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及培训管理办法

2024-08-14

医院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及培训管理办法(精选7篇)

医院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及培训管理办法 篇1

×××人民医院

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及培训管理办法 为了深入推进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和规范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加强“三基三严”培训制度的落实,切实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中继续教育培训和考试的对象,是指从事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非卫技人员培训考试参照本办法执行。

一、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1、全院所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每年继续教育学分均达到《四川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规定的分值25学分(其中中级人员应含I类学分5分,高级人员应含Ⅰ类学分10分)。卫技人员在任职期内继续教育合格者才有条件参与卫生技术人员的聘任、技术职务晋升和执业再注册。

2、每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积极参与省、市、县、院等各级各类继续教育机构组织的学习和培训。

3、每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积极参与四川省卫生厅认可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学习(好医生网站或卫生部认可的其他远程继续医学教育网站)。

4、各科室应尽量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下为科室成员参与继续教育学习提供方便。

5、所有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的人员每年应有继续教育专用记录本,每次学习培训认真记录,科室每月检查并登记。每年10月底

前继续教育学习本由科室负责人搜集齐全后上交医院继续教育办公室。

6、每年学分未达标者取消当评选先进资格,考核不评“优秀”等级。次年不晋升薪级工资。

二、培训考试管理办法

1、每次培训(考试)由继教办、(医务科、护理部)下发通知到各科室,各科室主任(护士长、小组长)负责通知到相关人员。未通知到本人后果由科主任(护士长、小组长)承担(一人次未通知到扣科室主任或护士长10元),已收到科室通知未到者后果由本人承担。

2、参加培训(考试)人员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请假。如确有特殊情况应书面向科室负责人请假,说明情况。科室负责人在请假条上签署意见后及时将请假条及请假人员名单上报继教办(医务科、护理部)。如在外不能及时上交请假条者事后按上述程序补交假条。因请假未参加考试者事后回院上班一周内主动联系补考,上班一周内未主动联系补考者按缺席处理。凡补考及格标准为70分。

3、参加培训(考试)人员须提前5-10分钟到达指定地点并签到。无正当理由迟到者扣发绩效工资20元,无故迟到15分钟(含)以上取消当场考试资格,按缺席处理。无故缺席或缺考者扣发绩效工资100元并全院通报批评。

4、参加培训(考试)人员应严格按继教办、(医务科、护理部)安排的座位就座,不得擅自调换。

5、参加培训(考试)时应将手机调为震动,接听电话应尽量不影响他人。

6、考试时一律不准携带与考试无关的物品到考场(书刊、报纸、稿纸、资料等),只准带蓝、黑钢笔、签字笔、圆珠笔。随身携带的物品(如挎包)在考试前放置到指定地点由监考人员统一保管,考试完毕后领回。

7、考试前5分钟下发试卷,参考人员检查试卷是否相符并填写姓名、科室,在监考人员发出答题指令后方可开始答题,答题必须用蓝、黑钢笔、签字笔、圆珠笔书写,字迹工整,清楚,答题规范。

8、考试期间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大声喧哗、不准吸烟、不准偷看、夹带、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答题内容,不准接传答案或者交换答卷等、不得离开座位。违者按缺考处理并全院通报批评。

9、对试卷有疑问时可举手向监考人员询问,但不得询问答题内容。

10、考试时间一般定为120分钟,也可视具体情况决定考试时间。开考30分钟后方可交卷。交卷后不得在考场逗留,出场后不得再进考场,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或谈论。考试终止时间一到,参考者应立即停止答卷,并整理好试卷后方可离开考场。

11、每次考试成绩全院通报,一次不及格(及格标准为60分)批评教育并扣发次月绩效工资50元。第二次不及格扣发次月绩效工资100元。连续三次不及格试用期人员不予聘用,次月解除劳动合同。

在册人员次年不晋升薪级工资。凡考试一次(或以上)不及格者取消当评选先进资格,考核不评“优秀”等级。

×××人民医院

2010年12月修订

医院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及培训管理办法 篇2

1 学分制管理的方法

1.1 学分制管理的对象和各级护理人员必修学分分数规定

我院在职护士和签订合同的聘用制护士, N1级别护士需要在一年内完成院内学分28学分以上, N2级别护士需要在一年内完成院内学分26学分以上, N3级别护士需要在一年内完成院内学分32学分以上。

1.2 护理部和护理部操作小组组织的培训活动

护理部组织的培训活动每个月进行业务讲座1次以上, 每次可累计增加0.5学分, 每个月在院内进行授课1次以上, 每次可累计增加1学分, 每个月进行护理查房1次以上, 每次可累计增加0.5学分, 每次业务考核, 前三名可以另外累计增加0.5学分, 技术考核95分以上者, 可累计增加1学分, 85~94分者, 可累计增加0.5学分, 85分以下者不计分, 理论考核90分以上者, 可累计增加1学分, 80~89分者, 可累计增加0.5学分, 80分以下者不计分。护理部操作小组组织的培训活动每个月进行1次以上, 每次可累计增加0.5学分。

1.3 论文发表和其他

护士必须为第一作者, 论文发表国家级, 可累计增加5学分, 论文发表省级, 可累计增加3学分, 论文院级交流, 可累计增加1学分。每次参加医院组织的活动或得到患者的提名表扬, 可累计1学分。在院级竞赛中, 取得前三名, 可根据名次累计学分, 第一名累计增加3学分, 第二名累计增加2学分, 第三名累计增加1学分, 每次参加院外竞赛, 可累计增加4学分。每次科内带教, 可累计增加2学分。每次小改革合理化被我院采用, 可累计增加3学分, 每次可行性建议被我院采用, 可累计增加3学分。进行其他有关继续医学教育的活动, 可以根据具体内容给予一定学分。护理科研小组评选《护理人员工作心得体会》, 前五名者, 可各累计增加0.5学分。

1.4 具体管理办法

发放由我院护理部统一制作的《河南省口腔医院护理人员院内学分手册》, 每名护理人员均得一本, 统一进行更换。每名护理人员在参加护理部和教学小组所组织的活动时, 必须携带《河南省口腔医院护理人员院内学分手册》, 在入场时交由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会根据签到单核实后, 在现场当时用“河南省口腔医院护理院内学分专用章”加盖, 在活动结束后, 由负责人员代表本科室去领取。在每次护理部和护理部操作小组举行培训活动前, 需要向护士长和护理负责人进行通知, 将其发布到全院护理学术讲座安排表上, 可供护理人员自由选择培训活动进行参加。科室内的业务学习时, 要按时登记在《河南省口腔医院护理人员院内学分手册》中, 由带教护士和护士长共同签名确认。在年终时, 以科室为单位, 根据管理规定进行统计, 统计每位护理人员的实修学分和应修学分, 将其整理后送到护理部。统计后, 本年实修学分未达到应修学分者, 取消本年度的评先评优资格。护理人员的全年实修学分≥应修学分120%者, 是次年外出学习进修的重要依据, 可根据全年实修学分评出前五名, 给予一定奖励。违规登记学分者, 一经发现, 严肃处理相关人员, 且倒扣登记学分5倍。

2 学分制管理的效果

2.1 学分制管理办法的优越性

口腔医院的传统考核方式通常流于形式, 无法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学习热情, 传统且过于片面, 不能客观而全面的反应护理人员的执业技能、知识以及工作情况[2,3]。考核应该为护理人员等级评定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而其价值在于其全面性以及客观性[4,5]。采用学分制管理可从多方面反映一个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2.2 学分制管理办法的原理

我院实施的学分制管理办法中设置了培训计分以及业务考核加分制度, 可以反映护理人员参加培训的情况, 同时保证护理人员参与培训的次数与质量, 起到促进积极学习的作用[6]。医学论文发表加分制度可促进护理人员自主学习研究。并且增设病患提名表扬加分, 能使其自主的在工作中注意仪容、规范操作、热情对待病患、认真负责, 全面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积极性[7]。院内外竞赛与参加活动加分, 同时保证了护理人员熟悉执业技能、坚持在职继续教育[8]。

综上所述, 口腔医院实施学分制管理办法是一种基于提高在职继续教育效果、为口腔疾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环境、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的新型的管理方法, 其较之传统单一考核制度更为科学、合理、客观、全面。施行学分管理制度以后, 全院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职继续教育的理念得到了良好的贯彻, 并且比施行单一考核制度时具有更高的工作、学习积极性和热情[9]。护理人员通过自主参加培训和活动, 学习了更多的职业知识, 熟悉了执业技能, 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临床医生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程度均得到了提升, 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树立了良好的医院形象[10]。

摘要:目前国内尚且缺乏专门的口腔医院护士培养体系, 造成了护士专业知识欠缺, 院内需要给他们提供继续教育机会。本文分析口腔医院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学分制管理方法对在职继续教育以及护理工作的积极影响。本文笔者认为, 学分制能有效的加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热情, 改善工作质量, 提高在职继续教育效果。

关键词:口腔医院,学分制管理,护士,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王云娟, 杨淑洁, 孙溧鸿, 等.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在护理学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 2010, 9 (6) :65-66.

[2]石丽香, 夏绍枝, 莫晓丹, 等.基层医院实施继续医学教育初探[J].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 (23) :181-182.

[3]王曙红, 彭华, 陈嘉, 等.在职继续教育应用学分制管理与分层次培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7) :64-65.

[4]冯亚菲, 李艳华.实施学分制管理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2, 9 (3) :247-247.

[5]秦彦荣, 王学艳, 王月萱, 等.对我院护士继续教育学分未达标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 2006, 6 (1) :30-31.

[6]王曙红, 陈嘉, 夏晓晨, 等.在职继续教育应用学分制管理与分层次培训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7) :64-65.

[7]尤卫红, 罗小洁, 郑以娟, 等.护理人员考核新标准的建立与量化管理[J].护理学报, 2007, 14 (4) :45-48.

[8]Das S.Commentary regarding Severinsson E.discovering t he value of research supe rvision[J].Nu r si ng&health sciences, 2011, 13 (1) :9.

[9]Struksnes S, Engelien RI, Bogsti WB, et al.Nurses'conceptions of how an alter native supervision model inf luences their competence in assess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 2012, 12 (2) :83-88.

医院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及培训管理办法 篇3

一、指导思想

围绕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要求,调动和发挥部门及干部个人学习的积极性,建立干部学习的长效机制,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使教育培训作为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干部任职、晋升、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从而更好地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

二、实施范围和目标要求

范围:适用于我市所有在职干部(包括各级党政群机关干部、企业经营管理者、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由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各类在职教育、培训、学习。

目标: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和我市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的总体部署,2003年起每5年作为一个周期,5年内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累计培训必须完成90学分,科级以下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累计培训必须完成60学分。其中,脱产学习累计学分不得低于总学分的70%。原则上,每年完成培训总任务量的五分之一。

国家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除完成上述要求外,还要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完成各项法定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照上述目标执行。

三、学分登记办法及标准

学分是考核干部参加各类学习培训数量和质量设立的计算单位。原则上培训一天(6学时)为1学分。采取记录学分和奖励学分的办法实施登记。

(一)记录学分(脱产学习)

1、参加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院校等的培训,以调训计划和结业证书为依据,按实际培训天数登记学分。

2、参加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社会培训机构的培训,以正式培训计划和结业证书为依据,按实际天数登记学分。

3、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各类知识更新培训,以培训计划、通知和考核证书为依据,按实际培训天数登记学分。参加单位自行组织的经组织人事主管部门备案的更新知识培训,每次脱产培训3天以上的按实际培训天数计算学分,时间少于3天的按参加讲座类计算。

4、参加出国培训,以出国培训计划和国外培训机构颁发的结业证书为依据,按实际时间登记学分。

5、参加国家、省和系统组织的培训,以正式培训计划和结业证书为依据,按实际培训天数登记学分。

(二)奖励学分(非脱产学习)

1、学历学位教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含党校学历),以毕业证书为依据,一次性登记5学分。取得学士、硕士、博士学历学位,以学位证书为依据登记6、8、10学分。同时取得学历和学位,不重复登记。

2、在职自学。按照干部自学计划要求,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教材和单位指定教材为自学必修内容,干部根据个人学习需求确定选修内容。自学情况年终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所在单位组织考核(考核可采用考试、撰写论文和学习笔记等方式进行)达到自学要求者,登记2学分。

3、集中讲座。参加市或各部门组织的专题讲座,以讲座计划、通知和考勤记录为依据,每次登记o.5学分。

4、学习成果。干部年内在市级以上正式出版物上发表1篇以上理论、调研文章,学术、技术论文等(文章须1500字以上,新闻、信息类不计),登记2学分。

5、考核达标。参加全市统一要求的达标类培训考核,如干部英语口语、计算机、法律、MPA核心课程、普通话等基本技能考核,未经培训直接参加考试并获得合格证书的,每项登记3学分。

四、组织实施

职责分工。学分制管理办法由市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干部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干部学分登记工作,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培训职责分工和便于操作的原则实施登记审验。具体分工是:市委组织部负责市管干部的学分审验;市委各工委、各工委归口管理外的单位负责本系统、本单位处级干部(含市直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及其直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的学分登记审验;市人事局负责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分登记审验;各市直单位负责对科级及以下干部的学分登记审验。各区市委组织部负责本区市干部的学分登记审验。

实施登记。干部本人应在每次培训结束后15天内主动到本单位组织人事部门申请登记。各登记部门经审查后予以确认,并填写《青岛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登记证》,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按有关规定在《青岛市国家公务员培训征书》和《青岛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中登记。每年11月底前,各单位将《青岛市干部教育培训学分登记证》及干部年度完成学分汇总情况报相关审验部门审验。12月底前,市委各工委、各工委归口管理外的单位将处级干部学分完成情况报市委组织部。

考核检查。各单位要按要求严格做好学分登记工作,不得虚报瞒报。每年底,市干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对大规模培训的落实情况和干部学分登记情况进行检查、抽查。干部完成学分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凡未完成培训任务者,年度考核不能评为良好以上等次。完不成五年培训任务的,全市统一调训进行脱产补学。

医院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及培训管理办法 篇4

管理暂行办法(讨论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全系统学习型组织建设,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果,推进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进程和干部培训档案的电子化建设,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理念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学习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倡导自主学习为抓手,通过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加强干部素质的管理,努力提升干部履行岗位职责、依法行政和优质服务的水平,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国税干部队伍,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学时学分制管理适用对象为全局处级(不含)以下在职公务员。

50周岁以上人员自愿参加。

第二条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考核,列入干部年度考核;每月书面考试成绩与下月能级津贴挂钩。

第三条干部教育培训和考试内容包括税收业务、法律法规、思想政治、行政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以及学历、资格(质)相关内容。

第四条干部教育培训包括脱产集中培训、视频培训、以会代训、网上自学、专题讨论、拓展训练、业务竞赛、日常学习等多种培训形式。考试是指各类行政、业务、岗位练兵等有关

考试,一般分为月度验考、季度汇考、年度统考、上级单位抽考等。

第五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主要以“河南省国家税务局远程学习教育平台”为依托,各类考试原则上依据工作岗位类别,按照 “河南省国家税务局远程学习教育平台”所设课程确定。

第六条根据当年培训内容,干部教育培训量化为基础学时学分。基础学时学分是指干部在规定的学时内,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的学分。按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处级以下干部每人每年参加集中培训,原则上不少于12天,每天按8学时计算,基础学时为96学时,基础学分设定为100学分。结合目前我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基础学时学分暂分解为网上自修学时学分、网下培训学时学分和综合测试或考试学分。

(一)网上自修学时学分

网上自修学时学分指每一年度内,利用税务远程学习教育学习的平台,完成省局指定的培训科目获得的学时学分。每人每年参加网上自修学习及考试的时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6天。

学时:48学时。

学分:36学分。其中完成网上必修课程学习最高可获得12学分(每学时按0.25学分计算),完成全年每月网上答题最高可累计取得24学分(每月按2学分计算)。没有学时的,学分为0。

(二)网下培训学时学分

网下培训学时学分指每一年度内,通过参加各类集中培训,完成市局指定的培训科目获得的学时学分。每人每年参加网下集中培训的时间,原则上累计不少于6天。

学时:48学时。

学分:48学分。其中按学时计算的学分最高为24学分(每学时按0.5学分计算),按培训班测试成绩计算的学分最高为24学分(按培训测试成绩折合计算学分)。没有学时的,学分为0。

脱产集中培训,培训期间必须组织培训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单卷)或平均成绩(多卷)折合计算学分。视频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讨论、拓展训练、业务竞赛、单位组织的学习日学习活动等方式的集中学习活动,培训期间不组织测试的,只按学时计算学分。

集中培训可一次性完成也可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累计完成。

(三)综合测试或考试学分

学分:16学分。参加市局以上组织的综合测试或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或合格的,记16学分。

(四)特殊规定

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或参加市局以上组织的各类调训,培训内容与省局、市局指定的培训科目相同或相似的,可以不再重复学习该门课程,按以上办法计算学时学分。

因长期病假、产假、长期出差、扶贫等情况,不能完成当年学时学分培训学习任务的,由所在单位出具证明,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不再参加当年的学时学分考核。

第七条对以下事项,给予奖励学分

(一)参加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司法资格)、计算机等级等资格考试的,每合格一门增加5学分,取得证书的当年再增加3学分。

(二)在省局组织的业务竞赛中取得名次的每次最高加3学分,在市局组织的业务竞赛中取得名次的每次最高加2学分。

(三)能学以致用,在岗位工作或专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受省级以上嘉奖或表彰的每次加2学分。

(四)其他奖励学分事项。

第八条学时学分档次按学分高低分为特优、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五个等次。每人每年累计学分高于100分(含)的为特优等次;85学分(含)以上100学分以下为优秀等次;75学分(含)以上85学分以下为良好等次;60学分(含)以上75学分以下为合格等次,低于60学分为不合格等次。

第九条每月本局书面考试成绩与下月能级津贴挂钩。按考试成绩折算能级分数,作为下月应发能级津贴的依据。凡是上级单位抽考成绩优秀的,在上级单位奖励的基础上,我局再给予奖励;抽考不合格的,我局按市局处罚规定办理,并给予扣发能级津贴的处罚。

第十条学时学分管理实行由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分类管理的体制。教育主管部门负责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考核的审核、录入、备案管理工作。

高新区国税局学时学分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全局教育培训年度指导性意见,组织全体干部的培训工作和部分重点专项业务培训,对各单位(部门)培训工作进行督查和考评。统一牵头组织培训课件、电子教材及书面考试题库。

第十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六十二条规定,人事部门将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依据之一。纳入科、股级干部竞争上岗计分范围。总学分在全局名列前茅的干部,区局授予“学习标兵”荣誉称号,并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干部使用等方面优先考虑;全年学分在75分以下的,公务员年度考核原则上不能评为优秀等次,不能参加当年各类先进的评定。

第十二条凡学时学分制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等次或取消学时学分制考核资格者,须在下一年度补训,培训费用自理。

第十三条全局各类考试原则上均必须通过“河南省国家税务局远程学习教育平台”系统中进行,书面考试从中抽选试题,特殊情况采用其他方式、方法进行的,组织部门必须提前报教育部门备案,并在考试结束后将考试结果录入系统。

第十四条工勤人员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篇5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工作,充分调动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达到通过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目的,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酒泉市《酒泉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意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 凡在肃州区任教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以下简称教师)必须取得每年不少于42个继续教育学分(其中参加区级及以上教师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不得少于24学分、参加校本研训原则不少于16学分), 每年新招聘录用的教师当学必须取得不少于120个继续教育学分。

第二条 教师继续教育的学分取得的渠道有:①教师培训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②学历提升,③网络远程培训,④参加由区级及以上教科部门组织的培训,⑤校本培训,⑥各种研修提升活动。

第三条 学分初始认定登记的单位为基层学校(小学和幼儿园分别在中心小学和中心幼儿园),审核认定的机构为区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领导小组。

第四条 教师参加教师培训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的学分认定应以学分卡或培训原始名册、考核结果等为依据;参加学历提升的学分认定以实际参加情况(单科合格证或当年的毕业证)为依据;参加校本培训的学分的认定应以原始培训档案和个人校本培训考核表为依据;参加网络远程培训的学分认定应以管理机构统一考核结果等相关资料为依据;教师教科研的学分应以相应的教科研成果为依据。

第五条 参加由区级及以上教科部门组织的培训和区教育局组织的各类进修培训按学时计,按照文件规定的学时数计数。教师参加经考核合格的才可取得相应的学分。特殊情况学分规定办法是:对中长期培训的(脱产一个月以上)每年可计42学分;对短期培训、挂职锻炼的,一般每天计6学分。

第六条 教师参加校本培训。

教师参加学校或学区级研训活动的都作为校本培训。每位教师每年参加校本培训所取得的学分必须达16分以上。一般为每个专题培训考核合格可得2学分,须有培训记载、培训笔记。

第七条 各种研修提升活动的学分计算标准:

教师可以通过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对青年教师的指导、执教公开课和做专题讲座等形式取得相应的学分。

教师主持各级教科课题研究:区级课题得(有课题计划方案和结题报告或总结,下同)1学分,市级得3学分,省级得5学分,国家级得10学分;撰写教科研论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所撰写的论文在省级及以上报刊上公开发表的,每篇字数超过1000得2学分,不到1000字得1学分;开展师徒结对:在参与教育共同体活动中,指导教师(要有师徒结对的书面材料)每学年可得3学分;上公开示范课:校级可得1学分,区级可得3学分,市级可得6学分,省级及以上可得9学分;作专题讲座(培训主讲):校级主讲一次(不少于1小时间、并必须有讲座提纲,下同)可得1学分,区级主讲一次可得3学分,市级主讲一次可得6学分,省及以上主讲一次可得10学分;参加教学技能比武及其它教学比赛:获区级一等奖可得1学分,获市级一等奖可得3学分,获省级一等奖可得6学分,获国家级一等奖可得9学分。

第八条 网络远程培训考核结果与学分计算办法,由管理机构另行规定。

第九条 参加区级以上培训机构的继续教育学分,可凭培训单位的学分证明和相关学习考核结果,由区教育局教师继续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审核并确认学分。

第十条 教师所得学分只在当登记有效,不得跨累计。学分经由区教育局人事监察股审核认定后方为有效。第十一条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每年12月份由学校认定登记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上,次年1月份“手册”经区教育局人事监察股、区人事局审核盖章后交由本人保管。

第十二条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既是义务,又是权利。各学校每年都要对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和评估,凡未完成规定42学分的教师不得参加教师职务评聘,不得参加各类评优评先活动。

各单位须指定专人负责教师继续教育专业课培训工作。须认真统计出本单位员工每个自然参加过的专业课培训的详细情况,以及相关资料收集、整理、建档工作(凡计算学分的情况必须要有证据)。

本办法由区教育局人事监察股负责解释。

肃州区教育局

杭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篇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毕业后医学教育之后,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性医学教育形式。为加强和规范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根据《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浙卫发[2002]第11号)和《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浙继委发„2007‟07号)、《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学分授予办法》(浙卫发[2002]119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杭州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中级及以上卫技人员。

第三条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各地、各单位必须按职能负责本地区或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对象的学分管理工作。

第二章 学分分类

第四条 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推广项目四类。

1、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全国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2)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认可公布的项目。

2、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浙江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浙江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申报,经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认可公布的项目。

(3)浙江省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所属各学术团体申报,经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省级学术会议类项目。

3、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1)由杭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项目。

(2)杭州市市级医药卫生学(协)会申报,经杭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市级学术会议项目。

(3)杭州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市级医药卫生学(协)会申报,经杭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批准并公布的市级学术讲座项目。

4、推广项目

为适应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培训,以及面向全体在职卫生人员开展培训的需要(如职业道德法规教育),由卫生部或省、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和批准的项目(包括远程教育项目)。

第五条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分Ⅰ类学分和Ⅱ类学分两种。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可授予Ⅰ类学分。举办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自学、发表论文、科研立项、单位组织学术活动等其它形式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可授予Ⅱ类学分。

第三章 学分要求

第六条 继续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学分要求为:

1、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每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活动,所获得的学分不低于25学分,其中Ⅰ类学分5—10学分,Ⅱ类学分15—20学分。五年内Ⅰ类学分25—50学分(其中通过远程继续医学教育获得的学分不超过50%),Ⅱ类学分75—100学分。

2、学分不能跨年度计算,Ⅰ、Ⅱ类学分不可互相替代。从2008年开始,年度计算的起止时间为当年1月1日至12月31日。

3、五年内获得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数不得低于10学分。

第四章 学分授予标准

第七条 Ⅰ类学分计算方法

1、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3小时授予1学分计算;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国家级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推广项目按课件的学时数每3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

3、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计算;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

4、参加省级学术会议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学分授予标准:

(1)大会宣读论文,第一至第三作者,依次授予4-3-2学分;

(2)大会书面交流论文,第一至第三作者,依次授予2-1-1学分(每篇论文必须有一位作者到会交流,否则不授予学分);

(3)大会例题交流论文,第一作者授予1学分(第一作者应到会交流);

(4)专题学术讲座,主讲者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5)专题讲座全程参加听讲者授予3学分。(6)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第八条 Ⅱ类学分计算方法

1、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参加者经考核合格,按6小时授予1学分计算;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

(2)参加市级学术会议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学分授予标准:

①大会宣读论文,第一至第三作者,依次授予4-3-2学分;

②大会书面交流论文,第一至第三作者,依次授予2-1-1学分(每篇论文必须有一位作者到会交流,否则不授予学分);

③大会例题交流论文,第一作者授予1学分(第一作者应到会交流);

④专题学术讲座,主讲者按每小时授予1学分; ⑤专题讲座全程参加听讲者授予3学分。⑥每个项目所授学分数最多不超过5学分。

(3)参加市级学术讲座类继续医学教育活动的学分授予标准:主讲者每小时授予1学分,听讲者每3小时授予0.5学分。

参加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2、凡自学与本学科专业有关的知识应先定出自学计划、经本科室领导同意后执行。自学结束后,写出综述,每2000字可授予1学分。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或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制定或指定的杂志、音像、光盘等形式的有关四新的自学资料,学习后由本单位主管继续医学教育的部门组织考核,按委员会规定该资料的学分标准授予学分。此类学分每年最多不超过5学分。

3、在刊物上发表论文和综述,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刊物类别 国外刊物 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的刊物 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的刊物 省级刊物 地(市)级刊物 内部刊物

第1作者 10学分 6学分 6学分 5学分 4学分 2学分

第2作者 9学分 5学分 5学分 4学分 3学分 1学分

第3作者 8学分 4学分 4学分 3学分 2学分 1学分

4、科研项目

已批准的科研项目,在立项当年按以下标准授予学分:

课题类别 国家级课题 省、部级课题 市、厅级课题 市卫生局或区、县(市)级课题

课题组成员排序 10学分 8学分 6学分 5学分 9学分 7学分 5学分 4学分 8学分 6学分 4学分 3学分 7学分 5学分 3学分 2学分 6学分 4学分 2学分 1学分

5、出版医学著作,按每1000字授予1学分计算。

6、出国考察报告、国内专题调研报告,每3000字授予1学分。

7、发表医学译文按每1500汉字授予1学分计算。

8、由单位组织的学术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操作示教、手术示范、新技术推广等,每次主讲人可授予2学分,参加者授予0.5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9、临床病例讨论会、多科室组织的案例讨论会,大查房,每次主讲人可授予1学分,参加者授予0.2学分。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10、参加援助西部、农村、海岛、援外等医疗服务活动,或到外单位零散进修,一年中累计时间不足6个月,经考核合格者,按每月授予4学分计算。

11、参加杭州市卫生局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学习,培训期在6个月以上者,或在职学历教育,按计划完成当年度学习任务,考试合格者,视同完成当年学分。

以上Ⅱ类学分均由所在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或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授予。

12、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认可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机构组织的远程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活动,参加者全年所获得的该类学分最多不超过10学分。

第九条 凡参加援助西部、农村、海岛、援外等医疗服务活动,一年中累计6个月及以上者;或经单位批准,到外单位进修(含出国培训)6个月及以上者,经考核合格;或参加省级以上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学习,培训期在6个月以上,经考核合格者和培训教师按计划完成培训任务者,视为完成当年的继续医学教育25学分。

第五章 学分证发放

第十条 国家级、省级学分证由省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市级学分证由杭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印制。

第十一条 学分证由项目主办单位负责办理。根据公布的项目编号、名称、所授学分、内容、学员名单、学员考试成绩到项目公布单位申请学分证,经项目公布单位审核同意,发给学分证,学分证须经项目公布单位盖章后方为有效。

第十二条 远程继续医学教育项目Ⅰ类学分证书,先由举办项目的远程教育机构提供学员参加学习的有关材料,经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核实后发放相应的学分证书。

第十三条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和指定社团组织举办的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统一公布的项目在我省举办,应接受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的监管。举办单位与我省协办单位应在项目举办2周前将有关资料报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备案,所发学分证必须加盖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印鉴方能生效;参加在外省举办的由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公布的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必须事先经所在单位职能科室同意,所获学分经本单位签章后方为有效。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严格按《浙江省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分授予与管理办法》(浙继委发[2007]07号)所规定的项目执行。

第十四条 凡弄虚作假、滥发证书、乱授学分的单位,一经查实将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通报、1—3年停办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格等处罚。

第六章 学分登记

第十五条 学分登记统一使用省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印制的继续医学教育登记册。

第十六条 各单位应建立继续医学教育档案,学分登记工作由各单位指定的职能科室负责登记,学分登记后应在学分证上加盖“已登记”图章及登记日期。

第十七条 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取得学分证后应及时到所在单位职能科室进行登记。

第十八条 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赴外省参加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习所获学分证经所在单位继续医学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登记后,由各区、县(市)卫生局(社发局)、市级医疗卫生单位、在杭部队、企事业单位职工医院于每年7月、12月报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将学员相关信息录入省继续医学教育网。录入信息应与相关材料一致。

第七章 组织管理 第十九条 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实行分级管理制度,市卫生局和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负责全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的监督与指导,负责核发市级学分证,审核继续医学教育合格证等工作;各区、县(市)卫生局(社发局)及继续医学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继续医学教育对象合格证的申领发放工作,监督指导本地区医疗卫生单位学分管理工作;各医疗卫生单位负责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对象档案建设、学分登记、合格证的申领和发放以及本单位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举办的各项管理工作。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8年3月1日起施行。2003年下发的《杭州市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杭卫发[2003]305号)同时废止。原有的有关规定,凡与本办法精神不符的,亦即行废止。

医院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及培训管理办法 篇7

校园的量化管理, 就是针对培养目标, 把影响学生的各种具体因素, 通过分值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是在受到西方“学分制”的影响下,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中国高校逐渐兴起的教育管理模式。

(一) “德育学分制”的教育功利化倾向

发展到现在, 就职业学校而言, 这种管理模式已经渗透到了班级日常管理中, 为了加强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纠正, 不少职业学校都出台了“德育学分制”的管理办法。每天学校会对照每日常规的要求, 给每个班级的各项表现分别进行打分, 并且将分数累积, 总分直接影响到对班主任工作的整体评价。

职业学校的学生, 在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确实让人头疼, 班主任每天面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工作压力很大, 为了有效解决一些普遍性行为偏差问题, 不少职业学校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采用“德育学分制”的办法, 依照校纪班规对每一条目进行分值的量化, 对照班级中每一位同学的表现进行打分, 累积的分值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人评价, 这就是班级“德育学分制”, 班级的量化管理, 使德育的内容和环节学分化, 将德育的过程和结果成绩化, 也就是学生在修满规定的学业学分之外, 德育学分也必须符合要求。

在“分值量化”下的班级管理颇有成效, 特别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 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在简单直接的“减分”面前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不能打架, 因为会被扣除学分;不能迟到, 因为会被扣分;不能不穿校服, 因为会被扣分;不能不交作业, 因为会被扣分;不能忘记带技能工具, 因为会被扣分……不良行为确实受到了较好的约束, 大部分学生在“德育学分”的引导下养成了合乎规范的行为习惯。

表面上看, “德育学分”管理方式确实给职业学校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减轻了负担, 达到了纠正不良行为、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效果。班主任也能够从日常工作的繁琐中解脱出来, 同时更容易在学校的“量化”考核中得到肯定。

可是, 学生的德育怎能简单量化?即便量化, 那么量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该由谁来制定?这些分数就能够直接作为对学生或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客观评价了吗?短期来看, 学生在校三五年受到“德育学分制”的约束, 在校的不良行为受到了一定的管理控制, 可是从长期来看, 学生能不能在“去德育学分制环境下”真正认清自己的行为?

我认为在学校德育工作中, 将“德育学分”作为唯一评价标准, 对教育而言是简单粗暴、缺乏耐心和关怀的, 同时也在有意无意地将教育推向功利化, “德育学分制”在职业学校仅仅只是一种管理手段, 它不是真正的教育。

(二) 班级德育量化管理的隐忧

“德育学分制”所采取的量化考核对班主任日常工作的督促检查, 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一定作用。

首先, “德育”不像学科考试那样有明确的“量化”指标, 考核中难以有较统一或具有说服力的“标准”。

其次, 将“德育”以分数的形式量化出来, 把口头说教变成了行为教育, 出于对分数的敏感, 有利于学生按照“德育学分”的要求反省自己的行为习惯。

同时, 有利于职业学校对学生违反道德规范行为进行管理和约束。

可是, 德育是不同于法律、不同于各种规范条例的, 它应该从根本上育化学生的心智、使其健康自然地发展, 过程中固然也需要剪枝、捏形, 但决不可以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压抑他们的本性。

在这样的环境中, 如果班主任在班级进一步将“德育学分”的评定进行细化, 那么由“学分高低”带来的压力必定进一步转嫁到学生身上。短期来看, 由于受到学分的刺激, 成效显著, 可是时间一长, 德育学分压力有可能以畸形的方式转移发泄。这种现象, 我们眼前未必能够见到, 但影响深远。

此外, “德育学分制”的“加减”, 有“惩罚”推动的意味, 也带着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 班级随之出现了为了“加分”而“积极”的现象:因为能“加分”, 所以积极参加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因为能“加分”, 所以帮助同学提高学习成绩、业余时间帮同学补习;因为能“加分”, 所以要加快打扫卫生的速度, 提前完成工作……

因此, 当我们的学生因为犯错怕被扣分而压制自己, 因为活动积极被加分而沾沾自喜, 学生的校园生活都在受“德育学分”的影响, 长期处在一种为“学分”而生活的情景中, 他们的思考能力、开放思维、学习探索、活动兴趣、创新精神也都和“德育学分”挂上钩, 直接后果就是, 加重了学生的功利化倾向。因为这种管理方法不像是教育环境下的校园思维更像是工作环境下的企业管理, 只是这里把“奖金”换成了“学分”。在班主任管理中, 究竟有多少是教育的成分呢?

换个角度来说, 德育学分高并不能表明其品质操行就一定好, 因为这只是一定时间内的表现;因打架、考试、作弊或其他不良行为导致德育学分偏低的学生也不可能就是“大奸大恶”。用简单的学分制判断评价一个人的德行好坏, 是过于简单和机械了。

(三) 量化的管理实质上是弥补教育的缺位

《说文解字》中说:“教, 上所施, 下所效也。”“育, 养子使作善也。”教育是对人而言的, 要培养美好的人性。真正的教育是善意的、关怀的, 引发学生对“自我”的认同, 是启发人的理想、塑造人的灵魂。

在德育学分下貌似很“自我”的学生, 因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提高“德育学分”, 然而这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呢?“德育学分”中是没有答案的。其实这就是“自我”的缺位, “自我”的愿望是建立在“德育学分制”所期待的愿望下, 却并非是“自我”真正的愿望。他们一方面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避免“扣分”, 另一方面用积极的行动为自己“加分”。他们“做”和“不做”的原因是“加分”或“减分”, 却不能有效理解到“加和减”的根本, 不能真正审视自己内心的需要。

“德育学分”管理的有效, 是因为这样的方式确实减轻了教育管理工作的负担, 问题是教育工作不仅仅是管理, 它只能作为教育的辅助手段。这样的管理之所以有效, 正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缺位, 正因为教育出现了问题, 所以才不得不以管理的方式弥补堵漏。

因此, 我认为职业学校班主任日常管理中对“德育学分”的推崇, 是受到了学校对班主任德育工作考核的影响。而表现出来的主要的问题不是管理的缺位, 而是教育的缺失。

由于职业学校生源的状况, 职业学校的校园中太多强调了管理, 使教育变成了配角, 班主任作为一线教育者的角色似乎被管理者的角色所取代。学校从上到下的学生管理工作确实省了心, 代价却是让管理取代了教育, 班级被管理成了企业, 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可能就是“有目标没信仰, 有规范没道德, 有欲望没理想, 自私却没有自我”, 在功利化意识的驱使下只学会了盲目追求和盲目服从, 而教育真正的目的被忽略了。

所以, 加强德育, 特别是班级的德育教育, 不能简单地用德育学分来约束甚至是禁锢学生的不良行为, 或以分数利诱学生进行各方面发展的活动。我们要做的是找出学生不良行为的根源及学生真正的潜力所在, 对症下药进行教育。这会让一线的班主任付出更艰辛的劳动, 甚至在较长时间内忍受学校考核中的种种短期偏见, 但比之于“德育学分”的急功近利, 虽然一时成效难显, 但它是真正的教育回归。

二、让管理回归教育

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特别是职业学校的教育, 不是把学生管理成工匠而是把工匠培养成人。

(一) 淡化“德育学分”的效应

1. 不细化分值。

在学校“德育学分制管理”的环境下, 班级内部不再对其分值进行细化, 在个人操行评定时以“德育学分”为参考, 但更要结合学生个人、同学、任课老师、班主任和家长多方面的意见进行综合评价。

2. 不谈论德育学分加减。

按照学校制定的德育学分制规定在班级实行日常管理。但是在学生出现不良行为时, 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在学生心中强化“扣分”的概念, 更不能“扣了分”就完事, 而是要着眼于对学生行为本身的教育, 对行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剖析, 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问题, 不是为了“不扣学分”而被动地改正, 而是因为受到教育后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有了正确的认识而自发改正。

同时, 在学生因优良表现而获得“加分”时, 班主任应对其行为本身进行赞赏, 用言语、眼神、文字甚至是特殊场合的表扬等多种方式淡化“加分”带来的刺激。

3. 着眼教育方向, 不因“分”喜、不以“分”悲。

当学生因为自身行为而导致班级扣分时, 班主任要摆正位置———自己是教育工作者不是企业管理者, 班级出现问题而被扣分不是灾难而是契机, 扣分是学校管理的一种手段, 作为直接面对学生的班主任而言, 帮助班级同学认识问题并反省改正才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班级在学校德育评分怎样, 班主任都应把准教育的方向, 以班级问题的发生为教育契机, 以班级的进步为自我认识, 坚定信念, 立足班级特点和自身教育理念, 不因班级“分高”而喜、不以“分低”而悲。

(二) 让教育回归本位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是人的教育, 教育的目标是对人的培养, 对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职业教育也一样。然而,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 是千差万别的, 管理是将人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统一, 而教育是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和自信。虽然在很多情况下管理和教育并不是一对矛盾可是却有主次之分, 特别在职业学校的教育环境中, 过多地将企业管理的因素带进学校, 看似有效, 实则偏离了教育的本位, 学校的职责应该是教会学生做有德向善的人, 做懂得幸福、追求真理的人。

1. 以生为本, 静待花开。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 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本位,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而不是教会他们屈从于统一的德育评价体系。职业教育也不是让千差万别的人成为一种专业工具而是将他们培养成拥有专业技术的人。

教育是“慢”的艺术, 它需要时间, 需要耐心等待, 不能盲目屈从于德育教育中的量化评价方式。特别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来说, 我们不能有半点急躁, 要允许自己的学生犯错, 允许在“德育学分制”下自己的班级被扣分, 引导学生在错误中点点进步, 慢慢成长。

等待是智慧, 但绝不是任其发展, 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对学生的教育和真情付出, 学生能够感受得到, 可未必立即就能够体现出来, 不要怕等待。教育有一个过程, 坚定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对学生的信任, 给学生一个自我修整的空间, 静静等待每一株小草的花开, 相信教育的奇迹一定会发生。

2. 去除功利, 回归本真。

职业学校的德育学分管理, 是一种功利化教育, 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在看似有效的管理中, 遗忘了教育本意, 无形中对学生形成了控制、压迫、引诱或驯服, 让教育去功利、回归本真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应该用教育专业的知识, 将文明、民主、科学的精神传递给学生;用自己的真诚, 微笑的眼神、鼓励的手势、期待的话语、精巧的提示, 甚至什么也不说, 只是耐心地等待, 让教育充满生机。

教育的功利化导致职业教育混淆了管理和教育的本质, 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直接面对学生的班主任要保持冷静和清醒, 时时提醒自己的教育工作不要被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功利主义所遮蔽。要坚持使职业教育回归本真, 回归生活, 关注生命, 帮助学生建构完整、丰满、充满活力的人。

参考文献

[1]曹玉叶.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管理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2]曹志平, 王雅珍.“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探索[J].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 (江苏卷) , 2010.

[3]程兴燕.以人为本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 2005 (5) .

[4]戴新敏.塑造高职院校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J].科技信息, 2011 (18) .

[5]郭振武.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新模式———浅谈大学生操行的量化管理[J].辽宁教育研究, 1989 (3) .

[6]李丽霞.班主任管理应“以人为本”[J].快乐阅读, 2011 (17) .

[7]李雅静.高职院校德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意义[J].辽宁高职学报, 2006 (4) .

[8]潘玉腾.现代思想道德教育要发展人的主体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 (1) .

上一篇:关于美术的说课稿下一篇:优秀中考素材:同情的哲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