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我的信念》教学设计模版(精选10篇)
课文《我的信念》教学设计模版 篇1
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重点
梳理课文内容;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品味平实而有哲理的语言。
难点
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法
讨论法 关键 认真阅读几遍课文。
教学过程
从居里夫人的成就谈起,引入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的了解。
设置话题,导入课文。思考,感悟。
读课文 读课文,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中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读课文,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研读与赏析
1、“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2、理解“在科学方面我的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3、文中“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4、为什么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怎么样的心态?
5、找出文中带哲理性的句子。
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词语、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师生互动,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讨论与交流
小结作业
1、课后“研讨与练习”。
2、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你怎么看?写300字随笔。
课文《我的信念》教学设计模版 篇2
本文作者玛丽·居里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 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她的成功经历以及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对学生能产生极大的感染力。
案例描述
上课后, 首先是介绍作者和整体感知课文, 特地将课本彩页中居里夫人画像放大一张, 贴在黑板上,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增强感染力。
(板书课题和作者)
要求学生用自己最习惯的方式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完成下列任务:找关键词语, 归纳各段段意。 (投影) 并将自己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
(生边读边思考)
师: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 将自己的看法拿出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最后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生分组讨论, 师巡回指导, 指出关键词语就是一段中最关紧要的, 对理解段意起决定作用的词或短语。找准关键词语, 再用语言组织一下, 便成了段意。)
师:小组讨论好了吗?
生齐答:讨论好了!
师:好, 下面请各组代表报告本组研讨的结果, 不同意见全班讨论。先讨论第一段, 哪一组代表先发言?
生1:我们认为第一段的关键词语有“坚韧不拔”“信心”, 据此归纳本段的段意为: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要有信心。
师:很好!关键词语很关键, 段意也很概括。其他组有没有不同意见?
(生赞同, 然后二、三、四段进行得比较顺利, 没有引起太大的争论。第五段争论较大)
师:前几段, 大家概括得很好, 下面讨论第五段, 哪一组发言?
生2:我们认为第五段的关键词语是“对事不对人”, 因此本段段意为: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不对人的兴趣。
师:其他组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3:我们组认为关键词语为“物质上的利益”, 段意为:在科学上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师:看来, 同学们的分歧比较大。同学们想一想, “对事”中的“事”指什么, “对人”中的“人”指什么?
生齐答:“事”指科学研究, “人”指作者本人。
师:所以本段反映了作者在科学方面坚持了一个什么观念?请用文中的一个短语来回答。
生齐答:“纯粹研究观念”
师:那么“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是否也表达了同样的观念呢?
生齐答:是!
师:那么本段的关键词语是——
生齐答:“纯粹研究观念”
师:段意是———
生齐答:在科学方面坚持纯粹研究观念。
师:纯粹研究, 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甚至放弃申请镭的专利, 抛弃财富, 这些都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科学精神?
生4: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5:忘我的精神。
师:对, 反映了一种对科学忘我的奉献精神。
(第六、七段争论也较大, 在老师的引导下, 生讨论归纳)
师:刚才同学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课前老师也准备了一下, 现在也展示出来, 作为个人的观点跟大家交流。
(投影, 加以明确)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 我们学会了找关键词语归纳段意的方法, 也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崇高的人格美, 下面就让我们来归纳一下本文表现了居里夫人哪些方面的人格美?
生6:坚韧不拔, 专心致志。 (板书)
生7: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板书)
生8:不追求名利、忘我工作、热爱科学。 (板书)
师:大家归纳得很好!下面, 再请同学们将自己课外收集到的有关居里夫人的材料向大家介绍一下, 并说说这些小故事分别印证了居里夫人具有哪些人格美。同学们收集信息的途径很多, 可以从书本上, 也可以从网上, 相信大家一定能把有关信息“一网打尽”。请同学们介绍时要尽量简洁概括。
(生踊跃举手发言)
生9:居里夫人, 由于家境贫寒毕业后不得不去做家教。最后她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 并获得了波兰留学生奖学金, 留在巴黎, 最后与丈夫共同发现了新元素钋和镭, 两次获诺贝尔奖。这表现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
生10:居里夫人与她丈夫从1898年一直工作到1902年, 经过几万次提炼, 处理了几十吨矿残渣, 终于得到0.1克的镭盐。这表现了她持之以恒的精神。
师:对!还应该有顽强的毅力。她要忍受多少常人无法忍受的寂寞, 经历多少次失败的打击!
生11:她伟大的科学发现是在一个被废弃的、曾停放解剖用尸体的破棚子里诞生的, 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屋子里终年阴暗潮湿, 寒冬时, 窗户也必须随时洞开, 免得气体无法逃出而导致中毒, 因此她往往冻得连握笔做记录都成问题。这表现了她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师:还表现了她的———
生齐答:忘我工作, 热爱科学。
生12:有人劝居里夫人去申请镭的专利, 居里夫妇毫不犹豫地回答:“不, 镭是一种元素, 她应属于全世界!”这表现了他们信奉“科学无国界”, 献身科学的信仰。
生13:由于长时间的接触放射性的物质, 居里夫人身上遍布各种伤疤, 骨髓由于射线的长期聚集而退化, 最终因恶性贫血症而去世。这表现了她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学生还纷纷举手, 争着发言)
师:还有这么多同学争着要发言, 看来居里夫人的感人事迹实在是太多太多, 但是因为时间关系, 我们暂时不能一一去聆听, 课后我们再找一个适当的机会, 让大家畅所欲言, 好吗?
生齐答:好!
师:下面再请同学们看投影。
(投影:“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 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 在其道德品质方面, 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 他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 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师:这是另一位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评价居里夫人的一段话, 请大家齐声朗读一遍后, 找出关键词语, 并归纳大意。
(生朗读, 思考)
师:这段话中关键词语有哪些?
生14:“贡献”, “才智成就”。
生15:不对, 应该是“道德品质”。
师:为什么?
生15:因为从“不要仅仅满足”来看, 作者强调的是居里夫人的道德品质方面的贡献。
师:其他同学认为呢?
(生赞同)
师:因此本段的段意应该是———
生齐答:高度评价了居里夫人在道德品质方面对人类的贡献。
(师作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1.充分利用本课具有丰富的人文色彩、强烈的感染力的特点, 带领大家一起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在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 又提高了学生的品德修养, 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培养健全的人格, 从而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这是本堂课最重要的一个任务。事实证明, 通过本堂课的教学, 居里夫人的伟大成就, 尤其是她的伟大的人格美给学生的心灵上造成了强大的震撼力, 达到了预期效果, 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我的信念课文内容 篇3
《我的信念》选入鄂教版七下第20课,人教版七下第9课,人教版(五四学制)六下第4课。该文章从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理念三方面体现了居里夫人的信念。
作者简介
玛丽·居里(居里夫人)(1867.11.7—1934.6.5)。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科学家。原籍波兰,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生于波兰华沙。1891年进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就贝可勒尔在当时首先发现的放射性现象进行研究,先后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皮埃尔·居里逝世后,她继续研究放射性,获得成就,并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居里、贝可勒尔共获19诺贝尔物理奖,后又获19诺贝尔化学奖,从而成为科学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她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是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同时还被其他15个国家聘为科学院院士。她共接受过7个国家24次奖金和奖章,担任了25个国家的104个荣誉职位。居里夫人不贪图钱财和享受,只是为了科学的发展而奉献自己。1934年7月4日,因劳累,并长期与镭接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与世长辞了,但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原文: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有一年的春天里,我因病被迫在家里休息数周。我注视着我的女儿们所养的蚕结着茧子,这使我感兴趣。望着这些蚕执著地、勤奋地工作着,我感到我和它们非常相似。像它们一样,我总是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子一般。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的研究,而研究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那整个时期中,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地,像在梦幻之中一般,艰辛地坐在简陋的书房里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儿发现了镭。
我在生活中,永远是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渲染。
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当皮埃尔居里和我考虑应否在我们的发现上取得经济利益时,我们都认为不能违反我们的纯粹研究观念。因而我们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也就抛弃了一笔财富。我坚信我们是对的。诚然,人类需要寻求现实的人,他们在工作中获得很大的报酬。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他们受了事业的强烈的吸引,使他们没有闲暇,也无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我的唯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视这种利益为理所当然的,因为我在24岁以前,我一直居住在被占领和蹂躏的波兰。我估量过法国自由的代价。
我并非生来就是一个性情温和的人,我很早就知道,许多像我一样敏感的人,甚至受一言半语的呵责,便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从我丈夫的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受益匪浅。当他猝然长逝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我年纪渐老,我愈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如栽花、植树、建筑,对诗歌朗诵和眺望星辰也有一点兴趣。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 篇4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大量的四字词语。如“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翔实可信”“家境贫寒”“流传千古”“鸿篇巨制”“家徒四壁”等。本文中运用的四字词语很多,这些四字词语概括性强,包含的信息量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读起来也朗朗上口。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积累这些词语,这有利于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促进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益于巩固所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学中,我注重两个方面去研究这些成语/soft/:一是让学生通过朗读去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这样通过他们自己的理解,然后集体进行交流,这样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印象更为深刻;二是引导他们联系实际生活尝试着去运用,激励他们活学活用。因为学习不仅是知道也是运用,这样对他们将来运用这些词语起了很重要的铺垫作用。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将作者运用的数字从文章中剥离出来,应将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抽象的数字形象化、具体化、情感化。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厄运打不垮信念》课文读后感 篇5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厄运打不垮信念》课文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厄运打不垮信念》课文读后感1明末清初,我国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他从小就梦想自己能编写一部详实,精彩的明史,可是由于他家境不富裕,没有钱买书,只能四处借书看,终于二十多年的奋斗,六次修改,谈迁终于在五十多岁时完成了一部四百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史学家谈迁为了编写一部可以令人相信而精彩的明史,花了二十多年,终于完成一部鸿篇巨制《国榷》。此时,谈迁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这时,《国榷》被小偷偷走了,更何况此时谈迁已经年近六旬,但是厄运并没有打垮他,他心中的信念激发了他的潜能,他下决心重新编写,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课文最后总结:人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是啊,人生道路难免有一些崎岖和坎坷,但你心中的信念就会为你扫除他们。平时,有些同学考试考了低分,就对自己没有信心。但他们没有想到,谈迁经受的磨难与我们的小小的挫折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还记得老师说,磨难是创造天才的天堂,人生就是一个漫长的旅行,路上难免有“刺刺草”,但是它们并不能挡住你的欲望,那时,正如课文所说,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其实,除了张海迪、海伦·凯勒,历史上还有许多这样的人和事,如曹雪芹与《红楼梦》、司马迁与《史记》……他们都很坚强,他们的作品都千古流芳。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让我们铭记: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努力奋斗,不畏艰难,知难而进,就一定会成功!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念头,我们就能战胜困难。
《厄运打不垮信念》课文读后感2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我们打开知识的宝库,让我们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书籍如同一瓶清洁剂,它净化人们的心灵。“书、书、书”总之,无论在什么时候,有了书我们就不会孤独,不会寂寞,也不会伤心。
这不,前几天我读了《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又增长了知识,我知道了这是讲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他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特别喜爱历史,于是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但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经过了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但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东西,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
虽然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了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经过4年的努力,他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59岁的谈迁携带着书稿特地到了都城北京。又经过了几年的奋斗,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这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读了这篇课文,我明白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厄运打不垮信念》课文读后感3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明末清初,浙江出了一位史学家——谈迁。谈迁是浙江海宁枣林人,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
谈迁立志编写一部史书,后来他在50多岁的时候完成了一部经过6次修改500多万字的的明朝编年史——《国榷》。
谈迁当时的心里十分高兴,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谁也猜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小偷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价钱财物,就把整个竹箱给偷走了。第二天清晨,谈迁起床后发现了书稿不见了,他四处搜寻,也没找到。他坐在地上懊恼地说:“我真该死,如果我昨天晚上没有去睡觉,那该多好呀!”从此这部珍贵的书稿就下落不明了。
我知道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当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人了。此时的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地流淌。
我当时真想冲进书里安慰他:“谈迁,你不要气馁,你可以写一篇比原来的更好呢!”后来谈迁又经过4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新书的初稿,为了使这部书更加完备、准确,谈迁真是一位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坚强意志的人。
经历了“厄运”的谈迁丝毫没有被打垮,又重新开始了他的第二稿,他的作品终于备受人们的赞赏!谈迁又开始了新的战斗,生活又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我的信念》教学反思 篇6
临近小学毕业考了,临近这个重要的时刻了,所以,我必须得努力,必须尽力。于是,只要一有休息时间,任何一科的试卷就必须在我手上。其实,我自我都不明白自我原先会那么认真,那么努力,自我此刻想起来,还真佩服我自我呢!那时,就是居里夫人的那句话,它就是我唯一的精神支柱。
还有一次,我被教师选去参加”英语口语比赛。”那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也是不会成功的。那需要背许许多多的课文,还必须牺牲自我许多休息时间。那几天,我每一天晚上都要背课文,一个小故事和自我介绍。妈妈总告诉我,早上,一个人的记忆力是最强的。于是,我便提前半个小时起床,起来背英语。因为妈妈告诉我:”必须要问心无愧。”虽然那次我落选了,但我问心无愧,我努力了,我对得起自我的汗水。”
9.我的信念教学案 篇7
肥城市实验中学 王克剑
教与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
2、品味本文质朴又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与学方法:
1、学习从不同层面梳理、把握主要内容,掌握处理信息的方法。
2、抓取警辟、关键的语句,探究居里夫人的人格和心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磨练意志,学会生活,热爱科学。
课前准备
了解居里 夫人的人格美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与她性格特点的联系。
教学难点
通过梳理、把握课文内容,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教育。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居里 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为什么爱因斯坦对 居里 夫人的评价如此之高?今天我们就走进 居里 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从中寻找她伟大的人格魅力。
二、学习新课
1、检查预习
盛名shâng
报酬chou
奢望shē 估量liáng 尽量liàng 纯粹cuì
迷醉zuì 懊恼
ào nǎo
蹂躏(róu lìn):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
猝然(cù):突然。
2、作者简介
玛丽•居里(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他们共同研究,先后发现钋和镭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1903年获诺贝尔物理奖,1911年又获诺贝尔化学奖。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一)学生默读、思考,试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二)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指名回答问题。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
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 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 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 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 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⑤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 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
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
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彩屏显示: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有毅力。有信心有足够的兴趣不为名利所诱惑成功的原因
①
小组讨论:
朗读结束后,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讨论问题: 居里 夫(二)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分析探究下列问题。
1、层次: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2、纵观全文,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3、第一段中居里夫人认为对待生活应有哪两种态度?
4、第二段末句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5、“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快乐的回忆?
6、居里夫人所说的“讲究现实”与“梦想家”是什么意思?
7、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四段中的“人事的干扰”“盛名的拖累”的理解。
8、七段首句中的“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9、作者认为“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10、该怎样理解第6段中的“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11、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
12、第7段中作者将科学家视为“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用原文的话,也可以自己概括)
(二)读出自我,合作交流:在这些信念中,哪一点最值得我们学习?(三)重点赏读,质疑探究
1、当居里夫妇发现镭以后,他们却没有申请镭的专利,“抛弃了一笔财富”。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对这个做法你是怎样看的?
2、居里夫人的丈夫去世以后,她“更会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这是为什么?
3、文章最后一段居里夫人说:“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那么作为“技术人员”所需要的精神品质与“小孩”的思想行为有共同这处吗?请谈谈看法。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板书: 探讨真理 保持安宁 集中目标
思想理念{不图财富 环境需求{追求自由 工作态度{树立信心 沉醉科学 珍惜时间 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四)主题深化
1. 关于人的美,请说一句名言或谚语
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方式,而在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会讨厌他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
2. 读了《我的信念》一文后你认为人的美包涵哪些内在品质? 3. 找一找,想一想,在我们的身边有没有一些你认为是美的言与行?
三、课堂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报酬____ 奢___望蹂___躏___ 呵____责懊___恼猝___然长逝鞭___策
答案:chóu shē róulìn hē ào cù biān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________
(1)量(2)薄()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1)liáng 量杯liàng 量变(2)báo薄饼bó 薄酒bò
3、将所解释的词语的内容与相应的词语用线连接起来。
飘洒得多而杂乱 屹然不动
行走艰难,处境困难 残叶狼藉
坚定不可动摇 纷纷扬扬
乱七八糟的样子 寸步难行
解析:此题考查我们词语的解释。根据释义正确选择词语。
答案:飘洒得多而杂乱——纷纷扬扬行走艰难,处境困难——寸步难行坚定不可动摇——屹然不**七八糟的样子——残叶狼藉
4、《我的信念》的作者是________,法国籍波兰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化学家。本文选自______。“我的信念”是她对自己的_______和_______的总结和回顾,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兴趣、爱好和情操。
答案:玛丽•居里《现代人的智慧》性格、为人理想、信念
课中10分钟
1、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填入句子空白处。
(1)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_____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简单、简陋、简化)
(2)我永远追求_____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宁静、安静、安逸)
(3)许多敏感的人,即使受了一言半语的呵责,也会过分懊恼,因而我尽量____自己的敏感。(抑制、克服、克制)
解析:(1)题中选择“简陋”,指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2)选择“安静”,强调工作环境的氛围。(3)题“克制”,抑制(多指情感)。
答案:(1)简陋(2)安静(3)克制
2、从本文中,可以看出杰出科学家具有怎样的品质?选择下列各项中四字短语来概括。()
(多项选择)
A、专心致志
B、追求真理
C、淡薄名利
D、温和沉静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答案须从文章在找到依据。如“甘于寂寞”、“追求真理”“淡薄名利”等等。
答案:(1)简陋(2)安静(3)克制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B、从我丈夫温和沉静的性格中我获益匪浅。
C、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怅然若失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
D、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
四、拓展训练。
1、你能从这篇文章中概括出居里夫人这所以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吗?
2、居里夫人说:“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从中你能够看出她哪些品质?
五、拓展训练。
1、你能从这篇文章中概括出居里夫人这所以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吗?
2、居里夫人说:“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从中你能够看出她哪些品质?
六板书设计
坚韧不拔的精神
致力于科学研究
沉醉于世界的品质
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
优美中
欣赏生活中的种种琐事
信念
(人格魅力)
简陋
生活条件
艰辛
工作环境
宁静
简单
七学后记 八教后记 课堂练习提示
1、chóu shē róulìn hē ào cù biān
2、liáng 量杯liàng 量变(2)báo薄饼bó 薄酒bò
3、飘洒得多而杂乱——纷纷扬扬行走艰难,处境困难——寸步难行坚定不可动摇
4、玛丽•居里《现代人的智慧》性格、为人理想、信念 课中十分钟
1、答案:(1)简陋(2)安静(3)克制
2、答案:(1)简陋(2)安静(3)克制
于《我的信念》优秀的教学设计 篇8
【课时安排】
1、预定课时:
1课时。20xx年10月21日。
2、实际课时:
3课时。20xx年10月21~22日。
【教学目标】
1、朗读训练:
带着感情朗读,注意朗读速度。
2、人文关怀:
归纳人格特点,了解人格魅力。
3、文体导学:
品味平实语言,理解其中哲理。
4、创意点拨:
调动生活体验,扬起信念风帆。
5、提问指导:
提有价值问题,提欣赏性问题。
【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
带着感情朗读,注意朗读速度。
2、文体导学:
品味平实语言,理解其中哲理。
【教学难点】
1、人文关怀:
归纳人格特点,了解人格魅力。
2、创意点拨:
调动生活体验,扬起信念风帆。
3、提问指导:
提有价值问题,提欣赏性问题。
【课前准备】
学生:
1、按既定方式、词典,扫除字词障碍。
2、借助于导读语、研讨与练习而预习,并书面提出问题。
教师:对学生可能生成的问题进行预测,制定预案。
一、新课导入
1、过渡:说起居里夫人,你了解多少?
2、导入:爱因斯坦曾说过: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的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3、目标:读写、品味、感悟。
二、读写检查
1、读一读:
固执 鞭策 盛名 报酬 奢望 蹂躏 呵责 懊恼
沉醉 迷醉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课前查词典,课堂读一读,课后写一写。)
2、问一问:哪些词语没把握?(注音、解释、造句。)
三、朗读训练
1、引导: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2、例读:大家觉得哪一段更需要老师指导?
3、尝试:4人小组读、个别纠正,毛遂自荐读。
四、提问指导
1、抛砖:文章从哪些方面刻画居里夫人的形象?
难度分解:
⑴ 概括要点:
抓住关键词语:
坚忍不拔、信心
勤奋、努力、目标
探讨真理、献身科学、时间
安静 不谋利、自由 克制
科学之美
⑵ 分析归纳:
宗旨:探讨真理、不求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环境:自由、安静、时间、克制
工作:目标、信心、坚忍不拔、勤奋努力
⑶ 整理排列:
科学工作者的宗旨是探讨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科学工作需要自由,需要宁静,需要时间。
科学研究需要献身精神
(目标要始终如一;要有信心;要坚忍不拔;要勤奋努力)
⑷ 问题延伸:
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魅力)?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追求自由、保持安宁、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忍不拔、执著勤奋
2、引导:提有价值问题,提欣赏性问题。
3、尝试:个人思考后提问、小组交流后提问、课堂讨论中提问。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涉及的想法如下:
⑴ 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
完成的决心: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
对真理的渴求: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
科学魅力的吸引:这种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原因;崇高的使命感:科学事业是造福人类的事业。
⑵ 解释我深信,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居里夫人把自己的科学事业称为纯粹研究,是纯粹为着探讨真理而研究的,丝毫不存名利之想:镭的发现,本可以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然而居里夫妇淡然处之,连申请专利的热情也没有。
科学可以发现世界的优美,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这种美,具有无穷的魅力,使人兴趣盎然,使人乐此不疲:好像一个小孩子置身在大自然的景色之中,有好像在梦幻中一般,有又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
⑶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讲究现实,是通过工作取得物质利益,因为生活毕竟需要金钱,获得很多的报酬才能享受很好的生活。居里夫人对此持肯定态度。
梦想家,是为研究而研究,为工作而工作,为理想而研究而工作,完全不存在物质利益的观念。居里夫人即是。
最基本的特征: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
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⑷ 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⑸ 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⑹ 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故事一般,在这样美妙的科学世界面前,科学家就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子一样。这反映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
⑺ 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⑻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是什么意思?
自然科学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是揭示物质世界的规律,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的。认识了规律,发现了奥秘,就会觉得这世界真奇妙。
优美是指物质运动规律以及物质内部结构。学了物理、学了化学,就会感觉世界的优美。
科学越发展,世界越是展现它的优美,所以说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
五、体验反思
1、质疑: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翻译不当。单身一人,需要交流感情而无从交流才会感觉孤独。独处一室,静静地读书,是没有孤独感的。
居里夫人这里的意思是,她潜心学业,总是远离欢乐喧闹的人群,一个人静心读书,大学阶段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这样的大学生活美好快乐。
类似的错译:
我估量过在法国得到自由的代价:我估量过法国为赢得自由而付出的代价。
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当然:我从没有把这种权益视为不成问题的问题。
2、讨论:有人认为,居里夫人是个傻瓜。你的意见呢?
她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而不是物质上的享受。
她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人类需要梦想家──她们受事业的强烈吸引,既没有闲暇也没有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3、交流: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
六、课后思考
动动脑子,为居里夫人设计一句墓志铭。
课文《我的信念》教学设计模版 篇9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2、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3、阅读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准备谈自己的读后的感受
教师:
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梳理课文内容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板书)
二、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小组内部完成以下问题)
1、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相结合)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 ) 渲染( ) 闲暇( ) 奢望( )
呵责( ) 蹂躏( )猝然( )眺望( )
3、品味思考: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思想理念( )环境需求( )
工作态度( )
重点研读 (5-7段)
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a.“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b.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c.“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d.“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e.“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f.“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g.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h.“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2、品味语言
a.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b.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三、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②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③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④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⑤“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四、当堂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奢望( ) 呵责( ) 猝然世逝( )粗糙( ) 报chóu( ) 竭力( )
ào nǎo( ) 蹂躏( ) mí漫( )
2、给下列形似字注音并组词。
遐( )( )瑕( )( )暇( )( )假( )( )
3、根据词义写出适合的词语。
(1)突然辞世。 ( )
(2)得到很多益处。 ( )
(3)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态度采取容忍的态度。 ( )
(4)反躬自问,没有愧疚。 ( )
五、反馈矫正
1、《我的信念》全文从 、 和 三个方面展开
2、积累并背诵有关信念的名言警句
魏巍《我的老师》课文教学设计 篇10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引入课文情境。
(二)默读、勾画:看看共写了几件事,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对详写的事件要画出起因、过程和结果;思考几件事之间的联系。
(三)讨论、点拨:作者第一句话就扣题“我的老师”,那为什么不用蔡芸芝先生作主语呢?(为了突出“难忘”)(板书“难忘”)
围绕“难忘”写的几件事能不能用小标题或简短的话概括出来?能不能将七件事归类,哪几件事是记叙的重点?
(1—4、6写师爱生,5、7写生爱师,其中有互爱,6、7是重点)这里重点让学生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四)朗读全文,再说说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为布置的作文提纲作准备)
(五)布置作业:列作文提纲,写自己喜爱的一位老师。
第二课时
(一)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画,找出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句。[注意继续培养学生圈点批注的学习习惯]。
(二)细读分析,理清情感线索,辨析、推敲课文的语言,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重点段落、词语如何理解,表现了蔡老师哪些品质,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感情。[参见“教法建议”与“教材分析-写作特点”]
(三)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全文,本文以“难忘”为重点,以师生的感情——“爱”为线索贯串始终,记叙了七件事,五略两详,依靠那些质朴而饱含真情的语言,表达了蔡老师对学生、对“我”的热爱和“我”、“我们”对蔡老师的依恋、敬佩、思念之情。
(五)作业:读课文,写作文。(要求:着重写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并以此为中心选择材料;要善于从小处、细处去勾勒人物;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手段
体会课文中表达的真情实感,最好的方法是朗读,用心去体会,用声音来表达。有感情地朗读,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最佳方法。
设计思想
本文忆写儿时关于蔡老师的七件事,对应地描写蔡老师和儿时作者自身,叙事和写人当中都深融感情,表现出蔡老师的温柔善教和热爱学生,抒发了作者热爱、思念蔡老师的情怀,表现了师生间的深挚感情,颇为生动,具有感染力量,并在行文当中自然地表明、写出了六个要素。文章从字面上看并不难懂,但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感情不易把握。教学中要抓住关键词、句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回忆笔法、叙述事件、描写人物的表现力量当中,体会蔡老师的温柔善教和热爱学生,体会作者对蔡老师的热爱和思念,体会师生间的深挚感情,理解六个要素在文中的作用。应把理解六个要素统一于分析文章的过程当中。
本课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
线索:我回忆、喜爱、依恋、思念蔡老师。
探究活动
【课文《我的信念》教学设计模版】推荐阅读:
课文《我的信念》教案设计05-16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公开课)07-26
七年级上册语文《我的信念》教案设计10-08
课文《我的祖国》教学设计08-14
我的信念 教案06-15
理想·信念·我的大学09-30
9《我的信念》说课稿11-24
我的理想 我的信念 我的事业10-19
C(1-9)《我的信念》教案05-27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2课时教学设计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