以企业为主、政府扶持的共同受益担保机制, 担保机构与被担保企业间签订反担保合约, 对担保机构也要进行资信评估, 适时建立再担保机制;三是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与监督机制, 通过专门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中小企业信用进行评级, 通过现场调查与技术援助相结合的方式消除信贷风险;四是创新中小企业融资工具, 通过将各种融资工具按照原有属性进行重新安排组合, 运用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个人信用担保、应收账款融资、保付代理及信托等多种方式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同时积极发展二板市场和私募股权, 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提供优良平台等。

(三) 加强政府扶持政策

政府部门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来缓解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首先放松政府的利率管制, 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缺口问题, 改变中小企业资金供不应求的现状, 同时鉴于对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带来的相对较高的信息和监督成本, 较高的利率水平将调动商业银行贷款积极性。其次政府应该通过法律法规强制中小企业定期接受信息披露及时性与可靠性等系列监督, 规范约束交易双方的行为, 与此同时适当运用税收、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激励中小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参考文献

浅谈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 篇10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这些信息, 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的相关信息更多, 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在现代经济学中, 传统的一般均衡理论隐含着完全信息假定, 即市场参与人之间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事实上, 这个假定与现代经济的实际情况相距太远。现实生活中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一般是不对称的, 从来就不是完全的。信息不完全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 在信息不完全状态下, 信息的不对称使交易双方很难拥有同质同量的信息。一般而言, 在金融市场上, 借款者一般比贷款者更清楚投资项目成功的概率和偿还贷款的条件及动机。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现象, 融资渠道不畅, 贷款难问题异常突出。融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企业融资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依靠本身的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 融资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外源融资则主要包括股权融资、债券融资、向银行贷款等多种形式。但我国中小企业偏小、自我积累有限, 限制了通过内源融资来获取资金的能力, 使得中小企业主要靠外源融资来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

由于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所特有的问题, 造成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可供企业选择的金融产品较少。据统计, 上海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中, 银行占了73%。据温州对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 有71%的企业认为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银行贷款。可见,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的主要渠道仍然是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贷款。

二、我国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

1. 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造成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理论论述了信息在交易双方的不对称分布, 或者一方信息的不完全性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经济学家把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的研究, 特别是在信贷市场的分析和应用, 较好地揭示了信贷市场中的问题, 由于资金使用者和提供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拥有信息优势的企业在融资前存在着逆向选择。

中小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 银行往往处于信息劣势, 而中小企业则处于信息优势。由于这种信息的不对称, 使企业与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客观存在。企业是代理人, 对其自身的真实状况有着准确的了解, 而银行作为委托人, 对其代理人的真实状况只掌握有不完全的信息。同时, 银行信贷要解决资源的时间配置问题, 所做出的决策要面向未来, 因而其涉及的未来信息更不可能完备、充分。因此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不对称信息便客观存在, 自然便会引发逆向选择情况的出现。由于银行处于信息劣势, 它无法甄别出信用状况良好和信用状况较差的中小企业, 因此银行就不可能根据信用度不同、风险不同的企业确定不同的利率, 而只能用企业平均的信用状况确定利率。这样做的结果, 显然是不利于具有较高信用度的企业的。这些高信用度企业便会退出市场, 不向银行申请贷款。最后, 这个市场上就只剩下了信用度较低的企业。当银行认识到市场上只有劣质客户且会增加银行的风险损失时, 便会决定不再对此发放贷款。最终的结果将会导致中小企业贷款市场的萎缩甚至消失。这说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即使利率完全放开, 中小企业仍然存在贷款难的问题

2. 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分析

(1) 与大企业比较, 中小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大。与成熟的、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财务信息不够标准与透明。这会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中小企业公开披露的经济及财务信息有限, 二是经济及财务信息对评价中小企业信用的作用相对有限。这使得银行获得中小企业的信息较为困难。另外,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涉及的产业领域相对广泛, 行业特点也各不相同, 其在行业中的地位难以评价。

(2) 与大企业相比, 中小企业抵押品不足, 经营不很稳定, 抗冲击能力较弱, 具有更高的风险。因此基于信息不对称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银行通常都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而对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缺乏积极性。此外, 银行在贷款前要对申请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核实、在放款时对其进行审查和放款后进行监督所花费的成本较高。

(3) 有些中小企业故意隐瞒自己的信息。大企业开放的运作方式与各种公开的信息渠道, 与小企业封闭的运营方式相比可以赢得较高的社会公信度, 也为其扫清了各种融资障碍。为克服融资困难和实现融资目的, 许多中小企业有意或无意地隐瞒于己不利的各种信息, 从而演绎出另一轮与市场规则相悖的逆向选择。这一选择也会进一步损毁企业自身。

三、简单的博弈模型

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中小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方, 迫切需要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而作为资金供给方的银行则对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缺乏足够的了解, 从而在决定是否为其提供贷款时没有足够的信心, 这就构成了一个典型的银行--中小企业博弈过程。下面将具体分析这个过程。

假设银行给经营业绩好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双方均可获得100单位的收益, 而给经营业绩差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则会血本无归, 同时还要损失利息收入, 此时银行获得的收益是-120, 经营业绩差的中小企业获得的收益是80;如果银行对所有类型的中小企业均采取不贷款的策略, 那么银行的收益均为0, 但经营业绩好的中小企业由于不能及时得到资金投入生产, 它将会损失获利的机会, 其收益为-50, 经营业绩差的中小企业获得的收益是-10。

由于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前景没有任何把握, 如果提供贷款则意味着要冒损失120的风险, 如果不提供贷款就没有这样的风险, 因为此时的收益均为0, 博弈的结果是银行不贷款。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 中小企业普遍得不到银行的信贷支持。

由于中小企业普遍得不到银行的信贷支持, 同时国家也很少对中小企业进行资本的投入, 中小企业也不能进行债务融资, 从而使得中小企业几乎只能靠自己的资本进行运营, 而中小企业本身自有的资本相当有限。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中小企业在经营中面临很多困难, 往往有一些好的投资项目, 只要有资本投入就能有很大的盈利空间,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 信贷机构往往不会冒险贷款给中小企业, 即使投资项目并没有风险。这就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有很多中小企业正是由于融资不成功, 丧失了好的投资项目而倒闭。尤其是一些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遇到了好的投资项目, 只要有资本投入就能转败为胜, 扭亏为盈, 但越是迫切需要资本投入起死回生的企业, 信贷机构对其贷款越是谨慎, 几乎没有信贷机构对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贷款, 于是很多遇上好的机遇的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及时融到资而走向破产。所以, 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得很多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遇到很大的困难, 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解决银行与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途径

1.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完善信贷激励与考核机制

由于中小企业存在经营透明度低、单位贷款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等原因, 大型金融机构通常不愿为资金需求小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而中小金融机构则比较愿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主要是因为中小金融机构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方面拥有信息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 与中小企业地理位置上的便捷性使其更易了解到地方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项目前景和信用水平, 对中小企业的筛选、监督及处罚等信息成本都会相应降低, 而且可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 建立一个稳定的信誉链, 减少双方未来贷款的交易成本。因此, 大力发展、完善中小金融机构容易克服“信息不对称”和由此导致的交易成本较高问题。政府可采取适当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标准、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兼并重组、调整市场定位、鼓励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等措施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此外, 由于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 使得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层信贷经理的努力。信贷经理能够从上下游企业、顾客状况甚至差旅费规模等各种渠道, 取得企业的各种“软信息”, 这种信息对形成正确的信贷决策有重要作用。因此, 金融机构需要将基层经理的激励引入信贷管理中。但我国信贷审批与投放权力的上收, 使了解企业情况的基层信贷员没有贷款权力, 只有推荐权, 一旦收款收息出现问题, 待遇还受到影响, 这种权力与责任的不对称, 抑制了信贷人员贷款投放的主动性。故要改变中小企业融资难状况, 金融机构也应适当放宽贷款权限, 设定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2. 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

中小企业信息透明度差影响了企业信誉, 进而影响了企业的信贷能力, 这是因为: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 内部组织结构简单, 企业管理者不必像大企业那样通过层层机构的信息传递, 在面对一些原始资料时, 仅靠自身对信息的敏锐辨别能力和经验就能立刻做出决策;但是外部信息使用者, 例如银行, 面对杂乱无章的资料可能无法取得想要的信息, 这便会形成前述的逆向选择, 提高企业的贷款成本。要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 中小企业有必要从自身的内部管理入手, 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机制, 培养并引进人才, 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整理和报送各种资料, 将信息披露可能带来的经营风险降到最低。中小企业在披露财务信息的同时, 也应重点披露一些非财务信息, 突出企业的成长性、企业的风险以及关联方交易等, 因为这些信息对银行做出是否提供贷款的决策可能是至关重要的。

3. 改善信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银行的信贷决策是根据银行对客户的风险评估做出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 银行对企业风险的评估或认识会出现偏差, 此时, 政府应发挥其外部作用, 改进并完善信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例如建立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信贷风险评估体系, 非财务指标可包括企业所在行业前景及所处的行业地位、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管理者的经验与能力、企业信用记录 (包括管理者个人信用) 、抵押担保情况等;财务指标可包括流动比率、现金流贷款比、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周转率、年人均工资增长率等。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并改进财务信息、生产运行等指标测评方法, 可使银行建立更适合中小企业的信贷评价体系, 减少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杨宗昌, 田高良.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J].会计研究, 2001 (4) .

[2]郭斌, 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金融研究, 2002 (10) .

会计信息不对称与媒体作为 篇11

随着我国起始于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证券市场最大的“一股独大”的制度性障碍已基本消除,这为我国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扎实的基础。然而,我国的证券市场毕竟是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市场,有些深层次信息监管问题还没有根本性解决。证券市场中只有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信息的传输,才能保证市场的良性发展。然而,现在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为信息质量低、数量不足或过剩、时效性差,其根本原因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大众媒体是一种社会力量,被称为经济信息的“超市”和“中转站”,能够及时、准确、充分、广泛地传播信息。凭借这种优势,它在遏制信息不对称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要积极地利用大众媒体打造新型的、适应目前市场变化及满足各方投资者需求的会计信息非对称的强势治理模式。

要培育会计信息非对称的治理模式,首先就应对我国的证券市场上会计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一般而言,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会计信息在传播过程中供需雙方的不对称。尤其是中小投资者一般只能被动接收,对接收的信息还不一定能够全部理解和吸收,也不一定完整,在市场中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1.信息接收的时间不对称。上市公司掌握着关于企业经营状况的第一手信息,即使公司愿意全部对外公开,会计信息也是经过加工和整理再传输给投资者,其时效性已大打折扣。2.信息发布的内容和公司本身的质地不对称。在委托代理制下,对于企业的经营业绩,只有企业、管理当局、个别机构投资者清楚。上市公司为了保牌、配股、增发或是追求私利配合庄家出货,很容易产生钻法律制度的空子,摆弄会计原则和政策、粉饰会计报表、虚构交易以增加销售收入或其他收益、与关联方进行债务重组、资产置换、非货币性交易,给投资者造成虚盈实亏的假象。有的上市公司甚至组织一些券商、研究机构、股评人士撰写资信报告、评论性文章来欺骗投资者。3.信息模糊不清,引发错觉性不对称。上市公司为了隐瞒利润或虚夸利润,利用会计核算方法上的技巧,对公司财务数据和指标进行重新整合,并加以公告,使投资者难以分辨。4.会计元素处于不同评价的双机制中导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健全信息机制有利于对上市公司的绩效作出正确评考。5.信息的数量不对称。信息的数量不对称是指上市公司对外披露信息不足,没有达到投资者赖以决策的“充分性”。有的上市公司有意识地对企业的对外担保、股权转让、股权收购等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内容给予漏报,或当公司业绩下滑时,对于一些影响企业经营业绩的不确定事项故意隐瞒不报,这些都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影响市场投资者的决策。6.信息解读上的不对称。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专业性强,完全读懂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但我国目前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都不具备这方面的素能,因此许多上市公司利用投资者的这一弱点,混淆会计信息,误导投资者。

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形式可谓林林总总,然而不管其怎样的表现形式以及所包含的主客观原因各异,但有一点“信息”非要“传播途径”传输出去。当然这个传播途径也可能是口头传播,但其影响的力和面毕竟有限。而只有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才具有社会与市场的影响力。实际上我们只要具体阐释一下会计信息的传播模式,也许就更一目了然了。会计信息的传播与一般信息的传播过程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会计信息的传播是在双界面进行的,一个界面是由会计人员到内部使用者,过程为:会计人员→会计信息A→传播途径→内部使用者(庄家);另一个界面是由会计人员到外部使用者,过程为:会计人员→会计信息B→传播途径→外部使用者。这两个传播途径可以处于统一的平衡之中,当其平衡统一时,会计信息的不对称的情形也许微乎其微,但在会计信息传播时这两个界面往往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会计信息A往往要比会计信息B真实全面,内部使用者往往也比外部使用者早获取信息,这就自然导致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发生。但如果我们能够在传播途径中构建一个具有真实准确监督检查特质的媒体传播枢纽,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给市场众多的投资者带来的损害,从而保证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大众媒体作为传递信息的专业化组织,在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针对信息质量、数量、发布时间等不对称现象,大众媒体应该有应对之策。它应站在公正的立场传播会计信息,并且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具有告知功能、宣传功能、引导功能、监督功能、教育功能和服务功能。在传播会计信息时要极大地满足投资者的知情权,教育投资者以及约束管理层的行为。针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具体表现形式,大众媒体应如何通过及时发布信息、客观解释信息、公正舆论监督来治理会计信息失真呢?

第一,大众媒体要构建一个高效、快速、方便的传播机制,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上市公司财务会计信息及相关信息,杜绝防范会计信息质量、数量、时间上的不对称。就上市公司而言,会计信息的披露又包括常态性信息披露和大众媒体编辑性披露。大众媒体除了发布上市公司的常态性信息外,还要针对上市公司或证券市场相关的编辑性信息披露。这主要是财经记者对上市公司的调研、采访获得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投资者全面地了解上市公司的具体情况。而且往往这种第三者获取的会计信息更能够反映客观实际,是对上市公司常规性信息的补充和说明。所以大众媒体(尤其是财经证券类媒体)有责任有目的地去开展深入调查,并把获取的第一信息及时地向投资者发布,给广大投资者提供最佳的信息服务。在这个方面,《财经》、证券广播网、《证券直击》等在开展上市公司投资评估、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宏微观分析、指出上市公司财务及经营危机、揭露违规违法行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充分、及时、可靠的传播理念向投资者发布信息,为投资者减少盲目投资决策、降低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大众媒体要精准、翔实地解释会计信息和分析会计信息。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会计语言是一种深深打上专业烙印的商业语言,而且会计信息具有层阶性,人们的第一感知往往是表层信息,所蕴涵的经济价值也是最小的,要获得深层次信息的投资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判断。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散户化比较明显,大多数为中小投资者,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下岗工人,其解读会计信息的业务素能很低,根本就吃不透会计信息的真正价值所在,盲目跟风、道听途说的投资者居多。有鉴于此,大众媒体为了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应该利用媒体的优势负责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多层次的解释说明。大众媒体应匹配懂会计知识的工作人员和记者,同时聘请社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和资深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分析、评论和预测,揭示蕴涵在表象会计信息背后的中层和深层会计信息,并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发布,使会计信息为投资者所懂所用。

第三,搞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舆论监督,防患于未然。大众媒体不能仅止于传播会计信息的角色,还应司其舆论监控的职责。它应利用舆论对弄虚作假、损人利己的行为进行尖锐的批评、否定和谴责,形成一种舆论制裁和约束。大众媒体应通过网络、热线电话、电子信箱等手段与投资者互动,并在媒体上开辟相应的专题和栏目,对上市公司形成一种软控制,及时地把企业制造和传输的虚假会计信息的行为给予曝光和揭露,如果企业舞弊违规行为曝光,它就会在市场中失去诚信度,企业的发展必将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面临生存危机。因此,有大众媒体进行监督,理性的企业必将选择诚实行为,并力争在市场中建立良好的声誉,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必将大大提高。

第四,大众媒体应练好内功,搞好自律机制和建设。大众媒体在发布会计信息、解读会计信息和舆论监督上有着政府部门所起不到的重要作用,它凭借广泛分布的媒介资源,依赖特有的职业特性,对上市公司的问题更有机会去加以发布、传输、揭露、曝光,能较全方位地把企业的真实情况反映给投资者和相关的契约的主体。但不可忽视的是大众媒体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支具有扎实会计知识、证券知识、法律知识等的报道队伍,没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在技术上就不能胜任维护会计信息真实性报道的重任。另一方面,大众媒体也是利益主体,也有自身的特殊需求,其一旦缺乏应有的自律机制,也有可能左右决策部门,误导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所以加快大众媒体行业自律机制和监督机制建设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媒体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彻底解决会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使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地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企业信息不对称思考 篇12

1 信息不对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约瑟夫·斯蒂格利兹(Joseph Stiglitz)[1]与Weiss两人在1981年的研究中表明,为了降低坏账造成的损失,银行的最佳选择是实行贷款配给(甄别的结果),而不是提高贷款利率(可能导致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该理论在假定银行和借款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认为银行提供贷款的预期利润取决于贷款回报和借款人的现金流分布[2],理论模型为:

其中,E(ρ)表示银行的预期利润,R表示贷款回报,即企业支付的利息,σ表示借款人的现金流分布;π(y)表示借款人的利润,c表示抵押品价值,y表示项目的现金流量。企业的贷款需求取决于企业的预期利润,范围介于企业的预期最低利润和预期最高利润之间,最低预期利润和最高预期理论模型为:

其中,σmin和σmax分别表示企业预期的最低和最高风险。πmin和πmax分别表示企业的预期最低利润和预期最高利润,所以银行的贷款需求量将取决于[σmin,σmax]区间中企业的总数和企业的贷款需求量。

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可根据借款人的支付意愿采取差异化的利息率以期使银行的利润最大化,即对支付意愿高的客户采用较高的利息率,对支付意愿低的客户采用较低的利息率。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为避免逆向选择风险,只能以统一的利息率R*向全部借款客户收取利息,宁可在较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支付意愿高的客户,也不愿采取差异化的利率水品满足全部贷款人的需求,信贷配给制度随着产生。

2 中小企业融资面临信息不对称的困境

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企业融资过程中严重地束缚了企业的融资能力。而且与传统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过程存在着高度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企业背景加重了投资项目的信息不对称

在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一般的金融中介机构和投资者无法在短时间内了解和掌握复杂的技术知识。其次,由于部分中小企业投资项目许多都是新产品、新概念,市场定位具有超前性,可资借鉴的案例比较少,所以投资方难于获得相关的评估经验和可供参考的准则,增加了投资决策的难度。

2.2 创业者本身经营能力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

由于项目技术难以把握,因而投资者特别注重科技型项目创业团队的考察。但是,中小企业存在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经营记录不完整、创业者从商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投资者对其信用状况和管理能力的调查缺乏依据,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造成了阻碍。

2.3 中小企业选择行为的不对称性高

以非资本入股的中小企业主要以知识技术入股,企业的注册资本主要来自于投资公司,这种入股结构导致中小企业对经营结果的责任感较弱,如果项目失败,亏损的主要是投资者的资金;如果项目成功,盈利共享。基于这样的情况,中小企业存在歪曲信息的动机,这加剧了中小企业和投资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3 对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信息不对称分析

在实践中,主要形成了银行资金(中小银行、一般银行)、政府资助、风险投资、证券市场融资的主体融资格局。

第一,在证券市场融资方面,证券投资机构和个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上市公司所公开发布的财务报表,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信息是否准确、及时之间影响到股票价格,股票价格是否真实又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融资效率[3]。世界各国股市中的阶段性“泡沫”现象,即是股票市场融资信息不对称的表现除此之外,一板市场准入的门槛较高,一般中小企业望尘莫及。

第二,在银行融资方面,企业为获得贷款而在签订信贷合同前刻意隐瞒不利信息,产生“逆向选择”行为;在签订信贷合同后又可能无视或损害银行利益而产生“道德风险”。在我国,由于银行制度不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的存在,导致银行融资难以取得预期效果[4]。基于此种现实,改变银行的贷款利息补偿机制,加入项目投资的激励机制,实行“利息十企业股权”、投资项目利率浮动、加强担保措施的风险补偿机制,是银行、中小企业融资走入良性循环的出路。

第三,在风险投资方面,首先,风险投资通常为多轮次的长期投资,信息交流充分,对企业的发展过程较为了解,有利于风险资本家在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前提下进行监督控制。其次,风险投资家与企业的管理层共同分享股权,目标一致。同时,风险投资家与企业的管理层之间一般采用的是一种特殊的可转换优先股份协议,增强风险投资家的控制性,有效地保护了其利益。

第四,在政府资助方面,一方面由于财政资金的软约束特征,导致政府在数量庞大的中小企业和巨大的资金需求面前往往力不从心,加大了项目执行人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另一方面,政府资助的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具有主体多元性特征,这导致在项目资金申报过程中,难以避免隐蔽信息所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

4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为满足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不同发展需求,在主板市场、二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和私募市场建立相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对解决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投资中资本性资金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有所缓解。

第二,鼓励建设以民营化中小银行为核心的多元化间接融资体系,形成中央与地方分权的二元金融管理体制,构建多种融资中介机构并存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首先,发挥社会资本参与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积极性,吸收民间资本入股,将国有银行的县级机构改造为独立的地方银行。以地、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县为单位,采取试点的方式,新设以民营资本为主的中小银行。其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出金融机构风险由市场分担机制,增强金融机构改善经营的动力和压力,有效规避其经营的道德风险。

第三,创新商业银行经营理念,扩大中小企业的信贷额度。首先,通过用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作抵押品,建立中小企业融资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模型,可为投资者提供科技项目的评价手段和投资决策依据。其次,开展透支或贷款承诺业务,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金融机构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金融机构加强放贷后的事后监督。

摘要:当前,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但是至今尚未建立起与之匹配的融资机制与体系。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本文认为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为企业背景加重了投资项目的信息不对称、创业者本身经营能力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中小企业选择行为的信息不对称性高,并在阐述中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Stiglitz,J.E.,Weiss,A.1981,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1,Issue3,393~410.

[2]戴淑庚:高科技产业融资理论模式与创新,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徐良平:中小企业创新融资与创业板市场[J],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计算机软件安装与维护下一篇:英语课堂教学的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