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概况教学设计

2024-11-03

滚滚长江概况教学设计(精选6篇)

滚滚长江概况教学设计 篇1

第二章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滚滚长江教案设计

教学思想: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长江的基本概况;会利用长江流域图找出长江的相关河流信息。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

2.长江的主要支流及湖泊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读图、析图能力不够,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差,读图分析时不能要求太高。

教学方法:利用媒体教学、问题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歌曲。歌词中“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中的你指的是什么——长江。那我们为什么要赞美它呢?今天我们就来一同学习长江。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讲授新课: 学习目标:

了解长江的概况

1.发源地、注入的海洋、长度 2.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 3.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4.主要支流和湖泊

二、自主学习: 读图2-46 1.在图2-46中描出长江干流.2.在图中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注入的海洋.3.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单位.4.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5.找出长江的主要支流及湖泊.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促进思维发展。

三、合作探究

1.长江的发源地、流向和注入的海洋 【板图】唐古拉山 东海 【出示课件】

发源地: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的主峰各拉丹冬峰 流向:自西向东 注入的海洋:东海

长江不仅是我国的第一长河,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可以通过三方面来验证:长江的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那么

2.长江的干流流经哪些省级行政区呢?

【板图】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 【出示课件】

青海省、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它们的简称分别为:青、藏、川或蜀、云或滇、渝、鄂、湘、赣、皖、苏、沪。(记忆口诀: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六千三)

长江共流经十一个省区,为沿途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和便利的运输条件。那么 3.长江干流分别流经什么地形区呢? 【板图】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出示课件】让学生看图中的位置巩固所学内容。长江塑造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水土肥沃。我们也知道长江的流域面积最广,之所以长江的流域面积这么广,主要归功于它有众多的支流。那么 4.长江的主要支流和湖泊有哪些呢?

【板图】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出示课件】主要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

主要湖泊:洞庭湖和鄱阳湖(记忆口诀:雅砻江的山民骑着嘉陵摩托车去乌汉买湘赣)

设计意图::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长江沿岸有许多的港口城市,这些城市对联系长江东西交通运输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看出长江为沿途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老师带领着学生将长江干流图描画出来,一边画一边讲解。

学生活动:找到绘图本,将长江干流图描绘出来,并在所绘制的图中填出所流经的主要省区的简称、地形区和主要的支流和湖泊。

设计意图:画图时可以掌握长江的概况,使记忆更加牢固,并且带领着学生画图,能够锻炼学生的画图能力与填图能力。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长江的基本概况:包括长江的源头、流向、注入的海洋、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地形区、主要的支流和湖泊。五.当堂训练:

1、写出湖泊的名称:G H

2、支流名称:a b c d e f g。

3、港口城市名称:

A B C D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反馈教学,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

b

c d

E F

e G f g

H 长江的基本概况 1.源头、流向、注入海洋 2.流经地(行政区、地形区)3.主要的支流、湖泊

设计意图:强化重点,巩固知识

七、探究作业:自己绘制一幅长江流域图。

设计意图:反馈教学,巩固提高。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重于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的颁布规律、特征及形成原因,体现学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优点:

1.用歌曲《长江之歌》引入课题,营造了欢快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课本提供的、中国行政区图、中国的地形图、长江流域水系图让学生分析了长江流经的行政区,地形区和长江的主要支流及湖泊。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不足:

由于本节课所学内容较多,所以在有些内容的教学处理显得急促,如流经地形区和长江的支流名称及位置,没有拿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巩固。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加强讲练结合,更好的贯彻课程改革理念,更好地处理好教学内容多与时间少的之间的矛盾,适当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提高课堂效率。

《滚滚长江》一节教学设计 篇2

一、导入新课

播放《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让学生总结这首歌蕴含的长江发源地(雪山——唐古拉山)、注入的海洋(东海)等知识,同时突出长江是一条母亲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二、长江概况

多媒体展示《长江水系》图。

1、学习长江上、中、下游三段的分界线时,闪烁播放“宜昌、湖口”。

2、学习长江重要的支流时,闪烁播放“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河流。

3、学习长江流经的地形区时,自源头依次闪烁“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五个地形区。

4、长江自源头到人海,干流共流经11个省区,依次闪烁播放“青、藏、云、川、渝、鄂、湘、赣、皖、苏、沪”。同时,给出顺口溜“沪苏皖赣湘鄂渝,川云藏青至源地”,方便学生记忆。

5、闪烁中游两大湖泊——“洞庭湖和鄱阳湖”,提问:两湖对长江的水量起着什么作用?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论:调节水量。

教师总结:长江全长6300千米,居世界第三位,长度和流域面积都居我国第一位,她是我国第一大河,我们为此感到自豪。

在欣赏长江优美景色的同时,长江磅礴的气势深深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习兴趣浓厚。

三、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让学生自学,通过讨论,归纳长江上、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1、上游:多峡谷,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阅读《长江干流纵剖面图》,可知上下游落差达到6000多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因此我国的一些大型水电站就集中在两个阶梯的交界处。通过“长江三峡,江口一束一放,形似莲藕”,有的河道弯曲,滩多流急,突出长江地势险要、水流湍急的特点。同时,用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突出长江水流湍急的特点;用“夔州诸山逼江来,长江不受山约束”,突出长江地势险要的特点。正是因为长江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毛主席在上世纪60年代横渡长江时,才有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设想。如今,毛主席的设想已经变成了现实,三峡大坝建成,在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2、中游: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有“千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于是对荆江河段采取了裁弯取直,加固江防大堤,兴修一批分洪、蓄洪工程等措施,尤其是三峡与葛洲坝水利枢纽的联合使用,提高了长江抵御洪水的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

3、下游:长江有“黄金水道”之称,航运能力巨大。打出图表,让学生对比长江与莱茵河、密西西比河的长度、水量、通航能力。

四、学生自主探究

滚滚长江东逝水伴奏 篇3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浊酒”似乎显现出主人与来客友谊的高淡平和,其意本不在酒。古往今来,世事变迁,即使是那些名垂千古的丰功伟绩也算得了什么。只不过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且谈且笑,痛快淋漓。多少无奈,尽在言外。

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豪迈、悲壮,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暗含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淡泊、轻视。既是消沉的又是愤慨的,只是这愤慨已经渐渐没了火气。面对似血的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历尽红尘百劫,太多的刻意都可以抛开,太复杂了倒会变得简单,在时、空、人、事之间的感悟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倘若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形同虚设,最多也只是热闹好看而已。正因为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既然“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就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作者平生抱负未展,横遭政治打击。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不愿屈从、阿附权贵,宁肯终老边荒而保持自己的节操。因此他以与知己相逢为乐事,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无论过去,当下,还是以后,追逐名利似乎总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缰利锁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难以自拔。

当然要建功立业,当然要展现英雄气概,当然要在无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恒的价值。但是既要拿得起,进得去;还要放得下,跳得出。要想看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看清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远见都必须在生活中不断磨炼。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历史总要不断地向前推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逝者如斯,谁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可是人们却不甘就这样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世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负。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与人生短暂虚幻相对的是超然世外的旷达和自然宇宙的永恒存在。宇宙永恒,人生有限,江水不息,青山常在。

下片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读后感 篇4

这是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词的首两句与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似,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哀盛亡、循环往复,但青山和夕阳是不会改变的,一种人生易逝的悲伤感悄然而生。

下片以一个白发老人的形象,描述他任凭惊涛骇浪、是非成败,只是着意于秋月春风,着意于宁静淡泊,着意于杯酒谈笑间。而这位老者又岂是一般渔樵,他是通古晓今的高士,他的淡泊超脱襟怀,也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本词分上下两片,读后感《《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读后感400字》。上片开篇就切入历史,从大处落笔,在四、五句中即可见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者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全词甚为豪迈、悲壮,既表现出英雄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感和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临江豪迈的英世伟业的消逝,像滚滚长江水一样,汹涌东逝,不可抗拒。通篇赏读品味,我总觉得此词比起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有悲壮和凄婉之情。尽管当初英雄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但曾经的铁马金戈,风云叱吒,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远去,一切的一切都已被历史长河所吞噬而不复存在!

历史给人的感受是厚重、深沉的,没有单刀直入的快意,而有历尽荣辱的沧桑。“青山依旧在”犹象对英雄的映证,又象是否定!然而,这些都不必深究,“几度夕阳红”,面对似血残阳,历史仿佛也凝固了。“依旧”和“几度”在变与不变的现实中挣扎。或许世事就是如此。

滚滚长江概况教学设计 篇5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赏析】

起首两句,以滚滚而去的长江喻人类奔腾前进的历史,气势恢宏,境界阔达。然而,长江水是亘古不变的,人类的历史却是不断在演进的。历有多少,有多少成功人物,有多少失败者,最终,他们都被历史的长河带走,不留下丝毫的痕迹。只有作为历史见证者的青山和夕阳才是亘古长存的。“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和宇宙的亘古绵长,尽管历史兴亡盛衰、循环往复,但它们都不会随之改变,而作为历史的主角——人类,却是代代变换,变得面目全非。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两句,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他只着意于自然界的春风秋月,对人世的是非成败已然看透,任它沧桑巨变,任它滚滚流去。他只固守着一份宁静与淡泊的情怀,在握杯把酒间笑看古今之事。一个“惯”字,体现了渔樵的超凡脱俗,同时也给人以莫名的孤独与苍凉感。其实,这位通晓古今的老者,也是作者的自我画像。杨慎一生沉浮不定,历尽了世态炎凉,看透了朝政的腐败,宁愿终老边荒,也保持自己的高尚节操,他“惯看秋月春风”,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扩展阅读:杨慎的简介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

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1524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于云南永昌卫。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杨慎卒于戍所,年七十二。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扩展阅读:杨慎的文学

杨慎存诗约2300首,所写的内容极为广泛。因他居滇30余年,所以“思乡”、“怀归”之诗,所占比重很大。他在被谪滇时,妻子黄娥伴送到江陵话别,所作的《江陵别内》表现别情思绪,深挚凄婉。《宿金沙江》描写往返川滇途中的感慨:“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以今昔行旅思情相对,衬出离愁的痛苦。

他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憾恨,深为感人。

他也有一些诗作表现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海口行》及《后海口行》揭露豪绅地主勾结地方官吏,借疏海口占田肥私。他在诗中指出,“疏浚海口银十万,委官欢喜海夫怨”,并呼吁“安得仁人罢此宴,亿兆歌舞如更生”。他在《观刈稻纪谚》中托老农之语,说“乐土宁无咏,丰年亦有歌。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表现了农民遇丰年,却因军饷赋敛沉重而仍然不得温饱的贫苦生活。其他如《宝井篇》、《滇池涸》等,也是此类作品。

滚滚长江概况教学设计 篇6

[关键词]主题曲 音乐分析 演唱提示

文学巨著《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倾注满腔心血之作,是一部集历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经典文学瑰宝,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主题鲜明、气势磅礴、苍凉悲怆,为全剧奠定了感情基础,起到了总起概括的作用,给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该曲作曲家谷建芬曾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如《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妈妈的吻》《那就是我》《绿叶对根的情意》《思念》《烛光里的妈妈》《今天是你的生日》《歌声与微笑》等。在接到邀请后,谷建芬以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原著的潜心研读,经过慎重选词和反复推敲,运用了今人所能理解的、只属于《三国演义》的音乐语言,创作出《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拜》《哭诸葛》《历史的天空》《有为歌》《仁爱长存天地间》等又一系列经典曲目,为世人重新演绎了《三国演义》,并被公认为极具特色的《三国演义》音乐。谷建芬的《三国演义》全剧音乐活生生地再现了三国“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便是草头王”的宏大历史场面及其典型人物形象,堪称“音乐上的《三国演义》”。笔者将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从词曲含义、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研究。

一、 曲词涵义

作品《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歌词出于当今版的《三国演义》卷首,词作者是杨慎(1488—1559):明武宗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满腹才华但不得志、仕途坎坷、孤苦终老。《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生的情感抒发,它气势磅礴、用语深刻、感慨万千,把它置于《三国演义》卷首及作为主题歌词,概括了三国风云际会、金戈铁马的英雄争霸场面,抒发了后人的感慨之情。曲名“滚滚长江东逝水”意为一切丰功伟绩都会随时间消逝,就像“滚滚长江”一样,一去不复返,即“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的总结、概括。“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管历史如何变迁,江山怎样改朝换代,“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物是人非、怆然泪下的悲凉情绪油然而生。“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春月秋风”一句起到了过渡作用,接下来进入尾句“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深沉豪放、苍凉悲壮,却表现了词作者超脱宁静的人生境界。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谷建芬选此词为之谱曲,并确定该曲为主题曲,贴切地点明了《三国演义》悲壮慨叹的主题。

二、 艺术风格

该曲运用了六声羽调式,典型的中国古典音调。但不同于很多我们熟悉的羽调式歌曲,如《小河淌水》《枉凝眉》《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等抒情、凄婉或高亢的音乐旋律,《滚滚长江东逝水》用独特的旋律展现了悲凉沧桑、感慨万千的音乐情绪。

此曲用二部曲式结构,准确地表达了该“词”的内涵和层次,一感一叹、感叹结合,深沉悲凉之情随着旋律的跳进(4度,3—6)进入高潮“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气势雄浑、超脱悲壮的旋律反复一次,既展开了第二部分内容,与第一部分平衡,又尽情地抒发了无限感慨的情怀。

歌曲速度为1分钟52或58拍,缓慢的速度深沉、苍劲,充满了古朴的气息。正如曲作家谷建芬自己所说,“到90年代后,我进入《三国演义》的创作时期,在音乐中倾诉了我一生中许多的感叹。音乐一开始,走进了一种意境,悲凉了些、深沉了些、沧桑了些,我借助《三国演义》开篇那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抒发了我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是几十年来对人生的另一层次的真实感受”。第一小节7和#4的运用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滚滚长江东逝水”的无奈和感叹。前两句节奏形态相似,“水”“雄”两个尾字均为4拍,相对松散、开阔的节奏旋律,表现了一去不返的历史进程。“是非”与“成败”中前八分休止符,及后面三个倚音的出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之后,委婉、下行的旋律继续表达感叹的情绪——“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流动的间奏,好像是对历史的回顾,随后的两句曲作者继续使用特定的休止符和倚音表达深沉、超然的“白发渔樵”形象。切分节奏结合上行高亢的旋律,将歌曲推向高潮“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气势宏大,情绪激昂,令人震撼。

三、 音乐形态和演唱提示

在歌曲的演唱方面,我们要注意体会上述乐曲的艺术风格,表现作品悲叹而超然、大气却委婉的音乐神韵。

1.作品中4处休止虽然都是感叹的情绪。但由于感情的不同有些许变化。“是非成败”中间的休止起到了情绪的推进作用,“叹”到“转头空”的无奈情绪。而“樵”和“上”后面的4分休止,表现了静态的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这一句应当唱得有弹性、一顿一挫、有收有放,收放自如。“惯”字体现了作者历经沧桑后的豁达和顿悟之情,唱者应悉心体会内在涵义,表现出旷达超脱的感觉。

2.曲中出现的倚音具有中国古典音乐风格,但不同地方的倚音有不同内涵。“转头空”中三个倚音连续出现,应唱出“一唱三叹”的感慨之情;“笑”字上的双倚音却是表现豪放、超脱而又悲壮的大笑,这一句所有的情绪都在“笑”上表达,要强调“笑”字,其次,最后一个“中”字要作为次重音“叹”下去,结束全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创作手法采用中国古典音调方式,却用西方美声唱法来演绎,这是中国古典音调与西方美声唱法的完美结合,可说是中西方音乐完美融合的结晶。曲作家谷建芬准确的选词、独特的作曲手法,及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的出色演唱,真可谓珠联璧合,令人拍案叫绝。可以说,电视剧《三国演义》成为经典和传世之作,该曲的创作和演唱功不可没。同时,它也是中国大型历史题材作品主题曲的典范之作,值得广大业内人士学习和研究。

基金项目:衡阳师范学院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谷建芬《三国演义》音乐作品研究(08A17)”。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水暖卫浴经销合同下一篇:防止替换shift后门进行提权的一些设置WEB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