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解题

2024-07-07

指导学生解题(精选12篇)

指导学生解题 篇1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 使之掌握终身学习的要求。“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埃德加·富尔这句哲语指出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响亮口号。从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看, 也只有学会学习, 学生才会真正具有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仅要注意教法研究, 更要注重对学法的指导, 以学法考虑教法, 以教法促进学法,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下面笔者浅谈几点个人在教学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习的做法。

一、加强预习指导, 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是学生在课前自学教材, 初步了解教学内容, 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它是学生自我探索、思考、质疑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是预习的主要任务, 新课教学前, 我们要求学生自学课本, 通过“看一看内容、读一读重点、划一划难点、想一想疑点、试一试练习”等具体步骤, 掌握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这样学生能初步扫除课堂教学中的知识障碍, 对教学内容的难易做到心中有数, 并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以便在课堂教学中集中精力侧重理解, 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当然, 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精心设计预习思考题, 让学生围绕提纲初步学会预习, 同时新课前要加强对预习情况的检查。学生基本掌握方法后可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对于后进生, 教师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 更要及时指导并注重检查, 让他们逐步学会边看边读边划边想的读书方法, 自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指导课堂讨论, 培养良好学风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 课堂讨论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方面, 它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机会,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 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质, 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精心设计讨论题, 越是教材核心的问题, 越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讨论;同时要准确把握讨论的时机, 如当学生产生“愤悱”的心理状态或学生主动提出富有探讨价值的问题时, 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讨论, 大胆放手并及时指导, 这样学生就会积极参与进入角色, 取得较好的成效。如在教学“正反比例的意义”后, 学生对如何判断成正反比例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还未完全掌握, 此时, 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一题:“圆的周长c一定, 圆周率π与直径d成不成比例?如果成比例, 成什么比例?”经过小组或同学讨论, 学生形成了两种结论, 一是“圆的周长c一定, 圆周率π与直径d成反比例”, 另一结论是“圆的周长c一定, 圆周率π与直径d不成比例”, 两种结论相持不下。此时, 教师及时组织两组学生进行辩论, 引导双方陈述自己的理由, 并批驳对方。这样, 通过学生的自我陈述与批驳, 使全体学生都明白了“成正反比例的两个量, 首先是相关联的量, 圆周率与直径不是相关联的量, 圆的周长一定, 直径也一定, 圆周率与直径不成比例”。这样学生不但对这个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 而且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鼓励动手操作, 发展学生思维

动手操作是小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我们知道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 逻辑思维为辅。教学中教师可适当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知活动, 在具有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起形象思维, 并通过形象思维抽象概括出概念、公式、法则等,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如在概念教学中, 通过动手操作,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概念;在计算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说理, 掌握方法, 提高计算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指导学生作线段图, 通过数形结合帮助学生直观分析数量关系, 丰富表象, 拓宽思路,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中,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首先要教给学生操作的方法, 如学具的摆放, 线段图的画法, 引导学生有序操作。其次, 操作还要与训练学生的语言相结合, 如操作前说步骤, 操作后说过程, 这样都能使操作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强化检查验算, 提高解题能力

学生自觉地检查验算, 既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强化检查验算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 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提高解题能力。在教学中, 首先, 教师通过讲数学故事, 举错误实例等, 使学生明白自觉检验的重要性, 树立必须百分之百正确的观点。其次, 指导学生掌握检查验算的基本方法, 如计算题中的“两查两看”, 即查数学符号是否写错, 查算式是否少写多写, 看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看计算是否简便;应用题教学中的“一查二看三检验”即一查验数据是否正确, 二看列式计算是否有误, 三是通过一题多解验算法, 情境验算法, 估算验算法, 实践验算法等方法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第三, 及时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 总结教训。失败乃成功之母, 教学中我们通过指导学生编制“错题订正集”, 把做错题目与订正结果同时抄录在一起, 引导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以便从反面中吸取教训, 使以后的计算更加细心、正确, 不断提高解题的能力。

五、提倡质疑问难, 培养创新精神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学生只有既学又问, 多问善问, 才能多思善思, 不断增长自己的学问。教学中我们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倡学生质疑问难, 并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方面教师要抓住机会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定时间专门让学生质疑问难, 对敢于提问题、多提问题的学生及时表扬, 对错误的意见或难倒教师的问题同样予以重视和欢迎, 千万不能扼杀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质疑问难的热情;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如指导学生围绕概念与判断的表述, 概念间的联系区别, 例题习题的解题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质疑问难的方法。

从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了加强学法指导, 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了学习, 学会了思考, 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指导学生解题 篇2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论.三段论中包含三个判断:第一个判断称为大前提,它提供了一个一般的原理;第二个判断叫小前提,它指出了一个特殊情况;这两个判断联合起来,揭示了一般原理和特殊情况的内在联系,从而产生第三个判断——结论.

为了方便,在运用三段论推理时,常常采用省略大前提或小前提的表述方式.对于复杂的论证,总是采用一连串的三段论,把前一个三段论的结论作为下一个三段论的前提.,AB上的点,BFDA,DE∥BA,求证:EDAF.

例1 如图,D,E,F分别是BC,CA

证明:(1)同位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大前提)BFD与A是同位角,且BFDA,(小前提)所以,DF∥EA.(结论)

(2)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大前提)DF∥B且ADF∥EA,(小前提)

所以,四边形AFDE为平行四边形.(结论)(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大前提)ED和AF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小前提)所以,EDAF.(结论)

BFDADF∥EA

上面的证明通常简略地表述为: DE∥BA四边形AFDE是平行四边形EDAF.

例2 已知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差数列,lga1,lga2,lga4成等差数列.又bn3,„.

求证:bn为等比数列.

证明:∵lga1,lga2,lga4成等差数列,2

∴2lga2lga1lga4,即a2a1a4.

1,n1,2,a2n

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d,则(a1d)2a1(a13d),这样d2a1d,从而d(da1)0.

若d0,则an为常数列,相应的bn也是常数列,此时bn是首项为正数,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

若da10,则a2na1(21)d,∴bn

这时bn是首项为b1n111n. a2nd21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2d2

指导学生解题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读题 方法

数学是一门特殊的语言,只要属于语言的范畴就离不开阅读。人们潜意识里觉得,阅读是文学类的行为,和数学无关。人的惯性思维会觉得数学只是公式,记住公式的运用。然而,在数学中仅仅重视公式的演算忽略其中语言的深刻含义是错误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身边,一个人只具有文学类的阅读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最近几年,数学中出现了阅读理解的题型,这在以前的数学课程中是从未出现过的。许多学生因为阅读能力不够,学习过程中习惯性的依赖同学和老师家长,导致了阅读能力下降。阅读能力在数学解题中还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应该重视数学解题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够在理解题目的基础上答题。

一、教会学生读题

在现在的初中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专家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学生不习惯读数学书,他们认为数学书没有读的必要,在学习到数学中的公式时,往往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在同学们学习平方根的问题时,他们能够清楚的知道正数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平方根,但却不能了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是某数的平方根。这就说明学生没有能够很好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因此,提高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读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老师教课的过程中就应该将读题方法慢慢渗透到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中,在解题之前先读一遍题目,不理解的地方做标记,带着问题查阅资料,得到答案。在解决了问题之后,记录学习难点,再次研读书本知识,完善知识结构,这一系列过程要让学生形成习惯,学会自我反省,这样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二、教会学生听课

在学生由小学步入初中,课程变多,压力相对变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分神,慢慢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在教授内容越来越难之后,学生就会越来越听不懂所学知识的含义,从而导致学生厌学。因此,教会学生听课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课堂上,老师需要将学生调在同一个频率上,师生之间有良好的互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感受,确保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老师要强调学习重点,提醒学生及时记录。在学生了解的题目的知识点后,在后面的学习中就能有迹可循,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学生解题时的思路不清是很常见的事情,在复杂的加减乘除算数中,往往会算错加减乘除的顺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问题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学生的解题写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教会学生如何将书面文字转换为数学符号,并且注意题目中是否有演算条件。严格纠正学生解题时的格式,保证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在学生解不出问题的时候可借助图表,这就更直观的表现了题目的中心思想,增强学生的逻辑性。

想要学好数学就要求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概念上,通过实践,将新旧知识得到融合,领悟到新的知识。老师在这过程中只能启发引导学生,例如教会学生由浅入深思考问题,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在实际问题中寻求解决方法。定期提醒学生将最近的习题进行整合反馈,将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加深印象。

四、教会学生记忆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边学边忘的状况,这是多数学生难以克服的障碍。因此老师应当教会学生们记忆数学的方法,帮助学生消化知识,巩固基础。首先,老师需要结合新课改,结合实际情况将书本上的知识渗透到学生的大脑里,再通过强调的方法让同学们筛选出重点。以下几种记忆法是老师们经常用到的。

理解记忆:只有将事情理解了,才能知道其中深刻的含义。很多学生在学习三角函数时会混淆三角函数的公式。此时,老师应该让学生理解三角函数的意义,三条边与三个角的关系,确保学生先懂再记进而理解。

形象记忆:把要学的内容直观的让学生们感受到,同样是三角函数的问题,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画多个三角形,三角函数对应的哪个角哪条边,在图像上显而易见,学生们解决问题时就可以借助图像。

对比记忆:通过对比,学生才能知道知识和知识的差异,当相似的知识点出现时及时找出它们的差异和联系,再找出解决这些相似问题的方法。

口诀记忆:数学学习中经常有复杂的公式,很多学生都找不到这些公式的方法。这时,老师如果把这些公式编成生动有趣的顺口溜,学生在记忆时就会有兴趣,在背下简单的顺口溜的同时也学习到了知识点。

以上这些方法都是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为了确保学生在解题时会读题,了解题目考的是哪个知识点,让学生不会因为不理解题目的意思而失分。

结束语

数学先后学习的知识是存在一定联系的,要重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读题能力。这关系到学生是否理解知识的结构。在学习时,习惯性的解题之前审题,在不理解的地方做标记,结合新旧知识,得到解决方法。不能在对题目只有肤浅印象时就急于答题,降低思维的冲动性和盲目性,真正理解题目中所要考的知识点,提高读题水平,从多角度,平面向立体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对初中生数学解题时的读题指导,就是对初中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育必须与改革同步,而老师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不同处理,协调发展,并且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状态。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尽量多提供实践的机会,力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

【参考文献】

[1]王秀琴.谈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2(3).

指导学生解题 篇4

一、进行各方面总结

解题后, 可以从题目本身的特点、解题中如何利用这些特点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或成功的思路等多方面、多角度的总结.只有这样才能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提高解题的能力.

反思这条题目中的特点有: (1) 三角名称中既有正弦, 又有正切, 所用应该减少函数名称, 方法是“化切为弦”. (2) 第二步分子中出现了同一个角的正弦与余弦的和.应用来进行化简 (3) 同一个角的正弦与余弦的积利用了二倍角公式来化简.经过这个的反思, 就能掌握这个题目的实质, 再遇到把它“改头换面”类似的题目就可以解决了.

二、追求解法的优化

许多数学家认为:追求方法的简捷和优美是过去与现在所有的数学家数学思想的特点, 也是所有数学优秀生的非常典型的特征.波利亚曾说过:没有任何一道题是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的, 总剩下些工作要做, 经过充分的声讨, 总会有点滴发现, 总能改进这个解答, 而且在任何情况下, 我们总能提高自己对这个解答的理解水平.

例2已知a, b (a≠b) 是方程x2-4x+1=0的两根, 不解方程求的值.

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b=4, ab=l, 代入得

反思 本题解法正确, 也没有多走弯路.但我们知道结论后, 那我们就多了信息, 即结论也变成了已知信息.由结论知, 得 (a+b) +2=ab+ (a+b) +1, 即ab=1.

这就表明求出a+b=4是多余的, 所以我们可得第二种解法.

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ab=1.

三、善于进行推广

如果将命题中的特殊条件一般化, 从而推得更为普通的结论, 这就是数学命题的推广.解完一道题后, 所要善于分析方法本身对已知数据或已知关系的依赖是本质还是非本质的.同样方法能否作出推广?进行了推广所获得的就不只是一道题的解法, 而是一组题、一类题的解法.这有利于学生养成深入钻研的良好习惯, 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反思因为题目中有两角正切的和, 并且两角之和为60°, 所以用两角和正切的变形tanα+tanβ=tan (α+β) · (1-tanαtanβ) , 那么题目中的17°与43°的要求是本质的吗?不是, 实质上只需两角的和的正切值等于第三项tan17°·tan43°前的系数.所以题目可推广为∠A+∠B=360°n+60°, 求的值, 那么对的要求是本质的吗?同样不是.所以我们还可以将题目变形为:∠A+∠B=360°n+30°, 求的值等.

语文默写解题指导 篇5

这就要求考生平时应扩大知识视野,并能对相关知识进行分类归纳。

复习策略

“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能够熟练默写的前提是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巧于运用,这是我们平时复习训练时要注意的。

为了避免书写的错误,在背诵时应加强默写,以求加深印象。

在此基础上加强平时训练,除认真听课外,注重课文注释,平时训练要善于积累;多做联想练习,或设置情境,或指物背诗(如围绕“月”、“花”、“雨”等主题来归纳所学过的诗文),这样温故知新,日积月累。

统计解题指导 篇6

例1 某单位组织了一次健身活动,分为登山组和游泳组,每个职工最多参加其中一组,在参加活动的职工中,青年人占42.5%,中年人占47.5%,老年人占10%. 已知参加登山组的职工占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4],且该组中青年人占50%,中年人占40%,老年人占10%. 为了了解各组不同年龄层的职工对本次活动的满意程度,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参加活动的全体职工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试确定:(1)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所占的比例;(2)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应抽取的人数.

分析 (1)可设登山组的人数为[x],则游泳组的人数为[3x],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占的比例为[a、b、c],则可列出[a、b、c]关于[x]的等式,从而求出各自所占比例.

(2)根据分层抽样的规则,各层抽取的人数应按各层所占的比例数来确定.

解 (1) 设登山组的人数为[x],则游泳组的人数为[3x],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占的比例为[a、b、c],

则[0.4x+3xb4x=0.475],[0.1x+3xc4x=0.1],

解得[b=0.5,c=0.1],[∴a=1-0.5-0.1=0.4].

故游泳组中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分别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50%、10%.

(2)游泳组中抽到的青年人数为

[200×34×0.4=60],

中年人数为[200×34×0.5=75],

老年人数为[200×34×0.1=15.]

点拨 分层抽样适用于已知总体是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的整体;各层抽取的比例都等于样本容量在总体中的比例.

例2 已知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每场比赛得分的茎叶图如图所示,则甲、乙两人得分的中位数之和是( )

A. 62 B. 63 C.64 D. 65

解 27+36=63,故选B.

点拨 本题是教材例题的变式.关键在于读懂茎叶图,并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例3 为了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某中学举行了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共有9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竞赛. 为了解本次竞赛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 请你根据尚未完成并有局部污损的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解答下列问题:

(1)填充频率分布表的空格(将答案直接填在表格内);

(2)补全频数条形图;

(3)若成绩在75.5~85.5分的学生为二等奖,问获得二等奖的学生约为多少人.

分析 本题分组的组数已确定,总频数已确定,利用[频率=频数总数]以及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故频率分布表易填,条形图也可对应画出.

解 (1)如下表.

(3)成绩在75.5~80.5分的学生占70.5~80.5分的学生的[510],因为成绩在70.5~80.5分的学生频率为0.2,所以成绩在75.5~80.5分的学生频率为0.1,成绩在80.5~85.5分的学生占80.5~90.5分的学生的[510],因为成绩在80.5~90.5分的学生频率为0.32,所以成绩在80.5~85.5分的学生频率为0.16,所以成绩在76.5~85.5分的学生频率为0.26,由于有900名学生参加了这次竞赛,所以该校获得二等奖的学生约为[0.26×900=234](人).

点拨 理解频数、频率的含义及其关系[(频率=频数总数)],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是解决总体分布估计问题的关键.

例4 某地最近十年粮食需求量逐年上升,下表是部分统计数据:

[年份&2002&2004&2006&2008&2010&需求量(万吨)&236&246&257&276&286&]

(1)利用所给数据求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bx+a];

(2)利用(1)中所求出的直线方程预测该地2012年的粮食需求量.

分析 直线方程 [y=bx+a]叫做回归直线方程;其中

[b=i=1n(xi-x)(yi-y)i=1n(xi-x)2=i=1nxiyi-nx⋅yi=1nxi2-nx2,]

[a=y-bx.]

解 (1)由所给数据看出,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是近似直线上升,下面来配回归直线方程,为此对数据预处理如下:

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容易算得

[x=0,y=3.2,b=(-4)×(-21)+(-2)×(-11)+2×19+4×2942+22+22+42 =26040=6.5,a=y-bx=3.2.]

由上述计算结果,知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

[y-257=b(x-2006)+a=6.5(x-2006)+3.2,]

即[y=6.5(x-2006)+260.2.] ①

(2)利用直线方程①,可预测2012年的粮食需求量为[6.5(2012-2006)+260.2=6.5×6+260.2=299.2](万吨)≈300(万吨).

指导学生解题 篇7

一、学生在读题方面存在的不足

笔者结合日常的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实践, 分析认为学生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首先是学生审题不认真, 即所谓的粗心, 这一点是多数学生都会犯的错误, 他们在解题的过程中, 就其中给出的题目不重视, 想当然地认为题目没有什么关键信息, 故看到题目只是大致地扫一眼, 只记住相关的数字信息, 而忽略了其中可能存在的数学逻辑及答题要求, 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解题失误和不必要的失分. 其次是学生不愿意读题, 认为审题太麻烦, 不愿意去动脑思考其蕴藏的关键信息,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差, 数学思维能力不强. 第三是学生不会读题, 在解题过程中, 一遇到稍微难点的数学题目, 就无从下手, 读不出问题和题目所给信息的联系, 更不能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点, 这就造成了他们对难题的畏惧心理, 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 一遇到稍微难点的题目就直接放弃, 而不能够静下心去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联系.

二、学生读题能力差的原因

(一 ) 学生自身的读题意识差

初中学生之所以读题能力较差, 与自身的各方面原因是分不开的. 首先就是学生的读题意识较差, 不能充分认识到读题对数学解题的重要性; 其次是因为学生的态度不端正, 对数学解题不认真, 依赖性较强, 他们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习惯教师在课堂上代替他们读题, 长此以往, 大部分学生就认为读题是教师的事情, 自己只管做题;第三是因为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不高, 进而看到数学题目就有一种畏惧心理,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得知, 这部分学生多为女生, 部分是由于性别之间的差异造成的, 一般女生的逻辑思维不如男生强, 所以对数学不感兴趣, 更谈不上对数学读题产生兴趣.

(二 ) 教师对学生缺乏指导

教师在数学解题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读题能力的指导, 是造成学生读图能力差的重要原因. 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对培养学生独自读题能力的意识较淡薄, 认为初中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独立读题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 总是不舍得放手, 而是带领学生在课堂上对题目进行仔细讲解, 忽略了培养学生独立读题的重要性. 二是因为在新课程的改革中, 数学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定的转变, 强调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多地交给学生, 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交流机会, 提高了独立学习的能力, 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缩减了教师的教学时间, 致使教师在有限的教学中来不及对学生进行读题方面的指导.

三、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在数学解题中读题

(一 ) 培养学生的读题意识 , 加强读题能力

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应该在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读题意识, 让学生逐步意识到读题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地在数学解题的过程中进行审题. 教师应该在解题的教学过程中, 可自己设置相关读题专题, 把各种典型的因读题不认真而出现错误的数学例题挑选出来, 组成一个专题, 进而对学生进行仔细讲解, 找出其中的读题技巧和关键点, 有助于学生意识到读题的重要性. 此外, 对于其中数学兴趣不高的学生, 教师要讲究鼓励的方法, 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不断加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二 ) 传授学生正确的数学读题方法

教师的读题能力较强, 但在教学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未能及时有效地把读题的技巧和方法传授给学生, 造成了学生的读题能力差. 因此, 教师应该抓住课堂上每一次讲课的机会, 在带领学生读题的过程中, 不失时机地传授相关的读题技巧, 如要一字一句地读, 手眼并用地读. 另外, 要在日常的数学解题教学中时刻锻炼学生读题和读字的能力, 对于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要用笔标出来, 如“最多”“至少”等词语, 并对重要的句子进行积极的思考, 逐渐培养学生这种边读边思考的能力. 如果我们数学教师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长此以往, 学生就形成了自觉的读题意识, 读题能力自然也会得到强化和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 初中是培养一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 而读题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最基本的素质. 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数学读题的重要性, 并不断把这一理念贯彻到日常的数学解题教学实践中, 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进而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数学奇妙的思维过程, 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章日兴.低段学生数学读题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教学与管理, 2013 (35) .

[2]卢嘉颖.浅谈低年级数学读题习惯的培养[J].数学周刊, 2013 (36) .

[3]邹丽华.掌握读题技巧, 培养审题能力, 提升数学素养[J].长三角 (教育) , 2012 (12) .

指导学生解题 篇8

人的思维往往容易定式, 在定式下的“错解”很难得到修正, 即使得到修正, 也很容易“重蹈覆辙”.所以“亡羊补牢”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在“错解”中挖掘失误原因, 在“错解”中打捞题目的闪光点, 是高考复习必须长期坚持的方法.只有“持之以恒”地深入挖掘“错解”的要害之处, 才能使今后不再“旧病复发”, 才能使你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有“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的轻松.

1. 创设情境, 暴露错解过程

亚里士多德说过, “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 创设情境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始, 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创设一定的“障碍”情境, 暴露“平淡”题目错解过程, 让学生在质疑中挖掘数学知识丰富的内涵, 达到拓宽、延伸相关的数学知识.

题目若椭圆与圆 (x-a) 2+y2=1有交点, 求a的取值范围.

错解联立方程.消去y得, 2x2- (1+4a) x+2a=0, Δ= (1+4a) 2-16a2≥0, a≥, 即a的取值范围a∈, +∞∈.

分析上述解法从代数的“视角”看, 对于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 (1+4a) x+2a=0, 用判别式Δ≥0来判断这个方程有解是错误的, 因为由椭圆的方程得, x∈[], 即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 (1+4a) x+2a=0, 在x∈[]有解.下面为了书写简单, 设f (x) =2x2- (1+4a) x+2a,

2. 回归课本, 寻找错解背景

在课本中有这样一道题, 题目如下:当b为何值时, 直线y=2x+b与抛物线y=x2有一交点、两交点、无交点?

解联立方程y=2x+b, y=x2≤.消去y, 得x2-2x-b=0, Δ=4+4b.

当Δ>0, 即b>-1时, 直线y=2x+b与抛物线y=x2有两交点;

当Δ=0, 即b=-1时, 直线y=2x+b与抛物线y=x2有一交点;

当Δ<0, 即b<-1时, 直线y=2x+b与抛物线y=x2无交点.

本题的解法当然是正确的, 原因是本题抛物线y=x2的定义域x∈R, 直线y=2x+b的定义域x∈R, 当然x2-2x-b=0在x∈R上讨论解的情况是正确的, 即有一解的充要条件是Δ=0;有两解的充要条件是Δ>0;无解的充要条件是Δ<0.

课本中的题目与本文中的题目错解的方法表面上是一致的, 但内涵上有本质的区分, 也就是高考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点范”.所以挖掘课本中的隐含条件是高考复习的“重中之重”.本题关键是在应用判别式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它的存在性.

3. 得出结论, 给出简便方法

结论若椭圆nx2+y2=1 (n≠0, n≠1) 与圆 (x-m) 2+y2=1有交点, 求m的取值范围.

上面结论虽然很严谨, 但运算繁而且难度大, 为此利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方法来解, 是解这类题目的最佳方法, 是真正的“亮点”.

因为由椭圆nx2+y2=1 (n≠0, n≠1) 知, y∈[-1, 1], 圆 (x-m) 2+y2=1的圆心为 (m, 0) , 半径为1, 由图像容易得出, 当时圆与椭圆相切, 即≤m≤时有交点.

高考散文阅读解题指导 篇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中国地图

高鹏程

1去乡下拜年,看见几乎每家堂屋里都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还有小姑,小姨家……这些地图,有些新贴上去不久,有些看起来有好几年了。但是和被烟熏火燎了几十年的土坯墙相比,依旧有些突兀,那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事物。

2“究竟是怎么回事?”终于,在外婆家,我忍不住问呆立在地图边的三舅。三舅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让我自己看。

3地图上 ,从小小的平峰镇出发,一些用铅笔画的歪歪扭扭的曲线,慢慢延伸到了四面八方:山西、浙江、上海、新疆、广东……经过简短而漫长的跋涉后,圈住了一些字体或大或小的地名。

4我明白了,这些地图上连着的地名,都是我的表兄妹们外出谋生和打工的地方———在山西沁水挖煤的是大表兄;远嫁新疆的是二表妹;而云南昭通是三表弟媳妇的老家,如今,他们又双双在浙江西塘打工……我也看到了自己借 以谋生的———浙 江象山。我的这些穷亲戚们,大字不识几个,老家粗糙的方言,也不适合他们表达什么细腻的感情。他们只是把对每一个亲人的牵挂,用一条瓜蔓一样的铅笔线,以一种具体而虚幻的方式维系在地图上。

5中国地图,原来还可以是我们某个人情感分布的地图。某些陌生的区域和地名,因为亲人所在而不断变得熟知起 来。比照 “人口地 图”、“经济地图”……或者,也应该有这样一个属 于我们的 “亲人分 布图”吧!

6我想,我的这些穷亲戚们串门、相聚时,可能就会凑到这张中国地图前,指点着说这里那里距离的远近,说这里那里各自在远方的儿女的近况。而一说“这里那里”,是否就有天涯咫尺之感,甚至亲人音容如在眼前了呢?

7我的不识字的三舅,年迈的三舅,我的“胸怀祖国”的三舅,站在地图前看起来就像一个将军正指挥着自己的士兵南征北战、东奔西走———不,他其实更像一只衰老的蜘蛛,用眼光抚摸着自己用蛛网围成的疆域。

8在广东某地,有几个涂得最黑最重的黑圈———这是他最小的女儿辗转打工的地方——因为讨不到工钱,她已有三年多没有回家……

9在热闹的过年鞭炮齐鸣之后,在喧闹的亲朋好友散尽之后,在这个昏暗的小屋里,三舅会以怎样的神情凝视着地图下方的某个地名?他的思绪会怎样一次次地坐上南去的火车,循着这条简短而漫长的曲线,在他有限的关于南方繁华世界的信息中,去看望女儿生活的城市,看见女儿忙碌、疲惫的身影……抑或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而每次“探望”回来,他又会怀着什么心情,拿起铅笔,在这个他十分陌生却已经变得熟悉的点上又加上重重的一圈?……

(10)“阿舅,还是让小妹回来好了……”

(11)“啊……”三舅仿佛从梦中惊醒了一般,但他用力挥了挥手,下决心似的说,“什么话!”

(12)我没有去更多的人家。但我知道,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因为早就听说了,宁夏西吉,这个拥有47万人口的贫困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约有12万人。后来我才听说当地的一首新民谣:家家屋里老两口,门前拴个大黑狗。十户人家九户空,墙上一张大地图。

(选自《散文》2011年第10期,有删改)

11.联系全文,简要说说第3段中“漫长的跋涉”对老人和儿女们各意味着什么。 (4分)

12. 请指出第6段的写作 手法 ,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分)

13. 你认为第9段中的“ 三舅”会有“怎样的神情”,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再从文中为这“神情”找出两点依据。 (5分)

14.简述以“新民谣”作结尾的作用。 (4分)

15.你认为作者写本文用意何在?(3分)

下面就这5个题目分析高考现代文阅读解题要领。

第11题考查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语句”。首先要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各”。然后分析句子的表层含义。分析含义时要抓其中的关键词,如“跋涉”“遥远”,在解答时必须有对这两个词的理解。“跋涉”是爬山趟水,形容旅途艰辛的意思。“漫长的跋涉”是一个偏正词组,由一个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在理解本义的基础上,再结合语境、文意去理解。命题已经降低了难度,它告诉了我们从“老人”和“儿女”两个角度回答。它的提问变式是:“怎样理解‘遥远的跋涉’在文中的含意?”

下面是学生的考场答案:

(1) 意味着与亲人的离别、远离以及对亲人的牵挂、思念、担心。

(2) 对老人意味着自己的儿女离家远了,自己的思念与牵挂也随之远了,对儿女意味着打工离家的的地方十分漫长。

(3) 对老人意味着与儿女离别的孤独,牵肠挂肚;对儿女意味着远离家乡亲人去外地打工,意味着漂泊。

(4) 对老人:对亲人的如瓜蔓般的牵挂。对儿女:外出谋生的打工路途。

第一个答案没有注意题干中的“各”;第二个答案理解有误,语句不通顺;第三个答案理解不全面,没有回答“漫长”;第四个答案没有回答“漫长”,且回答语言是描述性的语言。参考答案如下:

对儿女们来说,外出打工是一条路途遥远充满艰辛的谋生之路。对在家的老人们来说,儿女外出就意味着那就是一条追随儿女身影的绵长的牵挂思念之路。

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读题审题,然后要结合全文全面地、准确地理解关键词,最后是回答的语言要直接 (陈述性语言),语句要通顺。

第12题考查点是“对精彩语言表现力的品味”,和第11题一样,也降低了回答的难度,它的提问变式是: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对第6段作简要赏析;细读第6段,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赏析性文字;请分析第6段的妙处。

做这道题首先要审题,抓题干中的关键词“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写作手法与表现手法常常并列在一起,内涵和外延基本差不多;表达效果实际上就是说其作用。然后要回顾有哪些写作手法。常见的有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2表现手法:象征、铺垫、抑扬、托物言志、白描、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开门见山、衬托或渲染、点面结合、以小见大、悬念、伏笔、联想想象、动静结合、对比。3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再对照所学知识,阅读与题目相关的段落,判定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并结合全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下面是学生的考场答案:

(1) 用最普通平淡的语言,描写了亲戚们串门的情景,却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而艰难让他们感受到儿女不在身边,老人们的凄苦与他们对子女的思念之情。

(2) 作者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表达出了亲戚靠地图维系着与亲人之间的关爱,表达出这“亲人分布图”对留在家乡的人们的重要性与意义。

(3)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通过作者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亲人们在地图前忆儿女的画面,形象地表现出了老人们对远在他乡儿女的思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他们只能通过地图来排遣心中的感伤,揭示了社会上独居老人的辛酸处境。

(4) 作者运用了假想的手法,把亲戚串门时围绕着地图谈论的情景假设了出来,十分真切明白地表现出了家乡亲人们的思念之情,表达出了故里人们对外出子女亲人的不舍与极度思念。

(5) 作者在这里加入一段作者的臆想,并用反问句式。展现了在这一片穷乡僻壤之处,人们只能通过望着一纸地图上儿女所在地来缓解思念之情,来安慰自己的悲哀。体现了亲人间两地分隔的痛苦与浓浓思念之情,深化主题。

从学生的考场答案中,可以发现几个问题,一是不审题,没有回答写作手法,如答案 (1);二是写作手法回答错误,如 (2) (3);三是内容理解了,但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表述不准确,如答案 (4) (5) 中的“假想”“臆想”。参考答案如下:

运用想象 (或联想) 的手法。丰富文章内容;突出“中国地图”的作用,形象生动地表述“我的亲戚们”对外地务工儿女的牵挂。

做这类题时,首先要熟悉并准确地判断常见的写作手法;然后掌握常见写作手法的基本作用,结合语段回答;最后语言表达要准确。

第13题考查对作品内涵的赏析。首先要审题,“神情”指脸上所显露的内心活动,所回答的词语必须是表达“神情”的词语;且只能用一个词语表达;要找出两个依据。

下面是学生的考场答案:

(1) 鼓励1小妹三年未归 ,讨不到工钱,三舅要给她精神上的鼓励;2而且三舅希望她不要回来,继续打工。

(2) 呆立1在外婆家,三舅是呆立在地图边;2仿佛从梦中惊醒一般,说明三舅看地图看得走神。

(3) 坚决1三舅在“思绪 ”的“探望”中,有女儿快乐的满足的笑容。2三舅用力挥手,下决心似的说“什么话!”。说明了三舅只希望女儿能过得好,只要她幸福,即使不来看自己也没关系,所以三舅的神情是坚决的。

(4) 专注1三舅的思绪随着地图去探望女儿;2仿佛从梦中惊醒一般。

(5) 恍惚1第9段写了三舅的思绪已经飞到了女儿生活的地方;2第 (11) 段中写“三舅”仿佛从梦中惊醒了一般。

学生考场答案的错误之处,一是用词错误,原因是有的没有审题。要么写的词语不是表示“神情”的,要么写的不是一个词语;有的是意思理解了,但由于词语匮乏,不能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如第 (5) 个答案;有的是没有从全文的角度、文章的主旨等方面考虑。二是写出的“依据”不能说明“神情”。三是列举了依据,但没有分析。参考答案如下:

忧伤 (或“担心”或“愁苦”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 因为第2段中“呆立”可以看出他对女儿的担心;第7段中把女儿所在的地名“涂得最黑最重”也是这种心情的体现。第7段中提到他的小女儿讨不到工钱,已经三年没有回家,这样的现实也必然使他很忧伤。

憧憬 (或“充满希望”或“期待”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 打工虽然艰辛,但他所理解的南方毕竟是“繁华世界”,在他看来在那里总会找到另一种有希望有前途的新生活,所以在他的想象“看望”中,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的期许;他虽然也不免担忧,但会态度坚决地对“我”提出的让他女儿回来的建议说“不”。

迷惘 (“怅然若失”或“苦闷”或其他意思相近的词语) 第3段的“呆立”,第10段的“梦中”都可以看出这一点;虽然他认为“南方繁华世界”是有希望的,但他又对她女儿在南方的艰难处境感到担忧,他对女儿去南方谋生其实很矛盾。

做这类题目时,要看清题干,要结合全文整体理解。

第14题考查“作品结构的分析、作品艺术魅力的领悟”。在做这道题之前,看到这个题目,首先应该抓住“新民谣”“结尾”“作用”三个关键词 (句子所在的位置;引用诗文的作用)。其次要回顾所学知识。引用诗文的作用:形象表现……的特点;凸现诗情画意;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富于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尾句的作用: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照应开头或照应题目;点明中心,升华中心;令人深思,给人惊醒 (启示) 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下面是学生的考场答案:

(1) 以新民谣作结,体现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在当地早已司空见惯,也以这种通俗自然的方式,表现出当地人的思念之情。

(2) 以民谣结尾耐人寻味,民谣中所包含的意思让读者产生思考和联想;升化文章主题。

(3) 形象民谣,结尾全文。既照应上文描写的情况,也照应题目,升华主题,表明贫困打工现象之严重,应给予重视,民谣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和想象,意犹未尽。

(4) 1证明了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家里贴地图是普遍情况,家家户户都这样做。2描绘了当地十户九空的状况,加深了主题,深刻了内涵;3引起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思考;4照应前文。

(5) 新民谣为读者描绘了当地的现状,因为贫穷,儿女们都外出谋生,家里的人只剩下年迈的父母,更深刻地表现了该县的状况,表达了作者对这现象的担忧和希望改变。

第 (1) 个答案对学过的知识掌握不扎实,思维缺乏深刻性,流于表层 (深深的思念和常回家看看是表象,其深层的原因是“贫困”);第(2) 个答案分析架空;第 (3) 个答案能从多种角度思考,但没有分点回答,显得层次不清;概括架空 ;第(4) 个答案能够从不同角度分点回答,但分析浅显,空洞;第 (5) 个答案回答不全面,没有从分值上去判断答题的要点,语言不简洁。参考答案如下:

1 (从内容看) 新民谣把当地人外出打工现象由上文的“我”的亲人扩大到整个地区,进一步说明该现象的普遍,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旨;2 (从结构上看) 点明题目,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使“中国地图”这一核心意象得以突出;3 (从表达看) 民谣语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富于地方特色,使文章表达有变化,颇具乡土情趣。

做这类题目时,要根据分值去揣摩答题要点,要分点回答;要熟悉句子、段落在不同的位置所起的作用;要结合文意深入分析,分析不能架空;语言要简洁。

第15题主要考查“写作意图”。做这类题首先要审题:“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或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一般而言,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可以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但是在具体的文本中很难有这样的背景资料,因而在解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文本中作者对人物的态度,或者在事件中的描述中表露出来的情感以及作者的议论和抒情的文字来分析,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探讨写作意图的方法有:(1) 思路规则———先具体事例后写作意图。 (2) 探讨写作意图的思维特点———由点及面,从一个人一件事一个故事推及“人”乃至社会的特点。(3) 探究写作 意图的方 法———寻找“蛛丝马迹”。

下面是学生的考场答案:

(1) 告诉了我们,亲情不会随着距离而消淡,不管多远,亲情总会用它特有的方式与你相联系。

(2) 作者想表达对贫穷人家分离谋生的同情与怜悯,同时也告诉我们父母对我们的牵挂常在,“父母在,不远游”。

(3) 作者通过去拜年发现每家都挂着地图,体现了他对深厚亲情的赞美和对现状的无奈之情。

(4) 通过三舅的事例表达出对贫困县外出打工热的忧思,呼吁社会多加关注并采取行动。

上面这些答案,有的是答非所问,如答案 (3);有的是理解有误,如答案 (1);有的是分析浅显,如答案(2);有的是角度单一,如答案(4)。

做这类题目时,要直接回答,不要答非所问;要整体性阅读,联系现实、结合文意理解;要从多个角度思考;表达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运用辨证思维指导解题教学 篇10

1. 数形结合,扬长避短。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与“形”互相对立,互相联系,统一于同一事物之中。《代数》主要是从数的方面来研究问题的,《几何》主要是从“形”的方面来研究问题的,而《三角》、《解析几何》则是从数形结合角度来研究问题的,这是从总的数学分支来说的。对于一个具体问题,到底宜从“数”的方面,还是从“形”的方面入手寻找解题途径呢?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笔者采取的方法是,讲解几何问题时,不忘提醒学生,除了用几何方法来解决外,能否有好的代数方法呢?对于非几何问题,当学生想到了代数方法,或从“数”的方面感到无从下手时,笔者及时提醒学生,对此题能否找到它的几何模型,或赋予它一定的几何解释,从“形”的方面获得简捷的解法呢?笔者反复引用华罗庚先生的话教育学生:时时胸中有“数”,不能得意忘“形”。

一般说来,从“数”的方面研究问题精确深刻,思路规范,而从“形”的方面研究问题形象直观,明白易懂,但它们也有各自的弱点。数形结合考虑问题,可以充分暴露问题中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数”与“形”的长处,便于获得好的解题途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

2. 以退求进,迂回向前。

如果把一个个数学题比作一个个碉堡,则解题教学就是带领学生一齐进攻碉堡。在进攻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障碍怎么办?要及时提醒学生——以退求进,迂回向前。退有两种方式:一是一般问题向特殊化方向退。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研究了特殊问题,取得了经验,获得了启发,再向一般化问题进军,这正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普遍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数学中的“归纳法”、“特殊值探索法”均属于此种思想方法。二是特殊问题向一般化方向退。共性包含个性,解决了一般化问题,特殊问题自然迎刃而解。通常人们总认为特殊事物容易认识,其实也不尽然。有些情况下,特殊事物由于受非本质属性的干扰而不易被人们认识,反而与此相关的一般化问题容易被人们认识,原因是它突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数学中的“定义法”、“构造函数法”、“待定系数法”、“交轨法”(先放弃一些限制条件,把问题置于自由度更大的范围内研究,有了眉目,再加上限制条件),均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想方法。

3. 正难则反,逆反思考。

任何事物均有其正反两面,解数学题也如此,许多问题从题设条件入手进行正面推导考虑偏偏不容易,以至无法解决。在此情况下,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从此问题的反面去思考,要“两点论”,不要“一点论”。如果要论证一个命题的正确性,当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时,不妨想想能否举一个反例来推翻这个命题的正确性(此谓之“反例法”);当我们举不出反例,而思路又一下子不明朗时,可以从结论入手,执果索因,反向思考(此谓之“分析法”或“反推法”);当上述努力不成功时,可以先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然后推出矛盾,从而断定原命题的正确(此谓之“反证法”)。

4. 或合或分,相机行事。

通常情况下,我们研究一个稍微复杂的问题时,总是注重先引导学生把求解的问题当作一个整体,把它分成若干个相关的容易解决的小问题(即局部问题),解决了一个个小问题,大问题也得以解决,这是一种“以分求合”的思想。由于任何事物都是在不同的范围和层次上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和发展的,因此整体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当有些数学问题采取上述分解方法行不通或者相当麻烦时,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整体考虑,或把问题分解后重新组合,或把所求问题作为局部,置于另一个整体中(这其实也是一种重新组合),这样或许能找到好的解题途径。数学方法中的“整体代换法”、“拼凑法”、“补形法”等便是体现整体思想的重要方法。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解题者的才能就在于组合的独创性。”面对当前学生思维上的片面性,笔者以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学会从整体上思考问题。

5. 等与不等,转换求解。

由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均处在不停的运动之中,因此两个事物之间的不等是绝对的,相等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等与不等也是对立的统一。在特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运用这种辨证的方法来研究数学中的相等与不等两个方面的问题,就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解题思路——转换求解。当我们讲解有关“相等”的问题时,可以提醒学生,尝试用“不等”的知识来解;同样地对有些涉及到“不等”的问题,又可以考虑用“相等”的知识来处理。体现此种思想的莫过于“判别式法”,它依据的是等价式:ax2+bx+c=0b2-4ac≥0(a,b,cx∈R,a≠0)还有A≥B,且B≥AA=B。

6. 动静变化,寻找妙法。

数学题中有常量与变量,多数学生总是习惯于用一种凝固的眼光来看待变量与常量,误以为常量变量,泾渭分明,更换不得,替换不得,其实,客观事物之间的运动状态总是相对的,有联系的,而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因此,研究有关变量常量问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变与不变,辨证地看待字母——它们具有常量与变量的双重身份。比如,为研究问题的方便,可以把题设中的变量与不变量的相对位置对调一下;在研究事物运动状态时,要紧抓住不变量(如求点的轨迹及平面图形的翻折时,特别需要考虑此);在研究事物相对静止状态时,又可以考虑把有些量“动”起来(如构造函数研究二次方程根的分布范围,便是“化静为动”的典型);当研究两个以上变量问题时,可以先暂时把其中一些变量固定,考虑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得出有启发的结果后,再通盘考虑,求得问题的解决(数学方法中的“局部变动法”便体现此思想);当来求两个变量关系有困难时,可以引进第三个变量,通过它把前面两个变量的关系沟通起来(这就是“参数法”)。

7. 突出主元,纲举目张。

辨证法既是两点论,又是重点论,抓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辨证思维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主要体现在:对题目中的条件与结论,仔细观察、分析,抓住反映问题本质的因素,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处理含有多个变量的问题时,选择其中一个当作“主元”(通常用x、y、z表示),为解题需要,可以变更“主元”,反客为主,突出新的“主元”,主元思想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8. 异中求同,触类旁通。

任何一个事物必然与外部事物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问题当然也如此。面临一个对学生来说陌生的问题,笔者总要反复地询问学生:你能回忆有关的概念、定理、公式吗?你能回想一个相关的熟悉的问题吗?你能设想出一个类似的问题吗?“类比是伟大的引路人”“只要想像出一个类比问题,就有了一个照着办的模型。”

类比问题与原问题尽管不是同一个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它们本质之间又有着某种共同或相似之处,抓住了这种内在联系,抓住它们的共性,就能够触类旁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类比的方面很多,有概念的类比、方法的类比、题型的类比、结构的类比。当然,寻找类比问题也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需要经常的辨证思维训练才能做到,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所说:“要发现类比点,哲学思维是必要的。”这些辨证思维策略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交叉的。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应用这些策略指导学生的解题,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摘要:本文从数形结合,扬长避短;以退求进,迂回向前;正难则反,逆反思考;或合或分,相机行事;等与不等,转换求解;动静变化,寻找妙法;突出主元,纲举目张;异中求同,触类旁通八个方面谈如何运用辩证思维指导解题教学。

关键词:辨证思维,指导,解题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成杰.数学思想方法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

科技文阅读解题指导 篇11

【关键词】科技文 阅读 解题方法 语文高考

一、文化特点

从近几年来的高考命题情况看,所选自然科学类文章一般有如下特点:

(1)强烈的时代性。选文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人类关于生物、电子、通讯、医药、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等方面研究的最新发现和发明创造,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从时限看,一般是最近几年的文章,有的甚至就是当年的文章。

(2)表达的客观性。自然科学类文章的基本价值在于向人们传授新知识、传递新信息,介绍科学上的各种重大发现和发明,偏重于对知识、信息的客观陈述,较少情感成分。

(3)内容的专业性。首先表现为选文基本上一篇文章只介绍一种新知识,或一项新发现、新理论,内容不复杂;其次表现为词义、句意的“唯一”性,一个术语,一个句子,只有一个意思,不存在见仁见智的多解现象。

(4)逻辑思维的严谨性。自然科学类文章用语明了、简洁、严谨,尤其是逻辑思维非常严密,名词前的限制性成分较多,需要考生作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二、考查内容

高考中经常考到的有以下四点(以《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情况为准):

1.理解文中的重要词句。《考试大纲》把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列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前两条。在阅读时可以发现,有些词语和句子虽然从字面上都懂了,但往往不能理解其确切的含义。因此,高考科技文阅读题往往在一些重要词语和句子上设置考题。

如2005年江西卷第7题:根据上下文,下列对“太阳风”的解释,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限于篇幅,本文举例时均列出其中的一两个选项)

A.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带电粒子流。

C.从太阳日冕层中发出的强大的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流。

这道题的答案依据,应该从该词语后面的材料中查找,可以查找到这样一些信息:太阳的高温使日冕层向外膨胀,使日冕层中等离子中的带电粒子高速向行星空间运动。再比较这几个选项,可以得到正确答案为C项。

2.分析、筛选和归纳信息。辨析、筛选和归纳文章信息的能力在科技文阅读中至关重要,考生要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才能对文中的主要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和归纳,这决定于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高考科技文阅读题在这一方面设置的考点最多,每年都有。

如2005年全国I卷第5题:下列作为文中画线部分的证据,错误的一项是

A.山西南端的中条山山势和缓,并没有想像中的悬崖峭壁。

B.中国在古代习称“华夏”,而“华”与“夏”都同中条山有关。

画线句(“在地理位置上,中条山正处在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讲的是中条山与中国文明起源的关系,而A项只写了中条山的山势。山势之和缓与否和中条山成为中国文明起源的黄金地段没有直接关系。其它几项都出自第二自然段,而且都在画线句的后面,与之形成了论点与论证的关系,所以是正确的。

3.整合文章要点。有些科技文的内容比较复杂,阅读时往往需要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对某些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答案要在原文找”,但找到的“答案”有时往往不能直接作为现成的答案。具体来说,有时需把其共同之处归纳起来加以重组,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优化。有时则要把若干具体的点加以合并。科技类文章阅读考查中,这一类题难度一般较大。

如2005年全国I卷第6题: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中条山北面的汾运盆地尽管群山环绕,比较封闭,仍不失为一片肥田沃土。

D.商人要想在法统观念上灭夏,占有汾运盆地,垣曲无疑是一个必经之地。

把本题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进行对照、鉴别,会发现原文末段讲的是“垣曲商城可能是商朝势力翻越中条的一个进退据点”,并没有说它是“必经之地”,因此,D项是错误的。C项的“群山环绕”、“比较封闭”、“肥田沃土”等信息,都能从原文中找到。

4.依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或辨析正误。理解词句、把握句子、辨析信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并能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进行知识的延伸和迁移,即进行推断或辨析正误。这类题的范围往往涉及全篇,所以比较复杂,难度系数也较大。

如2005年江苏卷第8题:根据文中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小春虫”可能是通过位于消化道前端的口部和紧接其后的咽道来获取土壤中养料的。

D.“小春虫”的发现,表明真体腔可能是两侧对称动物的一个特征,这将为研究真体腔动物的起源提供重要线索。

原文第三段说“科学家还是辨别出了它内部的几个器官”,但没有说这些器官的功用。C项“获取土壤中养料”推断缺乏依据。

上述四点,归纳起来说,阅读科技文就是要把握文中所阐释的科学道理,又因为科技文的语言是相当严密的,所以阅读时要十分重视准确理解文章的语言。

三、命题角度

1.偏

(1)偏离题意,答非所问。这是选项中的回答与提问不相符。如2006年四川卷第6小题:下列对溴甲烷“‘不光彩’的一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而B项所说“溴甲烷无色无味,作为熏蒸剂使用时,容易使人放松警惕,从而存在安全隐患”是溴甲烷的一种特性,并非它的危害,所以不是“‘不光彩’的一面”,这一选项属于犯了答非所问的错误。

(2)罗列现象,偏离本质。指选项偏离主要说明对象的本质属性,只罗列了说明对象的表象、内容、事例或直观认识等。如2004年高考浙江卷的第7题:

对“过敏反应”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过敏反应是指输血反应、新生儿溶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临床最常见的疾病。

B、过敏反应是由个体差异和遗传带来的一种临床最常见的超敏反应,如哮喘病。

C、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

D、过敏反应是由异种动物血清、各种微生物、寄生虫、青霉素等过敏原诱发的超敏反应。

这道题就是运用“偏”的手法设计题目的。文章对“过敏反应”解释的内容是“过敏反应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超敏反应”;再从文章的第2段中对“超敏反应”的解释“超敏反应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可以推断出“过敏反应”的本质属性是“免疫反应”、“超敏反应”的一种,整合后得出C项的内容。而A项对“过敏反应”的属性定位错误,说是“输血反应”,偏离了说明对象的本质,只是罗列了过敏反应的表现形式;B项定位错误,说“过敏反应”是因为“个体差异”、“遗传”两个方面,这只是其中的两种形式,而不是全部,偏离了主要内容。D项仅是罗列了造成“过敏反应”的过敏原,偏离了“过敏反应”。

(3)偏离原文、曲解题意。即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表达的意思。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9题:要求选出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D项。文中只强调灾难的严重,但并没强调人类对灾难已是“束手无策”,这就是曲解原意。

2.删

(1)删掉词语,改变原意。

如2006年四川卷第7题B项“《蒙特利尔议定书》第九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生产和消耗的溴甲烷总量不能超过1995—1998年四年间用量的80%”,而原文是“发展中国家从2005年起,每年溴甲烷的生产量和消耗量不超过1995—1998年间平均用量的80%”,该项遗漏了“平均”这一个不可缺少的词语,从而改变了原意,造成了该项的错误。

如2003年高考全国卷第7题B项:“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而原文在这句前面还有“在物理学上”一词的范围限制。

(2)删掉某点,信息缺失(不全)。

选项似乎与原文一致,但对照题干和文章看,选项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有意漏掉了另一个方面。

如2004年高考江苏卷第7题B项:“(气冰)是细菌分解海底古生物尸体所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天然气,在介质中生成的固体结晶水合物。”选项是照抄了原文第2段的一个句子,但阅读该段发现,“专家认为,形成‘气冰’至少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温度”,“其次是压力”,“第三是气源”,选项只是写了三个条件中的一个,漏掉了另外两个条件。

3.加

(1)添加信息,无中生有。

所谓无中生有,就是选项中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也不能由原文推断出来。例如2005年全国卷Ⅱ第5题对“植物睡眠”的理解中的A项:“指植物的叶子为适应外界环境而自动闭合起来的现象。”这个选项的错误在于“为适应外界环境”,原文中并无此信息,属无中生有。再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7题的A项:“作为自然屏障的中条山成功地阻隔了商人的入侵,护卫着夏人的安全”。对此原文没有涉及,也属于无中生有。

如2006年辽宁卷第9小题B项“在共同进化中,动物使花的种类越来越多,这将导致无性繁殖逐渐消失”中的“导致无性繁殖逐渐消失”在原文中没有提及,缺乏依据,属于无中生有。

(2)强加因果,信息出错。

所谓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例如2005年湖北卷第8题的A项:“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其错误就在于强加因果,因为在材料第3段中谈到“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而“笛、陶钟和陶埙”并不是弦乐,所以它们不能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入中国的。再如该卷第10题的C项:“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其错误也在于强加因果,因为从第4段最后一句看,中国发明十九年闰制比古巴比伦早了一个世纪,只是“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而不能作为“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的原因。

4.换

偷换词语、悖离原意。

如2006年四川卷第5小题A项“溴甲烷是一种能杀灭各种有害生物的高效、广谱的杀虫剂”,而原文是“能杀灭许多有害生物,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虫剂”,原文中是“许多有害生物”,A项却成了“各种有害生物”,显然A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如2006年江苏卷第6小题的D项所说“木版年画所反映的古代人民的那种生命理想与生活情感已经过往不复”,而原文是说“在如此浩瀚的木版年画作品中……还有过往不复的精神情感”,可见,选项中把“精神情感”偷换成了“生活情感”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5.调

(1)调动语序,不符原意。把原文的语序调换,造成句意的变化。

如2004年高考辽宁卷第10题A项:“与网络计算相类似的电网是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的异构工作系统,它工作起来像单一系统那样协调。”原文上“网络计算类似于电网,而且需要有一个协议来支持”。作者用类比的方法,深入浅出地解释“网络计算”,注意作比较的介词,作用是引出作比较的对象“电网”;但选项把表示比较的介词调换到句首,引出的比较对象是“网络计算机”,而不是“电网”,“电网”成了主要陈述对象。

(2)调动内容,张冠李戴。

这种设误点的选项常常把与甲有关的说成是与乙有关的,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如2006年四川卷第7小题A项“重蒸土壤时,溴甲烷能穿透到未腐烂分解的有机体中,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从而形成一种‘生物真空’的临界状态”,而原文是“一些对农作物生长有益的生物对于调节土壤的微生态,抑制病原菌的种群数量和改善土壤结构都是至关重要的”,可见“改善土壤结构”的不是“溴甲烷”,而是被溴甲烷杀灭的“有益的生物”,那么A项就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

6.混

(1)混淆范围(局部与整体、单称与全称、特殊与一般)。

如2004年高考天津卷第10题A项:“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跨越的结果,将造成先进工业化国家使用高成本的落后技术,”文章第3段说“在电信领域,吉布提、马尔代夫、毛里求斯和卡塔尔等发展中国家直接采用新技术,它们跨越了金属导线和信号模拟阶段,实现了电信网络数字化。而先进工业化国家仍的半数电话网络使用高成本的落后技术。”原文只是从电信领域和某些国家举例,选项却以偏概全,混淆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有时命题者故意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的词语,或者缩小范围,设置陷阱;或者扩大范围,以偏概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相关信息中“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到……为止、除……之外”等表范围的词语,防止曲解文意。

(2)混淆指代(陈述对象、主客体)

主要是指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如1999年高考全国卷第18题C项:“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只要弄清楚原文第2段“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相反”的“此”所指代的内容,就能判断C项是错误的。因为“与此相反”的意思,即冬眠动物在低温条件下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反而提高,这也是必将导致心脏的舒张加强。因此说“保持”“原状不变”是不对的。

(3)混淆时间(现实与设想,已然与未然)

有时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者“已然”、“未然”混淆,或者“或然”、“必然”不分,造成以假当真。

如2004年高考北京卷第17题C项:“CPEB合成的蛋白质会随着记忆的形成加强突触,这实际上就是‘朊毒体活动’在发挥作用。”原文最后一段说“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的神经突触中,CPEB的朊毒体特征可能就是使突触和神经细胞存储长期记忆的机制,科学家计划对这一理论做进一步的研究”。选项把“可能”的事情说成“已经”,即把未然说成了已然。

(4)混淆模态(或然与必然、一致与可能)

2005年江西卷第10题的A项:“强劲的太阳风一旦引发磁层亚暴,将导致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失灵甚至陨灭。”这个选项的错误就在于“将导致”三字,原文只是说“可能”如此。

如2000年全国卷第20题D项“目前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已经成为现实”。原文说的是“要使以慢光为基础的应用能够变为现实,需要采用简单一些的方法”。原文说还在实验阶段,需要采用一些方法使“应用能够变为现实”,选项却说“已经成为现实”。此项属把可能当事实。

如2002年全国卷第10题A项“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将被人类利用”。原文只是说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曾经带来好处将来却未必一定有好处,选项把可能的存在当作了必然的存在。模态是逻辑学上的一个概念,即属于表达上肯定与否定、相对与绝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设置选项时往往是在“一定”、“必须”、“就是”、“必然如此”、“还是”、“或许”、“大约”、“可能如些”等词上做文章。

(5)混淆关系(因果颠倒、必要与充要、肯定与否定)

因果颠倒。所谓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之间关系。如1999年高考全国卷第18题B项:“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而与之相关的原文是:“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心脏就收缩;当钙离子从心脏细胞中排出时,心脏就舒张。”两相对照,就可以发现选项恰恰是颠倒了事物的因果关系。

条件出错。如2005年江西卷第8题的C项:“没有太阳风的影响,地球磁场是不会变化的。”这里把充分条件说成了必要条件。众所周知,地球磁场的变化,太阳风不是唯一的原因,因此,太阳风只是地球磁场变化的充分条件。再如2005年全国卷Ⅰ第6题的A项:“关于中条山脉如何对中国文明做出贡献的研究,至今仍然是一片空白。”其逻辑推理有误,根据原文第2段最后一句判断,“缺乏讨论”不等于空白。

变相对为绝对。如2001年全国卷第20题C项“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原文是“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原文只是说神兽和马不能相混淆,并没有说神话里只有神兽而没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此项把相对条件绝对化了。

四、一般规律

1.整体阅读,认真思考。接触到一篇文章,阅读后要思考文章说明的主要对象是什么,有何前瞻性,具体内容上有什么个性特点,要关注每一段的关键信息,理清文章的脉络和主要内容。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甲)《人体干细胞》,阅读后应该提取出下列信息:人体干细胞的定义,人体干细胞的研究价值,人体干细胞的作用等。

2.理清题干,定位寻找。认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注意选项要符合题干,符合后再看题目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找到相对应的语句,这就是定位。然后仔细分析这一段里每一句话的意思,理清段落之间的关系,了解行文思路,提取与答案相关的有效信息。

3.把握词句,比较区分。为什么说一定要找准原文,找到答案在原文中的相应位置?其目的就是为了与题目选项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做科技文阅读题,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依据文本做题”,只的将选项中的内容一一与原文中的相关词句作比较,区分出二者在表达上的异同,才能发现敦是敦非。

4.结合角度,分析综合。在细心比较的基础上,再经过一番分析、综合,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如选项的表达是否符合原文的意思,对概念、文句的理解是否准确,对原因的分析是否合理,对结论的推断是否正确,对要点的归纳是否全面,……从而判断出是否有如前列举的各种错误。这样,对某一选项的正确与否就可以进行判断了。

高考英语完形填空解题指导 篇12

解答完形填空题的关键在于对文章句子的理解, 重点在于选项中各个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 以及它们在特定语境中的运用, 这些都考查了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下面结合高考英语真题中的完形填空 (短篇) 来介绍一下应试策略 (保留原题号) 。

阅读下面短文, 掌握其大意, 从21~30 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

Wouldn’t it be great if we didn’t have to remember passwords ever again?If we could just sit in front of our computers and be 21 logged in?Crave mentions how NEC-Soft BiodeL ogon system uses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to log you on to Windows, rather than using a 22.All you need is a webcam and your pretty face to 23 your PC.No more 24, confusing passwords to remember or change every few months.

After doing a little research, I found this type of 25 already available to consumers via a relatively 26 application called Face Code.The 27 requires the use of a webcam to recognize and log PC users into their systems.You can add as many 28 as you want, provided they each have a Windows account.If the system 29 to recognize your 30, you can recall the Windows user name and password by using a hot-key combination.

21.A.automatically B.personally

C.correctly D.occasionally

22.A.face B.password

C.software D.system

23.A.access B.connect

C.recognize D.remember

24.A.simple B.complicated

C.special D.useful

25.A.computer B.technology

C.password D.application

26.A.independent B.infrequent

C.inexpensive D.instant

27.A.account B.consumer

C.designer D.software

28.A.users B.passwords

C.systems D.computers

29.A.begins B.tries

C.fails D.stops

30.A.account B.name

C.password D.face

21-25 ABABB 26-30 CDACD

1. 审读首句, 预测主题, 跳读全文, 掌握大意

考生要首先认真审读首句, 因为它一般是文章的主题句。考生可通过首句来明确短文话题, 预测全文内容。然后跳过设置的空格, 通读全文, 简单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和主要信息在各个段落的分布。

分析上面一篇高考试题中的完形填空材料的首句和第二句, 可以预测该文章的话题:谈论如何不用密码登录计算机。然后跳读全文, 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介绍一种通过面部识别进入电脑程序的新技术。同时注意文章的篇章结构:第一段提出问题后, 介绍了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利用NECSoft BiodeL ogon system软件识别使用者的面部特征, 省去了很多麻烦。第二段介绍了作者的实践和总结:作者做了一些研究后, 发现这种技术已经被运用到一个叫做Facecode的应用软件中。

了解了文章主旨大意和篇章结构, 能够帮助推断文章中某些句子缺少的信息或词汇, 帮助解答题目。如第21题:本题考查副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由全文内容, 尤其该词所在句子和前一句的对比来看, 该句是对上一句内容的补充与解答, 根据第一句中的“不用记住密码就能登录”的提示, 就能够确定选automatically表示“自动地”。可以断定答案是A。

2. 逐句阅读, 筛选答案, 结合语境, 辨析词义

答题时通过考虑所空词语表达的具体信息、词语的语境意义, 并结合常识和文化背景知识, 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来选择答案。具体说来, 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 上引下联, 运用具体语境关系。如:第24 题:根据该词所在的具体语境可知该空和后面的confusing都来修饰passwords, 那么就可知该处要选与confusing意思接近的词语, 所以选B。

(2) 理解句子含义, 从词汇的意义、用法和搭配考虑。如第23 题:该处要选择一个动词。根据前面提到的“All you need is a webcam and your pretty face”可知这两个要求与面部识别技术一致, 那么, 这些条件齐备后, 你就可以“访问”你的个人电脑了。而access的意思就有“be able to reach, approach, enter”, 所以根据词汇的意义选择A项。

(3) 分析句子结构, 从语法和句型结构考虑。如第22题:要求从所给的四个名词中选择一个。本句话中的rather than表示比较, 所以和uses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to log you on to Windows相比, 第22题选择password, 也和第一句内容吻合。

(4) 观察文章对应信息, 借助对应信息或词语的重复出现答题。如第29 题和第30 题:这两个题目是对全文内容的一个补充, 从反面介绍了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解决办法:指该程序出现操作失败的情况, 即不能识别用户的面部信息, 就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再次启动。所填的两个空都要和前文的信息联系起来, 即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 解答该题目。

3. 回填答案, 复读全文, 联系整篇, 核实信息

将筛选的答案还原到短文中, 复读全文, 认真推敲, 核实答案。可以考虑:

(1) 全文信息一致性:即要对照文章前后叙述的观点, 考虑选项还原后的内容与作者的写作态度与意图一致。例如第22 题:该处考生可能会误选face或software, 但是, 全文主要描述的是打破传统的密码登录方式, 所以rather than一词后应该选password, 表示比较。

(2) 表达方法准确性:即日常习惯用语、词组短语的固定搭配、基本句型表达是否符合习惯, 选词是否准确。

上一篇:数字MMDS系统设计下一篇:精细化工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