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原则名词解释

2024-08-24

管理原则名词解释(精选8篇)

管理原则名词解释 篇1

买卖合同解释原则

一、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格式化

商品房买卖合同应该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但是,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 大多数商品房买卖合同呈现逐步格式化的趋势。我国《合同法》中对格式条款的定义为:“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格式合同的出现主要原因是,为了使合同更为快捷、简便,方便交易,在商品经济中格式合同的适用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同时格式合同大多以垄断为基础,且格式合同的普遍使用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垄断,如在商品房买卖中相对于消费者来说,开发商具有强大的经济势力,其在合同的缔结上也处于优势地位—买卖合同的制定者。出卖人就“难免利用其优越的经济地位, 订立有利于己, 而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 如免责条款、失权条款、法院管辖地条款等, 对契约上的危险及负担作不合理的分配”[1] 则导致缔约能力事实上的不平等,从而不利于消费者的保护。此时对格式合同作出准确的解释,对于正确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使格式合同条款保持合法性和公平性,是十分必要的。[2]因此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应当对格式合同作公平、合理的特殊解释,从而保护相对人的利益,提高合同的效力,保证交易安全,顺利实现双方当事人的经济利益。

二、商品房买卖合同格式化中常见的问题

(一)消费者订立合同的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为合同的制定者是开发商,消费者并没有参与到合同的制定中,商品房从预售到交付、使用、维修,各个方面的情况,消费者在签订时有些是难以预料,且有关的知识的掌握也有限。而开发商处于垄断地位,从其利益出发,制定格式条款,并且在行业中得到了普及,这样消费者的选择权利受到了限制,消费者更多的是接受了格式合同。可是在这背后,却存在着“承诺当事人常常根本不能违背或难以违背,不能进行选择的超公共权力的强制支配。这种强制是当事人自己难以克服的垄断和优势力量,是优势者凭借实力对社会弱者的强制乃至压迫”[3]的现实。

(二)合同中往往存在着不合理的条款,对消费者的权利带来了损害。格式合同的制定者往往不合理的分配风险,减免或免除自己的责任而加大相对方的责任。如规定消费者逾期交款的严格责任而开发商告知实际情况可延期交房,消费者逾期验房风险转移等条款。实践中格式合同对消费者的责任承担规定较多,而对合同的提供者,则是免责的较多,呈现出不对等。格式合同的制定者还常对消费者的权利进行剥夺,如出现瑕疵,不允许解除合同,而只能进行维修;产权证未按时办理,只进行赔偿,不允许解除合同等,这些都是对消费者权利的不合理限制。还有对消费者的侵权,如开发商擅自将楼顶的广告位租给他人使用;外墙使用权不属于买受人;允许个别消费者使用楼顶等。可以说不公平、不合理的条款是格式合同中存在的最大风险,也是纠纷的焦点,它显然是违背合同的公平原则的。

三、合同解释原则对格式化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规制

在商品房交易中,双方当事人因买卖合同而引发的纠纷大量存在, 司法机关对格式化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规制, 主要是通过行使其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司法审判权来实现,这就涉及格式合同中的解释原则。

合同解释是对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我国《合同法》第125条对合同的解释作了规定,即:“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合同文本采用两种以上文字订立并约定具有同等效力的,对各文本使用的词句推定具有相同含义。各文本使用的词句不—致的,应当根据合同的目的予以解释。”解释合同的目的,在于探求当事人意思表示中所表示的真实意思。[4]格式合同的解释是根据一定的事实和原则对格式合同的内容的含义所作出的说明,鉴于格式合同所具有的一般合同所没有的一些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往往体现当事人由于实力的悬殊而产生不公平的后果, 所以格式条款的解释作为合同解释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符合合同解释的一般规则,但其又有自己特殊的解释规则。而这些特殊的解释规则也体现了国家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该类合同加以规范、制约,使失衡的权利义务得到平衡,体现法律的公平。

《合同法》第41条规定格式条款的解释规则:“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可见格式合同在适用《合同法》125条规定的一般规则同时,同样要遵循以下特殊规则。

(1)通常理解标准解释原则。是指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时,对用语应当按照通常的理解进行解释,就是说应当按照一个合理人的标准来进行解释,法官应当考虑一个合理的人在此情况下对有争议的合同用语所能理解的含义,以此作为解释合同的标准。[5]格式合同不是为特定消费者制定的,而是为不特定消费者制定的。[6]具体而言,格式合同的理解不应以合同制定者的理解而是应以一般人的理解解释;对于某些特殊的专业用语应作通俗的一般的理解;如果该格式合同在行业中长期使用,合同制定者与消费者的理解不同,则应以消费者的`理解为标准进行解释,因此在商品房买卖格式合同发生争议时,不应以该的制定者(开发商)的理解进行解释,而应以大多数房屋交易者,尤其是消费者通常的、合理的理解标准进行解释。

(2)不利于条款制定人标准解释原则。也有学者称之为调和解释规则或利用者不利益的解释原则。[7]这一原则起源于罗马法“有疑义时,应作不利于条款制订人之解释”,英美法和大陆法都采纳了这一原则。正如上所述,合同的制定者利用优势地位,从己方利益出发制订条款,可能对相对人的利益造成侵害,而格式条款的不利解释原则的目的就是为了公平地分配了风险、义务,给弱者以特殊保护,纠正由于经济地位的优势而给相对人带来的不利, 限制权利滥用,从而使双方当事人都在公平的环境下,实现真正的契约自由与正义,其有利于维护正常交易秩序,保障消费者利益。在商品房交易活动中,开发商作为格式合同的制定者经常使用不明确的文字以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故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在格式条款语义含糊时作不利于合同制定者的解释,这对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的有效解决,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3)非格式条款优先标准解释原则。格式条款与非格式条款相抵触时,非格式条款效力优先原则。在一个合同中既存在格式条款也存在非格式条款时,两者的规定不一致时,会对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此时,非格式条款的内容优先于格式条款的内容,因为格式条款是合同提供者制定的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具有一般、通用的合同内容,而非格式条款是双方当事人协商的结果,更能反映出真实的意思表示。但应当注意, 如果非格式条款更不利于消费者,则应认真审查与之相应的格式条款是否存在无效或可撤销的原因, 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如格式条款比非格式条款更有利于相对人,相对人却不知情下签定了非格式条款,此时则应适用对相对人有利的格式条款,如在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有关房屋面积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更有利于相对人,相对人在不知该格式条款经过法律解释的规制,且该规定合理的情况下,格式合同的制定者,利用其优势地位与消费者签订了“个别商议”,形成不利于消费者的个别条款,此时,格式条款优先。在商品房买买合同中,先前订立的格式条款与个别商定的条款不一致现象时常发生。个别的约定条款优先,更有利于保护商品房消费者的利益。

在格式合同中还应遵循公平原则。《合同法》第39条:“采用格式合同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对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责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 由于格式合同限制了相对方合同自由,为了保护意思表示弱势方,使合同平等、公平,因此,在对格式合同进行解释时遵循公平和诚实信用的总的原则格外重要。可见我国《合同法》对格式合同条款的解释的规定,确立了解释向消费者倾斜的原则,对商品房买卖合同格式化权利的滥用,起到了规制。

四、对格式化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原则的几点思考

1、格式合同解释权的归属。即格式合同解释主体 “合同解释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不明确、不具体的合同内容归于明确、具体,使当事人间的纠纷得以公平合理解决。因此,在合同解释实践中,当事人间在不发生合同争议或虽有争议但已协商解决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般意义上的合同解释,是没有法律价值的;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依赖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等诉讼参与人的解释,也无法实现合同解释之目的。真正具有法律意义的合同解释,只能是在处理合同纠纷过程中,对作

为裁判依据的事实所作的权威性说明。”[9]可见,对于格式合同只有有法律拘束力的法院或仲裁机构为合同解释主体,才能更有利于格式合同相对人请求司法救济权的保护。在商品房买卖格式合同往往规定对格式合同的解释、修改等权利掌握在制定者一方,如“最终解释归本公司所有”之条款,显然,如承认格式合同的提供者有权解释显然是不合理的。

2、应对格式合同中的“异常条款”加以规制。“异常条款”又称不寻常条款,指依交易的正常情形显非相对人所能预见的格式条款。如果格式合同中某一条款过于异常以致于无法期待消费者预期该条款出现于格式合同所适用的交易种类中时,该条款视为未订入格式合同。[10]如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对标的物瑕疵之认定规定只能以出售房屋单方面标准确认的。而此标准相对方有可能难以预见。异常条款不得订入格式合同已成为各国立法的通行作法。德国《一般契约条款法》第3条规定,一般契约条款中的约款,依其环境,特别是考虑合同的外形,是如此地异于寻常,致与条款使用人订约之相对人无从预见,视为未订入合同。我国台湾地区《消费者保护法》第14 条也有类似规定。可见此异常条款是明显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条款。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我国也应确立“异常条款”视为未订入格式合同的解释原则。

五、结束语

在商品房买卖格式合同关系中,缔约双方的地位并不平等, 合同的制定者居于优势地位,而相对人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只能就是否接受格式条款进行意思表示,因而其合同自由受到了限制。因此, 对格式化商品房买卖合同的解释应当采取特殊的解释规则。这些解释规则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是严格限制出卖人的权限, 从而更有利于保护广大消费者。在解释格式合同时,围绕这一精神,通过通常理解标准解释原则、不利于条款制定人标准解释原则、非格式条款优先标准解释原则、公平原则,从而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保障和实现契约公平,有助于实现商品房合同买受人和出卖人之间的正义。当然合同解释的主体是法院和仲裁机构,合同解释原则的明确有利于指引法官如何行使裁量权以期得到合法有效公正合理的解释结果,并由此而达到限制裁量权目的的法律规范,可见格式合同疑义之解释是实现格式合同司法规制的目的,这样格式合同解释原则也就构成了格式合同司法规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1] 王泽鉴:《债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 杨立新.:《疑难经济纠纷司法对策(第1集) 》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3] 安心:《记对不公正标准条款的行政干预》,《法学》(沪), 第4期。

[4] 梁彗星:《自由心证与自由裁量》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5] 王利明:《合同法研究(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6] 杨立新:《对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的评析》政法论坛,1999, (6)。

[7] 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8] 郝向耕:《浅谈格式合同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经济师》2000 年第1 期。

[9] 苏惠祥:《中国当代合同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

[10] (台) 刘荣宗 :《定型化契约论文专辑》 . 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32.。

管理原则名词解释 篇2

合同解释是指对合同条款及其相关资料所做的分析和说明。广义上的合同解释是对合同条款及其相关资料的含义加以分析和说明, 任何人都有权进行。而狭义上的合同解释专指受理合同纠纷的法院或仲裁机构对合同及其相关资料所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分析和说明。本文所指的保险合同解释属于狭义的合同解释。法官或仲裁机构对合同争议引起的法律纠纷进行判决或仲裁过程中往往需要运用多种合同解释方法对合同条款的准确含义等进行明确界定, 以明确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从而做出正确的裁决, 实现依法治国。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较为详细全面的合同解释方法。第四十一条主要是规定格式合同的解释原则, “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 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 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 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条是合同解释规则的一般性规定, 即在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 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 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保险合同遵循合同解释的一般原则, 同时又带有它自身特点。保险合同的解释原则包括:文义解释、意图解释、解释应有利于非起草人和尊重保险惯例的原则。文义解释原则是指按保险条款文字的通常含义解释。意图解释是以当时订立保险合同的真实意图来解释合同。尊重保险惯例的原则是指保险合同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应当按照保险行业的通用含义来解释。而解释应有利于非起草人, 即有利解释原则, 相较于前面三种解释方法, 则在保险合同解释原则中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位置。

二、有利解释原则

有利解释原则, 即有利于非起草人原则, 是指在保险合同条款可作出两种以上解释的情况下, 应当按照最有利于保险合同非起草人 (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 的方式予以解释。它源于古罗马法的“疑义利益”法谚 (即“有疑义应为表意者不利益之解释”) , 被用于保险合同始于1536年英国的一个判例。

1536年6月18日, 英国保险人理查德·马丁承保了威廉·吉朋的一份人寿保险, 保险期限12个月。被保险人吉朋在1537年5月29日死亡, 其受益人请求保险人支付保险金却遭拒绝而引发纠纷。双方争议焦点在于对保险期限的理解:保险人认为保险期限应以阴历每月28天计算, 所以该人寿保险已在5月20日就期限届满, 因此保险事故不发生在保险期限内, 不应赔付;而受益人认为应按公历每月30天计算保险期限, 所以保险事故就发生在合同有效期内, 保险人就该赔付保险金。最后法院做出了有利于受益人的解释, 判定按公历计算其保险期限。

随后, 有利解释原则开始出现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保险法中, 成为保险合同解释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有利解释原则背后依据

从1536年至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的有利解释原则, 眼下也时常被用于保险纠纷的解释之中。此原则背后存在和发展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 保险合同是格式合同, 具有附合性。保险人在拟订合同条款时, 会充分考虑自身利益, 却难以兼顾非起草人的利益。而投保人对于合同条款的内容一般不能更改, 只能被动地在接受与否中进行选择。

其次, 保险合同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较高的技术性, 而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相较于保险人欠缺相关专业知识, 且因自身经济能力有限而使之获得专业中介机构的服务受到限制, 所以倘若保险人滥用保险技术而使保险合同当事人因条款发生歧义引发保险纠纷, 就会使非起草人处于不利地位。

由此可以看出, 保险合同起草人与非起草人在保险交易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保险合同起草人处于有利地位而非起草人处于弱势地位。所以向保险合同非起草人的弱势地位进行倾斜性的保护, 按照最有利于保险合同非起草人的方式予以解释, 将有利于保护非起草人的合法利益, 平衡起草人与非起草人双方利益, 以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

既然有利解释原则是出于保护保险合同非起草人, 那是不是只要保险人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就保险合同条款发生争议,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就应该作出不利于保险人的解释与判决呢?

四、我国有利解释原则的适用限制

我国保险立法起步较晚, 1995年才出台《保险法》, 其中, 第三十一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 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2002年对《保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正, 但有关有利解释原则部分基本没变, 2009年在此基础之上对有利解释原则作了修改, 明确了其具体使用情况, 使有利解释原则得到完善。我国《保险法》 (2009年修订版) 第三十条规定:“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 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 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合同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从2009年版的新《保险法》的修改和完善中可以看出, 有利解释原则的适用是有限制条件的,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合同条款要有两种以上解释, 并对其理解产生争议。如果保险条款用语明确, 清晰无歧义, 就不适用该原则, 也就不能作有利于非起草人的解释。

(2) 合同解释的一般原则不能解决争议。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 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 即按保险合同的有关词句、有关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条款真实意思。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 若按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后, 能够使双方理解达成一致, 就不适用有利解释原则。只有当合同解释的一般原则未能解决争议时, 才可以考虑有利解释原则, 也就是说有利解释原则不应优先用于解释有争议的合同条款。

(3) 保险条款为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格式条款就是合同条款由起草人预先拟定, 非起草人只能表示全部同意或者不同意的条款。随着经济发展, 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学习方式增多,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专业知识的了解逐渐增多, 其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这使得保险合同双方传统的不平等局面悄然发生着变化。比如, 一些大型保险经纪公司为了适应顾客的需要, 自拟保险单或者代表投保人与保险方进行保险条款的磋商, 此时订立的保险合同就不再是格式合同。此外, 由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拟定的特约条款是双方共同意志的体现, 也不属于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因此, 在这些情况下, 当保险双方发生争议时, 就不该草率使用有利解释原则。倘若一味地优先适用有利解释原则, 反而容易导致对保险人的不公平, 有违有利解释原则的初衷。

只有在以上所述的适用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下, 才可考虑使用有利解释原则。它仅适用于格式条款, 就格式条款的争议, 应先按通常理解及合同法的一般解释原则去解释, 若仍存在争议, 才适用有利解释原则, 即有利解释原则是放在保险合同解释原则的第二位考虑。

由此可见, 有利解释原则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原则, 我们只有在司法实践中牢牢把握好有利解释原则适用限制的尺度, 才能较好地发挥它保护非起草人合法利益和维护公平市场秩序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绪瑾.保险学 (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管理原则名词解释 篇3

关键词: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程度副词修饰名词

【中图分类号】G640

一、交际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人与人的交际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进行成功的交际更是一门值得人们永久学习的艺术。而在会话交际中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无疑对我们是有利的。

1、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提出的,他认为,会话能够顺利的进行需要双方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准则,就是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包括四项准则:

(1)质的准则:说话要真实。

(2)量的准则:所说的话应包含交谈目的所需要的信息。

(3)关系准则:所说的话必须是有关的,要切题。

(4)方式准则:所说的话要清楚,有条理,简练。

遵守合作原则会使交谈者求同存异,顺利的进行交谈,达到最佳交际效果;而违背合作原则,则会增加话语理解的难度,导致交际失败的可能性增加。

2、礼貌原则

英国学者利奇提出了会话中的“礼貌原则”。

礼貌原则有六项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礼貌原则的核心概念是“面子”,所谓“面子”是指人们具有并希望别人重视和称许的一种自我形象,礼貌原则的信念是说话时尽量委婉,不要伤害别人的“面子”。礼貌原则和中国人谦虚谨慎的说话风格不约而同。

二、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探究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的合理性

1、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符合合作原则

第一: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在语义表达上真实有效,生动形象,符合质和方式准则。

(1)虽然我们都已经二十四五岁了,可在父母和老师的眼里,我们还是“很小孩儿”。

小孩儿是年龄小的孩子即儿童,而“我们已经二十四五了”绝对不是儿童,所以可以想到是说“我们”是具备小孩的一些特质,如:天真幼稚、活泼好动、不能照顾好自己,马虎大意,思考事情不周全等等。这样“很小孩”把我们的特点都生动的描写了出来,充分表现了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不放心和关爱。而如果仅仅是用“像小孩一样”来替代“很小孩”,虽然意思相近,但是显得整句话平淡无奇,表达直露,完全没有“很小孩”形象生动,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2)繁漪是《雷雨》中性格“最雷雨”的。

(3)这本书“很垃圾”。

以上例子都很生动形象,并且真实,表达效果很好,特别富有表现力,而质和方式准则也要求所说的的话要真实和切题,所以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充分符合质和关系的准则。

第二,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结构清楚简练,概括能力极强,符合量和方式准则。

(1)解放军战士总是“很阳光”,而且“特别男子汉”。

“很阳光”概括了解放军战士思想单纯、胸怀坦荡、积极向上;“特别男子汉”显示解放军战士勇敢、有担当,豪爽直率。仅仅两个词组就蕴含了这么多意思,可见程度副词修饰名词这一结构概括能力很强,言简义丰,而且有条理,简练,易于理解,恰好符合量和方式的准则。

2、程度副词修饰名词符合礼貌原则

在会话中人们都要遵守合作原则,但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人们往往出于礼貌和为了达到其他目的,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言外之意让听话者去领会。

程度副词修饰名词隐含意义丰富,其表达意义也就相对委婉,从而可以照顾到别人的“面子”,使我们有礼貌的表达,也就符合礼貌原则。

(1)你也“太老佛爷”了!什么都要我来干。

“太老佛爷”隐含了什么都不做,只会指使别人,要别人伺候和要别人供着的语义特点。而在语言交际过程中,程度副词修饰名词这样的表达显然比直接抱怨和指责别人更委婉,也让听话者更容易接受,不会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还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2)做人不能“太葛朗台”。

(3)有些人“很小市民”。

我们都知道“葛朗台”代表着吝啬,贪婪,自私,觉得钱是最重要的。“小市民”代表斤斤计较,爱占小便宜,庸俗,目光短浅等。这些词听着都很刺耳,而换成“太葛朗台”“很小市民”后大家仍然明白所代表的意思,而听着又温和委婉些,符合语言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总之,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是符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从而更有利于语言交际,它的存在是有着合理性的。

三、程度副词修饰名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

1、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有利于外国学习者更好的理解和表达汉语。

在外国朋友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名词是比形容词更好掌握的。又由于程度副词修饰名词这一结构自身的优点——语义表达上真实有效,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结构清楚简练,概括能力强;表达上含义丰富,温婉含蓄;也就更便于使外国朋友在词汇量有限的情况下理解和表达出更多的含义。

2、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有利于实现对外汉语的教学目的。

我们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由程度副词修饰名词这一语法结构所造出的词组已经广泛的运用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和媒体网络传播中,并且这样的词组越来越流行。如果外国学习者不掌握这一结构,会不利于其理解和表达。相反,如果外国学习者掌握了这一结构,会提升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而我大胆的认为掌握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有利于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看,程度副词修饰名词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而由于其自身的优点,更决定了它是一种值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意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管理名词解释 篇4

体育管理:一定体育组织中的管理,通过实施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协调体育管理客体的活动,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效益: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效益是有效产出与其投入的一定比地关系。

体育管理因素:体育管理系统内在构成的基本元素.体育管理环境: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并决定体育管理活动的诸种客观因素的总和。体育管理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本质特征在于寻求与外部环境的协调,适应,以提高系统功效,不断满足社会增长的体育需求。

1. 不同的体育管理主体具有不同的管理环境。

2. 不同的管理环境对同一体育管理主体影响和作用的程度与效果不同 3. 相同的管理环境对同一体育管理主体影响和作用的程度与效果不同

体育管理原理:对体育管理活动的实质及其基本运动规律的概括,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具有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体育管理原则:依据对体育管理原理的认识引发而来的,是由人们规定的行动准则。体育管理原则的确立,固然应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但是有一定的人为因素,为了加强其约束性,一般带来指令性和法定性,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这正是体育管理原则与原理相区别的根本所在。

系统原理:系统理论认为,任何一种组织都可被视为一个完整的开放的系统或某一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在认识和处理管理问题时,应遵循系统原理的观点和方法,以系统论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管理是合理配置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这种追求资源最优配置的过程正体现了系统最优化的思想实质。根据系统论的基本知识,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环境适应性。系统原理是指为实现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对管理现象进行分析的规律的概括。人本原理:一切经济系统的运行离不开人的服务,人的劳动与人的管理。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人及人的积极性,因此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人本原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这是管理理论发展到20世纪末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观点: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事管理的根本目的。人本原理体现了在管理活动中行为科学,心理学等多种社会科学的综合运用。

动态原理:管理的动态性体现在管理的主体,管理的对象及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上,组织的目标,管理的目标以至组织内外环境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这说明不存在固定不变的管理模式,也不存在普遍适用于任何组织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管理实践反复证明,有效的管理是一种随机制宜的管理。因此,动态原理要求管理者应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在处理管理问题时避免僵化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凭主观臆断行事,而是根据管理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

效益原理: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最佳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效益原理,是指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取得更多的劳动成果的理论。这一原理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比如,运动训练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优秀运动员的利用率和训练成功率,以期用尽可能少的经费投入和物质消耗,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

责任原理:为实现组织目标,挖掘人的潜能,应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各个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必须承担的与此相应的责任。遵循责任原理制定的责任制,在运动训练管理中已经得到广泛地运用,如目标责任制,风险金等。

竞争原理:两方相争,优胜劣汰,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界是这样,人类社会也是这样。竞争更是体育运动的突出特征,在体育管理中处处存在竞争,时时有竞争。有竞争,就有压力,有压力就要奋斗和拼搏。竞争原理就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为了各自的目标和利益,相互竞争,以求取胜的理论。

体育组织文化:运动队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具有本体育组织文化特色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及精神风貌的总和。它属于软文化管理的范畴,使体育组织文化的自我意识所构成的精神文化体系。

目标: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企望达到的境地和标准。管理组织的目标具有方向性,层次性,网络性,挑战性和可考核性的特点,它是体育管理组织中一切成员的行动指南,具有导向,激励,标准和凝聚的作用。

目标管理:是以预定最优的最终结果为目标,通过展开目标并落实到各层次,各部门和每位员工,使各项管理工作围绕实现该目标所开展的综合管理过程。原理:把任务转化为目标,用目标指导行动,从而实现由被动的任务式管理转向主动的以目标为中心的管理。特点:以目标为中心,面向未来,系统整体,重视工作绩效,重视人的因素的管理

决策: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借助于一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并组织实施的全部行为过程。实质:决策是一个过程,一种行为选择,决策方式在不断的演进。

体育战略:体育组织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具有长远性,规律性和总体性的谋划。它是一个体育组织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对组织的战略目标,方针政策,战略重点,步骤和措施等的高度概括。

体育战略决策:通过对体育运动的全面分析,判断和发展前景的科学预测,而对关系体育运动发展全局的各类问题进行的科学筹划。

体育工作决策:由组织的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在自己的管理范围 内,针对有关业务所作的决策。具有战术性,时效性,决断性,程序性和经验性。

组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组织作为动词来解释,认为组织是为了达到管理目标,将管理诸因素协调起来的活动过程,管理的组织职能即指这种活动的作用和功能。两一类作名词来解释,认为组织是为了达到共同目的,有关人员同心协力并按照一定的程序组成的组织结构形态。

体育管理的组织:为了有效地实现体育组织的既定目标,通过建立体育组织机构,确定工作职责,权限,协调相互关系,使体育管理诸要素合理有效的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活动过程。它主要包括两个含义:一是体育组织设计,二是体育组织实施。

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管理的机构与组织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体育体制:是体育工作的组织制度,是实现体育事业目标的组织保证,具体指体育组织的机构设置,组织形态,权限划分和权力运行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其核心是体育的机构设置,权力分配以及运行机制。)国际体育组织:国际开展现代体育活动的具有权威性的组织管理机构,是各种国际性综合运动会和单项竞赛的审批与承办机构。

体育领导:是体育管理的一种职能,是在体育组织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共同参与下,依靠领导者的影响力,组织,协调和指导个人或集体,在一定的客观环境条件下实现体育组织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控制:根据管理活动既定的目标指标与标准,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发现偏差,找出原因,并根据环境及条件的变化,采取调节措施,使组织的活动依照预定计划进行,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前馈控制:控制系统为了使计划未来的实施结果与预期目标相符合,在管理活动实施之前所采取的控制活动形式。它的特点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结果及其偏差进行预先控制。

现场控制:发生在计划实施过程之中的控制。其特点是在行动过程之中一旦发生偏差,马上予以纠正,其目的是保证计划实施尽可能少的出现偏差,从而确保计划实施质量。

反馈控制:根据已取得的管理系统运行结果的信息,对照计划目标的标准进行衡量与评价,发现是否存在偏差,分析系统运行的变化状态及其原因,对下一步的行动做出进一步纠正。它 的作用发生在行动结果之后,是针对已经产生的活动结果而采取的控制,其特点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的结果上。

创新:在体育管理过程中,对系统的目标,体制,环境等进行不断的改革,以利更好地实现系统目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包括引进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新市场,控制新原料的新供应来源和实现企业的新组织五种情况。体育管理的创新职能包括以下几个含义:体育管理创新是一个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是创造性改革的实践活动;是提高系统水平,创造更高的综合效益的根本职能。

体育管理创新过程:指从创新构思产生到创新结果实现,直至创新成果的应用等一系列活动及其逻辑关系。体育创新过程是体育运动实践中从寻找问题,到提出构想,(立即行动)迅速行动,坚持革新等环节的持续活动过程。

体育创新机制:体育组织不断追求创新的内在机能和相应的运转方式。是实现体育创新的基本途径。

饭店管理名词解释 篇5

1.饭店:饭店是指能够接待旅居宾客及其他宾客,并为他们的旅行和社会需求提供住宿、饮食、购物、娱乐及其他服务的综合性、服务性企业。

2.饭店产品:饭店产品是饭店在经营过程中为宾客在饭店期间提供的使用价值的总和。3.委托管理:所谓委托管理就是业主委托饭店集团或饭店管理公司管理饭店。第二章:

1.创造顾客:所谓创造顾客,是通过饭店的经营,把消费人群中的一部分变成本饭店的消费者。

2.顾客满意:所谓顾客满意就是指顾客对饭店产品的期望值得到了物有所值或得到了物超其值。

3.市场定位:饭店市场定位是在分析市场的基础上,确定饭店的目标市场和客源主体,据此确定饭店的产品特色和经营特色。

4.主题饭店:所谓主题饭店是指在市场定位的前提下。以自身特有的产品特色和文化特色来体现饭店经营的主要内容,从而使饭店产品带有明显的市场特征和品牌联想。

5.低碳饭店:是将环保低排放理念植入饭店建设和经营之中,使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成为饭店运营的基本模式。6.绿色饭店(必考):绿色饭店是指饭店在规划、建设和经营过程中,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健康为理念,以科学的设计和有效的管理、技术措施为手段,以资源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为目标,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服务的饭店。

7.领导者:领导是利用权力和影响力,指挥、带领、引导、鼓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的各种活动的过程。第三章:

1.饭店产品:饭店产品是指宾客在饭店期间,饭店出售的能满足宾客需要的有形物品和无形物品的使用价值的总和。

2.人性化理论:现代饭店的人性化理论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包含着顾客满意和员工满意两层含义。

3.饭店管理:饭店管理,是指饭店管理机构和管理者在了解客观对象的前提下,为了有效实现饭店的规定目标,执行决策、组织指挥、沟通、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形成最大接待能力,完成业务过程,保证饭店三重效益的活动的总称。第七章:

1.饭店营销活动:就是饭店经营者为造就宾客满意的基础上实现饭店经营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2.饭店营销组合策略就是饭店对自己的可控制的各种营销因素进行分析,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使各个因素协调配合,发挥整体功效,最终实现营销目标。3.绿色营销:绿色营销观念认为,饭店的服务对象不仅仅是单一的宾客,还包括整个社会、整个环境。第八章:

1.饭店创新,是指饭店或其成员根据不断变化的宏观和微观环境以及主客观情况,运用新理念、新思想来对待随时出现的各种新事物,用新的方法和途径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第十章:

管理信息系统 名词解释 篇6

?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

?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 管理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 信息稳定系数:是指某类信息项目的总数中在规定期内(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项目所占的比重。稳定系数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 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变动项目数/信息项目总数

? 战略信息:是提供企业高级管理者进行战略决策用的信息。包括系统内外,过去和现在,各种环境的大量信息。

? 管理信息系统:是为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处理,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业务信息和决策信息的系统。

? 决策支持系统:是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DSS并不代替决策者做出决策,而是为决策者提供一个分析问题、构选模型和模拟决策过程及其效果的决策环境,以提高决策人员的决策技能和决策质量的支持系统。

? 主管支持系统:也称为主管信息系统,它是专用于辅助高层管理人员获取和运用有关信息,以支持决策为主要任务的信息系统。

? 电子数据交换:是结构化数据根据一组规则,在参与者之间自动地传递。它的主要功能是在某一公司的电子计算机与用户或卖方等贸易伙伴的计算机之间传送和接收具有标准格式的贸易单据。

?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是将企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以及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不同类型的子系统连接起来,组织而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称为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即CIMS。

? COPICS:是面向通信的生产信息与控制系统的英文缩写。它是美国IB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

? 关系模型:关系(式)模型是一种新的数据模型。它是建立严格的数学理论,集合论和谓词演算公式的基础上的,它提供的逻辑结构简单,数据独立性强,存取具有对称性、操纵灵活。

? 数据库: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的,相互关联的为多个用户或应用共享的数据集合。

? 数据库系统(DATA BASE SYSTEM):是指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它一般应当由数据库、计算机硬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和数据管理)四个部分构成。

?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帮助用户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简称为DBMS(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由数据描述语言(DD?)、数据操作语言(DM?)、其它管理和控制程序三部分组成部。

? 选择:从二维表(关系)中选择一部分满足条件的元组的操作叫做选择。

? 投影:在二维表(关系)中对属性的选择操作叫做投影。

? 连接:通过比较、投影运算,将两个二维表(关系)连接生成一个新的二维表(关系)的操作叫做连接。

?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运行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写为DBAS

? 数据库文件:FOXBASE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FOXBASE中把一个关系统称为数据库文件,这存储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其文件扩展名是.DBF。

? 记录:FOXBASE是关系数据管理系统,在FOXBASE中把一个关系称为数据库文件,在关系中的等每个元组都叫做数据库文件的记录。

? 字段:FOXBASE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在FOXBASE中把一个关系称为数据库文件,在关系中的每个属性称之为字段。

? 常数:在操作过程其值不发生变化的量叫常量。其中的数值常量,也叫做常数,它由可以参加运算的正负整数、小数和零组成。

? 变量:在常数过程中其值可以发生变化的叫做变量。在FOXBASE中变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数据库文件中的字段变量,一种是游离于数据库外的内存变量。

? 表达式:一般把通过运算符联接起来的同类数据(如常量、变量、函数)的运算式叫做表达式。表达式的运算结果叫做表达式的值。在FOXBASE中表达式的含义比较广泛,它可以是一个常量、变量或函数,也可以是一个运算式。

? 函数:函数实质上是系统预先编制的程序,调用函数实际上就是执行程序,但是它的调用格式比较简单方便。每个函数都是由函数名和圆括号构成。有些函数需要在圆括号中加入参数,有些函数不需要在圆括号中加入参数。

? 当前工作区:FOXBASE为用户提供了10个工作区,可以同时打开10个数据库文件,但是任何时候,只能对其中的一个文件操作。这个文件所在的工作区就叫做当前工作区。

? 排序:排序的操作是要产生一个与当前数据库文件记录排列顺序不同,面内容相同的文件。需要用户指明按哪些字段值的大小来排列记录的顺序,这个字段叫做关键字。

? 索引:索引文件可以实现排序文件的全部功能。而索引文件只对索引项排序并生成一个对应表。这样做即消除了大量数据的冗余,又提高了排序的速度;但因为索引产生的只是一个对应表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库文件,所以索引文件是不能脱离原来的库文件而独立使用的。系统工程默认的索引文件的扩展名是.IDX

? 过程: 根据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对于一个复杂的应用问题往往要把它逐层细分成一个个简单问题去解决,第一个简单问题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处

理模块,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完成。这段程序就叫做过程。

? 结构化程序设计:又称为结构程序设计,是当今程序设计的先进方法和工具。所谓结构化程序就是指仅仅使用三种基本控制(顺序、选择和重复)结构实现程序的设计方法。

? 编译:FOXBASE的程序一般按解释方式运行。这种方式虽然使用方便,但是效率不高、运行速度不够快,更不能保密。FOXBASE还提供了一个程序编译器,可以对FOXBASE的目标程序。所谓编译就是对源程序进行预处理。生成目标程序的过程。

? 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这些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

? 系统开发:在计算机领域中,人们经常用“系统开发”一词来概括管理信息系统从项目提出直到运行、评价为止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有时又称为“系统分析与设计”或“系统设计”。

? “由顶向下”开发原则:是由整体到各组成部分、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分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相关性、逐步深入。首先考虑全局问题,全局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再按层次分解,逐层分析地发展系统。

? 生命周期法:是国内外广泛采用并为许多组织确定为标准的系统开发方法。广义地说,任何系统均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 类的继承机制: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形成一种层次结构。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念,因此子类可以继存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继承机制。

? “CASE”:即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其目标就是要实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工作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

? 事务流程图:是以一项业务或一组相互关联的业务作为描述对象,对它们的处理过程及所涉及的信息进行描述。

? 数据流程图:数据流程图既是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描述数据来源、流向、处理过程和数据存贮。

? 数据流程图中的外部实体:是指不受所描述的系统控制,独立于该系统之外的部门、群体,或另一个信息系统。它们向所描述系统输送数据,或接收所描述系统向其发出的数据。系统开发不能改变这些外部实体本身的结构和固有属性。

? 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是指与所描述的系统信息处理功能有关的各类信息的载体,是各处理输入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 数据字典:是给数据流程图中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的工具。它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种成分,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贮、处理功能、外部项等成分的逻辑内容与特征予以详细说明,是以后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维护的重要依据。

? 决策树:又称判定树,是一种表格状的图形工具,适合于描述处理中具有多种策略,要根据地若干条件的判定,确定所采用策略的情况。

? 决策表:又称判定表,是一种呈表格状的图形工具,适用于描述处理判断条件较多、条件又相互组合、有多种决策方案的情况。

? 数据功能格栅图:是一张表格。它的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各功能的名称,左边第一列是系统中各数据通信的名称。表中内容表达了各功能与数据的关系。在数据功能格栅图上,可清楚地表示出每个数据由哪些功能处理;每一个功能 要输入、处理和输出哪些数据。

? 模块:是结构化系统的基本元素,从逻辑上看,模块就是处理功能,给它一定的输入信息,它能对之进行加工处理,输出结果信息。从物理上看它是可用一个名字来表示的一组程序,如FOXBASE中的一个PRG文件。

? 控制结构图:也称为软件结构图或模块结构图,它表示出一系统的层次分解关系、模块调用关系、模块之间数据流和控制信息流的传递关系,它是系统物理结构的主要工具。

? 模块凝聚:是用以衡量一模块内部自身功能内存联系是否紧密的指标,也是衡量模块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

? 模块耦合:模块间的信息联系方式称为模块的耦合,它是衡量模块之间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

? 以转换为中心结构的模块分解:如果待分解的模块是一个数据凝聚的模块,即内部包含若干顺序执行且对某些数据进行转换处理,称为以转换为中心的结构。这种模块可分解为输入、处理、输出三大部分。

? 以业务为中心结构的模块分解:待分解的模块处理几项逻辑上相似的业务,即它是一个逻辑凝聚的模块。这种模块可以将之分解为一个检查业务类型的模块和一个调度模块,根据不同的业务类型,调度模块调用不同的下层模块,进行不同的处理。

管理原则名词解释 篇7

关键词:保险合同,利益解释原则,《保险法》

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是该原则中的“争议”二字。按我国现行《保险法》规定, 当保险人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之间就保险条款发生争议时, 法院就可以使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 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保险公司的极为不利。针对同样的问题, 在美国保险法上, 使用的措词是“含混”, 也就是说, 当保险条款的含义存在“含混”时, 才可以适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同样的问题, 在我国的保险法和美国的保险法中一个是“争议”一个是“含混”, “争议”是由“含混”造成的, 但并非所有的争议全部由“含混”所引起, 尚有“非含混”引起的争议。比如说, 我国相关法规对“车祸”已经作出定义, 但如果被保险人对保险条款中的“车祸”一词的理解同国家相关法规出现偏差, 双方出现争议, 此时, 如果使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就并不合理。

依照我国《合同法》和《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并不是争议出现时, 就要全部适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 而是应当首先甄别争议条款是否运用目的解释、交易习惯解释、文义解释等其他方法无法解释。只有在适用其他方法解释不明的情况下, 才可以适用不利解释原则。

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没有区分格式条款和议商条款。格式条款是指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议商条款是在订立合同时与对方协商所拟定的条款。我国的保险条款绝大多数属于格式条款, 但是, 有时也会出现双方当事人通过谈判共同签订的条款, 当这些条款出现争议时, 适用不利解释原则似乎不太适当。因为, 保险合同中的议商条款, 是保险双方相互协商所签订, 并没有明显的倾向于某一方, 因此, 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就失去了存在前提和基础, 自然不能适用。

同时, 如果保险条款属于格式条款, 但被保险人是具有与保险公司同样谈判能力的主体, 具有专业的律师、或者聘用了专业的保险经纪公司, 是否仍然适用不利解释原则?对这个问题, 美国、英国等保险法界普遍存在争议, 但主流观点认为, 即使如此, 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仍可以适用, 只是适用程度可能有所影响。

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中存在的第三个问题是, 对于保监会审批的条款, 是否可以适用疑议利益解释原则。按照我国《保险法》规定, 对关系到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险险种、强制保险险种以及新开发的人寿保险险种, 需向保监会审批。而保监会审批条款时,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保险条款的公平性、严格性、适用性作出调整。所以, 有观点认为, 这样的条款不适用于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对此, 笔者认为, 保监会只是对保险条款进行审批, 对合同条款的原则性、方向性问题做出判断, 并没有直接参与条款的制订, 对合同条款中所存在的细节问题, 可能无法即使发现, 此时的合同条款, 仍然属于格式合同, 可以适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

综上所述, 疑义利益解释的存在是为了尽可能的追求的公平、正义。以法律的规范直接规定保险人的特殊责任, 防止保险人利用其制定合同条款的优势谋取私利, 以此保证保险双方的利益。一旦出现保险人滥用格式化保险合同所导致的优势地位, 法律将进行矫正, 即由法院或仲裁机构适用有利解释原则, 以求司法上的利益平衡。但是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仅能作为一种矫正的工具, 通过对保险人制约而对被保险人的权益进行司法保护, 而不能成为被保险人获得不当利益的工具。因此, 对于原则的适用应严格掌握, 不能因为双方对某项条款内容理解有歧义便不问青红皂白一律作不利保险人的解释。就保险合同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完善, 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议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与一般解释原则并用, 确定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滞后”性。在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存在的问题中已经提出, 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应当是目的解释、交易习惯解释、文义解释等其他方法无法解释的情况下使用。英国保险法学者Clark也曾经指出:“疑义利益解释原则是可供依靠的第二位的解释原则, 该原则在其他解释原则无法确定保险合同含义的情况下方可采用。”由此可见, 疑义利益解释原则应与一般解释原则并用, 同时, 确定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滞后”性。

2、明确界定“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我国《保险法》第30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的条款, 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争议时,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其中“被保险人”的适用极为宽泛, 概念的模糊不清容易造成法律在保护相对方的同时忽略保险人利益的维护。因此,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明确界定“被保险人”与“受益人”: (1) 经济实力。主要是资金储备。 (2) 谈判实力。主要指与保险合同相关的专业术语言及信息掌握方面。

3、明确保险合同适用哪些解释原则, 对原则的适用顺序予以规定。解释保险合同, 应在解释保险合同时, 首先应当适用意图解释原则, 探求当事人在争议条款上的真实意图。如果合同内容不明确, 语义不清或有歧义, 则在合同所使用的语言范围内, 适用其他解释原则和方法。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由于是在无法探究合同当事人共同意志时而采取的倾向性解释, 因此应综合运用各种解释原则和方法, 推断出保险合同的真意, 真实地解释保险合同。

4、完善我国《保险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 明确疑义利益解释原则的使用前提和条款类型。应在《保险法》中明确规定疑义利益解释原则仅在对保险人拟定的格式条款 (含审批条款) 的理解有争议时才适用, 这样, 有利于维护保险人的合法利益, 减少不必要的保险合同纠纷。

名词审定工作中的收词原则研究 篇8

关键词:名词审定,收词

中图分类号:N04;H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2)01-0014-05

Selection Principle for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s

WANG Qi

Abstract:Term selection is an important work of examining and approv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s. Generally, term selecting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isciplinary framework, and the selected information should be scientific, representative and authoritative. In order to keep the term system balance,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term selection should be divided into groups and levels, and basic terms and new terms should be paid enough attention. Moreover, the term system should be re-arranged and re-organized after new term inclusion, and duplicate terms should be processed.

Keywords:examining and approv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terms, term selection

审定科技名词,实现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对科技发展、文化传承和社会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收词是名词审定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收词适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名词审定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如何进行收词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名词审定中的收词工作与普通辞书的收词工作程序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而由于学科门类众多及规范的要求,具体操作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当前名词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流程论述如下。

一 确定名词框架

为了保证名词工作的科学性、代表性和系统性,收词必须在概念体系下进行,根据概念体系来确定名词框架。这个名词框架的确立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须划定该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收词范围,尤其是与其他学科存在交叉的领域,需要确定该领域收于哪个学科,这就需要该学科专家与有关学科专家进行协调,明确各个学科的收选范围;二是必须划定该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的收词范围,这也需要各分支学科进行协调,确定各分支学科的收选范围。总之,为某学科制定出一个合理的名词框架,然后在名词框架下进行收词是十分必要的。它规定了审定工作的范围,划出清楚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审定工作的分工和进程安排,能极大提高审定工作的速度[1];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劳动,也不会产生明显的遗漏[2]。

为了解决交叉词的归属和统一问题,往往需要有关学科进行协调处理。如,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有些词难分归属。经过大家反复商讨,认为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而产生的地质名词应归属地球物理学[3]。就海洋地质学而言,要以海洋地质为主。大陆地质的常用术语,即使在海洋地质学中十分重要,也要忍痛割爱,不应强调学科的完整性而导致术语的重复。如拉斑玄武岩(tholeiite)、冰期(ice stage①)、米兰科维奇旋回(Milankovitch cycle)、交错层理(cross-bedding)、软流圈(asthenosphere)、克拉通(craton)等术语,虽然在海洋地质学中也常用,但在大陆地质学中更为重要,应考虑由大陆地质学部分予以搜集[4]。总之,某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性较强时,必须同有关学科的名词审定委员进行横向交流,确定哪些是学科的基本名词,哪些是几个学科共同使用的基本名词,这些共同使用的名词应通过协商,约定由某一学科制定,而由其他学科接受使用[5]。

协调处理了交叉词的问题后,一般根据该学科框架分设若干专业组,分别收词。试图把整个学科的名词收集齐全并不容易,但若采取一定的办法,能尽量避免疏漏。例如,调动每位审定委员的积极性,凭借各自多年的经验和知识去收选名词;组织有关专家提供名词,向专家寄发名词征集函,特邀知名专家推荐术语,并完成汇总和整理工作;利用专业学术会议形式征集名词,在会议上号召专家提供自己专业的名词,并散发名词术语征集表;网上搜索,或从国内外的术语数据库进行检索等[6]。

当然,所确定的名词框架,并不意味着自始至终都不得更改。一般来说,随着名词工作的深入和展开,专家们往往对名词框架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优化最初的名词框架,设计出更能体现该学科概念体系的名词框架。例如,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最初收词时,是按照通信及电子系统,电子元件、材料与仪器,电子物理与器件,电子学基础理论,共用技术与交叉边缘学科,共五个专业小组分别进行的。但在按以上五个专业范围编排名词过程中,发现有些名词的归类不好安排,章节顺序缺乏系统性。为此,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吸取上述五个专业领域的划分思想,编排为25个分支领域[7]。

二 选取资料

所采用文献资料是否具有科学性、代表性和权威性,能否体现概念体系,将直接影响名词审定工作的全局。

坚持科学性原则,就是所选材料要坚持唯物主义,遵循客观规律,能经得起科学实践的检验。各学科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伪科学文献,我们应“去伪存真”,尽量将非科学或伪科学的文献从所选文献中剔除出来。以生命科学领域为例,曾引起广泛关注的“生命能”“冷融合”“新细胞学说”等均被证明是伪科学[8],相关文献也应被排除。

坚持代表性原则,就是要确保所选取的资料能覆盖到该学科领域的各个分支学科,不遗漏任何一个分支学科或研究方向,能较好地体现学科知识体系。例如,编写《大气科学名词》时,所选资料当覆盖大气、大气探测、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应用气象学等主要分支学科领域的主要知识点,这样才能保证选词具有代表性。

坚持权威性原则,是因为有时同一主题、同一程度的文献很多,要有选择、有取舍。这时著者是否权威,作品是否名著就是取舍的要点了。只有充分了解该学科的知名人士及重要著作,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才能从中挑出权威和可靠的文献[9]。

应尽可能从国内外权威单位或高信誉度机构的出版物中选择名词,从国内外权威性书刊中选择名词,从国内外权威专家编著的书籍、撰写的论文,以及由他们主编的期刊及文献资料中选择名词[6]。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也存在这种情况:不知名的作者为了提高知名度而采用各种优惠条件以实现与知名者的合作,而一些知名者只是挂名而已,与文献主题、知识内涵毫无关系[10]。在筛选文献时,应充分考虑这种情况。

此外,选取资料还必须客观、公正。不可只选择那些与自己观点一致的文献,排斥与自己观点对立的文献。

大体说来,资料来源主要包括标准、词表、辞书、数据库、专著及论文等。

标准、词表是值得重视的参考资料。《中医药学名词》在收选基本名词时,就选用了已完成的中医药学科技课题成果,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主题词表》及《中医大辞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以及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等[11]。在机械工程领域,《机械工程主题词表》《机械工程叙词表》《汉语主题词表》都是机械工程名词规范工作中重要的资料来源[12]。

辞书是极为重要的资料来源。如,在土壤学领域,早在20世纪30年代,老一辈的土壤学家就对名词的统一做了大量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陆续多次出版英汉和俄汉土壤学词汇。1985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又增订了约有3万词条的英汉土壤学词汇,对土壤学名词的收集和审定具有重要意义[13]。在地质学领域,地质调查所出版了董常编的《地质学名词》,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由地质工作者编纂的《地质矿物学大辞典》,中国科学院编译局编辑出版了有关专业的名词,科学出版社1970年出版了《英汉综合地质学词汇》,地质出版社1983年出版了《英汉地质辞典》,地质出版社近年来又陆续出版了《地质辞典》多册[14],这些都是地质学名词审定工作中重要的参考资料。

有的学科有较好的数据库资料储备。如,《中国机电工程术语数据库》收录了中、英、俄、日、德、法6种文字的名词及中文定义的词条4.4万条,包括20余万个记录,数据库尚在不断完善之中,为机械工程名词的审定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12]。

专著及论文的优点是能从中了解名词的使用状况、意义内涵以及与有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缺点是收词的工作比较费时费力。

三 勾选名词

在资料搜集完成以后,就可以勾选名词了。勾选名词前,一般先根据学科情况对目标收词量有一个大体的估计,且分批分级地进行。在进行第一批收词时,不应为了一次性收完而把所有的名词都收入,而应考虑第一批只收一级的主要名词,第二批再收二级的主要名词……这样,就不会造成分支学科之间的不平衡 [15] 。

1.基本名词的收选

基本名词是一个学科领域最基本、最常用、最重要的名词。作为一个学科的基本名词总是变化着的,某些过去常用的基本名词现在可能已经很少使用而失去基本名词的意义了,而大量的新词正在成为基本名词。因此,名词审定工作一般都十分注意文献中频繁出现的新词,同时淘汰一些历史上曾经使用但现已不用或少用的词,使统一名词的工作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16] 。对于已开展过名词审定工作的学科,还需注意收选过去版本中遗漏的基本名词,再次开展工作时,一定要补充进去[17]。

2.新词的收选

名词收选应紧跟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反映科技新成果。“审定委员会集中了一批站在学科发展前沿的专家,这是一般的辞书编纂工作所难以实现的,所以一般辞书中都没有的,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的词汇要注意收集和审定。”[18]收选新词能促进定名工作,能尽量避免以后由于用惯了某词而难以更改的现象。虽然有的专家可能会认为有些新词所代表的事物目前还不够成熟,是否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还难以预测,但是,如果不及早定名,听任新词名称的滥用,以后再想更改过来就很不容易了。如,电子学名词审定过程中选择了不少新词,生物芯片(biochip)、生物分子电子学(biomolecular electronics)等[19]。

3.派生词的收选

总体说来,一般收选“重要的、经常使用或派生后发生转义” [18]的派生词。对于意义只是原词词义的叠加,不会造成歧义或误解的派生词,如果特别重要,经常使用,可适当收选;否则,一般不收选。对于意义并非原词词义的叠加,而是具有新的意义,若不界定清楚易造成歧义或误解的派生词,则需要收选。

如,深海平原(abyssal plain)这类具有独立内涵的词语,可予以收录;其他如深海区(abyssal region)、深海岩石(abyssal rock)等名词则可予以舍弃[4]。

4.其他

在收录基本名词和新词的同时,还要避免收录概念不清晰的名词、旧名词及人名、地名、机构职务名等。

有的名词概念尚不明确,不宜收选。如,《计算机名词》里没有收录vaporware、vapourware(朦胧件,汽件,是指已在广告上推出,但还不能向顾客提供的软件)、jellyware(柔件)、nomad(流浪者)、dongle(软件狗)、fox message(狐狸消息)等名词[17]。

有些旧名词已经自然淘汰,不予收选。如,《数学名词》中没有收录“数贯”[20]。

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主要收录通名,人名和地名是最重要的两类专名,不属于科技名词范畴,不宜收选,但可作为附录附于文末。单纯的机构职务名称、文献、法规、技术等文件名称,也不宜收选。如《煤炭科技名词》中没有收录“采煤队”“掘进队”“把钩工”“安全规程”“矿山安全法”等[21]。

四 归纳整理

将勾选的名词汇总之后,需要根据概念体系进行一定的编排和加工整理。首先,必须保证名词系统的平衡性、系统性和完备性。

使名词系统具有平衡性,需要使该学科中各分支学科的收词量保持大体平衡;各分支学科之间同类同级名词的选收量要基本统一,不能某些分支学科选到三级词,而某些分支学科只选到二级词,甚至局限于一级词;各分支学科的选词范围要大体一致,类型相仿的分支学科,其选词范围应基本一致,如《纺织辞典》中的机织学科与针织学科,两者的选词范围都应顾及到基本词以及设备、工艺、产品等[22]。

使名词系统具有系统性,需要将具有封闭性的数个同级名词收录齐全,如天文学收录八大行星时,“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都应收全,不能遗漏其中一个或几个。还需要将同系的词收录齐全,以天文学为例,从一级词“天体”,到二级词“行星”,再到三级词“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名词均要一一选收,也就是说,二、三级词,要一级级地选收,不能跳级遗漏。确定名词十分不易,往往经过多次修改、多次反复以后,才能逐步确立名词的系统性[23]。

使名词系统具有完备性,其实也是在实用性上下功夫,反映本学科知识的全貌,从而全方位为用户服务,尽量满足查考者的需要。一般来说,第一级名词应当齐全一点,第二级、第三级名词要注意适当选择,使所选收的名词能够精当、实用[22];从收词范围上来看,应涵盖该学科各领域的名词,同时适当兼收少量源于其他学科但与本学科关系密切的科技名词。

其次,还需要对名词进行查重处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该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名词的查重;二是该学科与其他学科名词之间的查重。

对于一个学科内部各分支学科名词的交叉重复,应根据不同情况做不同的处理。如果重复名词的名称和含义都相同,是真正的重复,应仅保留一处,其余的予以删除。如,如果在分支学科“政治经济学”中收录了“经济学”这一名词,在分支学科“微观经济学”中也收录了“经济学”这一名词,定义相同,则二者重复,仅应保留一处。

如果重复名词的名称相同而含义不同,那么它们是不同的名词。当它们属于同一个分支学科,应使名词在一处出现,两个不同的定义同时并列,如例1;当它们分属不同的分支学科,则分别予以保留,如例2。

例1

03.069额突:(1)白蚁的兵蚁中,头部的显著角状突起,额腺的导管开口于此。(2)有些蚜科(Aphididae)昆虫中,触角着生处的隆起构造。

例2

03.467肛侧板:肛门两侧的一对侧叶。

11.216肛侧板:肛板外侧的一对骨板。

(《昆虫学名词》2001年版)

对于该学科与其他学科名词之间不可避免的交叉重复,若意义相同,应坚持协调一致原则;若意义不同,则实际是不同的名词,分别定义。如,微生物学名词和计算机科学技术名词中都收录了“病毒”,二者意义完全不同。

总之,在整理的过程中一般都会根据需要进行增加、删除、调整名词的处理。当发现遗漏了某些名词,或重要名词、相关名词、具有封闭性的同级名词时,应补充完整;当发现存在重复、交叉、过细过专、生造的名词时,应予以删除[24];当名词位置不合适时,应予以调整。

在完成名词收选,形成一套完整的名词系统以后,就可以进入名词审定工作的下一个程序。

注 释

①《地质学名词》(1993)已把“冰期”的英文名定为glacial stage。

参 考 文 献

[1]卢慧筠. 概念体系与科技名词审定——名词审定中的框架问题[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1(2): 64-69.

[2]雷震洲. 通信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工作体会[J]. 科技术语研究,2005(3): 31-34.

[3]李玉英. 谈谈名词审定后期工作的一些体会[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8(2): 42-45.

[4]何起祥. 我对自然科学术语审定的浅见[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6(1-2): 8-11.

[5]沈昭文. 谈谈生物化学名词审定工作[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7(1): 34-35.

[6]张伟. 名词收选的几点体会[J]. 科技术语研究,2006(1): 4-7.

[7]吴鸿适. 电子学名词审定中的一些体会[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2(1): 8-14.

[8]础德. 历史上的科学作伪事件[J]. 百科知识,2002(2):38-39.

[9] 林申清. 文献选择的依据[J]. 图书馆杂志,1990(3):25-27.

[10]秦玉兰. 新时期文献选择的原则与标准[J]. 情报资料工作,1994(6):30-31.

[11]张志斌. 中医药基本名词选词问题及解决办法[J]. 科技术语研究,2003(1): 20-21.

[12]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 谈谈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工作[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7(1): 22-24.

[13]姚贤良,曹升赓. 土壤学名词审定的点滴经验和改进意见[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7(1): 28-30.

[14]程裕淇,何世沅. 审定统一地质学名词术语是当务之急[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8(1): 7-8.

[15]林超.地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阶段工作汇报[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7(1): 31-32.

[16]李启斌. 天文学名词的特点[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6(1-2): 14-16.

[17]张伟. 名词审定工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 科技术语研究,2001(2):3-7.

[18]刘青. 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方法概要[C]//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名词审定工作参考资料.2008: 18-25.

[19]吴鸿适. 电子学名词初审的一些经验和体会[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7(1): 23-26.

[20]江嘉禾. 数学术语审定工作杂谈[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5(2): 7-11.

[21]殷永龄. 煤炭科技术语审定工作汇报[J]. 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96(1): 32-38.

[22]林飘凉. 科技专科辞典选词十要[J]. 辞书研究,2000(6): 88-94.

[23]乐嘉民. 科技专科词典的选词立目[J]. 辞书研究,1986(6): 138-143.

上一篇:工程施工日志填写制度下一篇:六下知识点自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