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共10篇)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 篇1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
入冬以来,为使辖区流浪乞讨人员平安温暖过冬,区委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
一是区政府分管领导主持召开两次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街道办事处分管领导会议,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要求各街道、区城管执法局各执法中队,全面开展巡查工作,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切实做好救助工作。
二是各街道办事处成立救助工作小分队,由分管领导任队长,社会事务科科长任副队长,配备必要的设备,每日上街巡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能护送的护送,需救助的救助,根据不同对象分类救助。
三是区民政局成立救助工作小组,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社会事务科科长任副组长,负责购买必要的救助物品,定期上街巡查,督促各街道做好救助工作。
四是区民政局、城管执法局先后两次联合发文,安排部署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明确各街道救助小分队巡查和救助工作要求,明确巡查时段、巡查地点。加强信息报送工作,要求各街道每天报送巡查结果,每周五召开工作例会,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扎实推进。经过半个月的工作,辖区50多名流浪乞讨人员得到救助,送往医院1人,护送到市救助中心1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 篇2
一、当前流浪乞讨救助管理领域的不足
第一, 救助主体单一、救助层次较低。目前, 民政部门是主管部门甚至是唯一救助主体。公安、城管部门仅是配合民政部门开展工作, 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告知和劝说。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调整, 我国基本民生保障的形势与任务发生了新变化, 从“强制收容”到“自愿救助”, 救助管理模式已发生制度性转变。救助管理是一项临时性救助工作, 传统救助方式以提供基本的衣、食、住、行、医为主, 难以有效满足社会救助对象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无法有效化解因社会救助对象心理、行为偏差引发的个体和社会问题。
第二, 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与服务机构数量及能力不足。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缺少社会工作专业素质要求, 无法满足受助对象个性化需求。当前, 社会工作介入救助管理领域工作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通过公开招聘引进社会工作人才在救助站提供各项服务;二是救助管理站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引进专业社会工作机构独立自主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服务。在大政府、小社会的背景下, 民间机构介入救助管理领域若没有政府的支持, 介入空间明显不足。虽然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发展迅速, 但是介入社会救助领域的社会工作机构数量仍屈指可数。
第三, 救助对象受益范围小。在实地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 救助对象主要来自其他机构转介或是救助对象主动求助。其中, 绝大部分救助者为公安或其他救助站转介而来, 自己主动求助的人员在救助人员中所占的比例特别低。家里走失、务工不着、被偷盗、投亲不着、被骗等是临时有困难, 流浪乞讨的人却很少自愿寻求救助。此外, 受助人员普遍文化水平不高, 影响了受助者了解救助政策和选择求助。与主动求助不同的是, 真正生活困难的人员或职业乞讨人员则拒绝到救助站接受救助, 他们较多地选择长期在外流浪。究其原因, 主要是救助站是一个短期性的临时救助, 不能解决后续生计问题。救助者主动求助比例很低, 救助对象受益范围狭小, 直接影响了社会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
二、增能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优势
Solomon首先提出增能的概念并把增能注入了社会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 增能已成为社会工作领域提倡的重要价值观念和工作模式之一。增能是个人在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 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 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 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增能理论作为社会工作较为重要的理论, 强调服务对象自身能力及价值的体现。增能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理念人性化、服务手法专业化、服务内容个别化, 使得其在救助管理领域有着广阔的施展空间。
首先, 理念人性化。社会工作以“平等”“尊重”作为价值指引, 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值得尊重的。“以人为本”价值观更注重救助对象本身权利、能力、优势, 使服务过程更凸显人性关怀。社会工作提倡以“优势视角”看待服务对象, 注重评估、挖掘、培育和激发受助对象的潜能, 增强其自我能力。
其次, 服务手法专业化。受过专业教育的社会工作者在科学理论指导下, 遵循一套科学的助人程序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等直接或间接的方法为救助对象提供物质帮助、心理疏导、精神慰藉等专业性服务。服务人员专业化、服务手法专业化将有利助推救助管理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发展。
最后, 服务个别化。每个救助对象的问题和需求都存在差异, 比如, 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患疾病者和正常人、不同文化层次的救助对象需求均有不同。社会工作者需要遵循个别化的价值理念, 链接资源为救助对象提供个别化、有针对性的服务, 满足救助对象多样化的需求。
三、基于增能视角下的社会工作介入探讨
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 用专业的方法为受助者提供人性化增能服务。通过介入, 填补临时救助安置工作中的空白, 探索出有效的工作模式, 造福救助站站内的受助对象, 减少服务对象反复流浪的几率, 促进社会和谐。本文从流浪乞讨人员能力提升及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 流浪乞讨人员能力提升服务
增能理论认为, 每个人都不缺少能力, 个人的能力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服务对象是有能力、有价值的。服务对象的能力不是助人者给予的, 而是自身所拥有的。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在于通过共同的活动帮助服务对象去除环境的压制和无力感, 使他们获得能力, 并能正常发挥社会功能。在救助管理机构开展的社会直接服务工作, 体现在外展服务及站内服务、返乡安置跟踪服务。
一是开展外展服务。外展服务是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社会服务的重要方法。考虑到某些流浪乞讨人员不了解或不愿意主动到救助管理站寻求帮助, 社工要走出救助站, 走近流浪乞讨人员, 与他们交往, 向他们提供服务, 以使其走出边缘状态。外展服务主要体现在街头救助中。通过外展, 社工及时发现求助对象, 告知救助政策, 对于不愿意接受救助的人员予以引导, 鼓励其接受救助站服务。
二是开展站内能力提升服务。对进入救助站的受助对象, 社工可在思想和行为矫治、继续教育、就业技能培训三方面帮助救助对象提升回归主流社会的能力。 (1) 思想和行为矫治。流浪乞讨人员在流浪中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 甚至有些犯罪行为。社工应在救助对象入站时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对有心理辅导需要的救助对象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辅导、对于有偏差行为的受助对象则应制定个性化的矫正方案, 通过艺术治疗、音乐治疗等方式促使其改变偏差思想和行为。服务中, 社工应积极采用接纳、同感等价值理念和技巧, 同时运用优势视角发现救助对象身上的优点。此外, 组织受助人员参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 以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2) 继续教育。绝大部分救助对象法律意识淡薄、容易被人诱骗从事非法活动。社工可整合资源为救助对象开展普法宣传、禁毒宣传和防传销、防被骗等主题讲座, 发放相关宣传手册, 帮助受助人员了解有关法律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对流浪未成年人开展驻站日常教育、艺术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替代教育专项服务, 以提高其思想认识, 增强社会归属感和社会认同, 预防未成年人再次流浪, 切实满足他们的多元化需求。 (3) 就业技能培训。生存力是救助对象回归主流社会最主要的能力。社会工作在介入过程中务必要重视救助对象就业技能的提升。可探索“社工+救助管理站+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三方共同培养模式, 或对接爱心企业建立救助站技能培训基地, 整合企业、学校资源为受助者开设手工技能培训、厨师培训、家政服务等较为简单的技能课程。在提升受助对象就业能力的同时, 鼓励和推荐流浪乞讨人员到相关单位就业。
三是返家安置及跟踪回访。由社工协助受助对象制定返家安置服务方案, 链接资源帮助受助对象成功返家。在救助对象返家后对其生活状况进行访问, 了解回归后的生活现状, 协助解决生计、子女教育问题, 巩固其融入主流社会的效果。
2. 社会支持网络构建
增能理论认为, 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排挤和压迫而产生的, 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 使人无法发挥自己的能力, 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为流浪乞讨人员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回归主流社会。
一是整合志愿力量开展志愿者服务。社工可招募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到救助站为流浪乞讨人员开展志愿服务。例如, 招募爱心理发师为救助站受助对象爱心理发, 整合社会爱心企业捐赠爱心衣物, 充分调动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夜间安保人员等热心群众及社会组织、居 (村) 委会等基层组织积极性, 鼓励其做好发现、报告、引导和应急服务。同时, 也可以动员依托高校资源建立志愿者联盟。利用高校资源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中。
二是进行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及互助氛围营造。社工通过传统媒介 (发放宣传单页、册子等) 、新媒体 (微信公众号、网站等) 进行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和咨询, 倡导人人参与社会救助服务。此外, 在流浪乞讨人员较为集中区设立关爱文化墙, 引导媒体和公众客观理性认识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形成良好的人人互助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士卿, 徐从德.社会工作介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领域的实务探索[J].经营与管理, 2012.
[2]薛小勇.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困境及对策[J].社会福利 (理论版) , 2012 (04) .
[3]武非平.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困境及其对策探析——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例[J].价值工程, 2015.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 篇3
高薪翔
为落实全市救助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专项整治活动的要求,摸清当前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专项整治工作的成效和“寒冬送温暖”的开展情况,按照市局的要求,市局救灾科会同市救助管理站组成调研组于11月25-27日实地考察调研了城固县、洋县、勉县、西乡县、镇巴县、略阳县救助管理站,并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检查、街面巡视等方式,了解当地救助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就整改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与当地救助管理站的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探讨。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建立12个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所有县区(共12个)都建立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成立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或联系会议,核定了专职人员,配备了设施设备。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做好救助保护、医疗救治、教育矫治、妥善安置、回归家庭和源头预防等各项工作。
工作开展情况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部门协作机制健全。各县区目前均已成立救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健全了政府主导、民政牵头、公安、城管、卫生、财政等多部门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建立了考核制度,形成了工作合力。城固县每年以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的形式提出救助管理工作重点目标,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定期通报救助管理工作进展情况,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针对突出问题和困难,研究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汉台区建立了民政牵头的联合救助工作机制,加大重大活动、节假日、特殊天气条件下主动救助的力度以及日常工作中的协调配合。西乡县、洋县救助站积极协调财政局落实流浪乞讨人员救治安置专项经费,对流浪精神病人及时送往定点医院接受治疗,病情稳定后仍无法确认身份的人员,寄养或安置到乡镇敬老院;对返乡生活困难的流浪乞讨人员,由当地政府将其纳入五保或低保。略阳县、西乡县救助管理站与辖区派出所广泛开展合作,有针对性地解决跑站骗助、恶意求助、无理取闹、刁难威胁工作人员的现象。
(二)“寒冬送温暖”活动开展不断深入。11月19日,汉中市召开“寒冬送温暖”专项活动启动仪式,张正荣局长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全市做好上街巡查主动救助工作,切实加大流浪乞讨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确保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各县区救助站积极开展专项活动,确保每周白天上街巡查不少于3次,夜间上街巡查不少于2次。截止12月1日,全市在“寒冬送温暖”专项活动中已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00余名。汉中市、汉台区救助站创新工作方式,联合汉中市志愿者协会及社会各界力量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在城区繁华地段设立救助点和救助引导牌,每周定期组织人员开展街头巡查主动救助,建立民间信息员队伍,充分调动志愿者和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夜间安保人员等热心群众参与外展巡查工作,并对提供有价值信息的热心群众给予奖励,鼓励其做好发现、报告、引导服务。城固县、镇巴县救助站分别以“晒时间、比业绩”和“值班周工作清单”的形式,将“寒冬送温暖”活动街头巡查主动救助工作纳入到日常必须做的工作中来,并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编排了工作人员上街巡查表,将此项工作落到了实处。西乡县、略阳县救助站工作人员在组成救助小组上街进行巡查救助的同时,还联合巡警等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形成合力,将主动救助常态化。
(三)多渠道开展寻亲工作。为积极开展寻亲工作,市救助站及汉台区、城固县、洋县、勉县、镇巴县、略阳县救助站利用站内寻亲公示、报纸和网络电视媒体等多渠道的开展寻亲工作,目前滞留的74名人员中已有7名回归家庭。市救助站对来站求助人员中查不清户籍的人员,在《汉中日报》、《华商报》及时发布寻亲公告,使11名滞留站内的流浪人员中1名回归家庭。汉台区救助站于11月26日联合汉中路派出所对滞留救助站人员的指纹和DNA数据进行了统一采集,及时报送汉中市公安局进行信息比对;联合汉中电视台、汉中日报、华商报对站内滞留的24名人员的信息和照片进行了播报,并刊登寻亲启示,现已有2名滞留人员回归家庭,2名已有线索,成效明显。城固县救助站利用在站内和县婚姻登记处、极星户外商店等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场所装置电视机滚动播放滞留人员的照片及相关信息的方式进行寻亲,并安排专人负责,使15名站内滞留人员,寻亲成功3名。洋县救助站通过站内设置寻亲公示栏,在县电视台播放寻亲启事的方式使站内24名滞留人员,其中2名已有线索,1名回归家庭。
(四)救助保护工作不断延伸拓展。各县区积极拓展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职能,探索开展困境未成年人源头预防工作,加大延伸服务力度。汉台区救助站组织对本辖区的困境未成年人进行调查摸底,对有流浪倾向的未成年人进行主动关爱,与市未保中心、市新星困境儿童援助中心联合开展合作,将辖区内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和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纳入服务对象范围,预防困境未成年人外出流浪。城固县将因打击犯罪、精神抑郁、寻找网友、父母服刑等原因造成的需要提供临时性或保护性救助的困境未成年人纳入救助保护范围。市救助管理站加强开展返乡受助未成年人的跟踪回访工作,对本地或附近周边城市的,通过实地回访及时掌握生活动态和家庭情况,协调村干部、街道(乡)民政助理解决实际生产生活困难,共同做好回归家庭工作;对异地远途实地回访不便的,及时通过电话沟通,督促其家庭或监护人全面履行监护职责。
三、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成效
(一)救助管理第三期信息系统各县区已全面使用。为规范救助管理工作,提高救助管理工作水平,民政部开发了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逐步完善到第三期系统,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作为覆盖全国、实时联动的工作网络和工作平台,对于加强民政部门科学决策,促进救助管理机构规范管理和协作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市救助管理工作暨未保工作会议上,市救助站对各县区的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录入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在市站内进行了多次练习使用。城固县、洋县、西乡县、镇巴县等救助站已经配备了工作电脑、摄像头、指纹仪等相关设备,正在抓紧对滞留人员进行指纹采集、信息补充完善等工作。
(二)规范工作流程。各县区对照救助管理机构检查项目表中的要求对站内的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西乡县救助站按照《流浪乞讨人员托养机构指南》,与托养单位签订了符合制式标准的托养协议。城固县救助站针对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制定了规范化的应急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并形成了在站内突发疾病的受助人员处置的工作机制。洋县、略阳县救助站按照《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机构工作规程》的要求,加强求助人员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登记工作,印制了制式的《救助登记表》、《不予救助通知书》、《自行离站声明书》、《在站服务登记表》、《终止救助通知书》,建立档案管理制度,设立了档案室。
(三)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各县区救助站全部实行24小时接待服务,救助热线实行24小时服务,统一使用有录音功能的电话,并配备有技防设施。洋县、城固县救助站在站内安装了具有储存功能的摄像监控系统,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西乡县救助站及时更换了站内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
四、存在的问题
(一)救助管理机构定位有待明确。按照现行救助管理政策的规定,救助管理机构为受助人员提供临时性救助服务,机构性质为事业单位。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救助管理机构承担的社会管理事务不断增多,救助管理机构职能正逐步发生转变,政府已相应赋予救助管理机构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流动人口管理、特殊人群管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反对拐卖妇女儿童、维护社会秩序等多项社会管理职能。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进一步做好救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客观上迫切需要救助管理机构充分发挥社会管理功能。同时,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救助服务的现状,也亟待救助管理机构加强引导和监督。
(二)长期滞留人员问题突出。我市是川陕甘交通要道,作为浪乞讨人员主要流入地,每年救助大量需要医疗救治、临时寄养、机构安置的流浪精神病人、智障人员和无生活自理能力的重症患者、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受助人员。由于健康情况、智力水平等原因,上述人员中绝大多数无法查找到监护人和常住人口所在地(相当一部分人员是被家庭有意抛向社会的),此问题在市或省的边界县更加突出。据统计,全市每年救助无法查明家庭情况的智障人员、精神病人约160余人(约占全市救助人员总数的1.5%),仅西乡站目前就滞留流浪乞讨精神病人近24人,每年医疗救治及托养费用就占了财务支出的大头。目前,我市民政系统的福利机构和精神病医疗机构已满足不了当前救治安置工作需求。以镇巴县为例,镇巴县没有可供滞留人员安置和治疗流浪乞讨精神病人的机构,目前,镇巴救助站的3名滞留人员托养在汉台区的养老机构,治疗流浪乞讨精神病人需要到勉县。由于救助管理站安置到民政系统中的托养机构内的滞留人员不仅挤占有限的临时救助经费和床位,还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予以照料,影响到救助管理机构公共服务能力的发挥,救助管理机构对这类人员的救助已显力不从心。
(三)预防未成年人流浪有待深化。各市跟踪回访情况表明,部分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后,因家庭贫困、监护不当或就业困难等原因,导致再次外出流浪的现象依然存在。单一经济层面的安置帮扶并不能有效解决家庭监护不到位的问题,部分受助未成年人回家少关爱、返乡遭排斥、进校受歧视。此外,流浪未成年人在有过城市流浪经历后,普遍希望在城市就业生活,但由于文化水平低、学习掌握新技能难度大等原因,使他们往往难在短期内顺利就业。上述原因导致了部分返乡未成年人难以真正回归家庭、融入社会。
(四)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开展教育矫治、心理辅导、技能培训等工作,对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救助保护机构相应配备大量专业人才。我市作为全国第二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地区,目前我市各县区救助保护机构工作人员在知识结构、专业理念、工作方法上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系统接受社会工作、特殊教育、心理干预等方面专业教育的人才明显缺乏。
五、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明确救助管理机构定位。根据当前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可考虑结合新一轮事业单位改革,对救助管理机构的性质、人员编制、专业人员配备等问题进一步研究论证,探索赋予救助管理机构行政管理职能的可行性,将救助服务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剥离给民间组织。我市作为全国第二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地区,按照各县区实际开展工作情况,我市的救助管理机构在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不断强化的同时,应逐步实现由直接的服务提供者向社会服务的监督管理者的转变。一方面,要协调相关部门整合优势资源,加大街面治理力度。另一方面,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对参与救助服务的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专业培训、业务指导、评估检查等规范管理。
(二)双管齐下,妥善解决滞留人员安置问题。要解决好无法查明家庭情况的重度残疾人、智障人员、精神病人长期滞留问题,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有效控制增量。如果不能及时把住源头,控制上述人员外流,此类救助对象将越积越多,救助管理机构将不堪重负。主要流出地要积极做好社会保障和源头预防工作,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帮助困境人员及其家庭解决实际生活困难,防止其因生活贫困导致外出流浪。同时,加强对困难家庭的帮助,对低收入家庭中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精神病人、重症病人提供补贴和日间照料,督促、帮助家庭履行抚养义务,从源头上防止他们被抛向街头。二是要逐渐消化存量。对于现有的滞留人员,要积极开展多渠道的寻亲工作的同时,拓宽安置渠道,通过整合民政资源、发动社会力量,综合利用各类公办福利机构和民办福利机构,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多渠道安置长期滞留人员,缓解救助管理机构工作压力。
(三)整合资源,建立立体化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体系,深化我市预防未成年人流浪工作。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统筹规划救助管理措施,切实提高救助保护实效。一方面,要建立城市社区管理与救助管理工作的联动机制。可总结汉台区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救助管理工作及建设社区救助点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平台优势,积极发动社区联络员、志愿者队伍、社区群众、社工共同参与,建立问题家庭档案,采用定期调查、邻里走访、家庭访问等方式,了解家庭抚养情况,及时对特殊家庭进行指导,加大救助帮扶力度。另一方面,要着力做好农村返乡未成年人跟踪管理。从以往调研和救助情况看,流浪未成年人75%来自农村。农村返乡未成年人能否有效回归家庭和社会,直接影响着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成效。可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服务体系,将救助服务网络覆盖到乡镇、村,充分利用乡镇民政助理、村干部掌握本辖区困难群众情况的优势,将受助返乡未成年人登记造册,定期走访返乡未成年人,及时掌握生活状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帮扶措施。对适龄适学返乡未成年人,协调学校做好返乡适龄适学未成年人接收入学工作;对已满16周岁、有就业意愿的未成年人,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职业介绍服务。
(四)加强创新,推动形成政府社会协同配合的救助管理工作新格局。政府不仅是救助管理工作的主体,同时也对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具有引导、鼓励、监督的责任。全国第十三次民政工作会议报告上提出着力构建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效能。市民政局康局长在今年初检查市救助站工作时提出过,要着力扩大民政事业的社会参与,协调制定和施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资金补助等制度,制定和落实社会力量提供社会服务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服务。救助管理工作可考虑采取双向运行模式,即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政策措施,引导救助管理机构充分运用专业机构、慈善公益组织、专业社会工作者、具备专业技能的志愿者等社会力量,采取教育辅导、行为矫治、技能培训、心理疏导、精神抚慰等多种方式提供救助服务。研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救助工作模式,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开展慈善捐助、实施公益项目等形式积极参与,满足受助人员多元化服务需求。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 篇4
乌政办〔2008〕241号
二○○八年八月四日
为加强我市社会稳定和综合治理工作,净化城市环境,妥善解决我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危重病人医疗救助和无名尸体问题,根据民政部、公安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建设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实施意见》(民发〔2006〕6号)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救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新民发〔2006〕122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救助原则、救助对象和救助定点单位
(一)基本原则。
依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保障需要紧急救治的流浪乞讨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坚持基本医疗救助,就近送医和先救治后结算、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
(二)救助对象。
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在乌鲁木齐地区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突发严重疾病,病情威胁生命者(包括弃婴)以及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的精神病人(以下简称流浪乞讨病人)。
(三)救助定点单位。
1.流浪患者救治定点单位:
天山区:新疆众安医院;
沙依巴克区:新疆有色医院;
新市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疆四建医院;
水磨沟区:自治区第一济困医院;
头屯河区: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医院;
米东区:新疆五建医院;
达坂城区:新化医院;
精神病流浪患者救治定点单位:乌鲁木齐市安宁医院。
传染病流浪患者救治定点单位:自治区传染病医院。
转诊医院: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乌鲁木齐县就近运送至上述定点医院救治。
2.无名尸体处置定点单位:市殡葬服务中心。
二、救助费用标准、经费来源及结算
(一)救助费用标准。
1.严格参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济困医疗服务目录(试行)》执行。本着因病施治、合理检查的原则,以最大限度降低医疗费用。凡不属于济困医疗服务目录范围的药品、药械、检查费用,财政不予承担。
2.在院治疗期间伙食费标准为每人每天10元。
(二)救助经费来源。
市、区(县)两级财政按比例共同分担,具体分担比例为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头屯河区、米东区承担50%,市财政承担50%;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生费用全额自行承担;达坂城区、乌鲁木齐县发生费用由市财政全额承担。
(三)救助经费结算。
市民政局将审核汇总后的流浪乞讨病人和无名尸体处理费用报市财政局,并同时提供书面拨付申请。市财政局依据市民政局上报的资金拨付申请,经审核无误后每半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及时拨付资金至卫生定点医疗机构及市民政相关部门,不得跨欠费。
三、职责分工
(一)民政部门。
1.负责流浪乞讨病人救助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组织实施,并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牵头协调建立跨系统救治工作机制;
2.负责对流浪乞讨病人和无名尸体的身份进行甄别认定,对无名尸体运送、火化或土葬(穆斯林遗体)工作;
3.负责对定点医院救治和殡葬服务中心产生费用情况进行审核汇总,同时提出书面资金拨付申请报市财政局,协调落实经费的结算;
4.负责对医疗机构救治流浪乞讨病人至病情稳定后的安置工作;
5.每半年与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对使用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病人医疗救助及无名尸体处理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卫生部门。
1.负责流浪乞讨病人的现场救治、转运及院内治疗工作;
2.每半年与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对使用于流浪患者医疗救助及无名尸体处理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三)公安部门。
负责流浪乞讨病人的治安管理工作;接群众报警后,应及时出警,负责对流浪乞讨病人因救治无效死亡和无名尸体进行检验、鉴定,出具检验报告。
(四)财政部门。
1.负责会同民政、卫生部门共同编制医疗救治、运送、处理无名尸体的经费预算工作;
2.依据市民政局上报的资金拨付申请,经审核无误后每半年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及时拨付现场医疗救治、转运、定点医院救治流浪患者及运送、处理无名尸体的经费。
3.每半年对使用于流浪患者医疗救助及无名尸体处理费用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审计。
四、流浪乞讨病人救治程序
(一)流浪乞讨病人一经发现,由发现地民政部门立即报告市急救中心现场抢救并转送至就近的定点医院;
(二)市急救中心转送到定点医疗机构后,由定点医疗机构及时填写《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危重病人接诊单》并通知所在地民政部门;
(三)所在地民政部门应及时赶到现场甄别认定流浪乞讨病人身份。正常工作日天山区、沙依巴克区、新市区、水磨沟区2小时,其他区(县)4小时;节假日(含夜间)12小时内到达。不按规定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患者身份认定的视默认。对认定属于救助对象的出具相关证明;
(四)在院治疗时间一般不超过15天,病情复杂,住院时间需超过15天的(精神病患者除外),由所在地民政部门下发继续治疗通知书,医院方可继续治疗;对一些特殊的、病情复杂的急危重症患者,定点医院确无能力处理的,经市民政局批准转入转诊医院,病情稳定后,应转回定点医院,实现双向转诊;
(五)受助人员擅自离开定点医院的,视同放弃救助,定点医院应及时报所在地民政局;
(六)流浪乞讨病人脱离生命危险,病情基本稳定后,定点医院应及时通知所在地民政局,所在地民政局需在三日内做好出院后的安置工作,受助人员拒不出院的,公安部门应协助强制其出院;
(七)流浪乞讨病人因病重救治无效死亡后,由定点医院通知所在地民政部门和市殡葬服务中心,负责对尸体的善后处置。
五、无名尸体处理程序
(一)对无名尸体,由当地公安部门进行勘查,通知市殡葬服务中心接运、保存尸体,同时填写《无名尸体接运单》;市殡葬服务中心凭《无名尸体接运单》及时接运、保存无名尸体,并通知发现地区(县)民政局,于3日内(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到市殡葬服务中心对无名尸体进行核实认定。
公安部门应在一月内对死者身份进行核实,卫生、民政部门应协助配合;对已核实身份的无名尸体,由公安部门负责通知死者亲属认领,超过三个月不来认领,视为无人认领;对保存三个月无人认领的无名尸体,由市殡葬服务中心书面通知无名尸体发现地公安部门,公安部门应根据通知要求及时出具《无名尸体处置通知单》,并及时将《无名尸体处置通知单》送达无名尸体发现地民政部门,民政部门收到《无名尸体处置通知单》后,应及时出具《无名尸体处理通知单》,并于3日内送达市殡葬服务中心和市民政局。市殡葬服务中心根据《无名尸体处理通知单》对无名尸体火化或土葬(穆斯林尸体);对无法确认民族的无名尸体,按穆斯林尸体处置。《无名尸体处理通知单》一式三联,一联:区(县)民政局留存,二联:市殡葬服务中心留存;三联:报市民政局留存。
(二)涉及刑事案件的无名尸体,由市公安局管辖区分局或刑科所进行检验鉴定,并出具检查报告。期间尸体由市公安局刑科所解剖室保存一个月,超过一个月仍无法核实身份或无人认领的,公安机关需确认已采集无名尸体指纹及DNA样本保存后,由公安机关通知市殡葬服务中心运送、保存,保存期满二个月无人认领的,按照本实施意见规定处理。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 篇5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称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以乞讨为生或者行乞敛财等人员不属于国家规定的救助对象。
第三条 开展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本省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法规、规章。
第四条 省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设立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救助站),县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救助站,未设救助站的县级民政部门应当指定相关科室负责救助工作。
救助站应当具有与救助管理任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和人员。
第五条 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实行自愿受助、无偿救助。
第六条 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时,应当依法如实提供本人的有关情况,救助站应当告知其救助对象的范围和实施救助的内容、时限,询问与救助需求有关的情况,并对其个人情况予以登记。对故意不如实提供有关情况的,不予救助。
救助站对属于救助对象的,应当及时安排救助;对不属于救助对象的,告知其不予救助的理由。
对因年老、年幼、残疾等原因无法提供个人情况的,救助站应当先提供救助,再查明情况。
第七条 救助站应当根据受助人员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实行开放式管理;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实行保护式管理,由工作人员负责照料;对女性求助人员,由女性工作人员负责救助管理。
第八条 救助站为受助人员提供的食物和住处,应当能够满足受助人员必需的基本生活和安全需要。受助人员生活标准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执行。
第九条 受助人员在救助站期间应当遵守各项管理制度,不得骚扰、辱骂、殴打救助站工作人员或者其他受助人员;不得毁坏、盗窃公私财物;不得吸毒、赌博;不得携带和私藏危险品、违禁品;不得传播色情、淫秽物品;不得扰乱救助管理工作秩序。
受助人员在救助站内违反管理制度的,救助站工作人员应当及时教育和制止;有违法行为或者有犯罪嫌疑的,救助站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受理并及时处理。
第十条 受助人员在救助站内突发急病的,应当及时送医院救治。受助人员在受助期间出现不明原因发热或者有其他传染病可疑症状的,救助站应当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受助人员在受助期间因病死亡的,救助站应当如实记录有关情况,并向有关单位取得有关手续。医疗、丧葬等费用由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负担;对确实无法查明身份或者没有亲属和单位的,由流入地民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属于非正常死亡的,救助站应当及时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和上级民政部门,由有关部门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处理。
第十一条 救助站对受助人员的救助期限一般不超过10天,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救助期限的,应当报主管民政部门备案。
受助人员接受救助站提供的必要的救助后,应当离开救助站。无正当理由不离开救助站的,救助站应当终止救助。
救助站对同一救助人在同地的救助,每6个月一般不超过两次。
第十二条 受助人员自愿放弃救助离开救助站的,应当事先告知,救助站不得限制。受助人员擅自离开救助站的,视为放弃救助。
第十三条 受助人员返回常住户口所在地、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时没有交通费的,由救助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帮助。
第十四条 下列受助人员应当由救助站通知其亲属或所在单位派人接领方可离开救助站,如属无亲属、无所在单位或其亲属、所在单位拒不派人接领的,由救助站主管民政部门通知该受助人户籍所在地或者住所所在地民政部门派人接领:
(一)未成年人及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不能自理的残疾人;
(三)老年人及其他行动不便的人。
对跨省流浪乞讨人员的接收和安置,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民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省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协调。流出地的民政部门不及时按照规定接回流浪乞讨人员时,流入地的民政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救助站送回。
流浪乞讨人员流入地的县(市)不得违反规定将受助人员转移至非流出地的其他县(市)。
第十五条 救助站的地址和求助电话应当向社会公布。救助站及主管民政部门应当在码头、车站及其他流浪乞讨人员较多的公共场所显著位置设置标志牌,标明救助站所在位置及联系方式,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和支持。
第十六条 救助站应当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安全责任制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等各项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
救助站应当如实记载受助人员入站、离站、获得救助的情况等,制作救助档案,并妥善保管。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有关部门参加的救助工作协调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依法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受助人员住所地的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帮助受助人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教育遗弃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的近亲属或者其他监护人履行抚养、赡养义务。
第十八条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各级民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对救助站进行指导、监督。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将救助管理经费(包括机构经费和专项救助经费)列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未设立救助站的县级城市,同级财政部门应当安排临时救助经费,用于救助符合规定条件的流浪乞讨人员。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流浪乞讨人员中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的救治,同级民政部门或救助站应当予以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指定医院,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进行抢救、治疗,待病情基本稳定后确实需要且符合救助条件的,由医疗单位告知或护送其到救助站求助。抢救、治疗费用由救助站或者民政部门会同本级财政部门核拨。
公安、城管(含城市综合执法部门)以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或遇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有责任告知其到救助站求助,并应当指明救助站所在位置;对其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应当直接护送到医院治疗;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主动求助且符合救助范围的,应当帮助和护送到救助站。
交通部门负责为流浪乞讨人员返回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提供交通便利。有关交通(运输)单位对救助站或民政部门为流浪乞讨人员购买车、船票时(凭救助站或者县级以上民政部门的证明)给予优先照顾。
第十九条 救助站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规定的,依照国家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有关法规、规章处理。
流浪乞讨人员扰乱社会秩序,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 篇6
关键词:行政法,人文关怀,收容遣送,救助办法
1 绪论
人文关怀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世界的人文主义, 其核心思想就在于肯定人性的价值、意义和人的主体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 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在理顺人与其他种种对象的关系中, 确立人的主体性, 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人文关怀不仅仅是物质上, 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给予充分关怀。
颁布法律, 推动法治, 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自由与权力, 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 法律的人文关怀的品质是人们认同法律和期待法治的重要因素。正确处理人和其他社会对象的关系, 以人为本, 尊重社会个体的权利与尊严, 体现人文关怀的品质, 是现代法律的本有属性和法治的重要内涵。
权利与权力的分配在法治社会的构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作为国家权力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权却最广泛又最容易侵害到公民权利。依法行政是衡量一国法治状况的核心观念。因此, 行政法应成为法律人文关怀品质体现最直接的窗口。
2 收容遣送制度的变革是行政法人文关怀的必然要求
2.1《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的颁布背景及立法目的
收容遣送制度, 其本质在于各地方政府对外来人口流入的控制, 因此它与户籍制度孪生。现代意义的收容遣送源于我国建国初期, 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 从最初对游民的收容发展到对涌入城市的灾民和无业人员的救助、教育、安置和遣返, 是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措施。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由于流动人口剧增, 因贫穷而流浪、乞讨的人比例减少, 开始出现逃避计划生育的人, 以乞讨作为生财之道的人, 以及逃婚、逃学、逃债的人等等。针对这种情况, 1982年5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救济、教育和安置城市中的流浪者, 对涌入城市的无业人员和灾民进行收容救济, 以维护城市社会秩序和安定团结。收容遣送最初是带有社会福利性质的措施, 是一种社会救助和维护城市形象的行为。
2.2 收容遣送良制恶化源于其缺少人文关怀
1992年代初, 国务院《关于收容遣送工作改革问题的意见》的出台, 收容对象被扩大到“三无人员” (无合法证件、无固定住所、无稳定收入) , 即无身份证、暂住证和务工证的流动人员。要求居住3天以上的非本地户口公民办理暂住证, 否则视为非法居留, 须被收容遣送。在这里, 收容遣送不但成了驱赶外地农民工入城的手段, 其维护治安的目的也更加明显。此后, 经过各地和有关部门的不断博弈, 收容遣送制度逐渐在实践中脱离原来社会救助的立法原意, 逐渐演变为限制外来人口流动, 沦为一项严重威胁人权的带有惩罚性的强制措施。为什么一个制度始于善意而终于恶果?是什么使收容遣送制度发生了异化?
我认为, 归根结底就是这个制度缺少人文关怀,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 由于《收容遣送办法》立法上的错误, 为公安机关等强制权力的介入提供了条件, 也为以后一系列侵权事件埋下了祸根。随着收容对象的扩大至“三无”流动人员, 限制城市外来人口流动、维护城市的既得利益甚至辅助打击犯罪成为收容遣送制度的主要目的。基于这样一种制度设计, 公安机关的介入就变得水到渠成, 使得收容遣送站这一不应有任何强制权力事业单位拥有了可以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权力。强制权力一旦失控再加上利益的驱使, 善意就结出了恶果。行政权的强大必然会压迫弱势的公民权, 公民的基本人权便遭到严重侵害, 何谈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二, 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所谓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体制, 就是把城乡居民划为两个身份不同的社会集团, 赋予城乡居民不同的地位、权利、待遇和义务, 并使这些身份、地位、权利的差别长期固定, 甚至延及后代, 形成具有世系等级色彩的身份制度的体制。收容遣送制度虽然与户口没有必然联系, 但却是维护户籍制度的重要手段。人本应生而平等, 但中国的户籍制度却使人一出生就被迫盖上了一个烙印, 这个烙印可能是便利, 更可能是枷锁。结合当前的现实, 不难发现, 城乡二元化体制的确存在蔑视人权, 差别对待的意味。第三, 执法人员素质低下。即使是一项出于善意并完全符合法治要求的法律制度, 如果执法者素质低下, 手段暴力, 不依法执行的话, 再好的制度也将是无源之水, 无法实现其应有的职能。国家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是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而存在的。行政权力更是如此, 所以国家机关就得依法行政, 行政为民,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就得以人民公仆的心态为公民权利服务, 如果行政权力交到了低素质、无责任、不守法的执法者手里, 那就是对公民权利的巨大威胁, 就是缺少人文关怀的表现。
2.3 孙志刚案件引发收容遣送制度的重大变革
2003年3月17日, 一位青年因未携带任何证件在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大街被派出所民警带回询问, 随后被错误作为“三无”人员送至天河区公安分局收容待遣所, 后转送广州市收容遣送中转站。次日, 孙志刚称有病被送往广州市卫生部门负责的收容人员救治站诊治。20日凌晨, 孙志刚遭同病房的8名被收治人员两度轮番殴打, 孙因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从生到死, 一位年少有为的无辜青年都遭受了什么?从“收容”变“救助”, 湖北青年孙志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由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立法者不禁重新审视收容遣送制度, 最后决定将其废止, 并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孙志刚事件告诫我们:一个公民的基本生存权, 如果时时刻刻被笼罩着这样的阴影, 那真的是人人自危了。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不能完全保护普通公民的时候, 最终任何人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生命都是没有保证的。所以我们要树立人权保障意识, 要纠正对于人权问题的一些不正确的观念, 健全人权保障机制。孙志刚事件应成为促使政府、社会各阶层思考如何加强人权教育, 如何从制度创新、机制创新、体制创新方面, 真正把尊重人权这个意识在全社会牢牢地树立起来的里程碑。
3 透过《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看行政法的人文关怀
《救助管理办法》由国务院颁布, 民政部门负责主要实施, 公安系统辅助执行, 必要时其他行政机关应该给予一定帮助与配合, 可见, 《救助管理办法》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行政法规。对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措施属于行政给付的范畴。行政给付是行政机关通过行政给付行为赋予给付对象一定的物质上的权益或者与物质相关的权益。行政给付根据其作用可以被分为国家补偿型、社会保障型和行政诱导型三种。显然, 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是社会保障型的行政给付。行政给付能否很好地展开, 换句话说, 行政给付是否具有人文关怀, 直接关系到行政法所保护和追求的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能否实现, 关系到广大民众能否很好地享受人权, 关系到国家政治和经济能否稳定发展的大局。
3.1《救助管理办法》的制定与颁布坚持以人为本
废除"收容遣送"制度实际上就是这次立法的初衷。制定《收容遣送办法》的时候,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 计划经济生产方式决定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是不允许流动的, 而现在的市场经济需要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与配制, 所以收容遣送制度已经成了阻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救助管理办法》第一条就写明了其立法目的:“为了对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 (以下简称流浪乞讨人员) 实行救助, 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制定本办法。”目的由社会管理变为保障受助者生活权益。《救助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了救助的性质:“救助站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是一项临时性社会救助措施。”这次法规明确了相关机构的职责是“救助”, 那么, 一切未达到救助目的的做法都是违法本规定的。新的救助管理办法强调了自愿原则。在自愿原则的笼罩下, 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可以提出申请, 经证实后救助站就应立即进行救助。这种申请是自愿的, 不能强迫。同时, 受助对象在救助站内的人身自由是有保障的, 救助站不能限制其离站自由。不同于《收容遣送办法》对受助者过多的权利限制, 《救助管理办法》更多的是尊重和赋予权利。也正因如此, 才使得《救助管理办法》处处以权利为本位, 处处体现出人文主义的关怀。
3.2 保护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1) 人身权利受到保护和尊重。
人身权利是与人身直接相关而没有经济内容的权益, 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 包括生命健康权, 人身自由权, 人格权等等。救助站应当提供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物和符合基本条件的住处;受助人员在站内突发疾病的, 救助站应当及时送医院救治;救助站工作人员不准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或者唆使他人打骂、体罚、虐待受助人员。这些规范就是对受助对象生命健康权的保护。人身自由权是人身权中最根本的权利。《管理救助办法》取消了强制功能, 把救助完全变成了一种自愿行为, 实行来去自由的开放式管理。第十一条规定, 救助站应当劝导受助人返回其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 不得限制受助人员离开救助站。《救助管理办法》第八条和第十四条关于按性别分室住宿及管理和不准调戏妇女的规定充分体现了救助行政管理中的对女性人格尊严的保护。
(2) 财产权不被侵犯。
《救助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救助站应当保障受助人员在站内在站内的人身安全和随身携带物品的安全。第十四条规定, 救助站工作人员不准敲诈、勒索、侵吞受助人员的财物;不准克扣受助人员的生活供应品。
(3) 提供规范、人性化的管理。
对于救助站内的管理应该规范人性化, 实行男女分开住宿和管理;救助站应当建立、健全站内管理的各项制度, 实行规范化管理;严禁限制救助对象的人身权利, 并要尊重其人格尊严, 不得施以侮辱性的言语和暴行;受助人员返回常住户口所在地、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时没有交通费的, 由救助站发给乘车 (船) 凭证。
随着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越来越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我们必须要思考如何让政府救助和社会救助最大地人性化, 充分体现我们社会主义社会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
3.3 明确和加大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的责任
(1) 民政部门权力的强化与公安机关的淡出。
收容遣送时代“强迫救济”现象的出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行政权尤其是警察权的过大。中国的收容遣送制度明确地允许警力介入且有强制性, 极易使警察权膨胀, 在收容单位不正当的经济利益驱动下容易走向恶性发展。但是, 《救助管理办法》中已经基本上不再使用警察力量介入受助者进入救助站之后的救助活动, 使民政部门权力得到强而公安机关逐渐淡出, 这是它具有进步意义的显著变化。
(2) 明确工作人员的告知责任。
《救助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 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 应当告知其向救助站求助;对其中的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其他人员, 还应当引导、护送到救助站。这是对相关工作人员所作的以前所没有的责任要求。但是我认为仅规定他们在“执行职务时”履行告知义务, 是不够的。履行告知义务, 举手之劳, 如果可以随时发现, 随时告知也许会更好。
(3) 民政部门具有培训、监督责任。
《收容遣送办法》只在其《细则》二十五条提出“收容遣送站要建立奖惩制度”。《救助管理办法》在第十四条中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监督。正如前文所述, 即便是一项具备良好初衷并合乎法治原则的制度, 如果执行者素质低下, 以执法违法为乐, 再好的制度也无法呈现其本来面目。中国自古是一个行政权强大的国家, 随着现代权力体制的确立, 行政权受到了一点制约,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继续强化对权力的监控, 坚决避免其落入违法乱纪人的手里而成为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恶魔。《救助管理办法》还规定了救济措施, 救助站不履行救助职责的, 求助人员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举报;民政部门经查证属实的, 应当责令救助站及时提供救助, 并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纪律处分。
建立新型社会救助制度,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会行政管理理念, 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本质, 适应了现代法制建设的普遍趋势, 是我国依法行政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法律人文关怀品质的闪烁。
虽然救助管理制度只是庞大的行政法体系中的冰山一角, 但是因为它们的根源相同, 本性相通, 所以从救助管理制度中流露出的对人权的尊重也可以折射出行政法的人文关怀。
4 结语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 篇7
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救助是一般人都会感到陌生的一项特殊工作,笔者从事救助站工作多年,亲身感受到了这项工作对构建社会和谐与稳定所带来的重要意义。怎样才能做到让求助
人员负带情绪而来,高兴满意而归,笔者结合日常工作,谈几点自己的体会.一、救助工作即要讲感情,也要讲政策。救助管理站的工作职责是对社会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必要的生活救助保障,主要是临时解决受助人的饮食、衣被和返乡路费等生活条件,来主动求助的人一般都是衣冠不整,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其中也不乏另有职业的跑站人员,这就需要我们工作人员有一定的鉴别能力,通过细致耐心的听其倾诉,了解他们的求助原因以及返乡目地地,同时对照现有的救助政策,向他们详细的解释说明当前的救助标准和救助
程序,以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二、即要保持平常心态,更要体现出一份尊重。由于流浪乞讨人员在外长期风餐露宿,身体难免会有一股着刺鼻的气味,时常让人难以忍受,在工作交谈中,我们工作人员要学会克制自己的厌烦情绪,始终保持一颗平常的心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同胞,为他们安排清洁的饮食,干净的衣服,舒适的住宿环境,尽量让他们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这样
才能得他们的配合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流浪乞讨人员资金使用说明 篇8
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解救、保护精神病人和流浪未成年人等工作,事关社会稳定,我局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切实搞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现将救助资金使用情况说明如下:
一是做好寒冷天气应急救助工作。天气寒冷时段,启动应急救助预案,加大巡查力度,积极劝导救助,向乞讨对象派发御寒衣被和食品,确保不冻死、不饿死一人。一年来,共向街头流浪乞讨人员发放御寒棉被18床,棉衣25套。
流浪乞讨情况视察报告 篇9
视察报告
为了保障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净化市容环境,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再评选,6月上旬,市政协社会法制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市政协副主席带领下,对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期间,委员们一起学习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听取了市民政局关于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情况的汇报,深入到部分商业、餐饮集中区域和救助站实地了解情况。之后,视察组召开座谈会,综合分析了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许多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有关部门始终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以构建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为目标,以保护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活权益为重点,认真贯彻和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采取“以人为本、亲情救助”和自愿救助与主动救助相结合的方法,逐步探索出一条社会化救助流浪乞讨人员的新途径。从2003年8月到2007年12月,共救助5121人。其中男3610人,女1511人。18岁以下少年儿童634人,青壮年4037人,60周岁以上的 制度建设。目前,市救助管理站共修订、完善《流浪儿童须知》等规章制度75项,建立健全了值班、管理、教育、奖惩、安全、应急处理和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已实现与自治区民政厅、民政部联网,救助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主动开展救助宣传,净化市容环境。有关部门积极开展主动救助工作,经常派出流动救助车在车站、市三区繁华商业区、主要街道、饭店门口进行现场宣传救助。对于一些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职业乞讨者,向他们讲解救助政策,劝导其返乡。仅2007 年通过救助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万余份。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整体救助工作水平。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我市于2007年年底建成了面积为6500多平方米的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教育中心和市救助管理站。总投资约1400多万元,救助床位数250张,每年可救助2000多人次(包括儿童)。现已投入使用,为今后救助工作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2003年以来,我市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已经总结出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视察组了解到,该项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需引起有关方面关注。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职业乞丐”已成为一个新的管理盲区。现行的救助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经费难以从根本上落实,造成各部门相互推诿现象时有发生。
(五)街头救助困难重重。按照现行政策和法规的要求,开展街头救助管理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只能劝慰流浪乞讨人员离开。这些人员经常在工作人员离开后,又重新回到街头繁华地段。2008年3月份,市公安局按规定取消了市救助管理站使用警用标志的权力,普通车辆不能在街头道路特别是重要集市、商场和步行街停靠,造成街头救助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削弱了救助管理的效果。
(六)市救助管理站建设资金匮乏。新址建成并搬迁后,亟需投入资金用于站内设施建设和绿化、硬化及美化工作。经测算,资金缺口为500万元。
三、对策和建议
将强制性的收容遣送改为关爱性的救助管理,是国家对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特别困难群众的关怀和爱护。做好救助管理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保障特别困难群众合法权益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一定高度重视这项工作,确保救助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一)健全救助管理法规政策体系。治理“职业乞丐”应标本兼治。要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实际,充分发挥
城市再评选工作顺利开展。
(四)加强救助管理宣传工作。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的相关法规,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施舍意识,为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各级救助管理机构要指导救助点开展工作,采取在城市出入口处、商业繁华区、交通要道、车站等重点区域设立引导标识牌、公示救助电话和派出流动救助车、组织救助志愿者等形式,开展好主动救助工作;民政、公安、城市行政执法等部门要将救助管理机构所处位置、联系电话、交通路线等内容印制成救助指导卡,下发到基层单位,当在执行公务时发现流浪乞讨人员,能主动引导引导其接受救助。
一只流浪狗的乞讨生活散文 篇10
它可怜的抬起了头,望着出出进进的人们,哀怜的眼神流露出无限的乖顺,求助,但是没有人理会它。人们依然出出进进,各忙各的事情。
有一次,倒是一个小孩多看了它几眼,小孩站着不动,紧紧地盯着它,它以为是小孩喜欢它,就转过头来温顺的看着小孩。小孩转身就要走时,又转过头来看它,它还以为小孩真是很喜欢它,就向前走了几步,结果小孩怯怯的大叫起来。于是她的爸爸狠狠地向它轮了抡拳头,又眼看着向它走来,一幅要揍它的样子,它吓坏了,夹起尾巴就跑。因为它长得并不是多么凶猛,加上成天流浪吃不饱肚子,身体软的发慌,哪里敢和那个男人搏斗。
它跑得很快,一溜烟就钻进了花园里。原来花园里树木多,便于藏身,便于隐蔽。当它惊慌失措的跑的气喘的时候,又再确定后面确实没有脚步声的时候,它才躲在一颗枝叶茂密的树下蹲下,透过枝叶间的空隙它什么也没有看到,没有人追上来。它这才放下心来,想想刚才为什么小孩误解了它的意思,它也为什么误解了小孩的意思。这才出现了刚才那惊险的一幕。
它跑出来都多少天了,它也不知道,它难道还不知道主人的家?如果这样猜的话那就真是小瞧了它,以及它的家族。天下人谁不知道它的家族都有一个嗅觉灵敏的鼻子,即使是跑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它们恐怕都能找到主人的家。那它为什么不回家呢?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主人把它赶了出来,可是主人为什么要赶它呢?主人既然不需要它了,主人还不知道把它宰掉卖给狗肉火锅店?这点猜对了,它在主人就要对它下手的时候,疯狂地从大门口跑了出来,然后头也不回的一路猛跑,跑得天昏地暗,跑的大汗淋漓,直到它跑不动了,它才松了一口气,躲到路边的林子休息下来。
它这时可以完全静静地想想自己的命运,想想自己从小跟着主人长大,跟着主人玩大,曾经非常非常的得宠,睡在主人的卧室里,吃着主人买来的大肉馒头,成为主人的最爱。而自己呢,也曾经兢兢业业的给主人看过门,吓唬过过路人,陌生人,即使是主人的朋友,客人,它也曾经毫不留情的狂吠过,虽然自己是吓唬吓唬而已,却也因为自己的负责赢得过主人的欢心,赢得过几顿美餐,可是不知为什么主人突然要宰它。幸亏自己眼睛亮,脑子反应快,在主人即将动手的时候,它迅速跑了出来,这才留下这一条贱命。
可是它将向哪里跑呢?它琢磨了琢磨,转着头看看周围,可是周围几乎就没有可以吃的东西,除了树木,花草以外,还是树木花草。它也曾经尝试着向在地上蹦蹦跳跳的麻雀扑去,可是麻雀比它还机灵,还没等到它近前,就哗的一下飞到树梢上了,然后就是麻雀们叽叽喳喳的讨骂声,它也曾经还了一下嘴,但连它自己都感到自己的声音沙哑的像蚊子的声音一样,它的确饿坏了。而现在周围全部是人类的势力范围,就连一只野兔什么的都没有了。而即使就是有野兔,它能捕捉到吗?它向来可是饱食终日,不愁吃穿,以前什么的馒头,大肉等食品,都是主人放到嘴边的`,从来没有哪一件食品是自己捕捉来的。由于长期被主人宠养,现在无论是跑还是跳的能力,还是到野外生存的能力,都没有具备,自己平时除了在主人的威势下,还可以吓唬吓唬陌生人,小孩,狂吠几声外,还真没有什么能力?它最后想尽了法子,都没想出办法来,就只好趁夜晚跑到这个林子附近的一个小区里。它想看看自己的运气,能不能捡到人们扔掉的残羹剩炙。
这个小区很大,在进入的时候,它看到有几个守卫人员在门口,手里拿着警棍,旗子之类的东西挥舞,来来去去是闪着灯光的汽车,还有三三俩俩的行人。它决定选好时机冲进去,不要碰上那倒霉的警棍之类的东西。终于在一辆汽车放缓速度要进入的时候,它飞快的从旁边闪过去,然后它听到后面一声吼叫,“滚开,滚!”它没有理会,只是向黑暗处跑,一会儿就后面什么声音也没有了,它于是就躲在一个个花园里,开始了它长期的流浪生活。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信息】推荐阅读:
流浪乞讨人员管理办法10-08
流浪乞讨儿童05-16
流浪儿童救助10-08
城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09-08
乞讨儿童10-07
职业乞讨11-07
乞讨五年级优秀作文05-16
乞讨者记叙文09-29
流浪者的流浪儿之家05-31
流浪病人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