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课教学总结

2024-08-03

素描课教学总结(共10篇)

素描课教学总结 篇1

《素描》课教学总结

本课程选用教材《素描基础教程》,是中高职动画制作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性课程,通常开设在新生开学第一学期。计划总课时36学时。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一、授课内容

本课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要完成石膏几何体、静物素描、石膏头像以及速写等的绘画学习,通过《素描》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文艺修养和鉴赏水平,使学生掌握素描(包括速写)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坚实的造型能力,从面准确、生动、深刻地表现对象,整体教学活动将围绕着主题“造型能力的训练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本课程为学习专业、进行创作以及将来提高动画设计方面打好基础。

1、石膏几何形体写生:

通过对几何形体的研究和写生、建立空间体积的基本概念,认识和掌握客观世界中一切形体的多样性结构原理、物体在空间中体积构成和光线在物体表面散布的一般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具体对象的体积特征、结构特点、透视现象的明暗层次形成的规律。

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能运用线条或明暗调子准确地表现对象的比例、结构、体积、空间和相互之间关系。共用18学时。

讲授要点:

(1)素描的概念、学习素描的方法、工具的性能和特点。(2)几何形体研究的目的意义,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物体的三度空间、透视关系、线条、明暗造型的一般规律。(线条的方向、长短、粗细、虚实、明暗的五个基本调子与具本光源照射下实际对象的关系)。

(4)各形体的结构规律。(5)画面构图的一般要领。

2、静物写生:

通过静物写生练习,了解静物组合的一般要求,掌握组织和布置静物的一般方法。

探索形体结构特征,色调变化及质感、量感的一般规律,以确立调子的任务,仅在于表现空间及对象各种调子总的关系,逐步掌握素描的全面因素,提高构图和造型能力。

按照正确的作画方法和步骤,根据每个作业的具体任务、充分运用线条和明暗,准确地表观对象的光线、色调、空间、体积以及质感、量感等的特点,使画面成为艺术的整体。共用6学时。

讲授要点:

(1)静物写生的目的意义、静物组合的基本方法。(2)色调基本概念、色调的层次,黑白灰的组合。(3)以明暗为主的全因素素描的表现方法。

3、石膏像写生:

教学要求:

通过石膏像的写生,掌握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学习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艺术表现方法。

理解所描绘的对象的基本特征,整体观察对象,掌握局部和整体统一的主体造型的基本方法,准确地表现具体对象的比例、动态、性格特征。共用4学时。

讲授要点:

(1)石膏像写生的目的意义、塑造内容的介绍及其作者艺术手法的分析。

(2)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和表现。(3)石膏素描的一般技法。

4、速写(以人物半身像写生为主):

教学要求:

选择在处理上比较容易显现内在特点的对象,摆姿势时注意使动态和手势都尽可能表现出对象的具体特征。注意对象由于种族遗传、生活经历、年龄、性别等的差异表现出各自的外貌特征;注意通过对象的言行、动势、表情等,进而探索对象思想感情,生动地表现出具体人物的形象。

强调手和衣褶的研究,掌握手的结构和表现手法,衣褶的造型规律,衣褶要表现出内在的人体结构和织物的质地、色调。共用8学时。

讲授要点:

(1)人物半身写生的构图特点,(2)肖像画的一般要求,半身体态的生动自然与脸部、手部的刻画。

(3)分析、综合、概括、取舍的目的与作用。

二、学生分析

1.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2013级信息传媒系13高

4、高

5、高

6、中3班,机电工程系13高职

5、中职

2、中职3班,电气技术系13高

1、高2班,汽车技术13高职

2、中职4班的学生。学生通过一学期的基础课学习,已经接触到基本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自主学习和观察能力比较强,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2.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基本了解学习本门课程对以后学习专业课的重要性,但对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认识很模糊,缺乏深入的了解,有的学生还没有完全正确地表现对象的结构、体积、空间和相互关系。因此,教学活动必须针对学生的素描水平,引导学生提高观察力。

3.一些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了解不够,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独自思考、分析事物,总结经验,从而激发学生技能成才的热情和信心。

三、教学方法手段

1.设计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快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专业情感,培养学生细致、敏感的观察力和灵活处理画面的技能,使学生学习丰富的表现技法。2.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通过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认识和掌握光线在物体表面散布的一般规律,能运用明暗调子正确地表现对象的结构、体积、空间和相互关系,掌握人物造型的基本规律,学习塑造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的艺术表现方法;

(2)作品示范:直观地将绘画的知识、技能有序完整地展示给了学生,便于讲解难掌握的知识点;

(3)课堂讨论与集体讲评:师生、生生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真诚地沟通,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帮助学生找到个人作品与同学作品、个人作品与名家作品之间存在的差距,并制定出完善自我作品的具体措施;

(4)行为引导教学法:通过学生直接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任务驱动式教学:创设任务情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6)学生作业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素描技巧。

四、课程目标的达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直观鉴赏与实践操作的教学活动中,通过练习、讨论、分析、认知等,掌握正确的素描表现形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以及对客观神态的表现和主观意念的表达等艺术语言和手段的熟练运用。通过对形式的探索,掌握各种形式构成的规律。

3.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勤学苦练的职业意识,激发学生职业情感、爱岗敬业的意识。

本课学习评价标准分为认知水平评价和运用能力评价。认知水平分为“理解”、“掌握”两个层次。平时成绩占50%,期末成绩占50%。

五、教学组织实施

在教学的实施上,我根据大纲的要求,有理论的讲授;讲练的结合;教学中,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积极参加教研,注重教学的理论研究与实施,课程内容,主要采取讲练结合、启发式、直观教学、教学做一体、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方法运用于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习题课;单元课题作业展开教学,同时根据任课班级的情况不同,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承接本课时,我主动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利用业余时间强化练习,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并积极与班主任联系,及时沟通学生学习情况。

六、教学反思

素描是以训练绘画技巧、造型能力,研究造型规律为主要目的,培养学生观察力、鉴赏力和表现力的一门课程。

本课讲授中注重从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通过演示、观察和独立分析得出结论。这样既便于教师教,又便于学生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束缚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的发展,而该课为学生构建了一种愉悦和开放的学习环境,设置情境自然而然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从而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做到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在交流和合作中主动构建知识,发展多种能力。仔细研读教材,将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遵循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原则。当然还是有一些学生有不良的学习情绪,特别是基础较差且记性较差,经常忘记带素描纸的个别学生等等。对此我在课上也会找一些优秀名家作品和画家成长历程和学生分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抵制情绪,并积极与班主任沟通。因此从整体教学效果看,该课较好地完成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教学目标。

以上是我的教学总结,总结过去,反思自己,我一定加强学习,虚心请教,注重理论学习,并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自身综合能力,进一步通过教学质量。

由石膏几何体到静物素描的过渡教学

素描入门一般是从石膏几何体写生开始。石膏几何体结构简洁,容易把握。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石膏几何体的体积塑造、空间表现等基础性技法,才能进入第二阶段的静物写生。

静物是许多形状各异的几何体组成。不同材料的静物,所要表现的质感是不同的,不同色彩的静物,它们要表现的明暗调子也不一样。因此,在由石膏几何体写生向静物素描转变的过程中有必要进行过渡性的写生训练,可以分为三段进行。

一、兴趣引导,雅谷共赏

在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最后阶段,教师可适当插入一两个形体结构简单的静物与古迹几何体摆放在一起写生。注意摆放物体的整体效果,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气氛,可以是一只古色古得的陶罐,搭配两三只苹果等,尽量激起学生作画的欲望,让其有一股立即手画的激情。

二、耐心分析,循序渐进

任何简单的静物都比石膏几何体难表现,而学生接受的知识又较少,这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几何体中学到的知识与静物写生融会贯通。例如:一只上了釉的土红色的结构,分解成若干个直径大小不等的圆,要求学生像画石膏几何体样,画准每个圆的透视,坛子的高度、宽度,可以用石膏几何体的画法去画准它们之间的长、宽、高比例关系,最后把这些分散的结构,进行切割连接,就能很准确地画出泡菜坛的形体结构。学生对新的写生对象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急于表现的积极性,但要把新知识转化为熟练的技能,必须有一个过程。因此,在安排静物的难度时,在循诹渐进,教师要多作示范写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三、角色转换,主次分明

在写生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要把把握侧重点,以静物为主体,配以石膏几何体穿插,让学生从心理上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时的教学要求是静物的形状结构准确到位,空间的虚实表现有层次,不同物体的质感塑造能传达出它们各自的材质和重量感。在表现意识上,学生要进入到静物素描阶段的概念,为彻底地摆脱石膏几何体,完全进入静物素描写生作最后铺垫。

从石膏几何体到静物素描的过渡教学,其实是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轨迹,是一个探索前进的过程,做好了这阶段的过渡教学,就等于为今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素描,可以说是美术课程中基础的基础,而它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这些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让学生学好素描,除了教师自身应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也要有科学的教学方法,使技法和理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以下,则是我在素描教学中的些许体会:

一、素描教学是基础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为目的。

不管什么风格的基础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对素描造型诸要素各有不同的侧重而已。我认为在基础素描教学中应本着现实主义的原则,要求用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作品应以客观物象为依据,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根据对物象的认识和感受,艺术地表现一定环境与光影下的具体物象。学生的主观感受应依据客现物象并受制于客观物象,所谓“艺术地表现”是指概括、取舍、加强、减弱等艺术处理。

素描教学训练要以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为目的,即要达到基础训练所必须具备的各项要求,掌握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应指导学生以客观物象为依据,表现物象的真实,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物象的真实感受。

由于是基础教学,所以,我认为在这基础阶段不应教学生采用“变形”的手法,“变形”容易使学生养成主观随意的习惯。但并不因此反对有些素描对物象的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强调乃至合理的夸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主要的,但学生的主观感受在素描作品的表现力方面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观感受是来源于客观物象的,关键是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

二、在素描基础教学上应抓住两个主要环节,保证学生不脱离严格训练的轨道。

这两个环节是:轮廓准确和注意整体。要求轮廓准确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办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学者最普遍的毛病。要求轮廓准确,可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的作风和求实的态度。这里所说的轮廓准确并不是说要在素描的第一阶段就仔细抠轮廓。我认为第一阶段打轮廓时能做到构图恰当,比例准确,要点鲜明,形象明了,就应该说是轮廓准确了。

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当要求学生在每一阶段都不断使轮廓更精确,特别是要求学生不要迁就轮廓的错误,那种明知有错而凑合了事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础训练中老是犯轮廓不准的毛病,就不能获得物象结构的知识,就会造成不善于敏锐准确地表现物象特征的缺陷。

注意整体是观察物象和处理画面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掌握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作品的质量。因此,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技法时,更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它与学习成绩的优劣和进度的快慢有着直接的联系。

不正确的观察方法,往往是盯住一点而忽略了全局,目的是为了看清楚那个要画的局部,并不作全面考虑,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局部的细枝末节而看不到整体的情节气势。而作画时对物象的观察分析,不仅是为了认识物象,更重要的是为了表现物象。这就要求学生在开始完成一份素描作业时,要根据对物象的观察和感受,对习作的整体效果有一个设想,就像导演拿到剧本就应该在脑中形成这部戏或是这部电影的整体“视像”一样。

整体观察是造型艺术的根本法则,它的实质是便于比较。学生能否把所要刻画的物象整个地控制在自己的视域之内,在处理局部时能否考虑到整体,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提示和强调的重要方面,要让学生养成自觉地进行整体观察的习惯。但这并不是说只强调整体而忽视局部细节的深入刻画。整体和局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不存在纯粹的“整体”,整体的丰富性有赖于对局部的深入刻画。整体——局部——整体,作为习作的整个进程大致是这样,但在深入描绘各个局部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很多小的阶段。应当要求学生在习作的每个阶段都要考虑整体,并为掌握整体而调整整个画面,使每个阶段停下笔来都是一张形象生动的画。所以,掌握整体是对局部而言,在一定阶段必须把主要精力用于刻画物象的整体性特征,有了具体物象的整体性才有提高的基础。

三、在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善始善终。

有的学生开始画的时候积极性很高,新鲜感强,观察力也比较敏锐,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力多少有些迟钝,不能保持一种清醒和整体的感觉来检查画面的表现效果。有些学生则急于求成,时间长了就有一种画得烦厌的感觉。这时,教师应及时提醒学生,不要轻易地把调整修改这一步看作是作业结束时的修饰,而应认真对待,感到有不妥当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决心把它修改过来。

调整修改应本着整体的原则,反复分析研究,反复比较,理解形与神的关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时那种新鲜强烈的感觉来检查画面效果,找出画面与物象之间的差距,检查物象与物象之间的组织结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质量、空间关系是否恰当,主次虚实是否有序。这些因素的调整,主要是想通过反复的校对和比较,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对象和表现对象。

五、在素描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这里所讲的“表现”是说:在素描训练时,应当要求学生用对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发现来不断地激起表现的愿望,激起类似创作的激情。

学生进行素描训练,不仅是描摹现象,而且是艺术地再现。所画的那部分不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构成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要看这部分是否画对了,而且还要看它是否有表现力。要求表现就是要讲究线条,讲究黑、白、灰,讲究概括,讲究画面的构成和组织,要力求形神兼备,要像写文章那样讲究文采,像戏剧那样讲究韵味。要通过表现使素描基本功成为创作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于同一班的学生受教师的影响比较大,要求他们做到风格多样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师不要要求学生的风格必须和自己一样,而应正确地引导、培养那些个性不同的学生,要跟他们共同探讨适合于他们自身的表现方法以及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提醒他们,在基础未打好时,就过分地热衷于“个性”会给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坏习惯,不利于今后的发展。

任课教师:xxx

2014年1月15日

素描课教学总结 篇2

一、写生画构图的安排规律

画面内容主体的范围大小, 应与画幅的尺寸相适应, 物体画得小则不饱满, 画面显得空荡, 主体画得过大则超出画外, 显得呆板逼塞, 布局不完整。

1.主体向安排:在绘画时要考虑人或物带有方向性的部位, 使面向的一侧空间稍大些为宜。

2.表现主体物的画面空间:要考虑物体的形状, 如书中的花瓶、果子、罐子等, 把主体物放置在画面的中心线方显得稳定。

3.画成组物:首先要注意物体之间的主次关系, 在组成主体物与陪衬物的关系时, 应考虑他们的配置关系, 使画面有聚散、有主次, 使人感到均衡。画面的物体之间及联系紧凑, 相互呼应又能统一, 这样就好看多了。

二、观察认识的规律作用

学生在绘画中, 会提高认识物体的能力, 比如说主体陶瓷馆的色调是固有色, 但在此色的基础上, 明暗色逐渐地变化, 水果、杯子的色在光线的影响下不断变化。光线照射到的一面是明部, 也就是白, 没有照射到的一面是暗部, 也就是黑。明暗两部的交界处是“明暗交界线”, 暗部里有色的亮点反光, 物的整体色的最亮点是高光, 色调既淡于暗又深于明的色景中间色, 也就是灰色调, 衬托物体的尾部, 深色就是投影。这样形成了黑白两大部分, 在练习中, 对画面的物体要进行反复比较, 认真观察, 大胆突破, 发挥出自己的绘画个性。

三、透视的认识

透视是素描练习的“中心投影”, 主题是“远小近大”, 远近的对比, 浓淡关系的变化, 用技能表现物体的透视现象, 把物体的高、宽、近、远和结构空间表现出来。

四、形体画法的作用

作画应着手画形体, 定出中轴线及中间的位置, 排列顺序。1.定位。2.找比例, 定中线。3.定出基本形。4.画透视。5.画明暗交界线及投影。6.画暗面。

修改稿:

1.分析黑白关系的处理。2.表现物体与背景。3.线条运用。4.虚实的变化。5.空间感。6.远近关系。7.色的对比。

五、铅笔涂色的作用及上色的方法

陶罐、水果等物体等由于光的照射, 产生了色, 光线越强, 对物的固有色影响越大, 先将暗面表现出来, 同时注重以线条不同的疏密排列表现虚实关系。排列线条表现出的质感, 区分出五大色调和明暗交界线、中间色等, 从明到暗, 一层层地用线或平涂或三叉线的方式画出物体的层次和结构, 线条要有浓淡变化和远近虚实。各个色的层次相互关联, 为一个整体, 才能画出黑白灰, 使画面既丰富又统一, 感受到画面的明快清晰。

六、素描画的作用

优秀的学生素描作品能够唤起人们的心灵, 从而感觉到在那些微妙的造型之中, 富有内在的生命活力, 能得到美的享受, 体现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包含着作品提供给观众的体验。在观察学习生活中寻找和选择最感兴趣的事物, 对学生的造型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从而使作品表现生命, 借物抒情, 追求美好的理想, 所以素描课的教学对学生提高观察和认识生活、开拓思路有着重要的作用。

七、观察的重要性

1.摆放静物如罐子、水果、茶杯组合成的三角形构图, 要求学生坐姿正确, 握笔时姿势保持自然。

2.启发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光线对物体的影响, 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教师讲解明与暗的知识。看罐子的色调是固有色, 在固有色的衬托下罐子的顶部有光线所产生的高光, 底部有反射的光, 果子也是固有色, 并在光线的影响下和罐一样产生黑白两大色调。中间分界线为深色, 弱于暗色又强于亮色的是中间色, 也可称“灰色”。

略论油画专业素描课写生教学 篇3

关键词: 素描;油画;教学

油画是西方传统绘画的主体,而素描更是西方绘画的造型基础。在现今中国的高等美院的油画教学,素描一直担当油画造型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面对扩招带来的学生人数的增大,专业素质的不同,对油画专业的素描教学都提出了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课前的教学准备,设计教学计划,预定教学要达到效果,更要在教学中真对不同的专业素质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

1以造型训练为目地的素描教学

在中国古代绘画大师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提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的观点说明了造型基础的重要作用。可见素描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写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物体的外形特征而加以描绘的最基础的绘画形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目前国内许多考前培训组织盛行,为通过美术考试制定了特殊的极具针对性的培训方法,虽然能通过入学考试,但是学生的造型较低,表现方法又不正确。对于这部分造型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教学中不能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重点训练造型能力和表现方法规范性,从培养良好的写生方法开始,指导正确的观察和表现方法的统一。将培养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眼、手和脑的协调能力作为其教学的指导标准,不求冒进,力求务实,不与他人争高低,努力提升自己的造型素质。正确的把握素描语言能为油画中各个色块的分布及明暗色块的对比提供准确参照,从而为油画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达·芬奇为了正确的表现人体的动态和轮廓以及医学研究,曾亲自解剖了30具尸体,这正体现了西方绘画的严谨态度和理性的思维。所以重点培养这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正确的表现能力也就更为重要。只有在他们初步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并具有初步的造型能力之后才适宜将审美和艺术感受力的培养作为下一阶段素描教学的指导原则。

2以审美和艺术感受力培养为目地的素描教学

对于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的学生在教学上就要以审美和艺术感受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指导原则。因为继承、借鉴和创新是促进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继承、借鉴,便不会有创新,艺术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的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不仅要继承和吸收本民族的艺术遗产,还要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呐,尤其表现为对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题材、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的继承。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指导学生学习、欣赏、研究中外优秀的素描艺术,向大师学习。而临摹和学习研究传统大师的素描是提高审美和艺术感受力的有效途经之一。写实绘画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达到巅峰,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三大巨匠高超精湛的写实功底成为后世画家学习的榜样,其技艺精湛的素描草稿体现了素描对写实油画创作的重要作用。

此外通过欣赏西方美术大师的素描作品和油画作品时,可以发现这些画家的素描风格极具代表性,并且决定了其油画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说素描语言的风格就是油画语言风格的骨骼,决定了其油画作品风格特点的走向,各个时代的大师的作品的风格都可以通过素描来解读。例如法国杰出的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的素描线条简练工整,结构精确,富有节奏感,所以他的油画作品造型严谨、画面精致,色彩华丽而沉稳。通过临摹学习大师的素描作品,可以解读大师的绘画语言和风格,从而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尽快形成成熟的画风,在此基础之上,再突破传统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和个性化绘画语言。有些绘画者没有掌握扎实的功底而直接盲目的学习一些抽象画派等现代艺术,以此来逃避素描基础的不足,结果导致作品空乏无力,甚至不知所云。殊不知其所模仿的现代派大师皆是从临摹写实主义素描大师的作品学起,扎实的掌握了写实的素描和绘画的基础之上,才另辟蹊径,追寻新的艺术之路。例如现代派绘画大师毕加索的抽象画为世人所熟知,也成为后人竞相模仿的对象,然而观摩其早期学习阶段的作品,无一不是造型严谨,画风沉稳,其浑厚扎实的素描功底可见一斑。

有些学生认为临摹缺乏创造性,但是想要成功就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善于借鉴前人的优秀经验。观摩历代绘画大师的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开放学生思维,使学生直接接触到最好的,最优秀的艺术,起步就要高。简单说就是先学习别人的,加以融汇,再形成自己的风格。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大师的作品,提高艺术鉴赏力,通过这些艺术巨匠的作品来直观的感受艺术,从而提高绘画技巧,从而增强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艺术洞察力。

3素描作为独立艺术形态的教学

指导学生一幅好的素描作品本身就是独立的艺术,而它应具备以下的品质:良好的造型能力,优秀的表现技术和独立的思想观念,还应具备理想的形式构图,流畅的线条,准确的形体结构,恰当的表现手法,恰到好处的画面处理,具有欣赏及审美价值。例如达·芬奇的素描观察细致,线条刚柔相济,结构准确,并善于表现光影的微妙变化,这些素描和他的油画作品一样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德国杰出画家丢勒,他以自己的素描为基础建立起一种与自己的性格、追求相适应的个性语言,其素描特点:笔法细致、线条遒劲,具有鲜明的个性品格。[1]许多绘画的大师的素描都被后世誉为绘画艺术的典范,这些大师的传世之作已经使素描脱离了为油画定稿的最初功能,能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门类。

绘画的自我表达能力在创作中就有重要的作用,一幅成功作品不仅可以为欣赏者呈现出画家精湛的技艺,更精彩的是画家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简单的说就是思想性,当同样的技巧出现在两幅不同的作品中,就要通过作品自我表达能力来提高作品的辨识度。绘画的自我表达能力不只局限于油画作品中,在创作素描作品的过程中,以造型为基础,而以表现为目的,则体现了素描的自我表达能力。成功的素描作品以其最原始的状态呈现在观察者眼前时往往比完成后的油画更就有表现力,更能表达作者要传达的信息,因而我们可以将素描作为一种独立的,不为其他艺术形态服务的单一的艺术形态。

在如今科技手段高度发达的影像时代,素描已经失去了昔日记录和刻画的最初作用,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手段,成为艺术家用来表达自我,寻找新的创作之路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因此素描教学不能一味的局限于过去刻板的基础性训练,不能将素描当成简单的基础训练课程,应该将其视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应该突破图像语言的限制,把握素描语言的自我表达,及素描作品的独立性,以素描为表现手段来创作出独立的艺术作品。

综上所述,对于培养油画专业学生的培养,就要以写生教学为主,为学生打下坚实的造型功底,又要通过欣赏绘画大师的作品学习高超的绘画技巧,逐渐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和艺术感受,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之后,再强调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表达,将素描的艺术感染力带入油画创作之中,在创作实践中寻找突破口,走上独立的艺术创作之路。

参考文献:

[1] 张磊石.素描的个性化语言与油画风格的关系[J].活力,2009(2).

[2] 王丽志.徐悲鸿油画与素描艺术探析[J].才智,2011(8).

[3] 冷林,赵力.中国当代油画现状[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3.

[4] 朱柳.点线面在画面形式中的审美价值[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8).

[5] 周慧.素描对写实油画创作的重要性[J].青年作家(下半月中外文艺版),2010(7).

[6] 石小花.素描关系在油画肖像教学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0(9).

[7] 蒋高军.关于素描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0.

素描课教学总结 篇4

1. 2. 画者应具有“真诚、热情、严肃、认真”的作画态度。麻木不仁、玩世不恭是画不好素描的。△

看一眼画一笔是绝对画不好素描的,画素描始终要有整体感受,整体印象,并从中体察不同形象的不同美感特征。分割开的、零乱的、拼凑的局部形象是毫无意义的。△ 我们画的是“素描”,实际上画的是“自己”,是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内在形象和气质的过程,是修炼内功和全面提高画者素质的过程。

睁开自己的眼睛去看、去想、去判断、去领悟,不要企图从别人那里找到答案。

在学习阶段,我们不是要表现自己的水平,而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要提高就必须研究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所以,总是斤斤计较画面的干干净净是很难有什么进步的。△

画素描时,要尽量排除名词概念对我们思路的干扰,否则,素描一定会画得概念,毫无真实和生动可言,充其量也只是一幅名词概念的图解。观察、观察,重要是“察”,只观不察,就是一无所知的瞎画。△

要认真观察,认真的思考和领悟,更要有画家的自信和勇气,儿童在作画时是很有勇气的,他们稚拙的大胆的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没有任何顾虑,我们应该永远有“人之初”的这一点天性„„△ 取得了一些素描技法的表现经验当然很好,但不要成为一种模式到处生搬硬套,甚至形成一种作画习惯。如果这样,所谓的“经验”就会成为画家的大敌和进步的障碍。

学习素描切忌只在素描纸上追求华而不实的表现技巧,它不但无用,而且会使画家变的浮躁、不诚实和不深刻。△

不用功的同学有两种,一种是根本不想学画的同学,他们能混就混,目的只是为了考学拿文凭。另一种是不动脑筋一个劲往下画的同学,他们似乎画得很认真,其实是最不认真的。

心要狂,要有大志,要敢想,但要善于学习,善于向所有的人学习。心在天上,但要脚踏实地。△

对一个画者来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感受的技法就是他最好的技法,也就是说,不同的画者应该有不同的技法。△

素描技法是没有标准的,不存在什么最好的、最高超的技法。

只凭感觉和爱好,没有想法,盲目的画素描,是很难是收获的,应该经常的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克服盲目性的过程,也是了解自己和提高自己的过程。善于总结经验会大大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理论水平。△

画者对形象应有高度的理解力,提高理解力,感觉能力才能相应的提高。否则,所谓感觉也只能是低层次的。

要感受形体造型的力量感和神圣感,注意表现它们的立度和力度。否则,素描形象是软弱无力的。△ 一般人能看到的我们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我们也能看到;一般人能看到的我们有时看不到或不去看,一般人感觉不到的我们却能鲜明的感觉到。这就是画家和一般人的区别。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素描应该画得大气一点,再大气一点,不要小家子气十足!

21. 你画过立方体和圆球体吗?如果你是动脑筋去画的,你应该有很多收获,甚至会得到一把解开形体造型之谜的钥匙。否则,都等于白画。△

22. 看大师的画一定要体会大师的心胸和气魄,不要只看他们是怎么用笔的。23. 说话要简明,不要罗罗嗦嗦,画素描也是如此,用笔越多,内容越少的素描就是越差的素描,所以要学会抓住重点,适可而止。24. 艺术风格的形成是个水到渠成的过程,过早的、硬性的追求个人的艺术风格,只能使自己的艺术走向虚假和矫揉造作。△

25. 画素描时一点不觉得累,画完之后却非常的疲劳,如果是这样,你的素描一定画的不错。

26. 学素描是不断的取,不断的舍,取之又取,舍而又舍;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实相融,以致大智若愚„„ 27. “致远大”“尽精微”,一个是宏观,一个是微观,两者结合起来,完美无缺。但也可致远大而不尽精微,不拘小节,只求大气!28. 画素描也是练“气功”,要使眼、脑、手、思、情、智谐调一致,贯通一气,这个才就是才气。△

29. 看起来很舒服顺畅的素描就是好的素描,它能给人一种清新的自然的气息,过分的追求严谨和细腻只会使人感到乏味。

30. 人类需要游戏,需要玩耍,艺术、绘画除了宣传功能外,也是人类的一种玩耍形式,只是档次越来越高,终于形成了一种专业,形成了一种学问。但艺术家在严肃追求之中,也应保有一种天真和玩耍的心态,不要过于世故和功利主义,这样才能使艺术更加纯洁和可爱。△(注:

素描课心得体会 篇5

在素描教学中强化学生整体意识和结构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画面整体效果的控制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并深刻地、真实地表现对象的空间结构及体积关系。我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遇到两种不良的现象。

一是学生死抠局部,造成局部之间相对孤立,无法很好地衔接,常常是某一局部已经画得非常突出和完整,而其他部位还是空白,导致画面极不完整。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整体意识。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辅助线组织或检查画面:中轴线横量纵向的左右比例关系,水平线推测画面横向的透视变化,垂直线、斜线可比较对象各部位的上、下、左、右关系等,逐步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在表现对象某个局部时,所花时间不宜太长,应逐步转移到其他部位,做到同步进行,使画面完整统一。

二是学生画好物象的大致轮廓后立即上调子,机械、被动地抄袭对象,从不研究对象的内在结构关系,哪里深点,哪里浅点,只是用平涂的调子加以表现,把立体的对象平面化。其原因是由于学生缺乏结构知识。在提高学生结构意识方面,我要求学生面对物象应积极主动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对象的内外结构,研究外部表象的内在成因,做到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建立起结构概念和整体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使他们明白应该怎样去观察分析、怎样去表现。

二、注重多元化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注重学习方法,方法得当可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事倍功半。我认为,要想学好素描,学生必须做到五多:多看、多想、多问、多练、多记。

多看,是指不能光画、死画,而要多看古今中外优秀作品,多看他人的习作,好的差的习作都能给自己以启发。也要多看自己的习作,退后看,换个环境看,画完后挂在墙上反复看,用镜子照着画看等。变换看的角度,可以避免错觉,容易发现毛病。

多想,是指多动脑子,善于思考,善于找规律,多给自己提问题,能起举一反三的作用。

多问,就是虚心求教,多问容易通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前人求学之道,我们要发扬光大。

多练,即多画、勤画速写、慢写、默写、想象画等。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要想获得过硬的造型本领,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吃苦精神。

多记,就是要培养形象记忆的习惯和能力。既要长期持久地积累形象,又要坚持随时随地地默记形象。只有日积月累地下功夫,才能达到招之既来、下笔生辉的自由境地。

三、强调教师示范的针对性

素描训练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应该及时给学生示范画法,学生学起来更形象直观。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每一次的训练目标要明确,在他们作画的过程当中,老师也不能给他们修改示范过多,改多了学生将难于把握自己画面最明显的不足,处于麻痹状态。当学生自己反复修改多次,仍未见起色,在他们最失意、内心十分渴望明确画面前进的方向时,老师及时地立竿见影地帮助修改其不足,将会使学生铭记在心,牢固地掌握。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有时可连续完整地示范全过程,让学生看清完整的作画过程。有时遇到画面整体问题,只需侧重从大处调整整体关系,不必面面俱到示范更多局部。有时遇到画面局部问题,只需稍加调整即可,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样,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示范,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会感到吃得饱,效果好,而不是吃不了、吃不饱。

四、做到耐心与爱心的兼备

素描训练的每一环节力求进步都是相当艰难的,甚至感到乏味或单调。它是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恒心的苦练阶段,不少学生望而生畏,教师应该对他们充满爱心,引导突破各个难关,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可喜之处,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用赏识的目光看待他们,从心理上多予以关怀、沟通,多次帮助其修改画面,讲清修改意见,让学生明白其中的规律和道理,力求更大的进步。

素描课教学总结 篇6

鲁沙尔镇大源学校 美术

张得胜2015-12-19

学习结构素描的步骤与技法

目标:对于一个初学素描的人来说,了解并掌握结构素描的步骤与技法。学习内容:三步教你学会结构素描的步骤与技法 学习过程:

第一步:构图与打形

口诀:整体先行、眼观六路、长线切形、准确肯定、宁方勿圆。需要解决的问题:方位、线造型。

铅笔的使用:一般用3—4B的铅笔,软硬适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比例、透视、结构。常出现的问题,局部打形,死扣边线。

构图原则:普遍情况下为天薄地厚、左右均衡,一般把画面的中心和重心的中点作为画心。

附:打形三步走方法:

第一步:整体的形状,即物体最高、低、左、右的连线。

第二步:单个物体的雏形,即高、低、左、右的连线,确定其位置和大小。

第三步:单个物体具体的形状,包括结构线、明暗交界线、投影线以及衬布的形状。

观察与比较是把形打准的真理。如何避免人的直觉、错觉和感觉,请一定要作辅助线。一,水平线定高低二,垂直线定宽窄;三,关联线定相互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铺大色调

口诀:整体着手、大刀阔斧、胆大心细、亮暗分开、色调拉开。需要解决的问题:素描关系、色调。铅笔的使用:从软到硬。

需注意的问题:虚实、空间、对比、结构、整体感。常出现的问题:灰、花、脏、浮、板。

总结:这一步主观性强,解决的是“体”的问题。很多人画完第一步之后就喜欢个个击破,这样很容易使得画面失去整体感,即花了时间和精力,效果还不好。这一步同时也是提高速度的黄金阶段,先可以大胆的放开的画,但是要控制在你能掌握的范围之内,不然就无法收场。体积的塑造离不开光影,很多人画灰的原因是因为现场的光线很复杂,所以要学会主观处理。画好这一步,停一下,放远处看一看。

第三步:深入刻画与调整

口诀:整体观察、局部入手、精雕细琢、丰富传神、视觉强烈。需要解决的问题:生动、传神、视觉效果。铅笔的使用:2B及以下

需注意的问题:空间、虚实、光感、质感、边缘线的处理、画心的刻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设计素描课中的艺术情境创设 篇7

情境创设是教师根据课堂需要,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在情境的即时体验中更加方便有效地掌握学习内容,促进学习能力和心理机制的发展。

艺术情境与一般课堂教学情境主要的区别在于情境创设的主题选择和内容呈现上。艺术情境强调情境主题的艺术性,呈现内容都是与艺术相关的。对于设计素描课而言,一般的情境创设多是取材名家素描、名家的绘画故事、最新的设计作品和设计趋向等,这些源于艺术、又为艺术学习服务的素材通过合理组织并经过课堂发酵所生成的课堂情境,我们称之为“艺术情境”。

课堂艺术情境的创设,教师首先要事先设想并明确情境创设要达成的特定目标效果,据此筛选并决定艺术情境创设的内容,然后再推敲并确定艺术情境创设的方法和途径,简言之,就是先弄明白自己想要怎么样,然后再决定用什么、如何去实现。

2艺术情境创设的目标

设计素描课堂是一个艺术基础理论和技能训练的课堂,是一个艺术学习的课堂。对于这样的课堂,我们必须首先确定其艺术情境创设想要达成的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效果。

拿我的静物苹果的素描课作例,我的情境创设的总体目标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苹果的丰富认知,喜欢上苹果,用欣赏的眼光去观察苹果,用愉悦的心情去表现苹果,用无限创意的思想去看待苹果,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静物苹果素描写生的步骤和方法、踏实专注于课堂的技能训练,让默默滋生的内心的愉悦取代素描练习过程中的沉闷与枯燥。

课堂中,如何达成我们设想中效果呢?那就是要教师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方法呈现精心设计的内容、从而创设出相应的艺术情境。

3艺术情境创设的内容

我认为艺术情境创设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学生主体。尽管学生主体并非来源艺术,但是学生是艺术活动的主体,学生分组学习方式是艺术学习的常用方式,这里可以将其归类为人的艺术情境。设计素描训练中,学生分组训练、小组推优、相互评价的活动方式本身就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艺术学习的情境。

第二类是我们带入课堂的物化的资源。物化资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课堂内容辅助呈现的资源。比如我们这堂静物苹果的写生课,没有实物苹果肯定是不行的,课堂呈现包括实物苹果和苹果的相关图片,也包括能够反映苹果写生步骤的阶段性图片。我在选取阶段性图片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首先我要呈现的是一大片苹果林,让学生从面上感知苹果;接着出现的是一张最新的蔻驰包包的平面广告,画面是果园边上堆着一堆苹果, 其中一些苹果放在一个大的蔻驰包包里。这张图片有拓展性质,不仅可以让学生欣赏到苹果画面,还可以看到平面广告的构图和画面处理;第三张图片呈现的就是一单个苹果。三张图片渐次呈现出一个从远景、中景、 到近景的效果,很有带入感,就像一个逐渐聚焦的镜头一样,最后把视线落在我们要画的那个苹果上。

在绘画过程中,我把静物苹果写生的步骤辅以相关的图片,学生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绘画步骤所达到的效果,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绘画步骤。

其次是导入课堂情境的资源。我在静物苹果写生课堂上一开始就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近期很流行的筷子兄弟的《小苹果》,这是我在预告学生这节课上课内容时,学生强烈要求的。学生一听到《小苹果》就兴奋起来了。不过,技能训练的课堂,我不可能让学生在兴奋的情绪中做基础训练,于是我向学生展示了一张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天顶画中的《逐出伊甸园》,给学生说起了最早的跟苹果有关的故事,就是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的故事。接着又展示了米罗岛的阿芙洛狄忒, 简单说了三女神争金苹果的故事,然后又给大家看了西方绘画史上两个著名画家的苹果作品,卡拉瓦乔的《水果篮》和现代艺术之父塞尚的静物苹果。学生们都很感兴趣,没有想到跟苹果相关的故事还不少,还能见识到大师的作品,大家学得很入神。这样的情境导入与课堂主题的相关性越来越紧密,能自然过渡到新课。

再次是课堂内容拓展的资源。技能训练不能停留在练习的层面上,我们要让学生看到课堂所学的用途和拓展空间。我在课程小结之后,带着学生欣赏了一些苹果造型的设计作品运用,比如唐娜可儿、莲娜丽姿的苹果状的香水瓶,kate spade和安雅·希德玛芝苹果造型的单肩包,还有一些苹果造型的摆件和家居品。这就拓展了学生对苹果认识。苹果造型的运用,打开了学生的视野,给学生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艺术情境创设的方法

中职生喜欢的视听媒体都可以成为课堂艺术情境的元素,艺术情境的创设就是要将这些元素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其更有层次性,促进学生的情境体验。

艺术情境的创设的方法主要分为三种。

4.1学生主体情境

主要是采取合理的组织学生的方式,设计素描课中,小组学习可以让大家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从小组作业中推出最优作业进行组外竞争,选出当天最好的作业,这种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活动方式就是学生学习的最佳艺术情境。

4.2取法自然

这是我们静物写生中必备的情境创设,就是直接把自然和生活中的实景搬到课堂中来。比如这堂静物苹果的素描课,我就要求学生分小组,每小组带一个苹果进行观察,苹果的自然状态就直接呈现出来。

4.3自然再现

是指利用多媒体把自然中的事物呈现出来。这里的多媒体包括动画、音频、视频和图片。

5艺术情境创设需要关注的层面

首先,应当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课堂艺术情境是否真的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情绪愉悦。

其次,应当把握学生的关注点。教师通过艺术情境的创设,要引导学生关注到课堂内容中来,跟着教师的节奏,进入到课堂训练中来。

再次,创设课堂艺术情境应当关注学生的动力来源。每个人都有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向学生展示一些未曾见识的相关实用艺术设计,会激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兴趣。新鲜的东西带来的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并成为他们追求的动力。

6艺术情境创设的作用

首先,艺术情境的创设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艺术情境的创设让学习变得更快乐。艺术情境体验是一种美的体验,与美的体验相生相伴的是愉悦的情绪情感。学生看到、听到、感受到美的事物,就会有愉快的情绪体验,这是单单看到一个实物苹果无法企及的。在和谐愉悦的环境里去表现美的事物,这当然也是一种美和愉悦了。这种美和愉悦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快乐学习。

再次,艺术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学得更扎实。不管学习兴趣的提升,还是良好情绪的培养,对学生掌握理论、 巩固技能都是有效的助力剂。特别是在教学重难点的攻克上,艺术情境的创设常常用简单易懂又颇有趣味的方式出奇制胜。

最后,艺术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视野更辽阔、看得更远。课堂艺术情境创设不仅能让学生明确课堂学习的内容,更能让学生看到所学专业的前景和用途。从职业发展和更长远的角度正确看待看似枯燥的素描练习,从而起到打开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艺术创造力、锻炼学生意志力的作用,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怡妲.创设教学情境优化美术课堂[J].科教文汇,2006(7):101-102.

[2]钱旭升,张凌南.新课改背景下情境教育理论的实践意蕴[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1):4-7.

如何开展小学素描课 篇8

一、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少年儿童经过儿童画的学习之后进入素描学习,是一个转折点,也是提高他们绘画能力和技巧的必经之路,但也是艰难之路。学校一般会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开设素描课,如五六年级学生,因为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儿童画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观察能力,并更加具有分析思考能力。素描的绘画过程是需要眼睛、头脑和手共同运行,需要敏锐的观察、理性的分析、耐心的刻画,将事物展现在画面中,这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单一的黑白灰调子比起多彩的儿童画更加枯燥,有很多学生都在学习的时候失去了耐心和信心。这时,老师就要鼓励他们,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由浅入深, 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从基本的形体如球体、立方体、圆柱体和圆锥体等开始进行讲解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很多东西都是由这些基本形体组成的,并从基本形体开始学习造形,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来表现空间感,但都不应太复杂,以免让学生感觉到难度而造成厌恶感,提不起兴趣。

二、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素描教学启发学生直观地面对客观事物,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对象, 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对象,这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在经验和审美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认识和技能,这给素描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保留学生的个性绘画风格,使学生由好奇转向对知识的探求,由此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素描绘画能力。在讲授理论性知识和技法表现时更要注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绘画能力,将兴趣和绘画能力进一步提高以至上升到一种知识水平,使之感受艺术美。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的基础训练,在学生初步掌握了素描写生的基础上,可及时带领学生初步掌握素描写生。在学生写生过程中,摆放一些学生平时感兴趣的东西,如一些季节瓜果蔬菜、独特的瓶罐餐具、学习文具……使学生在视觉上有新鲜感,不因画素描的单调而失去学习的兴趣。画学生想画的,可以提议让学生自己收集写生的东西,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想法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判断力。

在教学中,我发觉有些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比如他们画一张素描,遇到问题就叫老师改,对于这种情况必须要坚决杜绝,不然势必影响到他们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般都实行教师先示范,再让学生自己画,这样有助于学生主动能力的培养,并且能体现出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学习上确实有困难的学生还是应该及时地帮助其修改,并给予方法的指导,让他们能举一反三,这就符合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三、创设和谐氛围,增加师生互动

师生关系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教师过于严格,那么课堂氛围很可能死气沉沉,学生都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意味着师生之间在交往上频率增加,在心理上的距离缩短,在感情上的沟通,而且是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而发挥主动精神的催化剂,这对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成效的取得会起到促进作用。为此,创造一种亲和的课堂气氛,安静而有浓厚学习氛围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中我努力要求自己必须带着微笑进入课堂,以和蔼可亲的教态、以身作则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学生。

在教学中不但学生应该主动思考学习,教师也要及时针对课堂出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主动思考一种更好、更合理的教学模式。只有在这种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更好地确保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在指导和提问的互动中促进好的学习方向,使学生在这种课堂环境下能自己动脑、动手和动口,使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吸引和启发学生乐学,引导学生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同时除了对素描教学基本技能的传授外,还应教学一定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写生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素描基础知识,并对实际碰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让教师及时地进行引导和帮助。

四、改变评价模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作为美术教育工作者,应抵制只用一个标准、一个答案,只求共性,忽视个性的评价方式,以避免学生只追求一种画法,而忽略了个性的发展,不要把自己的见解强加于学生,对于有个性、不同形式的素描应加以正确引导。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作画时及时给予评价,指出其优缺点,不要让学生在本节课出现的问题遗留到下一节课。及时进行评价后小学生对素描的学习更加主动,能充分感受到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和自豪,从而发现自己的力量,增强自信心和成功欲。

评价形式的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我在素描的教学中采取了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师生互评和作品展评等方法。

1.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素描作品,对其作业在构图、形体、比例和明暗等方面来进行评价,同时进行打分。

2.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素描作品,通过作品的构图、形体、比例和明暗等方面来衡量自己,让学生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所在,对于缺点要及时加以改正。

3.师生互评。先让学生评价对方的素描作品,将每个人对作品的认识表现出来,教师在一旁因势利导,及时提出问题启发他们:你认为他的构图好不好?你认为他的结构准确吗?你认为他的明暗处理得好不好?然后再对学生的作品来谈谈个人的想法,并及时做出总结。

4.作品展评。将学生的优秀素描作品都展示在黑板或墙壁上,给学生欣赏,使学生在学习之余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实践,我体会到只有调动了学生学习素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更好更深刻地学习。

素描总结 篇9

通过这学期的素描兴趣小组的学习,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十分浓厚,许多同学要求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下面就这学期工作作一个总结:

一、培养了学生的对素描的兴趣:

有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都有这么一个感受:就是以前画画不能够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特别是在涂色技巧方面较差,对素描更是觉得可望不可即,但通过学习他们意识到他们不再是被动的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他们能够头头是道地向同学介绍他所学习到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次的兴趣小组中不但了解了专业的基本知识,而且更多的是让学生掌握了许多绘画的基本技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泥塑——素描头像实践总结 篇10

苏州相城区职教中心校

邵美珍

*** 摘 要:把泥塑的形式引入课堂,解决学生在素描学习过程中照抄表面明暗“形不附体”的毛病,以雕塑的思维方式,深入到结构内部,从认识上掌握了造型和体积的主动性,使教学质量和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关键词:泥塑 素描教学 形体结构 思维

在素描头像教学中,学生在作业中表现最突出的两个问题是:画面“平”没有体积感,缺乏三维空间意识,产生“形不附体”的毛病。比如:人的鼻子和耳朵应该是附着在不同朝向的,由于学生缺乏体积意识,只相信自己的眼睛,照抄对象,尽管脸的各个器官的位置摆得相当正确,从前面看起来也总像是浮在画纸的表面,而不是一个三维形体的部分;画面形体很单薄,明暗调子和结构脱节,只获得了表面的肖似,不能领悟素描的本质。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把泥塑的形式引入课堂,对解决这样的问题效果显著。

一、通过上大泥,使学生深刻认识并了解了头部大的体面转折关系 泥塑头像大致可分为搭骨架、上大泥、塑胚体、捏五官等几个步骤。骨架是事先制作好的,因为我们主要目的不是雕塑而是解决素描问题,所以降低泥塑的难度。第一个步骤是上大泥,教师先示范并讲解,然后学生制作。由于我们平时注意的是五官所在的面,头部侧面及后脑部分往往被忽略,大部分学生头部体积塑造的很单薄,头顶和后脑扁平,额骨和颧骨处于同一个平面,下颌骨没有足够的厚度,头部和颈部的穿插关系不正确。在素描中画面“平”的现象在泥塑中也表现了出来。这说明同学们对脸部的整体比例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没有足够的认识。“认识决定行动”,画出这样的作业也就不足为奇了。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察,同学们完成了第一步骤。他们在这个环节里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物体,知道了头首先是一个六面体,还知道了头部的块面、比例,以及头颈之间的穿插关系。而平时在画的过程中他们首先注意的是眼睛鼻子嘴巴这些细节,没有从大的形体关系上去观察。有的学生说:“还没有五官就像一个

人的头了”“我发现脸部也就是整个头部的三分之一左右。”“颈部象个巨大的圆形漏斗,而且比我想象得靠后。”听着同学们热火朝天的讨论,我倍感欣慰。他们终于主动去研究头部的整体关系了。趁热打铁,我在素描教学中安排了针对性的训练,用立体的思维构图,绘制不同侧面的头像轮廓,注意整体的比例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了脸部的整体比例和各局部之间的关系。

二、通过塑造胚体,使学生了解颅骨的构造,并认识它是头部外形的内部框架

这一过程,我要求同学们深入研究石膏头骨。理解头像对称性的结构特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并用手去触摸它,感受高低变化和体面的转折。把眼睛处理成含在眼窝内的球体,鼻子概括成方锥体,嘴巴处理成突起的曲面。然后,根据模特的特征雕塑发型。同学们小心翼翼地拿着雕刻刀,处理着额头由正面向侧面的过度,眼窝的凹陷以及鼻子的隆起等等。有的同学说:“以前画素描的时候,总认为眼睛看到的就是对象的全部,结果照抄对象,现在才明白,只有了解了物体的内部结构才会主动塑造物体。明暗调子就象是物体的皮肤,只有附着在结构上才有生命力。”艺术大师达芬奇、米开朗基罗都深入研究过人体解剖、结构和肌肉,可见视觉经验只是认识事物的初级阶段。素描写生必须用眼睛观察、心灵感受、头脑理解、手的表现,才能深刻生动地表现对象。通过雕塑胚体,同学们产生了体积塑造的欲望。把手中的铅笔当作雕塑刀,用排线的方法切削出各个体面朝向,利用各种表现手法,不择手段地塑造人物头像的体积结构。尝试通过手的触摸变成视觉触摸。由于学生心里有明确的素描表现意识,加上有较充分的感受,所以普遍都能画出较有说服力的素描作品。有一个学生以前画的作业平而腻,他一直没有信心,渐渐对素描失去兴趣,而通过本次学习他产生了用铅笔表现的欲望,对素描渐渐产生兴趣,素描头像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通过塑造五官,使学生了解五官的结构特点及关系

这一阶段我首先示范刻画方法,然后请他们认真观察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结构关系。有的同学说:“以前,我把眼睛画成一个桃仁状,上下眼睑是两条对称的弧线,交于两个一样的点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眼睑的最高点偏向

鼻子一边,下眼睑的最低点偏向外眼角一边;在内眼角处两个眼睑交会起来形成泪腺,在外眼角处上眼睑叠在下眼睑上面。虽然可能会被以为是象纸一样薄,可事实上眼睑也有厚度。”有的同学说:“眼球应该是被下眼睑支撑着,上部有一部分被上眼睑遮住。从侧面看,上眼睑比下眼睑更伸出一些,在外眼角处叠在下眼睑上面。”五官是最难画的,也是同学们最怕画的。所以在素描头像中很难深入进去,比如:画嘴唇的时候,他们往往勾出轮廓线,事实上真正的线条只有双唇中间的那一根。我们所认为的上下唇的唇线不过是皮肤在这里改变了色泽、质地、走向罢了。通过雕刻五官,同学们对结构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明白了结构的起伏应服从于形体的转折。

四、通过泥塑头像的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素描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素描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问:“老师,眼睛怎么画?嘴巴怎么画?我的形哪儿不对?”我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求必应,直接动手,取而代之。虽然一边画一边讲解,并提醒同学们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但同学们往往懒得动恼,一遇到问题就找老师,老师讲解了或示范了也不能真正理解,所以素描画到一定的程度就很难提高。在泥塑头像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只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组织者,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其他过程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他们通过书籍和网络找到了各种资料,研究人头的形状,颅骨的构造,五官的特点和结构、以及面部肌肉的走向。有些同学课余时间几乎都在画室里忙碌。我深刻认识到知识必须靠学生自己主动建构,教师直接传授的知识在学生脑海里是画不了多少印记的。在雕塑过程中,学生通过泥塑的制作环节,认识了立体观察、立体表现的重要性,学会了切削块面的造型方法,养成了追究结构解剖的习惯。在素描学习中,学生主动分析对象的动态、比例、研究解剖结构,塑造形体的方法,培养了素描的理性思维,训练了脑对手的控制意识,深刻理解了素描的本质,绘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在整个活动中,师生融为一体,我深刻体会到“寓教于乐”。

五、通过泥塑头像的教学,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素描写生是眼、脑、手共同作用的过程。感觉来自观察、判断来自理解,画面表现是观察和理解的结果。以理解来指导表现,才能绘制出好的作品。当然要尽量做到形神兼并。通过泥塑头像的教学,训练了学生的多角度观察能力,素描分析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激发了自主性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受了雕塑和素描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把雕塑思维运用到素描学习中去,把手对形体的触摸转化为视觉触摸,把局部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转变成整体观察方法和思维模式。让学生学会用立体的整体的眼睛看事物。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美术大观》2009年第9期P190

上一篇:五四红旗团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春教研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