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3.3冷链管理制度(共2篇)
2011.3.3冷链管理制度 篇1
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
一、疫苗和冷链设备实行专人管理,供应渠道严格执行:省—市—县—乡—接种门诊(接种点)。
二、年初根据免疫程序制定全县疫苗需求计划,每季度上报疫苗需求计划。
三、接收或购进疫苗时,应查看冷藏运输温度和记录。不接受不符合冷藏运输条件的疫苗。
四、接收或购进疫苗时,根据疫苗和注射器运输记录表,对疫苗和注射器的品种、剂型、批准文号、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温度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冷藏条件等内容进行查验核对无误后方可接收。
五、建立真实、完整、准确的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记录。认真记录疫苗和注射器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有效期、(分发、领取)单位、数量、(分发、领取)日期等。而且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六、冰箱内储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冰箱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底部,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
七、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在8℃以下保存,疫苗稀释液不得被冻结。脊灰疫苗-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
八、每台冰箱内部冷冻室和冷藏室要分别配有温度计,实行温度监测每天记录2次温度,且间隔不少于6小时。同时要对使用的温度计必须每年进行一次校检。做好停电、停机等记录。
九、疫苗分发使用时要遵循 “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合理分发。
十、县级根据乡级疫苗需求计划每两月运转疫苗一次,运输过程中必须使用冷藏箱,在启运和到达时填写冰排状态(冻结、冰水混合物、完全融化)。
十一、建立冷链设备档案,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账、物相符。冷链设备要经常进行保养,保持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严禁存放其他物品、食品、过期疫苗。
十二、县级对乡镇级疫苗和冷链管理每年督导4次以上,并及时反馈意见。
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疫苗和冷链管理制度
一、疫苗和冷链设备实行专人管理,供应渠道严格执行:省—市—县—乡—接种门诊(接种点)。
二、乡镇卫生院年初制定全乡镇疫苗需求计划上报县级控中心,每两月上报一次疫苗使用计划。
三、建立真实、完整、准确的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记录。认真记录疫苗和注射器的名称、生产厂家、规格、批号、有效期、(分发、领取)单位、数量、(分发、领取)日期等。而且记录应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四、冰箱内储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效期分类摆放;冰箱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底部,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
五、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肝疫苗在2℃~8℃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麻疹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在8℃以下保存,疫苗稀释液不得被冻结。脊灰疫苗-20℃以下保存有效期为2年,2℃~8℃保存有效期为5个月。
六、每台冰箱内部冷冻室和冷藏室要分别配有温度计,实行温度监测每天记录2次温度,且间隔不少于6小时。同时要对使用的温度计必须每年进行一次校检。做好停电、停机等记录。
七、疫苗分发使用时要遵循 “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合理分发。
八、每月1--10日对各接种点下发疫苗,各接种点在领取疫苗时必须坚持使用冷藏包,疫苗运转结束冷藏包上交卫生院统一管理,卫生院每次必须冻制足够的冰排。
九、对个别外观异常、破损、过期等失效疫苗和注射器在做好出库记录的同时,乡村两级和接种单位要将失效疫苗和注射器逐级上交至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处理。
十、每月20日前上报本乡镇疫苗接种报表、疫苗使用情况统计表。
十一、建立冷链设备档案,建立健全领发手续和登记制度,做到账、物相符。冷链设备要经常进行保养,保持清洁,做到无灰尘、无污迹,严禁存放其他物品、食品、过期疫苗。
武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大草滩乡卫生院 金钟镇卫生院 殪虎桥乡卫生院 三岔中心卫生院 盐井乡卫生院 马泉乡卫生院 四族中心卫生院 石川乡卫生院 草滩中心卫生院 东泉乡卫生院 新寺中心卫生院 武当乡卫生院
冷链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1、冷链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学习《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2、负责制定每年辖区内疫苗使用需求计划并逐级上报。
3、接收或下发疫苗时,认真核对疫苗批号、有效期、数量等,疫苗的存放必须符合要求,不得出现错误。
4、按照各接种点疫苗需求计划做到合理下发,建立疫苗运转及出入库台账登制度,并妥善保存备查。
5、随时检查冷链室电源、设备等设施的正常运行,保证冷链系统的正常运转。
6、每天上下午对存放疫苗的冷链设备进行温度监测,并如实记录,冷链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做好相关记录,并立即上报相关领导及时解决。
7、对下级单位每两月进行一次疫苗、注射器、设备的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
8、冷链设备必须做到专物专用,不得存放其他物品。
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1.3.3冷链管理制度 篇2
品牌国际化的含义。品牌国际化又称为品牌的全球化经营, 我国学者韦福样 (2001) 将品牌国际化定义为:品牌国际化是将同一品牌以相同的名称或标志、相同的包装、相同的广告策划等向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进行延伸扩张的一种品牌经营策略, 以实现统一化和标准化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低成本运营。
本文认为品牌国际化是将同一品牌名 (商标名) 以标准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方法向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品牌价值扩张和品牌输出的长期动态营销过程, 目的是获得国际化带来的利润。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品牌经营的现状
1. 我国品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
目前, 我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但却少有世界水平的品牌。商务部发布的报告表明, 全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不到20%, 自主品牌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低于10%, 称得上世界名牌的更是不多。
2. 我国现有的品牌可大致分为三类。
第一类:努力建树品牌, 并尝试国际化策略。比如我国的海尔和联想, 目前海尔已分别在北美、欧共体、中东等重点市场发展了30多家海尔专营点, 使海尔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及声誉不断提高。第二类:有意建树品牌, 但还力不从心。这类企业已为产品注册了商标, 但因管理水平有限, 资金实力不足, 未能创出自己的国际品牌, 比如我国的众多中小服装出口企业。第三类:没有品牌意识, 只有生产、销售观念。这类企业认为当前发展品牌是务虚, 缺乏现实意义。
三、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品牌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企业品牌观念认知滞后, 自我保护意识淡薄。
我国很多企业商标保护意识淡薄, 不少驰名品牌在海外被其他企业抢注。如海信公司被西门子公司抢注了“HISENSE”商标;“青岛”啤酒在美国被抢注;“竹叶青”在韩国被抢注;“阿诗玛”在菲律宾被抢注。商标被抢注使企业无形资产的受损, 也阻碍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步伐, 致使一些企业放弃了赖以生存的品牌, 失去了向海外进行品牌国际化的优势。
2. 品牌管理缺乏国际化战略。
我国企业经常不能把品牌的核心价值、品牌的定位、品牌的延伸范围等列入企业愿景中, 导致了我国的一些品牌形象模糊, 没有抓住品牌的定位。从长期实践看, 缺乏品牌战略的品牌传播很难塑造一个强有力的品牌。比如已经退出市场的“旭日升”冰茶, 其广告词由“越飞越高, 旭日升”到“一种好心情, 一种好滋味, 畅快的感觉总是最美”, 这些都没有很好抓住品牌定位, 从而最终导致了一个品牌产品的没落。相比Pepsi围绕着年轻主题展开的宣传, 两者效果有很大的差距。
3. 文化因素阻碍我国品牌国际化。
世界名牌在世界范围内, 能够融合当地文化, 引导消费行为。我国不少品牌的形式设计往往忽略了跨文化因素。如有的品牌仅有中文名称。有些品牌的标志设计具有太强的民族、地域或文化限制, 比如中国建设银行的铜钱标志, 不能够向国外消费者传达有效的信息。
4. 品牌的附加价值低,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缺乏创新性, 竞争力不强。
我国商品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为主, 出口增长依靠的是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 重视商品出口, 轻视品牌建设, 造成我国品牌附加值低, 国际认可度不高。
中国企业为政府主导型, 我国企业还没有成为研发活动投入和执行的主体, 从而制约着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5. 我国品牌缺乏国际知名度和忠诚度。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商品以“质次价低”的形象出现在国际市场上, 因而很多国外消费者在提到中国商品时, 联想到的是低品质、低价格、低档次。我国品牌的知名度与忠诚度很差。
四、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品牌经营的对策建议
1. 塑造正确的企业品牌观念, 加强品牌的保护意识。
改变以产品为重点的旧观念, 建立以市场和用户为中心的品牌观念, 以满足用户需求来获取利润作为企业的目标。另外, 在企业内部建立专业的品牌管理机构, 规范品牌管理。
2. 加速改革企业传统管理模式。
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和人文主义的管理理念。建立扁平化管理模式, 使信息传递速度加快, 增强企业的适应性。
3.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提升品牌技术竞争力。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推进企业科技进步, 是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因此, 企业应以市场顾客需求为导向, 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 通过技术发明、革新、合作以及技术引进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
4. 营造深厚的品牌文化是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的核心。
营造开放性的品牌文化, 使自己的品牌个性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在品牌设计上做到简洁醒目, 易识、易传诵, 使品牌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在品牌策划上, 充分认识和理解当地文化, 在广告中注入更多的当地文化意蕴, 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与忠诚。
5. 加强政府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改善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
政府要培育和扶持本国品牌的市场基础, 完善各项行政管理制度, 建立国家品牌推广机制, 设立国家品牌推广基金, 在国际事务中应加强对我国大型企业品牌的推动与协调, 强化中国品牌的促进措施。
参考文献
[1]徐慧东.浅议我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08) [1]徐慧东.浅议我国企业品牌的国际化策略[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08)
[2]华瑶, 崔媛, 杨蓉蓉.浅析中国品牌国际化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01) [2]华瑶, 崔媛, 杨蓉蓉.浅析中国品牌国际化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01)
[3]刘艳, 刘华生.中国品牌国际化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5) [3]刘艳, 刘华生.中国品牌国际化面临的难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5)
[4]胡定平, 张明.品牌国际化的含义阐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 (08) [4]胡定平, 张明.品牌国际化的含义阐述[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06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