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圆圈舞教学设计

2024-09-18

幼儿园圆圈舞教学设计(通用12篇)

幼儿园圆圈舞教学设计 篇1

大班音乐教案《圆圈舞》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圆圈舞》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思路: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活动目标:

1、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重难点:

学习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

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习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教师在以彩带舞的轨迹请幼儿在圆圈上进行添画,完成后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画讲述一个故事。老师在示范时更多地是添成太阳花朵等几幅简单的图画,没有更多给幼儿观看一些关于圆圈可以变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导致幼儿在画的过程中都是和老师一样的,并且在讲述故事时幼儿也不能很好的讲出。

本文扩展阅读:圆圈舞,又叫毕颂舞,是祖传的用毕颂(直箫)伴奏,不分季节,男女娱乐交际时跳的集体舞蹈,舞蹈吹奏者在中间连吹带跳,其他舞者也在外围手拉手地呼喊随着音乐节奏起舞,舞蹈潇洒自如,粗犷豪放。

幼儿园圆圈舞教学设计 篇2

一、幼儿舞步伐教学为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夯实基础

步伐学习是舞蹈学习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还是幼儿舞蹈的教学中,步伐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幼儿舞蹈步伐的学习在整个幼儿舞蹈课程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既为幼儿舞蹈组合的学习提供了保障,更为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夯实了基础。

1.由量变到质变。在幼师,几乎所有的舞蹈教育工作者都知道,幼师学生大都没有接受过舞蹈教育,基础较差,动作掌握能力较弱,因此在舞蹈学习中需要老师与学生付出很多的精力。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并不简单,一学期通常只能完成2-3个组合。而技能的学习通常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样的知识量和练习量,很难让学生达到质的飞跃。这样的动作能力和动作质感,对于后期的幼儿舞蹈创编课程都将形成不小的阻碍。而幼儿舞步伐的学习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帮助学生在幼儿舞蹈学习中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当前的幼师舞蹈教材中,幼儿舞蹈步伐分为走类、跑类和跳类,共20种步伐。将这些步伐都编成一个简单、独立的训练组合,就有20个组合,这对于幼师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学习量,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合理安排。而这些组合,具有很好的训练目的和针对性,从难易度上来说,由于步伐和舞姿单一,训练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来较为简单,知识容易掌握,学习兴趣自然高,学习效率也较好。对于教师来说,由于学生掌握起来容易,在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也就大大增加。当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这20种步伐时,他们的幼儿舞蹈在舞姿上将有一个较大的改变,从而促使学生在幼儿舞蹈学习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

2.由肢体到思想。舞蹈的物质载体是人的身体动作,舞蹈的表现手段是人的身体动作。几百年来,舞蹈语言一直被认为是肢体的语言,有很多人认为舞者就是用肢体在说话,是一群“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但与之相矛盾的是,舞蹈创编却是靠思想在说话。而舞者在用肢体语言表达时,也并非是毫无思想的,相反,舞者需要将丰富的情感融入肢体动作中,这就需要舞者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作品进行理解和分析,因此,肢体语言只是舞蹈艺术的基础,而舞蹈艺术的灵魂则是思想。肢体语言与思想语言是幼儿舞蹈的基础与灵魂。幼儿舞步伐是幼儿舞蹈肢体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舞蹈创编的基础部分。由此可见,在幼儿舞蹈中,肢体的训练是思想创造的基础。在幼儿舞步伐的学习中,学生通过学习,对各种步伐的知识要领有了较熟练的掌握,对其难易程度和运用有了较好的把握,对幼儿舞蹈的特点也有了较深的认识,能较好的将幼儿舞蹈的肢体语言与幼儿的身心特点相结合,使幼儿舞蹈由简单的肢体语言上升到思想层面,形成具有思想的肢体语言。而这种具有灵魂的幼儿舞蹈才是创编课程需要具备的基础条件。

二、幼儿舞步伐教学为幼儿舞蹈创编教学提供素材

幼儿舞蹈的创作需要大量的素材作为保障,如果缺少素材,教师就无法进行创编课的教学。因此,学生对幼儿舞蹈素材的积累对幼儿舞蹈创编课程的教学十分重要。而幼儿舞步伐的教学有20个基本组合,如果将适合幼儿民族民间舞的步伐再次提炼,创编成教学组合,就会积累成更多的幼儿舞步伐组合,这就为幼儿舞创编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1.音乐素材。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中,教师们通常会发现,学生在音乐的选择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大多数学生不会选择合适的音乐,一个好的音乐能够打开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创作有着很好的引领作用。但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于音乐的选择都很茫然,局限性很大,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例如,学生通常会选择当下很流行的《甩葱歌》、《小苹果》等网络歌曲作为创编音乐,要么就是选择《小燕子》、《卖报歌》等音乐进行创编。前者具有时代气息,但从思想上来说缺少内涵,不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后者由于年代很久,已经被很多人创编,很容易使学生受前人创编的影响,不易形成自己的思路。而幼儿舞步伐的学习,使学生在组合的学习中积累了大量的音乐素材,正确有效的引导了学生的幼儿音乐审美,使学生能较好的判断适合幼儿舞蹈创编的音乐素材,为幼儿舞蹈编导课程的音乐素材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动作素材。肢体语言是舞蹈的基础,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离不开大量的幼儿舞动作素材。大量的幼儿舞步伐教学组合为幼儿舞蹈的创编提供了动作素材。笔者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在学习幼儿舞蹈创编时,认为最难的就是动作素材的缺乏。以往由于幼儿舞步伐的教学在整个幼儿舞蹈教学中占的比重不大,通常都是一带而过,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在动作的积累上较少。笔者在对幼儿舞蹈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后,增加了大量幼儿舞步伐组合的教学和训练,通过近一年的尝试,学生对幼儿舞的掌握全面提高。在后期的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中,与以往没有进行过幼儿舞步伐组合学习的学生想比较,学生的动作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幼儿舞蹈创编的学习。

三、幼儿舞步伐教学为幼儿舞蹈创编教学打开思维

幼儿舞蹈的创编是用思想在说话,而创编者的思维开阔与否至关重要。打开学生的创作思维是幼师舞蹈教育者在进行幼儿舞蹈创编教学时的重要环节,但这个环节对于舞蹈教育者来说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

1.题材与主题。每一个舞蹈作品都需要进行艺术构思。而在艺术构思中题材和主题是关键所在。在幼师的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中,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阅历不够,对题材和主题的选择存在很多困难。笔者在进行幼儿舞步伐教学时,将步伐教学组合运用不同的主题和题材进行创编,使学生见多识广,帮助学生打开思维,为学生在后期的幼儿舞蹈创编学习中积累大量的主题和题材。

2.舞蹈思维。舞蹈的思维过程:感知—思索—发现—完成。幼儿舞蹈思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形材料——肢体动作;另一个是无形材料——编舞者的心里活动。以上两个幼儿舞蹈思维的基本材料都可以通过幼儿舞步伐的教学和训练来积累。有形材料即肢体动作的积累,在大量的幼儿舞步伐组合训练中可以帮助学生完成。而无形材料即编舞者的心理活动,则可以通过步伐组合中大量具有幼儿身心特点的题材得到感悟。例如:蹦跳步组合《小袋鼠》、《小青蛙》,鸭走步组合《小鸭子》等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幼儿与动物之间的心里活动;具有维吾尔族幼儿舞特点的踏垫步组合《哈密姑娘》、彝族特点的踏跳步组合《圈圈舞》等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少数民族儿童的心里特点。利用幼儿舞步伐的训练打开学生的创作思维,幼儿舞蹈创编教学也就不再困难,只有让学生用思维去引领整个创作过程,才能创编出优秀的幼儿舞蹈作品。

四、结语

幼儿舞蹈创编是幼儿教师的重要职业技能,也是幼师学生渴望学习却又畏惧学习的一项教学内容,其原因就在于创作思维不开阔,素材积累不够,幼儿舞蹈基础不牢固,对于幼儿舞蹈认识不全面,内心情感不够丰富等。而幼儿舞步伐的深入、全面和系统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夯实幼儿舞蹈基础,打开创作思维,积累大量素材,提高对幼儿舞蹈的认识,丰富内心世界,全面促进幼儿舞蹈创编的学习。因此,幼儿舞步伐的学习对幼儿舞蹈创编的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师幼儿舞蹈教学中应加强幼儿舞步伐的学习,以促进学生舞蹈能力的全面发展。

摘要:幼儿舞步伐的教学是幼师幼儿舞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舞蹈的基础内容。幼儿舞蹈创编是幼儿教师的职业基本技能,但是,幼师学生在幼儿舞蹈创编学习中存在很多的困难。而作为基础的幼儿舞步伐学习则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困难。本文从幼儿舞步伐教学为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夯实基础、提供素材和打开思维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幼儿舞步伐教学对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的重要作用。

大班音乐快乐圆圈舞教案 篇3

大班下半学期开始尝试性的让幼儿接触各种形式的舞蹈,《圆圈舞》是一种起源与英国的舞蹈,它通过舞蹈中的“问好、握手、交换舞伴”等细节帮助一些陌生的人更快的成为朋友。

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我觉得,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前提,只有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和需求,才能使活动具有生命力,活动才会真正的属于幼儿一、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音乐教育作为幼儿得以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应激发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圆圈舞》出现于英国乡村舞蹈,肢体动作并不丰富,动作简单、规律、通常都包括交换舞伴的环节,十分简单易学,很适合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幼儿的兴趣也非常高。

新《纲要》中指出:老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促进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圆圈舞》活动中,教师都让音乐“说话”、让幼儿“说话”、让图谱“说话”,引导幼儿倾听音乐并熟悉音乐旋律,从而更好的进行舞蹈的演绎。

活动目标:

1、学习英国民间舞蹈《圆圈舞》,感受4/4拍与3/4拍的交替音乐节拍

2、在音乐舞蹈中感受交换舞伴的快乐

重难点:

学习民间舞蹈《圆圈舞》中交换舞伴并向伙伴问好;学看图谱,根据图谱来排列相应的队型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CD、PPT、图谱幼儿前期经验准备:理解图谱中各个图形的含义(如:○代表妹妹;□代表弟弟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进教室--《宾果》(Bingo)CD播放《宾果》音乐,幼儿在音乐伴奏下根据老师手势的暗示,改变队型进入教室。

A队型--1人变2人B队型--2人变4人C队型--4人变2人D队型--2人变1人,围成圆圈【设计意图:律动音乐《宾果》是一首节奏轻快、跳跃的曲子,它不仅能渲染现场气氛,更能帮助幼儿更快地进入音乐带来的奇妙世界,感受音乐的快乐。】

(二)音乐舞蹈《圆圈舞》

1.《圆圈舞》的起源。

--师:“在英国有一种传统的舞蹈《圆圈舞》,它是种神奇的舞蹈,它能让原本彼此不认识的幼儿在跳完《圆圈舞》后很快的成为好朋友,因此人们也叫它《交谊舞》。”【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欧洲等地区的民间舞蹈,拓展幼儿的音乐知识与眼界。】

2.《圆圈舞》的欣赏与音乐解读--师:“听听看,你发现了歌曲里的哪些秘密?”(《圆圈舞》是4/4拍与3/4交替的音乐节拍)--师:“听了这个曲子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设计意图:《圆圈舞》的曲式结构是A、B两段体,幼儿可以非常容易地进行区分。但是《圆圈舞》的音乐节拍是有变化的,且变化不明显,幼儿不容易区分,需要在老师的暗示和反复欣赏音乐后才能进行区分。因此,在欣赏音乐环节,需要老师单独“拎”出来,幼儿只有在理解音乐的节拍后才能将舞蹈进行演绎。】

3.《圆圈舞》的图谱队型--师:“看看《圆圈舞》的图谱,你能根据图谱找到自己的位置吗,试试看!”图谱1(即动作分解1)--请幼儿们站成圆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组成一队舞伴。

图谱2(即动作分解2)--女孩手拉手向圆心方向走一个八拍,男孩原地站立。

图谱3(即动作分解3)--男孩向圆心行走一个八拍,行走到自己的女伴左边(位置不变),并将双手从女孩前面伸出。与两边男孩的手相拉,女孩原地站立。

图谱4(即动作分解4)--1.男孩将双手举起并翻到身后去,女孩从男孩双手举起时搭成的“小山洞”中钻过去,但不移动脚步。2.女孩将双手举起并反到后面去,男孩从女孩举起时搭成的“小洞”中钻进去,但不要移动脚步。此时,男孩女孩的双手都在身后且女孩的手在男孩手的上面。

图谱5(即动作分解5)--所有的幼儿都放开手,所有的幼儿向后转身并拉住自己舞伴的手,回到第一个大圆圈的位置。

图谱6(即动作分解6)--回到自己的位置后,舞伴面对面。

图谱7(即动作分解7)--女孩和自己的舞伴面对面并用右手相握,从舞伴的左边想圆圈方向走。

图谱8(即动作分解8)--幼儿们彼此背对自己的以一个舞伴,而面对新的舞伴。

图谱9(即动作分解9)--音乐结束,回到动作分解1开始重复整个舞蹈。

【设计意图:通过图谱即动作分解(PPT)的展示,帮助幼儿更快地学习舞蹈动作和舞蹈队型。】

4.《圆圈舞》视频观看【设计意图:通过《圆圈舞》的视频观看,帮助幼儿更直观地学习舞蹈。】

5.《圆圈舞》完整表演--师:"现在,我们一个个弟弟都是英国绅士,一个个妹妹都是英国淑女,让我们跟随音乐共同跳起这神奇的舞蹈《圆圈舞》。

三、音乐舞蹈出教室--《圆圈舞》

完整播放音乐,音乐舞蹈《圆圈舞》

【设计意图:完整表演舞蹈《圆圈舞》,体验舞蹈的快乐。】

活动反思:

圆圈舞”是大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本活动中使用的乐曲选自《从头到脚玩音乐》(陈蓉,20xx)。我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思考的是如何改变以往的机械性教学,不仅仅在舞蹈活动中进行队形等重复练习,而且要凸显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使其通过自己积极的主观努力来学习舞蹈。整个活动分为两个部分:圆圈舞的基本舞步、交换舞伴。这两个部分连在一起教学,对于一个30分钟的活动而言,内容比较多,因此可在实践中进行拆分。

为了凸显幼儿的主体性,在笫二个环节“学习圆圈舞”中借助了图示的手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是通过阅读图示来理解和学习这个舞蹈的,而不是以教师教导为主。教师通过图示的设计引导幼儿阅读并理解圆圈舞的基本舞步。在这里,图示的作用包括:第一,比较直观和形象地呈现队形的变化,如以大圆、小圆和叠加的圆等来表现队形的变化,以及呈现完整队形,让幼儿一目了然;第二,利用线条和颜色来帮助幼儿理解空间的位置和动作。线条表示手拉手,颜色用以区别男孩、女孩,圆点表示朝向、站立的方位。这并不完全是我的原创,而是在《从头到脚玩音乐》这本参考书中的图示上加了颜色区分,以帮助幼儿识别和准确理解队形的变化。其中的一个环节是教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演示图示,让幼儿观看整个舞蹈队形从头到尾的变化。这一环节的好处是让幼儿在倾听音乐的同时结合队形的变化,自己去建立音乐和动作、队形的联系。不足一是在阅读图示环节中围成圆圈的这一步,应该引导幼儿自己发现站位是否准确,而我只是一味地将幼儿拉到准确的位置上,引导手势做得不好。二是支持引导做得不到位。整个

幼儿园圆圈舞教学设计 篇4

活动目标:

1.学会与同伴拉成圆圈朝一个方向边唱边走,并在歌曲的最后一个小节立即停止不动。

2.大胆想出新的停止不动的动作,快乐地游戏。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律动:五彩圈。

2.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游戏吧。

二、学习拉圆圈朝同一个方向走。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朋友们,我们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大圆圈呀?让我们一起来开动小脑筋,注意你的圆不能破掉哦!

2.师:现在我们变成大圆圈啦,那怎样才能转起来呢?

3.教师小结:我们现在手拉手,身体向右转,右脚先往前走,围城一个大圆圈。

三、欣赏歌曲,学玩游戏。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听一听吧。

师:宝贝们,你们听出这首歌里唱了什么?

2.教师引导全体幼儿跟着音乐做游戏。

3.教师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歌声下,拉圆圈走,在歌曲最后一小节迅速蹲下不动。

四、和教师一起边唱边游戏,想出新的停止不动的动作继续游戏。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除了“蹲下”以外,还可以做什么动作也能停止不动?

2.教师根据幼儿提出的动作进行练习。如:叉腰、站好、举手、拥抱等。

3.教师选用某个新动作,引导幼儿完整地玩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宝贝们,这个游戏好玩吗?<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这个游戏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拉个圆圈走走》,我们下次再玩好不好?

教学反思:

《拉个圆圈走走》是一个集体游戏,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很好。首先通过讨论引导幼儿围成一个圆圈,并学习朝一个方向走。在这个部分中有一个难点,有的幼儿分不清方向,所以在游戏中,有些小朋友和别人的方向相反,总是会撞起来。需要教师用手势引导。尽管如此,还是很难做到全部方向一致,如果在活动前在他们的右手上都贴一个标记,这样更利于幼儿的辨别。整首歌曲演唱比较容易,幼儿学习的很快,并能根据歌曲内容做动作。但在创编环节幼儿的思维有点局限,想出的都是模仿动物的样子,具体的动作表现的不明显。

幼儿园大班音乐大圆圈变变变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用自然的声音学唱新歌,感受四分休止符,能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休止符。

2、创意性地对圆形进行添画,并根据画的内容对部分歌词进行改编。

3、体验合作的乐趣和自编歌曲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图画纸,画板每人一份,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拍手进活动室。

2、教师引导幼儿扩散思维,想出很多圆的东西来,并用蜡笔把各种圆的东西画出来。

指导语: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圆的东西,你能把它们画出来吗?

指导语:有些什么东西是圆的呢?

3、利用幼儿的画,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指导语:小朋友画出了许多与圆有关的东西,真棒!李老师在小朋友画画的时候编了一首好听的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指导语:李老师唱得好不好?你听到李老师都唱了些什么啊?

4、幼儿学唱歌曲,重点掌握休止符。

(1) 学习歌词,并能跟着钢琴的速度有节奏地念出来。

指导语:他说得真好,我们和他一起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出来。

(2)初次尝试跟唱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

指导语:现在,跟着老师小声地唱一唱这首歌。

(3)幼儿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休止符,同时以边唱边游戏的方式来感受休止。

指导语:刚才老师在唱歌的时候有一个动作,谁发现了?为什么要做那个动作呢?你能用其它的动作来告诉我这里要休止吗?

(4)幼儿边唱边拉圆圈,在休止的.地方蹲一下。

(5)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唱一句,并在乐句末休止的地方造型。

指导语:刚才我们唱了这么多圆的歌,现在,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快乐的圆圈舞》吧!在休止的地方做圆的造型。

口语交际教学“舞”起来 篇6

一、选择恰当话题,充分挖掘交际内涵

教育学家布卢姆指出: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实践中发展的,口语交际教学应做到让每个人都有话可说,每个人都有机会说话。如何让学生想“说”愿“说”,选择恰当的话题十分关键。上周在我们学校举行了全镇的习作课堂教学评比活动,其中有一老师上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我喜欢的一种动物》,一开课,课件出示猜谜语,学生们兴趣极高纷纷猜出狗、兔、公鸡等,老师接着说,下面你们也来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话音刚落,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老师感觉大事不妙,说:“要不,你们进行小组讨论,想想你们为什么喜欢这种动物?”教室里异常地安静,偶尔有一两学生站起来汇报讨论情况,也只是一句话带过,“我喜欢兔子,因为它可爱。”“我喜欢公鸡,因为它漂亮。”就这样,大家在漫长的四十分钟中结束了听课任务。过小组讨论得出:从动物的外形、脾气、进食、媳戏、休息等方面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才能凸显该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如此一来,准确把握说的时机,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说出精彩,“舞”动课堂。

二、创设交际情境,真情实感自然流露

口语交际教学不是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而是在特定的环境下产生的言语活动,因此应创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的交际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带着兴趣参与交际活动,在交际中学会交际。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口语交际的内容是《保护文物》,执教此内容时,我首先通过配乐画面渲染让学生欣赏并回忆长城、颐和园、秦兵马俑在自己心目中的印象,各抒己见中抒发骄傲之情;接着图文并茂呈现长城上垃圾到处可见,城墙乱涂乱画,文化古迹遭到破坏的画面,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谈感受,愤怒之情始于言表;最后围绕保护长城的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保护长城的建议,学生说的兴趣也浓了,达到了想说、爱说、会说的目的。

三、有效交际方法,倾听交流得心应手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新课标》指出:口语交际“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例,于永正老师在教学《一块面包》时,自己先以学生(于晓理)的身份出现,并将一块新鲜面包丢在地上,然后让全班学生对此行为发表自己的意见。当一名学生说“于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时,他有意说道:“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幸耗子多管闲事!”全班学生哄堂大笑,那名学生一时语塞,他随即点拨:“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对方就会顶牛,激化矛盾。”通过这样的点拨,学生马上思路大开,有话可说:“于晓理同学,你把好好的面包丢在地上,我觉得太可惜了。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点一点地挣钱。她要是知道你在学校扔面包后,会怎么想?”你看,于老师思路点拨法,是否有四两拨千斤之效?是啊,“授之以鱼,足解一日之饥;授之以渔,足食终身之鱼。”

四、鼓励评价反馈,交际实效相得益彰

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培养心理素质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突破口。”例如:在镇级研讨教学活动中,我执教口语交际示范课《我的成长故事》,教室后坐满了来自各个兄弟学校的老师,村小的学生没有见过如此大的场面,紧张、怯场显而易见。小组汇报环节,在我的一再鼓励下,终于有一男生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难忘经历。男生汇报完毕,我给男生竖起大拇指,接着说,请大家把掌声送给琪琨,因为他是一个勇者,大胆地说出了令他终身难忘的那一刻,学生的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神情;我又继续说,同样的,也把掌声送给刚才认真倾听的同学,从大家专注的眼神中,老师发现你们与琪琨有了思想上的共鸣,这时发现学生们的腰杆挺得更直了;最后,我颇为激动地说,最后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即将参与踊跃点评的同学们,我呢,始终面带微笑,在引导学生评价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评价进行评价,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一个简单的动作、赞赏的眼神……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平等,师生参与,互动交流浓郁。精妙的过渡语恰到好处,它实际上融入了对学生的鼓励与评价、对所讲内容的重点、难点及小结于一体的,它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向更高处攀爬的一架阶梯。

幼儿园圆圈舞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能跟着音乐节奏跳舞。

2.学会与同伴合作跳舞,体验与朋友一起游戏的乐趣。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兔子舞音乐;为幼儿贴好颜色标志,帮助幼儿区分左右;兔子队员头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我是兔子啦啦队的队长,我们的森林运动会就要开始了,可是我还没有招到我的啦啦队队员,你们愿意来当我的队员吗?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

二、一只兔子来跳舞。

1.播放音乐,教师示范舞蹈一遍。

2.请幼儿说说自己看的的动作,并学一学。

3.听音乐,幼儿跟随教师学跳兔子舞。(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可一起念白:红 色| 绿 色| 跳 跳|向前 跳|,帮助幼儿掌握节奏和动作。

三、两只兔子来跳舞。

1.教师邀请一位幼儿一起来跳舞。将双手搭在被邀请者的肩膀上,做行进中跳舞的动作。

2.引导幼儿掌握两只兔子跳舞的难点。

3.幼儿两两合作,跟着音乐跳一跳。

四、长长的接龙舞。

1.师:看来两只兔子跳难不倒你们,那接下来我要加大难度了,我要请更多的兔子合作一起跳,谁愿意接受我的挑战。

2.请几位幼儿排队合作一起跳。

3.全体幼儿一起跳兔子舞。

五、结尾。

教师给幼儿颁发拉拉队头饰。

教学反思:

《兔子舞》选材于中班教学主题《快乐每一天》是一首活泼、欢快、热情的音乐,结构整齐,节奏鲜明,是一首时尚的、幼儿熟悉的流行音乐舞蹈。那么如何将流行的音乐元素有机地整合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成为幼儿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呢?本次音乐活动从挖掘《兔子舞》这首乐曲本身的潜在因素——鲜明的节奏入手,力求使幼儿的学习和幼儿对音乐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尽量利用音乐的表现因素和手段来丰富幼儿的表现力,主要培养幼儿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结伴舞蹈的乐趣。

幼儿园圆圈舞教学设计 篇8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律动掌握二分音符及部分音符的练习。

2.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鞋匠的各种动作。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手铃.彩蛋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题

今天钟老师要带宝宝们去森林里玩。(听音乐律动)

二、手指游戏:《绕线线》

三、幼儿听音乐感受音乐

1、刚才小朋友都要做特别棒的小鞋匠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今天钟老师给小朋友带

来的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听出钉鞋子和缝鞋子的不同乐句的风格。

前面比较慢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

后面比较快的音乐像是小鞋匠在干什么?[.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

3、教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做动作。

下面,我们一起做小鞋匠。

四、教师引导幼儿用打击乐器为乐句伴奏。

1、我们小朋友都会修小鞋了,下面我们用小乐器为小鞋匠的舞伴奏。

2、演奏时,穿线的时候由钟老师来演奏,敲击的时候由小朋友来演奏。

五、游戏(修理小拖鞋)。

咦,看一看,老师这里有我们大班的大哥哥大姐姐的鞋都坏了要请我们中四班的小朋友来修。

六、放松活动:合拢放开

附:歌词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 拉拉 钉钉钉,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根钉子钉钉钉。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 拉拉 钉钉钉,鞋子做得牢又牢,鞋子做得多又好。

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次活动中,我在音乐技能方面,首先让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鞋匠做鞋子的各种动作,让幼儿能够对不同的节奏做出反应,自如地跟随音乐变化节奏动作。在情感与社会方面,我强调幼儿与同伴合作舞蹈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是合作的幼儿要知道自己扮演的是鞋匠还是顾客,并在相同音乐的地方做出不同的动作反应,要求幼儿能够不受同伴动作的干扰,做自己的动作。在活动中,虽说事前准备了一些动作,但是我在活动中留给幼儿大量的学习空间,例如多次在活动中问幼儿“有没有动作看不懂”,当幼儿表达自己看不懂时,我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通过下面环节进一步引导让幼儿自己发现规律,把创造的空间留给幼儿。

幼儿园圆圈舞教学设计 篇9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的欢快与活泼,乐意运用身体动作感受2/4音乐的渐慢与渐快。

2、学习传帽游戏,根据渐快的音乐节奏掌握传帽的方法。

3、会互相合作及配合游戏,体现集体游戏的快乐。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帽子若干;

2、大鼓。

【活动过程】

一、幼儿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

1、向老师问好。

师:今天,来了许多老师,都想看到你最棒的一面,那现在请你们想一个最有创意的造型向在座的老师问个好。(老师好)真实无声胜有声。

2、玩送帽子的游戏,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节奏。

师:今天我想和你们玩帽子的游戏,现在帽子在我手里,一会你们就听音乐的节奏运用学过的动作跳舞,我就看看谁跳的最好最有创意就送他一顶帽子。

3、引导幼儿欣赏和区分渐快和渐慢的音乐节奏。

师:都拿到帽子了吗?过来戴给我看看,戴上帽子的样子真漂亮。你们知道刚才跳舞的那段音乐是几拍子的?(二拍子)喜欢这段音乐吗?喜欢的小朋友举手,我也很喜欢。为什么喜欢呢?这段音乐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欢快,跳跃,激烈……)现在我们再来听一次这段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在速度方面有些什么变化?有些什么变化呀?看谁长着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前面是越来越慢,后面是越来越快)对拉,越来越慢我们叫渐慢,越来越快叫什么啊?(渐快)真聪明。

4、听儿歌玩游戏,学习围亲密的小圆圈。

师:来来来我要考考你们,我闭上眼睛数五声请你们围一个大圆圈,围好了吗?现在我又想请小朋友围一个小圆圈,对啦,不用太拥挤,很舒服的,这就叫亲密的小圆圈。听儿歌做游戏:小朋友,跳个舞,真呀真快乐,围围围围围围围,围个亲密的小圆圈。(反复做几次)

5、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会听渐慢的音乐围圆圈。

师:现在我们听音乐找好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一个亲密的小圆圈,会不会啊?

6、学习玩传帽游戏

师:现在我拿三顶帽子,送你一顶,你一顶还有你一顶。我又要考考小朋友啦,请你们举起右手,摸一摸右边小朋友的帽子,摸到了吗?(快思 )没有摸到帽子的小朋友也要做假装摸的动作,然后把他的帽子拿起来,戴在自己的头上,没有的又要怎样啊?(假装拿假装戴)对啦,再来拿帽子,戴帽子,拿帽子,戴帽子……。好啦,你们有没有发现现在帽子走到那里拉?(其他小朋友头上)哦,不断的拿帽子戴帽子,帽子就会向顺时针方向走,原来我们正在玩传帽子的游戏呀,好玩吗?那一起听我读儿歌玩传帽子的游戏吧。(传帽子,戴帽子……越读越快)

7、听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着渐快的音乐节奏玩传帽游戏吧,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玩两次,增加几顶帽子)

8、完整的做传帽游戏。

师:想不想完整的做游戏啊?那小朋友就听音乐找朋友跳舞,听到渐慢的音乐就围亲密的小圆圈,最后听渐快的音乐玩传帽游戏,会不会玩。我又增加几顶帽子。

9、邀请老师玩传帽游戏。

师:这么好玩的游戏邀请老师一起玩好吗?注意要听准渐快的音乐节奏传帽子啊。(邀请老师玩两次,不断增加帽子)

10、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一个什么游戏啊?回去可以教你的爸妈,弟弟妹妹们玩。我们出去玩游戏吧,和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给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满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幼儿园圆圈舞教学设计 篇10

活动目标:

1.会唱歌曲,感受秋风吹、树叶舞的意境。

2.能分辨音乐的快慢,并大胆地用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每人一片秋叶。

活动过程:

1.教师朗诵歌词,引导幼儿进入意境。

幼儿与教师一起听伴奏朗诵歌词。

2.学唱歌曲并用动作表现。

幼儿跟随教师学唱歌曲。

引导幼儿一边唱一边大胆地用动作表现树叶飞的情景。

3.分辨并表现音乐的快慢。

教师用钢琴弹奏出快慢不同的音乐,模拟风声,启发幼儿想像,两种风声有什么不一样,可以用怎样的动作来表示。

4.游戏:“秋风和小树叶”。

幼儿手持树叶,边唱歌边舞蹈,歌曲停时。屈,老师.教案.网出处。教师用钢琴弹奏模拟风声:风声快而强时,幼儿快速地飘来飘去;风声慢而弱时,幼儿放慢动作;风声停,幼儿便停止动作不动。

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多种动作表现风吹树叶飞的情境。

活动建议:

风停时,引导幼儿保持不同的造型不动,教师可以提问:“小树叶,你飘到哪里?”幼儿自由回答:“我飘落在XXX。”

活动评价:

1.会用柔和优美的歌声唱歌。

2.想像并会用双手在头上、体侧、左右摆动,表现出多种树叶飘落的动作。

教学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幼儿园大班艺术活动:问候舞 篇11

1、学习集体舞,初步掌握固定的动作模式,初步学习跳集体舞。

2、能根据尾音的变化,及时准确交换舞伴,享受交换舞伴并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3、努力尝试在交换舞伴处独立做出即兴动作,体验集体舞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了解幼儿对集体舞的经验。

关键概念:单圈、双圈、面向圈上、面向圆心。

2、初步听音乐,了解音乐的结构。

3、了解幼儿的游戏经验:组织幼儿玩“听铃鼓摇奏声音的长短变化及时交换同伴”的游戏

4、乐曲——《问候舞》。

5、手腕花若干,分两种颜色(红色与蓝色)

6、红苹果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歌曲《幸福拍手歌》:唱出欢乐的情绪,并在空拍处按节拍做出合拍的动作(如拍手、跺脚、拍肩等)。

二、学跳集体舞《问候舞》

1、单圈玩“照镜子”游戏,了解固定的动作模式。

(1)教师提议玩“照镜子”游戏。

教师:小朋友,你们照过镜子吗?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照镜子的游戏。

教师与一个幼儿玩游戏,提醒两个人的动作是一样的。

(2)教师先引导幼儿提议用一个动作替换的前一个动作,再带领全体幼儿练习。

教师:谁来想一个好看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邀请几名幼儿轮流做领头人,和全体幼儿玩“照镜子”游戏。(跟钢琴)

教师:现在请几个小朋友轮流来做好看的动作,我们一起学。

3、双圈玩“照镜子”游戏,尝试两人的配合。

(1)提取幼儿最喜欢的两个动作,集体操练。

教师:请手戴蓝色花的男小朋友举手,向前一步走,(放下)

请手戴红色花的女小朋友找到好朋友,男小朋友向后转。

找到好朋友了吗?

(2)站双圈,面对面随乐玩照镜子的游戏。(跟钢琴)

4、学习交换舞伴。

(1)以游戏形式,听语言指令,外圈移动交换舞伴。

教师:你见到了好朋友是怎样和他打招呼的呀

请个别幼儿说说并做动作。(握手、挥手、拥抱等)

(2)听音乐换舞伴。(跟钢琴)

5、完整随音乐跳双圈集体舞。

(1)师生共同迁移已有经验梳理舞蹈结构。

教师:刚才我们玩了几个游戏?我们把这几个游戏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好看的舞蹈。

(2)教师邀请舞伴演示。

教师:我请一个好朋友和我一起跳。(跟着钢琴声跳一遍)

(3)幼儿站双圈尝试,了解舞蹈结构。

师:听着音乐,我们照镜子时做什么动作?

(4)幼儿随乐完整舞蹈。(一遍)

(5)再次随乐完整舞蹈。(跟着磁带音乐)(一到两遍)

教师:小朋友跳得真好看,这一次我们要加大难度了,跟着录音机里面的音乐来跳一跳。

6、结束活动

幼儿从双圈回到单圈,坐下。

幼儿园圆圈舞教学设计 篇12

设计意图:

音乐游戏是向幼儿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其最大特点是音乐性,儿童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并随着音乐作出反应,在游戏中学会听辨不同旋律、节奏、等音乐的基本要素。春天即将来临,帽子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孩子的头上。“会跳舞的帽子”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又超越幼儿已有经验,将游戏与表演融为一体,在音乐游戏中鼓励幼儿大胆、自信的展示自己。

活动目标:

1、在学会传乐器的基础上能根据音乐有节奏的传递帽子。

2、感受乐曲的曲式结构,在B部分能自由创编合拍动作。

3、欣赏同伴的舞蹈,感受音乐、舞蹈、表演融为一体的美。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已有传乐器的经验、对《墨西哥帽子舞》的曲式结构有所了解。

2.物质材料准备:音乐《墨西哥帽子舞》、《摇篮曲》、图谱;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发兴趣。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请你仔细看,然后告诉我他们在干什么?。”“是的,他们在传帽子。他们是怎么传的?有谁看清楚了?”“我请2个小朋友来前面和我配合一下,我站在他的后面,帽子戴他头上,我先去拿帽子,然后带我头上,我后面的人拿我头上的帽子,然后放在自己的头上,这样帽子就一个一个人传下去了,是吧!”

二、感知音乐,尝试传帽。

1.回忆乐曲,巩固曲式结构。

(1)完整倾听。

“听,这首音乐你还熟悉吗?”“对,这首音乐的名字叫《墨西哥帽子舞》,帽子舞是墨西哥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是有男和女一起跳的舞蹈,在舞蹈中,男舞者的帽子会甩来甩去,有时戴在女伴头上,有时丢在地上,两人围着它舞蹈。舞者们不时发出喊叫助兴,增加舞蹈的热烈气氛。”

(2)出示图谱,巩固曲式结构。

“我也带来了这首曲子的图谱,从图谱中你能知道这是属于什么曲?你为什么知道它是回旋曲?”“一首曲子中出现多次相同乐段,而每个相同乐段后跟的又是不一样的乐段,像今天这样ABACADA结构的曲子就叫做回旋曲。”

2.熟悉乐曲,尝试传帽。

(1)听音乐,尝试A段空手传帽。

“刚刚我们看了传帽子的视频,现在既然有帽子舞这音乐,我们不妨也来试试,首先我来问问哪段这首音乐中哪段适合传帽子。”“刚刚我们也了解了怎么传帽子,先从别人头上拿帽子,再带上自己的头。”“像这样:拿-戴;拿-戴;拿-戴;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先请小朋友从左手边的小朋友头上拿帽子啊!”小结:

“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小结:

(2)跟随音乐有节奏的传递帽子。

“瞧,我今天带来了一顶漂亮的帽子,让我们拿起它来试一试吧!”

三、创编动作,合作表演。

1.寻找节拍。

“A段我们用来传帽子了,那B段可以干什么呢?”“请大家听一听B段有几个八拍?”“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的图谱,从图谱中可以看出什么?不止B段是4个八拍,C段、D段都是4个八拍”

2.尝试创编动作,互相模仿。

“4个八拍我们做一个动作,可以2个八拍一个动作,4个八拍就是2个动作,有谁愿意来创编一些动作?”“XXX真棒,请你站在中间做,我们其他人跟着做。”(请3-4个小朋友)

3.尝试表演。

“A段的时候我们传帽子,传到B段时哪个小朋友的头上有帽子就来表演,他表演的时候,下一位小朋友要时刻听好音乐,听到A段音乐就要继续传帽子了,是吧!让我们来试一试”

4.完整表演“通过我们的努力,终于把这个游戏玩起来,现在让我们完整的来一遍。”

四、放松音乐,结束活动。

“玩游戏累了让我们听段轻轻柔柔的摇篮曲放松一下,休息一会。”

上一篇:春之旋律初二作文下一篇:仓管月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