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押品管理办法

2024-06-28

公司押品管理办法(精选4篇)

公司押品管理办法 篇1

广州市**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 抵(质)押物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公司押品管理,提高押品风险管理水平,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根据《广州市白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押品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借款人或第三人为担保**公司债权实现而抵押或质押给**公司的财产或权利。

押品管理是指对押品分类、价值评估、抵(质)押担保设立与变更、押品和权属证书保管、贷后监管、风险预警、押品返还与处臵等全流程管理。

押品价值评估是指评估人员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制度,遵循客观、独立、审慎原则,运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评估基准日押品价值进行分析、估算并发表评估意见的行为和过程。

权属证书是指确保**公司实现抵(质)押权利的重要凭证,包括:他项权证、产权证明和其他能够证明**公司拥有合法抵(质)押权利的书面凭证。

押品贷后监管是指信用发放后,对押品进行现场核查、价值重估、抵(质)押合同履约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统称。

押品风险预警是指针对押品贷后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风险,发布风险信号进行风险预警或风险提示的活动。

第三条 **公司押品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指押品选用、担保设立和变更、押品处臵等活动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有效性原则:指担保设定手续必须完备,押品确有变现能力并且易于实现。

(三)审慎性原则:指在押品管理各个环节中,要充分考虑使用押品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因素,审慎估计押品的可行性和价值。

第二章

押品的准入与分类

第四条

**公司接受的押品原则上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一)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接受的财产或权利;

(二)具有财产价值,依法可以转让;

(三)存在有效处臵押品的市场且可得到合理的市场价格;

(四)权属清晰,押品设定具有相应的法律文件,对于须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或办理登记的,应按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五)如果押品被托管方所持有,须确保托管方将押品与其自有资产相分离;

(六)保守估计押品和借款人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且应考虑币种错配、期限错配等风险因素;

(七)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本息或发生其他合同约定的信用事件时,**公司能够对押品进行清算或处臵。

第五条 **公司接受的押品分为金融质押品、商用房地产和居住用房地产、应收账款、其他押品四大类,具体细分结果见《广州市白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押品分类、最高抵(质)押率和重估频率表》(附件1)。

第六条 **公司应优先选择权属关系清晰、价值相对稳定、变现能力较强、且**公司为第一(或并列第一)顺位受偿人的押品。

银团贷款押品的选择可按照银团贷款协议或要求执行。臵换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非交易转按、交易转按个人信贷业务的,在当地登记部门允许办理第二顺位抵押登记的情况下,可以接受**公司暂时作为第二顺位受偿人的押品,但应及时办妥相关手续,成为第一(或并列第一)顺位受偿人。

第七条

**公司接受的押品仅限于《广州市白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押品分类、最高抵(质)押率和重估频率表》中可单独设押的品种。拟超出该范围选用押品的,须经公司管理层批准,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符合信用贷款条件或经有权人批准可以采用信用方式用信的;

(二)已经办理了其他合法、足值、有效担保的;

(三)公司认为的其他情形。

对于已经选用不符合条件的押品办理了抵(质)押担保的存量信用,客户部门要逐步更换为可接受的押品或追加其他合法、足值、有效担保,否则应逐步压缩信用余额。

第八条

**公司原则上不接受超出广东省范围外的押品。确有必要接受的,须经公司管理层批准。

接受超出广东省范围外押品的,风控部在信用发放前,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控措施,明确管理责任。

第三章 押品的价值评估

第九条

抵(质)押担保设定前,应对押品进行价值评估。评估方式分为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公司鼓励采用内部评估。

第十条

下列押品应采用内部评估方式进行价值评估:

(一)金融质押品;

(二)产权清晰的房地产。

第十一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采用外部评估方式进行价值评估:

(一)司法或仲裁机关要求必须采用外部评估的;

(二)拟接收押品实施以资抵债的;

(三)公司要求采用外部评估的;

(四)其他须采用外部评估的情形。

第十二条

押品价值的内部评估暂由客户部门负责,有条件的行可组建内部评估团队,独立承担内部评估职责。

第十三条

内部评估人员应接受必要的业务培训,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能够胜任所承担的评估任务。

内部评估人员可根据需要,聘请评估中介机构人员协助评估,但不改变内部评估人员所承担的评估责任。

第十四条

采用外部评估方式的,评估中介机构的选用和管理按照**公司关于资产评估中介机构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押品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市场法、收益法、成本法。

市场法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押品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押品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押品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测被评估押品的重臵成本,然后估测存在的各种贬值因素,并将其从重臵成本中扣除而得到押品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第十六条

上述三种基本方法适用的前提条件。

(一)市场法

1、具有活跃的公开市场;

2、具有可比性的资产及其交易活动。

(二)收益法

1、被评估押品的未来预期收益可以预测并可以用货币计量;

2、获得预期收益所承担的风险可以比较、预测;

3、被评估押品的预期获利年限(押品寿命)可以预测。

(三)成本法

1、被评估押品处于继续使用状态;

2、具备可以利用的历史资料;

3、形成资产价值的各种耗费是必须的,且应体现社会或行业平均水平。

第十七条

押品价值评估时,要充分考虑押品在抵(质)押期间的有形与无形损耗、实际取得价格和物价水平、法定优先受偿权、变现能力、变现费用等多种因素,审慎确定押品价值。

第十八条

内部评估流程。

(一)内部评估人员按照**公司押品准入标准,对拟接受的押品进行调查(可与贷前调查一并进行)。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收集抵押(出质)人及押品的相关材料;

2、现场勘察、测量,核实押品数量、质量、型号、存放保管、周边环境等情况,做好查勘记录,采集押品影像或图片;

3、核实押品的合法性和权属关系;

4、调查分析押品与借款人及贷款风险的相关性,押品与贷款之间是否存在币种错配、期限错配等情况。

(二)内部评估人员选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审慎评估押品价值。

(三)内部评估人员撰写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1、抵押(出质)人和押品的基本情况;

2、评估目的、评估依据、评估方法、评估过程、评估基准日;

3、价值变动趋势和变现能力分析、风险分析与提示;

4、评估结论、评估有效期;

5、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6、评估人员名单。

对于金融质押品无须撰写评估报告;对于其他种类简单、情况较为清楚的押品,可适当简化评估报告内容。

(四)内部评估人员填写《贷前价值评估报告》(附件2)并签字,承担价值初评责任,将评估报告和《贷前价值评估报告》交所在部门负责人。

(五)内部评估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收到相关材料后,按以下流程办理:

1、审核评估报告;

2、审核无异议或仅需对评估价值进行微调(偏差范围在10%以内)的,可在《贷前价值评估报告》上签署意见并签字,承担价值确认责任。

3、审核认为需要调整评估价值且幅度超过10%(不含)的,须更换内部评估人员重新进行评估,并按要求履行相应程序。

重新评估只限一次,内部评估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审核新出具的评估报告后,须在《贷前价值评估报告》上签署意见并签字,作为最终评估结论,承担价值确认责任。

第十九条 外部评估流程。

(一)业务经理按照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内容对押品进行调查,做好现场查勘记录,收集评估中介机构出具的押品价值评估报告。

(二)内部评估人员结合业务经理提供的调查资料,对评估报告进行初审,主要内容包括:

1、评估中介机构资质和评估人员执业资格是否符合规定,评估报告是否有评估公司和评估人员签章;

2、评估假设、评估目的、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3、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初审结束后,内部评估人员填写《贷前价值评估报告》并签字,承担价值初审责任,将《贷前价值评估报告》交内部评估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

(三)内部评估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按照初审要求的内容,对评估报告进行复审。

(四)复审结束后,内部评估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按以下流程办理:

1、完全认可评估结论的,直接在《贷前价值评估报告》签字,承担价值确认责任。

2、基本认可评估结论或需对评估价值进行微调的(偏差范围在10%以内),在《贷前价值评估报告》上签署意见并签字,承担价值确认责任。

3、认为外部评估存在问题的,可要求评估中介机构就相关问题做出书面解释,必要时可退回重评。退回前应在《贷前价值评估报告》上签署退回意见。

第二十条

对于信贷业务审批后委托评估中介机构进行押品价值评估的,审批前,业务经理应对押品进行调查和价值初评,相关内容应载入调查报告,并履行审查审批程序。审批后用信前,仍需按照外部评估流程对押品进行评估,并以评估确认价值作为设定抵(质)押担保的依据。

第二十一条

评估结束后,业务经理应将《贷前价值评估报告》和押品信息扫描录入信贷管理系统。外部评估报告还应作为纸质信贷档案资料,按信贷档案管理规定进行保管。

信贷业务网上作业后,可不再出具纸质评估报告(仅限内部评估)。

第四章 抵(质)押担保的设立和变更

第二十二条 抵(质)押率是押品担保的债权本金与押品评估确认价值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抵(质)押率=押品担保的债权本金÷押品评估确认价值×100% 第二十三条 **公司对不同押品分别设定了最高抵(质)押率,具体规定见《广州市白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押品分类、最高抵(质)押率和重估频率表》。

办理信贷业务时,客户部门应综合考虑押品种类、变现能力、价值稳定性等因素,合理确定抵(质)押率。对超过相应最高抵(质)押率办理信贷业务的,须经公司管理层批准。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客户部门另行追加抵(质)押担保,可不受最高抵(质)押率限制:

(一)借款人符合信用贷款条件或经有权人批准采用信用方式用信的;

(二)已经办理了其他合法、足值、有效担保;

(三)公司认为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四条 单一押品的最高可用担保额度的计算。

单一押品的最高可用担保额度=该押品评估确认价值×最高抵(质)押率-该押品已提供的担保额度

第二十五条 组合担保最高可用担保额度的计算。对于一笔信贷业务由多种担保方式或多个押品提供组合担保的,应先分别计算各种担保方式、各个押品的最高可用担保额度,然后加总确定组合担保最高可用担保额度。

第二十六条 客户部根据有权人审批的担保方案,认真填写担保合同,按规定履行放款审核程序。放款审核无误后,将合同交有权签字人签章并加盖合同专用章或公章(信贷业务采用主从合一合同的,只签订借款合同)。

第二十七条 担保合同原则上应使用**公司的制式文本。确需采用非制式合同文本的,合同使用需经过法律部门及风控部门确认。

第二十八条 采用非制式合同文本的,合同条款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二)借款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押品的名称、数量、质量、所在地、权属关系;

(四)押品的担保范围、期限;

(五)押品占管、保险、登记事项;

(六)出现风险后应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

(七)抵(质)押权的实现条件;

(八)其他需要约定的事项。

第二十九条 以金融质押品、存货、仓单、提单出质的,客户部门应及时办理动产或权利凭证的核押、交付(止付)手续。以上市公司股票、基金份额、仓单等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押品质押的,应与客户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警戒线和平仓线。

第三十条 担保合同签订后,抵(质)押登记手续应由两名**公司员工或由一名管户业务经理之外的员工,与抵押(出质)7

人或其授权委托人共同办理(法律规定可由**公司自行办理或**公司受托代办的情况除外),并负责领取权属证书等资料。

第三十一条 客户部门原则上应在抵(质)押登记手续办妥后发放信用。办理产权清晰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可在落实有效担保、取得房管部门出具的登记回执的前提下,先行发放贷款;在取得相关权证后,及时办理归档手续。

第三十二条 信用存续期间拟变更(指追加、更换等情况)押品的,应按相关程序进行押品价值评估,经原审批人同意后,客户部门须重新签订合同或补充协议,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业务经理应及时将变更后的押品信息录入信贷管理系统。

第三十三条 客户部门办理信用发放、展期、重组、担保方案变更等业务时,要确保抵(质)押担保的连续性和有效性,防止发生脱保。

第五章 押品和权属证书的保管

第三十四条 对于法律规定应移交**公司保管、占有的押品或权属证书,**公司必须对其实施保管、占有。

对于需要移交第三方保管的押品,应签订三方保管合同或协议。合同或协议的使用、审查按照**公司合同管理或法律审查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抵(质)押的重要权证、单证入公司规定的重要凭证库保管。

第三十六条 抵(质)押的有价单证或权属证书移交保管前,参与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的经办人应将其复印并入信贷业务档案,并扫描录入信贷管理系统,并归档至所属合同项下。

第三十七条 参与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的经办人、会计部门经办人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有价单证或权属证书的核对、交接、登记、入库等手续。参与办理抵(质)押登记手续的经办人应对移交的有价单证或权属证书的真实性负责,会计部门对其入库后的安全性负责。

第三十八条 抵(质)押有价单证或权属证书入库后,会计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核对或检查(客户部门至少每半年参与一次),确保有价单证或权属证书的安全与完整。

第三十九条 押品所担保的**公司信用全部清偿完毕后,须按规定办理抵(质)押有价单证或权属证书的出库手续。出库

时,会计部门经办人、注销登记手续经办人应在登记簿上登记并签字。

抵(质)押注销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后,**公司应及时将所保管的有价单证或权属证书等资料返还抵押(出质)人,并办理签收手续。

对于变更、处臵押品时需要返还有价单证或权属证书的,出库手续比照本条款要求执行。

第四十条

抵(质)押有价单证和权属证书原件是确保**公司实现抵(质)押权利的重要凭证,原则上不许借阅。因司法机关执行公务、外部监管机构或实施审计或检查等原因确需借阅的,经有权人批准后可办理借阅手续,必要时应安排专人陪同。

借阅归还时,相关人员应一同参与核对,核对无误后及时办理交接、登记、入库等手续。

第六章 押品的贷后监管和风险预警

第四十一条 业务经理负责对押品进行现场核查,现场核查可与贷后现场检查一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现场核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押品种类、数量、质量、规格、型号是否与权属证书和抵(质)押清单记载内容一致;

(二)押品保管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毁损、灭失、被征收或征用;由第三方保管时,保管方的主体资格是否合法,押品出入库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押品核对是否相符;

(三)未经**公司书面同意,押品是否被擅自赠与、转让、出租、支用、划转或以其他方式处分;

(四)押品权属是否发生争议或变更;

(五)押品是否存在他方权利,如被冻结、查封、扣押、重复或二次抵(质)押;

(六)抵押的在建工程是否竣工或押品上是否形成新增财产,是否办理登记手续;

(七)应收账款的结算方式、账龄情况、贸易单据和账户的控制情况、借款人与交易对手是否存在商业纠纷;

(八)押品权属证书是否过期,登记是否失效;

(九)保单是否到期或保险中断、撤销;

(十)担保期间、诉讼时效、执行时效;

(十一)信贷管理系统录入的押品信息是否准确。

第四十二条 现场核查结束后,业务经理要形成核查报告并录入信贷管理系统,作为信贷档案留存。现场核查与贷后现场检查一并进行的,可不单独出具核查报告,但须按照贷后管理规定,在《信贷业务现场检查表》中记录押品现场核查的有关情况。

第四十三条

押品贷后价值重估应按规定频率进行,具体要求见《广州市白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押品分类、最高抵(质)押率和重估频率表》。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即使未到重估周期,也须及时对押品进行价值重估:

(一)押品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

(二)发生合同约定的违约事件;

(三)押品担保的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由正常或关注类向下迁徙为不良类;

(四)其他需要重估的事项。

第四十四条

对于采用最高额抵(质)押的,原则上实行价值确认方式,在押品及其价值没有发生较大变化的前提下,一次确认后可一年有效;对于最高额抵(质)押合同期限超过一年的,客户部门应至少每年进行一次价值确认。

第四十五条 押品贷后价值重估应采用内部评估方式,必要时可聘请评估中介机构人员协助评估,但不改变内部评估人员承担的评估责任。

第四十六条 押品贷后价值重估流程。

(一)内部评估人员根据业务经理提供的现场核查情况及相关资料,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审慎得出重估结论,填写《贷后价值重估认定表》(附件3)并签字,承担重估价值的初评责任。

(二)内部评估人员所在部门负责人对贷后重估价值进行审核,并在《贷后价值重估认定表》上签字,承担重估价值的确认责任。

第四十七条 对于须逐日盯市的押品,可适当简化重估流程,由内部评估人员直接认定重估价值,但要保留每日押品价值记录。

对于以同一楼盘的个人住房抵押的贷款,押品价值重估可以采取批量处理的方式进行。

第四十八条 价值重估结束后,业务经理应及时将《贷后价值重估认定表》和押品价值重估信息扫描录入信贷管理系统。信贷业务网上作业后,可不再出具纸质《贷后价值重估认定表》。

第四十九条 押品贷后重估确认价值应作为押品风险预警、第二还款来源风险评价、减值测试的重要依据。

第五十条 价值重估结束后,业务经理要重新计算押品当前的抵(质)押率。对于超出**公司规定的该类押品最高抵(质)押率或该笔业务审批时的抵(质)押率的,要按照合同约定或与抵押(出质)人协商,采取变更担保、提前归还用信等措施。

第五十一条 对于合同中明确约定警戒线和平仓线的押品,要建立盯市制度,加强价值监控,触及警戒线时要及时采取防控措施,达到平仓条件时应进行平仓。

第五十二条 业务经理和风险经理在押品贷后监管过程中发现下列风险之一的,可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内部网站、风险提示函、风险预警信号处理表等载体,及时发布风险信号:

(一)押品价值快速或大幅下降;

(二)押品变现能力弱化甚至丧失;

(三)押品价值重估后,当前的抵(质)押率超出**公司的规定或该笔信贷业务审批时的抵(质)押率,且不能提供合法、足值、有效担保;

(四)抵(质)押权出现争议或纠纷;

(五)押品与借款人及其贷款风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且借款人经营或收入状况可能出现不利变化或已经出现不良信用记录;

(六)押品保管不善;

(七)其他风险情形。

第五十三条 根据押品风险大小,将风险信号划分为红、橙、黄三个风险等级:

(一)红色风险信号是指押品出现严重风险或问题,对信贷资产安全构成严重危害,风险敞口或预计损失巨大,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的重大风险信号。

(二)橙色风险信号是指押品出现风险或问题,直接威胁信贷资产安全,风险敞口较大或预计损失较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风险进一步扩大的重要风险信号。

(三)黄色风险信号是指押品有瑕疵,可能影响信贷资产安全,应采取提高安全性等措施,以防止风险扩大的一般风险信号。

第五十四条 风险信号可由客户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或信贷管理部门,下同)发布。

第五十五条 收到风险信号后,由客户部门根据风险信号级别,牵头制定并组织实施风险化解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冻结授信、停止用信、变更担保、提前收回贷款、贷款重组等。

客户部门应将工作措施、工作进度、风险变化等情况及时反馈原审批人。

第五十六条 在风险处臵过程中,风险管理部发现客户部门风险处臵不当、未按规定履行信息反馈和报告义务的,应督促客户部门改正。

第五十七条 风险信号发布单位应视风险化解情况,决定是否调整、解除已发布的风险信号。

第五十八条 每年3月1日前,风险管理部门应将上押品分布、集中度、押品管理、押品风险等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公司管理层。

第七章 押品的返还与处臵

第五十九条 押品所担保的**公司信用已全部清偿,在抵(质)押注销登记手续办理完毕后,**公司应及时将所保管的有价单证或权属证书等资料返还抵押(出质)人,并办理签收手续。

第六十条 押品所担保的**公司信用已部分清偿,抵押(出质)人要求释放押品的,报有权人同意后,客户部应根据还款进度,分次办理解押手续,不得提前、超比例返还押品。分次解押后的担保应不弱于解押前的担保,且对剩余押品的处臵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第六十一条 借款人未能按期清偿债务或发生合同约定的实现抵(质)押权情形的,客户部门应立即启动押品处臵程序,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及时实现抵(质)押权。

押品处臵原则上优先采用拍卖、变卖等方式收回债权。不适合拍卖、变卖或采用其他方式能够实现回收价值最大化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协议处臵或其他方式处臵。实施以资抵债的,按照**公司关于以资抵债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二条 **公司以依法处臵押品的所得价款优先受偿,所得价款不足以清偿债权的,应就不足部分继续向借款人追偿。

第六十三条 实现抵(质)押权所得价款必须按规定入账,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第六十四条

业务经理应及时将押品处臵方式、变现价值等信息录入信贷管理系统。

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五条 本办法由广州市**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六十六条 **公司现行制度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单项业务品种办法对押品管理有细化规定的,除应按本办法执行外,还应执行单项业务品种办法的规定。

第六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公司押品管理办法 篇2

一、个人类贷款押品管理现状分析

(一) 各商业银行押品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 我国各家商业银行押品管理的内容、模式、职能分工等情况尚不统一。现行的押品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情况: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从各大商业银行情况看, 采用相对集中模式的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采用分散管理模式的有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各行具体执行情况归纳如表1所示。

(二) 押品抵押权落实工作效率较低

据有关数据统计, 商业银行90%以上的个人类贷款为抵押类贷款。就某商业银行江苏省分行2013年底数据显示, 个人类贷款中抵押类贷款占95%左右, 其他质押、保证类贷款仅占5%。

尽管抵押类贷款在个人类贷款占主导地位, 但作为主要业务品种的个人新建住房贷款和个人新建商业用房贷款的正式抵押登记到位率还比较低的。如:某商业银行江苏省分行2013年底数据显示, 新建住房贷款和新建商用房贷款正式抵押登记到位率分别为53.4%、61.7%。

(三) 押品价值评估过分依赖外部评估机构

我国商业银行在审批个人贷款或处置押品时, 由于涉及关键的业务决策和资产定价, 通常会聘请外部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或是通过房产部门鉴证过的买卖合同价格来确定资产价格, 这样往往会造成“价格虚高”的情况。贷款一旦出现违约变化时, 押品很难发挥其风险缓释作用。此外, 目前外部评估机构市场尚未统一规范, 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

(四) 押品信息管理系统更新速度加快

近年来,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和风险管理监管力度的逐步加大, 押品信息系统的开发也日趋精细化、专业化和流程化, 通过系统的刚性控制实现了部分风险管控功能。

二、个人类贷款押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押品管理理念认识不足, 管理职责缺失

首先, 我国商业银行缺乏风险管控和定量管理的理念, 比较重视贷款业务的持续发展和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 而忽视贷后押品的动态管理和定期监控。其次, 在押品管理具体操作工作上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独立明确的管理部门。在我国大多数商业银行中, 押品管理往往分散于业务、授信、风险、资产保全等多个部门。工作职责不明确, 难以做到有效管理。

(二) “期转现房”抵押权清收难度大

清收难度大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客户因缴纳费用、自身投资或与他人存在矛盾不愿办理正式抵押登记手续;二是开发公司因未缴纳相关费用或交付验收未通过无法办理;三是由于受房产部门的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特点的限制, 抵押登记落实效率低;四是银行合同文本中缺少相应的约束机制。

(三) 押品价值评估不规范, 缺乏监控机制

押品的合理估价是确定贷款额度的重要依据, 也是控制贷款风险的关键所在。而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在押品价值评估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尚未形成准确合理、连续动态的评估机制, 导致估值结果无法反映出押品的真实价值。

(四) 押品相关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尽管我国商业银行押品管理工作较以往有所改善, 但与日益加强的押品监管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押品从贷前到贷后的系统化管理不够规范, 与其配套的流程规范不清楚不明确。二是部分商业银行依然是手工台帐, 虽然实现了电子化台账功能, 但是与实际业务操作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三是押品重估操作流程过于粗糙, 随意性较大。

(五) 押品管理专业人才缺失

在个人类贷款押品管理中, 一方面商业银行所谓的押品管理人员基本上是由贷后管理的相关人员兼职担任, 无专职人员对押品贷前、贷中和贷后进行系统化、流程化管理, 呈现一种“各家自扫门前雪”状况。因此, 对押品的准入、档案保管、抵押权收妥、处置等环节无法全面掌控。另一方面, 商业银行的押品重估工作也是近几年刚刚起步, 对押品的重估的基本理念、定期重估能力、风险预警能力等还很缺乏, 相对应的押品评估专业技术人才大量缺失。

三、个人类贷款押品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 设立职能部门, 形成内部押品价值评估体系

目前, 押品管理作为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有效防范风险, 提升资产质量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商业银行应成立一个独立的押品管理部, 制定规范、合理、统一的管理制度以及操作流程, 对押品进行贷款生命周期的全流程管理。其中押品价值评估及后期的重估工作必须由商业银行内部设立的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部门完成, 不应隶属于业务的调查、审查、审批等信贷流程序列。充分体现押品重估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公平公正性, 进而摆脱外部评估机构对商业银行押品价值评定的束缚, 同时也达到了巴塞尔资本协议中关于“抵押物的管理应由银行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的管理要求。

(二) 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 建立贷款制约机制

针对个人类贷款发放后, “期转现房”抵押权落实难的问题, 建议相关部门做好以下两点工作:一是有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借款人、房管部门、中介机构和商业银行在内的相互约束机制, 并规范工作流程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以便尽快消除抵押权落实、抵押品处置方面的障碍。二是商业银行应修订合同文本, 增加对借款人贷款抵押权落实情况的制约条款, 强化借款人办理正式抵押登记的意识。

(三) 建立押品管理标准化流程

新巴塞尔协议特别规定合格的押品必须满足一整套严格的风险管理程序和最低操作要求, 其核心是要确保借款人违约时, 风险暴露受保护部分可以获得有效抵补, 有效降低违约损失率。因此, 我国商业银行应结合信贷风险管理流程, 整合和规范押品的管理流程。商业银行要明确押品管理部门和人员在标准化操作流程中的责任和角色;同时, 商业银行应规范押品的相关政策, 完善押品管理的操作流程和步骤, 并严格按照有关规程评定押品价值以及可能带来的风险, 保证押品权益的安全性和法律上的可执行性。

(四) 优化系统, 为押品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我国商业银行应优化并完善现有押品管理模式, 优化管控流程, 使得押品管理的每个环节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只有开发集中的押品信息管理系统, 才能够对大量繁杂的押品进行标准和高效的管理。为达到流程管理电子化、档案管理标准化、价值管理动态化的管理要求, 我国商业银行亟需对系统进一步优化升级和改革创新:

1、建立专门的押品信息管理系统。

将押品准入、审核审批、抵押权落实进程、押品重估、押品退出等环节进行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保持其管理流程的连贯性。

2、优化押品重估功能。

目前系统提供两种押品重估方法:市场比较法和指数跟踪法。由于个人类贷款笔数较多, 市场比较法涉及工作量大、人力成本较高, 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使用指数跟踪法, 因此, 需要押品管理系统要植入全面的样本数据以及要求数据样本及时更新。根据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要求, 在整个押品管理的过程中, 最核心的任务将是准确评估押品的价值。

(五) 加大押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我国商业银行的押品管理中, 不仅需要一套科学的押品管理模式, 一个先进的押品信息系统管理平台, 还需要一支高效率、高标准、高水平的专业管理团队。商业银行在成立专门押品管理职能部门的基础上应做好以下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1、押品评估人员的培养。

押品数量大、专业性强、专业化程度高, 因此, 商业银行应选择有一定管理基础和工作经验的人员, 经过严格的专业知识培训, 专门负责押品评估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对押品的外部评估价值进行内部审核, 在押品存续期间进行押品重估, 对市场价格波动进行风险预警, 并负责外部评估机构准入工作等。

2、抵押登记人员的培养。

抵押登记管理工作是个人贷款押品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于个人类贷款多侧重于抵押权的落实工作。该工作流程中涉及到房管部门、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等相关机构或个人。抵押登记人员不仅要清楚商业银行内部有关的管理政策制度, 还要了解上述机构的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 确保商业银行抵押权能够及时落实到位, 避免押品价值受到市场环境影响以及市场价格波动而产生信贷风险。

3、系统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培养。

近两年来, 随着押品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 押品信息系统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系统的管理与操作不再依靠业务能力和管理经验的积累, 更注重经办人员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押品管理涉及环节多、内容广, 因此, 商业银行更应该培养一支适应能力强、操作能力强和业务能力强的专业系统管理团队。

面对日益严格和不断变化的内外监管要求, 我国各大商业银行更应加紧研究步伐。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押品管理标准及要求, 逐步向国际通行的监管准则靠拢, 切实有效防控信贷风险, 促进个人类贷款业务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为创建具有前瞻性、稳健性的全面风险管理的国际银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个人类贷款押品的管理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 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贷款押品管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个人类贷款,押品管理

参考文献

[1]董翠香.金融债权司法保护的问题与对策——以抵押权的实现和独立担保的认可为视觉[N].烟台大学学报, 2012-1.

[2]夏斌.关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抵质押品管理的思考[J].商业时代, 2011, (27) .

[3]刘堃.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与缓释:基于全面风险管理视角[J].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0, (12) .

公司押品管理办法 篇3

一、银行押品管理内部控制不足,影响押品管理效果

银行押品管理附属于贷款管理,贷款管理分为贷前、贷中、贷后3个环节,押品管理与之同步。目前,押品准入、审核、评估、日常监控、处置等环节中尚存在某些制度缺陷或流程漏洞,影响着对押品的有效管理,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盲目追加押品作为风险缓释措施

银行授信要求每笔贷款均要有相应的担保措施,但在经办行向上级行报批时,上级行审批人员往往要求在原担保措施基础上追加押品做为风险缓释措施,从风险控制角度来看,似乎追加押品抵押能够进一步缓释贷款风险,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是追加押品多数存在瑕疵,贷款经办人员在上报贷款申请时一般是先将有价值、易变现、合法规的押品先行抵押,应审批人员要求追加的押品多数是存在法律手续不完善,押品估值不高或无实际变现能力的次品。从实际调查来看,此类押品主要有手续不齐全土地或房屋,机器设备,应收账款等,此类押品即使追加抵押也很难变现价值;二是追加押品相对价值不高。押品风险缓释能力高低不仅要关注押品本身绝对价值大小,还要关注押品价值与对应贷款余额的比例关系,关注押品相对价值的高低。比如,同样追加一笔10万元定期存单作为风险缓释措施,对于一笔100万元小企业贷款和一笔1亿元大中型企业贷款意义完全不同,押品相对价值高低决定了押品对贷款实际的风险缓释效果。三是追加押品挤占主押品管理资源。对一笔贷款来说,在一定时间内押品管理的精力投入是一定的,过多地追加一些无效或低效押品只能造成押品管理投入相对不足,不能将主要精力及时投入主押品的管理中。总之,银行在追加押品的选择上,需要更多的关注追加押品是否能够真正变现、相对价值较高、能够有效缓释风险。

2.押品按部门、按客户管理不利于押品风险控制

部分银行出现押品按部门、按客户管理的情况:一是押品因信贷业务种类不同而由不同部门分管。围绕银行贷款业务开展,抵押银行押品涉及公司客户贷款、小微企业贷款、个人类贷款等业务类型,在实际业务操作中,上述三类贷款业务分属不同管理部门,同样押品也由相应部门分管。二是押品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尤其是土地、房屋、机器设备等押品地域性特征更为明显。此类押品因区域间流动性不足造成押品由各区域客户经理分管,甚至以客户为单位由相应的客户经理分管。这种管理模式存在3个缺陷:一是未能对银行押品进行集约化管理,造成押品管理质量、押品管理效率不高;二是押品缺乏统一管理,易造成风险信息部门隔绝,不利于从全行角度把握押品风险信息;三是押品管理的主要工作集中于相应的信贷客户经理,造成岗位制衡实质失效,引发道德风险。

押品管理集中化、专业化、扁平化是中国银行业押品管理的一种趋势。目前已有部分银行机构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如,中国银行押品管理组织架构是在国内银行中最先成立了专门的团队,在总行和一级分行设有专职押品管理团队,二级分行设有押品管理岗(职能在风险管理部),牵头负责对公、对私的押品管理工作,直接管理对公授信项下押品相关工作,开展押品权属证件、中介机构、价值评估、现场核查四大管理职能。工商银行总行设立了独立的押品价值评估机构,一级分行设立独立客户,二级行设置押品职能岗位。农业银行管理范围最宽,包括公司、个金押品和保证管理。总行设置担保管理团队,负责政策制定,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设置职能岗位。

3.过分依赖外部评估公司,“双评估”管理模式效果不足

目前,我国银行对押品的估值方式一般为“双评估”,即银行内部估值和外部评估机构估值相结合的模式。这种估值管理模式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外部评估机构估值专业化优势;另一方面银行又能够控制押品最终的价值判断。但实际操作中存在银行内部评估过多依赖外部评估结果,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银行内部评估全单照搬外部估值,内部评估基本流于形式,失去了押品评估、重估的意义。造成这种问题原因有三:一是押品价值评估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一般银行押品评估人员未能胜任;二是银行押品评估人员隶属于贷款发放机构,部分人员紧张的机构甚至存在银行押品评估人员由相应客户经理兼任的情况;三是部分银行押品评估人员存在懒政、惰政思想,主动性不足,一味依靠外部评估结果。上述因素均导致银行内部评估低效、无效,导致押品价值判断不准确,给贷款带来潜在风险。

4.其他影响押品管理效果的因素

(1)押品权属证件未能集中统一保管,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部分银行机构押品的权属证件保存在营业机构,未能实现一级分行或二级分行层面的集中管理,这种情况一方面增加了營业机构工作量;另一方面也给权属证件保管带来安全隐患。

(2)信息不对称带来异地押品管理存在风险隐患。部分银行押品属于跨地市、跨省异地押品。此类押品管理不仅管理成本高,而且押品管理银行不能及时准确掌握押品信息。一旦发生押品转移、押品灭失的情况,押品管理银行不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部分押品特殊风险表现

1.因动产抵押不具有排他性,且已抵押动产不排斥动产交易,动产押品抵押权存在悬空风险。

动产押品抵押具有两点致命缺陷:一是动产类押品抵押权不具备明确的排他性。“一般抵押权的登记公示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一种权利性质与内容的宣示,更多的是一种告诉第三人,债务人对于一般动产的权利,是一种打了标记的权利”,实际操作中存在动产重复抵押的情况,且为法律允许。“第八条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抵押人住所地登记机关依法办理登记”,这说明动产抵押不像非动产抵押具有明确的排他性,这将给银行带来动产抵押押品贬值或灭失的风险;二是动产押品抵押权不排斥押品交易,有可能导致动产押品抵押权悬空。“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规定抵押的,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并取得抵押财产的买受人。”(《物权法》2007年,第一百八十九条第二款)这表明处于抵押状态的动产有可能已经发生买卖交易,银行动产押品实际已经灭失。

2.房地产在建工程用途的特殊性给押品抵押权带来风险隐患。

房地产在建工程抵押属于不动产抵押,这种押品最终为广大居民住户使用,这导致该押品在监管、处置过程中面临一定的社会风险。首先,因监管力度不足或开发商故意隐瞒情况,开发商可在土地使用权和在建工程抵押权未解压的情况下对外销售房屋,房屋一旦销售给居民住户,押品便实际发生转移,导致银行抵押权悬空。其次,房地产在建工程因其用途的特殊性使抵押权行权时面临一定的社会风险因素。房地产在建工程最终用途为广大居民住户,即便符合法律规定的抵押权行权要件,但在具体执行中也面临巨大的社会风险因素。一是当地执法部门在处理此类抵押权问题时难免考虑社会稳定因素,导致抵押权实际难以执行;二是因此类抵押权涉及大量普通居民住户,执行不当易造成不良风险事件,甚至给银行带来严重的声誉风险。

三、加强押品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1.建立统一押品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押品管理的集中化、专业化、扁平化。

建议银行在一级分行层面建立一支独立的押品管理团队,对押品准入、押品估值、权属证件管理、押品处置进行集中处理。根据工作的需要,可在二级分行或营业机构层面设立押品管理岗,对押品管理团队职能延伸。实现押品集中管理,一是有利于提高押品管理的专业专注水平;二是有利于实现押品管理人员独立于信贷业务经办行,提高押品管理尽职水平,规避道德风险。

2.结合信贷业务开展押品管理,确保押品管理能够真实有效服务于信贷业务发展。

押品管理要與对应的信贷业务相结合,围绕有效化解风险的目标开展押品评估、处置工作,使得押品管理服务于信贷业务发展。

3.严把押品准入关,尤其是具有特殊风险特征押品的准入。会通相关法律部门、资产保全部门、业务经办部门对押品准入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针对押品的特殊性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避免抵押权悬空风险。

参考文献:

[1]田力平.商业银行押品风险的管理问题[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30-332.

[2]陈雪强.从《担保交易立法指南草案》看我国动产抵押的公示——以一般动产抵押为中心[J].征信,2013(5):4-8.

[3]魏萍.我国商业银行押品风险管理研究.安徽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3年10月.

押品风险缓释作用降低的原因探讨 篇4

■ 关云涛 刘畅

押品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借款人或第三人为担保银行债权实现而抵押或质押给银行的财产或权利。《物权法》和《担保法》中均规定,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就抵押财产优先受偿。可见,银行对押品的优先受偿享有法定权利。因此,与信用贷款相比,抵押贷款在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从理论上讲,有押品作为第二还款来源,抵押贷款的安全性很高。然而,在不良贷款处置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押品难以变现或变现价值低的现象比较普遍,风险缓释效用的发挥并不理想。例如,2008-2011年,某银行核销的千万元以上呆账贷款总额约167亿元,其中,抵押贷款核销量约90亿元,占54%。而核销的这些抵押贷款中,押品得到处置的贷款仅仅24亿元,仅占抵押贷款核销额的27%,其余73%均处于难以处置的状态。不仅如此,即便是押品已经处置,押品变现后能覆盖风险敞口的也为数不多。造成这样的局面,除了押品发生自然贬值等客观因素之外,银行在押品管理环节上存在缺陷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押品管理,包括押品准入、押品价值评估、抵押权设立、押品监控、押品返还等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会降低押品风险缓释作用的发挥,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的安全。下面以实际核销案例为对象,揭示押品风险缓释作用降低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押品风险缓释作用降低的原因

(一)押品贷前考察不到位。银行在接受押品时,没有对抵押物进行充分的考察,没有对抵押物的权属、抵押物的状态、处置抵押物时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以致丧失抵押权。例如,2005年8月,借款单位以其拥有的5.5万平方米工业用地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经办行没有对抵押土地的性质进行审查便发放了贷款。2009年,借款单位破产清算。由于抵押土地性质为租赁土地使用权,当地国土资源局依法收回了该土地,银行丧失了土地抵押权。再如,2005年8月,经办行向某水电开发公司发放贷款1600万元,以该公司投资建设的电站在建工程抵押。经办行没有对抵押在建工程所应履行的审批手续进行审查。2009年,该在建工程因没有进行行政审批,违反了相关管理条例,被认定为非法建筑,限期自行拆除。又如,某经办行没有核实抵押单位的经营状态,不了解抵押单位已被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列为计划内破产企业,从而接受了该单位名下的房产作抵押。后该单位破产,包括抵押房产在内的破产财产不足以支付破产费用,银行难以得到受偿。

(二)押品评估价值不准确。押品的价值评估是影响其缓释效用发挥的关键因素。办理抵押物评估时,有的经办行没有对抵押物进行现场调查核实,不了解押品变现时的各种不利因素,单凭外部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确定抵押物的价值,致使押品评估价值过高,抵押不足值,难以覆盖贷款风险。例如,2003年某经办行根据房产管理部门的评估结果,确定抵押房产价值为9030万元,内部评估人员没有对这一结果进行复审。2007年贷款出现风险后,分行组织人员再次评估抵押物,发现抵押房产位置偏僻、年久失修,评估价值仅为214万元。两次评估价值相差97%。又如,某经办行以抵押机器设备购入时的发票金额确定抵押价值,根本没有进行押品评估。因没有考虑折旧、变现等因素,最终抵押物难以覆盖贷款风险。

(三)抵押合同签订不规范。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的抵押合同格式不规范,抵押物描述不明确,或是缺乏其他合同必备条款,以致诉至法院后,法院判决抵押合同不成立,抵押无效。例如,2004年3月,经办行A向B公司发放贷款970万元,期限一年。因B公司的股东C公司在经办行D有存量贷款,并以房产抵押,于是经办行A、D和两家公司B、C签订了四方抵押协议,约定以C公司在D经办行设定的抵押房产为B公司在A经办行的970万元贷款提供抵押。当月,经办行A和C公司签订了抵押合同,但抵押清单处为空白。2007年12月贷款出现风险,经办行A诉至法院。法院认为,四方签订的抵押协议是经办行D单独转让抵押权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规定,为无效协议,同时判决抵押合同不成立。据此,经办行A丧失了抵押权。

(四)押品贷后监控不到位。设定抵押后,银行没有对押品的使用情况、权属变更情况、变现能力变化情况等进行持续监控,以致押品被借款单位私自出租、出售,或是因疏于维护等原因,押品出现了贬值、损毁、灭失,难以发挥风险缓释作用。例如,某经办行在处置抵押房产时发现,抵押房产已被借款单位私自出租。虽然签订租赁合同在设定抵押之后,租赁权不对抗抵押权,但租赁协议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买受人的购买意愿。法院三次委托拍卖公司拍卖抵押物,均因公告后无人报名而无法拍卖,抵押物处置进程搁置。又如,某经办行接受借款单位所有的机器设备作抵押。借款单位停产后,抵押设备缺乏保养,锈迹斑斑,加之企业因劳务纠纷与当地村民关系极差,停产后抵押设备的部分值钱零件被村民拿走,致使设备报废,只能当废铁处理。

(五)抵押变现收入优先用于清偿破产债权。根据我国2007年6月颁布的《破产法》,破产人在2007年6月之前所欠职工工资、保险、各项费用和补偿金,破产财产按规定清偿后不足以清偿的部分,以抵押财产受偿。该规定使银行面临着抵押优先权完全丧失的风险。在实际工作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2007年,某经办行向借款单位发放贷款3463万元。由借款单位关联公司提供担保,同时以借款单位拥有产权的机械设备做抵押,抵押时评估价值4045万元并办理了抵押登记。2009年,法院宣告借款单位破产。根据破产资产评估报告,借款单位破产资产评估值为4819.55万元。破产财产(含抵押财产)实际变现收入为2152.33万元,除去应优先拨付的破产费用381.58万元,余下可供分配的金额为1770.75万元。借款单位破产第一顺序应偿付的债权金额为2159.66万元(其中职工工资1264.86万元,欠缴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共计352.8万元,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542万元)。可供分配的破产财产金额不足以清偿第一清偿顺序应付的债权。法院根据《破产法》第132条规定,认定第一清偿顺序应付债权不足以清偿的部分,应从抵押财产变现收入中优先支付,故借款人破产清偿中抵押债权清偿率为零。由此,银行无法从抵押财产中得到受偿。

除上述原因外,还有其他一些复杂的外部因素影响着押品风险缓释作用的发挥。如抵押单位涉案过多、案情复杂、抵押资产长时间无法处置;银行对抵押物为轮候查封,没有启动处置程序的主动权;抵押物处置涉及利益关系人上访或触发群体事件,政府干预暂缓处置;法院评估不当,导致抵押物拍卖底价过高,三拍流拍;因刑事案件,民事案件中止,无法处置抵押物等。

二、提高押品风险缓释效用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严格的押品准入标准,加强押品的贷前审查。押品的选择除了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还要考察押品的权属是否清晰、是否存在无障碍的流通市场、抵押人的经营状况是否正常等。要切实核实抵押人提供的押品证明材料的真实性,现场勘查押品的存放状况和占管情况,以排除各种押品处置变现的不利因素。对于银行不熟悉的,或不具备识别、评估、处置能力的抵押品,要审慎接受。

(二)加强对外部评估机构评估价值的审核确认。目前,银行主要依靠外部的资产评估机构对押品进行估值。外部评估通常以市场价值为基础,缺乏从债权保障的角度对押品贬值风险和市场波动因素的估计。银行自身出于信贷扩张的需要,也往往忽略押品价值高估的风险。为此,银行应逐步建立一套独立的内部评估与价值认定体系,提高内部评估能力,从而对外部估值的合理性、公允性进行有效判断,实现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的平衡。

(三)做好押品的跟踪管理和动态监控。一是定期对押品价值进行重估。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押品价值波动的特点重新评估押品价值,发现押品价值出现缩减,要及时要求抵押人追加抵押或补充担保。二是持续监控押品的实物状态和权属变动。定期到抵押物现场进行查看,通过到房产局查询等各种渠道了解抵押物是否被出租或出售。督促抵押人做好抵押物的管理工作,避免出现因疏于维护而价值贬损的情况。

上一篇:金马药业愈肝龙糖浆说明书下一篇:明星成功背后的辛酸励志故事