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工程项目监理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2024-10-13

强化工程项目监理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共8篇)

强化工程项目监理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篇1

强化工程项目监理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各位领导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工程项目建设领域永恒的主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给监理行业赋予新的历史使命与责任。监理作为独立、公正的第三方,与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相互补充,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近年来,长江监理公司在县住建局领导与关怀下,各管理部门的监管下,始终把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放在首位,秉承“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宗旨,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管理概念,从完善制度管理,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等方面全方位地开展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监理的工程项目中,工程质量和安全总体处于良好状态,未发生安全质量责任事故,实现了无重大、特大安全事故的奋斗目标,现将本公司建设工程安全监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一是建立了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公司经理组长,分管总工及安全部,主要负责对各监理部的安全管理工作指导和检查。针对项目安全管理状况,公司不定期适时对各个监理部进行安全监理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监理部进行整改。二是项目监理部建立了以总监、专业监理工程及安全专监员为主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以及各项安全管理的检查和验收制度,具体负责对在监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执行监理任务。三是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按照、法律、政策、招标文件、投标承诺,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做到定员定岗,职责落实到人。四是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了教育培训质量。通过各种学习、继续教育及系统化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近几年仅我分公司取得各种资质、资格证件就有省监理工程师5人、省监理员8人、专职安全监理工程师6人、现场见证员18人以及资料员、信息员证件,为监理工作打下了一定的业务基础。五是建立健全监理安全责任制。监理部组建后,与公司签证内部安全责任书,及时组织全体监理人员学习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安全监理工作的法规文件,同时对监理委托合同进行分析,明确本工程监理工作的质量目标和安全监理目标,编制《监理规划》、《安全监理细则》、《监理旁站方案》等相关指导性文件,建立了以总监理工程师负总责、安全监理工程师为主,全体监理人员参与“安全监理责任制,制定了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的安全监理工作及监理员职责。为建设工程监理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以“质量安全预控”为主,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 一是认真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找出图纸中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在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中提出,并由设计单位进行完善;二是认真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重点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保证工程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三是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施工人员、原材料、施工机械的使用计划进行审查,具备正常施工条件后才准许工程开工;四是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特征,编制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认真分析工作重点和技术难点,设置质量关键控制点,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五是推行“样板”措施,对于新开的重要或主要的分项工程,推行样板开路;通过对样板间、样板段的控制,可以尽早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为大面积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六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手段,对工程质量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促进施工单位改进施工操作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三、坚持原则不让步,严格五审核五督促

一是对所有进入工地的原材料进行“两单一检一抽样”制度,即:产品质量保证书、复试报告,现场表观检查及必要的抽样复检;对实行备案制的原材料要审核有备案证。对要求复试的原材料,由现场监理人员见证取样,及时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对现场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退出施工现场。二是坚持“五个审查”“五个督促”“五个审查”即: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及相关方案中的安全措施,审查施工单位施工人员资格证及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审查劳务单位资质,审查施工单位施工机械,安全设施的验收手续,特别是塔吊的安全及拆除手续,审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是否符合要求,“五个督促”即: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机制,督促总包单位检查各分包单位安全生产制度,督促施工单位雇用具有安全生产基础知识的一线操作人员,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逐级交底工作,履行签字手续,督促施工单位建立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制度、培训制度。

四、加强现场安全监督管理,认真履行监理安全责任 一是严格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经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实施。二是督促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加强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三是是督促承包商对塔机、施工电梯等大型施工机械进行安检,没有通过安检的不准使用。四是积极配合安全监督部门的检查,督促承包商落实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整改。五是加强现场巡视、检查力度,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要求施工单位整改落实;情况严重的,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安全监理工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我们还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从落实企业可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安全监理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治理野蛮施工、防止安全事故为重点,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监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以坚决遏制建筑施工领域安全事故多发的势头。我们相信,通过建设、施工、监理等各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各主管单位的严格监管,安全工作目标一定能实现,安全生产一定更有保障,为开创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新局面而努力工作。

谢谢各位!

强化工程项目监理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篇2

一、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科技存在的主要问题

非煤矿山具有点多面广, 绝大多数属于非公小型企业, 管理者和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对非煤矿山加强监督管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煤矿山伤亡事故的发生, 这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 安全生产科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科研机构和人才短缺、应用基础研究薄弱, 科学技术整体水平不高

近年来, 许多矿山企业困难重重, 负担沉重, 矿业企业举步维艰, 面临着萎缩倒闭的危险, 整个矿业经济严重衰退。高等院校、科研、设计、设备制造等与矿山相关的专业或领域也严重萎缩, 有的高校采矿专业停止招生, 一些科研、设计院所也在转向改行, 造成非煤矿山科技人才大量流失, 尤其是高危、艰苦的安全领域人才培养后继乏人。导致我国非煤矿业行业安全生产科技基础研究严重匮乏。这是我国非煤矿山行业一些典型的、突出的重大安全问题难以解决的基本原因。矿山安全科研机构与科研人员的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较差, 一些影响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本质———安全技术基础工作薄弱;造成重大事故隐患的一些技术关键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安全科技开发和新技术推广还没有形成产业化的系统与机制。对灾害的隐情、灾害的预测预报, 灾害的诱发机制以及相应的灾害防治措施等没有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调查研究, 从而导致对我国矿山安全生产方面缺乏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此同时, 和国外矿业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矿业生产力水平还相当低下, 生产技术落后, 劳动生产率低。

2、安全生产科技工作投入严重不足

多年来, 造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国家与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总体投入不足, 特别是在矿山安全科技方面的投入更是严重不足, 一些大中型国有矿山企业根据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般开展了一些科研项目的研究, 但投入的经费有限, 而大多数矿山, 特别是一些经济效益差、小矿山、民营矿山基本上在矿山安全科技方面没有投入。

3、安全监测技术装备、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测检验落后

我国非煤矿山企业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技术装备差别很大。安全监测技术装备落后, 大多数矿山基本上没有配备相关的安全监测设备, 缺乏专门的安全监测技术队伍。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生产设备市场准入制度, 强制性的检测检验很少, 在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水平和管理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4、法律法规体系、技术规范、条例不健全

我国非煤矿山行业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非煤矿山行业是一个安全问题突出的大行业, 对安全生产方面的技术要求、法律、法规的研究不够, 在矿山安全生产的设计、生产过程、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等停留在定性的原则条款方面, 技术层面的可操作性差, 缺乏量化的技术指标。

二、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对科技的需求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较低, 安全生产事故呈上升趋势。这一严峻的现状必然会严重阻碍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实现, 使“预防为主”失去基础。为此, 针对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安全科技现状,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对科技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生产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理论体系

需要建立与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国家安全中地位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科技政策和措施。系统的、能够指导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实践的理论体系。既为国家安全生产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又为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微观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并为安全工程技术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重点是非煤矿山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理及控制理论研究。

2、先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监察, 严格执法,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针对性、时效性和科技含量, 实现关口前移, 已是当务之急。安全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技术、安全评价技术、矿山安全投入决策等。通过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研究, 促进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机制和体制的创新。逐步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以适应矿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更加科学的修订和制定各种标准和规范需要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

3、共性、关键性安全技术与装备

随着矿业的发展, 危险因素的种类增多, 灾害防治的复杂性在增加。急需开展共性、关键性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 以防范和控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其重点是重大灾害的监测、预报、预防和控制技术与装备,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控技术, 事故仿真和模拟技术, 矿山安全隐患的快速鉴定和监测技术, 安全事故发生的应急救援、抢险技术和装备等。

4、安全生产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安全生产示范工程

由于非煤矿山行业安全生产科技水平较低, 可用于矿山安全生产监测、检测和检验等技术手段和装备短缺, 急需进行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 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装备;同时开展安全示范工程建设, 为安全生产的技术进步提供试验研究基地, 形成安全科技促进矿山生产发展的典范, 以带动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科技的全面发展。

三、加强安全生产监管, 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科技措施

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低, 技术措施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 监督监察缺乏针对性、时效性, 因此, 应大力开展安全管理技术和安全生产监督监察技术的研究, 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机制创新,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的科技含量, 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科技发展措施。

1、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为建立和完善非煤矿山科技人才队伍, 必须要建立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 只有通过科研项目的支撑, 让从事矿山安全科研的科技人员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科研环境, 才能首先稳定住科研队伍, 也只有通过科研项目的实践, 才能促进科技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稳定科研队伍的基础上,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优秀安全科技人才的支持, 努力创造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建立矿山安全培训教育中心, 负责科研、监察人员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 提高从事安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2、促进安全科技发展, 推广先进技术, 联合抓技改

面对我国矿山安全生产技术保障的现状,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从实现机械化入手, 从根本上提升矿山安全生产水平, 解决矿山企业安全事故多发的安全问题。由于目前矿山企业本身经营困难, 科研能力不足, 而矿山企业当前面临的安全生产问题有很多是比较普遍而有比较重大的问题。因此, 在安全生产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中要充分考虑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发展的特点, 建立一个可靠、有效的矿山安全科研保障体系, 尽快整合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科研方面的资源。

3、不断的健全组织机构、法规体系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和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 使矿山安全生产科技的政策、体制和工作机制统一协调, 促进企业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协调发展, 创造出既有人、技术和环境和谐, 又有个人劳动心情舒畅的矿山安全生产的新局面。国家应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法规建设促进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发展, 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矿山安全科技体制和政策保证体系。实现上述目标, 矿山安全生产科技保障体制的建设要科学、完整、可行, 必须有完善的法规体系, 健全的组织机构, 严密的监督管理程序, 强有力的监督手段与措施。

4、强化非煤矿山安全科技投入, 积极引进科研与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

矿山安全科技发展属于社会公益事业的范畴, 特别是对于一些重大的矿山安全生产问题, 矿山安全技术研究投入大、周期长, 又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由于目前我国非煤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差, 一般矿山企业不愿意花大量的人、财、物力来进行安全技术的研究, 而资金投入是保证安全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 应积极争取国家和社会对安全科研和技术创新的支持, 同时拓宽经费渠道。《矿山安全法》第三十二条对矿山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投入作出了相关规定, 使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有法可依, 但矿山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还必须有国家投入的渠道。一方面矿山企业各级主管部门和矿山企业要积极通过国家对整个矿业政策的调整增强矿山企业自身的竞争力等, 从各方面努力促使矿山企业经济效益的好转, 可从矿产品销售额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安全科技发展基金;另一方面, 在目前的情况下, 主要应由国家各级部门立项, 根据安全科技工作的需要, 设立不同类型的矿山安全生产科研项目, 同时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应通过有关渠道, 争取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计划中加大对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科技的投入, 同时建立国家安全生产专项资金渠道,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和项目管理措施。同时应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强安全科技成果转化, 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 形成科研与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发展机制。

参考文献

[1]赵耀江.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规与安全生产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4, 1.

[2]王泽伟.非煤矿山安全评价与安全监察控制考核技术规范实用手册[M].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7, 3:1.

强化工程项目监理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篇3

几年来,全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和行政执法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全省安全生产体制机制、监管力量、执法能力、基层基础等依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问题,与日益繁重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还不适应。因此,必须把基层基础建设和行政执法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开展。

(一)加快推进机构队伍建设

加强监管执法机构队伍建设,是我们抓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没有健全和完善的工作机构,没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监管执法队伍,就无法承担繁重的监管任务。因此,各级安监部门,特别是各设区市安监局,要把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抓紧、抓好。一要推进监管机构队伍建设。目前,三明、龙岩、宁德市的县(市、区)安监局还没有升格,其他一些地方的县(市、区)安监局班子配备还没到位,鼓楼、闽清、湖里、海沧、翔安、芗城、龙文、长泰、鲤城、荔城、城厢、涵江、湄洲、明溪、泰宁、梅列、延平、邵武、建阳、浦城、光泽、松溪、政和、长汀、上杭、柘荣、周宁、泰宁、屏南等于29个县(市、区)人员编制少于5人。所以,机构升格、班子配备和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设区市安监局必须责无旁贷地负责推动县(市、区)安监局升格,争取配齐班子、增加人员编制,这项工作要靠上下一起努力,争取在2008年上半年绝大部分县(市、区)安监局能升格,增加人员编制。设区市安监局班子配备问题,我们省局将继续推动。二要推进执法机构队伍到位。省编办文件下发以来,通过上下共同努力,目前全省执法支队、大队机构编制都已核定,但有的编制没有达到文件规定的下限要求,人员到位慢的问题较为突出。目前全省还有201名已下达编制的执法人员没有到位,到位率为65.9%。泉州市执法支队尚未成立,台江、芗城、漳浦、永春、湄洲、梅列、清流、泰宁、政和、福安执法大队编制低于5人,台江、福清、平潭、三元、顺昌执法大队人员至今没有到位一个,到位1-2人的有25个县(市、区)。因此,各地要加大力度,人员没有到位的2008年上半年要全部到位,人员编制达不到要求的必须按文件规定增加编制。同时,执法队伍力量不能分散,要集中强化执法工作。

(二)不断强化乡镇安全管理

乡镇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最前沿,也是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薄弱环节,更是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的重点。这几年,通过“创安”活动,特别是通过开展委托执法,乡镇(街道)安全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加强。但是,目前乡镇(街道)安全管理机构还不健全,大部分乡镇(街道)机构只是挂个牌子,人员也大部分是兼职,而且流动性大,委托执法进展慢。下一步,我们将争取在《福建省安全生产条例》中明确乡镇(街道)安全管理机构和职责。各级安监部门特别是县(市、区)安监局要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人员,全面开展委托执法工作,切实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一要建立健全机构。有条件的地方,要争取设置独立的乡镇(街道)安全监管机构,和其他机构合署的,要明确以安全管理工作为主。二要充实稳定人员。要进一步落实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分管领导,至少每个乡镇(街道)有一个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其他人员也要相对固定,工作变动的要及时调整充实。三要全面启动委托执法。对委托乡镇(街道)行使部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权,有一些地方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和不放心的思想,工作进展慢。各地必须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省政府法制办、省安监局的要求,加强工作指导,加快工作步伐,全省要在2008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委托执法工作。四要完善工作制度。各级安监部门要指导所辖乡镇、街道,通过制定乡镇(街道)委托执法工作规范和制度,开展基层执法人员培训,推进委托乡镇执法工作,提高乡镇基层安全监管和执法工作水平。

(三)切实加强监管执法工作

行政执法是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的重要工作,是提高监管监察系统工作权威性的重要手段。目前,大部分地方都开展了行政执法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执法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普遍存在。2008年,全省各级安监部门必须全面开展行政执法工作,切实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坚决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一是思想认识要提高。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是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是我们加强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重要职责,是最有效的手段。加强安全生产监监察,检查督促是一个方面,但光靠检查督促行不通,解决不了问题。对一些无视法律法规、严重违法的行为,必须靠执法、靠处罚来解决。二是监督检查要到位。监督检查是促进工作落实的一个手段,但监督检查必须认真细致,有针对性,不能走过场。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检查时必须能发现;对发现的问题必须跟踪落实整改,对不属于本部门管辖的要及时抄告有关部门,确保整改到位。检查发现不了问题,发现问题没有督促整改到位,出了事故就可能要承担责任。三是执法处罚要严格。安全生产行政处罚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有的行政处罚非常严厉,处罚不当后果将相当严重。因此,对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查处,不得有半点随意和马虎。要做到适用法律法规依据准确,自由裁量权的运用合法、合理、公正。对该立案的必须按照法定程序立案调查,该处罚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相应条款的规定处罚到位。对各类举报,也要按规定调查核实,该处罚的要处罚到位。四是执法程序要完善。法定执法程序是对执法权力的设防和监督,是公民权力和义务的保障,实施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正确使用法律文书。对各类事故的处罚,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立案调查,不能以事故调查报告代替调查取证材料,更不能依据事故情况直接下达处罚意见书。重大处罚该报上级备案的要及时上报备案。五是执法服务要强化。要做到执法与服务并重,强化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向企业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及时向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咨询,帮助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加强管理,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六是执法机制要完善。要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执法涉及面广、难度大的,要联合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要加强内部执法监督,对下一级安监部门行政执法工作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要建立完善执法分析制度,全面掌握执法动态,调整执法工作重点,增强执法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管理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是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企业安全管理加强了、安全条件改善了,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才有可靠的基础。因此,要把加强企业安全管理作为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一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职责。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其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须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负总责,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指导和监督。要督促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加大安全投入,改善安全条件,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二要深入开展“平安企业”建设。2008年将把“平安企业”创建活动列入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明确创建责任,并着重抓好四类企业创建工作:规模以上企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和有人员密集场所的企业,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和工业园区企业。三要加强企业安全基础建设。要督促企业完善并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落实“三同时”制度,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开展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推广新技术应用,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以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为契机,加强源头控制,淘汰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企业。

(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

加强应急管理,完善生产安全应急救援和监控机制,对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故灾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一要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要建立应急救援指挥体系,建设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推动设区市和重点县(市、区)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要健全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培训、演练,搞好政府、行业、单位预案的衔接,构建科学实用的预案体系;要规范应急救援程序,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单位、人员的职责,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大投入,加快各级应急救援骨干队伍建设,强化业务培训;要加强企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减少事故损失。二要完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要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进一步深化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各级安监部门要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隐患排查工作的指导、督促,定期督查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督促相关部门、企业、单位落实隐患整改,确保隐患及时整改治理到位,对跨区域、跨行业、难以协调解决的重大隐患,按照有关规定逐级上报。明年省局将建立重大隐患政府挂牌督办制度,将一时难以整改治理到位的重大隐患,列入政府挂牌督办项目,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及时协调督促,实时跟踪督办,推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常态化、长效化。三要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要进一步完善省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建设,推动各设区市和重点县(市、区)重大危险源监控机构和系统建设;要完善全省重大危险源评估、登记、建档,实施分级属地管理,建立相关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与省、市监控平台对接;要强化重大危险源管理,修改完善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明确相关职责和监控要求;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切实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要完善重大危险源数据库,逐步构建省、市、县三级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事故预警体系。

(六)深入开展宣传培训教育

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既依靠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物质基础,但更有赖于全民安全意识的增强和安全素质的提高。各级安监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宣传形式,加大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以《安全生产法》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法规宣传。省局目前正要开展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课题调研,将研究提出有利于安全生产的相关政策规定。要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加强农民工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农民工的培训,提高安全素质。要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树立“安全生产月”活动品牌。要加强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通过开展“五送”(送社区、送家庭、送企业、送学校、送农村)活动,进一步提高全民安全素质。要全面加强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发挥《安全生产报》、《安全与健康》杂志、各级政府网站和信息刊物的作用,大力宣传典型、经验,揭露矛盾、问题;要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支持各级安全生产管理协会、新闻媒体举办企业安全文化论坛,打造企业安全文化品牌。

二、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管执法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关键在队伍。全省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转变观念、转变作风,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和服务发展的意识,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断提高监管执法能力,推动全省安全生产进一步稳定好转,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学习,提高工作水平

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责任大、任务重、压力大,风险也大。全系统的干部职工必须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提高履行监管监察工作的能力。一是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安全发展,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两个主体和两个负责制,以及依法治安、重典治乱等一系列安全生产重要理论和工作方法,认真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二是要注重学习法律法规。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特别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事故调查处理《条例》,以及陆续出台的“两高司法解释”、刑法修正案(六)等重要法律、法规,正确熟练应用法律条文,依法指导、协调和开展安全生产监察执法,不断提高我们依法行政的水平。三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要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理论知识、业务知识,结合本职工作,善于思考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分析新形势、新矛盾,进一步提升业务水平,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

(二)强化协调,抓好综合监管

实施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是法律赋予安监部门的职责。我们必须创新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强化运作协调,不断提高综合监管工作水平。重点要把握四点:一是支持配合。就是对各相关部门和下一级政府的工作,要全力支持,积极配合,把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推到工作的“主角”位置上,充分尊重、肯定专项监管部门的工作,紧紧依靠地方政府和各相关专项监管部门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协调服务。就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对监管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涉及到多个部门的问题,以及相关部门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要充分发挥政府安办的作用,帮助协调解决。三是监督指导。就是要大胆开展工作,依法监督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以及企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监管职责,指导相关部门及其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环节

抓重点,就是要抓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力求突破重点、带动全局,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一是重点地区。由于各地安全生产工作进展不平衡,地区单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要突出抓住事故多发、长期被动、工作相对滞后的地方和单位,加强监管,重点突破。二是重点行业。从全省来讲,每年都要根据情况,梳理、确定重点行业的专项整治,当前重点打好煤矿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两个攻坚战,强化各专项工作的协调指导,强化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加强重大危险源监控,深入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三是重点企业。企业安全生产差别很大,要抓两头、带中间,一方面,要突出抓好重点骨干企业,让他们起带头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抓好乡镇小企业、安全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的企业和发生过重特大事故的企业,督促他们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四)注重落实,提高工作效率

促进落实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所在。安全生产工作难在落实、重在落实、贵在落实,落实是抓好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抓落实,一是态度要坚决。对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对上级布置的任务,领导交办的事项,职责范围的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不能讲任何代价。二是行动要迅速。对需要落实的事项,要做到反应灵敏、动作迅速、执行有力,决不能拖拉。同时,对需要反馈的事项,要及时反馈,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三是措施要具体。对各项工作安排,要结合实际具体化,认真研究提出具体的办法措施,将工作尽可能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决不允许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四是落实要到位。对各项工作落实,必须加强跟踪检查,指导督促,认真研究解决工作落实过程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五)树立形象,加强廉政建设

强化工程项目监理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篇4

(1)农电工作重点的转变。这次会议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我们从这次会议开始,农电工作在安全生产管理上由过去我们主要精力抓农村电网建设转向重视建设与抓好和加强管理并重,并向加强管理倾斜。建好电网我们更要应该管好电网,巩固农网改造的成果,更好地发挥农村电网的效益。

(2)将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我们这次转变具备了一定的基础,通过近5年的农村电网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全国农村电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网的结构得到了加强。在这期间,我们的安全工作曾经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及时制定相关的制度、办法和措施,提出抓好安全管理,并建立专业体系。现在农网改造基本上达到了一个阶段,我们召开这次会议就是要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管理,向系统接轨,全面提高农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把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农电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规范化、标准化,上一个台阶。落实会议精神

农电安全生产工作重点以及我们的目标都是在县供电企业,但是目前的管理问题的重点,或者说解决、指导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在坐的同志,省公司农电部的领导和我们从事这项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们省公司还要不断地对农电安全生产工作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贯彻好这次会议,关键是解决好我们的观念认识,关于这次会议提出的强化安全管理、提高专业管理水平这两项工作我们还需要在观念上、在工作上解决这样几个问题:

2.1 强化安全管理

从我们目前的完成公司的农网安全工作情况看,有这样四种情况:

①有健全的体系,有明确的责任,工作能够到位。绝大部分省是这种情况。

②还有一部分省公司,监督与管理相配合,就是监督职能在生产安全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在农电部门。制度也比较明确,工作配合也到位。

③还有一部分职责不明确,工作开展不到位,体系不健全。

④有个别省的安全工作其它部门没有管,农电部也没有管,在农电安全生产管理上是一个真空。

(1)明确责任,谁主管谁负责。

关于安全工作的责任,大多数完成公司农网安全工作的责任必须进一步明确到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发文,这次领导及时讲话就是这样一条原则:谁主管谁负责。在明确这一点的情况下,有些省要处理好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的关系。就是说有些监督职能在生产安全部门、生技部门,要处理好这样一个关系。但是我们主管农电生产,我们就要负责安全,两边结合。安全生产部门多年来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系统安全管理的经验和体系,一套办法,在他们的监督下学习,然后把我们的工作做好。所以如果明确就是我们管我们负责那我们就要做好;监督和管理分开的,要把它协调好,结合好。其它不明确和没有管理的,那就明确是农电部负责农电部管理,职责就在农电部,这个我想强调一下。

(2)要健全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证体系。

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我刚才在听六个单位的介绍经验时有一个共同的经验:都有一个健全的管理体系。专业工作如果没有保证体系不可能开展好工作。我们讲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没有体系不行。

(3)省农电部必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管理考核。这是我们日常的工作,其中包括统计分析。

(4)抓好基层,即乡镇供电所。安全工作的重点在乡镇供电所。

2.2 全面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2.2.1 提高专业管理水平是农网管理工作的核心

线损管理也好,电压管理也好,无功管理也好,实际上是我们管理工作的核心。

我们的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经过这几年农网建设与改造和加强管理,我们的可靠性指标比改造前提高了9%。全年是8760小时,即减少了停电780小时。农村低压电网的电压是200V多一点,在合格范围内;线损平均大概降低了14%~16%,效果非常明显。但这三个指标是一个综合指标,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我们企业的综合指标,所以我们要想提高我们专业,必须要综合治理。

这几个指标体现在我们的设备管理,安全生产,电量的可靠性,人员素质,我们的管理工作的水平等等各个方面。核心指标上去了,整个工作才能上去。一定要认识这三个指标在我们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

当前我们在专业管理上基础,人员素质还不适应,我们的专业管理工作是刚刚起步,这样一个基础非常薄弱。

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推动这项工作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要全面提高专业工作加强管理,首先要加强我们省公司农电部专业管理,农电部的加强首先从我们的专责工程师开始,从部门领导开始。所以我想强调我们在坐的,首先要从我们开始。

2.2.2 提高专业管理水平,就抓好以下环节

①首先要制定明确的指标。省公司对全省的每一项专业管理要有明确的指标,然后制定可靠的计划,在制定计划的基础上要提出落实的措施。这是前期的工作,这是第一个环节。

② 第二个环节要抓过程。责任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建立统计、分析系统并考核到位,把过程控制住。

③最后实行闭环管理,这是第三个环节。返回来和目标核对,和我们的计划核对,并进行调控。

2.2.3 提高专业管理水平,重点抓好如下工作

(1)当前要抓好无功电压管理工作。

①首先是电压监测表要达到一个标准规定的要求,装表要到位。有些同志提出没有资金,我想关键还是我们的认识和观念,一个县拿出几万元钱装表是没问题的。首先要装表,表计装好后,要把记录工作规范化,抄表,建立统计、分析制度,这是当前的关键。

②合理科学地配置补偿设备,并且保证它的可靠率。在无功配置和提高它的可靠率的基础上健全统计分析。可靠性工作当前主要是要建立体系,并且一定要制定切合实际的保证可靠性的措施,贾主任在报告中提了。我想配备一台发电车它的效益应该是可观的,对于县城的改造,发电车能够保证它的效益,而且能提高可靠性,必要的可靠性,这个问题大家要舍得花钱。其它的带电作业也好,科学合理的安排检修计划,还有利用这次县城电网的改造选用可靠性比较高的设备。在这项工作中大概要做的工作有人员的培训,可靠性管理的培训。这个问题农电部也研究,决定要统一培训我们省公司的专责工程师,编制教材,提出我们的上岗的办法、考核标准,然后逐级培训。

③关于线损管理工作重点是落实责任。无论是无功也好,可靠性也好,线损也好,都要把责任层层落实最终到乡镇供电所的电工。由于乡镇供电所的电工是从事设备的检修、巡视、管理、维护等最基层工作,只要他们的工作都做到位了,在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才能实现过程的控制,才能使我们的体系最终的结点做好。

(2)要加强电网建设的管理。

因为我们农网建设工作搞了几年了,有一套很好的管理办法,也有一套施工队伍,组织工作大家都有经验,但是我还想加强电网建设的管理工作仍然不能忽视,仍然给予极大的关注和重视。在电网管理上特别是县城电网的管理上,还需要大家引起重视。

抓好两个前期工作我想强调这样几点:

①当前要抓好两项前期工作:首先是抓好县城电网的规划,再是抓好项目的审定。在没有开工前大家要抓好县城电网的规划,把前期工作做好。

②一旦开工要抓好五个环节:一是资金管理,二是招投标的环节,三是工程监理的环节,四是收费管理监督,五是宣传。在前期工作充分的基础,把这五个环节做好。

③再做好一个工程验收:一是项目要符合计划要求,二是工程量要认真核实,三是决算,把这几项验收工作做好。

前边环节中为什么要提到宣传,因为我们的电网改造要涉及到停电,要涉及到一些路径选择,还涉及到向居民收费。城网的改造是提高供电能力,提高可靠性,使用户的直接感到的效益不太明显,收费难度较大,对做好这项工作,政府的支持、群众的理解、政策的到位,所以宣传工作很重要。另外在收费问题上大家要慎重,①是收费还是不收费。通过这次改造,居民户表的主权问题,校表也好轮换也好,还是向农民收费,这个问题要慎重。

②是严格收费的标准。

③是收费的程序、政策、管理、使用。这几个环节一定要认真研究。

我想重点强调一点,我们大家特别是省公司农电部,一定要有科技进步的意识,这是前提。在建立强烈的科技进步意识基础上,做好本省符合实际的规划。江苏、辽宁省等的管理工作都体现了这一点。有意识还要有规划,紧紧围绕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和服务质量这样几个重点,确定重点项目,同时,推广应用一批成熟实用的技术设备,抓住这次县城电网改造的机遇,使我们的农网科技进步工作在2003年争取有一个更好的局面。

强化工程项目监理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篇5

青岛新闻网2005-08-30 02:44:10

莱西市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夯实基础,健全机制,为创建“平安莱西”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五抓”:

一、抓安监网络,形成健全、有力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强化了市镇两级政府和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领导责任,严格实行“一岗双责”;调整

充实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强化其安全生产监督、指导、协调职能;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和理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监工作管理体制;按照“两级机构、三级网络”的要求,全市58个安委会成员单位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116人;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生产经营单位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化品生产、经营、运输单位也依法设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420人,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做到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二、抓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把安全生产教育贯穿于工作始终,推动宣传活动深入企业、学校、社区,深入群众,贴近生活。“安全生产月”认真组织开展在新闻媒体开设安全生产教育专栏、“安全咨询日”、演讲赛、安全知识答卷和安全进校园、进社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双基”工作深入开展,强化了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意识,让企业认识到“事故是企业最大的成本,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效益”,让群众树立“事事处处讲安全”的意识。

三、抓督查考核,不断完善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检查考核体系。年初与96个镇、街道、开发区和有关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责任书,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的责任体系;日常工作中加强督查考核,做到“月自查,季考评,半年总结,年底总评”,使问题早发现、早解决、找原因、早整改;建立完善定期安全生产工作报告、安全生产工作例会、行业重大事故隐患未遂事故整改备案、事故备案和督查、重点督查、考核等“六项”工作制度,使安监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四、抓专项整治,强化安全生产大检查,消除安全隐患,落实行政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关口前移、预防为主”工作要求,健全完善“专家查隐患、政府搞督查、部门抓监管、企业抓落实”安全工作新机制。重点开展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民爆器材“八项”安全整治,把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部位的事故隐患摸清,列出单子,建立安全隐患台账。对发现的隐患,实行整改责任制,谁检查发现的隐患,谁负责督促进行整改,一抓到底,确保彻底消除事故隐患。同时,建立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一起一次死亡2人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向市政府作出检查。坚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及时查明原因,严肃追究有关人员和有关领导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

五、抓服务到位,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安监部门既是《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者,更是服务企业、群众的窗口单位。实际工作中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结合起来。如在安全生产许可证发放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上门帮办督办,服务到一线,统一规范申报材料样式和标准,保证提报材料质量。29家非煤矿山和11家危险化学品企业按时完成安全生产许可证材料申报工作,4月

强化安全监管确保红线不破 篇6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它是人类最重要、最基

本的要求,安全生产既是人们生命健康的保障,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我国“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中,综合监管是法律赋予安监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安全生产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的基础,是保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的重要抓手和基础保障。因此,确保红线不破,我们就要加强监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积极探索开展综合监管工作的措施、途径和手段,加快构筑“分类指导、职责明晰、条块结合、运行有序、机制完善”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制和总体格局。安全是天,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安全红线”只有成为发展坚守的底线,“发展为了人民”才能变成美好现实。

要确保红线不破。首先要用好法律法规赋予的各种职

权,安全生产综合监督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关键是要把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把目前拥有的工作手段用到极致。就

1是代表政府做好安全生产具体领导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生产责任控制目标的制定及检查与考评工作、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的通报制度、严格安全生产的表彰与奖励制度、严格安全生产的法定执法检查工作、严格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

其次,就是要发挥好各级政府、职能监管部门、企业和社会的作用。安全生产工作具有不同层次和多方面的主体,只有各种主体都行动起来,都依法履行好安全生产的法定职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才不至于落空,才能避免和消除安全生产工作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一家“单打独斗”的问题。在推进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工作上,要发挥好层次主体的作用:一是政府。政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主体,二是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专项监管部门。公安、道路交通、、建设、消防、电力、质监、旅游、药监等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是各有关行业或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主体。三是企业。企业是众多主体中最为重要的主体,在目前大部分企业已是无主管部门的情况下,应切实加大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上的责任,促使企业严格依照《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建立起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四是社会力量。即通过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制度、事故隐

患及违法行为曝光制度等,发挥好工会、妇联、共青团、新闻媒体及广大公民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群众监督、社会监督作用。

总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必须强化“红线意识”,强化“红线意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要遏制安全生产重特大事故发生,必须紧紧抓住企业这个责任主体,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加大安全投入、强化技术装备、严格安全监管、严肃责任追究,切实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坚决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企业必须深化认识、严格履行职责。要看到,只有生产环境安全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正常继续下去,才有可能持续创造价值和利润。多年来,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但也存在因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付出过大的代价,有的地方甚至为此付出人的生命代价。在新的时期、新的形势下,过去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必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自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促进区域、行业领域的科学、安全、可持续发展,自觉提高坚守“红线”的能力,做坚守“红线”的坚强卫士。

“红线意识”是安全生产的坚实基础,只有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加强安全监管,严把源头管理,自觉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处理好安全监管与安全生产的关系,才能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才能永保安全生产这条红线的韧劲!

(禹州市安监局综合协调室訾朝勋)

强化工程项目监理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篇7

1 金堂、郫县、彭州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现状

截至2010年9月底, 彭州拥有拖拉机量为3 112台, 挂牌率70%, 检验率52%, 持证率83%;郫县拖拉机拥有量为431台, 挂牌率96%, 检验率75%, 持证率70%;金堂拥有拖拉机量为1 035台, 挂牌率92%, 检验率77%, 持证率80%。三个区 (市) 县近几年来未发生道路外重大农机安全事故, 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尽管农机安全管理的形势相对稳定, 但也存在着诸多影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的因素, 制约着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2 三个区 (市) 县农机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三率”水平低, 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从金堂、彭州、郫县三个区 (市) 县的情况来看, 截至2010年9月, 三个区 (市) 县农机“三率”分别为85%, 74%, 66%, 在全省处于较好水平, 但三个区 (市) 县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处于脱管状态。

2.2 农机手经济负担重, 对接受管理有抵触情绪。

拖拉机每年都需要交纳交强险费, 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而大部分拖拉机尤其是纯农田作业的小型拖拉机平时仅在农忙时节田间自用, 大部分时间闲置在家, 经济效益低, 故广大农机手对接受管理普遍不理解、不支持,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使挂牌、办证、检车工作遇到很大困难, 这是“三率”指标长期徘徊在较低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执法手段薄弱, 难以实施有效监管。

《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农机部门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实施登记、检验、办证等权利, 但没有赋予农机部门上道路监督检查的权力。2009年9月17日, 国务院第563号令公布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也没有赋予农机安全监理部门路查权。交警部门由于警力有限等原因无力对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进行管理, 致使对乡村道路上行驶的拖拉机管理, 处于“公安无力、农机无权”的真空状态, 无牌无证、黑车非驾等严重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助长了无牌脱检行为的发生。

2.4 部门体制不顺。

一是农机安全监理机构人员不足。目前, 彭州市共有在职在编的农机安全监理人员6人, 担负着全市3 112台拖拉机的监理工作, 平均每人负责512台农业机械, 管理上力不从心、人员不足的问题非常突出。二是资金不足, 装备落后。装备建设是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基础, 也是加强执法监督的保障。农机安全监理部门应该配备必要的监理执法车辆, 目前, 成都市的情况是全市各级农机监理部门均无农机监理执法车。由于缺少资金投入, 全市农机监理部门还缺乏必要的安全检测设备。

2.5 农机安全管理“三率”指标没有列入对区 (市) 县的工作考核体系。

“三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是, 目前“三率”指标还没有列入对区 (市) 县安全工作的考核指标, 导致区 (市) 县, 尤其是乡镇政府对农机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对农机的安全监管工作不能很好落实到位。

3 对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提高“三率”的几点建议

农机安全管理的“三率”, 是农机安全管理的基础, 是农机管理水平的具体体现, 因此, 农机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就是要提高农机“三率”。

3.1 加强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

各级政府应当对农机安全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 切实加强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领导, 将其列入议事日程,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将农机安全管理指标列入区 (市) 县政府的考核范围, 督促其依法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责, 把部门行为变为政府行为, 把农机部门请求政府干, 变成政府督促农机部门干。

3.2 理顺体制, 加强基层监管网络建设。

农机安全管理网络的建设原则应当是:保障区 (市) 县一级、加强乡镇一级、健全村一级。确保有足够的人员编制、足够的管理经费、明确的管理职责、可行的管理措施;建议把农机安全管理的职责明确到村委的工作职责中去, 由村委的同志担任村农机协管员, 同时农机部门给予村级安全协管员一定的物质补贴, 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3 加强资金投入, 提高装备水平。

资金保障是农机监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 没有充足的资金投入, 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实施都要大打折扣, 提高基层人员收入待遇, 提高农机安全监理装备水平, 提高办公自动化程度都有赖于加大资金投入。建议各级财政部门给予农机监理机构应有的工作经费投入, 加快监理装备的改善速度, 促进基层农机监理工作更好地开展。3.4 2009 11

3.4 加快农机强制报废方面的立法。

2009年11月开始施行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规定:“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达到报废条件的, 应当停止使用, 予以报废。农业机械的报废条件由国务院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质量监督部门、工业主管部门规定。”此条款规定过于笼统, 缺乏具体操作性, 目前在拖拉机报废方面, 仅有《拖拉机禁用与报废》的国家标准 (GB/T16877-1997) , 但该标准不够具体, 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具体操作。在广大农村, 拖拉机报而不废, 废而不报的现象大量存在。我们在金堂县白果镇进行摸底了解到的情况是:文武宫社区现有拖拉机15台, 其中从初次登记时间起长达15年以上的有2台, 回龙桥村现有拖拉机7台, 其中1台从初次登记时间起已使用长达21年还没有报废。那些不符合标准的老旧拖拉机安全性能差, 油耗高, 环境污染大, 存在很多安全隐患, 既不符合年检条件, 也未退出使用状态, 这既是导致“三率”水平低的一个原因, 也是拖拉机保有量统计中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所在。因此期待国家尽快出台拖拉机、收割机报废工作的实施细则, 实行强制报废制度。为减少农机报废给农民造成的损失, 使报废制度落到实处, 并调动农民报废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尽快对其实施报废国家补贴的政策。

3.5 降低农机管理中的各项收费。

“三率”水平不高, 农机手不愿意接受管理, 原因之一是现行的管理政策给农机手在接受管理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对于拖拉机, 尤其是小型拖拉机而言, 绝大部分是在农忙时进行田间自用, 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 经济效益低。因此, 降低管理环节的各项收费, 切实减轻农机手负担, 应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思路。因此建议:一是降低交强险费用。对于农民自用的小型拖拉机可不强制参加交强险或由财政负担其交强险费用, 对于大中型拖拉机由财政补贴一部分交强险费用。二是降低挂牌、办证、考试、年检费用。在挂牌、办证、考试、检验中仅对农机手收取工本费。为保障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对于因减少管理收费而给农机部门造成的经费困难, 由各级财政给予解决。

3.6 加大宣传力度, 创新工作思路。

一是加大对广大农机手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宣传教育, 利用各种方式、形式提高广大农机手的法制观念和安全驾驶操作意识, 减少违法违规驾驶操作农业机械的行为, 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率。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画册、影视图片等载体, 大力宣传农机监理法律法规, 提高广大农机手和群众的安全意识。二是要争取各级政府对农机安全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实践证明, 乡镇政府对于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开展和“三率”水平的提高起着关键作用。

3.7 加大培训力度, 严格培训过程。

一是加强对农机手的培训。农机手普遍文化素质不高, 安全意识不强, 在申领驾驶证前的培训环节, 应着重加强对农机手遵章驾驶、正确操作农机的教育, 遵守有关规章, 主动接受管理的教育, 使培训不走过场, 取得实效。二是加强对农机安全监理执法人员的教育培训。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教育, 以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 努力提高广大农机监理人员的执法和服务水平, 确保农机安全管理工作健康顺利的开展。三是做好阳光工程培训工作, 探索“阳光工程”培训与驾驶人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结合之路。

3.8 培养一支合格的监理执法队伍。

强化工程项目监理 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篇8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 青海乌兰 817199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电力技术监督的内容与意义,论述了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电力技术监管,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具体措施,以期进一步提升电力安全生产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生产;现状分析;技术监管;具体措施

前言

我国经济发展进程逐渐加速,城市不断扩建、规划,各种新型科技术逐渐应用,使电力需求量激增。而我国电力企业正处于不断改革、实践阶段,电力的生产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将直接关系到改革的实施及效果。近年来,由于各种高新设备的引入和使用,对电力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在工作中严格落实和实施不断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的水平。

1、电力技术监督的内容与意义

电力技术监督是电力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具体内容。它指的是按照科学标准利用先进测量手段以及管理方法,在对发电供电设备的质量管理过程中,从电能质量、热工、电测仪表、继电保护、节能、振动和特种设备等方面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安全水平、稳定性能以及经济性等标准,进行的监督、检查和调整。

我国的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工作,最早源于20世纪50年代,沿用前苏联的技术,主要是对水、汽品质的化学监测与计算。新中国成立后,开始了自己的探索工作,在20世纪50年代后,又增加了金属监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技术监督工作也在不断成熟。到20世纪90年代,技术监督工作已经诞生了相关的工作条例和实施细则。近几年,电力技术监督的内容日益完善,并将长期发挥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1.1 电力技术监督是促进发供电设备安全,保证经济运行的前提。通过技术监督管理,把各种电力操作行为,都置于规则制度的严格要求之下,尤其是设备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和标准。通过技术监督管理,将“安全第一”的理念渗透到每一项基础性工作。

1.2 电力技术监督水平标志着电力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也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基础。随着技术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电力科研的创新和进步,而在科研方面的创新和进步又会反过来促进技术水平的进步。这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能有效促进电力工业的科技发展。同时,加强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形成一种良性行业标准之后,能促进科学管理。而在现代条件下,高效的社会化表现为分工的细密化,分工细化需要技术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而标准正是这种统一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2、电力安全生产工作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也在稳步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都对电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能提供高效优质电能,会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安全用电,安全发电就显得更为重要。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在安全生产上依然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了电力的建设和投资,但是因为电力需求增大所带来的电网供应能力和结构性缺陷等问题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对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期望不断提高,于是,电力安全生产任务也在加大,责任更加艰巨。但纵观全国电网建设,从基建质量监督、施工器械维护到设备投入运行等一系列过程,长时间处于高强度运转,稍有不慎,就可能留下安全隐患,直接导致事故的产生。

电力行业的从业人员在素质上参差不齐。高水平的电力专业人才短缺,不少业务人员电力技术不够成熟,业务能力较差。系统内部也缺乏培训与配套措施,致使高度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交得技术动力不足。

3、加强电力技术监管,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安全意识

要树立并坚持“管理就是责任,责任重于泰山”的战略思想与原则,要坚持以身作则,起好带头作用,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与规章制度,将安全网络进一步完善。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电力企业都要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思想情况与工作情绪,不仅要用严格的制度要求他们,也要关心他们。因为电力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非常单调、枯燥,而且会随时面对可能出現的电力事故,在心理上必定会承受或多或少的压力。另外,电力企业更要重视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电力企业应该运用现有的资金实施最大限度的投入,从而吸引人才,更好的培养人才。电力企业应该从实际情况人手,引进掌握新技术的高端技术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储备人才;加强员工培训,企业可以适当开展技术比赛,积极开展前辈带新手的活动,不断加强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旧设备与新设备的操作能力与应对能力。

3.2 适当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仿真技术

如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模糊数学遗传算法等具有智能性的特别计算方法。这些虚拟却不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智能算法,补充了具体模型的不足,使得困难繁杂的控制过程变得十分直观,易于操作。比如山西电网近年来实现了电科院与外单位的合作,二者联合开发出了热工专业的过程动态研究系统仿真试验装置,将电力现场的问题搬到了实骏室进行研究,大力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这对于开展技术监督管理的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3.3 探索状态检修的可行性方案

电力发电供电设备也不是永动机,再好的材料也有磨损、坏裂的一天,所以,需要加强对电力设备的检修。但是,对其检修一直沿用老标准,即计划检修。计划检修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的例行检查。这一检修方式有一定弊端。因为自然条件的变化是无常的,设备材料的磨损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有的设备可能在外力作用下,根本不能支撑到下一次检修的时间。因此,在检修方式上要探索新的方式。状态检修就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案。它是根据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而实施的检修。美国已经有大约70%的电力企业采用了这种检修方式。状态检修是建立在切实有效的状态监视和诊断技术基础之上的,所以,它对技术监督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

3.4 积极开展寿命评估和缺陷管理工作

适时开展对供发电设备的寿命评估工作,加强有针对性地技术改造,及时淘汰落后,整合先进,为系统增加更多的生产能力。这一过程的展开,可以建立一个设备缺陷数据库,对于一些老化的、有缺陷的设备,记录其名称、设备的类型、电压等级、制造厂商、发现缺陷的时间等。在每一季度末尾.统计好待修设备内容,为下一季度统计形成参考。下一季度再根据完成情况,做好记录,作为下一季度的参考,以此往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根据国家电网提出的要求,在一系列基建安全活动大力开展的背景下,努力开发新技术,做好对电力的技术监督管理工作。通过不断深化对电力技术监督管理的认识,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监管措施,一定能够实现安全生产,为广大人民群众打造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提供优质用电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学宏,国华电力技术监督管理创新与实践[J],电力技术,2009,(12):15-17

[2]肖云莲,王敏,做好电力技术监督的措施[J],云南电力技术,2006,34(01):25

[3]张洁,建立和谐发展的电力文化[J],农电管理,2005,(10):44-45

[4]张 涛,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建议[J],价值工程,2010年02期

上一篇:淘宝客服售后记录下一篇:岩头小学2016关爱残疾儿童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