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2024-09-30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共9篇)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篇1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第二条 第三条 第四条 第五条

为适应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推进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根据卫生部、人事部《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和省卫生厅、人事厅《河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是我院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应适应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和我院实际工作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

继续医学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促进医院快速发展和构建和谐医院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是在我单位工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并受聘担任初级(参加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初级人员按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定进行)、中级、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第二章 组织与管理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医、技、药、检、护理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统一归科教科管理。科教科要做好各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分审验、登记工作以及档案保存工作。

医院成立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梁君奎

副组长:曹文栋 邱国良 李双萍

成 员:霍希峰 吴联弟 周会玲 贡彦根 徐占英 边俊霞 田 丽 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职责:

贯彻执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规定,制定医院继续医学教育规

划和计划;对医院申报的国家级、省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进行初步审核;对医院开展的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

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下设科教科,负责贯彻落实上级下达的继续医学教育计划和要求,组织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继续医学教育文件,做好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工作。

第六条 各临床、医技科室应把开展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职责和任务,认真落实。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按照我院继续教育管理的总体要求,做好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规划,积极申报国家及省级、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第七条 继续医学教育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医院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要积极主动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并按照继续医学教育的有关规定,服从医院的安排,接受考核。在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后,有义务更好地为本单位服务。

第三章 内容与形式

第八条 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应以现代医学发展中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重点,注重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要特别重视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力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第九条 医院在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中要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医学伦理学等有关内容的教育,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十条 各科室特别是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开展经常性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十一条 继续医学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可结

合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需要,采用培训班、进 修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业务考察和有计划、有组织、有 考核的自学等多种方式组织实施。

第十二条 医院将积极申报承办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级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报按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国家级继续医学

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规定执行。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申 报按《河北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进行。要求医院重点学 科及重点发展学科的相关科室每年必须申报两项国家级或省级继续医学 教育项目,同时,鼓励其它科室积极申报。

第十三条 接受继续医学教育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和工作需

要,选择参加与本人专业和岗位工作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第四章 考核与评估

第十四条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按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和学分

登记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登记制度。我院科教科对参加活动的卫生专业技

术人员发放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作为其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有 效凭证。继续教育证书由省人事厅统一印制。同时,建立卫生专业技术 人员继续医学教育档案。我院科教科每年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 医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凭证进行审查,并登记到继续教育证书和继续医学 教育档案中。

第十六条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评估制度。我院科教科每年将我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学分完成情况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情况按有关规定程序上报市卫生局科教科以及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第十七条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接受继续医学教育情况是其考核的重要内容。完

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 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拒绝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或未完 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不得申报或评聘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也不得 申请执业资格再注册,不得参加优秀或先进评选。

第五章 经费

第十八条 继续医学教育所需经费,采取单位和科室合理分担并多渠道筹集的办法

解决。鼓励企业支持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

2011-5-24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篇2

1 加快人才培养 完善梯队建设

1.1 学科带头人 、骨干医师培训及进修

根据北京市卫生局关于加快农村卫生事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规定, 自2004年开始对农村二级以上医院的卫生技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人员每年招收100人进行一对一的专业技术培训, 我院先后选送了14人进行了培训, 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为医院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今后区域医疗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积极储备人才, 今后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每年派出10名不同专业的技术骨干到三级医院培训基地进行规范化培训学习一年。

1.2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根据市卫生局的要求, 当年录取的临床医学本科以上新毕业生全部送出进行规范化培训;对于因特殊原因未参加培训基地的住院医师, 加强管理, 采取在院内临床科室轮转培训的方法, 强化其基本功的规范化培训, 为大家购置培训登记和考核手册, 要求认真填写。同时要求各级带教老师严格带教, 争取第一阶段培训结束后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住院医师培训考试成绩合格, 也为今后我院申报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做准备。

1.3 加强全科医师基地建设

2009~2010年共招收13名全科医师来院培训, 学生入院后继续加强管理, 安排岗前培训、科室轮转, 由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实行一对一的带教, 购置部分模拟教具, 加强硬件建设, 定期组织科室教学干事对全科医师进行理论讲课、出科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 做好学员的生活管理, 使学员在我院得到很好的培训。我院于2008年10月被批准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 由于基地建设比较晚, 需不断完善全科医师培训制度和考核办法, 加强对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进行培养, 特别是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此, 年内继续请三级医院的专家来我院进行疑难病会诊, 规范查房、指导手术等, 提高我院全科医师的带教能力, 同时继续与北京安贞医院建立“手拉手”帮扶对象, 我院选派师资参加安贞医院的教学查房, 安贞医院派专家来我院指导教学查房, 课件制作等。每年选派3~4名副主任医师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师资培训和考核, 并要求取得合格证书。

1.4 接收进修生

我院做为区内最大的二级医院, 承担者为基层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的任务。每年接受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长期或短期进修25~30人。

1.5 承担教学任务

我院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康复等多个科室承担着怀柔卫生学校在职大专班、本科班的授课、出题、考试任务。为怀柔卫生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做出努力。

2 在职职工继续医学教育

2.1 院内学术讲座

每年申报继续教育讲座项目20多项, 自管项目5~6项, 课题上报到区卫生局备案, 内容包括:医学法律法规、院感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疑难病例讨论, 医学知识新进展等。为充分发挥我院专业技术人才优势, 多利用自己的师资为大家授课, 锻炼大家的讲课能力, 科教科为大家准备课件提供方便, 并定期按时组织大家学习。

2.2 学分管理

2010年对我院的学分管理系统进行升级, 投入近万元更换软件, 确保大家及时准确进行学分刷录。年初为职工购买好医生网络学习卡, 对于各级人员外出参加外各类短期学习班、继续教育讲座等, 及时做好学分管理。为新毕业生和调入人员购买IC卡、学习卡, 争取继续教育学习达标率在95%以上。

2.3 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理论学习班

定期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外出参加短期理论培训班, 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和医学新进展。

2.4 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院的整体水平, 每年有计划的推荐临床医疗骨干到各大专院校攻读相应的专科学位, 使他们的实践技能得到理论上的升华。

2.5 外语培训

经常组织多样的外语培训, 对提高中青年医务工作者外语水平尤为重要, 使他们有能力与国外学者学术交流, 阅读外文资料, 查阅医学文献, 了解和掌握国外医学发展的新动向, 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总之, 我院重视继续医学教育的规范化管理,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 初步摸索出一套比较完善的实施办法, 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使我院卫生技术人员树立了自觉学习、不断进取的良好素质, 推动了医院的人才进步。

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管理办法 篇3

第一条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构建学习型组织,提升我院员工职业素养,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结合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科学院继续教育以提高员工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更新、补充、拓展知识,加强能力建设,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为目的。

第三条员工有依法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各单位有依法对本单位员工提供继续教育的义务。

第四条继续教育要坚持按需施教、学用一致、讲求实效和创新提高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与职能

第五条人事教育局是我院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负责全院继续教育工作的规划、组织和管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分院和教育基地是我院实施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面向本院和社会开展相关专业的继续教育活动。在保证教学质量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鼓励各单位发挥自身优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活动。

第六条人事教育局应根据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制定继续教育相关政策规划,编写继续教育指南,组织继续教育示范项目,指导全院继续教育工作。各单位是我院继续教育的主体,应根据院的发展战略和本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制定继续教育计划,自主实施继续教育。

第三章实施

第七条继续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应当根据各单位的远期发展目标和近期工作需要,结合员工自身全面发展的需求,着重学习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技能。

第八条根据单位事业发展的要求和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继续教育可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进修班、培训班和研修班;

(二)在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进修;

(三)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讲座;

(四)出国(境)进修、考察、培训;

(五)通过公众传播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远程教育;

(六)在职学位教育;

(七)其他。

第九条员工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每年累计不得少于12天,可以集中使用,也可以分散使用。员工在此时间范围内脱产接受继续教育,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对超出此时间范围的,由单位与员工另行约定。鼓励单位增加安排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倡导员工在完成本单位安排的继续教育任务之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继续教育。

第十条继续教育费用由国家、单位和员工个人一方或多方共同承担。各单位用行政事业费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应纳入当年经费预算,并保证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其费用支出从“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项目中的继续教育费用,可以在管理费用和项目经费中安排。各单位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对继续教育事业的捐助。

第十一条继续教育的师资应聘请具有较高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坚持专职兼职相结合、以兼职为主的原则。

第四章考核与奖惩

第十二条我院实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员工所在单位应当将其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在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继续教育证书应当连续记载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情况,并将其作为业务考核的主要内容和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十三条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就员工接受继续教育后为本单位服务的约定、违约责任等事项签订书面协议。因履行协议发生争议的,分别按照劳动争议和人事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四条员工应当遵守国家和院有关继续教育的规定,以及所在单位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员工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认真调查,做出处理决定,并答复申诉人。

第十五条院对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第十六条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院对该单位有关责任人进行批评教育:

(一)未按院规定组织实施继续教育;

(二)未按院规定保证员工接受继续教育时间;

(三)未按院规定保证员工脱产接受继续教育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

(四)未按院规定提供继续教育经费;

(五)未按院规定对员工接受继续教育情况进行考核、登记。

第十七条员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单位可以根据情节,给予批评教育,追偿继续教育费用,并按国家和院有关规定,扣发脱产学习期间的工资:

(一)无正当理由不服从本单位继续教育安排;

(二)未经单位批准,无正当理由擅自中止学习;

(三)学习期间违反办学单位的有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

(四)因个人原因未达到学习目标的要求,修业不合格。

第五章附 则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篇4

1.高等医学院校护理专业本科和专科毕业生及中等卫生(护士)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在临床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

2.获得护师资格的注册护士。

二。培训目标:

1.护士经临床一至五年的实践和培训后,应达到护师水平。

2.护师经临床二至八年的实践和培训,应达到主管护师水平。

三。培训内容:

1.职业道德

(1)《北京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四章“执业管理”中医德医风有关规定。

(2)心理学、伦理学基本知识。

(3)医务人员职业道德读本。

2.专业理论

(1)医学、护理学基本知识(生理、生化、病生理、药理、基础护理学)。

(2)正确书写护理文件。

(3)掌握护理基本操作技术及专科护理技术。

(4)能基本完成病房管理工作。

以上培训内容完成时间:本科生一年,专科生二年,中专生五年。(二)护师培训内容1.职业道德

(1)同护士培训内容。

(2)护士心理学、伦理学基本理论。

2.专业理论

(1)护理学新概念。

(2)专科医学、护理学的基本理论。

(3)基础写作知识。

(4)护理管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外语培训依照职称晋升规定教材。

(6)计算机基本知识。

3.临床技能

(1)按护理程序制定、实施危重病人护理计划。

(2)具有独立应急处理、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

(3)灵活、熟练掌握基本护理技术,并能指导下级护士工作。

(4)能完成临床实习带教任务。

(5)具有管理能力。以上培训内容完成时间:研究生二年,本科生五年,大专生七年,中专生八年。

四。考核办法:

(一)职业道德:按照《北京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四章“执业管理”有关医德医风规定内容考核,每年进行两次综合评价。

(二)理论与技能:依照各专业护士、护师培训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考试与考核相结合,根据当年培训内容,每年进行一次。

(三)护士、护师每年参加脱产、半脱产专业技术学习应累计达到72学时,每次考试、考核成绩均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档案。

(四)凡取得国家承认的,护理专业成人教育大专学历及护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单科结业证者,在参加专业理论考核时,承认其学分并免试相应课目。

五。学分分配:采用学分累计制,每年最低通过学分数为25分。

(一)职业道德5分

(二)实践时间3分全年在岗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30天(国家规定的产假除外)。

(三)临床技能护士10分护师9分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篇5

一、组织领导与管理体制

1在省政府领导及省人事厅、省财政厅的宏观指导下,省教育厅主管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负责制定教师培训政策,设置教师培训类型,并对教师培训实施管理和监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本地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

2省成立教育、人事、财政、物价等部门参加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联席会议(见附件1),负责统筹和协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除按规定必须进行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见附件2)外,停办一切不合理的教师培训。新增针对中小学教师开展的培训,必须由举办部门提出,报经省联席会议对培训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培训机构资质和经费安排等方面进行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并严格遵循“谁培训、谁出钱” 的原则,由举办部门负责承担因培训发生的相关费用。

3各市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相应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一名分管负责同志,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均应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

4各级教师培训机构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基地;高师院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承担相应培训任务;中小学校是继续教育的主阵地。

5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行领导负责制,统筹规划,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院校、有关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校的主要负责人为继续教育第一责任人。

6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是教育督导和“普九”复查的重要内容。

7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行决策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并通过开展专项督导,整顿培训秩序,规范培训行为,增强培训实效,把面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减少到最低限度,以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二、目标与原则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总体目标是: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提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近期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和提高教师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能力。

2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原则是:分层分类,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按需施教。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教师的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和不断完善继续教育内容;坚持集中面授、自学与校本培训相结合;坚持面向农村、送教上门,坚持创新培训模式,推进教师远程研修。

三、类型和项目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每5年为一周期,从开始,每周期内中小学教师年均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72学时。

1教师岗位培训。面向全体中小学、幼儿园在岗教师的继续教育,为360总学时。按照学科教学计划,分层组织实施。其中,国家和省定专业技术人员公共课程培训为80学时。公共课程纳入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由当地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具体指导实施。为减轻中小学教师工学矛盾和经济负担,教师参加集中面授原则上不出县。中小学教师的培训由各地教师进修学校或有关师范院校实施。培训费由部门、学校、个人共同支付。个人支付部分由培训单位按照《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培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皖价费〔〕243号)规定收取。

2骨干教师培训。经教育行政部门选拔认定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的培训,时间为1年,集中研修为240课时。骨干教师省级培训根据省级培训方案,由省级培训院校实施。不向教师收取培训费用。

3提高学历培训。中小学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由学校批准后,自愿参加,费用自理。省教育厅提出培训计划,并委托有关高校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培训可折算为一定的继续教育学时。

4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不向教师收取培训费用。

5新课程培训。系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展的专项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不向教师收取培训费用。

以上各类培训的具体实施细则由省教育厅会有关部门另行印发。

四、证书管理

1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统一使用省人事厅印制的《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其他任何单位自行制作、发放的证书无效。

2证书发放。各市人事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中小学继续教育证书的编号、加盖钢印工作,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证书的统一申领和发放工作。

3证书的登记和审验。各级培训院校负责集中面授的学时登记,中小学校负责校本培训情况登记,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负责省统考课程的登记。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校本培训课程的审核,各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集中面授课程的审核,省每年组织对各市继续教育证书登记和审验情况进行抽查。

4参加骨干教师培训的教师,须提供骨干教师培训通知书和结业证书,由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办理免于参加周期内教师岗位培训证明,并在本人继续教育证书上登记相关内容。

5继续教育证书作为完整、系统记录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的有效凭证,由教师本人保管,涂改无效。证书损坏、丢失后,应及时向发证单位申请补发。

五、经费保障

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财政拨款为主渠道。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的继续教育经费由本级财政安排,经费标准不低于中小学教师工资总额的1.5%,并在地方教育事业费中专项列支。地方教育费附加中按不低于5%的比例用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培训。财政困难的地区要积极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个人三者分担继续教育成本的机制。省级继续教育专项经费逐年适当增加,重点用于农村骨干教师和培训者培训。

2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校应在业务经费和办学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教师继续教育专项经费。

3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在年初教育预算中设立本级骨干教师和培训者培训专项经费。

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由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其中直接用于教师进修院校办学的经费,由主管部门根据培训计划在编制年度预算时安排。

5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批准参加继续教育并完成继续教育任务的中小学教师,其学习期间的费用按有关规定在继续教育经费和所在学校的业务经费中开支。

7 鼓励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资助、捐赠,并积极争取各类项目基金。

六、基地建设

1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3号)和《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强本级继续教育基地标准化建设,逐步将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成为教学、资料、实验、电化教育和教育科研中心。

2各级继续教育机构,可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及服务范围,申报继续教育基地资格,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定,认定结果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3各级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由当地人民政府负责建设与管理。省教育厅依据教育部《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组织对全省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进行示范性评估和合格评估;会同人事行政部门对省管继续教育基地进行资质认定。省教育厅每两年进行一次评估,对不具备条件或违反有关规定的,取消其基地资格。基地实行年检制度,各级基地向其主管部门上报年检报告。

七、奖惩措施

1中小学教师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享受与在岗人员同等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

2在继续教育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地区、单位和个人,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应予以表彰和奖励。

3凡评聘职称、续聘、竞聘职务、晋级及考核评优的中小学教师,须按规定将继续教育证书提交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审验。

4 接受规定的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培训或未经同意中断按规定必须参加的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由所在学校取消其职务聘任资格,或延缓其职务评聘,继续教育费用全部由本人承担。

5凡违反本办法规定举办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师有权拒绝参加,同时追究举办单位及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并严肃处理。

6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和培训基地建设工作领导不力,导致不能完成培训任务的单位,其第一责任人在年度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等次,情节严重的,要给予通报批评直至行政处分。

八、附则

1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中等专业学校、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师的继续教育参照本办法实施。

2本办法由省教育厅负责解释。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试行办法 篇6

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试行办法》、《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学分的分类和要求

(一)学分分类

1、按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分为I类学分和II类学分两类。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予I类学分;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单位组织的学术活动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授予II类学分。

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评审、公布的项目;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举办,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3、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公布的项目;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教育基地举办,由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并向全国继续教育委员会、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

4、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公布的项目;市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举办,由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项目。

(二)学分的要求

1、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都要参加与本专业相关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以获得规定的学分。

2、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要求为:区及区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的中级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初级及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每年学分不得低于20学分,不要求必须获得I类学分。

3、在一个继续教育周期(五年)内,区及区以上医疗卫生单位的中级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所取得的I类学分累计不得低于25学分,且市级医疗卫生单位、三级医院中级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所取得的I类学分中有不低于10学分必须通过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获得。

4、经单位批准,凡参加专业在职学历、学位教育,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学习成绩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学分的25分。

5、经单位批准,凡当年参加卫生支农累计6个月及其以上,或到外单位专业进修(含出国培训)、参加援外(援藏)医疗队6个月及其以上,或参加6个月及其以上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的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和指导老师及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经考核合格者,视为完成当年的25学分。

二、学分授予标准和计算方法

(一)I类学分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两学分。每个项目所授予的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学分由项目举办单位按规定授予,并提供由举办单位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部属单位或一级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验印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凭证。

2、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两学分。每个项目所授予的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学分由项目举办单位按规定授予,并提供由上海市继续教育委员会验印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凭证。

(二)II类学分

1、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两学分。每个项目所授予的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学分由项目举办单位按规定授予,并提供由举办单位所在的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验印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凭证。

2、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完成自学计划,写出综述并在科室交流,每2000字授予1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3、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教材、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合格,按委员会规定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4、经单位批准,凡当年参加卫生支农、参加援外(援藏)医疗队或到外单位专业进修(含出国培训)5个月以内,经考核合格者,按每月5学分授予学分。

5、在经认可的刊物上发表论著和综述,发表当年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

国际学术刊物18—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物(ISSN)6—4学分

或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市级学术刊物5—3学分

地市级学术刊物4—2学分

内部刊物2—1学分

6、科研项目与科技成果:已批准的科研项目或已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在立项或通过鉴定的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或成果类别课程组成员排序(余类推)

课题或成果类别 课程组成员排序(余类推)2 3 4 5

国家级课题或成果 10 9 8 7 6 学分

省、部级课题或成果 8 7 6 5 4 学分

市、厅级课题或成果 6 5 4 3 2 学分

7、出版医学著作,出版当年按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

8、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9、发表医学论文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

10、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所授予的该类学分,全年最多不超过10学分。

11、临床病理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所授予的该类学分,全年最多不超过10学分。

以上2—11项及参加在职学历(学位)教育、6个月及以上的卫生支农、进修或援外(援藏)医疗队,均由单位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审定学分。

(三)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授予按该项目所属等级及规定的学分办理;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脚本,按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级别授予标准学分。

三、学分登记和验证

(一)学分登记

1、学分登记的有效凭证为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明、自学综述、发表的论文、出版的著作、单位组织的各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证或登记证、进修证、考试成绩单等原始材料。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明和单位组织的各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证明或登记证,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名称、日期、形式、认可部门、学时数、考核结果、学分数、签章等。

2、学分登记由各单位负责,使用由省人事厅统一印制的《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继续教育证书是记载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及完成情况的有效凭证,证书的发放和使用按省人事厅《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3、各单位应建立起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个人档案和学分登记管理制度,每年按期对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情况和取得的学分进行审核、登记、存挡,并报有关部门验证。

4.卫生技术人员每年都应当将本人当年参加各种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有效凭证,按单位有关学分登记的要求和时间安排,报单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部门审核确定当年所取得的学分情况(学分授予的佐证材料保存方法由各单位自行确定),并根据不同的学分要求认定其学分完成情况。审核的内容包括:项目内容与本人专业、岗位是否相关,学分类别与授予的学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和标准,学习期间是否有违纪情况,是否完成学分要求等。

5.各单位根据审定结果,将卫生技术人员当年取得学分的各项具体内容和学分数,分类汇总登记到其继续医学教育个人档案中;将其当年所取得的Ⅰ类学分、II类学分、学分总数和完成情况登记到继续教育证书“继续教育登记”页,登记内容为“xxxxx年Ⅰ类学分xx分、学分总数xx分”,加盖“完成”或“未完成”印章,同时由验证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6、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每年按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学分完成情况汇总后,按《上海市继续医学教育评估试行办法》有关要求上报。

(二)验证

1、继续医学教育验证分省、市两极。除省直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验证外,各市辖区内医疗卫生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由各市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负责。

2、部门要根据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继续教育登记”页上由单位登记、签章的学分情况,按照我省对不同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分要求,审查其继续医学教育的完成情况。凡完成规定要求的,在其继续教育证书“验证登记”页“验证意见”栏中加盖“完成”印章,未完成的加盖“未完成”印章,同时由验证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3、继续医学教育证书的验证每年进行一次。每年的学分登记情况,应于次年的3月份前完成验证工作。

(三)卫生技术人员凡未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其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凡申报晋升、聘任卫生专业技术职务或申办执业再注册者,必须出示本人经验证合格的继续教育证书。

(四)在学分登记和验证工作中,各单位和有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和我省的有关规定执行。对工作中发生的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五)各级卫生、人事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本地区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和验证工作的监督和检查评估。

四、各卫生医疗单位非卫生类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按省人事厅《上海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有关规定执行。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篇7

几年来, 在省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计生、建设、民政等部门支持下, 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实施状态良好, 先后有近50000人次接收了“公需科目”、“专业科目”的培训, 取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积极高度评价。为了达到共同学习、积累经验的目的, 本文特将我市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做法与成效进行了探析。

1 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2010年6月, 汉中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依托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2011年7月, 陕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授予“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为省级继续教育基地。学院领导对此高度重视, 成立了学院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继续教育与培训部为基地的常设办公机构, 并对基地办公室人员职责做了明确分工, 对报名、缴费、注册、选课、考核、学时认定、学时登记、试题管理、网络监测等都安排有专人管理。在基地建设方面, 提出以“内敛素质, 外树形象”为要求, 一直把继续教育基地作为宣传学院、开展交流的重要窗口。每年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 审议工作计划, 讨论、研究解决基地建设经费、课程建设等问题, 听取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对师资建设、工作思路等诸多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以此推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科学发展。学院党委书记刘晓彦、院长余德华、副院长华百涛、宋汉文等都先后就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发展、信息化建设、课程设置、资源开发、对外联络等问题专题听取工作汇报, 协调处理跨部门的工作关系, 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2 大胆探索、调整思路

在培训管理上, 我们采取以院本部开班为主、以送教上门为辅的组织方式, 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 不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2010、2011年, 我们通过“集中面授”的形式累计完成1.6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

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推进, 要求“送教上门”的单位越来越多, 我们也深感传统“集中面授”形式的弊端。由于参训人数众多, 每期培训的师资、设备、场地等落实起来非常困难, 教学组织、考勤管理、考核过程也不太统一, 管理服务、安全要求方面的问题也很突出, 培训的综合成本较高。我们通过认真学习《陕西省“十二五”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划》, 2011年4月, 学院派人到四川省绵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心、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考察之后, 深深地感受到“远程培训”将会给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构建全新的数字化学习平台。于是, 我们就萌生了将“集中面授”的培训形式过渡到“远程为主、面授为辅”的培训形式。

在电脑科技公司的技术支持下, 我院先后召开开发网络平台与管理系统的座谈会、论证会、报告会等。会议达成了共识。都认为利用远程网络平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可以改变传统的面授学习方式, 使参训人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既可以解决参训者的工学矛盾, 又能满足参训者自主学习的需要, 而且参训学员的报名、注册、选课、在线学习、学时统计、考核成绩、培训状态等都能通过网络管理即刻生成, 各单位管理人员也能通过我们分配的专用管理账户随时汇总本单位参训人员的学习情况, 极大地降低培训运行成本、提高培训管理的最佳效益。2011年9月, “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进行测试;11月, 学院邀请市人社、教育、卫生等部门领导, 部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计算机教师对网络系统进行了观摩、讨论, 最后通过了评审。学院决定从2012年起, 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将调整为“远程为主、面授为辅”, 并在信息化建设推进中, 逐步过渡到“远程培训”。

3 深入调研、科学谋划

为更深入了解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情况、研究培训需求, 基地领导先后到南郑县中学、汉中市第四中学、汉师附小、汉中市实验小学、汉中市中心医院、汉中市人民医院、汉中公路局等基层单位进行走访、调研、交流, 并深入到留坝、佛坪等山区县的单位实地考察, 听取各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后的感受, 仔细了解基层单位对继续教育培训中的组织管理、课程设置、服务支持等意见建议。并结合《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能力提升计划) 实施意见》精神, 科学谋划培训方案和课程建设。本着“提高素养、创新理念、适应发展需要”的思路, 从学院各系部精选“主讲教师”, 并将各行业推荐的“行业专家”补充到培训师资库里, 组建了学科门类齐全、工作领域广泛的培训团队。

为了使继续教育工作健康、稳步发展, 受学院委托, 2013年4、5月份, 培训部继续教育考察组一行先后赴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咸阳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学习考察, 学习考察活动主要围绕“如何提高继续教育培训服务质量”、“如何加强自主研发能力、推出优秀培训课程”、“如何引入竞争机制、增强继续教育发展动力”三大主题展开。通过学习考察, 考察组同志深深体会到:随着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各院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均达到历史前所未有的高度, 传统教育思维下的继续教育工作附属地位正在被发展前景无限广阔的继续教育现实所改变, 全新的终身教育理念像一只无形的手将继续教育工作推向了新世纪教育的又一个制高点上, 我们必须加倍努力、与时俱进、再创辉煌。

4 科研引领、深化内涵

为解决专业技术人员“工学矛盾”, 我院拨付专项资金, 自主研发, 建成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 实现了网络环境下继续教育学习、管理系统, 构建起快捷、高效的继续教育模式。使培训工作逐步从“面授为主”过渡到“远程培训为主、面授培训为辅”的形式。通过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项目、拓展服务空间, 逐步实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网上在线注册、选课、培训、考试和管理, 使“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的课堂, 成为继续教育的专业化网站。

加强业务学习, 提升素质。坚持利用每周例会学习、讨论有关成人继续教育论述, 如《教育部关于加快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特色发展战略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继续教育学院的转型与展望》、《我国高等继续教育机构的自我评估模型》等。通过学习, 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 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在学习基础上, 向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申报的两个继续教育课题已经顺利结题, 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管理模式的反思》、《利用远程培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实施策略》等有关继续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六篇。2013年, 先后又申报了陕西省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等继续教育办学行为约束机制研究》、汉中市科学技术局“科技发展项目”《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研究与开发应用》。根据“公需科目”培训需要, 已经开发、出版了《汉中历史人文专题》、《常用文体与科研论文写作》、《汉中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等继续教育教材;并与电脑科技公司合作, 已开发、录制了八门网络培训视频课程。2014年拟开设的“公需科目”《“中国梦”与汉中“三市”目标》、《专业技术人员职业病危害与预防》、《汉调桄桄的演变与欣赏》、《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变与处理》、《社交礼仪》等课程资源正在规划开发。

5 完善制度、做好服务

我院按照陕西省和汉中市颁布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 研究制定了《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作职责》、《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估制度》、《继续教育网络安全管理规定》等20项制度和规定, 为全市继续教育的规范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政策依据, 使继续教育基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在培训期中有工作小结, 年底有工作总结。按照年初召开“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工作会议”、“继续教育基地课程资源建设研讨会”等会议精神, 把服务专业技术人员需求放在首位, 不断改善培训环境, 并主动走出去为偏远山区集中上门服务, 用真诚搭建和沟通交流的桥梁。强化全体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纪律意识, 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在培训过程中, 树立一切为了学员、时时处处为学员着想的意识, 积极主动为学员排忧解难, 做到百问不烦, 笑脸相迎, 热情周到, 主动为来办事的学员提供方便。

6 采取措施、注重实效

自从我市将继续教育工作与职称评审、晋级、备案挂钩以来, 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对继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继续教育基地也转变观念, 提高服务水平, 克服人员较少, 培训任务量大等困难, 主动换位思考, 想人所想, 急人所急, 用实际行动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于那些偏远山区留坝县、佛坪县以及下属单位较分散、办公地点较远的单位, 基地克服困难派人上门现场去开展报名服务工作。同时, 通过“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的办公系统简化管理工作程序, 让各有关单位少跑腿, 提高工作效率。立足实际, 变换培训手段, 依托“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的学习、考试平台“以网络培训为主, 面授培训为辅”。网络平台根据要求, 开发、制作培训课程资源, 组织学员在线学习、考试、在网上解答相关问题, 收集、整理、提供学员在学习研讨和交流中普遍关注的突出问题。

我们为管理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制作操作指南, 提供教务管理服务, 为培训提供教学、学习、交流的数据, 并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服务。通过网络准确统计和反馈网上学习学员考核成绩。在网络培训中, 采取以单位管理的形式,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远程培训的组织管理、信息统计上报, 提供学习平台, 每个单位指定一名专人负责, 指导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网上注册、选课、考试和技术指导, 负责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过程的监测与督促, 组织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辅导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原因无法按时报名参加培训的人员以及那些工学矛盾比较突出的单位, 我们以延长报名时间、灵活进行补训。对那些及时完成了网络学习、考试成绩合格的单位或个人, 我们主动电话通知来办理继续教育证书上学时登记。

继续教育工作历经四年, 实践证明, 对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继续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它确立了专业技术人员自觉接受继续教育的理念, 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起到的推进作用是潜在的、影响是明显的。目前, 全市各相关单位都能够按照省、市的要求积极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 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继续教育基地的工作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7 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继续教育基地十分重视培训的宣传报道工作, 及时将有关培训动态发布到陕西省教育厅、汉中市人民政府网站、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网站、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站上并及时上报培训信息, 加大对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宣传力度, 基地网站各栏目里的相关材料也及时上传, 以促进各单位之间、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每年在各类媒体发表有关继续教育的新闻报道20余篇, 在汉中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网站发布信息30余篇, 有效推进继续教育工作。特别是2013年6月5日,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发表了《汉中职院扎实做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网站作社会效益明显》, 报道了我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情况;汉中日报也在2013年11月5日发表了《我市市级继续教育不断扩面增效》报道了我院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情况, 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社会反响良好。

继续医学教育实施办法 篇8

第二条 我市继续教育基地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突出特色,保证质量”的原则,由市人事局予以认定。被认定的各类基地不改变原来的行政隶属关系,其与继续教育相关的业务接受认定部门的指导。

第三条 大连市乡土人才培训基地、长线专业毕业生技能转换培训基地等纳入市继续教育基地范围内,实行统一管理。

第四条 继续教育基地的主要任务: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继续教育的法律、法规、政策,按照对外发布的培训科目,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工作,授权举办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远程在线教育培训、地域及国际间智力交流培训等,

2、认真做好在本基地接受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的考试、考核、结业证明发放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工作;

3、按要求制定和调整本基地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并及时报送市人事行政部门。

第五条 继续教育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1、高等院校及具备《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的培训机构;

2、有固定的培训场所和相应的教学、实验设施;

3、有一支与所承担的继续教育培训专业、培训层次相适应的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较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较高素质的培训管理人员队伍,

4、有健全的基地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培训登记管理、培训经费管理、后勤保障管现以及培训效果评估、跟踪反馈等制度。

第六条 市继续教育基地认定的基本程序:

1、具备继续教育基地条件的办学机构本着自愿的原则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大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信息采集表》,经主管部门同意后,递交市人事局;

2、市人事局对申报单位报送的材料进行审核,对办学条件进行实地考察,并确认共培训的专业范围和方向。

3、经认定的市继续教育基地,由市人事局对社会发布,并同时定期发布各基地继续教育培训科目名录。

第七条 市人事局对继续教育基地实行定期检查考核。

检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包括:基地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相关的管理情况、建设发展情况、培训效果评估等。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年底前应完成年度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自查总结,并应向市人事行政部门报送本年度工作总结和下一年度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工作计划。

第八条 各基地开展继续教育活动,须按照物价等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培训费用,不得巧立名目,擅自提高收费标准。

第九条 对不按规定开展继续教育工作,教学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低劣,社会反响不佳,借继续教育名义乱办班、乱收费的,将取消其继续教育基地资格。

第十条 本办法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 篇9

根据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规定,结合北京地区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类

(一)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和公布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和公布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三)北京市各区县卫生局批准和公布的区县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四)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权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五)向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专项备案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六)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七)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自管项目。

(八)自学等其他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二、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类别

继续医学教育按照活动性质分为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

(一)Ⅰ类学分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北京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3.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授权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4.经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专项备案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5.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和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批准的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6.省、部(北京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

(二)Ⅱ类学分

1.区县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医疗卫生单位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自管项目。

3.自学等其他形式继续医学教育活动。

4.区县级科技成果奖。

三、学分授予办法

护师和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每年都应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数不低于25学分。根据医院级别,分值要求如下: 医院 级别

Ⅰ类学分 Ⅱ类学分 学分 合计

国家级、市级项目

区县级项目、院内自管项目、自学及其它活动 三级医院 10 15 25 二级医院 7 18 25 一级及以下医院 5 20 25

Ⅰ、Ⅱ类学分不能互相替代。

三级医院和一级防保机构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5年内须获得国家级项目5-10学分。

(一)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经考核合格者,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

2.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或Ⅰ类学分中3、4、5项内容,经考核合格者,按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最多不超过25学分。

3.获省、部(北京市)级及以上各类科技成果奖,按课题组成员排序递减授予学分:

国家级奖

一等奖

25-21学分

二等奖

20-16学分

三等奖

15-11学分

四等奖

10-6学分

省部级(北京市级)奖

一等奖

20-16学分

二等奖

15-11学分

三等奖

10-6学分

同一成果重复获奖按最高学分授予。

(二)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区县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2小时授予1学分。

2.参加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如学术报告、专题讲座、病例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自管项目,原则上按每6小时授予1学分,全年所获此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3.自学是继续医学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有学习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审阅同意后实施。完成学习计划后,写出综述或结合临床实践(典型病例、个案)的读书报告,在科内或院内进行交流。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自学学分不能超过5学分。

4.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类别计算学分:

第一作者--第三作者

(余类推)

国外刊物

10-8学分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

和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6-4学分

省级(北京市级)刊物

5-3学分

地级以下刊物

4-2学分

内部刊物

2-1学分

5.科研项目

(1)已获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获准科研项目授予学分标准 类型 第一成员 第二成员 第三成员 第四成员 第五成员 国家级 10 9 8 7 6 省市级 8 7 6 5 4 局级 6 5 4 3 2

(2)获区县级科技成果奖,按课题组成员排序授予学分:

一等奖

5-3学分

二等奖

3-2学分

三等奖

2-1学分

6.出版医学著作,每编写1000字授予1学分(出版内)。

7.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8.发表医学译文,每1000汉字授予1学分。

9.出版国家、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视听教材,放映时间每10分钟长度授予1-3学分,幻灯片每10张授予1学分。

10.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视听教材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经考核,按规定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

(三)有计划的外出进修(含出国培训),学习结束后经考核合格,由进修单位每一个月授予4学分。进修6个月及以上,经考核合格,视为完成每年规定的25学分,不做Ⅰ、Ⅱ类学分要求。

(四)现代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是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形式之一,按照项目所属等级授予相应学分。国家级、北京市市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每个项目学分授予不超过5学分,全年通过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获得的学分数规定为:城八区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6学分;郊区县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8学分。编制远程教育视听教材的作者,与该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主讲人同等对待,授予相应学分。

四、学分登记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登记制度。

(一)参加北京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由主办单位采用继续医学教育IC卡管理系统,在IC 卡上进行学分登记、统计等。IC 卡由本人保存,作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的凭证。《北京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册》可作为学分登记的补充形式,适时被IC 卡取代。

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由主办单位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印制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证书》上登记学分。

(二)在职高等医学学历教育(含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全脱产学习期间可视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可授予25学分;半脱产学习及自学高考者,每完成一科考试合格可授予2学分。无Ⅰ、Ⅱ类学分要求。

(三)参加援助西部、农村等医疗服务活动半年以上视为参加当年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可授予25学分。

(四)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记录,每年由所在单位主管部门按照《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审验管理办法》(试行)进行审验、认定。

五、本办法解释权属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六、本办法自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2002年1月1日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人事局印发的《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的附件3《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同时废止。

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审验管理办法(试行)

为规范北京地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卫生部、人事部关于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全行业管理的要求及《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对北京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军队、武警系统除外)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取的学分实施学分审验制度。

第二条

学分审验依据是《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细则》及其附件《北京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登记考核、审核办法》、《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办法》中学分管理等有关条款。

第三条

卫生技术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分不低于25分。获取的学分须经有关主管部门认定,作为职务晋升和聘任的必备条件之一。第四条 学分审验机构

护理人员的学分审验按照护士注册的管理系统实施。

三级医院负责本单位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分审验,并报市卫生局备案。

区县卫生局负责辖区内除三级医院以外的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技术人员学分审验,并报市卫生局备案。

北京市卫生局负责护师和中级职称及以上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分审验,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北京地区卫生技术人员学分审验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五条

学分审验方法

应用继续医学教育管理(ICME)系统进行学分审验。

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后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将获取的学分及时录入ICME系统并上传至市、区县卫生局ICME系统的政府版中;市、区县卫生局主管部门定期对上传的学分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经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合格后,颁发统一印制的证书,加盖学分审验合格章。

第六条

学分审验时间

获取学分的时限为上年11月1日至当年10月31日。各区县卫生局和三级医院须于每年的11月5日之前将全年的学分审核结果报北京市卫生局备案。北京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于每年11月15日至25日进行学分审验。

第七条

奖励和惩罚

每年审验结果在有关会议和北京卫生信息网上公布。对管理严谨、成绩显著、达标率高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在审验过程中经核查发现有虚假现象者,所获学分一律作废;对单位管理不善者,提出批评并责令其改正;项目主办单位应严格按照已公布的项目授予学分,如发现有授予虚假学分者,按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指正直至取消其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资格。

第八条

学分审验经费由政府、单位、个人多方筹集解决。

第九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北京市卫生局。

第十条

上一篇:一年级五一假期日记下一篇:作文指导课评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