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兴集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共3篇)
范兴集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篇1
范兴集乡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工作实施方案
范兴集中心小学 2016年6月15日
范兴集乡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关于印发临泉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办[2015]41号),加快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范兴集乡中心小学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797人,教师31人,其中本科教师:16人,中级教师:16人,音、体、美教师齐全,缺信息、科学教师,班班通12个,有微机室、图书室、科学实验室,音体美室正待装修;无操场。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推进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加快学校办学条件改善步伐,加强我校建设,提高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缩和校际之间差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健康、协调发展。
三、目标任务
1.通过努力,力争到2017年底,我校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
2、力争2017年春,建好操场、篮球场、直跑道。
3、适龄儿童少年100%按时免试就近入学,小学巩固率达到99%以上,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困难群体学生全部按时入学就读。
4、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消除中心小学大班额现象,办学行为符合要求;校园管理规范,文化气氛浓厚,学生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良好。
5、实施学校精致化管理,按《临泉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实施学校精致化管理的意见》中的九条工作任务,根据各校现有情况,逐步实施。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6年3月)。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家底,找准差距,列出问题清单,上报中心校。我校成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实施方案,任务清单、责任清单、时间清单。
组织开好本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动员会,制定切实可行的我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方案,并通过广播、板报、标语、横幅、主题班会等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营造工作氛围。
(二)组织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7年4月)。要完成的任务是:
1、整治校园环境。大规模开展校园环境整治。美化和校园文化建设,使所有学校达到校园环境整洁、美化;各学校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公用经费、社会投资等资金,添置教具,各校今年公用经费的30%要用在校容校貌、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2、做好项目规划。按照“十项办学基本条件”,结合我校实际,列出缺口、项目实施步骤、时间安排等,按步实施,确保范兴集中心小学十项指标全面达标。
3、解决用地缺口。范集中心小学缺口16亩,中心小学西面有9.5亩土地可征,现在正做群众工作,月底要完成。
4、建设校舍。范集中心小学需新建教学楼105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才能达标。
5、运动场建设。中心小学征地完成后,立即建运动场。
6、完善装备。(1)学生课桌椅。范集中心小学现有新课桌747张,还需够置50张,能达到每生一套标准课桌椅。再购置部分常用教学设备,以满足实际教学需要。(2)实验室装备。中心小学现有实验室一个,待室内暑假粉刷后,下学期开学使用。(3)图书,全乡现有图书15833册,按规划学生数能达到标准,各班学生已经常借阅。(4)计算机网络装备:全校现有教师用机24台,缺口7台,现正在招标,年底前要购置到位;学生机60台,缺口25台。中心小学已建有计算机室1个,已安装“班班通”12个,还缺6个。
7、消除大班额。中心小学12个班,班额均在46人以上,下学期要设18个班,使班额不超过46人。
8、师资队伍。中心小学现有教师31人,本科学历 人 中级教师 人,下学期有4人请产假。(3)实行教职工工作考核制度,完善教职工激励机制。(4)保证教师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
9、教育教学精致化管理。(1)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建设学校特色文化。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2)实行校长负责制,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制定学校章程,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实现规范管理。(3)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评价机制,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建立学区学龄前1年人口及学龄人口登记制度,按照规定时间就近免试入学。(4)健全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制度,学生达到零辍学。(5)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纪律、法制、行为规范养成、心理健康等方面教育。落实教职工德育工作职责,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建立与学生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6)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按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进度适中。不占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集体上课或辅导。(7)按规定开展课间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运动会。经常开展课外艺术活动。每学年举办一次全乡文艺活动。(8)每学期利用当地校外教育和活动场所,依托企业、乡村和社区,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1次。(9)建立比较完善的校本教研、科研和校本培训制度,健全教师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0)实行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有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学校设施、消防、用电、卫生等安全管理制度健全,每月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培养师生自救自护能力。
(三)、评估验收阶段(2017年5月-2017年12月)。按照省检的验收程序和评估细则,中心小学开展自评,配合上级,全方位开展模拟评估活动,发现问题,迅速整改,做好迎检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中心小学成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名单附后),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确保该项工作顺利实施。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任务和标准,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加大经费投入
学校公用经费,确保学校均衡发展工作开展及小型建设资金及教学设备购置的使用。各学校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今明两年公用经费的30%要用在校容校貌、绿化美化、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三)做好统筹协调
协调沟通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相关乡直部门,协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及时组织召开总结通报会。
加强与教育局、乡政府、村委会的协调与沟通,争取在资金、项目、土地、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四)强化过程督导
一是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定期检查汇报制度。每月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创建工作运行情况进行排序汇报。二是建立联系中心校制度。有困难自己克服,自己克服不了的,请中心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及时总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经验,学校资料建设,把文件、材料、图片、视频、工作记录等及时收集整理,规范贴标,装盒入柜。
(五)严格纪律要求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是今明两年我校教育工作最大的政治,各校领导班子和教职工必须做到:
1、树立大局意识,服从领导,听从指挥。
2、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包干,完成任务不打折扣。
3、不应付了事,不推诿扯皮,不挑肥拣瘦,不弄虚作假。
4、严禁打乱正常教学秩序。
(六)实行责任追究
对工作落实不力,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实行责任追究制。
范兴集中心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计划
范兴集中心小学
2016.5
范兴集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篇2
自2014年“全面改薄”工作启动实施以来, 会宁县按照“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的原则, 结合教育精准扶贫工作要求, 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改薄”项目, 有效落实项目资金, 加快推进项目进度, 确保工程实施质量,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2014~2018年, 会宁县“全面改薄”项目规划建设学校303所, 5年规划总投资51188万元 (中央资金22840万元, 省级资金12930万元, 县级及学校自筹资金15418万元) 。截至目前, 总投入资金3.69亿元 (中央资金12282万元, 省级资金6897万元, 市级资金321.7万元, 县级资金17234万元) , 共完成5年规划总投资的72%。“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 全面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 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 为会宁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在实施“全面改薄”项目过程中, 会宁县坚持优先安排专项议题、优先解决配套资金、优先配备专业教师、优先配发仪器设备“四个优先”, 大力提升薄弱学校软硬件建设, 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同时, 有效推进薄弱学校建设与布局调整相结合、薄弱学校建设与寄宿制建设相结合、薄弱学校建设与标准化学校相结合、薄弱学校建设与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相结合等“四个结合”, 按照“高中向城市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的“四个集中原则”, 将“全面改薄”的重点向初级中学、乡镇中心小学倾斜, 努力使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寄宿制初中和一至两所寄宿制小学, 满足农村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在实施“全面改薄”项目过程中, 会宁县坚持科学规划, 按照“着眼现实, 立足长远, 一次规划, 分步实施”的要求, 保证项目实施规划不搞“花架子”和“超标准”工程;严格程序, 校舍建设及设施设备的购置各个环节均严格按国家有关法规规范标准执行, 实行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规范工程程序, 做好工程管理, 并建立健全工程管理档案;规范运行, 在合理统筹中央、省级资金的基础上, 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公用经费的20%用于校舍的排危建设和校舍的附属工程建设;靠实责任, 严格按照“路线图”确定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完成相应工作,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 质量第一”的思想, 强化质量意识, 加强质量管理。
在加强资金管理与使用方面, 从六个方面入手, 即:实行专项核算, 确保专款专用, 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项目有效管理, 工程资金拨付与质量、进度紧密相结合;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依法依规落实义务教育工程建设收费减免优惠政策;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实行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通过“全面改薄”, 缩小了义务教育学校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 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 为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取得的主要成效和亮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1桌1床”凸显公平。为271所中小学和教学点购置可调节课桌凳27351套, 同时为44所寄宿制学校购置学生用床5690张, 彻底消除“大通铺”现象, 满足了学生住宿基本需求。目前, 全县已实现了“1人1桌1凳1床”的办学标准, 边远山区教学点的学生们也享受到了改薄项目带来的温暖;二是“饮水工程”温暖人心。为全县寄宿制学校购置全套饮水设施37套, 保证每个学生全天随时都有开水喝, 保证每个寄宿生每周都能洗一次澡, 使每一个寄宿生、留守儿童享受到家的温暖;三是“阳光体育”强身健体。为全县义务教育段所有学校建设标准化操场, 购置体育器材129套, 配齐配全活动器材, 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四是“兴趣培训”彰显成效。围绕“书香校园”和“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为全县义务教育段学校购置图书128000册、音乐器材129套、美术器材129套, 学校成立了读书、舞蹈、音乐、书法、剪纸、绘画等兴趣小组, 为师生搭建了兴趣培养、能力发展的平台;五是“信息工程”广泛利用。两年来, 为义务教育段学校购置多媒体教学设备703套, 采购电脑2050台。各学校将项目配备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当中, 促进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使县城、农村的孩子都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六是“食堂设备”全面覆盖。为全县所有义务教育段学校购置食堂设备300套, 保证了学校食堂设备和操作环境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标准。先进、齐备的食堂设备, 让学生们都能在舒适的环境下吃到了卫生、可口的饭菜, 提高了生活质量。
临洮县:为农村孩子开启幸福之门
近年来, 临洮县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紧紧围绕“夯实临洮教育基础、争创全省教育名县”的总体目标, 狠抓资金筹措、项目管理、责任落实、督导检查等关键环节, 全面推进“全面改薄”项目建设。2014~2018年, 临洮县“全面改薄”项目共规划实施项目313个, 涉及学校313所, 总规划资金33493万元 (其中, 中央资金19895万元, 省级资金11171万元, 市级资金50万元, 县级资金2377万元) 。其中, 校园校舍建设项目259个, 涉及学校259所, 规划资金28861万元, 规划新建、维修校舍131888平方米;设备购置项目60个, 涉及学校237所, 规划资金4632万元, 规划购置图书45086册、计算机2873台、教学仪器设备2859万元、课桌椅3843套、学生用床1245套。
2014~2016年, 全县共实施“全面改薄”项目182个, 涉及学校260所, 总投资21896万元。其中, 校舍建设项目160个, 单体个数458个, 涉及学校154所, 总投资18089万元, 新建、维修校舍95528平方米;设备购置项目22个, 涉及学校216所, 总投资3806.87万元, 装备多媒体教室1168个, 购置计算机2657台, 学生实验室51个, 购置图书26250册, 学生课桌凳9192套, 学生用床1426套, 音乐体育美术器材83套, 生活设施107套, 电子设备及监控33套。
临洮县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的原则, 从最贫困、最薄弱的学校、教学点开始规划建设, 实施“全面改薄”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实、快、严、优”:“实”———摸底实。在项目前期, 对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行逐校摸底排查, 按照“一校一本一图”的要求, 编制了五年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为项目实施打好基础, 按照“全面改薄”底线标准, 完成了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缺口清单, 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准确的数据支持;“快”——进度快。领导重视, 多方协调, 争取部门支持, 为“全面改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 加快办理各类手续进程, 确保项目按时开工建设, 在施工过程中与施工、监理等单位积极配合进一步优化施工组织, 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 尽早建成发挥效益;“严”——要求严。严把质量关, 严格筛选施工企业, 对施工中发现问题的施工方, 列入“黑名单”, 不仅在“全面改薄”项目中不允许参加招标, 在以后的教育项目中这些单位都不能参加招标, 在源头上杜绝项目工程出现问题;“优”——质量优。校舍建设坚持施工方与勘察、设计、监理、质监、检测等单位密切配合, 教育、住建等部门定期检查, 严把工程质量关, 设备采购坚持“公开、透明”原则, 严格实行政府统一采购, 优选供货商家签订合同、配送安装, 确保了设备质量。
在实施“全面改薄”项目过程中, 临洮县的主要做法是:1.加强领导, 推动工作开展。成立了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的“全面改薄”领导小组, 下设由县教体局局长任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综合组、规划组、保障组、督导评估组、项目组5个小组, 实施小组分工, 各负其责, 督促各小组细化工作明确任务, 分阶段、分步骤开展好各项工作。2.分片包干, 靠实责任主体。实行领导分片包干, 并指定业务人员分工到具体项目, 形成完善有效的工作机制。定期深入一线实地查看项目建设情况, 现场指导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工作。3.简化程序, 开辟绿色通道。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 缩短项目立项、“两证一书”、初设审查等前期手续的办理周期, 为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提供有力支持, 并为项目建设开辟“绿色通道”。4.坚持“四制”, 确保工程质量。全面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严格基建程序, 按照招投标办法, 对施工队伍进行严格审查, 公开招标, 及时签订施工合同和办理质量监督书, 监理公司对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进行全程监理, 督促工程进度, 并在项目学校现场跟班监理, 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5.强化措施, 规范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全面改薄”资金管理办法使用资金, 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人审批。6.开公示, 接受群众监督。县教体局对改薄项目实施内容、进度等信息在临洮县教育信息网上进行了公示;项目实施学校在校园内对项目建设进行了公示, 把“全面改薄”作为政务公开、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 让广大教师、当地群众、学生家长参与监督。
天祝县:“全面改薄”激发教育新活力
在实施“全面改薄”项目过程中, 天祝县将“改善”和“薄弱”作为项目实施的着力点, 两年多累计投资16711万元, 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了“1人1桌1床1凳”的目标, 学校宿舍、食堂 (伙房) 、安保、饮水等生活设施基本满足生活需要, 音、体、美设备及教学实验仪器基本满足教学需求, 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基本全覆盖。
通过“全面改薄”, 该县中小学生活用房和运动场整体达标。初中、小学寄宿生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2010年的9.2平方米和10.2平方米提高到2015年的17.5平方米和12平方米;生均食堂建筑面积由0.64平方米和0.63平方米提高到1.2平方米和1.7平方米;生均宿舍建筑面积由原来的2.88平方米和0.67平方米提高到4.6平方米和3.8平方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实验仪器室等功能教室设置齐全, 达到了国家规定要求。
计算机教室和“班班通”全覆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成多媒体计算机教室122个, 配备电子白板562套, 配备计算机2262台, 新配计算机生机比达8:1, 实现了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全覆盖和完全小学以上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
寄宿生宿舍全部实现水暖供暖。实施“温暖工程”, 为4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安装了小型锅炉, 全县62所农牧区寄宿制学校全部告别了煤炉取暖的历史;“1人1桌1床1凳”目标得以实现。为116所中小学和教学点购置可调节桌凳19440套, 满足不同身高的学生保持良好坐姿的需要, 保障了青少年健康成长。新配置学生用床3800套, 一次性配备率达94.1%, 实现了“1人1桌1床1凳”的办学标准;生活设施及安保设备全面改善。购置食堂设备1020台、饮水设备149套、安保设备114套, 保证了学校食堂设备符合食品卫生管理标准;音、体、美设备及教学实验仪器全部配齐。配备音乐81套, 美术器材34套, 体育器材109套, 教学实验仪器13套, 图书55000册。围绕“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和“五型校园”创建工作, 改薄项目学校充分利用配备器材和功能教室, 开展读书、音乐、书法、绘画、剪纸等特色社团活动, 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全面改薄”, 极大地改善了薄弱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条件, 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达到了甘肃省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 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温暖工程”暖人心。4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全部安装小型锅炉, 让万千农牧民学子在温暖的暖气宿舍里安心生活、学习;“阳光体育”强体魄。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开展了以锅庄舞、足球、象棋、轮滑、花样跳绳、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为主要内容的大课间活动, 形成了“人人有项目、班班有团队、校校有比赛”的“阳光体育”格局, 展示出了雪域学子的勃勃生气;“特色创建”显成效。围绕“特色学校创建工程”和“五型校园”创建工作, 以特色社团活动为载体, 成立了读书、舞蹈、音乐、书法、绘画等社团, 为师生搭建了一个个展示自我个性的舞台;“信息技术”全覆盖。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建成多媒体计算机教室122个, 配备计算机2262台、电子白板562套, 实现了中小学计算机教室全覆盖、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信息技术教育装备实现质的飞跃, 有力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双语教育”谱新篇。多媒体教学设备广泛应用于藏语文教学当中, 使信息技术与藏语文学科得到了有效整合,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了双语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永靖县:“抬升底部”助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自2014年全面改薄项目启动, 永靖县按照制定的五年《规划》, 从校舍改扩建、校舍维修改造、教学设备、教学仪器、生活设备、安保设备、音美体器材、信息化设备购置等方面深入实施了改薄项目。2014以来, 全县共计投入改薄资金17646.5万元。其中, 中央资金6202万元, 省级资金3335万元, 县级资金8109.5万元。改薄资金中土建15861.6万元, 设施设备1784.9万元。
在“全面改薄”项目具体实施中, 永靖县将“薄弱”和“改善”作为着力点, 以“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缺什么补什么”为原则, 以“全面改薄20项底线标准”为基础, 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极大地改善了薄弱学校的教学和生活条件。主要做法如下: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县政府副县长任组长, 教育、财政、发改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 教育、发改、财政、审计、建设、国土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永靖县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 负责全县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认真摸底排查, 科学编制规划。按照“覆盖薄弱、突出重点”的要求, 以补齐基本办学条件“短板”为标准, 科学编制了“一校一本一图一策”的全面改薄实施方案, 确保了全县校校有方案, 方案各不同, 精准改薄, 促进均衡;加大财政投入, 落实配套资金。紧紧抓住全面改薄项目实施的机遇, 切实履行县级政府“全面改薄”工作的主体责任, 全力做好“全面改薄”任务的兜底工作。
严格建设程序, 规范施工流程。坚持先规划再勘察、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 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同时, 严格依制度施行“样板开路”和基础、主体、竣工三阶段验收、建筑主材报验等质量管理制度, 确保各项工作“阳光操作”。
提高装备水平, 加快标准化进程。两年多来, 县上借助全面改薄项目, 以整体推进、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为目的, 以建、配、管、用、研为重点, 实施了校园信息化设备、教学实验仪器、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达标工程, 教育装备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加强资金管理, 保障资金安全运行。建立项目资金管理“四项机制”, 即:部门共管机制。由县财政局、教育局联合成立了“全面改薄”工程项目资金管理小组, 专门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封闭运行机制。建立“全面改薄”项目资金专户, 对项目资金施行封闭式管理, 严格依据合同和工程进展情况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专款专用机制。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 县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跟踪, 监控专项资金的全程使用, 杜绝了挤占、挪用、克扣、节流专项资金;汇总分析机制。施行工程决算与财务结算挂钩, 由教育、财政、审计部门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 完工的项目及时报验、及时审计。
实施动态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在做好项目计划实施的同时, 特别注重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实施过程合同和形象进度管理系统信息录入工作, 及时组织全县各中小学信息员对本校校舍数据进行搜集, 在“全面改薄”项目管理系统上, 对发生变化的校园、校舍照片进行规范拍摄并在信息系统中及时更新。
通过“全面改薄”, 学校整体面貌提升了。全县中小学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真正实现了农村最美的地方是学校, 最好的建筑是学校, 一所所漂亮的学校成为全县农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教育装备水平提高了。建立健全了音、美、体、科学等功能室, 配齐了音、美、体、实验等大批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和食堂设备, 配齐课桌凳和高低床, 使全县各中小学彻底实现了“1人1床1桌1凳”;群众满意度提升了。“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以来, 永靖县先后实施了学校达标创建、师德师风整治、中小学阅读工程、中小学教师轮岗、名师工作室创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育信息化提升、特色学校和平安校园创建等一系列重大举措, 推进农村学校硬件基础和软件教学条件的同步提高, 极大地缩小了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办学差距, 让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一样可以接受优质教育, 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升。
范兴集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篇3
一、人文和谐显魅力
学校总结了70余年的办学历程, 梳理、凝练校园文化。以“心怀梦想、追求真理、超越现实”为办学理念, 以“求知、明理、康乐、和谐”作校训, 确立了校风、教风、学风, 精心设计了学校标识、创作了校歌, 高规格打造了意蕴深刻的校门和雕塑、赏心悦目的校园绿化、主题鲜明的走廊文化、融入土家元素的风雨文化长廊、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和谐共生的办公室文化、特色鲜明的社团文化, 让校园处处凸显着文化的色彩和韵味, 构建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校园环境, 让学校文化浸润、落根师生心灵, 引导师生享受自信、从容、有尊严的教学生活。
二、均衡发展增实力
近年来, 酉阳县委县政府、麻旺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政府对教育经费投入做到了“三个增长”。坚持以改薄促均衡,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实现了四个均衡:
一是统筹资源, 确保办学条件的均衡。近年来, 我校投入资金千万余元, 为教育发展提供经费保障:新修建了一幢教学综合楼和一幢教师周转房, 扩建了学生食堂, 配备了标准的实验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器材保管室、卫生室、劳技室、科技室、计算机室、多功能室等功能室;我校各学科器材配齐率均达到市级标准。每间教室内配备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闭路电视系统、广播系统, 所有计算机一律宽带上网, 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 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年, 我校还投资了两百万余元用于透视围墙的升格、校园文化提升、学生直饮水、教学用房的靓化等工程。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二是整合师资, 促进师资配置的均衡。我校现有教职工120人, 专任教师113人, 其中专科学历91人;本科学历19人;高级教师49人。按上级要求配齐了音、体、美等学科专任教师和各功能室专 (兼) 职管理人员。学校建立了支教轮教制度, 每年中心校都会派6名教师到各完小支教, 把中心校先进的管理、教学理念带到全镇各学校。同时, 学校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硬性指标和学校内涵发展战略工程来抓, 通过抓实“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市级全员培训、“三环六步”教学法研讨、班会课研讨、校本课程开发研讨、市县级课题与学校小课题研究培训、师德专题报告等各种培训, 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三是强化管理, 促进教育质量的均衡。我校严格落实阳光招生政策, 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保障进城务工子女、三类残疾儿童入学, 学校不设实验班、重点班, 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强化常规管理, 强力推进素质教育:一是坚持立德树人, 践行24字核心价值观。二是抓实安全工作。三是巩固领雁工程课改成果, 继续践行“以学定教, 以学活教”的课改理念, 着力课堂教学改革, 深入推广“三环六步”教学法。四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学校通过抓实“六课”:即校级班子挂靠年级的推门课、教导处组织重点年级 (教师) 的跟踪课、教科室组织骨干教师的示范观摩课、年级学科组互研互评课、骨干教师与新教师的结对帮扶课、学校行政组织的新进老师的亮相课, 严格课堂教学管理、指导,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四是关爱学生, 让每位学生享受爱的均衡。学校严格落实“4+2”营养午餐工程, 让每一位学生真正吃上放心午餐、营养午餐;通过上级争取、学校自筹、师生献爱心等形式筹措资金利用节假日对贫困留守儿童、贫困学生、三类残疾儿童组织慰问活动;通过亲情电话、心理咨询、爱心爸爸妈妈和知心哥哥姐姐互动关爱活动等形式让留守儿童心理不孤独。
三、创建特色添活力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充分挖掘本校潜力, 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完善必修课、选修课校本课程体系。把“感恩、孝心和责任意识”三项德育主题教育、了解学习土家文化和跳土家摆手舞、做摆手操作为校本必修课程;同时,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开发了土家小吃制作、木叶吹奏、科技手工制作等十多门校本选修课程。学校加大对校本课程执行情况地督查指导力度, 确保校本课程得以真正落实。
落实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打造书香校园。为了落实学生阅读能力提升行动计划, 一是学校要求语文老师认真上好阅读指导课, 教会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二是学校认真开展每年一届的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三是课题引领, 由侯银珍和田娅琼等主研的“偏远山区农村完小学生课外快乐阅读的策略”市级课题研究使课外阅读活动进一步走向深入。
四、根深叶茂结硕果
【范兴集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推荐阅读:
陆集乡教育目标管理工作汇报10-02
仙桃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09-27
新河小学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实施方案11-14
正村乡中学迎接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评估工作实施方案06-15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宣传方案12-14
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方案10-16
河集乡二中整体规划方案07-11
王集乡探索“一村一品”产业化发展之路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