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2024-07-2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个人材料(精选8篇)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篇1

甘谷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

先进个人材料

甘谷县新兴镇马家磨小学

马胜全

2018年1月6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个人材料

马胜全,甘谷县新兴镇马家磨小学教师,马家磨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主管档案建设和功能室建设工作。

在评估检查的准备过程当中,他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始终坚持在主要工作岗位,积极主动承担档案建设和功能室建设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检查的准备工作中;他激情满怀,无私奉献,一贯做到个人服从组织,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积极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

建档工作千头万绪,档案的种类多、标准严,需要逐一审查。他认真学习《甘谷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档指南》,及时学习各级各类文件、通知和相关资料,认真钻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评估工作的各项指标,12项核心指标数据他牢记于心。他自觉指导、组织、实施学校的迎检工作,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反复多次,自查自评,不断进行整改和补充完善,细心地统计每一个数据,认真填好每一份表格,仔细梳理每一份资料。为了赶任务,别人下班了,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加班到深夜。不记得有多少个双休日,他都是自己主动到学校来加班。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档案需要建立学校近三年的各类档案,包括办学规模、办学条件、教师队伍、质量管理以及其他综合类资料。每一项他都是严格按照《建档指南》细心核对,仔细整理,查漏补缺,力求完整、无误。

为了完善近三年的学生成绩和学生花名册,他花大量的时间从学校原始档案中查阅每学期期中期末成绩册,对2013-2017学年的在校学生学籍一一进行核对,为了力求准确,他咨询当年班主任,走访毕业学生,然后在电脑上整理、编辑、打印、装订成册。

办学条件中的校园用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教学用房面积、教学辅助用房面积都是他和同事一起实地测量后与原有档案数据进行核对,在确保核心数据达标后进行填报;体、音、美器材、实验教学仪器、信息技术装备、图书册数在填报时他都要在功能室进行清点数目,核对台账,这些繁重的工作都是他亲力亲为,毫不马虎。

为了规范教师资料,他认真查看每一位教师的毕业证、教师资格证、聘任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职业道德考核、考核、培训资料等,并同每一位教师进行确认。

学校安全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所以这次建档工作中,他对安全资料更是细中有细,查阅每学期的安全会议记录、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实地查看安全隐患整改是否到位,安全隐患是否排除、安全工作制度是否符合学校实际,学校与班主任 科任教师的安全责任书、学校与家长的安全责任书是否签订、安全应急预案是否规范可行、并且亲自参与防震、防火等演练。有未落实、不切合学校实际的组织教师立即整改,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功能室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他常常和各管理员仔细研究建设方案。仪器要配备齐全,数目要同清单核对一致,确保种类、数量达标;物品要摆放整齐,存取方便,使用记录要详实,管理要规范、科学、合理;各功能室管理制度要切合实际,管理人员职责要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尤其是科学仪器室的危险药品的管理和使用,他要求必须双人双锁双封条,要详实记录每次的使用量、剩余量,使用条件、用途等。学校的图书室有图书3800多册,他带领着几位教师加班加点把图书全部贴上标签、打印目录并且分类上架,摆放整齐,把学生和教师的借阅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归档,他要求管理员要定期开放图书室,方便学生、教师借阅。

通过他的努力,我校均衡发展工作获得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他真切的感受到,教育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要让每一个孩子在面对未来时,都能勇敢自信,从容不迫。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篇2

一、借力“爱生幼儿园”, 提升办园水平

先进的理念, 没有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参与, 也仅仅是纸上谈兵。有了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 就使得真正的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成为了可能, 进而成为现实。

以灾后重建的什邡市为例, 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灾后政府为每一个乡镇修建了规范的中心幼儿园, 提出按照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管理规范、办学自主的原则, 办好办活灾后重建的幼儿园。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 灾后重建的什邡市幼儿教育依托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项目——“爱生幼儿园”平台, 借助“保障儿童权力, 实施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的理念, 丰富了灾后学前教育重建的内涵, 推动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灾后幼儿园的规范管理, 有效促进灾后城乡学前教育持续、均衡的发展。

为了使“爱生幼儿园”教育理念渗透到每个幼儿园, 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采用专家讲座、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汇报展示、模拟课堂等一系列活动, 让“爱生幼儿园”教育理念植入每个教师的脑海。创设环境、制定计划、组织活动、评价儿童发展, 让每个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大幅提高, 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开展梯级培训, 促进城乡幼教队伍专业提升

如何持续有效的让理念和实践磨合, 寻求和实施更大力度的培训, 是不容忽视的。为此, 提前设置培训目的, 制定培训流程, 让每一次培训或能解决问题、或能得到启示、或能更新做法, 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培训过程中, 提高教师能力、转变观念。

具体做法主要分两个步骤进行:

(一) 保证培训“面”的覆盖

确立梯级培训的思路, 将培训分四个层次进行:国家 (省级) -市级-镇级-园级。抽派本地幼儿教育骨干力量参加省级培训, 回来后进行市内培训, 再进行镇级培训, 最后是园级培训。在这种有梯度的培训中, 所有的幼儿教师逐步理解、接受、运用爱生理念。不过, 仅仅只是面的覆盖是不够的, 还积极想办法增加培训的有效性, 例如:在进行“创设基本的学习环境”培训时, 老师们共同参与区角的规划, 讨论幼儿年龄段特点, 确定投放什么材料;进行“入学准备活动”培训时, 让参培教师们分组模拟课堂, 结束时专家作点评等等。尽量让每个受训者参与其中, 最大限度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二) 保证培训“质”的提升

经常请参与省级培训的老师一同下到各园, 指导、检查、评估,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和专家组一起寻求解决的策略, 促进工作的开展, 基本形成一条“培训-实践-督查-研究-再培训”的完整培训链条, 按照各园的发展情况, 寻找最近发展区, 不做机械重复, 沿着幼儿园不同发展阶段循环运转, 让每次循环的过程成为幼儿园质量提升的过程, 让爱生理念深入每个幼儿园、每个老师, 让孩子真正受益。通过一系列措施, 幼儿园教师整体的水平和理念得到了极大提升。

为了有效发挥省级示范园、中心幼儿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 进一步推动教育均衡, 采用了一级带动一级的措施, 制订了相应的工作方法:将幼儿园划分为6个小组。市级6个示范园园长分别担任小组组长, 2个省级示范园作为省级指导园, 各指导联系3个小组。示范园通过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定点帮扶、入园指导、开展教科研活动、进行培训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努力实现保育、教育、信息等资源共享, 为农村幼教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下面这个例子极具典型性。

在“让优质幼教资源向乡镇扩展”的思想引领下, 作为推动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一种新的尝试, 省示范幼儿园领办了一所农村幼儿园。几年过去了, 在园幼儿由开园时101人发展到现在近300人的规模, 这所农村幼儿园正逐渐蜕变成为“农村的城市幼儿园”, 办学规模和理念都有了质的飞跃。

办园初始, 负责领办师古镇平桥幼儿园的省级示范幼儿园什邡一幼, 派出两名幼儿园骨干担任平桥幼儿园执行园长和保教主任。幼儿园设想六个班, 240人的规模。但到开学的时候, 招生人数只有8人。尴尬的局面, 更多的解释工作之后, 最终101名孩子选择留下, 六个班规模缩减到四个班, 8名教师、4名保育员、2名炊事人员、2名保安共117人组成了新的平桥幼儿园。

风波之后, 冷静地分析原因, 发现归根结底是办园理念的冲突。在这种冲突的背后, 幼教人需要坚守的是什么?是要迎合家长, 还是对孩子的终身教育负责?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幼儿教育?面对问题, 老师们选择将它转变为发展的动力, 选择为家长、为社会呈现幼儿教育的本真。经过反复研究、讨论, 决定分两步走:

一抓教职工培训, 更新理念, 提高素养, 让每个教师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二抓家长工作, 让家长们从质疑——半信半疑——满意——积极配合。

三、更新家长幼教观念, 促进城乡学前教育质量提升

为了学前教育健康发展, 结合爱生理念, 更要积极做好家长工作。为此, 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中, 还应做到:

(一) 定期向家长宣传介绍幼儿园教育, 改变认识

利用每期班级家长会, 向家长介绍本学期的教育内容、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一日常规活动安排, 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活动情况, 使家长对以后怎样配合老师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定期邀请幼教专家、知名园长、优秀教师及有相关知识的优秀家长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知识方面的培训, 并接受现场咨询, 进一步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

(二) 多种形式让家长了解最新育儿动态

通过展板、家教园地、校讯通、留言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推荐科学育儿的报刊、杂志, 如:幼儿画报、幼儿教育、学前教育、育儿报等等。让家长们通过读书、看报、看影片及时了解国内外科学教育孩子的观念, 及时调整、改变自己教育的方式方法, 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三) 邀请家长亲身参与幼儿园活动, 促进对幼儿园工作的配合

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 既有利于让家长更深入了解幼儿园的全面工作, 更利于有效促进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幼儿园每期安排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 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根据家长的爱好特长、工作性质, 结合教学需要, 发动和组织家长来园当“家长义工” (即家长老师、家长助教、家长保育员等) , 使家长发挥各自的专长, 既配合幼儿园教育活动, 又丰富了幼儿园的教学形式。通过一系列的家长工作的开展, 城乡学前教育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篇3

石家庄市针对市区、山区、平原等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充分发挥市级统筹作用,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推进教育要素均衡协调配置,不断提升扩充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

一、一加一乘,推动市区优质教育资源提升扩充。一是做好加法,增加存量。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为抓手,强化项目推动,加大公办中小学新、改扩建力度。同时,严格落实《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科学合理确定教育设施布局。仅2014年,市区就新建中、小学校24所,增加学位17 058个。二是做好乘法,盘活资源。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3个新城区面临由农村县向城区转型的实际,启动实施了新老城区及正定县教育一体化发展工作,通过建立学校联盟、校长教师交流、教科研互动、对口支援等形式,积极推进新老城区教育深度融合,整体提升学校办学品质。

二、教育扶贫,促进山区教育跨越式发展。针对西部山区学校办学条件差、规模小、布局散、教育质量低等问题,从2011年开始,石家庄市实施了“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目前,工程已累计投入资金9.08亿元,新、改扩建的56所项目学校全部投用,累计转移安置学生41 132名。一是加强顶层政策设计。二是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就读。四是着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政策倾斜,实现平原教育发展的良性突破。石家庄市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新机制、新方法,突出均衡要素,合理配置资源,不断推动平原地区义务教育科学发展、均衡发展。一是着眼长远调整布局,积极实施学区化管理。二是大力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均衡配置物化资源。三是以均衡配置师资为重点,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山西省晋中市:全市一盘棋 城乡一体化

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辖11个县(区、市)、327万人口,义务教育学校903所。近年来,晋中市按照“全市一盘棋,城乡一体化”思路,整体设计了“四化两改三保证”均衡发展模式。“四化”即学校建设标准化、教师交流制度化、教育管理规范化、教学手段信息化;“两改”即改造薄弱学校、改革高中招生制度;“三保证”即保证贫困生不失学、保证学困生不流失、保证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一、实施“千校达标”工程。市委、市政府把“千校达标”工程作为市长工程、县长工程,先后投资31亿元实施了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薄弱初中建设工程、校舍安全工程,新改扩建学校近800所;投资8亿元实施了城区和县城学校扩容改造工程,新增学位2万多个;投资6亿元实施了标准化配套系列年活动;投资4亿元实施了教育信息化工程。全市近5年投入近50亿元实现了校舍安全全覆盖,校舍标准化全覆盖,装备标准化全覆盖,“校校通”和“班班通”全覆盖。

二、实施“万人交流”计划。晋中市有2.8万名义务教育专任教师,从2008年开始推进教师制度化交流工作。全市5年交流和公选校级领导1 300多人、教师1.5万人。

三、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全部分配到校。晋中市从2001年开始,探索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办法,比例从5%逐步提高到100%。规定只有在片区内学校入学,并在该校建有学籍,连续3年在本校就读的初中应届生,才能享受下校指标。

四、实行阳光招生和均衡编班。2009年开始,每年招生前,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招生方案,确定划片范围,制作划片示意图,并向社会公示。每年秋季开学前,对义务教育起始年级学生进行电脑派位、随机编班。

上海市闵行区:扩大优质资源 各校特色发展

近年来,闵行区区委、区政府持续提升政府教育公共服务能力和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水平,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优质学校比例不断提高,一大批学校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均衡发展成效明显。

一、引进培育并重,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闵行区通过整体引进、合作办学、一校多区、委托管理等形式,扩大优质资源规模,满足区域居民的优质教育需求,整体提升了区域教育品质。

二、创新管理体制,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础教育统筹管理体制建设,充分发挥区、镇两级政府发展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各部门从人、财、物各方面为义务教育发展提供支持,优化城乡学校资源配置和教育环境,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因受教师编制制约,创新“纳民小学”管理机制,推行由镇政府委托、各镇资产公司举办的办学模式。通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全体学生实行全免费。区政府加大经费投入,改善16所“纳民小学”办学条件,区教育局推进公办学校与纳民小学的结对帮扶,大大缩小了“纳民小学”与公办学校的差距。

三、坚持育人为本,深化课堂教学改进。推进“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系统”项目,积极实施《课堂教学改进三年行动计划》,推进课堂教学改进研究,建立具有闵行特色的基于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和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坚持把“探索教育评价改革”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建立和完善全面的质量标准,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内涵建设,提升教育内生力。坚持15年整体推进“新基础教育”研究,搭建“智慧传递”平台,把全区教育工作者的日常小智慧汇聚、提炼、升华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大智慧,实现了教育智慧的增值与共享,创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机制,激发了教育活力,促进了学校自主发展。

江苏省泰州市:阶段式推进迈向高位均衡

近年来,泰州市以促进教育公平为根本,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快信息化建设為手段,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泰州特色的义务教育发展之路。

一、实施三步走战略,阶段式推进,致力实现义务教育全域高位均衡。第一阶段,实现县域基本均衡。2014年,所有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评估认定,实现县域基本均衡目标。第二阶段,推进县域优质均衡。2014年底,靖江市、姜堰区通过江苏省首批“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验收,其他市(区)在迈向优质均衡的道路上也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三阶段,致力全域高位均衡。突破县域管理体制束缚,推进跨区域教育共同体;立足师资动态均衡目标,推行名师片管校用全市域走教制度;着眼师资队伍整体提升,开展教师市级平台全员培训;打造“泰微课”自主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市共享。

二、坚持硬软件齐抓,融合型发展,进一步放大优质资源辐射带动效应。通过实施薄弱学校改造、推进现代化学校创建等,全面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通过实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及推动名师送教走教,努力实现师资动态均衡。通过组建名校集团(共同体)、实行学区一体化、推进名校孵化、尝试跨区融合等举措,进一步放大名校资源效应。

三、集聚三方面合力,创新性引领,有效激发教育主体内生发展活力。完善教育管理制度,政府层面做到规划布局到位、经费投入到位、师资配备到位、公平政策到位、督查考核到位。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部门层面推进学校管理标准化、教育评价多元化、教育教学信息化。激发内在发展活力,学校层面实施校本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优化、特色文化立校、特殊群体关爱。

安徽省亳州市: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

近年来,亳州市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让更多孩子公平享受优质教育。

一、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坚持每季度在一个县区召开一次学校标准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分组参观建设现场,互相交流学习,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严格评估验收,对创建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错位验收,确保创建工作不流于形式。同时拓宽资金渠道,明确乡镇党委、政府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职责,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共同抓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施校安工程,为学校标准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实施千所村小提升工程,办好农民家门口的学校,让农村孩子就近接受优质教育。实施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把对初中学校质量监测情况作为普通高中招生定向生指标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实施结对帮扶工程,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育发展联盟。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师资均衡配置。“十二五”期间,对2 000名校长进行素质提升。“十二五”期间,计划培养3 000名市级教坛新星、1 000名市级骨干教师、1 0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00名市级特级教师。实施“义务教育学校音乐体育美术教师专项培训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为全市农村学校培训1 000名专职骨干音体美教师、3 000名兼职音体美教师。近5年来,全市每年补充教师近2 000人,并向紧缺学科和农村薄弱学校倾斜,优化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和学历结构。建立教师层级遴选机制,新招中小学教师一律到农村缺编学校任教,集镇学校缺编教师从农村学校遴选,城区学校缺编教师从集镇学校遴选,解决农村教师长期不能流动问题。

江西省芦溪县:推进标准化法治化公平化建设

近年来,芦溪县坚持教育强县战略,形成了政府主导、乡镇部门积极配合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和保障机制,基本实现了机会均等、条件一流、师资精湛、内涵优质的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

一、在“管”字上下工夫,推进标准化建设。条件标准化。充分考虑区域内学生流动、人口出生和适龄人口变化等情况,着力解决镇区大班额突出和专用教室不足的矛盾,加大镇区学校扩容改造力度。校园建设体现育人功能,突出安全环保,反对奢侈浪费,“一校一品”文化建设特色明显。改善农村学校生活设施,着力解决宿舍拥挤、食堂简陋、厕所脏差等问题。资源数字化。在打造数字化校园的同时,实施网络教研,科学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相衔接的数字资源,探索以慕课方式推送资源。教育手段实现信息化,80%以上教师能实行电子备课、上课。队伍均衡化。继续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和培养机制,建立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制度,实施“牵手育人”帮扶制度。

二、在“办”字上下工夫,推进法治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推进课程、实践、文化、管理育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落细落小。认真落实学生守则,编制《养成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科研兴教。大力开展“县促片、片帮片、片扶校、校领区”的网络教研和片区教研模式改革,,深入开展“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同时致力于课题研究的开发。强化标准管理。力行《课程标准》,把开足开齐课程标准作为开学工作检查的重点内容。力行《管理标准》,将其作为对学校目标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

三、在“破”字上下工夫,推进公平化建设。通过推进免试就近入学、狠抓保学控流工作、实施阳光招生考试,破解“择校入學”问题。通过统一教学行为、规范办学行为,破解“行为规范”问题。通过关注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及随迁人员子女、留守学生,破解“特殊学生”问题。

河南省新郑市: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近年来,新郑市坚持“均衡普惠和优质特色”两个重点,强力推进“四大工程”,努力探索“从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的初级均衡,到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均衡,再到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之路。

一、教育合力工程:教育均衡发展“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认真落实“以县为主、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坚持政府主导,强化部门职责,完善督导机制,努力打造教育均衡发展的硬环境、大格局,全市上下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和教育合力。

二、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教育资源配置“统筹协调、均衡达标”。按需撤并,科学调整学校布局。完善机制,切实加强经费保障。统筹师资,着力推进队伍建设。编制上力求“教育优先”,确保师资力量“够”。政策上力争“三个倾斜”,确保农村教师“稳”。管理上力促“专业发展”,确保队伍素质“高”。招生改革,引领学校规范发展。2011年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减轻初中升学压力,区域内形成了办学条件基本相当、学生基本不择校的良好格局。

三、共同体建设工程:交流共享让城乡教育“互帮互动、共同提升”。“云信息网络”促进城乡教育“探究”共享。在所有中小学和教学点全面使用“班班通”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研究融合,实现了城乡教师网络学习和网上教研“人人通”。

“大交流平台”促进城乡教育“协同”共进。校际交流平台促学校综合提升,主题论坛平台促队伍思想碰撞,师资交流平台促教师专业成长。

四、内涵提升工程:个性化发展促城乡学校“优质高效、各具特色”。一方面持续推进“多元课程”建设,中小学开发出符合本校和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300余项;另一方面统筹推进课堂教学改革,“道德课堂”实践探索、“动感高效”课堂等教学形态推动了全市课堂生态文化的形成。

湖北省宜昌市:科学布局标准化建设推动整体均衡

宜昌市是三峽工程所在地,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山区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0%以上。2013至2014年,13个县市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

一、优化校点布局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以县域为单位,组织编制全市中小学布局规划,确保布局调整科学性。连续6年召开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现场会,明确由县、乡两级政府负责布局调整工作,使人民群众从思想上、行动上积极支持中小学布局调整。

二、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根据实际,分别于2002年、2005年开始实施农村保育寄宿制合格小学建设工程和标准化初中建设工程,主要解决农村寄宿学生生活设施设备配套和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配套建设,让学生喝上热水、吃上热饭、洗上热水澡。

三、实施教师专业化发展战略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着力化解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全面实施城乡教师援助工程,着力加强教师分层培养培训,初步形成一支以杰出校长和宜昌名师为龙头,市级学科带头人为中坚,县级优秀教师为基础的骨干教师队伍。

四、整体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立足于课堂,立足于学校,立足于评价,建立健全课程、质量监测和学生评价体系,深化初中学业评价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实现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普通高中招生三方面的突破。

五、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全面实施基于互联网与电子白板技术平台的“班班通”工程,加快打造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着力加强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

湖南省泸溪县:待遇职称倾斜确保教师扎根农村

泸溪县是“老少边穷库”国家级贫困县和革命老区县,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坚持“三个倾斜”、实施“三大工程”、创新“三种模式”,有效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坚持“三个倾斜”,确保城乡师资水平均衡。一是调配机制上倾斜。推行中小学教师定岗招聘录用制度,将90%新进教师分配到农村任教;推行定期服务制度,每年选派100名乡镇中心完小教师到片村小锻炼,全县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农村学校服务时间不少于一年。二是经济待遇上倾斜。坚持教师工资优先发放、福利待遇优先落实、培训奖励经费优先保障的“三优先”政策,确保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到位。三是政治待遇上倾斜。评优评奖、职称评审向农村教师倾斜,在评选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时,将80%的指标投放到农村学校。

二、实施“三大工程”,确保城乡办学条件均衡。实施城镇学校班额均衡化工程,认真做好新建学校规划和城镇学校扩容提质。实施农村学校建设标准化工程,推进农村学校“除旧换新”。实施城乡教育信息化工程,加快城乡教育“三通两平台”建设。

三、创新“三种模式”,确保城乡教育质量均衡。创新城乡学校帮教模式。大力实施“关爱工程”,完善“领导包村、干部包组、党员包生”全方位关爱体系,全县2万余名留守学生实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学有人教;开展“捆绑式”支教,每年选派100名城镇优秀骨干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帮助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创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推进模式。逐步推进“高效课堂”“生本教学”等4种课改模式。全面落实每天“三个20分钟”活动,使学生都能开起口来说话,静下心来写字。

广东省顺德区:让每个学生接受最适合的教育

近年来,佛山市顺德区加强顶层设计、填谷扬峰,抓住义务教育发展的“牛鼻子”,以“一个目标”“两个破解”“三维构建”的措施,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优质发展。

一、“一个目标”:让每所学校都成为“名校”。顺德区将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定位于提高质量、提升内涵,办好每一所学校,让每一所义务教育学校都成为名校,让每个学生接受最优质、最适合的义务教育。

二、“两个破解”: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的难点问题。破解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入读难题。建立异地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就读机制,坚决落实“两个为主”政策,非户籍学生100%享受免费义务教育。目前,共有近13万名的非户籍适龄儿童在顺德接受义务教育,占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58%,其中88%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

破解城镇新建住宅小区基础教育设施建设难题。为满足城镇化带来的学生布局的变化,顺德区对新建住宅小区基础教育设施实行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保障教育资源及时配套。

三、“三个构建”:驱动创新促每一所学校内涵提升。构建有力于激发学校活力的管理机制,让社会资源广泛进入学校,形成发展合力;构建现代学校制度,促进特色发展。

构建有利于学校内涵提升的评价制度。全面实施学校自主发展评价体系,改变学科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成立学生综合素质成长记录册,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

构建有利于形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格局的保障机制。改革教师人事制度。统一城乡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城乡教师引入标准及统一公开招聘制度,实现教师待遇“同城化”。

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申报材料 篇4

书写区域教育事业跨越发展的全新坐标

——***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汇报材料

******教育局(2010年10月30日)

***是国家发展战略《***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龙头城市***的中心城区,***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教育事业既有历史的厚重,又具时代的风采,更凸显港城中心城区的实力与优势,始终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地跨越发展,争先进位,先后被评为“全国德育实验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省首批素质教育实验区”、“全省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全省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省级督导评估考核先进单位”、“ ***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先进集体”等。

***现辖2乡、2镇、6个街道、1个林场及1个经济开发区,省属**农场、**农场分布境内,辖区面积415.2平方公里,人口54.54万人。全区拥有三星级高中1所,中学10所,小学17所,幼儿园41所,校外教育机构少年宫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现有在职教职工2669人,中、小学在校生36223人。***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密集度全市领先。

近年来,我区始终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实事求是,理性提升,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切实加大工作力度,采取系列举措,合力推进教育均衡。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标杆,树标引航,有序推进

长期以来,***委、区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高度重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抢抓全市进入国家发展战略的良好机遇,明确提出“强区必先强教”,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办优质公平高效和谐的教育,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素质教育强区”,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战略”,作为建设“实力***、美丽***、和谐***”的“关键工程”,并始终坚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发展需要”等三个优先,为全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素质教育强区,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委、区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并实施了《***建设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为创建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教育局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并根据我区实际合理配臵教育资源,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倾力扶持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发展,在积极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的进程中,不断深化改革,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力促全区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

二、以办学条件优质均衡为基点,加大投入,重点倾斜 办学条件均衡是义务教育均衡的基本条件,我区将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布局调整规划相结合,与学校标准化建设相结合,与消除危房、改造薄弱学校相结合,努力使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能拥有优质标准的设施设备,使城乡间、学校间的差距日益缩小,拉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加大教育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为进一步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经费依法实现“三个增长”,教育费附加足额征收并全部用于教育,我区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单列,及时足额拨付,确保区级财政预算内小学、初中生均经费达到省定基准要求,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2010年,区财政经常性收入数为10.1亿元,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2.85亿元,小学、初中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额分别达370元和610元。全区教师平均工资水平(55392元)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55008元)。

同时,我区还以网络应用平台、网上资源等建设、使用为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近5年来,我区信息化建设总投入近4600多万元。各中小学校的光纤连通率达100%;在全市率先建立并使用实验室管理平台和图书室管理平台,建成率达100%;全区生机比达9.2:1,师机比达0.9:1。中小学校信息化技术装备均达二类标准,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全面提升。

(二)加强城乡统筹,实行重点倾斜

我区还不断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加强城乡统筹,实行重点倾斜。目前,城区和农村初中小学生均固定资产数分别为4885元、6239元,城区和农村初中小学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比例分别为74.5%、73.18%,城区和农村初中学校班均教师数分别为3.56人、5.55人,本年度初中小学校长流动任职数为17人,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流动任教数为158人。此外,我区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为先导,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步伐,使我区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硬件设施设备分别达《***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和《***初中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要求,全区城乡学校的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实现了基本均衡。

(三)实行集团运作,优化资源配置

为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合理配臵公共教育资源,我区还制定并实施了区域中小学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我区以均衡配臵为重点,充分彰显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头作用,加强薄弱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我区组建了“海宁教育集团”,将优质学校海宁中学的教育优势辐射到薄弱初中学校,通过以强带弱、集团推进,实现城区初中教育的高位均衡。

三、以推进教育机会均衡为底线,关注民生,促进公平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创造均衡的教育机会,是推进区域教育均衡的前提和基础。为了坚守这一教育均衡的底线,我区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规定,遵循“统筹安排、相对就近”的原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一律实行划片招生,明确要求任何小学不得以面试或“幼小对接”理由拒收施教区内学生;任何初中不得用小学毕业成绩择优录取学生,更不得用考试或文化知识性面试等方式择优录取学生;不得将学科竞赛成绩与录取挂钩;各中小学校对所招学生均衡编班,不得分快、慢班或重点班。

(一)加强管理,高位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实施水平为高水平巩固我区义务教育水平,力促我区义务教育平稳运行,在学籍管理方面,我们力求做到两个加强:一是加强学籍管理人员的培训,印发了《***中小学学籍管理备忘录》、转学、借读、休学流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坚持学籍管理程序不走样,进一步规范了学籍管理工作;二是多元管理,建立立体互动控辍模式,以学籍管理为主要平台,以跟踪监控为纵深,以随即检查为节点,强化责任意识,杜绝辍学现象的发生,确保我区中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生升学率以及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规定标准。

(二)积极谋划,着力破解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题 我们严格按照“一个不能少”的工作要求,积极破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题,力求把这件最根本的民生工程做好、做实。在确保适龄儿童全部进入小学、适龄少年全部进入初中学习的过程中,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始终执行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制度,统筹、妥善安臵新增劳务输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确保制度规范有序地实施。多年来,我区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率一直达100%。为了有力地保障每一个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我区从2006年至今,***政府每年为义务教育阶段民工子女拨付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逾千万元,2010年更是按“就高不就低”原则,为薄弱学校配备了大量的教学设备,并按照新入学民工子女每人7.5平方米的标准,新建了大量校舍。同时,各中小学校对在校就读的民工子女在评优、入队、入团、分班、转学等方面做到与常住人口一视同仁,最大限度地平衡了教育资源,也保障了民工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

(三)关注弱势,切实保障困难残疾学生教育公平在困难家庭学生以及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方面,我区还建立健全对残疾以及家庭经济困难等弱势学生帮扶体系,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补助工作,巩固“不使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良好成果。同时,加强特殊教育工作,建设好特殊教育学校,积极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合理确定办学规模,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办学水平,并积极开展“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保证有学习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及时入学。

(四)扎实举措,着力构建共享均衡教育四度空间 由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来自不同地区,文化基础与本区学生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外省流入的原地教材与本区也不一致,造成学生就学后学习困难。此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长大都整日忙于打工、经商,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教育局还有针对性地从身心和谐、生生和谐、师生和谐、家校和谐的四个角度出发,积极采取措施,让每一名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都能享有教育均衡带来的丰硕成果:一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适应新的学生生活环境,建立健康、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二是以“平等、关爱、互助、融合、感恩”为主题,开展本区户籍学生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手拉手”活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三是坚持面向每一个务工人员子女,选派有经验的教师为他们补课,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上的障碍,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理、自立,逐步走近自强,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恩者、社会,怀揣感恩情怀报效祖国;四是建立家长学校,与社区联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

四、以均衡提高管理水平为驱动,全面深化,有效推进 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推进教育均衡,离不开各中小学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中小学管理规范》及十项制度颁布实施以来,我区就《规范》的宣传、执行以及长效机制的建立等方面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为了将中小学规范管理工作向内涵推进、向纵深渗透、向长效发展,推进各中小学校逐步建立现代学校制度,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评估考核体系,我们将2009年确立为完善贯彻落实《***中小学管理规范》长效机制,全面提升中小学规范管理水平之年,将2010年确立为完善贯彻落实《管理规范》长效推进年,通过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措施抓落实,校长素质再提升,强力助推学校贯彻《管理规范》长效机制的运行。

(一)巩固提升,打造管理规范精品工程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升规范办学行为成果,我区全面提升中小学规范管理水平,全方位实施管理规范优质精品工程。一是旗臶鲜明、毫不含糊、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规范办学行为工作,坚决不让遵循教育规律、反映广大学生强烈呼声的“减负”走回头路。二是加大督查工作力度,严格践行“五严”、“六严”规定,确保“减负”持续常态,全面兑现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做出的承诺。仅2010年上半年,我区先后组织专门督查小组,出动近80人次,对全区中小学进行五轮检查和抽查,有效遏制管理质量滑坡。学校办学目标、工作计划均围绕“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贯彻落实长效机制年活动”等重点工作,工作重心明确,规范执行课程计划已形成常规,无挤占现象,学生在校时间也按照省厅的要求得到有效控制,没出现一例在校时间超长引起家长投诉的现象,规范管理已经步入稳定常态。

(二)集思广益,实施管理素质提升工程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主体,“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是教育主体现代化的组成部分。为了让每一位校长深入总结近年来规范管理的经验教训,深入体会规范管理的精神实质,博采众家之长,提升全区各中小学规范管理,我区在2008年、2009年成功举办两届“校长论坛”基础上,2010年,我区举办了第三届校长论坛,论坛以守望素质教育价值为导向,以着力提升校长组织实施素质教育能力为核心,以提升校长适应教育发展变化的改革能力、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掌控能力,加快学校特色品牌建设的创新能力为重点,倾情打造校长队伍。重点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育现代化建设、学校特色品牌打造及与之相关的规范管理等主题,探索与实践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措施与途径、学校特色建设与品牌打造的探索与定位,进一步推动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以强带弱,实施校际对口帮扶工程

为了让全区义务教育教育阶段学校之间的管理水平达到高位均衡,减少区域内择校现象的发生,我区普遍建立并实施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对口帮扶制度,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优质学校对薄弱学校的帮扶作用,实行捆绑考核,提升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积极探索“以强带弱”、“捆绑发展”等发展模式,以优质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带动薄弱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一系列的举措助推了全区中小学管理水平的均衡发展。为加速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发展,我区针对农村幼儿园与城区幼儿园相比,在办园条件、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的现状,将其与城区优质幼儿园实施捆绑管理,开展了成效显著的“对口帮扶”工作,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四)委托管理,高效实施质量共优工程 从2010年5月份开始,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积极配合市教育局对部分学校实施委托管理。托管学校与被托管学校在委托管理中,从2010年起始年级开始,每年实行教师、教干双向交流制度,同时实现办学目标、教学管理、师资配臵、招生工作、考核评价的统一,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了薄弱学校的办学实力。

五、以强化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增长极,直击中枢,力透核心

教师队伍的优质均衡,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的核心领域,只有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教育均衡才能真正拥有强大的内驱力。目前,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师生比均达到省定标准,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达85%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40%以上,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达80%以上;小学高级职称教师达1.5%以上,初中高级职称教师达22%以上;骨干教师达30%以上;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8%以上,中高级职称教师及骨干教师比例大致相当,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支教制度、健全,城乡学校之间教师队伍差距明显缩小。

(一)名师支教,推动课堂教学有效提升

我区不断加强对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并按编制要求,严格标准,及时补充新教师,并实行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薄弱学校需求。按省定标准落实教师培训经费,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以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继续教育。

在推进教育均衡的过程中,我区不断加大城乡之间、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教师的交流力度,着力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城区学校选派具有“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市学科带头人”荣誉称号的优秀教干,到农村学校任校级领导,在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中,进一步落实“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通过城区优质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农村学校骨干教师或教干赴城区优质学校挂职培训等方式,加速提升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同时,每年为农村专项招聘10名左右的紧缺学科新教师,其它学科的新教师也优先安排到农村学校任教。2006年,评选“区学科带头人”,农村教师只占16.1%,到2009年,市“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选拔,农村教师已占到了35.5%。

(二)片区联动,促进同类学校互借提升

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为了帮助薄弱学校教师尽快提升专业水平,我区还启动实施了片区联动教研等制度。初中以英语学科九年级分片教研制度为试点,以**中学、**中学为龙头,每月一次的学科分片教研活动整体提升了学科教研水平。小学建立“东三校”、“西三校”、“北三校”片区联动教研制度,邀请名特优教师加盟片区教研活动,整体提升重点学科、薄弱学校的教研质量。在片区联动教研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中小学大力开展“教学管理开放月”活动,通过“教研活动开放、课堂开放、特色活动开放”等三个开放,促进“有效教学”的研讨,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片区联动教研制度实施以来,校际互动得到切实加强,学校之间分享了成功经验,教师之间分享了教育智慧。

科学引领,多措并举,拉动了我区广大教师理论素养的迅速跟进、不断提升,全区教师教科研整体水平在全市名列前茅,2009年教科研综合考核全市第一。有的项目(如省“教海探航”杯论文竞赛)从2003年以来,获奖总数一直遥遥领先于全市各县区,论文获奖和发表、课题立项的数量都在大幅度提升。

六、以大力发展学校特色为羽翼,创新突破,全面发展 随着教育均衡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打造学校教育品牌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超前谋划,切实提供政策保证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深挖优质教育资源,培植素质教育新的增长点,从2005年开始,我区就出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建、展示一校一品活动的实施方案》,提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办学理念,全面启动了全区“一校一品”的建设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升学竞争向办学竞争的转变;2009年我区又先后制定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提升素质教育质量实施意见》以及《***中小学校特色建设指导方案》,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学校特色建设的现实意义,对全区中小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2010年更是掀起了全区中小学校素质教育成果展评以及特色示范校创建的热潮,充分体现了近年来全区各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累累硕果,将各校的办学内涵及校本特色的打造向均衡化发展、纵深化延伸、开放式推进。

(二)一校一品,特色项目异彩纷呈

“一校一品”特色建设工程的推出,点燃了全区素质教育智慧的火花,激发创建的热情,增强了各中小学校均衡发展的创新动力。各校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全校师生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实践,深入挖掘,大胆创新,锐意进取,逐渐形成了在较大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与示范效应的成功模式与经验:

全区 27所中小学特色项目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基础,注重动手实践与思维创新、注重艺术素养和品质修养、注重体质与心理健康、注重情感和审美体验、注重育人环境和氛围的营造,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全区特色项目涉及德育、艺术、体育等几个大类,开发出了民间剪纸、舞蹈、心理健康、班级文化等几十个项目,数百名骨干教师担纲指导,千余名教师主动参与,近四万名学生全面覆盖,涌现了**中学的家庭教育特色、**中学的科技教育特色、**中学的美术特色、**小学的童话童谣、**小学的书画特色、**小学的经典诵读特色、**小学的民俗文化等一系列特色项目。同时,一批颇具时代特色的体育特色项目也缤纷亮相,如**小学的跆拳舞,**小学的军体拳,**小学的哑铃操,**小学艺术球操、**小学的绳操等活动,受到了家长及学生普遍欢迎。

(三)综合实践,全力彰显课改亮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新课程改革方案的重要亮点,为了在全区各中小学校均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建立加快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新模式,区教育局领导重视,全员行动,全面推进,多次召开党委会、行政办公会专题研究部署区域性均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工作。同时,设立专职教研员,对全区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进行滚动式全员培训,定期召开全区研讨会,多次承办全市研讨会,师生参加各级比赛均取得优异成绩。

各中小学结合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资源,以历史、文化为源,以自主实践为法,以获取能力为本,以提高内涵为真,扎实有效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如**中学的《诗画云台》、《花海校园》、《海客瀛洲》,**小学的《尚农》,**小学的《走进年画》,**小学的《经典诵读,快乐成长》,**小学的《新星的天空》,**小学的《家在凤凰》、**小学的《礼仪教育》,**小学的《家乡文化》等校本特色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全区各中小学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普遍建成了信息丰富、图文并茂的综合实践专题网站,实现了校际互动,资源共享。

七、以打造全区育人品牌为推手,成长体验,多音协奏 百年大计,育人为本,为了促进全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全面、均衡、协调发展,2007年,我区推出了德育“八项行动计划”,从教师、学生、家庭、社会四个层面,主题活动、文化内涵、课程实施三个纵深,对我区的德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构建,实行两年来,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

尤其是我区从《八项行动计划》中精心提炼出的德育品牌——“成长体验”德育主题活动,三年来始终坚持每月一次主题,一次展示,一次交流,让广大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为了使活动更加贴近学校实际、更加贴近学生生活,2010年的成长体验活动呈现出七变七结合的特点,即变自主申报主题为定向申报与自主申报相结合;变活动展示交流为展示交流与培训提升相结合;变大会交流为小组讨论与师生互动相结合;变学校独立承办为独立承办与校际联合相结合;变一校一主题为同题跟进与效果回看相结合;变校际交流为交流与帮扶相结合;变中小学集中活动为集中与分学段活动相结合,充分释放“成长体验”无穷魅力。

目前,“成长体验”主题活动已历时三年,走遍全区27所中小学校,数万名在校中小学生直接参与。张扬学校个性,打造育人品牌,让***教育走上更趋均衡、更富特色的高速路,实现了从重视办学规模和数量向提升办学质量和内涵,从注重发展硬实力向增强教育软实力的转变,为全区中小学校均衡发展、特色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篇5

今年3月中旬,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对惠民县、阳信县进行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市级评估验收,核查了两个县20xx~20xx年的教育经费帐表,实地抽查了惠民县46所中小学、阳信县37所中小学。3月底,两个县向省政府教育督导室上报了申请验收的相关材料并通过审核。沾化区于5月下旬通过了省级复查。阳信县、惠民县于6月下旬接受了省级督导评估,8月中旬通过了省级复查。

11月14日~1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督导检查组,对我省今年申报验收的10个市的21个县(市、区),进行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检查。督导组共分为7个小组,其中,第三小组一行4人,对我市沾化区、阳信县、惠民县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督导检查。期间,检查组分别听取了三个县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的脱稿工作汇报,就财政投入、校长教师交流、教师结构性缺编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工作质询;查阅了相关的档案、资料和账册,召开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等4个方面的座谈会。分组实地抽检了9所初中,10所小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个教学点共26所学校,重点核查了有关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校际间均衡状况以及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工作情况等,并开展了公众满意度网上问卷调查。督导组对我市三个县区的工作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指出:今年以来,县区对照市级、省级督导检查指出的问题,严格按照标准,大力进行整改,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

11月18日上午,国家督导检查组在济南向省政府和受检市和县反馈了督导检查意见,反馈会上,我市三县区有六项工作受到了表扬:1.努力拓展资金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建设标准化学校;2.实施平安校车工程;3.校园天网工程;4.实施教师队伍建设“三名”工程;5.体育2+1工程;6.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1.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不足、存在大班额问题,部分学校占地面积不足,教学用房面积不足;2.运动场地建设相对薄弱,部分学校运动场地面积不足,学校运动场地材质偏低。3.教师存在结构性缺编问题,主要是音、体、美、外语及信息技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4.部分学校办学条件和生活设施需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在两个月内将整改情况上报国务院督导委员会。督导检查组认为,我省本次申报的21个县区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至此,我市全面完成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任务目标,所有县区已全部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区”,实现了全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堂红”。

20xx年,全省17个市已有济南、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莱芜7个市所属县(市、区)全面通过了“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通过这次督导检查,滨州、泰安、东营、淄博、临沂五个市全面通过国家评估认定,进入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第二方阵。还有德州、聊城、菏泽、枣庄、济宁五市23个县区没有通过国家认定。

下一步,我们打算从三个方面抓好这项工作:

一是明确认识,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国家的验收,只是认定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只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均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提出,到2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目标是,到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义务教育必须在基本均衡的基础上,达到高位均衡发展目标。没有高位均衡发展,我市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就会在全省落伍。

二是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均衡。对国家验收组提出的问题要盯住不放,抓好整改落实,继续补齐义务教育短板,努力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党委政府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足额征收两项教育附加,并及时拨付教育使用;落实土地出让收益计提10%用于教育的政策。结合全面改薄、解决大班额、足球进校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同时均衡配置城乡教师资源,着力解决专任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个人材料 篇6

安边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根据上级的文件要求和安排部署“主动作为、认真履职、强化责任、多措并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端正思想 提高认识

(一)牢固树立学生“上好学”的思想。1.国家用25年全面普及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从根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少年“有学上”问题;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正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重大转变。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观,重心在“发展”,核心在“均衡”。我们要在发展中求均衡,在均衡中促发展,在“动态均衡”中实现义务教育的高标准、高质量,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要求办学条件必须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对督导办法的“保障机制、入学机会、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与管理”四个方面综合量化,从“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的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

2“解决当前农村义务教育若干问题”的教育工程,宜宾县安边镇党委政府把计划实施的“学校食堂、学生宿舍、教学用房、教师休息室、学校道路通畅工程等五大建设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实、抓好,得到了村组干部、广大群众和施工单位的积极拥护。安边镇治和小学教学用房的修建,需要向5户村民征地,村组找到他们满口答应;学校修建围墙需要拆旧村公所,治和村两委立即行动;当了解到施工期间江坳口到黄江林村要封路整治,施工方提前拖运材料备用;在保证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施工单位提高成本用“商混”来浇灌基础和倒圈梁等„„教育这项民生工程,得到了大家发自肺腑的支持,可谓民生工程得民心,真正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投入是保障。近年来,安边镇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体,用足用活上级政策,积极争取各类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突出重点,务求实效。近几年来,共投入1427多万元,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其中:学校改建投资952.2万元:大池小学教学楼697平方米,投资38.7万元;火焰小学教学楼、厕所、食堂、门卫室1051平方米,投资77.5万元;大滩教学楼582平方米,投资43万元;凤来小学教室280平方米,投资24万元;对朝阳初中的教室室内进行整体装修及进行校园环境整治,投资22万元。投资480万元完成安边学校综合用房及学生食堂宿舍楼工程;投资92万元完成安边学校保坎工程;大滩小学投资35万元新建运动场地;向家坝小学投资100万元完成运动场的塑胶和绿化工程;朝阳学校投资40万元排除存在安边隐患的原教学综合用房两栋。2013年起实施的“4+1工程”,全镇投入475万元;投资102万元完成通校工程,实现各校到校通水泥路;新建大池小学学生食堂及教师休息室119.04平方米,投资18万元;新建治和小学教学楼及学生食堂和教师休息室1805.04平方米,投资291万元;完成向家坝小学的学生宿舍436.8平方米,投资64万元。2013-2015年共投入100余万元,用于添置了学生课桌凳1800余套,购置了办公电脑80台、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和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教学器材,添置图书、教仪及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等。安边镇让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的效益,为打造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物质保证。

远程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单行材料 篇7

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事迹材料

远程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单行材料

* *县 * * 学区

***

二〇一一年六月九日

* *市 * * 县 * * 区 * * * 农村中

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事迹材料

远程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单行材料

我叫***,男,汉族,现年26岁,中共党员,本科文化程度。2004年参加工作。现任******学区信息技术专干,负责全学区的远程教育工作。

自参加工作以来,在领导的关心指导以及同志们协同帮助下,思想上渐趋成熟,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也不断得到加强和锻炼,尤其重视自身思想及作风的加强,认真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参加工作后,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履行职责,勤奋敬业,无私奉献,能够充分体现远程教育工作者的光荣形象。

工作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积极研究,解决远程教育管理应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技术培训和推广、技术支持服务、资源建设等方面成绩显著,富有特色。

热爱远程教育工作,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在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应用方面成绩突出。工作能力强,能高质量地完成远程教育工作任务,积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观摩、研讨等活动,坚持倡导所有小学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

面成绩突出,成果显著。积极协助同事进行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资源进行课堂教学。

自2004年全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教育现场会在我学区举行后,我们充分利用已有优势,积极协助学校开展远程教育教学,积极配合全学区各学校完成远教工作的配套设施建设。真正把现代化的资源运用在了农村小学课堂当中,改变了教师教育理念,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多年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各学校的远教设备排查故障,无数次在凛冽的寒风中爬上教学楼的屋顶进行接收调试,无数次一对一指导学校管理员尤其山区学校管理员使用远教设备。后来又多次参加县上组织的培训,使自己的信息技术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为了推进全学区各学校的远教工作有一个整体提升,利用闲暇时间结合实际,不定期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对各学校的教师尤其是管理员进行了多次培训,使得大部分教师学会了电脑操作,基本上能适应远程教学的需要。

管理方面,结合县电教馆远程教育方面的各种规章制度制定出了各种规章制度,考核制度,要求各学校每周坚持远教资源接收,并及时做好资源记载,完善远教工作档案,并协助科任经常教师对学生进行远程教学,使得我学区各学校的远程教育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受到学区及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学生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篇8

学生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扎根家乡的贫瘠田壤,关爱学校的所有学生,力所能及的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是诠释我近20年来从事教育事业关爱学生的最好的话语。

1993年8月,意气风发的我投身到家乡的这所初中任教语文,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17年。在这17年中,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所教学生的肯定与赞誉。教导处事务繁杂,2010年秋学期,学校领导体谅我的辛苦,让我不再担任班主任,仅从事教导处工作与语文教学。我满怀感激之情,这使我有更多的精力了解全校学生的精神状况,关注分管年级的学生管理,关爱所教班级的学生成长。

一、面向全体学生,从面上加强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如果说,校长室是人的大脑,那教导处就是人的心脏。身为副教导主任,我不仅兢兢业业地做好教务处的考务、学籍管理和教学常规检查,还要了解全校学生的精神状况,静心分析原因,提出扬长弃短的建议,协助其它职能科室做好相关工作。

课堂是师生活动的主阵地,是第一现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渠道。每周我都能坚持听3节随堂课,除了完成相关常规检查任务外,还关注所听班级学生的精神面貌、学习兴趣与身体状况,必要时与班主任、任教老师进行适当地交流。

我是每周四的总值,能做到提前半小时到校,巡查各班老师指导到校学生的早读情况,白天做好常规管理,晚自修下巡查学生宿舍,了解住宿生的生活情况,询问住宿生的需求,直至学生都到宿舍准备就寝,宿舍大门锁门时才离开。每天课间操,我都准时出现在操场上,协助团总支指挥学生进退场,巡查学生做操情况。

二、关注分管年级,从片上突出重点。

-,我分管九年级。九年级面临中考升学的压力,加上我校这几年来中考成绩不理想,我深知自己的担子重,压力大,除了抓好教师的教学常规,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得关注九年级各班的班风学风。我除了每天提前到校巡查九年级的早读情况,课间也经常到九年级教室外巡视班级管理,发现问题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发现闪光点进行表扬,与九年级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一起努力,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体九年级师生的共同拼搏下,届初中毕业生班级管理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从未发生一起严重违反校规校纪事件。且在2012中考中,我校总分取得了全市公办学校第8名的佳绩,一举甩掉了落后的帽子,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三、关爱班级学生,从点上做好示范。

度,我根据学校的.安排,接手教学九(4)班语文,这个班级在八年级时,问题突出,班级调皮学生多,学习成绩基础差。升入九年级时,学校重新安排了语文、数学老师任教。因为我知道这个班级的情况,学校找我谈接手此班时,我立即答应了,并做好了思想准备,准备花大力气协调其它科任老师一起协助班主任“抓班风,促学风,提成绩”。

1、用爱心点燃学生的希望

我接手任教九(4)班语文之初,首先向班主任、英语老师及学生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值得表扬的闪光点。了解到陈春蓉同学,年幼时原是路边的弃婴,被单身年老卖菜的养父收留,生活拮据,更要命的是她患有癫痫病,每学期总要发作一两次。我了解到班主任刘老师特别关心她,还曾为她无偿垫去上千元医疗费,为了增加她营养,每天早晨都为她在小卖部为提供一碗鸡蛋面。我很受感动,将班主任的感人事迹写成了文章发到自己的博客中,且上报校长室。我则主要是从心理上给予陈春蓉同学的关爱,除了关心她的生活,鼓励她的进步。她学习很刻苦,但作文一般,我将她的作文几乎都面批后打印贴到教室后墙的《佳作欣赏》栏中,让同学们进行欣赏,从而激发了她写作的兴趣。

2、用习作激发学生的热情

为了增强九(4)班同学的班级凝聚力,寻找到从掀起全班同学的写作狂潮作为突破口与凝聚点,我坚持将生活中的点滴写成一些文学类的文章发到自己的博客之中,打印后贴到教室《佳作欣赏》中,与学生同栏竞技。在任教九(4)班的一年中,我先后写成文学类的文章近百篇,激发起全班学生写作的热情。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一旦发现学生中有好的进步的佳作,我都打印后张贴到《佳作欣赏》中。还组织了多名同学参加各类比赛,并获得佳绩,其中陈春蓉、周健同学获得江苏省第十一届中学生作文(现场)大赛(初中组)的决赛二等奖;邱小菲同学获得了兴化市第三届“板桥杯”初中生现场作文大赛一等奖、第五届“兴中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兴化赛区二等奖。

3、用诚心化解学生的坚冰

初中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叛逆期,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与个性,常常体现在以我为中心,因而彼此之间也常发生一些矛盾。要想加强班级的管理,增强班级凝聚力,就得化解学生间的个人芥蒂,我常常通过找学生谈话,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一理发现矛盾,就找双方个别谈话,引导他们珍惜同学情,关爱身边的人,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上,再让双方见面“化干戈为玉帛”。如我发现好强的陈春蓉同学与单亲家庭周健同学,彼此间时常调点小别扭,我不但找她们谈话,还创造机会化解他们的矛盾。我认真修改她俩的作文,鼓励她们参赛,她俩都通过江苏省第十一届中学生作文大赛预赛后,领取到《决赛证》,周六上午,我和学校陈老师带领全校三名学生去姜堰三水学校参加现场大赛,一路上,我找些轻松快乐的话题让她们共同参加讨论,放松彼此的心情。下午决赛结时,大雨滂沱,我将买来的花雨伞送给她们共同撑着,我与陈老师冒雨跑,她俩很受感动,化解了矛盾,之后她俩感情融洽,成了要好的朋友。

4、将案例写成教育论文

我喜欢与学生交流,喜欢思索,喜欢总结,喜欢动笔,一来年就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写成10多篇论文发到自己的博客之中,便于以后更好工作。

上一篇:政治考试的公式下一篇:关于加入学生会面试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