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规划报告(共9篇)
项目建设规划报告 篇1
关于规划建设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自XXX日工作以来,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兄弟科室和同志们的大力支持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积极推进城区规划编制和测绘服务,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代的所有工作任务。我本人也在县重点工程建设中被县政府授予先进个人。下面,我将工作以来的思想、工作情况做以汇报,不当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
一、加强政治思想和理论知识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城市规划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专业要求高。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知识学习。一是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学习科学发展观。严格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牢固树立了规划为城乡建设服务,我为规划大局服务的思想。二是加强规划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认真学习《城乡规划法》等相关规划法规,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强化业务知识学习,对有疑问、不清楚的问题及时查阅相关资料并向领导进行咨询请教,为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规划管理:
参与完成了商贸城、银城路南侧、中心市场、会盟公园、中行北、中行北侧用地等近期计划开发改造地段的测算工作。
参与完成了中山南路拆迁工程的拆迁划线和安置小区规划设计和规划测量工作。
完成了北京紫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润华汽贸城、发达面粉有限公司粮食储备等4个项目的平面规划测量等工作;
二、认真学习,负重奋进,埋头苦干,高效工作,开创测绘工作新局面
测绘工作中,我不分节假日,不计个人得失,克服各种困难,确保了各项工程的顺利实施。
仪器的使用方面:我本身是学设计的,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在一年多的逐步学习,现在已能熟练使用全站仪、水准仪,新增的GPS系统经过实践培训学习,对GPS系统已有初步操作能力进行测绘工作。
在工作中经过不断的学习,现在已能独立完成的工程项目有:
1)、市政工程建设放线定位:道路排水工程纵断设计
近年有锦芳街、砚池街、济运街、银城路东侧的测量和放线。完成了飞天印染污水管网、泉林纸业污水管网、盛达纸业污水管网的测量放线及排水纵断设计,锦芳街北段排水的测量放线。完成城区供水线路13.9公里的放线定位,天然气线路定位和供热管道线路46公里的放线定位等。锦纺街110KV线路改造工程。
2)、楼房建设工程的测量放线:
近年有XXX住楼等小区工程的选址定位放线。并对开发小区内的50多座楼房进行了验线。
单位建设工程有人民法院、地税局、殡仪馆、中医院、公路局、质量监督局、希望小学、第一中学、XX等多家单位建住宅楼、办公楼的选址、定位和放线。
3)、民营企建设选址放线:
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多家重点企业落户我县,大的项目有:海天博远燃气公司、山东天赐面粉储备库、北京紫光生物科技公司、发达面粉储备库、德州奥诺尔服饰有限公司、德州天意针织带有限公司、山东亚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保罗贝尔家纺有限公司、飞天印染厂、三融发电厂、夏津三泰肥业、润华汽贸公司等10余个企业的选址、定点放线。
4)、土方断面计算
东外环绿化土方、西外环绿化土方和东南外环绿化土方工程、湿地公园北岸土方工程。我们开始测量土方的时候,一般都用水准仪,即费时间又费人力,得用几个甚至十几个人抗尺子拉距离来测量一个土方工程。通过对仪器的深入学习和领导的经验,测量东外环土方开始,试探性用全站仪测量土方,2到3个人便能完成测量任务,为今后的工程做了实验性铺垫。令人兴奋的是,今年测绘队又新增加了成员,GPS系统,通过学习实践,对GPS系统有了初步操作能力,10月30号我用GPS系统单独进行了对东南外环绿化土方工程的`测量,实践证明节约时间,省了人力,一个人便可操作,不到一周时间数据已全部提交,今后我将加快学习对GPS系统的使用掌握,为我县测绘尽一份力。
5)、攻坚破难,忘我工作,全面完成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规划与测绘放线:
中山南路拆迁、建设定点放线,会盟公园建设定点放线,及湿地公园定点放线。中山南路拆迁中,时间紧迫,先在南北两侧定好道路中心交叉点,在房屋阻挡不通视的情况下,大家努力寻找可以通视的地方,一中教学楼顶、师范教学楼顶都不具备条件,最后选定在一中宿舍楼,一栋未完工的楼顶东北角位置。刚好能支开仪器,经通力协作,终于在规定时间之前完成了测量边线任务。
6)、勇于改革,创新管理,不断提高测绘管理水平
为了加强测绘资质管理,进行测绘资质换证
今年10月份是测绘资质换证的时期,一改往年的方式,全部资料都是网上上报,由测绘申报软件完成换证工作,因需要资料繁多,白天多在工地,就晚上加班加点整理资料扫描上传,确保认真完成好资质换证工作。
强化作风建设,致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三、今后努力方向和近期工作重点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由于平时工作忙,按要求学习多,思考问题不够;埋头苦干多,对新工具应用力度不够;工程建设中受限制因素多,还要加大沟通协调的力度。今后,我将不断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围绕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建设任务,今冬明春,将全力抓好以下城建重点工程的服务:
中山南路建设、会盟公园建设、湿地公园的建设,及各个需要的工程项目,努力提供测绘服务保障。
总之,我决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不负重托,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全身心投入城市建设工作中,为全县人民创造优美的环境做出新的贡献。最后,恳请领导和同志们对我今后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我的工作。
谢谢!
项目建设规划报告 篇2
一、高级专家政策体系
我国高级专家政策体系所包括的范围较广, 既有针对高级专家的人事、人才政策, 也有适用于高级专家的专业技术政策, 以及能推动高级专家队伍建设的其他公共政策。国家各部委、各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 (见表1、表2) 。
二、《纲要》颁布以来高级专家的培养进展和成效
“十一五”期间, 我国高级专家队伍不断壮大, 截至2010年底,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6.2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 累计选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00多人,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100多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达到215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2148个。截至2012年, 中央企业拥有两院院士226人, “千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人才计划人员937人, 一大批青年科技人才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成为科研工作的主要力量。民航总局先后选拔了25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民航特聘专家、47名中青年技术带头人。海洋局已经形成拥有一批以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为核心的海洋科研队伍。交通运输部已选拔118名交通行业第一层次人选和282名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各实验室既定的研究方向, 集聚和培养了一支总量规模达到1248人的高层次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其中学术带头人171人, 形成了行业科技研发的中坚力量。
1. 高级专家培养开发
(1) 国家科技计划
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 凝聚了一批高层次的人才和优秀团队 (见表3) 。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 分别占新增院士的39.0%和14.9%,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20人, 获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66个。
2006年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总计投入研发人员4458人。其中国内投入3122人, 国外合作投入1336人。国内参加人员中有47.3%为高级职称研究人员, 29.5%具有博士学位 (见图1) 。2006-2009年, 通过国际合作培养博士后540人。浙江工业大学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开展的“大规模定制的农机产品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新方法及其应用”科技合作项目实施以来, 不仅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还成功开发出可重构模块化小型农业作业机并实现批量试产, 系列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同时, 参与该项目的团队成员中, 有1人成为浙江省特级专家, 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1人当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3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培养计划。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十一五”期间, 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经费投入快速增长, 资助63.3万余次, 人才资助成效显著。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中, 国家自然科学奖全部获奖项目都曾获得过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国家技术发明奖35项获奖成果中有34项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
在重大研究计划上, 遵循“有限目标、稳定支持、集成升华、跨越发展”的总体思路, 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沿两类核心基础科学问题, 结合我国具有基础和优势的领域进行重点部署, 凝聚优势力量, 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项目群, 并加强关键科学问题的深入研究和集成, 以实现若干重点领域和重要方向的跨越发展。“十一五”期间重大研究计划受资助项目翻番增长, 资助经费也成倍增长。
在重点项目上, 2006年到2012年获得重点项目资助的科技人员中高级职称所占比例维持在1/3左右, 资助人员中中青年科技人员占到了90%, 高等院校获资助比例是科研院所的2倍 (见表4) 。
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上,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在基础研究方面已取得突出成绩的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 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 吸引海外人才, 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2006-2012年期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获资助人员教授居多且集中在高等院校, 比例占到65%左右, 99%以上为博士学历, 男女比例为9:1 (见表5) 。
在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方面, 2012年国家优秀青年基金成立并立项400项, 资助期限为3年。共有81所高校获得310项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占78%) 资助。
在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上, 2000年-2009年期间,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创新群体225个;其中有139个群体获得第二期延续资助, 22个群体获得第三期延续资助。获得资助的225个研究群体中, 102个群体来自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单位, 占总数的45.33%, 101个来自教育部所属高等院校, 占总数的44.89%, 8个来自解放军系统的研究单位, 14个来自其他部委所属研究单位。
(3)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2012年根据《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规定, 科技部对地方和相关部门推荐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进行了专家评议, 共产生了140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46个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和18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4) 各学科进入世界TOP100的中国科学家
按照ESI的学科对世界排名前100-200名的科学家进行分类统计 (认为只要作者单位中有中国的科研机构和大学, 就认为是中国科学家) , 统计结果如下图2所示。
2. 高级专家选拔任用
(1)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截至2011年,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共计1569人, 其中通过引进国外杰出人才计划和项目“百人计划”引进海外优秀人才1122人, 通过国内“百人计划”和项目“百人计划”引进国内优秀人才243人, 并有20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受到“百人计划”经费支持。通过“百人计划”的支持和培养, 上述入选者中已有20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93人走上了中科院或国家其他部门所局级以上领导岗位;有339人入选“百人计划”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占中科院杰青获得者总数的48.2%;占全国杰青获得者总数的16.8%。在职的932位引进国外杰出人才入选者均为中科院创新岗位研究员, 占全院正高级职称总人数的17.7%;他们入选时的平均年龄为37.1岁, 2011年平均年龄为41.8岁, 以45岁以下年龄段为主体, 占总人数的80.8%。
(2) 教育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2006年以来, 高校有128位专家当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占总数的50%以上。2007年高校有34位专家当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 占总数的54%以上;2009年, 高校有39位专家当选占总数的46%以上;2011年, 高校有55位专家当选, 占总数的53%以上。2009年, 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高校共获18项, 占2009年资助总数的64.3%, 2010年获18项, 占资助总数的62.07%;2011年获20项, 占资助总数的66.67%。2012年获22项, 占资助总数的73.33%, 是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设立以来高校获得资助最多的一年。2012年有141人获得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占当年杰青总数的66.83%;获得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12项, 占资助总数的78%。创新团队计划实施9年来, 共遴选资助778个团队, 涵盖全国31个省市 (自治区) 170余所高校。团队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领军人才的成长。截至2011年, 教育部支持的创新团队中, 已有60多个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多位团队带头人被评为两院院士;一大批团队成员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计划实施9年来共资助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9815人。入选者涵盖来自全国31省市自治区的400余所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的实施有力推进了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入选者成为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层次和人才储备。在计划的支持下, 一批入选者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并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等 (见表6、表7) 。各地、各校已逐步按照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的模式, 制定实施了本地本校的人才发展计划, 与教育部人才计划相互配合, 形成了定位准确、层次分明、衔接有序、实施规范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3)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
2012年根据《关于印发〈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的通知》规定,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万人计划”专项办对科技部初选推荐的“万人计划”第一批杰出人才进行了复评, 共产生6名杰出人才、7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201名青年拔尖人才。2013年“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99名入选。
(4) 百千万人才工程
2006年530名中青年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被选评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共选拔国家级人选806人。许多人选是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主要负责人。绝大多数人选已列入各地区各部门人才培养计划。2010年末,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累计4113人。同时, 全国大多数地区和部门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高层次中青年人才培养规划, 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工程。目前, 以“工程”为龙头的、分层次、多渠道培养造就人才的工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促进了学术、技术梯队的合理结构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5) 高层次科技管理专家
以科技部机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院机关为对象, 统计分析了2008-2013年新一届领导班子中, 部级以上领导的专业、年龄和工作经历情况。如图3、图4、图5所示。
3. 高级专家评价发现
(1) 院士制度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方面, 2006年末, 中国科学院院士共692人, 其中女性41人。数学物理学部130人, 化学部121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3人, 地学部117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79人, 技术科学部122人, 外籍院士51人。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科学院院士共727名, 其中女性44名。数学物理学部139人, 化学部126人, 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28人, 地学部119人, 信息技术科学部83人, 技术科学部132人。中国科学院现有外籍院士64名。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方面, 2007到2011年工程院院士增选有两个特点:一是当选人数有所增加, 即2007年33人, 2009年48人, 2011年54人;二是60岁以下 (含60岁) 的人数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即2007年占42.4%, 2009年占66.7%, 2011年占70.4%。2011年新当选的54名院士平均年龄为56.7岁, 其中60岁以下 (含60岁) 的38人, 占新当选人数的70.4%;年龄最小的46岁, 最大的74岁。来自高等院校的有25人, 占46.30%;研究院所21人, 占38.89%;厂矿企业 (含改制后研究院所) 8人, 占14.81%。6名新外籍院士中有美国籍4名 (其中1人同时具有德国籍) 、澳大利亚籍1名 (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日本籍1名。
(2) 博士后制度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形成了学科专业齐全、部门和地区分布广泛的博士后工作体系, 造就了一支富有活力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队伍, 取得了一批有较高水平和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截至2011年,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总数保持2158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总数达到2148个, 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15万人。2011年, 编制印发《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启动实施“香江学者计划”, 与香港著名高校共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举办了15期不同学科的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全年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1万多人。此外, 还加强博士后国际交流与学术交流, 举办多次博士后专题学术交流研讨会。
(3) 政府特殊津贴制度
2008年选拔了3997名政府特殊津贴人选, 首次将400名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范围。200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5.8万人。截至2010年年底,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累计评选出16.2万人, 其中高技能人才786人。
4. 高级专家激励保障
2006-2012年,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2480项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平均每年奖励不到340项 (见表8) 。2012年共评出国家科学技术奖337项 (人) :三大奖项目比2011年减少11.8%, 其中科技进步奖减幅25.1%, 自然科学奖增幅13.9%, 技术发明奖增幅40%, 奖励数量逐步精减, 三大奖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至2012年, 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占获奖人员 (通用项目) 总比例达到54.6%。一大批优秀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奖励。共有2736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获得国家科技奖励 (通用项目) , 占获奖人员总数的16.2%, 其中第一完成人为归国人员的占比每年均在35%以上。科技奖励制度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奖励力度不断加强, 多年来, 培养造就了一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物, 促进了一流科学家、科技领军人物以及一线科研人才不断涌现。
5. 地方培养高级专家
自《纲要》颁布以来, 各地方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培养造就世界水平高级专家的政策和举措, 实施了选拔、使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专家的工程和计划。
如北京市启动实施“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 2011年首批入选27名领军人才及团队, 2012年33人入选, 覆盖了首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深化“科技新星计划”建设战略性青年后备人才队伍, 自1993年实施以来, 新星计划共选拔培养了19批1700多人, 很多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有的成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甚至入选两院院士。
三、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纲要》和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出台后, 各部委和地方纷纷落实响应, 制定发布了一系列培养造就世界水平高级专家的政策和举措, 实施了选拔、使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和中青年专家的工程和计划, 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从国内各部门及地方出台的高级专家的政策来看, 仍存在以下问题:
1. 关键领域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数量短缺且分布失衡
海洋局指出海洋高层次人才短缺, 创新能力不足, 特别是受国外技术封锁的影响, 在高附加值船舶设计制造、深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装备和高端海洋监测技术装备等尖端技术领域, 缺乏能够实现突破的人才;测绘局、交通运输部、林业局、环保部、气象局均提出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相对不足;铁道部指出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虽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有关单位创新成果总结工作相对滞后, 铁路行业内院士等高层次领军人才涌现过少, 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显现。
与发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 东部地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数量仍显不足, 前沿、重点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人才紧缺。中西部地区纷纷指出与东部发达城市相比, 其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相当匮乏, 高层次中青年科技专家流失严重;四川省指出其科技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国家的战略布局和部署, 呈现“中央强、地方弱”、“国防强、民口弱”的特点,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难以吸引留住高层次人才。江苏省指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高层次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且分布不均, 目前高层次人才主要集聚在苏南和南京地区, 苏北地区较缺。
2. 科技资源配置、激励措施和收益分配模式有待完善
以民航总局为代表的部委指出现有的科技创新支撑和条件都难以达到世界水平专家的要求, 科技研发投入相对不足;中东西部地区纷纷提出科技项目经费仍然不足, 配套的优惠政策力度不够。科技资源配置和收益分配模式不利于激励高级专家,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 科技经费大部分用于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硬件方面的开支, 相比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用于人员劳务费、教育培训、创新激励等方面的开支比例仍然不高。在收益分配上, 高级专家个人从科研成果中获利的比例较低, 人才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不利于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3. 高级专家计划定位趋同、偏重任务导向
我国出台的一系列培养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政策往往出自不同的政府部门, 人才计划种类过于繁多, 且很多计划彼此交叉重叠, 缺乏统一协调的能力。同时, 这些高层次人才制度大都属于规范性政策文件或部门规章, 法律约束力不强, 难以获得应有的实施效果。而且目前的高级专家政策和法规在内容上普遍偏重于科技人才管理, 习惯于依赖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 而没有充分发挥企业、科研机构、民间组织在人才政策制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四、关于高级专家政策的调整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各部委和地方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调整方案, 即建立一流的教育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和人才使用制度。
1. 改革、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要改革和完善高层次科技人才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以论文、项目、经费等标准来评价人才的方法。关键在于‘去行政化’, 逐渐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加快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管理制度。改进当前技术职称评定机制, 建议将全国通用的职称评定交给专业社团 (学会) 进行, 政府只履行监管职责, 从而真正实现管办分离、评聘分离。
2. 建立、健全高层次科技人才激励、奖励机制
首先是物质激励, 要为最优秀的人才提供足够、稳定的科研基金支持和国际通行的科研设施, 提供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包括住房和薪酬在内的生活条件, 提供配套的子女入学、配偶工作安排及医疗保健的良好机会。其次积极建设留住人才、使其发挥作用的软机制, 包括单位内部浓厚的学术氛围、人事聘任及考评制度、行政服务体系等。改善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政策环境, 加大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力度;推动“一流人才一流成绩一流薪酬”的模式, 对于有突出成绩的创新人才给予重奖。
3. 深入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向重点领域、地区倾斜
针对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种类过于繁多, 且很多计划彼此交叉重叠, 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分配问题, 建议加强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合理规划, 形成一个层次分明, 归属清晰, 重点突出的较为系统的人才选拔和培养体系, 同时加强各部门间的协作, 分工明确, 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较为完善的全方位配套优惠政策, 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在制定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时遵循科技人才成长本身固有的规律, 通过重点投资, 培养国家重点领域所需人才, 在国家层面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建设的过程中, 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扭转“孔雀东南飞”的人才流失局面。
总之, 在高层次科技人才遴选、待遇、考核政策的制定以及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树立人本观念, 科学规划与合理使用相结合;科学培养人才, 全面评价与择优录用相结合;以市场为导向,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健全考核机制, 绩效考评与薪酬待遇相结合。
注释
城市中心区规划调研报告 篇3
关键词:二七商业中心;交通;环境;文化;保护
二七商业区作为郑州市商业的龙头,辖区以二七广场为轴心,呈扇形向西南部延伸,郑州火车站、汽车客运中心以及邮政、电信枢纽均位于二七区,具有良好的区位、交通、通讯等优势。
郑州火车站商业区以大同路为界,由服装专业批发市场和小商品批发市场两部分构成。由银基、钱江、锦荣、敦睦路服装批发市场等多个大型服装市场组成的服装商圈,已经成为国内主要服装批发集散地之一。德化街是连接二七商业区和火车站批发商业区的纽带,是二七商业区的核心区域,位于解放路-西大街和正兴街以南,福寿街以东,大同路以北,延陵街以西,总面积23.2公顷,是郑州市商业最密集的地区,是郑州市重要的商业中心,而且西临郑州火车站,是购物风情最旺的步行街。
一、交通分析
德化步行街紧邻火车站,每天人流量极大,周围交通极其复杂,附近公交站很多,高峰期极易造成交通拥堵,郑州地铁一号线将在未来两年内在此地开通,那时能否解决这里复杂的交通问题,还是个未知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由于二七商业区是在火车站发展起来的商业区,故而人流、车流量巨大且其动线复杂。这里有从火车站出来的巨大人流,以及在商业区工作的,购物的人流,其数量多而杂。复杂的车流:有火车站对面的长途汽车站要出城的汽车车流,此区域还密集布置了大量的汽车公交车站,大多是作为汽车的首发站来布置的,并且多数公交车站和长途汽车站进出口都布置在火车站广场东西两侧大同路和兴隆街上,加之上下班时间上班族的私车,还有来火车站拉客的出租车等,这里的交通很难分流。
(二)这里的道路系统不发达,道路系统不立体化,人车没有分流。这个区域的立交以及地道、天桥等交通那个设施并不完备,甚至说少的可怜,道路并没有隔离人行与车行,尤其是公交岛周围更是如此,下把时间更是在一块板的道路上,行人、公交车、非机动车(还有上班族骑的电动车)等拥挤在一条路上。如果这里有地下隧道、立交或是设置专门的公交车道等其他措施来疏导交通,应该也会很大程度上缓解拥堵。
(三)聚集在这里的人流、车流都只有通过正兴街、福寿路、解放路等不多的几条道路来稀释,穿过此区域的道路少的可怜,加宽道路已经不能解决这里的拥堵问题了。
二、环境分析
二七商业区的北部就是郑州市人民公园,但往往由于这块的交通复杂且道路被单一平面的交通切割的较为凌乱,所以在商业区范围内很难感受到自然环境对于商业氛围的影响,同时由于商业区内的景观绿地等比较缺乏,在商业区很难找到有良好景观的餐饮店,所以,整个二七商业区商业范围很浓,但由于景观资源的匮乏却不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德化街里,我们能看到许多具有人文色彩的铜雕,其中既有反映德化街历史渊源的“古币”、“修钟匠”、“小吃”,也有反映河南地方特色与文化的“花木兰”,更有寓示步行街将腾飞的“盘龙吟天”,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郑州、河南的地方文化。
三、历史遗留
二七商业区以二七广场为中心,建于1971年,是为纪念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建, 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后改修为现在的塔式。二七纪念塔,为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是郑州市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内外游客必游之地。由于有二七塔的存在,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吸引很多人的游览。
四、传统文化保留及城市风貌保护
由于郑州市是由铁路交通枢纽发展起来的城市,所以相比于开封、洛阳等历史悠久且历史发展始终没有断代的城市相比,历史遗迹相对较少,在二七商业区除了二七塔等这种塔式建筑之外,你很难看到有传统特色的建筑,德化街百年风情购物街是欧式的,原来的亚细亚是典型的现代建筑符号,还有一些各种现代手法的店面形式,购物街之间的天桥是明显的钢结构外露粗野式做法,所以对于二七商业区来说,由于历史遗迹的匮乏,城市风貌的的保留基本上停在点上。
五、城市功能组织及空间构成的关系
二七商业区是郑州市的商业核心,经过多年的积淀,泛二七商圈的格局显现。新二七商圈是在传统二七商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百货为集聚的区域,新建项目、已有项目的易主和已有项目的二次招商促成各项目的客户群定位出现细分。火车站商圈区域内人流密集,各类小商品品种齐全,日均人流量极大。
二七商业区的空间构成比较多样化,其中德化街老街就是纯粹的商业内街形式,而新建的德化百年风情购物街则相对来说空间形态比较丰富,除了內街之外,有圆形的下沉广场,有供人活动的篮球场,以及地下商业步行街。二七广场与火车站商圈隔道路联系的天桥也直通建筑的二层,只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通过天桥连接且道路两边商业氛围都极其浓烈的商业片区。
六、结语
正如前面提到的郑州城市交通问题一样,郑州市的单中心发展只会加速火车站周围交通拥堵的程度,持续的扩张也不能解决和郑州西区的规划,必须能通过城市次中心的建立来缓解城市单中心的环境以及卫生问题。
市中心区内城市交通的立体化以及城市道路带给城市各区域的可达性还需要更大的努力来解决,城市环境和城市卫生问题是这个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桎梏,由于郑州市的发展相对滞后,所以,它的规划有足够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来作为参考,使城市更新与保留完美实践。
建设工程规划验收申请报告 篇4
峨眉山市规划管理局:
我单位在 符溪镇符平村1组、10组 修建的峨眉山创立仓储加工标准厂房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编号为:峨工建字第(2011)
10、峨工建字第(2012)05),现已完成建设工程规划要求执行情况自查,特申请规划验收。
附件:
一、竣工规划验收自检表。
二、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复印件。
三、实测竣工地形图。
四、土地证复印件。
五、房屋面积实测报告、分层平面图
六、消防验收资料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报告 篇5
丰城市规划局:
我公司在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投资建设的“年产5万吨工业气体加工及供应项目”,已由丰城市发改委以“丰发改工交字[2011]145号《江西华达气体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工业气体加工及供应项目备案的通知》”,同意本项目建设。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符合省、市的相关发展规划,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资源、技术、人才等竞争优势。技术上先进、可靠,环境友好,经济上合理。项目建成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5万吨工业气体,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100万元,利税760万元。根据项目建设的要求,位于丰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丰源五路的项目用地,特申请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特此申请,敬盼给予办理为感!
江西华达气体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规划报告 篇6
经济建设规划院工业项目处处长竞聘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在这里首先感谢院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次竞聘的机会!我本着锻炼、提高的目的走上讲台,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走上讲台进行竞聘演说,我的简历非常简单,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都是在中国纺织大学完成。1988年毕业后进规划院工作,到规划院后一直在工业处工作,可以说对工业处情有独钟吧。因此我这一次也是竞聘工业项目处处长。
进院以来,在院领导和大家的帮助下,经过十多年工作的锻炼,使自己各方面素质得以提高。我于1997年评上高级工程师职称。历任工业处处长助理、副处长、处长。
这次竞聘工业处处长,根据院制订的发展方向、定位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我对工业处的工作思路是:
1、适应新形势
分析一下工业处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我觉得未来几年对我处来说威胁多于机会。目前我国各项改革举措正在进一步推进,特别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十六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国家只审批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整体http://本文来自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其它项目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投资体制政策的变化特别是对工业处的业务市场影响最大。“狼真的来了”。因此,首先我们提出要在思想上解放自己,不断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2、拓展新领域
工业项目虽然小、散、收费低、工作量大,工业项目是苦菜花,但它也是长青树。根据院的职能定位,我觉得工业处服务业务领域我们要立足工业,拓展其它。这里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纵向加深,一个是横向拓宽。纵向加深主要是工业领域的咨询,可能不是单一的政府可批性可研报告,而是企业需要的真正的咨询、投资报告、行业规划、技术服务;横向拓宽,主要向其它领域如政府控制性的项目咨询评估等拓宽。
3、加强团队建设
未来的竞争主要靠人才的竞争,一方面要加强现有人员的再学习,提高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吸收可用人才。做大做强我们的事业。要以人为本,形成团结、活泼、富于创新的学习型团队。尽力提高这个团队的战斗力。
4、争创两个效益
努力在创收创牌上有所作为。院的定位有地位有影响,我们要添砖加瓦,在我们服务的领域要树立规划院的品牌,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形成顾客群,做出精品。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当然也要提高收入水平,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最后我表示竞聘处长并非为了当官,更多的是竞一份责任和压力。如果我被聘为工业处处长,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和工业处的同仁一起把这个处经营好。如果不被聘上,也不气馁,做一个合格的员工。
本人的水平有限,更希望在座的同志们给我一如既往的帮助和支持。谢谢!
项目建设规划报告 篇7
进入21世纪,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衡,影响到了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从2004年以来,连续13年中央1号文件年年锁定三农问题。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是核心和首要任务。草尾镇是洞庭湖区的重点发展城镇,在2010年4月被确定为“益阳市农村土地信托流转试点镇”,2011年4月被确定为“湖南省新农村建设联系镇”,2011年9月被确定为“益阳市统筹城乡发展试验镇”,2012年4月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三轮示范镇”。新安村是该镇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的第一个农村中心社区。为充分了解新安村村民家庭基本状况、村民对城乡统筹发展的看法和建设农村中心社区的需求,我们对该村村民进行了现场和问卷调查。在问卷调查中,设计了针对当地村民的问卷,问卷采取实点现填的形式,在村民填写问卷的同时,与他们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文化水平低,无法独立完成问卷的被调查人,我们进行了适当的指导。
本次调查范围是草尾新安村全体村民,以户为单位共发出387份,有效问卷368份,有效率为95.1%,确保了问卷的有效性。本次调研覆盖了新安村的绝大部分村民。所以我们统计的数据和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基本反映新安村民的基本概况、对城乡统筹发展和农村中心社区建设的意见。
1 新安村基本概况
新安村位于沅江市北部,草尾镇东南部,与阳罗洲镇、东红村、三码头村、四民村、新民村毗邻,总面积497.51 hm2。现状有23个村民小组,667户,总人口2 463人。县道沅漉公路从该村南部经过,交通较便利。距沅江市约45 km,距益阳市约80 km,该村是典型的洞庭湖的农业村,水资源丰富,土质肥沃,以种养业为主,主要农产品为水稻,棉花,蔬菜,活鱼,牲猪。
2 问卷调查户基本情况
1)问卷村民家庭居住人口情况(仅指在本户实际居住人口,已分家迁出子女等不计算)。
从表1可见此次调查户人口数以3人~5人为主,占到了全部被调查户的73.6%,户人口数为1人~2人占到了全部调查户的11.7%,户人口数超过5人占14.7%。
2)家庭成员中60岁及以上老人情况。
从表2可见此次调查户中有60岁及以上老人的户数占调查总户数的53.8%,有1个~2个60岁及以上老人的户数占总户数的51.4%。
3)家庭常年在外打工人口。
从表3可见此次调查户中有常年在外打工人口的家庭占总户数的69.9%。
4)家庭的年收入。
从表4可见此次调查户的户收入普遍在40 000元以内,占到调查总户数的88%。其中户收入20 000元以下的占到了58.7%。
5)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从表5可见此次调查户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是在土地耕作,占到了总调查户数的74.7%。
6)家庭主要使用能源。
从表6可见此次调查户的家庭主要使用能源为液化气、煤、柴、电,传统的能源与清洁能源并重。
3 问卷调查户对城乡统筹发展改革的意见
1)是否支持进行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工作。
从表7可见此次调查户对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工作是支持的,选择很支持和比较支持的占总调查户数的86.4%,不支持的仅占3%。
2)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最先需要做好的工作(多选)。
从表8可见此次调查户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最关注的是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有超过50%以上的调查户选取该选项。
3)耕地集中经营的效果是否要比农户单独经营的效果好。
从表9可见此次调查户中认为土地集中经营的效果好很多和比较好的户数占总调查户数的66.3%,认为比较差和差很多的仅占16%。
4)是否支持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从表10可见此次调查户中很支持和比较支持土地流转的户数占总调查户数的67.6%,不支持的仅占15.8%。
5)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多选)。
从表11可见此次调查户中认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不规范和认识不足。
4 问卷调查户对农村中心社区建设的意见
1)是否愿意到规划的集中农村社区居住。
从表12可见此次调查户中很愿意和比较愿意到规划的集中农村社区居住的占总调查户数的77.4%,不愿意的仅占4.4%。
2)在规划的农村社区的建设模式。
从表13可见此次调查户中愿意选择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户数占总调查户数的69.8%,要求按规划自建的仅占12%。
3)集中农村社区住宅建筑的模式选择。
从表14可见此次调查户中选择的主要住宅建筑模式是公寓式的户数占总调查户数的63%。
4)家庭所需住宅的建筑面积。
从表15可见此次调查户中选择100 m2/户~150 m2/户的户数占总调查户数的69%。
5)对集中农村社区的主要要求(多选)。
从表16可见此次调查户中村民对集中农村社区建设要求主要是环境优美和生活方便。
6)家庭未来出行最想要的交通方式。
从表17可见此次调查户中有40%以上的村民认为未来私家车和摩托车还是主要的交通方式。
5 综合分析与结论
分析方法采用调查访谈与综合分析紧密结合的方法。每一部分内容都通过了缜密的实地调查,得出相关数据与结论,并通过汇总,提取重点与核心的调查与访谈,结合理论知识,深入剖析现状。
5.1 村民的基本情况分析
经过实施多年计划生育政策以及经济条件改善,村民家庭构成普遍小型化,5人以上大家庭仅占总户数的14.7%。绝大部分家庭都有外出打工人口,常住人口中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占了很大比重,一些老人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年收入在3万元以下家庭占到了76.9%,全村以中低收入家庭为主,生活并不宽裕,收入来源比较单一,绝大部分的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土地耕作。村民迫切希望改变这种现状;认为政府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投入、促进村民能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
5.2 村民对城乡统筹发展改革的意见分析
村民认为当前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最先需要做好的工作,基础设施一体化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社会保障同城化、产业发展集聚化。这说明村民已经认识到基础设施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农民对建立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一体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充满期待。
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和耕地集中经营有待大力发展,农民对土地流转集中经营所带来的高收益充满期待,绝大多数村民支持土地流转进行集中经营,积极性很高。村民认为当前的土地流转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缺乏规范性的规定、农民利益受损、纠纷增多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现大规模的土地流转。
5.3 集中农村社区建设的意愿分析
绝大多数村民比较愿意在规划好的集中农村社区居住,农民对设立新社区充满期待。集中居住的意愿很明显。这说明,只要做好集中农村社区规划,配套好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便捷的生产、生活环境,绝大部分的农民愿意在集中农村社区居住。在建设模式上,大部分村民也认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模式,而且大部分村民选择的居住模式是单元公寓式,绝大部分村民选择的面积是100 m2~150 m2。村民在集中农村社区最渴望获得优美的居住环境、方便的生活条件、强烈的安全感。
5.4 其他方面
目前村民家庭主要的交通工具为摩托车、自行车,而在村民将来出行最理想的交通出行方式为私家车和摩托车,柴火和煤炭是村民家庭使用的主要能源。
6 结语
“广东台风博物馆”项目建设规划 篇8
【关键词】“广东台风博物馆”;应用气象学;气象科普;台风;博物馆;规划
1 “广东台风博物馆”项目的建设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指出: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气象等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应当结合各自的工作开展科普活动。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各级人民政府领导科普工作,应将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为开展科普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台山市靠近广东省中部,地处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幅员辽阔,总面积3286km2,人口100万。市境南临南海,依山面海,水陆兼利,是一个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的著名侨乡。海岸线长达587km,在全省沿海县(市)中排行第一。还有大小岛屿95个,以川山群岛中的上川岛、下川岛最大,上川岛157km2,是广东省面积较大的岛屿。全市境内可供旅游开发利用的优质沙滩达63.9km。除了海,还有高山、丘陵,其中北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主峰海拔922m的北峰山,是珠三角第一峰,拥有山林观赏、峡谷探险的宝贵资源,北陡的奇石景观、大隆洞的湖光山色、赤溪半岛的溪流瀑布都很有旅游开发前景。温泉资源也是台山市的一大优势,已发现三合、都斛、白沙、汶村等五處温泉出露带,日均总流量可达1500t。台山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现有130多万台山籍乡亲旅居92个国家和地区,具有侨乡特色的古建筑遍布全市各地,侨乡人文资源充满特色和魅力。高速公路(铁路)发达,交通便利,新台与西部沿海两条高速公路纵横贯穿全市,从广州到台山市全程行走高速,行程约需2h;广珠城际轻轨明年修通,台山市区设有轻轨车站(离气象新址较近);另外还有建设中的广东西部沿海铁路也经过台山,还有几年后建成的港珠澳大桥等。据该市旅游部门统计,2009年台山市接待游客超过360万人。打造台风博物馆就是配合将台山市建成政治文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的旅游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
2 项目的前期工作
2010年初,广东省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大力建设文化强省的规划纲要后,全省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建设文化大市、名市的实施意见,台山市气象局在江门市局的指导下,抓住机遇,提出了在台山市建设“广东台风博物馆”的建设方案,被江门和台山市两级政府采纳,先后被编入江门市和台山市文化建设实施规划纲要。
2010年11月,《广东台风博物馆建设专家评审会》在台山市召开,台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到会讲话表示祝贺,并与评审专家一同现场考察项目地址,省级博物馆专家对确定在台山市建设该项目给予较高评价和厚望,提出要争取高标准建设好馆舍,积极征集气象历史文物、史记,丰富布展内容,同时利用海外华侨众多的优势,借鉴国际的先进布展经验,争取达到全国省级气象科普的一流水平,项目顺利地通过了专家组评审。
2011年1月,广东省气象局发文批复同意在台山市建设“广东台风博物馆”,这是全国第一家以省冠名的台风博物馆。目前,该项目的征地工作已经完成。
3 项目建设步骤
“广东台风博物馆”是以“台风”为主题的气象科普知识博物馆,将建成我省气象系统的一个标志性的科普基地,计划设立展示厅、影视厅、大型仿真模拟特效场馆(运用现代声、光、电、水、雾等高科技打造一个仿真台风场景)、观景台等,让观众了解台风及有关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该工程计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包括科普展览馆,二期工程包括4D动感立体影院、风科普娱乐游戏区和气象防灾科普娱乐区等。
在一期工程规划里,主馆为二层建筑,一楼为展览厅,分为亲切关怀、台风知识、台风危害、防台救灾、台风科研五大部分,配置有电子触摸屏、录像投影放映系统、气旋模拟发生器等,集中展示了古今中外著名风灾个例、台风知识、中国党政军民防台抗台史实介绍等,运用图文资料、实物模型、录像影片等,向参观的游客进行生动详实的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提高民众对台风等自然气象灾害危害性的认识,明确防台减灾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二楼为观台厅,内设自动波浪观测站、六要素气象自动站、多普勒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接收系统等,高新科技设施,已基本达到了市级气象台的业务设施配置标准,能满足开展科普教育和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的需要。
二期工程主要内容由4D影院和“亲历台风”室内仿真模拟台风系统组成,能让游客身临其境、全天候地亲历台风,领略台风的凶、险、奇,通过参与性、互动性的游戏方式来加深对台风常识和气象灾害的了解。
4 小结
我们将借“广东台风博物馆”在台山立项的契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加快气象科普场馆的建设进度,力争把“广东台风博物馆”建设成体现广东气象部门发展水平的科普基地,建成有特色、对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品牌博物馆。
参考文献
[1]陶晓岚,叶明.湛江市农村气象科普工作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1:288-289.
[2]王立华,尹恒.GPRS电子显示屏系统在农村气象信息发布中的应用[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7):142-145.
[3]刘锦泉,曾峰,李游等.多种发布渠道的气象服务信息综合发布平台的设计[J].广东气象,2010,32(3):63-65.
[4]张红艳,蔡洁云,李茵茵等.基于WebGIS的亚运气象服务在线系统[J].广东气象,2010,32(4):56-57.
[5]任堃玉,张欣,庄雨婷.气象科普与科研重要性浅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1,6:56.
[6]陈海泉,陈立宏,曾祥标等.雷达和自动气象站资料在GIS中的同步显示[J].广东气象,2011,33(1):64-66.
[7]张成伟,杨建宇,高雯等.使用AutoIt开发气象业务自动化应用软件[J].广东气象,2011,33(3):54-55.
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建设规划报告 篇9
提要:学校基本情况 规划的依据、目标和思路 规划措施——交通(校门、道路、停车场)、用地和功能分区、建筑、室外空间、绿化和景观、山体水体保护、基础设施、人防、环卫等规划
第一部分 学校基本情况
一、基本统计数据:
截止2004年6月统计,学校校园现有土地1987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3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约236144平方米,学生宿舍150018平方米,学生食堂17216平方米,教工宿舍280131平方米,其他用房46607平方米。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6955人,硕士生2327人,博士生325人,留学生112人。在职和离退休教职工5131人。
二、学校校园的区位条件:
武汉市是中部地区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为学校提供了较完善的交通、信息、管理及市政设施等服务体系。学校周边高校林立,文化氛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校园紧邻东湖开发区“光谷”高新产业建设基地,学校在“光谷”建设了大学科技园(其中一附中新校区正在建设),利于开展科技协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推动知识和科技创新。
校园拥山(桂子山与元宝山)临水(南湖),天然界线清晰,水陆风光兼备,空气清新,环境宁静,生态状况良好。
三、校园建设规划的历史与现状
(一)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略)
(二)校园建设的历史与现状:校园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建设初期。1953年----
第二阶段:“文革”曲折时期----
第三阶段:恢复建设期:1977年至1998年。
第四阶段(现状):发展建设期: 1999年—2003年。学校再次进行了规划修编,通过广泛组织师生参与,邀请专家指导,对音乐楼、理科楼、新文科楼、多功能体育馆、学术交流中心、学生食堂等新的建筑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论证;同时对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通过设计竞赛,确定方案。对校园的布局进行了适当调整,确定了“一环”、“两担”、“强中心”的景观格局,东理西文、南动北静的功能分区:
“一环”——即围绕中心教学区的环形干道及绿带,环道以外是生活区
“两担”——即以桂中路为“扁担”,挑起文科区和理科区。
“强中心”——即强化原有的从图书馆经电影场至元宝山顶的校园南北中轴线,形成统领全局的强有力的校园中心。
理科区在东部,以理科大楼为标志,组成“现代科技”为主题的建筑区;
文科区在西部,以文科楼为起点,形成“人文科学”为主题的民族形式建筑群;
文体区在南部,以体育馆、音乐楼为呼应,结合电影场、运动场等构成文体活动区域。音乐楼和体育馆充满了青春的生气和灵动,艺术的律韵和张力。
通过三年多艰苦的建设,在2003年10月学校举行“百年校庆”庆典之际,顺利完成了六大建筑,完成了道路、水、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改造,完成了老教学楼的维修和装饰,完成了运动场、电影场等改造翻新,完成了校园环境绿化美化等系列工程(总投资51242万元。其中国拨9565万元,自筹41677万元)。同时也拆除了一大批临时建筑,校园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受到了广大校友、和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好评。
师生员工对校园建设从不满意,到关心、了解、理解、支持、参与建设,增强了爱护校园、热爱华师、培育环境的学校意识。
在认识和观念上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单纯的增加物
质条件到高度重视环境的保护培育;从封闭型的自我发展到依靠专家、广泛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建设。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用地不够:按30000学生规模,学校用地总量需要3000亩左右,已有土地1987亩;周边可征土地295亩。两项总计2282亩,其中规划为山体保护范围约为285亩。
(二)校区分散:与部队、农民等单位用地交错,被分割成多块。教学区又在生活区包围之中。
(三)主要出入口(校门)不突出、不通畅:每个校门都不居中,特别是西校门和南校门的环境差。环状道路还有局部(老礼堂处)没有贯通。
(四)基础设施薄弱:发展需求比建设速度快,基础条件跟不上。数字化信息网络硬件还不够完善。
(五)学生宿舍不够:研究生宿舍没有达标,对西区1—6栋学生宿舍楼进行功能置换还没有完成。
第二部分 校园规划的依据、目标和思路
一、校园规划的意义
(一)校园规划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
规划能够有效而经济地使用财力、物力和土地,提高
各种设施的使用效率,有利于学校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一个有质量的规划对于学校,是一种无形资产,一种文化资源,表现为:
一种凝聚力:增加全校师生和校友爱校意识;
一种竞争力:增加生源和学校的综合实力;
一种渗透力:素质教育的环境氛围。
(二)教育部、武汉市规划局对校园规划工作有明确要求;
(三)新的规划又是对过去的修编,通过分析和调整,总结经验教训,能够对许多问题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二、规划的理论依据:
1、校园规划为教育观念的变革和发展服务:从教学资源分散到重组到优势互补,从学科间的封闭到学科的融合;从单一专业教育到全面的素质培养
2、充分重视校园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关系:从内外封闭的独立小社会到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机构;
3、继承和延续校园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脉:向人类的理性成果致敬;
4、充分重视环境保护:从水泥森林到自然怀抱;
5、充分重视新技术新材料的影响和应用。
三、法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三)《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内部发行)》1992.8
(四)《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1996
(五)《武汉市自然山体水体保护办法》
(六)《关于印发<在汉部、省属8所高校校园总体规划编制要求>的通知》
(七)《关于华中师范大学校园总体规划编制手续的复函》
(八)《华中师范大学事业发展战略规划》
(九)《华中师范大学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规划》
三、规划期限、范围与规模
(一)期限:2003年—2015年,近期:2003年—2008年;
(二)规划范围:本次规划以华中师范大学现有校区为主,适当向周边拓展,规划用地面积为2089亩。
四、校园规划总体目标和思路
(一)原则:继承传统、延续历史文脉、着眼长远,因地制宜;突出科学性、人文性、服务性、开放性、数字化等特色,建设具有教师教育特色、民族传统文化氛围、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突出个性的城市景观,环保生态型绿色校园。
(二)内容:在桂子山(南湖)校区建设永久性教学、科研中心区,在周边建设学生生活和科技产业孵化区;在条件可能时,将教职工生活区和后勤设施等置换转移到校外,通过适当在周边征地,整体规划建设,使华中师范大学成为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向周围地区辐射科技成果、传播先进文化、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高等学府。
第三部分 规划措施
一、交通规划(校门、道路和停车场)
(一)西北大门(规划正门):通过80米宽的校门设计,双向道路,平台绿地布置,丰富校门入口的层次感,增加学校向城市开敞的空间。
(二)南大门:争取打通南大门。
(三)立交桥:在南大门侧和南湖校区之间架设可以通行小汽车的立交桥。
(四)校内交通:贯穿内环,打通外环,形成完整闭合的环路,干道人车分流,干道之间完善消防通道和人行体系;在元宝山等次生林地开辟便捷的人行道。
(五)停车场:重新规划和置换学校汽车队场地,在校
内规划设置多处停车场,再建的新建筑均设置地下停车库,结合路边停车,满足未来增加的停车需要。首先启动建设东区的停车库(上层为综合球场)。
二、用地规划和功能分区
(一)调整:保持现有格局,调整功能划分,将原供销学校校区、科教仪器厂和南湖校区纳入教学区规划。将校区分为教学科研区、文体活动区、教工生活区、学生生活区和相对独立的南湖教学区和国际交流学院六个区域
1、原供销学校区,建设研究生院。
2、教学仪器厂区,建设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包括配套建设留学生宿舍、留学生食堂、外籍专家宿舍,以及相应的体育活动场地等设施。该区规划充分利用地形条件和现状绿化,自北至南依次布置科技孵化开发楼,教学楼群,留学生生活区,运动休闲区,构成空间层次丰富,相对独立的区域。交通系统以大门入口广场为中心组织,根据地势高差,采用阶梯式平台布置。
3、南湖教学区,规划设计为通用性的标准单元式教学楼群,将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进修教师培训中心统一建设,也配套建设学生食堂和部分学生宿舍该区设计重视社会开放功能,外动内静;将中心绿色生态带贯穿整个教学区,注意保护原有水面和生态链,注重人造环
境和生态环境协调。
4.整合各类后勤服务,集中布置,统一管理。
5.在校园周边建设科技产业孵化区:在北大门一线,东大门北侧,在雄楚大道南沿路边100米深,260米长的地带,建设高科技产业孵化大楼。
(二)置换: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在校外建设教师生活区,通过政策激励,鼓励到校外购房,逐步置换和拆迁现有的教师住宅区,将置换的空间作教学科研和学生生活用途。
(三)周边征地及合作:按照武汉市规划局给我校在周边规划控制的范围,学校要争取尽量在周边征地,对征用有困难的,可以采用长期租赁或合作建设学生宿舍等方式,扩大办学空间。
调整和均衡各类功能分区的面积比例,通过道路、绿化将功能分区相对隔离又合理过渡。
三、建筑规划
建筑面积指标分析:按30000学生规模计算,教室、科研、实验及行政用房集中为教学楼等:应有489888平方米,已有236144平方米,需要拆迁面积11993平方米,还需
265737平方米,另外,西区1-6栋学生宿舍可置换14718平方米;学生宿舍应有288000平方米,已有150018平方米,还需13782平方米。
其他待建建筑规划预留空间:
1、图书馆:在原行政楼处新建;
2、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学楼:在教学仪器厂区新建;
3、十号(城环、美术)教学楼:在原农药所地范围;
4、十一号教学楼:在桂子山校区原印刷厂
5、十二号教学楼:文科楼西侧原基建处等三栋小楼一片;
6、学生活动中心(礼堂):已拆除待重建;原学生活动中心置换为教工活动中心;
7、扩建或新建学校医院;
8、东区食堂;适当集中,可以拆三建一,或拆四建二。
9、校友大楼:择址新建。
还有一项重要工作,登记和保护昙华林一带老“华中大学”的历史建筑。
四、室外空间
重点增设各类规格面积不同的运动场地和健身场地,首先启动建设东区的综合球场(底层为停车库)。进一步提高露天电影场使用率。加强各类场地的夜间照明。增加广场:
已有杜鹃、梅园、图书馆中心广场、理科楼广场、一二三号楼中间的莲花池广场、桂香园绿化广场、体育馆广场;还规划增加新的南、北大门广场、行政楼广场、新图书馆广场;在原化工厂山凹处利用山体的落差设计叠水广场等;在南湖校区通过轴线对称教学楼的布局构造和水面相融的广场,营造生动的水景环境。在校园内利用现有的草坪、丛林,开辟增加各类学习和休憩空间。
五、绿化和景观
(一)绿化:绿化要根据武汉的气候和桂子山的特点,综合植树、花卉和草坪交错建设,特别是要大力补种因建设减少的树林,有布局的栽培四季常开的花卉。建成生态式校园。重点保护山体上的次生林区;整治杂乱和影响建筑物立面的树木;建立物种园,保护名贵树木和物种。增加绿化品种和指标,提高绿化覆盖率。
(二)景观:校园景观建设以清晰通畅的道路网为骨架,以自然绿化为主,适当的点缀人文景点;人文景点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我校校园文化的特点和优势,以科学文明发展历史,教师教育特色,辛亥革命历史文化等内容,作为校园景点建设的背景。如陶行知雕像、新的校训基石、喷水雕塑、“爱我中华”、“绿魂”等都受到欢迎。
(三)山体水体保护:范围:老行政楼北部山体;卓刀泉路至环山东路外沿;文科区集中绿化区域;理科区集中绿化区域;梅园,杜鹃广场、招待所南侧绿化区域;元宝山山体;南湖校区规划水面。
六、基础设施、人防、环卫规划
(一)给水:全年用水指标521万吨,实际用水585万吨。按现状分析,浪费水和漏水问题较严重。要采取有力措施节约用水。改造水池和泵房。
(二)排水:按道路系统组织干道排水,实现雨污分流。目前重点要连接南门、南湖校区及教仪厂校区的市政排水接口。
(三)供电:现有18650KVA,远期规划26800KVA。
(四)燃气:在条件许可时,对锅炉进行燃气改造,使用清洁能源。
(五)弱电:(电视、电话、计算机网络、金龙卡、广播等):管网下地,疏通节点,实行智能化管理。
(六)消防:整理规范消防设施,确保使用安全。
(七)人防:改造连通地下人防工程,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管理人防。
(八)环卫规划:改造垃圾箱,调整增加清洁桶,倡导垃圾分类和回收。
结束语:
高校校园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学科门类及多种艺术种类,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她有古老悠久的历史,又随着时代在蓬勃发展。大学和城市是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结晶与象征,高校规划既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又是城市规划中的典范与精粹。高校规划不仅是物质空间建设的蓝图,还应该是高品质文化的生动体现。高校的规划与建设,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传承与创造的发展轨迹,大学校园记录和承载着人类文明智慧中最为辉煌的一部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高等学校在文明历史长河中,都显得格外奇异璀璨。因此,校园规划不仅仅是建筑师和规划工作者少数人的事,学校的领导,各部门的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社会的主管部门及所有热爱高等教育的人们,都应该广泛地参与到校园规划工作中来。这是我们对校园规划应该统一的基本认识。科学的发展观引导我们,要从“制定”一个规划的观念向“培植”一个校园转变。这种新的思想,是把培养学生品质,锻炼学生的求知欲、创造能力和促进科学交流作为校园规划的目标;当我们把这些思想结合土地(校址)特点、交通、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等进行全面研究,我们就能创造出丰富的校园环境和建筑文化。当然,我们再也不会因为所谓的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结合而把化学工厂直接办
【项目建设规划报告】推荐阅读:
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自查报告07-24
村级设施项目建设规划12-19
大棚建设项目监理规划05-24
项目管理建设规划08-28
市政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09-12
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项目介绍05-15
项目建设立项报告07-23
房地产项目规划调整请示报告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