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略读

2024-06-03

指导学生略读(共5篇)

指导学生略读 篇1

略读, 是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换句话说, 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可跳过某些细节, 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 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准确地把握主旨、明确重点。它是相对精读而言的。精读就是对阅读材料做全面、精细、深入的理解, 具有“纤屑不留”的特点。而略读就是运用已经形成的精读能力“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 不要求咬文嚼字, 只要求“粗知课文大意”。但粗知并非少知, 更不是马马虎虎, 草草了事。相对精读, 略读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能力训练的过程。叶圣陶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这样说: 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 应用这些经验, 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 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 这就是“略读”。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 容易出现重精读, 轻略读的现象, 这是应该避免的, 因为《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说: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把这三者并举, 说明这三者同等重要, 不过是“准备”与“应用”的区别与先后顺序而已。相反, 现代信息时代, 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 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 重在“掌握文章的大意”这个层面上, 而“略读”作为一种学习常态, 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 学生不只是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 学会略读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实现方法的迁移, 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进行过渡。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浏览性的泛读

要想增加阅读量, 扩大视野, 浏览是一种很好的略读方法。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 可采取浏览法, 即“随便翻翻”, 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浏览的主要任务是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为准确地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和概括做准备。浏览的优势是, 用较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浏览时指导学生注意文中的一些关键位置: 一是篇名题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往往集中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通过研究题目, 可以对文章或书籍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如《黄河颂》, 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 节奏鲜明, 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 兼以长句。长短结合, 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看了题目一眼, 就能让读者知道,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 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 情绪慷慨激昂, 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文章开头、结尾以及中间各段的中心句。将这些关键部分浏览完毕后, 会对文章或书籍形成总的印象。

二、探寻式的粗读

当我们不清楚手边的一本书是否值得细心阅读时 ( 经常发生这种情况) , 粗读就是一种好方法, 粗读过后, 就会很清楚了。一般来说, 就算想要仔细阅读的书也要先粗读一下, 从基本架构上找到一些想法。下面是粗读一本书的作法:

先看书名, 如果有序就先看序, 要很快地看过去。在完成这个步骤之前, 你对这本书的主题已经有概念了。然后再看目录页, 了解这本书的基本结构。目录相当于整本书的结构, 了解了结构才能找出重点。最后一步, 把书打开来, 从目录中, 挑几个看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或者你感兴趣的内容来看。东翻翻西翻翻, 念个一两段, 有时候连续读几页, 但不要太多。用这样的方法把全书翻过一遍, 重要的是, 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有结束语的看一遍结束语, 对全书的内容作出自己的判断, 提出自己的看法。

用粗读的方式来阅读一本书, 就像是一个打谷的过程, 能帮助你从糙糠中过滤出真正有营养的谷核。这样粗读过后, 就能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确定是否深入去读或精读哪些内容。

三、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 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扫读法最显著的特点是目光先横后竖的快速移动, 只扫描最关键的词语。不但不影响人们的理解程度, 而且阅读的速度也很快。高尔基就是运用这种纵阅横览的扫读法, 每翻一页就像下台阶似的从上到下的垂直看, 读完了多得惊人的书籍。

扫读法阅读的速度非常快, 但要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必须经常专门训练, 比如经常做一些视力扩展训练, 在平时阅读时要注意克服逐字逐句阅读的习惯, 有意识地扩大每次眼停留的视野范围。

四、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 而直接选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跳读与扫读不同, 扫读是逐页扫视, 而跳读则是有所取舍地跳跃式前进, 只停留在那些最有价值的内容上阅读, 其它次要内容则大段大段甚至整页整页地略过。所以, 教学生善于运用跳读法阅读, 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而且能够很快抓住关键, 把握文章要旨。

跳读的具体方法有多种: 可以抓住标题、小标题、黑体字等关键处跳读, 这些往往都是文中主要内容、中心题旨所在; 可以根据关键词语的提示阅读, 有关键词语的地方大都是和学生所关心的内容或问题联系最密切的; 可以重点在篇章的开头、结尾, 文中段落的首句或尾句跳读, 这些常常是议论性文体的主要观点或论据要点的所在; 可以沿着情节发展线索跳读, 在记叙文体中情节之外的纯景物、人物的大段静态描写可直接略过。如“由此看来”“总之”等就可提示学生, 很快找到关键性的总结句。

五、猜读法

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 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 对后面的内容作猜想, 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猜读法, 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 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作者, 为作者设身处地地考虑作品内容的安排, 这就使阅读活动始终处于高度活跃的积极思维状态, 如《丑小鸭》一课中在读到“我要飞向他们, 飞向这些高贵的鸟儿! 可是他们会把我弄死的, 因为我是这样丑, 居然敢接近他们。不过这没有什么关系! 这比被人们打死被鸭子咬, 被鸡群啄, 被看管养鸭场的那个女佣人踢和在冬天受苦要好得多! ”于是他飞到水里, 向这些美丽的天鹅游去。这些动物看到他, 马上就竖起羽毛向他游来。“请你们弄死我吧! ”这只可怜的小鸭说。他把头低低地垂到水上, 只等着一死。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丑小鸭为什么拼死也要飞向高贵的天鹅? 最后结局会是如何? 其他类型的作品, 也可用猜读法阅读。

总之,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略读的方法, 教师就能更加放手, 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 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终生受益。

摘要: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 可跳过某些细节, 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 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准确地把握主旨、明确重点。“略读”作为一种学习常态, 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 学生不只是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 学会略读方法, 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实现方法的迁移, 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进行过渡。

关键词:略读,泛读,粗读,扫读,跳读,猜读

指导学生略读 篇2

“指导自主学习”要遵循的是“先学后教”、“养成方法意识”“从学生实际出发”三条教学原则。课堂教学要体现针对性、合作性、生成性、探究性的特点。

“指导自主学习”的题解中明确告诉我们教改实验要以弘扬学生主体性为宗旨,以构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为核心。因此,在研究《小学高年段指导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时,必须就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进行探究。

为什么选略读教学作为例子来探究模式建构呢?因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区别,而教学要求上也有相应的不同。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于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略读课文往往出现两种倾向,要么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要么就轻描淡写、囫囵吞枣,一读带过,学生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而我们提出的在阅读教学中略读教学模式的研究,旨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手段,客观上为学生自己读书、自主探索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性、合作性学习,为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自由的空间。

二、模式的假设

“指导自主学习”课题研究着眼于以研究学生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新策略的前提,坚持一切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促进“指导自主学习”理论朝着纵深方向全面发展。为此,本课题拟以“指导自主学习”理论为基础,以“教是为了不教”“我的学习我作主”为前提,结合略读课型的教学,把学生研究的着眼点放在新策略处,建构“指导自主四段综合型”的教学模式。

根据“指导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基本结构及本课题所凸显的方法意识的理念,提出了如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想:

三、模式操作例谈

下面以人教课标版四年下册略读课文《牧场之国》为例来谈谈模式的操作:

第一阶段:课前导学,检查反馈

在课之前老师就已预先通过学生的自学反馈卡,了解学生们的共性问题做为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教案编写,进行充分预设,在课内教师还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检查自学,了解学生对文本的自学掌握情况 ,以便以学定教。

按照自主学习的超前性和异步性的特点,我们把自学卡放在班上,自学一课后学生填写自学卡后交给老师,再拿自学卡自学下一课,极差的学生也要至少超前一课自学。导入新课时,我们就根据自学卡里查阅的资料来反馈你对荷兰的了解,而后用课文的第一段导入课文。接着同桌交流自学卡,把能解决的问题解决掉,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这时会出现大部分会提问题的孩子能抓重点、难点或文章的主要问题来提问,程度差的孩子就提一些很零碎的问题。通过教师对提问题质量的评价,来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在课堂中,只要解决了大问题,附带的小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第二阶段:问题引读,领悟方法

这个阶段教师抓住一个部分进行教学,并结合文本特点渗透学习方法。可以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可以是品读积累优美词句,还可以是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等等。学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语文学科性质,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认识水平,运用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把方法传授有机地渗透和溶入知识教学中。一种学习方法不是精讲一篇课文学生就会学会,有的方法要学习、运用好几遍学生才会自如运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已学过的学习方法,还有不断强调,寻找时机进行运用。我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发现用过的学习方法,学生并不能灵活运用。

《牧场之国》我们抓住第一次“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段落来教学,通过学生带着问题自由阅读课文,用“___ ”画出能体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词句,交流体会着从两处能体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句子:①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②极目远眺,四周全是丝绒般的碧绿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相机指导,生抓关键词句谈感受,师生想象品读直至积累背诵。最后总结这课学法:带着问题读、抓关键词句、想象品读、积累背诵,并把学法在多媒体上出示,学生齐读巩固。

第三阶段:合作探究,交流共享

学到的学习方法只要在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加以巩固。所以在课内尽量寻找机会不断让学生尝试运用学习新知识。通过学生运用方法自学后,再进行反馈、修正,不断强化,使学习方法真正被学生所掌握。

下面三次的“这就是真正的荷兰”三个段落,进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可以自由选择要学习的段落,先带着问题自学,抓关键词句,再小组交流体会,朗读背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后,进行交流反馈,教师继续对学法进行强调、指导、运用,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最后回到这课的主要问题“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最后带着不同的体会引读“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第四阶段:运用方法,拓展延伸

这个阶段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学生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可以是这一节学到的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或者是学生自创的更好的学习方法。拓展延伸可以推荐阅读相关的文本,可以仿写进行小练笔,还可以复述课文或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在这一篇文章中,领悟文章通过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达显得更加生动,运用这种写法提供文中相关词语,进行迁移仿写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布置学生继续收集有关荷兰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张荷兰旅游宣传小报,为了把文本语言变成自己语言。

诚然,“指导自主四段综合型教学模式”作为《小学高年段指导自主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教学活动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仅仅靠一节课型的例谈是无法涵盖全部的教育理念,囊括其他课型的教学特点的。因此,该教学模式还必须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修补,进一步完善。

指导学生略读 篇3

新课标的精神, 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的吸收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得到情感的培养。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略读课堂教学的效率, 现说明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教师在开展略读教学时, 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

一、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目标

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略读课文的时候, 部分小学生不能明白自己需要从略读的课文中学习什么, 他们唯恐自己没有学习到课文中的知识, 所以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文章中的生字、生词、段落大意、思想内涵等。学生如果用精读的态度对待略读的文章, 那么教师的略读教学就难以展开。

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到略读教学的学习目标, 即学生要学会略读完一篇课文以后, 能禅述这篇课文的大概内容以及整篇文章的意义, 而其它的知识不必刻意的研究。有些学生不能理解自己怎样才能够做到阅读完一篇文章以后立刻说出文章的意义和含义, 教师要在这方面给予学生引导。以教师引导学生略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这篇课文为例, 学生拿到这种文章以后, 教师先引导学生判断这篇文章属于什么题材?一名学生一眼看完这篇文章就能判断出它是一篇记叙文。接下来,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略读阶段。教师引导这名学生一边阅读文章, 一边以记叙文的四大要点总结这篇文章的内容, 这名学生总结的内容为:该事件发生的时间在汉朝;地点发生在汉朝的宫廷中;故事的主人公为司马迁;事件为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决定写史书, 可是天降横祸, 因为他给一位将军说情, 所以汉武帝对他施以酷刑, 司马迁悲愤交加, 曾经想过去自杀, 可是由于他想到自己立下的志向没有完成, 因此不愿意轻易去死, 司马迁决定排除万难一定要写完这本史书, 于是他又花费了十八年的时间写史书, 终于写下史书巨著《史记》。这名学生阅读完这篇文章以后, 教师引导他思考这篇文章传达的意义, 这名学生认为这篇文章禅述了以下的意思:人在做事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挫折, 如果人因为挫折就放弃自己的目标那么有可能会一事无成, 人要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 就不能屈服于任何压力, 而要用不屈不挠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 直到完成这这件事情。

教师引导学生略读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从体裁入手, 让学生根据文章体裁的特点找到自己学习的目标, 这样学生学习的时候才不会漫无目的。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的略读课文, 是教师开展略读教学的目的之一。

二、引导学生交流阅读的内容

部分教师对略读教学存在错误的看法, 由于他们认为略读教学就是让学生不用钻研文章中的字、词、句, 所以只要学生完成了略读学习, 教师就当作自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如果使用这种在略读教学中用这种思路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就很难在略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略读教学的时候, 要思考如何让学生在不花费很多时间阅读的情形下吸收到多的语文知识?学生若能感受到使用略读的方法学习, 能达到以很少的学习时间吸收到很多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 以后他们会乐于在课后自主的使用略读的方法学习。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用引导学生交流的方法实现这个教学目的。

比如以教师引导学生略读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为例,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起讨论这篇文章讲述了什么内容, 这篇文章真正的涵义等。学生在与其它的学生共同讨论的时候, 可以了解到别人是怎么抓住这篇文章的要点的、别人是怎么看待这篇文章的, 别人的想法对自己有什么启示作用等。学生在共同讨论的时候, 能够发现到一些自己原先阅读的时候没有注意到的语文知识, 此时他们能进一步的吸收这些语文知识。

教师以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 交流能够促进他们吸收更多的语文知识的时候, 学生以后完成略读的学习任务以后, 就会自主的与人交流讨论。学生通过学习→交流的方法完成略读学习, 不仅能够更深入的理解到自己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还能在交流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培养。

三、引导学生应用阅读的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 在新课标的精神指导下, 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引导学生在略读的过程中吸收知识, 还要让学生在略读的过程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能力。以教师引导学生略读《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为例, 学生完成小组交流的学习过程以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篇读后感, 让学生记录下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见得、所思、所想, 学生在写读后感的时候, 能够用文字整理出自己今天学习过的知识,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文字应用的能力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宋燕晖, 万新, 张增甫.小学中高年级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J].小学语文教学.2004 (03)

[2]周涛.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指导学生略读 篇4

在教学中,如何深刻地体会编者意图,把握好略读课文的学习目标,凭借此载体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重中之重就是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自读自析,下面以《金色的脚印》为例,和大家交流:如何通过引导学生自读自析来有效开展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课前自读,自学字词,浅析文本内容

略读课文的课时多数是一课时。如果你上网总能找到大家公认的教学策略:给足自学时间,训练概括能力。这时间够吗?怎么挤出时间呀?这是一直困扰大家的客观问题。

怎么办?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相当的自学能力,所以引导学生有效预习是非常必要的。就本文独特的语言文字特点,我们不妨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地自读预习,并制作学习卡。

1. 把课文读顺:自学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读通句子。

2. 积累ABB形式的词语,并把词语放到句子里用心读一读。

3. 找出四个带有成语的句子画上符号,读一读,如果喜欢的话也可以抄写在学习卡上。

4. 可参考课文前提示语理清思路,设计结构图。

本文词语ABB形式很多(如:冷清清),已有很多成语非常恰当地描写了狐狸和“我”之间从起初到后来发生的变化?这恰恰是教学的难点,这样从文字入手巧妙地引导课前自学是为了潜意识地教给学生一种方法,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

要说明的是,“设置学习卡”这项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由开始的指导如何做到后来的自主做,是要有过程的。期间,教师的引导和方法的训练特别重要。

二、紧扣文眼,质疑引读,品析文本主旨

从方法上说,略读就是让学生把在精读中习得的方法运用到自读自悟中,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适当点拨和引导。

设计教学时,我指导教师紧扣题眼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是金色的脚印呀?”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起着聚焦、凝聚的作用,给课堂带来很大的生成空间。学生通过品析文本的语言文字,在字里行间悟出文本主旨。学到文章结尾时,再结合画龙点睛之句回扣题眼引导总结(为什么是金色的脚印呢?),以此升华情感,使文中所描述的故事因经历了学习的过程而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形神兼备的效果。

三、结合单元导读,提炼核心问题,深析文本语言

学习略读课文,因时间有限,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快速找准教学重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在每一课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

《金色的脚印》一课前是这样写的: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下面的课文,说说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都做了些了什么,它们和正太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这段提示语既交代了学习课文的阅读方式,又点拨了阅读的参考和基本思路。

课堂上围绕“提示语”引发学生思考,可以迅速、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达到在简化教学环节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有效地读,悟。而如何提炼课前提示语,做到略中显“精”,这又是非常关键的教学环节。

教学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结合单元导读这样提炼课前提示语,找准“感悟点”: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

1. 老狐狸为了救小狐狸做了哪些事?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 狐狸和‘我’之间从起初到后来发生了哪些变化?

3. 揣摩作者是如何抓住相关细节来描写这些变化的,交流各自的独特感受。

训练学生略读能力,不要求咬文嚼字,但不等于对语言文字置之不理。如果能更有效地结合单元导读,用简洁的语言直接切入核心问题,再围绕核心问题选择一两处引导揣摩:如,哪些细节描写让你体会到了狐狸的亲呢?机智、亲情等等。

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实践的有效与否,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作用。

四、课后拓展,读写结合,研析文本内涵

略读课文中有的故事性强,可读性佳;有的离学生生活近,学生容易产生共鸣;有的情感强烈,对学生心灵有很大震动。对这些略读课文学生一般都比较感兴趣,教师应借助学生的学习热情找准“练笔处”,进行有效的读写能力训练。

本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相亲相爱的狐狸一家》为题,续写这个故事。

这样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文章“结尾延伸”处填补,实现阅读期待;在“言外之意”处揣摩,诠释文本内涵,升华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略读课文教学的这个“略”度应介于精读课文和独立阅读课文之间,而不是囫囵吞枣,更不是由教师越俎代庖。略读课文无论怎么教,总脱离不了这样几个教学策略:给足自学时间,训练概括能力;用足“阅读提示”,简化教学环节;选准“感悟点”,做到“粗中有细”;找准“练笔处”,讲究读写结合。

指导学生略读 篇5

一、明确略读课文的意义

在阅读方面,新课标提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相对应的,在教材编排上,兼顾到学生各个层次的阅读需求,设置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对于精读和略读的关系,叶圣陶先生给过很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精读为略读打基础,略读为精读作补充。通俗一点说就是,精读课文的教学是为了教给学生阅读和分析的方法,略读课文就是让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检验并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立意上来看,略读课文能让单元主题思想更充实。此外,略读课文还是增加学生阅读量的重要途径。大量课内略读课文的设置,不仅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通过它们学会略读的方法,这对完成阅读任务是十分有效的。

二、略读课文教学应体现的基本理念

1. 强调自主性,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略读部分,教师要尽可能放手,除了必要的指点外,让学生独立去完成,使他们逐步做到自主读书,为大量的课外阅读做好引导。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指导和交流。自主阅读并不是教师完全放手不管,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传授阅读方法和分析技巧时要顾及到略读课文,因为是同一类型的文章,在阅读上应该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做到这一点并不是难事。教师还要做一个必要的考察,一方面看学生有没有完成自主阅读,另一方面,也检验一下精读课文的教学成果。

2. 加强课内外联系,拓展延伸。从根本上来讲,课堂的教学是为了课外的应用,略读课文的教学也是为了学生用略读的方法去在课外展开大量的阅读,所以,它应该成为课外阅读的拓展点。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或相似的文章,凭借“阅读提示”内引外连,把阅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这样不但增加了阅读量,也让学生的略读之旅继续下去,使略读课文的学习做到课虽尽而读不止。

三、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上,掌握分寸,拿捏得当,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技能。要做到教学时间上“略”,而教学方法上“不略”,只有这样,才能让略读课文既节省教学时间,又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起点和归宿,在课堂上,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中都蕴含着知识点、感悟点和训练点,略读课文也不例外,如果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眉毛胡子一把抓,就和精读课文的教学没有区别了。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设定教学目标,即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要求,确定知识点、感悟点和训练点,精心设计、组织教学。略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对课文的中心、理解方向、学习重难点等做了相应的引导。因此,利用“阅读提示”,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阅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般只安排一个课时,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要做到有的放矢,有所侧重,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每篇文章的“点”,即文章的重点,学生关注的焦点,只有抓住这些“点”进行深入的探究,才能使略读课文真正发挥它应有的效能。而对于其他问题,则可求“略”,这里要强调,所谓求的“略”只是相对感悟的“精”而言,并不是说就可以马马虎虎地对待,如果仅仅是为读而读,不加以思考和总结,还不如不读。其实,略读课文中也可以有精读,文章中的精彩语句、重点段落可以引导学生细读,因为,略读课文也是被精心挑选的名家名篇,它们也不乏闪光点,这样能使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更为明显和集中,层次化的教学也能让学生更具体地理解“精读”和“略读”的不同。

上一篇:资源运用下一篇:原因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