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原则

2024-08-06

教学原则(精选8篇)

教学原则 篇1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相结合(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辨证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辨证统一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

获取直接经验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只有具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掌握间接经验也有助于巩固和加深对直接经验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间接经验的传授,又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②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二者关系的要求 :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重间接经验轻直接经验或重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的两种不良倾向

(2)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①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是密切联系的

传授知识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无知难有德;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又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其掌握知识的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得理想的发展与进步。②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互关系的要求:

第一,科学准确地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知识是品德发展的基础,无知难有德,如环保知识与环境道德、生态伦理的关系);第二,深入挖掘教材、教学过程的思想性,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第三,重视教师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第四,防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忽视思想教育或脱离知识传授另搞思想教育的不良倾向。(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辨证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①学习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密切相关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基础,“无知必无能”;发展智能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智力的发展,并将两者辩证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②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关系的要求:

第一,要教给学生科学、系统的基础知识;第二,使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第三,注重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智能;第四,防止重知轻智或重智轻知的不良倾向。(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辨证统一的规律 ①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水平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状况的标志和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②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的要求:

第一,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第二,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第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辨证统一的共同教学活动过程;第四,防止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或重学生主体作用轻教师主导作用的不良倾向。

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学校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与要求。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理、教学规则等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2)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

一般来讲,教学原则主要来源于历史上的教学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规律的推演。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包含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首先教学原则要受教学目的/目标的制约; 其次它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再次它是哲学、系统理论、心理学原理的应用;

最后它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包括古今中外的教学实践、教学实验。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在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在总结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的,它的提出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③直观手段的种类。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等三大类。④贯彻要求:恰当地选择直观教具;直观与讲解相结合;从运用直观形象过渡到摆脱具体形象。

(2)启发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依据:启发性原则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既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同时又是为我国教育目的所决定的。③贯彻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提问质疑

(3)系统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②依据:系统性原则是中外教育遗产的总结。它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教材本身的逻辑体系决定的,也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需要。③:贯彻要求:

严格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地、系统地学习的好习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地处理“渐进”和“骤进”的关系。

(4)巩固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②依据: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是由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决定的。③贯彻要求:

教师讲授知识要清晰而深刻;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量力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等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②依据:量力性原则是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它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互联系的规律所决定的。

③贯彻要求: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时代特点;教学要适当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发展。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②依据: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它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互联系的教学规律的反映,也是由我国的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是文以载道、教书育人的教育传统与经验的总结。②贯彻要求:

教学内容的编写与选择要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在吸收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来的。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教学中的反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③贯彻要求:

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恰当地联系实际;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恰当补充乡土教材。

(8)因材施教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②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对我国教育经验的总结。它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所制约。③贯彻要求:

端正教育思想,健全教育体制,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并结合教学实际可能来教学;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差别性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热情关爱后进生。

教学方法—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讲演等几种。运用此法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2)谈话法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该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运用的基本要求是: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要善问;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可分为全班讨论、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运用此法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4)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发生和变化的过程,探索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它分为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

运用此法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与做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5)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它和练习、实验一样,但实践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更强。

运用此法要求: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做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作好实习作业的总结。(6)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其种类很多,如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运用此法要求: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7)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它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

运用此法要求:做好参观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做必要的记录;组织学生讨论,及时小结。

德育过程有以下几大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多种开端。

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是由思想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的,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②知、情、意、行四要素的相互关系。

③德育过程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全面重视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具体德育过程中,既要注意德育过程的全面性,又要注意多开端性、针对性。(2)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思想道德活动过程。①儿童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

②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①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

②正确认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并促进其积极转化。

③采取恰当措施,努力调节学生品德的外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①德育过程是教师培养和塑造学生品德的过程。

②学生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③德育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5)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①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具有不稳定性。

②从客观环境影响来看,社会生活是复杂多样的。

③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本身来看,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德育原则

(1)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儿童青少年学生实施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的基本要求。

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制定的,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德育过程的规律是客观的,德育原则是主观的;从他们的指导作用来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指导作用范围相对较广,对德育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且更为抽象概括,德育原则的指导作用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且较为具体一些。

德育原则是德育规律的反映,是德育规律的具体化;德育规律是德育原则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制定德育原则的基本依据。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⑴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原则(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①基本涵义:指进行德育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它又叫知行统一原则。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和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来的,符合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思想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的德育过程规律。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第二,注重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践锻炼,培养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第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和评价,要坚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⑵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它又叫疏导原则。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来的,符合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和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过程的德育过程规律。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讲明道理,疏通思想;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组织学生参加正当有益的活动;第三,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把耐心的说服教育同规章制度的约束结合起来;第四,以表扬激励为主,批评、处分为辅,坚持正面教育,反对和禁止体罚。

⑶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符合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和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过程的德育过程规律。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第二,长善救失,通过发扬学生的优点来克服其缺点;第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⑷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②依据:它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来的,符合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的德育过程规律。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建立良好的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第二,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善于有计划地、严格地提出正确、合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第三,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⑸因材施教原则

①基本内涵: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根据我国教育经验的积累提出来的。

③要求: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第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学。

⑹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组织和培养好学生集体,依靠和通过这个集体对它的每一个成员产生教育影响,同时,又要注意个别教育,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和带动集体的发展,提高集体水平,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②依据:这一原则又被称为“平行教育原则”,是根据集体的特点和功能提出来的,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的要求

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教师要重视教育和培养学生集体,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如集体目标的动力作用,集体舆论的约束作用和指向作用,干部成长的促进作用,成员个性发展的激励作用等。第三,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教育学生个人转变和影响集体,并把二者结合起来。

⑺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进行德育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和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的德育过程规律提出来的。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组建教师集体(包括非教学人员、普通职工),使校内教育力量的影响一致;第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第三,做好各阶段、各方面教育的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前后连贯一致。

德育方法

(1)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指在学生思想和道德主体人格建构过程中,学校师生为了实现德育目的、完成德育任务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和修养方法。

它是在教师的教育影响下,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陶冶学生情感、锻炼学生意志、坚定学生信念、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诸方式的总称。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

①说理教育法

涵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形成正确思想观点的方法。

方式:主要有讲解、报告、谈话(对话)、讨论、指导阅读书刊等,也可配合参观、访问、调查、榜样等方法进行。②榜样示范法

涵义: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的类型: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③陶冶教育法

涵义: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者创造一定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方式: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等。④实践锻炼法

涵义:指教育者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方式:为完成具体教育任务进行的实际锻炼,如参观、访问、调查等,按一定规章制度进行锻炼;此外,还有练习(文明语言行为)、委托任务等。⑤品德修养指导法

涵义:指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觉学习、自觉反思、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教育方法。

方式: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⑥品德评价法

涵义:指通过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给予一定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品德进步的教育方法。方式:表扬、奖励、批评、处分等。

教学原则 篇2

我们认为, 教师要从素质培养的角度出发, 首先应明确小学作文的性质与任务, 其次学习掌握作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 最终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郭根福教师认为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 就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 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以看出,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简明的, 无须过度深化。我们认为小学作文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二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评价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创新与创造的能力。这些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包括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提高解决问题和困难的能力, 学会质辩、生疑、想象、创造, 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

同时, 教师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了实现上述任务, 又不可操之过急, 因为这些任务既是小学教育的任务, 也是中学、大学教育的任务。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过程而不是结果。众多的研究都告诉我们, 学生个体千姿百态, 生理、心理各不相同, 生活环境也不相同, 因而理解力与感悟力也不相同。这些研究也告诉我们, 学生的能力是构建的而不是灌输的。知识内容本身不重要, 重要的是发现知识与应用知识。所以在作文的教学中, 不可以“一视同仁”, 而应该在小学六年的时间范围内, 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学过程, 使学生的作文能力 (对应于小学作文任务目标) 得到长足的进步, 为进一步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作文教育不要求学生个个写出范文, 但要求学生个个取得进步, 要求所有具备正常智力的学生在小学毕业后都能写出语句通顺、中心突出、逻辑正确的文章来。

对此, 我们认为对小学生作文教学需把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真实原则

真实原则表现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学文先学做人。真实是“真、善、美”的第一要素, 是形成优秀人格最重要的基础。小学是学生认知世界的初始阶段, 小学生们一开始都揣着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 一颗一心向善的圣洁之心, 这是人性之本源。如果我们在教育中不遵守真实原则, 学生便会疑惑, 对“善”与“美”的事物产生怀疑。如果发现为人不真实可以得到好处, 心智便有可能朝着不“真”、不“善”、不“美”方向发育, 最终就有可能毁掉他 (她) 的一生。如果这样, 我们教师的工作又有什么意义?在一次家长会上, 一位家长告诉我们小孩这几天很烦恼, 原因是语文教师告诉他写作文可以写假的东西, 小孩思想斗争得比较厉害, 不知该不该做诚实的人。我们认为, 这位教师的方法必然事与愿违, 同时也违背了教育的宗旨。

真实原则的第二层含义就是作文需来源于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学生的生活体验不仅包括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身边的物, 而且还包括他 (她) 们的行为、情感、想象以及思维世界的一切事物。对于真实原则, 有的教师存在误区, 认为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我们反驳的理由有二:一是描述“真实”的重点在“体验”, 重视体验必能扩展思维, 打开想象的空间;二是“天马行空”式的想象没有价值, 事物总是有规律的, 即使是神话故事也存在生活的线

索。在教学中, 我们主要通过图、音、形等媒介提高美文、诗歌的欣赏能力, 通过故事、对话、争论、说理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与思辨能力, 从而达到扩展学生思维空间的目的。

二、积累原则

积累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学生写作文有个逐渐进步的过程, 不能操之过急, 要循序渐进, 把握好每个年级的任务。一、二年级要重视加强字词句的训练。在低年级,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逐步教会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三、四年级要着重训练词句的组织与片段写作,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想象能力, 着重训练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高年级要突出篇章训练, 通过教学对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定法、用语的知识与方法, 如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法, 文章开头与结尾、过渡与呼应方法以及各种文章体裁的知识与方法, 最终能写出中心明确、意思完整、详略得当的记叙文和应用文。二是作文教学要教学“积累”的方法。有调查数据表明, 小学生在作文写作上一是“觉得没东西可写”, 二是“有东西写不出来”。为此, 一要从引导观察入手, 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在这方面要坚持把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有机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 定期进行集中归类整理和交流, 提高认识。二要引导学生广泛阅读, 积累语言材料, 开拓思路。方法之一是指定阅读材料, 撰写阅读心得。三要重视平常片言片语的记录。这里既包括平时阅读的好句好段, 更重要的是像博客 (实际操作也可要求学生写博客) 那样, 把所见、所得、所思、所感等通过几句话记录下来, 日积月累定能文思敏捷、下笔如有神。

三、主动原则

主动原则表明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努力构建“教”与“学”良性互动的局面。例如, 可以在写作教学中广泛运用自由作文法, 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尽可能写满一张白纸, 或利用音乐等其他媒介来促进自由写作, 或尽量写出与题目有关的所有想法。也可以采用探索作文法, 教师提供一组材料, 如图片、实物、情节、观点、信息、影片等, 或设计一种两难情境, 让学生自由发表个人的探索意见, 去发现意义, 探索自己的直觉。从大的方面来看, 作文教学强调智能训练、个性表达、创造性表述;写作形式力求多样化, 包括快速作文、开放型作文, 实用作文, 即使是命题作文, 也要多渠道、多风格、多姿多彩。小学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他们会用不同于成人的视角来看世界, 这是一种美妙的东西啊!世界在他们心目中是如此得不同, 不要给他们一个我们自认为的标准答案。孩子们的世界是如此真实、如此美丽, 让我们一起维护这种美丽吧。

四、创造原则

美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阿诺德认为人才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创造, 我们认为作文教学的最高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创造力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人格。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活动, 作文教学要在扎扎实实中锤炼基本功, 在不断提高写作技巧和方法的基础上,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包括永不满足的进取心、强烈的求知欲、坚韧不拔的意志、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精神等。

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质:发散、质疑、想象、求异、变通、独创。针对作文教学, 发散意味着思维活跃, 质疑产生矛盾与问题, 想象建构文章思路, 求异变通是手段, 独创是目的。在上述六个特质中, 想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想象的培养要始终贯穿于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例如, 我们在教学中重视从汉字的表意中建立想象、从古诗词的意境中建立想象、从故事的描绘中建立想象、从动画的场景中建立想象、从音乐的背景中建立想象、从艺术审美中建立想象……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激发了兴趣, 写作热情自然高涨起来, 文章的思路也就新颖独特了。

把握教学原则 开展探究教学 篇3

【关键词】 科学探究;设计模式;原始概念;合作与交流

当前,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改变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那么,初中物理应该如何开展探究式教学呢?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开展探究式教学是否有一些原则可遵循呢?这些问题困绕着一线的教师。为了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进行了研究。本文试图阐述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应该有多样化的设计模式

一说到探究式教学,我们常常就会想到发现式的教学法。想到的往往就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步骤。尽管可以强调说不一定包括上述所有环节,但探究式教学就只能是发现式的吗?探究就只有这样一种问题解决的模式吗?实际上,探究式教学有多样化的设计模式。从自主获取的信息的现成程度来分,“新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任长松先生将探究划分为两大类:即接受式探究与发现式探究。

在接受式的探究教学中,信息由学生主动从现有资料或现有资源(如从图书馆、互联网等)中直接搜集或向有关人士直接询问,所搜集到的信息是现成的,顶多只需略加整理即可。

在发现式的探究教学中,没有现成信息可以直接搜集到,而必须由探究者经过观察、实验、调查、研讨等活动过程,通过整理分析来获得或发现。如:

例1:观察自行车。(侧重观察的探究)

在学习摩擦力和简单机械时,我把一辆自行车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哪些部位增大了摩擦?什么部位减小了摩擦?哪些部位利用了杠杆,哪些是省力的?……

例2:设计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侧重动手解决问题的探究)

例3:探究导体的电阻与什么因素有关?(典型的实验探究,属于变量定性分析类)

例4:研讨:能量是什么?(侧重概念澄清的探究)

从以上范例中亦可以看出,发现式探究也有多样化的模式。如观察、实验、问题解决、变量分析、概念澄清等。

在以上这些模式中,哪一种模式最好呢?笔者认为任何一种模式都是好的,也可以说都是不好的。只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同时又适合于自己的教学特点和自己学生的实际的模式,无论它是新的还是旧的,洋的还是土的,流行还是不流行的都是好的。因为模式是为教学服务的,所以我倡导教师构建适合自己以及自己的学生实际的探究模式。

二、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关照个体差异

《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满足每个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而事实上并非只有好学生才有能力开展探究,因此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探究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在小组合作开展探究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们的行为,要注意引导学生,让每一个人都对探究活动有所贡献,让每一个学生都分享和承担探究的权利和义务。当然,对于某些有特殊学习困难的学生和那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我们则利用其他时间,采用不同方式,在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的基础上,给予他们一些专门适合他们水平和需要的探究任务。

三、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展现学生已有的个人知识和原始概念,引导学生积极反思

八年级学生有自已的见解和经历,尽管有些原始观念十分粗浅甚至是错误,但他们往往也是有根有据的,是建立在直接观察和具体经验的基础上。例如,他们总认为物体之所以不停地运动,是因为有力维持着它们的这种运动;重的物体一定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物体之所以能停下来或保持静止是因为物体受到阻力的缘故;他们头脑中的“力”是由他们的小拳头所表达出来的,能击倒坏人的力气和力量;他们还认为能量是一种可以储存、使用、耗完用光的东西,如煤、石油、食物等;他们也知道惯性,不过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比如他自己的自行车刹车后还能向前滑一段,这时自行车就具有惯性;他们还有极其朴素的分子运动理论的知识,他们认为饭和菜的分子都在运动,因为闻起来好香,糖的分子也在运动,因为吃起来好甜,不过白开水的分子就没有运动了。这些观念也的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学生所感知到的关于身边物理世界的许多现象,学生们重视自己的这些原始知识,这些个人知识对他们来说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而且是活的知识。

四、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即学生之间的相互倾听。在整个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经验背景的差异,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探究者的共同体中,这种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探究者在相互倾听中,明白了对同样的问题别人也可以有其他的不同解释,这有利于他们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

第二: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各自的想法、思路被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

第三:在讨论中,探究者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

第四: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构建出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

第五: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各单个探究者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

教学计划制定原则 篇4

教学计划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文件,是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组织教学过程,检查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依据。教学计划是中职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总体设计,是学校组织教学、实施教学管理、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根据教育部下发的[2000]2号文件《关于制定中职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结合我校历年中职教学的实践,特提出制定或修订我校中职教学计划如下原则:

1.适应性原则

专业设置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教研组系要在广泛调查相关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其对中职人才规格的需求,积极引入行业标准,确定专业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能力-素质-知识”比例协调、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逐步形成能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群。

2.全面发展原则

教学计划的制定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使全体学生实现“德、智、体”全面和谐的发展,正确处理好行为与思想、能力与知识、实践与理论、学习与健康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培养规格的实现,同时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充分体现中职教育的本质属性。

(1)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体系,安排必要的思想政治课程、健康教育课,同时还要促进各类课程和教学环节同德育的有机结合。

(2)体现教学为主,保证学生的业务学习。

(3)重视体育课教学,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

(4)结合实习安排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适当的校园建设和社会公益劳动。

(5)将学生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非智力素质,使之成为学生正规课程的延伸。

3.以就业为导向原则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出发,立足于电子业和当前工程技术发展的水平及现实条件,首先必须满足毕业生第一岗位任职的基本需要。教学内容应以常规技术、成熟技术为主,以生产第一线正在使用和近期可能推广使用的技术为重点,兼顾专业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4.整体优化原则

在满足毕业生第一任职岗位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按照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要求,优化专业结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科技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结构体系,同时培训开发适应工程技术在近期内发展的能力。在保证学生掌握专业和专业方向的核心能力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一切可利用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适当拓展专业面,全面提高人才素质,使学生的能力、素质、知识结构得到整体优化。

制定教学计划要清晰地界定各门课程的地位、边界和目标。在满足毕业生第一任职岗位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要从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出发,考虑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更新课程内容。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上有所侧重,形成特色,使有限的学时资源和其它可利用的有限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努力实现整体教育效益最优化。

5.以职业能力为中心原则

中职教育必须体现以职业能力为中心。教学计划要贯穿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要构建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

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主动争取企业参与。应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讨论和论证,使教学计划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又能体现企业生产的实际需要。

制定教学计划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规格设置课程,课程内容应突出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基础理论的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的重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同时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行为能力。各类课程都要精简理论的推导和授课时数,加强各种实践性教学环节,注意能力培养。

6.实践性原则

制定教学计划要充分重视中职教育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特点,构建适应专业需要的实践教学体系。从培养能力出发,合理安排习题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创设工程实践环境,保证工程实践训练时间,明确规定实践内容。在教学环节上,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要突出本专业常用的实验和检测技术、常规的工艺操作和常规的工艺设计,注重应用性、工艺性及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以保证毕业生上手快的特点,同时注意安排建筑业近期推广采用的新技术方面的实践训练。

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学时一般不应低于总学时的40%(公共课25%左右;职业理论课35%左右)。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的学时,增加实习实训学时,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使学生获得较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7.规范化与可行性相结合原则

培养目标、规格要求、学习年限、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环节的比例等要服从统一规定,体现中职教学计划的规范性。各专业的教学计划应根据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实际,在保持核心课程相对稳定的基础上,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或有关的教学内容。对市场变化保持一定的敏感性,及时体现科技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成果,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和教学计划相对稳定性的关系。

根据学校切实可行的具体条件来安排专业内容的侧重面、课程设置、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等,随着教学改革的进展和教学条件的不断

充实完善,对教学计划进行必要的修订,逐步达到规范化和可行性的统一。

8、几点具体意见:

(1)、三年制理论教学总学时为3000学时左右。

(2)、学期教学总周数统一为20周。理论教学周数统一为每学期15周(不含期末考试复习1周)。

(3)、公共课与专业课时数比例约为4:6。

(4)、几门公共课程的安排:

语文:第一、二学期每周4节;第三、四学期每周3节。数学:第一、二学期每周3节;第三、四学期每周2节。英语:第一、二学期每周3节;第三、四学期每周2节。政治:每学期每周1节。

体育:每学期每周1节。

音乐:每学期每周1节。

健康教育(法律):每学期每周1节。

第四学期安排就业指导每周1节。

(5)、第三年毕业班安排顶岗实习。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篇5

为了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孔子在建构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同时,积极探索,在教学方法论上颇有建树,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和方法,为中国古代教学理论的发展揭开了新篇章。

孔子在长期从事私学教育活动的基础上,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首先,关于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他的经验是:

1.[启发诱导];

2.[因材施教]

其次,关于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孔子在长期指导学生自学的基础上,积累了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

1.[立志有恒,锲而不舍];

2.[虚心笃实,不耻下问];

3.[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4.[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教——启发诱导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最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倡并运用启发诱导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教育家,孔子的启发诱导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早几十年。

在孔子看来,学生掌握知识是一个主动探索和领会的过程。因此,他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其至理名言是: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由此可见,孔子提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住讲解问题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当学生思考问题已有所得,欲表达又表达不清楚时,教师要给以及时的启发,这里关键的问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否则,越俎代庖,搞填鸭式,满堂灌,代替思考和表达就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败。这是孔子强调的启发诱导教学原则的第一层意思。孔子强调启发教学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启发诱导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逻辑推理能力。

孔子的启发诱导运用的非常成功,很受学生欢迎。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教——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亦是孔子运用得最成功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孔子善于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和教学。

孔子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个成功地运用因材施教的伟大教育家,但“因材施教”的命题却是由宋代的教育家,理学的奠基人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在总结孔子教学经验时概括而成的。他们说:“孔子教学,各因其材”,后来南宋的理学家朱熹在给《论语》作集注时,再次重申了这一命题,这就是“因材施教”的由来。

孔子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

他首先承认学生在个性与才能上的差异。孔子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往往能够一言以蔽之,比如,他说:“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彦”。

孔子了解学生所用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和谈话法,这两种方法至今仍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时所采用的最经常、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了解学生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是教师进行教育工作的先决条件。

了解学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学生。孔子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

在发挥学生的特长上,由于孔子教导有方,在其私学里,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上各有其材。

在孔子从教的四十余年里,先后就教于他的弟子有3000余人,其中涌现出72贤人。“72贤人”的出现,除了有他们个人的先天素质、主观努力和当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外,不能不说是孔子的教导有方。

因材施教不仅表现在因势利导,发挥学生的特长上,还表现在克服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促进其正常发展上。在克服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即补偏救弊上,孔子做的也相当成功。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立志有恒,锲而不舍

孔子晚年总结自己的治学经验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以切身的体会教育学生要有高远的理想,要“志于道”、“志于仁”、“志于学”。孔子认为立志对一个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的,没有理想,没有志气就等于没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所以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其志也。”孔子不仅鼓励学生要立志,要树立高远的理想,而且还告诫学生“立志在于有恒”。他说:“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他经常以流水、筑山和平地威为例阐发这个道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极言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短暂,暗示学生一旦理想已定,就要争分夺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去实现它,践行它;“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履一篑,进,吾往也。”则进一步解释为学成败的一般规律,即大功告成与否完全取决于学者的决心和意志。所以当冉求说:“非不说(通悦)子之道,力不足也”的时候,孔子严厉地批评他“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汝)画。”及以力不从心为借口而放弃学业,是画地为牢,半途而废的懦夫行为。

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虚心笃实,不耻下问

孔子认为,学者治学必须有一个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能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虚心笃实还包括学者治学应持有的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孔子告诫弟子,对古籍文献,对客观世界,对人伦社会关系应该做公正的评说,他反对学者治学过程中过多的妄意猜测、专横武断、固执己见和惟我独尊、自以为是,因而提出治学四原则:“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要做到虚心笃实,践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四原则,就是不会则问,不知则学,不仅要向高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且还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即“敏而好学,不耻下”。孔子本人就是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典型。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首次将学与问联系起来,这就是“学问”一词的由来,学与问相联,揭示了人们探求知识的途径与规律,对指导学者治学是大有裨益的。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学思结合,学思并重

孔子认为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笃实固然重要,但无论是通过学习书本知识获得的间接经验,还是通过向别人请教所获得的直接经验,都必须经过头脑的认真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学思并重。

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认为学是思的前提基础,不学而好思,虽知不广矣。思离不开学,同时,学也离不开思,思是学的升华和提高。孔子认为,如果只记诵一些现成的知识结论,而不经过思考加以消化理解,就会茫然无所得;相反,只凭主观思考,而不通过实学获得新知,也将陷入空疏的危险,阐发了学与思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辨证关系。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孔子则现身说法,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在指导学生以学为基础的同时,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孔子提倡: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要求学生在感知活动中做到“视思明,听思聪”,力求感知正确,达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孔子尤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归纳、逻辑推理的能力,能够“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等,这些教学法,尤其是“疑思问”,在教学中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仍然是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欲着力解决的问题。孔子论教学原则与方法:如何学——学行结合,学行并重

孔子强调力行,要求弟子们把学到的政治、伦理道德教育的知识付诸实践,达到“学以致其道”。在文化知识的传授过程中,孔子同样强调学以致其用。但是在学与行的关系上,孔子并不片面的强调行,而是要求在实学的基础上,在学到的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孔子所强调的行,不仅指对所学知识的实行践履过程,而且还包括对学习行为的复习、练习的过程,如“学而时习之”、“温固而知新”等。

孔子在指导学生治学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十分丰富,不仅包括以上所提的几点原则、方法,还包括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精神等。孔子提出学习必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别人要求他学习变成学生自己要求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等,可以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最早提倡愉快教学的人。孔子论为师之道 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一

[强调做教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

孔子一生热爱学生,忠于教职,在教育这片芳草地上辛苦耕耘,硕果累累。当弟子们问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他回答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种爱生忠诲的精神构成了师生关系的基础。

孔子把“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联系起来,把“学而不厌”作为“诲人不倦”的前提。

孔子所讲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对教师自己,为了教育好学生,就应该不断地学习,获得新知。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典型的终身教育思想。二是对学生,要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并不知疲倦地为他们工作。

孔子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这种“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勘称“万事师表”,后世楷模,即便在今天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值得大力赞扬。孔子论为师之道:之二

[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如何看待学生的成长发展的问题上,孔子提出“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的著名论题。作为一名与时俱进的教育家,孔子看到了历史的发展,时代在前进,“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是历史的必然,他鼓励学生一定要积极进取,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敢于并最终能够超过自己的老师。孔子正是由于有这种虚怀若谷的豁达胸襟培养了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这些人在春秋战国之际遍布中原南北各地,就象燎原的星星之火,点燃了百家争鸣的把把火炬,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孔子论为师之道 之三

[提倡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篇6

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本工具,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要想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那么识字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学习语文的规律和汉字本身的规律而进行,并且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音、形、意统一原则

汉字是由音、形、意三个基本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学生识字不仅要会读字音,还要识记字形,理解字义,只有三者有机地结合,互相联系,互相沟通,才能达到见形而知音义,听音而知义形,表义能辨字音写字形的效果。

(二)教学方法形象直观的原则

小学生的基本思维特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为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也就是说形象思维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所以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应以形象思维为主线,把识字与熟知的事物相结合进行直观教学。一般地说,入学前儿童在识字方面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的脑海中已经掌握了一两千个与事物相对应的文字,这为识字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实物、图片、课件、语音、动作、模型等等进行直观教学,使文字与学生熟识的事物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事物,让学生的眼、耳、鼻、舌、手等感官都参与获得知识的实践中,从而获得清明确的概念。

(三)同音、近义、形近字的区分原则。

在学生的习作中,同音字、形近字张冠李戴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了防止学生写错别字,就必须帮助他们区分同音字、近义字和形近字,也就是在字的音、形、义统一背景上,突出比较差别细微的部分。音同形异的如“工”和“公”,“在”和“再”等,教学这类字时要结合课件和词句,着重从字义和字形上分析比较,说明各有各的用法。音同形近的如“像”和“象”,“跟”和“根”等,学生更容易混淆,教学这类字时要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课件分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并且要多种练习:组词、扩词、填空、造句等等进行辨别。

(四)识字与写字相结合原则。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因此,写字和识字的关系非常密切。写字的过程就是熟悉掌握字形特点、笔画、笔顺、结构和书写方法的过程,教学生写字不是为了写字而写字,是为了掌握字,使用字。学生的空间辨认能力差,识了字,如果不指导他们书写就会遗忘。因此,学生在初步掌握字的音、形、义以后,通过写来巩固识字。这样,识字和写字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从而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五)识字与听、说、读、写相结合的原则。字词只有落实到文章中以后,才能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学生识了字以后,就要指导他们认真反复地朗读课文,要求眼、口、脑并用,一边读,一边思考,把每个字音读准,把句子的意思真正弄懂。这样,生字在朗读中反复出现,也得到了巩固。在讲读课文中,也要有意识地结合讲词和句,用正音、辨形、释义的方法复习生字。复述课文时,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字词。

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运用词语口头或书面造句,随着学生识字量的逐步增加和语言的不断丰富,可以指导学生在看图说话的基础上,练习观察图或事物,写词语,写句子,写短文,写日记等。

识字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公差原则”的教学体会 篇7

公差原则有独立原则和相关要求, 相关要求主要分为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那么, 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之间有怎样的联系?过去一直采用传统教法, 教师举例, 做出图形, 详细地向学生解释公差原则的一些术语及公差原则的含义、分类, 可对于技工学校学生来说, 普遍反映相关要求这部分内容难理解又容易混淆, 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逐渐摸索出一种绘图分析与列表对比相结合的方法, 使学生感到形象、易懂, 现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与同行们切磋, 具体实施如下:

1 给出相关术语的定义

要掌握好公差原则, 首先必须正确理解公差原则所涉及的术语。以轴为例, 要给出作用尺寸、最大实体尺寸、最大实体状态、实效尺寸、最大实体实效尺寸等术语的定义。教师在讲授的这些术语中, 必须强调指出, 轴的最大实体实效尺寸是指当被测要素处于最大实体尺寸和形位误差达到最大值时的体外作用尺寸。学生理解这些概念后, 教师再进行归纳总结:

轴的作用尺寸=轴的实际尺寸+形位误差;轴的最大实体尺寸=最大极限尺寸dmax;轴的实效尺寸=最大极限尺寸dmax+形位公差

2 给出公差原则的定义及分类, 逐个举例绘图讲解

在学生掌握了重要的概念之后, 再给出公差原则的定义。公差原则分为独立原则和相关要求, 相关要求主要分为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对独立原则、包容要求和最大实体要求分别举例绘图分析。

如图1所示, 先解释独立原则的定义, 该原则要求销轴的实际尺寸与形位误差相互无关, 必须分别满足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要求。然后向学生提问:该销轴的尺寸加工范围是多少?形位公差要求是多少?

如图2, 先解释包容要求的定义, 举例绘图分析销轴的作用尺寸不超过边界尺寸, 也就是最大实体尺寸φ2O。紧接着一边绘图, 一边分析提问:“在边界尺寸范围内, 当销轴取最大极限尺寸φ2O时, 该轴的直线度公差为0, 那么, 当销轴取最小极限尺寸φ19.97, 该销轴的最大允许直线度误差为多少?”从而引导学生回答。

同理, 按照相同方式分析图3。并对图2、图3进行比较, 分析图3时, 必须对学生强调:当销轴的直径为最大实体尺寸φ2O, 其形状公差 (直线度公差) 为0, 当销轴的直径偏离最大实体尺寸时 (即:销轴直径<最大实体尺寸φ2O) , 才允许有直线度误差存在, 但不能超过φ0.006, 即使销轴的直径均为最小实体尺寸φ19.97时, 其直线度误差仍然不能超过给定值φ0.006。

按照以上方式, 继续分析图4的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要求是指被测要素或 (和) 基准要素偏离最大实体状态, 而形位公差获得补偿的一种公差原则。该原则是知识难点, 要对学生重点分析, 当销轴取最小极限尺寸φ19.97, 该销轴的最大直线度误差可达到φ0.04, 比图样给定的形位公差值φ0.01要大, 因该销轴此时仍然在边界尺寸φ20.01范围内, 属合格, 此时该销轴尺寸有0.03的余量补偿给了形位公差。

还要特别提出的是, 我在课前先准备了一个小黑板画一些表格, 如表1所示, 在分析完每一种公差原则之后, 立刻叫学生上来逐项填写相应内容, 巩固知识。

通过以上的绘图与分析, 以及运用表格对比, 各种公差原则的有关内容就显得更有条理性, 使学生一目了然, 很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3 结合应用, 归纳小结

讲述各种公差原则的不同应用场合, 可协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所学知识, 加强记忆,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分析、对比和举例绘图的方法, 向学生讲解:对于必须满足较高运动精度要求的配合、满足密封性要求 (例如活塞与气缸套的密封) 、形位精度要求很高, 而尺寸精度要求较低 (例如印刷机滚筒、测量平台) 等场合, 均采用独立原则。包容要求主要应用于保证配合要素严格的性质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用于能满足配合要素互换装配的功能要求, 保证相配零件的自由装配。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 最后还要注意帮他们理清思路, 对公差原则的实际应用列表进行归纳总结 (表2) ,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讲授时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绘图分析与列表对比相结合的方法, 能使内容简洁凝炼, 系统性好, 减少了学生掌握抽象概念的困难。由此可见, 采用这种教学法, 学生易于接受,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胡荆生.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0, 6.

[2]金俊.浅论对比表在≤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衡阳市职业技术培训学会.2001, 6.

英语阅读教学的原则 篇8

一、 真实性原则

阅读教学的真实性包括两层意义。第一,阅读材料的真实性。阅读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际需要,从现实生活里面选择文体多样,适合学生的语言水平,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阅读材料。第二,阅读目的的真实性。在真正的交际过程中,阅读活动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阅读的目的不同也就需要不同的阅读方法。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阅读的目的性首先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不同的目的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阅读的目的还要体现在练习的设计上,要通过阅读练习帮助学生实现阅读的目的。

二、 选择适当的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择除了遵循真实性的原则,以及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感兴趣之外,还有考虑文章的难度,思想性,知识性和多样性。影响难度的因素很多,概括地讲包括读者因素和文本因素两大类。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需要三个方面的知识: ① 语言知识; ② 百科知识; ③ 语篇知识。这三个方面是读者能够顺利阅读的基础。文本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文本的语言本身; ② 语篇结构; ③ 内容的主题; ④ 文章中是否附有图表﹑地图﹑照片﹑插图等各种有利于阅读理解的视觉辅助内容。思想性和知识性也是在阅读材料的选择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选择阅读材料,还要考虑文章的多样性,要选择多种内容,多种文体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机会体验各种内容和文体的阅读过程,认识各种文体的特征,了解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

三、 课内课外结合,精读泛读结合,增加阅读量

阅读课的宗旨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但需要陈述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反复操练,促使陈述知识向过程知识转化,让过程知识达到自动化,以增强短时记忆的处理能力。阅读教学有精读﹑泛读和快读三种。精读解决阅读的准确性,其特点是高质量,通过精读学生可以巩固与扩展词汇,语法及语篇的知识,提高分析性阅读的能力。泛读解决阅读的流利程度,侧重扩大阅读量,通过泛读学生可以增强语感,提高综合性阅读的能力。快读主要培养各种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其特点是高速度。精读泛读快读三者相辅相成,精读是泛读的基础,泛读是快读的基础,而快读可以使泛读更广泛,使精读更深刻。因此,提高阅读能力的任务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目前,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精读,轻泛读和快读的倾向,导致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这不仅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而且也使得学生的语言输入量严重不足,影响了学生总体语言水平的提高,导致听说写的技能也在低水平上徘徊。因此,我们在加强精读和其他环节教学的同时,还要切实抓好泛读和快读教学,坚持“精﹑泛﹑快”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

四、 处理好阅读速度与准确性之间的关系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的要求首先是理解,然后是速度。评价阅读能力的标准是阅读理解的准确性和阅读速度。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指阅读理解的准确度和深度,阅读速度则是衡量阅读流利性的主要标准,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的,准确中要有速度,速度中要有准确。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之一。首先,阅读的根本目的是理解,所以阅读速度亦为理解速度。理解是重要的,一味加快速度而不理解是没有意义的。其次,阅读的速度和准确性也要根据阅读教学的目标来决定。精读,泛读,速读三种阅读形式的教学目标不同,对于速读和准确性的要求也就相应地有所不同。另外,学生处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于速读和准确性的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总的来说,学生在理解能力差而阅读速度慢时,应加强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和一般阅读技能的训练,充分挖掘潜力,提高阅读效率。低于自己速度潜力的慢速阅读往往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不利于抓住关键句群,从而难以做到尽快尽好地完成老师读前布置的阅读任务。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理解能力范围内尽量提高阅读速度。

五、 培养学生语篇结构意识

在教学中要教不同的文体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即文体的结构和语篇的组织形式。不同的文章,如寓言﹑故事﹑科技文章﹑报纸﹑诗歌等都有不同的结构形式。从语篇角度出发,注重段落结构,纵观全局,易于获得总体信息。

六、 培养阅读技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声读。要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使学生能够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

(2) 指读。有的学生习惯于用手指或钢笔指着文字,逐字逐词地读,这样学生会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要培养学生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阅读的习惯。

上一篇:家庭教育七种有效方法范文下一篇:目标责任考核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