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管理要素

2024-09-13

仓储管理要素(共8篇)

仓储管理要素 篇1

HSE管理手册 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本公司总负责人通过以下的活动对其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

a)总负责人应采取培训、讨论,下达文件、会议等各种方式使全体员工都能树立质量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职业健康安全意识,都能认识到满足顾客、相关方和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本公司的重要性;

b)制定企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方针。

c)确保根据管理方针制定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管理目标。d)总负责人按计划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

e)总负责人应确保提供本公司管理体系的建立、运作及持续改进必要的资源。

5.2 以顾客及相关方为关注焦点 a)总负责人应确保:充分识别和理解顾客及其他相关方当前和未来的需求和期望,确定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并将其转化为本公司可实施的要求,以便达到使顾客满意的目标。

b)总负责人应重视环境保护和污染预防,不断减少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和节约能源资源,持续改进公司的环境绩效。

c)总负责人应重视员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不断改善进入工作场所的员工和其他人员的健康安全条件,提高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5.3管理方针 5.3.1.公司的管理方针应确保:

a.适用于本公司活动,生产或服务的性质,规模。

b.包括对满足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保障健康安全、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的承诺;

c.包括对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应遵守的其他要求的承诺; d.在公司内得到沟通和理解。形成文件,付诸实施、予以保持并传达到员工,确保各级人员在公司管理方针指引下,结合本部门要求制订目标和措施并认真实施;

e.提供建立和评审管理目标的框架,定期不定期的对管理方针的适宜性和持续适宜性进行评价。

f.可为公众所获取; 5.3.2 管理方针

满足顾客要求 遵守法律法规 预防环境污染 保障健康安全 追求持续改进 管理方针的含义:

满足顾客要求 遵守法律法规:是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唯一选择。它不但体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管理原则,也表达了对遵循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承诺;它不仅是对顾客的郑重承诺,也是对社会的庄严宣誓;

预防环境污染 保障健康安全:每年通过管理评审和内审,总结经验,寻找不足,改进管理

水平,污染预防,持续不断的改进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追求持续改进:是高层领导对本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是全体员工的行动指针,是持续改进

管理体系的根本体现,也是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全员的质量意识、环境保护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意识,实现总体水平在行业中保持领先的目标;

5.4 策划(1)策划的时机

建立和改进管理体系时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总负责人委托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实施策划并持续改进工作。

a)管理体系建立时,根据标准结合本公司实际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以满足管理目标和4.1的要求。

b)管理体系改进时,策划改进的实施可以不在体系的所有部门、所有条款中同时进行,但改进时要注意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c)对管理体系文件未能覆盖和顾客特殊要求的事项,由生产部编制质量计划,具体按质量计划要求办理。

(2)策划的依据

按“引用标准”中的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公司有效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经验进行策划。

(3)策划的内容

a)管理体系所需组织机构、资源、职责、过程、活动。b)制定、实施、评审、保持管理体系的管理方针、目标。

c)管理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产品实现过程、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所需的支持性文件。

d)环境因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e)各种因素导致管理体系发生变化时要保持体系的完整。5.4.1环境因素

本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明确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和职责,确保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

a)环境因素的识别范围必须覆盖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的各个方面,包括相关方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b)识别环境因素应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及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c)对本公司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以使在本公司内部管理工作和经营活动中对环境具有或可能具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d)评价环境因素时将考虑环境影响的程度、范围、发生频次、影响程度、控制现状等确认重要环境因素,并由行政部负责向本公司各相关部门传达;

e)f)总负责人负责审批重要环境因素;

重要环境因素作为本公司制定环境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依据;应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程

序,并加以教育培训,以实现对重要环境因素的有效控制。g)当本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时,或存在已纳入计划的或新的开发、修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时,或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更新时,应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评价,以确定新的重要环境因素。

g)本公司应将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确定重要环境因素方面的信息形成文件并及时更新。h)本公司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保持管理体系时,应对重要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具体执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5.4.2对危险源、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建立并保持《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对本公司的作业活动、管理活动、工作场所以及生产现场存在的危害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保证重大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员工和所有进入现场的外来人员的安全健康。

具体执行《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控制程序》。5.4.3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建立和保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用来确定公司的产品,识别好的环境因素和辨识的危险源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并及时更新;采取措施,将这些信息传达到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具体执行《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

5.4.4目标(1)质量目标

a)成品的一次性检验合格率大于96%。b)顾客满意率达到95%。c)顾客意见处理率达到100%;(2)环境目标:

a)严格遵守环境法律法规,环境污染事故为零; b)员工环境知识培训率为100%; c)三废全部达标排放; d)固体废弃物处理率100%;(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a)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b)员工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率为100%; c)本公司重大危险源100%得到控制;

d)死亡事故率为零,职业病发病率为零,轻伤率小于1%; 5.4.5管理方案 a)当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在一段时间内需要采取专门措施进行控制时要编制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一般情况下通过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对重要环境因素予以控制

b)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应定期进行评审。

具体执行《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控制程序》 5.4.6管理体系的策划 a)公司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方针、目标(指标)及管理体系的总要求。

b)c)公司根据产品的特点确定全部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工作流程对其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排查,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并应明确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同时对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制定目标、指标,并制定管理方案予以实施和检查。

d)对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应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5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职责和权限

总负责人确保本公司内职责和权限得到明确规定和沟通,并开会宣布下发文件。

(1)总负责人职责和权限 a.总负责人对本公司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负全责,并具体对以下事项负责:

b.在整个公司建立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要求,增进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和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氛围;

c.d.负责制定、批准、发布并组织实施公司管理方针、目标; 负责管理体系的策划,以保证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并在对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体系的完整性;

e.f.负责公司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资源的配备;

负责管理体系运行中的重大决策,并确保这些决策及体系的有效性在公司内得到沟通;

g.h.主持管理体系评审,以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应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负责对员工的奖惩和激励措施的审批;

i.j.k.任命管理者代表和员工代表,授权其行使职责。主持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审批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 组织实施公司年度投资方案;

(2)管理者代表职责和权限

a 确保按GB/T19001-2008、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b 向总负责人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管理评审和作为管理体系改进的基础;

c 负责所有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人员所需能力的确定,并通过适当的培训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

d 采取措施,确保在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保护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其它相关要求的意识;

e 就公司管理体系中的有关事宜与外部方进行联络; a 负责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归口管理; f 负责公司内审工作;(3)行政部主任职责与权限:

a.负责收集法律法规和其他相关要求、负责培训的意识和能力的归口管理与控制;

b.配合做好内审和管理评审;

c.配合做好纠正、预防措施、环境因素、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

d.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贯彻管理方针,制订本部门目标,措施并实施管理;

e.做好由总负责人召集的各类会议的会务工作,负责会议记录,并协助领导落实会议作出的各项决定和信息交流;

f.协助和处理公司日常行政事务及工作,重要来信来访的处理。g.负责文件、记录的控制。

h.负责组织对公司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进行合规性评价。(4)生产部负责人职责与权限: a.负责产品实现的策划过程,生产服务的提供的控制、生产服务的提供过程的确认,产品防护,过程监视测量等归口管理

b.负责产品实现的策划过程,生产服务的提供的控制、生产服务的提供过程的确认,产品防护等归口管理

c.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管理方针,做好本部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制定本部门的目标和措施并管理;

d.管理;

e.f.g.h.做好本部门的文件法律、法规和记录的管理; 配合做好员工培训、信息 / 沟通和数据分析; 配合做好内审和管理评审;

参与质量策划与顾客有关的过程、采购、顾客满意度的控制和产负责产品实现的策划,生产服务的提供控制和信息交流等归口品的防护和交付;

i.j.做好生产组织管理,实现均衡生产;负责基础设施的管理。降低消耗节约资源。

(5)质控部负责人职责与权限: a.负责环境因素和风险的识别与评价,运行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基础设施、监测装置的控制、监测和测量的归口管理;

b.负责工作环境、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满意、产品监测、不合格控制、数据分析和改进等归

口管理; c.d.e.做好本部门的文件 / 法律法规及记录的管理; 配合做好员工培训、信息 / 沟通的控制;

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管理方针制订本部门目标措施并管理;

f.g.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负责; 协助总负责人做好管理评审工作。

(6)市场部负责人职责与权限: a.b.c.d.负责顾客财产的归口管理。负责与顾客有关过程的控制;

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管理方针;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管理、文件控制 / 法律与其它要求控制,记录控制,做好本部门员工培训管理及信息沟通工作;

e.f.配合做好本部门数据分析、改进。配合做好应急的准备、内审和管理评审;

(7)采购部负责人职责与权限: a 负责采购的归口管理。

b 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管理方针;

c 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和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管理、文件控制 / 法律与其它要求控制,记录控制,做好本部门员工培训管理及信息沟通工作;

d 配合做好本部门数据分析、改进。e 配合做好应急的准备、内审和管理评审;(8)车间主任职责与权限:

a.认真贯彻执行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和协调本车间的生产任务、做到均衡生产、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

b.严格按生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做好生产过程的控制; c.做好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d.做好生产操作人员能力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f.节能降耗,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环境和员工健康,确保生产安全。g.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贯彻管理方针、识别环境因素和危险源。配合做好内审和管评。(9)内审组组长职责和权限 a.具体负责审核组的审核工作; b.负责编制内部审核计划; c.主持首次,末次会议;

d.负责组织现场审核和内审组工作会议,编制审核报告。(10)内审员职责和权限 a.编制内审检查表;

b.实施各自审核任务,收集客观证据,填写检查表; c.分析、评价观察结果,开具不符合报告;

d.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11)生产人员职责和权限 a.服从领导调度,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本职工作。

b.熟悉技术标准、依据工艺要求、操作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c.质量。

d.e.做到保质、保量生产和安全,文明生产,确保生产正常进行。

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防止设备带病运行,及时反映设按工序作好自检,保证做到不合格品不流入下道工序,保证产品备运行问题。

f.做好文明生产,流转中的产品要堆放整齐,标识清楚,并保持环境卫生。

(12)检验员职责和权限

a.认真执行测量和监控各项规定,发挥“把关、预防、报告”作用,熟悉各种检验工具,并能 正确、合理的使用。

b.熟练掌握检验方法,并按检验规程进行质量的检验和控制;

c.对进货检验、半成品、成品检验要严把质量关,对错检、漏检、误检负责;

d.填写各种检验单,并妥善保管;

e.及时向主管部门反馈质量信息和质量事故。f.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卖私情,严格把关,对不合格的产品有权拒绝出公司;

(13)财务部负责人职责与权限 为整个管理体系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14)职业健康安全员工代表

a 参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制定和评审的协商

b 通过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过程和程序而进行风险管理的决策。

c 参与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健康的改变的协商。参与事故和事件调查和现场职业健康安全的检查(15)设计部经理的职责和权限

a 负责组织对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以及评审、验证、更改、确认等一系列活动的控制。

b 负责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对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价

c 配合物资采购、制造、服务等活动,解决技术问题。d 负责工艺纪律管理。e 负责标准化管理。

(16)设计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a 负责按公司的要求按时完成设计开发任务。b 负责编制工艺图纸和效果图。

c 配合物资采购、制造、服务等活动,具体解决实际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d 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格把关。5.5.2管理者代表:

总负责人指定本公司一名管理者为管理者代表,不论他在其他方面的职责任何,应赋予他以下的职责和权限:

a.确保按GB/T19001-2008、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标准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b.向总负责人报告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管理评审和作为管理体系改进的基础;

c.采取措施,确保在公司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保护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其它相关要求的意识;

d.e.f.就公司管理体系中的有关事宜与外部方进行联络; 负责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归口管理; 负责公司内审工作;

5.5.3内部沟通与协商:

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总负责人应确保全体员工就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要求、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以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沟通,达到相互了解、相互协商,实现全员参与的效果,员工应: a.参与公司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和评审。

b.参与工作场所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影响因素的评价协商。c.参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持续性改进的协商和沟通。

d.了解公司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管理者代表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及其职责。

具体按照《信息交流控制程序》执行 5.6管理评审 5.6.1总则

公司编制年度管理评审计划,总负责人按计划的时间间隔主持管理评审,以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充分性,评审的输入应客观、充分,评审的输出应体现体系改进的

需求和机会,同时应有对管理方针与目标的评审。5.6.2 管理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输入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当前的业绩和改进的机会: a)审核结果,包括第一、二、三方的审核的结果;

b)顾客的反馈,包括满意程度的测量结果及与顾客的交流(包括抱怨)、沟通的结果等;

c)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包括抱怨)。

d)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包括过程、产品监视和测量的结果等。e)改进、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包括对内部审核和日常发现的不符合项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监控结果; f)以往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实施及有效性;

g)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各种变化,包括客观环境的变化、新技术、工艺、新设备的应用等。

h)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包括管理方针、目标的实现程度。i)员工对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j)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k)环境和安全绩效的检测结果等 5.6.3 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以下方面有关的措施:

a)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对管理方针、目标以及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

b)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以及相关方要求的改进; c)所需要增加的资源等。

5.6.4行政部根据管理评审输出要求进行总结,编写《管理评审报告》,经管代审核,交总负责人批准后发放到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次管理评审的输出可以作为下次管理评审的输入。

仓储管理要素 篇2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一过程又主要通过学校班级教育实现,也就是说一个班级的好坏决定了这个班级教育的效果的好坏,而一个班级的成败又取决于班主任对班级是否正确有效地管理。

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能胜任这项工作。那么,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以这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教育学理论为依据总结出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七要素。

一、组建和培养责任感强的班团干部队伍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单凭一个班主任是绝对做不好的,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因此应该组建和培养高素质、高责任感的班团干部队伍,乃是班级管理的第一前提。有人曾经形象地说,班委会和团支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真的很有道理。班团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形象的好坏与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团干部队伍,如何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利用他们的优势帮助老师管理好学生,也是衡量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最基本的标志之一。所以组建一个责任感强的班团干部队伍对班主任管理班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了解学生,关爱学生

“谁爱学生,学生就会爱他,只有爱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学生,关爱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了解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和学生一起活动,同甘共苦来观察发现,并且努力和他们成为朋友。但是同时也不能忘记在关键的时候通过自己的能力树立教师的威望、威严,充分展现老师的个人魅力。班主任既要给与学生爱,又要让学生尊敬你,服从你的安排。

三、强化常规管理,培养良好班风

优良的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全班学生的思想行为,对巩固和发展班集体起着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一个班级学习成绩的好坏,而优良班风的形成需要通过良好的班级常规来制约,它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班级学生的常规管理,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一定要避免管理过于死板以至于把班级管“死”了。

四、重视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

主题班会及社会实践对学生思想教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所以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主题班会可以根据社会新闻、学生思想动向及偶发事件来展开,比如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的班会《金钱是什么》,弘扬长征精神的班会《长征精神永存》,以及感恩教育的班会《学会感恩》,等等。社会实践有学雷锋活动、暑假企业实践等。

五、加强和家长的交流,建立系统台帐

班主任仅凭自己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必须力争学生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班主任应高度重视家长会和每次电话交流,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并且注意交流方式和技巧,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当然也不能忘记做好系统的台帐,以备日后查阅,只有老师和家长双管齐下,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

六、讲究学生评价策略

班主任在工作中不可避免要对学生作出评价,而对学生的评价也必须讲究策略及技巧。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提高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一味的批评教育在现今的教育教学中是行不通的,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厌学心理,所以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教师一定要善于表扬,善于鼓励。

七、强调班主任工作计划及总结

在每个学期开始必须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在期末必须做好班主任工作总结,因为计划和总结是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基础。依据计划可以有条理、顺利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而通过总结可以认识不足,吸取经验,以此为根据努力使今后的工作更加完善。所以班主任一定要有计划和总结,那是发展的基础,前进的动力,不能盲目随性操作。

通过这几年的工作,我深刻明白了班主任工作是复杂的、繁重的,但是同时也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对班级对学生付出“真心”,并且加深理论修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形成系统科学的工作方法,这样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学校班级教育来实现,班级教育的成果取决于这个班级的好坏,而一个班级的成败又取决于班主任对班级是否正确有效地管理。

红色管理“七要素” 篇3

红色管理是把中国共产党的实践经验,在现代管理学上所做一个归纳和提炼,即从管理学这一全新角度,科学总结党在纲领、路线、组织、干部、领导、控制、創新等方面的管理原理与方法,创立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体系。

这一理论体系的七个方面,既有对管理原理的把握,又不乏对管理方法的发展,使得管理实践活动更自觉更有效。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没有国界,但管理学理论体系在世界各国的应用都毫无例外地受到当地历史传统、社会环境、文化生态及政治经济体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明显的本土特色。除纲领和路线是极具本土化特色的两个要素外,其余五个要素与现代西方管理学的理论架构体系不谋而合。所以,我们称之为红色管理“七要素”。

红色管理“七要素”包含了纲领、路线、组织、干部、领导、控制、创新等七个核心要素,但不等于穷尽了中国共产党管理实践活动中的其他领域和管理方法。比如,中国共产党通过宣传用心造势、因势利导,通过统战拓展组织的有效空间等,均立足于管理又超越管理。这里,我们将现代管理学原理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成功经验融会贯通,希冀用党史演绎管理学,用管理学管窥党史。

第一个要素:纲领

纲领伟大,在于它一开始解决的就是根本问题。纲领是基于伟大使命的愿景,高度概括了一个组织的未来目标、历史使命和核心价值,是该组织永远为之奋斗的图景。纲领以其清晰、持久、独特的特点,回答了三个关键性的问题:追求什么?为谁追求?如何追求?同时,蕴涵着该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目的和理由。

纲领远远超越了那些时常变化且必须变化的一般过程,位于它们之上,是它们之根。中国共产党清晰地描绘了组织的目的、蓝图和路线,使每一个成员对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都了如指掌,并且把这一切具体化为每个组织成员的理想和目标,由此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组织战斗力和组织凝聚力。

红色管理理论认为,关于纲领的理论是红色管理最精华的部分之一。其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无论如何评价也不为过。

第二个要素:路线

路线是高于战略的战略,是对实现既定目的的一个长远规划。路线既追求聚焦效应,又不断进行调适,从而形成一种直指终极目标的势。路线是为了实现组织最佳效率做出的最佳选择、最佳规划、最佳组合和最优排列的战略群,一种协同效应的战略集合群。路线建立统筹了主次、轻重、缓急、先后、高低,能产生一种系统的力量,进而成就组织的宏基伟业。

中国共产党的经验表明,确定一条完整的路线至少必须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具体化组织的共同愿景,确定组织的基本努力方向;第二层次是根据既定的基本路线形成阶段性战略,也就是绘成路线图;第三层次是将阶段性战略细化为行为规则,正所谓纲举目张。

路线贵在坚持,恰是罗马并非一天建成的同义语。人才对于路线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是成就宏基伟业的关键因素。

第三个要素:组织

正是对组织、人和任务的综合关注,才成就了独立的管理学科。组织又是其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组织既作为个体的集合,又承载着共同愿景,成为实现路线的保证。组织作为人的集合体,必然不能回避思想建设,而且需要解放思想,这是基本动力;需要解决世界观问题;需要聚焦时代中心任务;需要以真实经历来讲述组织成长的故事;以情感体验来描绘组织的前景;以理性思维来历练组织成员的意志。简言之,组织思想贵在提炼重在建设,也只有如此,方能培育组织精神、弘扬组织力量。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更是展现出红色管理的特质:思想和作风为“软建设”,制度和形式为“硬建设”,软硬相辅相成,造就了组织的活力和战斗力。组织形式、组织制度、组织程序、组织纪律、组织变革等管理实践强化了组织能力,催生了战斗力,提高了组织效率。中国共产党的作风建设,类似于现代管理学所强调的组织文化,展示了特有的组织精神层面。不仅首创学习型组织,而且建有学习型机制,对学风、文风的重视更是作为态度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一直鞭策着组织成长;艰苦奋斗与反腐倡廉事关组织的生死存亡。可以说,正是科学合理的组织设计、与时俱进的组织变革、强势积极的组织精神,推动着组织成长,有效地履行着组织的管理职能。

第四个要素:干部

正确的路线和政策确定后,必须有懂得党的路线政策的干部去实现。否则,再好的路线也会落空,而不能产生预期效果。因此,党的干部是党的各项工作的骨干,党的历史任务的完成依赖于优秀的干部。这是毛泽东在1938年的精彩表述。由此可见,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问题同样是战略问题。历史和经验的逻辑是,党管干部强调了干部为谁服务的问题,既把握了人才的时代性,又保证了干部管理的方向性。

管理人员的培养,即干部的成长和领导干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面向未来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用以提高干部群体、各级组织的整体素质。如注重社会锻炼、干校培训;强调组织对干部的爱护和激励;突出干部修养和督促干部学习等。坚持把干部作为组织建设的关键,把干部的成长和组织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第五个要素:领导

领导总是与远见联系在一起。没有远见,算不上领导,因为领导最大的功能就在于领路,在于洞察现在、预见未来,引导变革发展。具体而言,领导的职责就是出主意(决策)和用干部(激励),就是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引领发展,就是鼓舞激励,群策群力,凝聚力量。

领导不仅是有规律可循的科学,而且是讲究策略的艺术。全面地沟通、有效的协调、灵活的鼓励,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作风转变,既展现着个人魅力,更凸现了集体智慧。树立典型、塑造榜样、弘扬精神的功效长久不衰;创造条件、提供平台、给予发展空间的作用使得事业欣欣向荣。这一切离不开领导的推动,说领导是引领发展的核心一点也不为过。

第六个要素:控制

控制是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换句话说,控制就是保证做正确的事(纠偏),保证正确地做事(效率)。控制虽是目标指向,关键还在过程当中。如何通过控制强化战斗力,提高执行力,即增进组织行为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控制的核心问题。怎样的控制才是有效的,才能实现组织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给了我们很多启示,特别是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最终胜利的经验,为管理学中的控制环节注入了新的元素:竞争,管理的控制职能进一步得到了丰富。竞争不是空手套白狼,首要强调实力;竞争强调贴近终端才有力量,而不是仅仅依靠组织高层;竞争既强调战略正确性,又强调要定准核心竞争力;竞争不仅要知己知彼,而且要统一内部认识,才有团队精神。

组织的生存、发展和壮大,避不开激烈的竞争环境,因此竞争始终强调集中、速度、变化和主动。也由于竞争对战斗骨干的依赖性,必须找到人才复制的路径,才能寻到源源不断的智力和动力,进而强化组织的战斗力,实现组织的目标。

第七个要素:创新

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多元的内部环境,要求组织必须与时俱进,持续满足环境的需求。因此,这也使得创新成为永恒的话题和瞩目的焦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而又充满期待、跌宕起伏而又撩人心弦的奋斗历程,给了我们启迪:创新是战略制高点,这个地位不容质疑;创新是反复试错,却是成长的最佳方式;创新要求保持先进性,保持先进性更需要创新,这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领导者必须解放思想,尊重首创,鼓励变革,才能容纳创新、推动创新、引领创新,这更多地体现在总结时代经验的指导思想,体现在与时俱进的组织章程中。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学习,使组织永葆旺盛的生命力,由此永续着红色管理。

其实,品味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领略中国共产党的管理风采,我们体悟到:红色管理的实质就是自主创新。其意义并不仅仅停留在一个组织的成功经验与管理智慧上,更多的是以管理学的辩证思维,在国家管理这个宏观层面上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仓储盘点基本要素 篇4

仓库盘点有三大目的:

一,让仓管部、采购部和财务部等相关人员对库存的物料有最精确的数据;

二,让相关的部门对反馈的物料数据在质量、数量上寻找不良的情况并及时纠正;

三,为本司对材料的损益程度、仓管的效率及企业的效益在月、季中能精确的得到反映:

1,本司规定对仓库都要进行月(季)盘点,或“季盘点月抽检”工作。通常在每月月尾进行。如有例外情况则延至下月初。

2,为了不影响生产的运作和盘点的进度,仓管要首先通知需要物料的所有部门,在盘点当日的前一天提走生产时需要的物料。

3,仓管部在仓库盘点过程中,必须是在采购和财务两大部门的监督和记录下进行,并对结果签字作实,表示该次盘点有效。

4,仓库的盘点是项烦琐的工作,如果仓管需要人员上的配合,提前一天向生产总管提出申请,生产总管要及时的予以协调。

5,凡是生产中需要的实物,不管是主、辅料,还是大、小实物,都要逐一清点。即使是已经清空了的什物,在记录上也作“0”清空符号。

6,仓库成品管理员要求包装组配合,对物场内(仓库、楼道、车间)的所有成品进行逐一统计并汇总,送交仓库统计员

7,仓库成品管理员要求车间主任配合,对台面上(车缝已上线、品检区、包装区)的半成品进行逐一统计并汇总,送交仓库统计员。

8,外协主管要求外协部门配合,对各单位的上线订单(已上线、成品、半成品)进行逐一统计并汇总,送交仓库统计员。

9,在盘点完成以后,对废弃物料封存;不常用物料、常用物料;主料、辅料;包装材料、办公用品等进行区域的有序摆放、整齐堆积。

10,对所有的主、辅料挂牌说明,便于查找。

11,盘点后的存库数据必须要在24小时内完成统计工作,记帐员并及时的保存到ERp数据库里,然后发送给采购和财务部门。保证仓管、财务和采购部门对每件物料在仓库里的清晰度和透明度。

12,后日的收、发货都要在库存的数据基础上,每日逐项作增、减统计。收、发货单(包括入库单、领料单、退料单等)上都要具明单位、数量、日期、单号、pO#等,并在这些单据上签字作实,送交记帐员记录。保证采购和财务对每日的库存数据的统一性。

13,仓库的每次盘点都是为后续每日的库存及每月的盘点提供对比的数据。保证每月的库存数量与数据库的数据是完全的一致。

14,在每次盘点以后,发现有物料误差的问题,作份记录,并跟采购部门核对,找出误差的原因,同时予以纠正。

《课堂管理要素》读书笔记 篇5

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对课堂中的人、事、时、空等因素进行协调的过程。良好的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基础。课堂管理得好,就能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组织教学。同时,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会变得更加配合教师,能作出负责任的选择,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能够更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教师的基本角色是教学引导者。为了实现这一角色,教师必须处理课堂中社会的、智力的、物质环境的结构问题。教师的工作包括:计划课程;建立课堂常规;收集资料;合理布置教师环境以最大化教学效果;引导学生的发展;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防止问题的发生以及解决问题。

《课堂管理要素》一书由三位资深教师合作完成,作者们结合前沿理论,从新的角度——关于教学的新研究成果、关于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新观点以及使教学策略适合学生需要和课程目标的新信息,重新审视课堂管理问题。本书系统地探讨了课堂管理的三个要素——时间和空间管理、学生行为管理、教学策略管理。围绕这三个要素,它全面、细致地分析了课堂管理中的诸多方面,包括布置教室,规划教学时间,处理各种日常管理性事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制定各项规章,处理学生的行为问题,正确利用强化理论教授新行为并巩固已有的正确行为,恰当选择教学策略等等。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甚至是每天都会遇到的现实问题。

第一编 时间和空间第一章 教室布置开列清单安排学生座位安置教师的桌子教学区教室陈列室内通行模式本章小结第二章 教学时间管理小学日常时间表初中和高中日常时间表设定学年课程的进度有效利用日程表中的时间板块计划教学实践组织、分发、收集材料和学生作业组织小组学习和学习中心学习不同教学策略中的时间管理本章小结第三章 日常事务、转换、突发事件管理日常管理事务一天或者一堂课的开始活动转换教室常规紧急情况和灾难训练本章小结第四章 教师时间管理备课作业批改与反馈家长会本章小结本编总结第二编学生行为第五章 课堂环境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建立互相关心的关系采用系统化的方法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班集体建设第六章 建立标准、规则以及程序什么是标准、规则以及程序制定有效标准、规则、程序的指导方针谁制定标准、规则和程序

第七章 教授标准、规则和程序为什么以及什么时候教授标准、规则和程序如何教授标准如何教授规则和程序张贴规章以及提供支持花时间教授规章的意义第八章 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条件反射减弱第九章 支持系统支持系统概述干预的指导方针干预策略个人干预计划“转诊”介绍本编总结第三编 教学策略第十章 集体教学策略讲授讨论辩论演示指导本章小结第十一章 小组教学策略合作学习协作学习项目合作临时小组合作本章小结第十二章 搭档学习学生导师制(非对等搭档学习)学生搭档随机搭档本章小结第十三章 独立学习独立课堂作业计算机辅助教学学习中心和交互教学板操作本章小结本编总结后记推荐阅读书目。

(—)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实现高质量的前提和保障。

在第一章的开始有杜威的一句话,他是这样写的“我们的教室从来都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环境间接进行的”从这一句短短的话中可以体会到学生的坐位安排、教室空间、布告牌、黑板、墙壁甚至教室门的布置都十分重要的,并且明白了在开学前期一些必需的工作安排。

(1)布置教室环境。

(2)仔细考虑怎样安排座位以及如何合理的安排教室空间。

(3)计划课程单元以及怎样陈列可以最好地支持教学内容。

(4)建立学生在教室里活动和进出教室的通行模式,将可能出现混乱和浪费时间的可能性最小化。

(5)考虑怎样安全保存学生的记录材料和与学生进行私人谈话的空间。

(6)创造有吸引人,令学生感到舒适的教室环境,更重要的是该环境是否有利于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

(二)有效时间的管理是确保成功的必要手段

管理时间可以分为2个模式。一是小时制;一是板块时间。对于不同的教学策略所需要不同的模式,学生们需要时间进行练习,复述,复习,应用和建构新知识以及将其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有效管理时间的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最好的学习机会,也可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时间的良好习惯。

现在我知道了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学指导者,就要精心设计教室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机会,也有助于管理自己的行为,使教师充满信心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成为可能,因为教师的布置以及材料的管理方式足以避免浪费时间和出现学习无关的行为。

尽最大努力提前计划教学时间的使用问题会使学生学业成功的机会更大,在开学之前就做好教学进度的计划,这样可以避免过于落后或当你意识到所要求的教学进度对你的学生不适用时再向管理者求助。

寻找节约时间的办法,这样教师就有更多时间和学生在一起,可以更有效地计划教学策略,从而可以减轻教师的压力。课堂气氛更会轻松,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完成更多任务。当学年开始时,将建立温暖,令人愉快有效管理的课堂作为首要任务来完成,也许将来学生会忘记在你的课堂上做了什么,但是一定会记得自己的课堂是一个很棒的地方。

(三)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在这一部分提到了几个关系,建立互相关系的关系,建立友好的而恰当的关系,建立一种联系等,并且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这样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既把你作为一名教师,又把你作为朋友,我觉得这几项措施非常的不错,并留有记录。

(四)搭档学习

“让孩子们从其他人那里学习,可以在他们之间形成一种有力的纽带,此时所传达的信息与他们单独学习时所传达的信息是十分不同的”这是Alfice Kohn所说的,但从这一句话中充分体现了搭档学习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八大要素 篇6

一、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有其内在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取代的。它们都是为了人的安全和健康,但各自的目标值和广度及深度大不相同。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是有机的统一,安全文化来源于安全管理,指导于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又提炼了安全文化,丰富了安全文化的内容和理念。

二、安全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建设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是从属于企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设必须依赖于企业文化这个基础,没有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安全文化也就没有了根基。因此,在搞好安全文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安全文化以有形或无形的渠道,正式或非正式的传播方式在企业员工中树立一种全新的“安全生产、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以此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向深层次发展。

三、全文化与学习型组织创建的关系

搞好安全文化建设工作,首先要组织编写《安全文化手册》,这是最基础的工作。在此基础上,要大力开展宣传贯彻《安全文化手册》活动,充分利用各基层单位学习型组织的网络优势、政治优势和传播优势,将《安全文化手册》的内容纳入到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内容中,真正落实“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赋予学习型组织贴近安全生产、贴近企业发展的实际内容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希望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能够在学习宣传贯彻《安全文化手册》的活动中,与安全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取得成果,

以安全文化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带动企业文化建设向前发展。

四、安全理念和安全生产的关系

安全理念是企业在安全方面的诸项工作科学发展的综合体现,是企业管理层对企业安全管理的深层思考,是灵魂和精髓。安全理念的培养、形成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安全生产的进程和生产质量的高低,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企业安全生产的本身分析,安全理念是一种精神理念,没有安全理念的精神支柱,是很难保证安全生产的。因此,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理念的确立是第一位的,而安全生产活动则是第二位的。

五、思想教育与经济处罚的关系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既需要经济处罚这一手段,也需要思想教育这一方式。事故教训告诫我们,既不能任意夸大思想教育的作用,也不能过分依赖经济处罚的作用,要把思想教育与经济处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处罚中不断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在思想教育中合理利用经济处罚手段。

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我们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过去在安全文化建设中创造和总结的好经验、好做法,使之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进一步发扬光大,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虚心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在《安全文化手册》的框架之内,充分吸收其安全文化的先进理念、科学内涵以及丰富的营养,在探索和创新中不断丰富安全文化,使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

七、政工部门与生产部门的关系

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有一种错误认识必须纠正。有人认为安全文化建设是政工部门的事,与生产部门关系不大。安全生产涉及方方面面,安全文化同样如此,尽管政工部门和生产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安全文化建设的职责是相同的。政工部门和生产部门要通力合作,全力以赴搞好安全文化建设。

八、安全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课堂管理:值得研究的教学要素 篇7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素。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以生为本的主体型教学模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必然要求对课堂管理进行深入的反思和革新,必然要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管理来支持。

关于课堂管理,长期以来人们缺乏深入的、细致的研究,因而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大辞典》《教育管理辞典》等重要辞书中,也没有“课堂管理”这一术语,在现有的文献中也少有关于课堂管理的权威性理论阐述和典型性经验介绍。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是缺乏课堂管理的意识,更缺乏对课堂管理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教学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课堂管理的理念和目标,甚至没有课堂管理的概念,只有严肃课堂纪律、维持课堂秩序的一般行为。从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来审视,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普通存在着许多影响教学效益、影响学生发展的课堂管理问题。

有活动就必然有管理。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在教室进行,但教室不等于课堂。课堂管理,不是简单地以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而应该是对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对教与学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和控制。通过科学的、机智的课堂管理,通过对课堂上各种行为和关系的合理调控,才能营造平等、和谐、严肃、活泼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潜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高效教学,才能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着眼学生主体发展、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中的课堂管理必须坚持如下一些基本原则,或者说必须确立如下一些基本的价值取向。

1. 重视课堂管理的教育功能。

长期以来,课堂管理往往只是教师控制学生行为、维持教学秩序的手段,只是为了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展开、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而忽视管理过程本身的多方面的教育功能。管理,不只是控制行为、协调关系,而且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被管理者的情感和人格。我们要建构的课堂管理,应该是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等。

2. 突出学生的主体发展。

课堂教学的管理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学活动中的纪律约束、行为规范,都必须尊重学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凌驾于教育对象之上,直接组织、指挥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严密控制着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师说看书才看书,说讨论才讨论,说发言才发言,说坐下才坐下,学生完全处于被管理、被控制的地位,缺乏自主选择、自我反思、自觉调适的空间和氛围。在这种单向的、线性的、静态的管理模式下,教师的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的学习缺乏灵性和动力。

3.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管理必须是指向全体学生的管理,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学习行为。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习惯于以统一的目标要求学生,以统一的纪律约束学生,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往往只是浮光掠影地注意面上一般的学生活动情况,而对具体学生个体出现不良心理情绪、不当学习行为却视而不见。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时,往往只是盯着发言的学生,留心倾听其答问,不注意其他学生在不在听、在不在思考等情况。

4. 重视学习活动的过程管理。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关注自己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不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不注意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的调控。只重视学生懂了吗,会了吗等学习结果,不注意学生以怎样的方式方法获取知识,不注意学生学习过程中人格的培养、能力的发展。课堂管理,不只是关注学生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思维方式。

着眼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必须增强课堂管理的意识,更新课堂管理的理念,但更重要的是必须研究和落实优化课堂管理的具体策略。这里结合自己教研工作中的所见所思,提出一些具体的管理策略。

1.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行为规范。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张扬个性,并不是不要纪律和规范。目前,课堂上只有基于维持教学秩序的纪律,缺乏引领学生优化学习方式的行为规范,往往是不该管的管得太死,该管的却没有引起重视。

制定的学习行为规范,不是“要遵守课堂纪律”“要积极参与”等一般的、抽象的情感要求,必须是具体的、可观察的行为要求,如:

(1) 课前必须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收集资料等课前学习任务。

(2) 上课前必须整理好课本、笔记本及相关材料,一上课就打开课本。

(3) 上课时必须精神饱满,思想集中。

(4) 回答提问、发表意见、提出疑问等,必须主动举手。在发言结束后自己坐下。

(5) 发言、提问等,必须高声讲,用普通话讲。

(6) 其他同学交流发言时,必须静心倾听,认真思考。

(7) 老师提出问题后,必须自觉看书、思考,或参与同伴讨论。

(8) 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对不明确、不理解的必须及时提出。

(9) 老师讲解时,必须认真听,同时注意看书、记笔记。

(10) 下课前或下课后,必须抽时间及时对一堂课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发现问题必须及时提出,或做好记录。

这些课堂学习行为要求,不只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善思好问的学风,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品质,同时也包含着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因此,督促学生坚持去做,必然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2. 切实加强学习过程的管理和指导。

上述学习行为要求看起来很简单,但要全体学生坚持去做却并不容易,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加强督促和指导。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认真不认真,回答问题对不对,而必须全程关注全体学生的情绪、神态,看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参与、积极思考,必须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行为,看学生能否以恰当的方法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交流合作。

对学生不良的学习行为,要敢管、善管。强调宽松、和谐,不是没有规范。强调尊重、平等,不是没有管理。要通过强有力的管理,恰当的指导,严格的训练,帮助学生矫正不良的学习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个性品质。如,现在不少高中学生课堂上交流发言时低声细气,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就必须要求学生高声讲,一遍不行讲两遍,两遍不行讲三遍。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细节,严格要求,必然能够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3. 着力改善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行为,不能只考虑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而必须始终着眼于学生主体发展,着眼于激活学生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对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适时的调控。

基于上述理念,与建立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规范一样,教师也必须制定一些具体的、可观察的课堂教学行为要求,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带动学生学习行为的优化。如:

(1) 上课时必须提前进入教室,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2) 教学过程中必须精神焕发、富有激情。做到有动有静,有张有弛,有严肃有笑声。

(3) 教学过程中必须关注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神态及时发现问题、揭示问题。

(4) 呈现问题情境后,给学生静心看书、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相互交流、议论的自由。

(5) 学生发言时认真倾听,不随便插嘴。学生发言后及时予以评价和指点。

(6) 必须激励学生敢想敢说,积极质疑提问,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及时答复,或组织学生讨论。

(7)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必要时与其减少教学内容,决不为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而草草了事。

(8) 下课前必须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总结反思本课的学习活动。

(9) 必须准时下课,不得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

(10) 下课后必须在教室稍作停留,可能有学生提出问题或需要商量的事情。

这些行为要求突出了学生主体发展这一基本理念,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措施,必须作为教学常规,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很好落实。

这些行为要求大多是细节问题,是可操作的行为,但往往又是许多教师所忽视或轻视的问题。如果真正在思想上认可,在行动上落实,就必然能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4. 重视对课堂管理的反思和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

现在许多教师能够在课后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但更多的是总结教学任务有没有完成,新授知识学生有没有理解,哪些题目学生还不大会做等教学结果,而缺乏对课堂管理和学生学习情感、学习行为的深刻反思,由此对教学过程中的许多细节问题视而不见、见而不纠。

每堂课结束后,要认真反思: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行为规范落实了吗?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吗?学生思维积极吗?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吗?教学结构合理吗?教学过程活泼吗?自己关注全体学生了吗?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处理恰当吗?要深入分析,还有哪些细节必须进一步改进。

酒店人本管理的要素浅析 篇8

关键词:酒店;员工;人本管理

酒店的人本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以酒店员工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这种管理要求酒店把员工看作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重要的资源,充分尊重每一名员工。从人性出发来分析问题,以人性为中心,按人性的基本状况来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酒店人本管理的要素主要应该围绕文化背景、价值观、员工、管理环境等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文化背景要素

酒店的良好文化是酒店得以生存、发展的源动力,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酒店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生活经历、文化素质、岗位性质、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员工的价值取向具有差异性,酒店的良好文化可以把不同价值取向的员工同质化。这种文化首先需要具备兼容性:能吸收和接纳不同酒店管理模式的精髓,容忍员工个性上的缺陷和不足。其次需要具备学习性:因为酒店产品的可复制速度极快,所以要求能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速度进行学习,并创造新的经营管理与服务理念。再次需要具备战略性:重视并坚持酒店服务的长期效应,增强员工危机感;把管理者为员工服务的原则落到实处,主动关心、帮助员工,营建“员工之家”;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的员工能力评估系统。

酒店的良好文化,可恰当张扬,充分地体现酒店的个性和特色,为酒店赢得成功。如假日酒店向每一位员工明示的商业战略是“提高营业额,使运营成功,重新构建和统一机能,壮大酒店基础,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进一步发掘战略优势”。

二、价值观要素

酒店的员工都看重个人价值的实现,每一位员工都有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员工在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社会需求得到满足;在感受酒店需要自己的时候,尊重需求得到满足;在取得突出业绩得到领导和同志赞扬的时候,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所以,酒店在确信已把最合适的人选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之后,应当授予其一定权力,作为员工创造和提供参与酒店管理的条件和机会,满足员工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通过授权为员工营造自由的发挥的空间,激励并释放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在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的过程中迅速成长,从而提高酒店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员工要素

从员工性格的角度来看,员工的性格是各不相同的。根据酒店内部不同岗位的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员工安排到适当的岗位来增强酒店员工的岗位适应性。

员工性格的适应性,是酒店在选择员工时一项十分重要的条件因素。在酒店业中,根据员工的性格来安排岗位,就能够减少因“性格缺陷”所致岗位适应性差而造成的员工频繁流。从而降低酒店人工成本,减少员工频繁流动对酒店员工队伍的影响和酒店工作的稳定。因此,酒店在聘用员工,选拔员工时,应在对空缺职位性格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按岗位特点选拔符合其性格要求的人员,提高员工的岗位适应性。

酒店应该选择那些充满激情、快乐、友善的求职者作为员工。力求员工的性格与岗位相匹配,使每一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保持“高效率”的工作状态,积极参与自己工作区域内的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充分发挥出其主观能动性。

四、管理环境要素

酒店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激励人才,留住人才,才能使酒店的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对具有潜质并热爱酒店工作的高素质员工,酒店应有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方案,使他们能够看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希望。同时,酒店根据工作需要,结合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技能特长合理分配岗位,及时为他们晋级或进行升职评估。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组织员工进行现场观摩、参加技能比赛、举办管理和服务知识测试、进行工作讲评、开展经验交流、岗位交叉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培训、还可以为优秀员工提供带薪脱产培训、学习以及境外培训的机会。如美国假日集团在孟菲斯市设假日酒店大学,该集团的经理们都必须在此学习2-5周;又如喜来登集团在国外设有5个培训中心,培训本集团高级管理人员。

酒店要主动为一线服务岗位的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酒店管理人员的职位是有限的,绝大多数员工都在服务一线。因此,酒店要主动为一线服务岗位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使他们在平凡、辛苦、默默无闻的一线服务岗位上也能体会到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酒店可以改革薪酬制度增加服务人员的工资递升等级,定期考核晋升;还可以将薪酬与岗位工作年限、称号、技术职称、岗位业绩等挂钩,授予工龄长、技能强、工作好的服务岗位人员相应的称号等措施来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一个成功的酒店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硬件和软件实力,还必须坚持和强化人本管理,努力打造出一支优秀的管理和服务团队,唯有如此,才能使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邓雪.论企业员工满意度的提升[J].商业研究,2003(3).

2.田喜洲.论酒店管理中的人性化趋势[J].商业研究,2005(1).

3.文新跃.“以人为本”提高酒店员工满意度[J].商场现代化,2005(10).

(作者单位:辽宁省农业经济学校)

上一篇:升学宴家长演讲稿下一篇:如何成为高效能教师。读书心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