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2024-06-07

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精选12篇)

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篇1

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推行开了, 旧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 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 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重视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面对新教材、新课标和新理念的这一要求, 教师应该怎样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呢?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教育观念指导教师采取相应的教育行为。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堂上就要体现出民主的教学思想,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心学生的发展, 以平等的心态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要倡导学生畅所欲言,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智, 张扬自己的个性。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既要善待学生提出来的问题, 也要善待提出问题的学生, 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 彻底转换教师角色,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奠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只有对一门学科有兴趣, 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 集中精力, 认真思考, 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 奠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 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 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教学中,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 既能化难为易, 又使学生倍感亲切;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 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如果坚持这样做, 就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三、建立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1. 要“以人为本”, 充分认识到学生和教师在人格上和政治上是平等的

教师要把学生看作像教师自己一样, 是一个有感情、有理智, 内心世界极为丰富的人, 只有这样, 以相互尊重人格为前提, 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及正常的教学秩序, 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 运用自己的人格、形象、情感以及言语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各种教育影响, 努力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 形成师生合作的课堂氛围。

2. 尊重每一位学生, 充分认识到“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即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一个数学教师, 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 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学会而且能够学好数学。尤其是对待品德不良和学习困难的双差生, 教师更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去打动他们, 唤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使教师的数学课堂真正能让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性学习, 在教学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与传统的班级教学形式相比, 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新的特点和优点。如教师权威的淡化和角色的转变, 学生主体性增强, 学生不再看学生后背, 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 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任务由过去的个体化转向个体化与合作化相结合, 学生之间由过去的竞争关系转向合作与竞争相结合的关系;评价和奖赏也由过去主要针对个体转向针对小组为主等等。在合作学习中, 通过组员之间相互支持与配合, 特别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有效进行沟通交流, 个人必须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形成小组成员之间的信任感与责任感, 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 从而更好地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还有助于教师因材、因人施教, 并由学习主动者带动被动者, 共同参与, 弥补了一个教师难以面对富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这种教学存在不足之处, 有利于实现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五、授之以法, 培养自学

课堂教学中, 当学生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 掌握新知识或通过自学发现规律后, 教师要让学生反省认识, 追根溯源, 同时也要随时点拨、授之以渔。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总之, 在教学中, 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开放教学, 创新教学,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自我监控,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要注意发现学生的每一点成功, 呵护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激励、帮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主人, 让学生会学, 乐学,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繁重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 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高效。

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篇2

圣陶先生早在十多年前就谈到批改作文的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是啊,我们做语文教师的即便在今天,谁又没有这种辛劳却无奈的体会呢?老师认真地批改,错误被明确地指出,可下次作文照犯不误。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的整体理解是: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去解决问题。具体在单篇作文的教学上,我认为教师与其自己在批改上耗费大量力气,不如具体地做好以下引导工作:

(一)写作前,引导学生进入角色,酝酿情思,发挥情感对写作的促进作用。这一环节往往被人忽略,觉得出个题目让学生去写就是了,无需多说。其实认真想一想,平时的作文训练不等同于考试;平时重在 “练”的能力,而考试重在“测”的素质。从练能力的需要出发,我们怎么能出个题目丢给学生就算完了呢?张志公先生曾提出作文命题要鲜活,增强对象性,以纠正学生一种无对策、无目的的为写作而写作的被动状态。这是很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此处不赘述。我只想从情感激发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认识。

我们平时很容易发现,学生优美的文辞,闪光的思想,并不存在于完成老师作业的作文薄上,而是存在于学生的日记里,随感而发的自由作文里。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这些文章是学生自己主动要写的,他们在写作时是沉浸在某种情感的需要里面,是他们想要说的话。作文教学当然不能流于如此 “自由”,而且学生也未必意识到情感在起作用,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在平时作文中善于酝酿情思,充分利用这种情感促进思维、促进表达,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并且久之,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要写《母亲》,教师就可以满怀深情地讲述自己母亲的感人事迹,从而激起学生共鸣,使他们沉浸到那种圣洁的母爱里,并希望自己能最大限度地表达出来那种情感,写浅了或少了都感到有愧于母亲。要写《谈节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眼光放到当前社会上巨大的浪费现象上去,激起他们的义愤和责任感,从而产生出强烈的写作需要。

这样做了,学生不但易于打开思路,而且有助于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文气贯通,写出或激浊扬清,激昴慷慨;或委婉细腻,富有真情的文字来。而不是装腔做势,矫揉造作的 “学生腔”了。

(二)引导学生互批作文,并写好综合评语和修改意见。让学生改作文,是很早就有人提出的做法,然而至今仅是作文批改中偶一实行的辅助方法,并没有形成常规。一个重要的形成能力的步骤叫老师给越俎代庖了,其结果训练成了教师一目了然的准确和极快的批改速度,而学生则懵懵懂懂,成绩起起伏伏,其实,一篇学生作文,就作文本身讲,是可以找出许多毛病来的,教师从写作的角度对比分析评改,不可说不正确,有的甚至是深刻的。然而,十来岁的学生能真正领会吗?如果主要从学生主体的实际来评析,则最低劣的作文也总有它的优点在,指出学生可以接受的毛病并使之改正,而不是让学生改正文章中所有的错误,就不会使学生茫然失措了。而最能掌握学生实际的主人是谁呢?还是他们自己。他们知识水平相近,思想水平相近,又同经过一番甘苦自知写作的实践,所以没有比他们再有发言权的了。因而,组织学生互批,就是一个博取和交流的过程。当然,老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而且很重要的是要做好指导,确定方向,突出训练要求和评改重点。如记叙文《重逢》,要求突出使用肖像、神情、语言描写,写出人物的前后变化。教师就要围绕这个要求详析批改重点:文章涉及前、后问题,要注意结构匀称,前后变化的过渡与衔接自然和谐(在具体段落间指出);要突出肖像、神情、语言描写,不可以叙述代替描写,要让形象自己显示变化;注意书写的工整。如此,就有目的地把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权力还给了学生,训练了他们衡量作文好坏的能力。辨清好坏,就能在写作中有效地改正错误,发扬优点。而继之再组织写组合评语和修改意见,既深化了学生对该次作文训练要求的认识,又锻炼了自己写文章评论的能力。倘能做到这些,真可谓一箭三雕了。

(三)指导学生重写作文和写修改感受。在别人批完了并提出修改意见后,还得自己重写,这也就是说发现了错误还得改正错误。指导重写,即便是最优美的作文,也会使人在语言的驾驭中有新的体会的。在重写中体会创作的甘苦,领悟写此类文应注意的问题。而写修改后的感受,正强化了学生的这种意识。这样,就把写作知识由老师教给学生变成了由学生自己实践总结得出,因而也就更能深刻地影响学生。所以,引导学生一遍遍地重写,应该比简单地一篇篇地多写更为有效的多。

(四)教师最后总结讲评。这一点是我们语文老师最熟悉不过的了,在此不再赘述。但结合以上做法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教师在讲评中需注意两个比较:一是学生作文修改前后的纵向比较,一是学生之间作文的横向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比较中把学生实践所得写作体会深化、升华。

化学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B-0050-01

初中化学教学对学生了解自然社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就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同时要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从知识学习方面严格要求学生,提高学生的化学能力和水平外,还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反应,从而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快乐。

为了实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平等,要合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避免传统的“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知道学”的教学模式,倡导师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课堂教学中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还体现在教师尊重学生的权利,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能把对化学实验的现象、结论等的看法在课堂上表达出来。当学生的发言表达有不完美的地方时,教师等学生说完之后再以恰当的方式指出来,注意不在课堂上打击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以免影响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二、以演示实验为载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学生学习的化学知识理论性逐步增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进行一些现象明显的化学演示实验能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演示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讲解和演示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演示实验自己进行总结,探索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此,有的演示实验可做适当的改进。

例如木炭吸附红墨水的实验,如果按教材介绍那样去做,由于炭粒悬浮在溶液中会使实验现象不明显。但如果把木炭砸碎后放在破了底并垫上滤纸的试管里,填至试管的一半处,滤纸能防止木炭漏掉,同时能起到过滤作用,实验时只要把红墨水从试管口倒入,从试管底部漏出的液体就立即变为澄清的无色液体,实验现象十分明显。

三、以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也是创设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一种基本方法。由于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所以实验情境常被许多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等方面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溶液”一章的教学时,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前准备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溶液的配置,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了解溶液的组成、溶液的基本特征,会判断溶液中的溶质、溶剂。还可以通过同桌之间的相互检查和配合,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知识,弄清楚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从而使化学知识的学习成为一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

初中化学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都是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教师对学生的教导,而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具体表现在教师只注意教学方法的钻研,而不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探索;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讲解占大部分的时间,只是留出一小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致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效果不够明显。

其实,学生是可以主动学习的,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的学习。例如在学习“化学方程式”一节课之后,有的学生就对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询问教师:若36份质量的水完全分解一定能产生32份质量的氧气和4份质量的氢气,那么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不是当有32份质量的氧气产生时一定是分解了36份质量的水,同时一定产生了4质量份的氢气呢?由此可见学生已有了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对质量守恒定律已有了一定的理解。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要注意鼓励和培养。

综上所述,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学习的教学氛围;以演示实验为载体,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探索,鼓励、培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问题,就能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篇4

一、影响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因素

1. 重教轻学。

教师缺乏对学生学法的研究, 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良好的自主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围着教师转, 围着教材转, 教师一板一眼地教, 学生亦步亦趋地学, 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严格的课堂纪律的约束下, 学生“身顺而心违”, 成为了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容器, 课堂气氛沉闷, 严重地压抑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2. 课堂教学采取“一刀切”的教法, 忽视了学生的个

性心理特征和个体能力差异, 不能做到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 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3. 教学中不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 忽视激励与评价的

功能, 注重结果性评价而不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重被动进步, 轻主动发展。

二、主体性体育教学中的教学策略与理念

1. 通过情境化教学, 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

在体育教学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 对教材进行加工和再创造, 让学生在开始学习动作时, 先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景中, 让他们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也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

例如, 在学习篮球变向运球技术时,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假如我们正在进行篮球比赛, 试试看你用什么方法可以突破防守?接着就安排了一对一的攻防练习。练习结束后, 再让学生自己总结动作要领。学生根据以往的感性认识和练习时的切身体验, 各抒己见, 展开讨论, 最终归纳出正确的动作要领。随后, 又请做得好的同学做示范, 使多数学生很快掌握了变向运球的基本技术。但在练习中, 也有学生急于过人, 忽视了保护球的动作。针对这一问题, 笔者提示防守学生:要想方设法把对方的球打掉, 运球的同学自然就注意了对球的保护。实践证明: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围绕着“学”而教, 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并取得比教师一味讲解、示范好得多的教学效果。

2. 优化教学环境,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教学过程不单纯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想的交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基础, 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因此, 教师应重视情感投资, 把自己真挚的爱传递给学生, 用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使学生产生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学习心理, 点燃学生渴望求知和擅长表现的星星之火。在课堂导入阶段, 教师应创设各种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技术技能思想时, 倡导质疑问难, 展开热烈的讨论氛围。其次, 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实践证明, 风趣、生动的教学语言,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枯燥乏味、抑郁沉闷的课堂气氛变得趣味盎然。这样, 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才能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

3. 优化教学方法,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

心理学指出: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欲望, 每个学生都有潜在的能力等待老师去挖掘。因此,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 养成面向全体学生的习惯, 让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他们的个性也各不相同。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 针对他们不同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特点, 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 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不能强求一致, 要区别对待, 因人而异。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 要充分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 用“优秀”的标准来严格要求, 以不断提高其水平;对于中等学生, 要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他们不断改进, 提高成绩, 争取达到“优秀”的标准;对于后进生, 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 激发兴趣, 鼓励其积极参与, 努力达到“及格”, 力争“良好”, 使之通过练习不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总之, 教师应针对每一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与方法, 真正做到“善导”,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参与练习时都有成功感, 继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多种参与机会。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过程, 引导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从而使学生在道德、知识、技能和身心素质上获得提高。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一要动耳, 要学会倾听——听老师讲解, 听他人意见;二要动眼, 能看、会观察——观察别人如何做动作及做动作的顺序等;三要动脑, 能想、会思考——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要动口, 能说、会分析评价——大胆说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五要动手, 能做——练习所学动作以及创新动作。通过五动到五会, 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不仅让肢体参与, 而且让多种感官参与, 从而确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是构建学生主体地位的最高境界。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 为学生提供环境的刺激, 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质疑的机会, 创造的机会。例如, 在课堂上可这样问:“你们还有其他方法吗?”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在调动情绪激发兴趣阶段, 让学生在掌握徒手操的基础上自编一些简单的绳操、棍操, 在做游戏时, 让学生创编一些情景性的游戏, 等等。同时, 还提倡师生之间的交流, 学生之间的交流, 达到集思广益、突破创造的目的, 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实践证明, 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使之学会自主学习, 从而有利于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建议

1.实施主体性体育教学, 教师要树立健康第一, 以人为本, 时刻为学生服务的观点。

2.在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 不能忽视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篇5

靖边四中赵世宽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我们所构建的教学活动能否让学生在学习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如何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 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意识尤为重要.然而新课程改革也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师生角色要转变,即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这也是每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努力探索解决的主要问题,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因此,教学时,教师应加强数学的直观性教学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可见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后进生的学习情绪,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来,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不仅要引导学生学数学知识,练数学技能,进行思维训练,还要让他们体验到平等、信任、宽容和关爱,使每一个学生在学数学时经常伴有轻松感、快乐感和成功感,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二、让所有学生积极参与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把学生看成是参与者,把学生的学习视为主动接受外 部知识纳入学生知识结构的过程。将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受,把学生单向从教师或书本接受变为多维接受。由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把自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为学生创

造成功的机会,特别要注意保护学生尤其是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而善意的帮助。同时,对于学有潜力的学生,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或发现都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学生练习时我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能力等因素,把习题分档次给出几组,然后让学生自己选,可以多选也可以少选,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题做,让学困生也觉得有用武之地,慢慢培养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选择拔高题,并适当提高题目难度,从而激发尖子生征服难题的欲望。由于练习层次有区别,课堂成为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水平的舞台,这正符合了课程标准上指出的“不同的学生在数学课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要求。这样学生的学习情绪才会不 断提高,主体意识才会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进发出无穷的力量。

三、把数学延伸到生活中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了数学的价值,就能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例如在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一章后,我安排了两项数学活动:一是做一个圆柱,使它的高等于10厘米,表面积等于48平方厘米。二是在家利用一面墙(长度不限)和2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面积为50平方米的小菜园,请学生自己设计。课外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可以加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四、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

在数学教学中,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建立清晰的表象,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

1.让学生多观察

观察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学生认识事物、进行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学生认识各种自然事物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综合能力的过程中,都离不开观察的活动。例如,在学《图形的分类》时,当学生了解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时,我让学生观察学校、教室哪些地方应用了这些图形的特性,学生马上观察:找出了教室的音响支架、投影支架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2.让学生多思考

目前数学教学大多还是教师先讲解例题,然后学生完成“做一做”以及相应的练习,缺乏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这一现象如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改变,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学习必将失去兴趣,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必将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于问题解决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思维发展的过程,把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中解放出来,教给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从而获得解题本领和能力。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起始阶段,此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及发展。

一位哲人曾说过: “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而能使绝大多数学生终生受益的不是数学知识,而是其思维能力,是学会怎样思考问题,学会怎样把情境中收集到的数学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筛选,使其能为解决数学问题服务。“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3.让学生多讨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他认为:“教学不是用于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各种能够促进人的独立自主和自由合作学习的条件。”课堂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随着素质教育的步步深入,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被人们所采用,它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注意集中、思维敏捷、兴趣高涨,同时又有利于教学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及时地调控教学。在教“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把“教”具变成“学”具,让学生分组讨论,人人动手。在比比画画,剪剪拼拼的实际操作中找出了将各种三角形转化为长方形的方法和有

关的数量关系。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得到了自主解决问题的锻炼,使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偷悦。

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篇6

一、课堂提问应实现由琐碎提问到主问题设计的转变

自反对教师唱独角戏、提倡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以来,课堂上便出现了提问趋动情境:教师向学生一个接一个提一些前后关联直接浅显的琐碎问题,学生在教师提问的趋动下回答这些问题以推动教学进程。这种形式看起来气氛热烈,避免了教师的“一言堂”实际是教师诱导学生一步步走向自己的板书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说出预定好的板书内容,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这种以板书为中心的提问趋动式教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而是将学生当作一个受制动的木偶,由教师牵动丝线,指挥学生完成一系列动作,学生的表演生动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操纵技巧的嫻熟与否,离开了教师提问的线,学生几乎成了不会思考不会学习的木偶,所以这种形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中心的翻版。而主问题设计与之不同,它不是为教师的板书服务,而是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为目的的。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贯穿一个教学时段或整堂课。问题的设计不是指向板书的一个步骤,而具有丰富内涵,或者涵盖文章主旨、或者影射主要特色、或者总提文学形象……具有阅读启迪功能,屏蔽着探索的广阔空间,既是学生走进文本、探索奥妙的窗口和路标,又是训练思维、提高能力的校场,学生探索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能力提高的过程,探索的结果就是学生主动求知、创造思维的结晶。

二、揣摩理解应实现从分析显性语符到填补艺术空白的转变

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理论认为,文学文本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实现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文本的潜在意识也是由于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在此,文本就具有一系列根本特征。首先,文本具有结构上的“空白”。它只给读者提供一个“图式化方面”的框架,这个框架无论在哪一个方面和层次上都有许多“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所谓“空白”,就是指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是文本已实写出的部分向读者所暗示或提示的东西,它存在于文学文本的各层结构中,最明显地存在于情节结构层上。此外,在人物性格、对话、生活场景、心理描述细节等方面也有许多。许多优秀作家的创作都不约而同地遵循了这种“空白艺术”的原则,如海明威的“冰山原则”,鲁迅的借鉴中国京剧象征写意的手法……其作品中都留有供读者“联结缺失”的空问。引导学生填补这些艺术空白是文学欣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有助于理解文章要旨、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是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如果仅仅只注重对显性语符的分析,阅读就可能达不到某种深度,甚至可能步入误区,走向反面。

三、课堂学习学生要实现由学“答”到学“问”的转变

“学同学问,既学又问;只学不问,没有学问。”这则顺口溜质朴地强调了学习过程中学“问”的重要性。许多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学“问”。古人的“学则须疑”,“学者先要会疑”,我们耳熟能详。李政道教授在对复旦学生讲演时说:“什么叫‘学问’?就是学会思考问题……我国历来讲究学‘问’,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学‘答’,学答案固然是很重要的,但学习怎样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应在学习答案的前面。”

总之,只要我们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胸怀国家民族利益,放眼未来社会,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我们就会卓有成效地在阅读教学的园地中培育出满苑奇葩。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鸣凰中学)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实施数学教学 篇7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和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求知的内在动力, 学习数学也是如此。数学历来都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 极易给学生造成认识上的障碍和心理上的枯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才能积极思考, 才能全神贯注地沉浸于求知的境界中, 学习效果也才能不断提高。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 精彩的课堂开头, 往往给学生带来新解、亲切的感觉, 使学生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 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中。因此, 新课的导入设计十分重要。导入的关键在于突出一个“激”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 使学生由“好奇”转化为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尽快地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笔者在教授概率事件时就是这样导入的:公元1052年, 侬智高起兵反宋。当朝皇帝宋仁宗决定派遣大将狄青去平定叛乱。当时路途艰险, 军心不稳, 狄青取胜的把握不大。为了鼓舞士气, 狄青便设坛拜神, 说:“这次出兵讨伐叛军, 胜败没有把握, 是吉是凶, 只好由神明决定了。是吉的话, 那我随便掷100个铜钱, 神明保佑, 正面定然会全部朝上;只要有一个背面朝上, 那我们就难以制敌, 只好回朝了。”

左右官员惊恐万分, 劝道:“大将军, 运气再好, 100个铜钱, 总不会个个正面朝上, 如果有背面朝上, 岂不动摇军心?如果不战而回朝, 岂不是违抗圣旨?请大将军三思而行!”而此时的狄青已胸有成竹, 叫心腹拿来一袋铜钱, 在千万人的注视下, 举手一挥, 把铜钱全部抛向空中, 100个铜钱居然鬼使神差地全部朝上。顿时, 全军欢呼, 声音响彻山野。由于士兵个个认定神灵护佑, 战斗中奋勇争先, 仅一次战役, 就收回了失地, 大功告成。

那么, 那100个铜钱怎么可能正面全部朝上呢?这一问,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学生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这种导入设计在课的开始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生进而激发出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保障

长久以来, 教师的角色一直定位于传道, 授业, 解惑。所以, 不少教师习惯于将自己的所知所感灌输给学生, 习惯于在学生崇拜中, 体味着教师的权威感和成就感。然而,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后, 新课标迫切要求教学观念的变革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特点, 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 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数学, 理解数学。教师不是为教而教, 而是为学而教, 凡是学生能想、能说、能做的都应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去猜测、去探索, 而不是由教师来越俎代庖。

三、学生的全程参与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

数学课标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 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 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应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那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就应该让学生真正做到“眼到、脑到、口到、手到”。

所谓“眼到”, 就是让学生多观察。通过认真仔细的观察了解, 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 建立清晰的表象。

所谓“脑到”, 就是让学生多思考。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 公式的提出与概括, 解题思路与方法的寻找等等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所谓“口到”, 就是让学生多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思想的不断碰撞中, 达到交流沟通进而共同提高的目的。

所谓“手到”, 就是让学生多实践。通过实践, 学生才能利用所学知识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比较、分析, 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例如, 在讲“幂的知识”时, 笔者将0.01cm厚的白纸按人手一张发给学生后说:“这张白纸在经过27次对折之后的厚度是多少?有我们同学这么高吗?下面我们一起做试验。”

在学生的关注下, 笔者与学生一起开始折纸, 每一次都请学生计算厚度。当折到第8折无法再折时, 学生计算出其高度为2.56cm, 从第九折开始不再对折, 只是口算计算高度。

那么第九折是5.12cm;

第十折已超过10cm;

……

第十四折大约是1.64m, 这已经超过了我们的身高;

……

第二十折时已超过100m;

……

第二十七折时已超过12800m。

在学生阵阵惊讶声中, 折纸在第二十七折时的高度已超过了世界最高山峰———8848m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在眼、脑、口、手齐动并用的状态下, 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学生一定会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时, 学生的注意力最集中, 思维也最活跃, 记忆也最深刻, 其学习效果也最明显。

也谈阅读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篇8

一、精心研究教材, 设计完美的教学过程

要在课堂上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备课时, 就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 深入地想一想, 这篇课文学生哪里能够读懂, 哪里难以读懂, 哪些内容学生学起来容易感到枯燥, 学生在课上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课上怎么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 这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来钻研教材, 然后精心设计教案, 如何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突破学习的疑难之处。

比如《养花》一课, 老舍先生通过许多件事来写养花的乐趣, 这些事学生有的自己能够体会出来, 有的学生体会不出来, 是难点。如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 一件事一件事地让学生来体会, 学生必然感到索然无味, 课堂也显得非常松散, 重点也不突出。因为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 首先让学生提出:这些事中, 哪里难以体会出养花的乐趣?学生纷纷举手指出, 老舍先生抢搬花草累得腰酸腿疼为什么还认为是乐趣?老舍先先生的花儿被砸死了三十多种一百多棵, 都伤心地落了泪, 为什么还说是乐趣?抓住这两个疑难之处, 我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读书与思考, 从而体会到, 老舍先生从艰苦的养花劳动中感到苦中有乐。突破难点之后, 我再请同学们汇报自己读懂的内容, 使全文的教学重点突出,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优化教法学法, 理解与潜移默化

1.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后, 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

如在第七册19课《船过三峡》一文学完第二段时, 可让学生读读课文, 想想插图中哪些景物画得好?好在哪里?哪些画得不好?为什么?根据课文, 插图中还应该有哪些景物?这样,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增, 同时, 通过积极大胆的讨论, 也进一步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2.指导学法。未来的文盲, 不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 我们应在小学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 有所侧重地紧扣某一项训练目标, 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 并始终坚持“练中导”, 让全体学生参与全过程的操作, 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 在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加深理解, 使学生的“学习”和“获得”通过阅读实践自行去领悟, 而不是硬灌给学生。

例如第七册第19课《船过三峡》的训练目标是“借助重点词句背诵”, 这篇课文第2自然段要求背诵, 教学时, 教师可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

①小声读第2自然段, 看看这段主要写什么?

②从哪些词句中能看出三峡的山“奇”呢?

③思考并讨论, 得出从“笔直、高耸、像蘑菇、像骆驼、像仙女”等词能体现山“奇”, 并板书。

④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这一自然段。

⑤范背。学生带着羡慕和敬佩的感情欣赏老师有声有色的背诵, 背完后学生激动地为老师热烈鼓掌。老师趁势问学生:“你们想知道老师是怎样背下课文的吗?”一石激起了学生强烈地想知道老师怎样背下课文的波澜, 他们睁大了一双双求知的眼睛, 听老师告诉他们背课文的诀窍:“借助重点词句背诵。”然后教师就指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句, 再结合板书背课文, 学生也很快能背下来了, 心中无比喜悦。

3.鼓励质疑。学贵有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阅读产生疑问时, 正是他们积极参与学习, 认真思考, 主动探究, 使思维向深入发展之际。因此, 训练学生生疑、质疑、释疑, 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以及自主意识的重要手段。

如学习《静夜思》这篇古诗,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第一句话后, 带领学生归纳学习方法:①读诗句;②讲字义;③连成句。然后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第二句, 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自学后提出:不懂“疑”和“霜”是什么意思。老师便针对学生问题, 结合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解疑, 这样, 教师的思维活动与学生思维活动协调一致, 使教师思维暴露在学生思维最恰当的地方,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诱发了学习动力, 而学习第三、四句时, 老师则采用伙伴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四人一组, 运用学法自学, 互相质疑、解疑, 然后向全班汇报学习过程。这样学习, 用时少, 负担轻, 效益高, 学生获得了知识与能力, 取得了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三、创设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条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固然重要, 但是, 课上学生没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作保障, 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也会受到限制。有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有时使训练不到位, 流于形式。因此, 要设法创设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条件,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的落实。

1. 给足训练时间。

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就要有大量的阅读实践活动, 这就需要有充足的训练时间。因此, 我每堂课都紧扣重点,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活动和学生的活动。第一, 精心设计导语、过渡语、总结语, 力求简洁、精炼, 把教师的活动压下来;第二, 重要的问题、有深度的问题问后, 不急于要学生回答, 而是给出思考的时间;第三, 关键性问题学生回答不正确时, 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而是耐心启发引导;第四, 40分钟的课堂时间中, 要安排大量的时间留给教学重点内容。由于这样改进教学, 学生就可以对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深入地思考与讨论, 可以实实在在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了。

2. 设置质疑问难的环节。

实际上, 高质量的质疑问难是学生阅读能力强的表现, 它可以推动整个课堂的教学进程, 而且, 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往往在质疑问难中被点燃。

课堂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思考 篇9

一、要变课堂为“学堂”

魏书生在全国班主任工作论坛的发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别的学生是“每天, 背起书包, 来到学校, 走进教室, 拿出教材, 等着教师来教我, 你不教我就不学”。他的学生是“每天, 背起书包, 来到学校, 走进学堂, 拿出学材, 开始自学, 遇到问题, 查找资料, 实在不会, 大家商量, 没有答案, 再问前边那人”。魏老师这段话, 给人印象颇深, 也同时引人深思:在三十年前魏老师就能摆正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位置,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主动学习, 合作学习。在三十年前, 魏老师的学生, 就形成了独立个性, 开展自我教育, 主动积极地进行合作学习, 而直到现今, 我们相当多的老师和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 还在以教为基础, 先教后学, 学围绕教转, 学生不是自己学会了, 自己会学了, 而是被老师教会了, 在老师的条条框框中会学了。在很多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缺失的是与学生的交往互动, 忽略的是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 学生缺失的是主体性的凸显, 个性的表现, 创造性的解放。老师的单边活动, 最终造成学生无条件地服从于教, 从而培养了学生精神上的依赖性。

洛克在《教育漫画》中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一个称职的教师, 不是把知识带给学生, 而是带领学生去发现知识。我一直都在想, 我们老师和学生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要认识到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 老师应该被动一点, 去做一个学生式教师, 学生更应该主动一点, 去做一个教师式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 相互沟通,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 相互促进, 变课堂为真正的“学堂”, 变学生为真正的“学堂”主角。

二、要变“关注知识”到“关注个体”

我们的课堂应该凸显的是“人才培养的专门场所”, 而往往被看成“人类专门的知识传授场所”。培养人是离不开知识的传授, 但传授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有很多老师在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中很熟练, 很系统, 很权威, 甚至达到了“目中无人”的地步, 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不关注的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就形成了只关注知识的“知识课堂”, 教学活动就会在教参规定的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 做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和训练, 并经过教师多年经验的积累, 又会形成新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对这些重点难点花大量时间解释和练习的同时, 要求学生无条件地统一掌握这些知识要点,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一些文科知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 对理科问题采取“题海战术”, 机械训练。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出发点, 不是学生的兴趣, 更不是学生的需要, 而是为了考试。教学围绕着考试转圈子, 而且大部分学生越转越糊涂, 最后教学就好像是在走迷宫。这样课堂教学中“教、学、考”合一, 学生成了知识的奴隶, 课堂教学一方面在强化学生掌握大量知识的同时, 另一方面却失去了大量教育的机会, 失去了对学生发展的全面关注。正如斯卡特金所指出的:“我们建立了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 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 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 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不关注学生个体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大缺陷。

关注个体,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为了知识而教学, 而是为了人的发展教学, 关注个体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三维教学目标中的后两者:即“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应该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 关心学生, 理解学生, 帮助学生, 引导学生, 启发学生, 改变课程唯知识传授至上的做法, 使课堂成为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的同时, 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学生应该放胆做学习的主人, 解放自己的眼、耳、口、手等器官, 在课堂教学中占有自己思维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过程中, 将自己的体验与兴趣结合起来, 将自己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 尽情张扬自己在学习中的个性。

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篇10

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教师应操纵或控制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各有关变量。在许许多多的变量中, 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关键作用的一个, 它是有意义学习活动的催化剂, 是具有情感性的因素。只有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 学生才能对学习积极准备, 集中精力, 认真思考, 主动地探索未知的领域。在实际教学中, 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数学家故事、趣味数学等, 通过兴趣的诱导、激发、升华使学生形成学好数学的动机。例如, 在讲解等差数列前几项和公式时, 介绍历史上关于高斯解答1+2+3+…+100=?的故事, 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引导学生向数学知识领域迈进;在讲解圆柱时, 联系生活实际, 让学生思考油罐的侧面曲线具有什么性质。这样, 通过问题的引导启发, 唤起学生心理上的学习动机, 形成学习数学的心理指向。

教学中, 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方法很多。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入新知, 既能化难为易, 又使学生感到亲切。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探求新知识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肯定、组织竞赛、设置愉快情景等, 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坚持这样做, 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尽可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 促使学生眼、耳、鼻、舌、身多种感官并用, 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典型的感性材料, 建立清晰的表象, 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 进而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来。

1. 让学生多观察

数学虽不同于一些实验性较强的学科, 能让学生直接观察实验情况, 得出结论, 但数学概念的概括抽象、数学公式的发现推导、数学题目的解答论证, 都可以让学生多观察。

2. 让学生多思考

课堂教学中概念的提出与抽象, 公式的提出与概括, 题目解答的思路与方法的寻找, 问题的辨析, 知识的联系与结构, 都需要学生多思考。

3. 让学生多讨论

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质疑可讨论、设问可讨论、问题怎样解决可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可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

此外, 教学中让学生多练习、多提问、多板演等都可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现代教育家认为: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 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 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 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朴实大度、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有趣、教态自然大方、态度认真、治学严谨、和蔼可亲、不偏不倚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威信, 才能有较大的感召力, 才会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以真诚友爱和关怀的态度与学生平等交往, 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 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 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交往沟通、求知进取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 教师只有善于协调好师生的双边活动, 才能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例如, 在讨论课上, 教师精心设计好讨论题, 进行有理有据的指导,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研究。这样, 学生在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群体学习环境中既独立思考又相互启发, 在共同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加强思维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逐步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

四、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篇11

【关键词】课堂教学 突出 学生 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027-02

2012年秋季学期,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广西省全面实施。至今已一个轮回,广西第一届新课标下的学生即将走进高考,笔者有幸跟随这一届学生一起经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在教学中,笔者认真比较新旧教材的异同,认真探索高中新课改“自主、合作、研究”的课堂教学方式。

旧课程功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单纯追求学生认知的发展;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主体性,重视个性的发展。教师要改变以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成为主人。但在落实新课标理念中,也有一些教师过于形式化,凡课都要合作讨论,都要拓展,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但实际上学生对知识点的落实掌握不够扎实有效。学校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理念是“自主高效”,以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笔者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谈一些自身的做法和见解。

一、调动学生眼、口、手、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是学生的,老师只是课堂活动的主持者、引导者。如果课堂是一个足球场,老师就要让学生自己去踢球,去动脑,在练习中感悟运动乐趣,收获运动的成果。老师只维持秩序,给予点拨提示足矣。在教学中,笔者坚持“学生能做的事,教师不做;学生能讨论解决的问题,老师不讲”的原则。在课堂上应充分解放学生的眼、口、手、脑,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要知此事须躬行。”滔滔不绝讲解,使学生感到一种被动接受,久而久之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实践活动将使人终生难忘。

例如,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一节,一位女生一曲《明月几时有》既形象地重现了婉约派的凄美风格,又给全班同学带来了美的享受,身心的愉悦。同时也让历史课堂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这样,课堂上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二、设置“合作讨论”教学环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国教育学家鲍里奇的《有效教学方法》说:“尽管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大部是来自于书籍、杂志、报纸和视听媒介,但是我们的大部分态度和价值是通过与其他人讨论我们所知或所想而形成的。”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在备课中要设置一些讨论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基础上,与同学合作讨论。所设置的问题为学生在认识上有模糊的,问题要有梯度,答案多角度,这样的问题才有针对性。

例如,在讲述“商鞅变法”时,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正方、反方,以“商鞅变法中商鞅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题进行辩论,课堂变成了赛场,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学生在激烈交锋中,锻炼了口才,提高了见识,丰富了知识。课堂气氛也因此活跃。学习兴趣浓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又如《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节,可以设计一个《“两平”(邓小平,袁隆平)让农民吃上饭了》小品。通过学生协作一致的努力,既加深了知识点的记忆,又看到生动的表演,且加强了班级的团结。表演结束后,再进入必不可少的探究成果的交流和展示的阶段,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老师最后进行适当的评价和总结。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是“自主、合作、高效”,自主也是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之一。学校地处边远的贫困县,教育发展落后,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都没有自主学习习惯,只知道在课堂上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差。笔者在教学中极为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一是给学生以自主学习时间,不占用自习节;二是指导学生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如教学生划重点、做旁批、查资料、提出问题等;三是编写导学案,导学案包括预习案、探究案、训练案,预习案就是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路线图,它包含知识链接、预习问题、预习检测等。

如在《新文化运动的的兴起》一课中,对于其前期活动的评价,可以设计一个活动,或要求学生写一篇小论文,根据现在的社会现状,结合中华民族“孝道,守信,仁义”等传统美德,给被打倒了的“孔家店”“平反”,还儒家思想一个公平。此外,这个内容还可以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当前社会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的信用、孝道受到严重冲击的现实,举行一个《现代社会与传统美德》演讲会,进行一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让学生都能参与,主动(下转第29页)(上接第27页)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美德的熏陶,树立善恶的坐标。

四、相信学生能力,提供学生展示的舞台,这一步为最关键

新课程的标准要求教师从传统的关注知识,转变成关注学生,让学生亲自去做、去体验、参与、经历,才能把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生活的,转化为自己的。在课堂上,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必须放弃顾虑,相信自己学生及其能力,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尝试、创新。另一方面也必须激发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实践证明,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有些学生兴趣很大,但缺乏自我表现欲,不愿意甚至懒得在课堂上主动参与。

教师要从“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教师要善于去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走进知识殿堂而非塑造他们成为知识塑像;要减少课堂的讲授时间,降低“教”的“富营养”,增强学生的“饥饿感”;学生会做、能做的,教师决不插手,努力做到“书”让学生自己读,“问”让学生自己提,“果”让学生自己摘,“情”让学生自己抒,“话”让学生自己说,引导学生“暴露思维”,“实话实说”,在“误”中“悟”,“探”中“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的互促互动。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这四十分钟可以直接提高教学成绩,作为历史教师就要把握这有限的时间,让学生真正的走进课堂,参与课堂,在课堂上自由自信地展示自己,哪怕错了也是一次经验的积累,也是一次记忆深刻的掌握正确知识的过程。民主、和谐、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奠基石,让生生、师生互动的场面得到最大限度的拓宽,让课堂教学回归自然,让课堂教学生动精彩。

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篇12

一、体育教学的不良现象分析

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就要认识到在实现的过程所出现的一些不良的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严重阻碍当前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绊脚石。

1. 现象一:

传统的教学模式束缚学生的主体性。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是教学的中心, 而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又充当组织者, 操作者、控制者的角色。受这种传统观念的影响, 一直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客体, 教师怎么教, 学生就得怎么学。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很容易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例如, 在教学中, 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交流仅限于回答教师的提问, 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是非常少, 这说明了在体育课堂中学生缺少自主性的活动。因此,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2. 现象二:

把学生的“主体性”看成“主观性”。一些人认为, 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实现学生的“主观性”, 放手让学生去做, 因此在教学中, 容易出现那种放任自流的“放羊式”教学。有些一线的体育教师没有经过认真的考虑, 深刻的理解, 错误地认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发挥学生的‘主观性’, 学生喜欢练什么就让他们练什么, 喜欢怎么练就让他们怎么练。”觉得这样做也使学生提高了兴趣, 于是教师就“一放到底”, 忽略了自己的职责, 对学生放任自流。从表面上看学生确实“玩得很高兴”, 似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而实质上, 学生在嘻嘻哈哈的过程中并没有学到什么, 下了课后, 学生还是一片茫然, 不知道这一节课中自己到底有何收获。长此以往, 造成学生的体育技能没有得到掌握, 素质没有提高, 这些现象是与“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背道而驰的。

3. 现象三:

缺乏师生之间的交往和良好的课堂气氛。在体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对学生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课堂中,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 课堂上的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 而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就严重缺乏, 在体育课堂里往往是“一切行动听指挥”、“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跟教师练习”,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传统课堂里有2/3的学生与老师缺乏交流, 有1/3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与他们交换意见,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教师就像是一个“模板”, 试图把学生“制造”成跟模板一样的“零件”。由于学生主体性得不到重视, 使本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启迪、探索乐趣的课堂变得严肃和沉闷, 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 使他们觉得体育课枯燥、呆板。学习主动性、创造性降低。这种精雕细刻、机械化的教学模式是与新课程改革格格不入的。

二、体育教学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建议

1. 教师要改变观念, 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纠正以“教”为中心的观念, 坚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 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到主动的、动态的学习,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发挥。教师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树立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唯一主体思想。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体, 是发展的主体, 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的权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生运动实践主体的独立自主性, 使学生主体的地位得以实现。

2. 深入理解学生主体性的体育教学原则。

学生主体性教学原则是指,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学生始终是体育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一切活动应该根据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特点来合理安排;学生主体应该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体育教学活动的主要方面, 体育教师“教”的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的活动而安排和设计的。更重要的是, 体育教学是在运动实践中进行的, 每个运动技能的学习掌握, 身体练习的顺利完成, 都要靠每个学生主动自觉学习, 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才能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作为体育教师要重视教学设计与准备, 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在体育教学中要学、练、问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 要注意把握时机启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解决问题, 掌握体育学习的方法, 同时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3. 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主体。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一切活动不能由别人代替, 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练习, 而不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要使学生能在教学中感觉到必须对所学的内容做出选择和判定。让学生完成“要我学”到“我要学”, 完成“学会”到“会用”的转变, 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就不应该过多地束缚学生, 应该让学生按照自己对技术的理解去活动, 并在活动中提高自己。在教学中, 教师把动作方法传授给学生后, 就应该让学生在自我锻炼中提高。这样可使学生转被动为主动, 从而产生浓厚兴趣, 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而不是教师说什么做什么, 被动接受, 因而没有了个性和创造性。例如:在篮球传球教学中, 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我不是先示范后讲解动作方法, 而是先在课堂中设置了一个传球游戏, 然后提出三个问题: (1) 如何才能快速传接球? (2) 如何准确地把球传到接球者的手里? (3) 如何更好地接到来球?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后, 根据自己的想法再投入于课堂学习, 结果课后学生的反映很好。学生主体地位一旦得以实现, 学生把握技能的热情会得到充分的调动。体育教师应该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指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 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地去认同学习内容, 体验学习过程, 领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 这是一个“认同→体验→领悟”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学习活动形成有机联系, 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到学习的意义, 培养学习自主性。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 能更深刻地了解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 甚至还会悟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这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消化, 并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4. 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体育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实质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手段。在体育教学中,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 “主观能动性”是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形式。它的具体涵义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教学过程, 认真投入体育活动, 能够自我激发身心全部潜能,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在教学中假如学生能主动配合教学, 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这会使得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所以, 体育教师若能让教学过程成为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就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亦能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一旦对某些项目感兴趣, 就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所以要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就必须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入手, 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并且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发挥个人特长, 教出特色, 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在体育教学中, 应该将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兴趣贯穿课堂始终, 在课堂上努力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例如:学生不大喜欢耐久跑, 在教学中如果让学生反复绕着田径场跑, 学生是不太情愿的。我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喜爱的球类、游戏、比赛等形式同样可以达到锻炼目的, 也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越野跑、定时跑、定距离跑等形式进行。当然, 在具体操作中, 我们应注意选择新颖多样、富有趣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 使学生练而不厌, 学而不倦。这样做既可以使每个学生找到了切合自己实际的方法进行练习,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 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创造性。

创造性的产生在于思维的活跃性, 而学生思维的活跃有赖于学生身心的积极参与, 这就必须建立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所以教师应做到: (1) 在教学中要善待学生质疑, 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2) 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教育他们不要轻信盲从。例如, 在准备活动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轮流担任值日生, 让他创编游戏和徒手操, 然后带领其他的同学进行准备活动。及时给予引导和指导, 这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 从而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增强。教师要从关注教材、关注知识, 转变为关注人,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 认识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充分体现了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刘平江.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体育教学的真正主体.体育教学, 2002 (2) .

上一篇:英语发展的趋势下一篇:学习中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