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2024-10-10

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共7篇)

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篇1

据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总局的一组数字显示, 全国检察机关反贪部门平均每年查办的贪污贿赂犯罪案件达到3万件。目前全国检察机关反贪部门人员少、任务重是办案中的一个实际困难。据介绍, 反贪办案工作主要是在基层检察院, 而有的基层检察院反贪部门只有三四个人, 能够独当一面、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骨干则更少, 这与反贪工作任务较重形成了突出矛盾。

这位负责人说, 当前反贪部门急需培养四类人才:经验丰富、能够突破案件的侦查预审人才;具有现代管理素养、善于组织查处大案要案的侦查指挥人才;对职务犯罪规律特点和法律政策界限比较有研究, 善于从全局上研究思考问题, 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综合指导

我国公务员制度虽然建立了近20年, 但是许多人, 甚至是有些从事组织人事工作的同志, 对于“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与“实职和虚职”的关系, 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规范的认识。江苏省睢宁县委组织部干部科彭亮认为, 弄清楚“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与“实职和虚职”的关系十分必要。

彭亮表示, 《公务员法》第十六条规定:“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规定之详细, 可谓一目了然。人们日常所谓的“实职和虚职”这

实际上, 中央有关部门一贯不赞成简单地将“领导职务”等同于“实职”, 而把“非领导职务”称作“虚职”。国务院在《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国发[1993]78号) 附件二《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中, 作出了明确规定:“非领导职务根据工作需要设置, 是实职, 但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当然, 此“实职”非彼“实职”。这说明在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伊始, 中央已经态度鲜明地对所谓的“实职与虚职”的说法予以了否定。

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生态调查 篇2

在我国金字塔型的干部队伍结构中,科级干部占公务员多数,在“改非”群体中也占有较大的份额。他们“改非”之后的状况,在这一群体中极具代表性。

记者以湖北一个普通县级市科级干部作为标本进行调查。这个县级市2000年前后开始推行“改非”制度,现有副科以上干部700余人,其中在职300余人,非领导职务近400人,占57%多,已经突破了50%的职数限制。其来源一是乡镇合并,多出的领导成员;二是乡镇班子领导职数减少,由原来的11至19人减至现在的9人,富余人员便向“改非”分流。

“过去说别人,现在不能被人说”

尤先喜今年56岁,当过兵,转业后长期在乡镇工作,后从乡镇纪委书记调入市纪委、监察局任信访室主任,正科级。2002年机构改革中转任主任科员,继续留在信访室工作。

尤先喜“改非”之后,热情不减,和以往一样勤奋尽力,同志们都说信访工作“离不开他”。

“你心里是怎么看公务员‘改非’?”“我们都是从年轻走过来的,晓得通过这项制度,老同志为年轻人腾位置,是件好事。我当过兵,懂得一切行动听指挥的道理,自己进退,没多大必要过细地去想。”记者佩服他“改非”多年还能保持这样的工作热情。老尤谦虚地说:“比我认真的同志多的是,我们过去说过别人,现在不能让别人说。再则,我所从事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和粗心,群众找上门来,要耐心说服人家;我们下去调查,结果要让群众服气。”

的确,当地不乏像尤先喜这样的“改非”之后不松劲的干部。顾家店镇李进生是从村干部招聘到乡镇工作的,当过乡镇纪委书记、副镇长、副书记、镇人大常务主席等职,从事领导工作10余年,2005年改任镇人大干事时只有50岁,但他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勤勤恳恳。问他“改非”前后有什么不同,同样也是这句话:“角色变了,工作态度不能变。虽然现在不在一线打拼,也不能让人看笑话。”

“在党性和世俗的双重压力下”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传统的“官念”也使一些“改非”同志面临着思想上的考验。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干部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怕别人说“恋栈”,只能自我“收敛”,热情不再,处处小心,不想多说一句话,也不多做一件事。用一个“改非”干部的话说,是参与不干预,出谋不划策,做事不惹事。

易振荣,今年45岁,先后在3个乡镇担任过副镇长,调到董市镇时37岁,当年以最高票当选镇长。一年后,乡镇机构合并,全市一下子多出几套乡镇班子,38岁的他被调整为镇政协联络处副主任。

“正是精力旺盛干事业的时候,却从党政班子中退出来,任个‘养老的闲职’,当时的确有些想不通。说句自吹的话,与一些新进班子的同志比,自己的能力、水平、学历都不差,却退下来了,内心是不大情愿。但自己是党员,必须服从组织的安排。当时外面还有人说,年纪轻轻的就退了,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能力不行?听着这样的话,心里那个难受啊!”

改非后,镇里也并没有让易振荣“闲”着,因为他有搞企业的经验,安排他管企业改制。过去,这个镇集体企业发展较快,后来包袱日益沉重。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全镇几十家集体企业,在他的主导下,实现了全面改制,其间,苦没少吃,骂没少挨。“其实,工作的压力不可怕,最怕的是人言可畏,有人背后叽咕,有人怪自己还是那么认真,自己有时候也灰心,感觉低人一等,划不来。”

2005年,乡镇机构再次精简,42岁的易振荣,转任副科级镇长助理。回忆这些,他笑笑说:“别人是步步高升,自己是‘节节败退’,经过这几次改革,心理逐渐平衡了,想透了也就看淡了,习惯了。现在听派工,需要我‘助理’就‘助’,不需要‘助’我就不‘理’。”言语中流露出几分无奈,又似有几分不甘。

“组织上安排我玩的”

记者在采访中,经常听到“改非”干部说“船到码头车到站”这句话。一些“改非”干部甚至对记者说,是“组织上安排我玩的”,或“领导需要我玩的”,听起来是心安理得,实则反映出一种莫名的失落。

记者发现,不少单位对“改非”干部管理很松散,考勤不打卡、工作不过问、任务不分配,甚至连开会也不通知,“改非”干部成了编内“自由人”,无所事事。即使平时不上班,也没有人管,工资奖金还一分都不少。据调查,绝大多数单位领导干部默许“改非”干部不来上班,有少数领导干部认为“改非”干部不来上班反而好,个别单位的“改非”干部长时间不与单位联系,单位对他们在外干什么也不闻不问,“两不找”。

某单位领导私下对记者吐露,“改非”干部原来都是领导,资历老,架子大,难以驾驭。又怕他们心态不平衡,指手画脚,挑刺惹事,宁可让其玩得舒服,也不想让其“干政”。

茅均(化名),1973年11月生,在乡镇工作几年,调到市委办公室,担任过市委领导的秘书。2001年3月,他调回原来工作过的乡镇担任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我出于工作责任心,经常向当时的镇党委书记提建议,无意中得罪了领导。”2005年5月精简班子职数,他转任副科级干事。

32岁便“改非”,茅均“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现实”,“自己觉得呆在这里没意思”。因而名在单位,人在外面,有人说他“在搞工程”,有人说他“在做生意”。记者问他“究竟在干什么”,他说:“什么也没搞,反正组织上安排我玩的。”一副“看破红尘”的神情。

1975年参加工作的李权(化名),从基层干起,当过10多年的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后被提拔为党委副书记。2001年(46岁)转任主任科员后,工资和关系在单位,镇里以“招商引资”的名义,给了他“优惠”政策,实际上应聘到宜昌某企业办公室,成了专业“写手”。闲暇之余搞搞创作,出了一本散文集。因为是过去的同事,记者电话采访了他,他回忆这段心路历程说:“组织上安排我们休息,当时想提前退休,免得别人闲话,现在很习惯,就这样拖到退休。以前说是人走茶凉,现在是人没走茶都凉了。单位上有些人,在自己当领导的时候,跑前跑后,嘘寒问暖,那个热乎劲啊!‘改非’后,马上就换了一张脸,见面皮笑肉不笑,话也不多说了,有的时候碰到还躲开,担心新领导看见了不高兴。既然这样,我又何必去惹人嫌,眼不见为净,干脆就躲在家里享清福了。”

众说纷纭话“改非”

调查中,多数在职的领导和干部都对“改非”制度持赞同态度,认为这是干部人事制度上的一种进步,有利于精减人员,从根本上解决班子臃肿的状况;也有利培养青年干部,加快新老交替的步伐,增添各级班子的活力。针对实践中产生的一些负面情况,一些干部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原枝江市委书记、现宜昌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松华长期在基层工作,对基层情况有着充分了解,他对“改非”发表了一番自己的感慨:现在一些地方领导干部“改非”,通常是“给荣誉、保待遇、腾位子”,有的还要增加2~5级工资,反而增加了行政成本。对于县乡“吃饭型”财政而言,无疑是一种新的负担。同时,干部年龄“一刀切 ”,过早地“改非”,也是一种极大的人才浪费。人的一生,工作的最佳时期应该是35岁至55岁之间,即使按处级干部53岁的“改非”年龄计算,也还有7年时光虚耗;40多岁“改非”,更是让黄金期成了休息期,不能不说是一种资源浪费。

一些临近“改非”的同志也有不满:“涨工资再多,我也宁愿做事。”有人甚至说:“现在都说要建设节约型社会,一方面说缩减行政成本,一方面却花大笔钱来养闲人,这不是背道而驰吗?”一位退休的老领导也说,干部终身制不好,过早地不干事也不对。如果说50多岁的“改非”,还算“终究要退,早退与迟退关系不大”。那么,40岁左右就退下来不管事了,太不切合实际了。

一位在乡镇任职的同志对记者说,“改非”不仅没有达到精减人员的目的,甚至更加造成人浮于事的局面。现在乡镇干部40多岁“改非”的比比皆是,直接导致“消极层”扩大,少数人“‘干事’不干事,助理不搭理”,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过去更突出。

某局一个中层干部告诉记者,他们局原班子5个成员的年龄都差不多,“一刀切”下来,除了一个年龄较小的留任,其他集体下课。换上的新领导又都是外单位进来的,情况都摸不清楚,工作进展缓慢。他还抱怨,现在公务员编制职数控制严,大部分单位人员比较紧张,而每个单位都有那么几个“改非”干部,长期占着编制不干事,年轻能干事的人没编制又进不来。忙的时候,只好临时借用或聘用人员帮助工作。他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某单位共有6个公务员编制职数,其中领导职数3个,“改非”干部占用2个,剩下仅1名干事。“5个领导1个兵,真算得上是创吉尼斯纪录了!”

领导职务排序范文 篇3

一、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节选)

第三章 职务与级别

第十四条 国家实行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

公务员职位类别按照公务员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国务院根据本法,对于具有职位特殊性,需要单独管理的,可以增设其他职位类别。各职位类别的适用范围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国家根据公务员职位类别设置公务员职务序列。

第十六条 公务员职务分为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

非领导职务层次在厅局级以下设置。

第十七条 综合管理类的领导职务根据宪法、有关法律、职务层次和机构规格设置确定。

综合管理类的非领导职务分为:巡视员、副巡视员、调研员、副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科员、办事员。

综合管理类以外其他职位类别公务员的职务序列,根据本法由国家另行规定。

第十八条 各机关依照确定的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以及结构比例,设置本机关公务员的具体职位,并确定各职位的工作职责和任职资格条件。

第十九条 公务员的职务应当对应相应的级别。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的对应关系,由国务院规定。

公务员的职务与级别是确定公务员工资及其他待遇的依据。

公务员的级别根据所任职务及其德才表现、工作实绩和资历确定。公务员在同一职务上,可以按照国家规定晋升级别。

第二十条 国家根据人民警察以及海关、驻外外交机构公务员的工作特点,设置与其职务相对应的衔级。(百度百科)

二、领导职务层次划分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总理,全国政协主席,国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级副职: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央纪委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省部级正职: 中共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党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各人民团体(党组)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正职领导。省部级副职:

中共中央纪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下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副职领导人(党组成员)和副部级机关(党组)正职,各人民团体(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省纪委书记,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领导人(特殊规定的副职),国家正部级企业副职领导,国家副部级企业正职领导,副部级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正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正职,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副部级机关(党组)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职,副省级城市党委(副书记,常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领导人,纪委书记。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副部级企业的副职和正厅级企业正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正职。

厅局(地)副职: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直属部委行署室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司局室副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副职,副厅级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正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副厅级企业的正职和正厅级企业副职领导,省署高校党政副职,大专正职。

县处级正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正职。

副省级城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机关副职,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正职,国有正县级企业的正职,省署高校院系处室领导,重点中学正职。

县处级副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直属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下属处室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和副处级单位正职。

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副职,纪委书记,国有正县级企业的副职,副县级企业正职。市属中学正职。

乡科级正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正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正职,各乡镇党委,政府正职,国有正科级企业的正职,县属重点中学正职。

乡科级副职:

各地市(设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所属科室副职。各县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单位副职,各乡镇党委,政府正副职,国有正科级企业的副职。(互联网)

三、领导排序的几点要素

领导排序是一门操作性强、应用广泛的学问,常用于领导们的视察、会议、宴请、合影、宣传报道等重要活动,不可不学。

排序第一要素:领导职务的大小。这条好理解,根据《公务员法》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十档,非领导层次在在厅局级以下设置分为八档,处长大于副处长,调研员大于副调研员。

排序第二要素:实职大于虚职。同一职级,领导职务大于非领导职务、所谓即处长大于调研员、副处长大于副调研员。

排序第三要素:领导任职机关的大小。如同一职级的三位领导分别来自中央、省、地市的,以中央的排首、省次之,地市为末。

排序第四要素:领导岗位的重要程度。如某县副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皆同属副县(处),以在领导序列的重要性排序:副书记、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副县长、政协副主席。

排序第五要素:领导同一职级任职时间,如两位处长一位任职10年,一位5年,以年限长的为尊。

关于辞去领导职务申请书 篇4

辞去领导职务申请书篇一

尊敬的领导:

感谢车间领导对我的信任!在这工作有六年了,现任轮辋副班长兼职团支部书记,任团支部书记四年,轮辋副班长也有一年了,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做事先做人的道理。在此期间自学读完了大学企业管理专业,为了适应企业现代化管理,学习了计算机,现在已通过了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考试。非常感激车间给予了我这样的机会学习。虽然在轮辋线的管理和调整已经基本掌握,但因各种原因,我决定向车间领导申请,辞去轮辋副班长兼职团支部书记职务。提出辞职我想了很久,要在车间自我提升及成长为独挡一面的能手,是我一直向往的,但现在的环境下可能很难。我和班长的性格大家也应该都有所了解,在一起合作,工作很难开展。现在班长和我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大有分歧。工作上没有沟通,班组管理现在很混乱,也谈不上管理,不知道班长是想从管理中抓生产还是从生产中抓管理,可现在两项都没有成绩。现在的工作压力很大,班长把很多自己份内的工作安排到我身上,不去做,影响了团结,去做的太多,自己太疲惫了。自己在二零零五年对焊岗位上因疲劳过度得了腰间盘突出,身体不是很好,现在很难在全心的工作。

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个性。虽然我的观念是:人需要不断的发展、进步、完善。我也一直在努力改变,变得适应环境,以便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但是我觉得现在我还继续在这个位置不会给班组带来更好的成绩。如果班组班长的思想不统一,很难成为优秀的班组,介此,不如我主动离开,让他自由的发展。

我提交这份辞职报告以后,我还会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我的工作岗位请领导分配,我一定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应该做的事。另外,希望领导批准,其实,离开这个副班长职务我很舍不得,原因自不用说明。谢谢!

申请人:

申请日期:

辞去领导职务申请书篇二

尊敬的院领导:

您好!近期,我的内心一直十分忐忑,想提及此事,又难以启齿。但经过多日的仔细思考,我还是决定递上此份申请,向领导表明我的心意,我申请辞去公共卫生科主任(一体化主任可以忽略不计我可以全当没有过)。

刚担任公共卫生科主任的时候,我曾经十分自信,相信自己能够做好这项工作,顺利的将公共卫生服务带上一个新的台阶,但经过这两年来的实践,我发现自己的魄力、能力、精力等各方面的不足充分暴露出来,无法胜任公共卫生工作,也辜负了领导的信任,在此我表示深深的歉意,也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谅解。提及辞去现职务的原因,具体如下:

一、个人魄力不够。作为公共卫生科主任,我个人认为应当拥有十足的魄力和完美的人格,才能促进公共卫生工作更快的发展,但是实践证明本人在魄力上有很大的欠缺,无法很好的指导他们、督促他们、帮助他们,更何况性格存在缺陷,到夏蔚上班四年多,头三年没与同事吵过一次架,到现在能一年与同事吵两次架,可见我的素质非常一般,已经退变到不可理喻的地步,不能为科室人员带一个好头,不能起到一个合格科室负责人应有的作用。

二、工作能力不足。在走上公共卫生岗位之前,我从事办公室工作,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我本以为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公共卫生岗位,但任何事情只有自己去做了之后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这个本事。在走上公共卫生岗位之后,我完全失去了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开展工作,工作起来也是越来越没有信心,特别是领导让我干一体化办公室主任后,让自己变得更加茫然,根本不知道一体化办公室主任是干什么的,更谈不上开展工作,何必为了一个虚名,惶惶不可终日。因此,我觉得自己在能力上还有很大的欠缺,这个问题并不一定通过自身的成长就能解决,是自身的一个限度问题。

三、个人精力不足。家庭和个人的种种琐事让我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虽说作为一名党员,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向先进党员同志学习,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情怀,但面对家人的期待和质疑,我无法将“工作忙”作为置身事外的理由,今后还得为家中之事不断伤神,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不得不作出此决定。

四、目前心态对工作无益。在工作做不出成绩,家中琐事过多的情况下,我原本想抱着“对工作无所谓”的态度继续担任此职位,后来仔细想想,这样做的话,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本着对此岗位负责的态度,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让出此职位,让更有能力的人来担任此职务,对能者也是一种鼓励,从而更好的促进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

写上以上四点理由,可能领导会认为是我自己在找借口,但我个人觉得我确实不适合此岗位。自己也觉得惭愧和内疚,辜负了领导的期望,但我更不想看到领导失望的眼神,不想领导因为我的工作不行而受到上级领导的批评,故此特向领导提出辞去公共卫生科主任职务,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不爱这所医院,不关心这所医院,毕竟我已把医院当做自己的家,我将以自己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为医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感谢领导的信任,请领导批准!

申请人:__

20__年4月29日

辞去领导职务申请书篇三

林总您好:

对不起,现在呈现在您面前的是我的辞职申请书有负您的信任,有负您的关心,有负您的支持。一句话,对不起!再次感谢您的挽留!也感谢董事长多年来的培养!在公司这么久,尤其是跟您相处这么久,没有人会真得舍得离开!我更不舍得离开公司,离开您,离开我的朋友!此时心情,我只有用无奈形容!

林总,如果不离开公司,我所承受的压力是任何人都无法感受到的!这压力会让我崩溃!我只有选择逃避!

回想过去的这几年,风雨同舟,肝胆相共,聊以自慰得是我们更多的是辉煌!看一下我们去年五月份的会议光盘,还是那么得的风光!几年来我们几乎是整个公司学习的榜样!可以用士气高涨,群情激昂来形容,一点不过份!

但从那以后,股份公司的工作每况愈下,矛盾重重,人心涣散,一分天灾,九分人祸!前几天七提取的化罐,难道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江总,有些话,早就想给您说,但却没法向您说!现在仍然没法向您说!有人说生产从前是我管的,让我谈看法,我说是我 没调度好、没协调好、没组合好、没控制好,我没有推托责任!正如董事长面前我没有推托菱澳化验室的管理责任一样!

林总,我无法向您说得话,您自己真得要好好总结,我离开了,但您还要面对股份公司的未来!总 结一下吧,最近这一年来,跟过去的几年相比,股份公司究竟什么发生了变化!余维信讲管理说得很好管理永远不要以相信人为主体,要相信制度,相信自己!世上唯一不变的真理那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忠诚度!属于自己控制的没有人能代替!

相信我们自己,从前的工作我们没有错!我们接过来的是一个烂得无法形容的摊子,那时的管理手段用一个词形容,就是革命,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危机!但我们走过来了,而且我们非常风光!

过去的管理手段,也让我们背上了刻薄寡恩的帽子,以至于让人的中伤有机可乘,如干柴一样,一点就着!他们有得是被断了财源,有的是被挡了仕途,有的是被遮了光芒,有的是不明就理,于是谣言一发不可收张问刚从事企管部或办公室工作短短几年,冠亚星城买了两套对门的房子,明珠买了一套房子,还又买了汽车,把寒冬的夜拉到化肥厂抢修电缆的事说成往家里拉电缆,把开车送化肥的领导们说成开车私自外出办事,出了事故公司还报了一万多元,二十万的垃圾只卖了二万元。真好,这个世界真得是好,这么不光明正大的伎俩说出口来,竟那么得光明正大,而不脸红?!我真得明白了什么叫信口雌黄!

林总,人的正直,到底表现在什么方面!有人在指手划脚谈到我们的刻薄寡恩的时候,这些人自己究竟在干什么?这个社会真得奇怪高谈宏论的人就从来不知道自己脸红!自己把工作弄得一团糟,竟还这么大的勇气对别人指手划脚地指责!

正因为有这些好人的推波助澜,全公司没有人不知道我的钱多的!江总,有时间我真得想把您 邀到家里来,我知道您也是非常重感情的人,您看一下我的家,对比一下周围人的传言,我相信您会掉泪!人家说我们俩是二人帮,我借了你的信任中饱私囊,江 总,您信吗?甚至有人编出我们俩的顺口溜,说什么二人帮一倒,味精厂就好,呵,人啊,难以想像的阴险!

常言说,公道自在人心!但公道却不在人口,因为三人成虎,谁能不信?

离开了公司,做为朋友,工作上的事还想再说几句:

股份公司的工作放开了,但一些要害部门是绝对不能放的,自己成了聋子、瞎子的时候,您真得就 管无所管了;逐级式的回报制度同样会让您成为聋子、瞎子,扁平式一步到位的控制是您一贯的作风,实行有效的控制这是非常必要的;特殊岗位的干部实行轮换也 是行之有效的控制手段,否则有时间久了,就会变得身不由已;我们要向精细化管理过渡,向数字化管理过渡,而不应该回归粗放型的管理;企业到了精兵简政的时 候了,看到调度会庞大的干部队伍现在都有压力;相信自己,管理就是控制!

质量点检人员的设置,也是一个革命,他们得罪了很多人,上次减员,我设法让多余的人在二线转 岗,但没有让任何一个点检人员回精制!我不忍看到他们委曲的泪水!我自己可以掉泪,但我不会让他们掉泪!我经常自己开车跑得很远,找个没人的地方,来渲泄 自己,然后回来再面对身边的一切!

林总,还有在我们身边的人,他们忠于工作,忠于您的领导,在您力所能及之处,尽量关照好他 们!正如我不忍看到点检人员落泪一样,我知道您也不忍看到他们委曲的泪水!他们离开了我们的保护,都是弱者!在我们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尽您的能力保护好 他们吧!所有的责任都是我一个人的!

林总,我非常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和信任!我们相处的时光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旅程,有很多委曲的泪水,更有我们成功后的喜悦!您酒喝到几乎烂醉的程度,走到办公室第一件事仍没有忘了我早上有事请假,关心询问我,让蔡处长找我的情景,此情此景我永远不会忘记!

林总,再见了,永远的朋友,永远的弟兄!

代向董事长问好,祝老人金安!

申请人:___

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篇5

一、非领导职务干部队伍的现状1、队伍十分庞大,但构成和来源比较复杂。由于近年来机构改革和干部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加上非领导职数设置过滥,目前非领导职务干部队伍越来越庞大。据统计,全市现有县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 508 人,占县处级干部总数的 50.2% ;各县市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 4501 人,占乡科级干部总数的 57.1%。从年龄上看,县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 50 岁以上的占主体,占总数的 54.9 %,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 46 岁以上的占主体,占总数的 49.3 %;从学历上看,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县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占 86.6 %,乡科级非领导职务干部占 67 %。非领导职务干部的来源,一般分两种情况:下级提任和同级改任。下级提任分为中层干部直接提任和领导干部到龄或退“二线”后提任。同级改任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作为安抚干部的手段。有在精简领导职数中落岗后改任的;有在乡镇换届选举中落选后改任的;有要求到部门单位安排或回原住地工作主动提出改非的;有对资深人员进行照顾性安排的;有不胜任现职进行组织调整的,等等。某县市副主任科员以上非领导职务干部 561 人,其中因机构改革、不胜任现职等改任的非领导职务干部 418 人。二是作为干部退休的过渡。一些地方和部门为腾出领导岗位,对那些在一定岗位工作达一定年限的干部“先提后退”,把非领导职务视为“二线”职务、退休前的“驿站”,不安排具体工作,不明确岗位要求,单位学习、开会或者工作决策,也不通知他们参加,客观上使非领导职务的同志处于“有职无责”、“有岗无职”、提前退休的状态。三是作为人员分流的渠道。有的地方在机构改革出台明确规定:凡男年满 52 周岁,女年满 48 周岁,或男年满 50 周岁,女年满 46 周岁,就列入非领导职务序列安排,在换届人事调整中不作提名人选,“离岗退养”或“离岗创业”等,列为人员分流的对象。四是作为变相超职配备领导干部的途径。2、有岗位职责,但教育管理和监督不够严格。一些领导干部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改任了非领导职务,仍然有工作岗位,也享有开展工作的权利,但组织上对这部分干部在教育管理监督上,一般不如改非以前或其他在职干部那么严格,甚至是“空白”。在教育上,一般没安排什么学习培训,更没有根据他们的实际,按“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单位组织学习、开会,一般不通知他们参加,对他们是否参加也没有作出严格要求。在管理上,处于放任状态,使得少数非领导职务干部长期游离于组织管理之外,有的上班不准时,有的偶尔来趟办公室,有的在家休息根本不上班,有的干脆脱岗外出打工或干第二职业。但工资奖金照拿,与其他干部没有两样。在监督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一些非领导职务干部长时间不与单位联系,单位对他们在外干什么也不闻不问,缺乏监督。同时非领导职务也存在着能上不能下、出口不畅的问题。非领导职务干部只要不犯重大违纪错误,就可以一定终身,直到退休。3、经验十分丰富,但干部资源浪费现象比较普遍。非领导职务干部,曾经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组织领导能力,工作阅历比较丰富。改任非领导职务后,大多数都思想情绪松懈,工作热情骤减,认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长期处于“赋闲”状态,在工作中一般比较被动,工作中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动,有的虽然想开展工作,但又担心越职越位,放不开手脚。据调查,有 80 %以上的乡科级领导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后,与单位“两不找”,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造成干部资源的极大浪费。有的甚至与单位领导唱对台戏,冷嘲热讽,指点江山,干扰单位工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二、影响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的障碍因素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治方面的,也有经济方面的;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有体制机制方面的,也有操作方面的。1、从社会层面看,存在三种认识误区,缺乏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由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等对非领导职务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没有作出明确规定,如何对待非领导职务,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作用,在认识上不一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普遍的有以下三种看法。一是代价论。认为现在改革深入人心,农村搞税费改革,国企推行“双退”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也在进行,各项改革都得付出成本,付出代价,都得有人承受。非领导职务干部的赋闲是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但却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二是无用论。认为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多,官多兵少,只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就行了,让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显得多余无用,有的思想消极保守也发挥不了什么作用。三是实惠论。一些非领导职务干部平时不上班,但工资奖金一分都不少,有的从事第二职业,有的经商办企业,群众戏称“政治上受

了损失,经济上得了实惠”,做不做事无所谓。少数非领导职务干部在经商上闯出点名堂后也觉得“今生升官的机会没有了,发财的机会还是有的”,转而追求经济上的实惠。2、从组织层面来看,存在三种不良心态,缺乏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由于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还没有把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的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对他们从领导岗位上下来后如何发挥作用研究不多,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使得一些单位的领导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使用存在顾虑,主要表现为三种不良心态。一是不愿用。现在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较多,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怕非领导职务干部帮倒忙,怕他们搞攀比,怕他们争权,不好平衡,情愿工资奖金照发,花钱买安逸。有的非领导职务干部在级别上与单位主要领导一样,让他们负责某一方面的工作,担心他们不与领导保持一致或设置干扰,再者下面的干部也不好处理关系,不愿意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二是不敢用。一些单位领导认为改非干部资历老,架子大,难以驾驭。少数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由于自身素质、人际关系等原因,在单位里不受干部群众欢迎,改任后牢骚满腹,随意猜忌,搞得人心惶惶,领导不敢启用,群众怕其重新出山。少数单位由于非领导职务干部较多,安排一个不安排一个,怕顾此失彼,引起矛盾,干脆一个也不用。三是不必用。少数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改任非领导职务的干部在谈话后,“从此君王不上朝”,不干预、不过问也不热心单位的事务。有时单位请他们来商量工作,他们开口就是行行行,再说就是好好好,怕陷入事非之中,不愿继续革命。组织上想发挥他们作用显得没有必要。3、从个人层面来看,存在三个不适应,缺乏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的主观条件。一是心态不适应。少数领导干部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改任非领导职务后,普遍存在着失落感,情绪不稳定,表现出怕事、疑虑和羞愧的心理,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心态得不到及时调适,制约着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二是思想行为不适应。少数领导干部“官”本位思想严重,“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他们把为官看得高于一切,认为“升官光宗耀祖,丢官有辱门庭”,对官位产生病态的依恋。从行为举止看,由于受上述思想支配,他们在改任非领导职务时,不是认真反省自己,而是找领导说情扯皮甚至无理取闹,损坏了自身的形象和威信。三是能力上不适应。一些非领导职务干部认为“无官一身轻”,自暴自弃,放松了学习和改造,忽视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把自己局限于已有水平,日长月久,不能适应基层工作的形势,挑不起重担,干不起重活,轻活又不愿干,眼高手低,谈不上发挥什么作用。

三、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的基本思路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社会氛围、管理政策、建立健全机制等方面共同着力,形成合力。1、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为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营造良好氛围。非领导职务是职务,是实职,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非领导职务干部干事、支持非领导职务干部干成事的共识。首先,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深刻认识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小康大业,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需要发挥每一位社会成员包括非领导职务干部的作用,一些非领导职务干部虽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他们毕竟曾在领导岗位上工作过,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让他们赋闲,是对他们的不公正的对待,也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的表现。各级党组织要克服各种思想障碍,真正把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摆上议事日程,拿出解决办法。其次,要教育干部正确对待职务的升降去留,正确对待岗位的变化,破除“上荣下辱”等陈腐的封建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和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认识到领导职务的“是”与“非”都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不论何种职务都是为人民当好公仆,从而调适好心态,摆正位置,在新的岗位做出新的业绩。再次,要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利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党的干部路线、方针和政策,宣传在非领导职务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典型事迹,教育广大干部群众端正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的认识和态度,在党内特别是干部队伍中形成非领导职务也可以大有所为的浓郁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各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2、严格组织管理,将非领导职务干部纳入干部管理体制内。对不到退休年龄改任非领导职务干部不能“一改了之”,让他们“悬空”,要纳入干部管理体制内,不能游离于组织之外,放任自流。一是明确规定必须上班,必须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能成为不受约束的“自由人”,更不能只吃粮不打仗。二是定期加强联系。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组织上要安排领导与其联系,经常与他们交流思想,交心谈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看法,积极为他们解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困难,让他们体会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为他们努力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三是加强考核管理。根据不同非领导职务的岗位特点设置科学的目标考核体系,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通过明确工作目标,增加他们的压力,使他们工作起来有目标、有方向、有干劲。对那些目标任务完成好表现突出的及时转任为同级领导职务,起到“提拔一个调动一片”的作用,使他们政治有奔头。3、创造必要条件,为非领导职务干部发挥作用提供合适的舞台。要解决非领导职务干部赋闲问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因人施任。在尊重个人意愿的前提下,根据其单位特点、个人年龄、能力特长、身体状况,为他们安排适当工作,提供发挥作用的舞台。要建立“组织

部门协调安排、用人单位积极推荐、个人和岗位双向选择”的干部安置模式。从目前情况看,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负责调研工作,安排围绕本单位工作计划、重点专项工作任务和重大课题,开展综合性和专题性调查研究,就单位的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进行调研论证。二是协助班子成员负责某一具体事务,安排他们协助领导处理某一专项事务,如堤防建设、修路架桥等重点工程建设,参与农村后进村整顿等等,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善于处理复杂问题和矛盾的优势。三是参与中心及阶段性工作。注重发挥非领导职务干部思想素质和政策水平较高、工作经验较为丰富的优势,安排他们参与本地的中心工作,如农村税费改革、国企改制企业“双退”、防汛抗灾、处理突发性事件等;四是保留原职级待遇让教育、科技和卫生人员归队或作为中层干部安排合适工作,发挥他们的工作特长。4、规范政策待遇,调动非领导职务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的政治待遇,要视同同级别领导职务干部对待,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组织他们学习文件、听报告、过党的组织生活,列席有关会议,参加有关活动,通报有关情况,使他们与在职领导干部一样,能及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本单位的重大决策事项,在评先表模方面要给予同等对待。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按“缺啥补啥”的原则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培训,多途径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技能,使之适应新的工作形势,能在适当岗位正常开展工作。对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经济待遇,要同同级别领导干部的待遇分开,该给的一分不少,不该给的一分不多。对工作费用、加班补助、下乡补贴、岗位津贴、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待遇要按规定给予安排。但对与领导职务相关的电话费补助、公务用车等不能含糊。对长期借故不上班的非领导职务干部要按有关规定核减有关补助等项目,使权利与义务相平衡。通过完善配套措施,落实好“两个”待遇,真正调动广大非领导职务干部的积极性,从而发挥出应有的作用。5、加强职数管理,进一步规范非领导职务的设置。鉴于目前非领导职务设置不够规范,有必要对各地设置非领导职务情况进行全面清理,按照“非领导职务根据工作需要,不搞平衡设置”和非领导职务的任职条件重新确定,分类归档。对突破国家规定的职数限额的,要组织竞争上岗,保证非领导职务设置的质量。《国家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办法》规定非领导职务的任职条件比较宽松,各地在设置非领导职务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按照“条件从宽,审批从严”的要求掌握,既要发挥出非领导职务在调动干部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又要留有余地,宁缺勿滥。今后要严格控制同级改任非领导职务,不胜任现职的直接调整到下一级岗位,不搞照顾平衡。要按照干部的新陈代谢规律,建立科学的择优选拔机制和竞争淘汰机制,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非领导职务资源,真正让非领导职务干部上得来、下得去、干得好。

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篇6

一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加强 “一把手”的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党风廉政教育, 对其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使“一把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是强化法制教育。深入普及“一把手”的职务犯罪法律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 引导他们算好“六笔账”:即政治账、经济账、个人得失账、家庭账、自由账、生命账。使他们切实做到学法、知法、护法、守法。

三是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一把手”要认真开展民主集中制教育, 定时召开民主生活会, 深刻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同时要积极争取班子成员对自己的批评意见, 做到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四是时时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典型案例以案说法, 促使“一把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过好权力关、金钱关、人情关、美色关, 为人民掌好权, 用好权, 筑牢心理防线。

2 强化外因预防, 针对导致犯罪的因素, 多策并举, 全面铲除“一把手”职务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条件

一是进行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 实现权力集中与分解的合理平衡, 形成权力的良性运行机制。“一把手”职务犯罪无一不是公共权力的异化, 可以说, 无权力, 则无职务犯罪;无权力的异化和滥用, 则无职务犯罪。因此, 针对那些容易产生腐败、导致职务犯罪的环节, 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 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防止权力的异化和滥用, 是遏制和预防“一把手”职务犯罪的重要举措。

二是建立和完善预防“一把手”职务犯罪的八项制度体系, 即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一把手”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 建立“一把手”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集体研究决定制度、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会计委派和资金统一管理制度、完善全程审计制度和述职述廉制度、完善个人收入和财产申报制度、建立健全巡视制度和诫勉谈话制度、建立轮岗制度和引咎辞职制度。

3 强化监督预防, 完善制约“一把手”职务犯罪的监督体系

一是强化权力机关的法律监督。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由于有了权力机关这一最强有力的监督, “一把手”利用自己的职权进行职务犯罪就要受到抑制。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国权力机关的监督作用目前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一个最重要的任务, 就是要使权力机关的监督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并显示这种监督作用在对“一把手”利用职权进行各种职务犯罪的抑制和预防威力。

二是强化行政监督机构的行政监督。我国的专门监督机构有两个:监察部门和审计部门。要想充分发挥专门监督机构的监督作用, 有效制止“一把手”职务犯罪的发生, 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要逐步加强专门监督机构的权利, 提高其地位, 从体制上保证其具有独立行使监察和审计的权力, 不受任何机关和个人的干扰。

三是强化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江泽民总书记在中纪委五次全会上指出:“治标和治本, 是反腐败斗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治标, 严惩各种腐败行为, 把腐败分子的猖獗活动抑制下去, 才能为反腐败治本创造前提条件。”对于日益呈现严重趋势的“一把手”职务犯罪, 检察机关必须坚持以严厉打击和惩处为前提和支点, 继续加大打击和惩治力度, 对所有“一把手”违法违纪案件, 尤其是重大案件要一查到底, 敢于碰硬;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彻底查处, 严惩不贷。

四是强化公众监督。公众监督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的一种监督, 监督“一把手”的生活圈、社交圈, 尤其是八小时以后的生活和收入。人民享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进行充分监督的权力, 但由于中国举报制度不封闭、不专业, 可能造成打击报复。所以有统计某省一年有6万多件举报, 其中只有不到20%是署名举报, 而在香港, 这个比例达到70%。

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 篇7

河南大学法学院樊建民

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村官职务犯罪逐步呈现出来;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财富的增多,村官的权力扩张及腐败成为社会的一个痼疾。在权力大而且缺乏制约的地方,这种犯罪具有必然性。大量村官的腐败犯罪,引起村民的痛恨和不满。为平息愤怒,利用刑罚对之进行处理便成为首选。但是,虽然处理了一些村官,其他村官仍然前赴后继,继续犯罪,甚至想出更隐蔽的方法来侵占集体财产,为自己牟利。而用有限的法律来应对千变万化的实践,本不可能全面完整,所以我们不但要修改、完善刑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针对村官的职务犯罪做出明确规定,以便对之进行严厉的惩罚,而且要设定刑法之外的其他预防措施,比如强化法制教育、建立完善的村务公开制度、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建立有效的遏制机制、强化刑事法律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应的法律条文内容,以从根源上抑制该种犯罪的产生。

■《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关注“特殊贿赂”》

上海闸北区人民法院宋东来 李冠煜

从国内外打击贿赂犯罪的实践经验出发,为解决目前各种新型受贿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贿赂的外延需要扩大。相应地拓宽受贿罪的处罚界限,应当注意以下三个点:第一,进一步扩大贿赂的外延,使其种类更加多元化,内容更加丰富。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经济体制愈发成热,贿赂的范围已从财物扩大到财产性利益,现行立法的缺陷和惩治贿赂犯罪的严峻形势之间的巨大反差必然要求贿赂延伸至非财产性利益。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刑法惩罚犯罪,保护社会的功能。第二,适度拓宽受贿犯罪的处罚界限在历史解释上不存在任何问题。《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从犯罪主体和行为方式上扩大了受贿犯罪的处罚边界。通过修法扩大犯罪对象的范围,符合现实国情和修法趋势。第三,重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受贿犯罪体系。如缩小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差距,使受贿罪的主体包括外国公职人员或国际公共组织官员;扩大行贿人给予公职人员好处的范围,加大对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废除介绍贿赂罪、隐瞒境外存款罪,调整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罚没财物罪的法定刑与受贿罪的法定刑之间的比例关系等。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原题《受贿罪贿赂范围界定——若干特殊贿赂分析》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主体解析》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吴仁碧

2009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以下简称《修正案(七)》)新增了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构成该罪的主体有:国家工作人员近亲属、其他与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与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设立该罪名使我国惩治腐败由国家工作人员延伸至国家工作人员身边的人,对惩治腐败、清廉政风、维护公平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对该罪的犯罪主体还存在很大争议。如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可以构成本罪主体,“近亲属”的范围,“关系密切的人”的范围,何谓“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笔者认为,国家工作人员可以构成本罪主体。“近亲属”是指父母、子女、配偶、兄弟姐妹。判断行为人是否属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人,应看行为人对国家工作人员是否具有影响力及影响力大小,只要基于行为人的影响力国家工作人员愿意或不得不为其牟取不正当利益,就属于关系密切人。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且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职权、要求在职国家工作人员办事时已经不再行使国家工作人员职权之人。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帮困救助金”管理中的职务犯罪风险点分析与控制》

白下月牙湖街道办事处

“帮困救助金”管理中职务犯罪风险的防控措施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宣传和引导。不仅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街道党建网站、宣传栏,对捐助的好人好事及时传达覆盖到本地区,积极挖掘各社区内爱心资源,积极募集更多的资金;同时向地区群众解释好、宣传好“帮困救助金”的来源、用途,主要是用于困难党员、群众的帮扶救助。第二,明确使用细节。社区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成立救助金管理委员会,设主任、副主任各一名,委员三名以上,由社区党组织书记、捐助人、社区党员代表组成,负责救助金的使用和日常管理工作。第三,明确募集方式。明确救助金募集坚持自愿捐助的原则,严禁摊派募集和非自愿性的征集。第四,明确受助人范围。困难党员群众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向社区党组织提出要求救助的申请,内容包括:困难的原因、需要的资金额以及用途等。第五,完善相关制度。街道出台《社区财务管理规定》、《“帮困救助金”募集、使用、管理规定》,对救助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如发现违反管理规定或财经法规制度的,要严肃处理,从源头上加强预防。

■《南京市“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优秀预防调查汇编》三等奖作品

《高校预防腐败机制的调查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教育领域职务犯罪即在教育领域中从事领导、管理工作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滥用权力、徇私舞弊,妨害教育工作正常的职能活动,给国家和人民利益带来重大损失的行为。综观我国近年来职务犯罪实证分析,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利用职务便利,在基建和物资采购中收受贿赂;乱收费、私设“小金库”侵吞、私分教育财产;利用职务之便截留、贪污学杂费、捐资助学款等,公然侵吞大量钱财;利用职务便利在教材采购中行贿受贿,将行贿受贿成本转嫁给学生;利用职务便利,收受贿赂、侵吞教育公款的其他行为。因而,构建教育领域职务犯罪预防机制十分必要:一方面应当加强权力观、党纪国法教育,保证依法治教和廉洁从教;另一方面,建立、完善廉政制度,强化学校职务犯罪的制度控制。

■《南京市“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优秀预防调查汇编》三等奖作品

《税务部门职务犯罪现状及防范对策》

南京市六合地方税务局

综观近年来税务系统发生的一些违纪违法案件,涉案金額大、执法重点环节案件高发、作案手段隐蔽多样、失职渎职问题严重等成为共同特征。结合地税部门的实际,探索出了一些预防地税机关职务犯罪的有益经验。第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营造预防工作氛围。不仅高度重视廉政建设,深化做好廉政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且强化制度建设,优化基础建设,时刻敲响廉政警钟。第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经常性预防活动。第三,强化制度约束,深入推进干部廉洁自律。第四,强化“两权”监督制约,从源头预防职务犯罪。税收“两权”是税务系统监督的关键部位,只有健全监督管理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完善岗位责任制,加大对“人财物”管理重点环节的监督,畅通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才能真正从根本上防止以税谋私,预防职务犯罪。

■《南京市“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优秀预防调查汇编》三等奖作品

《浅析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

溧水县公安局

防止民警职务违法违纪和职务犯罪,是公安机关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为此,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不无裨益。首先,严格教育,力求“不想为”。我们要坚持严格教育不放松,抓队伍纪律作风教育不搞空洞“填鸭”、机械说教,采取丰富多彩、针对性强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突出教育重点,在全体民警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其次,严格制定,力求“不能为”。要切切实实地用制度制约全警的言与行,并开展经常性的检查、督促,进一步建立可操作性比较强的队伍惩戒机制、自律机制和防范机制,增强民警“我不能为”的理念。再次,严格惩处,力求“不敢为”。我们应在挖掘宣传队伍先进典型的同时,加强对队伍的日常管理,对队伍中发现的违规违纪苗头性问题,及时查处。通过对极少数民警违法违纪行为的查处,以深刻的个案剖析,达到使全体民警受到警示教育的作用。用身边的正反面典型促使全体民警能够长思后果,从而自觉严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最后,严格监督,力求“为不了”。强化督察,加强内部监督职能,广辟渠道,完善外部监督体系,并强化民警八小时外监督的监督,做到权力行使到哪,监督就延伸到哪。

■《南京市“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优秀预防调查汇编》三等奖作品

《关于基层工商执法职务风险防范的调查》

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察室

基层工商执法主要面临行政责任风险、刑事责任风险、民事责任风险。对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范:一是强化教育,筑牢防范风险的思想防线。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用反面典型事例教育广大基层工商干部,强化风险教育。二是提升素质,增强抵御执法风险的能力。着力发挥工商文化建设的引导作用,以文化建设为契机,建立长效的学习制度,制定长期的学习计划,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岗位练兵、技能推选学习标兵,把爱学习、素质强的职工用到重要岗位,把职工吸引到书桌上来,不断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三是完善机制,充分释放制度的监控规范功能。改革现有执法工作评价考核体系,防止工商执法权在经济利益的诱惑下发生权力异化,建立冲突报告机制以及与司法部门、执法监督部门、上级部门的联系沟通机制。四是严格监督,强化内化制约机制。强化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的执行力度。建立起以工商执法责任制为核心的评议考核管理制度,引入信息化手段。建立长效的明察暗防机制,严格过错责任追究,从而有效地防范工商执法的风险。

■《南京市“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优秀预防调查汇编》三等奖作品

编辑:刘雁君nina_lyj@yahoo.com.cn

上一篇:经典美文朗诵儿童下一篇:孙中山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