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2024-09-28

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精选12篇)

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篇1

摘要:教学过程也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这个过程完成的好坏就是要把以“教师为指导, 学生为主体”是否真正落到实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圆满完成教学过程的基础, 而树立“动”的意识, 增强“趣”的意识以及增强练习达标意识, 则是圆满完成教学过程的手段。

关键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铺路搭桥,兴趣意识,加大训练密度,减小训练梯度

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 在此基础上教师灵活引导, 使学生在积极的活动中接受知识, 提高能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如何,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关键。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做到合理提问、科学引导、相机诱导、以情激情, 及时反馈矫正, 适时总结, 融情感教育于传输知识之中, 融非智力因素于智力开发之中;遵循认识规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灵活变换教学手段, 适时调整教学法与学法, 将“教”与“学”有机联系融为一体、和谐统一、密切配合, 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以情动情,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许多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 从未受到过老师的关注, 也从未受到过老师的表扬, 所以, 他们不敢和老师接近。学习上遇到问题, 也不敢请教老师得不到老师的帮助, 久而久之, 对学习失去兴趣。物理课本身是一门枯燥、难学的学科, 如果师生关系不好, 学生对物理就更不会感兴趣, 就失去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为此,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物理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朋友, 不仅关心他们的学习, 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 他们的情趣、爱好。课堂上对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不歧视, 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训斥, 而是要正面引导,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态度真诚, 语气温和,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以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 克服他们的厌学心理, 唤醒他们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树立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二、树立“动”的意识, 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在活动中接受知识

所谓“动”就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能动地接受知识、掌握方法、提高技能。为了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教师应力争做到学生能说出的让他们说, 学生说不出的要引导他们说出;学生能做的让他们做, 不会做的引导他们去做。想方设法为他们“铺路搭桥”。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 巧妙安排课堂结构, 合理布置师生活动, 灵活变换提问角度, 充分应用反馈矫正, 注重学生手脑并用。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要从学生的客观实际出发, 立足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由表象到理论, 采用小梯度、大密度, 全面、系统地引导教学。

例如在“力的受力分析”时先讲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 再增加支持面, 就有支持力的作用, 然后再增加摩擦, 再增加摩擦力, 再增加外力, 逐渐增加难度。

三、增强“趣”的意识, 以趣激情,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兴趣”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 有意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的主要手段。

教师应增强“兴趣意识”, 力争做到问题趣味化、教学语言趣味化、教学方法趣味化、教学手段趣味化,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 从有趣的角度出发挖掘有趣的素材, 注重结合实际, 利用实际事例。

例如在讲“重力”时, 这样问学生:“树上的苹果为什么总是落到地上, 而不会落到天空呢?”这一有趣的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思路, 为下一步教学打好基础。又如在讲安全用电时, 关于触电问题可向学生提出鸟落在高压线上为什么打不死, 并给予适当解释, 进一步强调只要加在人体电压不超36伏, 人就不会触电。这样把现实问题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唤起”了意识, 在学生强烈的主动性作用, 把学生像磁铁吸引铁块一般, 吸引过来, 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学效果明显。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实验, 也是十分理想的。比如, 在讲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时, 首先进行如下实验:把一个用漆包线绕成的线圈吊在支架上, 一个线框边放入蹄形磁场中, 然后通电、断电数次, 学生观察到线圈来回摆动, 非常有趣, 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四、增强练习达标意识, 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练习是教学达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是学生主体意识的直接体现形式之一, 但练习要做到练的适时, 练的适量, 练的适度, 练的得法。为了把练习的效果达到最佳, 教师要精心选题认真组织练习内容, 合理安排练习时段, 必要时要将问题进行调整、组合、加工改造等, 力争做到设计问题合理, 引导练习科学, 训练手段多样, 反馈矫正及时准确, 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媒体, 加大训练密度, 减小训练梯度, 从多方面, 多角度、多层次、系列化训练, 真正增强学生能力。

例如, 有一重为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 用水平拉力F向右拉物体, 使物体运动, 设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1) 求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2) 如果将水平拉力F改为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方拉物体, 使之运动, 求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 如果将水平拉力F改为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下方推物体, 使之运动, 求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4) 将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坡上, 用平行于斜坡的力F沿着斜坡向上拉物体使之运动, 求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利用这道改变外力的方向, 不断提高难度的习题训练, 不仅使学生理解掌握了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是随着所受外力的变化以及物体运动状态的不同而改变;同时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了训练, 培养了技能, 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学生素质。

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篇2

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这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的共识。但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落实得并不理想。这里面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技术层面的问题。本文试图将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结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谈些看法。

一、学生主体

现代教育的特征是高扬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学,有个性地学,在参与中、活动中养成习惯,进而获得科学知识和能力。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相对,这叫“学生主体观”。学生主体观就是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观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精神实质。主体性,是人的本质的最深层次,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性强的人,就是自觉能动性强的人,在客体面前有主动和自由的人。这一观点也是教育规律的体现。教育教学过程,根本上说是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去获取知识和能力的过程。这是一个能动的反映过程。反映是学生的反映,思维是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学生的活动。满堂灌之所以为素质教育所不取,就在于它取消了学生能动地、自主地思考、探索、参与的资格。一句话,它取消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资格。从不参与就不是主体的角度说,课堂教学中如果有一位学生心不在焉,那么教学对于他就是名存实亡的东西。所以主体观认为,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要确保他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主体参与的原则主要是:①“引而不发”原则。《学记》上说:“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策动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让学生开动脑筋而不替他得出结论。②总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参与。从参与过程看,由身入,到心入,到神入。引而不发原则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主体观的基础;总体性原则突出了学生主体的地位,是主体观的核心。

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无具体的学习活动。具体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的学习实践。实践出真知,活动出成绩。只有具体活动,才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讲解可多可少,但学生的活动不可或缺。

学生的活动要具体。这有两个含义:

一是活动时间要具体。教师在课堂教学进程中,必须将学生的活动设计为具体的教学步骤,并认真加以落实;教师的指令,要改“一定要”为“现在就”,改“课下”为“课上”。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听到主讲老师这样说:“这一点一定要记住”、“这个问题课下大家一定要好好想一想”。老师们以为这样一说,自己的任务就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就尽到了——反正我是说了,能不能做到就在你自己了。其实,这里面就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上课是干什么的?上课就是叫学生通过听讲、思考、讨论等学习形式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记住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如果课下再让“记”、再让“想”,这不但不好控制和监督,而且从根本上说是本末倒置的做法。老师这样“安排”,一般出于这样的目的——赶进度。殊不知,这个“进度”的很多时候是老师自己“表演”的进度,而不是学生学习、理解、掌握的进度。老师表演的进度与学生学习掌握的进度是很难同步实现的。而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学会”,而不是老师“讲完”。老师讲完了,学生并非就一定学会了。学生会不会应该是教学进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从这个角度说,只管自己能不能讲完,从学术的角度说,是不懂得什么是“教学”;从态度上说,是不负责任。但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总是害怕给学生活动的时间“多”了,有的干脆不给他们时间。实际上,这还是没有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中解放出来。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活动时间是学生活动的前提和保证。我们的老师,必须在备课时给以专门的设计。

二是活动的形式要具体。所谓具体,就是可观察、可控制、可量化。“听”与“思”严格说来,不能算是具体活动,因为它们是否在进行、进行的效果怎样,很难观察得到,也很难控制和测量。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活动形式常见的有以下9种:说、读、评、议、练、记、背、忆、结等。

1、说。主要指学生的口语活动。“说”与“想”相对。想是内部思考,说是外部表达。思考的结果准确与否、清晰与否、全面与否等,通过“说”的活动可以得到验证。“说”的活动包括“问”与“答”。让学生发问,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重要手段,而回答问题,不但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可以打造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心理的素质,提高其非智力因素。关于“说”,老师应该努力做到:鼓励学生敢于发问、善于发问,敢于回答、善于回答,培养“说”的能力,养成“说”的习惯。为了保证落实学生课堂上“说”的地位,可以在起步阶段搞个定量的指标:例如每个学生每周保证在课堂上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每主动回答一次老师的提问等。

2、读。主要指学生的阅读活动。从形式上看,阅读有朗读、默读、精读、快读、泛读等不同形式;从内容上看,阅读可以读文,读图,读表,读题等。不同形式和内容的阅读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如何指导学生针对不同阅读材料进行不同形式的阅读,既可借鉴别人的经验,也可自行实验研究。另外,我们所说的阅读,不仅指语文学科的阅读,而且指数学阅读、英语阅读、政治阅读、物理阅读等学科的课堂阅读活动。每一个学科都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阅读:在读中认知,在读中理解,在阅读中丰富,在阅读中提高。

3、评。指评论、比较、鉴别。针对某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比较、鉴别,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深入理解并实现正向迁移的重要手段。评论、比较、鉴别等活动,一般安排在知识的关键处、疑难处、联系处、细节处等;同时老师也要有一定的预案,以备出现特殊情况。

4、议。就是议论、讨论。课堂讨论是教师指导学生以班级或小组的形式围绕某一课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并进行争论、磋商,以提高认识、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方法。课堂讨论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可以集中大家智慧,实现多项交流,相互取长补短,突破难点疑点,共同提高。讨论也是一种“说”,所以它也是培养学生集中注意、深入思考的有效方法。一个人思考常常易于走神,但两个人讨论就不容许走神了。讨论的最高形式是辩论。课堂讨论是在老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进行的。对于一般问题,同桌交流一下即可,这种简单的讨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但对于特别复杂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必须进行认真组织和准备,写在教案上,作为具体的教学步骤:(1)教师在讨论前要提出需要讨论的具体课题;(2)规定讨论的时间和反馈时的具体要求(发言者、补充者、评论者;发言顺序、发言人次、发言方式、发言时间等);(3)进行分组指导,安排各组召集人和讨论地点;(4)学生发言后,要进行总结。课堂讨论的误区是:(1)无组织、无指导、无要求,只有空头号召,讨论有名无实;(2)组织不严密,指导不具体(不定量、无思路),讨论流于形式;(3)讨论后不反馈、不总结,讨论半途而废;(4)讨论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小题大做;(5)一节课内讨论次数过多,形式单调,课堂结构松散;(6)讨论前不铺垫,不发动,不创设情境,学生缺乏讨论的欲望;(7)讨论的时机选择不当,有的一上课就讨论或者要下课才讨论——学生的讨论、反馈阶段,应是课堂教学的高潮阶段。

5、练。指课堂练习,它是消化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明确的目的性、难度的适中性、技巧的单一性等特点;它一般是有针对性的单项练习,是综合训练的基础。课堂练习的类型常见的有:(1)铺垫练习。为引出新知而进行的练习,目的在新旧知识间架桥铺路。(2)强化练习。即帮助理解新知识的练习,目的在通过练习加深理解,常用的形式有对应性练习、比较性练习、变式练习等。(3)巩固练习。在新知学完后,学生对新知要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这时的练习有一定的综合性,作用在形成技能技巧。

6、记。指做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辅助手段。有一项实验,在开始讲课后九个星期,对听课者进行一次测验,做笔记的人获得65%的分数,不做笔记的人只得了25%的分数。课堂笔记有助于提高听课效率,强化所学知识,有助于永久记忆。关于课堂笔记,现在的情况是:多数学生缺少记录习惯,不少老师也常常忽视对学生笔记的指导。所以,这就要求老师:(1)及时提醒学生记笔记,指导学生记笔记——记什么、记在哪儿等;(2)老师的板书要有计划,要做到“教材要点化,要点网络化,网络精细化”,有利于学生记录。

7、背。即背诵、记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学生的背诵和记忆活动常被老师们安排在课下,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了。我们的要求是:(1)对于比较重要的概念、公式、定理、规律、要点、词汇、常识或基本材料等需要识记的知识,必须给出专门的时间,让学生当堂记忆;(2)老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识记材料的规律,运用科学高效的记忆方法指导学生记忆;(3)采取多种形式,对记忆的效果进行及时反馈,例如提问、同桌互相检查、设计成练习题等。

8、忆。即回忆,包括讲授新课前的复习回忆、讲授过程中对旧知的临时性回忆以及复习课上的集中回忆等。这种回忆,既是强化巩固的需要,也是衔接连贯的需要。回忆是再现,是记忆的一个环节。不能回忆即不能再现(面对试题中的知识点想不起具体内容)是常见的学习失败事件。所以,回忆、复习应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不能代替。尤其是复习课,老师要精心设计复习回忆的方案,例如常见的复习形式有背诵式、复述式、填空式、改错式等。

9、结。即课堂小结。课堂小结是学习总结的一种,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步骤。课堂小结的目的主要是:(1)回顾梳理知识;(2)归纳清点知识;(3)记忆巩固知识。课堂小结要注意:(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2)采取多种方法灵活进行;(3)妥善处理板书、教材和笔记的关系。

以上是从一般的角度讲的学生活动。具体到某一学科,又有各科的特殊形式的活动,如英语中的拼读、朗读、背诵、听读、听写、造句、改错、回答、复述、改写、翻译、述图、对话、表演等。

二、教师主导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这个主体是在老师的主导之下存在的;落实学生主体的关键是学生的活动,但这些活动是在老师的指挥之下进行的。学生活动了没有,活动得效果如何,责任在教师。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主要责任不在讲,而在教学生学,教学生“动”。从这个意义上看老师的作用,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应该再加上“导学”了。

洋思中学蔡林森校长说:

“老师是统帅、是指挥”;“学生读不好,讨论不好,回答不好,都是老师指挥不到位”;“谁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就不懂了,谁从上课到下课都让学生学,学生就懂了”。因为:“你讲,跟难分辨他听没听,懂没懂,可是你让他自己学,然后回答,要做出来,这样一来就不容易产生差生了;”“过去上课,学生只负责听,听的效果如何,多数要等到单元或是期中考试时才能看出来,有的问题会一天天积累。现在则是课上的事情课上做,效率高了,效果好了,课后就不需要沉重的作业负担。”

老师的主要责任不在讲,也是知识传授的规律决定的。知识不是实物,知识的传授不像实物的传授那样是一种简单交接。知识的实质是经验。它必须经过个人的体验、加工、建构,将外在的知识(社会公有的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在的知识(个人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老师讲懂的知识不是真懂,只有自己悟出的道理才是真懂。换句话说,老师只能讲“懂”,但不能讲“会”。

如何教学生动?一曰发动;二曰组织;三曰指导;四曰调控;五曰点拨。

1、发动。即动员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发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利用演讲,从情绪上调动学生;利用设疑,让学生进入“愤”“诽”状态;利用音乐、图像等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利用铺垫讲授,使学生接近问题等。在这些不同的发动方式中,“演讲”是最常用、也是最方便的方式了。只要有学生活动,就需要“演讲”——鼓动。例如,需要学生思考时、需要学生讨论时、需要学生练习时、需要学生阅读时、需要学生背诵时等,都需要“发动”。只是“发动”的内容、时间、力度有所不同罢了。我在听课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老师发出了指令以后,学生无动于衷,或者活动不到位、不充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为什么学生需要发动?因为人的学习活动听人的其他一切活动一样,都是在主观意识驱使下进行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学生没有活动意识,当然也没有活动欲望,所以当然动不起来——不愿动、不想动。不懂发动的老师,学生必然缺乏激情,课堂必然缺乏活力,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也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2、组织。即进行组织教学。一是管理性组织,即指导、监督、惩罚、限定、奖励、操纵、安排、协调、维护等;目的在于促成课堂良好堂纪律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二是指导性组织,即组织学生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等,目的在于组织和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组织教学要细致、周到。如要让学生朗读课文,规定某些同学续读、点评;让学生回答问题时,规定同桌答、同桌评或者前桌答后桌评,或者男生答,女生评等。再如课堂练习时,一人上堂,其余学生怎么办?需要组织;小组讨论时,几个人一组,谁主持,谁是发言人等,更需要组织。课堂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无组织意识,组组织行为。如走上讲台就讲,铃声一落就走;只顾自己“讲”,不管学生听不听;只管自己“指挥”,不管学生动不动。(2)指令软弱(声音小、无表情、怯懦等)、含混不明(如用“可以做某事”一类话语),组织效果差。(3)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走神、磕睡等非学习活动或非正常学习活动视而不见。

3、指导。即在学生进行某项具体的学习活动时从学习内容、学习思路、学习方法等方面给以具体明确的引领,让学生能顺利进入学习状态。正如上面引用的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的话:“老师是统帅、是指挥,指挥的艺术可以写一大本书”;“老师指挥就是教学方法的锦囊妙计”;“每一步都需要学生学,但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学生读不好,讨论不好,回答不好,都是老师指挥不到位”。广义的指挥包括组织,狭义的指挥专指指导,我们这里指后者。指导的原则是具体——老师要学生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分几步学习等,都要有明确的说法;指导中最常见的毛病就是空泛,学生思维无路,难以进入状态,基础差、无思考习惯的学生更是如此。指导时不免要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这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向学生展示的学习目标。空泛的目标陈述是这样的:“请比较下面的两段材料,看有什么不同。”

一个好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要将一般性的目标具体化为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目标,要说明学生能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说明教师预期学生行为改变的结果。即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行为主体;

2、行为动词;

3、情境或条件;

4、表现水平或标准。例如:请你(行为主体)在指定的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条件),比较(行为动词)两个文明世界的文化(内容),至少各举出五个特点(量和标准)。行为主体、行为动词、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指标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表述。陈述学习目标是教师的一种高级职业技能,一份高水平、高质量的试卷或练习题,实际上就是一组高水平高质量的学习目标陈述语言。

4、调控。指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适时的调节,包括教学目标的调节、教学难度的调节、教学进度的调节、教学组织形式的调节、教学方法的调节等。调控是教师驾驭课堂所必需的教学机智。它有经验的积累,同志也是一种责任。有的同志眼看着原来的计划落空而无所适从,这是缺乏经验;有的同志看着原来的设计不合学情也不愿去变换设计,这是不负责任。例如同样的内容,在甲班讲的时候,用原来设计的鼓动措施,学生被发动起来了,学生积极参与、气氛活跃,而在乙班的时候却没有出现,这时就应该变化发动的策略,进行及时调整。

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篇3

一、一般学习方法的指导

1、预习的方法。不同年级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预习方法。低年级语文预习要学会查字典,解决音形义等问题。中高年级在新教材讲读之前,阅读有关资料,将要讲到的内容先自读2—3遍,从中找出不懂的难点和不甚懂的疑点,带着这些难点和疑点,在上课时予以解决。2、听课的方法。指导学生沿着教师教学思路,积极参与。听课不仅听教师,还要听同学对问题的各种建议、看法,并敢于提问“为什么”。3、练习的方法除普通的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外,应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新知识解答,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得出的结果,都应做到理解、掌握。4、复习方法应以教材为重点,对照笔记,检查作业,分析重点、难点,打破教材顺序,运用对比方法找a出知识异同。

二、不同阶段的学法指导

标点、字、词、句、段、篇的学法指导,低年级是小学阶段识字量大的阶段,要教会查字(词)典。中年级以句、段为指导重点,高年级以篇章结构、文章训练为重点。根据教材结构特点,中高年级每册教材八个单元互相独立,又互为整体,每单元遵循着一个由“教——扶——放”的过程,精讲课文教者在“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注重“学法”渗透,利用教师的学法指导去学习课内自学课文,教者只要恰当点拨。最后让学生课外独立阅读第三类课文,是学生运用“学法”的阶段。语文课是教者传授知识的主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者应根据不同的知识点传授,渗透学法,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三、形成能力的学法指导

智能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教学五年级《梅雨潭》一文,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彩图,然后要求学生依照一定的顺序介绍梅雨潭,接着,讨论观察顺序,使学生明确观察景物的有效方法。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等(反之也成立)。在学生明确了写作顺序后,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布置观察作业。这样把学法与学文有机渗透,通过“观察——讨论——学习——运用”的教学过程,学生不但学会了看图学文的方法,而且训练了触类旁通的能力,也体会到了学法指导的层次性。

四、形成非智力因素的学法指导

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要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既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兴趣、动机、习惯、意志、情感、自信心、竞争意识、承受挫折的能力,是促进学生有成效地掌握学法的保证。在小学生眼里教师是至高无上,教者一言一行,性格、爱好,时刻都在感染学生,学生也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模仿效法。如:教师板书、作业批改文字等都为学生书写模仿对象。所以教者必须用自己的热情、信心、责任感感化学生,使他们乐于向上,给予充分肯定,使他们有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的积极性,产生巩固“想学”的力量。另外,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材料,采用适应各年龄段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备,引起学生长久的注意、思考。长此以往,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得到培養。

五、制定课外阅读规划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课外阅读的规划、目标、内容、总量、活动方式、评价方法等方面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措施。阅读量依据大纲的规定。阅读目标首先要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其次从掌握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等方面分解出不同层次的目标。我采用“自主性”和“计划性”相结合的方法选定课外阅读的内容。“自主性”就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教师只要求学生在选择读物时要涉及到时事新闻、科学知识、文艺作品、历史故事等不同的门类,进行广泛地阅读,而不是具体指定读那本书。“计划性”是指着眼于本校的办学特色,思考“ 我班的学生毕业时应该有怎样的文化积淀”从而确定我班每位学生在校期间都必须读完100本左右的书。

六、建立课外阅读基地

学生要有丰富的书刊可读,这是完成课外阅读量的基本条件。为此,我专门在本班设立图书角,在学期初号召学生推荐自己最喜欢的5本书,并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传阅,达到资源共享。每个学生都有家庭书柜,要求每位学生每星期由家长陪同逛书店一次,每次购买自己所需图书2—3本,按时阅读。

在形成一定的图书资源后,我借鉴前苏联巴莆雷什中学的做法:“在走廊、楼道上都摆满了书籍陈列架,陈列着适合各种年龄学生阅读的图书”,采用定时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每周两节阅读课和每天读报时间,把语文课、阅读课、读报课等有机结合。阅读基地的建立,能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七、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读书兴趣来自哪里?小学生年幼无知,头脑简单,思维能力相对低下,再加上贪玩好动,对读书不可能顷刻间就“如饥似渴”,必须循循善诱,逐步培养兴趣。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有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它反映人的需要,成为人对某种事物认主只的先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如何使学生产生这种“需要”?我的做法是广泛开展一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然地产生“需要”,从而激发阅读兴趣。

八、结合阅读教学,教给阅读方法

许多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如有的只凭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就走马观花地阅读;有的读了好的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作文上。因此,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但要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获。我的做法主要是结合阅读教学,向他们介绍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篇4

(一) 教师指导宗旨

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 树立“健康第一, 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 坚持体育教学俱乐部与学生发展社会适应相结合。以“知识与技能、体质与健康、能力与素质”核心的人才培养为目标,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指导学生体育知识转化为能力, 强化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指导, 巩固学生身心健康成果;指导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通过指导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 体育教学俱乐部指导体现了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和体育技能教育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实现知识、能力、人格协调发展。

(二) 体育教师指导目标

指导参与目标:指导学生能积极参加各种课内外体育活动, 形成自觉锻炼习惯, 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具备一定体育欣赏能力。

知识与技能指导目标:通过四年的体育教学俱乐部的学习并指导, 学生能较好的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运动创伤和急救的处置方法。

体质与健康指导目标:指导学生懂得掌握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具有健康体魄。

心理健康指导目标:指导学生通过体育活动改善自我心理状态, 客服心理障碍, 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体育活动中调节自己情绪, 体验乐趣和成功感觉。

社会适应指导目标:指导学生通过体育学校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团队精神;较好的反应处理竞争与合作关。

(三) 教师指导的原则

指导的全程性:是要对学生俱乐部上和俱乐部下进行全程指导。

指导的需要性:是指真对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实际需求进行指导。

指导的层次性:是指俱乐部技术分层下的指导, 根据俱乐部内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深度的技术指导。

指导的科学性:是指以科学的体育与健康内容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 指导要以人为本, 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 既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 又要考虑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指导的个体性:是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体育与健康的基础和需求, 所以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个体的指导。

(四) 教师指导主要内容

1. 初级俱乐部 (体质健康课)

知识与技能:知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技能:武术段位制。体质与健康:体质:力量、速度、心肺耐力、柔韧、灵敏。健康测试:800米 (女) 、1000米 (男) 、引体向上 (男) 、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女) 。

素质与能力:体育拓展训练。

2. 中级俱乐部 (选项俱乐部)

知识与技能:知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各项目理论知识;技能:各项目技能 (蓝、排、足、网、羽、乒、健美操、游泳俱乐部等) 。

体质与健康:体质:力量、速度、心肺耐力、柔韧、灵敏。健康测试:800米 (女) 、1000米 (男) 、引体向上 (男) 、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女) 、素质与能力:体育拓展训练。

3. 高级俱乐部 (训练队)

知识与技能:知识: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各项目理论知识, 比赛技战术;技能:各项目竞技比赛技能 (蓝、排、足、网、羽、乒、健美操、游泳俱乐部等) 。

体质与健康:体质:力量、速度、心肺耐力、柔韧、灵敏。健康测试:800米 (女) 、1000米 (男) 、引体向上 (男) 、立定跳远、仰卧起坐、 (女) 素质与能力:体育拓展训练。

(五) 课后指导内容 (课外俱乐部、社团、竞赛)

指导学生组建课外俱乐部、社团, 开展课外俱乐部活动;指导培训学生裁判员队伍, 指导全院性竞赛 (联赛) 活动;组织对学生体育俱乐部学习活动情况进行考勤, 负责学生体育成绩鉴定;指导学生运动处方制定, 建立课外大学生体育俱乐部活动健康档案。建立体育与健康指导中心来满足学生健康咨询。

(六) 指导方式方法

采用探究法、讨论法、体验法、问题解决法、演示法等现代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集中、个人、课上、课后、咨询、处方制定、网络平台指导的途径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指导。

二、大学生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的主体性

(一) 俱乐部活动指导思想体现学生主体性:

健康第一、育人为本, 体现大学生是体育锻炼的主体, 参与体育俱乐部的学习、组织、管理、运行、评价全过程。

(二) 俱乐部活动目标体现学生主体性:

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四大健康目标上完全体现了是以学生的主体而制定的, 完全体现了以学生健康、需求、发展为中心的目标。

(三) 俱乐部内容设计体现学生主体:

教学内容的制定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知识与技能、体质与健康、能力与素质”三部式教学内容, 包含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知识与技能部分, 提升学生体质保证健康部分, 以学生发展为重的体现学生能力与素质部分。

(四) 俱乐部形式设计体现学生主体:

从俱乐部的组织形式上有三层次体现, 设立了初级、中级、高级俱乐部, 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从课内外一体的活动形式上更突出体现学生是锻炼、组织、的主体性。

(五) 俱乐部管理体现学生主体:

建立体育督导 (校级) , 教师管理 (部级) , 学生干部, 学生自管四级管理制度, 从课上俱乐部的组织、管理, 再从课外俱乐部的建立、组织、管理、运行, 充分体现在俱乐部内外一体的管理中学生的主体性。

(六) 俱乐部学习过程体现学生主体:

在俱乐部活动过程的设计上, 教师传递知识的时间仅仅十几分钟, 其它时间是学生锻炼学习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体育内容的学习, 与同学交流心得, 共同解决问题, 探究未知, 拓宽学习策略, 对比总结提升理论和技能, 这一切都是学生自己的行为, 完全体现俱乐部学生锻炼的全程的主体性。

(七) 俱乐部评价考评体现学生主体:

从评价体系的设计上给学生一定的权利, 给学生组长和学生本人一定权利。从俱乐部考核评价上分为操化类、球类比赛、保健应用类、体质健康类。操化类考核设计为学生自选音乐、自己或组织团队、自编内容, 以表演的形式展现。球类比赛考核通过比赛对学生整体表现进行考核, 知识运用, 技术的掌握、组织能力展现、团队协作, 道德展现, 团队成绩。保健应用类, 把所学的保健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例如骨折包扎、人工呼吸等、保健按摩等实践操作。对于保健班心脏病等重大疾病者, 要针对自己的病情学会制定运动处方。处方要行之有效。体质健康类就是最终以体质测试进步提升为考核标准, 这四类考核标准的制定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八) 学校政策环境体现学生锻炼的主体性:

我校场馆不对外开放, 所以场馆、场地全天候免费开放, 学生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拓宽。学校体育人文环境俱佳, 给学生充分参与体现自主性的环境, 体育节、文化艺术节、, 运动会、社团交流、季节课、院级竞赛、校级竞赛、省级国家级比赛等这些课后的体育锻炼环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结论

(一) 建立以“知识与技能、体质与健康、能力与素质”为指导内容, 采取探究法、讨论法、体验法、问题解决法、演示法等现代教学方法手段, 通过集中、个人、课上、课后、咨询、处方制定、网络平台途径。对初、中、高三级俱乐部进行全方位指导。

(二) 体育教学俱乐部从活动的宗旨、目标、内容、活动形式, 学习过程、管理、环境、评价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学生是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的主体。

摘要:通过研究吉林华桥外国语大学体育教学俱乐部改革创新实践, 形成具有华桥特色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体育教学俱乐部活动, 体现学生参与俱乐部的管理、运行、组织、评价全过程。为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学生,教师,体育教学,俱乐部,改革

参考文献

[1]周威.《对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3第23期.

学案式教学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 篇5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起源

当前,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在全县紧锣密鼓地进行。为了改变沁水教育落后的现状,为了改写沁水教育新的历史,为了让沁水有一天也能像太谷一样打造自己的品牌教育,沁水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自去年我们全县老师听了太谷教研室主任张四保的讲座,并赴太谷进行观摩后,“学案式教学模式”已在每个教师的心里深深地扎了根。虽然心已动,但行动却跟不上。因为新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然而,好多老师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内涵缺乏辩证的认识,即没有认识到“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对“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课堂教学的具体特征关系缺乏认识,无法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结果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却又出现了学生的“放羊式”。因此,面临这种情况,我们的老师如何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是当前每位教师急需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育观念不转变,教学改革无从谈起。目前,我们郑庄小学正在大力推进学案式教学教学,要求我们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对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二、理论依据

无论是传统教育理论的“以教师为中心”,还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然而由于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这些理论都不可能,也不应该 1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比如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和前苏联的影响仅仅是昙花一现,就是在美国,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教育信息化进程快速实现的前提下,基础教育的质量不仅没有提升,反面有较大程度的削弱,那种让学生在苹果机上通过赌博的方式来学习四则运算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出了基础教育应向中国学习的口号。然而传统教育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这是传统教育致命的弱点。中国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精神和张扬的个性就比西方大学生逊色得多。因此我们认为,正确的教育思想应当是把二者结合起来,即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即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突现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即要“主导—主体相结合”。这才是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想的基本理论依据有如下几个方面。

1、“主导—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客观地反映了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主要集中在揭示教学过程的内在的必然联系上,它包括: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间接经验的接受有赖于教师的指导,直接经验来源于学生的主体活动。②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知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③掌握知识与提高素质的必然联系。教学作为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也反映“主导—主体相结合”的原则;④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这也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来实现。⑤教的主导性与学的主动性的必然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具有主动性。

2、“主导—主体相结合”是教与学的基本矛盾的必然联系的反映。普遍联系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事物、现象之间及其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总是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但在教学活动最基本的联系仍然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联系,这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教学任务的完成,首先决定于教师,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但教是为学而存在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以“学”为落脚点,学是学生自己独立自主的活动,教师是无法包办代替的,这种“教”与“学”、“教师”与学生的联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3、“主导—主体相结合”反映了唯物辩证法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直接经验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取决人的主观能动性,直接经验的取得是有限的,如果每一代人都要从钻木取火去获得火的知识,人类的认识就不可能有发展。间接经验的取得一靠书本知识,二靠教师的传授,即是外部刺激的产物,是知识的源泉。所以个人的知识必然是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产物。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走向教条主义的斜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不可知论的泥潭。抛弃纯主观主义,坚持以主客观统一的认识论作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才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三、实验方法: 1.理论学习法

认真学习有关有关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

2、行动研究法

组织教师充实自己的理论,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开展日常的教研活动。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探寻好的方法,同时进行优质高效教育教学研究的教学评比活动和子课题研讨活动,邀请上级和同行指导,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研究的水平。

3、调查问卷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通过向教师和学生口头和书面等方面的调查,及时了解师生在教学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4、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的重点,总结研究的得失。

五、实验过程:

学习阶段:

加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让每个教师都能正确认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让教师变为导演,学生变为主演。

研究阶段:

1.全力推进“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的12字课堂模式,组织教师多进行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通过观课议课,交流经验,共同成长。

2、定期开展教研活动,每次教研时要把课题小化、细化、具体化。教师可以就最近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感受、经验、困惑。

试验阶段: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主动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交流的技巧,组长检查的技巧。

4、教师研究学生自学时,应如何捕捉学生的共性问题和疑难问题,把握好导的时机?如何选择最佳的导的方式?

5、每节课的教学要把好时间关,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比例控制在3:1.总结阶段:

征集有关的课题论文和活动方案、体会、意见和建议;完成课题报告。

六、成果形式

学生是主体 兴趣是教师 篇6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做几点粗浅的探讨。

一、创设意境,使学生在好奇中求知

在学习一年级“估一估、量一量”时,我没有直接去讲,而是对学生说:“过去是教师出题你们答,今天让同学们出题,教师来答。你们随便说一个物体,教师来估量它的长度。”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争着抢着出题“教室有多高、树有多高、黑板······。”对这些问题我都一一作答,学生对教师既羡慕又惊讶。我发现学生对估测产生了兴趣,很想去尝试,就抓住这个机会,导入新课,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

二、喜新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源泉

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如果学生伸伸手就能够得到,那么他就不会有探求的欲望,要想使学生有兴趣,必须精心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让每一堂课都给学生全新的感觉。

如:认识“米、千米”时,现出一道题目“1-500=500;1000+1000=2”然后问学生这组等式能不能成立,学生感到疑惑,这时我就告诉大家,学了这节课,我们就有办法使等式成立。一个简单的设计,拨动了学生学习的心弦,学生兴趣盎然。

三、让学生尝试学习,体味发现和成功的愉悦

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我没有直接演示计算过程,而是让学生根据已学过的速加速减的计算方法,自己去探索,然后在小组进行讨论,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经验,帮助解决新的问题,对此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兴致。

由此可见,学生通过自主尝试性的学习后,不经教师而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帮助得出新知识的结果,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对自己也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对以后的教学学习起着积极的作用。

四、争胜是学生求知的动力

小学生喜欢搞竞赛以显示自己的本领和特长,如果自己的“胜利”得到表扬,会激起更大的动力和兴趣。由于在竞赛中学生有强烈的自尊心和好胜心,所以,学习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也会大为增加。

例如,为了保持学生的兴趣,课堂上适当采取3-5分钟时间的小竞赛,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接力赛、双人赛、小组赛等,评比标准又快又准,当场评出名次。通过竞赛,强化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总而言之,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成为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篇7

一、更新教学观念,确立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应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转变学生是“收音机”、“容器”、“观众”或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是为了“学”,“教”要服从于“学”,这样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其次,要克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三多”(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限制得多)和“三少”(即学生读得少、练得少、自主探究得少)的弊病。最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成为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艺术家。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二、创设情境,实施愉快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自信心;创设情境,让每个同学都能踊跃参与,并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自己;实施愉快教学,营造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寓教于乐。

1. 读一读

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特点是:内容明显,事理简单,篇幅短小,易读易记。重要的一条则是多读,只有多读,才能品出味道。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课堂上,教师一定要重视引导儿童进行读书训练,在读中理解、消化、吸收。

2. 说一说

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适当指导学生看图讲故事,理清文章的层次,明白事物的经过,提高口头的表达能力。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时,我引导学生看图讲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经过。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围绕着(小蝌蚪)长长的尾巴→长出两条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不见了(成了青蛙)进行讲述。这是小蝌蚪找妈妈的经过,也形象地说明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经过。这样的说话训练,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了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使他们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3. 演一演

组织儿童分角色表演,这是一种帮助儿童掌握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当自己化身为课文中“人物”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如《小燕子回来了》这一课,通过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时在沿途看到的变化,歌颂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快。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再按小组分别扮演“小燕子”和“小燕子妈妈”,表演他们从南方飞回来的经过。比一比,谁能把小燕子看到祖国建设性时又惊又喜的心情、动作和语言表达得准确、充分。学生便在这样愉快的学习中,看到祖国的建设变化巨大而感到欢欣鼓舞,从而受到热爱祖国的教育。

4. 议一议

通过讨论交流,互相探讨,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他们的各自智慧火花相碰撞,达成共识。如教《乌鸦喝水》一文,有个学生反驳说:“乌鸦想的方法不好,乌鸦可以用吸管吸水呢!”有个学生建议说:“它用两只手抱起瓶子也能喝到水。”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争先发言:“乌鸦没有手,它有翅膀,瓶子很滑,它抓不住。”“那它可以把瓶子打破再喝!”……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气氛十分活跃。

5. 画一画

教师要紧扣课文内容,指导学生画一画关键的词语,唤起合理的想象,加深对内容和思想内涵的理解。如《骄傲的孔雀》一文,孔雀象征一个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的人,为了突出这一个性特征,指导学生画出“抖动”、“展开”、“炫耀”、“昂着头”、“挺着胸”、“理也不理”等词语,体会孔雀的骄傲神态,使儿童明白做人应该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道理。

三、教给方法,注重培养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质疑问难,勤学好问,敢想、敢问、敢为、敢当,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如《小猴子下山》一文,课文由结构相似的几部分内容组成,叙述的形式基本一样: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扔下了什么?摘了什么往前走?教师应抓住这一教材特点,先精心地教学第一、二段,从中总结学习方法。第三、四段就可放手让学生用这一方法自己去学,教师只要适当指导、点拔。这样,由教师的教到用不着教师的教的教学过程,对他们今后在学习相类似的语言情境中,能够自我学习是大有好处的。

四、课后延伸,养成良好的习惯

社会处处皆语文,社会生活处处用语文。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的观点,从课堂走向课外,从校园走向校外,长才干,学做人。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或到效外游玩,或上树林原野采集本,或参观工厂,或学雷锋做好事。也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设立图书角,推荐好书让学生阅读,教给阅读方法,开展读书竞赛,组织兴趣小组等。实践出真知,要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篇8

按照传统的教育观, 教师把学生仅仅看作学生, 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教课主宰课堂, 学生则处于被动状态, “以听代思”的学习。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 在时代不断发展、进步的今天不仅要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 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 将语文学科的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 在学习和运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把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把以往的教学观念“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而现代社会更注重人的本身———人的潜能、人的发展、人的个性和人的价值, 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首先要把学生看作一个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要明确学生作为“这一个”的地位和作用。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 而不是以往教学理论和实践所孤立看到的诸如教材、教法、作业、分数等没有生命力的东西。学生的认知活动, 绝不仅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 也绝不仅仅是局部的、孤立的、某一方面的活动, 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全身心都参与和投入的活动。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 其次才是学生的认知活动, 最后才是教授能力、培养能力。而且学生的认知活动也只有在首先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活动的时候, 才能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 从而推动学生认知活动顺利、高效地进行;形成民主、融洽的教育氛围。正像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所说的:“儿童单靠动脑, 只能理解和领悟知识;如果加上动手, 他就会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如果再加上心灵的力量, 那么知识将成为他改造事物和进行创造的工具。”

把学生看作“人”, 教师就必然要确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着眼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能动、创造的学习, 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作为“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不是机械、被动地学习, 因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必然是在学生主观意志的作用下才可能实现。

一、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活动, 从哲学上讲, 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唯一的可能方式。皮亚杰的研究表明, 个体思维发展是一系列不同水平的活动内化的结果。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根本途径是科学组织各种活动, 师生互换角色, 引导学生充分参与。

笔者在教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 将课堂交给学生, 赋予登台讲课的学生提问、指定人诵读课文、回答问题的权力, 同时也允许同学们向讲课的“小老师”提出各种问题并要求解答。这样做的出发点是, 让学生真正以“主人”的身份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既体验教师劳动的甘苦, 又把自己对课文的体味、探索与真切的理解通过一定的方式传达给其他学生, 让他们享受到不这样做一做难以体会到的新奇与愉悦。开始笔者担心学生会不配合, 想好了补救措施。可当笔者走进课堂时, 看到了另一番情景:有几个学生打扮成古装的模样对着台词!原来他们选定了人来讲课, 准备用表演的形式讲述课文内容。从实践效果看, 为了帮助“老师”上好课, 大多数学生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教法, 认真备课、讲课, 课堂气氛活跃, 效果很好。

要相信学生。“我讲他还不懂, 让他自己讲能行吗?”这是教师 (包括家长) 中普遍存在的顾虑。须知多数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 已加大了体验、探索为主的主动性学习;而讲课者无疑是在实践主动性学习, 同时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这种感知是教师无法代替的, 教师的作用只在于引导、点拨、解疑, 对学生所讲的内容做必要的补充、强调与订正、评价。

二、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 教学活动的各种要素、师生活动的内外条件相互联系, 彼此制约。今天人们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 帮助学生学会思考, 学会探索比掌握现成的理论更加重要, 而这种教育价值的实现必须培养“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衡量主体性的重要标尺。没有“问题意识”, 就谈不上主体性的发挥, 也谈不上创新。学生在学习后能提出问题, 表明他有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 表明他对前人的学问和现成的知识有疑难或产生怀疑, 所以, 产生问题的过程, 就是主体性作用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末, 钱梦龙就进行过“提问—讨论—反思”的尝试, 提倡“问题来自学生”, 也就是课堂上所要研讨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学生在课前或课内提出来的。在教《游褒禅山记》时, 笔者放手让学生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手法的特点等方面提问、质疑, 写在纸上;然后收上来进行归类、合并、筛选, 挑出最有价值的、牵一发动全身的, 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围绕“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往往有所得”的作用进行分析,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实践“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的”教学主张。通过讨论, 学生明确了“文中作者所发的感慨也和古人一样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也明白了为什么王安石4月游山而7月所记的原因。还由学生自己讲解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 深化了主题。

学贵有疑, 大疑大进, 小疑小进, 不疑不进。现代教学不仅强调要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而且尤其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尤其是在提倡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中, 需要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定课题进行研究, 只有不断地培养“问题意识”, 让学生在发现中走近真理, 也在发现中收获理性思辨的成功和快乐, 是尤为重要的一步。

三、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人

语文是一种技能, 这种技能的特点之一便是实践性。在语文学习中, 教师的指导不能离开学生主体的认知实践活动, 它要通过学生主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去认识、去体验, 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财富。彼德·杜拉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这样说:“知识是拿来用的, 不是用来饱肚子的。一个实践比一千个光说不练的理论更有用。”

因此, 确立课堂教学的实践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根本性变革。让教学是“作为师生特别的生活实践而存在的”, 这需要营造一个创新的教育氛围。比如,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演一演”, 通过《荷花淀》中水生和水生嫂的对话, 了解水生嫂的性格特点;昭君出塞时的情景, 体会“和亲政策”和“悲壮美”的内涵。“说一说”, 《读〈伊索寓言〉》中的小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鸿门宴》上“项庄剑舞, 意在沛公”的典故千古流传, 让学生说一说, 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还有的学生联想到“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等成语故事, 以及毛泽东“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的著名诗句, 不仅有助于分析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 而且拓宽了视野, 增加了课堂教学含量。“画一画”, 古代的服饰、北大的荷塘、“呐喊”的鲁迅、激动人心的都江堰, 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形象性, 加深对主题、人物性格的理解……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 主动参与, 各显其能, 互相合作, 将体验和探究式的主动学习精神发挥至极致。

除了在课堂上体现“实践性”, 语文教学还应和生活相联系。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温斯有一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在传授知识、分析课文、训练能力的过程中, 如果有意识地联系生活, 想方设法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 激活他们的认知冲突和学习要求, 那么, 平面的文字就会立体化起来。那些被他们心灵过滤、感知了的知识就会成为他们生长中的精神食粮。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 事先布置学生品尝荔枝、观察荔枝, 再了解荔枝这两年的行情。课堂上学生很快掌握了课文介绍的有关知识。在自由发言中, 学生还说到今年荔枝比去年贵是因为产量比去年少。而产量少的原因又在于蜂农不愿意养蜂, 蜜蜂少, 传粉少。这样, 学生又把课文与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问题联系起来, 收到了良好的实效。

学生主体教师指导 篇9

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 为刻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正演绎出太多的杂乱无章与矫揉造作, 存在着太多的依葫芦画瓢或东施效颦一样大量的形式化改革倾向。由于数学学科对学生思维训练的特殊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至为关键、不可或缺, 所谓“兵教兵”“分组合作学习”表面热闹, 实质是教师的主导作用被边缘化, 造成学生在低层次徘徊, 思维训练严重弱化, 无助于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成长.

这样的改革既违背了教育教学的规律, 也有违课改初衷。

作为数学教师, 应吐故纳新、积极参与课改, 但在参与课改过程中应对“专家”的蛊惑、“行政”的干预保持应有的警惕, 保持足够的“定力”, 不要盲目跟风搞形式化课改。而应深入钻研教材、钻研学生, 结合自己对数学、对数学教育的领悟、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的核心, 精心设计, 确保自己能在课堂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努力促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课堂中和谐共生。

促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课堂中和谐共生, 并非天方夜谭。1999年12月, 笔者为本区初三数学教师上了一堂经典的几何复习展示课, 成功地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演绎的淋漓至尽, 让许多观摩听课教师久久不能忘怀。

忘记过去, 就意味着背叛。更何况今日之改革, 并不意味对过去的全盘否定。因此, 回顾过去, 以史为镜, 或许会给我们今日课改带来许多警示。

与圆有关的角的性质及应用实录

〖课型〗复习课

〖教学目标〗

知识领域:集中对比复习圆心角、圆周角和弦切角的主要性质并能综合其它知识灵活应用。

发展领域:1)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提高解题能力。

2) 暴露添辅助线的思维过程, 加深学生对添辅助线的思维动因的认识。

3) 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学习过程实录〗

1)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进行一题多解, 集中对比复习三种角的有关知识。

师:同学们, 与圆有关的角主要是指圆心角、圆周角和弦切角, 与这三种角有关的性质的应用贯穿圆全章的始终。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例题对这些知识进行全面复习:

例:已知:如图, AD是ΔABC中BC上的高, AE是ΔABC外接圆的直径。

求证:∠1=∠2。

师:这道题是“人教版教材几何第三册P例题”的一个变式, 你能证明吗?

生1:如图1:由AE是直径可考虑连接BE, 则∠ABE=90°, 进而∠E+∠1=90°, 又由AD⊥BC可知∠C+∠2=90°, 而∠E=∠C, 从而可证∠1=∠2。

师:对, 不过你在证明中用了三种角中什么角的什么性质?

生1:用了圆周角的“直径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和“同弧所对圆周角相等”两个性质。

师:对。还有其它证法吗?

生2:有。如图2:也可连结EC, 则∠ACE=90°, 从而有∠E+∠2+∠EAD=90°, 又AD⊥BC可得∠B+∠1+∠EAD=90°, 而∠B=∠E, 进而可证∠1=∠2。我还是用的生1所用的圆周角的两个性质。

师:答得很正确。不过为什么要考虑连结BE, EC呢?

生2:遇直径想直角, 所以见到直径就考虑添这类辅助线。

师:对, 遇直径想直角是圆中促使我们添辅助线的思维动因之一。但我们不能拘泥于此, 还应改变思维角度, 善于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这才有助于提高大家的思维能力。大家仔细观察, 看是否还有其它证法 (这时学生显得有些激动, 但又一时找不到证法, 此时便有) 。

师:大家仔细观察∠1与∠2, ∠1是圆周角, ∠2呢?它是什么角?好象是圆周角又好象不是?回忆一下圆周角的定义?能否将∠2变成圆周角呢?

师:完全正确。这种证法关键是通过延长AD把∠2构造成圆周角。这种依据图形背景进行构造也是促使我们添辅助线的思维动因。你用了圆周角的什么性质呢?

生3: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直径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同时用了“平行弦夹的弧相等”。

师:对。大家应注意, 以上三种证法在应用圆周角的性质时都添了辅助线。

再换个角度, 不添辅助线你能加以证明吗? (此问在学生头脑中造成思维波澜, 学生思维异常活跃。)

(众学生:哇, 纷纷赞叹, 并反思自己为什么想不到)

师:证得妙。你用了圆周角的什么性质?

生4:圆周角等于所对弧度数的一半。同时用了直径对的弧是半圆弧。

师:对。许多同学可能都在心里问自己;为什么自己未能想到这种方法呢?其实这主要是大家受到了平时思维习惯束缚的缘故, 关键在于大家平时没有养成对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的习惯。如果大家平时养成了多角度思考的习惯, 你就会在许多看似平凡的地方发现很多不平凡的东西, 会让你受益无穷。

下面我们再换一换角度:你能用圆心角的性质证明吗?

师:对。你用了哪些知识呢?

生5:圆心角等于所对弧的度数, 圆周角等于所对弧度数的一半和垂径定理。

师:对。既然能用圆周角和圆心角证明, 那么现在大家再换个角度, 能否用弦切角的性质来证呢?

生6:可以, 好象还更简单一些。如图6:过A作⊙O的切线MN, 则由AB是直径可知AE⊥MN, 从而∠1+∠BAM=90°且∠BAM=∠C, 而AD⊥BC可知∠C+∠2=90°, 从而∠1=∠2。

师:完全正确。而且这种方法还启发我们:遇有直径时, 过其端点作圆的切线可使问题得到更简捷地解决。这种方法主要用了圆中什么知识?

生6:弦切角等于所夹弧对的圆周角, 同时还用了切线与过切点的直径垂直。

师:对。不过, 大家下去还可以思考:能在其它地方作切线证明这个问题吗?以上我们想用圆心角和弦切角的知识证明, 然后就从这个方向去考虑添辅助线, 从而成功地解决了问题。这种根据所想用知识的需要进行构造也是几何证明中添辅助线的常见思维动因。从以上还会发现:证几何题是否添辅助线, 如何添辅助线, 这与我们解题时的思维切入角度有很大关系。

2) 引导学生深层次挖掘, 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1) 将原题中条件与结论对调, 探讨其逆命题的正确性及证法。

(2) 对证法的图1从三角函数角度切入进行深层次探讨, 研究Sin B·Sin C, tam B·tam C等的结果。

(3) 对证法的图3和图5, 引导学生分析OF的特点, 从中位线的角度研究OF与其它线段的大小关系 (图7) 。

(4) 对证法的图4和图5从添高的角度进行深层次探讨, 主要导出和OA⊥DE两个关系 (图8) 。

3) 小结与积极鼓动。

师:回过头来再看这个例题, 看似平凡, 可经过我们这样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便获得以上种种不同证法。大家应努力学习这种对同一问题进行多角度思考的学习方法, 在这样的思维学习过程中, 既可全面复习你的基础知识, 又可使你对知识的理解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还可加深你对添辅助线的思维动因的认识, 使你的思维水平得到质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习还不能到此为止, 学是为了用, 以上种种证法的思想可助你解决许多看似比较困难的问题, 今天的作业将会使你体会到这一点。学无止境, 钻无尽头, 深入进去, 其乐无穷。此题是否还有其它证法, 大家尚可继续探索。在今后的学习中, 同学们若能坚持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学习, 那么在不远的将来, 你将可能对数学的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4) 作业

(1) 已知:如图9, ΔABC内接于⊙O, 弦AB的中垂线OD交AB、AC于M、N, 交BC延长线于P 。求证:① ON·NP=AN·NC ②OA2=ON·OP (提示:参考图5) 。

(3) 已知:如图11, ΔABC内接于⊙O, AD⊥BC于D, 以AD为直径的圆交AB、AC于E, F连结EF, 求证:OA⊥EF (提示:参考图6) 。

本课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 开门见山, 直达核心。本课以原人教版教材中的例题为母本, 直接通过变式向外发散辐射, 直抵本课复习核心内容, 彻底跳出了传统的“理论+例题+课堂练习+作业”复习课模式, 建构出具有现代课改意义的新型复习课模式。2) 淡化形式, 注重实质。本课精心设计了“一题多解” (包括三个小循环) 和“学以致用”“深化作业”三个大的教学循环。然后在应用中“说”理论, 同时又在“说”理论中谈应用, 使理论与应用在“说与做”的过程中实现有机的统一,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和谐共生。 (3) 积极前进, 循环上升。整个课堂, 教师通过“说”“巧启妙引”, 不断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 环环相扣, 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前进, 让学生在一个接一个的思维情境中动脑动手, 实现思维的螺旋式上升。 (4) 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本课不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学以致用教育, 对作业也从这个角度进行配置, 以使学生能在更高层次的循环中去感悟数学的真谛, 提升其思维品质。 (5) 情感教育, 寻机跟进。

教师发挥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思考 篇10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是教师授课成功与否的晴雨表。同样的学生,在有些课堂表现活跃,而在有些课堂则略显沉闷。究其原因,除受教师的学识素养、教学方法、人格魅力等因素影响外,还在于这些优秀的教师更善于了解学生的情况,揣摩他们的心理,因而在授课中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由此看来,了解学生是确保学生教学主体地位和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授弟子时就已采用因材施教的办法,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多少年来,每每谈到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者们都会意识到了解学生的重要性,但如何真正做到这一点,即了解学生什么、怎样了解学生,却一直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敏感话题。有鉴于此,今撰小文,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1 为什么要了解学生

如何搞好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过程中永恒的话题。不同的教师对这一问题可能会提供多种解决方案,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许一部分教师认为,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我们在运用和驾驭这些方法时,有时只是流于形式,而未真正理解其精髓。例如安排讨论,学生发表见解后老师便不了了之,草草收场。这时就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对学生讨论的成果进行分类总结,肯定有价值之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还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的讲授与点拨,使学生顿开茅塞。再比如启发教学单以提问多少来鉴别,以是否满堂提问来决定,这种简单的“是非问”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考,问得越多反而会成为注入式教学的变种。

当我们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光日益聚集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时,不经意间弱化了对教学主体的关注。鄙人认为:教学方法诚然重要,但在实施恰当的教学方法之前,应该对教学的主体——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每一种教学方法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说:“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了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苏联教育家克鲁斯卡娅指出:“最要紧的是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优秀的教师对自己的学生总是很了解的。”这些无疑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了解学生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现代教学的突出特点是以发展学生智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由苦学变乐学,由学会变会学。而要达到这一境界,首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方能受到学生的热爱,由此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真正的了解他们。那么,教师在授课之前究竟应该了解学生哪些方面的情况呢?

2 了解学生什么

2.1 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礼记》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莫同也”。意思是学习的人常犯四种过失,有的缺点在于学得过多,有的缺点在于学得过少,有的缺点在于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缺点在于停止不前。这是人们心理各有不同,做老师的要“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现在大学校园何尝没有此种学习心理的学生。有些同学大学生活伊始,抱着“知识改变命运”的理念,强迫自己成为教室、宿舍、餐厅三点一线的学习机器,“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只管盲目吸收,不知系统消化,付诸实践,看似努力,实则效果不佳。这样不仅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更严重脱离现实,在步入社会时茫然踌躇,不知所措。有些迈入大学门槛的同学,在经历了高中的紧张与艰辛后,认为此时可以尽情放纵,将学习置之脑后,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等待毕业时的一纸文凭。有些同学则自信地说,文科有什么好学的,汉语文字谁看不懂呀,平时何必费力,只须临考前突击就可万事大吉,完全将学习视为儿戏。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中学表现优异,大学课程和之前内容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可学的,尚沉浸在旧有的知识中自鸣得意。这些不健康的学习心理倘若得不到正确疏导,再好的老师、再好的教学方法恐怕也难以奏效。

2.2 了解学生知识基础

学生的知识基础是调整教学难度的标尺。如果不考虑学生原有知识基础,一味采用同样难度进行教学,不进行相应调整和变化,势必造成两种极端后果。其一教学趋于简单,学生感觉味同嚼蜡,思想上激不起波澜,收获甚微;另一种情形可能使教学陷于复杂,学生恍如听取“天书”,不知教师所云,如坠雾里。因而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将教学难度区别对待。一般而言,大一、大二的学生处于专业基础知识学习阶段,故而在教学时要做到深入浅出,同时注意扩展知识面;大三、大四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教学时就要注意深度。另外也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比如文科与理科、工科之间。有时在同一学科的不同专业之间也需注意难度的变化,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及学生兴趣点,对教学难度做相应的改变。总而言之,不同学科之间、不同专业之间、不同学习阶段(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之间、不同层次(本科生与专科生、专升本学生)之间,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学难度随之进行调整变化,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尊重教学规律的体现。

2.3 了解学生求知需求

学生求学,不仅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希望学到方法,以便终身享用。过去在教学上有一个比喻,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这个比喻侧重从知识多少来说,实际上先进的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找到水源,因为无论多么优秀的教师,也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授给他们,教知识总是有限的,关键要授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意识,即通常所讲的“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因此能让学生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达的,尽量让学生表达;能让学生作结论的,尽量让学生作结论。

除此而外,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有浓厚的猎奇、猎异心理,他们希望自己所得来的知识、观点是新颖而别具一格的,而非课本的教条和老调重谈,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处理教材内容的高超智慧,一方面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完全依赖教材,按部就班式的照本宣科。因此,教师可适当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或某一问题的诸多分歧争论,学生往往对这方面的内容倍感兴趣,也许当你把这个问题讲完后,还有学生回味在刚才的氛围当中自我思索。这种“求新”需求不仅说明他们对这些问题是感兴趣的,而且是乐于思索和有一些个人想法的。

2.4 了解学生个性差异

学生个性差异可能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就任何一个群体而言,有些可能个性张扬,勇于表现;有些则内向、腼腆,沉默寡言。前者类型的学生可能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后者类型的学生可能因不善言谈,抓不住机会展现自己,好像游离于整个教学活动之外。鉴于这种情况,可尝试让后者类型的学生将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写下来,说不定会有“柳暗花明”的另一番效果。

3 怎样了解学生

3.1 转变观念,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观念中,老师是绝对的权威,不可冒犯,学生只能无条件的服从,这种老师高高在上的状况,必定会使师生之间产生距离和隔阂,为双方的沟通交流带来巨大障碍。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专有者,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愈来愈宽广,有些学生了解的知识可能也会是教师的盲点。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摆下架子,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相互学习,将学生当作知心朋友,这样学生自然会亲近老师,才会主动倾诉他们的心声。“在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创新的时代,学生主体性显得更为重要。一个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无法对自己负责的人,如何对社会负责?如何创新?”[1]

3.2 谈话法

沟通从心开始,教师应经常与学生促膝谈心,鼓励学生随时随地“找上门来”。谈话时可以直接和学生本人谈,也可通过其他同学侧面了解某一学生的状况。不管采取哪种方式,有两个原则需要注意:其一,谈话的氛围要轻松。开始交谈不一定要直奔主题,可以选择一个双方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随着谈话的深入,再逐渐贴近主题。其二,谈话时间、场合选择要随意。比如谈话时间可选择在课间休息或者学生碰巧有事情要和老师接触时;地点可以是教室、走廊或者校园,总而言之要有利于学生自由、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3 观察法

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也可以了解到有价值的信息。上课时学生的反应、表现是了解的最佳途径;通过作业的完成质量也可以了解学生;如果安排学生写学习规划,那了解就更加便捷、全面。

了解学生并不意味着了解学生的一切,学生也有自己不愿被人知道的隐私,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时也要掌握好分寸。“教师了解学生的禁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了解的内容有禁区,并不是学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被教师了解。二是了解学生的方法和时机有禁区。有些问题在这一时空了解是禁区,但在另一时空了解就可能不是禁区。”[2]

总之,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教师如果对主体情况一无所知,教学就会失去准星和尺度。在不涉及学生隐私的情况下,教师倘若能清楚的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知识基础、求知需求和个性差异等情况,教学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亚玲.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关于改进高校德育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3:2.

[2]曾智昌.教师了解学生应有一定的禁区意识[J].教学与管理,2005,11:31.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课堂融合 篇11

首先,在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上,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掌握着教的主动权,并把课程标准的落实、贯彻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其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拥有自己选择教法的主动权。关于教学方法的含义,国内外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还有的把教学方法说成是教师为把知识教会给学生而使用的某种技巧和步骤。这两种说法都偏重于教师的“教”,而教学方法不应忽视如何引导学生的“学”。因此教学方法应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教师指导下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方法中,应多根据学生的特点,多创造让他们感到“好玩”的时机,如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图片、播放录像、或进行实物演示、请学生自己演示(或配合教师演示)实验的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既动手又动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探索知识。此外,教师还要针对物理教学的直观性、综合性、区域性等特征,适当采用讲授法、对比法、练习法、谈话法、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总之,教无定法,学有法则,教师通过选择适合当堂内容的教学方法讲授知识,并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

再次,教师还是学习过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控制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帮助、引导学生,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使之学习水平有所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寓思想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目前,在物理教育中,相当重要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中最主要的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通过对物理发现、物理典故的讲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他们对人类、对社会生活的热爱。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历史上著名物理学家研究知识的故事,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养成良好的品质,学会做人。如果在进行德育教育中,学生被打动、被感染、被说服,则会更加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形成。俗话说,只有终生的学生,没有终生的职业。如何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课题,作为学生,课堂学习固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但是知识的积累和各种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因此,要给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金钥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12

课堂教学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过程的主体,同样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主体意义体现在对信息的接收和加工,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对自我认知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建构。

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求;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而又根本的标准;只有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才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才能够真正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

要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总的要求是让学生主宰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将学生导入思考的世界,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必须明确教是为了学,课堂教学不是看老师教得怎么样,而是看学生学得好不好。教要围绕学生的学来进行,既要仔细思考教师怎么教,更要精心设计学生怎么学,真正做到因学论教,以学定教。教师要诱导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成为模式。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的心理,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和教材,根本无法主动地学习和思考,主体地位也就无从形成。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自己的引路人,在知识的海洋中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时,才能真正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教师要努力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让师爱永驻课堂,让课堂充满情感,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应有的提高。

要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要面向学生的实际,包括动力、基础、习惯、方法和能力的实际,一切脱离学生实际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没有效果的。动力的激发、基础的夯实、习惯的养成、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来渗透和培养。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必须创设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坚持预习在课堂、练习在课堂,而不是将预习和作业放在课外;坚持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的写、大胆地说,而不是使学生消极地抄笔记、被动地回答问题;坚持让学生在课堂上热烈的交流、激烈地辩论,而不是让课堂过度沉闷、使学生一言不发;坚持让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地思考、积极的表现,而不是使学生思维停滞、整体麻木。一句话,就是要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好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己动手、动眼、动口和动脑,在教师的帮助下全面完成好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毋庸质疑的,但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作用的发挥,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和辩证统一的,是同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教师的作用发挥好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能得到更好的落实。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作用,也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之一。

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们产生了诸多的困惑,离开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这一教学模式,不少老师感到很不适应,无所适从,甚至束手无策。有的老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不能按计划执行教学进度;不少老师面对不愿学、不想学甚至厌学的学生无能为力,回天乏术;有的老师被新的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新要求、新做法、新措施以及不断派生出来的新问题弄得眼花缭乱,有招架之心,无招架之力。抓不住主要矛盾,理不清工作头绪;还有的教师不相信学生的潜力,也不培养学生的能力,课堂上大多是学生被动智力参与,有的学生甚至是零智力参与;更有甚者,则干脆穿新鞋走老路,把新要求当形式,让新做法走过场。还是紧紧抱住“注入式”“满堂灌”不放,消极应付,以教师完成讲授任务为目的……面对如此多的困惑,作为教师如果不端正态度、提高认识、理清思路,则很容易被问题所阻拦、被困难所击倒,将会以失败者的心态痛苦地面对着未来的工作和生活。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是思考的过程、是解惑的过程、是提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作用,改革才会有进展,效果才会很明显。

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好教师的作用,首先是教师必须具有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理念。其次是课前备课中的深入钻研和精心设计。这两个方面都不是今天我们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课堂教学中要发挥好教师的作用,必须要研究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新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每节课讲授时间不超过十分钟,尽量多地把课堂的空间和时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做课堂的主人。要做到这点,确实很不容易,没有正确的教育教学理念,没有精深的功底,没有课前精心的备课,要掌握和控制好这“讲”的时机和时间是很难做到的。要保证这“讲”的质量则就更难了。精深的功底,精心的准备,一要吃透教材,二要吃透学生,三要认真设计,四要有较好的语言功底,五要有较高的课堂应变能力。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有模式,但无固定僵化的模式;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好教师“讲”的作用。

教师的“讲”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接受性学习,但接受性学习也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类,若教师的“讲”是在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之时或是在学生经过充分思考之后进行的,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则这种接受性学习是积极的,有意义的,有效果的。反之,则是消极的,没有效果的。具体来说,以下两大类“讲”比较适合新课堂教学的要求。

(1)激发与鼓励,调控和规范。预习前的“讲”。明目标,重激发。在学生自主预习前,教师可采取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明确本节教材的教学目标。对预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创设新课学习的教学情境,运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预习(练习)中的“讲”。施调控,关差异。在学生自主预习(练习)中,教师一般不宜讲,以免干扰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的思维。如果整体预习(练习)氛围不佳,学生预习(练习)纪律存在问题时,教师可及时实施调控,话语不可多,但要切中要害,切实提高学生整体预习(练习)效果。在预习(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预习(练习)情况,对预习(练习)习惯较差,存在较大预习(练习)障碍的学生,教师要面对面地加以个别指导,培养他们良好的预习(练习)习惯,提高自主预习(练习)的信心和能力。环节转换时的“讲”。提要求,立规范。在教学环节转换时,教师要简要地评价上一教学环节并予以肯定和表扬。对下一环节提出明确要求,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完成各环节的教学任务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小组讨论中的“讲”。观动态,勤提示。教师要仔细观察各小组开展讨论的情况,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看小组讨论的程序和规范是否得以落实。发现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提示,保证小组讨论的实际效果。学生展示中的“讲”。看表现,多鼓励。在学生板演(表演)展示时,教师不仅要看板演(表演)学生的展示,更要看大多数未参与展示学生的表现。教师要努力营造好学生参与展示的氛围,要对参与展示的学生适时进行鼓励。

(2)点拨与提示,启发与指导。在学生阅读预习、做预习题(检测题)、小组讨论、板演(表演)展示等环节的学习中,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教师适时精辟的讲解,将起着启迪思维、画龙点睛、释疑解难的作用。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局限,对文本丰富的内容、深刻的含义、精妙的语言理解不透,即阅而不明。此时,有效的讲解或点拨诱导就成为必要。与文本对话,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这是阅读的目的。可这种体验在学生阅读实践中往往难以获得,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来感受是学生获得较好体验的途径。当问题深、难、泛时,学生探究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会不完全,会卡壳。此时,教师就要提供资料,适时引导、启发、讲解,指导学生推动探究的进程获取问题的结论。通过各环节的学习,总会有一些靠学生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一般是课程的难点所在,此时,教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充分思考的基础之上,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深入的讲解,此项讲解的时间,最好能控制在十分钟以内,以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好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中要落实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来讲就是要发挥教师的引导、调控、激励和指导作用。引导就是带领,带领学生向着目标行进。教师要引导在学生明晰教学目标时;引导在教学环节转换时;引导在学习方法运用时;更要引导在知识能力系统建构时。调控就是调节控制。一是要不断调控课堂教学氛围;二要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的纪律和秩序;三要宏观调控课堂教学的进程与进度;四要注重调控学生的习惯与思维。激励,简而言之就是激发和鼓励,要实施好激励,要以奖为主,以惩为辅,多使用正面激励;要完善激励评价体系,建立长效激励机制;要抓住最佳激励时机,掌握适时激励艺术和技巧;要讲究激励的针对性,实行个人激励与集体激励相结合;要将激励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始终使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度的专注力。指导就是指示与教导,这是教师课堂讲授内容的重点,课堂教学中教师集体指导所用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既要有个别指导更要有集体指导。要指导在学生思而不解、启而不发之处;要指导在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之时;教师的指导要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画龙点睛。

摘要: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关键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落实。

上一篇:系统介绍下一篇:计算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