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科版化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
上科版化学教学计划 篇1
第二章 C 力的分解
执教:上海市市西中学崔显文
一、教学任务分析
力的分解是继力的合成之后,对力的等效方式的进一步学习,是以后解决力学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也是中学阶段其他矢量运算的基础。力的分解既是本章教学的重点,也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的知识有:力的图示、力的合成、平形四边形定则和等效的思想方法。从生活中的常见的现象入手,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探究,从等效的角度启发学生认识合力和分力,建立分力、力的分解的概念。
根据学生分组实验的自主探究的结果,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根据学生对实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按力作用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的思想方法,以达到通过简单的个性问题的分析推广到一般的情况,起到突破难点的作用。通过对简单实际问题的研究,使学生知道力的分解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从而自觉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实际,激发求知欲望和研究周围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理解分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3)初步学会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来分解力。
(4)初步学会用作图法求分力,初步学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5)初步学会用力的分解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学习,感受实验是建立物理概念、探究物理规律的必由之路。
(2)通过用两个力等效地替代一个力,从而建立分力和力的分解概念,感受等效替代在力的合成与与分解学习中的重要性。
(3)通过对力按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分解的探究过程,感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情景,激发求知欲望和探究的兴趣。
(2)通过对力的分解实际应用的分析与讨论,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3)通过分组实验体验分工合作在实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教学难点: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
四、教学资源
1、教学器材
(1)演示实验器材:一个1kg的砝码,一根细线,物品、刀刃的夹角不同的两把刀(刀刃的夹角差距要大些)、GQY数字化实验室数据采集分析器、GQY多功能实验台、斜面上力分解实验仪、小车、两个力传感器等,一端系有细绳的木块等
(2)学生分组实验器材:木板、橡皮绳、细绳若干、白纸、图钉、自制定量研究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DIS实验器材、力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
2、教学课件力的分解课件(几何画板)
五、教学设计思路
本设计的内容包括分力和合力的概念,力的分解两部分内容。
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和实验为基础,通过探究、分析、建立分力、力的分解概念。从等效的角度根据实验结论,通过分析、比较,各次的分力的作用效果,归纳总结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通过简单实际问题的分析、讨论,归纳出按实际效果分解一个力的思路。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分力、力的分解的概念和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分解。方法是: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入手,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结合学生的亲身感受,从等效性的角度,通过分析、推理,建立分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进而通过DIS学生分组实验得出力的分解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按实际作用效果分解力。方法是:结合简单实例,并通过演示实验,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的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力作用的实际效果,按实际效果的方向分解力,然后从简单问题中归纳出规律,并推广一般情况。本设计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以及伴随这一过程的科学方法的教育,重视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完成本设计的内容约需2课时。
六、教学流程
1、教学流程图
2、教学流程说明 活动I 演示实验1 用一根细线系住砝码并提起砝码,然后用同一根细线对折后系住砝码,用两手分开细线拉物体,增大夹角直到细线断掉。
设置上述演示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设问I引入新课。活动Ⅱ学生分组实验1 用一个力平行板面拉两端固定好的一根橡皮绳的结点位置,用两个力同是作用于橡皮绳的结点位置让其产生相同的效果。让学生边实验边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怎样,总结得出概念。设置这个学生分组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分力与合力的等效性并建立分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问题I 设问2 目的是过渡到下一个探究过程。活动Ⅲ学生实验2 用自制DIS实验装置探究力的分解遵循的规律。用力传感器测绳的拉力,为了实验的简便可让两绳的拉力方向互相垂直。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究得出力的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设置这个学生分组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得出力的分解也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问题Ⅱ设问3 目的是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 活动Ⅳ实例、练习实例分析:(演示实验)
(1)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不受其它外力的作用,它的重力按实际效果分解的DIS实验。按平行四边形定测得到的与用DIS实验测得的是一致的。
(2)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倾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拉力F的分解。
(3)刀刃劈物时力的分解演示实验,学生分析作用在刀上的向下的力按作用效果的两个分力的方向。
设置的目的是通过把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几个演示实验,便于突破难点,得到按作用效果分解一个力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本节课可以分为三主要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通过情景和学生活动引人力的分解的概念。
第二环节,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三环节,为通过实例的分析、归纳总结力按作用效果分解的步骤和方法。
七、教案示例:
(一)引入
1、观察演示实验提出问题
演示实验1:用一根细线系住砝码并提起砝码,然后用同一根细线对折后系住砝码,用两手分开细线拉物体,增大夹角直到细线断掉。
设问1:为什么用一根细线提起砝码细线没断,用两根细线提物体时细线反而断掉了?
2、导入新课
我们可以用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力的分解的知识来回答上面的问题。
(二)通过实验建立概念
1、实验探究
装置介绍:实验2:(学生分组实验)如图,略
学生分组实验:一块木板上面固定一张白纸,在把一
根橡皮绳的两端固定在木板上,并在两绳结点处系两细线,第一次用竖直向下的一个力F拉伸两根橡皮绳,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请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橡皮绳OA、OB都发生了形变,说明力F产生了两个效果,这两个作用效果相当于两个分别沿OA、OB的拉力产生的,可以用两个沿OA、OB方向的拉力F1、F2同时作用于结点上来替代F让结点到达相同的位置而使其效果不变。根据分析请同学继续进行实验操作:如图所示用两个力F1、F2同时作用于结点上来代替F,沿OA、OB方向拉橡皮绳来替代F让结点到达相同的位置而使其效果不变。
2、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理解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效果与力F产生的效果是等效的,在引导学生结合已学过的力的合成一节内容归纳总结建立概念。设问2:力的分解遵循什么规律?
(三)、通过实验和类比探究规律
1、实验装置介绍 实验3:(学生分组实验)实验装置简单介绍: 如图自制DIS实验装置,其中AB、CD两绳与 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相连,BO、CO绳的拉力可由数据采集器直接得到,O 点所挂砝码的质量已知(质量已知的砝码一组)。
2、学生实验探究
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操作,提示学生正确安装仪器。
学生操作四次(作的快的同学可多进行几次)为了实验方便,请学生在这几次实验中都保持OB⊥OC。
第一次:在结点O处挂上钩码让绳OB⊥OC。记录两绳的拉力、钩码的重力及O点和位置填入表格中。
第二次: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第一次操作。
第三次:改变第一次操作中的O点的位置,同前面操作记录数据。第四次:改变第二次操作中的O点的位置,同前面操作记录数据。请同学们分析实验数据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得出结论: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通过归纳、总结得出规律 启发学生回答:
(1)分力的合力就是原来被分解的那个力。(2)这几个力与原来那个力可“等效代替”。(3)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4)应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设问3:怎样分解一个已知力?
(四)实例分析
已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不加任何条件的限制则它的分解情况如何?
请学生回答:应有无数种分解的方法,因为可以这个力为对角线做出无数个平行四边形。教师展示课件。(用几何画板做的课件)
教师:在实际应用中是根据力的作用效果来分解的。
1、实例分析
实例1:如图斜面上物体重力的分解
学生讨论:斜面上的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实际上有哪两种效果? 学生回答:沿斜面产生下滑的趋势和垂直斜面产生下压作用。
如图所示,斜面上的物体的重力可分解为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和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θ
0 300 450 600 900
F1/N
F2/N
F1 = Fsinθ
F2 = Fcosθ
将θ角取不同值时,F1、F2的值填入表中 DIS演示实验: 装置介绍:略
学生记录数据填入表格。比较分析数据与理论计算相同
实例2:如图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个倾斜向上的拉力F作用时,根据实际作用效果,把拉力F分解两分力。
演示实验:把物体放在水平放置的大一点的毛刷上,当加一个倾斜向上的力时,请学生观察毛刷上边毛的形 状的变化情况。
学生讨论分析:拉力F作用实际上有哪两种效果?
学生回答:F产生了向上拉的效果和水平向前拉的效果。可分解竖直向上的分力F1和水平向前的分力F2。实例3:用刀劈木柴
学生讨论:刀向下劈木柴的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学生回答:使木柴被刀向两面推开(劈开)分力的方向如何?
教师引导学生应从木柴被刀向两面推开的角度来分析,可确定两个分力的方向。学生回答:垂直刀的两个侧面,如图所示。
学生讨论:分力F1、F2的大小与刀刃的夹角的关系 学生回答:刀刃的夹角越小,则F1、F2越大。可以解释引入新课时留有的问题。
2、归纳总结:按力的实际效果分解一个力的思路,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由学生分析归纳:
(1)确定力的实际作用效果(2)确定分力的方向
(3)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平行四边形 小结:略
(五)反馈练习略
上科版化学教学计划 篇2
一、转变观念, 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习题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新课程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际看来, 很多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还没从根本上转变过来。如不重视实践性习题的使用, 不重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掌握, 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认为这些既费时间又与考试无关。因此, 我们的习题教学改革的重点不是理论创新, 而是习惯、观念的转变, 要改的是旧的习惯和传统的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观念。只要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我们就要尽力创造条件, 努力去做, 条件不足、时间不够, 也要有所取舍地去做。
例如, 我们在学习化学1第1章第2节“研究物质的方法和程序”之前, 就把教材“交流·研讨”中的两个问题作为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了, 目的就是让学生回忆并整理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经验。课堂上又先后通过“观察·思考”中思考题和“活动·探究”之后的“交流·研讨”中习题的解答, 让学生归纳、总结金属钠的性质, 落实第1课时教学的知识重点, 同时强化学生体验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
之后第2课时, 在介绍研究物质性质基本程序的基础上, 对研究案例先让学生自己根据教材中的问题:“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 你认为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你希望通过哪些实验验证你的预测?”来设计方案, 然后参考教材中的实验设计进行氯气部分性质的探究。
在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的基础上, 把实验探究氯气与水的反应放到第三课时, 课前完全由学生自己分组合作完成该实验探究的方案设计, 课堂上经过交流、讨论、评价后, 实施其中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 进行一次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接着, 利用教材正文最后“概括·整合”栏目中的习题梳理本节知识重点、难点, 进一步反思、体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方法和程序的应用以及探究物质变化奥秘中的乐趣。最后, 还把本节“练习与活动”中的习题3探究过氧化钠的性质也整合到课堂教学中, 实现了对钠的化合物性质的拓展, 以及对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及基本程序应用的强化。这一节教学中各种习题的运用是非常典型的落实三维目标, 促进学生发展的实例, 教材给提供了一个完整的习题系统, 像这样用下来, 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有了,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都有了,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进入高中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就受到这种熏陶, 对于他们以后良好学习习惯和科学高效学习方法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与某些教师那种抛开过程与方法, 放弃活动与探究, 一味罗列钠和氯气性质知识的做法相比, 我们学生的收获要大得多, 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
实际上做起来, 并没有像某些教师想象的那么难, 那么费时间。关键是看我们观念的转变, 要时时刻刻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习题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而不是仅仅盯着他们纯化学知识的增长, 那么所做出的努力和所用的时间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二、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学会规划与开发
跟传统教材不同, 鲁科版必修教材给教师留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在习题编制上更是作出了充分的改进, 给教师提供了大量的资源, 并形成了一种习题系统。但那只是一种建议或模式, 至于如何去使用, 就看每个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其他条件如何作出整体规划, 如何去科学合理地开发, 进行选择、调整、补充, 甚至包括进行必要的铺垫。也就是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使大部分教师都具有选择使用教材习题的意识和能力。
例如, 我们在讲硫的转化一节时, 我们就根据教学内容和教材提供的习题资源整体设计好, 第1课时的习题着重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事实可以设置这样的习题引出硫单质性质的学习: (1) 古代的科学家发现某地区的沙地是由硫磺和沙子组成的, 于是想把沙子和硫磺分离开, 你想他们会怎么做? (2) 炼丹家在炼丹时意外地发现硫单质能处理汞, 这是为什么?说明硫单质有什么性质? (3) 冬天取暖, 煤炭燃烧时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你知道煤炭燃烧时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第2课时的习题着重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重在方法的训练上。但其中的“活动·探究”不同价态硫元素间的转化,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我们首先将不同价态指定到具体物质, 而且是相邻价态的物质, 让学生课前预习并尝试设计二氧化硫与硫单质和二氧化硫与硫酸的转化实验方案, 课堂上活动探究之前再展开充分的交流, 最后择优实施。而且有二氧化硫放出的实验, 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尾气处理, 另一方面用演示实验代替。
第3课时是酸雨问题, 正好可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材“交流·研讨”中的两个题目就可以用。
最后用“练习与活动”中的习题5对本节的学习进行综合与诊断: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 你对硫元素家族有了哪些认识?硫单质、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硫酸都是硫元素中核心成员,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 表示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写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SO2%%%SO3%%%H2SO4
2.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它们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 除它们之外, 对于硫元素家族的成员, 你还知道哪些?列举3例。
4. 你对硫元素家族的哪种物质感兴趣?请查找资料, 写一个关于该物质的小短文, 谈谈你对它的认识。
这样先整体规划设计好了, 再根据设计去挖掘、选择教材中相应的习题资源甚至适当做出补充, 既不被教材所束缚, 又能充分开发利用教材;既能条理清晰、全面而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又能实现三维目标的分步直至全面落实。学生每节课通过设置不同的习题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教师也不会再出现这也想要那也不想丢的、以知识为本“以多取胜”的习题教学思路了。
三、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与反思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也就是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其实教材本身就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以用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栏目和课后习题。平时的教学中, 教材的“交流·研讨”、“概括·整合”、“活动·探究”栏目中的题目我们经常会拿出来, 或稍加选择和修改就作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探究的问题情景, 还有课后习题中的实践性习题也大都是直接使用的。如探究钠、氯气的性质;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探究氯、溴和碘单质的氧化性强弱等等。讨论物质的分类;讨论物质的性质和应用;讨论对概念、原理的认识和理解;讨论实验的成败等等。
通过我们师生、生生间民主平等、开放、灵活的交流、讨论、合作, 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学习、巩固, 以及对新知识形成过程与方法的探究体验活动,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我们每学习完一节新知识后, 都会引导学生利用本节“概括·整合”中的题目或课后习题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如想一想自己学到了什么?这些知识与原有知识具有什么联系?自己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碰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通过什么方式克服了困难?是否有更好的途径?
通过这种反思过程, 使学生不断产生反省的认知体验, 随时调控自己的学习进程和方向。
四、注重习题与教学的融合
传统上的习题教学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 就是跟新授课的教学严格分家, 只有几节内容或一个单元学习完成后的习题课上进行的才是习题教学, 不是用一种整合的思路去处理习题与教学, 没有将习题与教学有机融合起来。而使用新教材之后, 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师生做到了习题与教学的融合, 这源于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以问题解决为教材的编写核心”的思想。教材提供了丰富的问题资源贯穿于正文前后, 所以, 我们在教学中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改编, 有时也会自己编制习题,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穿插习题教学, 通过习题的解决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 有关化学1第2章第3节第3课时“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教学。
上课前, 我们将教材“活动·探究”中习题给学生作预习题:在铁单质和铁的化合物中, 哪些具有氧化性?哪些具有还原性?哪些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以金属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为例设计实验探究方案。
课上, 在组织学生充分讨论、评价实验方案后, 实施探究活动。探究结束后, 通过“活动·探究”后面的归纳整理习题“1.总结金属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2.用图示的方法, 总结金属铁、氯化亚铁和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写出相互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并指出每个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落实有关方程式的书写, 巩固应用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再通过教材“迁移·应用”中习题“利用铁及其化合物间的相互转化的知识可以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例如, 利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箔制造印刷线路板, 在硫酸亚铁溶液里加铁钉或铁粉防止溶液里的亚铁离子被氧化等。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请分析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学生巩固并应用获得的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知识。结课时利用教材“概括·整合”中习题“4.铁元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 铁及其化合物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通过实例说明不同价态的铁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并归纳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引导学生对本课时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整合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与评价。
课后, 通过“练习与活动”习题4. (1) 、 (2) 、 (3) 进一步强化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习题4. (4) 进一步强化落实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素养的提高就是在这样一系列问题解决、习题解答的系统中逐步实现的, 习题与教学成了一个有机融合的整体。平时, 我们经常会把教材当中这些本身就具有很好的习题功能的活动栏目如“交流·研讨”、“概括·整合”、“活动·探究”、“迁移·应用‘等等中的问题, 甚至课后的部分习题, 在课堂上作为习题训练或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讲解。这样既增强了教学效果, 又节省了习题教学的时间, 提高了教学效率, 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得到及时强化和巩固, 学习的结果、过程和方法得到及时的反思与调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适时有效的培养, 教学目标因此得到更好的实现。
五、注重习题评价的多元化
若要真正发挥习题的教学功能, 实现学生的发展, 只注重习题解答的结论是不行的, 还要注重对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进行科学评价, 将结论与过程有机结合起来, 也就是对习题的评价更加多元化。
在习题教学中, 我们会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学习态度、双基水平、创造能力和解题策略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如“你 (们) 的想法很不错, 很有深度”、“你 (们) 的想法很有创意”、“你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牢固”或“你这方面的知识掌握不是太好, 有欠缺, 需要继续努力”、“你很认真, 要是思路再放开一些就更好了”、“你 (们) 看哪种方案更好”、“你 (们) 还有更好的其他的方法吗”等等, 而不再仅仅是过去简单的“对, 很好”、“错了, 怎么这样想呢”。
平时我们习题的批改也不再像过去那样只针对答案的正误进行总的评判, 打个甲、乙、丙、丁或优、良、差就可以了, 而是像批改作文那样对各方面有针对性地给出评判, 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作业完成的过程, 更注重的是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创造能力。有时还会利用网络展示学生作业或作品, 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宣讲自己的论文、报告, 并互相进行点评, 给学生以交流、探讨的空间, 使学生在交流、评价过程中获得新知识, 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反思、领会, 并进行新的尝试。这样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更强的指导性。
我们一般会通过纸笔测验, 强化对学生化学知识技能的训练, 有时还会尝试运用表现评定的方法, 突出对实验探究、开放活动习题的解决能力的考查;运用观察法、成长档案袋法强化习题解决的过程性评定。
六、注重实施求实, 方式多种
在使用新教材的习题时, 必须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学校的现状、教师的水平出发求实效, 采取多种方式, 抓住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这样的基础不动摇, 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我们在布置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时, 无论课上、课下都会有意识地改变以往要求学生必须全部独立完成的做法, 将教材中的习题分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和合作完成部分。如一般基础型、知识与技能类等题目就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查阅资料可以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而活动探究、讨论、交流、实验设计等类题目就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 在小组中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较复杂的实践型习题;对调查报告和写小论文类型的习题, 就让组内的学生转换分工角色, 轮流执笔完成书面报告。有的习题要放到课前预习, 有的又要放到课堂上, 还有的就要放到课后, 不一定拘泥于某种形式, 这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总之,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更好地发挥习题的教学功能, 提高教学效果, 为学生的发展铺路搭桥。
在教学实践中, 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以上习题教学策略的实施是有成效的,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主要表现在师生观念发生根本转变, 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关注自己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前提下, 逐步向“基于问题”的学习过渡,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和反思学习意识有比较明显的增强;通过对习题教学策略的研究, 更好地领会和贯彻了教材习题的编写意图, 使教材习题资源得到较好的开发、利用, 习题的教学功能也得到了较以往更充分的发挥。
摘要:与以往相比, 鲁科版化学必修教材习题的类型、特点均已发生了诸多变化, 习题不再局限于学习完有关知识之后再去安排设置, 而是随机地穿插或渗透在正文及各种活动栏目中, 从始至终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中, 以讨论、思考、实践调查、设计实验方案等活动形式或以简答、填空、匹配等书面形式来及时加强学生对探究过程和结果的反思、理解和应用, 从而形成了一种新型的习题系统, 因此习题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教学功能。
上科版化学教学计划 篇3
关键词:有机化学 人教版 鲁科版
人教版的《有机化学》教过了两轮,鲁科版的《有机化学基础》已经是第二轮用了,通过对这两本教材的使用,感到两本教材在教学思想上有很大不同,在内容的编排上差别很大,所以在教學中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一直想把自己的一些体会说出来,当然这只是一些个人的看法。
人教版有机化学部分在编写时是以物质的结构、性质为主线进行的,涉及到的有机化学理论、概念都贯穿进了这条主线。在第一章先是由碳的原子结构、价键理论引出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并由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开始,按照对物质的认知规律,从物理性质开始介绍。然后从结构入手,延伸出甲烷的性质,特别是由甲烷与氯气反应道出了取代反应的概念,接下来在以甲烷为代表的烷烃学习中就引出了烷烃的性质。在所有的有机物中,烷烃可以说是最基本的碳骨架,所以烷烃的命名和同分异构体书写就成了有机化学的必学内容。随着碳骨架的认识深入,进一步学习以乙烯为代表的烯烃,以乙炔为代表的炔烃就简单多了,而且在乙烯学习中根据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引申出不饱和键都可以发生加成反应。逐步的学习中使学生接受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分析方法。
烃的衍生物学习中,从烃的取代反应产物卤代烃开始,卤代烃水解得到醇,醇氧化得醛,醛氧化得酸,将这些代表物的官能团——卤原子、羟基、醛基、羧基依次放到相应有机物中,从而将知识延伸。在这些代表物学习中始终贯彻一种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使学生记住某种官能团使得物质具有相应的性质。比如,卤原子的消去反应,羟基的氧化、消去、取代、酯化、醛基的银镜反应等。一直到后来学习营养物质中的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学生都能从结构入手,探讨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找到合适的合成路线。
在人教版教材的教学时,曾有学生说过,“有机化学挺好学的,系统性强,沿着一条线,学过来就行了”。但在一些专家、学者眼里可能认为在学生学习中缺少了许多探索、研讨的东西,只要把给定的一些东西记住就行了,达不到提高能力的教育目的。
鲁科版的《有机化学基础》内容分为三章,前两章与人教版有着相当大的差别。第一章先从有机物的种类入手,使学生认识到由于碳链的形式多种,官能团多种,把繁杂庞大的有机物体系化,特别是第八页就将所有要学到的官能团都罗列到一起,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上实际在重复《必修二》中的部分内容,并没有展开,但在一些概念和化学理论上提的较多。
第二章中,第一节的内容是系统性较强的有机化学反应类型,在许多物质还没学的前提下就给出了反应类型,我总觉得在接受起来学生是存在困难的,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这些官能团对应的物质还不明确,如果把它放到这章的最后一节可能更好些吧。不管什么方法,只要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框架学会了,物质合成就好理解多了。
当然,鲁科版采用了基本理论与物质性质两线并列、相互融合的知识结构,而人教版只以物质为主线,基本理论及概念贯穿其中,两者的外在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两线并进使理论性知识和事实性知识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既发挥了结构和理论的指导作用,又实现了概念原理与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合理穿插,保证了化合物的系统性。这种创新的方式,对已经掌握了有机化学体系的专家、学者、教师而言,无疑是很合口味的。而对初学者也可能开始时感到接受相对困难,但这同时给了初学者很多思考、研讨的机会,更适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如果把有机化学学科的知识看作一棵树,那么树干、树枝就是知识框架体系,树叶就应该是知识点对应的题目了。那么在掌握知识的时候,树干和树枝部分应该是需要牢固记忆的,而树叶呢,当然也需要记忆,可是树叶是每年都要更新的,所以树叶它们就是题目。
我们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只要有了体系,对知识的发展就要靠学生自己了。所以这个体系要越明确越好,越容易接受越好,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觉得人教版的教材编排更适合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宋心琦.有机化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
【上科版化学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高中化学必修一鲁科版09-20
化学教学化学实验论文09-06
化学教学实验10-16
材料化学教学05-24
高一化学教学06-02
高职化学教学06-06
化学史教学07-03
进行化学教学08-01
初中化学教学08-04
化学教学价值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