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2024-08-01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通用14篇)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篇1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一、主席团职能部门:学习部、体育部、劳卫部、文宣部、督察部、女生部、生活部

二、指导教师分工:

学习部:(学生学习的组织与管理)

体育部:(早操、体育课、运动会)

劳卫部:(教学楼、宿舍、卫生区、重大活动场所)

文宣部:(文艺和宣传)

督察部:(教学楼卫生、课间纪律、其他重大活动纪律的维持)女子部、生活部:

三、管理原则:

1.学生会主席团要在级部的领导下以高度的责任心全面负责学生会的工作。

2.学生会全体成员尤其是主席团成员必须以高一年级最高的标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将自己混同于一般学生,如有违纪,从严、从重处理。

3.各部在进行工作前,学生会各部全体成员需对学生会主席团和指导教师的要求要具体理解,并对承担相应工作的人员进行具体明确的指导。

4、学生会主席团和指导教师对各部的工作安排必须要求明确、具体。从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等方面对各项工作进行细化,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不断摸索,探求最佳的工作方式、工作方法。

5、对工作中出现的新的、疑难要灵活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要及时上报。

6、各部关系是既分工,又合作的关系,各项工作在主席团的领导下,进行统筹、协调,不能强调本部的利益而忽视高一年级的整体利益。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篇2

本文中的贫困大学生,特指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生活和求职等基本费用的学生。当前,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总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 25% ,其中特困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8%- 10% 。在中西部地区高校,贫困生所占比例更高。由于自身条件和社会资源的限制,就业市场机制还不健全以及其他社会环境方面的不利影响,贫困大学生在就业上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其就业率一般要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约10 个百分点[1],低于非贫困生就业率17. 6 个百分点[2]。同时,与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还呈现出签约时间明显滞后、签约率明显偏低、就业岗位明显偏差等特点[3]。

当前,国内贫困大学就业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4][5]、就业竞争力探讨[6]、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和对策[7][8]以及实现充分就业的意义[9]等方面,且具有如下特点: 对现象描述得多,对深层原因分析得少; 对定性研究得多,实践行动研究得少; 观点零落散见,缺乏系统性。曾继平[10]认为,西方各国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和促进政策及其措施的研究,为我国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

( 一) 有利于破解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局面

许多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在他人和社会的不良影响下失去前进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对于自己还要不要努力和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这个问题显得很迷茫,不知所措。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状况下,他们一心只想在大城市找一份工作,而不顾职位与自己的特长和专业对不对口,部分贫困大学生甚至找不到工作也宁愿“漂”着,不愿到其他地方去就业,这必然将导致其就业困境的出现。既然“就业指导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掌握更多求职择业技巧和方法、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11],那么,针对贫困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必将有助于他们更加明确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更深入了解国家最新就业政策,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拓宽就业视野,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到更缺乏人才、更需要人才的中小企业、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基层去就业,从而从根本上打开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

( 二) 有利于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继承与发展

贫困大学生一般从小经受生活的磨炼,身上拥有很多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 思想上比较单纯,积极上进; 学习上非常用心和刻苦; 性格上与人为善,平易近人; 作风上为人正派、谦虚、低调; 工作上能坚持原则,服从安排,不挑三拣四,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责任感强,并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这些优质品质正是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品质,是当前我们青年一代身上所最为缺乏的。加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强调这些优秀品质的重要性,有利于贫困大学生保持这些优秀品质,从而使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得到继承与发展。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

( 一) 个性化原则

贫困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是在针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原则要求充分了解贫困大学生就业的个性化需求,挖掘、开发其就业的个体潜能,提高其就业能力,帮助其走最优化就业路线,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是这一原则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是其核心,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帮助他们完成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顺利转变是其目标。其内涵包括对每一个贫困大学生个体进行一对一的职业发展指导; 对贫困大学生定期集中指导。个性化原则是贫困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 二) 全程化原则

所谓“全程化就业指导”,就是要求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就业和成才的教育和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讲座、就业服务信息网、校园文化活动、日常咨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就业和成才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人生价值观,向学生讲解就业政策,传授就业技巧[12]。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坚持全程化原则,可以彻底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式就业指导方式,可以把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一方面,有利于高校树立就业导向、市场导向的办学理念,促进教学改革。全程化原则可以弥补传统就业指导的不足和缺憾,兼顾大学生就业的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落实好单位只是个人层面上的成功,毕业生获得职业成功,把个人潜力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发展,这才是社会层面上的成功。

( 三) 针对性原则

每个贫困大学生都有很强的潜在和显性就业指导需求,针对性原则就是基于贫困大学生的这种要求而提出来的。在该原则下进行的就业指导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从就业和指导的关系而言,针对性指导是针对贫困大学生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指导。二是从指导内容而言,针对性指导是以“难点”和“关键点”为对象的指导。“难点”是就指导内容而言的,指可能引发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若干因素。“关键点”就指导方法而言,指如何通过指导方案设计破解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而实现指导目标。三是从指导的层面而言,针对性指导是一种立足于最近发展区的指导,要指导贫困大学生想不到而又能体现思想方法和智慧价值的东西,避免指导水平和效益低下。

( 四) 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是指导者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由指导者的需要、动机、理想、抱负和价值观等推动。主动性原则是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必要原则,主要包括如下三层含义: 一是主动培养就业指导意识; 二是主动提升就业指导能力; 三是主动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水平。

( 五) 顺应性原则

顺应是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顺应性原则是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原则,要求针对贫困大学生高校大学生就业中的弱势群体,加强就业指导,为其就业指明方向。这是高等教育公平正义原则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和谐校园建构的必然选择。在当前贫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实际情况下,高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坚持顺应性原则,顺应国家和社会客观需要,顾全大局,不断探索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积极开展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 六) 发展性原则

当今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每个人所处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发展性原则是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关键原则,要求既要考虑到贫困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又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发展; 既要考虑到贫困大学生现在的发展,还要考虑到其将来的长远发展。

四、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

( 一) 主动培养就业指导意识

意识具有能动性和调节作用。主动培养就业指导意识,是顺利开展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想基础。要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服务,高校就应该主动培养就业指导意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和调节作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以纯粹的思想政治工作取代就业指导教育的陈旧观念; 要深入学习和实践中国梦理论,在其引领下进一步主动培养、增强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意识。指导与服务贫困大学生就业是高校自身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切不可对贫困大学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就业指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二) 主动打造高水平就业指导教师队伍

打造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是实施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条件。尽管当前我国高校都设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配备了相应的专职人员,但事实上这一机构工作的人员由于要忙于应付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对贫困大学生开展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教师大多由缺乏业务培训、理论知识不完备、实践经验不足的辅导员教师担任,专业化程度不高,就业指导能力不足,难以满足贫困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的现实需求。高校应将建设一个高水平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作为其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能力。

( 三) 主动搭建立体化就业指导平台

搭建立体化就业指导平台是实施好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关键所在。首先,组织力量编写针对本校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教材。当前,绝大多数高校使用的就业指导教材都缺乏指导性、实用性。其次,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室。在咨询室,贫困大学生可以和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畅所欲言,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流。再次,建立专门的贫困大学生就业工作QQ群,利用网络方便、快捷的特点,及时解决贫困大学生遇到的求职困惑。最后,更多地建立勤工助学与校企合作就业教育基地,定期安排贫困大学生到基地参观、实习等方式,让他们得到贴近社会实际的求职实战演练,提升自身就业能力。

( 四) 全方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1. 认知指导方面。首先,指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贫困。贫困是可以改变的、是暂时的,贫困不是永远的,不是自己的弱点,不是自己的缺点,更不是自己的耻辱。贫困大学生要相信,只要不懈努力,就可以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可以改变贫困的现状,改变自己的命运。其次,指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人贵有自知之明。人只有正确认识自我,才能客观地分析和评估自我,从而找准自我提升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才能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出最为科学的判断,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追求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再次,指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就业形势。只有正确地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才能更理智地面对择业并适时调整就业期望值,排除不良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在择业受挫时不灰心、不气馁。最后,指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竞争。依靠家庭社会关系就业的毕竟只是少数,就业竞争的主流还是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竞争。切不可怨天尤人,随波逐流,荒废学业。

2. 知识指导方面。知识是构成人类智慧的最根本的因素,为招聘人员所看重。由于经济压力所迫,大部分贫困大学生不得不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参加校内外勤工助学工作,以筹集学费和生活费。由于课外学习时间受到挤压,课堂学习精力受到干扰,新知识更新速度受到影响,贫困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生活知识、就业政策知识等方面处于弱势。首先,高校要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牢牢抓住课堂学习的机会,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努力学习并掌握好专业文化知识; 其次,要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充分利用节假日等空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通过广泛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资料提升人文科学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水平; 最后,要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就业部门组织的就业专家讲座,选修有关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展等素质课程,以了解和掌握一般性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以及求职材料制作和应聘面试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3. 能力指导方面。能力是指人们利用自身知识、经验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本领。就业能力是毕业生获得和持续保持工作的最根本条件。由于自幼缺乏系统的家庭教育引导,缺乏音乐、美术、书法、舞蹈、外语等课程的培训经历,贫困大学生特长不太突出,个性不太鲜明,视野不太开阔,表现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较弱,人文素质整体欠佳。更有甚者,一些贫困大学生自幼性格内向、自卑、胆小、孤独,不善于交际,倾向于长期将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空间内,不主动参与班级和校内外各种活动,就业能力处于弱势。首先,高校要引导贫困大学生主动参加班委会和各种社团活动,以锻炼自己的沟通、决策和组织管理能力。其次,要引导贫困大学生主动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假期,寻找实习岗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自己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增强知识的运用能力。再次,要免费开设诸如外语培训、计算机培训、普通话培训、驾驶培训等各种技能培训班,要求贫困大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以此来提高其特殊技能水平。最后,要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工作,以大力提升其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4. 心理指导方面。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贫困毕业生常常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在求职择业前,对边远地区、低收入的单位看不上眼,对大中城市收入高、福利好的单位又缺乏必胜的信心和勇气; 在求职择业中,常常会出现胆小、萎缩、紧张、急功近利等心理问题,在面试时常常面红耳赤、张口结舌、支支吾吾、答非所问,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好的印象; 在遭受求职失败挫折之后,则更容易产生焦虑、自卑心理,并出现失去自信、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沮丧失落、意志麻木等不良心理反映。为此,高校要通过开设就业心理学课和举行就业心理讲座等途径,让贫困大学生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活动规律,掌握控制自己不良心理的有效方法; 针对部分贫困大学生孤僻、不合群等情况,积极开展面对面的或网络个性化、人性化的就业心理辅导,打开贫困大学生的心扉,解开贫困大学生的心结,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具体地说,就是要使贫困大学生丢掉自卑、自负、怯懦、焦虑、嫉妒、不满、侥幸和依赖的心理; 而是有信心、有合理期望值、有承受挫折的准备,有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先就业再择业、甚至失业等心理准备。有了这些就业前的心理准备,贫困大学生就能够在求职时放松自如,坦然面对困难,最终实现“就业梦”。

5. 职业精神指导方面。职业精神与人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连,是其职业道德、理想、态度、责任、技能作风的综合表现。这一精神总是鲜明地表现在职业根本利益、职业责任、职业行为上。加强大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人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3]。高校贫困大学生要避免诚信意识淡薄和就业取向功利化; 要提升贫困大学生艰苦朴素和吃苦耐劳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敢打敢拼的“亮剑精神”以及团结协作和开拓创新精神。

6. 就业信息获取指导方面。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广泛、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就业信息,有利于他们尽快找准自己的位置,避开就业雷区,也有助于他们适时调整就业观,主动适应社会需要,以最小的代价找到最理想的工作。贫困大学生,往往没有足够的途径和足够的时间、精力、财力和物力去获得就业信息,而就业信息则具有不通畅、不准确、不到位的特点。为此,高校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指导贫困大学生,一是主动从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才交流中心、职业介绍所、供需见面会获取就业信息; 二是主动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获取人才需求信息; 三是充分利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机会获取人才需求信息; 四是主动从家人、亲戚、教师、朋友、同学、校友等社会关系中获取有关需求信息; 五是主动从具有速度快、信息量大和传播范围广特点的互联网中收集就业信息。

五、结语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其就业问题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学校的长远发展、家庭的幸福安康以及学生的前途命运[14]。笔者对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意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原则,提出了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策略。笔者期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今后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摘要:文章对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现实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对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个性化、全程化、针对性、主动性、顺应性和发展性原则进行了具体阐述,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即主动培养就业指导意识、主动打造高水平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主动搭建立体化就业指导平台、全方位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篇3

在管理活动中,“人”是一个核心因素。对于学校,管理的中心任务就是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依靠教师办好学校。在学校外部关系基本理顺,学校内部对人、财、物等管理的框架基本形成之后,对教师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要有“弹性”。因此,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制度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实际意义。

第一,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制度,能够使高职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对教师管理制度的现状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不断的改革,逐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来达到提高科研水平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第二,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制度,能有效提高教师管理的效能。教师弹性管理使学校内部各部门能自我调整、自我管理以加强整体配合,也使学校作为整体能主动适应外界环境的改变。从而使各项工作能按规范进行,提高管理的效能。

第三,建立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制度,能为教师创设一个自主发展的空间,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为培养创新型学生提供前提条件,能促进高职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制度建设的原则

尊重教师劳动的原则。对高职院校实施教师弹性管理,必须研究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特点。高职院校教师具有教师劳动的普遍特点,即教师劳动是一种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培养人的艰辛劳动,它具有复杂性,紧张性,创造性,有示范性,时空无限性,个体性与集体性等特点。同时又有高职院校教师劳动的特点:高职院校教师既要具有浓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加之高职院校教师的劳动基本上是以个体形态表现出来的,因此,学校管理者要给高职院校教师一些自主权,要留有弹性。

以人为本的原则。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必须把“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始终。高职院校大都是从中专升格而来,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对于一所学校来说,不能仅仅把管理看作一个技术过程或制度安排,而是要和职业特征、人文精神密切结合起来。实践证明,在学校管理的诸多构成因素中,教师管理是第一位的;而在教师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能否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实现主体意识的发挥,是一所学校能否得以长效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是以鲜活的个体特征作为存在形态的一种特殊群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人格,有丰富的情感需要,有敏感的价值观感,这些都是教师群体的显著特性。教师管理需要正视教师群体的这些特性,从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出发,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真正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使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要发扬民主作风,尊重、信任教师,高度重视教师的价值、作用、行为、需求等等,为教师创造展现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条件;要关注教师的情绪生活和道德养成,为教师创造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让每名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达到最大化、最优化;要加强与教师的情感交流,建立起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

刚柔结合的原则。加强教师管理工作,不能依靠纯粹的强制管理和单纯柔性管理,要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结合形式上,外在地发挥学校的管理功能,规范教师管理机制;内在形式上要实现管理的人性化。二者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刚柔管理各有所长,刚性管理强调的是管理中的“硬”因素,如制度、纪律、规范等,突出的是“管”的作用,即强制性、严厉性、规范性。重视的是管理的科学性,崇尚的是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柔性管理则重视管理中的“软因素”,如人的动机、需求、情感、心理等,突出“理”的作用,重视的是管理的艺术性,崇尚的是非理性主义的管理方式。在教师管理中,既不能只重视刚性管理,也不能只重视柔性管理,应该刚柔相济、相得益彰。

教师与学校共同成长的原则。教师是学校管理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因素,是学校管理的主体,是学校各项工作得以完成的根本保证。学校和学校管理者在学校教师管理中,要牢固树人本思想,始终通过目标导向作用引导教师的工作举动和热情,激发教师创造工作的动机。具体来说,要努力作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确立科学办学目标。科学,合理的学校工作目标应该同时反应学校教师集体的主要需求。所以,制定学校不仅要充分考虑学校的未来发展需要,而且要考虑教师未来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对所规定的目标,任务,产生心理上认同和支持,进而形成为实现共同目标的群体力量。二是不断创造工作动力。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不是学校工作中出现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而是如何使教师愿意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奉献自己的力量。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不断地将一些具体目标付诸实际,以便教师相信学校的办学目标不是空洞的宣传,而是建立在现实分析基础之上的切实可行的深刻思考。教师在通过不间断的目标实现中,持久保持自觉,主动,创造性工作的不竭动力。三是努力帮助教师实现个人价值。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传授知识和教书育人之才;还要有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之能;更要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渊博的知识结构,精湛独特的教学艺术,高尚的人格风范等。因此学校管理者要为教师成长、进步、成名实现自身的价值铺好路,牵好线,搭好桥。这样,教师和学校才能共同成长,学校的办学特色才能实现,这也正是教师弹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对高职院校教师实施弹性管理制度,是在克服现行教师管理制度弊端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渗透着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强调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它从根本上满足了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整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它无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制度的建构,是促进教师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教师弹性管理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XJK08AZC014)

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有关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三条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监督管理。

县级及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含中医药管理部门、下同)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应当遵循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相结合、与医疗服务费用调整相结合、与支付方式改革相结合、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临床路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第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第七条

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体系,负责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临床路径管理工作体系应当包括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和临床路径实施小组(以下分别简称管理委员会、指导评价小组和实施小组)。

第八条

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医疗工作的负责人分别担任正、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临床、护理、药学、医技等专家任成员。管理委员会是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应当定期组织会议,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审定本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实施方案;

(二)审定本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总结;

(三)审定本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各项相关制度;

(四)审议指导评价小组提交的有关意见建议;

(五)协调解决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审定本医疗机构中临床路径管理所需的关键数据、监测指标、考核指标。

(七)其他需要管理委员会承担的职责。

第九条

指导评价小组由医疗机构分管医疗工作的负责人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临床、护理、药学、医技等专家任成员。指导评价小组是管理委员会的日常管理部

门,应当设置在医疗管理部门,并指定专人负责。指导评价小组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落实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议;

(二)向管理委员会提交临床路径管理有关意见、建议,制度草案,规划、计划草案,评价结果或报告;

(三)对各实施小组的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四)审定各实施小组上报的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及文本,涉及伦理学问题的,按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五)组织开展临床路径相关培训工作;

(六)组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评价工作,并负责评价结果运用;

(七)临床路径管理过程中关键数据统计与汇总等数据和档案管理;

(八)其他需要指导评价小组承担的职责。

第十条

实施小组由实施临床路径的临床科室主任任组长,该临床科室医疗、护理人员和药学、医技等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在指导评价小组指导下,开展本科室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二)制定科室临床路径实施目标及方案,并督促落实;

(三)负责临床路径相关资料的收集、记录和整理;

(四)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管理方面的培训;

(五)向指导评价小组提出本科室临床路径病种选择、调整及临床路径文本制修订的建议;

(六)分析变异的原因及提出解决或修正的方法;

(七)参与临床路径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与分析,并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进行持续改进;

(八)其他需要实施小组承担的职责。

第三章 临床路径的选择与制定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以下原则选择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

(一)常见病、多发病;

(二)诊断治疗方案明确,技术成熟,疾病诊疗过程中变异较少;

(三)优先选择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已经印发临床路径的病种。

第十二条

医疗机构可以以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印发的临床路径文本为基本框架,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或相关专业学会和临床标准组织制定的最新诊疗指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及基本药物目录等对其进行细化完善,形成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本地化临床路径。

第十三条 临床路径文本应当包括医师版、护理版和患者版,各版本应当相互关联,形成统一整体。患者版临床路径文本应具备诊疗流程告知和健康教育功能。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完成临床路径标准诊疗流程需要的时间,包括总时间和主要诊疗阶段的时间范围。

第四章 临床路径的实施

第十五条 临床路径实施前医疗机构应当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

(一)临床路径基础理论、管理方法和相关制度;

(二)临床路径主要内容、实施方法和评价制度;

(三)新的临床路径使用前的培训。

第十六条 拟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应先进行入径评估,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进入临床路径:

(一)诊断明确;

(二)没有严重的合并症;

(三)预期能够按临床路径设计流程和时间完成诊疗项目。

第十七条 临床路径的实施应当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局规定的流程进行。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实施流程进行调整。

第十八条 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退出临床路径:

(一)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需改变原治疗方案的;

(二)患者个人原因无法继续实施的;

(三)对入院第一诊断进行修正的;

(四)因合并症或检查发现其他疾病,需转科治疗的;

(五)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

第十九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落实危急值管理制度。当患者在临床路径实施过程中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当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确定是否退出路径,确保患者安全。

第二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做好临床路径变异的记录、分析、报告和讨论工作。对反复发生同一变异,可能影响此病种临床路径实施的,应及时、仔细查找原因,必要时通过修改临床路径等措施进行整改。

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配合物价管理和基本医疗保险管理部门,按照临床路径做好费用测算,推进单病种付费、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等支付方式改革。

第五章 临床路径的信息化

第二十二条

鼓励医疗机构通过信息化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

医疗机构应当按照信息化建设的有关要求,推动临床路径管理信息化纳入医疗机构信息化整体建设,做到有机统一,互联互通。

第二十四条

开展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的医疗机构,应当将临床路径有关文本嵌入信息系统。

第二十五条

鼓励医疗机构将智能终端、物联网技术等,运用到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减轻临床科室和管理部门相关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十六条

医疗机构应当通过信息化,对临床路径管理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提高医疗管理质量和水平提供依据。

第二十七条

医疗机构要对开展临床路径管理的临床科室和管理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信息系统操作培训指导。

第六章 临床路径的监督与评价

第二十八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建立、完善临床路径管理质量控制、效果评价和绩效考核的具体制度与评价标准,并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情况的监督与评价。

第二十九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将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情况纳入医疗机构考核指标体系,并作为医疗机构评审、评价的重要指标。

第三十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不断总结和推广临床路径先进管理经验,组织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开展较好的医疗机构交流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的医疗机构,要进行通报批评,督促改进。

第三十一条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以医疗机构为依托,建立省级临床路径管理培训机构,开展医疗机构临床路径实施、管理的培训工作。

第三十二条 医疗机构应当制订临床路径管理评价制度并将其纳入本单位绩效管理体系,由指导评价小组和绩效考核部门对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诊疗行为,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持续改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及各医疗机构可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细则。

第三十四条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篇5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已结束,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预计在10月左右启动,不少考生现在着手准备。

专家通过历年经验总结出:申论作答时需遵循两大原则:一个是“立足材料”,另一个是“政府角度”。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然而文章写作是多数考生的短板,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申论文章并不难,下面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为考生介绍申论文章的写作原则和评分标准,相信大家按照这些方法多加练习,一定能够提高写作水平。

一、申论文章的一般性

申论文章具有议论文的一般特征,必须具备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

(一)论点

论点是文章所要议论或阐释的观点,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主张,要求正确、鲜明、有针对性。无论是阐释分析问题还是提出具体措施,文章都要紧紧围绕论点进行论述。

论点分为总论点和分论点。其中,总论点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所在,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总论点;分论点是对总论点的支撑和证明,多个分论点可以在一篇文章中同时存在。

(二)论据

论据是立论的根据,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论据必须真实、典型、精当、新颖。

论据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理论论据是指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为正确的观点。

(三)论证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和过程,基本要求是有效、充分、适当。议论文的论点要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而论证则是要解决“如何证明”的问题。申论文章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引证法、喻证法和反证法。论证方法不必新颖出奇,能有效证明观点就是完成任务;不要倚多为胜,足够反映问题、说明观点即可;不求惊人,把论证所需的各项要素安排妥帖,在稳妥的基础上求创新和突破。(一)源于材料、高于材料

源于材料、高于材料,这是申论文章的最主要原则。申论文章,要求针对给定材料进行申发论述,其实质就是划定了写作范围的应试作文。

1.源于材料

申论文章的论点、分论点等,必须符合材料的主旨,忠于材料原意,不能有偏差,更不能另起炉灶,表达与材料信息相反的观点。

2.高于材料

申论文章的论点、论据都不能完全照抄材料,对材料要灵活运用,找准材料的弦外之音。

(二)政府角度

政府角度,也是申论文章的一个重要原则。申论考试是录用政府工作人员、模拟政府具体工作的考试,因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认为,写申论文章时观点必须符合主流,把落脚点放在解决问题上。

1.观点符合主流

观点符合政府意志,并同中央政策精神保持一致。“主流价值观”是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观点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也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要求。一般情况下,可以引用“时代最强音”,即党和政府近几年发布的主要文件中的重点语句,以及当前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讲话内容中的经典语句,佐证文章论点。

2.落脚在解决问题

要把解决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作为文章的归宿。在政府工作中,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不存在发现和分析问题却不解决问题的情况。2010年的国考主题“海洋的开发与保护”、2009年的国考主题“粮食安全”、2008年的国考主题“人与自然”,无论何种题目、任何主题,分析清晰都不是最终目的,能够真正解决问题才是文章的最终要求。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篇6

1、参聘人员范围参照《后勤集团公司新一轮中层管理岗位竞聘方案》;

2、在现有部门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各职能部门、实体单位一级、二级员工岗位级别设置数不变,并以现有岗位编制为基础编报岗位职数;

3、在不突破聘期及总人工经费的前提下,三级及以下岗位级别设置以基本稳定、微量调整为原则由各实体制定方案,报人力资源部批准、投资财务部备案;

4、原则上,考核合格及以上的员工在同等条件下原实体优先安排正常上岗,因工作需要重新竞岗的,在坚持双向选择、公平竞争的原则下按规定程序办理转岗手续;

5、如确因部门结构调整需要变更或新增岗位级别,请各职能部门、实体单位在1月5日前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由集团公司办公会讨论决定。

二、操作办法

1、此次员工竞聘以职能部门、实体单位为具体操作部门,竞聘岗位为一级、二级岗位,三级以下岗位以各职能部门、实体单位自行负责,后勤集团公司竞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工作;

2、各职能部门、实体单位需在1月8日前向人力资源部(209室)上报岗位职数、级别及要求,集团公司将在1月9日上网公布;

3、职员岗位竞聘者请填写《宁波大学后勤集团公司职员岗位竞聘表》,竞聘上岗;

4、岗位报名及双向选择截止时间为1月13日下午16:00止,报名表交至所聘的职能部门、实体单位,由所在部门管理层及分管领导选择聘用人员,并在结束后将报名表交由人力资源开发部备案;

5、1月14日下午13:00前上网公布空缺岗位,未竞聘上岗人员及有空缺岗位部门可再次双向选择,二次双项选择截止时间为1月15日下午16:00;

6、三级及以下岗位根据指导原则第3条,将职数、岗位数及名单报后勤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7、竞聘工作结束后,请各职能部门、实体单位按表三形式在1月16日前报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209室);

8、所有竞聘的程序、内容、表格下载将在后勤集团公司网上及时更新,敬请留意。

三、请各职能部门、实体单位的负责人将此次竞聘工作的具体操作方法告之所属单位员工;

四、对此次竞聘未正常上岗的员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和学校有关政策执行;

五、在新一轮聘期内,集团公司将进一步细化各类员工的薪酬管理办法,原则上各个岗位的级别标准不作调整,更多地利用效益奖励来调动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各职能部门、实体单位对现有岗位级别的描述可有跨度,最高不超过岗位的最高级别,以便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给予合理的岗位级别,并给职员发展留有一定空间,集团公司对日后岗位级别调整将出台具体实施办法;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篇7

1. 趣味性原则

指导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首先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1) 以课文激趣。在学习了一篇课文后,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对相关内容进行拓展阅读, 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了《虎门销烟》后, 可以向学生提议:除了虎门销烟, 林则徐还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 课后找一些这方面的书来读一读。通过学习课文, 学生都对林则徐产生了敬佩之情, 自然有兴趣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

(2) 以练习激趣。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综合练习, 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 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如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七中有一道题, 要求学生把自己在语文课本和课外读物中认识的古代名人的名字, 按其所处的朝代填写在给定的表格中。这一题涉及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历史知识, 我们可据此引导他们温故知新, 完成练习。

(3) 以故事激趣。一是可以通过介绍故事的梗概,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详细内容;二是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某一部分, 引导学生课外进行完整阅读。小学生思维活跃, 好奇心强, 他们对故事总是特别感兴趣。

2. 自主性原则

所谓自主性, 就是行为主体按自己意愿行事的动机、能力或特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因此小学生课外阅读要坚持自主性原则。教师应适度指导, 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阅读、体验和思考的机会。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自己独特的认识、体验, 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也才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 《人类的“老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课后练习第五题:“你还知道哪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在小组里跟同学们交流。”对此, 一方面,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让他们注意搜集有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 并自行进行归类整理, 为课堂交流做准备;另一方面, 在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时, 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交流的机会, 让他们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

3. 选择性原则

(1) 阅读方法的选择性。阅读方法有精读、略读和浏览。阅读方法的确定应根据内容和阅读需要来确定。对于需要学生获得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的内容必须精读;如果只需学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 则应略读;而要求学生从中捕捉有用信息的内容则通常采用浏览的方法。

(2) 阅读内容的选择性。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随机性比较强, 往往看到什么就读什么。为了确保阅读的有效性, 我们应教导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首先, 要选择思想健康的读物,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读好书, 才能陶冶思想情操, 提高政治素质。其次, 要选择知识性强的读物, 这类书籍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使其掌握更丰富的知识。再次, 要选择与课堂学习紧密相关的书籍。我们要通过学生对这类书籍的阅读, 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 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

4. 综合性原则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合作学习;指导原则

时代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在新课改教学理念推进下,各学科教学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习语文文学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学思维,在学习中帮助学生获得文学见解以及道德素质的提升。当前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的实施,合作式教學并广泛应用于现代教育中,通过合作学习,以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在合作中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思维。

一、遵守以学生为主指导原则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文教育在传承以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阶段学生已然具备一定的思维自主性,因此在实施合作式学习教学时,教师应相应遵守合作式学习的指导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原则。回归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教学中,懂得思考,懂得合作,与其他学生通过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遵守素质教育培养原则

现代经济社会中,教育具有一定的发展优越性,相对于当前初中语文教育来讲,初中语文教育在指导学生文学思维发展、引导学生树立优良文化素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课改教育进程不断推进下,要求当前学校教育应积极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实施合作式教学,但从当前合作式教学实施现状来看,其教学效果尚未明显。因此教师应积极推进合作式教学模式,并积极遵守素质教育培养原则,以素质教育为基石,在培养学生合作式教学中,划分学生小组,为小组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中小组之间共同探索并解读问题,以便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遵守责任协调发展原则

相对于其他教育来讲,初中语文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华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并逐渐凝结成为精髓,在传承中,逐渐与其他教育相结合,例如古代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情怀,学习古代文人墨客的思想情况,不仅可得到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还可增长道德素养的升华。因此,在实施初中合作式教学中,应将初中教学与其他学生相结合,并遵守责任协调发展的原则,全方位为提升学生思想见解,共同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施合作式教学时应遵循相关的教学原则,并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素质教育培养原则以及责任协调发展原则,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朱海梅,张露文.试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原则[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97.

[2]冯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现状及改进方法[J].学周刊,2013(17):99-100.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篇9

思想、命题原则及命题作用

一、单元目标、重难点

民俗是人类文明积淀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的,也有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让学生感受美好得民风民俗,感受日常生活中蕴含得诗意;学习本单元多角度、多手法描写事物得手法;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

二、命题指导思想

1、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力求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3、使学生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三、命题原则

1、试卷强调基础,重在运用。

命题避开概念、知识的简单识记,重在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和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如背诵默写,有简单的填上下句,也有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填空,默写的内容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名句。

2、试卷重视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关注民俗,了解民生和民俗文化。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都注重人文意识的渗透。如课外阅读《腊八粥》与教材第四单元的主题“民俗”完全吻合。文言《五柳先生传》的主题也体现了语文学科所承载的德育功能。

3、作文命题紧贴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使他们有话可说。要求以“民俗”为话题作文,学生可谈感受,可发表见解,有广阔的发挥空间,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能引发他们对民俗的热爱和关注。

4、命题中始终以新课标为指导,增加开放题型。如试卷综合性学习关于端午节习俗的考题,考查学生生活积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四、命题作用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篇10

这次的培训,使本人获益匪浅。懂了更多的知识,长了更多的见识,明白了许多道理,这当然都是关于我本行的。理论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今天我班门弄斧,谈谈我个人关于有效学习的粗浅看法。

现在,几乎所有的同行都有一个共识,现在的学生不好教,怎么说怎么做都好像少了一把火,简单说,无用功做的比较多。怎么样才能实现无用到有用的转变呢?我认为教师教授学生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学到,怎么样才叫学到?学生如何才能学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下面我准备就这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怎么样才叫学到。这个问题很简单,直接参照我们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即可。它包括在知识的获得,能力的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以“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为例,学到就是要知道当今文化生活色彩斑斓的原因,分清文化生活的“喜”与“忧”,知道如何克服这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学生通过学习要能够辨别优秀健康文化与腐朽落后文化,自觉接受积极健康文化的熏陶,抵制不良文华的诱惑。

其次,如何才能学到。这个因人而异,学习能力强的可能通过自己看书就可以理解;中等的学生需要教师适当的点播即可;而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反复讲解才能理解。针对这几类同学,我们也应该因材施教。对于第一类,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用最有效的方式获得知识。第二类,老师应该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分别加以指导。第三类学生,我觉得还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那就是讲解,反复的讲解,直到他们全部明白为止。

最后谈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一是组织作用:即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这过程中赠别不同类别的学生。二是引导作用,引导一二类同学自主学习,自己得出结论。三是监督检测作用,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情景,让学生去判读,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加以解决,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在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让学生充当主角,老师要甘当配角。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 加以干涉讲解。

总之,我认为,要想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教师一定要学会放手。懂得放手就是最有效的指导!

加强教师指导 促进学生成长 篇11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帮助者,更应该是学习的促进者。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民主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

一、激发兴趣,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面向少数学生培养特长的活动,而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给予每一个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自己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首先,指导学生拟订计划,要求全员参与讨论。会议中表现出好的同学发言热烈,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意见,然而有些同学平时就不声不响的,会议中更是没有一句话。看到这样的情况,就要借机点一下:“××,你认为活动中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吗?或者还需准备什么?”这下,他们有话说了,会议的气氛热烈了一些,最终制定好了计划,安排好了阶段的活动,并分好工,每位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任务,有事可干。

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的选择,要允许失败,让他们真正地在生活中磨练;在具体方法上不做过细的指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创新。但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的特殊表现,及时表扬,及时推广,不断给学生以前进的动力,让学生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教师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指导学生

我们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自主性、实践性,但不能说一切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做一个旁观者就行了,在活动中,作为教师,应该既是引导者也是参与者。

首先,要指导学生搞好一个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必须全面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特点、实施步骤,做到心中有底,才能引导有方。指导教师要亲自参与课题的全过程,在参与中指导。只有参与了,才能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动态和他们的研究情况,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其次,教师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做好一件事,兴趣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生在选择课题之初,教师就应该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和学生共同来选择课题内容。如果你高高在上,告诉学生注意这个、注意哪个,不允许这样、不可以那样的时候,学生的兴趣也许会大打折扣;而当我们坐下来和他们一起研究内容,听他们的打算、他们的意见、他们的计划,再和他们探讨合理性,学生会觉得他们是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你的参与也能让他们领略到考虑问题必须全面,选择课题必须有可行性。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他们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适宜可行的课题,怎不会兴趣盎然?

再次,教师的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心。长期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模式的教学形式造成我们学生缺乏活动能力和自主能力,这也正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所要改变的。但它毕竟才处于尝试阶段,我们指导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要认为学生什么都不行而什么都事必躬亲,那是和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相背离的;但是也不能认为学生什么都行,把他们当成能人,让他们独当一面。学生在活动中必然会遇到无从着手,必然会遇到一筹莫展,我们的参与就会让他们点亮思维的火花,增加克服困难的信心。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每一步,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就在他们的身边,与他们一起体味失败、收获成功。我们不是说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吗?指导老师也应该是他们合作的好伙伴。当然,参与要合理有策略,要注意避免让学生产生依赖心理。

三、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特别是访问、调查等,让我们十分担心,担心他们不知该怎样与人联系,担心他们会忘带什么东西,更担心他们的安全……因此,活动前再三的嘱咐,一再地强调,反复地问:“你们行吗?”而学生只给我一句话:“老师,我们自己来,你放心吧!”事后看来,我发现我的担心确实是多余的,他们顺利地作好了一切工作,交给我看的是一份份原始的采访笔录、录音及调查问卷……只要我们相信学生,让学生大胆实践,学生一定会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收获。

指导青年教师、学生证明材料1 篇12

我校教师王***同志自二零零七年参加工作以来,思想积极要求进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思想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并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对党的教育事业忠心耿耿,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注重对青年教师及学生的指导培养,听从分配,服从领导,工作任劳任怨,具有很强的开拓创新能力,业务上刻苦钻研,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教学本领,能够出色地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了学校的整体工作,不惜牺牲个人利益,无私奉献、勤奋耕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受到了社会、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她撰写了大量的教学论文,通过教学实践,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认可,并由此荣获各项证书和光荣称号,教学成绩显著,“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等称号当之无愧,成为远近闻名的教学高手。

她指导的《身边的侵害与保护》一课获市优质课一等奖奖励;2008年4月她的优质课《公民的义务》获市级一等奖奖励;2008年4月她的《我们的共同理想》获市级说课一等奖奖励;2008年5月她的教育研究成果《认真对待素质教育》获市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奖励;2009年6月她的《如何激活课堂教学》获国家级论文二等奖奖励;2009年6月她的《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获国家级优质课二等奖奖励;2010年3月,她的研究成果《有效挖掘处理教材为我所用》获得国家级奖励;2010年同年她的教学设计《 学会控制情绪 》获得省级奖励,2010年7月她的教学设计《难报三春晖》获得了市级奖励;2010年12月她的教学成果《 树立新政治观展政治课新貌——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几大转变》获教学论文类二等奖;2011年2月她的科研成果《 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思考——创新教育之我见》获国家级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的奖励;2011年12月她的科研成果《 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获区级一等奖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在这里就王晓雨同志注重指导教师方面仅举几例:2008年下半年她指导于浩老师撰写的论文《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获黑龙江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上半年她指导的罗静泽老师撰写的论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规划课题《农村基础教育功能拓展的对策研究》总课题组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优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二等奖;2009年下半年她指导的申洪丽老师《政治课堂的创新》一文被评为校级一等优秀论文;2010年上半年她指导汤洪霞老师的说课在绥化市北林区城乡中小学首届课题说课大赛活动中,荣获特等奖;2010年下半年她指导韩艳秋的科研成果《如何合理有效的开发体育器材》在黑龙江省教育学会上被评为三等优秀科研成果;.2011年上半年她指导的吴海鹏老师撰写的《感动在语文课改教学中的作用》一文,在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交流评比活动中获得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2011年下半

年她指导的王淑梅老师的科研成果《浅谈地理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一文获得区级一等优秀科研成果奖励;2012年上半年她指导的吴丽丽撰写的《初中地理新课程教学策略》获得校级一等优秀论文。

***同志不但在指导培养教师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在教育教学等其他方面都取了优异的成绩,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她不但培养指导教师进步,还注重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方面,学习先进的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培养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科学的理念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遵循教学规律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多面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循循善诱参与和指导学生的成长生活,如:2008年6月她指导的崔畅同学在我校举办的政治学科知识竞赛活动中表现优异,荣获年组一等奖;2009年9月她指导于小双同学在本校举办的科技小制作中,获得一等奖奖励;2010年9月她指导王磊同学在本校举办的时事政治知识竞赛中,获得年组第一名;2011年10月她指导刘欣同学在全校举办的环保知识竞赛中,表现突出,荣获年组第一名的成绩。

以上情况属实,特此证明。

绥化市北林区四方台镇第二中学校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篇13

实习指导教师是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是保证顶岗实习正常开展的基础。为使实习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特制定本细则。

一、实习指导教师的聘用

1、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职数的确定:

由招就办根据每学年参加实习学生的人数、专业分布等综合情况,制订聘用实习指导教师岗位职数的计划。原则上按相同或相近专业每50位实习学生安排1位实习指导教师。

2、实习指导教师条件: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职业教育,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有高度的责任感。

(2)对学生顶岗实习指导工作有明确认识,熟悉学生所学专业。原则上是本班班主任或任课老师。

(3)教育教学经验较丰富,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有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4)身体健康,能在实习一线坚持工作。

3、实习指导教师的选聘:

本着自愿报名,择优选聘的原则,鼓励实习年级的班主任和专业教师积极承担实习指导工作,也可由其它教师担任。

实习指导教师选聘工作由主管副校长负责,招就办和教导处共同配合具体实施。拟聘人员的考评结果应学校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核定,并颁发实习指导教师聘书。

4、实习指导教师聘用时间:

实习指导教师聘用时间自实习学生组织工作开始至学生实习结束,平安带领实习学生返校为止。

二、实习指导教师的岗位职责

1、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实行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制。实习指导教师代表学校负责学生实习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和实习期间的学生的上班、休息、生活、娱乐、健康、安全及与实习单位协调和信息反馈等工作。

2、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1)实习指导教师要认真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学生实习、就业工作的制度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政策观念,做到说话有理,处事有据。

(2)了解实习学生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组织实习学生学习国务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细则》,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习的意义和要求。

(3)在学生实习前,做好实习学生分组工作;在总务处领取好学生旅途中的常见病药品;收集好学生各种资料表册,如身份证、相片、车船费、体检表、《学生实习协议书》等。

3、加强实习过程中对实习学生的全面指导。(1)做好学生角色转换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工作,及时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创业和吃苦耐劳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他们热爱工作,敬业诚信,以企业员工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投身实习工作。

(2)加强实习学生的安全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如果学生在实习时,发生了人身伤害等事故或紧急事件,实习指导教师要立即向学校实习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汇报。

(3)加强实习学生的纪律教育,严格学生的考勤管理,每天要对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进行巡查、登记,及时发现和处理违反考勤制度的现象。

(4)全面掌握实习生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关心学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

(5)切实掌握每个实习学生的表现情况,定期征求实习单位的意见,协调解决好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的各种矛盾关系。

4、实行指导教师“工作日志”制。

实习指导教师应处理好实习指导工作的日常事务,记录学生的实习情况,每日认真填写《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日志》,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日志》交招就办存档。

5、做好实习学生成绩评定与综合评价。

学生实习结束前3周,实习指导教师要指导、督促学生完成一篇1000字以上的《顶岗实习总结》,并结合学生实习情况,于学生实习结束前2周,做好实习学生成绩的评定与综合评价,做好优秀实习生的推荐工作。

6、认真总结实习指导工作。

当实习结束时,实习带队领导应认真撰写实习指导工作总结汇报材料,并交招就办存档。总结汇报材料主要反映:①实习总体情况;②实习指导工作体会和收获;③实习工作存在问题;④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7、出勤及纪律要求。

实习指导教师实习期间应遵守实习单位的作息时间,假日也不能脱离实习学生。每天24小时都应保持通讯通畅,以便特殊情况及时赶赴现场处理。

8、实习指导教师应配合学校财务室,完成实习学生的学费清收工作。

三、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

1、实习指导教师具体工作任务由招就办分配下达。

2、招就办应负责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交待实习工作任务。

3、建立走访企业制度。在实习期间招就办要加强与实习单位沟通,听取企业意见,走访看望实习学生,检查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情况。

4、为使学校及时、全面地掌握实习指导工作情况,实习指导教师每天要认真填写好工作日志,第一时间内向招就办反映实习异常情况。

5、招就办应建立实习指导教师业务档案,包括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日志、月工作小结、实习工作总结、企业评价、学生及家长评价等。

四、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

1、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及经费补助由招就办具体负责实施。

2、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结果,由招就办存入实习指导教师的业务档案,并作为教师考核、评优、职称晋升及期满续聘的重要依据。

3、实习指导教师的考核主要包括 “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满分为100分。招就办主要根

据实习单位意见、实习学生意见、家长代表的意见招就办意见来进行综合考评。

4、实习指导教师在工作中因失职而出现的失误,学校将实行责任追究制。

五、实习指导教师的待遇

1、实习指导老师工作量视为教师满工作量。享受除课时津贴外的学校其它福利待遇。

2、实习指导老师所带学生在50人以下的每月补助150元电话费,50人至100人以内每月补助200电话费,50人以上每月补助250元电话费。

3、实习指导老师津贴补助标准:顶岗实习带队教师实行保底津贴或每生补贴标准两种方式计算津贴。(1)保底津贴为:省外1200千元/月,省内1000元/月,县内全脱产800元/月,在校兼课减半执行。(2)每生补贴标准为:省外15元/生〃月,省内10元/生〃月,县内5元/生〃月。若按每生补贴计算达不到保底津贴标准的。按保底津贴补助。超过保底津贴标准的按每生补贴标准补助。在此期间不享受课时津贴。

4.此规定从行文之日起执行。

学生会指导教师及管理原则 篇14

温州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之星”和“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

评选办法

为了奖励我校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师生,知名校友王孝安先生捐资200万元设立“温州大学东海潮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依据《温州大学东海潮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实施办法》,特制订本评选办法。

一、评选对象:

1.“大学生科技创新之星”:温州大学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

2.“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温州大学在职教师。

二、评选资格及条件:

1.“大学生科技创新之星”评选条件

(1)学习成绩优秀,学风良好,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质。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在各级各类学生学术科技竞赛中获得突出成绩。

(3)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和大学生科技组织,并在活动和组织中作出突出贡献。

(4)参加社会实践,撰写高水平的社会实践论文或受社会认可的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5)以下条件作为重要的评选参考依据:

参加本年度各类各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奖励;发表高质量的学生科技论文或获得各类学术论文评比获奖;依托温州大学学生科技项目或学校实验室申报专利、发表著作等;参与各级各类学生科研课题立项项目,努力工作,获得成绩;社会实践论文或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得到相关部门的奖励或采纳;在学生学术科技组织中担任主要负责人,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带领团队获各级表彰奖励;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学术科技讲座和科技活动。

2.“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评选条件:

(1)热心学生科技科研活动,积极指导学生学术科技项目和科技竞赛。

(2)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级学生科研项目评选活动和学生组织的科技文化活动。

(3)指导学校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

(4)以下条件作为重要的评选参考依据:

指导学生参加本年度各类各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并获得奖励;指导学生发表高质量的学生科技论文或获得各类学术论文评比获奖;指导学生依托温州大学学生科技项目或学校实验室申报专利、发表著作等;指导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生科研课题立项项目,努力工作,获得成绩;指导各级学生学术科技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科技活动,获各级表彰奖励;积极为学生开展各类学术科技讲座;积极参与学校各类学术科技项目评选活动。

三、评选机构

基金理事会秘书处组织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之星”和“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评选组织委员会(以下简称组委会),组委会设立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团委,由办公室组织评审专家,公平、公开开展评选。每年由校团委协同校友办向基金理事会报告奖励基金使用情况。并适时在学校网站公布结果,对获奖学生、教师事迹予以宣传。

四、评选程序

1、发布通知。每年11月份组委会办公室发布评选通知。

2、组织推荐。各学院根据评选办法推选本学院候选人。学生人数在700人及以上的学院(含研究生)推荐学生2名,教师2名;学生人数在700人及以下的学院(含研究生)推荐学生1名,教师1名。

3、提交材料。候选人填写办公室提供的申报表格,将纸质版和电子版同时提交到办公室,并提供相应的成果证明材料。

4、资格审查。组委会办公室对候选人提供的材料和事迹的真实性进行审查,所有候选人接受全校师生监督。

5、专家评审。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综合评选,评出10名“大学生科技创新之星”和10名“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其中,“大学生科技创新之星”的研究生获奖人数不超过获奖总数的30%。

6、公示。评出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之星”、“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在学校网站、校团委网站进行公示,无异议后进行表彰。

五、表彰奖励

评选结束后,组委会办公室召开表彰大会,为获奖学生和老师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

上一篇:2016读书节主持词下一篇:风雨后的滋味作文600字 风雨后的滋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