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2024-06-27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共12篇)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篇1

进入20世纪90年代,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新型人才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世界教育的趋势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理念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体现了现代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本质属性。新课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度来设计和展开课程, 这是新课标重视人文性理念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已成为新课标贯穿始终的主线。这说明,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学生主体性的原则。那么, 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自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在平常的教学中,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同志常常将素质教育口号挂在嘴边, 而教学活动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以期引起同行们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一、让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基础

时代要求人的高素质。素质教育强调人的个性发展, 只有让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才能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具有多样性和创造性, 才能够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智力的发展离不开系统的知识, 乌申斯基说得好:“智慧不是别的, 而是一种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获取知识有两种途径, 一是教师讲解, 二是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在教师指导下做阶段学习, 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将教材中一鳞半爪的零散知识串联起来整体把握, 使自己有效地掌握教材各部分信息的实质联系。例如, 英语中一般现在时的许多“哲语”分散在各个章节里, 而这些哲语仅被当作教材编者用作言论或者小结的只言片语, 那是较低层次的认识, 而发现并领悟这些“哲语”的潜在意义, 学习就有了更大的意义。例如:可以让学生以“我是这样认识一般现在时的”为题写作小论文, 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并做归纳总结。最终学生可以这样整理一般现在时的几点知识:1.它表示经常性或习惯性的动作, e.g, I get up at 7:00 every day。2.它表示一种能力。e.g, He can speak English。 3.它表示一种状态。E.g, They are students.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推导出这个时态与汉语的表达有什么区别, 懂得英语中的时态靠动词的变化, 而汉语中是用时间来表达。说明以后学习要有明确的目的, 只有持之以恒, 才能成功。由此, 在展开知识“发生过程”的同时, 又领会了作者和编者的“真实意图”, 挖掘了教材的思想性因素, 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自主地获得知识的方法使学生受益匪浅。

二、让学生自觉整理知识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

影响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 外因最终都要通过教学过程的内因而起作用。例如:教师给中学生评讲阅读文章《Frog》, 这是一篇融常识教育和口语训练于一体的好文章, 我们听课过程中发现这位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该课时, 首先在黑板上板书生词, 再用简笔画画出:小蝌蚪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不见了。然后, 让学生对照板书讨论本课的教学内容, 使学生了解了小蝌蚪变成青蛙前后发生的生理变化。这位老师并没有到此为止, 而是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 得出结论:在小蝌蚪身体发生变化的同时, 小蝌蚪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变成了青蛙。青蛙跟小蝌蚪是完全不一样的。从而让学生感悟到, 事物的“量”变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引起“质”的变化, 从而让学生领会了哲学思想。教学过程中, 教师让学生自觉地整理知识、积极地接受教育, 只有始终把学生作为主体对待, 才能使教学中的外部因素逐渐转化为学生的内部素质。

三、让学生自动矫正知识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着力点

人的成长过程实质上是人的各种能力综合发展的过程, 这不仅包括人的理性因素, 还包括人的非理性因素的发展。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从不知到知, 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知识时,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了全部学习内容。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是给学生一把打猎的枪, 让学生自己去获得猎物, 而不是直接给学生猎物。在实施英语教学中, 让学生念课文, 如果发现学生读音不准, 再由别的学生来纠正, 直到正确发音为止。在评讲试题时, 让学生到讲台上当老师, 如他讲错了, 再由别的学生发现并到讲台上去改正错误的地方。这种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教学方法, 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又使学生真正明白自己错误的原因, 使学生学得快, 记得牢, 同时也培养学生自我改正错误的能力。给学生以“鱼”, 还是给学生以“渔”, 这正是教学的关键所在。

总之, 教师的主要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与方法”, 激活学生的潜能。素质教育不仅要把学生看作是认知实体, 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智慧和潜能得到开发, 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篇2

先学后教模式的最大亮点就是在课的开端就让学生进行有目标的自主学习,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而且对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本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对先学后教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进行论述。先学:带着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等。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二来能够让学生在提出疑问的过程中教师明确自己的讲解点,进而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培养。当堂练环节:

1.除夕真热闹,主要做哪些活动?

2.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的截然不同,表现在哪些地方?……组织学生完成上述的练习题,并从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整理,以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后教:在结束上述的两个环节之后,我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比如,有学生提出:为什么作者对“灯”的描写居多?等等。通过上述的过程可以看出,先学后教模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助于确保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

二、小学语文直观教学法的应用

直观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愿意自主地走进语文课堂,感受语文文本中所包含的价值,进而保护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长城》时,我首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长城”的相关图像,目的就是让学生对长城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这样不仅能够推动学生积极地走进语文课堂,而且,对加强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总之,在素质教育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为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发挥以及精彩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好保障工作。

历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体现 篇3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c)-008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近一步实施,在初中历史新课标标准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们开始转变思路,把自己变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充分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然而,由于初中生自主学习与研究能力较差,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根深蒂固,学生长期形成一种依赖教师的习惯等等各方面原因,导致很多时候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流于形式,或是造成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力不从心。

笔者在这近30年的课堂教学探索中,曾获得过成功和认可,也经历了多次的曲折和反复。历经了传统教学“填鸭式”的方法,也在新课改中逐步完善自我,从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这一切的经历使笔者充分认识到要让学生在教学中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变。

1 教师角色的转变

多年来,中学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标准,以书面考试为唯一学业评价手段的教育教学方式,几乎成了教学管理和教师们教学的定势的评价行为,极大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新课程改革要求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要由照本宣科的“领唱人”变为无所不知的“故事大王”,由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这就要求教师要敢于放下权威放下架子,由传统的知识权威到平等的参与学生研究,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由学生确定,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方法让学生归纳的理念,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2 教学方法的转变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特别要求广大教师积极注入情感,与学生能融洽相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奇妙的作用。要建立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师生要相互交心。教师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多与学生交流沟通,笔者的目标是“关爱每一生,奉献每一天”。其次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讨论,及时肯定表扬。历史学科的这种特点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和认识历史,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允许学生建议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方法。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又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得到体现。

真正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做自己的主人。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即使老师口才再好,如果每节课都是老师的“独角戏”,学生也会厌烦的,笔者进行过历史专题讨论课的尝试。在学习商鞅变法时安排了一节活动课,让学生就商鞅变法是否成功举行一个辩论会。他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昂。原来,给学生一个舞台,就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给了他们伸展心灵的空间。除了这样的辩论会,还可以组织历史剧表演,历史歌曲比赛,历史典故故事会等等。这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中,要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体系,进行系统的掌握。重大历史事件往往包括背景、经过、影响几大段的复杂内容,学生靠死记硬背效率低下。这就需要化复杂为简单,通过信息的加工重组,提取记忆要素。对学习测试效果进行自我分析和评价,通过学生转换角色的自评互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中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3 活动课的设计

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好形式。新课程下的综合探究课可作为活动课来处理。

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活动”起来,老师就相当于“导演”。很多历史课堂有了学生朗读、绘图、讲故事、唱歌、历史剧表演等,课堂可谓“热闹非凡”。但是学生活动不是盲目的,历史课堂“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我们要明确活动的意图,既要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和有效参与”,又要防止学们偏离主题。如在明清八股取士一目中,笔者安排了学生课堂上表演短剧、“看图说史”等活动,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切是让学生看《举子看榜》“看图说史”的活动,学生纷纷发言,有趣的是他们对图中挑担子的小男孩的身份发生了争议,有说是货郎、有说是书童。这个时候不能由他们争个没完没了,要对他们的发言肯定表扬并允许保留各自的意见,然后立即顺势让学生们思考此图整体上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样留有悬念又尊重了学生,也不让他们太偏离主题。

我们在引导学生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自主有序活动,同时不局限单一的形式和内容,鼓励学生大胆开拓、创新。活动课有利于创设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大家在互相尊重、信任和合作的氛围中研究探讨,从活动的组织到最后的结果都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整个活动过程始终处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总之,目前历史课堂教学领域正在进行着一场大的变革。在这场改革中,可能由于教师的轻易“退位”,学生一时缺少“自主”能力,而引起教学秩序的“动荡”,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而最终又会“悄无声息”。为防止类似现象的出现,使新课程改革取得预想的效果,我们一线教师一定要及时转变角色,当好学生的引路人,指导他们及时转变思想,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卢韶华.浅谈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成功(教育),2011,2:159-160.

[2]崔秀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邱俊香.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与历史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

[4]王德香.新课改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J].新课程导学,2012,19:39.

[5]吴建琛.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教育导刊,1994,5:21-22,43.

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篇4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由于教师的绝对的“领导”, 没有顾忌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 忽视学生身心发展需求, 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 抑制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以至于“教师用心的教, 但学生不愿意学”的尴尬局面,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为此, 本文在相关教育理念研究的基础上, 对如何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往往扮演了主导者和调控者的角色, 形成了“师讲生听”的被动局面, 教师始终是站在讲台上的“教学者”, 学生始终是坐在讲台下的“倾听者”, 这不仅违背了新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 也掩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致学生在被动接受中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成为了知识的容器, 而不再是运用知识的主体。为此,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改变自身角色定位, 将学习的主动交还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二、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曾说过:“促进者与学习者之间人际关系中的态度品质是发挥教师促进作用的关键。”教师的知识水平以及课程设计虽然对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但师生间的态度品质:真诚、理解、接受才是发挥教师促进作用、决定教学水平的关键。作为学生求学道路上的引导者, 真诚是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态度品质, 与学生畅所欲言, 坦诚相见, 不虚伪, 不做作, 与学生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将自己快乐、亲切、温暖的一面留给学生, 在学生心中树立和蔼可亲的教师形象, 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但同时教师也要有适度的脾气, 不能装“老好人”, 该批评时就要批评, 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 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 感觉自己的教师感情丰富而且真实, 不能给学生留下一个虚伪的面孔, 而是让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偶像”, 从而师生互相尊重、理解, 激发学生快乐情绪,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毫无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 我们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但是从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现状来看,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 老师就成立 (为) 班级的主体, 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此,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配合,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感, 如果学生缺乏兴趣的被动学习 (如果学生缺乏兴趣被动地去学习) , 那么这样的课堂无疑是失败的。不但会逐渐导致学生对英语的厌烦心理, 还会让教师感觉越来越累。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可见, 兴趣是保持人们与英语密切联系的关键因素, 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才能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活动, 并产生巨大的内在动机。为此,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趣味拼图, 或者教师自制学习道具, 创设真实的教学场景,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四、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既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又能快速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具体我们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 培养合作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应设法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帮助他们正确认知合作学习, 并使他们明确意识到, 在进行合作学习时, 不仅要负责自身的学习效率, 更要对本组内所有成员负责, 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良好的合作意识后, 合作学习才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展。

2. 坚持循序渐进

合作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教学内容的设置应由简单到复杂, 难度要逐渐提升。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应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并逐渐提升教学难度,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 坚持学练结合, 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从学习中获取更多的英语方面的知识, 促进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的不断提高。

3. 做好教学准备

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时代的全新教学手段, 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此外, 还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应用能力, 为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五、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传统教学中, 英语课堂是枯燥乏味的,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厌倦, 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灵活变换课堂教学方式, 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声形并茂、图文兼备的优势特点, 利用这一手段, 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 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直观形象的展示知识内容,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进一步深化教学主题。此外, 使用多媒体技术实施教学, 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引入相应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实践证明, 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辅助教学, 不但加大了课堂教学容量, 节约了课堂时间, 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 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总之, 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重要责任, 面临严峻挑战, 任重而道远。本文在此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需要广大教师一起努力, 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琳, 鲁子问.新标准英语 (教师用书)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2]鲁子问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4

[3]鲁子问.新编英语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学生主体性教学的误区与对策 篇5

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充分尊重、发挥人的主体性。学生主体性教学,是指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学生的主体建构与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主动参与、交流合作、大胆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教学活动自觉的、积极的参与者,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与发现者,成为自己主体建构与发展的主宰者,并在每次参与过程中实现其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展。

但在学生主体性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问题和误区。笔者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和所见所闻,将存在的这些误区归结出来,并寻求走出误区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一、学生主体性教学误区的表现

(一)“一不做,二不休”----放任自流型 在课堂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多动脑思考,多动嘴讨论,多动手练习。对此,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教师讲的越少越好,甚至认为教师一言不发的课堂才算是主体性教学的好课堂。于是,教师一改过去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的做法,完全让学生自我表演,教师本人则成了闲人,只在教室里闲庭信步,以超然的姿态对待学生,顶多也只是当学生有求时才张开尊口,指点迷津。这样学生在迷迷糊糊、闹闹哄哄中上完了一堂课。这种“放羊式”的教学方式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是尊重学生,而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

(二)“雷声大,雨点小”----追求热闹型

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大胆提问,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要求。但这本身不是目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价值在于,不仅要考虑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考虑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以及思考力、判断力的形成等。因此,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必须通过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广开言路,让学生各抒己见,使课堂在高质量的“热闹”中进行。但有的课堂,虽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却大多是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细枝末节的小问题,或者是让学生忙于应对“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之类的口头禅式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热闹非凡,但无实质内容或实际价值不大,把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错误地理解为使学生热闹,导致整节课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当然也就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只抓其一,不及其余”----目标走样型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积极有效地课堂调控,否则就会造成教学目标的偏离。有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了高质量的问题,试图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地去领悟知识、建构起新的知识框架。但由于教师调控不当,致使学生的讨论逐渐偏离轨道,教师也不自觉地被学生牵着鼻子走,讨论的中心变成了与教学目标无关紧要的问题,造成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原因就在于教师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片面地理解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削足适履,生搬硬套”----形式错位型 一定的内容都需要适当的形式来表达。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与形式,如讨论、辩论、游戏、小品、歌曲、舞蹈、影视等,可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教师用简单划一的讲授法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与形式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有的教师在运用教学手段与形式时却走人一个误区----不顾学生的年龄层次、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等特点,盲目追求形式的多样化、新颖性与课堂气氛的热闹,致使教学形式与内容发生错位,因而无法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甚至使教师与学生都感到很别扭。如将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应用于高年级学生上,或者是将在高年级学生中常用的教学形式简单套用到低年级学生身上,结果适得其反。

(五)“绣花枕头塞稻草”----被动操纵型

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还必须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的教师曲解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处于重要地位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当。如在一堂课的教学中,从大的环节看,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来设计和安排教学,但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师仍采用灌输、填鸭式的一问一答的机械模式,牵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教案走,这样,整个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个人的主观行为,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都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学生只是按照其设计的固定思维结构、途径去完成。看起来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但实际上学生缺乏独立性,他们所完成的一切,从结果来看,体现出的只是常规性与再现性,而缺乏探索性与创造性。学生成了整个教学活动的配角与陪衬,而教师却成为教学的主宰。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其实是“学生主体”幌子下的“教师中心主义”。

二、走出学生主体性教学误区的对策

(一)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坚持正确的学生主体观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建构生成的,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自己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学习必须靠学生自己完成”。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不是纯粹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应该是学习者充分施展主体性的舞台;知识生成建构水平表征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水平。无视学生主体性,知识教育只能成为简单灌输。学生既然是发展的主体,当然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主体活动的基础上,而教师则是引导者、启发者。

1.彻底更新陈旧的学生观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方面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其严重弊病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因此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成长。众所周知,行为主义学派把个体行为归结为个体适应外部环境的反应系统,即所谓“刺激一反应系统”,学习的起因被认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但是他们不关心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因此只要控制刺激就能控制行为和预测行动,从而也就能控制和预测学习效果。

根据这种观点,人类学习过程被解释为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而教师的任务只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则是接受外界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结果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被束缚、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藐视权威的新思想、新观念被贬斥、被扼杀,大胆幻想的翅膀被折断,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主动性无从发挥。这就等于从基底上挖走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人才赖以孕育、滋生和成长的全部土壤,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就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楼阁。

今天,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和社会竞争,对人的素质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人们以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反思传统形态的教育。因此,转变观念,变革现实,寻回“失落”的教育宗旨,是时代的潮流。正确把握发展方向必须自觉地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主题,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能力,使之成为全面发展而又个性鲜明的建设者。这是教育面对社会的必然选择,其首要意义是适时地转变思想观念。从学生观角度来看,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进而实现教育目的,这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2.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习的自主建构过程以学生发挥主体性为条件,以发展主体性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以爱和尊重感染学生,做到以学生为起点,了解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并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面向全体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做到把学生作为目的和归宿,既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指导学生相互交流,发现知识,自由探索,又要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觉、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通过理解、思维、体验、交流、表现,学会主动学习,有效训练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体地位能否受到尊重,主体作用能否发挥,主体特征能否体现,关键在于教师。教师只有让学生真正明确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学习活动的方式和进程,才有可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能否完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正是学生主体观在教学过程中的必然要求。

(二)从“独白”到“对话”,创设民主的教学环境

教学民主是顺利进行有效教学的内部环境条件,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环节。发扬教学民主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由于年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在思维方式等方面与成年人有较大的差异,要让学生表现出求知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就不能威严逼人,不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否则就会限制和压抑学生的想像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拓展。教师应让学生说话,积极与学生对话,允许学生犯错误,甚至是同一问题上多次出现错误。要为学生想像、思考、发现、创造提供最大的空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为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要真正平等。师生只有以相互尊重人格为前提,才有可能建立一种正常的教学秩序,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运用自己的人格形象、情感以及言语手段来调节和控制各种教学影响,努力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形成师生互动合作的课堂气氛。

二是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尤其是对品德不良或学习困难的学生要有信心、耐心,并加倍付出爱心,从呼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人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改善学习状况。

三是师生要经常进行角色转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不同的角色,师生经常在观念上进行角色转换,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双方就容易沟通思想、情感,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三)从“绝对性的权威”到“平等中的首席”,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要树立主体性学生观,这是观念形态的要求,同时,在教学实践操作中,必须突出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展示。因为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基本规律、原理、原则、方法等要求,科学安排教学环节;另一方面,实际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对教学手段的具体应用和教学技能技巧的创造性发挥,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情感,达到心灵愉悦的理想境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发展学生主体性不可或缺的外部驱动力。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的发展质量。教师通过自己富有个性的创造性教学活动,使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在需要,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起引导、指导、疏导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建立在主导学生使之实现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即威廉姆.多尔所界定的“平等中的首席”,而不是教师在绝对权威条件下在知识传授上的全包全揽作用。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像导演那样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的呢?,笔者认为,教师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1.导在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和提高上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学习的主角学生来说,他对教师的讲授绝不是全盘接受,而是有选择的。他感兴趣的,就接受;没有兴趣的,就容易放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愿望的激发。通过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乐于接受新的知识、信息,进而主动探索未知的事物。这就使兴趣变成了个人追求事业成功的内在动力。相反,如拼命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强调知识数量的积累,死记硬背,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兴趣,变得厌学,最终只能适得其反。

2.导在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卢梭曾讲过“教育的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因此教师不是要给学生多少“鱼”,而是要给他“渔”----捕鱼的技能、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授之以“渔”呢?教师要先引导、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有意通过情境、故事、破绽„„等激发学生更多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探求,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出自己解决该问题的新思想、新意图、新观点、新设计、新途径、新方法,并分析、讨论、发问、归纳、总结、推理、提炼。在探求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见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逐步掌握探索真理的科学方法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以便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导在学生困惑处、关键点和难点上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所肩负的重要责任之一就是解惑。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就不应停留在知识的系统介绍上。学生能够通过问答、讨论、比较、观察等手段掌握的知识,教师就不应再花费较多的时间去长篇大论讲解,那样做既耗费了学生、教师的时间,又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教师的重头戏应放在课本的难点和关键点上,放在学生不易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上,通过挂图、模型、联想、比喻、电教、推理等手法使该内容变得通俗易懂,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加以接受。

4.导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上

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达成 篇6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先创设了一个商店的商品部,出示一些商品(商品都是文具用品)和它们的单价,让学生进行购物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读出商品的标价,于是我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让学生自己结合教材进行观察和讨论,“这些数有什么特征?”“这些数又叫什么数?”等问题。这时学习小数已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在教学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不足之感和探求之心,力求实现心理平衡。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不平衡——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平衡”的学习过程中去。当学生学会读小数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小数点右边的数和小数点左边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又激起了学生的探求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之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重视过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教材里的知识是客观的外在的东西,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要使知识结构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建构的过程,这个过程不能像照相机那样一下子“复印”上去就行了。因为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组成新的认知结构。这样在教学中也必须有一个建构过程。我在教学“年、月、日”时,学生都知道生活中的年份,甚至月和日,授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各人观察自己手中不同年份的年历卡,然后在组内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交流,大家发现一年有12个月,月又分为31天的大月和30天的小月,以及二月。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从1977年至2000年历年来的2月份的天数,同样由学生自己找规律,促使学生去再思考、再分析。学生经过再次的研究和探索,又得到了四年一闰。这堂课中,我把要研究的过程展开了,引导学生突破一个个难点,由表及里,最后获得知识。所以我感到数学学习不是对于外部所授知识的简单接受和累积,而是主体主动的建构,同时学生在建构中还受到诸多方面的教育。由于重视了教学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自己去“发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渗透方法,促进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除了要设计一些情境外,还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能力。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就注意演绎思想方法的渗透,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后,我出示了一个缩小了长方形的长的图形---正方形,要求学生计算面积,学生就用S=ab这个公式计算出了正方形的面积。这时我稍加点拨:这是个什么图形?学生恍然大悟,得到了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学生能自觉运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从中再得到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运用学到的知识于新的问题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知识才是“活知识”。数学思想方法,隐含在知识里,体现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中。教学中重视了数学方法的渗透,就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篇7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导性能的发挥不再是对知识的被动吸收和接受, 而是主动发现问题, 在与老师互动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提高对历史的兴趣, 逐渐发现历史学习的规律对于当前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摆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主要通过增进学生之间的讨论, 以问题教学为纽带, 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营造浓厚的课堂氛围。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 学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 在教师的引导下将零散的历史知识串联在一起, 把历史学习提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同时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二、以问题为核心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的思想, 我校提出了“三问三学”的教学模式, 在高中历史教学应用中, 我认为符合学生从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的教学原则, 尤其是自问促学阶段, 学生主动参与性表现得更加突出。通过提出与探究问题, 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 调动学习积极性。历史是过去发生的社会事实, 历史与我们的生活实际存在密切联系, 长期以来历史教学集中在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记忆上, 很少通过历史知识联系实际, 让学生感受到历史在实际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 导致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过于肤浅。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探究式的问题自问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让历史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学平台。

三、自问促学阶段的实施及意义

(一) 创设生活化、故事化情境, 引发学生自问。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贴近现实的案例和教学语言, 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在故事化和生活化的情境中, 学生变得更加放松, 去掉了课堂的紧张感, 让学生敢于大胆思考问题, 敢想敢说, 尤其是根据新的历史教材, 以提供史料为主, 结论观点较少, 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分析、总结和探讨。例如在教学《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这一课中, 通过很多有趣的故事化案例,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通过情境引发思考和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罗马法从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的演变时候的案例:“古罗马大将恺撒进兵埃及, 与美丽的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一见钟情, 两人还有了一个私生子。当恺撒归国执政后 (前49年) , 克里奥佩特拉携儿子赴罗马与恺撒相会, 并向罗马法庭为自己和儿子申请罗马籍。”根据这一案例, 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出问题, 根据当时的罗马法这种情况能够通过申请, 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随着历史的发展, 这一法律规定是否是切实可行的。学生经过主动发问和思考, 结合历史知识发现, 罗马法规定了罗马公民的身份而不属于罗马公民的人自然不能申请这一国籍, 但在法律层面上, 在实际需求层面上随着领土和疆域的扩大, 这一法律规定非常不适合对区域内的人口管理。在这一基础上引出了罗马法的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改革。通过创设故事化的情境, 将罗马法这一枯燥的法律知识转化成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深入了解了罗马法的内容。

教学《古希腊的民主政治》这一课时, 我讲述了一个带有漫画的生动故事, 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生动故事情节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故事是:“帕帕迪是雅典郊区的农民, 今年30岁, 是家中的男主人。今天他要雅典参加公民大会, 虽然影响干农活, 可是他还是愿意去。帕帕迪和妻子来到会场门口, 会场门口的执勤人员冲着他喊道:‘喂! 你的妻子不能进入会场! ’这天会议的第一个议程是投票选出民主妨碍者。帕帕迪有权投票, 但他不识字, 只好请旁边一个贵族代写, 写了谁也不知道。最后里克听到大会宣布:贵族李维被放逐。公民大会结束后, 帕帕迪通过抽签很幸运地成为五百人议事会中的一员。”故事结束之后, 学生自然产生了疑问, 首先男主人公为什么非常愿意参加这个公民大会, 而为什么妻子不能参加, 对于不识字的男主人让人帮助代写投票行使自己的权利, 在雅典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 这在法典当中是否有记载, 代表怎样的政治变革。不识字的男主人为什么也可以作为议事人员被选举。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发问题, 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印象深刻。

(二) 在对比和联系中展开对历史知识的质疑。

不仅要让学生敢于发问, 还要善于发问, 把握问题提出的具体时机, 在理论分析环节让学生随时提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抓住有利时机提问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通过对比和联系引发质疑, 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问题的本质, 掌握历史学习规律。如教学《辛亥革命》时, 提到了孙中山在建立中华民国之后, 制定了第一部法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我引导学生将这部法律与1787年美国的宪法比较, 在比较过程中发问:通过两部法律的对比和分析了解临时约法的先进性和积极意义, 熟知法律的内容, 同时记住法律的核心思想。

(三) 现场模拟, 创新自问方式。

通过在模拟情景中应用历史知识, 学生能够提高对历史知识的抽象和概括能力。高中生历史思考能力的高度和深刻性主要表现在, 能够在复杂的历史问题当中抓住本质, 并且能够以史为鉴, 灵活运用知识。在课堂上模拟情景是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的最佳平台, 在教学《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这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闻发布会, 让学生扮演法国总统富尔和法国议员, 提问:你是通过怎样的程序担任这样的职务的? 在担任这一职务的过程中, 你拥有哪些权利? 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入到法律条文当中了解法国的权力架构和产生过程, 分析共和整体的魅力。

(四) 组织小组进行问题讨论。

随着历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现代历史教育更注重历史知识的应用性和学生的思辨思维的发展, 因此教材中多提供历史材料, 而很少给学生固定的结论, 不追求标准答案, 让学生在教材和问题讨论过程中打开思维空间, 期待学生碰撞出火花。标准答案对于学生而言反而是一种束缚, 我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 通过讨论和分辩, 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拓展思路。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 学生就辛亥革命的胜利和失败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以问题为核心, 自己组织不同的论据证明这一观点。在辩论过程中, 学生提高了历史学习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 提高了学习兴趣, 对于历史知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加深了对辛亥革命的记忆。

(五) 以开放性问题为主, 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历史学习中, 同时树立历史观念, 学会利用全局观念把握和评价历史事件, 借古喻今, 对现在生活学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设问测学阶段提出的问题都是以开放性为主。例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中, “最恨和约, 误国殃民。上行下效, 民冤不伸。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是义和团运动当中曾经流传的一句话, 学生通过材料中问题的分析自己找到原因, 利用历史思维和分析方式, 对每一句话中的主体进行分析, 主观原因是合约, 客观原因是鬼子闹中原, 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民不聊生, 从而引发了义和团运动。

(六) 通过矛盾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矛盾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 通过对矛盾观点的分析, 学生学会了大胆表达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评论观点。例如在教学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时, 提出:“有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场妥协, 是历史的倒退。也有人认为:它是一场进步的资产阶级革命。那么, 你认为该如何评价‘光荣革命’呢?”让他们展开热烈的讨论, 站在不同的角度各抒己见, 在争论过程中表达对此次革命的观点, 同时举出很多例证材料证明论点, 从辩论当中逐渐学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和分析历史。

四、结语

在历史课堂上贯彻实施三问三学的教学方式, 根据调查咨询现实, 学生对于历史课堂的兴趣大大提高, 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当中, 在问题回答方面从原来的不敢回答和不知道怎么回答, 到有了思路, 敢于对固有的历史问题提出不同观点, 逐渐树立全局观, 提高对历史知识的分析判断能力。但是当前问题教学方法的实施还处在初级阶段,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仍然处在初级阶段, 尤其是在自问促学环节表现得非常强烈, 老师要加以引导, 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结合问题教学方式, 注重问题设计的创新性和灵活性, 让学生从问题中发现知识, 提升自我。注重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和梳理, 实现问题教学与历史学习的最佳融合。

摘要: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是一切以学生为核心, 强调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就高中历史教学而言,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对于学生主动分析历史现象, 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 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促进历史知识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中历史,主导性,探究式学习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等.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s].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2002.

[3]周小山主编.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5]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 1999:230.

[6]冯长运, 李明海.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华中师范人学出版社, 2003.

论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篇8

然而, 从课堂教学, 尤其是小学的课堂教学现状看, 有悖主体性发展教学的现象依然存在。如,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 过于突出情意素质目标的实现;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 比较忽视学科本体性知识的掌握;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过于强调讨论、提问、探究等方法的运用;在教学组织形式的安排上, 过于追求课堂活跃等。基于这种现实, 本文试图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进行初步探讨。

一、学科知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础点

在课堂教学中,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必须把握学科知识的掌握这个中心环节。因为, 学科知识是学生主体性生成的基础点。

首先, 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既是课堂教学的本质要求, 又是学科教学的底线。也就是说, 如果课堂教学缺失或超出这一底线, 那么, 语文教学不教语文, 数学教学不教数学……如此等等, 岂能发展学生主体性?

同时, 学生掌握学科知识又是其成人规律的反映。因为, 学生从一个生物人成长成一个社会人, 其过程具有“简约性”特征。即是说, 学生在获得某种事实性知识时, 更多地是采用接受的方式, 而不是自主探究地重走人类发现或研究这种知识的过程之路, 如同学生学习牛顿定律这一原理性知识时, 不同于牛顿定律的研究、发现过程一样。

其次, 我们知道, 任何一门学科应是一门或多门科学的浓缩或剪接, 学科知识也就是科学的知识。科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凝结着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 (事物的特性、规律等) , 而且凝结着人类主观精神, 包括能力、情感、意志、思想、品德等。[2]因此, 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不仅是认识世界的活动过程, 而且其本身就是人类知识精华对学生的熏陶过程。

如, 在化学教学中, 学生在学习“镭”元素时, 其所获得的也许不只是“镭”的性质、结构及元素符号的表述等陈述性知识, 更重要的是, 在此过程中受到了居里夫人矢志不渝地追求科学的信念, 自主、自信、自强的人格以及顽强拼搏的献身精神等的陶冶。这种“无声”的潜移默化正是学生主体性形成的基础。

最后, 知识与素质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不同概念。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前者着重于人们的认识范畴, 是已有间接经验的概括, 后者则突出人的素养, 是已有间接经验内化为个体智慧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个性品质。

同时, 它们的联系也是密不可分的, 知识是素质的载体, 知识的获得是素质发展的基础, 素质的发展有利于知识的获得。尽管知识越多并不等于素质越高, 但是, 事实上, 既没有脱离知识获得的素质发展, 也没有只有素质发展而没有知识学习的过程。

同样的道理, 学生主体性 (自主地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学等) 的发展也离不开学科知识的掌握。因为, 自主地学或主动地学等素质的形成是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舍此,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或无本之木。

二、主动参与:学生主体性的生长点

从现实的课堂教学实践看, 很多教师对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还缺乏应有的理性认识, 认为, 在课堂上, 教师提问, 学生个个举手, 人人争先恐后地发言就是学生主动参与。其实, 学生这种表象化的活跃并不等于学生主动参与了课堂。因为学生主动参与是学生主体对活动目的有明确认识后, 而自觉产生的原动性意识行为, 并且这种行为是出自“内心”自主的而非环境“感染”附和的。因此, 那种缺乏实质性意义的学生活动不能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 其结果只能是, 教师该讲的而没有时间讲, 学生该学的而没有时间学, 有限的课堂时间在无谓的活动中流逝。

主动参与是学生主体性生成的内在机制即内因。我们知道, 内因和外因是人的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因素。当然, 没有外因, 内因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但外因只是人的发展的条件, 内因才是根本,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不难发现, 处在相同条件或相同环境下的不同学生, 其主体性发展水平也是不同的, 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的水平。相对而言, 主动参与度高的学生, 其主体性发展相对较好, 反之亦然。因此, 主动参与是学生主体性形成的生长点。

学生能否主动参与, 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和教学设计。因为,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需要活动时间和空间的, 同时也需要激发其主动参与的兴趣。由此可见, 学生主动参与所需的环境条件需要教师去创设。因此, 我们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这样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其一, 寻找恰当的切入点, 引导学生主动地学。因为, 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其已有的经验、观念及对活动的认知相关。当“已有的经验或观念”认同活动时, 学生主动参与的认同度就高;当“已有的经验或观念”与活动不相一致或冲突时, 学生主动参与的认同度就低。

寻找恰当的切入点就是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如,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可结合小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或做过的“分月饼”或“分西瓜”等已有的经验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数的初步认识”的课堂教学。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则应根据高中生的知识水平, 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向学生介绍应用数学结论或理论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如, 在当代经济学研究中, 要用到许多数学理论, 其中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则、不动点理论、凸集理论、测度论、矩阵论、对策论、优化理论、运筹学等。

教师如能恰当地寻找到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那么, 就不仅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和欲望, 而且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地学。

其二, 给予学生自学时间, 引导学生独立地学。在课堂中, 尤其是在小学课堂中, 过去的那种教师满堂灌现象已几近消失, 但取而代之的是, 教师满堂问, 学生则满堂答, 一堂课下来, 学生不打开课本、不看书不是怪事。学生做的是各种形式的“答”, 即“个别答”“集体答”或“补充答”等。人们不禁要问, 在这种轰轰烈烈的“问答”的欢悦之后, 学生们究竟学到了什么?

我们知道, 敢问、好表现、易于接受新知识、自我意识强等应是现代学生的时代特征, 因此, 引导学生独立地学是现代学生的时代特征对现代教学的要求。自学能力是主体性的重要内涵, 也是一个人终身发展不可或缺的素质。

给予学生自学时间, 就是要求教师:在授新课时, 给学生预习和自学课本的时间, 以使学生明确认知目标, 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新授课的过程中, 要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在新授课结束时, 要给学生作业和复习时间,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我检测需要, 帮助他们“强化成功, 矫正错误”。

其三, 设计发散性问题,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创造性地学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最高表现。发散性问题, 简而言之, 即“多解”或“多答”的问题, 因此, 在设计发散性问题时, 一是要考虑问题的价值性, 即问题能否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二是要把握问题的“多解”或“多答”的“正确性”。

如, 教师在教《失街亭》一课时, 往往会设计这样的发散性问题, 即“诸葛亮为什么要挥泪斩马谡?”针对这一问题, 也许学生们会做出这样的多维回答:

一是马谡该斩。因为, 马谡刚愎自用而使军事要塞街亭失陷。斩马谡说明孔明铁面无私、执法严明, 体现了“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二是马谡不应被斩。因为, 当时蜀主新立不久, 人才匮乏。另外,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么, 更何况“马谡自缚跪于帐前”。三是孔明犯有严重的“用人失察罪”, 理应与马谡同罪论处。四是孔明“执法”不公。王平作为马谡的副将, 明知马谡不按丞相之计办事, 既不据理抗争, 又不及时向孔明禀报, 这其中不免也有失职之过, 但是, 王平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

基于上述案例的分析, 我们认为,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能够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经验水平, 恰当地设计出具有一定理性价值的发散性问题, 来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和思考教学中的问题, 那么, 我们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科知识, 拓宽其知识视野, 发展其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且还能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性地学。

三、多元评价: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点

诚然, 如上所述, 主动参与是学生主体性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是, 科学的发展性多元评价对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也是重要的。因为, 科学的发展性多元评价体现了主体性教育规律, 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自然性) ;社会发展规律 (社会性) 和主体性培育规律 (主体性) 。[3]即是说, 科学的发展性多元评价能够促进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主体性的形成;能够促进社会所要求的主体性的发展;能够激励学生主动构成这些主体性。科学的发展性多元评价主要体现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标准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元及评价方法的多元等。

评价主体多元培养学生的主体间性素质。[4]从主体性教育价值看, 主体性课堂教学对学生所发挥的作用和引起的主体性变化应符合社会需求, 所进行的一切活动还应满足学生主体性发展需要。这一价值取向客观上就要求课堂评价的主体不应只是教师, 还应包括学生, 不应只是师评, 还应包括学生间互评和学生个体的自评等。因此, 评价主体的多元增强了师生间对教学的参与感和自我体验, 弘扬了师生间的主体意识和主体精神, 促进了师生间自我评价能力和习惯的形成。

评价标准多元[5]开发学生的个体性主体性。我们知道, 现行的课堂评价的主要标准是“群体参照性标准”, 即以某一群体为参照系来对该群体中的个体作出优劣判断的标准。引入该标准进行课堂评价, 虽有利于群体中的个体间“力争上游”风气形成, 但不利于学生个性特点的主体性的发展。因此, 促进学生个体主体素质发展需要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一是“目标参照性标准”, 即以学科教学目标为参照系来对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要求所作出的判断标准。引入目标参照性标准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则有利于激励所有学生向着“目标”不断迈进, 保证学生主体性发展符合社会要求。

二是“个体参照性标准”, 即以个体的“历史的我”为参照系来对“现实的我”作出判断的标准。引入个体参照性标准于课堂评价之中, 则有利于满足学生个体自我认识, 自我完善, 自我评价, 自我发展的需要, 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潜力的最佳发展。

评价内容多元发展学生的群体性主体性。教学质量应是确定评价内容的重要依据, 评价内容的多元不仅应包括学生学习质量的结果, 如考试分数、评比名次等, 而且还应包括学生获得这个学习质量的过程以及如何实现这种转化等。因此, 我们认为, 课堂评价内容的多元应体现或涵盖这些内容:一是学科“双基”的掌握水平及学科能力发展水平;二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兴趣, 主体性及独立性水平;三是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选择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水平;四是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知识表达能力, 同学间合作和交往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的发展水平;五是课堂时间和空间的利用水平等。

评价方法多元不仅反映了一定的评价思想, 而且直接影响着被评对象的素质形成。传统单一的课堂评价方法虽有利于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 但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的发展。

评价方法的多元主要体现在:从评价主体看, 有师评法、学生互评法和自评法;从评价标准看, 有常模对照法、目标对照法和自我对照法;从评价内容看, 有定量评价法 (如学科知识测量、学科能力测量、主体性测量等) 、定性评价法 (如等级法, 评语法等) 和行动评价法 (如表演、表述、操作等) 。

需要注意的是, 不同的评价方法既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又有自己的特定作用。因此, 在具体选择评价方法时, 一要考虑评价目标和内容;二要善于多种评价方法的有机结合。

应该说, 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既需要理论上的研究, 又需要实践中的探讨, 因此, 本文的研究只是“抛砖”, 目的在于引同行们之“玉”。事实上, 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理论, 把握现代学生的主体性的形成规律, 深入思考新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 坚持“思考——实践——再思考”的教育科研之路, 才能建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歧奖.和谐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教师, 2008, (23) .

[2]王策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 (1) .

[3]胡甲刚.试论主体性教育思想的人性观基础[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1) .

[4]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 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研究 篇9

教师不是课堂的垄断者, 而是学生的倾听者和引导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心动”“脑动”“口动”“手动”充分结合, 注重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在遇到学生理解有误区的地方时, 不是粗暴地制止或者简单地给出定论。比如在执教《皇帝的新装》一课时, 曾有学生站起来说:“我觉得骗子也挺聪明的。”对此, 我并没有急于否定, 而是把学生的问题暂时搁置, 随着学生对课文学习和理解的不断深入, 我又借机回到了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引导——“因为他的骗术, 让所有的大臣们围绕着皇帝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让整个国民围绕他演出这出闹剧, 你觉得现在还能用‘聪明’来形容这个骗子么?”教师这样的礼遇, 有效地促使学生拨开了迷雾, 重新对课文产生思考。前面的质疑在无声无息的文字和情感体验中被悄然化解了。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生命完整成长为落脚点,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张扬学生的个性与参与意识,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学生的“插话”现象为例, 学生在课堂上随意“插话”的现象, 在低段年级课堂中是比较突出、常见的一种现象。课堂中学生的“插话”是无法预料的, 有的教师为了维护师道尊严会竭力制止学生“插话”, 杜绝“冒犯”之举;有的则是不加控制或无法控制, 生嚷师吼, 在哄闹声中艰难上课。其实这两种教法都有失偏颇, 皆不可取。面对学生的“插话”, 教师不可全盘否定, 更不可听之任之, 要能巧妙利用“插话”, 机敏地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教学生成资源, 这才是最佳的做法。所以, 在教学中, 教师要跟着学情走, 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善待学生的“插话”, 做好课堂引导者的角色。“教学就是即兴创作。”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一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他人讲话, 是我们给予他人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教师要会听取学生的“插话”, 做个虚心的倾听者, 倾听学生“插话”, 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与真诚, 更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具体应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呢?

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培养。一是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从“学生主体”地位出发, 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设计教学方案, 选择教学方法, 组织教学过程。而不是临时抱佛脚, 提前不做好充分准备, 等上课时随便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 选择几道作业题就算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二是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当引导者角色,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 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 尽可能地让他们在教学中发挥自觉性和能动性。在每个教学环节中, 教师都要给学生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 必要时还要在教学中结合实际增加各种训练活动。三是训练方式要从实际出发, 精心安排, 灵活多样, 还要加强方法的指导, 教给学生一些比较有规律的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样, 学生才能在掌握规律性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四是发挥教学民主, 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例如, 我在教学生字的环节中, 侧重让学生自学: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圈出生字和画出词语, 然后再读课文, 边读边理解, 并提出不懂的生字词。之后, 让学生给课后生字注音、组词, 分析字形, 找出规律, 牢牢记住字形, 活跃课堂气氛。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 在以后的预习中都能自学生字, 受益良多。五是在语文教学中, 要尽量让学生多读多练。教师可采取如自由读、分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等方式, 让学生在熟读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比如有的课文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分角色上台表演, 让他们体会自主创作的快乐, 使学习学习充满乐趣,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从而从心底愿意参加语文学习活动。

摘要:主体性作为现代人的一个基本特征, 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突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从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自主性,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能够积极地、生动地进行学习。本文主要论述了应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希望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主体

参考文献

[1]覃兵.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3 (02) .

[2]王文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J].中小学电教, 2011 (10) .

[3]费丽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体现[J].教育科研论坛, 2006 (01) .

[4]朱永萍.孩子, 你是课堂的主人--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 2013 (02) .

[5]杜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47) .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篇10

本文根据现行教育改革的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思想, 着重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学生主体性的涵义

学生的主体作用,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 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 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 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 但外因再好, 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英语中有句谚语:“You may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 not make him drink.”在现实中, 我们经常看到, 同样一个老师, 同样一本教材, 同样一个教学环境, 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 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 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二、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一) 确立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认知心理学正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的主体意识在认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以发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关系, 这是教师必须树立的观念, 也是教学的指导思想。

1. 树立正确的学生主体观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以学生为中心, 为学生服务。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彻底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 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变到主动地学习, 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是内因, 教是外因, 教只有通过学才能起作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毫无意义。“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学生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能把学生看作是简单的认知体, 要把他们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 让他们懂得教师只是他们求知道路上的疏导者和助学者。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中走出来, 把自身当作认知的对象。经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主要因素是:动机占33%, 才能占33%, 智力占20%, 其它占14%。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动机, 使其在主观上产生动力, 让每位学生都认识到自己既是“I”又是“me”, 教师要帮助学生强化“I”的主体意识, 帮助“I”对自己的英语学习提出适当的要求, 督促自己主动学习, 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二) 创设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

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实质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创造和谐、热烈的课堂氛围的基础, 是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思维、大胆质疑、积极探究的前提条件。只有教师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 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 因而心情舒畅, 求知欲旺盛, 思维活跃。同时, 教师也要放弃绝对权威的态度和居高临下的习惯姿态, 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态度亲切, 充分尊重学生, 以求得师生之间的理解、信任与合作。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 尤其要善待后进生, 爱护而不排斥, 帮助而不指责, 说服而不压服。

具体说来, 教师在课前应花大量的时间, 以各种方式与学生沟通, 以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上课开始的导入阶段, 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英语内容时, 应倡导质疑问难, 展开热烈的讨论等, 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这样, 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主动学习, 才能做到学有兴趣、学有个性、学有创造。

(三) 培养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策略

1.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埃与斯利说过, 凡是能激发学生喜爱英语的方法则是教英语最好的方法。最能引起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是让其感到学有所得, 切身体会成功的愉悦。要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就必须消除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障碍, 激发和保持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英语时, 学习热情比较高, 学习成绩也比较好, 但时隔不久, 由于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语言模仿力及读听接受力、读写表达力等各不相同, 为数不少的学生渐渐感到学英语困难, 丧失信心, 甚至弃而不学。因此, 英语教学应遵循语言教学规律, 结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 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尤其要利用各种直观手段, 创造良好的英语教学环境, 利用表演、竞赛、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情景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培养其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 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 因为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因此,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运用的角度出发, 学习词汇。指导学生掌握词汇学习和记忆的策略和方法, 提倡在语篇、语境中学习和记忆词汇, 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避免孤立地死记硬背词汇。在新授课开始, 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生理上的特点, 制定切实可行的、学生容易达到的“阶梯式”的教学目标, 然后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明确自学的方法和要求后, 由学生个人自学, 让其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培养创新个性, 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高层次表现, 是高素质人才应具备的必要条件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 调动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索,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 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保护和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对他们新颖、独到、特别的见解给予肯定和表扬, 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异想天开”、“奇思妙想”。学生只有在自主、广泛的思维天地里才能更好地发挥创新的潜能, 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和发挥。

(四) 合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等于教师丧失了作用或是减轻负担, 相反, 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具挑战性。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和传统课堂不同的是教师中心没有了, 教师控制减少了, 学生投入增加了, 学生自主性加强了。我们必须明确的是, 不论教师是示范者、组织者, 还是监督者, 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整体作用应是协调 (coordination) 、促进 (facilitation) 和指导 (guidance) 。教师要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让学生得以充分调动、充分发挥, 这是教师对课堂教学全过程担负的协调作用所要求的;不管学生的主体性能力怎么样, 教师都要通过课堂活动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能力培训, 使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更强, 这是教师的指导作用所决定的, 和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并不矛盾;不管学生的认知和技能达到怎样的水平, 教师都要认真分析问题, 及时帮助, 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不管课堂教学怎样进行, 教师都要进行管理和引导, 以保持课堂的动态平衡, 这是一个调动各方因素的积极过程;不管怎么样的活动, 怎么样的学习材料, 怎么样的课堂教学过程, 学生的自我意识及在学习中选择并做决定的能力, 都需要得到促进和培养, 因为, 这是为了创新。归根结底, 这里是课堂不是图书馆阅览室, 这里所进行的是有组织、有目标的教学活动, 不是随意选择的自学活动。如果没有教师的协调、促进和指导, 学生的主体性就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三、结语

主体性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 正在受到人们的重视。英语学科具有独特的优势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英语教师要首先转变观念, 突破窠臼, 在教学中做到, 淡化自我, 乃至“无我”, 突出学生主体,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并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来引导学生、激励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力, 为其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提供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楚廷.教学论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2]戴军熔.英语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活动.2001.4, (总274) .

[3]朱新梅.简论主体性教育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 2001.4:29-32.

小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279-01

素质教育强调教育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健全个性和精神力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它是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教育。时代呼唤人的主体性,课堂教学中落实主体性教育是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也是当前教育观念的一次重大转变。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创设情境,激发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形成学生的精神力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为学生创造自信自强、朝气蓬勃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也只有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构建的知识才更具有实效性。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重视教与学的过程

传统教育认为,知识是人们社会实践的总结,是对大自然认识的结晶。这只看到了知识的“静态”。如果根据这个观点,教学时只要把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或者作反复的练习就行了。这样的教学扼杀了学生诸多方面的发展。当代教学论的思想是: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的探究;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生活占生活经验来源的主要部分,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要起用他们的生活经验,起用的过程就是教学活动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尝试、操作、观察、想象、讨论、质疑等探究活动,从而亲自发现数学问题潜在的神奇奥秘,领略数学美的真谛。引导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不但可以更巩固,也便于灵活运用。学生在如此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而且也掌握了探索研究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教材里的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东西,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知识结构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要使知识结构成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必须有一个建构的过程。因为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是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吸收、同化新知识,充实、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组原有的认知结构,组成新旧知识统一的、新的认知结构。这样在教学中必须有一个建构过程。所以,数学学习不是对于外部所授予知识的简单接受和累积,而是主体能动性的建构,并且学生在建构过程中还受到诸多方面的教育。重视教与学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自己去“发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积极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都知道,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积极有意义的行动,需要激励、推动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从而达到学习目的,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的需要。只有当学生有了学习数学的需要和愿望,才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为了满足这种需要和愿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考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教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内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产生不足之感和探求之心,力求实现心理平衡。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不平衡——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平衡”的学习过程中去。这样的堂课,在引入新课阶段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了“情境问题”的氛围,架起了实现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但是,在设置问题情境时,要注意“度”的问题,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无法形成认识上的冲突,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如果设置的问题难度太大,就会使学生产生退缩心理,失去参与的热情和信心。

三、通过方法的渗透,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数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的思想方法,隐含在知识里,体现在知识的发生、发展和运用过程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数学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掌握了这种能力的学生就会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记忆,是学会学习、发展创新的前提。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除了要设计一些情境外,还要把科学的思维方法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多方位、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学生一旦具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不断获得学习成功,增强自信和动力,更好地参与学习活动。数学知识的运用是演绎思想体现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在于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知识才是“活知识”。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篇12

1 体育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教学中, 教师应当有执行大纲的灵活性, 学生应当有选择教学内容的自主权, 一切教育活动军围绕着满足学生的需求, 促进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来进行设计, 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才会使学生真正做到“乐学”、“好学”。并且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发现自我, 完善自我。

2 体育教学中阻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2.1 重视知识的传授, 忽视个性的发展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教书”, 忽视了“育人”, 或者简单的认为“教书”就必然“育人”了。这里我所提到的“育人”不单纯的指思想道德, 而是指“人的发展”, 这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问题, 既有自然性、社会性的发展, 还有人的心理、个性的发展。体育教师为了完成大纲的教学任务而“教学”, 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培育, 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充其量是“运动的机器”, 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2.2“教授目标”和“学习目标”的不统一

依据教学理论, 课的目标应具体化并成为“行动目标”, 但就我国体育课集团教育目标的内容和目标确定的方式看, 无论是“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 还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以及“培养个性结构中的道德品质”, 这些都是“教学目标”, 而对学生来说, 这些目标较抽象, 很难转化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体育教学目标的不统一, 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学生主体性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2.3 教学方法单调, 手段落后

教学方法的单调主要表现为注入式教学, 赶进度、赶任务, 教师强行灌输, 学生被动接受, 缺乏学习乐趣。教学中仍然采用教师师范、学生模仿、口令指挥等传统手段, 一些多媒体技术由于受到场地、器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无法在实践课教学中广泛应用, 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压抑了。

2.4 单一的教学模式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会是万能的。教学模式总是主要对应某一类教材或某一个年龄阶段的。现在中小学普遍采用的“老三段式”教学, 既开始段——“集合报数整队齐, 跑步起步一二一”;中间段——“讲解示范走一遍, 抓紧时间做练习”;结束段——“总结部分多表扬, 收拾器材离操场”。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序, 形成了一个墨守成规、毫无创意的教学模式。对于那些渴望新鲜事物的学生来说, 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无异于喝下一杯发腐的矿泉水。

2.5 考评结果的片面性

首先, 学生在体能方面的差异远远大于在智能方面的差异, 学生的体能受身高、肌肉类型、心肺功能、神经类型等多种先天性因素的影响, 差异很大。如果仅以考试分数评价一名学生, 那么相当一部分评价并不是指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努力和学习效果, 而是直接指向了学生的天生身体条件。身体条件虽然是学生不能选择的, 但却是与学生的自尊心紧密地相连, 因为往往人的外表和来自身体方面的评价能能使人感到更加沮丧和失落。因此, 单一的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会无形中伤害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其羞于上体育课, 进一步发展为讨厌上体育课;其次, 体育的评价往往以某几项身体素质为主, 评价的综合性和互补性都比较差, 使学生发挥个人特点的余地不大;最后, 在考试和分数面前, 学生的主体人格被异化, 个性发展受到影响, 在对体育课的评价中也多是生理和生物指标, 很少见到心理和社会指标。

3 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关键

3.1 创造独立空间, 加强体育交往

从近年来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 青少年个性发展不仅仅是关于青少年兴趣、爱好、特长、意志、性格的发展问题, 而首先是要承认青少年是社会的主人, 是具有独立人格, 能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的主体。学校体育教学过程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让学生的个性在体育交往活动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学生通过交往而进行比较, 从而认识他人, 认识自己;通过交往结交朋友, 以融入群体, 摆脱孤独;通过交往以强调自我, 寻求承认;通过交往而与他人竞争, 以充当强者, 避免失落;通过交往而与他人协同, 取长补短, 完善自我……因此, 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条件。

3.2 重视学生主体的选择性

现代社会的发展, 不仅要求每个学生顺利的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过程, 而且还要发展自己的个性。体育教学可以使他们在一个较为广阔的领域里尽情地运动、竞争, 可以使他们的个性在“独立”和“自主”行为中展示出来。体育教学大纲中广博的知识, 种类繁多的活动内容和运动形式, 可以给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多、更灵活的选择机会。教师在宏观上加以督导, 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条件。

3.3 强调学生运动技术的个性化

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偏重于向学生传授运动技术, 过分强调动作细节。因此, 当前的问题是必须尽快地把学生从“规范”技术的禁锢中解放出来, 课堂上多采用开放式的技术教学, 打破过去技术教学的划一性、封闭性, 大胆而细致地推进由划一主义向理想技术的“个性化”转变;同时, 单纯的教技术并不能解决育人问题。因此, 实行运动技术的理性模式和作为教学目标的“亚技术”并存, 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提高教书育人的效果, 更好地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关键。

摘要:现代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是现代人应具有的重要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才会使学生真正做到“乐学”、“好学”。并且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发现自我, 完善自我。然而,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阻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因素。为此, 体育教师必须处理好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还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发展学生个性。

上一篇:丙烯酸酯衍生物下一篇:汉江崔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