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标识及部分实践操作

2024-09-28

解剖标识及部分实践操作(共1篇)

解剖标识及部分实践操作 篇1

1、躯干骨

①掌握骨的形态及构造;

②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及各部椎骨的特点; ③掌握肋骨及胸骨的形态。附:识辨要点

①椎骨:颈椎、胸椎、腰椎、椎体、椎孔、椎间孔、椎弓、椎弓根、椎弓板、上、下关节突、横

突、棘突、横突孔、肋凹、岬、骶管裂孔、骶前、后孔、骶角、骶管。②肋:肋头、肋颈、肋结节、肋沟。

③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胸骨(柄、体、剑突)、肋弓、胸骨下角)。2 2、四肢骨

①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和形态; ②掌握下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位置和形态。附:识辨要点

①肩胛骨(三个角、三条缘、三个窝)、肩峰、肩胛冈、喙突、关节盂。

②肱骨(头、大、小结节、外科颈、桡神经沟、肱骨内外上髁、尺神经沟、肱骨滑车、肱骨 小头、鹰嘴窝)。

③桡骨(头、颈、桡骨粗隆、茎突)。

④尺骨(鹰嘴、滑车切迹、冠突、尺骨头、茎突)。

⑤髋骨(髂嵴、髂结节、髂前上棘、髂窝、髋臼、坐骨大、小切迹、坐骨结节、耻骨结节、耻

骨联合面、大小骨盆、耻骨下角、耻骨梳、弓状线、闭孔。⑥股骨(头、颈、大小转子、股骨内外侧髁、内外上髁、粗线。⑦胫骨(粗隆、内、外侧髁、内踝)。⑧腓骨(头、外踝)。3 3、颅骨

①掌握颅的组成及分部; ②掌握各部颅的名称和位置;

③掌握下颌骨、舌骨、蝶骨、颧骨和筛骨的形态结构; ④掌握颅各面的形态。附:识辨要点

①脑颅:顶骨、颞骨、额骨、筛骨、蝶骨、枕骨。②面颅:、上颌骨、鼻骨、泪骨、下鼻甲、颧骨、腭骨、舌骨、犁骨、下颌骨(下颌角、下颌

头、下颌孔、下颌管)、颅顶(冠、矢、人字)缝、颅底内面(颅前、中、后窝、筛板、筛孔、垂

体窝、视神经管、蝶鞍、枕骨大孔、内耳门、颅底外面(枕外隆凸)、枕骨大孔、枕髁、乳突、下

颌窝、颅侧面(外耳门、颧弓、颞窝、翼点)。4 4、骨连结

①掌握关节的构造; ②掌握躯干骨的连结;

③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 骨盆的构成及功能; ④掌握手足的连接; ⑤掌握颅骨的连结。附:识辨要点

② 柱(前后纵韧带、棘上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椎间盘)。②胸廓(上下口、肋间隙)③肩关节 ④肘关节 ⑤桡腕关节

⑥骨盆(耻骨联合、骶髂关节、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坐骨大小孔、界线、骨盆下口、盆 腔及性别差异)。

⑦髋关节、膝关节(髌韧带、胫、腓侧副韧带、前、后交叉韧带、内、外侧半月板)⑧踝关节 ⑨颞下颌关节 5 5、肌

①掌握肌的分类、构造和辅助装置; ②掌握躯干肌的位置、分群和起止点; ③掌握腹股沟管的结构;

④掌握头颈肌的位置、分群和起止点; ⑤掌握四肢肌的位置、分群和起止点。附:识辨要点

咬肌、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及斜角肌间隙、胸大肌、前锯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腹

直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鱼际、小鱼际、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股

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小腿三头肌、跟腱、膈及膈的三个裂孔、全身各部位肌的分群、腹

股沟韧带、腹股沟管、腹直肌鞘、胸腰筋膜、腋窝、肘窝、股三角、腘窝。6 6、消化系统

①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②掌握消化管各段的位置、连续关系并说出其形态结构特点; ③掌握食管、胃和直肠的毗邻; ④掌握腹膜与脏器关系;

⑤掌握大网膜、小网膜的位置,小网膜的分部,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与交通; ⑥掌握腹膜形成的系膜、韧带和陷凹的位置; ⑦掌握肝的位置、形态和体表投影;

⑧掌握胆囊的位置和形态,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肝外胆道的组成和通连关系; ⑨掌握胰的位置和形态。附: 识辨要点

腭扁桃体、咽峡、咽的分部及各部的通连关系(鼻咽部、口咽部、喉咽部)、食管的起止、分

部(颈、胸、腹部)三处狭窄的位置、胃两口(贲门、幽门)、两缘(胃大、小弯)、四部(贲 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十二指肠及大乳头、空回肠、盲肠、阑尾、结肠(升、横、降、乙 状结肠)、直肠、肝脏上下面的分叶(肝左、右叶、方叶、尾状叶)、肝门、出入肝门结构(肝 固有动脉、肝左右管、肝门静脉)、肝圆韧带、镰状韧带、胆囊、胆总管、胰、大、小网 膜、小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网膜孔、网膜囊、直肠子宫陷凹、子

宫膀胱陷凹、直肠膀胱陷凹

7、呼吸系统

①掌握上、下呼吸道的组成; ②掌握鼻旁窦的组成、开口部位; ③掌握喉的位置、分部;

④掌握气管的位置和分部、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 ⑤掌握肺的位置并识别肺的形态; ⑥掌握肺门和肺根的概念、位置; — 64 —

⑦掌握胸膜组成、肋膈隐窝的位置; ⑧掌握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⑨掌握纵隔的境界、分部和内容。附:识辨要点

鼻腔(上、中、下鼻甲、鼻道)、鼻旁窦(额窦、上颌窦、蝶窦)咽鼓管咽口、咽隐窝、喉(甲

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会厌、喉口、前庭襞、声襞、前庭裂、声门裂、喉

前庭、喉中间腔、喉室、声门下腔、气管(起止、分部)、气管杈、左右主支气管、肺尖、肺

底、心切迹、肺裂(斜裂、水平裂)、肺叶(左 2 右 3)、肺门及出入肺门的三套管腔(肺 静脉、肺动脉、支气管)、胸膜分部、胸膜腔、胸膜顶、肋膈隐窝、纵隔及分区、上纵隔 器官排列、下纵隔分部及主要的器官配置。8 8、泌尿系统

①掌握泌尿系统器官的名称和功能; ②掌握肾的位置、形态和毗邻关系; ③掌握肾区的位置;

④掌握肾的剖面所见结构名称; ⑤掌握肾的被膜层次和名称; ⑥掌握肾内主要动脉的名称;

⑦掌握输尿管的起始、分部和狭窄部位;

⑧掌握膀胱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结构,膀胱三角的界限; ⑨掌握尿道的位置和毗邻关系。附:识辨要点

肾的位置、形态、肾门、出入肾门的 3 套管腔(肾静脉、肾动脉、肾盂)、肾的冠状剖面 结构(肾皮质、肾锥体、肾乳头、肾大、小盏、肾盂)、肾的被膜(肾纤维囊、肾脂肪囊、肾 筋膜)、输尿管行程及三处狭窄、膀胱的位置、膀胱尖、膀胱颈、尿道内口、膀胱三角、女 性尿道的起止和行程。

9、生殖系统

①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②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位置、形态和结构。附:识辨要点 ① 男性:睾丸、附睾、输精管、精索、前列腺、精囊、男性尿道起止、行程分部(三部分)、三

处狭窄、两个弯曲、阴囊、阴茎。② 女性:卵巢、输卵管(四部分)、子宫位置、分部(底、体、颈)子宫腔、子宫颈管、子 宫口、子宫圆韧带、子宫阔韧带、骶子宫韧带、阴道后穹、乳腺、输乳管、盆膈、尿生殖 膈。、内分泌系统

①掌握甲状腺的形态、位置; ②掌握甲状腺旁腺的形态、位置; ③掌握肾上腺的形态、位置;

④掌握垂体的位置、辨认形态及毗邻 ; 附:识辨要点

甲状腺及分叶、垂体、肾上腺、胸腺、松果体 11、心及肺 循环血管

①掌握心的形态、位置及心各腔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②掌握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和分布; — 65 —

③心包及心包腔的结构; 附:识辨要点

心脏(标本结合模型):心的形态(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冠状沟、前后室间沟)、左右 心房、左右房室口、上下腔静脉口、房间隔、卵圆窝、肺静脉口、左右心室、二尖瓣、三尖 瓣、腱索、乳头肌、主动脉瓣、主动脉窦、肺动脉瓣、室间隔、左右冠状动脉、冠状窦、心 包、心包腔。、体循环的动脉

①掌握主动脉的起止、位置、分部及各部发出的分支; ②掌握头、颈、上肢、胸部、腹部、盆部和下肢动脉主干的起始部位、行程及其分支与分布; ③掌握胃的动脉来源;

④掌握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及主要属支的名称、位置和收集范围; ⑤掌握下腔静脉的组成、起止和主要属支的名称、位置及收集范围; ⑥掌握门静脉的组成,主要属支及收集范围; ⑦掌握胸导管的起始、组成、走行和注入部位; ⑧掌握右淋巴导管的组成和汇入部位; ⑨掌握脾与胸腺的位置和形态。附:识辨要点

① 动脉:肺动脉干及肺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头臂干、颈总 动脉、颈内、外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 脉、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腹腔干及其分支、肠系 膜上、下动脉、左、右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闭孔动脉、阴部内动脉、子宫动脉、臀 上、下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胫后动脉、足背动脉。

② 静脉:颈外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静脉角、上腔静脉、奇静脉、头 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肝门静脉、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内外静脉、股静脉、大、小

隐静脉、四肢深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13、眼睛 ①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分部及形态结构; ②掌握眼球内容物的组成; ③掌握眼副器的组成; 附:识辨要点

眼球壁的三层(角膜、巩膜、视网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眼内容物(晶状体、玻 璃体)、眼球外肌、泪器。14、耳

①掌握耳的组成及外耳道的形态; ②掌握鼓膜的位置及形态; ③掌握鼓室、咽鼓管的位置; ④掌握内耳各部的形态。附:识辨要点

前庭蜗器:外耳(耳廓、外耳道、鼓膜)、中耳、(鼓室 6 个壁、听小骨、咽鼓管)内耳(骨 迷路、膜迷路的组成)。15、淋巴系统

脾(脾门、脾切迹)、胸导管、主要淋巴结群(以模型为主)

16、神经

①掌握脊神经的分布概况; — 66 —

②掌握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的组成、位置和分支、分布; ③掌握胸神经前支的行程和分布;

④掌握各对脑神经进、出颅腔所经过的孔、裂,行程及其重要分支的行经和分布; ⑤掌握交感干的组成、位置及与脊神经的关系;

⑥掌握交感干的分部,交感神经节的名称和位置,内脏大、小神经的组成; ⑦掌握副交感神经骶部与脊神经的关系及盆内脏神经的组成和分布。附:识辨要点

① 中枢神经系统(标本结合模型):脑的分部、脑干(中脑、脑桥、延髓)、脑干的内部结 构、背侧丘脑、视交叉、小脑及小脑扁桃体、端脑三面、三沟、五叶及主要的沟回、功能 区、侧脑室、第三脑室、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脑和脊髓的被膜。

② 周围神经系统:膈神经、臂丛及其主要分支(桡神经、尺神经、腋神经、正中神经、肌 皮神经)、肋间神经、股神经、闭孔神经、臀上下神经、阴部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 总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交感干。

(一)人体血压的测量 1、简介 通常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是没有声音的,但当外加压力使血管变窄形成血液涡流时,则

可以发生血管音,因此可以根据血管音来判断血压的高低。要求考生按照规范在 10 分钟内完成血 压的测量((测量对象为志愿者)。2 2、操作步骤: ①检查血压计;

②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露出一臂,衣袖卷至肩部。放平血压计,水银柱 0 点,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

③袖带平整地缠于上臂、距肘窝上 3 厘米处;

④左手食指、中指在肘窝内处及肱动脉搏动,听诊器置于肱动脉搏动处并固定; ⑤右手打开水银柱开关,握住气球,关闭气门打气至桡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 20-30mmHg; ⑥慢慢放开气门汞柱缓慢下降。听诊器听到第一声搏动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以后水银柱继续

下降,当搏动声转轻或消失,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舒张压;

⑦测量毕,驱尽袖带内余气,关闭水银柱开关,拧紧气门螺帽、解开袖带,整理后与气球妥善放入 盒内;

⑧记录结果。

(二)人类 O ABO 血型鉴定 1、简介 人类 ABO 血型抗原是根据红细胞膜上有无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 或 B 将血型分为 A 型、B 型、AB 型、O 型四种。在人类的血液里含有凝集原(又称抗原)A、B 和凝集素(又称抗体)A、B。凝

集原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凝集素存在于血浆(或血清)中。同名的凝集原和凝集素相遇(如凝集原

A 和凝集素 A)会发生红细胞凝集现象(凝血反应)。本项操作待测血液由考点提供,考核时间为 10 分钟。2、操作步骤(玻片法):

①待检红细胞的制备:吸管吸取待测悬浮血细胞,放入盛有生理盐水的小离心管中,混匀,制成待

测红细胞悬液;

②取清洁载玻片一张,用蜡笔划为两格,标明 A、B; ③将抗 A、抗 B 血清各一滴分别滴在 A、B 格内;

④用吸管取待测红细胞悬液于抗 A、抗 B 格内各加一滴,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合。在室温下静置数

分钟,在白色背景下肉眼观察,也可显微镜观察;

⑤结果确定:阴性,红细胞均匀分散分布;阳性,红细胞呈絮状物凝集。

(一)徒手心肺复苏 1、简介 由于某些原因,心脏突然停止搏动或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以致不能维持血液循环。心

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 分钟后会造成患者脑和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 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必须立即进行。要求考生按照规范在 10 分钟内完成操作((测

量对象为模型)。2 2、操作步骤:

①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告知无反应。②检查呼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 5-10 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无呼吸,③呼救:来人啊!喊医生!推抢救车!④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划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告之

无搏动(数 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断五秒以上 10 秒以下)。⑤松解患者衣领及裤带。

⑥胸外心脏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 1/3 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左

手五指翘起,双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压 30 次(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分,按压深度至少 5cm)。

⑦头偏向一侧,除口腔分泌物及假牙;打开气道:仰头抬颌法(左手肘关节着地,左手掌压低前额,右

手食指和中指托起下颌骨)。

⑧人工呼吸:正确吸气后张口完全包住患者的口,并密闭,吹气时用放在患者前额手的拇指和食指

捏住患者鼻孔,吹气时间大于 1 秒,给予足够的潮气量(500-600ml),使胸廓扩张,松手,吹 2 次。

⑨持续 2 分钟的高效率的 CPR: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 的比例进行,操作 5 个周期。⑩判断复

苏是否有效(听是否有呼吸音,同时触摸是否有颈动脉博动),整理病人。

(二)心电图描记 1、简介 心脏兴奋时产生的生物电变化,通过心脏周围容积导体传导到体表。如在体表按一定 的引导方法,可将心脏电位变化记录下来,即心电图。心电图反映了心脏兴奋的产生、传播及恢复

过程中的规律性的生物电位变化。由于引导电极位置和导联方式不同,心电图的波形可有所不同,但

一般都有 P、QRS 和 T 三个波及 P-R、Q-T 两个间期。P 波代表心房去极化过程;QRS 波群反映了心

室去极化过程;T 波则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P-R 间期为心房兴奋传导至心室兴奋所需要的时间;Q-T 间期表示心室开始去极化到完成复极,恢复到静息电位所需要的时间。要求考生按照规范在 10 分钟

内完成操作(测量对象为志愿者)。2 2、操作步骤

①受试者安静平卧,全身肌肉松弛。

②按要求将心电图机面板上各控制钮置于适当位置。

③安放电极 把准备安放电极的部位先用酒精棉球脱脂,再涂上导电糊,以减小皮肤电阻。电极应

安放在肌肉较少的部位,一般两臂应在腕关节上方(屈侧)约 3cm 处,两腿应在小腿下段内踝上方 约 3cm 处。

④连接导联线按所用心电图机之规定,正确连接导联线。一般以 5 种不同颜色的导联线插头与身体

相应部位的电极连接,上肢:左黄、右红;下肢:左绿、右黑;常用胸部电极的位置有 6 个,V1 位

于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 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 位于 V2 和 V4 连线的中点;V4 位于左锁骨中

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V5 位于左腋前线 V4 水平处;V6 位于左腋中线 V4 水平处。⑤调节基线旋动基线调节钮,使基线位于适当位置。⑥输入标准电压打开输入开关。

⑦记录心电图旋动导联选择开关,依次记录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 12 个导联的心电图。

⑧记录完毕,应解松电极,洗净擦干,整理患者衣服。— 68 —

⑨将心电图机面板上的各控制钮转回原处。⑩取下记录纸,进行心电图分析(在心电图纸上标明 P 波、QRS 波群、T 波,并测定心率)。

(三)体温、脉搏和呼吸 测量操作 1、简介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是生命的基本体征。安全、准确和及时的测量可以为疾病诊疗和

制定护理措施提供依据。要求考生按照规范在 10 分钟内完成操作(测量对象为志愿者)。2 2、操作步骤 :

2.1 测体温(以腋温为例):

①将消毒好的体温表给病人,必要时为病人擦干腋窝。②协助病人将夹体温表的上臂屈臂过胸,夹紧体温表。③10 分钟后取出体温表,观察后记录。2 2.2 测脉搏:

①测脉搏前,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卧位,将手臂置一舒适位置,腕部伸展,手掌向上。②操作者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端按压病人挠动脉表面,默数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般数 30 秒 钟,将所得数乘 2 后,再做记录。

③注意脉搏的节律、强弱等,脉搏异常时,须数 1 分钟。3 2.3 测呼吸:

② 作者测量病人脉搏的手不移动。

②用眼睛观察病人胸腹部的起伏,默数呼吸 30 秒钟,将所得数乘二后,再做记录。

上一篇:绵阳市中等职业教育技术装备情况调研报告下一篇:接待外国友人欢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