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复习求索真理的历程

2024-08-31

高三政治复习求索真理的历程(共2篇)

高三政治复习求索真理的历程 篇1

第6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2课时)

(东莞市光明中学 高三政治备课组 刘允琴)

一、考点整合:

(一)实践及其特点 P42-43

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 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注意:实践活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它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本质区别,因为人的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创造性特点。

2、实践的特点:实践具有(实践的三要素:实践的主体、实践的手段、实践的对象)、、。例

1、(06年重庆)下列活动中属于实践基本形式的有()

①医生治病 ②法官办案 ③文艺演出 ④调节分配结构 A.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报告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实践没有止境,说明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

A历史性 B.社会性 C.物质性 D.能动性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P44-46

1、实践是认识的、、、。

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错误)(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例

3、(06年重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B.主观符合客观的活动

C.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D.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活动

4、(06年江苏不定项)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

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C.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5、(2005·北京)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的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变化,并从认识论角度就当前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提出解决思路。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的认识要不断深化。人和自然资源的矛盾始终存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资源矛盾的严重性。(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实践的发展。要解决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必须形成对二者关系的正确认识,并以此为指导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限制人口数量,保持、节约资源,开发再生资源,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真理:P46-48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

2、真理的特点:真理具有、、。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这是因为: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二者概念不同。认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认识有正确的,有错误的,而真理是正确的认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

(2)联系:认识和真理、谬误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三者就其形式来说都是主观的,就其内容来说都是客观的。二者相伴而行,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相互转化

5、(2004·江苏)“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这句名言是指()A.真理与权威是相互排斥的 B.真理要靠历史和实践来检验 C.真理与权威是相互依存的 D.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

6、(04年广东 不定项)1930年,人们发现并证实了太阳系第9大行星——冥王星的存在。最近,美国科学家又利用先进的观察仪器,发现了比冥王星距太阳距离远30亿公里的“赛德娜”,认为这可能是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但许多天文学家对此提出了异议。这说明人的认识()

A具有不确定性 B.受客观条件制约 C.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D.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

(四)认识过程 P48-49

1、认识的反复性

(1)为什么认识具有反复性?(2)认识反复性的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的无限性

(1)为什么认识具有无限性?

(2)认识的无限性的过程: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过程: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它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例

7、(2003·全国春季)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卡尼曼教授在研究中发现单纯的外在因素不能解释复杂的决策性行为,因此将心理学的深入分析融入到了经济学中,从而为一个崭新的经济学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这表明了()A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借助心理分析 B.人们的认识不断地深化、扩展、推移

C.认识事物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D.客观形势发展了,主观认识也应跟着发展

二、难点解疑

1、“认识的来源”与“获取认识的途径”

获取认识虽然有两个途径,即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从根本上讲,无论是自己亲自获得的认识,还是前人或他人的认识,都离不开实践。认识只能在实践中获得,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2、认识的“根本任务”与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实践。认识的根本任务和最终目的又统一于认识运动的总过程。完成了认识的任务,则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达到了认识的目的,则实现了第二次飞跃。

3、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①含义不同,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理论是真理性认识的系统化。②认识和理论都有正确的东西,但又含有非科学的因素。真理、科学理论更深刻更符合事物的客观本质,真理、科学理论也需要发展(有条件性)

联系:①它们都来源于实践,主观性的东西,统一于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 ②它们的内容都是客观的,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们的形式都是主观的。③科学理论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真理性的认识。理论、真理、科学理论都属于人们的认识。

三、高考实战演练:

1、(05·江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实践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 C.全局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

2、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脍炙人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蓬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人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就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书是知识的源泉 C.科学的发展需要想象 D.要爱护环境

3.从英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克隆羊“多利”,到利用上皮细胞克隆出牛,再到今天科学家可以利用原位干细胞再造器官组织,生命科学不断取得重大进展。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C.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D.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性活动 4.下列观点与“实践出真知”相吻合的是„()

A.实践只产生正确的认识 B.认识来源于我们的头脑

C.邓小平理论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D.真理第一 5.(03年全国)“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6、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宣布,经过一个多月的测量确定,珠穆朗玛峰的新高程为8844.43米,1975年公布的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事实上,这次测量产生的高度变化,是由测量技术的改进得出的精确高度,珠峰高度究竟是升高还是降低还不能确定。这说明()

A.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变化是客观的 B.人们的认识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C.人们对珠穆朗玛峰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珠峰的高度随人们对它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

7.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而贩者,用猪羊胖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侯蚁人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

①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

③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④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要终身学习。从哲学角度看,主要是因为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为认识提出新的课题 B.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C.学习是认识的主要来源 D.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 质的提高

9.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

③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④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越强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06年全国)借助虚拟与模型方式设计改造对象的方案,是现代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环节,可以使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

①经实验室检验而尽可能完善 ②经实验室检验达到尽善尽美

③更好地指导实践并经受实践检验 ④在虚拟环境检验中变成直接现实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①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②理论和实践应当相结合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读书和实践是知识的来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十一五”规划最鲜明的特点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其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13.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社会主义新农村” 这一概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在全新理念指导下的一次农村综合变革的新起点。这种变化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正确认识只有在同错误认识的不断斗争中才能获得 B.认识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改造世界离不开认识世界 14.(不定项)“读有字的书,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这告诉我们()

A.认识要不断地深化、扩展和推移 B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C.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D.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15(不定项)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 B.认识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C.认识的根本任务和目 D.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16.(不定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因为()

A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B.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事物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D.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的特点

17.(06年广东不定项)过去,由于片面追求U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

A.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

C.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 D.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 18.(不定项)“科技奥运”是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之一。“科技奥运”意即在奥运场馆设计中注人高科技的内 容,如数字化宽带通讯、电子信息等计算机技术,使奥运比赛场馆更加现代化。奥运会是竞技体坛的顶尖盛会,同时也是尖端科技一展身手的舞台,纳米技术—这一20世纪90年代刚刚诞生的学科,已经从实验室蓝图落实为北京申奥的具体行动。北京申奥场馆建设的环保示范工程—首都体育馆,明亮鲜艳,馆内已经被使用了纳米技术的材料整修一新„„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总是要发展的 B.人们的认识需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C..规律是客观的 D.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造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19.目前,全球4000多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每天有1万余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发现艾滋病后,各国政府、社会各阶层也都纷纷投人了对抗艾滋病的运动,促使医学界竭尽全力研究预防治疗艾滋病。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的根本目的是获得理性认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20.(06年江苏)辨析: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比劳动更重要。

20.〔答案〕(1)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日益突出。(2)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既要尊重知识,又要尊重劳动。

21.(06年四川)材料一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叱,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

材料二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每亩物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

回答: 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10分)

21.[答案]①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认识随着实践不断深化和发展。②这一决策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我国农业实践形成的正确认识。③这一决策已经对当前农业问题的解决和农业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④这一决策在农业实践中逐渐形成,将随农业发展的实践不断完善。

高三政治复习求索真理的历程 篇2

模拟题

【2017年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2016年9月,袁隆平领衔的超级杂交稻第五期攻关项目第二次测产验收在湖南某地进行,攻关品种“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面对失败,袁隆平坦然接受。这一事例反映的认识道理是()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认识主体对于获得真理性认识没有影响 ③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没有价值

④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广湘24S/R900”的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这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正确;认识主体的实践水平、价值观等也会对获得真理性认识产生影响,不是没有影响,②错误;不成功的实践对认识的发展也是有价值的,③错误;此次测产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未能通过验收,说明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为B。

1.【2018年江西南昌二中】法国人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人戴维·维因兰德因各自独立研究粒子控制,改变了量子物理学理论只存在于“思维实验”中的现状,并首次让这个领域的研究向应用层面发展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说明()①科学实验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

②科学实验不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理论最终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18年广西桂林中学】2017年8月10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实现既定的科学目标。此次圆满完成的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和地星量子隐形传

态实验,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这表明()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实践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3.【2018年江西临川一中】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近期,国家频繁出台租房政策,其中引起大家广泛讨论的就是“租购同权”。“租购同权”政策的实施之所以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是因为()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人们对不同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③我国房价问题过于复杂,因而对其真理性认识并不唯一 ④该政策尚未经实践检验,是否为真理性认识尚存争议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2018年江西九江一中】2017年9月22日,中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完成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以及后续拓展试验后受控离轨,进入大气层烧毁。天舟一号的使命圆满完成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计划跨入第三步一一建成长期载人的大型空间站。从2019年起,中国将先后发射3个22吨舱段组成空间站。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进程表明()①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②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③实践活动受社会历史发展水平制约 ④实践发展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8年湖北襄阳四中】2017年1月,为了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作出了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的部署。这说明()①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真理 ②正确认识复杂问题往往反复才能完成 ③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推翻已经确定真理 ④史实是在认识深化的基础上得以检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2018年安徽师大附中】2017年8月底,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座谈会上,习近平介绍了中共十九大报告征求意见稿的形成过程,他希望党外人士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对中共十九大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中共十九大报告征求意见稿听取党外人士意见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党外人士的认识活动更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综合不同主体的认识有利于发现真理 ③认识得到不同主体的认同才具有针对性 ④每一个认识主体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8年云南昆明一中】2017年7月3日,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上强调:要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这要求我们()①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③要从贫困地区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④扶贫过程中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8年河南洛阳一中】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推进,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④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具体性和条件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8年北京四中】2017年10月16日,美中欧多国科学家宣布,通过全球约70个地面及空间望远镜从红外、X光、紫外和射电波等多个波段的观测,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同时“看到”由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但双中子星合并之后会变成了什么,依然没有答案。这表明()①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制约,实践工具的革新会推动认识发展 ②对某一事物真理性认识不会成为某代人的专利,它永远会昂首向前 ③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④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真理性认识必须在集体探索中才能发现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0.【2018年湖北黄冈中学】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为6.9%。在旧增长方式后继乏力、新增长方式尚未建立的关键转型时期,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各方人士都有自己的研判。争议集中在中国经济是呈“U型”还是“L型”态势,这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之间是相对的,互相包含和渗透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获得正确认识常需要多次反复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知识水平等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标

准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2018年河北衡水中学】2017年10月23日,中国科学家通过世界上最大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认识到,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比之前通常认为的要宽近26%。确定银河新的界限有助于研究星系形成和新的恒星的产生过程。这一发现进一步佐证了()①过去的真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不断推翻已确定的真理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2018年江西师大附中】2017年9月25日下午5时起,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微信启动页面的背景已经变了。新的地球照片变得更加清晰、云层更加细致,视角也由非洲大陆上空变成为了我们祖国的上空。这张照片是我国新一代静止轨道定量遥感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最新气象云图。“风云四号”是目前最牛的“地球摄影师”。和上一代相比,观测的时间分辨率提高了1倍,空间分辨率提高了6倍,大气温度和湿度观测能力提高了上千倍,整星观测数据量提高了160倍,观测产品数量提高了3倍。材料体现了()①先进的认识工具也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②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③实践是推动对宇宙的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人们能在否定以前认识的过程中接近真理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13.【2018年湖北黄冈中学】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了适当修改,把党的十九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思想战略写入党章。党章的修改是基于()

①真理在克服谬误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②实践的深入促进了认识的发展 ③真理是具体的,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 ④真理是有条件的,超出适用条件就会变成谬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18年贵州贵阳一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都在改变着世界。热衷于技术与发明创造的“工匠精神”是每个国家活力的源泉,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正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周礼·考工记》有言“匠人营国”。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

中国是一个并不缺乏工匠的国家,四大发明的发明者,都是了不起的工匠。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他们持之以恒,甘于为一项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奉献毕生才智和精力。在“互联网+”的风口上,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制造业更需要踏实专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

结合材料,谈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对人们探索真理的启示。

15.【2018年湖南师大附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自2017年7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制定的国家法律,是中医药发展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天灾、战乱和瘟疫,却能一次次转危为安,人口不断增加、文明得以传承,中医药功不可没。今天,中医“治未病”,彰显其独特的优势,解决了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为全球卫生治理提供了“中国处方”。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些人因中药超剂量使用而发生的中毒事件将中医药“妖魔化”。殊不知,中医典籍中提出“中病即止”,用药过量就会出现毒性反应。

有学者指出,中医药是一座有待挖掘的富矿,需要更多有识之士突破学科的成见和偏见,勇攀医学高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对将中医药“妖魔化”的观点加以批驳。

题后反思

解析 1.【答案】C 【解析】法国人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人戴维·维因兰德对粒子控制的研究,改变了量子物理学理论只存在于“思维实验”中的现状,体现了在实践的推动和检验下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③正确。法国人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人戴维·维因兰德对粒子控制的研究让这个领域的研究向应用层面发展,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正确。生产实践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实践活动,①错误。科学实验是实践的重要形式,同样具有社会历史性,②错误。2.【答案】B 【解析】中国科学院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实现既定科学目标,为构建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这表明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B项符合题意;ACD项均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3.【答案】D 【解析】“租购同权”政策的实施之所以会引发社会各界广泛讨论,是因为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同时是因为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该政策尚未经实践检验,是否为真理性认识尚存争议,②④适合题意,①③是错误的。故本题答案选D。4.【答案】B

【解析】①选项错误,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选项错误,正确的表述为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工具,这些工具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题目中,中国空间站的建设进程表明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活动受社会历史发展水平制约;故②③入选。选B。5.【答案】A 【解析】将“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说明正确认识复杂问题往往反复才能完成,人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丰富发展真理,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选项③说法错误,真理不会被推翻,只能被超越,排除;选项④说法错误,实践决定认识、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史实在实践不断深化的基础上得以检验,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6.【答案】C 【解析】认识具有反复性,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广泛征求党外人士的意见,有利于克服自身认识的局限性,综合不同主体的认识,发现真理,②④两项符合题意;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活动具有客观物质性,①观点错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具有差异性,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所以共产党就十九大报告征求党外人士意见,不是为了提高报告的针对性,而是为了综合不同主体的认识,发现真理,③观点错误。答案选C。7.【答案】D 【解析】“要坚决纠正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的问题,树立起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鲜明导向”这要求我们要从贫困地区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故选项③④符合题意;选项①说法错误,主观符合客观,排除;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8.【答案】A 【解析】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故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①②适合题意;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③错误,排除;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④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9.【答案】B 【解析】③选项的表述在题目中没有体现。④选项中“真理性认识必须在集体探索中才能发现”的表述错误。题目中,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到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的表述表明了

认识受到实践水平的制约,实践工具的革新会推动认识发展,故①入选。题目中,并同时“看到”由这一壮观宇宙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但双中子星合并之后会变成了什么,依然没有答案。这表明对某一事物真理性认识不会成为某代人的专利,它永远会昂首向前;故②入选。选B。10.【答案】B 【解析】真理与谬误不是相互包含的关系,①错误;人们对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存在着争议,这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获得正确认识尚需要多次反复,②正确;人们对未来中国经济的走向存在着争议,这表明由于主体的方法、知识水平等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③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是重要标准之一,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择B。11.【答案】D 【解析】真理并不包含谬误的成分,①错误;中国科学家通过新的认识工具取得了对太阳系宽度的新认识,这进一步佐证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应选;真理不能被推翻,③错误;人们通过实践取得了对太阳系宽度的新的认识,这种认识还将进一步发展,这佐证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应选。故本题答案选择D。12.【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的提高。认识工具的进步会进一步提升,说明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③项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①项说法错误;在实践的基础上修正和发展原有的认识,而不是在否定以前认识的过程中接近真理,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A。13.【答案】C 【解析】题目中,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章进行了适当修改,这是基于实践的深入促进了认识的发展,真理是具体的,应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故②③入选。①④选项与题意不符。选C。

14.【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出真知,要立足于社会实践。

②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随着过程的推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敢于面对困难,在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探求真理。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解析】本题要求谈工匠精神对人们探索真理的启示,因此所答理论的范围就限定在了认识

论的范畴。结合材料,考生可从追求真理要“踏实专注”,要立足于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追求真理要“持之以恒”,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追求真理要“精雕细琢”,要在从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中探求真理;追求真理也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等角度展开回答。

15.【答案】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医药在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中、在解决西医无法解决的医学难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验证了中医药成果的科学性。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中药超量使用与“中病即止”的中医理论是相冲突的,因超量使用而发生中毒事件与中医药本身是没有关系的。

上一篇:春天的一切作文600字下一篇:面试记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