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书(精选7篇)
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书 篇1
申请书
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住址,与被申请人关系。
被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住址。法定代理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住址,与被申请人关系。
请求事项:
要求认定被申请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事实与理由:
写明被申请人因什么原因,而被申请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此致
*****人民法院
申请人:***(签名或盖章)***年***月***日
附:1.书证***份;
2.物证***份。
特别提示:
1.这类案件应当有被申请人的近亲属为代理人,但
申请人除外;
2.3.4.近亲属相互推诿的,由人民法院指定; 被申请人健康状况许可的,还要询问其本人意见; 被申请人恢复民事行为能力后,本人或其他监护
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原判决。
法律连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14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书 篇2
一、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
以年龄和智力为标准划分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始于罗马法, [1]而后得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广泛认同和继承。
(一) 年龄
每个人的认知、判断和控制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提高, 因此年龄是判断公民行为能力的当然标准。年龄的衡量尺度在我国是居民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 但我国公民年龄的真实性受挑战, 理由如下:
1.户口登记行为由工作人员在电脑上操作, 因此出生日期存在输入错误的可能, 尽管父母事后发觉, 但繁琐的变更程序可能使其选择放弃更改。
2. 我国法律规定满18周岁是成年人, 此处18周岁是以公历方式计算, 而我国普遍使用农历, 导致大部分儿童的年龄是依照农历标准计算的, 造成了年龄误差。
3. 我国乡镇派出所拥有更改身份信息的权力, 但程序缺乏监督, 为不法利益更改出生日期的现象时有发生。
4.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出生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 但没有赋予公民以医院出生证明推翻户籍证明的权利。
为改变以上弊端, 一方面, 我国需要规范公民身份证的登记管理工作, 减少年龄不真实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 我国可以规定户籍证明记载的时间与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时间不一致的, 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2]
(二) 智力
智力作为我国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标准, 其合理性不会受到质疑, 但我国司法实践中的智力评判标准似乎是同一的。毫无疑问, 这种脱离研究对象的整体文化背景和社会实践经验达成的统一标准是不科学的。例如沿海地区公民与内陆地区公民、农村公民与城市公民、中国公民与外国公民由于受教育水平、生活方式和社会实践经验不同, 智力存在差别。出于司法实践的需要, 可制定一个最基本的评判未成年人智力状况的标准, 但特殊情况下智力状况的界定仍需具体考量。
我国民法依年龄、智力状态双重标准将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划分为三个等级, 既保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又有效地维护了交易安全。但是我国民事立法对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确立和划分过度考虑了他们的生理特性, 而没有充分重视社会性因素对其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影响, 以至于在未成年人民事行为效力认定方面不尽合理。[3]
二、未成年人民事行为的效力分析
(一) 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民事行为的效力分析
我国关于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民事行为效力的认定, 只在《民法通则》第58条及《民通意见》第6条中有所规定, 而在合同法中完全被忽视。即使在民法通则中得到体现, 其规定也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除纯获法律利益的行为外, 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所为的民事行为均无效, 没考虑到10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也可从事与其智力状况相当的日常生活行为。立法这样规定是考虑到此阶段的未成年人心智不健全, 缺乏成熟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但这种“过度的溺爱”变相演变成了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限制, 正如西塞罗所言“法之极, 恶之极”。
现阶段我国儿童一般在6、7岁开始上学, 接受教育, 为了学习和生活, 他们难免会从事一些与其智力状况相当的日常生活行为, 比如购买文具, 图书, 零食, 乘坐公交车等。可见法律规定与7到10周岁未成年人的实际需要相矛盾, 必须作出修改。在这一点,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民法典》第106条的经验:满7周岁但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4]
(二) 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民事行为的效力分析
《合同法》第47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 该合同有效, 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 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可见除纯获法律利益和日常生活行为外, 限制未成年人民事行为的效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但我国对法定代理人追认程序的设置过于简单和笼统, 表现为以下方面:
1. 追认的行使对象
《合同法》第47条的规定只说明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需要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但法定代理人的追认权可以向谁行使呢?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我们陷入迷惑之中。梁慧星教授认为“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不论向限制行为能力人或向合同相对人表示, 均发生追认的效力”。[5]王利明教授认为“追认的意思表示必须向相对人作出”。[6]我国《合同法解释二》第11条规定“追认的意思表示自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此条似乎是“追认权只能向合同相对人表示”最好的佐证。参阅《德国民法典》第108条及第182条规定之分析后, 发现其区分催告前和催告后对追认权的设置更为合理, 即催告前法定代理人追认的意思表示既可向未成年人为之, 也可向合同相对人为之, 但催告后只能向合同相对人表示, 且在催告前向未成年人表示的追认或拒绝追认失去效力。
2. 追认的方式
合同法规定合同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对于其他形式, 学者认为一般包括推定形式和默示形式, 追认的本质是意思表示, 故考察追认的方式也应兼顾此三个形式。
首先, 明示的形式。明示的形式是民事法律行为中最常用的形式, 故追认一般也应以明示的方式作出, 包括口头形式和书面形式。但追认的形式是否必须与被追认行为的形式相一致, 观点不一。[7]德国民法典第182条规定, 追认无须使用就法律行为而定的形式。笔者也认为追认的形式不需要与被追认行为的形式相一致。首先, 追认的目的不是对合同内容的变更, 而是对合同效力的肯定, 因此追认的形式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合同相对人是否知道追认的法律事实;其次, 追认的形式不受困于被追认行为的形式, 能简化追认的繁琐程序, 方便法定代理人对合同进行追认, 有利于减少合同不稳定状态的存续。
其次, 推定的形式。推定形式, 即通过法定代理人作出积极的行为来达到追认的效果。例如, 法定代理人作出自愿履行合同或者接受相对人履行合同义务等行为, 此即以推定的形式做出的追认, 因此推定形式也可适用于法定代理人的追认。
最后, 默示的形式。默示的形式是指法定代理人消极的不作为。一般而言, 默示被视为拒绝追认, 然而, 在法定代理人明知的情况下, 其单纯的沉默到底应看作追认, 还是应看作拒绝追认?笔者认为法定代理人在未成年人签订合同或履行合同现场却未作否认表示的, 应视为同意。因为其知情行为类似于德国民法上的事先同意, 不属于事后追认的范畴, 所以此种情况下应将法定代理人的沉默理解为同意, 这是唯一合理的选择, 并且无权代理已开创了事先同意的先河, 如民法通则第66条规定: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 视为同意。
3. 追认的时间
《合同法》第47条:法定代理人在催告后一个月内未作表示的, 视为拒绝追认。该条规定只是催告后追认权的行使期间, 而遗忘了未催告时追认权的行使时间。有学者从民法“法无禁止即为自由”的原理出发, 进而认为未经催告时法定代理人可一直享有追认权。这其实是权利的滥用, 加剧了效力待定合同的存在, 因此明确相对人催告前追认权的行使期间势在必行。针对不同情况, 可把法定代理人追认权的行使期限分为三个层次:
(1) 在相对人催告的情况下, 法定代理人在1个月内未作表示的, 应视为拒绝;
(2) 在相对人没有催告的情况下, 从法定代理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未成年人与第三人订有买卖合同之日起3个月内未作表示的, 应视为同意;
(3) 在相对人没有催告的情况下, 法定代理人不知道或无法知道未成年人与第三人订有买卖合同的, 除斥期间为一年。
4. 追认的效力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有效, 追认的效力溯及到合同成立时。但法律未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后对此前其签订的合同追认的权利。台湾民法第81条规定“限制行为能力人, 于限制原因消减后, 承认其所订立之契约者, 其承认与法定代理人之承认, 具有同一效力”。[8]笔者认为, 在法定代理人未作出追认的意思表示前, 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取得了完全行为能力, 追认权应只属于行为人, 法定代理人无权再享有。
三、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对民事责任的影响
(一) 未成年人行为能力对合同责任的影响
《合同法》第58条: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 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 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 双方都有过错的, 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该条规定暗含一个重要信息, 即合同无效责任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由于合同不被追认的最终结果就是合同无效, 因此, 合同不被追认也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当事人需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且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在赔偿范围之内。[9]德国民法未规定限制未成年人在合同无效时应负损害赔偿责任, 德国著名法学家梅迪库斯认为“每一个人都应当自行承担碰见无行为能力人并因此遭受信赖损害的风险”。[10]笔者认为, 未成年人行为能力制度的目的首先在于保护欠缺行为能力人的利益, 其次是保护交易相对人的利益, 故在分配责任时我们需要考虑未成年人主观恶意还是善意, 以平衡两者的利益冲突。
1. 善意
如果未成年人是善意, 笔者建议其仍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不过只承担相对人的直接损失, 不再承担间接损失, 这样既减轻了欠缺行为能力人的责任, 又保护了交易安全。
2. 恶意
如果未成年人利用欺诈手段缔结合同,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 其性质是效力待定合同, 法定代理人仍有追认权。这种做法对善意相对人极为不利。《日本民法典》第21条:限制行为能力人使用诈术令人相信其为行为能力人时, 其行为不得撤销。[11]笔者建议我国的立法加以借鉴, 即恶意未成年人签订的合同自始有效, 法定代理人若不履行就是违约, 此时合同相对人可在违约责任中主张间接利益损害赔偿。
(二) 未成年人行为能力对侵权责任的影响
《侵权责任法》第32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 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 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 由监护人赔偿。
可见, 我国未成年人的侵权行为由法定监护人承担补充连带责任。由于未成年人行为能力不足, 监护人对其有监护义务, 故其对未成年人侵权行为承担补充连带责任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这种立法模式有两大弊端:一方面, 如果未成年人无财产, 监护人的补充责任其实就是单独责任, 造成监护人的义务过重, 同时也不利于使未成年人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可责难性和受谴责性;另一方面, 如果未成年人有财产, 即使监护人在侵权行为的发生中与未成年人都存在过错, 也首先从未成年人的财产中赔偿, 又不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因此笔者建议我国民法借鉴德国民法的模式, 将未成年人分为无责任能力和有责任能力两类。无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时, 由监护人承担单独责任;有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时, 由未成年人承担单独责任;监护人有过错的, 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监护人无过错时, 有责任能力的未成年人承担单独责任。[12]同时为保障未成年人承担单独责任的可行性, 我国可以建立未成年人强制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周枬.罗马法原论 (上册) [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2]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总则编[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3]魏微.浅论我国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J].法制与经济, 2012 (303) :67.
[4]陈卫佐.德国民法典[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5]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6]王利明.合同法研究 (第1卷)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7]纪海龙.论无权代理中被代理人的追认权[J].清华大学学报, 2002 (3) :68.
[8]王泽鉴.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9]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10]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11]渠涛.最新日本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浅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责任 篇3
关键词: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活动;民事责任
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含义
中国法律规定,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及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精神病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被人民法院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根据他健康恢复的状况,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可以宣告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相关民事责任
1.合同相关责任
(1)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须承担合同责任。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法》第二条)。合同即合而同一,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是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没有意思表示能力,不能为民事法律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合同行为属于典型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为的合同行为属于无效的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二款)。合同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视为自始无效、当然无效、确定无效,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负有合同义务,不存在承担合同责任的法理前提。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承担合同责任。
(2)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也无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合同法》第五十八条)。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后,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第一款)。上述规定在学理上,我们称之为“缔约过失责任”。我们判定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先决条件是:该当事人对合同的无效具有过错。何为过错?我国民事法未作相关规定。参阅学理,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形。参照我国《刑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故意”可界定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利益,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损害发生的主观心理状态。参照我国《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过失”可界定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他人利益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损害他人利益的主观心理状态。当事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前提是:当事人明知自己的行为或者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利益的后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并且“不能预期自己的后果”,因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须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3)交易相对人的风险防范。传统的交易是面对面的交易,交易的一方较容易辨别另一方是否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购物将成为大众交易的普遍形式,交易双方“素不谋面”而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在这种交易方式下,如何判定对方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避免“交易无效”给己方造成的损失,应当成为法律风险防范的重大课题。
2.侵权相关责任
(1)侵权责任。《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规定:“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因此,侵权责任可界定为:侵害他人人身、财产民事权益,根据《侵权责任法》而应当承担的责任。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三种情形:过错责任情形(第六条第一款);推定过错责任情形(第六条第二款);无过错责任情形(第七条)。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权责任。上文已论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不能预期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不明知或不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利益,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心理状态,不存在过错。因此,在过错责任情形下和推定过错责任情形下,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情形下,侵权责任的承担不以行为人具有主观过错为要件,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3)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关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民法通则》第六章(民事责任)第三节(侵权的民事责任)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侵权责任法》第四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4)我国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的应然规定。我国现行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侵权责任的规定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建议在今后的法律修改或新的立法中,不再采用:其一,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他的民事责任。其二,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
四、结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和预期自己行为的后果,不具有过错责任能力,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不承担以“过错”为要件的民事责任,包括合同责任、缔约过失责任、侵权责任等。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对被侵权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公平,并且可能存在道德风险,在今后的立法或法律修改中,应当予以废除。
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书 篇4
2009)石民特字第6号
申请人陆辉,女,1983年6月12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中河铺村XX组XX号,身份证号码XX。
委托代理人张泽雄,湖南经卫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申请人金吉仕,男,1983年9月28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中河铺村XX组XX号,身份证号码XX。系申请人陆辉的丈夫。
委托代理人龚道娥,女,1963年4月23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湖南省石门县新铺乡中河铺村XX组XX号。系被申请人金吉仕的母亲。
申请人陆辉要求宣告金吉仕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一案,本院于2009年7月6日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闫志辉适用特别程序实行独任审判,于2009年7月30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申请人陆辉陈述,申请人与金吉仕于2005年经人介绍相识,2006年12月17日到石门县民政局自愿登记结婚。婚后未生育子女。2007年12月31日21时20分,被申请人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致颅脑严重受伤。受伤后,送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八医院抢救治疗2个月后,金吉仕仍呈浅昏迷状。2009年6月30日,经常德市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金吉仕的损伤属一级伤残,目前状态不能自主进行有意识的行为。申请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及相关法律规定,请求人民法院宣告金吉仕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经审理查明,申请人陆辉与被申请人金吉仕于2006年12月17日登记结婚。2007年12月31日21时20分许,被申请人金吉仕在广东省潮州市驾驶二轮摩托车与他人发生交通事故,致颅脑重型损伤,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八医院抢救治疗2个月后,金吉仕仍呈浅昏迷状。后被申请人金吉仕被接回家继续治疗。金吉仕在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需依赖他人,存在完全护理依赖,其母亲龚道娥承担了全部照顾义务。2009年6月30日,经常德市司法鉴定中心鉴定,金吉仕头部多处软组织挫伤,右额颞顶部硬膜外血肿并脑疝形成,双颞叶脑挫伤,左颞部硬膜下血肿及脑内血肿,右颞骨粉碎性骨折,行开颅探查、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后,现遗存颅骨缺损待修补、重度意识障碍、四肢中枢性瘫。以上损伤属一级伤残,目前状态不能自主进行有意识的行为。
本院认为,被申请人金吉仕经鉴定存在重度意识障碍,目前状态不能自主进行有意识的行为,且在生活中已经丧失认知能力,完全依赖他人。申请人陆辉申请宣告金吉仕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事实根据,故本院对申请人的申请予以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二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三条第一款、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宣告金吉仕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指定龚道娥为金吉仕的监护人。
本案案件受理费100元,由申请人陆辉承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判员闫志辉二○○九年七月三十日
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书 篇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9)惠民特字第00004号
民事裁定书
申请人弓连成,男,汉族。
被申请人弓反修,男,汉族。
本院在审理申请人弓连成申请宣告被申请人弓反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一案中,申请人弓连成于2009年9月27日以被申请人弓反修现不具备鉴定条件为由向本院提出撤诉申请。
本院认为,申请人弓连成的撤诉申请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准许。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款之规定,裁定如下:
准许申请人弓连成撤回起诉。
代理审判员王彦斌
二○○九年九月二十七日
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书 篇6
[关键词]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反思
一、 我国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
(一)我国立法中对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的规定
我国现阶段的民事立法对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是依年龄、精神状态双重标准而定的,对自然人的行为能力作了三级制的制度设计。《民法通则》中有规定:(1)年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虽未满十八周岁的,但已满十六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者,也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2)十周岁以上未满十八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3)不满十周岁的人无行为能力。[1]对于精神病人,则依其精神状况,经过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通过特别程序进行宣告其为限制行为能力人或无行为能力人。[2]单从法律规定来看,《民法通则》等民事法律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予以了明确的划分,从而既保障了行为能力欠缺者的权益,又可使他人明确何人具备独立行为的资格,[3]这样的做法避免了交易中的他方当事人可能受到的损失,有效地维护了交易安全。但是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在各国民法典的规定中,大多数国家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确定和划分,不仅仅是考虑了自然人的生理性因素,也兼顾了自然人的社会性因素,综合考虑和兼顾了多方面的标准和因素,并且不同的标准和因素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划分的影响程度和作用不同。但是,我国《民法通则》等民事立法中对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确立和划分,只是更加侧重考虑到了自然人的生理特性,而没有充分地重视自然人的社会性因素对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影响,似有以偏概全之弊。而这种不利的影响则体现在对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效力的认定方面。
(二)我国对非完全行为能力人行为效力的认定
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法律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应的民事活动和接受奖励、赠与、报酬,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应征得其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了实施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利行为外,其他民事行为只能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其进行,其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这样的规定,可以说只是对于行为能力欠缺者财产利益的消极保护,而对其本身的意思表示基本上就无所体现,这与民法中的意思自治原则明显不相符合。我国的民事法律为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设立了法定代理人制度,其设定目的是为了补正非完全行为能力人之行为能力不足。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能实施其有限行为能力范围之内的法律行为,但具体哪些行为可以实施,哪些行为不能实施,我国民事法律中并未作具体规定。
但是,现实中的民事活动是复杂多样的,如果限制行为能力人所做的超出其行为能力范围的行为只有经过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这显然不利于保护交易中相对方的利益,有碍于交易安全之维护。按我国法律规定,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相对人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把对合同的有效的追认权给予了行为人的法定代理人,这种法律行为未给予限制行为能力人法律上的利益,亦未使其受法律上不利益的行为,学说上称为中性行为。[4]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可否实施中性行为,从目前我国法律来看,显然采取了否定说,但是这种的中性行为并没有损害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利益,从维护交易安全的角度考虑,是否一定对其进行否定,实在是值得思考。同时,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我国法律中只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实施纯获利的法律行为,其他行为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进行。但从实际情况看,儿童在六七岁时即可入小学读书,他们在获得限制行为能力之前,为了学习和生活,难免会参加一些必要的民事活动,如购买文具、搭乘汽车等。他们参加这些活动,不可能事事都要其法定代理人代理。一些地方的民法主张无行为能力人有“事实上契约关系”的能力,可从事自己生活所必需品的契约订立。[5]行为能力制度的设立,是因为民法在充分贯彻意思自治的基本精神的同时,又考虑到自然人之意思识别能力不同,在为保护欠缺行为能力的民事主体的财产利益和参与交易主体的交易安全方面,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确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在私法领域正在全面贯彻私法自治的基本精神理念的同时,对我国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设定进行反思十分有必要。
二、对我国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效力设定的思考
依据我国《民法通则》,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除了实施接受奖励、赠与、报酬等纯获利行为,其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这种规定,看似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一种保护,但实质上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一种排斥,它将这一群体所为的意思表示排斥于法律认可之外,视其行为自始、完全、当然无效,这样的做法确实不会有利益受损发生,但这种将其行为排斥之后再谈及的保护又有何意义。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之一,但行为人欠缺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也并非是绝对、当然无效的。因为,从民法的设定上来看,民法设立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与无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要保护行为人意思能力不足,以维护其财产安全和相对人的交易安全。
三、我国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划分标准的完善建议
我国现有的关于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的规定过于单一,缺乏综合考虑,适用对象范围过于狭窄。虽然年龄和智力发育状况是确定和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主要标准,但是其它因素也是确立和划分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补充、辅助标准。在各国的立法例中为了更好地保护行为人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合法利益 ,维护正常交易活动的安全 ,通常还加入了其他一些因素的考虑 ,对自然人(主要是成年人)的行为能力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一些国家的立法规定 ,未成年人可以因为一定法定事由的发生 ,取得完全的行为能力。如法国、意大利民法中的解除亲权制度,即未成年人可因结婚或解除亲权的宣告而如同成年人一样。对于这些国家的立法例,我国在民事立法可以进行借鉴。
(一)设置禁治产宣告制度
在民事立法中设置禁治产制度,主要是体现在对成年人中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保护方面。禁治产制度作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是对于那些意识能力欠缺的成年人,由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经法院宣告成为禁治产人,禁止管理和处分自己的财产。我国在《民法典草案》中有规定,沉溺于吸毒或赌博的自然人,其行为严重危害家庭共同生活的,经其近亲属的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部门的鉴定和诊断宣告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6]引进禁治产制度对于构建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非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还必须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或者说是法律法规来与之相对应。例如,如果我们规定对成年人中的吸毒赌博之人可以宣告其为禁治产人,但是对于撤销的宣告卻没有加以规定,如果要继续用原来有关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撤销之规定,显然是不合适的。吸毒赌博酗酒等不良嗜好比较难以戒除,即使在短时间内可以戒除其反复的几率也很大,对此如果反复加以宣告又反复加以撤销显然是不符合法律稳定之原则。
(二)完善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的效力规定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纯获法律利益如接受奖励、赠与时,有完全行为能力,不需法定代理人代理。从进行纯受利益的活动来说,行为人是否有足够的判断力,是否能够认识到行为的后果,对于行为人的利益并无妨害。法律承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纯获利益的活动,也应当承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纯获利益的行为的效力,这样做更符合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利益的精神。不过这样做的代价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一次次地使得其法定代理人去追认,这种法律行为的成本可能会加大许多。因此,我们在设计法律的时候必须要综合考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为相对人和法定代理人的利益。在法律中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以诸如传达等小规模微量劳动取得报酬而承担义务的行为,原则上可以推定为附负担的赠与,其与纯获法律上利益的理论并不矛盾。梁慧星教授也认为,未成年人实施对其财产无不利的行为,应允许其单独实施,法律并无干涉之必要。[7]施启扬教授也曾表示,对于纯获法律上利益不宜作过分严格而不合理的解释,否则反而失去保护的目的。[8]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参考《德国民法典》中规定,只要未成年人在合同中所承担的给付义务,符合法定代理人或第三人为其设定的目的,或者法定代理人或第三人已经将其自由处分权转移给了未成年人,则该合同对未成年人为有效。
[参考文献]
[1]民法通则第11条、第12条
[2]民法通则第19条
[3]王利民,郭明瑞,方流芳.民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155.
[4]王利民、郭明瑞,方流芳.民法新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330.
[5]黄立.民法总则.元照出版公司,1999.
[6]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总则编).法律出版社, 2005:49.
[7]梁慧星.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3:192.
[8]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4).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43.
[作者简介]魏微(1985—),女,河南遂平人,海南大学法学院2009级民商法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知识产权。
民事行为——效力未定 篇7
这是指民事法律行为之效力有待于第三人意思表示,在第三人意思表示前,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的民事行为。对于效力未定之行为,民法通则没有作出体系化规定,但在具体制度中却规定了效力未定行为。合同法第48条之无权代理、第51条之无权处分、第84条之债务承担皆为对效力未定行为之规定,该法第47条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效力的规定,也是对民法通则相关规定的补充。
效力未定行为的特点,是行为人已完成行为,行为外表已健全,但其效力却有赖于第三人表示是“同意”还是“不同意”,第三人的行为属于辅助行为,在作出前该行为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
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不同,可撤销行为在撤销前是有效的民事行为,只是在撤销后溯及开始发生无效后果,其效力“有效”或“无效”有待表意人定夺;而效力未定行为的法律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在确定前既非有效亦非无效,究竟是有效或无效有待第三人定夺。
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与无效民事行为也不同,无效民事行为自始无效,不可能起死回生;而效力未定行为,效力既可能向有效发展,也可能归于无效。
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效力待定合同的产生是因为该意思表示不完全具备合同的生效要件。但它也并非是因为不符合意思表示真实和不违反法律及社会公共利益这两要件,而是不符合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这一要件。
2.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其是否发生效力尚未确定,须待其他的行为而确定。所谓其他的行为,可以是第三人的同意,也可以是有权人的追认,还可以是补正某种权源的行为。这使得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同于无效的民事行为。无效的民事行为,自始就确定当然地无效,不因任何其他行为而再生效力,也不因任何其他行为而确认其不生效力。
3.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既存在转换成无效民事行为的可能性,也存在转换成有效民事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不同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成立之时就发生法律效力,只不过有撤销权的一方当事人有权予以撤销,从而使其效力归于消灭。
4.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在经权利人承认后即发生法律效力,成为有效民事行为。这使它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区别,后者是绝对的无效。它与可撤销民事行
为也不相同,后者在权利人撤销前是有效的,而它在权利人承认前并不发生效力,而是处于效力待定状态。
二、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类型
(一)无权处分行为
无权处分行为是指无处分权人以自己名义对他人权利标的所为之处分行为,该行为若经有权利人同意,效力溯自处分之时起有效;若有权利人不同意,则效力确定为无效。合同法第51条规定,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二)欠缺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无代理权人所为之“代理行为”对本人是没有效力的,但若本人事后追认,就成为名正言顺的“代理行为”,对本人发生效力;若本人否认,则该行为对行为人生效。在本人承认与否认前,该行为的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合同法第48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
(三)债务承担
债务承担是债的效力不变而由第三人承受债务的民事法律行为。由于债务承担的效果是更换债务人,而新债务人的清偿能力影响到债权人利益,故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同意始对债权人生效,在债权人同意之前,债务承担行为处于效力不确定状态。
(四)限制行为能力人待追认的行为
这是指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超越其民事行为能力范围的行为。这类行为若获法定代理人追认,即变为有效法律行为,反之,则为无效民事行为。合同法第47条第1款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
三、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效果
(一)追认
追认是追认权人实施的使他人效力未定行为发生效力的补助行为。追认属于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在意思表示完成时生效,其作用在于补足效力未定行为所欠缺的法律要件。
追认权主体为谁,因行为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在无权处分,追认权属于处分权人;在无权代理,追认权属于本人(即被代理人);在债务承担,追认权属于债权人;在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待追认行为,追认权属
于法定代理人。追认权的实施方式,应由当事人以意思通知方式,向效力未定行为的相对人实施。
追认行为完成若使效力未定行为生效要件补足,除非追认权人有特别声明,效力未定行为溯及自始发生效力。
(二)催告权
这是指相对人告知事实并催促追认权人在给定的期间内实施追认的权利。合同法第47条第2款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第48条第2款规定: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根据规定,相对人催促追认权人行使追认权时,可以给予一个月的追认期间,若在此期间不追认的,视为拒绝追认。
(三)撤销权
【无民事行为能力申请书】推荐阅读:
民事行为能力01-23
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07-13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1-29
法律硕士考研辅导:民事法律行为10-16
的区别贷款诈骗犯罪与贷款民事欺诈行为05-19
民事证据能力规则论文12-28
【民事调解申请书】 民事纠纷调解申请书10-06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07-23
民事权利能力若干研究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