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科室库房管理制度

2024-11-05

医院科室库房管理制度(共11篇)

医院科室库房管理制度 篇1

医用耗材、器械临床科室临时储备库房管理制度

一、专人管理,由科室护士长或指定专人负责对临床科室的库房管理

二、库房物资的存放必须按分类、品种、规格、型号分别存放,建立相应帐目,及时清点。

三、护士长或指定专人负责对物资的领用,入库时要当面点清数目,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现短缺或损坏等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相关科室

四、对无菌物品的管理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相关内容管理:

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集中管理,室内通风,干燥,环境清洁,无 杂物,无蝇无尘,应有纱门纱窗.2.无菌物品柜清洁通风应有专人检查,无菌包按顺序排列,标记清楚, 无过期物品。

五、库房物资一般不外借,在医院内部各科室调剂,应在负责人同意后进行。

六、库房内严禁吸烟,禁止无关工作人员进入,库房必须配备消防设备,做好防火、防盗、防潮等

医院科室库房管理制度 篇2

目前,医院对于耗材库房管理越来越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每一个医院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医院要想在竞争中胜出,效益与成本成了重中之重。据统计显示,对于全国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用耗材成本占医院医疗成本的1/5,条目近5000多种,涉及领域广泛,其中每一项都与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医用消耗材料的采供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医院现有条件下,既要考虑医院的经济实力,又要保证临床科室医、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运用PDCA循环这一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规范医院库房管理,做到计划采购,保障供应,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和损失,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1]。

1 PDCA循环法基本简介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广泛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

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纠正)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循环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2,3]。

2 PDCA循环法应用于耗材库房管理

2.1 计划阶段(Plan)

在运用PDCA循环法的计划阶段需要搜集大量数据资料。我院已实现了全院资源信息共享,在库房管理上也已应用了“物资管理系统”软件,可以对全院每个科室领用耗材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绘制出单位时间内购入与消耗的统计图表,并进行科学的分析,设定出最低库存量和生成标准采购清单。我院耗材管理部门通过对今年上半年耗材出入库的统计分析,在物品维护中对常规备货耗材设定了最低和最高库存量,并在每星期的周五通过比较现有库存量自动生成一份标准采购清单,再由我院采购计划员根据实际情况添加物品和修改数量,并最终生成一份采购订单。其次,我院通过短信自动发送订单给各个供应商,避免了以往因人为失误产生的误定情况。通过上述措施,我院不仅大大提高了库房管理效率,而且有效地避免了误定漏定的人为失误[4]。

2.2 实施阶段(Do)

依据进出快、费用省、保安全、损耗少、无积压的库房管理原则和各类耗材的保管养护细则,按计划执行采购工作。首先,统计全院各科室月消耗器材,并汇总成一份月耗材需求表;然后结合各科特殊物品订购单,产生计划表;最后查询预警信息,以最低库存限量实施采购计划。同时,耗材库房在收验货时对耗材的有效期与批号严格检查,并登入“物资管理系统”中,做到先进先用,后进后用,严格掌握耗材的有效期限。

2.3 检查阶段(Check)

根据计划的规定和要求,首先检查采购订单的完成情况,看是否都已采购成功并达到了预定的程度;其次在每月末对常用库存耗材进行清点统计,了解库存有无积压以及积压耗材的品种、时间和原因,并对挤压的原因进行分析。对于各科室特别订购的耗材,我院计划员在登记入订单时都会注明订购科室,所以对此类耗材都能有效地通知订购科室及时出库,做到特定物品零库存[5,6]。

2.4 处理阶段(Act)

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最后一步,也是下个循环的关键一步。处理阶段是对前一阶段的缺憾、不足进行弥补。当计划、执行、检查过程中的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时,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针对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因为每个步骤都有专人负责,所以能迅速地找出原因,发现问题后也能及时修正计划,提出整改措施,包括软件的修改。

3 PDCA循环法应用于耗材库房管理的优越性

(1)连贯性。

四个阶段不能少,先后次序不能变。PDCA循环法的四个阶段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程序,缺一不可,而且必须循序渐进,只能一个步骤完了才开始下一个步骤。如此循环能带动整个管理机制的一体化,每一步骤清晰可见,即相对独立又互相连贯,提高了库房管理的整体质量。

(2)整体性。

PDCA循环法中的上一级的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循环的根据;下一级的管理循环又是上一级管理成果的保证。因此每一级都要在“高度负责”的基础上来推动循环向前进。

(3)前进性。

PDCA循环法是循序渐进和不断提高的,按螺旋上升形式连续进行,其每一次转动都有新的内容和目标,并且向前推进一大步。整个循环的关键在于用标准化、制度化的方法来巩固成果,避免犯重复性错误。

PDCA循环法在库房管理中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能有效地提高库房的管理质量,能使物资流通时间明显的缩短,使库存积压有效地减少,降低了医院的成本,提高了医院资金使用效益。因此我们相信PDCA循环法在库房管理中能起着相当大的作用的。

摘要: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其应用于医院耗材管理,用以规范医院耗材库房管理,做到计划采购,保障供应,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和损失,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益。

关键词:医用耗材,PDCA循环,库房管理

参考文献

[1]陈文捷.关于加强医院库存管理的思考[J].医院商学院,2006,(25):36-38.

[2]于春华,汤黎明.PDCA应用于库房管理的尝试[J].医疗设备信息,2001,(16):47-48.

[3]姜忠.PDCA循环与医院管理[J].苏州医学学院学报,1998,(18):329.

[4]陈薇薇,许锋.浅谈PDCA循环在医疗设备采购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8,(12):69-71.

[5]王会宇.试论PDCA循环法在采购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0,(8):6-7.

刍议医院库房企业化管理 篇3

关键词:医院;库房;企业化管理

一、医院库房的企业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企业化管理的必要性。(1)提高医院竞争力。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医院竞争力,提高医院的运转效率。企业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将企业化改革引入医院管理后,可以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帮助医院明确目标市场,做好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提高医院的管理能力。引入企业的成本核算,实行目标管理方案,量化管理,从而帮助医院控制成本支出,并且这种管理方式,运用到各层级的科室管理体制中,可以促进科室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2)提高医院生存力。医院得以生存是得益于医院以患者为中心。企业管理方法的引入可以帮助医院明确患者与医疗的关系,促使医院遵循医疗卫生自身发展规律的同时,最大限度的符合市场规律,面对新医改带来的挑战适应变革。体现以患者满意度为衡量的医院管理效果标准,更可以用一流的服务,取得社会和患者的认可。企业管理的引入更伴随着各种管理标准和质量控制手段的引入,可以提高医院的竞争力。总体而言,卫生行业呈现出改革力度小、起步晚、进展缓慢的特殊性,国有企业也曾出现过当前医疗机构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卫生厅管得过多,医院没有自主权,政府对医院补偿不足,又没有相应的政策让社会资金进入;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老百姓有意见,但是在供需双方又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卫生服务中成本管理不规范,致使效率与效益普遍偏低。同时,医院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对管理队伍进行建设;老百姓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长及对医院的要求不断提高。

综合以上原因可以得出,医院改革是适应发展形势,保证其生存与发展道路更加通畅的重要对策之一,因此,医院要学习国企改革成熟经验,向企业运作化道路转变,医院改革势在必行。

(二)企业化管理的可行性。在深化改革的今天,医院作为附带一定福利性质的公益事业,其性质与企业运作机制在市场经济机制中也存在诸多相同点。主要表现为医院也需考虑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经济效益,对投入与产出要进行分析。医院作为差额拨款单位,其资金缺口除政府补偿外,还需要以独立经营活动进行填补。虽然在本质上,这种经济活动是不营利的,但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心中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根深蒂固,医院在管理水平与效率上必须保持稳定水平。如何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并且持续稳定的取得发展,需要医院不断加强成本核算,对资金运作流程深入学习,以实现用最低成本获取更大的效益。同时,要对市场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广告等宣传方法,树立企业良好形象,以实现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权。国有企业的基本管理理论是通用的,行业之间并不存在局限性,因此,也可以参照国有企业管理方式运用到医院管理过程中来。

二、医院库房企业化管理的实施方案

(一)设置相应管理机构。医院可通过建立内部经营实体,针对实体进行下管一级的策略,实体内部进行独立核算,盈亏自负,并由医院审计科、财务部门、质量控制部门进行联合监督。

(二)构建实体概念。把医院除中西药外的库房转入实体,包括五金库、器械卫生材料库、办公用品库和一些清算库存物资等。

(三)建设新式物资流通道。医院把各科室构建为一个个实体后,从根本上去除了以购买代替支付的方法,所有物资的采购从财务部直接结算转向各科室分别领取,医院变成“百货超市”一样的出货模式,建设了一个新式的物资流通通道。各科室都得先让财务开据四联单后才能领取物资,接着才可以到库房去领取各自所需要的物资,库房都应该依照出库单才可以进行发放,与此同时到月底的时候把每一科的领取物资的真实数目一层层上报至质控科-财务科,最后由审计科给物价实行严格的审计后由财务科依据实际消耗跟实体实行严格的结算。与此同时审计科还应该对每个科室的经济收益实施严密的收益审计,坚持“以收定支”原则,以实现各个实体的支出受到管控。

(四)引入了独立的外部审计,全面的增大监督。在独立外部审计引入下,任何人的“搭便车”行径都将会直接地影响其他人以及本人的利益,与此同时,每个人的行为都能被他人所监督,在本人不断努力进步的同时,他人越来越难有偷闲的空隙,同时团队的生产率便自然的增大了,要素的报酬与监控者的剩余也将会不断地增大。当然了,无论在任何的一种体制下,对成员实行不可缺少的职业伦理道德的教育以及引导都绝对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三、实施效果分析

医院库房实施了企业化管理之后,财务部门的管理比原先更加主动,医院库房工作流程中从计划、采购到流通结算的每一步骤都和管理人员的薪酬水平、个人福利紧密相连、医院库房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以及精细程度都已经有了明显的增大,同时医院的经济收益也有了非常明显提高。这是医院后勤部门实行改革的一个非常积极并有效的方式,同时也是增大医院的综合收益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式。

(1)企业化管理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医院雇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管理人员能够更细致地去分析、调查市场需求,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水平,使临床工作做得更加尽善尽美。除此之外,计划管理取得了显著地宏观管理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浪费行为的出现,保证了医院的自身利益。(2)在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后勤部的工作质量,部门员工主动的服务意识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加强,从而使临床的应急能力有了大大都提升,另一方面,因为物资在临床使用前均属于实体所有,再按各科室需求派发物资,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医疗成本,同时也方便了各科室核算工作的进行。(3)后勤人员的观念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后勤员工渐渐树立了危机意识,消除了之前后勤的散漫的不良之风,提高员工投入工作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后勤的人事部门对制度的完善和管理方法的改进,同时之前的物品购买领域中所发生的浪费、转移等行为也得到了极大地扼制。

任何管理体制的变革都需要不断地发现漏洞、及时完善,在对医院库存企业化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变革。以下的问题需要引起管理人员的注意:(1)加大监督力度,做好财审工作,实时监督各项经济支出,对物资的价格、质量上都严格把关;同时,做好库存盘点工作,准确测算库存物资,大力遏制、打击变相转移国有资产的行为,防止医院不必要的财务支出。(2)妥善处理医院内各科室间、医院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健全医院内部的绩效考核以及监督管理机制,在法律法规以及医院规章的基础上全面兼顾各个环节的相关利益,在保证医院自身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更合理地以企业化管理形式完善医院库房管理,从而更好地相应医院整改的号召,使医院实现长远稳定发展。(3)完善建设物资流动通道,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撞车还有彼此间的推销诱惑等现象的影响而使得临床工作没办法顺利的按照常规进行开展。

参考文献:

[1] 陈国团.经营之道—医院企业化管理[M]. 台湾:新文京开发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278.

[2] 杜金香.加入世贸组织后医院发展策略问题研究[M].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156.

[3] 杨宁,王倩.浅谈手术室一次性无菌库房管理[c]. 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2011:1716-1717

医院科室库房管理制度 篇4

医院食堂、配电房、库房消防安全制度

一、食堂消防安全制度

1、使用天然气时,应随时注意防止火灾;

2、严格执行五不准:不准使用明火;不准吸烟;不准点无罩灯具;不准乱接电源;不准易燃易爆品混入;不准无关人员出入操作间;

3、餐厅内应设有消防器材,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4、坚持日检、抽检等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火险隐患及时做出整改;

5、发现火警、火险时,应及时扑救,并立即上报医院,根据情况再报“119”;

6、发现火灾后,要保护好现场,院有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查清起火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二、配电房及发电机房消防安全制度

1、配电房及发电机房禁止烟火;

2、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使用明火;不准吸烟;不准点无罩灯具;不准乱接电源;不准易燃易爆品混入;不准无关人员出入;

3、人员离房后,应关好房门;

4、房内应设置器材,并保证消防通道畅通;

5、坚持日检、抽检等工作,对检查中发现明火险隐患,及时做出整改;

6、发现火警,火险时,应及时扑救,并立即上报医院,根据情况再报“119”;

7、发生火灾后,要保护好现场,院有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查清起火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三、库房消防安全制度

1、库房一律不许私自使用明火;

2、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使用明火;不准吸烟;不准点无罩灯具;不准乱接电源;不准易燃易爆品混入;不准无关人员出入;

3、人员离库时,应做到关闭电源,关好门窗;

4、在设有消防器材的地带及消防通道安全出口,严禁堆放物品,保证畅通;

5、坚持日检、抽检等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火险隐患,及时做出整改计划,迅速整改;

6、发现火警、火险时,应及时扑救,并立即上报医院,根据情况再报“119”;

7、发生火灾后,要保护好现场,院有关部门迅速组织人员,查清起火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医院临床科室6S管理制度》 篇5

各临床科室:

为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优化临床科室工作环境,提升医院对外形象,促进全体员工科学高效工作,结合临床科室实际,经院领导研究决定,制定本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

荣成市人民医院

临床科室6S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临床科室工作环境,理顺现场秩序,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安全保障,提升对外形象,制定该6S管理制度。

一、6S管理目的通过整理整顿办公物品,清扫清洁办公场所等行动,促进办公环境、工作效率、对外形象、安全质量等持续提升。

二、6S管理内容

6S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ECURITY)。

1.整理:对办公区、休息室的所有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为必要物品和非必要物品、常用物品和非常用物品、一般物品和贵重物品等。

2.整顿:对非必要物品果断丢弃,对必要物品、常用物品和贵重物品要妥善保存,放置整齐、加以标识,做到随用随取,减少寻找时间,使得秩序井然,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3.清扫:对办公区域、办公设施、休息室定期进行清扫、清洗,保持干净整洁。

4.清洁:维护整理、整顿、清扫后的整洁美观状态。

5.素养:养成良好习惯,将上述四项内容持之以恒、不折不扣地执行下去。

6.安全:时刻树立安全意识,建立安全工作规范。

三、医生办公室(休息室)6S管理规定

通过明确责任部门,划分责任区域,严格操作规范及相关管理规定,逐步建立起责任明确、内容全面、严格规范的6S管理体系。

1.责任部门:成立临床6S管理小组

组长:董凯

副组长:梁培明

组员:孙志军、刘文明、连俊杰、王君、毕见涛、钟爱明

负责医院临床科室办公区域6S管理的推动工作,并且对6S管理开展情况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评比、奖罚和公布。

2.责任区域

责任区域按科室进行划分,科室管理范围即为责任区域。各科室责任区域可分为个人责任区、多人责任区和公共责任区三部分。个人责任区包括主任办公室以及其他人员办公桌区域,主要指个人的桌面、抽屉、电脑、资料、文件夹等,每个人均有责任做好个人责任区的6S工作。多人责任区包括医生办公室(值班室)、医生休息室(不含地面),多人责任区由科主任安排科室人员轮流管理。

3.操作规范

j各责任区内物品需在规定位置摆放,使用需符合操作规程。

每天下班之前,须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办公区域、休息室。个人桌面允许摆放的物品包括电脑、电话、文件夹、资料盒(框),其它物品一律不得保留;室内其他物品要保持清洁、无脏污;切断不用电器电源。文件柜内物品摆放需按次序进行,各种资料需标明名称分类摆放。

k个人抽屉应每星期整理一次,对于用不到的东西,应从抽屉里清理出去;上级文件、报刊等不便于整理的资料要指定存放区域分类摆放,定期处理。

l椅子需摆放整齐,不得将衣物等挂在椅背上。

④与工作无关的个人物品必须放置到抽屉里,如饭盒、雨具等。

⑤必须佩带胸卡,胸卡要保证干净,不得污面。

⑥办公室地面及窗台,视实际可利用空间摆放绿色植物。

4.张贴规定

各科室张贴的通知、宣传、简介等,需报医院宣传科统一设计,按统一标准规范张贴。

5.禁烟规定

我院为无烟医院,所有员工要严格遵守无烟医院相关规定。任何人发现吸烟行为及时制止,发现烟蒂及时清理。

6.礼仪规定

j有电话铃声响起、客人来访时,要及时接听、接待,接听电话及接待客人时应使用礼貌用语,大方得体。

k注意仪表与形象,做到着装整齐,梳妆适宜,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

具体规范参照医院《员工文明行为及语言规范手册》执行。

四、6S检查考核

为保证6S管理在各临床科室得到不折不扣执行,院6S管理小组将定期检查和临时抽查,监督各科室6S管理规定执行情况,对于检查出来的问题,各科室要在3天之内进行整改。6S管理小组要在每月25日前检查完毕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形式于28日前报院领导,检查结果与科室综合目标考核挂钩。

附件:临床科室6S管理考核标准

临床科室6S管理考核标准

科室:

日期:

****年**月**日

项目

考核内容

分值

扣分标准

扣分

责任人

医生办公室(值班室)

1、医生办公室、值班室、会议区要求保持干净、整齐、规范、统一,物品摆放有序、干净整洁。

2、医用标识按要求挂放、张贴。

3、值班室悬挂统一的科室公开栏看板(医院统一制作),考勤表、各类通知、常用文件统一按指定标示悬挂公开。

4、科室管理资料、上级文件等文档类资料全部分类入盒,并整齐码放在文件柜中,做到按要求更新。

5、不准悬挂张贴与医疗无关的字画和其他物品。

6、会议桌只许整齐摆放医学及科室管理类资料,不准堆放其他杂物。

7、地面、墙面、学习看板、台面、桌面干净无尘。

8、会议桌如果设水晶板,水晶板下压置资料要整齐有序,不得压置与科室管理无关的内容。

9、洗手池要保持干净卫生,周边区域按照手卫生管理规定管理到位。

10、草本类植物要保持生机旺盛,不得堆积或空置花盆。

一处做不到或不符合要求扣3分

个人办公区

1、个人物品要按统一标准摆放,整齐有序。

2、各个电脑摆放成行成列,位置适中,及时清洁办公桌面,不得随意放置与工作无关的杂物。

3、电脑屏幕定期整理,保持干净清新桌面,不得在电脑中乱拷东西,除允许外不能插U盘和移动硬盘。

4、办公桌玻璃板或水晶板下不得压置与工作无关的画片、照片及非每日使用的资料、文件、通知等纸张,保持桌面的清洁。

5、文件框允许摆放少量医学书籍和病历资料,但必须整齐有序。

6、病历书写结束后及时将病历放入病历夹中。

7、工作期间白大褂整洁得体、佩戴胸卡。

8、不吸烟、不喝酒,个人区域内不得出现烟头。

9、不得出现长明灯、长开电脑现象。

10、接打电话、与人交流讲文明,讲礼貌,不得出现不文明现象。

一处做不到或不符合要求扣3分

医生休息室

1、被褥叠放整齐,床面干净。

2、门后统一挂衣物,不得将衣物随意挂放。

3、保持桌面、台面、地面干净,无烟头,不堆放杂物,垃圾及时清理。

4、电话、电视定期擦拭,表面无污渍。

5、个人物品一律放入更衣柜内。

一处做不到或不符合要求扣2-4分

主任办公室

1、物品摆放有序、干净整洁。

2、保持桌面、台面、地面干净,无烟头,不堆放杂物,垃圾及时清理。

3、各种文件盒标识齐全,并整齐码放在文件柜中,做到按要求更新。

4、电脑、电话定期擦拭,表面无污渍。

5、个人物品一律放入文件柜内。

一处做不到或不符合要求扣2-4分

END

医院科室消毒隔离制度 篇6

2.根据各房间的功能、大小等特点,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确定消毒时间,同时要做好消毒效果的监测。

3.无菌区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无菌规则,室内门窗及无菌柜要洁净无尘,每天上班后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物体表面和地面,然后空气消毒,定期做空气培养,记录监测结果。

4.灭菌合格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

5.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洗消毒,分区存放。

6.洗涤间工作完毕后,将洗涤池内外刷洗干净,清理滤水杂物,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池内外,地面及近地墙面。

医院科室库房管理制度 篇7

近年来,随着医疗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水平(尤其是无线网络和二维条码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各种新的要求。虽然国内大部分医院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药品及医用耗材供应管理部门、临床部门的部分工作正从手工管理向计算机管理方式转变,但由于大多数医院未采用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现有系统在数据信息的及时自动采集和有效识别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而初步推行医院耗材信息化管理(主要是应用条码技术)后,能完善现有的医用耗材管理体系,减少医院库房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和出错率,使医院库房的存储实现“零库存”或保持在合理的“临界库存”以内。广泛深入地应用该技术后,能使库房管理员及时了解库房各耗材的数量、供应商信息的变化等;耗材出库后还可实时追踪信息。全院信息化建设最终完成后,通过以无线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平台,将能追溯耗材从供应商到使用患者的整个周期。

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医用耗材管理体系,先期需要经过深入研究国内外医院信息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各医院实际,使医用耗材管理从简单的采购发放转到高效安全的科学管理上来。

1 医院信息化建设概述

1.1 目前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国内医院信息化发展主要经历了单机应用、部门局域网、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直至远程医疗这几个阶段[1]。经济发达地区医院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这些医院在信息化方面投资规模都比较大,所采用的信息系统完善程度较高,且相关人员的学历和受培训程度都较高。而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比较简单,技术水平也受到限制,一般应用于门诊收费及药房管理上。

1.2 与国外的差距

(1)投资规模差距明显。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起步虽然较早,但是发展速度有限,这其中资金问题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我国医院在信息技术上投入规模与国外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投入占利润总值的比例低和绝对值不高。

(2)技术人员比例差距明显。我国信息化部门全职人员多为3~10 人,77%的医院IT人员编制在10人以下,而美国80%的医院IT人员编制在10 人以上;我国没有一家信息化全职人员超过50 人的医院,而美国信息化全职人员超过50 人的医院占31%[2]。

1.3信息化工作可归纳为“建、管、用”3个方面内容

信息化工作即信息技术建设、信息化管理、信息资源利用这3 个主要任务。其中,信息化管理系统主要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即利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为医院收费中心和各种业务管理提供全面的支撑和服务的信息系统[3]。

1.4 信息化动机分析

(1)高效医院管理的需要。由一些大型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成果可见,医院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2)技术的发展导致医院管理的革命。目前在国内,先进的硬件、软件平台和一些最新信息技术开始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并被使用。从未来采用IT技术的趋势来看,数据安全技术、高速以太网技术、条码技术、无线网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这5 个方面将得到蓬勃发展[4]。

(3)此外,全球化趋势、国际间协作、政府态度如政策和投入的支持也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机。

1.5 物资与设备管理系统分析

(1)物资与设备管理的需求。建立对医院业务及一切活动所需要的物资、低值易耗品、仪器设备的计划采购、库存供应管理、设备管理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并采用分库管理模式。

(2)物资与设备的管理属性分析。管理属性主要分为医用耗材和仪器设备2 个方面。其中,医用耗材主要进行消耗处理管理,包括购置计划、入/出库管理等。仪器设备由于具有长期耐用的属性,除以上管理内容外还要管理每一台设备的使用情况(含折旧)。

根据以上2 个方面分类,物资与设备需建立统一的物资、设备分类编码,并尽可能向上兼容。

1.6 物资管理事务流程优化

物资管理系统应有如下基本管理功能:入库事务、出库事务、库存管理、查询(必须具备综合查询功能)、系统维护(每个系统必备的功能)等[5]。

目前,国内尚未实施信息化的医院,其医用耗材库房入库流程主要是对照标准格式的送货单,进行手工验收及入库,工作量大,效率及准确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信息化初步完成后,可进行扫描二维码入库,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尤其介入放射高值耗材及手术室专购耗材,验收量较大,而实际使用量较少,重复工作多(可能包括对未使用的耗材进行多次重复验收),有效工作量比例较低。另外,耗材使用后需要入库录入的项目较多,除耗材的基本信息(包括供应商、品名、数量)外,还需录入患者的手术信息(包括姓名、住院号、床号等)。在这些医院,信息化初步完成后,手术耗材使用单将与已用耗材的二维码一并返回库房,随后也进行二维码扫描入库,对应的患者入院及手术信息可直接调用医院系统内已有的数据,一并录入。

1.7 采购及出库管理事务优化

采购及出库事务的基本流程是[6]:制订采购单→修改审核后入库→加库存同时生成入库明细。相应的发票送财务处→各科室申请请领单→修改审核后。出库减库存→同时生成相应的出库明细。并记相应的账在该科室名下。

目前,国内尚未实施信息化的医院,其科室申购的主要方式为:科室负责人制订纸质申购计划递交库房,再由库房定时汇总上交采购组。这种方式的申购计划较零散,纸质计划保存不便,且申购进程中各科室增减计划也存在流程复杂的问题。另外,还可能存在各科室申购计划格式不统一、不规范,例如:品名不统一、规格填写不完整、使用的计量单位不统一、指定的品牌不准确等问题。

由此可能造成的后果是:耗材采购不符合科室需求;供应商发送错误;采购组接到库房计划后,手工给供应商发送邮件,工作量大等。

在这些医院,信息化进程完成后,科室可在医院系统内查询到耗材品名、品牌、规格等信息,直接在线申报计划,准确快速,且可以在线实时查询到货情况。采购组方面,在系统内确认计划后,系统可自动给供应商批量发送邮件,大大减少了工作量,且计划发送记录可查询。

在统计方面,临床可查询和统计本科室的多次计划,由此为控制科室成本提供数据支持。采购组可按分析需求、品类、供应商分类统计计划总量,并自动生成统计报表,无需再手工进行统计工作。

1.8 建立大型设备台账

这是医院重要的技术支撑之一,主要包括[7]:

(1)单独设账与主索引关键字。如可查询到固定资产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规格、价格、供应商、入库时间等)、安放科室及折旧信息等。

(2)大型设备的经济管理和技术管理并行。目前国内各医院在大型设备的技术管理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院内各工程师的维修管理记录较为独立,有相关统一系统的医院较少。

(3)设备折旧与设备利用率。目前国内各医院在统计设备利用率方面较为空白。而根据设备利用率这一数据基础,可将使用率较低的科室资产转移到该设备配置不足的科室,达到全院范围内设备的有效使用。

(4)设备(仪器)计量、校验及医疗质量管理。通过以上几点管理优化,最终可达到医疗质量管理模式的优化,为医院发展奠定基础。

2 优化医院医用耗材库房管理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

2.1 目前国内医疗服务情况

2014 年1 至10 月,全国医院总诊疗人次23.8亿人次,同比提高8.9%;出院人数12 233.8 万人,同比提高10.6%[8]。由此可以看出,医疗业务正处于不断增长的时期,医用耗材的数量也越来越可观,同时对医用耗材库房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各医院的医用耗材库房为了给临床科室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刻不容缓。

2.2 信息化要点

(1)领导重视、管理先行。以流程梳理为先导、再进行整体规划和具体选型实施。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为临床科室服务意识的长期培养。(2)培养人人参与的热情,这是顺利实施规划的前提。当系统相继上线后,逐渐做到信息充分共享,并促进系统易用性和简便性的统一。

2.3 问题预估

要警惕“信息化万能”的不正确认识,注重合理需求与非理性需求的鉴别与解释,例如认为医院信息化系统是一个自动化系统,不需要人力维护运行的想法就是脱离实际的。做好信息化程序的高低不总是与投入成正比的心理准备,并随时面对信息化建设越来越高的要求。在医院管理方面,向高端、全面精细化管理发展,也是今后一段时间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方向。要认识到更新医院的管理信息系统在其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仍然是项耗费人力财力的任务,会消耗大量的资源。

2.4 医用耗材库房信息化常见的一般进程规划

表1 为医用耗材库房信息化常见的一般进程规划项目进度表。一般经过前期的调研、探讨、思考和策划后,各方可对信息化项目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

在技术方案上达成统一的意见后,即可形成初步方案;在软件提供方设计好耗材的二维码入库接口后,可选定一定数量的供应商进行试运行,对材料(先期一般进行高值耗材或手术室专购品的试点)进行扫描二维码入库,并随时准备好进行系统问题的发现与解决,由此将可信息化项目推进至实质性实施阶段。

进入实质实施阶段后,下一步的任务是确定后续的具体实施模式:一般由临床提出要求,院内的主导实施部门汇总意见,提出期望,软件提供商按此设计后续进程,并由主导实施部门验收和不断提出改进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发挥各家所长、优势互补和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对项目实施中各参与方的参与方式和责任形成各自的准确定位。试点运行完成后,即可对已完成规划的后续内容、步骤、任务等进行实施,即解决试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后,进行全面推广。

3 结语

医用耗材管理作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医院的技术经济效益。加强耗材管理对提高院内资源管理水平、降低医疗成本及加快资金的周转具有重要意义,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医院信息化完成后,在耗材管理上可实现合理的临界库存,使仓库管理从传统的仓储模式转变为现代物流模式[9]。另外,各院还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各种前瞻性方案,秉承创新与发展这一医院管理的理念,完成信息化建设。

摘要:目的:为了完善现有的医用耗材管理体系,探索出医院医用耗材库房的优化管理方法及模式,以方便库房管理人员的工作。方法:通过研究国内外医院耗材管理的先进经验,从物资与设备的属性管理、物资事务流程管理、采购事务管理等方面,探索逐步推进医院信息化的步骤。结果:通过探索发现,推行信息化后,医院的医用耗材管理在全面化、高效化、科学化的系统管理方面有显著成效。结论: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医用耗材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是医用耗材库房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之一。

关键词:医用耗材,库房管理,医院管理,医院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徐红彦,陈乃俊.医用耗材库房信息化管理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2,20(4):117-118.

[2]张文静,钟胜,吴晓东.医院内部物流配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及库房主动式管理模式探讨[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3,19(3):33-37.

[3]陈京民.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95-96.

[4]谭坤.手术室物品的计算机全程管理方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1):69.

[5]王定珠.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布局与谋略[EB/OL].(2013-02-01)[2015-06-01].http://www.doc88.com/p1837440-43572.html.

[6]刘丽华.医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问题与策略[EB/OL].(2010-10-30)[2015-06-01].http://www.doc88.com/p-95527727735.html.

[7]金蓓,程述森,石应康,等.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器械综合管控策略[J].现代仪器,2011,17(1):25-26.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1-10月全国医疗服务情况[EB/OL].(2014-12-24)[2015-06-01].http://www.nhfpc.gov.cn/mohwsbwstjxxzx/s7967/201412/f59032299d624019ad2edbdd44c4007f.shtml.

医院科室库房管理制度 篇8

【关键词】精细绩效管理;医院科室;分配制度;工作量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越来越需要医疗卫生事业,医院中的各种缺点也都逐渐显露了出来,原本的工作管理制度很难对医院管理需要进行满足,难以兼顾效率和公平,并且难以对部门科室的价值进行体现。因此,也很难将其积极性调动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医院就需要深化改革其精细绩效管理与医院科室分配制度。

一、早期传统医院绩效体系的弊端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4个部分是现有的医院薪酬体系的主要内容。医院可以以职权和工作需要为依据设置岗位,其相关部门科室有聘任的相关人员组成。一般薪酬分配的主要内容就是岗位工资,可以以工作和出勤内容为依据进行绩效工作的分配,以临时性或特殊岗位需要为依据对各种津贴进行分配,并对一些必要的生活福利进行发放。

早期传统所使用的医院分配制度过于陈旧,在这一制度中是以岗位工资和奖金分配组成各科室人员的工资收入,其中由提成比例和收支差额相乘对奖金进行确认。这种分配模式是早期医院的产物,其过去在对劳动报酬进行调节,对成本进管控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着医疗事业以及社会的发展,在医院管理的过程中新的要求逐渐出现,早期传统的分配体系难以对新形势的需要进行满足,因此逐渐可以看出其弊端。首先,在大环境下,早期传统的分配体系没有足够的社会效益;其次,分配体系将工作价值和经济价值混为一谈,很难将工作业绩在分配中进行体现,更加无法将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出来。并且由于医院的性质较为特殊,因此必须存在政策性亏损科室,这些科室没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却具有较大的劳动量,因此会造成不公平的收入分配。

早期传统的绩效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就是分配,其中的价值偏差十分明显,其对经济利益过于追求,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与此同时医院内部也存在不平衡。所以,需要进行绩效管理体系的深化改革和创新,保证其有效、操作性强且与医院特点相符合。

二、医院科室精细绩效改革措施

精细化管理体系需要以工作量、实现贡献为主,质量、效益和效率等为依据,将考评的标准和规则建立起来,并促使其动态化和体系化,将分配的标准设置为上述三元分配机构涉及的评价指标量精细化,以工作量为重点对各项指标所占的比例进行调整,其中占据比例最大的应该是工作量,从而对各部门科室工作人员起到激励作用,对其工作绩效进行提升。

1.对医院发展目标进行确认

建立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就是绩效管理体系,在一定区域社会中医院承担的功能就决定了其发展目标,但其自身的各种条件会对其发展产生限制。作为一个动态的体系,医院的发展目标并不是一尘不变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会对绩效管理体系具体数值的变化产生直接的影响。

2.构建以工作量为中心的医院科室精细绩效模式

围绕着发展目标,对绩效管理模型进行建设,需要保证其可行且实际。具象化的绩效管理实现路径、明确目标、总体思路和整体概念的体现和结果就是绩效管理模型。工作量为主的重要指标和关键要素如服务数量、服务质量、服务成本、医疗安全管理、质量控制、科教管理、医保物价、院感防控、岗位管理、服务对象满意度是绩效管理模型的主要内容,需要分析其相关性,并以不同科室和部门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其考核表的制定。

在评分标准进行确认后,需要对其进行精细化和量化处理,将具体的科室考核方案制定出来。以不同科室的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其进行分组,以其参与活动情况、科研成果、值班时段、职务设置、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出勤情况、工作时间为依据,对其进行评分,将科室内部二次分配建立起来。除此之外,还需要以医院工作具体情况和需要为依据,灵活的调整评分因素,从而转移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进而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性作用,激发其工作的热情。

3.进行良好的沟通,应用考评结果

在对考核实施之后需要应用好考评结果,并将沟通工作做好。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反馈和沟通是其开展的前提,也是主要的绩效管理动态过程的手段,其与静态管理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能够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实现。

三、结语

本文就精细绩效管理与医院科室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早期传统医院绩效体系的弊端,随后提出了医院科室精细绩效改革措施。通过措施的实行,确保医院科室精细绩效改革能够成功,将精细绩效改革的中心设定为工作量,从而在医院的工资绩效等分配的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进而将各部门和科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出来,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更加努力认真,能够对医院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宇明,董琳,叶舟,谭忠,罗红斌,郑豫珍,林智杰,付海澄,洪素华,岳江涛.基于医院战略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数字医学,2014,05:24-28.

[2]汪丹梅,刘立善,奚晓鸣,高一红,徐磊.基于绩效管理的医院成本核算方法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26-129.

[3]谢世堂,尹金淑,张梦平,柴冬丽,张桂芬,赵亮,孙凯洁,杨方其,谢朋呈,申悦,周海迎.北京市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分配现状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15,04:12-15.

[4]赵明,罗莉,邓然,王晖,许岩,岑珏,郭永瑾,陈建平,曹建文.上海市级公立医院内部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参与者评价[J].中国医院,2015,09:8-10.

医院科室的规章制度 篇9

1、检验单山医师逐项填写,要求字迹清楚,目的明确。急诊检验单上注明“急”字。

2、收标本时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标本不符合要求,应重新采集。对不能立即检验的标木,要妥善保管。普通检验,一般应于当天下班前发出报告。急诊检验标本随时做完随时发出报告。

3、要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作好登记,签名后发出报告。检验结果与临床不符合或可疑时,主动与临床科联系,重新检查。发现检查目的以外的阳性结果应主动报告。院外检验报告,应由主任审签。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的探讨 篇10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由于医疗服务项目成本复杂,医院各科室之间联系密切,综合性强,需要各部门分工协作,共同配合。划小成本核算单位,是促进成本核算与管理的关键,为此,应建立成本核算管理体系和相应配套的核算管理规章制度,在规范相关制度的基础上,重点组织实施医院质量控制考核中心和经济成本核算控制中心的运作。

一、明确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原则

(一)经济原则。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再发生的成本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

(二)因地制宜原则。确定适合特定医院的成本管理核算模式,适用所有医院的成本控制模式是不存在的。

(三)全员参与原则。要求全体员工了解医院成本核算的原则方法,养成控制成本的愿望和意识。

二、成本核算管理体制的划分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管理体制分两种:一种是一级核算管理体制,即把全院的成本核算工作集中在医院的财会部门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以医院为核算单位归集与分配费用,计算医院总医疗成本和项目成本以及每门诊人次,每住院床日单位成本;另一种是两级核算管理体制,以科室或班组为基本核算单位归集与分配费用,计算各科室、班组的医疗项目总成本,由科室或班组设立专职或兼职成本核算员负责,为二级核算管理。

两级核算管理体制即科室成本核算管理是将全院按照科室、班组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核算单位,与院外的交换和资金往来均以会计核算凭单为依据;内部科室之间的交换与资金往来以统计传票为依据,避免了纯会计核算的局限性,发挥了统计核算的优势,增强了科室和全体职工的经济意识和管理意识。

三、成本核算内容

(一)成本的分类。按总成本与服务量的关系,一般医疗成本可分为三类。一是变动成本,成本总额的变动与医疗服务量的变动之间成正比关系的叫做变动成本,如手术、治疗中所消耗的医用卫生材料、放射拍片工作中消耗的X光片等。二是固定成本,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医疗服务量的范围内,不随服务量增减而变动的,叫做固定成本,如房屋等固定资产折旧费等。三是混合成本,成本总额虽随医疗服务量的变动而变动,但并不保持正比例的关系,这种兼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性质的成本,叫做混合成本,如某些低值易耗品、取暖制冷费等。为了便于核算和控制成本,必须把混合成本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类。

(二)成本核算的内容。第一类为固定成本,即劳务费、固定资产折旧费、维修费、低值易耗消耗费、资金占用费、行政管理费、取暖制冷费七项。第二类为变动成本,即材料费、水电费、洗涤运杂费三项。将成本按定额分类后实行定额控制,结余或超支均与科室利益挂钩,丢失和损坏要照价赔偿。

四、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摊

医疗服务成本费用的分配原则首先是谁受益谁分配,受益多少,分配多少;其次是成本分配要正确合理,简便易行,避免繁琐复杂。

(一)直接成本费用按基本核算单位归集。将本期所产生的劳务费、固定资产折旧费、低值易耗、资金占用费、取暖制冷费、材料费、水电费等直接成本费用,根据实际发生“凭证”记入分类账和分户账,直接记入到各核算单位。对于辅助科室提供服务时发生的维修费、材料费、洗涤运输费等直接成本费用,可采用“工料结算单”等形式直接记入受益的核算单位。

(二)间接成本费用的分摊。将行政管理费、公共设施折旧费、公益性支出等间接成本费,按全院有收入的核算单位在班人数分摊50%,占有固定资产额的分摊50%的办法,采用“管理费用计算分摊表”计算后,记入各核算单位。

每个计算期末,各核算单位的总成本费用与收入相比,计算出结余或亏损额,并汇总出医院总成本费用额及结余或亏损额。

五、固定资产有偿占用

各核算单位的固定资产一律实行有偿占用,按使用年限提取折旧收回原值,按占用资产金额提取资金占用费和管理费。房屋与建筑物、万元以上的设备、医疗仪器按造价提取大修费。这样促使科室对固定资产科学、合理使用,以提高科室经济效益;反之,科室不爱护、不注意维修和保养,如提前报废,院里仍按原定寿命期限继续收取折旧费和资金占用费,致使科室成本提高,收益减少,承受经济损失。另外还规定,各核算单位的固定资产因保管不善丢失,不论新旧一律按新价赔偿。

六、核算的使用与四定额

(一)定人员编制。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人员编制规定和实际工作量(开放床位、门诊人次),确定各科室人员编制指标,然后再按各科定编人数制定工作数量和经济指标定额。采取定编不定员,按实际人数定工作量的办法,超减定额按比例奖罚。每超一个定编人数,要多完成一人份工作量和收入定额。

(二)定数量指标。在人员定编的基础上,定每人份工作量指标,凡是上级有规定指标的一律按规定计算;上级没有规定的,根据各科室前三年实际工作情况和编制人数,采用历史引申预测法中的加权移动平均数公式,计算出每人工作量定额,即科室每月的工作量定额=每人份工作量定额×当月在班人数。

(三)定经济指标。根据前三年业务收支情况,采取加权移动平均数公式计算出每单位工作量收入定额和收支比例,即每人份收入定额=每个单位工作量收入定额×每人份工作量定额。

(四)定超减奖罚。在“定人员,定数量、定收支”的基础上超定额得奖,完不成任务受罚,直至将效益工资、岗位工资罚完为止。在“三定额”的基础上,人员结构、工作数量、经济指标均予量化,再制定出一个合理的超减定额奖罚比例。其原则是:付出同样的劳动代价,取得同样的劳动报酬。各科室每超一人份工作量和同比例的经济收入,不论实际收入多少,都得到同样数额的奖金。数量与经济所占的比例,临床科数量占60%,经济占40%,而医技科室则相反,数量占40%,经济占60%,按照这种方法计算出各科奖罚比例。在运作中,超额单位工作量有的科室奖励几角钱,而有的科室奖励几元钱,相差几十倍,但是几角钱的奖励同几元钱的奖励其付出的劳动代价相同。另外,经济指标中的固定成本全院统一标准,结余或超支奖罚40%;业务收入定额减去变动成本定额为科室结余(或亏损)定额,超减结余定额奖罚最少3%,最多者为40%,也相差几十倍。这样定出的方案合理可行,科室易接受,而且能调动各科的积极性和竞争能力。

(五)缺陷处罚。即在科室(包括租赁承包科室)出现规定的缺陷处罚项目时,扣罚效益工资和岗位工资,利用经济处罚来加强经济管理,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

在美国、日本一些发达国家,医院的成本核算具体到最低一层的科室、班组或个人,每年根据医院的发展规划及对市场的预测,再分解预算到每一责任中心,年终医院总决算,各责任中心要做具体详细的决算报告,将一年的成本核算完成情况做全面的总结,医院经济核算中心再根据各部门的完成情况做出奖惩的建议报告,将一年的成本核算完成情况做全面的总结,医院经济核算中心再根据各部门的完成情况做出奖惩的建议报告,提请董事会表决。国外同我们最大的区别是他们的医院不经营药品,或者和医药公司合营药店,药品的盈亏独立核算;而我国的医院大都依靠药品养医,医疗服务的收费偏低,财政补贴太少,如果没有占业务收入50%的药品收入,医院难以生存,但药品的核算给医院成本效益核算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药品核算在科室核算的标准和具体方法有多种观点,也是我国医院管理需进一步讨论的课题。

“成本——效益”核算模式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把它嫁接到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中,是医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选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医院管理水平的象征,是医院经济管理发展和探讨的方向。

构建医院财务科室战略性绩效管理 篇11

1. 背景。

某医院财务处岗位设有处长1人,副处长1人,下设会计室、收费处和住院处,岗位涉及40多个,人员涉及100多人,存在一岗多人或一人多岗情况。部门职责主要是医院收费管理、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收费处和住院处大部分人员是收费岗,工作量容易计算,而会计室由于工作内容复杂,管理任务较多,工作量不易衡量,岗位工作性质或难易及标准不同造成横向之间很难对比,而且协同效应明显。对于绩效工资发放,收费处和住院处主要采用工作量形式,而会计室更多采用平均主义。“如果你不能衡量,那么你就不能管理;如果你不能描述,那么你就不能衡量。”相比较,会计室人员的积极性和凝聚力很难调动,没有团队的能动性和强烈的责任感。

1992年卡普兰和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强调建立战略中心型组织,强调清晰描述使命、战略和愿景,强调协同组织,强调对战略实施流程化管理。这些恰好能够解决财务科室绩效管理问题(1)(2)。

2. 财务处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

(1)使命:没有高度的使命感,一个组织就没有灵魂。结合医院财务处的部门职责,确定其使命为:确保会计核算质量,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核心价值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精心服务、用心做事。

(3)愿景:到2026年,成为国内医疗行业内会计基础一流、财务管理绩效一流的医院财务处。

(4)战略:持续夯实会计基础,持续完善内部控制,持续提升财务管理,持续提高会计素质。

(5)服务对象层面:财务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三个群体,一是患者及家属,二是医院领导和内部各科室,三是主管局、财政局、统计局、审计局等相关上级单位。确定为:提供优质的财务服务,成为优秀的财务科室,成为经济管理的核心。

(6)财务层面:扩大财务收入来源,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7)内部业务流程: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改进成本核算、规范内部控制。

(8)学习与成长层面:包括建设高素质的财务团队、建立关键岗位人才梯队、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绩效导向的激励机制、促进部门整体协调一致(见表1)。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医院年度工作任务及绩效考核目标,依据战略地图中的15个目标确定了31个指标,并设定目标值,形成了医院财务处平衡计分卡(见表2)。

3.班组战略地图与平衡计分卡。

各班组根据财务处战略地图的目标确定自己的指标。如住院处确定了18个指标(表3),会计室确定了28个指标(表4),并设定目标值,形成了班组的平衡计分卡。

4. 个人平衡计分卡。

在财务处和班组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按照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和岗位职责设置个人平衡计分卡。其中:财务处长要对财务处平衡计分卡的全部目标和指标负责,基本承接了所有绩效指标,而一般员工则根据实际分工情况,单独承接或共同承接班组的目标和指标。下面以财务处处长和事前审核岗举例说明个人平衡计分卡。

二、构建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战略性绩效管理制度

1. 绩效评价体系。

(1)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指评价谁。根据财务处组织设置,将评价的对象分为部门和员工两类。其中:部门分为财务处和班组,班组包括会计室、住院处和收费处;员工细分为科室领导、班组长和普通员工,具体到个人。

(2)评价内容。评价内容指评价什么。根据财务科室的使命、核心价值观、愿景和战略,构建了部门平衡计分卡和个人平衡计分卡,包括对财务、服务对象、内部业务流程和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的评价。其中:部门平衡计分卡中的绩效目标、指标和目标值分别根据财务处和班组的职责通过承接、分解和补充市医院管理局和医院绩效目标和经营风险评价指标来确定;个人平衡计分卡中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体系的设置则在个人具体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承接、分解和补充财务处和班组绩效目标。部门和个人的绩效目标、评价指标、目标值、指标权重以及行动方案由财务处全体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共同产生,并请院领导、财务处领导和年资会计组成专家采用德菲尔法筛选、确定,最后再由财务处全体员工共同认可。通过反复的绩效指标体系的讨论确认,使全体员工能够清楚地诠释战略和绩效目标,明确为什么干、干什么、怎么干。

(3)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指谁来评价。绩效指标体系涉及多维指标,需由熟悉指标相关内容和实际绩效的人来评价才能客观的反映真实的绩效情况。评价主体包括外部评价主体和内部评价主体。其中,外部评价主体包括患者、其他科室领导或直接接触人员(如报销员)、主管领导等利益相关者。内部评价主体包括直接领导、同事和下游岗位,如:事前审核的外部评价主体主要是各科室报销员,内部评价主体主要是出纳、制单、事后审核、稽查、班组长和分管处长。在评价周期结束前,如果遇到上级调整绩效目标、或出现平衡计分卡上没有的其他工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将其纳入到绩效评价量表中进行相应设置。

(4)评价周期。评价周期指多长时间评价一次,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如欠费率等指标按月评价,继续教育合格率等指标按年评价。

(5)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怎么衡量指标。评价方法要直接简便有效,利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形成指标体系,具体的指标则按可行性、有效性原则具体来衡量指标。例如权重比较大的会计基础工作完成情况按照各岗位涉及的会计基础规范设置考核点,每月进行稽核,对于稽核不合格的考核点进行相应的扣分。

(6)结果应用。结果应用是调动员工和组织绩效的指挥棒。财务处绩效考核结果直接运用于每月的绩效奖励,月度累积绩效作为年度评优的依据,取代了以往印象和关系评优的形式。另外,绩效考核结果还运用于人才梯队建设和培训开发等方面。

2. 绩效管理步骤。

绩效管理不同于绩效评价,它包括了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评价和绩效反馈四个步骤,四个步骤又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模式。

(1)绩效计划。各层级、各岗位平衡计分卡在每年的一月按照上年的绩效执行情况和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内容变动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每个人对绩效的目标、指标、目标值、权重和行动方案发表充分的意见,在广泛认可的情况下,形成当年的绩效评价量表,并签订绩效协议,作为个人和组织当年的行动纲领。

(2)绩效监控。财务处采用横向和纵向两种方式对绩效进行监控。横向指直接业务之间的岗位相互督促,如事前审核岗位,其下游制单岗位对其工作质量有直接的发言权,而制单岗位工作质量的发言权则是事后审核。纵向指直接上下级,如班组长,其直接上级财务处长和直接下级员工是其最佳的监控者。此外,调查问卷和稽查也是很好的监控手段。无论谁发现问题都要及时反馈直接人员,以防微杜渐,及时纠正偏差。同时,按月召开会计例会,对先进的经验进行推广,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归纳总结,避免同一人再次发生或别人发生同类问题。

(3)绩效评价。由财务处长、班组长、稽核员和绩效考核员共同组成绩效评价小组,根据绩效考核员收集的绩效指标资料和计算的绩效得分情况,具体分析绩效原因,评价具体绩效完成情况。

(4)绩效反馈。绩效反馈采取书面和面谈两种方式,将评价结果和评价应用情况反馈给每一位员工,并共同分析不佳的方面和原因,对改进方面进行指导,制定改进计划,使每一位员工认可绩效评价结果。召开部门或班组会议,共同研究组织绩效改进方案,形成新一轮绩效循环。

通过构建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医院财务科室内部可以凝聚人心,提升组织和员工的绩效,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外部可以与其他科室、上级单位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服务。

摘要:医院财务科室工作岗位多,工作难度和工作量不易衡量,增加了绩效管理的难度。经济管理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要求财务科室整体绩效相对较高,这需要财务科室内部人员不仅单兵作战能力强,而且协同组织能力也强,还需要强烈的责任感。目前,财务科室绩效工资平均大锅饭的情况普遍,不利于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实现科室绩效。文章以战略性绩效管理为理念,遵循计划、监控、评价和反馈四个环节,抓住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周期、评价方法和结果应用五个关键点,以某医院为例,采用平衡计分卡方法构建医院财务科室战略性绩效管理系统模型,促进财务科室绩效提升。

关键词:战略性绩效管理,医院财务科室,财务管理

注释

1方振邦.战略性绩效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60-391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旋转玩具》教案下一篇:诵中华经典 展少年志向 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